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7087B -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7087B
TWI647087B TW103109100A TW103109100A TWI647087B TW I647087 B TWI647087 B TW I647087B TW 103109100 A TW103109100 A TW 103109100A TW 103109100 A TW103109100 A TW 103109100A TW I647087 B TWI647087 B TW I6470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mold
temperature control
channel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9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4453A (zh
Inventor
侯鍁錩
Original Assignee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09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7087B/zh
Priority to JP2015048335A priority patent/JP5960862B2/ja
Priority to US14/657,933 priority patent/US945255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34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4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7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70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003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5/7604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177Location of measurement
    • B29C2945/76254Mould
    • B29C2945/76267Mould non-cavity form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51Measurement means
    • B29C2945/76454Electrical, e.g. thermocou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31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模具裝置包含一模具本體、一溫控目標區域及一流道單元。該溫控目標區域定義於該模具本體內。該流道單元,包括一形成於該模具本體內並能與外界相連通以通過溫控介質維持該溫控目標區域溫度的溫控流道,以及一設置於該溫控流道內的導熱隔板。該溫控流道具有一位於該導熱隔板一側的第一流道、一位於該導熱隔板相反於該第一流道一側的第二流道、一連通該第一流道與外界的第一通口、一連通該第二流道與外界的第二通口,以及一連通該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且遠離該第一通口與第二通口的連通流道。

Description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模具及模具的製造方法,特別是指一種射出成型模具裝置及該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參閱圖1及圖2,為習知的一種模具裝置1主要包含一模具本體11、一成型模穴12及二溫控流道13。
該成型模穴12位於該模具本體11內,且具有一與外界相連通的澆注口121。
該等溫控流道13間隔形成於該模具本體11內且位於該成型模穴12的外側。該等溫控流道13分別具有形成於該模具本體11的外表面的一輸入口131及一輸出口132。各溫控流道13的輸入口131及輸出口132能通過溫控介質以維持該成型模穴120的溫度。
然而上述溫控流道13的缺點在於當溫控介質流動於該等溫控流道13時,溫控介質會逐漸吸收或提供由該澆注口121澆注入該成型模穴12且呈熔融態的澆注料傳遞分佈於該模具本體11的熱量,而由該輸入口131至該輸出口132間的溫控介質的溫度分佈是遞增,使得無法提供該模具本體11較為均勻一致的溫控效果。
一旦該模具本體11各處的溫度分佈不均的話,尤其是鄰近該成型模穴12的區域,會使得澆注料注入該成型模穴12過程中,因溫度差造成部分區域先行固化,進而影響澆注料的流動於該成型模穴12的順暢性,最終造成成型品的成型品質不佳。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模具裝置。
於是本發明模具裝置,包含一模具本體、一溫控目標區域及一流道單元。
該溫控目標區域定義於該模具本體內。
