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8218B - 運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運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8218B
TWI658218B TW104115699A TW104115699A TWI658218B TW I658218 B TWI658218 B TW I658218B TW 104115699 A TW104115699 A TW 104115699A TW 104115699 A TW104115699 A TW 104115699A TW I658218 B TWI658218 B TW I6582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path
moving body
block
mo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5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0743A (zh
Inventor
望月廣昭
栗林宏臣
金子彰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h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h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h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8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82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1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shoe type bearing body, e.g. a body facing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only
    • F16C29/0621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shoe type bearing body, e.g. a body facing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only for supporting load in essentially two directions, e.g. by multiple points of contact or two rows of rolling elements
    • F16C29/0623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shoe type bearing body, e.g. a body facing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only for supporting load in essentially two directions, e.g. by multiple points of contact or two rows of rolling elements with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02Detail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or parts thereof, e.g.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 F16C29/0604Detail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or parts thereof, e.g.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the load bearing section
    • F16C29/0607Detail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or parts thereof, e.g.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the load bearing section of parts or members for retaining the rolling elements, i.e. members to prevent the rolling elements from falling out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02Detail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or parts thereof, e.g.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 F16C29/0609Detail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or parts thereof, e.g.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the end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where the rolling elements change direction, e.g. end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43/00Assembling bearings
    • F16C43/04Assembling rolling-contact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運動裝置具備:軌道體;及移動體,其具有2以上之無限循環路徑、及於上述無限循環路徑內滾動之滾動體,且可經由配置於與上述軌道體之間之上述滾動體而相對於上述軌道體相對地移動。上述移動體具有:移動體本體,其係於上述移動體移動之移動方向之端面,相鄰地形成有構成相鄰之上述無限循環路徑之各者的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內周部;及蓋體,其安裝於上述移動體本體之上述端面,相鄰地形成有構成相鄰之上述無限循環路徑之各者的上述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外周部;且上述移動體本體及上述蓋體係藉由分別設置於相鄰之上述內周部之間、及相鄰之上述外周部之間的定位部之嵌合而被定位。

