CN105827300B -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7300B
CN105827300B CN201610041859.6A CN201610041859A CN105827300B CN 105827300 B CN105827300 B CN 105827300B CN 201610041859 A CN201610041859 A CN 201610041859A CN 105827300 B CN105827300 B CN 105827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acquisition request
transmitt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18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7300A (zh
Inventor
川崎仁
田畠广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27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7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4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is a sequential transfer control unit, e.g. microprocessor, peripheral processor or state-machine
    • G06F13/128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is a sequential transfer control unit, e.g. microprocessor, peripheral processor or state-machine for dedicated transfers to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本发明在服务器取得目标数据之前的期间内避免对服务器施加的负担以及对服务器与网关装置之间的网络施加的负担的增大。具备:中继部(13),其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对机器(4)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2);以及响应判断部(14),其在未从机器(4)发送来由服务器(2)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中继部(13)的指令生成部(131)对机器(4)请求发送数据,在从机器(4)发送来由服务器(2)指定的数据时才使中继部(13)的响应生成部(132)生成用于向服务器(2)发送已取得的数据的响应消息。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尤其涉及连接于外部网络的服务器与连接于内部网络的机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进行的是,为了保养管理或可视化之类的面向顾客的服务等,从数据中心等大厦的外部取得在大厦内部设置的机器所保存的数据。在此情况下,设置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的通信协议与机器的通信协议未必相同,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将网关装置设置于大厦即服务器与机器之间。网关装置可通过将以一方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等转换成以另一方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等来进行服务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但是,近年来,仅具有网络功能作为用于经由通信单元提供数据的功能的机器已经面市。为了使数据中心从这样的机器中取得数据,服务器需要在能够取得用于显示目标的数据的网页之前,反复对机器进行访问。使用图1来说明在取得所期望的数据之前的现有处理流程。
图1是数据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在图1中示出设置于数据中心1的服务器2与设置于大厦3的机器4、设备5以及网关装置10。服务器2与网关装置10经由互联网等的外部网络6进行连接,网关装置10与机器4经由LAN等构建于大厦内部的内部网络7进行连接。机器4是连接电气设备等1个或多个设备5并从各个设备5收集并蓄积测定值、设定值等信号数据或接通/关断等控制数据或者警报数据等的管理装置或控制器等。设备114仅具有网络功能作为经由通信单元的信息提供功能。数据中心1为了设置于大厦3的设备5的保养管理等,利用服务器2从机器4取得数据。
这里,假设服务器2希望从机器取得例如数据ID=256的信号数据。在此情况下,服务器2向网关装置10发送数据ID=256的数据的取得请求。
网关装置10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请求机器取得数据。但是,网关装置10根据机器4的通信协议的规范,以包含多个数据的块为单位(例如,每100个数据)从机器4取得数据。这个也是从起始的块中按照每个块依次取得的。
因此,网关装置10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向机器发送最初的块的取得请求。机器4根据该请求,向网关装置10发送数据ID=1~100的数据。更详细地说,向网关装置10发送用于对数据ID=1~100的数据进行画面显示的网页。网关装置10向服务器2发送这样地从机器4取得的网页。
服务器2虽然根据数据取得请求从网关装置10取得网页,但在所取得的网页中包含数据ID=1~100的数据,不包含数据ID=256的数据。服务器2确认到在所取得的网页中不包含数据ID=256的数据时,向网关装置10发送表示已选择该网页所包含的“下一个”按钮的情况的数据取得请求。
网关装置10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向机器4请求取得下一个块。机器4根据该请求向网关装置10发送用于对下一数据ID=101~200的数据进行画面显示的网页。然后,网关装置10向服务器2发送从机器4取得的网页。
服务器2根据数据取得请求从网关装置10取得网页,在所取得的网页中包含数据ID=101~200的数据,不包含数据ID=256的数据。服务器2确认到在所取得的网页中不包含数据ID=256的数据时,向网关装置10发送表示已选择该网页所包含的“下一个”按钮的情况的数据取得请求。
网关装置10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向机器4请求取得下一个块。机器4根据该请求向网关装置10发送用于对下一数据ID=201~300的数据进行画面显示的网页。然后,网关装置10向服务器2发送从机器4取得的网页。
服务器2根据数据取得请求从网关装置10取得网页,在所取得的网页中包含数据ID=201~300的数据,因此,包含数据ID=256的数据。这样,服务器2能够得到取得对象的数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87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421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24852号公报
