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0202B -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Google Patents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0202B
TWI640202B TW103101882A TW103101882A TWI640202B TW I640202 B TWI640202 B TW I640202B TW 103101882 A TW103101882 A TW 103101882A TW 103101882 A TW103101882 A TW 103101882A TW I640202 B TWI640202 B TW I6402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earch
receiving
search algorithm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1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6572A (zh
Inventor
清水洋行
中島朋紀
Original Assignee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36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6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0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02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0Tuning indicators; Automatic tuning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 H04N21/4263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involving specific tuning arrangements, e.g. two tun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04N21/4383Access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55Demodulation-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hannel Selection Circuits, Automatic Tuning Circuit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收訊裝置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信號;及控制部,其控制各收訊電路及各局部振盪電路。控制部係準備複數個利用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

Description

收訊裝置及電子機器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接收電視播送信號等傳輸信號之收訊裝置、及包括該收訊裝置之電子機器。
近年來,作為具有接收電視播送之收訊電路之電視接收機或錄影裝置,正在開發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者。例如,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之電視接收機可將複數個頻道之收訊影像同時顯示於顯示畫面上。又,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之錄影裝置可將複數個頻道之播送信號同時地進行錄影。
圖12係表示具有先前之複數個收訊電路之裝置之例之圖。
由天線1接收之信號係供給至第1調諧器部2與第2調諧器部3。第1調諧器部2、第2調諧器部3係分別獨立地包括收訊電路2a、3a,且各個收訊電路2a、3a接收特定之頻道(頻率)之播送信號。各個收訊電路2a、3a所接收之頻道係例如由來自裝置內之未圖示之控制部之指示所決定。
各個收訊電路2a、3a獲得將播送信號轉換所得之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為獲得此種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而需要用以利用收訊電路2a、3a內之混頻器(未圖示)混合為收訊信號之頻率信號(局部振盪頻率信號)。利用該混頻器混合為收訊信號之局部振盪頻率信號係藉由內置於各個調諧器部2、3中之局部振盪電路2c、3c而獲得。
而且,各個收訊電路2a、3a係進行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之解調處 理。藉由該解調處理而獲得之影像信號及聲音信號係由收訊電路2a、3a之輸出端子2b、3b獲得。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於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之系統中,使不使用之收訊電路之動作停止而防止干擾波之產生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188515號公報
然而,於如圖12所示地包括複數個調諧器部2、3之情形時,存在一調諧器部2或3中用於收訊之局部振盪頻率信號對另一調諧器部3或2中之收訊賦予干擾之可能性。
尤其,近年來,搭載有調諧器部之電子機器之小型化不斷發展,且調諧器部2、3其本身亦在積體電路化等中不斷發展小型化。因此,電子機器係物理性極其接近地配置圖12所示之複數個調諧器部2、3之情形較多,從而鄰接之調諧器部之多餘輻射使收訊性能劣化之擔憂加重。
本揭示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之情形時,可防止各個收訊電路中之干擾波之產生之收訊裝置及電子機器。
