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3567B - 觸控視窗及包括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視窗及包括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3567B
TWI653567B TW103135546A TW103135546A TWI653567B TW I653567 B TWI653567 B TW I653567B TW 103135546 A TW103135546 A TW 103135546A TW 103135546 A TW103135546 A TW 103135546A TW I653567 B TWI653567 B TW I6535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mesh line
substrate
sensing por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0869A (zh
Inventor
李裁洪
具贊奎
金賢秀
辛俊植
梁峻赫
Original Assignee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0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0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5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觸控視窗,其包括:一感測電極,其用以感測一位置;及一接線,其用以電連接該感測電極。該感測電極之一寬度在該感測電極中係可變的。

Description

觸控視窗及包括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視窗及一種包括該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改良可靠性的觸控視窗及包括該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近來,經由諸如觸控筆或手指之輸入裝置觸摸觸控裝置上所顯示之影像而執行輸入功能之觸控面板已應用於各種電子器具。
觸控面板可代表性地分類成電阻性觸控面板及電容性觸控面板。在電阻性觸控面板中,當將壓力施加至輸入裝置時,藉由根據電極之間的連接偵測電阻變化而偵測觸摸點之位置。在電容性觸控面板中,當使用者之手指在電容性觸控面板上觸摸時,藉由偵測電極之間的電容變化而偵測觸摸點之位置。當考慮製造方案之便利性及感測功率時,電容性觸控面板近來已以較小模型備受關注。
同時,觸控面板之感測電極電連接至接線,且接線連接至外部電路,使得可驅動觸控面板。在此狀況下,歸因於設計變化或密度變化,感測電極與接線之間可發生短路。另外,歸因於感測電極的斷裂,感測電極可能無法平穩地與接線進行電連接,使得可能降低感測電極之特性。
實施例提供具有經改良可靠性之觸控視窗。
根據該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視窗,其包括:一感測電極,其用 以感測一位置;及一接線,其用以電連接該感測電極。該感測電極之一寬度在該感測電極中係可變的。
如上文所描述,根據該實施例之該觸控視窗,可充分確保該感測電極與該接線之間的接觸區域。因此,可防止該感測電極與該接線斷開連接,使得可改良該觸控視窗之電特性。另外,即使該感測電極可能斷裂或斷開連接,該感測電極仍可經由第二感測部分與該接線電連接,使得該觸控視窗之可靠性可得以改良。
詳言之,當以網狀形狀來提供該感測電極時,在該感測電極與該接線之間的一瓶頸點處存在高的斷開連接可能性,且該感測電極抵抗靜電放電(Electric Static Discharge,以下簡稱ESD)之能力較弱。在該實施例中,可經由該第二感測部分克服以上問題。因此,歸因於該第二感測部分,可防止該感測電極與該接線之間的ESD對該感測電極及該接線之實體損害以及對該感測電極及該接線之彎曲。換言之,可補償集中在具有大面積之接線襯墊部分與具有小面積之網狀圖案之間的邊界區處的電阻。
1A‧‧‧第一區域
2A‧‧‧第二區域
10‧‧‧觸控視窗
20‧‧‧顯示面板
21‧‧‧上部基板
22‧‧‧下部基板
66‧‧‧第一接合層
67‧‧‧第二接合層
68‧‧‧接合層
100‧‧‧基板
105‧‧‧觸控基板
106‧‧‧觸控基板
200‧‧‧感測電極/電極部分
210‧‧‧第一感測部分/第一感測電極
211‧‧‧第一子圖案
211'‧‧‧第一子圖案
212‧‧‧第二子圖案
212'‧‧‧第二子圖案
215‧‧‧連接部分
220‧‧‧第二感測部分/第二感測電極
222‧‧‧電極層
223‧‧‧電極層
230‧‧‧橋式電極
300‧‧‧接線
310‧‧‧接線襯墊部分
400‧‧‧電極襯墊/覆蓋基板
600‧‧‧絕緣層
620‧‧‧絕緣層
630‧‧‧絕緣層
700‧‧‧顯示面板
701‧‧‧第一基板
702‧‧‧第二基板
AA‧‧‧作用區域
D1‧‧‧距離
D2‧‧‧距離
H1‧‧‧高度
H2‧‧‧高度
LA‧‧‧導電圖案線部分
OA‧‧‧導電圖案開口
P1‧‧‧間距
P2‧‧‧間距
P2'‧‧‧間距
T1‧‧‧厚度
T2‧‧‧厚度
T2'‧‧‧厚度
UA‧‧‧非作用區域
W1‧‧‧線寬
W2‧‧‧線寬
W2'‧‧‧線寬
圖1為示意性地展示觸控視窗的平面圖。
圖2為展示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平面圖。
圖3為展示圖2之部分A的放大圖。
圖4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
圖5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
圖6為沿著圖5之線I-I'截得的剖視圖。
圖7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剖視圖。
圖8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9為沿著圖8之線II-II'截得的剖視圖。
圖10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11為沿著圖10之線III-III'截得的剖視圖。
圖12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
圖13為沿著圖12之線IV-IV'截得的剖視圖。
圖14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
圖15為沿著圖14之線V-V'截得的剖視圖。
圖16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
圖17為展示觸控裝置之剖視圖,在該觸控裝置中,觸控視窗係顯示於顯示面板上。
圖18至圖23為展示觸控裝置之剖視圖,在該觸控裝置,實施例之觸控視窗安置於各種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上。
在實施例的描述中,將理解,當將一層(或薄膜)、一區域、一圖案或一結構稱為在另一基板、另一層(或薄膜)、另一區域、另一襯墊或另一圖案「上」或「下方」時,其可「直接」或「間接」在另一基板、另一層(或薄膜)、另一區域、另一襯墊或另一圖案「上」,或亦可存在一或多個介入層。已參看圖式描述層之此位置。
出於便利或清楚之目的,可誇示、省略或示意性地繪製圖式中所展示之每一層(或薄膜)、每一區域、每一圖案或每一結構的厚度及大小。另外,元件之大小並不完全反映實際大小。
下文將參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
下文將參看圖1至圖3詳細描述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圖1為示意性地展示觸控視窗的平面圖。圖2為展示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平面圖。圖3為展示圖2之部分A的放大圖。
參看圖1至圖3,根據本實施例之觸控視窗10包括基板100,其具有:作用區域AA,其用以偵測到輸入裝置(例如,手指)之位置; 及非作用區域UA,其提供於作用區域AA之周邊部分處。
在此種狀況下,感測電極200可形成於作用區域AA及非作用區域UA中以感測輸入裝置。另外,接線300可形成於非作用區域UA中,以用於電連接感測電極200。另外,連接至接線300之外部電路可定位於非作用區域UA中。
若諸如手指之輸入裝置在觸控視窗上觸摸,則在由輸入裝置觸摸之部分上產生電容變化,且表示電容變化之所觸摸部分可被偵測為觸摸點。