以往存在如下这样的情况:服务器如上所述从发出数据取得请求开始到能够得到取得对象的数据之前,必须与网关装置实施无谓的数据通信。即,以往对服务器施加无用的负担,另外,可能使网络通信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服务器取得目标数据之前的期间避免对服务器施加的负担以及对服务器与网关装置之间的网络施加的负担增大。
本发明的中继装置具备: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服务器经由第1网络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与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连接的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
另外,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所述数据中继单元以组为单位取得保存于所述机器内的多个数据的情况下,当在从所述机器取得的组中不包含与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取得请求相应的数据时,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对所述机器请求发送其它组。
另外,所述中继装置具备动态内容处理单元,该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在所述机器将数据包含在用于动态生成网页的动态内容中而发送的情况下,对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动态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不能从所述动态内容中取得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对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动态内容中取得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
另外,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生成的网页上不包含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更新网页来对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
另外,所述中继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关于与所述机器交换数据时的规范的信息,该信息至少被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参照;以及更新单元,其在与所述机器交换数据时的规范已变更的情况下,取得与变更后的规范相关的信息,更新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与规范相关的信息。
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具有:服务器;机器;以及中继装置,其经由第1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经由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与所述机器连接,所述中继装置具有: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
本发明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单元发挥作用: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服务器经由第1网络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与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连接的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服务器取得目标数据之前的期间内避免对服务器施加的负担以及对服务器与网关装置之间的网络施加的负担的增大。
另外,还能够应对设备将数据包含在动态内容内而发送的情况。
另外,还能够应对与设备交换数据时的规范已变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网关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网关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的指令存储部内预先设定的指令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的判断规则存储部内预先设定的判断规则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的响应规则存储部内预先设定的响应规则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网关装置所实施的处理整体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指令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指令所包含的变量的初始规则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响应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响应消息所包含的变量的初始规则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响应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中的网关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3中的网关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可与现有的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网关装置10具有的功能。图1示出设置于数据中心1的服务器2和设置于大厦3的机器4、设备5以及网关装置10。服务器2和网关装置10经由互联网等作为第1网络的外部网络6进行连接。另外,网关装置10和机器4经由LAN等构建于大厦内部的作为与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内部网络7进行连接。机器4连接电气设备等1个或多个设备5,利用从设备5中收集蓄积测定值、设定值等信号数据或接通/关断等控制数据或者警报数据等的管理装置或控制器等来实现。机器4仅具有网络功能作为经由通信单元的信息提供功能。
