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8874B - 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貼合方法及物品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貼合方法及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38874B TWI638874B TW104119020A TW104119020A TWI638874B TW I638874 B TWI638874 B TW I638874B TW 104119020 A TW104119020 A TW 104119020A TW 104119020 A TW104119020 A TW 104119020A TW I638874 B TWI638874 B TW I63887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composition
- ultraviolet
- acrylate
- curable resin
- me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生產性良好、揮發性低、低介電係數、能夠得到硬化性及密合性佳之顯示體單元等光學構件、作業性及保存穩定性優異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一種用以將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之樹脂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柔軟化成分(B)、光聚合性寡聚物(C)、光聚合起始劑(E)。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將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與製造使用有該樹脂組成物之光學構件的方法。
近年來,於液晶顯示器、電漿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貼合觸控面板,而可進行畫面輸入之顯示裝置被廣泛利用。該觸控面板具有如下構造:形成有透明電極之玻璃板或樹脂製膜空開少許間隙地對向貼合,並視需要於其觸控面上貼合玻璃或樹脂製之透明保護板。
觸控面板中之形成有透明電極之玻璃板或膜與玻璃或樹脂製之透明保護板之貼合、或者觸控面板與顯示體單元之貼合,有使用雙面黏著片之技術。然而,若使用雙面黏著片,則會有氣泡容易進入之問題。作為代替雙面黏著片之技術,提出有利用具有柔軟性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進行貼合之技術。
另一方面,作為用於以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將觸控面板與顯示體單元貼合之技術的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已知使用各式各樣之光聚合性單體。例如,於專利文獻1提出使用丙烯酸異莰酯、二環戊烯基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酸經丁酯等。然而,此等之光聚合性單體,揮發性高,於觸控面板製造過程之真空下,使用中隨著時間
的經過,此等之化合物亦逐漸揮發,而使得成分比率改變,有無法確保一定物性之問題。
另一方面,於專利文獻2,則記載有於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
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使用(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作為長鏈之(甲基)丙烯酸酯。然而,此種不具有支鏈之長鏈的(甲基)丙烯酸酯,當與光聚合性寡聚物或柔軟化成分合併使用之情形時,無法發揮充分之相溶性,且會有因為長時間之放置而析出不溶成分之虞,且亦難以使樹脂組成物之黏度降低。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470735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563983號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性良好、揮發性低、低介電係數、能夠得到硬化性及密合性佳之顯示體單元等光學構件、作業性及保存穩定性優異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前述課題,經潛心研究後,結果完成本發明。亦即,本發明係關於下述(1)~(17)。
(1)一種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係用以將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其特徵在於:含有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柔軟化成分(B)、光聚合性寡聚物(C)、光聚合起始劑(E)。
(2)如(1)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為下述式
(10)。
(上述式中,R表示H或CH3,R2表示碳數10~20個之烷基。)。
(3)如(1)或(2)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光聚合性寡聚物(C)含有選自由胺酯(甲基)丙烯酸酯(urethane(meth)acrylate)、具有聚異戊二烯或氫化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聚丁二烯或氫化聚丁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組成之群中任1種以上。
(4)如(3)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光聚合性寡聚物(C)為具有選自由聚丙烯/聚丁二烯/氫化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氫化聚異戊二烯組成之群中至少1種以上之骨架的胺酯(甲基)丙烯酸酯。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A)成分以外之光聚合性單體(D),該(D)成分由下述式(1)表示,
(式中,R1表示氫原子或CH3,n表示1~3之整數)。
(6)如(5)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前述式(1)為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
(7)如(1)至(6)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有含羥基聚合物、液狀萜烯系樹脂之任一者或兩者作為柔軟化成分(B)。
(8)如(1)至(7)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有1~30重量%之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
(9)如(1)至(7)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A)成分以外之光聚合性單體(D),該(D)成分含有不具有羥基之光聚合性單體。
(10)如(1)至(9)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有丙烯酸異十八酯(isostearyl acrylate)作為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
(11)一種貼合有至少2片光學基材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驟1~2:(步驟1)對至少一片光學基材塗佈(1)~(11)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形成塗佈層,對該塗佈層照射紫外線,藉
此得到具有硬化物層之光學基材,(步驟2)對步驟1所得之光學基材之硬化物層貼合其他光學基材或貼合藉由步驟1所得之其他光學基材之硬化物層。
(12)如(11)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1所得之硬化物層具有存在於光學基材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和光學基材側相反側之未硬化部分。
(13)如(12)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步驟1~2之後,進一步具有下述步驟3,(步驟3)對貼合之光學基材中具有未硬化部分之硬化物層照射紫外線,使該硬化物層硬化。
(14)如(12)或(13)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步驟1對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照射之紫外線,當使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為100時,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在30以下。
(15)如(12)或(13)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步驟1對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照射之紫外線,當使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為100時,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在10以下。
(16)一種硬化物,係對(1)~(10)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得。
(17)一種觸控面板,係使用(1)~(10)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而成。
1‧‧‧液晶顯示單元
2‧‧‧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
3‧‧‧透明基板
4‧‧‧遮光部
5‧‧‧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6‧‧‧具有未硬化部分之硬化物層
7‧‧‧樹脂硬化物層
8‧‧‧紫外線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第1實施形態的步驟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第2實施形態的步驟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第3實施形態的步驟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第4實施形態的步驟圖。
圖5,係藉由本發明所得之光學構件之概略圖。
首先,說明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另,所謂「可添加於使用於光學用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係指不含有會降低硬化物之透明性至無法使用於光學用之程度的添加物。另,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甲基)丙烯酸酯」,係指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烯酸酯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甲基)丙烯酸」等亦相同。又,「丙烯酸酯」僅表示丙烯酸酯,不包括甲基丙烯酸酯。
以使用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製樹脂組成物,製作硬化後之厚度成為200μm之硬化物片時,該片之400~800nm波長之光的較佳平均透射率至少為90%。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係用以將至少2片光學基材加以貼合之樹脂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碳數更佳為16~25。
可作為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使用的(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異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異十八酯(isostear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異十六酯、(甲基)丙烯酸異二十二酯(isobehenyl(meth)acrylate)等。市售品例如可列舉:新中村化學工業公司製之丙烯酸異十八酯、共榮
社化學公司製之LIGHT ACRYLATE IS-A等。
以此方式,藉由使用具有具備支鏈之長鏈脂肪鏈的(甲基)丙烯酸酯,而可作為提高與柔軟化成分(B)或聚合性寡聚物(C)之相溶性的介質發揮作用,且即使長時間放置亦可有效防止不溶成分析出等。又,亦可確保柔軟性,且同時得到介電係數低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含有之具
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較佳使用下述式(10)所表示之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式中,R表示H或CH3,R2表示碳數10~20個之烷基,n表示10~25之整數。)。
此處,R2之碳數更佳為15~20。
藉由使用上述式(10)之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提升柔軟性與反應性。又,其中,從低揮發性與反應性及柔軟性之觀點,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異十八酯。
又,亦可將上述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作為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較佳合
併使用上述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與具有不具備支鏈之(直鏈之)碳數8~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F)。作為具有直鏈之碳數8~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F),可使用下述式(11)。
較佳使用上述式(11)表示之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上
述式中,R表示H或CH3,R3表示碳數8~20個之烷基,n表示10~25之整數。)。此處,R3之碳數更佳為15~20。
藉由使用上述式(11)之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能夠提升柔軟性與反應性。又,其中,從低揮發性與反應性及柔軟性之觀點,更佳為(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此處,從避免樹脂組成物本身白濁,確保透明性,且同時提