下文將更詳細描述觸控視窗。
基板100可包括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或樹脂),但實施例不限於此。換言之,基板100可包括各種材料,從而形成感測電極200及接線300。
外部虛設層形成於基板100之非作用區域UA中。外部虛設層可塗佈有具有預定色彩之材料,使得接線300及將接線300連接至外部電路的印刷電路板無法自外部被觀測到。外部虛設層可具有適合於其所要外觀之色彩。舉例而言,外部虛設層包括用以表示黑色之黑色顏料。另外,所要標識可經由各種方案形成於外部虛設層中。外部虛設層可經由沈積、印刷及濕式塗佈方案來形成。
感測電極200可形成於基板100上。感測電極200可偵測諸如手指之輸入裝置是否已進行觸摸。圖2展示在基板100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感測電極200,但實施例不限於此。因此,感測電極200可在與第二方向交叉之第一方向上延伸。另外,感測電極200可為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延伸之形狀的兩種類型之感測電極。
因此,感測電極200可以網狀形狀配置。可隨機提供網狀形狀使得可防止波紋(moiré)現象。波紋現象在條紋圖案彼此重疊時發生。由於鄰近條紋圖案彼此重疊,因此條紋圖案之厚度增加,使得重疊條紋圖案與其他條帶圖案相比較為突出。因此,網狀形狀的配置係可變化的 以防止波紋現象。
詳細而言,感測電極200包括導電圖案開口OA及導電圖案線部分LA。在此種狀況下,導電圖案線部分LA之線寬可在0.1μm至10μm之範圍內。歸因於製造程序之特性,導電圖案線部分LA之線寬可能不會形成在0.1μm或0.1μm以下。若線寬為10μm或10μm以下,則感測電極200的圖案可能無法被觀測到。較佳地,導電圖案線部分LA之線寬可在1μm至7μm之範圍內。更佳地,導電圖案線部分LA之線寬可在2μm至5μm之範圍內。
同時,如圖3中所示,導電圖案開口OA可具有矩形形狀,但實施例不限於此。導電圖案開口OA可具有各種形狀,諸如包括菱形形狀、五邊形形狀或六邊形形狀之多邊形形狀,或環形形狀。
感測電極200可包括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銦錫、氧化銦鋅、銅氧化物、氧化錫、氧化鋅或氧化鈦。另外,感測電極200可包括互連結構、感光性奈米線薄膜、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石墨烯、導電聚合物或各種金屬。在此種狀況下,互連結構可包括具有在10nm至200nm之範圍內之直徑的精細結構。較佳地,互連結構可包括具有在20nm至100nm之範圍內之直徑的精細結構。互連結構可包括奈米線。另外,當感測電極200包括金屬時,感測電極200可包括Cr、Ni、Cu、Al、Ag、Mo及其合金。
感測電極200具有網狀形狀,使得感測電極200之圖案在作用區域AA中可能無法被觀測到。換言之,即使感測電極200可包括金屬,感測電極200之圖案仍可能無法被觀測到。另外,即使將感測電極200應用於大型觸控視窗,仍可降低觸控視窗之電阻。另外,若經由印刷製程形成感測電極200,則可改良印刷品質,使得可確保高品質觸控視窗。
參看圖3,感測電極200包括第一感測部分210及第二感測部分220。
第一感測部分210可為作用區域AA上之感測電極200。第二感 測部分210可遍及在作用區域AA及非作用區域UA。
第二感測部分220可為提供於非作用區域UA上之感測電極200,且也可為提供於作用區域AA上之感測電極200。另外,第二感測部分220可遍及在作用區域AA及非作用區域UA。第二感測部分220可提供於第一感測部分210與接線300之間。第二感測部分220可將第一感測部分210與接線300電連接。第二感測部分220可直接與接線襯墊部分310接觸。
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可具有不同於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之形狀的形狀。
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可具有線寬W1,其不同於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2。詳細而言,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可具有線寬W2,其厚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1。
另外,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1可不同於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2。詳細而言,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2可窄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1。
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之線寬W2可寬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之線寬W1,且窄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1的一半。若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2寬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1的一半,則導電圖案彼此接觸,使得可發生電短路。
因此,可充分確保感測電極200與接線300之間的接觸區域。換言之,感測電極200與接線襯墊部分310之間的接觸區域可增加。因此,可防止感測電極200與接線300斷開連接,使得可改良觸控視窗之電特性。另外,即使感測電極200可能斷裂或斷開連接,感測電極200仍可經由第二感測部分220與接線300電連接,使得觸控視窗之可靠性 可得以改良。
詳言之,當以網狀形狀來提供感測電極200時,在感測電極200與接線300之間的瓶頸點處存在高的斷開連接可能性,且感測電極200抵抗靜電放電(ESD)之能力較弱。在實施例中,可經由第二感測部分220克服以上問題。因此,歸因於第二感測部分220,可防止感測電極200與接線300之間的ESD對感測電極200及接線300之實體損害以及對感測電極200及接線300之彎曲。換言之,可補償集中在具有大面積之接線襯墊部分310與具有小面積之網狀圖案之間的邊界區處的電阻。
用於電連接感測電極200之接線300可形成於非作用區域UA中。接線300可包括與構成感測電極200之材料相同或類似的材料。舉例而言,接線300可包括表現優良電導率之金屬。接線300可包括Cr、Ni、Cu、Al、Ag、Mo或其合金。詳言之,接線300可包括允許接線300經由印刷製程形成之各種金屬漿料。
接線襯墊部分310可提供於接線300與感測電極200之間。接線襯墊部分310可將電力施加至分組成感測電極200之一個單元的複數個導電圖案。
電極襯墊400定位於接線300之末端處。電極襯墊400可與印刷電路板連接。詳細而言,儘管圖式中未展示,但連接端子可定位於印刷電路板之一個表面處,且電極襯墊400可與連接端子連接。電極襯墊400可具有對應於連接端子之大小。
各種類型之印刷電路板可適用。舉例而言,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適用該印刷電路板。
下文將參看圖4至圖16描述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為達成清楚且簡要的解釋,將不進一步描述與第一實施例之結構及組件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及組件。圖4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5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6為沿著圖5之線I-I'截得的剖視圖。圖7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剖視圖。圖8為展示另一 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9為沿著圖8之線II-II'截得的剖視圖。圖10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11為沿著圖10之線III-III'截得的剖視圖。圖12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13為沿著圖12之線IV-IV'截得的剖視圖。圖14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圖15為沿著圖14之線V-V'截得的剖視圖。圖16為展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視窗的放大圖。