Description

運動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運動裝置。
線性導軌等運動裝置具備軌道體、移動體及滾動體。於移動體設置有負載滾動體滾行路徑、無負載滾動體滾行路徑、及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
移動體係藉由於移動體本體之兩端面安裝蓋體而形成。滾動體於軌道體與移動體之間無限循環,藉此,軌道體與移動體相對地運動。
作為移動體,存在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形成於移動體本體及蓋體之雙方者。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移動體,即,於移動體本體之端面形成有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內周部,於安裝於該端面之蓋體形成有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外周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平1-44925號公報
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內周部與外周部之接合面為平面。因此,於組裝移動體時,必須進行移動體本體與蓋體之 定位調整,組裝須花費時間。又,例如,於軌道體係連結複數個構件而形成之情形時,對其連結部進行倒角處理而去掉成為階差之角。因此,當滾動體碰撞該倒角部時,有因此時之較大之碰撞荷重導致移動體本體與蓋體產生位置偏移之虞。尤其是,就小型之運動裝置而言,存在僅使用一根螺栓將蓋體安裝於移動體本體之端面之情況,蓋體容易於以移動體之螺栓為中心旋轉之方向發生位置偏移。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揭示一種運動裝置,該運動裝置可提昇移動體之組裝性,又,可防止受到碰撞荷重等時之移動體本體與蓋體之位置偏移。
本發明之態樣之運動裝置具備:軌道體;及移動體,其具有2以上之無限循環路徑、及於上述無限循環路徑內滾動之滾動體,且可經由配置於與上述軌道體之間之上述滾動體而相對於上述軌道體相對地移動;上述移動體具有:移動體本體,其係於上述移動體移動之移動方向之端面,相鄰地形成有構成相鄰之上述無限循環路徑之各者的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內周部;及蓋體,其安裝於上述移動體本體之上述端面,相鄰地形成有構成相鄰之上述無限循環路徑之各者的上述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外周部;且上述移動體本體及上述蓋體係藉由分別設置於相鄰之上述內周部之間、及相鄰之上述外周部之間的定位部之嵌合而被定位。
本發明之上述態樣之運動裝置可提高移動體之組裝性,又,可防止受到碰撞荷重等時之移動體本體與蓋體之位置偏移。
1‧‧‧線性導軌(運動裝置)
10‧‧‧軌道導軌(軌道體)
10A‧‧‧軌道導軌
11‧‧‧內側面
15‧‧‧突部
16‧‧‧滾動體滾行面
18‧‧‧螺栓安裝孔
20‧‧‧滑塊(移動體)
20A‧‧‧滑塊
21‧‧‧塊體(移動體本體)
22‧‧‧端面
22A‧‧‧端面
23‧‧‧內側面
25‧‧‧凹部
26‧‧‧滾動體滾行面
27‧‧‧貫通孔
31‧‧‧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內周部)
31f‧‧‧內周面
31g‧‧‧內周面
32‧‧‧螺絲孔
33‧‧‧螺絲孔
35‧‧‧導引片收容部(循環片收容部)
35s‧‧‧滑動接觸面
35t‧‧‧底面
36‧‧‧鏟片收容部(循環片收容部)
36s‧‧‧第一抵接面
36t‧‧‧第二抵接面
37A、37B‧‧‧定位構件(凹部、定位部)
38A‧‧‧斜面
38B‧‧‧斜面
41‧‧‧端板(蓋體)
41A‧‧‧端板
43‧‧‧內側面
44‧‧‧背面(對向面)
45‧‧‧凹部
51‧‧‧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外周部)
51f‧‧‧外周面
51g‧‧‧外周面
52‧‧‧螺栓插通孔
55‧‧‧導引片
55s‧‧‧外側面(導引面)
55t‧‧‧前端面
56‧‧‧鏟片(循環片)
56p‧‧‧外側片
56q‧‧‧中央片
56s‧‧‧第一抵接面
56t‧‧‧第二抵接面(前端面)
56v‧‧‧狹縫(鏟起部)
57A、57B‧‧‧被定位構件(凸部、定位部)
58A‧‧‧斜面
58B‧‧‧斜面
60‧‧‧鋼珠(滾動體)
L‧‧‧無限循環路徑
L1‧‧‧負載滾動體通路
L2‧‧‧無負載滾動體通路
L3‧‧‧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線性導軌1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線性導軌1之前視圖(一部分剖視圖)。
圖3A係表示軌道導軌10之俯視圖。
圖3B係圖3A之軌道導軌10之IIIb-IIIb上之剖視圖。
圖4A係表示滑塊20之立體圖。
圖4B係表示滑塊20之內視圖。
圖5A係表示塊體21之立體圖。
圖5B係表示端板41之立體圖。
圖6A係表示塊體21之前視圖。
圖6B係圖6A之塊體21之VIIIb-VIIIb上之剖視圖。
圖6C係圖6A之塊體21之VIIIc-VIIIc上之剖視圖。
圖7A係表示端板41之前視圖。
圖7B係表示端板41之俯視圖。
圖7C係表示端板41之內視圖。
圖7D係表示端板41之背面圖。
圖7E係圖7D之端板41之沿VIIe箭頭方向觀察之圖。
圖8A係圖7D之端板41之IXa-IXa上之剖視圖。
圖8B係圖7D之端板41之IXb-IXb上之剖視圖。
圖9A係表示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之步驟之圖。
圖9B係表示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之步驟之圖。
參照圖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線性導軌1進行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線性導軌1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線性導軌1之前視圖(一部分剖視圖)。