数据中心1为了设置于大厦3的设备5的保养管理或可视化等面向顾客的服务等,利用服务器2从机器4取得数据。此外,数据中心1从1个或多个大厦3取得信息,但因为各个大厦3具有等同的装置结构,所以,为了方便起见,仅图示1个大厦3。另外,虽然在内部网络7上也许连接有多个机器4,但因为各个机器4都具有等同的结构,所以,为了方便起见仅图示了1台。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的硬件结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可由搭载计算机且从前就存在的通用的硬件结构实现。即,网关装置10如图2所示可设置为CPU31、ROM32、RAM33、硬盘驱动器(HDD)34、通信单元,并将外部网络连接用的外部网络接口(IF)35以及内部网络连接用的内部网络接口(IF)36与内部总线37进行连接来构成。此外,虽未图示,但为了环境设定等,也可以设置能够连接计算机的接口。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的结构框图。此外,从图中省略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用于说明的构成要素。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具有上位通信部11、下位通信部12、中继部13、响应判断部14、指令存储部21、判断规则存储部22以及响应规则存储部23。将上位通信部11、下位通信部12以及中继部13设置为数据中继单元,根据从服务器2发送来的从机器4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机器4请求取得数据,针对该请求向服务器2发送从机器4响应的数据。其中,上位通信部11经由外部网络6与服务器2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下位通信部12经由内部网络7与机器4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服务器2的通信协议与机器4的通信协议未必相同。因此,中继部13具备:指令生成部131,其将以服务器2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转换成以机器4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等,生成机器用的指令;响应生成部132,其将以机器4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响应消息转换成以服务器2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响应消息等,生成针对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的响应消息;生成控制部133,其根据来自响应判断部14的指示来执行控制,以使指令生成部131或者响应生成部132生成指令等。
响应判断部14可设置为响应控制单元,当没有从机器4发送由来自发送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对机器4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到从机器4向中继部13发送来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机器4发送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指示向服务器2发送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机器4根据来自中继部13的数据取得请求,将用于显示1个或多个数据的网页(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文档)作为响应消息进行回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将如上述这样由机器4向网关装置10发送的简称为“数据”进行说明的情况。
图4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指令存储部21内预先设定的指令信息的一例的图。在指令信息中包含识别以服务器2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的上位指令编号、该指令中的子编号以及用于将该指令转换成以机器4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的指令雏形。指令生成部131参照该指令信息来进行设备用的指令的转换、生成。
图5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判断规则存储部22内预先设定的判断规则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判断规则信息中包含上述的上位指令编号以及子编号、利用从机器4发送来的响应消息的文章结构表示的判断规则、下一处理以及下一子编号。各个项目的详细内容与动作相应地进行说明。响应判断部14参照该判断规则信息,分析从机器4接收到的数据(响应消息),判断是从机器4取得其它数据还是向服务器2发送所取得的数据,对中继部13指示下一处理。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响应规则存储部23内预先设定的响应规则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响应规则信息中包含上述的上位指令编号、针对该指令的响应消息的雏形(响应雏形)。响应生成部132参照该响应规则信息,通过将包含从机器4发送来的数据的响应消息转换成以服务器2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响应消息来生成响应。
通过搭载于网关装置10上的计算机与利用搭载于计算机上的CPU31进行动作的程序的协调动作来实现网关装置10中的各个构成要素11~14。另外,利用搭载于网关装置10上的HDD34来实现各个存储部21~23。或者,可经由网络来利用RAM33或位于外部的存储单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程序能够经由通信单元来提供,当然也能够存储于CD-ROM或USB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提供。在计算机中安装从通信单元或记录介质提供的程序,通过计算机的CPU依次执行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动作。这里,以服务器2取得根据机器4所保存的数据ID=256识别的信号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服务器2为了取得数据ID=256的信号数据,将指令“GET/signal?no=256HTTP/1.1”作为数据取得请求向网关装置10发送。此外,该指令所包含的“256”表示数据ID。以下,采用图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已接收到指令的网关装置10中的处理整体的概要。
当网关装置10中的上位通信部11接收从服务器2发送的指令时(步骤100),中继部13中的指令生成部131参照在指令存储部21中设定的指令信息,将接收到的指令转换成以机器4的通信协议为基准的指令,由此,生成设备用的指令(步骤200)。下位通信部12通过向机器4发送在中继部13中生成的指令,来请求发送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步骤300)。机器4向网关装置10发送通过执行指令而取得的数据(执行结果)。具体地说,机器4根据来自网关装置10的请求,发送用于对数据进行画面显示的网页。
