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8106B - 無油螺旋壓縮機 - Google Patents

無油螺旋壓縮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8106B
TWI638106B TW106109997A TW106109997A TWI638106B TW I638106 B TWI638106 B TW I638106B TW 106109997 A TW106109997 A TW 106109997A TW 106109997 A TW106109997 A TW 106109997A TW I638106 B TWI638106 B TW I6381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mmunication
seal
seal device
communic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2379A (zh
Inventor
Toshiyuki Miyatake
宮武利幸
Original Assignee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神戶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神戶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802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2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8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81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18/1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helical teeth, e.g. chevron-shaped, scre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9/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9/005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sealing elements such as sealing strips, sealing rings and the like; Coating of thes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05Axial sealings for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08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for other than working fluid, i.e. the sealing arrangements are not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of the machine
    • F04C27/009Shaft sea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lip-ring pressed against a more or less radial face on on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2Arrangements of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04C2240/52Bearings for assemblies with supports on both s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 F04C2240/601Shaft flex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無油螺旋壓縮機(10)具有:螺旋轉子(14),具備螺旋部(14a)與軸部(14c);和軸承(26);和第1軸封裝置(30),被配置於螺旋部與軸承之間,具備第1密封部(38a)與第1連通部(30a),該第1連通部(30a)相對於軸部與第1密封部之間,使軸承側與外周面連通;和第2軸封裝置32,被配置於第1軸封裝置與軸承之間,具備第2密封部(32a)與第2連通部(32c),該第2連通部(32c)相對於軸部與第2密封部之間,使螺旋部側與外周面連通;及第1密封構件(50),在第1連通部與第2連通部之間具備密封部。殼體(12),具備使第1及第2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12m)。第1連通部的剖面積,大於第1密封構件的密封部與軸部之間的剖面積。

Description

無油螺旋壓縮機
本發明關於無油螺旋壓縮機。
傳統以來,使用一種所謂的無油螺旋壓縮機,該種壓縮機不會對彼此嚙合之公螺旋轉子的螺旋部與母螺旋轉子的螺旋部之間供給潤滑油(油)。這種無油螺旋壓縮機構成:對「用來支承螺旋轉子之軸部的軸承」所供給的潤滑油,不會侵入用來收容螺旋轉子之螺旋部的轉子室內。特別是構成:因朝螺旋壓縮機內的進氣(吸氣)受到限制的狀態下運轉,亦即因無負載(unload)運轉而在轉子室內產生負壓時,軸承的潤滑油不會侵入轉子室內。
舉例來說,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具有被外插於螺旋轉子的軸部,且配置於螺旋轉子的螺旋部與軸承之間的第1及第2軸封裝置。第1軸封裝置具有:被配置於螺旋轉子的螺旋部側,並被設在內周面的密封部;及相對於該密封部被設在軸承側,將內周面側與外周面側之間予以連通的連通部。另外,第2軸封裝置具有:被配置於第1軸封裝置的軸承側,並被設在內周面的 密封部;及相對於該密封部被設在螺旋轉子的螺旋部側,將內周面側與外周面側之間予以連通的連通部。第1軸封裝置的連通部,透過形成於「用來收容螺旋轉子的殼體」的第1大氣連通部,而連通於殼體外部的大氣(指大氣環境)。另外,第2軸封裝置的連通部,透過形成於殼體的第2大氣連通部,而連通於殼體外部的大氣(指大氣環境)。