參看圖4,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2及W2'厚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1。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2及W2'可彼此不同。詳細而言,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2及W2'朝向接線300可逐漸變寬。換言之,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線寬W2及W2'可在第二感測部分220與接線襯墊部分310之間的接觸位置處具有最大值。
另外,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1可不同於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2及P2'。詳細而言,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之間的間距P2及P2'朝向接線襯墊部分310可逐漸變窄。
此後,參看圖5及圖6,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厚度T2可不同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的厚度T1。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厚度T2可厚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導電圖案的厚度T1。
同時,參看圖7,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厚度T2及T2'朝向接線可增加。換言之,第二感測部分220之導電圖案的厚度T2及T2'可在第二感測部分220與接線襯墊部分310之間的接觸位置處具有最大值。
參看圖8及圖9,感測電極200可包括第一子圖案211、第二子圖案212以及電極層222、223。
第一子圖案211提供於基板100上。第一子圖案211提供於導電圖案線部分LA中。因此,第一子圖案211係以網狀形狀提供。第一 子圖案211可為壓印圖案,但實施例不限於此。換言之,第一子圖案211可為凹紋圖案。
第二子圖案212提供於基板100上。第二子圖案212提供於導電圖案開口OA中。因此,第二子圖案212可提供於第一子圖案211之間。第二子圖案212可為壓印圖案,但實施例並不受限。換言之,第二子圖案212可為凹紋圖案。
第一子圖案211及第二子圖案212可包括樹脂或聚合物。
電極層222提供於第一子圖案211上。當第一子圖案211為凹紋圖案時,電極層222可提供於凹紋圖案中。因此,電極層222以網狀形狀提供於導電圖案線部分LA中。電極層222可包括表現優良電導率之各種金屬。舉例而言,電極層222可包括Cu、Au、Ag、Al、Ti、Ni或其合金。
可在將電極材料施加至第一子圖案211及第二子圖案212上之後經由蝕刻製程形成電極層222。在此種狀況下,可取決於第一子圖案211及第二子圖案212之結構以及以下兩者之間的差異而使經蝕刻區域之間存在差異:電極材料與第一子圖案211之接觸區域;及電極材料與第二子圖案212之接觸區域。換言之,由於第一子圖案211與電極材料之間的接觸區域大於第二子圖案212與電極材料之間的接觸區域,因此施加至第一子圖案211上之電極材料經較少蝕刻。換言之,歸因於相同的蝕刻速率,施加至第一子圖案211上之電極材料餘留,且第二子圖案212上之電極材料經由蝕刻製程移除。因此,電極層222可僅形成於第一子圖案211上,且電極層222可以網狀形狀提供。
同時,實施例不限於此。導電圖案可以凹紋圖案形成。詳細而言,提供於基板上之樹脂層可包括凹紋部分。在此種狀況下,電極層可提供於凹紋部分中。換言之,感測電極200可藉由在凹紋部分中填充電極材料而形成。因此,經由習知沉積及光微影製程,可能增加製程次數、製程時間及製程成本。
另外,具有導電圖案之感測電極200可藉由蝕刻基板上之金屬材料而形成。舉例而言,感測電極200可藉由在將銅(Cu)沉積於基板上之後蝕刻金屬而形成。
另外,感測電極200可包括互連結構。互連結構可為具有在10nm至200nm之範圍內之直徑的精細結構。較佳地,互連結構可具有精細結構,該精細結構具有在20nm至100nm之範圍內之直徑。舉例而言,感測電極200可包括奈米線。感測電極200可包括金屬奈米線。
在此種狀況下,感測電極200可包括基底及奈米線。該基底包括感光性材料。該基底包括感光性材料,使得感測電極200可經由曝光及顯影製程形成。
感測電極200可包括感光性奈米線薄膜。感測電極200包括感光性奈米線薄膜,使得感測電極200之厚度可減小。換言之,儘管感測電極200包括奈米線,但感測電極200之總厚度可減小。根據相關技術,當感測電極包括奈米線時,另外形成塗飾層以防止奈米線氧化,使得製程複雜且觸控視窗之厚度增加。然而,根據本實施例,奈米線提供於感光性材料中,使得可在並無塗飾層之情況下防止奈米線氧化。
同時,感測電極200可具有界定於其中之第一區域1A及第二區域2A。第一區域1A對應於作用區域AA。
第二區域2A經提供為較接近接線襯墊部分310而非第一區域1A。第二區域2A可提供於非作用區域UA中。
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的數目可不同於第一區域1A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的數目。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的數目可大於第一區域1A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的數目。
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之間的距離D2可窄於第一區域1A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之間的距離D1。
因此,當沉積且接著蝕刻電極材料時,相比於在第一區域1A中 之第二子圖案212上提供的電極材料,在第二區域2A中之第二子圖案212'上提供的電極材料可經較少蝕刻。因此,電極層223可藉由使用未經蝕刻且餘留在第二區域2A中之第二子圖案212'上的電極材料而形成。因此,在第二區域2A中,電極層223之區域可增加。
同時,參看圖10及圖11,與圖8及圖9相反,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的數目可小於第一區域1A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的數目。
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之問的距離D2可寬於第一區域1A所提供之第二子圖案212之間的距離D1。
因此,當沉積且接著蝕刻電極材料時,相比於在第一區域1A中之第二子圖案212上提供的電極材料,在第二區域2A中之第二子圖案212'上提供的電極材料可經較少蝕刻。因此,未經蝕刻且餘留之電極層223可形成於第二區域2A中之第二子圖案212'以及基板100上。因此,在第二區域2A中,電極層223之區域可變寬。
參看圖12及圖13,第二子圖案可能未提供於第二區域2A中。因此,在電極層223在第二區域2A中沈積於基板100上之後,電極層223可經較少蝕刻。
參看圖14及圖15,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一子圖案211'的高度H2可低於第一區域1A中所提供之第一子圖案211的高度H1。詳細而言,第二區域2A中所提供之第一子圖案211'的高度H2朝向接線襯墊部分310可降低。因此,提供於第一子圖案211及211'上之電極層223朝向接線襯墊部分310可逐漸變厚。
參看圖16,第一感測部分210可具有菱形形狀。換言之,第一感測部分210可具有菱形形狀而非網狀形狀。
連接部分215可插入於第一感測部分210之間。連接部分215可將第一感測部分210彼此連接。連接部分215可與第一感測部分210一體地形成。