当下位通信部12取得从机器4发送来的数据时(步骤400),响应判断部14参照在判断规则存储部22中存储的判断规则,分析已接收到的数据,决定接下来应该实施的处理(步骤500)。当所决定的处理是从机器4中取得数据时,即,在从机器4取得的数据中没有包含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数据ID=256的数据)时(在步骤600中为“否”),响应判断部14对中继部13中的生成控制部133指示从机器4取得数据。生成控制部133根据来自响应判断部14的指示,对指令生成部131指示指令的生成。指令生成部131根据该指示来生成用于从机器4取得数据的指令(步骤200)。此外,反复执行上述步骤200~500直到能够从机器4取得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为止。
另一方面,当所决定的处理是向服务器2进行响应时,即,在从机器4取得的数据中包含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时(在步骤600中为“是”),响应判断部14对中继部13中的生成控制部133指示生成用于向服务器2发送数据的响应消息。生成控制部133根据来自响应判断部14的指示,对响应生成部132指示生成响应消息。响应生成部132根据该指示,参照在响应规则存储部23中存储的响应规则信息,生成用于向服务器2发送该数据的响应消息(步骤700)。然后,上位通信部11向服务器2发送由响应生成部132生成的指令(步骤800)。这样,网关装置10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发送所请求的数据。
以上是网关装置10中的处理的概要,下面,使用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步骤200的指令生成部131中的指令转换处理。
当上位通信部11接收到所接收的指令时(步骤201),指令生成部131首先对用于生成指令的各种变量适当地进行初始化(步骤203)。图9示出指令生成时的初始化规则。指令生成部131针对信号数据的取得请求,以子编号=1、pp(页编号)=1、变量no为“256”的方式进行初始化。即使针对用于取得警报数据的指令“GET/alarm?no=xHTTP/1.1”,也实施与信号数据同样的初始化。此外,在利用“GET/startstop?no=x&data=y HTTP/1.1”这样的格式(文章结构)表示的控制用的指令中含有图9所示的变量data。
接着,指令生成部131通过参照指令存储部21对所接收到的指令“GET/signal?no=256HTTP/1.1”进行分析而确定了是适于“signal”这样的上位指令的指令时,取得上位指令编号=1、子编号=1以及指令雏形(步骤204)。另外,在此例中,虽然初始值以及在步骤204中取得的子编号都是1,但利用所取得的子编号来更新初始值。然后,指令生成部131通过向指令雏形代入变量来生成设备用的指令(步骤205)。具体地说,生成为“/kanrilist?page=1”。
此外,在如上述那样上位通信部11接收到来自服务器2的指令时,指令生成部131根据来自响应判断部14的指示,执行处理,关于后者的处理,随后进行说明。另外,在步骤204中由指令生成部131取得的数据存储于RAM33等内,以从网关装置10中的其它构成要素也可参照的方式进行保存。
当下位通信部12将如以上这样生成的指令发送到机器4时(步骤300),机器4从在内部蓄积的数据中提取由指令指定的数据进行回复。本实施方式中的机器4对内部保存的数据分别分配识别信息(数据ID)进行管理。并且,以页(组)为单位提供数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机器4按照数据ID的顺序排列数据,以在1页中含有100个数据的方式生成页画面。这里,因为在指令中设定有页编号=1,所以,机器4提取第1页所包含的数据即数据ID=1~100的数据,将包含该数据的网页作为响应消息向网关装置10发送。网关装置10以组为单位从机器4取得数据,该组与机器4生成的页是同义的。
当下位通信部12从机器4取得包含对所发送的指令的执行结果的响应消息时(步骤400),响应判断部14决定接下来应该进行处理的处理(步骤500)。以下,使用图10所示的流程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步骤500的响应判断部14中的响应判断处理。此外,因为在从服务器2发送来的指令是子编号=2时的startstop指令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步骤500、600,所以,不执行该处理。
响应判断部14首先取得指令生成部131所取得的上位指令编号以及子编号(步骤501),通过利用该上位指令编号以及子编号检索判断规则存储部22来取得与上位指令以及子编号的组对应的判断规则信息(步骤502)。然后,设定判断规则信息所包含的下一处理的设定值,作为后述的变量“next”的初始值(步骤503)。在取得信号数据的此例中,设定“request”。此外,图11示出响应判断部14使用的变量。
按照在图5示出的判断规则信息中包含的判断规则所示的格式,发送来自机器4的数据。例如,按照“kanriid=“no”&shingou=“signal”这样的文章结构,记载信号数据进行发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在1页内包含100个数据,所以,由机器4以列表的形式一并发送“kanriid=“1”&shingou=“12.3”到“kanriid=“100”&shingou=“45.6”的100个数据。此外,与shingou对应的数据值“12.3”和“45.6”是一例。
这里,响应判断部14对从服务器2发送来的取得对象的数据(数据ID=256)与从机器4取得的100个数据各自的设定为“no”的数据ID进行比较。
这里,因为网关装置10取得数据ID=1~100的数据,所以,在从机器4取得的数据中没有包含与取得对象的数据(数据ID=256)一致的数据。此时(在步骤504中为“否”),响应判断部14判断是否能够继续执行从机器4取得数据。例如,在已经取得机器4所保存的所有页的情况下或从机器4发送来与此前不同的文章结构(图5所示的判断规则)的HTML文档等的情况下,不能继续执行。在判断为不能继续执行的情况下(在步骤507中为“否”),响应判断部14将表示不能正常处理的情况的“NG”设定为变量responsecode,将表示向服务器2响应的“response”设定为变量next(步骤510)。然后,响应判断部14对生成控制部133指示利用响应生成部132生成响应消息(步骤511)。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可继续执行从机器4取得数据时(在步骤507中为“是”),响应判断部14将表示能够正常处理的情况的“OK”设定为变量responsecode(步骤508)。此外,表示向机器4请求取得数据的“request”已初始设定为变量next。这里,因为网关装置10取得数据ID=1~100的数据,所以,对变量responsecode设定“OK”,对变量next设定“request”。然后,响应判断部14对生成控制部133指示由指令生成部131生成指令(步骤509)。
在图8中,当生成控制部133从响应判断部14接收到指令生成的指示时(在步骤201、202中为“否”),指令生成部131更新通过使变量pp加1而取得的页编号(步骤206)。然后,指令生成部131通过向指令雏形代入变量来生成设备用的指令(步骤205)。具体地说,生成“/kanrilist?page=2”和用于取得第2页所包含的数据的指令。
因为下位通信部12向机器4发送指令并将根据所发送的指令而由机器4获得的数据(执行结果)向网关装置10发送的处理(步骤300、400)与上述相同,所以,省略说明,这里,网关装置10取得数据ID=101~200的数据。另外,在数据ID=101~200的数据中没有包含与取得对象的数据(数据ID=256)一致的数据,因此,响应判断部14进行与取得上述数据ID=1~100的数据的情况相同的处理。省略此情况的处理的说明。