在無負載運轉之下,藉由產生於轉子室內的負壓,殼體外部的大氣從第1軸封裝置所具有的連通部流入。然而,僅第1軸封裝置具有連通部,有時會在第2軸封裝置內周面的密封部產生負壓,而使微量的潤滑油侵入轉子室內。為了消除產生於密封部的負壓,並防止潤滑油的侵入,殼體外部的大氣也必須從第2軸封裝置所具有的連通部流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1-144289號公報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殼體,因為形成有第1大氣連通部與第2大氣連通部的這點,而使 構造變得複雜,製造上相當繁瑣。
此外,第1及第2大氣連通部,為了彼此不產生干涉,是採「使在螺旋轉子之旋轉中心線的延伸方向中的位置形成不同」的方式,形成於殼體。因此,將「與這些大氣連通部連通之第1軸封裝置的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的連通部」,在螺旋轉子之旋轉中心線的延伸方向上彼此接近配置的這點便受到限制。亦即,第1軸封裝置的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的連通部之間的距離必須變長。伴隨於此,螺旋轉子的螺旋部與軸承之間的距離也必須變長。換言之,分別支承「螺旋部兩側之軸部」的2個軸承之間的距離也必須變長。
其結果,螺旋轉子(特別是軸部)變得容易撓曲。一旦螺旋轉子撓曲,將使螺旋壓縮機的性能,譬如體積效率等下降。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製造容易,且具備可抑制螺旋轉子之撓曲的構造的無油螺旋壓縮機。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根據本發明的第1樣態,提供一種無油螺旋壓縮機,具備:螺旋轉子,具備螺旋部與軸部;和軸承,用來支承前述軸部;和第1軸封裝置,外插於前述軸部並被配置於前述螺旋 部與前述軸承之間,並且具備第1密封部與第1連通部,該第1密封部面向前述軸部,該第1連通部相對於前述軸部與前述第1密封部之間,使前述軸承側與外周面連通;和第2軸封裝置,外插於前述軸部並被配置於前述第1軸封裝置與前述軸承之間,並且具備第2密封部與第2連通部,該第2密封部面向前述軸部,該第2連通部相對於前述軸部與前述第2密封部之間,使前述螺旋部側與外周面連通;和殼體,具備轉子室與軸收容空間,該轉子室可收容前述螺旋部,該軸收容空間可收容前述軸部、前述軸承、前述第1軸封裝置及前述第2軸封裝置;及第1密封構件,外插於前述軸部且具備環狀的密封部,該環狀的密封部,在前述第1連通部與前述第2連通部之間,面向前述軸部,並將兩連通部分隔,前述殼體具備:在前述軸收容空間的內周面,連接於前述第1及第2連通部的雙方,並將前述第1及第2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前述第1連通部的流路剖面積,大於前述第1密封構件的密封部與前述軸部之間的流路剖面積。
相較於「用來將第1軸封裝置的第1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與「用來將第2軸封裝置的第2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形成於殼體的場合,亦即,相較於2個大氣連通部形成於殼體的場合,殼體的構造簡單,製造變得更容易。
此外,由於是「第1軸封裝置的第1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的第2連通部雙方,透過1個大氣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構造,故相較於「用來將第1軸封裝置的第1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與「用來將第2軸封裝置的第2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形成於殼體的場合,可縮短第1連通部與第2連通部之間的距離。伴隨於此,也能縮短螺旋轉子與軸承之間的距離。其結果,可抑制螺旋轉子的撓曲。
除此之外,由於第1連通部的流路剖面積,大於第1密封構件的密封部與螺旋轉子的軸部之間的流路剖面積,因此,透過大氣連通部從外部流入的大氣,流入第1軸封裝置的第1連通部。如此一來,可抑制:大氣進入第2軸封裝置的第2連通部,通過第1密封構件的密封部與軸部之間而前往轉子室。就其結果而言,可抑制第2軸封裝置的密封部與軸部之間的負壓產生,如此一來,可抑制:因為該負壓,將軸承的潤滑油吸引入第2軸封裝置的密封部與軸部之間,被吸引的潤滑油最終進入轉子室。
根據本發明的無油螺旋壓縮機,製造簡單並抑制螺旋轉子的撓曲。
10‧‧‧無油螺旋壓縮機
12、112、212、312、412、612、712‧‧‧殼體
12a‧‧‧轉子室
12f‧‧‧潤滑用流路
12g‧‧‧潤滑用流路
12h‧‧‧軸收容空間
12j‧‧‧軸收容空間
12k‧‧‧內周面
12m、112m、212m、312m、412m、612m、712m‧‧‧大氣連通部
12n、112n、212n、312n、412n、612、712n‧‧‧連接空間部
12p、112p、212p、312p、412p、612p、712p‧‧‧外部連通部
12q、112q、212q、312q、412q、612q、712q‧‧‧外部連通部
12r、112r、212r、312r、412r、612r、712r‧‧‧共通空間
412r'、612r'、712r'‧‧‧共通空間
12s‧‧‧油匯集部
412t、612t、712t‧‧‧第1區分領域
412t'、612t'、712t'‧‧‧第2區分領域
412u、612u、712u‧‧‧分隔壁
14‧‧‧螺旋轉子(公螺旋轉子)
14a‧‧‧螺旋部
14b‧‧‧軸部
14c‧‧‧軸部
26‧‧‧軸承
30‧‧‧第1軸封裝置
30a‧‧‧連通部(第1連通部)
32‧‧‧第2軸封裝置
32a‧‧‧密封部(第2密封部)
32c‧‧‧連通部(第2連通部)
38a‧‧‧密封部(第1密封部)
42‧‧‧彈推構件(第2彈推構件)
44‧‧‧彈推構件(第1彈推構件)
50、954‧‧‧密封環(第1密封環)
852‧‧‧密封環(第2密封環)
932‧‧‧第2軸封裝置
956‧‧‧彈推構件(第1彈推構件)
C‧‧‧螺旋轉子的旋轉中心線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內部的概略剖面圖。
第2圖:是朝螺旋轉子之旋轉中心線的延伸方向所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概略前視圖。
第3圖:是第1圖的局部放大圖。
第4圖:為第1及第2軸封裝置的分解剖面圖。
第5圖:是顯示第1及第2軸封裝置之卡合狀態的剖面圖。