線性導軌(運動裝置)1具備軌道導軌10及滑塊20。再者,於以下本實施形態中,對具備一對軌道導軌10及複數個(四個)滑塊20之線性導軌(運動裝置)1進行說明,但軌道導軌10及滑塊20之個數亦可根據使用用途等適當變更。
四個滑塊20係沿著一對軌道導軌10可相對於軌道導軌10相對移動地安裝。相對於一個軌道導軌10安裝有兩個滑塊20。四個滑塊20經由連結構件等(未圖示)而被連結。
將軌道導軌10延伸之方向(滑塊20之移動方向)稱為X方向。將軌道導軌10與滑塊20重疊之方向稱為Y方向(厚度方向)。將與X方向及Y方向垂直之方向稱為Z方向(寬度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正交。
於滑塊20中,X方向之中央表示朝向塊體21之螺絲孔33之方向,X方向之外側表示遠離塊體21之螺絲孔33之方向。
於滑塊20中,Y方向或Z方向之中央表示朝向塊體21之螺絲孔32之方向,Y方向或Z方向之外側表示遠離塊體21之螺絲孔32之方向。
圖3A係表示軌道導軌10之俯視圖,圖3B係圖3A之軌道導軌10之IIIb-IIIb上之剖視圖。
一對軌道導軌10具有於X方向線對稱之形狀。以下,對一對軌道導軌10中之軌道導軌10A(參照圖1)進行說明。
軌道導軌(軌道體)10為沿X方向延伸之鋼鐵製構件,與X方向垂直之剖面形成為大致矩形狀。
於軌道導軌10A之外周面中之朝向+Y方向之內側面11,沿著X方向設置有與X方向垂直之剖面為大致三角形狀且向+Y方向突出的突部15。於該突部15設置有沿著X方向延伸之一對滾動體滾行面16。一對滾動體滾行面16於突部15彼此以約90度之角度背對地形成。
於軌道導軌10A,在X方向上空開間隔而設置有貫通於Z方向之複數個螺栓安裝孔18。軌道導軌10A藉由插通至螺栓安裝孔18之螺栓(未圖示)而固定(鋪設)於基底構件等(未圖示)。
兩個軌道導軌10彼此使內側面11對向而平行地鋪設。
圖4A係表示滑塊20之立體圖,圖4B係內視圖。
圖5A係表示塊體21之立體圖,圖5B係表示端板41之立體圖。
圖6A係表示塊體21之前視圖,圖6B係圖6A之塊體21之VIIIb-VIIIb上之剖視圖,圖6C係VIIIc-VIIIc上之剖視圖。
圖7A係表示端板41之前視圖,圖7B係俯視圖,圖7C係內視圖,圖7D係背面圖。
四個滑塊(移動體)20為相同形狀。以下,對四個滑塊20中之滑塊20A(參照圖1)進行說明。
一對端板41為相同形狀。以下,對一對端板41中之端板41A(參照圖4A、4B)進行說明。
滑塊20具備長方體狀之塊體21及一對端板41等。
一對端板41分別安裝於塊體21之X方向之兩端面22。
如圖2所示,滑塊20進而具備複數個鋼珠60。於滑塊20之內部形成有兩個作為環形之長圓狀或橢圓狀之空間之無限循環路徑L。複數個鋼珠60可於兩個無限循環路徑L之內部滾行地被保持。
無限循環路徑L包括沿X方向延伸之一對直線狀部分、及連結該一對直線狀部分之端部彼此之一對半圓弧曲線狀部分。直線狀部分之其中一個為負載滾動體通路L1、另一個為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一對半圓弧曲線狀部分為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
塊體(移動體本體)21為沿X方向延伸之金屬製構件,與X方向垂直之剖面形成為大致矩形狀。
於塊體21之內側面23,以與軌道導軌10之突部15對向之方式,沿著X方向設置有與X方向垂直之剖面為大致三角形狀且向+Y方向凹陷的凹部25。於凹部25中,隔著微小間隙配置有軌道導軌10之突部15。
於該凹部25中設置有沿著X方向延伸之一對滾動體滾行面26。一對滾動體滾行面26於凹部25彼此以約90度之角度正面相對地形成。
於塊體21中貫通形成有沿著X方向延伸之兩個圓形之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貫通孔27)。
於塊體21之端面22形成有作為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一部分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內周部)31。該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以連續地連接於滾動體滾行面26(負載滾動體通路L1)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之方式形成。
當於軌道導軌10安裝滑塊20(塊體21)時,軌道導軌10之兩個滾動體滾行面16與塊體21之兩個滾動體滾行面26對向配置。
而且,形成於滾動體滾行面16與滾動體滾行面26之間之空間(沿X方向延伸之圓形孔)成為負載滾動體通路L1。
端板(蓋體)41為平板狀之樹脂成形構件,且固定於塊體21之端面22。
與塊體21同樣地,端板41之與X方向垂直之剖面形成為大致矩形狀。於端板41之內側面43,以與軌道導軌10之突部15對向之方式沿著X方向設置有與X方向垂直之剖面為大致三角形狀且向+Y方向凹陷的凹部45。於凹部45,軌道導軌10之突部15隔著微小之間隙配置。
端板41之背面(對向面)44係與塊體21之端面22對向之面。
於背面44形成有作為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一部分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外周部)51。
當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塊體21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與端板41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相向地重疊。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係以連續地連接於塊體21之負載滾動體通路L1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之方式連接。
而且,由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及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形成之空間(呈半圓弧狀彎曲之圓形孔)成為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
鋼珠(滾動體)60為金屬製之球形構件。複數個鋼珠60介置於軌道 導軌10與滑塊20之間(負載滾動體通路L1),使滑塊20順利地相對於軌道導軌10移動。
複數個鋼珠60幾乎無間隙地配設於無限循環路徑L之內部,於無限循環路徑L循環。經由複數個鋼珠60,滑塊20可沿著軌道導軌10往返移動地被支持。
對塊體21之詳細形狀進行說明。
朝向+X方向之端面22與朝向-X方向之端面22之形狀相同。以下,對塊體21中之朝向-X方向之端面22A(參照圖5A)之形狀進行說明。