升相溶性之觀點,使上述式(10)及/或上述式(11)之R2或R3之烷基的數目為MR,於後述之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中,當使不包括丙烯醯基之總碳數為MC,並使碳之支鏈的個數為MB時,較佳顯示一定之比率。具體而言,較佳為含有MR/(MC+MB)(以下,稱為特殊比率。)在5.5以下此類之兩化合物的樹脂組成物,尤佳在5以下。又,從形成耐白化性亦尤佳者之觀點,較佳為含有上述低揮發、耐白化性丙烯酸酯,且同時含有上
述特殊比率在5.5以下此類之兩化合物的樹脂組成物,尤佳在5以下。
組成物中之(A)成分的含量,通常為1~90重量%,較佳為1~80重量%左右。
此處,該含量較佳在1~40重量%以下,更佳在1~30重量%以下。藉由位於該範圍,係由於可達成提升與後述之柔軟化成分(B)及光聚合性寡聚物(C)之相溶性,賦予柔軟性,且同時抑制介電係數升高之功能,並且可有效防止不溶成分析出、沈澱,可抑制使樹脂組成物之極性變得過低。
較佳合併使用上述(A)成分與(F)成分,於此情形時,較佳為(A)成分之含量在(F)成分之含量以上。又,以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計,(A)成分:(F)成分較佳為9.9:0.1~0.1:9.9,更佳為9:1~3:7,再更佳為9:1~5:5,尤佳為9:1~6:4。
於本發明中,作為與(A)成分合併使用之後述之光聚合性單體(D),較佳使用不具有羥基之光聚合性單體。以此方式,藉由合併使用不具有羥基之光聚合性單體,可抑制使極性變得過高,可將極性抑制至一定程度。並且,為了可容易得到不易含有水分之樹脂組成物。此種不具有羥基之光聚合性單體,可使用從後述之光聚合性單體(D)排除具有羥基之光聚合性單體者。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含有柔軟化成分(B)。柔軟化成分(B)不會因紫外線而交聯,因存在於光聚合性寡聚物或光聚合性單體之交聯之間,而具有賦予柔軟性且降低收縮率之功能。又,亦具有賦予黏性等提升密合性之功能。
作為此種柔軟化成分(8),可列舉相溶於組成物中之聚合物、寡聚物、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ic ester)類、磷酸酯類、二醇酯(glycol ester)類、檸檬酸酯類、脂肪族二元酸酯類、脂肪酸酯類、環氧系塑化劑、蓖麻油類、萜烯系樹脂、加氫萜烯系樹脂及液狀萜烯等。作為上述寡聚物、聚合物之例,可例示具有聚異戊二烯骨架、氫化聚異戊二烯骨架、聚丁二烯骨架、氫化聚丁二烯骨架或二甲苯骨架之寡聚物或聚合物及其酯化物;己二酸酯系寡聚物;聚丁烯等。從透明性之觀點,較佳為加氫萜烯系樹脂、氫化聚異戊二烯、氫化聚丁二烯、聚丁烯、液狀萜烯。並且,從接著強度及與其他材料之相溶性的觀點,尤佳為在末端或側鏈含有羥基之加氫萜烯系樹脂、在末端或側鏈含有羥基之氫化聚異戊二烯、在末端或側鏈含有羥基之氫化聚丁二烯等含有羥基之聚合物、液狀萜烯樹脂。
柔軟化成分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柔軟
化成分(B)可以固體或亦可以液狀來使用,柔軟化成分通常為5~70重量%,較佳為10~60重量%。又,固體之柔軟化成分通常為5~40重量%,較佳為10~35重量%。液狀之柔軟化成分通常為10~70重量%,較佳為20~60重量%。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含有光聚合性寡聚物(C)。作為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的光聚合性寡聚物(C),並無特別限定,較佳使用選自由胺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聚異戊二烯或氫化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聚丁二烯或氫化聚丁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組成之群中的任一者。其中,從接著強度之觀點,較佳為胺酯(甲基)丙烯酸酯,並且,從耐濕性之觀點,更佳為具有選自由聚丁二烯/氫化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氫化聚異戊二烯組成之群
中的至少1種以上之骨架的胺酯(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胺酯(甲基)丙烯酸酯,係藉由使多元醇、聚異氰酸酯及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反應而得。
作為多元醇,例如可列舉:聚丁二烯二醇、氫化聚丁二烯二醇、聚異戊二烯二醇、氫化聚異戊二烯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等碳數1~10之伸烷基(alkylene)二醇、三羥甲基丙烷、新戊四醇等三醇、二羥甲基三環癸烷(tricyclodecane dimethylol)、雙-[羥基甲基]-環己烷等具有環狀骨架之醇等;及藉由該等多元醇與多元酸(例如,丁二酸、鄰苯二甲酸、六氫鄰苯二甲酸酐、對苯二甲酸、己二酸、壬二酸、四氫鄰苯二甲酸酐等)之反應而獲得之聚酯多元醇、藉由多元醇與ε-己內酯之反應而獲得之己內酯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例如藉由1,6-己二醇與碳酸二苯酯之反應而獲得之聚碳酸酯二醇等)或聚醚多元醇(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伸丁二醇、環氧乙烷改質雙酚A等)。作為上述多元醇,就接著強度與耐濕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丙二醇、聚丁二烯二醇、氫化聚丁二烯二醇、聚異戊二烯二醇、氫化聚異戊二烯二醇,就透明性與柔軟性之觀點而言,尤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以上之丙二醇、氫化聚丁二烯二醇、氫化聚異戊二烯二醇。就耐熱著色性等變色性、相溶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氫化聚丁二烯二醇。此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000以下,更佳為5000以下。又,亦可視需要而合併使用兩種以上之多元醇。
作為有機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異佛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
4,4'-二異氰酸酯或異氰酸雙環戊酯等。其中,就強韌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異佛酮二異氰酸酯。
又,作為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使用(甲基)
丙烯酸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羥基C2~C4烷基酯、二羥甲基環己基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羥基己內酯、羥基末端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用以得到上述胺酯(甲基)丙烯酸酯之反應,例如以下述方
式進行。亦即,於多元醇中以其羥基每1當量,有機聚異氰酸酯之異氰酸酯基較佳成為1.1~2.0當量,更佳成為1.1~1.5當量的方式混合有機聚異氰酸酯,於反應溫度較佳為70~90℃進行反應,而合成胺酯寡聚物。接著,以胺酯寡聚物之異氰酸酯基每1當量,(甲基)丙烯酸羥基酯化合物之羥基較佳成為1~1.5當量的方式混合(甲基)丙烯酸羥基酯化合物,於70~90℃進行反應,可獲得目標之胺酯(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胺酯(甲基)丙烯酸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7000
~100000左右,更佳為10000~60000。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7000,則收縮會變大,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100000,則硬化性會變得不足。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胺酯(甲基)丙烯酸
酯可以任意比例混合1種或2種以上使用。胺酯(甲基)丙烯酸酯於本發明之光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通常為5~90重量%,較佳為10~50重量%。
上述具有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係於聚異戊二烯分子之末端或支鏈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具有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
基)丙烯酸酯可採用UC-203、UC-102、UC-1(可樂麗公司製造)。具有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之聚苯乙烯換算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50000,更佳為25000~45000左右。
具有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於本發明之光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通常為5~90重量%,較佳為10~50重量%。
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含有光聚合性單體(D)。作為光聚合性單體(D),可適合使用分子中具有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此處,所謂光聚合性單體(D),係表示不包括胺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聚異戊二烯或氫化聚異戊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聚丁二烯或氫化聚丁二烯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含有之光聚合性單體(D),可適合使用下述式(1)所表示之單官能丙烯酸酯,
(式中,R1表示氫原子或CH3,n表示1~3之整數)。
該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組成比例,適宜為上述式(1)所表示之單官能丙烯酸酯為1~20重量%,光聚合性寡聚物(C)為5~90重量%,式(1)以外之光聚合性單體(D)為5~90重量%,光聚合起始劑(E)為
0.1~5重量%,其他成分為剩餘部分。
作為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之上述式(1)所
表示之單官能丙烯酸酯(A),可列舉:丙烯酸4-羥基丁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3-羥基丙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亦可視需要合併使用兩種以上。此處,於上述式(1)中n為2以下時(尤其是n為1以下時),R1較佳為甲基。又,於n為3以上時,R1較佳為氫原子。又,於上述式(1)中總碳數為2以上較佳,其原因在於:可獲得揮發性低,白濁少之樹脂組成物。其中,從接著強度與耐白化性之觀點,較佳為下述式(2)所表示之單官能丙烯酸酯,
(式中,n表示2~4之整數)。
作為上述式(2)所表示之單官能丙烯酸酯,可列舉:丙烯酸4-羥基丁酯、丙烯酸3-羥基丙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進一步,從低揮發性之觀點,尤佳為丙烯酸4-羥基丁酯。若使用甲基丙烯酸酯系樹脂,則會有硬化速度變慢之傾向,且實際使用樹脂組成物時,硬化耗費時間,故而欠佳。
此處,於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中,將除去丙烯醯基之總碳數設為MC,將OH基之數設為MOH時,於將碳之支鏈之個數設為MB時,MOH
/(MC+MB)較佳為0.3以下,更佳為0.28以下,尤佳為0.25以下。藉由位於此種範圍,而成為一定程度高分子量,因此抑制揮發、白濁,且可實現如下情況,即有效地防止由羥基引起之變白。以下,將滿足該條件之上述式(1)所表示之單官能丙烯酸酯稱為低揮發、耐白化性丙烯酸酯。
前述式(1)所表示之光聚合性單體之含量較佳為1~20重
量%,更佳為2~10重量%,進一步尤佳為5.5~8重量%。若式(1)成分之含量未達1%,則耐白化性會降低。另一方面,若為20重量%以上,則有於貼合時氣泡變得容易進入,或者與其他成分之相溶性變差而液發生白濁之虞。
另,於本發明中,於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含有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情況,由於一部分硬化速度之降低或對耐白化性等物性造成不良影響,故而欠佳。於含有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情形時,較佳為10重量%以下,尤佳為5重量%以下。
前述式(1)所表示之光聚合性單體以外之分子中具有1個
(甲基)丙烯醯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具體而言,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鯨蠟酯、(甲基)丙烯酸異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等碳數5~25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醯基啉、(甲基)丙烯酸苯基環氧丙酯、三環癸烷(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烷酯、丙烯酸1-金剛烷酯、丙烯酸
2-甲基-2-金剛烷酯、丙烯酸2-乙基-2-金剛烷酯、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酯、聚丙烯氧(polypropylene oxide)改質(甲基)丙烯酸壬基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二烯氧基乙酯等具有環狀骨架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羥基之碳數5~7之(甲基)丙烯酸烷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氧改質(甲基)丙烯酸壬基苯酯等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氧化乙烯改質苯氧基化磷酸(甲基)丙烯酸酯、氧化乙烯改質丁氧基化磷酸(甲基)丙烯酸酯及氧化乙烯改質辛氧基化磷酸(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甲基)丙烯酸四糠酯等。
於本發明之組成物,在不損及本發明之特性的範圍,可含有