本揭示之收訊裝置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頻率信號;及控制部,其控制各收訊電路及各局部振盪電路。
控制部係準備複數個利用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
本揭示之電子機器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信號;控制部,其控制各收訊電路及各局部振盪電路;及收訊信號之處理部。
控制部係準備複數個利用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
根據本揭示,局部振盪電路產生局部振盪信號,且於收訊電路藉由該局部振盪信號而進行收訊處理時,進行收訊信號之搜尋之搜尋演算法可選擇不對其他收訊電路賦予干擾之適當者。
根據本揭示,由於可選擇不相互賦予干擾之適當者,故而,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可良好地接收信號。
1‧‧‧天線
2‧‧‧第1調諧器部
2a‧‧‧收訊電路
2b‧‧‧輸出端子
2c‧‧‧局部振盪電路
3‧‧‧第2調諧器部
3a‧‧‧收訊電路
3b‧‧‧輸出端子
3c‧‧‧局部振盪電路
10~80‧‧‧調諧器部
10a‧‧‧輸入端子
10b‧‧‧輸出端子
11~81‧‧‧收訊電路
11a‧‧‧放大電路
11b‧‧‧濾波器
11c‧‧‧混頻器
11d‧‧‧放大電路
12~82‧‧‧局部振盪電路
12a‧‧‧電壓控制振盪器
12b‧‧‧放大電路
12c‧‧‧分頻器
13~83‧‧‧解調電路
91‧‧‧控制部
92‧‧‧記憶體
93‧‧‧操作部
94‧‧‧天線
95‧‧‧電視信號處理部
96‧‧‧錄影部
97‧‧‧顯示部
99‧‧‧匯流排線
Ax‧‧‧上限頻率
Bx‧‧‧下限頻率
f11‧‧‧頻率
f12‧‧‧頻率
f21‧‧‧頻率
f22‧‧‧頻率
f31‧‧‧頻率
f32‧‧‧頻率
f33‧‧‧頻率
f41‧‧‧頻率
f42‧‧‧頻率
fa‧‧‧頻率
S11‧‧‧步驟
S12‧‧‧步驟
S13‧‧‧步驟
S14‧‧‧步驟
S21‧‧‧步驟
S22‧‧‧步驟
S23‧‧‧步驟
S24‧‧‧步驟
S31‧‧‧步驟
S32‧‧‧步驟
S33‧‧‧步驟
S34‧‧‧步驟
S35‧‧‧步驟
S36‧‧‧步驟
S41‧‧‧步驟
S42‧‧‧步驟
S43‧‧‧步驟
S44‧‧‧步驟
S51‧‧‧步驟
S52‧‧‧步驟
S53‧‧‧步驟
S54‧‧‧步驟
S55‧‧‧步驟
S56‧‧‧步驟
S57‧‧‧步驟
X(i)‧‧‧局部振盪頻率資訊
圖1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2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收訊電路之例之方塊圖。
圖3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1之例之流程圖。
圖4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1之處理例之特性圖。
圖5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2之例之流程圖。
圖6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2之處理例之特性圖。
圖7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3之例之流程圖。
圖8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3之處理例之特性圖。
圖9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4之例之流程圖。
圖10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4之處理例之特性 圖。
圖11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例之流程圖。
圖12係表示先前之收訊裝置之例之電路圖。
一面參照圖式,一面按照以下之順序說明本揭示之實施形態之收訊裝置及電子機器之例。
1.收訊裝置之構成例(圖1~圖2)
2.搜尋演算法之各例(圖3~圖10)
3.搜尋演算法之選擇處理例(圖11)
4.變化例
[1.收訊裝置之構成例]
圖1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例之收訊裝置之構成例之圖。
本揭示之收訊裝置係接收電視播送信號之裝置,且包括複數個(該例為8個)調諧器部10、20、30、40、50、60、70、80。由天線94接收之信號係供給至該等調諧器部10~80。
各調諧器部10~80分別獨立地包括收訊電路11、21、31、41、51、61、71、81,且各個收訊電路11~81接收特定頻道(頻率)之傳輸信號(播送信號)。各收訊電路11~81所接收之頻率係由自各調諧器部10~80所包括之局部振盪電路12、22、32、42、52、62、72、82供給之局部振盪信號設定。各收訊電路11~81所接收之頻率係由來自控制部91之指示決定。各局部振盪電路12~82中之局部振盪信號之產生狀態亦由來自控制部91之指示決定。控制部91可經由匯流排線99而與各調諧器部10~80進行通信。
控制部91係例如於自操作部93收到特定頻道之選台指示時,對調諧器部10~80中之特定之1個調諧器部(例如第1調諧器部10)進行所 屬之頻道之收訊指示。此時,控制部91利用自記憶於記憶體92之複數個搜尋演算法中選擇之1個搜尋演算法,搜尋傳輸收訊頻道之頻率。再者,複數個搜尋演算法之詳情將於下文敍述。
各收訊電路11~81係藉由收訊處理而獲取將播送信號進行頻率轉換所得之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而且,連接於各個收訊電路11~81之解調電路13、23、33、43、53、63、73、83進行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之解調處理。由該解調電路13~83中之解調處理獲得之影像信號及聲音信號係自各調諧器部10~80供給至電視信號處理部95。
經電視信號處理部95處理之影像信號或聲音信號係供給至錄影部96中進行錄影。又,經電視信號處理部95處理之影像信號係供給至顯示部97中進行顯示。例如,於錄影部96同時地錄影8個不同之頻道之情形時,8個調諧器部10~80按照來自控制部91之指示,分別進行被指示之頻道之收訊動作。根據同時接收之頻道數,控制部91使無需進行收訊動作之調諧器部(調諧器部10~80之任一者)之收訊動作停止。