如圖6A所示,於塊體21之端面22A之中央設置有螺絲孔32。於安裝端板41A時,於該螺絲孔32螺合螺栓(未圖示)。
於端面22A之+Y方向,兩個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貫通孔27)於Z方向並排地開口。
於端面22A之-Y方向,兩個負載滾動體通路L1(滾動體滾行面26)於Z方向並排地開口。兩個滾動體滾行面26於端面22A開口為超過180度之角度之圓弧形狀。
於端面22A,兩個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沿著Y方向開口(露出)。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隔著螺絲孔32線對稱地形成於Z方向之兩側。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呈弓狀彎曲。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於端面22A之Y方向之中央為直線狀(內周面31f),於端面22A之Y方向之外側為圓弧狀(內周面31g)。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分別連續地連接於貫通孔27及滾動體滾行面26。
如圖6B所示,於凹部25沿著X方向呈直線狀形成有兩個負載滾動體通路L1(滾動體滾行面26)。
於滾動體滾行面26之兩端分別連續地連接有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內周面31g)。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 31(內周面31g)於凹部25,隨著朝向X方向之外側逐漸朝向Z方向之外側。亦即,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朝向相互分離之方向。
如圖6C所示,於塊體21之中央設置有螺絲孔33。於在塊體21(滑塊20)安裝連結構件等(未圖示)時,將螺栓(未圖示)螺合於該螺絲孔33。
如圖6A所示,於塊體21之+Y方向,沿著X方向呈直線狀形成有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貫通孔27)。
於塊體21之-Y方向,負載滾動體通路L1(滾動體滾行面26)沿著X方向形成為直線狀。
於負載滾動體通路L1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之兩端分別連續地連接有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內周面31g)。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內周面31g)以隨著朝向X方向之外側而逐漸朝向Y方向之中央(內周面31f)之方式形成。
如此,當自Z方向觀察時,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彎曲為連續地連接於負載滾動體通路L1(滾動體滾行面26)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貫通孔27)之半圓弧曲線狀。
又,當自X方向觀察時,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之中央(內周面31f)為直線狀,外側(內周面31g)彎曲為弓狀。
如圖6A所示,於貫通孔27及內周面31g之外側設置有自端面22A朝向X方向形成為凹狀之空間(導引片收容部(循環片收容部)35)。
導引片收容部35形成為如連接兩個圓弧之形狀。
該導引片收容部35係收容下述端板41之導引片(循環片)55之空間。
如圖6C所示,導引片收容部35沿著內周面31g形成,因此,以隨著朝向Y方向之外側而逐漸朝向X方向被較深地刻入之方式形成。
於導引片收容部35之內側面,以與貫通孔27對向之方式形成有滑動接觸面35s。該滑動接觸面35s與端板41之導引片55之外側面(導引面)55s抵接(滑動接觸)。
於導引片收容部35之最深部形成有相對於X方向垂直之底面35t。該底面35t與端板41之導引片55之前端面55t對向。
如圖6A所示,於滾動體滾行面26及內周面31g之外側設置有自端面22A向+X方向形成之空間(鏟片收容部(循環片收容部)36)。鏟片收容部36形成為沿著塊體21之外周面之形狀。
鏟片收容部36覆蓋下述端板41之鏟片(循環片)56,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成供鏟片56插入之凹部。
如圖6B所示,鏟片收容部36較滾動體滾行面26更設置於Z方向之外側。
如圖6C所示,鏟片收容部36沿著內周面31g而形成,因此,以隨著朝向Y方向之外側而逐漸朝向X方向被較深地刻入之方式形成。
於鏟片收容部36之內側面形成有朝向滾動體滾行面26之第一抵接面36s。第一抵接面36s朝向Z方向及Y方向之中間方向。該第一抵接面36s抵接於端板41之鏟片56(外側片56p)之外側面56s。
於鏟片收容部36之最深部形成有相對於X方向垂直之第二抵接面36t。該第二抵接面36t抵接於端板41之鏟片56(外側片56p)之前端面56t。
如圖6A所示,鏟片收容部36以較導引片收容部35更靠近塊體21之外周面之方式較寬地形成。因此,鏟片收容部36可收容較導引片收容部35更厚之構件。換言之,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之構件(鏟片56)較收容於導引片收容部35之構件(導引片55)更厚。
如圖6C所示,導引片收容部35(底面35t)以較鏟片收容部36(第二抵接面36t)朝向X方向更深地被刻入之方式形成。因此,於將端板41 安裝於塊體21時,導引片收容部35可較鏟片收容部36更先收容導引片55。換言之,於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導引片55於鏟片56被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之前,被收容於導引片收容部35。
如圖6A所示,於端面22A之螺絲孔32之Y方向之兩側(外側)分別設置朝向Y方向之外側之定位構件37A、37B。該兩個定位構件(凹部、定位部)37A、37B自端面22A朝向+X方向垂直地陷入,以相互背對之方式平行地形成。
於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該兩個定位構件37A、37B抑止(定位)端板41之Y方向之移動及繞X方向之旋轉。
如圖6A及6C所示,於兩個定位構件37A、37B之Y方向之外側分別設置有朝向+X方向逐漸較深地形成之斜面38A、38B。
斜面38A以連接於定位構件37A之方式形成。斜面38B以連接於定位構件37B及凹部25之底部之方式形成。
該兩個斜面38A、38B增大導引片55及鏟片56(中央片56q)之各者之厚度。又,藉由設置斜面38A、38B,使配置導引片55及鏟片56(中央片56q)之空間變大。因此,可增厚導引片55及鏟片56(中央片56q)。