(分子中具有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三環癸烷二羥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伸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烯化氧改質雙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氧化乙烯改質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辛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羥甲基C2~C10烷烴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聚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聚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聚乙氧基聚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羥甲基C2~C10烷烴聚烷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三聚異氰酸三[(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氧化乙烯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氧化丙烯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烯化氧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聚乙氧基四(甲基)丙
烯酸酯、新戊四醇聚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於本發明中,於合併使用之情形時,為了抑制硬化收縮,較佳使用1或2官能之(甲基)丙烯酸酯。
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此等(甲基)丙烯酸
酯單體成分可以任意比例混合1種或2種以上使用。上述(1)以外之光聚合性單體(D)於本發明之光硬化型透明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通常為5~90重量%,較佳為10~50重量%。若少於5重量%,則硬化性變得不足,若多於90重量%,則收縮會變大。
又,於本發明中,上述式(1)成分:上述式(10)成分之
比率(重量比)較佳為1:2~1:25之範圍,尤佳為1:3~1:15之範圍。
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在不損及本發明之
特性的範圍,使用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提升硬化性或提升硬化物之硬度、硬化速度的功能。又,作為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若為藉由使環氧丙基醚型環氧化合物與(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者,則均可使用,作為較佳使用之用以得到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的環氧丙基醚型環氧化合物,可列舉:雙酚A或其烯化氧加成物之二環氧丙基醚、雙酚F或其烯化氧加成物之二環氧丙基醚、加氫雙酚A或其烯化氧加成物之二環氧丙基醚、加氫雙酚F或其烯化氧加成物之二環氧丙基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新戊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丁二
醇二環氧丙基醚、己二醇二環氧丙基醚、環己烷二甲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等。
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係藉由使此等環氧丙基醚型環氧化合
物與(甲基)丙烯酸於如下述之條件下進行反應而獲得。
使(甲基)丙烯酸相對於環氧丙基醚型環氧化合物之環氧基
1當量,以0.9~1.5莫耳,更佳為0.95~1.1莫耳之比率進行反應。反應溫度較佳為80~120℃,反應時間為10~35小時左右。為了促進反應,例如較佳使用三苯基膦、TAP、三乙醇胺、四乙基氯化銨等觸媒。又,反應中,為了防止聚合,例如亦可使用對甲氧基苯酚、甲基對苯二酚等作為聚合抑制劑。
作為本發明中可較佳使用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為自雙
酚A型之環氧化合物獲得之雙酚A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作為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10000。
環氧(甲基)丙烯酸酯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通常為1~80重量%,較佳為5~30重量%。
作為本發明之組成物所含有之光聚合起始劑(E),並無特
別限定,例如可列舉: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乙氧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BASF製造)、2-羥基-2-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醇寡聚物(Esacure ONE;Lamberti製造)、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Irgacure-2959;
BASF製造)、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Irgacure-127;BASF製造)、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Irgacure-651;BASF製造)、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Darocure-1173;BASF製造)、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N-啉基丙烷-1-酮(Irgacure-907;BASF製造)、氧基-苯基-乙酸2-[2-側氧基-2-苯基-乙醯氧基-乙氧基]-乙酯與氧基-苯基-乙酸2-[2-羥基-乙氧基]-乙酯之混合物(Irgacure-754;BASF製造)、2-苄基-2-二甲胺基-1-(4-N-啉基苯基)-丁烷-1-酮、2-氯9-氧硫、2,4-二甲基9-氧硫、2,4-二異丙基9-氧硫、異丙基9-氧硫等。
於本發明中,關於上述光聚合起始劑(E),較佳使用下述
之光聚合起始劑:該光聚合起始劑於乙腈或甲醇中測得之於302nm或313nm之莫耳吸光係數為300ml/(g‧cm)以上,且於365nm之莫耳吸光係數為100ml/(g‧cm)以下。藉由使用此種光聚合起始劑,可有助於提高接著強度。藉由在302nm或313nm之莫耳吸光係數為300ml/(g‧cm)以上,從而步驟3中之硬化時之硬化變得充分。另一方面,藉由在365nm之莫耳吸光係數為100ml/(g‧cm)以下,可適當抑制於下述步驟1中之硬化時過度之硬化,使密合性提高。
作為此種光聚合起始劑(E),例如可列舉: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BASF製造)、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Darocure-1173;BASF製造)、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Irgacure-2959;BASF製造)、苯基乙醛
酸甲酯(Darocure MBF;BASF製造)等。
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該等光聚合起始劑
(E)可以任意比例混合1種或2種以上使用。光聚合起始劑(E)於本發明之光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通常為0.2~5重量%,較佳為0.3~3重量%。若多於5重量%,則有下述之虞:當獲得具有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和光學基材側相反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時,無法形成未硬化部分,或樹脂硬化物層之透明性變差。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含有後述之添加劑等
作為其他成分。
並且,亦可將可成為光聚合起始助劑之胺類等與上述之光聚
合起始劑合併使用。作為可使用之胺類等,可列舉:苯甲酸2-二甲胺基乙酯、二甲胺基苯乙酮、對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或對二甲胺基苯甲酸異戊酯等。於使用該胺類等光聚合起始助劑之情形時,於本發明之接著用樹脂組成物中之含量通常為0.005~5重量%,較佳為0.01~3重量%。
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亦可視需要,添加抗
氧化劑、有機溶劑、矽烷偶合劑、聚合抑制劑、調平劑、抗靜電劑、表面潤滑劑、螢光增白劑、光穩定劑(例如受阻胺化合物等)、填充劑等之添加劑。
作為抗氧化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BHT、2,4-雙-(正
辛硫基)-6-(4-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胺基)-1,3,5-三、新戊四醇基(pentaerythrityl)-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2-硫基-二伸乙基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
丙酸酯]、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丙醯胺)、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三聚異氰酸酯、辛基化二苯胺、2,4-雙[(辛硫基)甲基-鄰甲酚、異辛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二丁基羥基甲苯等。
作為有機溶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
等醇類、二甲基碸、二甲基亞碸、四氫呋喃、二烷、甲苯、二甲苯等。
作為矽烷偶合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3-環氧丙氧基丙
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N-(2-(乙烯基苄基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鹽酸鹽、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矽烷系偶合劑;異丙基(N-乙基胺基乙基胺基)鈦酸酯、三異硬脂醯基鈦酸異丙酯、二(二辛基焦磷酸)羥基乙酸酯鈦、四異丙基二(二辛基亞磷醯氧基)鈦酸酯、新烷氧基三(對N-(β-胺基乙基)胺基苯基)鈦酸酯等鈦系偶合劑;乙醯丙酮酸鋯、甲基丙烯酸鋯、丙酸鋯、
新烷氧基鋯酸酯、新烷氧基三新癸醯基鋯酸酯、新烷氧基三(十二碳醯基)苯磺醯基鋯酸酯、新烷氧基三(伸乙基二胺基乙基)鋯酸酯、新烷氧基三(間胺基苯基)鋯酸酯、碳酸鋯銨、乙醯丙酮酸鋁、甲基丙烯酸鋁、丙酸鋁等鋯或鋁系偶合劑等。
作為聚合抑制劑之具體例,可列舉:對甲氧基苯酚、甲基對
苯二酚等。
作為光穩定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1,2,2,6,6-五甲基-4
-哌啶醇、2,2,6,6-四甲基-4-哌啶醇、1,2,2,6,6-五甲基-4-(甲基)丙烯酸哌啶酯(艾迪科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A-82)、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1,2,3,4-丁烷四羧酸與1,2,2,6,6-五甲基-4-哌啶醇及3,9-雙(2-羥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之混合酯化物、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碳酸雙(1-十一烷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酯、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4-苯甲醯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2-[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4-[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雙(1,1-二甲基乙基)-4-羥基苯基]甲基]丁酯、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酯,1,1-二甲基乙基過氧化氫與辛烷之反應產物、N,N',N",N'''-四-(4,6-雙-(丁基
-(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胺基)-三-2-基)-4,7-二氮癸烷-1,10-二胺、二丁胺-1,3,5-三-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與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胺之聚縮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琥珀酸二甲酯與4-羥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之聚合物、2,2,4,4-四甲基-20-(β-月桂基氧基羰基)乙基-7--3,20-二氮二螺[5,1,11,2]二十一烷-21-酮、β-丙胺酸,N,-(2,2,6,6-四甲基-4-哌啶基)-十二烷基酯/十四烷基酯、N-乙醯基-3-十二烷基-1-(2,2,6,6-四甲基-4-哌啶基)吡咯啶-2,5-二酮、2,2,4,4-四甲基-7--3,20-二氮二螺[5,1,11,2]二十一烷-21-酮、2,2,4,4-四甲基-21--3,20-二氮二環-[5,1,11,2]-二十一烷-20-丙酸十二烷基酯/十四烷基酯、丙二酸-[(4-甲氧基苯基)-亞甲基]-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2,2,6,6-四甲基-4-哌啶醇之高級脂肪酸酯、1,3-苯二羧醯亞胺,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等受阻胺系、八苯酮等二苯甲酮系化合物、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3,4,5,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2-羥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戊基苯基)苯并三唑、甲基3-(3-(2H-苯并三唑-2-基)-5-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與聚乙二醇之反應產物、2-(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等苯并三唑系化合物、2,4-二
-第三丁基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等苯甲酸酯系、2-(4,6-二苯基-1,3,5-三-2-基)-5-[(己基)氧基]苯酚等三系化合物等,尤佳為受阻胺系化合物。
作為填充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結晶二氧化矽、熔融二
氧化矽、氧化鋁、鋯英石、矽酸鈣、碳酸鈣、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氧化鋯、橄欖石、塊滑石、尖晶石、氧化鈦、滑石等粉體或使該等球形化而成之顆粒等。
各種添加劑存在於組成物中之情形時,各種添加劑於光硬化
型透明樹脂組成物中之重量比例為0.01~3重量%,較佳為0.01~1重量%,更佳為0.02~0.5重量%。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將上述各成分於常溫