第6圖:為顯示第2圖的無油螺旋壓縮機之姿勢變更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7圖:相對於第2圖及第6圖所示的無油螺旋壓縮機,第1軸封裝置的連通部對第2軸封裝置的連通部之相對位置不同的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概略前視圖。
第8圖:為概略地顯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大氣連通部的剖面圖。
第9圖:為概略地顯示本發明另外一種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大氣連通部的剖面圖。
第10圖:為概略地顯示本發明中不同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大氣連通部的剖面圖。
第11圖:為概略地顯示本發明中另一種不同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前視圖。
第12圖:為第11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改良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概略前視圖。
第13圖:為第11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其他改良形態之 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概略前視圖。
第14圖:為第11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不同改良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概略前視圖。
第15圖:為本發明另外一種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部分剖面圖。
第16圖:為本發明另外一種不同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的部分剖面圖。
以下,參考適當的圖面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但是,除了必要的部分以外,省略了詳細的說明。舉例來說,有時省略了對於已廣為人知之事項的詳細說明、和對實質上相同之構造的重複說明。這是為了避免以下的說明過於冗長,有助於該業者的理解。
本案的發明人,為了使該業者充分地理解實施形態,而提供了圖面及以下的說明,但是本案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內容,並不侷限所提供的圖面及說明。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考圖面進行說明。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以下,稱為螺旋壓縮機)的內部的概略剖面圖。第2圖,是朝螺旋壓縮機之螺旋轉子的旋轉中心線延伸方向(X軸方向)所見之螺旋壓縮機10的概略前視圖,顯示局部構成要件的配置。第1圖,是朝第2圖所示之 箭號方向A所見的螺旋壓縮機的剖面圖。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螺旋壓縮機10,具有殼體12。此外,螺旋壓縮機10,具有被收容於殼體12內的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
針對公螺旋轉子14與母螺旋轉子16,除了彼此以非接觸的狀態嚙合的螺旋部之外,其他的部分實質上相同。因此,以下的說明中,以公螺旋轉子14作為中心進行說明,而母螺旋轉子16的說明則省略。
如第1圖所示,公螺旋轉子14具有:螺旋部14a;及被設在螺旋部14a兩端(其旋轉中心線C之延伸方向的兩端)的軸部14b、14c。
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與母螺旋轉子16的螺旋部(圖面中未顯示)一起被收容於殼體12的轉子室12a內。轉子室12a,為了將空氣導入其內部,透過形成於殼體12內的吸引用流路12b,連通於「形成在殼體12外面的吸引埠12c」。此外,轉子室12a,為了將「由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所壓縮的空氣」朝殼體12外部排出,透過排出用流路12d而連通於排出埠12e。
在公螺旋轉子14其中一側之軸部14b(第1圖中的左側)的前端側,安裝有驅動齒輪18。該驅動齒輪18,是由馬達(圖面中未顯示)所轉動驅動。
在公螺旋轉子14另一側之軸部14c(第1圖中的右側)的前端側,安裝有定時齒輪20。嚙合於該定時齒輪20的定時齒輪(圖面中未顯示),被安裝在:相對於公 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平行地延伸之母螺旋轉子16的軸部(圖面中未顯示)。
此外,公螺旋轉子14,是由複數個軸承22、24、26、28支承成可以轉動。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在軸部14b、14c的前端側配置滾珠軸承22、28,在螺旋部14a側配置滾子軸承(roller bearing)24、26。
用來對這些軸承22、24、26、28供給潤滑油的潤滑用流路12f、12g,形成於殼體12內。具體地說,在殼體12形成有用來收容「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b、14c」、「軸承22、24、26、28」的軸收容空間12h、12j。潤滑用流路12f,為了對「外插於軸部14b狀態下的軸承22、24之間的軸收容空間12h的部分」供給潤滑油,而形成於殼體12。此外,潤滑用流路12g,為了對「外插於軸部14c狀態下的軸承26、28之間的軸收容空間12j的部分」供給潤滑油,而形成於殼體12。而潤滑用流路12f、12g連接於:用來排出潤滑油之油泵浦的排出埠(圖面中未顯示)。
一旦由馬達(圖面中未顯示)促使驅動齒輪18旋轉,公螺旋轉子14也將旋轉,並透過定時齒輪20使母螺旋轉子16旋轉。如此一來,經由吸引埠12c將空氣導入轉子室12a內,所導入的空氣由同步旋轉的公螺旋轉子14與母螺旋轉子16所壓縮。經壓縮的空氣,經由排出埠12e而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
螺旋壓縮機10構成:轉子室12a內的壓縮空氣 不會洩漏至外部(軸收容空間12h、12j),且複數個軸承22、24、26、28的潤滑油不會侵入轉子室12a內。具體地說,如第1圖所示,螺旋壓縮機10具有:用來抑制轉子室12a內的壓縮空氣朝外部洩漏的第1軸封裝置30;及用來抑制潤滑油朝轉子室12a內侵入的第2軸封裝置32。