并且,在图8中,当生成控制部133从响应判断部14接收到指令生成的指示时(在步骤201、202中为“否”),指令生成部131通过使变量pp加1来更新页编号(步骤206),由此,生成“/kanrilist?page=3”这样的设备用的指令(步骤205)。
这样,当网关装置10从机器4取得数据ID=201~300的数据时,在所取得的数据中包含与取得对象的数据(数据ID=256)一致的数据。此时(在步骤504中为“是”),响应判断部14对向服务器2的响应所需的各个变量设定值(步骤505)。如此例那样,在取得对象的数据是信号数据时,将对接收结果的kanriid设定的no(数据ID,在此例中为256)设定为变量no,将对接收结果的shingou设定的signal(数据ID=256的数据值)设定为变量signal,将表示能够正常处理的情况的“OK”设定为变量responsecode,将表示向服务器2响应的情况的“response”设定为变量next。然后,响应判断部14对生成控制部133指示由响应生成部132生成响应消息(步骤506)。
当向服务器2发送响应消息时(在步骤600中为“是”)、换言之,对变量next设定“response”时,响应生成部132生成响应消息(步骤700),使用图12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该响应生成部132中的响应生成处理。
响应生成部132根据指令生成部131所提取的上位指令编号来检索响应规则存储部23,由此,取得响应雏形(步骤701)。然后,通过对所取得的雏形的各个变量分别设定由响应判断部14设定的值,生成向服务器2发送的响应消息(步骤702)。当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信号数据时,针对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在数据ID=256的数据值是“23.4”的情况下,响应生成部132生成“responsecode=OK&no=256&result=23.4”这样的响应消息。
然后,上位通信部11针对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发送由响应生成部132生成的响应消息(步骤800)。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以上那样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来发送所请求的数据。在如上述的例子那样将数据ID=256的数据作为取得对象时,在现有技术中,关于服务器2,从网关装置10发送针对数据ID=1~100、101~200的网页画面,所以,需要应对这些画面。即,需要在得到取得对象的数据之前,与网关装置10之间进行3次信息的收发。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2不需要在从进行数据取得请求起到得到取得对象的数据之前的期间进行任何的应对。即,可针对所发送的数据取得请求直接地得到取得对象的数据。由此,服务器2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轻为了取得数据而耗费的负担。另外,因为在服务器2得到取得对象的数据之前的期间内服务器2与网关装置10之间也未发生任何的数据通信,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轻对外部网络6施加的负担。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机器4向网关装置10发送以HTML记载的文档,网关装置10中的响应判断部14分析该文档,在无法取得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时,使指令生成部131再次生成数据取得的指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机器4发送脚本作为动态内容的一例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的结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具有在实施方式1中追加页处理部15后的结构。页处理部15被设置为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当机器4将数据包含在用于动态地生成网页的动态内容中而发送时,处理从上述设备发送来的动态内容。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硬件结构以及各构成要素中的处理除了以下说明的以外,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动作,在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数据取得请求向机器4发送指令生成部131所生成的指令之前,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是机器4通过脚本返回指令的执行结果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当下位通信部12从机器4接收到脚本时,页处理部15处理该脚本,生成显示从机器4取得的数据的网页后虚拟地进行显示。
响应判断部14参照虚拟显示的内容,确认是否显示了从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并且,在判断为没有显示的情况下、换言之在来自机器4的脚本中没有包含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对页处理部15指示选择网页上的“下一个”按钮的情况。页处理部15根据该指示进行按钮操作,由此,经由下位通信部12向机器4发送该操作指示。反复执行此步骤直至显示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为止。然后,当对从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进行画面显示时换言之从机器4取得了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之后的处理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页处理部15处理脚本来虚拟地生成网页,但也可以分析脚本的文章结构来确认有无从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假定了在脚本中直接包含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但即使向脚本所包含的计算式代入脚本所包含的数据进行计算等,也能够间接地获得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总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机器4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脚本取得由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动态内容以脚本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可采用FLASH(注册商标)或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5等。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分析响应判断部14通过分析从机器4发送来的网页画面(HTML文档),来判断是否发送了由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不过,如果变更机器4所发送的网页画面(HTML文档)的文章结构等与机器4交换时的规范,则产生了如下这样的可能性:响应判断部14不再能进行HTML文档的分析。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还能够应对这样的规范变更。
