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0456B -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 Google Patents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0456B
TWI650456B TW106102327A TW106102327A TWI650456B TW I650456 B TWI650456 B TW I650456B TW 106102327 A TW106102327 A TW 106102327A TW 106102327 A TW106102327 A TW 106102327A TW I650456 B TWI650456 B TW I6504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eft yarn
warp yarns
knitting
war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2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0394A (zh
Inventor
梅根 弗利
卡里 L. 戴維斯
Ii 威廉 C. 麥法蘭
Original Assignee
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filed Critical 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0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04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with weave pattern being non-standard or providing special eff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1/00Lappet, swivel or other looms for forming embroidery-like decoration o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12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single picks of weft thread are inserted, i.e. with shedding between each pick
    • D03D47/14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single picks of weft thread are inserted, i.e. with shedding between each pick by a gripper needle taking the end of the weft through the shed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及一種製造分區編 織材料的方法。多梭子系統包含第一緯紗、第二緯紗及用於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包覆的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分區編織方法包含經由第一梭口自第一原點收納第一緯紗、將其包繞一或多個分區經紗、以及在交換第一梭口上部紗與下部紗之後將其返回至第一緯紗原點。在其他觀點中,經由第二梭口自第二緯紗原點收納第二緯紗,將其包繞相同中間分區經紗、以及在交換第二梭口紗之後將其返回至第二緯紗原點。一方面,在包覆共同經紗期間互鎖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

Description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本技術是關於一種具有帶有多個緯紗的區域的編織材料。另一方面包括一種用於產生具有由多個緯紗包覆的共同經紗區域的編織材料的多梭子系統。
在傳統編織實踐中,可橫跨提供梭口的一系列經紗的完整寬度攜帶緯紗。儘管可橫跨完整梭口改變緯紗的纖維含量,但存在在編織列內或在編織物的中間部分處變更編織材料的所得結構的極小能力。因此,所得織物可具有一致的外觀伴隨具有橫跨織物的寬度的特性的最小變化。儘管橫跨材料的寬度維持共同緯紗,但材料自身並不設置為併有具有效能或目標材料性質的任何特定區域。
另外,在一些編織系統中,多個梭子可用以橫跨梭口的完整寬度來運送共同緯紗。但在此類系統中,多個梭子之間的交遞涉及輸送單個緯紗以供編織。因此,張開梭口的相對側上的經紗具有與彼此及與貫穿織物所攜帶的單個緯紗的最少互動,此舉杜絕整合於編織物內的分區特徵(諸如由多個緯紗包覆的共同經 紗區域)的產生。
此處的態樣由下文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此發明內容界 定。對各種態樣在以下重要的綜合描述提供對於本揭露內容的綜述,且引入在下文的詳細描述章節中進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此發明內容並不意欲識別所主張主題的關鍵特徵或基本特徵,亦不意欲在判定所主張主題的範疇中用作輔助。
簡言之且在高重要性下,本揭露內容尤其描述一種多梭子(例如,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及一種製造分區編織材料的方法。一方面,多梭子系統包含第一梭子,第一梭子自材料的第一側進入經紗的梭口(例如,左梭子自梭口的左側進入)且將第一緯紗包繞一或多個中心及/或中間經紗。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中間經紗或中間經紗的群組可被稱作「中間經紗區域」或由多個緯紗包覆以提供分區編織特徵的共同經紗區域。在同一步驟中或在先前或後續步驟中,第二梭子自材料的第二側進入經紗的梭口(例如,右梭子自梭口的右側進入),且將第二緯紗包繞相同的中間經紗區域(亦即,由第一緯紗包繞的相同中間經紗)。中間經紗區域現可在每一編織列處包含包繞相同經紗的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
基於併有雙梭子緯紗,分區編織系統產生中間經紗區域而不使用未在織物內編織的外部紗,諸如未整合於經紗梭口的鄰近部分中的編織材料的表面上的繡花特徵。一方面,自正橫跨所述完整織物梭口所編織的目前活動的第一緯紗及併有第二活動緯 紗來產生中間經紗區域,第二緯紗經編織以在產生中間經紗區域之處「與」第一紗「會合」。在此實例中,在會合並包繞中間經紗區域的共同經紗之前在織物梭口內編織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藉由在鄰近經紗梭口中及在分區包覆部分中都利用編織緯紗,在直接鄰近於中間經紗區域的編織邊界材料中防止及/或最小化間隔、孔洞、間隙或其他過渡特性。換言之,可藉由自活動的編織緯紗產生包覆區域來最佳化鄰近編織梭口與中間包覆區域之間的過渡。另外,代替材料的表面上的隔離的繡花特徵,可藉由將活動地編織的緯紗包繞在織物內無縫地產生的分區特徵來形成整合式、中間經紗區域,如在下文的態樣中進一步描述。
在一些觀點中,可在包覆期間(諸如)藉由將第二梭子的第二緯紗與來自第一梭子的第一緯紗的迴路互鎖來將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連結至一起。因而,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之間的連結連同包繞相同中間經紗區域的兩個緯紗可在一些觀點中將中間經紗保持在適當位置,同時產生編織物內的拉伸力的平衡。另外,在一些觀點中,在橫跨多個緯紗及沿著中間經紗區域中的經紗維持張力同時,所得分區編織物貫穿中間經紗區域的邊界的改變(諸如在較窄分區特徵與較寬分區特徵之間的改變期間)維持一或多個一致特性。此外,在中間經紗區域內的重疊及/或互鎖經紗的多個列的情況下,所得分區編織材料可包含可見及/或觸覺分區特性,其中在中間經紗區域中利用兩個緯紗。
在其他觀點中,中間經紗區域內的包覆紗的數目可變化以提供在編織材料內具有特定形狀、定向、尺寸、位置或其他特性的共同經紗區域。一方面,中間經紗區域包含由第一緯紗及第 二緯紗兩者藉著第一梭子及第二梭子包覆的單個經紗。在另一方面,中間經紗區域包含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經由第一梭子及第二梭子集合地包覆的多個經紗。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集合地包覆的多個經紗的群組可在編織材料內提供具有特定寬度的共同經紗區域。在一些觀點中,可基於一或多個中間經紗相對於形成編織材料的梭口的鄰近經紗的配置而將共同經紗區域動態地定位於編織材料內。因而,中間經紗區域的寬度可橫跨多個編織列保持恆定,或可根據特定圖案或包含於中間經紗區域中的經紗的列的數目而改變,其中包含於中間經紗區域中的經紗的列的數目會變化。基於此類改變,可在材料內編織一或多個效能區域,且中間經紗區域可根據特定圖案及編織物內的所要性質而提供分區配置,如下文的實例中所描繪。