該流道單元包括一形成於該模具本體內並能與外界相連通以通過溫控介質維持該溫控目標區域溫度的溫控流道,以及一設置於該溫控流道內的導熱隔板。該溫控流道具有一位於該導熱隔板一側的第一流道、一位於該導熱隔板相反於該第一流道一側的第二流道、一連通該第一流道與外界的第一通口、一連通該第二流道與外界的第二通口,以及一連通該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且遠離該第一通口與第二通口的連通流道。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該溫控流道的第一流道及該第二流道為相互對稱且比鄰設置,且透過該導熱隔板進行溫差導熱,從而有效均勻化流動於該第一流道及該第二流道各處的溫控介質的溫度。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前述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於是本發明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上固定板,該上固定板的側面形成有一第一通口且該上固定板的底面凹陷形成有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其中一端連接該第一通口;提供一導熱隔板及一圍繞該導熱隔板的外周面的防洩環,且將該導熱隔板設置於該上固定板的底面,該導熱隔板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且用以連通該第一流道的連通流道;提供一固定側型板,且將該固定側型板設置於該上固定板的底面,該固定側型板具有一鄰近該上固定板的結合面、一相反於該上固定板的分模面及一連接該結合面及該分模面的側面,該結合面凹陷形成有一對稱於該第一流道且被該導熱隔板蓋封的第二流道,該分模面凹陷形成有一設置凹槽,該側面凹陷形成有一第二通口,該第二流道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通口及連通該導熱隔板的連通流道,該第一流道、該第一通口、該第二流道、該第二通口及該連通流道構成一溫控流道,而該溫控流道、該導熱隔板及該防洩環構成一流道單元,該上固定板及該固定側型板構成一第一模座;提供一第一模仁,且將該第一模仁設置於該固定側型板的設置凹槽內,並該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成型面;提供一第二模座,該第二模座具有一朝向該固定側型板的分模面且凹陷形成一設置凹槽的分模面;及 提供一第二模仁,且將該第二模仁設置於該第二模座的設置凹槽內,並具有一朝向該第一成型面的第二成型面,當該第一、二模座的分模面互相抵接時,該第一成型面、該第一模座的分模面與該第二成型面、該第二模座的分模面之間可定義出一成型模穴;其中,該溫控流道位於該固定側型板的設置凹槽的外側。
100‧‧‧模具本體
200‧‧‧溫控目標區域
2‧‧‧第一模座
21‧‧‧上固定板
211‧‧‧第一流道
212‧‧‧第一通口
22‧‧‧固定側型板
221‧‧‧結合面
222‧‧‧設置凹槽
223‧‧‧分模面
224‧‧‧側面
225‧‧‧第二流道
226‧‧‧第二通口
300‧‧‧流道單元
301‧‧‧溫控流道
302‧‧‧導熱隔板
303‧‧‧防洩環
304‧‧‧連通流道
3‧‧‧第一模仁
31‧‧‧第一成型面
4‧‧‧第二模座
41‧‧‧下固定板
42‧‧‧空間塊
421‧‧‧設置貫孔
43‧‧‧頂出板單元
431‧‧‧下頂出板
432‧‧‧上頂出板
44‧‧‧承板
441‧‧‧第一流道
442‧‧‧第一通口
45‧‧‧可動側型板
451‧‧‧結合面
452‧‧‧設置凹槽
453‧‧‧分模面
454‧‧‧側面
455‧‧‧第二流道
456‧‧‧第二通口
5‧‧‧第二模仁
51‧‧‧第二成型面
6‧‧‧成型模穴
2’‧‧‧第一本體部
21’‧‧‧第一流道
211’‧‧‧第一通口
302’‧‧‧導熱部
4’‧‧‧第二本體部
41’‧‧‧第二流道
411’‧‧‧第二通口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習知模具裝置的一立體圖;圖2是習知模具裝置的一側視圖;圖3是本發明模具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為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側視圖;圖5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其中一流道單元的構成;圖6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流道單元的另一態樣;圖7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流道單元的又另一態樣;圖8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另一態樣;圖9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流道單元的一溫控流道圍繞成一非封閉圓形;圖10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具有多數流道單元且各流道單元的一溫控流道相配合圍繞成一非封閉圓形; 圖11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數流道單元且各流道單元的一溫控流道相配合圍繞成一非封閉圓形;圖12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數流道單元且各流道單元的一溫控流道相配合圍繞成一非封閉矩形;圖13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數流道單元且各流道單元的一溫控流道位於一溫控目標區域的兩相反側;圖14為習知的模具裝置的一溫控流道對於模具本體的溫控模擬圖;圖15為本發明模具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四溫控流道對於模具本體的溫控模擬圖;圖16是一側視圖,說明本發明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製得的一模具裝置;及圖17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模具裝置。
參閱圖3,本發明模具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模具本體100、一定義於該模具本體100內的溫控目標區域200及二位於該模具本體100內的流道單元300。
再參閱圖4及圖5,該模具本體100包括一第一模座2、一第一模仁3、一第二模座4,及一第二模仁5。
該第一模座2包括一頂面與一注料裝置(圖未 示)連接的上固定板21、一設置於該上固定板21的底面的固定側型板22。該固定側型板22具有一鄰近該上固定板21的結合面221、一相反於該上固定板21且凹陷形成有一設置凹槽222的分模面223及一連接該結合面221及該分模面223的側面224。
該第一模仁3設置於該固定側型板22的設置凹槽222內,並具有一第一成型面31。