如第1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及第2軸封裝置32,呈現可分別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b、14c的筒狀,且被配置於軸承24與轉子室12a之間、及軸承26與轉子室12a之間。此外,第1軸封裝置30,相對於第2軸封裝置32,被配置於轉子室12a側。
以下,針對第1軸封裝置30與第2軸封裝置32的細節進行說明。分別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b、14c的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實質上相同。因此,以下,以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之其中一個軸部14c(公螺旋轉子14的定時齒輪20側)的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為主進行說明。
第3圖,為第1圖的局部放大圖,顯示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定時齒輪20側之軸部14c狀態下的第1軸封裝置30及第2軸封裝置32。此外,第4圖,顯示已從軸部14c卸下之狀態的第1軸封裝置30及第2軸封裝置32。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第1軸封裝置30具有:筒狀的本體部34;2個密封環36、38。
如第3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之筒狀的本體 部34,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此外,本體部34具備:面向「殼體12之軸收容空間12j的內周面12k」的外周面34a。除此之外,在本體部34,為了將軸收容空間12j的內周面12k與外周面34a之間予以密封,於外周面34aq安裝有環狀的彈性構件40(譬如:O型環)。
2個密封環36、38,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此外,2個密封環36、38,在其內周面具備:面向軸部14c之外周面14d的密封部36a、38a(第1密封部)。舉例來說,密封部36a、38a為密封面。藉由該密封部36a、38a,將密封環36、38與軸部14c的外周面14d之間予以密封。
如第3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的本體部34,被配置於2個密封環36、38之間。此外,為了維持密封環36、38與本體部34之間的接觸,密封環36、38分別是由彈推構件42、44朝向本體部34彈推。彈推構件42被配置於殼體12與密封環36之間,彈推構件44(第1彈推構件)被配置於密封環38與第2軸封裝置32之間。彈推構件42、44,譬如為波形彈簧(Wave spring)。如此一來,本體部34與密封環36、38之間被密封。
由第1軸封裝置30,防止轉子室12a內的壓縮空氣朝軸收容空間12j內洩漏,轉子室12a內的壓縮空氣經由排出用流路12d朝排出埠12e流動。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第2軸封裝置32,為一體構造之筒狀的構件,且構成 可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筒狀的第2軸封裝置32,在其內周面具備:面向軸部14c之外周面14d的密封部32a(第2密封部)。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該密封部32a為黏性密封(viscoseal)。第2軸封裝置32,更進一步具備:與「殼體12之軸收容空間12j的內周面12k」相對向的外周面32b。在外周面32b安裝有:用來將「軸收容空間12j之內周面12k與外周面32b之間」予以密封之環狀的彈性構件46(譬如:O型環)。
藉由第2軸封裝置32,如第1圖所示,抑制了「經由潤滑用流路12g而供給至軸承26、28的潤滑油」朝向轉子室12a內的侵入。
除了使用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為了更有效地抑制「壓縮空氣從轉子室12a的洩漏」及「潤滑油朝轉子室12a內的侵入」,而構成螺旋壓縮機10。
舉例來說,在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高速旋轉的場合中,轉子室12a內的壓縮空氣有可能通過第1軸封裝置30與高速旋轉中的軸部14b、14c之間。此外,舉例來說,在螺旋壓縮機10於無負載運轉中的場合,亦即空氣朝向吸引埠12c的流入受到限制的場合中,轉子室12a內成為負壓,就其結果而言,軸承22、24、26、28的潤滑油有可能通過第2軸封裝置32與軸部14b、14c之間,接著通過第1軸封裝置30與軸部14b、14c之間,而侵入轉子室12a內。
可到這些可能性,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 螺旋壓縮機10構成:將「已通過第1軸封裝置30與公螺旋轉子14之間的壓縮空氣」、及「已通過第2軸封裝置32與公螺旋轉子14之間的潤滑油」,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
因此,如第3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具備:相對於其密封部38a,使軸承26側之內周面的部分與外周面連通的連通部30a(第1連通部)。此外,第2軸封裝置32具備:相對於其密封部32a,使螺旋部14a之內周面的部分與外周面連通的連通部32c(第2連通部)。
具體地說,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筒狀的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如第5圖所示,在公螺旋轉子14的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X軸方向)上以彼此卡合的狀態配置。舉例來說,如第4圖所示,在第1軸封裝置30之第2軸封裝置32側的端部,形成有可供「第2軸封裝置32之第1軸封裝置30側的端部32d」卡合的凹部34c。如此一來,如第5圖所示,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在朝公螺旋轉子14之徑向觀視的場合中,以形成重疊的方式卡合。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卡合成:以公螺旋轉子14的旋轉中心線C作為中心的角度位置不會變化。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如第4圖所示,是由形成於其本體部34之軸承26側(第2軸封裝置32側)端面的缺口部34b所構成。一併參考第5圖,一旦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卡合而構成1個筒狀的構造體,便由缺口部34b在該1個筒狀的構造體形成槽縫狀的貫穿孔。該槽縫狀的貫穿孔,作為第1軸 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發揮作用。