其次,一面追加參照圖8A及8B,一面對端板41之詳細形狀進行說明。
圖8A係圖7D之端板41之IXa-IXa上之剖視圖,圖8B係IXb-IXb上之剖視圖。
如圖7D所示,於端板41A之背面44之中央設置有螺栓插通孔52。於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將螺栓(未圖示)插通於螺栓插通孔52。
於背面44,兩個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沿著Y方向開口(露出)。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隔著螺栓插通孔52線對稱地形成於Z方向之兩側。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呈弓狀彎曲。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係於背面44之Y方向之中央為直 線狀(外周面51f),於背面44之Y方向之外側為圓弧狀(外周面51g)。
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與塊體21之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係一一對應地形成。
如圖8B所示,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形成為半圓弧狀。
如圖7D所示,外周面51f較背面44更向-X方向陷入,隨著朝向Y方向之外側逐漸向+X方向突出。外周面51g進而隨著朝向Y方向之外側而向+X方向突出。
如圖7D及圖8A所示,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隨著較背面44更向+X方向突出而逐漸朝向Z方向之中央。即,兩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朝向相互接近之方向。
如圖8B所示,當自Z方向觀察時,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呈半圓弧曲線狀彎曲。
又,如圖7D所示,當自X方向觀察時,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之中央(外周面51f)為直線狀,外側(外周面51g)呈弓狀彎曲。
進而,如圖7D所示,於+Y方向側之外周面51g之外側,設置自背面44朝向+X方向形成為凸狀之部位(導引片55)。導引片55形成為如連接兩個圓弧之形狀。
該導引片55係收容於上述塊體21之導引片收容部35之部位。
導引片55沿著外周面51g而形成,因此,以隨著朝向Y方向之外側而逐漸朝向+X方向較高地突出之方式形成(參照圖7B)。
於導引片55之外側面形成有朝向Y方向之外側之外側面55s。外側面55s形成於相鄰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之各者之外側,且形成為相互連接之圓弧狀。該外側面55s抵接於塊體21之導引片收容部35之滑動接觸面35s。
於導引片55之最前端形成有朝向+X方向之前端面55t。該前端面 55t與塊體21之導引片收容部35之底面35t對向。
如圖7D、圖8B所示,於-Y方向側之外周面51g之外側設置有自背面44朝向+X方向形成為凸狀之部位(鏟片56)。鏟片56以與凹部45連接之方式配置(參照圖4A)。
鏟片56形成為朝向鋼珠60之行進方向Z方向上之間隔逐漸變窄之船底狀。於本實施形態中,具有配置於Z方向之外側之兩個外側片56p、及配置於Z方向之中央之一個中央片56q,且船底雙聯形成(參照圖4B)。
當自圖7D所示之方向觀察時,外側片56p形成為大致J字形狀。外側片56p係收容於上述塊體之鏟片收容部36之部位。
當自圖8B所示之方向觀察時,中央片56q形成為大致三角形狀。中央片56q係沿著上述塊體之斜面38B配置之部位。
該外側片56p與中央片56q一體地設置。
如圖4B所示,於外側片56p與中央片56q之各者之間設置有於-X方向被切入的狹縫(鏟起部)56v。狹縫56v係於朝向塊體21突出設置之鏟片56中,以寬度朝向與鏟片56突出之側為相反側逐漸變窄之方式形成。於本實施形態中,與複數個(兩個)無限循環路徑L對應地形成有複數個(2個)。
狹縫56v使於塊體21之負載滾動體通路L1滾行之鋼珠60逐漸轉移至端板41之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鋼珠60於自負載滾動體通路L1轉移至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時,於鏟片56之狹縫56v內行進而逐漸自負載滾動體通路L1被鏟起。
如圖7D所示,鏟片56沿著外周面51g形成,因此,以隨著朝向Y方向之外側而逐漸朝向+X方向較高地突出之方式形成。
如圖7C所示,於鏟片56之外側片56p之外側面形成有朝向Z方向及Y方向之外側之外側面56s。第一抵接面(外側面)56s抵接於塊體21 之鏟片收容部36之第一抵接面36s。
如圖7B所示,於鏟片56之外側片56p之最前端形成有朝向+X方向之前端面56t。
該第二抵接面(前端面)56t抵接於塊體21之鏟片收容部36之第二抵接面36t。
如此,鏟片56之外側片56p係以第一抵接面56s抵接於第一抵接面36s且第二抵接面56t抵接於第二抵接面36t之狀態由塊體21之鏟片收容部36覆蓋。
如圖7D所示,鏟片56之外側片56p較導引片55更厚地形成。如上所述,鏟片收容部36較導引片收容部35更寬地形成(參照圖6A)。因此,可使鏟片56之外側片56p較導引片55更厚。因此,可提高外側片56p之強度。
如圖7B所示,導引片55以較鏟片56更朝向+X方向突出之方式形成。即,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側之導引片55較負載滾動體通路L1側之鏟片56更突出地設置。因此,於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在鏟片56被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之前,導引片55被收容於導引片收容部35。因此,於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導引片55及導引片收容部35作為導引機構起作用。
如圖7D、圖8B所示,於背面44之螺栓插通孔52之Y方向之兩側(外側)分別設置有朝向Y方向之中央之被定位構件57A、57B。該兩個被定位構件(凸部、定位部)57A、57B自背面44朝向+X方向垂直地延伸,且以彼此正面相對之方式平行地形成。
於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時,兩個被定位構件57A、57B分別密接於塊體21之定位構件37A、37B。藉此,抑止(定位)端板41之Y方向之移動及繞X方向之旋轉。