图1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的结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网关装置10具有在实施方式1中追加更新数据取得部16后的结构。更新数据取得部16被设置为更新单元,在与机器4交换数据时的规范已变更的情况下,取得与变更后的规范相关的信息,更新判断规则存储部22所存储的与规范相关的信息。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硬件结构以及各构成要素中的处理除了以下说明的以外,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动作,由于例如变更了机器4所发送的HTML文档的规范,导致响应判断部14无法正常分析HTML文档。这对应于在图10的步骤507中不能执行下一处理的情况。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产生了异常,响应判断部14结束了处理,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更新数据取得部16传达此情况。然后,更新数据取得部16向服务器2请求最新的规范信息的发送。然后,数据中心1预先识别在大厦3的机器4中变更网页画面的规范的情况,保持与该变更后的最新的网画面对应的规范信息。因此,服务器2按照来自更新数据取得部16的发送请求,向网关装置10发送机器4的规范信息。
当取得从服务器2发送来的规范信息时,更新数据取得部16利用该规范信息来更新在判断规则存储部22中存储的判断规则信息、具体地说是设定为判断规则的文章结构。当识别出已更新判断规则信息的情况时,响应判断部14从图10的步骤504继续执行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如以上这样地变更了机器4所发送的网页画面的规范时也能够自动地应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着眼于机器4所发送的HTML文档的变更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了机器4的通信协议的版本升级或变更等的情况下,更新数据取得部16从服务器2取得与该变更后的通信协议相关的规范信息,不仅基于判断规则存储部22,也可根据需要来更新在指令存储部21中设定的指令雏形。此外,即使在已变更服务器2的通信协议的规范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继续进行服务器2与机器4之间的数据通信,更新数据取得部16适当地变更在响应规则存储部23中设定的响应雏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能够向服务器2提供服务器2请求的数据,而不会给服务器2以及外部网络6施加负担。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将网关装置10应用于设备5的监视、管理用的大厦监视系统等数据通信系统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目的的数据通信系统。

Claims (6)

1.一种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装置具备:
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服务器经由第1网络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与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连接的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
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
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所述数据中继单元以组为单位取得保存于所述机器内的多个数据的情况下,当在从所述机器取得的组中不包含与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取得请求相应的数据时,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对所述机器请求发送其它组。
2.一种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装置具备:
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服务器经由第1网络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与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连接的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以及
动态内容处理单元,该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在所述机器将数据包含在用于动态地生成网页的动态内容中而发送的情况下,对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动态内容进行处理,
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不能从所述动态内容中取得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对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动态内容中取得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生成的网页上不包含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更新网页来对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装置具备:
存储单元,其存储关于与所述机器交换数据时的规范的信息,该信息至少被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参照;以及
更新单元,其在与所述机器交换数据时的规范已变更的情况下,取得与变更后的规范相关的信息,更新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与规范相关的信息。
5.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通信系统具有:
服务器;
机器;以及
中继装置,其经由第1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经由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与所述机器连接,