另外,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在本實施形態中,是由複數個貫穿孔所構成。具體地說,複數個連通部32c,在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側(第1軸封裝置30側),從第2軸封裝置32的內周面側朝向外周面側貫穿密封部32a。
為了使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及第2軸封裝置32的複數個連通部32c連通於大氣,殼體12具備大氣連通部12m。
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大氣連通部12m具備連接空間部12n與外部連通部12p、12q。如第3圖所示,連接空間部12n,為了連接於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之連通部30a、32c的雙方,在軸收容空間12j的內周面12k形成凹部狀。如第1圖所示,外部連通部12p、12q,將連接空間部12n與殼體12外部的大氣予以連通。
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大氣連通部12m的連接空間部12n,為了沿著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的外周並朝其周方向延伸,且為了連接於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之連通部30a、32c的雙方,是形成於軸收容空間12j之內周面12k的凹部。
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2圖所示,與「分別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與母螺旋轉子16之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的連通部30a、32c(剖面線部分)」連接的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連接空間部12n,形成一體化 而構成一個共通空間12r。具體地說,公螺旋轉子14與母螺旋轉子16,是使其各自的旋轉中心線C相對於水平方向(X-Y平面)並排於傾斜方向上,而配置於殼體12內。然後,公螺旋轉子14的連接空間部12n與母螺旋轉子16的連接空間部12n,連結於傾斜方向上,構成一個共通空間12r。
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其中一個外部連通部12p,在本實施形態的場中為貫穿孔,詳細將於稍後描述,主要是為了將已通過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而流入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的壓縮空氣,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而發揮作用。
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另一個外部連通部12q,在本實施形態的場中為貫穿孔,詳細將於稍後描述,是為了將已通過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而流入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的壓縮空氣,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而發揮作用。此外,在因為異物的咬入而導致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損傷的場合中,為了將已通過連通部32c而流入連接空間12n(共通空間12r)內的潤滑油,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而發揮作用。因此,外部連通部12q,從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的下部朝斜下方向延伸。
根據這樣的構造,已通過「第1軸封裝置30的2個密封環36、38(密封部36a、38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之轉子室12a內的壓縮空氣,主要是透 過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連接空間12n(共通空間12r)內。接著,已流入連接空間部12n內的壓縮空氣,透過外部連通部12p及12q而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如此一來,可更進一步抑制:壓縮氣體通過「第2軸封裝置32」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流向軸承26、28側。
此外,在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已損傷的場合中,已通過密封部32a的潤滑油,透過複數個連通部32c而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接著,已流入連接空間部12n內的潤滑油,透過下側的外部連通部12p而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如此一來,可抑制:潤滑油通過「第1軸封裝置30」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b、14c」之間,侵入轉子室12a內。