舉例而言,編織的鞋類鞋面可包含整合於利用會合且包繞共同中間經紗區域中的緯紗的編織材料內的分區編織特性。此類區域可向鞋面的形態提供額外結構、向鞋的特定高磨損部分提供加強的厚度、或甚至提供對應於特定分區配置的可見外觀。在另一實例中,對於利用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編織服裝物件,動態中間經紗區域的分區性質可併入於服裝上的特定位置中,諸如特定運動服裝的效能區域。一方面,可在服裝織物內編織中間經紗區域以提供至肩部部分的結構、加強型肘部上的增強的厚度、或編織前部內的適度區域。在分區編織材料的其他觀點,利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態樣,可在特定位置處的材料內編織提供特定性質的不同效能區域,而不落進或編接額外紗、攜帶或浮動補充紗或以其他方式添加至材料構造中所涉及的 大多數服裝或加工程序。
10‧‧‧編織系統
12、52‧‧‧第一多個經紗
14、54‧‧‧第二多個經紗
16‧‧‧梭口
18、316、354‧‧‧緯紗
20‧‧‧梭子
22、98、116、186、219、252、370‧‧‧織物
24‧‧‧左側
26‧‧‧右側
28、30、64、66、68、70、146、342、352‧‧‧經紗
32‧‧‧後向方向
34‧‧‧頂部側
36‧‧‧底部側
38‧‧‧緯紗匝
40、294、306‧‧‧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
42‧‧‧中間經紗
44、106、124、138‧‧‧左緯紗
46、140‧‧‧左梭子
48、108、126、142‧‧‧右緯紗
50、144‧‧‧右梭子
56‧‧‧第三多個經紗
58‧‧‧第四多個經紗
60、148‧‧‧左梭口
62、150‧‧‧右梭口
72、78、92、94‧‧‧包覆物
74‧‧‧工作邊緣
76‧‧‧起始邊緣
80、100、118、188、220、254‧‧‧第一部分
82、104、122、192、224、258‧‧‧第二部分
84‧‧‧列
86、132‧‧‧雙梭子系統
88‧‧‧第一區域
90‧‧‧第二區域
96、114、184、218、250‧‧‧分區編織系統
102、120、332、344、360‧‧‧中間經紗區域
110‧‧‧左包覆物
112、130‧‧‧右包覆物
128‧‧‧緯紗包覆物
134‧‧‧分區編織裝置
136‧‧‧編織機
152‧‧‧分區經紗
154、172‧‧‧方法
156、158、160、162、164、166、167、168、170、174、176、178、180、182‧‧‧區塊
190、222、256‧‧‧主要中間經紗區域
194、226、260、322、366‧‧‧第一編織片段
196、204、208、228、234、246、262、274、282、290、350‧‧‧第一緯紗
198、206、210、230、236、248、264、276、284、292、356‧‧‧第二緯紗
200、232、272、330、364‧‧‧第二編織片段
202、244、280、338、362‧‧‧第三編織片段
212、238、266‧‧‧第三部分
214、240、268‧‧‧次要中間經紗區域
216、242、270‧‧‧第四部分
278‧‧‧三級中間經紗區域
286‧‧‧四級中間經紗區域
288‧‧‧第四編織片段
296、318‧‧‧第一末端
298、308‧‧‧經紗區域前端
300‧‧‧第二末端
302、310‧‧‧張力調整機構
304、312、320‧‧‧編織物
314、348、368‧‧‧分區編織材料
324、374‧‧‧第一中間經紗區域
326‧‧‧第一經紗增大
328‧‧‧第二經紗增大
334‧‧‧經紗移位
340‧‧‧第三中間經紗區域
358‧‧‧整合式編織區域
372‧‧‧編織材料
378‧‧‧第二中間經紗區域
A、B‧‧‧共同經紗區域
X、Y‧‧‧軸
下文參考附圖圖式詳細描述說明性態樣,且其中:圖1為例示性先前技術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2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3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4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5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6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7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8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9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10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11A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組件的俯視圖。
圖11B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組件的俯視圖。
圖12為根據多觀點的分區編織裝置的系統圖。
圖13為根據多觀點的分區編織方法的流程圖。
圖14為根據多觀點的分區編織方法的流程圖。
圖15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組件的俯視圖。
圖16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組件的俯視圖。
圖17為根據多觀點的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組件的俯視圖。
圖18為根據多觀點的具有經紗區域張力調整機構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19為根據多觀點的具有經紗區域張力調整機構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的透視圖。
圖20為根據多觀點的具有例示性包覆區域的一部分的展開視圖的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材料。
圖21為根據多觀點的雙梭子分區編織材料的例示性俯視圖。
圖22為根據多觀點的雙梭子分區編織材料的透視圖。
在本文中具體地描述主題以滿足法定要求,但本說明書自身並不意欲必定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確切而言,結合其他當前或將來技術,所主張主題可以其他方式體現以包含不同組件、步驟或其類似於在本文件中所描述的組件、步驟的組合。除非及除了當明確地描述個別步驟的次序時之外,否則術語不應被解譯為暗示在本文中所揭示的各種步驟當中或之間的任何特定次序。
此處的態樣針對一種多梭子(例如,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及一種製造分區編織材料的方法。一方面,多梭子系統包含第一梭子,第一梭子自材料的第一側進入經紗的梭口且將第一緯紗包繞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在同一步驟中或在先前或後續步驟中,第二梭子自材料的第二側進入經紗的梭口,且將第二緯紗包繞相同中間經紗。在其他觀點中,可在包覆期間(諸如)藉由將第二梭子的第二緯紗與來自第一梭子的第一緯紗的迴路互鎖來將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連結至一起。因而,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之間的連結連同包繞相同中間經紗的兩個緯紗可在一些觀點中保持 中間經紗在適當位置,同時產生編織物內的拉伸力的平衡。
在其他觀點中,中間經紗的數目可變化以在編織材料內提供具有特定設計及/或結構的共同經紗區域。一方面,中間經紗為藉著第一梭子及第二梭子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包覆的單個經紗。在另一方面,中間經紗包含藉著第一梭子及第二梭子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集合地包覆的多個經紗。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集合地包覆的多個經紗的群組可提供編織材料內的共同及/或中間經紗區域。此共同及/或中間經紗區域的配置可在編織材料內移位,且因此,可由在編織材料內具有各種原點、包覆點及返回點的緯紗且相對於編織材料的一或多個邊界產生。
在一些觀點中,可基於一或多個中間經紗相對於形成編織材料的梭口的鄰近經紗的配置及/或數目而將共同經紗區域動態地定位於編織材料內。在一個實例中,共同經紗區域可自在編織材料的對置側上起始的兩個緯紗產生,行進穿過材料梭口的其各別部分,且包覆中間經紗以在由兩個緯紗包覆的材料內提供共同經紗區域。在此實例中,緯紗接著可返回至材料的對置側上的各別原點。在此共同經紗區域的動態配置期間,中間經紗的配置可橫跨材料寬度而動態地移位,同時仍將每一緯紗返回至材料的對應側。另外,中間經紗的數目可藉由增大或減小共同經紗區域中的中間經紗的數目同時仍將每一緯紗返回至材料的對應側來影響共同經紗區域的動態配置。
在另一實例中,共同經紗區域的動態配置可相對於鄰近經紗移位,而共同經紗區域的緯紗中的至少一者不返回至編織材料的外部邊緣。舉例而言,第一共同經紗區域可包含在材料的左 側(亦即,左外部邊緣)上起始、包覆共同經紗區域且返回至材料的左側的第一緯紗。第一共同經紗區域亦可由不在材料的右側上起始、但包覆共同經紗區域且返回至其交替原點(諸如編織材料上方或下方的位置)的第二緯紗包覆。在此實例中,亦可利用第二緯紗以包覆材料內的第二共同經紗區域。因而,第二緯紗及第三緯紗可包覆第二共同經紗區域,其中第三緯紗在編織材料的右側(亦即,右外部邊緣)上起始。因此,共同經紗區域在編織材料內的動態配置可包含在編織材料的中間部分處產生經紗區域,而不攜帶在編織材料的左織邊邊緣或右織邊邊緣上起始的緯紗。在一些實例中,交替梭子可在除編織材料的左織邊及右織邊之外的位置處具有原點,從而提供在材料內移位的動態區域,而不包覆及/或返回至材料的左側或右側。在其他觀點中,利用具有多個原點的緯紗,則動態中間經紗區域可包含具有第一交替原點(除左織邊邊緣或右織邊邊緣之外)的第一緯紗及具有第二交替原點(除左織邊邊緣或右織邊邊緣之外)的第二緯紗,所述緯紗兩者包覆共同經紗區域的經紗。