該第二模座4還包括一下固定板41、一設置於該下固定板41的頂面且具有一設置貫孔421的空間塊42、一設置於該空間塊42的設置貫孔421內的頂出板單元43、一設置於該空間塊42的頂面上的承板44,及一設置於該承板44上的可動側型板45。該頂出板單元43包括上下疊合設置的一下頂出板431及一上頂出板432。該可動側型板45具有一鄰近該承板44的結合面451、一相反於該承板44且凹陷形成有一設置凹槽452的分模面453及一連接該結合面451及該分模面453的側面454。
該第二模仁5設置於該第二模座4的設置凹槽452內,並具有一朝向該第一成型面31的第二成型面51。當該第一、二模座2、4的分模面223、453互相抵接時,該第一成型面31、該第一模座2的分模面223與該第二成型面51、該第二模座4的分模面453之間可定義出一成型模穴6。該成型模穴6藉由多數分別形成於該上固定板21及該固定側型板22內的澆道(圖未示)而連通該注料裝置。
特別說明的是,本較佳實施例所記載的模具本 體100只是針對目前常見的其中一種模具態樣作說明,事實上不論模具的型態或大小皆可套用該流道單元300而能達到本發明的功效,模具的結構不應以本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的內容為限。
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溫控目標區域200是以該模具本體100中相配合界定出該成型模穴6的模具元件與鄰近於該成型模穴6的部位作說明。也就是說,定義該溫控目標區域200為需要維持溫度的區域,進而使模具在工作時能維持該成型模穴6具有恆定的工作溫度。因此,該溫控目標區域200的區域範圍是以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對於模具工作溫度的需求,精密度高、複雜度高的模具與精密度低、複雜度低的模具其溫控目標區域200的範圍自然也會有所不同,不應以本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的內容為限。
該等流道單元300其中一者設置於該第一模座2的該上固定板21與該固定側型板22間,且包括一溫控流道301、一設置於該溫控流道301的導熱隔板302及一設置於該導熱隔板302外周的防洩環303。該溫控流道301具有一凹陷形成於該上固定板21的底面的第一流道211、一凹陷形成於該固定側型板22的結合面221的第二流道225、一形成於該上固定板21且連通該第一流道211的第一通口212、一形成於該固定側型板22的側面224且連通該第二流道225的第二通口226,及一形成於該導熱隔板302位於相反於該第一、二通口212、226處且連通該第一、二流道 211、225的連通流道30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連通流道304為一貫穿該導熱隔板302的貫孔,當然該連通流道304也可以是將導熱隔板302長度縮短而與該第一、二流道211、225相配合界定而成(見圖6)。
特別說明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導熱隔板302與該防洩環303是以如圖5中一體的態樣作說明,當然該導熱隔板302與該防洩環303也可以是如圖7所示,將一個導熱隔板302與兩個防洩環303分開製作,以提升密封效果,由於所述防洩環303長期使用於高溫環境容易劣化,因此這種態樣可以只更換防洩環303而不需更換導熱隔板302,而能進一步節省維護成本。
該等流道單元300的另一者設置於該第二模座4的該承板44及該可動側型板45間,且包括一溫控流道301、一設置於該溫控流道301的導熱隔板302及一設置於該導熱隔板302外周的防洩環303。該溫控流道301具有一凹陷形成於該承板44的頂面的第一流道441、一凹陷形成於該可動側型板45的結合面451的第二流道455、一形成於該承板44且連通該第一流道441的第一通口442、一形成於該可動側型板45的側面454且連通該第二流道455的第二通口456,及一形成於該導熱隔板302遠離該第一、二通口442、456處且連通該第一、二流道441、455的連通流道304。該連通流道304為一貫穿該導熱隔板302的貫孔,當然該連通流道304也可以是將導熱隔板302長度縮短而與該第一、二流道441、455相配合界定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參閱圖8,該等流道單元300的導熱隔板302也可分別與該第一模座2及該第二模座4一體成型,而分別成為該第一模座2及該第二模座4的一導熱部302’。
參閱圖3及圖9,該等溫控流道301分別環繞成一範圍涵蓋其上下方的設置凹槽222、452的非封閉圓弧形,也就是該等溫控流道301能夠實質上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200。
其中,該第一模座2與該第二模座4的第一通口212、442及第二通口226、456分別連通一模溫控制裝置(圖未示)的輸入口與輸出口,而使得該第一通口212、442及第二通口226、456分別為溫控介質的輸入流道及輸出流道。該等導熱隔板302為易導熱的材質所製成,而該等防洩環303為橡膠材質所製成。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模溫控制裝置是以模溫機作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參閱圖10、圖11、圖12、及圖13,分別位於該第一、二模座2、4的流道單元300的數量不以上述一個為限,數量也可以二個以上。其中,該第一模座2的該等溫控流道301及該第二模座4的該等溫控流道301個別延伸形狀及相配合所界定的範圍,可視該成型模穴6的空間分佈型態而定,也就是分別對應於該第一、二模仁3、5及供該第一、二模仁3、5設置的設置凹槽222、452,即該溫控目標區域200。
參閱圖10及圖11,分別位於該第一、二模座2、 4的該等溫控流道301分別呈弧形且相配合環繞成範圍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200的非封閉圓弧形。
參閱圖12,分別位於該第一、二模座2、4的該等溫控流道301分別概呈L形且相配合環繞成範圍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200的非封閉矩形。
參閱圖13,分別位於該第一、二模座2、4的該等溫控流道301分別呈直線形且分別設置呈修長矩形分佈的溫控目標區域200的兩相反長邊的一側。