如圖7D、圖8B所示,於兩個被定位構件57A、57B之Y方向之外 側分別設置有朝向+X方向逐漸突出之斜面58A、58B。
斜面58A係以被定位構件57A與導引片55一體地連接之方式形成。
斜面58B係以被定位構件57B與鏟片56之中央片56q一體連接之方式形成。
該兩個斜面58A、58B係以分別沿著塊體21之斜面38A、38B之方式形成。因此,可增大導引片55及鏟片56(中央片56q)各者之厚度。因此,可提高導引片55及鏟片56(中央片56q)之強度。
繼而,對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之步驟進行說明。
圖9A及9B係表示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之步驟之圖。於圖9A及9B中,省略鋼珠60之圖示。
以下,自於塊體21之+X方向之端面22預先安裝端板41之狀態開始說明。
首先,如圖9A所示,以端板41成為下方之方式將塊體21載置於作業台等。
其次,自於塊體21之-X方向之端面22A開口之滾動體滾行面26及貫通孔27,朝向無限循環路徑L插入複數個鋼珠60。相對於在塊體21之端面22A露出之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亦插入(配置)複數個鋼珠60。然後,遍及無限循環路徑L之整個區域配置複數個鋼珠60。
滾動體滾行面26形成為超過180度之角度之圓弧形狀,因此,複數個鋼珠60不會自滾動體滾行面26向凹部25側脫落。
塊體21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係以自端面22A向+X方向被刻入之方式形成,因此,即便於安裝端板41之前,鋼珠60亦不會自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脫落。
於貫通孔27之外周側設置有形成為如連接兩個圓弧之形狀之滑 動接觸面35s(導引片收容部35)。因此,欲插入至其中一個貫通孔27之鋼珠60不會插入至鄰接之另一個貫通孔27。進而,欲插入至其中一個貫通孔27之鋼珠60沿著滑動接觸面35s落下,因此,不會誤插入至鄰接之另一個貫通孔27。
最後,將端板41A安裝於塊體21之端面22A。
於端板41之安裝中,首先,使端板41之導引片55朝向塊體21之導引片收容部35,使鏟片56朝向鏟片收容部36。
其次,當使端板41A朝向塊體21向+X方向移動時,於鏟片56開始被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之前,導引片55開始被收容於導引片收容部35。其原因在於,導引片55以較鏟片56更朝向+X方向較高地突出之方式形成。
進而,當使端板41A朝向塊體21向+X方向移動時,如圖9B所示,導引片55之外側面55s與導引片收容部35之滑動接觸面35s滑動接觸。
因此,當將端板41A安裝於塊體21時,導引片55及導引片收容部35作為用以將鏟片56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之導引機構發揮作用。
尤其是,鏟片56之外側片56p之厚度較薄,因此,於組裝時容易破損。然而,於滑塊20中,於端板41及塊體21設置有包含導引片55及導引片收容部35之導引機構。因此,可不對鏟片56之外側片56p造成損傷地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之端面22。
其次,使端板41A之背面44抵接於塊體21之端面22。
藉此,相對於塊體21之一對定位構件37A、37B嵌合端板41A之一對被定位構件57A、57B。由於相對於定位構件37A、37B嵌合被定位構件57A、57B,故而端板41A相對於塊體21被定位。又,藉此,端板41A相對於塊體21之向Y方向之移動及繞X方向之旋轉被抑止。
如此,塊體21及端板41藉由設置於相鄰之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 31之間之定位構件37A、37B與設置於相鄰之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之間之被定位構件57A、57B之嵌合而被定位。因此,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與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準確地相向重疊,從而形成順暢之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又,由於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相對於負載滾動體通路L1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準確地連結,故而形成無階差之無限循環路徑L。
最後,將螺栓(未圖示)插通於端板41A之螺栓插通孔52,並螺合於塊體21之螺絲孔32。
如此,於塊體21安裝端板41A。
當將端板41A安裝於塊體21時,鏟片56之外側片56p之外側面56s抵接於鏟片收容部36之第一抵接面36s。同樣地,鏟片56之外側片56p之前端面56t抵接於鏟片收容部36之第二抵接面36t。
當複數個鋼珠60於無限循環路徑L循環時,鏟片56之外側片56p受到自鋼珠60朝向Y方向及Z方向之外側之力。
鏟片56之外側片56p之厚度較薄,因此當自鋼珠60受力時,有損傷(變形)之虞。當外側片56p損傷時,鋼珠60自無限循環路徑L脫落。
然而,於滑塊20中,鏟片56之外側片56p收容於塊體21之鏟片收容部36。而且,外側面56s抵接於第一抵接面36s,前端面56t抵接於第二抵接面36t。因此,即便鏟片56之外側片56p自鋼珠60受力,外側片56p亦由鏟片收容部36(第一抵接面36s、第二抵接面36t)支持。因此,外側片56p不會損傷(變形)。進而,鋼珠60亦不會自無限循環路徑L脫落。
鏟片56之中央片56q不會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但於塊體21設置斜面38B。因此,能將中央片56q以朝向向塊體21突出之側及相反側逐漸變厚之方式形成。因此,即便鏟片56之中央片56q自鋼珠60受到力,中央片56q亦不會損傷(變形)。因此,鋼珠60亦不會自無限循環 路徑L脫落。
本實施形態之線性導軌1於將端板41A安裝於塊體21時,導引片55及導引片收容部35作為用以將鏟片56收容於鏟片收容部36之導引機構發揮作用。鏟片56之外側片56p於組裝時容易破損。另一方面,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包含導引片55及導引片收容部35之導引機構。因此,可不對鏟片56之外側片56p造成損傷地將端板41安裝於塊體21之端面22。