除了變化編織材料內的共同/中間經紗區域原點的位置、插入及/或配置以外,編織材料的梭口的經紗以及中間經紗區域的經紗亦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製成。舉例而言,一方面,在中間經紗區域的左側及右側上形成編織材料的梭口的經紗(亦即,單個中間經紗或多個中間經紗)可為第一經紗材料,而中間經紗區域的經紗可為不同的第二材料。因而,中間經紗區域可用貫穿編織材料的梭口所攜帶的相同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包覆,而中間經紗區域中的經紗的所得分區材料不同於並未被包覆的相鄰經紗。因 此,中間經紗區域可在具有與來自第一側及第二側的雙包覆緯紗相關聯的添加特性的所得編織物內提供特定材料區域,以及相比於梭口的鄰近經紗也提供中間經紗的變化材料。
在另一方面,中間經紗區域在中間經紗區域的各側上可包含與鄰近左梭口及右梭口的經紗的相同或類似的材料。因而,在一些編織系統中,中間經紗區域基於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對中間經紗的包覆而維持不同分區特性。換言之,在不沿著織物的長度改變經紗材料中的任一者的情況下,可利用對中間經紗區域的選擇性配置(亦即,在不改變正在基底材料中所編織的紗類型的情況下)來產生具有特定結構或功能的分區特徵(例如,雙包覆區域的特定形狀)。
一方面,一種用於提供分區編織材料的分區編織裝置包含:第一梭子,其在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一梭子設置為攜帶來自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一側的第一緯紗;第二梭子,其在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二側上,所述第二梭子設置為攜帶來自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二側的第二緯紗,其中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一側與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二側相對,其中第一梭子設置為攜帶第一緯紗穿過編織材料的第一梭口而不將第一緯紗攜帶至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二側,且第二梭子設置為攜帶第二緯紗穿過編織材料的第二梭口而不將第二緯紗攜帶至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一側,所述編織材料包括多個經紗,所述多個經紗具有一或多個第一梭口經紗、一或多個第二梭口經紗、以及鄰近於一或多個第一梭口經紗及一或多個第二梭口經紗的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其中第一梭子設置為在第一緯紗包繞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之後攜帶第一緯紗,且第二梭子設置 為在第二緯紗包繞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之後攜帶第二緯紗。
在另一方面,一種用於產生具有共同編織區域的編織材料的分區編織方法包含:自編織機的第一側收納第一緯紗,經由第一梭口部分所收納的所述第一緯紗包括多個第一上部經紗及多個第一下部經紗;在第一方向上將第一緯紗包繞一或多個分區經紗;交換多個第一上部經紗與多個第一下部經紗;將第一緯紗返回至編織機的第一側;自編織機的第二側收納第二緯紗,經由第二梭口部分所收納的所述第二緯紗包括多個第二上部經紗及多個第二下部經紗;在第二方向上將第二緯紗包繞一或多個分區經紗;交換多個第二上部經紗與多個第二下部經紗;以及將第二緯紗返回至編織機的第二側。
在其他觀點中,一種分區編織材料包含:第一編織部分,其包括多個第一經紗及第一緯紗;第二編織部分,其包括多個第二經紗及第二緯紗;共同編織區域,其鄰近於第一編織部分及第二編織部分,其中共同編織區域包括一或多個分區經紗、第一緯紗以及第二緯紗。
現參考諸圖,提供用於藉由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產生分區編織材料的裝置及方法。在本文中所描繪的組態包含出於說明性目的的雙梭子系統;然而,應預期,可在此處的態樣中實施任何數目個梭子(例如,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梭子)。因此,儘管本文中的論述提供雙梭子,但應理解,預期任何數目個梭子,其具有任何數目個對應緯紗。關於在其中藉由類似參考數字描繪類似元件的圖而描述各種態樣。
首先轉而參看圖1,提供例示性先前技術編織系統10的 透視圖,其具有上部位置中的第一多個經紗12、下部位置中的第二多個經紗14、以及由梭子20攜帶穿過編織系統10的緯紗18。 在此例示性編織系統10中,僅利用單個梭子20以沿著x軸經由上部經紗(第一多個經紗)12與下部經紗(第二多個經紗)14之間的梭口16編織單個緯紗18,使得編織成織物22且沿著y軸前進。 一方面,編織系統10包含左側24、右側26、第一多個經紗12的多個經紗28、以及第二多個經紗14的多個經紗30,以上經紗回應於緯紗18以與經紗成直角而通過梭口16而編織在一起,從而回應於緯紗在後向方向32上抵靠鄰近編織列打緯而變成編織織物22。編織織物22可包含頂部側34、底部側36及緯紗匝38,緯紗匝提供單個緯紗18貫穿織物22的連續通過。
接下來參看此處的態樣,圖2為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40的透視圖,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40具有由左緯紗44經由左梭子46及右緯紗48經由右梭子50兩者包覆的中間經紗42。中間經紗42可指定位於編織材料的左梭口與右梭口之間的單個經紗或多個經紗,諸如編織材料的中間的中心經紗。在另一實例中,中間經紗42可指在編織材料的左側與右側之間的不同點(諸如偏心中間經紗區域)處的單個或多個經紗。因此,儘管關於具有多個左梭口經紗與多個右梭口經紗之間的中間經紗的中間經紗區域而描述態樣,但中間經紗區域及對應中間經紗相對於鄰近左梭口及右梭口經紗的位置可在x軸的方向上改變。
一方面,左梭子46及右梭子50可指用於輸送緯紗以貫穿編織材料的梭口的至少一部分的任何攜帶機構,諸如劍桅(rapier)、梭(shuttle)、氣體噴射機、水噴射器、機器人給料機、以 及類似者。一方面,可使用一或多個遞送梭子方法經由左梭口60及右梭口62人工地攜帶左梭子46及右梭子50。在其他觀點中,每一梭子的定位及對應緯紗經由左梭口60及右梭口62的行進可由機械構件驅動以使用分區編織的雙梭子系統提供自動化編織材料。因而,根據各種態樣,第一梭子方法可用以經由編織材料的梭口輸送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而額外或替代性梭子方法可用以將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包繞中間經紗42。另外,儘管在此實例中被描繪為包含編織材料的「左」緯紗及「右」緯紗,但在其他觀點中,緯紗可被稱作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主要紗及次要紗、或自一個原點提供至少一個緯紗及自另一原點提供另一緯紗的任何其他名稱。
如圖2中所進一步繪示,編織織物22的共同經紗區域A由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兩者基於第一多個經紗52、第二多個經紗54、第三多個經紗56與第四多個經紗58的分離而包覆。第一多個經紗52包含與第二多個經紗54的多個經紗66交替的多個經紗64。類似地,第三多個經紗56包含與第四多個經紗58的多個經紗70交替的多個經紗68。如應理解,在圖2中所表明的交替的單個經紗可由編織機的一或多個機械特徵(諸如提花織機系統)個別地操控。在其他觀點中,可根據用以提供環繞共同經紗區域A的變化編織結構的一或多個編織機技術而以多個不同編織圖案個別地操控交替紗的多個集合。因而,此處的態樣可利用用於自動化及/或機械地操控亦利用各種態樣的雙梭子特徵的經紗及緯紗的一或多種技術。
在雙梭子編織系統的操作期間,如圖3中所繪示,左緯 紗44自左側24進入左梭口60,沿著x軸而攜帶,且在中間經紗42周圍形成包覆物72。將緯紗添加至編織織物22在工作邊緣74的方向上、沿著y軸且遠離起始邊緣76而構建。在此情況下,可在後向方向32上加壓緯紗,這是因為操作雙梭子系統且編織織物22定向於單個平面中。如圖3中及後續圖中所進一步繪示,第一多個經紗52、第二多個經紗54、第三多個經紗56與第四多個經紗58可在向上及向下位置中交替,使得左梭口60與右梭口62貫穿編織交換經紗。在一些觀點中,可在左梭口60及右梭口62打開時調整沿著y軸的張力,藉此防止在編織期間總體材料的移位、聚集及/或牽引。
在圖4中的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40的透視圖中,右緯紗48自右側26進入右梭口62,在x軸方向上攜帶,且在中間經紗42周圍形成包覆物78。一方面,包覆物78與包覆物72互鎖使得對置緯紗除了包覆中間經紗42以外亦包繞彼此。在其他觀點中,基於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包繞中間經紗42的方向,左緯紗44與右緯紗48的互鎖特徵可改變。舉例而言,左緯紗44(例如,自頂部側34)在中間經紗42上方的旋轉可在包覆物72處提供左緯紗44的第一迴路,其接著可與(例如,自底部側36)在中間經紗42下包覆的右緯紗48互鎖以在包覆物78處提供右緯紗48的第二迴路。在一些觀點中,可相對於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逆轉包覆的方向。舉例而言,右緯紗48可(自頂部側34)包覆於中間經紗42上方,而左緯紗44可(自底部側36)包覆於中間經紗42下方。
