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9926B - Coaxial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Coaxial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9926B
TWI649926B TW105111045A TW105111045A TWI649926B TW I649926 B TWI649926 B TW I649926B TW 105111045 A TW105111045 A TW 105111045A TW 105111045 A TW105111045 A TW 105111045A TW I649926 B TWI649926 B TW I6499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portion
center
coaxial connector
diameter expansion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3365A (zh
Inventor
伊井基浩
遠田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3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9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99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係安裝於同軸電纜之前端者,可抑制相對於對方連接器之嵌合力之降低。
同軸連接器10係供同軸電纜220安裝之同軸連接器,且具備:殼體12,其包含圓筒部20、以沿同軸電纜220之方式延伸之固定部24、及覆蓋圓筒部20之一側之蓋部22;軸襯14,其安裝於殼體12;及插口16,其位於圓筒部20之中央且與殼體12絕緣並與中心導體224連接。於圓筒部20與固定部24之連接部J形成內縮,於蓋部22,為了抑制連接有插座230時圓筒部20之直徑擴大,設置有直徑擴大抑制部25,該直徑擴大抑制部25位於圓筒部20之周圍且向朝向圓筒部20之中心之方向施加回復力。

Description

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同軸連接器,更特定而言,係關於一種安裝於同軸電纜之前端之同軸連接器。
作為習知之同軸連接器,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同軸連接器。此種同軸連接器(以下稱為習知之同軸連接器)具有與對方連接器連接之圓筒狀之部分。其存在如下問題:當於該圓筒狀之部分連接對方連接器時,該圓筒狀之部分所形成之圓筒形狀崩壞,從而導致對方連接器與習知之同軸連接器之嵌合力變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183212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同軸連接器,其係安裝於同軸電纜之前端者,可抑制相對於對方連接器之嵌合力之降低。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同軸連接器係供同軸電纜安裝者,該同軸電纜由中心導體、設置於該中心導體周圍之絕緣體、設置於該絕緣體周圍之外部導體、及設置於該外部導體周圍之絕緣被膜構成,其特徵在於具備:殼體,其包含具有與上述同軸電纜延伸之延伸方向正交之中心軸的圓筒部、自該圓筒部以沿該同軸電纜之方式延伸之固定部、及具有與該中心軸正交之面且藉由該面覆蓋該圓筒部之一側之蓋部;軸襯,其安裝於上述殼體;及插口,其自與上述中心軸平行之嵌合方向俯視時位於上述圓筒部之中央,且藉由上述軸襯與上述殼體絕緣,且與上述中心導體連接;且自上述嵌合方向俯視時,於上述圓筒部與上述固定部之連接部形成內縮,於上述蓋部,為了抑制於連接有對方連接器時上述圓筒部之直徑擴大,設置有直徑擴大抑制部,該直徑擴大抑制部自上述嵌合方向俯視時位於該圓筒部之周圍,向朝向該圓筒部之中心之方向施加回復力。
根據本發明,可抑制相對於對方連接器之嵌合力之降低。
J‧‧‧連接部
α‧‧‧角度(第1線段與第2線段所成之角度)
10、10A、10B、10C、10D‧‧‧同軸連接器
12‧‧‧殼體
14‧‧‧軸襯
16‧‧‧插口
20‧‧‧圓筒部
22‧‧‧蓋部
23‧‧‧保持部
24‧‧‧固定部
25‧‧‧直徑擴大抑制部
220‧‧‧同軸電纜
221‧‧‧絕緣被膜
222‧‧‧外部導體
223‧‧‧絕緣體
224‧‧‧中心導體
230‧‧‧插座(對方連接器)
圖1係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之外觀立體圖。
圖2係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顯示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與插座之連接之剖視圖。
圖4係顯示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與插座之連接之剖視圖。
圖5係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之外觀圖。
圖6係作為第2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之外觀圖。
圖7係作為第3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之外觀圖。