接著將本發明的模具裝置的優點詳述於後:藉由各溫控流道301的第一流道211、441及第二流道225、455為相互對稱且比鄰設置,以及設置於兩者間的導熱隔板302三者相配合,可有效均勻化流動於該第一流道211、441及該第二流道225、455各處的溫控介質的溫度,也就是說,各第一流道211、441由連接相對應第一通口212、442的一端至連通相對應第二流道225、455的一端間的溫控介質的溫度分佈,由於溫控介質能逐漸吸收或提供呈熔融態注料傳遞分佈於該模具本體100的熱量,而呈正斜率的線性遞增,而各第二流道225、455由連接相對應第二通口226、456的一端至連通相對應第一流道211、441的一端間的溫控介質的溫度分佈呈等值負斜率的線性遞減,且各第一流道211、441與相對應的第二流道225、455透過兩者間的導熱隔板302進行溫差導熱,進而呈上述均勻化的溫度分佈。也就是說,若此時位於第一流道211、441內的溫控介質溫度高於第二流道225、455內 的溫控介質,則導熱隔板302或導熱部302’能將第一流道211、441內的溫控介質的熱量傳導到第二流道225、455內的溫控介質,使溫控介質除了能透過流動控制該溫控目標區域200溫度以外,還能透過導熱隔板302或導熱部302’的熱傳導使溫控目標區域200具有更均勻的溫度分佈。
參閱圖14及圖15分別為習知為一非封閉圓弧形的溫控流道,及本發明由四個呈弧形且圍繞設置呈一非封閉圓弧形的溫控流道的冷卻效果模擬數據圖,其中,所圍繞的非封閉圓弧形的直徑相同,由兩圖可得知本發明溫度分佈較均勻且各處的溫差小於1℃,而習知的溫度分佈有極化現象且各處溫差高於本發明4倍以上。
參閱圖3及圖4,本發明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以得一上述模具裝置,該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上固定板21,以在該上固定板21的側面形成有一第一通口212且在該上固定板21的底面加工形成有一第一流道211,並將該第一流道211其中一端連接該第一通口212。
提供一導熱隔板302及一圍繞該導熱隔板302的外周面的防洩環303,且將該導熱隔板302設置於該上固定板21的底面。該導熱隔板302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流道211的另一端且用以連通該第一流道211的連通流道304。該連通流道304為一貫孔。
提供一固定側型板22,且將該固定側型板22 設置於該上固定板21的底面。該固定側型板22具有一鄰近該上固定板21的結合面221、一相反於該上固定板21的分模面223及一連接該結合面221及該分模面223的側面224。該結合面221加工形成有一對稱於該第一流道211且被該導熱隔板302蓋封的第二流道225。該分模面223加工形成有一設置凹槽222。該側面224加工形成有一第二通口226。該第二流道225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通口226及連通該導熱隔板302的連通流道304。其中,該第一流道211、該第一通口212、該第二流道225、該第二通口226及該連通流道304構成一溫控流道301,而該溫控流道301、該導熱隔板302及該防洩環303構成一流道單元300。該上固定板21及該固定側型板22構成一第一模座2。
提供一第一模仁3,且將該第一模仁3設置於該固定側型板22的設置凹槽222內。該第一模仁3具有一第一成型面31。
提供一下固定板41。
提供一空間塊42,且將該空間塊42設置於該下固定板41的頂面且加工形成有一設置貫孔421。
提供一頂出板單元43,且將該頂出板單元43設置於該空間塊42的設置貫孔421內。該頂出版單元43包括上下疊合設置的一下頂出板431及一上頂出板432。
提供一承板44,且將該承板44設置於該空間塊42的頂面上,該承板44的側面加工形成有一第一通口442且頂面加工形成有一第一流道441。
提供一可動側型板45,且將該可動側型板45設置於該承板44上。該可動側型板45具有一鄰近該承板44的結合面451、一相反於該承板44的分模面453及一連接該結合面451及該分模面453的側面454。該結合面451加工形成有一對稱於該第一流道441的第二流道455。該分模面453加工形成有一設置凹槽452。該側面454加工形成有一第二通口456。該第一流道441與該第二流道455相對應的其中一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通口442及該第二通口456。
提供一導熱隔板302及一環繞於該導熱隔板302的外周的防洩環303,且將該導熱隔板302設置於該承板44與該可動側型板45間。該導熱隔板302位於該第一流道441及該第二流道455間且將該第一流道441及該第二流道455封隔。該導熱隔板302位於該第一流道441與該第二流道455相對應的另一端加工形成有一用以連通該第一流道441與該第二流道455的連通流道304。其中,該第一流道441、該第一通口442、該第二流道455、該第二通口456及該連通流道304構成一溫控流道301,而該溫控流道301、該導熱隔板302及該防洩環303構成一流道單元300。該下固定板41、該空間塊42、該頂出板單元43、該承板44及該可動側型板45構成一第二模座4。
提供一第二模仁5,且將該第二模仁5設置於該第二模座4的設置凹槽452內。該第二模仁5具有一朝向該第一成型面31的第二成型面51。當該第一、二模座2、4的分模面223、453互相抵接時,該第一成型面31、該第 一模座2的分模面223與該第二成型面51、該第二模座4的分模面453之間可定義出一成型模穴6。
其中,分別位於該第一、二模座2、4的該等溫控流道301分別呈弧形且相配合環繞成範圍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200的非封閉圓弧形。該溫控目標區域200及該第一模座2的設置凹槽222及該第二模座4的設置凹槽452合模時兩者所界定出的範圍。