~80℃進行混合溶解而獲得,亦可視需要,藉由過濾等操作將夾雜物去除。
本發明之接著用樹脂組成物較佳考慮塗佈性,以25℃之黏度成為300~40000mPa‧s之範圍之方式適當調節成分之摻合比。
接著,說明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光學構
件之製造步驟的較佳形態。
於本發明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中,較佳藉由下述(步驟1)~(步驟3)貼合至少2片光學基材。另,於判斷於(步驟2)之階段可確保充分之接著強度之情形時,可省略(步驟3)。
(步驟1)係如下之步驟:對至少1片光學基材,塗佈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而形成塗佈層,對該塗佈層照射紫外線,藉此獲得具有硬化物層之光學基材,該硬化物層具有存在於該塗佈層中之光學基材側(塗佈
層之下部側)的硬化部分(以下,稱為「硬化物層之硬化部分」或簡稱為「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和光學基材側相反側(塗佈層之上部側,通常為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以下,稱為「硬化物層之未硬化部分」或簡稱為「未硬化部分」)。另,於步驟1中,關於紫外線照射後之塗附層的硬化率,並無特別限定,只要可於與光學基材側相反側(塗佈層之上部側,通常為大氣側)表面存在未硬化部分即可。於紫外線照射後,用手指接觸與光學基材側相反側(塗佈層之上部側,通常為大氣側),液狀成分會附著於手指之情形時,可判斷為具有未硬化部分者。
(步驟2)係如下之步驟:對步驟1所獲得之光學基材之硬化物層的未硬化部分貼合其他光學基材,或者貼合藉由步驟1獲得之其他光學基材之硬化物層的未硬化部分。
(步驟3)係如下之步驟:經由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對已貼合之光學基材中之具有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照射紫外線,而使該硬化物層硬化。
於以下,關於經過步驟1~步驟3之本發明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的具體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以液晶顯示單元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的貼合為例進行說明。
此處,關於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於貼合2片以上之基板時,將上述組成物以液狀樹脂之狀態塗佈於至少1片基板,並以液狀樹脂狀態或具有未硬化部分之狀態貼合於另一片基板後,藉由紫外線進行硬化之情形時,由於可發揮特別優異之接著效果,防止空氣存在於其中,因此尤佳為使用於上述之情形。
圖1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步驟之第1實施形態的步驟圖。
該方法係藉由將液晶顯示單元1與透明基板2貼合而獲得光學構件之方法。
液晶顯示單元1係指於在形成有電極之一對基板間封入有液晶材料者具備有偏光板、驅動用電路、訊號輸入纜線、背光單元者。
透明基板2係玻璃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聚碳酸酯(PC)板、脂環式聚烯烴聚合物(COP)板、丙烯酸樹脂、聚對酞酸乙二酯等之透明基板。可對透明基板之單面或兩面施以硬塗處理、抗反射處理。
此處,透明基板2可較佳地使用透明基板之表面上具有黑色框狀之遮光部4者,遮光部4係藉由貼附膠帶或者塗佈或印刷塗料等而形成。另,於本發明中亦可應用於不具有遮光部4者,但於以下之第1~3實施形態之說明中,係以具備遮光部4之情形為具體例進行說明。於不具有遮光部4之情形時,只要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換成「透明基板」這一措詞,則可直接當作是不具有遮光部之情形之例。
首先,如圖1(a)所示,將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塗佈於液晶顯示單元1之顯示面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之形成有遮光部之面的表面。
塗佈之方法可列舉:狹縫式塗佈法、輥式塗佈法、旋轉塗佈法、網版印刷法等。此處,對液晶顯示單元1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之表面塗佈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相同,亦可使用不同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通常較佳為兩者相同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此處,於在透明基
板2上設置有遮光層之情形時,較佳為掩埋基板與遮光層之高度差,使樹脂組成物到達遮光層上。
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硬化物之膜厚,係調整成貼合後之樹脂硬化物層7成為50~500μm,較佳為50~350μm,更佳為100~350μm。此處,存在於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之表面上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硬化物層的膜厚雖亦取決於上述膜厚,但通常較佳為與存在於液晶顯示單元1之表面上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硬化物層之膜厚相同程度或者厚於該硬化物層之膜厚。其目的在於:使後述步驟3中於照射紫外線後亦未硬化而殘留之部分為最小限度,消除硬化不良之可能性。
對塗佈後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層5照射紫外線8,而
獲得具有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自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來看,為液晶顯示單元側或透明基板側)之硬化部分(圖中未顯示)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與液晶顯示單元側相反之側或與透明基板側相反之側)(於大氣中進行時為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圖中未顯示)的硬化物層6。照射量較佳為5~2000mJ/cm2,尤佳為10~1000mJ/cm2。若照射量過少,則有最後貼合而成之光學構件之樹脂的硬化度變得不充分之虞,若照射量過多,則有未硬化成分變少,液晶顯示單元1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的貼合變得不良之虞。
本發明中,所謂「未硬化」,係指於25℃環境下顯示具有流動性之狀態。
又,於照射紫外線後用手指接觸樹脂組成物層,當液狀成分附著於手指之情形時,判斷為具有未硬化部分者。
於利用紫外~近紫外之紫外線照射進行之硬化,只要為照射紫外~近
紫外之光線之燈,則可為任意光源。例如可列舉:低壓、高壓或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素燈、(脈衝)氙氣燈、或無電極燈等。
於本發明之步驟1中,照射至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紫外線之波長並無特別限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照度比)較佳為30以下,尤佳為於200~320nm之照度為10以下。
若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照度比)高於30,則最後獲得之光學構件的接著強度差。
認為其原因在於:若於低波長之照度高,則步驟1中之硬化時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會過度進行,從而對於步驟3中之紫外線照射下之硬化時之密合性的幫助減少。
此處,關於以成為上述照度比率之方式照射紫外線之方法,例如為應用滿足該照度比率之條件之燈作為照射紫外~近紫外之光線之燈的方法;或者即便為燈本身不滿足該照度條件之情形,亦可藉由在步驟1之照射時使用將短波長之紫外線截止之基材(例如,短波紫外線截止濾光片、玻璃板、膜等),而以上述照度比率進行照射。作為調整紫外線之照度比率的基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經實施短波紫外線截止處理之玻璃板、鈉鈣玻璃、PET膜等。另,石英玻璃等表面經實施凹凸處理之衰減板等不太有效。該等者係使光散射以降低照度,因此並不適合選擇性地使320nm以下之短波長之照度變小。
於步驟1中,紫外線之照射通常於大氣中,較佳自塗佈側之上部側表面(自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來看,為與液晶顯示單元側相反之側或與
透明基板側相反之側)(通常大氣面)進行照射。又,亦可於設為真空後一面將硬化抑制性之氣體向塗佈層之上表面進行噴霧,一面進行紫外線之照射。於大氣中使樹脂組成物硬化之情形時,與液晶顯示單元側相反之側或與透明基板側相反之側成為大氣側。另,於欲提高步驟1所形成之塗佈層表面之觸黏(tack)性的情形時,亦可於真空環境下,或氮氣等不會引起硬化抑制之氣體之環境下照射紫外線。
另一方面,於省略步驟3之情形時,可較佳地於真空中進行硬化,或者一面噴霧促進硬化之氣體(例如氮氣)一面進行硬化。藉此,即便省略步驟3,亦可進行充分之接著。
於照射紫外線時,可藉由對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層(塗佈層)表面吹送氧氣或臭氧,以調整未硬化部分之狀態或未硬化部分之膜厚。
亦即,藉由對塗佈層之表面吹送氧氣或臭氧,而於該表面產生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之氧抑制,因此可確保該表面之未硬化部分,或者使未硬化部分之膜厚變厚。
接著,如圖1(b)所示,將液晶顯示單元1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以未硬化部分彼此對向之形態貼合。貼合可於大氣中進行,亦可於真空中進行。
此處,為了於貼合時防止氣泡產生,較佳於真空中進行貼合。
如上所述,若獲得具有硬化部分及未硬化部分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硬化物後分別貼合於液晶顯示單元及透明基板,則可期待接著力之提高。
貼合可藉由加壓、壓製等進行。
接著,如圖1(c)所示,對貼合透明基板2及液晶顯示單元1而獲得之光學構件,自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側照射紫外線8,使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塗佈層)硬化。
紫外線之照射量以累計光量計較佳為約100~4000mJ/cm2,尤佳為200~3000mJ/cm2左右。關於利用紫外~近紫外之光線照射之硬化所使用的光源,只要為照射紫外~近紫外之光線之燈,則可為任意光源。例如可列舉:低壓、高壓或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素燈、(脈衝)氙氣燈、或無電極燈等。
以上述方式可獲得如圖5所示之光學構件。
除第1實施形態外,亦可藉由如下述之變形之第2實施形態來製造本發明之光學構件。另,各步驟中之詳細內容由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關於相同部分,省略說明。
首先,如圖2(a)所示,將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塗佈於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上的形成有遮光部4之面後,對所獲得之塗佈層(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層5)照射紫外線8,而獲得具有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自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來看,為透明基板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與透明基板側相反之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6。此處,於在透明基板2上設置有遮光層之情形時,較佳為掩埋基板與遮光層之高度差,使樹脂組成物到達遮光層上。
此時,照射至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紫外線的波長並無特別限
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較佳為30以下,尤佳於200~320nm之照度為10以下。
若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高於30,則最後獲得之光學構件的接著強度差。
接著,如圖2(b)所示,將液晶顯示單元1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以獲得之硬化物層6之未硬化部分與液晶顯示單元1的顯示面對向之形態進行貼合。貼合可於大氣中進行,亦可於真空中進行。
接著,如圖2(c)所示,對將透明基板2及液晶顯示單元1貼合而獲得之光學構件,自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側照射紫外線8,而使具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6硬化。
以上述方式可獲得圖5所示之光學構件。
圖3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之第3實施形態的步驟圖。另,各步驟中之詳細內容由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關於相同部分,省略說明。
另,關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之構成構件相同之構件,圖中附上相同之符號,且其說明於此處不重複。
首先,如圖3(a)所示,將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塗佈於液晶顯示單元1之表面。然後,對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層5照射紫外線8,而獲得具有
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自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來看,為透明基板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與透明基板側相反之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6。
此時,照射至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的紫外線之波長並無特別限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較佳為30以下,尤佳於200~320nm之照度為10以下。
若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高於30,則最後獲得之光學構件的接著強度差。
接著,如圖3(b)所示,將液晶顯示單元1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以獲得之硬化物層6之未硬化部分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上的形成有遮光部之面對向之形態貼合。貼合可於大氣中進行,亦可於真空中進行。