圖8係作為第4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之外觀圖。
(同軸連接器之構成 參照圖1至圖4)
以下,參照圖式對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10進行說明。又,將同軸連接器10中之殼體12、軸襯14及插口16重疊之方向設為z軸方向,其正方向係自殼體12朝向插口16之方向。進而,將同軸電纜220延伸之方向設為x軸方向,將與x軸方向及z軸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y軸方向。x軸方向之正方向係自同軸電纜220朝向插口16之方向。x軸方向與z軸方向正交。
如圖1及圖2所示,同軸連接器10具備殼體12、軸襯14及插口16。又,如圖3及圖4所示,同軸連接器10可相對於具有外部導體232及中心導體234之插座230拆裝。
如圖2所示,同軸電纜220係由絕緣被膜221、外部導體222、絕緣體223及中心導體224構成。絕緣體223設置於中心導體224之周圍,且具有彈性。外部導體222設置於絕緣體223之周圍。絕緣被膜221設置於外部導體222之周圍,且具有彈性。又,同軸電纜220係自其前端起以絕緣體223、外部導體222之順序露出。
殼體12係藉由1片金屬板(例如彈簧用磷青銅)製作,如圖2所示,包含圓筒部20、蓋部22、保持部23及固定部24。
圓筒部20呈具有沿z軸方向延伸之中心軸之圓筒形。因此,圓筒部20於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及負方向側具有開口。但圓筒部20一部分(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部分)被切除。藉此,當自z軸方向觀察圓筒部20時呈C字形。圓筒部20之中心軸與同軸電纜220延伸之方向正交,且較佳為90°±5°之範圍內。
固定部24係用以自y軸方向之兩側夾持並固定軸襯14之具有與x軸及z軸平行之面的板狀之部分。又,固定部24自圓筒部20被切除之部分朝向同軸電纜220延伸之方向、即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延伸。此處,如上所述,圓筒部20係藉由被切除而呈C字形。因此,圓筒部20具有2個端部。固定部24自該等各端部朝向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延伸。又,由於平板狀之固定部24自呈C字形之圓筒部20之各端部延伸,因此於其等之連接部J形成內縮。
又,於固定部24設置有彎曲部33。彎曲部33係藉由使固定部24之一部分向y軸方向之正方向側或負方向側彎曲而形成。
蓋部22係覆蓋圓筒部20之z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開口的板狀構件。於蓋部22上,載置下述軸襯14。再者,蓋部22係藉由將與圓筒部20相同之金屬板彎折而形成,因此與圓筒部20之x軸方向之正方向側之部分係以彎折部分Q連接。又,蓋部22之y軸方向之兩端係朝向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彎折。而且,被彎折之部分可依其位置而劃分為直徑擴大抑制部25與第1壓緊部26。
直徑擴大抑制部25係自圓筒部20之位於y軸方向之弧之周圍朝向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以沿該弧之方式設置。
第1壓緊部26係於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與直徑擴大抑制部25鄰接之部分。又,第1壓緊部26於同軸連接器10之組裝前之狀態下,與直徑擴大抑制部25相比,朝向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大幅延伸。而且,於同軸連接器10之組裝時,藉由將第1壓緊部26朝向殼體12之內側摺疊,而將第1壓緊部26捲附於固定部24及同軸電纜220之絕緣體223之周圍。藉此,第1壓緊部26壓接於固定部24及絕緣體223。此時,固定部24及絕緣體223被按壓於第1壓緊部26而壓接於軸襯14。即,固定部24及壓緊部26保持軸襯14。因此,第1壓緊部26發揮將軸襯14、插口16及同軸電纜220固定於殼體12之作用。
如圖2所示,保持部23係沿同軸電纜220延伸之板狀之構件。又,保持部23連接於蓋部22之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端部。進而,保持部23可劃分為第2壓緊部27及第3壓緊部28。而且,第2壓緊部27及第3壓緊部28係依序自x軸方向之正方向側朝向負方向側排列。
第2壓緊部27及第3壓緊部28於同軸連接器10之組裝前之狀態下,自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觀察呈U字形。而且,於將同軸電纜220安裝於同軸連接器10時,將同軸電纜220壓入至該U字之底部,將第2壓緊部27及第3壓緊部28以捲附於同軸電纜220之方式彎折,藉此將同軸電纜220固定於殼體12。此時,第2壓緊部27與同軸電纜220之外部導體222接觸,第3壓緊部28與絕緣被膜221接觸。又,於第2壓緊部27及第3壓緊部28之與同軸電纜220接觸之內周面形成有與x軸方向正交之槽G,以 防止同軸電纜220之脫落。
軸襯14係由以樹脂(例如液晶聚合物)構成之絕緣體所構成,發揮將殼體12與插口16絕緣之作用。軸襯14安裝於殼體12,如圖2所示,由圓形部36及保持部38構成。
圓形部36發揮保持插口16之作用,如圖2所示,由背面部39及圓筒部41構成。背面部39係自成為嵌合方向之z軸方向俯視時呈圓形之板狀構件。又,背面部39係於將軸襯14安裝於殼體12時收納於圓筒部20內之部分。