參閱圖16及圖17,本發明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包括一第一本體部2’、一第二本體部4’及一形成於該第一本體部2’與該第二本體部4’間的成形模穴6的模具本體100,且分別在該第一本體部2’及該第二本體部4’上形成一第一流道21’及一第二流道41’;提供一可部分遮蔽該第一流道21’與第二流道41’的導熱隔板302及一圍繞設置於該導熱隔板302外周的防洩環303,且將該導熱隔板302及該防洩環303夾置於該第一本體部2’與第二本體部4’之間,使該第一流道21’與該第二流道41’分別位於該導熱隔板302相反兩側。該第一流道21’與外界相連通形成一第一通口211’,該第二流道41’與外界相連通形成一第二通口411’,該導熱隔板302不遮蔽該第一流道21’與第二流道41’之處形成一連通流道304。其中,該第一流道21’、該第一通口211’、該第二流道41’、該第二通口411’及該連通流道304構成一溫控流道301,而該溫控流道301、該導熱隔板302及該防洩環303 構成一流道單元300。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13)

  1. 一種模具裝置,能接收一模溫控制裝置提供的溫控介質以維持工作溫度,該模溫控制裝置包括一輸入口,以及一輸出口,該模具裝置包含:一模具本體,包括一上固定板以及一固定側型板,該固定側型板具有一鄰近該上固定板的結合面;及一流道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模具本體內的溫控流道,以及一設置於該溫控流道內的導熱隔板,該溫控流道具有一凹陷形成於該上固定板的底面且位於該導熱隔板一側並與該模溫控制裝置的輸入口相連通的第一流道、一凹陷形成於該固定側型板的結合面且位於該導熱隔板另一側並與該模溫控制裝置的輸出口相連通的第二流道,以及一連通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的連通流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其中,該流道單元的該連通流道是設置於該模具本體內並位於該模溫控制裝置的該輸入口與該輸出口的相反側。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其中,該流道單元的該連通流道是設置於該導熱隔板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其中,該流道單元的該連通流道是由該導熱隔板、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相配合界定而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包含複數流道單元,該 模具本體還包括一具有至少一成型模穴的溫控目標區域,該等溫控流道分別概呈弧形且相配合環繞成範圍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的非封閉圓弧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包含複數流道單元,該模具本體還包括一具有至少一成型模穴的溫控目標區域,該等溫控流道分別概呈L形且相配合環繞成範圍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的非封閉矩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包含複數流道單元,該模具本體還包括一具有至少一成型模穴的溫控目標區域,該等溫控流道分別概呈直線形,且分別設置於該溫控目標區域的兩相反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其中,還包含一設置於該導熱隔板兩側的防洩單元。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具裝置,其中,該流道單元的該溫控流道環繞涵蓋一溫控目標區域。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模具裝置,其中,該流道單元的該溫控流道環繞成一涵蓋該溫控目標區域的非封閉圓弧形。
  11. 一種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上固定板,該上固定板的側面形成有一第一通口且該上固定板的底面凹陷形成有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其中一端連接該第一通口;提供一導熱隔板及一圍繞該導熱隔板的外周面的防洩環,且將該導熱隔板設置於該上固定板的底面, 該導熱隔板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且用以連通該第一流道的連通流道;提供一固定側型板,且將該固定側型板設置於該上固定板的底面,該固定側型板具有一鄰近該上固定板的結合面、一相反於該上固定板的分模面及一連接該結合面及該分模面的側面,該結合面凹陷形成有一對稱於該第一流道且被該導熱隔板蓋封的第二流道,該分模面凹陷形成有一設置凹槽,該側面凹陷形成有一第二通口,該第二流道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通口及連通該導熱隔板的連通流道,該第一流道、該第一通口、該第二流道、該第二通口及該連通流道構成一溫控流道,而該溫控流道、該導熱隔板及該防洩環構成一流道單元,該上固定板及該固定側型板構成一第一模座;提供一第一模仁,且將該第一模仁設置於該固定側型板的設置凹槽內,並該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成型面;提供一第二模座,該第二模座具有一朝向該固定側型板的分模面且凹陷形成一設置凹槽的分模面;及提供一第二模仁,且將該第二模仁設置於該第二模座的設置凹槽內,並具有一朝向該第一成型面的第二成型面,當該第一、二模座的分模面互相抵接時,該第一成型面、該第一模座的分模面與該第二成型面、該第二模座的分模面之間可定義出一成型模穴; 其中,該溫控流道位於該固定側型板的設置凹槽的外側。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模座還包括一下固定板、一設置於該下固定板的頂面的承板、一設置於該承板上的可動側型板、一設置於該下固定板與該可動側型板間的導熱隔板,及一環繞於該導熱隔板的外周的防洩環,該承板的側面形成有一第一通口且頂面凹陷形成有一相同於該第一模座的第一流道的第一流道,該可動側型板的頂面及底面分別為該分模面及一凹陷形成有一對稱於該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的結合面,且該可動側型板的側面形成有一第二通口,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相對應的其中一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通口及該第二通口,該導熱隔板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流道及該第二流道間且將該第一流道及該第二流道封隔,該導熱隔板具有一位於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相對應的另一端且用以連通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的連通流道。