接著,如圖3(c)所示,對將透明基板2及液晶顯示單元1貼合而獲得之光學構件,自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側照射紫外線8,而使具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6硬化。
以上述方式可獲得圖5所示之光學構件。
除第1實施形態外,亦可藉由如下述之變形之第4實施形態來製造本發明之光學構件。另,各步驟中之詳細內容由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關於相同部分,省略說明。另,第4實施形態係基於省略步驟3之第2實施形態來進行說明,但亦可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至第3實施形態進行該
省略。
首先,如圖4(a)所示,將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塗佈於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上的形成有遮光部4之面後,對所獲得之塗佈層(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層5)照射紫外線8,而獲得具有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自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來看,為透明基板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與透明基板側相反之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6。此處,於在透明基板2上設置有遮光層之情形時,較佳為掩埋基板與遮光層之高度差,使樹脂組成物到達遮光層上。
此時,照射至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紫外線的波長並無特別限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較佳為30以下,尤佳於200~320nm之照度為10以下。
若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最大照度的比率高於30,則最後獲得之光學構件的接著強度差。
接著,如圖4(b)所示,將液晶顯示單元1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2以獲得之硬化物層6之未硬化部分與液晶顯示單元1的顯示面對向之形態進行貼合。貼合可於大氣中進行,亦可於真空中進行。
以上述方式可獲得圖5所示之光學構件。
上述各實施形態係以一個具體之光學基材對本發明之光學
構件之製造方法的若干實施態樣進行說明者。於各實施形態中,雖使用液晶顯示單元及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進行說明,但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
中,可使用後述之各種構件作為光學基材代替液晶顯示單元,關於透明基板,亦可使用後述之各種構件作為光學基材。
不僅如此,作為液晶顯示單元及透明基板等光學基材,此等各種構件中亦可進一步使用其他光學基材層(例如,積層有利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層所貼合之膜或其他光學基材層者)。
並且,第1實施形態之項所記載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塗佈方法、樹脂硬化物之膜厚、紫外線照射時之照射量及光源、及藉由向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層表面吹送氧氣或氮氣、或者臭氧而調整未硬化部分之膜厚之方法等均並非僅適用於上述實施形態者,亦可適用於本發明所包含之任意製造方法。
以下表示亦包含上述液晶顯示單元,且可以上述之第1~第3實施形態製造之光學構件的具體態樣。
(i)係如下之態樣: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為選自由具有遮光部之透明玻璃基板、具有遮光部之透明樹脂基板、及形成有遮光部與透明電極之玻璃基板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片光學基材,與其貼合之光學基材為選自由液晶顯示單元、電漿顯示單元及有機EL單元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個顯示單元,獲得之光學構件為具備該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的顯示體單元。
(ii)係如下之態樣:一片光學基材為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與其貼合之其他光學基材為觸控面板或具有觸控面板之顯示體單元,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而成之光學構件為具備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的觸控面板或具有其之顯示體單元。
於該情形時,於步驟1中,較佳於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之設置有遮
光部之面或觸控面板之觸控面中之任一面,或者上述兩面塗佈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iii)係如下之態樣:一片光學基材為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與其貼合之其他光學基材為顯示體單元,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而成之光學構件為具備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的顯示體單元。
於該情形時,於步驟1中,較佳於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之設置有遮光部之側的面或顯示體單元的顯示面中之任一面,或者上述兩面塗佈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作為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具有遮光部之顯示畫面用之保護板,或設置有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的觸控面板等。
所謂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之設置有遮光部之側的面,例如於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為具有遮光部之顯示畫面用之保護板時,係該保護板之設置有遮光部之側的面。又,於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為具備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的觸控面板時,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由於具有遮光部之面貼合於觸控面板之觸控面,故所謂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之設置有遮光部之側的面,意指與該觸控面板之觸控面相反之觸控面板的基材面。
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的遮光部可設置於光學基材之任意位置,但通常於透明板狀或片狀之光學基材之周圍製作成框狀,其寬度為0.5mm~10mm左右,較佳為1~8mm左右,更佳為2~8mm左右。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用於藉由上述(步驟
1)~(步驟2),且視需要進一步藉由(步驟3),將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而製造光學構件的方法。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的硬化收縮率較佳為4.0%以下,尤佳為3.0%以下。藉此,於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硬化時,可減少蓄積於樹脂硬化物之內部應力,而可有效地防止於基材與由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所構成之層的界面產生變形。
又,於玻璃等基材較薄之情形時,於硬化收縮率較大之情形時,硬化時之翹曲會變大,因此對顯示性能會造成嚴重之不良影響,故就該觀點而言,硬化收縮率亦較小為佳。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於400nm~800
nm的透射率較佳為90%以上。其原因係由於當透射率未達90%之情形時,有光難以透射,而於使用於顯示裝置時視認性降低的緣故。
又,若硬化物於400~450nm之透射率高,則可期待視認性進一步提高,因此於400~450nm之透射率較佳為90%以上。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適用作為用以藉由上
述(步驟1)~(步驟3)將複數片光學基材貼合而製造光學構件的接著劑。
作為本發明之光學構件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光學基材,可列舉:透明板、片、觸控面板、及顯示體單元等。
本發明中所謂「光學基材」,意指表面不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與表面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兩者。於本發明之光學構件製造方法中,較佳為複數片所使用之光學基材中至少一片為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
上述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中之遮光部之位置並無特別限定。作為較佳之態樣,可列舉如下之情形,即於該光學基材之周邊部形成寬度0.05~20mm,較佳為具有0.05~10mm左右,更佳為具有0.1~6mm左右之寬度之
帶狀的遮光部。光學基材上之遮光部可藉由膠帶之貼附或塗料之塗佈或印刷等而形成。
本發明所使用之光學基材之材質,可使用各種材料。具體而
言,可列舉:PET、PC、PMMA、PC與PMMA之複合體、玻璃、COC、COP、塑膠(丙烯酸樹脂等)等樹脂。作為本發明所使用之光學基材,例如透明板或片,可使用將偏光板等之膜或片複數積層而成之片或透明板、未積層之片或透明板、及由無機玻璃製作而成之透明板(無機玻璃板及其加工品,例如透鏡、稜鏡、ITO玻璃)等。
又,本發明所使用之光學基材除包括上述偏光板等外,亦包括觸控面板(觸控面板輸入感測器)或下述之顯示單元等由複數之功能板或片所構成之積層體(以下,亦稱為「功能性積層體」)。
可使用作為使用於本發明之光學基材之片,可列舉:圖符片
(icon sheet)、裝飾片、保護片。而可使用於本發明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之板(透明板),可列舉裝飾板、保護板。作為該等片或板之材質,可應用列舉作為透明板之材質者。
可使用作為使用於本發明之光學基材的觸控面板表面之材質,可列舉:玻璃、PET、PC、PMMA、PC與PMMA之複合體、COC、COP。
透明板或片等板狀或片狀之光學基材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5μm左右至5cm左右,較佳為10μm左右至10mm左右,更佳為50μm~3mm左右之厚度。
作為利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之較佳光學構件,可列舉:
利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將具有遮光部之板狀或片
狀之透明光學基材與上述功能性積層體貼合而成之光學構件。
又,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使用液晶顯示裝置等顯示單元作為一光學基材,且使用光學功能材料作為其他光學基材,藉此可製造附光學功能材料之顯示體單元(以下,亦稱為顯示面板)。作為上述之顯示單元,例如可列舉:於玻璃貼附有偏光板之LCD、EL顯示器、EL照明、電子紙或電漿顯示器等顯示裝置。又,作為光學功能材料,可列舉:丙烯酸板、PC板、PET板、PEN板等透明塑膠板、強化玻璃、觸控面板輸入感測器。
於使用作為貼合光學基材之接著材之情形時,為了提高視認
性,於硬化物之折射率為1.45~1.55時,顯示圖像之視認性進一步提高,故而較佳。
只要為該折射率之範圍內,則可減少與被使用作為光學基材之基材的折射率之差,而可抑制光之漫反射從而減少光損耗。
作為利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之光學構件的較佳態樣,可
列舉:下述(i)~(vii)。
(i)一種光學構件,其係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將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與上述功能性積層體貼合而成。
(ii)如上述(i)記載之光學構件,其中,具有遮光部之光學基材為選自由具有遮光部之透明玻璃基板、具有遮光部之透明樹脂基板、及形成有遮光物與透明電極之玻璃基板所組成之群中之光學基材,功能性積層體為顯示體單元或觸控面板。
(iii)如上述(ii)記載之光學構件,其中,顯示體單元為液晶顯示體單元、電漿顯示體單元及有機EL顯示單元中之任一種。
(iv)一種觸控面板(或觸控面板輸入感測器),其係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將具有遮光部之板狀或片狀之光學基材貼合於觸控面板之觸控面側之表面而成。
(v)一種顯示面板,其係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將具有遮光部之板狀或片狀之光學基材貼合於顯示體單元之顯示畫面上而成。
(vi)如上述(v)記載之顯示面板,其中,具有遮光部之板狀或片狀之光學基材為用以保護顯示體單元之顯示畫面的保護基材或觸控面板。
(vii)如上述(i)至(vi)中任一項記載之光學構件、觸控面板或顯示面板,其中,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為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利用上述(步驟1)
~(步驟3)所記載之方法,將選自上述各光學基材之複數片光學基材加以貼合,藉此獲得本發明之光學構件。於上述步驟1中,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可僅塗佈於貼合之2片光學基材中之隔著硬化物層而對向之面中之一面,亦可塗佈於兩面。
例如,於上述功能性積層體為觸控面板或顯示體單元之如上述(ii)記載之光學構件的情形時,於步驟1中,可將該樹脂組成物僅塗佈於具有遮光部之保護基材之任一面,較佳為設有遮光部之面及觸控面板之觸控面或顯示體單元之顯示面中之任一面,亦可塗佈於上述兩面。
又,於將用以保護顯示體單元之顯示畫面之保護基材或觸控面板與顯示體單元貼合而成之如上述(vi)之光學構件的情形時,於步驟1中,可將
該樹脂組成物僅塗佈於保護基材之設置有遮光部之面或觸控面板之與觸控面相反之基材面,及顯示體單元之顯示面中之任一面,亦可塗佈於上述兩面。
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而獲得之含有顯示體單元與具有遮