已流入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之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的潤滑油,隨著時間的流逝並藉由其本身的重量,而匯集於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之下部的油匯集部12s,並透過「從該油匯集部12s朝斜下方向延伸的外部連通部12q」,而朝殼體12的外部排出。如此一來,不會有公螺旋轉子的軸部14b及14c被「滯留於連接空間部12n內的潤滑油」所浸漬的情形,可防止潤滑油侵入轉子室12a內。
此外,如第2圖所示,針對相對於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角度位置,在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 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處最好是不同。特別是,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最好是相對於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設在更高的位置。
不同以上所述,在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間的角度位置呈現相同的場合中,亦即,當朝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觀看時,前述兩者形成重疊的場合中,存在著:已通過第2軸封裝置32與軸部14c之間的潤滑油,侵入第1軸封裝置30與軸部14c之間的可能性。
倘若更具體地說,在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已損傷的場合中,已通過密封部32a的潤滑油,將透過連通部32c而流入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在負載運轉時,已流入連接空間部12n的潤滑油,將由外部連通部12q而朝殼體外部排出。另外,一旦螺旋壓縮機10的無負載運轉開始,藉由產生於轉子室內的負壓,從殼體外部流入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的大氣,將透過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而流入轉子室12a側。
此時,倘若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形成接近,面對透過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而流入轉子室12a側之氣的流動,潤滑油立即受到牽引而流入連接空間12n,且潤滑油流入第1軸封裝置30與軸部14c之間。就其結果而言,有潤滑油侵入轉子室12a內的可能性。
為了防止該樣態下潤滑油朝轉子室12a的侵 入,針對「相對於公螺旋轉子14(軸部14b、14c)之旋轉中心線C的角度位置」,藉由使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不同,使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分離。
特別是,在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相對於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位在更高的位置的場合中,可抑制潤滑油藉由本身的重量,使潤滑油從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面對流入連通部30a之大氣的流動而受到牽引。相較於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位在較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更低的位置的場合,潤滑油流入的可能性更低。
除此之外,為了更近一步防止潤滑油朝轉子室12a的侵入,如第3圖所示,設有另一個密封環50(第1密封構件)。
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3圖所示,密封環50,以可移動於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的方式,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此外,密封環50,具備環狀的密封部50a,該環狀的密封部50a在第1軸封裝置30的第1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間,面向軸部14c,並將兩貫穿部分隔。
此外,密封環50,在對軸部14c呈非接觸狀態下所安裝,並且藉由彈推構件44,面對第2軸封裝置32,朝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彈推。如此一來,密封環50,在對軸部14c呈可追隨於該軸部14c之徑向 的位移的狀態下,由彈推構件44與第2軸封裝置32挾持於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上。換言之,密封環50,通常除了彈推構件44與第2軸封裝置32之外並未形成接觸,針對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徑向,呈現可藉由外力而自由地位移的浮動狀態。亦即,密封環50是浮動式的密封部。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彈推構件44,被配置於密封環50與第1軸封裝置30的密封環38之間,將這些密封環50、38朝彼此分離的方向彈推。
在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損傷等潤滑油已通過其密封部32a的場合中,該潤滑油進入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最終被排出至螺旋壓縮機10的外部。萬一越過連通部32c,也能由密封環50阻止潤滑油朝轉子室12a侵入。
此外,即使因軸承22、24、26、28的內部間隙(亦即,遊隙)導致螺旋轉子14產生些微的位移(即使些微的晃動),由於密封環50可在軸部14c的徑向上自由地移動,也不會有密封環50強力地接觸於經位移之螺旋轉子14的情形。亦即,密封環50,可從經位移的螺旋轉子14退開(亦即,釋放來自於螺旋轉子14的外力)。因此,無論螺旋轉子14如何位移,密封環50與軸部14c之間的密封狀態,實質上不會變化。