與接線襯墊部分310接觸之第二感測部分220之線寬W2及W2'朝向接線300可逐漸變寬。另外,第二感測部分220之線寬W2及W2'可寬於連接部分215。在此種狀況下,第二感測部分220之線寬W2及W2'可具有取決於位置而變化之值。詳細而言,第二感測部分220之線寬W2及W2'朝向接線300可逐漸變寬。換言之,第二感測部分220之線寬W2及W2'可在第二感測部分220與接線襯墊部分310之間的接觸位置處具有最大值。
另外,連接部分215之間的間距P1可不同於第二感測部分220之間的間距P2及P2'。詳細而言,第二感測部分220之間的間距P2及P2'朝向接線襯墊部分310可逐漸變寬。
同時,儘管第一感測部分210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如圖16中所示),但實施例不限於此。因此,在與第二方向交叉之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具有菱形形狀之感測部分可另外提供於基板100上。同時,參看圖17,觸控視窗10可提供於顯示面板20上以充當驅動部分。觸控視窗10與顯示面板20組合以構成觸控裝置。
顯示面板20具有顯示區,影像在該顯示區上輸出。應用於觸控裝置之顯示面板可一般包括上部基板21及下部基板22。下部基板22可具備資料線、閘極線及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簡稱TFT)。上部基板21可接合至下部基板22,以保護提供於下部基板22上之組件。
取決於觸控裝置的類型,顯示面板20可包括各種顯示面板。參看圖18及圖23,本實施例之觸控裝置可包括與顯示面板700一體地形成之觸控視窗。換言之,可省略用以支撐至少一個感測電極之基板。
詳細而言,至少一個感測電極可形成於顯示面板700之至少一個表面上。顯示面板700包括第一基板701及第二基板702。換言之,至少一個感測電極可形成於第一基板701或第二基板702之至少一個表面上。
若顯示面板700為液晶顯示面板,則顯示面板700可形成為如下結構:包括薄膜電晶體(TFT)及像素電極之第一基板701及包括彩色濾光片之第二基板702彼此組合,同時在其間插入液晶層。
另外,顯示面板700可包括具有將彩色濾光片直接製作在電晶體上(Color Filter on Transistor,COT)之結構之液晶顯示面板,在該結構中,薄膜電晶體(TFT)、彩色濾光片及黑色矩陣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上,且第二基板702與第一基板701組合,同時在第二基板702與第一基板701之間插入液晶層。換言之,TFT可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上,保護層可形成於TFT上且彩色濾光片層可形成於保護層上。另外,與TFT接觸之像素電極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上。在此種狀況下,可省略黑色矩陣以改良開口率且簡化遮罩製程,且共同電極既可執行其固有功能且亦充當黑色矩陣。
另外,若顯示面板700為液晶顯示面板,則顯示裝置可進一步包括背光單元以將光提供至顯示面板700之底表面。
若顯示面板700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則顯示面板700包括並不需要額外光源之自發光裝置。顯示面板700包括第一基板701,其上形成有TFT及與TFT接觸之有機發光裝置。有機發光裝置可包括陽極、陰極及插入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另外,充當用於封裝之封裝基板的第二基板702可進一步提供於有機發光裝置上。
在此種狀況下,至少一個感測電極可形成於上部基板之頂表面上。儘管在圖式中感測電極形成於第二基板702之頂表面上,但當第一基板701充當上部基板時,至少一個感測電極可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之頂表面上。
參看圖18,第一感測電極210可形成於顯示面板700之頂表面上。另外,可形成與第一感測電極210連接之第一接線。具有第二感測電極220及第二接線之觸控基板105可形成於具有第一感測電極210之顯示面板700上。第一接合層66可插入於觸控基板105與顯示面板700 之間。
儘管圖式展示第二感測電極220形成於觸控基板105之頂表面上且覆蓋基板400形成於觸控基板105上,同時在觸控基板105與覆蓋基板400之間插入第二接合層67,但本實施例不限於此。第二感測電極220可形成於觸控基板105之底表面上。在此種狀況下,觸控基板105可充當覆蓋基板。
換言之,本實施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示之結構,若第一電極210形成於顯示面板700之頂表面上,用以支撐第二感測電極220之觸控基板105安置於顯示面板700上且觸控基板105與顯示面板700組合,則各種修改係可能的。
另外,觸控基板105可包括偏光器。換言之,第二感測電極220可形成於偏光器之頂表面及底表面上。因此,第二感測電極220可與偏光器一體地形成。
另外,可獨立於觸控基板105而提供偏光器。在此種狀況下,偏光器可安置於觸控基板105下方。舉例而言,偏光器可插入於觸控基板105與顯示面板700之間。另外,偏光器可安置於觸控基板105上方。
偏光器可包括線性偏光器或用於外部光之抗反射式偏光器。舉例而言,若顯示面板700為液晶顯示面板,則偏光器可包括線性偏光器。另外,若顯示面板700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則偏光器可為用於外部光之抗反射式偏光器。
參看圖19,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可形成於顯示面板700之頂表面上。另外,顯示面板700可在其頂表面上形成有與第一感測電極210連接之第一接線及與第二感測電極220連接之第二接線。
另外,絕緣層600可形成於第一感測電極210上且曝露第二感測電極220。橋式電極230可進一步形成於絕緣層600上以用於第二感測電極220之間的連接。
然而,本實施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示之結構,且顯示面板700可在其頂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感測電極210、第一接線及第二接線,且絕緣層可形成於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一接線上。絕緣層可在其上形成有第二感測電極220,且連接部分可進一步經提供以將第二感測電極220與第二接線連接。
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以及第一接線及第二接線可在作用區域中形成於顯示面板700之頂表面上。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可彼此隔開同時彼此鄰近。換言之,可省略絕緣層及橋式電極。
換言之,本實施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示之結構,若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在無額外感測電極支撐基板之情況下形成於顯示面板700上,則各種修改係可能的。
覆蓋基板400可安置於顯示面板700上方,同時接合層68插入於顯示面板700與覆蓋基板400之間。在此種狀況下,偏光器可插入於顯示面板700與覆蓋基板400之間。
在本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中,可省略用以支撐感測電極之至少一個基板。因此,可形成輕薄型觸控裝置。
下文將參看圖20至圖23描述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將省略與上文所描述之結構及元件相同的結構及元件之細節。將向相同元件指派相同的元件符號。
參看圖20至圖23,根據本實施例之觸控裝置可包括與顯示面板一體地形成之觸控視窗。換言之,可省略用以支撐感測電極之至少一個或全部基板。
安置於作用區域處以充當感測觸摸之感測器的感測電極及用以將電信號施加至感測電極之接線可形成於顯示面板內部。更詳細而言,至少一個感測電極或至少一個接線可形成於顯示面板內部。
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701及第二基板702。在此種狀況下,第 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中之至少一者插入於第一基板701與第二基板702之間。換言之,至少一個感測電極可形成於第一基板701或第二基板702之至少一個表面上。