在其他實例中,基於緯紗的包繞定向及/或驅動每一緯紗的各別梭子的行進方向,包繞中間經紗42的方向可在類似方向上 且自材料的類似側。舉例而言,左緯紗44(例如,自頂部側34)在中間經紗42上方的旋轉可在包覆物72處提供左緯紗44的第一迴路,其接著可與(亦自頂部側34)亦在中間經紗42上方包覆的右緯紗48互鎖以在包覆物78處提供右緯紗48的第二迴路。在另一實例中,左緯紗44(自底部側36)在中間經紗42下方的旋轉可在包覆物72處提供左緯紗44的第一迴路,其接著可與(自底部側36)亦在中間經紗42下方包覆的右緯紗48互鎖以在包覆物78處提供右緯紗48的第二迴路。換言之,應預期,右緯紗48及左緯紗44可皆在順時針定向、逆時針定向中包覆,或在例示性方面,圍繞中間經紗42,緯紗中的第一者在順時針定向中包覆且第二緯紗在逆時針定向中包覆。此包覆旋轉定向可藉緯紗由頂部側或底部側進入包覆動作影響。應預期,包覆緯紗在本文中所提供的所預期包覆組態中的每一者中可互鎖或可不互鎖。
在其他觀點中,左緯紗44的迴路及右緯紗48的迴路可藉由輸送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的左梭子及右梭子兩者的同時行進而提供。可在包覆中間經紗42期間以任何所需次序提供左緯紗44迴路及右緯紗48迴路,諸如在產生左緯紗44的迴路之前或之後產生右緯紗48的迴路。
類似地,在其他觀點中,對置緯紗之間的互鎖特徵的數目及/或類型可變化,諸如緯紗鉤在一起的額外次數、或用以不同類型的互鎖技術接合中間經紗42處的會合緯紗及包覆中間經紗42以產生共同經紗區域A。一方面,可基於編織材料的編織列、成品材料的總體編織設計及/或圖案、及/或基於中間經紗區域寬度的改變及鄰近經紗梭口中的一者或兩者的對應改變的左緯紗及右 緯紗的經調整張力而改變包繞中間經紗區域的次序。
在圖5中,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40描繪在交換第一多個經紗52與第二多個經紗54(亦即,自在y軸方向上相對於織物22的平面升高及降低的位置及在x軸方向上左緯紗44的位置)之後左緯紗44經由已打開的左梭口60返回至織物22的左側24。類似地,在圖6中,右梭口62打開以供返回右緯紗48,這是因為第四多個經紗58現升高至上部位置而第三多個經紗56降低。在圖7中,右緯紗48沿著x軸返回至織物22的右側26。在一些觀點中,如圖8中所繪示,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進入對置左及右梭口60及62,包覆中間經紗42以在織物22上提供共同經紗區域A,且在交換經紗的上部集合與下部集合之後即刻返回至織物22的左側及右側。
儘管圖2至圖8描繪左緯紗及右緯紗進入梭口、包覆中間經紗區域且返回至編織材料的原始側的個例,但左緯紗及右緯紗可設置為同時進入左梭口及右梭口用於包覆中間經紗。類似地,在其他觀點中,左緯紗及右緯紗可藉由返回至材料的原始起始側來同時返回至編織材料的左側及右側。應理解,中間經紗的包覆可指左緯紗與右緯紗同時的包覆、在右緯紗的包覆之前左緯紗的包覆、或在右緯紗的包覆之後左緯紗的包覆。因而,用以將左緯紗及右緯紗遞送至左梭口及右梭口中的梭子可取決於行進方向以及中間經紗區域的重疊及/或互鎖特徵而在相同時間或在不同時間行進。
在圖9的例示性方面,織物22包含鄰近於中間經紗42的第一部分80及鄰近於中間經紗42的第二部分82。因而,第一 部分80及第二部分82鄰近於共同經紗區域A,以提供沿著x軸的織物22的總體寬度,隨著織物的沿著y軸的長度增大,總體寬度維持一致。一方面,緯紗的每次通過梭口、包繞中間經紗42且經由經交換梭口而返回會沿著y軸提供織物22的額外兩個列84。
接下來轉而參看圖10,提供由雙梭子系統86產生的織物內的共同區域的增大比例。在此實例中,織物22包含鄰近於共同經紗區域B的第一區域88及鄰近於共同經紗區域B的第二區域90。在圖10的實例中,共同經紗區域B包含由左緯紗44及右緯紗48集合地包覆的多個經紗。在此實例中,左緯紗44在包覆物92處包覆共同經紗區域B,且右緯紗48在包覆物94處包覆共同經紗區域B。各種態樣可包含經紗區域內的多個不同數目個經紗,諸如各種織物22的共同經紗區域A中的單個經紗或共同經紗區域B中的多個經紗。在另一方面,雙梭子系統86可包含共同經紗區域B內的由對置左緯紗44與右緯紗48包覆的多個經紗。
接下來轉而參看圖11A,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96的俯視圖包含織物98,織物98具有經紗的第一部分100、中間經紗區域102、經紗的第二部分104、左緯紗106、右緯紗108、左包覆物110以及右包覆物112。在圖11A的實例中,中間經紗區域102包含由左緯紗106及右緯紗108包覆的兩個經紗。在另一方面,圖11B描繪具有織物116的分區編織系統114,織物116包含經紗的第一部分118、中間經紗區域120、經紗的第二部分122、左緯紗124、右緯紗126、緯紗包覆物128以及右包覆物130。在一些觀點中,中間經紗的寬度可貫穿織物改變,而對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寬度在編織物內調整。舉例而言,織物98的中間經紗區域 102的配置可移位至織物116中的中間經紗區域120的位置。因而,編織物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寬度的動態改變可對應於沿著織物本體的共同經紗區域的大小及/或位置的改變。在其他觀點中,左緯紗及右緯紗中的每一者的動態張力調整可提供用以操控編織物內的中間/共同經紗區域的位置的雙梭子系統。
根據一些觀點,可在編織期間維持編織材料的各個部分的寬度。替代地,可在編織期間動態地改變編織材料的各個部分的變化的寬度,使得編織材料的不同部分包含中間編織區域的不同寬度。舉例而言,在圖11A中,編織材料的第一長度可包含具有第一寬度的第一部分100、具有第二寬度的第二部分104以及具有第三寬度的中間經紗區域102。此外,如圖11B中所繪示,編織材料的第二長度可相比於圖11A的實例而包含中間編織區域的經改變寬度及材料的鄰近部分中的至少一者。舉例而言,第一部分100可大於或等於第一部分118,第二部分104可小於或等於第二部分122,且中間經紗區域102可等於中間經紗區域120。在另一實例中,第一部分100可小於或等於第一部分118,第二部分104可大於或等於第二部分122,且中間經紗區域102可不同於中間經紗區域120。在一些觀點中,在材料的編織方向上,中間經紗區域的寬度可改變,並調整鄰近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以滿足編織材料的臨限寬度。在此類改變期間,鄰近於中間經紗區域的材料的一部分可基於中間經紗區域紗的寬度的變化寬度而增大或減小。在所述實例中,中間經紗區域的寬度的窄化可包含一或多個周邊紗返回至鄰近經紗梭口。舉例而言,左梭口可自窄化中間經紗區域的左側獲得額外經紗。在另一實例中,右梭口可自窄化中 間經紗區域的右側獲得額外經紗。在其他觀點中,經紗的左梭口可回應於額外經紗添加至中間經紗區域的左側而減小。在其他觀點中,經紗的右梭口可回應於額外經紗添加至中間經紗區域的右側而減小。
參考圖12,例示性雙梭子系統132可包含具有編織機136的分區編織裝置134,編織機136設置為使用由左梭子140攜帶的左緯紗138、由右梭子144攜帶的右緯紗142以及包含左梭口(第一梭口)148、右梭口(第二梭口)150以及分區經紗152的多個經紗146來編織織物。在一些觀點中,經紗146的數目及/或位置可在編織物內保持一致,包含左梭口148經紗、右梭口150經紗以及分區經紗152的動態數目。舉例而言,分區經紗152的移位數目及/或位置可對應於左梭口148及右梭口150的鄰近經紗的數目及/或位置的移位。在另一方面,由左梭子140及右梭子144施加至左緯紗138及右緯紗142中的每一者的張力可針對橫跨織物的經紗的數目及/或位置的改變而動態地調整。
在圖13中提供使用雙梭子系統的例示性方法154。在區塊156處,經由第一梭口自編織機的第一側(第一梭子原點)收納第一緯紗。在區塊158處,將第一緯紗包繞分區經紗。此外,在區塊160處,相對於第一梭口交換上部經紗與下部經紗。一旦在區塊162處將第一緯紗返回至第一側(第一梭子原點),則在區塊164處經由第二梭口自編織機的第二側(第二梭子原點)收納第二緯紗。在區塊166處,將第二緯紗包繞分區經紗。一方面,第二緯紗的此包覆包含在區塊167處互鎖第二緯紗與第一緯紗。在區塊168處,交換第二梭口的上部經紗與下部經紗,且在區塊170處將 第二緯紗返回至第二側(第二梭子原點)。
最後轉而參看圖14,提供用於藉由雙梭子系統進行分區編織的例示性方法172。在區塊174處,經由左梭口(第一梭口)收納左緯紗。在區塊176處,經由右梭口(第二梭口)收納右緯紗。在其他觀點中,可在左緯紗之前收納右緯紗,這是因為可交替區塊174與176,且可在右側與左側之間切換包覆及編織的次序。在區塊178處,由左緯紗及右緯紗兩者包覆共同經紗區域。在一些觀點中,可在共同經紗區域的包覆期間互鎖左緯紗與右緯紗。此外,在區塊180處,在編織織物期間交換左梭口及右梭口的上部經紗與下部經紗。因而,在區塊182處,將左緯紗返回至左側且將右緯紗返回至右側。
在其他觀點中,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可用以包覆一個或多個中間經紗以提供編織物的共同包覆區域。一方面,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橫跨編織物的x軸在對置方向上面對面,且每一緯紗的梭子可動態地調整每一緯紗的張力,以提供在沿著織物的y軸編織期間維持其相對於織物寬度的位置的共同包覆區域。因此,由雙梭子系統應用至每一緯紗的動態張力調整可提供維持編織材料的整體結構的可調整織物張力,同時增大或減小集中於共同包覆區域內的緯紗部分的寬度。