8個調諧器部10~80係分別獨立地被積體電路化。或者,亦可使8個調諧器部10~80成為1個積體電路。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8個調諧器部10~80所接收之頻帶均相同。
再者,圖1之例係使各調諧器部10~80進行收訊信號之解調處理,但亦可為各調諧器部10~80不進行解調處理之構成。即,亦可使各調諧器部10~80將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輸出,由連接於調諧器部10~80之後段之處理部進行解調處理。
圖2係表示第1調諧器部10之構成之例之圖。第2調諧器部20~第8調諧器部80亦為與第1調諧器部10相同之構成。
收訊電路11包括:放大電路11a,其將由輸入端子10a獲得之傳輸信號即高頻信號放大;濾波器11b,其進行放大電路11a所放大之高頻 信號之帶寬限制;及混頻器11c,其被供給濾波器11b之輸出。混頻器11c係將自局部振盪電路12供給之局部振盪信號混合至自濾波器11b供給之高頻信號中,轉換為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混頻器11c所轉換之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係經由放大電路11d供給至解調電路13。
局部振盪電路12包括:電壓控制振盪器12a;放大電路12b,其將該電壓控制振盪器12a輸出之振盪信號放大;及分頻器12c,其將放大電路12b輸出之振盪信號進行分頻。電壓控制振盪器12a輸出之振盪信號之頻率與分頻器12c進行分頻之分頻比係於控制部91(圖1)之控制下設定。再者,電壓控制振盪器12a或分頻器12c係形成PLL(Phase Locked Loop,鎖相迴路)之電路之一部分,且進行將振盪頻率穩定化之回饋控制。再者,PLL之構成係眾所周知,故而圖2中省略PLL之構成。
解調電路13係進行被供給之基頻信號或中頻信號之解調處理。經解調電路13解調之影像信號或聲音信號係自輸出端子10b供給至後段之處理部(圖1之電視信號處理部95)。如上所述,第1調諧器部10包括解調電路13之情況係為一例,亦可為調諧器部不包括解調電路之構成。
[2.搜尋演算法之各例]
繼而,參照圖3~圖10,對當控制部91控制各調諧器部10~80中之收訊時,搜尋收訊頻道之傳輸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之例進行說明。本揭示之收訊裝置係準備搜尋演算法1~搜尋演算法3之3個搜尋演算法。執行3個搜尋演算法之程式係記憶於例如記憶體92。而且,控制部91係於控制各調諧器部10~80中之收訊時,自3個搜尋演算法中選擇適當者。控制部91選擇搜尋演算法之處理將於下文敍述。又,於以下之搜尋演算法之說明中,設為第1調諧器部10進行收訊動作之情形。
<搜尋演算法1>
圖3係表示搜尋演算法1之流程圖。圖4係表示執行搜尋演算法1時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之圖。
搜尋演算法1係自搜尋範圍之下限進行線形搜尋。即,如圖3所示,於執行搜尋演算法1時,控制部91首先決定搜尋作為目標之頻道之傳輸頻率時之搜尋範圍,並將該搜尋範圍之下限頻率f11設定為最初進行搜尋之頻率fx(步驟S11)。繼而,控制部91以接收該下限頻率f11之方式,將收訊頻率設置於調諧器部10中(步驟S12)。此時,控制部91以局部振盪電路12所產生之局部振盪信號成為與下限頻率f11對應之頻率之方式,對局部振盪電路12發送指示。
繼而,控制部91判斷該收訊處理中是否可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步驟S13)。於以該判斷,可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繼續進行該頻率之收訊,並結束搜尋處理。
於以步驟S13之判斷,若無法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控制部91利用調諧器部10將進行搜尋之頻率fx自當前之搜尋頻率f11偏移至遞進1個步驟之頻率f12(步驟S14)。繼而,控制部91以接收該搜尋頻率f12之方式,將收訊頻率設置於調諧器部10(步驟S12)。
以下,控制部91重複執行步驟S12、S13、S14之處理,直到可由調諧器部10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為止。再者,圖3之步驟S14係表示搜尋頻率自頻率f11至頻率f12之變化,但該步驟S14係每次重複進行處理時,將所設定之頻率每遞進1個步驟而逐次變化為f12、f13、…。
圖4係控制部91執行該搜尋演算法1時,調諧器部10中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如圖4所示,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最初成為搜尋範圍之下限頻率f11,其後,成為遞進1個步驟之頻率f12,以下,以相同 之頻率間隔逐漸升高。繼而,控制部91於可藉由調諧器部10利用收訊頻率fa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時,將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固定為頻率fa,從而結束搜尋處理。
<搜尋演算法2>
圖5係表示搜尋演算法2之流程圖。圖6係表示執行搜尋演算法2時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之圖。
搜尋演算法2係自搜尋範圍之上限進行線形搜尋。即,如圖5所示,於執行搜尋演算法2時,控制部91首先決定搜尋作為目標之頻道之傳輸頻率時之搜尋範圍,且將該搜尋範圍之上限頻率f21設定為最初進行搜尋之頻率fx(步驟S21)。繼而,控制部91以接收該上限頻率f21之方式,將收訊頻率設置於調諧器部10(步驟S22)。此時,控制部91以局部振盪電路12產生之局部振盪信號成為與上限頻率f21對應之頻率之方式,對局部振盪電路12發送指示。
繼而,控制部91判斷可否利用該收訊處理中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步驟S23)。於以該判斷,可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繼續進行該頻率下之收訊,從而結束搜尋處理。