參看圖20至圖22,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以及第一接線及第二接線可插入於第一基板701與第二基板702之間。換言之,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以及第一接線及第二接線可安置於顯示面板內部。
參看圖20,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一接線可形成於顯示面板之第一基板701之頂表面上,且第二感測電極220及第二接線可形成於第二基板702之底表面上。參看圖21,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以及第一接線及第二接線可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之頂表面上。絕緣層620可插入於第一感測電極210與第二感測電極220之間。另外,參看圖22,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二感測電極220可形成於第二基板702之底表面上。絕緣層630可插入於第一感測電極210與第二感測電極220之間。
參看圖23,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一接線可插入於第一基板701與第二基板702之間。另外,第二感測電極220及第二接線可形成於觸控基板106上。觸控基板106可安置於包括第一基板701及第二基板702之顯示面板上。換言之,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一接線可安置於顯示面板內部,且第二感測電極220及第二接線可安置於顯示面板外部。
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一接線可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之頂表面或第二基板702之底表面上。另外,接合層可插入於觸控基板106與顯示面板之間。在此種狀況下,觸控基板106可充當覆蓋基板。
儘管圖式展示第二感測電極220形成於觸控基板106之底表面上,但實施例不限於此。觸控基板106可在其頂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感測電極220,且可另外在其頂表面上形成有覆蓋基板,其將接合層插入於覆蓋基板與觸控基板106之間。
換言之,實施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示之結構,若第一感測電極210及第一接線安置於顯示面板內部且第二感測電極220及第二接線安置於顯示面板外部,則各種修改係可能的。
另外,觸控基板106可為偏光器。換言之,第二感測電極220可形成於偏光器之頂表面及底表面上。因此,感測電極可與偏光器一體地形成。
另外,可獨立於觸控基板106而提供偏光器。在此種狀況下,偏光器可安置於觸控基板106下方。舉例而言,偏光器可插入於觸控基板106與顯示面板700之間。另外,偏光器可安置於觸控基板106上方。
若顯示面板為液晶顯示面板且感測電極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之頂表面上,則感測電極可連同TFT或像素電極一起形成。另外,若感測電極形成於第二基板702之底表面上,則彩色濾光片層可形成於感測電極上或感測電極可形成於彩色濾光片層上。若顯示面板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且感測電極形成於第一基板701之頂表面上,則感測電極可連同TFT或有機發光裝置一起形成。
另外,在本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中,可省略用以支撐感測電極之額外基板。因此,可形成輕薄型觸控裝置。另外,將感測電極及接線連同裝置一起形成於顯示面板上,使得可簡化製程且可節約成本。
觸控視窗可應用於載具以及行動終端機,使得觸控視窗可應用於諸如載具導航器之PND(Personal Navigation Display,個人導航顯示器)。另外,觸控視窗可應用於儀錶板,使得CID(Center Information Display,中心資訊顯示器)可被建構。然而,實施例不限於上文內容,且顯示裝置可用於各種電子器具。
本說明書中對「一實施例」、「另一實施例」等之對該實施例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皆包括於本發明之至少一個實施例中。且不全然是指相同的實施例。另外,舉凡結合本發明任一實施例所描述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皆屬於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能力範圍內可結合其它實 施例所能實現的特徵、結構或特性。
儘管已參考多個實施例並加以敘述,但應理解的是,其他利用本發明之技術提出的修改及實施例都將屬於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疇內。更特定而言,可能存在屬於本發明、圖式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主題組合配置之組成部分及/或配置的各種變化及修改。除組成部分及/或配置之變化及修改之外,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顯而易見替代性使用。

Claims (22)

  1. 一種觸控視窗,其包含:一基板;複數個感測電極,其在該基板上;及至少一接線,其用以電連接在該基板上一第一個的該些感測電極,其中該接線包括:一電極襯墊,其在該接線之一端且連接一印刷電路板;及一接線襯墊,其在該接線之另一端且連接該些感測電極,其中該第一個的該感測電極包括一第一網狀線及一第二網狀線,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物理接觸該接線襯墊,該第二網狀線物理接觸該接線襯墊,其中該第一網狀線具有一第一感測部分及一第二感測部分,其中該第二感測部分物理接觸該接線襯墊,其中平行方向於接線襯墊的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第一寬度不同於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一第二寬度。
  2.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該第一寬度自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一感測部至該接線襯墊逐漸增加。
  3.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該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的該第二寬度。
  4.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些感測電極的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一感測部分的一間距與該些感測電極的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間距彼此相異。
  5.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的該第二寬度在2μm至5μm的一範圍內。
  6.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些感測電極包括Cr、Ni、Cu、Al、Ag、Mo及其合金中至少一者。
  7.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接線包括Cr、Ni、Cu、Al、Ag、Mo及 其合金中至少一者。
  8.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間距朝向該接線襯墊逐漸減少。
  9.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間距較窄於該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的一間距。
  10. 如請求項1之觸控視窗,其中該第一寬度為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的最大寬度。