又,由於相對於塊體21之一對定位構件37A、37B嵌合形成於端板41A之一對被定位構件57A、57B,故而端板41相對於塊體21被定位。藉此,方向轉換路徑內周面31與方向轉換路徑外周面51準確地相向重疊,而形成順暢之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又,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L3相對於負載滾動體通路L1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L2準確地連結,而形成無階差之無限循環路徑L。因此,可提高滑塊20之組裝性,又,可防止受到碰撞荷重等時之塊體21與端板41之位置偏移。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示出之各構成構件之各種形狀或組合等為一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基於設計要求等進行各種變更。
滾動體並不限於輥,亦可為鋼珠。亦可為不具有保持器之情形。
定位構件37A、37B與被定位構件57A、57B中之任一者為平行之二面即可。例如,亦可設置抵接於定位構件37B之突起來代替被定位構件57B。即便於此情形時,亦可抑止(定位)端板41相對於塊體21之Y方向之移動及繞X方向之旋轉。
滑塊20(塊體21、端板41)亦可為呈鞍狀橫跨軌道導軌10者。
無限循環路徑L並不限於二條,亦可為二條以上例如四條等。

Claims (4)

  1. 一種運動裝置,其包括:軌道體;及移動體,其具有複數個無限循環路徑、及於上述複數個無限循環路徑內滾動之滾動體,且可經由配置於與上述軌道體之間之上述滾動體而相對於上述軌道體相對地移動;且上述移動體包括:移動體本體,其係於上述移動體移動之移動方向之端面,相鄰地形成有構成相鄰之上述無限循環路徑之各者的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內周部;及蓋體,其安裝於上述移動體本體之上述端面,且相鄰地形成有構成相鄰之上述無限循環路徑之各者的上述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外周部;且上述移動體本體及上述蓋體係藉由分別設置於相鄰之上述內周部之間、及相鄰之上述外周部之間的定位部之嵌合而被定位;上述定位部包括:一對凹部,其設置於上述移動體本體及上述蓋體之任一者;及一對凸部,其設置於上述移動體本體及上述蓋體之另一者,且抵接於上述凹部;上述一對凹部係於隔著形成在上述移動體之上述端面之螺絲孔之兩側以相互背對之方式平行地形成;上述一對凸部係於隔著貫通與上述移動體之上述端面對向之上述蓋體之背面而形成之螺栓插通孔之兩側以彼此正面相對之方式平行地形成。
  2. 如請求項1之運動裝置,其中上述無限循環路徑具有負載滾動體通路及無負載滾動體通路、以及形成於上述負載滾動體通路與上述無負載滾動體通路之至少任一者之循環片收容部,上述蓋體具有朝向上述移動體突出而形成上述外周部之一部分並且收容於上述循環片收容部之循環片,且上述凸部與上述循環片一體地設置。
  3. 如請求項2之運動裝置,其中上述無負載滾動體通路具有收容上述循環片之上述循環片收容部,上述循環片形成於上述相鄰之上述外周部之各者之外側,且具有相互連接之圓弧狀之導引面。
  4. 如請求項2或3之運動裝置,其中上述負載滾動體通路及上述無負載滾動體通路該兩者具有收容上述循環片之上述循環片收容部,收容於上述負載滾動體通路之上述循環片收容部的上述循環片具有將上述滾動體鏟起至上述滾動體方向轉換路徑之鏟起部,且收容於上述無負載滾動體通路之上述循環片收容部的上述循環片較收容於上述負載滾動體通路之上述循環片收容部的上述循環片更突出地設置。
TW104115699A 2014-05-15 2015-05-15 運動裝置 TWI6582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1678A JP6162641B2 (ja) 2014-05-15 2014-05-15 運動装置
JP2014-101678 2014-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743A TW201600743A (zh) 2016-01-01
TWI658218B true TWI658218B (zh) 2019-05-01

Family

ID=5448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5699A TWI658218B (zh) 2014-05-15 2015-05-15 運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7768B2 (zh)
EP (1) EP3144551B1 (zh)
JP (1) JP6162641B2 (zh)
TW (1) TWI658218B (zh)
WO (1) WO2015174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35492S1 (en) * 2015-02-24 2018-12-11 Thk Co., Ltd. Slide rail
JP7190298B2 (ja) * 2018-09-18 2022-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露光装置
DE102020202872B4 (de) * 2020-03-06 2022-02-03 Festo Se & Co. Kg Linearführungseinrichtung
JP1696218S (zh) * 2021-03-29 2021-10-04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7762A (ja) * 1994-05-20 1995-12-08 Thk Kk 転がり案内装置および転がり案内装置の移動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TW483991B (en) * 1999-03-31 2002-04-21 Chieftech Prec Co Ltd Linear motion rolling guide device
CN101994759A (zh) * 2009-08-27 2011-03-30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的回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023U (ja) * 1982-07-21 1984-02-07 寺町 博 無限摺動ベアリング
JPS58142020A (ja) 1982-02-13 1983-08-23 Hiroshi Teramachi 無限摺動ベアリングと該ベアリングユニツト
JPS59208218A (ja) 1983-05-11 1984-11-26 Hiroshi Teramachi 旋回ベアリング