  13. 一種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包括一第一本體部與一第二本體部的模具本體,在該第一本體部上形成一第一流道,在該第二本體部上形成一第二流道;提供一可部分遮蔽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的導熱隔板;將該導熱隔板夾置於該第一本體部與該第二本體 部之間,使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分別位於該導熱隔板相反兩側,該第一流道與外界相連通形成一第一通口,該第二流道與外界相連通形成一第二通口,該導熱隔板不遮蔽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之處形成一連通流道。
TW103109100A 2014-03-13 2014-03-13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647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100A TWI647087B (zh) 2014-03-13 2014-03-13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JP2015048335A JP5960862B2 (ja) 2014-03-13 2015-03-11 金型装置および金型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4/657,933 US9452558B2 (en) 2014-03-13 2015-03-13 Mold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100A TWI647087B (zh) 2014-03-13 2014-03-13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4453A TW201534453A (zh) 2015-09-16
TWI647087B true TWI647087B (zh) 2019-01-11

Family

ID=5406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100A TWI647087B (zh) 2014-03-13 2014-03-13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52558B2 (zh)
JP (1) JP5960862B2 (zh)
TW (1) TWI647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3593A (zh) * 2018-06-07 2018-12-07 烟台烟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高效的注塑模具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3009A (ja) * 1988-08-03 1990-02-13 Hitachi Ltd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
JPH03133616A (ja) * 1989-10-20 1991-06-06 Hitachi Ltd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H0342172B2 (zh) * 1982-06-17 1991-06-26
JPH0788611A (ja) * 1992-03-25 1995-04-04 Hiroshima Alum Kogyo Kk 金型温度制御
TW339020U (en) * 1997-12-10 1998-08-21 Zhi-Miao Lin Improvement on a mold water circulation leakage check system
JP3133616B2 (ja) 1994-08-08 2001-02-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TWM334029U (en) * 2008-01-04 2008-06-11 Coxon Precise Ind Co Ltd A cooling structure insid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US7647945B2 (en) * 2007-07-27 2010-01-19 Brian Finkel Baffle for coolant passages in plastic injection mol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0874A (en) * 1972-02-28 1973-09-25 B Boskovic Heat exchange fluid baffles
JPS56126141A (en) * 1980-03-07 1981-10-02 Hitachi Ltd Cooling mechanism for core mold for injection-molding
DE3728325C2 (de) * 1986-08-25 1998-07-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Gekühlter Kern für eine Spritzgießform