光部之光學基材的光學構件,例如可裝入電視、小型遊戲機、行動電話、電腦等電子機器。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施例之任何限制。
於具備有回流冷凝器、攪拌機、溫度計、溫度調節裝置之反應器,添加作為氫化聚丁二烯多元醇化合物之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GI-2000(碘值:12.2,羥值:46.8mg‧KOH/g)569.73g(0.24mol)、作為二元醇化合物之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EXCENOL 3020(聚丙二醇,羥值:35.9mg‧KOH/g)7.50g(0.0024mol)、作為聚合性化合物之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171.49g、作為聚合抑制劑之4-甲氧苯酚0.41g,攪拌至均勻,使內部溫度為50℃。接著,添加異佛酮二異氰酸酯80.03g(0.36mol)作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80℃使之反應至達到目標之NCO含量。接著,添加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2-羥乙基丙烯酸酯28.70g(0.247mol)作為具有至少1個以上之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辛酸錫0.20g作為胺酯化反應觸媒,以80℃使之反應,在NCO含量成為0.1%後結束反應,得到聚胺酯(polyurethane)化合物(E-1)。
於具備有回流冷凝器、攪拌機、溫度計、溫度調節裝置之反應器,添加作為氫化聚丁二烯多元醇化合物之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GI-2000(碘值:12.2,羥值:46.8mg‧KOH/g)545.99g(0.23mol)、作為二元醇化合物之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EXCENOL 3020(聚丙二醇,羥值:35.9mg‧KOH/g)7.19g(0.0023mol)、作為聚合性化合物之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208.51g、作為聚合抑制劑之4-甲氧苯酚0.37g,攪拌至均勻,使內部溫度為50℃。接著添加作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異佛酮二異氰酸酯61.35g(0.28mol),以80℃使之反應至達到目標之NCO含量。接著,添加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2-羥乙基丙烯酸酯11.00g(0.095mol)作為具有至少1個以上之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辛酸錫0.20g作為胺酯化反應觸媒,以80℃使之反應,在NCO含量成為0.1%後結束反應,得到聚胺酯化合物(E-2)。
於具備有回流冷凝器、攪拌機、溫度計、溫度調節裝置之反應器,添加作為氫化聚丁二烯多元醇化合物之CRAY VALLEY製KRASOL HLBH-P 2000(碘值:13.5,羥值:0.89meq/g)511.69g(0.23mol)、作為二元醇化合物之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EXCENOL3020(聚丙二醇,羥值:35.9mg‧KOH/g)7.19g(0.0023mol)、作為聚合性化合物之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197.08g、作為聚合抑制劑之4-甲氧苯酚0.36g,攪拌至均勻,使內部溫度為50℃。接著添加作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異佛酮二異氰酸酯61.35g(0.28mol),以80℃使之反應至達到目標之
NCO含量。接著,添加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2-羥乙基丙烯酸酯11.00g(0.095mol)作為具有至少1個以上之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辛酸錫0.20g作為胺酯化反應觸媒,以80℃使之反應,在NCO含量成為0.1%後結束反應,得到聚胺酯化合物(E-3)。
將合成例1之聚胺酯化合物(E-1)20質量份、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22質量份、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LA(月桂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安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learon M-105(芳香族改質氫化萜烯樹脂)18質量份、JX NIPPON OIL &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LV-100(聚丁烯)10質量份、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GI-2000(1,2-氫化聚丁二烯二醇)20質量份、LAMBSON公司製Speed Cure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0.5質量份、BASF公司製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0.5質量份、和光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PBD(2-(4-聯苯)-5-(4-三級丁基苯基)-1,3,4-二唑0.05質量份加溫至70℃並加以混合,而得到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
此樹脂組成物之黏度為3200mPa‧s。
將合成例2之聚胺酯化合物(E-2)20質量份、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22質量份、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LA(月桂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安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learon M-105(芳香族改質氫化萜烯樹脂)18質量份、JX NIPPON OIL &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LV-100(聚丁烯)10質量份、日本曹達股份有
限公司製GI-2000(1,2-氫化聚丁二烯二醇)20質量份、LAMBSON公司製Speed Cure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0.5質量份、BASF公司製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0.5質量份、和光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PBD(2-(4-聯苯)-5-(4-三級丁基苯基)-1,3,4-二唑0.05質量份加溫至70℃並加以混合,而得到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
此樹脂組成物之黏度為5000mPa‧s。
將合成例3之聚胺酯化合物(E-3)20質量份、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22質量份、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LA(月桂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安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learonM-105(芳香族改質氫化萜烯樹脂)18質量份、JX NIPPON OIL &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LV-100(聚丁烯)10質量份、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GI-2000(1,2-氫化聚丁二烯二醇)20質量份、LAMBSON公司製Speed Cure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0.5質量份、BASF公司製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0.5質量份、和光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PBD(2-(4-聯苯)-5-(4-三級丁基苯基)-1,3,4-二唑0.05質量份加溫至70℃並加以混合,而得到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此樹脂組成物之黏度為5500mPa‧s。
將實施例1~3示於表1,進行以下之評價。
[表1]
使用E型黏度計(TV-200:東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於25℃進行測量。
以阿貝折射計(DR-M2:愛宕股份有限公司製)測量樹脂之折射率(25℃)。
準備塗佈有氟系脫模劑之厚度1mm的載玻片2片,於其中1片之脫模劑塗佈面,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使膜厚為200μm。然後,將2片載玻片貼合成各脫模劑塗佈面彼此相對向。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然後,將2片載玻片剝離,製作膜比重測量用之硬化物。依照JIS K7112 B法,測量硬化物之比重(DS)。又,於25℃測量樹脂組成物之液比重(DL)。從DS及DL之測量結果,由下式算出硬化收縮率,結果未達2.5%。
硬化收縮率(%)=(DS-DL)÷DS×100
準備2片經離型處理過之PET膜,於其中1片之離形面,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使膜厚成為200μm。然後,將2片PET膜貼合成各離型面彼此相對向。隔著PET膜,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然後,將2片PET膜剝離,製得剛性率測量用之硬化物。剛性率係以ARES(TA Instruments公司製)測量。
準備2片厚度1mm之載玻片,於其中之1片,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使硬化後之膜厚成為200μm。然後,將2片載玻片貼合。
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製得透射率測量用之硬化物。對於所得到之硬化物之透明性,使用分光光度計(U-3310,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測量400~800nm及400~450nm之波長區域的透射率。結果,400~800nm之透射率在90%以上,且400~450nm之透射率在90%以上。
準備厚度1mm之載玻片與厚度1mm之玻璃板或單面貼有偏光膜之厚度1mm之玻璃板,於其中一者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使膜厚成為200μm後,將另一者貼合於其塗佈面。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製得接著性評價用樣品。使用該樣品,進行85℃之耐熱試驗、60℃ 90%RH之耐濕試驗,放置100小時。於該評價用樣品,以目視對樹脂硬化物自玻璃或偏光膜之剝落進行確認,並無剝落。
將合成例1之聚胺酯化合物(E-1)20質量份、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19質量份、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LA(月桂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安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learonM-105(芳香族改質氫化萜烯樹脂)18質量份、JX NIPPON OIL &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LV-100(聚丁烯)10質量份、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GI-2000(1,2-氫化聚丁二烯二醇)20質量份、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4-HBA(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3質量份、LAMBSON公司製Speed Cure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0.5質量
份、BASF公司製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0.5質量份加溫至70℃並加以混合,而得到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
將合成例2之聚胺酯化合物(E-2)20質量份、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19質量份、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LA(月桂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安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learonM-105(芳香族改質氫化萜烯樹脂)18質量份、JX NIPPON OIL &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LV-100(聚丁烯)10質量份、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GI-2000(1,2-氫化聚丁二烯二醇)20質量份、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4-HBA(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3質量份、LAMBSON公司製Speed Cure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0.5質量份、BASF公司製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0.5質量份加溫至70℃並加以混合,而得到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