JPH03144114A (ja) * 1990-10-19 1991-06-19 Hiroshi Teramachi アンギュラー型直線摺動用ベアリング
JPH0544724A (ja) * 1991-08-12 1993-02-23 Koyo Seiko Co Ltd 直動形ガイド装置
JP4026864B2 (ja) * 1995-08-02 2007-12-26 Thk株式会社 転がり案内装置
JPH09296821A (ja) * 1996-05-07 1997-11-18 Thk Kk 直線案内装置のスライダの製造方法
JP3950686B2 (ja) * 2001-12-25 2007-08-01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転動体間にセパレータを備えた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JP2004036786A (ja) * 2002-07-04 2004-02-05 Nsk Ltd 直動装置
JP4173420B2 (ja) * 2003-09-04 2008-10-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リニアガイド
DE10342841B4 (de) * 2003-09-17 2010-02-25 Tollo Linear Ab Wälzkörperführung
US20060231335A1 (en) * 2004-02-06 2006-10-19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linear guideway
US7585112B2 (en) * 2007-03-20 2009-09-08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Linear motion guide apparatus
JP2008275069A (ja) * 2007-04-27 2008-11-13 Nsk Ltd エンド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リニアガイド
JP2012082879A (ja) * 2010-10-08 2012-04-26 Thk Co Ltd 運動案内装置
CN103890424B (zh) * 2011-11-04 2016-10-12 Thk株式会社 运动引导装置
JP5724894B2 (ja) * 2012-01-31 2015-05-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US9234544B2 (en) * 2013-11-06 2016-01-12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Lubricating structure for linear motion guid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7762A (ja) * 1994-05-20 1995-12-08 Thk Kk 転がり案内装置および転がり案内装置の移動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TW483991B (en) * 1999-03-31 2002-04-21 Chieftech Prec Co Ltd Linear motion rolling guide device
CN101994759A (zh) * 2009-08-27 2011-03-30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的回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44551A4 (en) 2018-01-17
EP3144551B1 (en) 2020-06-24
EP3144551A1 (en) 2017-03-22
WO2015174528A1 (ja) 2015-11-19
US9777768B2 (en) 2017-10-03
TW201600743A (zh) 2016-01-01
JP6162641B2 (ja) 2017-07-12
JP2015218792A (ja) 2015-12-07
US20170074318A1 (en)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8218B (zh) 運動裝置
US7980763B2 (en) Motion guide device
JP4004873B2 (ja) 案内装置のシール装置及び案内装置
TWI613375B (zh) 直線運動導引裝置
JP5739205B2 (ja) クロスローラ有限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JP5461607B2 (ja) 運動装置
JP2003322151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US10837491B2 (en) Multi-row rolling element housing band and motion guide apparatus
US7121723B2 (en) Linear guide apparatus
JP6424383B2 (ja) 運動装置
KR102118841B1 (ko) 운동 안내 장치
US20150043843A1 (en) Rolling guidance device
JP4295576B2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JPH03292412A (ja) 直線摺動用ベアリング
JP4332408B2 (ja) 直動転がり案内装置
JP5872398B2 (ja) 転がり案内装置
JP4472967B2 (ja) 案内装置
KR20070120486A (ko) 안내 장치
TW201540972A (zh) 滾動引導裝置
US20210317872A1 (en) Motion guide device
JP6641148B2 (ja) クロスローラ有限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TW201407058A (zh) 運動導引裝置
JP2006300164A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JP2013190021A (ja) 転がり案内装置
JP2013204623A (ja) 転がり案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