於以步驟S23之判斷,無法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控制部91將由調諧器部10搜尋之頻率fx自當前之搜尋頻率f21偏移至遞減1個步驟之頻率f22(步驟S24)。繼而,控制部91以接收該搜尋頻率f22之方式,將收訊頻率設置於調諧器部10(步驟S22)。
以下,控制部91重複執行步驟S22、S23、S24之處理,直到可由調諧器部10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為止。再者,圖5之步驟S24係表示頻率f21至頻率f22之搜尋頻率之變化,該步驟S24係每次重複進行處理時,所設定之頻率每遞減1個步驟不斷變化為f22、f23、…。
圖6係控制部91執行該搜尋演算法2時,調諧器部10中之收訊頻 率之變化例。如圖6所示,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最初成為搜尋範圍之上限頻率f21,其後,成為遞減1個步驟之頻率f22,以下,以相同之頻率間隔逐漸變低。繼而,控制部91於可藉由調諧器部10利用收訊頻率fa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時,將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固定為頻率fa,從而結束搜尋處理。
<搜尋演算法3>
圖7係表示搜尋演算法3之流程圖。圖8係表示執行搜尋演算法2時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之圖。
搜尋演算法3係自搜尋範圍之大致中央進行二分搜尋(binary search、二元搜尋)。即,如圖7所示,於執行搜尋演算法3時,控制部91首先決定搜尋作為目標之頻道之傳輸頻率時之搜尋範圍。繼而,將該搜尋範圍之上限頻率與下限頻率之中央之頻率f31設定為最初進行搜尋之頻率fx(步驟S31)。搜尋範圍之中央之頻率f31係以(上限頻率Ax-下限頻率Bx)÷2算出。
繼而,控制部91以接收該上限頻率f31之方式,將收訊頻率設置於調諧器部10(步驟S32)。此時,控制部91以局部振盪電路12產生之局部振盪信號成為與上限頻率f31對應之頻率之方式,對局部振盪電路12發送指示。
繼而,控制部91判斷可否由該收訊處理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步驟S33)。於以該判斷,可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繼續進行該頻率下之收訊,從而結束搜尋處理。
於以步驟S33之判斷,無法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控制部91進行所搜尋之頻率fa為當前之搜尋頻率f31之上側或下側之哪一側之可能性較高之判斷(步驟S34)。於以該判斷,判斷為上側時,控制部91將其次所搜尋之頻率f32設定為當前之搜尋頻率f31與上限頻率Ax之中央(步驟S35)。此時之搜尋頻率f32係以(上限頻率 Ax-搜尋頻率f31)÷2算出。
又,於以步驟S34之判斷,判斷為下側時,控制部91將其次所搜尋之頻率f32設定為當前之搜尋頻率f31與下限頻率Bx之中央(步驟S36)。此時之搜尋頻率f32係以(搜尋頻率f31-下限頻率Bx)÷2算出。
繼而,返回至步驟S32,控制部91以接收於步驟S35或步驟S36中設定之收訊頻率f32之方式,將收訊頻率設置於調諧器部10。
以下,控制部91重複執行步驟S32~S36之處理,直到可由調諧器部10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為止,且進行逐漸接近作為目標之收訊頻率之控制。再者,圖7之步驟S35、S36表示自頻率f31朝向頻率f32之搜尋頻率之變化,該步驟S35、S36係每次重複進行處理時,所設定之頻率依序以接近作為目標之頻率之方式變化為f32、f33、…。
圖8係控制部91執行該搜尋演算法3時,調諧器部10中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該圖8之例係於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最初成為搜尋範圍之中央之頻率f31之後,於步驟S34中判斷搜尋頻率fa相較中央為上側之例。於該例中,收訊頻率變化為f31、f32、f33,不斷接近頻道之播送信號被傳輸之頻率fa,最終成為頻率fa,從而結束搜尋處理。
<搜尋演算法4>
圖9係表示搜尋演算法4之流程圖。圖10係表示執行搜尋演算法4時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之圖。搜尋演算法4係相當於搜尋演算法1之變化例。
於搜尋演算法1之情形時,將搜尋範圍之下限頻率f11設為最初之搜尋頻率。與此相對地,於搜尋演算法4之情形時,將自搜尋範圍之下限頻率f11偏移至上側之特定之頻率f41設定為最初進行搜尋之頻率fx(步驟S41)。以後進行與搜尋演算法1相同之處理。即,控制部91將收訊頻率f41設置於調諧器部10(步驟S42),控制部91判斷是否可接收 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步驟S43)。於以步驟S43之判斷,判斷可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之情形時,結束搜尋,於無法接收之情形時,控制部91將收訊頻率fx自當前之搜尋頻率f41偏移至遞進1個步驟之頻率f42(步驟S44)。其後,返回至步驟S42之處理,控制部91以接收該搜尋頻率f42之方式,將收訊頻率f42設置於調諧器部10。繼而,控制部91重複執行步驟S42、S43、S44之處理直到可由調諧器部10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為止。再者,圖9之步驟S44係表示自頻率f41朝向頻率f42之搜尋頻率之變化,該步驟S44係每次重複進行處理時,所設定之頻率不斷變化為f42、f43、…。
圖10係控制部91執行該搜尋演算法4時之調諧器部10中之收訊頻率之變化例。如圖10所示,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最初成為自搜尋範圍之下限頻率偏移之頻率f41,其後,成為遞進1個步驟之頻率f42,以下,以相同之頻率間隔逐漸升高。繼而,控制部91於可由調諧器部10以收訊頻率fa接收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時,將調諧器部10之收訊頻率固定為頻率fa,從而結束搜尋處理。