所述中继装置具有:
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及
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
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所述数据中继单元以组为单位取得保存于所述机器内的多个数据的情况下,当在从所述机器取得的组中不包含与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取得请求相应的数据时,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对所述机器请求发送其它组。
6.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通信系统具有:
服务器;
机器;以及
中继装置,其经由第1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经由不同于所述第1网络的第2网络与所述机器连接,
所述中继装置具有:
数据中继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从机器取得数据的数据取得请求对所述机器请求发送数据,将针对该请求而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响应控制单元,其在未从所述机器发送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中继单元向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在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时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数据;以及
动态内容处理单元,该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在所述机器将数据包含在用于动态地生成网页的动态内容中而发送的情况下,对从所述机器发送来的动态内容进行处理,
所述响应控制单元在不能从所述动态内容中取得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所述动态内容处理单元对所述机器请求进一步发送数据直至从所述动态内容中取得由所述数据取得请求指定的数据为止。
CN201610041859.6A 2015-01-23 2016-01-21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Active CN105827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0891A JP6138178B2 (ja) 2015-01-23 2015-01-23 中継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10891 2015-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300A CN105827300A (zh) 2016-08-03
CN105827300B true CN105827300B (zh) 2020-01-10

Family

ID=5651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1859.6A Active CN105827300B (zh) 2015-01-23 2016-01-21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38178B2 (zh)
KR (1) KR102392154B1 (zh)
CN (1) CN105827300B (zh)
TW (1) TWI665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4489B1 (en) 2016-10-31 2023-04-05 Kyocera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local control device,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JP6882318B2 (ja) 2016-10-31 2021-06-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方法、電力管理サーバ、ローカル制御装置及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JP6772286B2 (ja) 2016-10-31 2020-10-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方法、ローカル制御装置及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JP7048740B2 (ja) 2018-06-28 2022-04-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管理サーバ、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JP7176305B2 (ja) * 2018-09-03 2022-11-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639614B1 (ja) * 2018-11-01 2020-02-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機器制御方法、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中継機器および機器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6946B2 (ja) * 1999-11-12 2004-07-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ールバック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3085060A (ja) * 2001-09-10 2003-03-20 Nec Corp 分散処理システム、中継計算機、処理計算機、中継計算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処理計算機プログラム
JP4176359B2 (ja) * 2002-03-01 2008-11-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取得方法、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633948B2 (en) * 2003-07-07 2009-12-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device and server, and port forward setting method
FR2860674A1 (fr) * 2003-10-07 2005-04-08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e de transmission de services dvb sur un reseau ip et appareil mettant en oeuvre la methode