  11. 一種觸控裝置,其包含:一顯示面板;及一觸控視窗,其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薄膜電晶體,其在該第一基板上;及一有機發光裝置或一液晶裝置,其在該薄膜電晶體上,其中該觸控視窗包含:一基板;複數個感測電極,其在該基板上;及至少一接線,其用以電連接在該基板上之一第一個的該些感測電極,其中該接線包括:一電極襯墊,其在該接線之一端且連接一印刷電路板;及一接線襯墊,其在該接線之另一端且連接該感測電極,其中該第一個該感測電極包括一第一網狀線及一第二網狀線,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物理接觸該接線襯墊,該第二網狀線物理接觸該接線襯墊,其中該第一網狀線具有一第一感測部分及一第二感測部分,其中該第二感測部分物理接觸該接線襯墊,其中平行方向於接線襯墊的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第一寬度不同於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一第二寬度。
  12.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該第一寬度自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一感測部至該接線襯墊逐漸增加。
  13.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該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的該第二寬度。
  14.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感測電極的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一感測部分一間距與該感測電極的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一間距彼此相異。
  15.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的該第二寬度在2μm至5μm的一範圍內。
  16.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些感測電極包括Cr、Ni、Cu、Al、Ag、Mo及其合金中至少一者。
  17.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接線包括Cr、Ni、Cu、Al、Ag、Mo及其合金中至少一者。
  18.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間距朝向該接線襯墊逐漸減少。
  19.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的一間距較窄於該第一網狀線的第一感測部分的一間距。
  20.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寬度為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的最大寬度。
  21. 如請求項11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接線襯墊之該寬度大於該該第一網狀線的該第二感測部分該寬度。
  22. 一種觸控視窗,其包含:一基板;一接線襯墊;及一感測電極包括複數個網狀線位於該基板上,其中該些導電線中之至少一網狀線的一端接觸該接線襯墊,及 其中接觸該接線襯墊之該端之一寬度大於以一預定方向遠離該端之至少一網狀線之一寬度。
TW103135546A 2013-10-17 2014-10-17 觸控視窗及包括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TWI653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3-0124249 2013-10-17
KR1020130124249A KR102222194B1 (ko) 2013-10-17 2013-10-17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0869A TW201520869A (zh) 2015-06-01
TWI653567B true TWI653567B (zh) 2019-03-11

Family

ID=5179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546A TWI653567B (zh) 2013-10-17 2014-10-17 觸控視窗及包括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959003B2 (zh)
EP (1) EP2871558B1 (zh)
JP (3) JP6449615B2 (zh)
KR (1) KR102222194B1 (zh)
CN (1) CN104571687B (zh)
TW (1) TWI653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0317B2 (en) 2013-03-28 2017-08-22 Fujikura Ltd. Touch sens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KR102222194B1 (ko) * 2013-10-17 2021-03-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43176B1 (ko) * 2014-05-16 2019-01-28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52044B (zh) * 2014-11-07 2016-10-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片及使用此光學膜片的觸控式顯示裝置
CN104461178B (zh) * 2014-12-26 2017-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触控结构、光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88825B1 (ko) * 2015-01-13 2021-08-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KR102288820B1 (ko) * 2015-01-16 2021-08-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JP6541418B2 (ja) * 2015-05-13 2019-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7533404A (zh) 2015-06-22 2018-01-02 株式会社藤仓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
JP6317038B2 (ja) * 2015-06-22 2018-04-2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6549964B2 (ja) * 2015-10-16 2019-07-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配線基板、タッチセンサ、及び配線体の製造方法
JP6710531B2 (ja) * 2016-02-03 2020-06-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装置
KR101931768B1 (ko) * 2016-06-30 2018-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06055170B (zh) * 2016-07-29 2019-10-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09564488B (zh) 2016-08-18 2022-02-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薄膜及触摸面板