該搜尋演算法4係為了代替搜尋演算法1而準備。即,於控制部91判斷因某些原因而即便在搜尋時從自下限頻率偏移之頻率位置進行搜尋亦不存在問題時,將搜尋演算法1更換為該搜尋演算法4而使用。
再者,搜尋演算法4係設為從自搜尋範圍之下限頻率偏移之頻率位置開始進行搜尋之例。與此相對地,於搜尋演算法2所示之自搜尋範圍之上限頻率開始搜尋之情形時,亦可同樣地自已偏移之頻率位置開始搜尋。
[3.搜尋演算法之選擇處理例]
其次,參照圖11之流程圖,說明控制部91對各調諧器部10~80進行收訊指示之情形時之搜尋演算法之選擇處理例。此處,設為由第1調諧器部10進行選台,且其他調諧器部20~80設為收訊動作中。
又,於該例中,準備上述4個搜尋演算法1~4之內之除作為變化例之搜尋演算法4以外之搜尋演算法1、2、3,作為控制部91所使用之搜尋演算法。使用之優先順序係設為搜尋演算法1、2、3之順序。該優先順序亦可另行設定。或者,亦可優先地使用前次搜尋中使用之演算法。
首先,控制部91決定搜尋存在當前選台要求之頻道之播送信號時之搜尋頻率範圍(下限頻率與上限頻率),且決定搜尋該頻率範圍時之電壓控制振盪器12a之振盪頻率之可變範圍與分頻器12c之分頻比(步驟S51)。選台要求係由操作部93中之使用者操作或預先預約之錄影之開始等產生。
繼而,控制部91獲取其他調諧器部20~80之局部振盪電路22~82所產生之局部振盪信號之所有頻率資訊X(i)(步驟S52)。此時,控制部91所判斷之局部振盪信號之頻率資訊X(i)中包含各局部振盪電路22~82所包括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之資訊及分頻器之分頻比之資訊。
其後,控制部91判斷步驟S51中設定之電壓控制振盪器12a之假定之振盪頻率是否成為與其他局部振盪電路22~82所包括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一致或接近之值(步驟S53)。於以該判斷,成為一致或接近之值之情形時,控制部91變更步驟S51中已設定之電壓控制振盪器12a之振盪頻率範圍與分頻器12c之分頻比(步驟S54)後,返回至步驟S53之判斷。
繼而,於以步驟S53之判斷,判斷振盪頻率並非一致或接近之值時,控制部91轉移至步驟S55之判斷。
於步驟S55中,控制部91判斷於以當前設定中之搜尋演算法進行搜尋時,在電壓控制振盪器12a之振盪頻率之可變範圍內是否存在通過其他各局部振盪電路22~82所包括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之 可能性。
於以該步驟S55之判斷,判斷出具有通過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之可能性時,控制部91將搜尋演算法變更為另一搜尋演算法(步驟S56)。將搜尋演算法變更後,控制部91返回至步驟S55之判斷。
繼而,於以步驟S55之判斷,判斷不存在通過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之可能性時,控制部91利用已設定之搜尋演算法,開始進行已設定之搜尋頻率範圍內之調諧器部10之搜尋(步驟S57)。
當於該搜尋中,作為目標之頻道之播送信號可由調諧器部10接收時,進行此時之收訊頻率下之收訊,從而完成控制部91之控制下之選台。
繼之,說明控制部91於上述圖11之流程圖之處理中選擇執行搜尋演算法之具體例。此處,表示3個選擇例(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例1、2、3)。
<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例1>
於該例中,設為第1調諧器部10為收訊中(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2500MHz),且第2調諧器部20進行選台動作。其他調諧器部30~80未進行收訊動作。於第2調諧器部20之選台時電壓控制振盪器進行振盪之振盪頻率存在3000MHz左右(第1候補)與6000MHz左右(第2候補)之2個候補。第1候補之3000MHz左右與第2候補之6000MHz左右,利用第2調諧器部20內之局部振盪電路22之分頻器之分頻比之變更而成為相同頻率之局部振盪信號。
於此種條件時,控制部91於圖11之流程圖之步驟S53中,將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與第2調諧器部20之第1候補之振盪頻率3000MHz左右進行比較。此時,控制部91判斷2個振盪頻率並非為接近值,轉移至步驟S55之判斷。
於步驟S55中,控制部91判斷於使用搜尋演算法1時,在成為振 盪頻率3000MHz左右為止之搜尋範圍內,是否存在通過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之可能性。此處,設定中之搜尋演算法1係自搜尋範圍內之下限頻率進行搜尋之處理,且下限頻率較振盪頻率2500MHz更低,因此,控制部91於步驟S55中判斷通過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
於該例中,控制部91係於步驟S55之判斷之後轉移至步驟S56之處理,並將所應用之搜尋演算法自搜尋演算法1變更為搜尋演算法2。搜尋演算法2係自上限頻率進行搜尋範圍之搜尋。於採用該搜尋演算法2時,控制部91在步驟S55中判斷於搜尋第1候補之振盪頻率3000MHz左右時,不存在通過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之可能性。
因此,於該例中,控制部91於步驟S57中開始進行採用搜尋演算法2之第2調諧器部20之搜尋。
<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例2>
於該例中,設為第1調諧器部10為接收中(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6000MHz),且第2調諧器部20進行選台動作。其他調諧器部30~80不進行收訊動作。於第2調諧器部20進行選台時,電壓控制振盪器進行振盪之振盪頻率具有5980MHz左右(第1候補)與2990MHz左右(第2候補)之2個候補。
於此種條件時,控制部91於圖11之流程圖之步驟S53中,將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6000MHz與第2調諧器部20之第1候補之振盪頻率5980MHz左右進行比較。此時,控制部91判斷2個振盪頻率為接近值,從而於步驟S54中,將第2調諧器部20之振盪頻率變更為第2候補之振盪頻率2990MHz左右。