如圖2所示,圓筒部41設置於背面部39之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之面上,具有沿z軸方向延伸之中心軸。再者,軸襯14之圓筒部41之中心軸與殼體12之圓筒部20之中心軸大致一致。
保持部38發揮保持插口16之作用,由背面部42及按壓部46構成。背面部42係自圓形部36之背面部39朝向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延伸之板狀構件。又,背面部42之y軸方向之兩端朝向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彎折。因此,背面部42之剖面呈ㄈ字形。此處,背面部42之朝向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彎折之部分中,作為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端部附近之部分的側壁38a較其他部分於z軸方向較長地延伸。進而,於側壁38a之z軸方向之大致中央,形成有沿背面部42之延伸方向延伸之槽。而且,當為了將同軸電纜220安裝於同軸連接器10而彎折第1壓緊部26時係自該槽部分彎折,將側壁38a夾於絕緣體223與第1壓緊部26之間。藉此,可提升同軸連接器10與同軸電纜220之絕緣性。
按壓部46係與x軸方向垂直之板狀構件,且係當將同軸電 纜220組裝於同軸連接器10時該同軸電纜220之前端所碰觸之部分。此處,於按壓部46之z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端部與背面部42之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之面之間設置有間隙Sp。同樣地,於圓筒部41與背面部42之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之面之間亦設置有間隙Sp。藉此,按壓部46之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空間與圓筒部41內係透過間隙Sp連通。
又,軸襯14可分離為2個。具體而言,軸襯14係呈V字形地劃分為y軸方向之正方向側之一半與y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一半。藉此,可將下述插口16安裝於軸襯14。
插口16係藉由1片金屬板(例如彈簧用磷青銅)製作,如圖1所示,安裝於軸襯14,且藉由該軸襯14與殼體12絕緣。又,如圖2所示,插口16係由圓筒部48、背面部50及安裝部52構成。
圓筒部48連接於背面部50之x軸方向之正方向側,自z軸方向俯視時,具有圓環之一部分被切除而成之形狀。圓筒部48之半徑小於軸襯14之圓筒部41之半徑。而且,於組裝有同軸連接器10時,如圖1所示,圓筒部48收納於圓筒部41內。進而,圓筒部48自圓筒部20之中心軸延伸之方向(z軸方向)俯視時位於圓筒部20之中心。
如圖3及圖4所示,背面部50係以自圓筒部41通過間隙Sp之方式向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延伸之板狀構件。安裝部52係藉由與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垂直地彎折而設置於背面部50之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之端部,與同軸電纜220之中心導體224連接。具體而言,安裝部52係由介隔特定之間隙排列之2片切斷用片52a、52b構成。而且,以將同軸電纜220之中心導體224夾於切斷用片52a、52b之間之間隙之方式,藉由壓緊部26 將同軸電纜220自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向負方向側按壓於切斷用片52a、52b。藉此,切斷用片52a、52b藉由來自壓緊部26之力而壓接於同軸電纜220之絕緣體223。然後,切斷用片52a、52b將同軸電纜220之絕緣體223之一部分切斷(破壞)而與中心導體224連接。
(同軸連接器之組裝)
如上構成之同軸連接器10係藉由以下說明之步驟組裝。
首先,對軸襯14安裝插口16。具體而言,以於圓筒部41內收納圓筒部48,並且背面部50收納於間隙Sp之方式,藉由軸襯14自y軸方向之兩側夾入插口16。
其次,對殼體12安裝軸襯14。具體而言,以於圓筒部20內收納圓形部36,並且於固定部24間收納保持部38之方式,自z軸方向之正方向側將軸襯14壓入殼體12而進行安裝。
其次,將外部導體222及絕緣體223露出之狀態之同軸電纜220載置於安裝部52上。此時,中心導體224未露出。然後,以絕緣體223位於安裝部52上,外部導體222位於第2壓緊部27上,且絕緣被膜221位於第3壓緊部28上之方式將同軸電纜220載置於插口16。
載置同軸電纜220後,進行用以將同軸電纜220固定於同軸連接器10之壓緊。首先,藉由彎折第1壓緊部26而將絕緣體223按壓於切斷用片52a、52b。藉此,利用切斷用片52a、52b切斷絕緣體223之一部分,並將切斷用片52a、52b與中心導體224連接。
其次,將第2壓緊部27以捲附於外部導體222之方式彎折。並且將第3壓緊部28以捲附於絕緣被膜221之方式彎折。經過以上步驟, 同軸連接器10成為如圖1所示之與同軸電纜220連接之狀態。
(同軸連接器向插座之安裝 參照圖3及圖4)
其次,對同軸連接器10向插座230之拆裝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插座230係由外部導體232及中心導體234所構成。外部導體232係圓筒形狀之電極。中心導體234係於外部導體232之中心向z軸方向之負方向側突出之電極。