KR102070571B1 (ko) * 2016-09-09 2020-01-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투과도 가변 소자
CN106293255B (zh) * 2016-09-27 2017-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0825839B2 (en) * 2016-12-02 2020-11-03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KR102324839B1 (ko) * 2017-04-25 2021-1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표시 장치
US20180323239A1 (en) * 2017-05-03 2018-11-08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KR102420355B1 (ko) * 2018-01-31 2022-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0221731B (zh) * 2018-03-02 2023-03-28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直接图案化方法及其触控面板
DE102018105927B4 (de) * 2018-03-14 2024-05-08 Bcs Automotive Interface Solutions Gmbh Berührungsempfindliches Bedienelement mit einer Lichtquelle, einem Dekorteil und dazwischen einer Lage aus mehreren Leitern, die zwei Bereiche unterschiedlicher Lichtdurchlässigkeit besitzt
US20190393278A1 (en) * 2018-06-26 2019-12-26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TWI683248B (zh) * 2018-11-12 2020-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20210078079A (ko) * 2019-12-18 2021-06-28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터치센싱장치 및 터치센싱방법
US11640210B2 (en) * 2020-11-27 2023-05-02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8211B (en) 2006-01-11 2008-06-21 Ind Tech Res Inst Thin film transist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1322085A (zh) 2011-10-05 2013-06-01 Fujifilm Corp 導電片、觸控面板、顯示裝置、導電片的製造方法以及記錄媒體
CN103164100A (zh) 2013-03-28 2013-06-1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US20130207911A1 (en) 2012-02-10 2013-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sh patterns for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5924A (ja) 1982-03-10 1983-09-16 Hosei Brake Kogyo Kk 長繊維強化の熱可塑性樹脂複合材製品と他部材との結合方法
JPS60168707A (ja) 1984-02-14 1985-09-02 Toagosei Chem Ind Co Ltd 硬化性組成物
WO2008079596A1 (en) * 2006-12-19 2008-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US8310454B2 (en) * 2007-12-21 2012-11-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Translucent touch screens including invisible electronic component connections
US8565310B2 (en) 2008-01-08 2013-10-22 Broadcom Corporation Hybrid memory compression scheme for decoder bandwidth reduction
JP2011513846A (ja) 2008-02-28 2011-04-2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センサ
DE102009014757A1 (de) * 2009-03-27 2010-10-07 Polyic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Funktionsschicht,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azu
TWI403790B (zh) * 2009-10-19 2013-08-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基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KR101633034B1 (ko) * 2009-10-23 2016-06-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101113467B1 (ko) * 2010-04-01 2012-02-2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4989749B2 (ja) * 2010-05-28 2012-08-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8674249B2 (en) * 2010-08-20 2014-03-18 Young Fa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d
CN102402354A (zh) * 2010-09-10 2012-04-04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电极的电容式触摸屏
JP5645581B2 (ja) * 2010-10-05 2014-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WO2012121064A1 (ja) 2011-03-08 2012-09-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抵抗膜式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抵抗膜式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に用いる電極シート
KR101590384B1 (ko) 2011-06-20 2016-02-01 시냅틱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통합된 센서 제어기를 갖는 터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20140320761A1 (en) * 2011-09-02 2014-10-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130027747A (ko) * 2011-09-08 2013-03-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US8776999B2 (en) * 2011-09-16 2014-07-15 Dyco, Inc. Articulating frame for continuous conveyor