若成為該第2候補之振盪頻率2990MHz左右,則於步驟S53中,控制部91判斷其與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6000MHz分離後,轉移 至步驟S55之判斷。
於步驟S55中,控制部91判斷於使用搜尋演算法1時,在成為振盪頻率2990MHz左右為止之搜尋範圍內是否存在通過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6000MHz之可能性。此處設定中之搜尋演算法1係自搜尋範圍內之下限頻率進行搜尋之處理,且於步驟S55中判斷不通過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6000MHz。
因此,於該例中,控制部91於步驟S57中開始進行採用搜尋演算法1之第2調諧器部20之搜尋。
<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例3>
於該例中,設為第1調諧器部10與第2調諧器部20為接收中(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2500MHz及6000MHz),且第3調諧器部30進行選台動作。其他調諧器部40~80不進行收訊動作。於第3調諧器部30進行選台時,電壓控制振盪器進行振盪之振盪頻率具有2500MHz左右(第1候補)與5000MHz左右(第2候補)之2個候補。
於此種條件時,控制部91於步驟S53中將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及第2調諧器部20之振盪頻率6000MHz、與第3調諧器部30之第1候補之振盪頻率2500MHz左右進行比較。此時,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與第1候補之振盪頻率2500MHz左右大致一致,第3調諧器部30之振盪頻率於步驟S54中被變更為第2候補之振盪頻率5000MHz左右。
若成為該第2候補之振盪頻率5000MHz左右,則於步驟S53中,控制部91判斷其遠離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和第2調諧器部20之振盪頻率6000MH之任一者,從而轉移至步驟S55之判斷。
於步驟S55中,控制部91判斷於使用自下限頻率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1時,在成為振盪頻率5000MHz左右為止之搜尋範圍內存在通過第1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之可能性。
因此,控制部91於步驟S55之判斷之後轉移至步驟S56,將應用之搜尋演算法變更為自上限頻率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2。於採用該搜尋演算法2時,判斷在成為振盪頻率5000MHz左右為止之搜尋範圍內存在通過第2調諧器部20之振盪頻率6000MHz之可能性。
因此,進而,控制部91於步驟S55之判斷之後轉移至步驟S56,將應用之搜尋演算法變更為設定搜尋範圍內之中點之搜尋演算法3。於該搜尋演算法3時,控制部91於步驟S55中判斷在搜尋第2候補之振盪頻率5000MHz左右時不存在通過各調諧器部10之振盪頻率2500MHz及6000MHz之可能性。
因此,於該例中,控制部91於步驟S57中開始進行採用搜尋演算法3之搜尋。
如以上說明之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例1、2、3所述,控制部91無論何種情形時均選擇不通過其他調諧器部所包括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之搜尋演算法,執行傳輸信號之搜尋。因此,複數個調諧器部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不會成為大致相同之頻率,從而可進行各調諧器部不相互賦予干擾之適當之選台動作。
又,圖11之流程圖所示之搜尋演算法之選擇處理例係準備複數個候補作為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且控制部91自該複數個候補中選擇不與其他調諧器部中之振盪頻率一致之振盪頻率。控制部91先於搜尋演算法之選擇,進行此種處理,藉此,各調諧器部不相互賦予干擾之效果變得更加確實。但,即便於不進行自複數個候補中選擇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之處理而僅進行搜尋演算法之選擇之情形時,亦具有可進行各調諧器部不相互賦予干擾之適當之選台動作之效果。
[4.變化例]
圖1所示之調諧器部之配置數量係表示一例,亦可配置其他數量之調諧器部。又,關於圖3~圖10中說明之搜尋演算法之例亦表示有 較佳之例,可準備其他搜尋演算法作為選擇搜尋演算法時之候補。
又,於圖1所示之例中,將各調諧器部10~80設為被供給由1個天線94接收之信號之調諧器部。與此相對,例如,各個調諧器部亦可兼具接收地面播送信號之調諧器與接收衛星播送信號之調諧器之兩者,且連接有複數個天線。或者,亦可使複數個調諧器部之中之第1群之調諧器部成為接收地面播送信號之調諧器部,且第2群之調諧器部成為接收衛星播送信號之調諧器部。
又,於圖11之流程圖所示之搜尋演算法選擇處理例中,控制部91判斷搜尋時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是否通過其他調諧器部所包括之局部振盪電路內之電壓控制振盪器之振盪頻率。與此相對,控制部亦可判斷於搜尋時被供給至調諧器部之局部振盪信號之頻率是否通過被供給至其他調諧器部之收訊電路之局部振盪信號之頻率,且基於該判斷而選擇搜尋演算法。
又,圖1所示之例係應用於接收電視播送信號之調諧器部之控制。相對於此,亦可將本揭示之處理應用於包括接收其他無線傳輸信號或有線傳輸信號之複數個調諧器部之各種收訊裝置。
再者,本揭示亦可獲得如下所述之構成。
(1)
一種收訊裝置,其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上述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信號;及控制部,其係準備複數個利用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
(2)