CN1943209A (zh) * 2004-04-20 2007-04-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网络系统和通信装置
JP2006042164A (ja) 2004-07-29 2006-02-09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8010647B2 (en) * 2006-12-11 2011-08-30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rranged to share resources between networks
JP4647584B2 (ja) * 2006-12-22 2011-03-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オブジェクト間マッピング方法、オブジェクト間マッピングプログラ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WO2008105106A1 (ja) * 2007-02-28 2008-09-04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通信品質制御システム
JP5072666B2 (ja) 2008-03-13 2012-11-14 株式会社東芝 設備機器連携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方法並びに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JP2010109907A (ja) * 2008-10-31 2010-05-13 Fujitsu Ltd 中継装置、アクセス解析装置、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010077A (ja) * 2009-06-26 2011-01-1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通信システム
JP5738324B2 (ja) * 2011-07-15 2015-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JP5857603B2 (ja) * 2011-10-04 2016-02-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
WO2014092503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in home network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36297A (ja) 2016-07-28
JP6138178B2 (ja) 2017-05-31
CN105827300A (zh) 2016-08-03
KR102392154B1 (ko) 2022-04-28
TWI665892B (zh) 2019-07-11
TW201628376A (zh) 2016-08-01
KR20160091258A (ko) 201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7300B (zh) 中继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US10715639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otocol parsing in a cloud
US1110207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e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CN102890481B (zh) 具有过程通信隧道的手持式现场维护工具
CN10823417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CN104102578B (zh) 测试方法及系统、操作端
JP2009259161A (ja) ナレッジ型障害復旧支援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中継サーバ及びナレッジ提供サーバ並びにデータ中継方法
CN110932918B (zh) 日志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327051A (zh) 远程桌面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19111709A1 (ja) 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異常要因推定プログラム
CN113791759A (zh) 代码开发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JP6802354B2 (ja) 通信試験装置、通信試験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3111334A1 (ja) 管理計算機、自動化作業手順出力方法、及び計算機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KR101811532B1 (ko) 복수 설비 자주보전 시스템
JP5550595B2 (ja)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装置
CN115658218A (zh) 边缘设备接入云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2014060636A (ja) 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変換装置
KR101707698B1 (ko) 다중 플랫폼을 위한 프로젝트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5622287B2 (ja) 自動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設定方法
JP6359584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CN104423973B (zh) 浮动框架页面加载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144571B2 (ja) プラント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ント管理方法
CN111835869B (zh) 一种集中管控终端内容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6155549B2 (ja) ポータル装置、ポータルシステム、ポータルページ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1799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p analytics to edg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