接下來轉而參看圖15,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184的俯視圖包含織物186,織物186具有經紗的第一部分188、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經紗的第二部分192、以及包含組合以包覆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的共同紗的第一緯紗196與第二緯紗198的第一編織片段194。當在鄰近於第一編織片段194的第二編織片段200 中繼續產生織物186的分區編織特徵時,編織第一緯紗204及第二緯紗206以包覆在第一編織片段194中包覆的(諸如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的三個經紗)中的相同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在編織第二編織片段200的至少一部分期間,可經由第一梭子(例如,輸送第一緯紗196的相同第一梭子)攜帶第一緯紗204穿過第一部分188。另外,第一梭子可設置為在返回至起始位置(諸如織邊邊緣或交替原點)之前將第一緯紗204包繞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在一些觀點中,第二梭子可設置為在返回至其起始位置之前將第二緯紗206包繞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
隨著編織沿著織物186進一步進行,共同經紗區域的大小及位置可改變,這是因為第三編織片段202的紗包含不同於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的減小的共同經紗區域,諸如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在此實例中,分區編織系統184可設置為包覆具有指派給第三編織片段202的數個經紗(諸如兩個經紗)的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例示性第三編織片段202可鄰近於第二編織片段200而編織,其中第一緯紗208經由第一梭子(例如,輸送第一緯紗196及第一緯紗204的相同第一梭子)而攜帶穿過第三部分212。 另外,第一梭子可設置為在返回至起始位置之前將第一緯紗208包繞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第二緯紗210可經編織穿過經紗的第四部分216,且在返回至起始位置之前由第二梭子包繞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
因而,織物186可包含沿著織物本體的多個片段的第一緯紗與第二緯紗對,多個片段維持或改變中間經紗區域的寬度。在圖15的實例中,中間經紗區域的寬度改變包含自三紗主要中間 經紗區域190至二紗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的移位。在其他觀點中,中間經紗區域紗的數目可在織物的鄰近部分之間保持相同、可藉由增大或減小寬度而在織物的鄰近部分之間改變、且可藉由相鄰經紗部分(亦即,188、192、212以及216)的寬度的對應調整進行編織。在包覆動態中間經紗區域期間,緯紗亦可設置為進行包覆且在返回至起始點/原點之前與對置緯紗對互鎖。在一個實例中,緯紗對的互鎖亦可為可變的,諸如沿著編織材料在特定時間間隔下出現互鎖緯紗對,諸如緯紗對每隔五個編織列互鎖的共同包覆區域。
一方面,第一梭子可用以可變地遞送第一緯紗(196、204以及208),且第二梭子可用以可變地遞送第二緯紗(198、206以及210),其中分區編織系統184產生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及任何後續及/或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的移位寬度,及鄰近於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14的經紗的相鄰第三部分212與第四部分216的對應寬度移位。
繼續參考圖15,在編織第一編織片段194期間,可在經由第二梭子穿過第二部分192編織第二緯紗198同時、之前或之後經由第一梭子穿過第一部分188編織第一緯紗196。基於編織穿過織物186的次序,可同時將第一緯紗196及第二緯紗198包繞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或將一個紗包覆在另一紗之前。如上文所提及,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的包覆可更包含在將紗包繞主要中間經紗區域190之前、期間或之後、在返回至其各別紗原點(諸如織物186的織邊邊緣上或相對於編織材料的交替位置處)之前將第一緯紗196與第二緯紗198互鎖。
接下來轉而參看圖16,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218的俯視圖描繪具有包含第一部分220、主要中間經紗區域222以及第二部分224的經紗的織物219。在第一編織片段226內的編織期間,在一些觀點中,可藉由交替第一緯紗228與第二緯紗230對來包覆主要中間經紗區域222。在將主要中間經紗區域222移位至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40之後,可即刻編織第二編織片段232以包含編織穿過織物219的第三部分238及第四部分242的第一緯紗234及第二緯紗236。另一分區移位可在第二編織片段232與第三編織片段244之間進行,其中主要中間經紗區域222包含第一緯紗246及第二緯紗248,以及鄰近經紗的對應移位(亦即,自第三部分238返回至第一部分220,及自第四部分242返回至第二部分224的改變)。
在圖16的實例中,儘管維持織物219的一致尺寸,但鄰近部分的第一經紗及第二經紗可根據貫穿織物219的鄰近中間經紗區域的大小而交替經紗的哪些部分與哪些緯紗編織。因而,儘管維持共同經紗區域(諸如單紗共同經紗區域)的一致寬度,但可橫跨織物219的多個尺寸維持張力的量,包含相對於在圖16的實例中交替的的對置紗對的緯紗方向的張力量。在其他實例中,可藉由調整單個或多個編織列之間的中間經紗區域的位置、單個或多個編織列之間的中間經紗區域的經紗的數目或經紗區域位置與經紗區域寬度兩者的組合來在編織材料內維持張力的量,藉此平衡總體織物內所產生的張力的量,同時增大、減小及/或再定位分區編織特徵以在織物內提供所要功能。
參考圖17的例示性分區編織系統250,織物252包含第 一部分254、主要中間經紗區域256、第二部分258、以及包含第一緯紗262及第二緯紗264的第一編織片段260。在第二編織片段272中,共同經紗區域經移位以向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68提供給鄰近第三部分266及第四部分270。對於第三編織片段280,在一些觀點中,共同經紗區域再次移位至織物252內的新位置,且經減小以(相比於主要中間經紗區域256及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68中的兩個經紗)包含一個共同經紗,其中三級中間經紗區域278鄰近於第三部分266與次要中間經紗區域268的經紗組合以及第二部分258的經紗。另外,減小的三級中間經紗區域278可再次移位至第四編織片段288中的四級中間經紗區域286。另外,如第四編織片段288中所示,可調整第一部分254及第四部分270的鄰近經紗以對應於第一緯紗290及第二緯紗292的編織及包覆。
在圖17的各種實例中,根據每一列的中間經紗區域的對應寬度而編織第一緯紗262、274、282以及290,而成對第二緯紗264、276、284以及292提供在中間經紗區域在大小及位置上改變時維持織物252的寬度的對應改變。在一些觀點中,中間經紗區域的沿著編織材料的單個或多個列的位置移位,且可改變以包含變更共同經紗區域(諸如圖17的實例中的一紗及二紗移位中間編織區域)的寬度的一致及/或變化數目個經紗。
接下來參考圖18,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294的透視圖在編織物304的第一末端296處具有經紗區域前端298,且在編織物304的第二末端300處具有經紗區域張力調整機構302。因而,可相對於靜止經紗區域前端298(亦即,已編織成編織物304的中間經紗區域的部分)使用經紗區域張力調整機構302來調整 對於中間經紗42所維持的張力的量,以沿著編織物304的本體維持一致編織結構。類似地,在圖19的實例中,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系統306包含與經紗區域張力調整機構310相對的經紗區域前端308。當相對於靜止經紗區域前端308使用施加至張力調整機構310的張力的量時,編織物312可維持一或多個一致材料性質同時在將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包繞靜止及/或動態中間經紗區域期間整合分區編織特徵,諸如織物張力、手感、拉伸、表面特性、分區特性以及其類似者。
在圖20中,例示性雙梭子分區編織材料314包含放大編織物320,放大編織物320具有多個緯紗316及多個經紗342與貫穿編織物320變化的中間經紗區域344。一方面,中間經紗區域344包含沿著編織物320的y軸的多個寬度,其在圖20中的實例的第一末端318處起始。第一中間經紗區域324包含第一編織片段322中的多個第一梭子緯紗及第二梭子緯紗。在藉由第一經紗增大326及第二經紗增大328的第一中間經紗區域324的寬度改變之後,第二編織片段330包含覆蓋比先前的第一中間經紗區域324大的數目個經紗的中間經紗區域332。換言之,當沿著編織物320編織時,第一梭子緯紗及第二梭子緯紗包繞第一編織片段322內的第一中間經紗區域,且編織於第二編織片段330內的第二中間經紗區域周圍。