除此之外,如第3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的流路剖面積,大於「密封環50的密封部50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的流路剖面積。最好 是形成充分地差異(意指足夠的尺寸差異)。
具體地說,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5圖所示之第1軸封裝置30的槽縫狀之連通部30a的剖面積(流路剖面積),最好是充分地大於如第3圖所示「密封環50的密封部50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間之環狀間隙的剖面積(流路剖面積)。針對該理由進行說明。
假設,在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30a的剖面積小於「密封環50的密封部50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間之間隙的剖面積的場合中,藉由無負載運轉而從殼體外部透過大氣連通部12m流入的大氣,是流入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而非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然後通過密封環50與軸部14c之間而前往轉子室12a。就其結果而言,在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與軸部14c之間產生負壓,並由該負壓將潤滑油誘引至密封部32a與軸部14c之間。該被誘引的潤滑油,從連通部32c通過密封環50與軸部14c之間,被前往轉子室12a的空氣所誘引而同行,最終有侵入轉子室12a內的可能。
為了防止該樣態下潤滑油朝轉子室12a的侵入,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的流路剖面積,充分地大於「密封環50的密封部50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的流路剖面積。藉此,由殼體外部透過大氣連通部12m流入的大氣,通過流路剖面積更大之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而流入轉子室12a。因此,可抑制由殼體外部透過大氣連通部12m流入的大氣,通過流路剖面積較 小的「密封環50與軸部14c之間」。就其結果而言,可防止潤滑油侵入轉子室12a內。
此外,由於密封環50呈現「可隨著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徑向而自由地位移的狀態(亦即浮動狀態)」,故相較於採用「被固定於軸部14c之徑向的密封環」的場合,可縮小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30s的流路剖面積。以下,針對該點進行具體的說明。
假設,考慮採用「針對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徑向,位置被完全地固定」的密封的場合。舉例來說,為了使其外周面抵接於殼體12之軸收容空間12j的內周面12k,考慮內插於軸收容空間12j之環狀的密封。或者考慮固定於第2軸封裝置32(或者形成一體)之環狀的密封。
在該場合中,有必要使密封的內徑,亦即密封與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間的間隙形成較大。倘若具體地說明,倘若將密封(或者與密封一體的第2軸封裝置32)內插於殼體12的軸收容空間12j,將由於製造上無法避免的誤差(公差範圍內的誤差),而導致密封之內周面的中心軸,相對於公螺旋轉子14的旋轉中心線C,在容許範圍內形成些微的傾斜、或形成偏移。即使產生該傾斜和偏移,為了能確實地避免公螺旋轉子14與密封之間的接觸,密封的內徑必須形成較裕度更大。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密封環50,呈現浮動狀態並非為了使外周面接觸於殼體12的軸收容空間12j而內 插,因此可在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徑向上自由地位移。據此,相較於位置被完全固定的密封,可使密封環50的內徑形成相對地小(更小)。
據此,由於密封環50的內徑相對地小,故能使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30a的流路剖面積形成更小。亦即,針對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徑向,相較於採用位置被固定的密封時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的流路剖面積,可相對地縮小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30a的流路剖面積(亦即變得更小)。
所謂「可縮小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30a的流路剖面積」是意味著:可縮小第1軸封裝置30之公螺旋轉子14的旋轉中心線C之延伸方向的尺寸。不僅如此,也意味著可縮短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與軸承26之間的距離。換言之,意味著可縮短如第1圖所示的「支承螺旋部14a兩側之軸部14c的2個軸承24、26」之間的距離。藉由縮短軸承24、26之間的距離,可抑制公螺旋轉子14的撓曲。
除此之外,第2軸封裝置32之複數個連通部32c的每一個,在從公螺旋轉子14(軸部14b、14c)的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X軸方向)觀看的場合中,最好在周方向上形成不同的位置,而如第2圖所示,相對於該旋轉中心線C的角度位置各自不同則更為合適。
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2圖所示,第2軸封裝置32的複數個連通部32c,被分為2個群組G1、 G2。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與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在周方向上的位置不同。此外,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相較於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被配置在較低的位置。因此,在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已損傷的場合中,已通過密封部32a的潤滑油,通過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而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連接空間部12n(共通空間12r)內。