DE3632640A1 (de) * 1986-09-25 1988-06-01 Agfa Gevaer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pritzgiesswerkzeugs
JPH0346894Y2 (zh) * 1986-12-16 1991-10-04
EP0670538B1 (en) * 1989-06-23 1997-11-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for a computer
JP2839470B2 (ja) * 1995-12-12 1998-12-16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光ディスク基盤射出成形金型用冷却装置
US5945140A (en) * 1998-03-03 1999-08-31 Lin; Chih-Miao Molding system with leakage sealing and cooling water guide means
JP2000318011A (ja) * 1999-05-13 2000-11-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成形用金型
US7159837B2 (en) * 2003-06-20 2007-01-09 Richards Leslie W Plug baffle device for mold
US20080003325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Seaver Richard T Baffle for mold cool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172B2 (zh) * 1982-06-17 1991-06-26
JPH0243009A (ja) * 1988-08-03 1990-02-13 Hitachi Ltd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
JPH03133616A (ja) * 1989-10-20 1991-06-06 Hitachi Ltd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H0788611A (ja) * 1992-03-25 1995-04-04 Hiroshima Alum Kogyo Kk 金型温度制御
JP3133616B2 (ja) 1994-08-08 2001-02-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TW339020U (en) * 1997-12-10 1998-08-21 Zhi-Miao Lin Improvement on a mold water circulation leakage check system
US7647945B2 (en) * 2007-07-27 2010-01-19 Brian Finkel Baffle for coolant passages in plastic injection molds
TWM334029U (en) * 2008-01-04 2008-06-11 Coxon Precise Ind Co Ltd A cooling structure insid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52558B2 (en) 2016-09-27
US20150258722A1 (en) 2015-09-17
JP2015174450A (ja) 2015-10-05
JP5960862B2 (ja) 2016-08-02
TW201534453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46474A (ko) 수냉식 배터리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647087B (zh) 模具裝置及模具裝置的製造方法
KR101822565B1 (ko) 핫 러너를 적용한 렌즈용 사출 성형품
US7008211B2 (en) Molding assembly
TW201520026A (zh) 用以形成鏡頭之模具裝置
CN102189639A (zh) 多模穴模具
US8083516B2 (en) Mold having air-venting grooves
JPH07223242A (ja) 複数個取り金型
CN102909829A (zh) 一种注射器外套全热流道成型模具
JP2019511886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ハウジング
KR101174050B1 (ko) 집중냉각방식의 금형 장치
WO2013146009A1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2008229963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KR20210021867A (ko) 핫 러너 시스템의 밸브 핀 단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사출 성형 시스템
KR101533080B1 (ko) 곡선 유체 유로를 구비한 사출 성형 금형
JP2008030297A (ja) 射出成形金型
CN111263691B (zh) 模具
JP2022173760A (ja) 樹脂成形金型
JP4936490B1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KR20180132072A (ko) 사출 성형 공구
JPS6280015A (ja) プラスチツク成形用金型
JPH0751299Y2 (ja) 射出成形用ノズル
JP2017019141A (ja) 厚肉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厚肉樹脂成形品
JP2016060439A (ja) ホイールキャップ
JPH03133616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