在其他觀點中,中間經紗區域344的位置可相對於編織物移位,同時維持雙包覆區域的共同寬度。舉例而言,圖20的第三編織片段338包含作為中間經紗區域344結構的部分的具有經紗移位334與336的第三中間經紗區域340,經紗移位334與336 改變第三中間經紗區域340的位置而不改變目前正由第一緯紗及第二緯紗兩者包覆的經紗的數目。
接下來轉而參考圖21,描繪根據各種態樣的雙梭子分區編織材料348的透視圖。例示性分區編織材料348環繞中間經紗區域360(由中間經紗區域360的邊界周圍的虛線識別),且包含第一編織片段366,第一編織片段366具有橫跨分區編織材料348的完整寬度攜帶的多個經紗352與緯紗354。此外,第二編織片段364可包含僅在分區編織材料348的一部分上活動的多個第一緯紗350及第二緯紗356,這是因為每一緯紗包覆共同中間經紗區域360的經紗且返回至緯紗原點。換言之,第一緯紗350在返回至第一緯紗350的起始位置之前編織穿過經紗的一部分。此外,第二緯紗356在返回至第二緯紗356的起始位置之前編織穿過經紗的一部分。基於改變雙重地包繞中間經紗區域360中的經紗352的數目及/或位置,第二編織片段364包含增強型整合式編織區域358及/或分區編織材料348內的變化的編織紋理。在第三編織片段362中,經紗352與緯紗354編織以提供具有嵌入於結構內的整合式編織區域358的分區編織材料348,且整合式編織區域358基於根據第一編織片段366、第二編織片段364以及第三編織片段362的特定配置的緯紗的第一梭子及第二梭子而啟用。
在圖22中,雙梭子分區編織材料368包含具有周圍的編織材料372、376與380、第一中間經紗區域374以及第二中間經紗區域378的織物370。因而,編織材料372、376與380內的整合式編織區域358提供分區編織材料368的增強型部分,從而添加諸如增強型耐久性、厚度、變化的紋理、大體積外觀、觀賞設 計、加強型結構、輪廓塑形的特性,及/或由具有共同經紗線及重疊及/或互鎖緯紗的雙包覆區域提供的其他特性。在一些觀點中,多個緯紗可插入至材料內的特定區域的各個部分中,從而提供橫跨材料的個別中間經紗區域的圖案。舉例而言,儘管第三編織片段362包含橫跨x軸所攜帶的緯紗,但第二編織片段364包含多個緯紗插入於分區編織材料368的單個列內。在一些情況下,多個緯紗的插入用以在織物370內產生多個中間經紗區域。
如下文的表中所指示,在一些觀點中,一系列活動及非活動緯紗的插入可橫跨織物370的x軸發生以提供圖22的選擇性分區特性。在此實例中,第一緯紗A由活動編織狀態「A」及活動分區編織狀態「A」表示,而第二緯紗B由活動編織狀態「B」及活動分區編織狀態「B」表示。在此實例中,第一區域包含第二列至第五列內的活動分區編織狀態兩者。在其他觀點中,不活動紗由小寫字母指示符(諸如不活動編織狀態「b」)表示。在一個實例中,紗的不活動編織狀態可指橫跨材料所攜帶但不與上部梭口或下部梭口的任一紗交織的紗。另外,第一緯紗A在下文的表中被描繪為返回至使用方向指示符「←」的原點,而第二緯紗B被描繪為返回至使用方向指示符「→」的原點。
在一些觀點中,活動及不活動緯紗可橫跨編織材料的多 個列變化,從而當在穿戴組態中時提供對應於材料的特定部分(諸如編織鞋的上部部分或運動針織物的肩部部分)的分區特性。因而,分區特性可使用活動/嚙合緯紗及包覆的經紗區域來定向至為特定結構及/或視覺效果所需的服裝的特定部分。同時,不對應於特定特徵的那些位置可忽略來自總體編織的活動紗及/或脫嚙特定結構。在上文的實例中,列1僅包含活動緯紗A,這是因為在第一編織列內不存在分區特性,且未併有額外緯紗以提供分區功能。一旦在列2中引入兩個區域,則在一個實例中,緯紗A為橫跨周圍經紗梭口且經由活動分區特徵(「A」)以及經由中間區域(「A」)編織,以提供第一分區特徵與第二分區特徵之間藉由紗A的連接。一旦在兩個經紗區域之間橋接,則活動分區特徵「A」在返回(「←」)至起始位置之前與第二分區特徵編織。在其他觀點中,第二緯紗B橫跨周圍經紗梭口(「B」)活動,且作為活動分區特徵(「B」)而嚙合穿過,同時在第一分區特徵與第二分區特徵之間的中間區域中保持不活動(「B」),如上文的實例中所示。在另一方面,第二緯紗「b」浮動或被攜帶穿過中間區域,使得第二緯紗並不嚙合兩個分區特徵之間的材料。
儘管在上文的表中被描繪為包含具有橫跨編織材料的寬度的活動配置及不活動配置的兩個緯紗,但額外紗可併入至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中,諸如在具有活動編織狀態的區域與具有不活動編織狀態的區域之間交替的第三紗的第三梭子。因而,在一些觀點中,額外緯紗可併入於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中以貫穿材料提供特定編織特徵,諸如兩個分區特徵之間的過渡區域。在在下文的表中所描繪的此實例中,第三紗C由活動編織狀態「C」及活動 分區編織狀態「C」表示。此外,儘管第一區域包含紗A及C的活動分區編織狀態兩者,但第二區域包含紗C及B的活動分區編織狀態。
在其他觀點中,來自第一原點的第一緯紗與來自第二原點的第二緯紗可在編織材料中的一或多個位置處重疊,以提供位置特定分區編織特性。在其他實例中,可編織第一緯紗、第二緯紗以及第三緯紗以提供在在材料內具有共用列的分區特徵之間具有最少浪費的分區編織材料。在一些觀點中,多個紗可在編織材料的特定部分內保持脫嚙及/或不活動,使得在維持耦接至分區編織材料的多個紗時最小化浪費。
在不背離下文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的情況下,所描繪各個組件的許多不同配置以及未繪示的組件為可能的。已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旨在說明而非限制。在讀取本揭露內容之後及由於讀取本揭露內容,替代性實施例將變得對本揭露內容的讀者顯而易見。可在不背離下文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的情況下完成實施前述內容的替代性構件。某些特徵及子組合具有實用性,且且可在不參考其他特徵及子組合的情況下加以使用,且涵蓋於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如本文中所使用且結合列於下文中的申請專利範圍,術 語「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any of claims)」或所述術語的類似變化形式意欲經解譯使得申請專利範圍的特徵可以任何組合而組合。舉例而言,例示性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可指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設備,其意欲經解譯使得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及第4項所述的特徵可被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被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被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以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被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以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被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被組合,及/或其他變化形式。 此外,術語「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any of claims)」或所述術語的類似變化形式意欲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any one of claims)」或此術語的其他變化形式,如上文提供的實例中的一些所指示。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提供分區編織材料的分區編織裝置,所述分區編織裝置包括:第一梭子,其在所述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一梭子設置為攜帶來自所述分區編織裝置的所述第一側的第一緯紗;以及第二梭子,其在所述分區編織裝置的第二側上,所述第二梭子設置為攜帶來自所述分區編織裝置的所述第二側的第二緯紗,其中所述分區編織裝置的所述第一側與所述分區編織裝置的所述第二側相對,其中所述分區編織材料包括第一多個經紗、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以及第二多個經紗,其中在第一編織列中,所述第一梭子設置為將所述第一緯紗穿過由所述第一多個經紗所形成的第一梭口攜帶至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並且在將所述第一緯紗返回到第二編織列中的所述第一側之前包繞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且其中在所述第一編織列中,所述第二梭子設置為將所述第二緯紗穿過由所述第二多個經紗所形成的第二梭口攜帶至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並且亦在將所述第二緯紗返回到所述第二編織列中的所述第二側之前包繞