於將同軸連接器10嵌合於插座230時,如圖3所示,以將外部導體232收納於圓筒部20內之方式進行安裝。藉此,圓筒部20之內周面與外部導體232之外周面接觸,同軸電纜220之外部導體222與插座230之外部導體232透過殼體12電性連接。
又,與將外部導體232收納於圓筒部20內同時地,如圖4所示,將中心導體234插入插口16之圓筒部48。藉此,中心導體234之外周面與圓筒部48之內周面接觸,同軸電纜220之中心導體224與插座230之中心導體234透過插口16電性連接。
(效果)
根據如以上般構成之同軸連接器10,可抑制與插座230之嵌合力之降低。具體而言,於將同軸連接器10嵌合於插座230時,同軸連接器10之圓筒部20因插座230之外部導體232而擴大。其結果為圓筒部20之形狀崩壞,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然而,於同軸連接器10中,如圖2所示,於圓筒部20之周圍設置有直徑擴大抑制部25。藉此,於圓筒部20被擴大而塑性變形前,圓筒部20藉由直徑擴大抑制部25而被向朝向該圓筒部20之中心之方向施加回復力。因此,同軸連接器10可抑制因圓筒部20之形狀崩壞 導致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
此外,於同軸連接器10之殼體12中,由於平板狀之固定部24自呈C字形之圓筒部20之各端部延伸,因此於其等之連接部J形成內縮。連接部J配置於彎折部分Q與壓緊部26之中間之位置。又,由於如此形成呈C字形之圓筒部20之各端部內縮,使連接部J於將同軸連接器10嵌合於插座230時容易變形。此處,於同軸連接器10之殼體12中,直徑擴大抑制部25自圓筒部20之位於y軸方向之弧之周圍朝向x軸方向之負方向側以沿該弧之方式設置。即,直徑擴大抑制部25亦設置於連接部J之周圍。因此,於同軸連接器10中,直徑擴大抑制部25係設置於殼體12之容易變形之部分之周圍,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圓筒部20之形狀之崩壞,從而抑制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再者,直徑擴大抑制部25亦可以於未嵌合於插座230之狀態下與圓筒部20抵接之方式設置。或者亦可為於未連接插座230之狀態下,直徑擴大抑制部25以和與圓筒部20相連之連接部J於圓筒部20之外側最接近之方式設置,或者直徑擴大抑制部25以僅抵接於連接部J之方式設置。較佳為於以x軸為基準之線對稱之位置,設置有2個直徑擴大抑制部25,而成為一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於設置一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情形時,藉由以x軸為基準呈線對稱配置,使利用直徑擴大抑制部25施加之回復力對稱地作用於圓筒部20,因此可抑制因應力集中而產生圓筒部20之塑性變形。
(第1變形例 參照圖5)
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A與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10之不同點在於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形狀。於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A 中,直徑擴大抑制部25僅設置於圓筒部20之位於y軸方向之弧之周圍。具體而言,以自z軸方向俯視同軸連接器10時,線段L1與線段L2所成之角度α成為大致90°之方式設置直徑擴大抑制部25,該線段L1連結圓筒部20之中心及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x軸方向之中心,該線段L2連結圓筒部20之中心、及於同軸連接器10A連接有同軸電纜220時之該同軸電纜220之中心導體224之延長線即中心線與該圓筒部20之交點。即便直徑擴大抑制部25為此種形狀,由於直徑擴大抑制部25位於圓筒部20之周圍,因此亦可抑制因圓筒部20之形狀之崩壞而導致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
(第2變形例 參照圖6)
作為第2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B與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A之不同點在於角度α大致為100°。於圓筒部20中,基本上自與蓋部22連接之x軸方向之正方向側之彎折部分Q起,越接近固定於蓋部22之壓緊部26與彎折部分Q之中間部分越容易變形。因此,藉由將角度α設為大於90°之100°,可抑制相當於固定端之彎折部分Q及距離壓緊部26更遠之部分之變形。即,作為第2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B與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A相比,可更有效率地抑制圓筒部20之形狀之崩壞,從而可抑制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
(第3變形例 參照圖7)