如上述(1)之收訊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係判斷上述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具備之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且於利用特定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選擇避開成為與該經判斷之振盪頻率一致之振盪頻率或接近之振盪頻率之搜尋演算法。
(3)
如上述(1)或(2)之收訊裝置,其中準備自搜尋頻率範圍之下側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與自搜尋頻率範圍之上側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之至少2個搜尋演算法作為上述搜尋演算法。
(4)
如上述(3)之收訊裝置,其中進而準備自搜尋頻率範圍之大致中央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作為上述搜尋演算法。
(5)
如上述(1)~(4)中任一項之收訊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係於利用上述特定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若無法藉由改變對該特定之收訊電路供給局部振盪頻率信號之局部振盪電路所具備之分頻器之設定,而避開成為與上述經判斷之振盪頻率一致之振盪頻率或接近之振盪頻率之情形時,將上述搜尋演算法變更為其他搜尋演算法。
(6)
一種電子機器,其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上述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頻率信號;控制部,其係準備複數個利用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及處理部,其處理由上述複數個收訊電路接收到之信號。
進而,本揭示之技術方案中記載之構成或處理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例。業者應理解,毋庸置疑,只要不脫離本揭示之精神,便可進行各種改變、組合、及其他實施形態例可能產生之情況。

Claims (6)

  1. 一種收訊裝置,其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上述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信號;及控制部,其係準備複數個利用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
  2. 如請求項1之收訊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係判斷上述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具備之振盪器之振盪頻率,且於利用特定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選擇避開成為與經判斷之振盪頻率一致之振盪頻率或接近之振盪頻率之搜尋演算法。
  3. 如請求項2之收訊裝置,其中準備自搜尋頻率範圍之下側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與自搜尋頻率範圍之上側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之至少2個搜尋演算法作為上述搜尋演算法。
  4. 如請求項3之收訊裝置,其中進而準備自搜尋頻率範圍之大致中央進行搜尋之搜尋演算法作為上述搜尋演算法。
  5. 如請求項1之收訊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係於利用特定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若無法藉由改變對上述特定之收訊電路供給局部振盪頻率信號之局部振盪電路所具備之分頻器之設定,而避開成為與經判斷之振盪頻率一致之振盪頻率或接近之振盪頻率之情形時,將上述搜尋演算法變更為其他搜尋演算法。
  6. 一種電子機器,其包括:複數個收訊電路,其等接收傳輸信號; 複數個局部振盪電路,其等對上述複數個收訊電路之各者供給局部振盪頻率信號;控制部,其係準備複數個利用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之搜尋演算法,且根據其他收訊電路或其他局部振盪電路所處理之頻率,選擇上述各個收訊電路搜尋收訊頻率時之搜尋演算法;及處理部,其處理由上述複數個收訊電路接收到之信號。
TW103101882A 2013-03-15 2014-01-17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40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3128 2013-03-15
JP2013053128 2013-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6572A TW201436572A (zh) 2014-09-16
TWI640202B true TWI640202B (zh) 2018-11-01

Family

ID=5153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1882A TWI640202B (zh) 2013-03-15 2014-01-17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73297A1 (zh)
EP (1) EP2975772B1 (zh)
JP (1) JPWO2014141573A1 (zh)
KR (1) KR20150129595A (zh)
CN (1) CN104272598B (zh)
BR (1) BR112014027962A2 (zh)
TW (1) TWI640202B (zh)
WO (1) WO201414157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3911A (ja) * 1990-02-20 1991-1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用ラジオ受信機
TW200302632A (en) * 2002-01-18 2003-08-01 Niigata Seimitsu K K Receiver