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其中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位於形成所述分區編織材料的所述第一多個經紗與所述第二多個經紗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梭子包括第一劍桅且所述第二梭子包括第二劍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由所述第一多個經紗所形成的所述第一梭口包括上部多個經紗及下部多個經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梭口的所述上部多個經紗及所述下部多個經紗可相對於所述第一梭口及所述中間經紗而獨立地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由所述第二多個經紗所形成的所述第二梭口包括上部多個經紗及下部多個經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梭口的所述上部多個經紗及所述下部多個經紗可相對於所述第二梭口及所述中間經紗而獨立地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經由所述第一梭口以所述第一緯紗包繞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周圍及經由所述第二梭口以所述第二緯紗包繞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包括將所述第一緯紗與所述第二緯紗互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區編織裝置,其中所述一或多個中間經紗形成共同經紗區域,所述共同經紗區域可基於以下各者中的一或多者予以調整:1)所述共同經紗區域中的經紗的數目;2)形成所述第一梭口的所述第一多個經紗中的經紗的數目;以及3)形成所述第二梭口的所述第二多個經紗中的經紗的數目。
  9. 一種用於產生具有共同編織區域的編織材料的分區編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編織列中,自編織機的第一側收納第一緯紗,經由第一梭口部分所收納的所述第一緯紗包括多個第一上部經紗及多個第一下部經紗;在第一方向上將所述第一緯紗包繞一或多個分區經紗;交換所述多個第一上部經紗的第一位置與所述多個第一下部經紗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緯紗未到達所述編織機的第二側的情況下,將所述第一緯紗返回至所述編織機的所述第一側;在所述第一編織列中,自所述編織機的所述第二側收納第二緯紗,經由第二梭口部分所收納的所述第二緯紗包括多個第二上部經紗及多個第二下部經紗;在第二方向上將所述第二緯紗包繞所述一或多個分區經紗;交換所述多個第二上部經紗的第三位置與所述多個第二下部經紗的第四位置;以及在第二編織列中,在所述第二緯紗未到達所述編織機的所述第一側的情況下,將所述第二緯紗返回至所述編織機的所述第二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方法,其中將所述第二緯紗包繞所述一或多個分區經紗的步驟包括將所述第二緯紗與所述第一緯紗互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方法,其中所述共同編織區域包括在交替的編織列處由所述第一緯紗及所述第二緯紗包覆的所述一或多個分區經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方法,其中每一編織列包括收納所述第一緯紗的所述第一梭口部分及收納所述第二緯紗的所述第二梭口部分。
  14. 一種分區編織材料,其包括:第一編織部分,其包括多個第一經紗及第一緯紗;第二編織部分,其包括多個第二經紗及第二緯紗;以及中間編織區域,其位於所述第一編織部分與所述第二編織部分之間,以使所述第一編織部分鄰接於所述中間編織區域的第一側,並且使所述第二編織部分鄰接於所述中間編織區域的第二側,其中所述中間編織區域包括由在相同的編織列的所述第一緯紗以及所述第二緯紗包覆的一或多個中間經紗。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材料,其中所述分區編織材料的總體材料寬度包括橫跨所述第一編織部分的第一寬度、橫跨所述第二編織部分的第二寬度以及橫跨所述中間編織區域的第三寬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材料,其中所述分區編織材料的所述總體材料寬度為基於對應於所述中間編織區域的動態寬度的所述第一編織部分及所述第二編織部分中的一或多者的動態a寬度的恆定寬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分區編織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緯紗與所述第二緯紗在所述中間編織區域處互鎖。
TW106102327A 2016-01-28 2017-01-23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TWI650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88173P 2016-01-28 2016-01-28
US62/288,173 2016-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394A TW201730394A (zh) 2017-09-01
TWI650456B true TWI650456B (zh) 2019-02-11

Family

ID=57966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2327A TWI650456B (zh) 2016-01-28 2017-01-23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037B2 (zh)
EP (1) EP3408435B1 (zh)
KR (1) KR102102739B1 (zh)
CN (1) CN108884607B (zh)
MX (1) MX2018009223A (zh)
TW (1) TWI650456B (zh)
WO (1) WO2017132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0456B (zh) * 2016-01-28 2019-02-11 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KR102102435B1 (ko) * 2019-09-04 2020-04-20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부착력을 향상시킨 텍스타일 그리드 제조장치 및 그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2094A1 (de) * 1974-11-26 1976-06-10 Stevens & Co Inc J P Gewebter stoff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CH682289A5 (en) * 1991-09-13 1993-08-31 Textilma Ag Narrow fabric production - uses weft threads to make a joint of two bands for a specified dist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02964B1 (zh) * 1972-10-17 1975-03-28 Alsacienne Constr Meca
IT992532B (it) * 1973-05-04 1975-09-30 Doriguzzi Sas Dispositivo per l azionamento degli aghi portatrama nei telai tessili senza navetta
GB1553575A (en) 1976-07-21 1979-09-26 Tekdata Ltd Electrical conductor ribbon and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4243076A (en) 1978-06-08 1981-01-06 Mallard Robert G Loom rapier drive mechanism
CH639710A5 (de) * 1979-11-08 1983-11-30 Textilma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webes, webmaschine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gewebe.
BE898963A (nl) 1984-02-21 1984-06-18 Wiele Nv Van De Twister voor weefmachines en weefmachines met dergelijke twister uitgerust
DE59207102D1 (de) 1991-07-24 1996-10-17 Rueti Ag Maschf Greiferwebmaschine mit auf Fadeneigenschaften einstellbarer Schusseintragsvorrichtung