作為第3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C與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A之不同點在於角度α大致為120°。藉此,分別連結設置於圓筒部20之y軸方向之兩側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與彎折部分Q之線段呈正三角形。而且,圓筒部20被自其等之3個頂點向朝向該圓筒部20之中心之方向以良好 平衡施加回復力。因此,藉由將角度α設為120°,可以良好平衡抑制圓筒部20之形狀之崩壞,從而可抑制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
(第4變形例 參照圖8)
作為第4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D與作為一實施例之同軸連接器10之不同點在於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形狀。具體而言,作為第4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D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形狀係組合作為第1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A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及作為第3變形例之同軸連接器10C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而成的形狀,即於圓筒部20之y軸方向之一側設置複數個直徑擴大抑制部25。如圖8所示,以x軸為基準,設置有靠近連接部J之第1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與第2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的多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即便直徑擴大抑制部25為此種形狀,由於直徑擴大抑制部25位於圓筒部20之周圍,因此亦可抑制因圓筒部20之形狀之崩壞導致與插座230之嵌合力變弱。藉由配置多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可減少作用於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應力,進而抑制直徑擴大抑制部25本身之變形。較佳為未插入插座之狀態下的圓筒部20與第1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距離短於圓筒部20與第2對線對稱配置之直徑擴大抑制部25之距離。
(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之同軸連接器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可於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可為任意之各構件之材料、大小、具體形狀等。又,亦可組合各實施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有利於同軸連接器,且其優異點在於可抑制相對於對方連接器之嵌合力之降低。

Claims (3)

  1. 一種同軸連接器,係供同軸電纜安裝者,該同軸電纜由中心導體、設置於該中心導體周圍之絕緣體、設置於該絕緣體周圍之外部導體、及設置於該外部導體周圍之絕緣被膜構成,其特徵在於具備:殼體,其包含具有與上述同軸電纜延伸之延伸方向正交之中心軸之圓筒部、自該圓筒部以沿該同軸電纜之方式延伸之固定部、及具有與該中心軸正交之面且藉由該面覆蓋該圓筒部之一側之蓋部;軸襯,其安裝於上述殼體;及插口,其自與上述中心軸平行之嵌合方向俯視時位於上述圓筒部之中央,且藉由上述軸襯與上述殼體絕緣,並且與上述中心導體連接;且自上述嵌合方向俯視時,於上述圓筒部與上述固定部之連接部形成內縮,於上述蓋部,為了抑制於連接有對方連接器時上述圓筒部之直徑擴大,設置有直徑擴大抑制部,該直徑擴大抑制部自上述嵌合方向俯視時位於該圓筒部之周圍及上述連接部之周圍,向朝向該圓筒部之中心之方向施加回復力,上述直徑擴大抑制部,係在上述延伸方向上,自上述圓筒部的中央觀察時與上述連接部相同,僅位於靠近上述固定部之側,自上述嵌合方向俯視時,將上述直徑擴大抑制部之延伸方向之中心及上述圓筒部之中心連結的第1線段、與將該圓筒部之中心及該圓筒部中上述固定部之相反側之與上述中心導體之延長線之交點連結的第2線段所成之角之角度為120°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同軸連接器,其中上述直徑擴大抑制部設置在當連接有對方連接器時與上述連接部抵接之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同軸連接器,其中設置有複數個上述直徑擴大抑制部。
TW105111045A 2015-04-10 2016-04-08 Coaxial connector TWI6499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0715 2015-04-10
JPJP2015-080715 2015-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3365A TW201703365A (zh) 2017-01-16
TWI649926B true TWI649926B (zh) 2019-02-01

Family