US20060116093A1 (en) * 2004-11-30 200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roadcast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187723B1 (en) * 1999-09-24 2007-03-06 Nec Corporation Local oscillation signal supply method and circuit therefor
CN101032088A (zh) * 2005-07-29 2007-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采用该接收装置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9044B2 (ja) * 1989-05-24 2000-02-14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受信機のスキャン装置
JP2009188515A (ja) * 2008-02-04 2009-08-20 Sharp Corp 複合チューナ
JP2009225388A (ja) * 2008-03-19 2009-10-01 Hitachi Ltd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のチャンネルリスト作成方法
JP2010109850A (ja) * 2008-10-31 2010-05-13 Sony Corp チュー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3911A (ja) * 1990-02-20 1991-1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用ラジオ受信機
US7187723B1 (en) * 1999-09-24 2007-03-06 Nec Corporation Local oscillation signal supply method and circuit therefor
TW200302632A (en) * 2002-01-18 2003-08-01 Niigata Seimitsu K K Receiver
US20060116093A1 (en) * 2004-11-30 200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roadcast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032088A (zh) * 2005-07-29 2007-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采用该接收装置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75772B1 (en) 2018-03-07
EP2975772A4 (en) 2016-09-28
EP2975772A1 (en) 2016-01-20
TW201436572A (zh) 2014-09-16
JPWO2014141573A1 (ja) 2017-02-16
WO2014141573A1 (ja) 2014-09-18
BR112014027962A2 (pt) 2017-06-27
CN104272598B (zh) 2016-03-09
US20150373297A1 (en) 2015-12-24
KR20150129595A (ko) 2015-11-20
CN104272598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145188A (ja) 受信装置
JPH0897684A (ja) 無線受信機の選局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受信機
TWI640202B (zh)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173171B2 (ja) ラジオ受信機及び搬送波検出方法
TWI625973B (zh) 接收裝置及電子設備
JP5821879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0393053B1 (ko) 자동 채널 설정방법
US8248539B2 (en) Channel selecting device, channel select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0059706A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の選局方式
KR101427749B1 (ko) 디지털 튜너의 채널 선국 장치 및 방법
JP3954961B2 (ja) 自動選局装置、及びプリセット方法
KR0144215B1 (ko) 채널 자동 탐색 방법
KR100547177B1 (ko) 라디오 주파수 선국시스템 및 그 선국방법
KR19990051268A (ko) 채널 자동 탐색 방법
JP3306002B2 (ja) テレビ信号の選局装置
JP2005333198A (ja) 地上波デジタル放送受信チューナ
JP2007166257A (ja) 選局サーチ装置
JPH10335985A (ja) チャンネル選局装置
JPH1118017A (ja) 衛星放送受信装置
JP2015156575A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並びに中間周波数切換え方法
JP2009232355A (ja) チューナ部のチャンネルスキャン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装置
JP2006295406A (ja) デジタル放送信号受信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KR20080056446A (ko) 디지털 튜너의 파인 튜닝 방법
KR19980031551A (ko) 강제 스킵을 이용한 고속 채널서치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