DE4204014A1 (de) 1992-02-12 1993-08-19 Chemnitzer Webmasch Gmbh Schusseintragsvorrichtung an doppelteppichwebmaschinen
DE69536069D1 (de) 1995-03-08 2010-06-02 Toray Industries Verstärkungsgewebe un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ZA963715B (en) 1995-05-12 1996-11-20 Tensar Corp Bonded composite open mesh structural textiles
IT1276917B1 (it) 1995-10-12 1997-11-03 Somet Soc Mec Tessile Telaio verticale a doppi subbi
EP1015677B1 (en) 1997-03-03 2003-02-12 Biteam AB Network-like woven 3d fabric material
JP3860222B2 (ja) 1997-03-03 2006-12-20 ビテアム アクチボラゲット 3次元織物
SE520492C2 (sv) * 2000-03-06 2003-07-15 Biteam Ab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textiltillverkning
DE10228066B4 (de) * 2002-06-17 2004-07-29 Berger, Johan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webten Gurtbandes
US20050161104A1 (en) * 2002-06-17 2005-07-28 Erich Reiter Method of producing a woven webbing
BE1016032A6 (nl) 2004-02-25 2006-01-10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weven van poolweefsels met afstandhouder en dubbele houderelementen.
BE1016336A5 (nl) 2004-12-02 2006-08-01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voor het weven van dubbelstukweefsels, weefsel geweven volgens een dergelijke werkwijze en dubbelstukweefmachine voorzien voor het uitvoeren van een dergelijke werkwijze.
JP4866369B2 (ja) 2005-01-17 2012-02-01 テープ ウィービング スウェーデン エービー テープ状の経糸および緯糸を製織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その材料
AU2006205254B2 (en) 2005-01-17 2009-11-26 Tape Weaving Sweden Ab A woven material comprising tape-like warp and weft, an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aving thereof
BE1016883A3 (nl) 2005-12-06 2007-09-04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poolweefsels met hoge dichtheid.
EP1900861B1 (en) 2006-09-05 2015-07-08 NV Michel van de Wiele Method for weaving a fabric and fabric woven according to such a method
JP5937838B2 (ja) * 2011-07-12 2016-06-22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多層織物の接合用ループ構造
CN202347194U (zh) 2011-10-27 2012-07-25 如皋市如兴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剑杆织机
DE202012007416U1 (de) 2012-08-03 2012-09-10 Nicolaus, Prof.Dr.Dipl.-Ing.mult. Wenzel Nadelbandgewebtes, mehrschüssiges, medizinischs Verbandsmaterial
CA3010957C (en) * 2016-01-12 2021-08-31 Nike Innovate C.V. Multi-layered woven element
TWI650456B (zh) * 2016-01-28 2019-02-11 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2094A1 (de) * 1974-11-26 1976-06-10 Stevens & Co Inc J P Gewebter stoff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CH682289A5 (en) * 1991-09-13 1993-08-31 Textilma Ag Narrow fabric production - uses weft threads to make a joint of two bands for a specified dist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394A (zh) 2017-09-01
KR20180104732A (ko) 2018-09-21
US20170218541A1 (en) 2017-08-03
US10145037B2 (en) 2018-12-04
KR102102739B1 (ko) 2020-04-21
CN108884607B (zh) 2020-11-10
EP3408435B1 (en) 2021-05-12
CN108884607A (zh) 2018-11-23
MX2018009223A (es) 2018-09-10
WO2017132378A1 (en) 2017-08-03
EP3408435A1 (en)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755B (zh) 工程化胸罩
CN106574410B (zh) 三维织物
TWI650456B (zh)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US11725312B2 (en) Knitted component with vertical inla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30086726A1 (en) Clothing components and articles of clothing including fabric woven with a multi-layered region and a single-layered reg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such woven fabrics
US6823700B1 (en) Pile yarn processed warp knit fabric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unified warp knit fabrics by cutting portions
JP7417727B2 (ja) 織テープエッジ織り終わりの織り方法
CN201221040Y (zh) 干燥部织物和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
JP2011080177A (ja) 弾性復元力を備えた細幅織物
TW201623716A (zh)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
KR20150028186A (ko) 내마모성 직조 직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232187B (zh) 包含针织元件的制品及其形成方法
CN108468135A (zh) 一种透气型帽衬及调节帽衬双向挺刮度的方法
KR102473288B1 (ko) 다중조직 레노-자카드 직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신발갑피
CN211079479U (zh) 一种防脱线的面料
TWM644356U (zh) 具有緯編嵌體的經編針織部件
KR20230067720A (ko) 탄성이 우수한 입체삼중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15387017A (zh) 一种经编花边一片式均码内衣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CN103564718A (zh) 袖子带有镂空的三相编织物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