ID=57072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045A TWI649926B (zh) 2015-04-10 2016-04-08 Coaxi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69628B2 (zh)
TW (1) TWI649926B (zh)
WO (1) WO2016163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1110A1 (ja) 2017-05-29 2018-12-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型同軸コネクタおよ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l型同軸コネクタ
KR102168404B1 (ko) * 2019-07-04 2020-10-22 한국프레틀(주)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41176A (en) * 2004-04-21 2005-12-16 Hosiden Corp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JP2010067425A (ja) * 2008-09-10 2010-03-25 Murata Mfg Co Ltd L型同軸コネクタ
JP2013097914A (ja) * 2011-10-28 2013-05-20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96296U (zh) * 1976-01-19 1977-07-19
JP6279303B2 (ja) * 2013-12-09 2018-02-1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同軸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41176A (en) * 2004-04-21 2005-12-16 Hosiden Corp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JP2010067425A (ja) * 2008-09-10 2010-03-25 Murata Mfg Co Ltd L型同軸コネクタ
JP2013097914A (ja) * 2011-10-28 2013-05-20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69628B2 (ja) 2018-08-08
TW201703365A (zh) 2017-01-16
JPWO2016163140A1 (ja) 2017-12-21
WO2016163140A1 (ja)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8166B (zh) Coaxial connectors and connections
JP5433010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この端子金具の組み立て方法
US10236634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member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 member-equipped wiring device
JP2018045762A (ja) 圧着端子
JP6646874B2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TWI467858B (zh) Coaxial connector
WO2021090698A1 (ja) コネクタ
US20190013593A1 (en) Terminal-equipped wire
TWI649926B (zh) Coaxial connector
JP5755981B2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接続構造
JPWO2016147376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9003728A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4895715B2 (ja) 編組シールド被覆電線の保持装置
JP6616671B2 (ja)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JP5483273B2 (ja) オス端子への電線接続構造
KR102513547B1 (ko) 코일단말의 접속구조
JP7057968B2 (ja) 同軸プラグコネクタ
EP1333538B1 (en) Waterproof plug for waterproof connector
JP2016046219A (ja) 電線保持部材
JP5941393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内における雌端子金具の位置決め構造
JP7232416B2 (ja) 雌端子
JP2020098893A (ja) 導体の連結構造、及び、絶縁ブッシュ
JP2014089913A (ja) 保護カバー
WO2017043272A1 (ja) 端子金具及び連鎖端子
JP7421173B1 (ja)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