JP5822637B2 (ja) 2011-10-12 2015-1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KR101922006B1 (ko) * 2011-10-14 2018-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TWI528252B (zh) * 2011-10-28 2016-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JP2013101504A (ja) * 2011-11-08 2013-05-23 Kyocera Display Corp タッチパネル
JP5777251B2 (ja) * 2011-12-16 2015-09-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20130071720A (ko) * 2011-12-21 2013-07-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056861B2 (ja) * 2011-12-23 2017-01-11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373606B1 (ko) 2011-12-27 2014-03-13 전자부품연구원 단일 금속박막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 구조
JP5822395B2 (ja) * 2012-01-25 2015-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その検査方法並びに製造方法
US9080509B2 (en) * 2012-02-10 2015-07-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ignition system
KR101862876B1 (ko) * 2012-03-27 2018-05-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EP2662758A3 (en) * 2012-05-09 2015-03-04 LG Innotek Co., Ltd.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window including the same
US9164630B2 (en) * 2012-09-26 2015-10-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ixel-aligned ground mesh
CN103092422A (zh) * 2013-01-28 2013-05-08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US20140216783A1 (en) * 2013-02-05 2014-08-07 David P. Trauernicht Micro-wire pattern with offset intersections
US9740317B2 (en) * 2013-03-28 2017-08-22 Fujikura Ltd. Touch sens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US20140293150A1 (en) * 2013-04-02 2014-10-02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ouch screen
KR101465489B1 (ko) 2013-07-16 2014-11-26 주식회사 에이치투 션트전류 손실 방지를 위한 실링을 구비한 레독스 흐름전지 또는 연료 전지용 스택
KR102053258B1 (ko) 2013-07-16 2019-12-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KR20150031917A (ko) 2013-09-17 2015-03-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전극 플레이트와 이를 이용하는 전기변색 플레이트, 전기변색 미러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795038B2 (ja) * 2013-10-01 2015-10-1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シート
KR102222194B1 (ko) 2013-10-17 2021-03-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750583B1 (en) 2014-10-14 2022-03-02 Fontem Holdings 1 B.V. Electronic smoking device and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8211B (en) 2006-01-11 2008-06-21 Ind Tech Res Inst Thin film transist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1322085A (zh) 2011-10-05 2013-06-01 Fujifilm Corp 導電片、觸控面板、顯示裝置、導電片的製造方法以及記錄媒體
US20130207911A1 (en) 2012-02-10 2013-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sh patterns for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CN103164100A (zh) 2013-03-28 2013-06-1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22194B1 (ko) 2021-03-04
US20150109246A1 (en) 2015-04-23
US20200363886A1 (en) 2020-11-19
EP2871558A2 (en) 2015-05-13
US10768766B2 (en) 2020-09-08
JP2020170536A (ja) 2020-10-15
JP2015079513A (ja) 2015-04-23
EP2871558B1 (en) 2022-09-21
US20180217704A1 (en) 2018-08-02
EP2871558A3 (en) 2015-06-03
US11340741B2 (en) 2022-05-24
KR20150044774A (ko) 2015-04-27
TW201520869A (zh) 2015-06-01
JP6730411B2 (ja) 2020-07-29
JP6449615B2 (ja) 2019-01-09
JP2019057314A (ja) 2019-04-11
US9959003B2 (en) 2018-05-01
JP6980857B2 (ja) 2021-12-15
CN104571687B (zh) 2019-07-23
CN104571687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3567B (zh) 觸控視窗及包括觸控視窗之觸控裝置
US10048821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2827231B1 (en) 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TWI634471B (zh) 觸控面板與具有其之觸控裝置
US10521048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618982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86961B2 (en) Touch window
US20150253903A1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085876B1 (ko) 전극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