將合成例3之聚胺酯化合物(E-3)20質量份、新中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S-1800A(丙烯酸異十八酯)19質量份、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LA(月桂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安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learonM-105(芳香族改質氫化萜烯樹脂)18質量份、JX NIPPON OIL &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LV-100(聚丁烯)10質量份、旭化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T-5652(聚碳酸酯多元醇(polycarbonate polyol))20質量份、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4-HBA(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3質量份、LAMBSON公司製Speed Cure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
化物)0.5質量份、BASF公司製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0.5質量份加溫至70℃並加以混合,而得到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
將實施例4~6示於表2,進行以下之評價。
使用E型黏度計(TV-200:東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於25℃進行測量。
以阿貝折射計(DR-M2:愛宕股份有限公司製)測量樹脂之折射率(25℃)。
準備塗佈有氟系脫模劑之厚度1mm的載玻片2片,於其中1片之脫模劑塗佈面,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膜厚為200μm。然後,將2片載玻片貼合成各脫模劑塗佈面彼此相對向。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然後,將2片載玻片剝離,製作膜比重測量用之硬化物。依照JIS K7112 B法,測量硬化物之比重(DS)。又,於25℃測量樹脂組成物之液比重(DL)。從DS及DL之測量結果,由下式算出硬化收縮率。
硬化收縮率(%)=(DS-DL)÷DS×100
準備2片經離型處理過之PET膜,於其中1片之離形面,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膜厚成為200μm。然後,將2片PET膜貼合成各離型面彼此相對向。隔著PET膜,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然後,將2片PET膜剝離,製得剛性率測量用之硬化物。剛性率係以
ARES(TA Instruments公司製)測量。
準備2片厚度1mm之載玻片,於其中之1片,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硬化後之膜厚成為200μm。然後,將2片載玻片貼合。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製得透射率測量用之硬化物。對於所得到之硬化物之透明性,使用分光光度計(U-3310,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測量400~800nm及400~450nm之波長區域的透射率。結果,400~800nm之透射率在90%以上,且400~450nm之透射率在90%以上。
準備厚度1mm之載玻片與厚度1mm之玻璃板或單面貼有偏光膜之厚度1mm之玻璃板,於其中一者塗佈所得到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膜厚成為200μm後,將另一者貼合於其塗佈面。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3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製得接著性評價用樣品。使用該樣品,進行85℃之耐熱試驗、60℃ 90%RH之耐濕試驗,放置100小時。於該評價用樣品,以目視對樹脂硬化物自玻璃或偏光膜之剝落進行確認,並無剝落。
使用所得到之本發明之上述實施例1~6的樹脂組成物進行以下評價。
準備2片厚度1mm之載玻片,對其中一片載玻片進行塗佈,使實施例4~6之膜厚成為200μm,將另一片載玻片貼合於其塗佈面。然後,隔著玻
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附IR截止濾波器)對該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4000mJ/cm2之紫外線。將所得到之試驗片放置於80℃ 85%RH環境下48小時後,以目視確認從25℃ 45%RH環境取出之後15分鐘後之膜的狀態與取出之後3小時後之硬化膜的狀態。
對厚度1mm之載玻片進行塗佈,使實施例4~6之膜厚成為200μm,將剝離PET膜貼合於其塗佈面。然後,隔著剝離PET膜,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附IR截止濾波器)對該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4000mJ/cm2之紫外線。將所得到之接合體放置於80℃ 85%RH環境下48小時後,以目視確認從25℃ 45%RH環境取出之後15分鐘後之膜的狀態與取出之後3小時後之硬化膜的狀態。評價之結果,實施例4~6之組成物皆為○。
○:膜無白化
△:15分鐘後雖有白化,但3小時後無白化
×:15分後有白化,且3小時後亦有白化
以實施例1~6之硬化後之膜厚成為200μm的方式將PET膜與厚度1mm之玻璃板貼合後,隔著PET膜,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附IR截止濾波器)對該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4000mJ/cm2之紫外線。使用所得到之接合體,藉依照JISZ0237之方法測量密合性。將PET膜與厚度1mm之玻璃板的接合體以PET膜成為上面之方式把玻璃板水平固定,測量從PET膜之端部於垂直方向(90°上方)剝離所需之力。評價結果及判定結果皆為○。
○:接著強度6.0N/cm以上
△:接著強度1.5N/cm以上,未達6.0N/cm
×:接著強度未達1.5N/cm
準備2片厚度1mm之載玻片,塗佈成使實施例1~6之膜厚成為200μm,於其塗佈面貼合另一片載玻片。然後,隔著玻璃,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附IR截止濾波器)對該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100mJ/cm2之紫外線。然後,將載玻片剝離,確認該組成物之狀態。評價結果皆為○。
×:硬化不夠充分,具有流動性
(接著強度2)根據下述實驗例,得到玻璃之接合體。
實驗例1:準備2片寬度2cm×長度3.5cm×厚1mm尺寸之玻璃板,於其中之一片玻璃板的中央,塗佈前述組成物C成為厚度200μm、直徑1cm之圓。然後,使用無電極紫外線燈(Heraeus Noblelight Fusion UV公司製造,D bulb),隔著遮斷320nm以下之波長之紫外線截止濾光片,自大氣側對所得到之塗佈層照射累計光量100mJ/cm2之紫外線,而形成具有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玻璃板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另,此時照射至實施例1~6之紫外線,於將波長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範圍之最大照度的比率為3。並且,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與另一玻璃板貼合成十字(交叉成90℃之方向),隔著已貼合者之玻璃,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藉此使樹脂硬化物層硬化而得到接合體。
實驗例2:將遮斷320nm以下之波長之紫外線截止濾光片改變為厚度0.5mm之玻璃板,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式形成具有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玻璃板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另,此時照射至實施例1~6之紫外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之比率為21。並且,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與另一玻璃板貼合成十字(交叉成90℃之方向),隔著已貼合者之玻璃,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藉此使樹脂硬化物層硬化而得到接合體。
實驗例3:不使用遮斷320nm以下之波長的紫外線截止濾光片,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之方式形成具有存在於塗佈層之下部側(玻璃板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另,此時照射至組成物C之紫外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之比率為45。並且將存在於塗佈層之上部側(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與另一玻璃板貼合成十字(交叉成90℃之方向),隔著已貼合者之玻璃,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藉此使樹脂硬化物層硬化而獲得接合體。
實驗例4:使用敷料器,以前述組成物C之厚度成為200μm之方式塗佈於100mm×100mm之厚度100μm的剝離PET膜上後,利用厚度為25μm之剝離PET膜進行覆蓋。接著,使用無電極紫外線燈(Heraeus Noblelight Fusion UV公司製造,D bulb),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而使上述組成物C硬化,而獲得厚度為200μm之透明黏著片。然後,將黏著片切
成直徑1cm之圓狀後,將厚度為100μm之剝離PET膜剝離。接著,使質量為1kg、寬度為20mm之橡膠輥來回1次,藉此將剝離了剝離PET膜之透明黏著片貼附於寬度2cm×長度3.5cm×厚度1mm尺寸之玻璃板的中央。然後,剝離厚度為25μm之剝離PET膜,將寬度2cm×長度3.5cm×厚度1mm尺寸之玻璃板與透明黏著片貼合成十字(交叉成90℃之方向),而獲得接合體。
將實驗例1~4所獲得之接合體之一片玻璃板加以固定,將另一片玻璃板向垂直上方向進行剝離,利用目視,確認剝離後之硬化膜的狀態。評價結果皆為○。另,所謂凝集剝離,係表示並非基板與樹脂硬化物之界面被切斷,而是樹脂硬化物本身被切斷,所謂界面剝離,係表示基板與樹脂硬化物之界面被剝離。
○:僅凝集剝離
△:同時產生凝集剝離部與界面剝離部
×:僅界面剝離
根據以上結果可知,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製造方法的硬化性良好,耐白化性高,對基材之接著力強,並且即便於直接塗佈於進行貼合之基材後,照射紫外線進行硬化,而貼合另一基材之情形時,亦具有高接著力。
並且,使用所得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1~6進行以下評價。
準備2片塗佈有氟系脫模劑之厚度1mm的載玻片,於其中1片之脫模劑塗佈面塗佈組成物使膜厚成為200μm。然後,將2片載玻片以各自之脫
模劑塗佈面相互對向之方式進行貼合。隔著玻璃,利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而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然後,將2片載玻片剝離,製作膜比重測量用之硬化物。依據JIS K7112 B法,對硬化物之比重(DS)進行測量。又,於25℃對樹脂組成物之液比重(DL)進行測量。根據DS及DL之測量結果,自下式算出硬化收縮率,結果未達3.0%。
硬化收縮率(%)=(DS-DL)÷DS×100
準備厚度0.8mm之載玻片與厚度0.8mm之丙烯酸板,於其中一者塗佈所得到之組成物使膜厚成為200μm後,於其塗佈面貼合另一者。隔著玻璃,利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對該樹脂組成物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而製作接著性評價用樣品。將其放置於85℃、85%RH環境下250小時。針對該評價用樣品,以目視對載玻片或丙烯酸板自樹脂硬化物之剝落進行確認,並無剝落。
使所得到之組成物充分硬化,藉由依據JIS K7215之方法,使用Duromete硬度計(類型E),對Duromete E硬度進行測量,評價柔軟性。更具體而言,使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以膜厚成為1cm之方式流入圓柱狀之模具,照射紫外線而使該樹脂組成物充分硬化。以Duromete硬度計(類型E)對所得到之硬化物的硬度進行測量。其結果,測量值未達10,柔軟性優異。
準備2片塗佈有氟系脫模劑之厚度1mm之載玻片,於其中1片之脫模
劑塗佈面塗佈所得到之組成物使硬化後之膜厚成為200μm。然後,將2片載玻片以各自之脫模劑塗佈面相互對向之方式進行貼合。隔著玻璃,利用高壓水銀燈(80W/cm,無臭氧)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而使該樹脂組成物硬化。然後,將2片載玻片剝離,製作透明性測量用之硬化物。關於所得到之硬化物之透明性,使用分光光度計(U-3310,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400~800nm及400~450nm之波長區域中之透射率進行測量。其結果,400~800nm之透射率為90%以上,且400~450nm之透射率為90%以上。
於面積為3.5吋之液晶顯示單元之顯示面及於外周部具有遮光部(寬度5mm)之透明基板上之形成有遮光部的面上,將組成物以於各基板上膜厚成為125μm之方式進行塗佈。接著,使用無電極紫外線燈(Heraeus Noblelight Fusion UV公司製造,D bulb),隔著遮斷320nm以下之波長之紫外線截止濾光片,自大氣側對所得到之塗佈層照射累計光量100mJ/cm2之紫外線,而形成具有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大氣側之未硬化部分的硬化物層。另,此時照射至組成物之紫外線,於將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設為100時,於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之比率為3。
然後,以未硬化部分對向之形態將液晶顯示單元與具有遮光部之透明基板貼合。最後,利用超高壓水銀燈(TOSCURE752,Harrison Toshiba lighting公司製造),自具有遮光部之玻璃基板側照射累計光量2000mJ/cm2之紫外線,藉此使樹脂硬化物層硬化,而製作光學構件。自所得到之光學構件取下透明基板,利用庚烷將遮光部分之樹脂硬化物層沖洗後,確認硬化狀態。
沒有未硬化之樹脂組成物被去除之痕跡,遮光部之樹脂充分硬化。
雖參照特定之態樣詳細地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對該行業者而言,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下作各種改變或修正是顯而易知的。
另,本申請案係基於2014年6月11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2014-120621)及2015年6月5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2015-114861),其整體藉由引用而被援用。又,此處所引用之全部參照係作為整體被引入。
Claims (15)
- 一種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係用以將至少2片光學基材貼合,其特徵在於:含有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選自由氫化聚異戊二烯、氫化聚丁二烯、聚丁烯、鄰苯二甲酸酯(phthalic ester)類、磷酸酯類、二醇酯(glycol ester)類、檸檬酸酯類、脂肪族二元酸酯類、脂肪酸酯類、環氧系塑化劑、蓖麻油類、萜烯系樹脂、加氫萜烯系樹脂及液狀萜烯組成之群中的柔軟化成分(B)、光聚合性寡聚物(C)、光聚合起始劑(E),該光聚合性寡聚物(C)為藉由使多元醇、聚異氰酸酯及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反應而得到之胺酯(甲基)丙烯酸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式(1)為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有在末端或側鏈含有羥基之加氫萜烯系樹脂、在末端或側鏈含有羥基之氫化聚異戊二烯、在末端或側鏈含有羥基之氫化聚丁二烯及液狀萜烯的至少一者作為柔軟化成分(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有1~30重量%之具有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之脂肪鏈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A)成分以外之光聚合性單體(D),該(D)成分含有不具有羥基之光聚合性單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有丙烯酸異十八酯(isostearyl acrylate)作為具備支鏈之碳數10~30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
- 一種貼合有至少2片光學基材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驟1~2:(步驟1)對至少一片光學基材塗佈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形成塗佈層,對該塗佈層照射紫外線,藉此得到具有硬化物層之光學基材,(步驟2)對步驟1所得到之光學基材之硬化物層貼合其他光學基材或貼合藉由步驟1所得到之其他光學基材之硬化物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1所得到之硬化物層具有存在於光學基材側之硬化部分與存在於和光學基材側相反側之未硬化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步驟1~2之後,進一步具有下述步驟3:(步驟3)對貼合之光學基材中具有未硬化部分之硬化物層照射紫外線,使該硬化物層硬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步驟1對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照射之紫外線,當使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為100時,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在3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步驟1對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照射之紫外線,當使320nm~45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為100時,200~320nm之範圍的最大照度在10以下。
- 一種硬化物,係對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得。
- 一種觸控面板,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而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JP2014-120621 | 2014-06-11 | ||
JP2014120621 | 2014-06-11 | ||
JP2015114861 | 2015-06-05 | ||
JPJP2015-114861 | 2015-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2289A TW201602289A (zh) | 2016-01-16 |
TWI638874B true TWI638874B (zh) | 2018-10-21 |
Family
ID=5483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9020A TWI638874B (zh) | 2014-06-11 | 2015-06-11 | 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貼合方法及物品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78106B2 (zh) |
KR (1) | KR20170017914A (zh) |
CN (1) | CN106459675B (zh) |
TW (1) | TWI638874B (zh) |
WO (1) | WO20151905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988085B1 (ko) * | 2016-03-16 | 2019-06-1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광학 접착제용 광경화성 조성물, 이를 적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JP6502295B2 (ja) * | 2016-08-10 | 2019-04-17 |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 Uv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
JP2018090683A (ja) * | 2016-12-01 | 2018-06-14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硬化性組成物、粘着層、粘着層付き面材、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WO2019093157A1 (ja) * | 2017-11-13 | 2019-05-16 |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 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および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
JPWO2019208517A1 (ja) * | 2018-04-23 | 2021-05-20 |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 紫外線硬化型の接着剤組成物、その硬化物及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
KR102419776B1 (ko) * | 2019-03-15 | 2022-07-11 |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점착제, 중간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중간 적층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45797B2 (ja) * | 2004-04-23 | 2011-03-09 | 株式会社スリーボンド | 難接着材質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5470735B2 (ja) | 2007-04-10 | 2014-04-16 |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TWI485214B (zh) | 2008-09-05 | 2015-05-21 | Kyoritsu Chemical Co Ltd | And a photoharden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bonding an optical functional material |
WO2012014682A1 (ja) * | 2010-07-30 | 2012-02-02 |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TW201317315A (zh) * | 2011-08-26 | 2013-05-01 | Denki Kagaku Kogyo Kk | 固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6069298B2 (ja) * | 2012-03-28 | 2017-02-01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粘着シー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2062177B1 (ko) * | 2012-04-27 | 2020-01-03 | 아라까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자외선 경화형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층 |
TWI510550B (zh) * | 2012-06-15 | 2015-12-01 | Showa Denko Kk |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olymer, optical adhesive sheet,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JP2014019737A (ja) * | 2012-07-13 | 2014-02-03 | Kaneka Corp | 接着耐久性が改善されたfpd貼合せ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
CN104755517B (zh) * | 2012-10-31 | 2017-12-08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聚合性组合物、聚合物、光学用粘合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JP5994618B2 (ja) * | 2012-12-14 | 2016-09-21 |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2015
- 2015-06-11 JP JP2016527856A patent/JP67781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6-11 WO PCT/JP2015/066854 patent/WO20151905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6-11 KR KR1020167034659A patent/KR2017001791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5-06-11 CN CN201580030877.8A patent/CN1064596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6-11 TW TW104119020A patent/TWI63887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9675A (zh) | 2017-02-22 |
JPWO2015190552A1 (ja) | 2017-04-20 |
CN106459675B (zh) | 2020-04-10 |
TW201602289A (zh) | 2016-01-16 |
WO2015190552A1 (ja) | 2015-12-17 |
KR20170017914A (ko) | 2017-02-15 |
JP6778106B2 (ja) | 2020-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119245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硬化物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TWI638874B (zh) | 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貼合方法及物品 | |
TWI646163B (zh) | 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貼合方法及物品 | |
JP6049055B2 (ja) |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物品 | |
CN106459725B (zh) | 触控面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使用了该组合物的贴合方法和物品 | |
TWI570206B (zh) | Touch panel with UV hardening agent composition and objects | |
TW201923002A (zh) | 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其硬化物及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之光學構件的製造方法 | |
TW201615419A (zh) | 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及用於其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 |
TW201602278A (zh) | 影像顯示裝置用兩面黏著片及物品 | |
TW201509674A (zh) | 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及用於其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 |
WO2015190571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貼り合せ方法及び物品 | |
WO2017073584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硬化物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JPWO2019093157A1 (ja) | 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および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 |
WO2019016963A1 (ja) | 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それを用いた貼り合せ方法及び物品 | |
TW201906975A (zh) | 觸控面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其硬化物、使用其之觸控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