此時,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作為以下的用途:使第2軸封裝置32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透過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而連通於大氣。亦即,可藉由「透過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所導入的大氣(大氣壓)」,按壓潤滑油而流向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其結果,第2軸封裝置32與公螺旋轉子14之間的潤滑油,可透過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而順利地流入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內。
第2軸封裝置32的複數個連通部32c對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角度位置各不相同的螺旋壓縮機10,就其次要的效果而言,具備高度的泛用性。
第2圖所示的螺旋壓縮機10,是採以下的姿勢配置:吸引埠12c朝向上方(Z軸的正方向),且排出埠12e朝向水平方向(Y軸的負方向)。當該狀態時,在第2軸封裝置32的複數個連通部32c中,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相較於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位於更上方。因此,如以上所述,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在第2 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已損傷的場合中,可達成使已通過密封部32a的潤滑油,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內的作用。另外,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可達成使第2軸封裝置32與公螺旋轉子14之間,透過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而連通於大氣的作用。
第6圖,顯示第2圖的螺旋壓縮機10已變更姿勢的狀態。第6圖所示的姿勢,是從第2圖所示的姿勢,將與公螺旋轉子14的旋轉中心線C平行延伸的旋轉中心線做為中心,並使其旋轉90度後的姿勢。第6圖所示的姿勢,在第2圖中,是以X軸做為中心朝順時鐘方向旋轉的姿勢。
在螺旋壓縮機10呈現第6圖所示之姿勢的場合中,吸引埠12c朝向水平方向(Y軸的正方向),且排出埠12e朝向上方(Z軸的正方向)。當該狀態時,在第2軸封裝置32的複數個連通部32c中,屬於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相較於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位於更上方。因此,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在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部32a已損傷的場合中,可達成使已通過密封部32a的潤滑油,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內的作用。另外,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可達成使第2軸封裝置32與公螺旋轉子14之間,透過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而連通於大氣的作用。此外,由於連通部30a相較於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位在更上方,因此從屬於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內的潤滑油,可抑制潤滑油朝向流入連通部30a之大氣的流動被吸引。
如此一來,第2軸封裝置32的第1及第2群組G1、G2的連通部32c,藉由變更其作用,螺旋壓縮機10,即使在不更換更換軸封裝置、或者不重新組裝以變更角度位置的場合中,也能變更姿勢,藉此具有高度的泛用性。
如第2圖及第6圖所示,各自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的第1軸封裝置30,在螺旋壓縮機10的姿勢變更後,譬如可藉由操作者的手動操作,以螺旋轉子14、16的旋轉中心線C作為中心而旋轉,使其連通部30a朝向上方。
就替代方案而言,各自外插於2個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的第1軸封裝置30,亦可採以下的方式外插於螺旋轉子14、16:如第7圖所示,在從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X軸方向)觀看的場合中,使其連通部30a隔著旋轉中心線C,面向第2軸封裝置32之第1群組G1的連通部32c與第2群組G2的連通部32c之間。如此一來,在螺旋壓縮機10的姿勢變更後,可省略操作者令第1軸封裝置30旋轉的手動操作。不僅如此,連通部30a、與「可達成使潤滑油流入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內之作用」的連通部32c(第1群組G1或第2群組G2的連通部)之間的位置關係,即使姿勢變更,也能設成相同的條件。
以上,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既可確保對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之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的密封性,且製造容易並具備「可抑制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之撓曲的構造」的無油螺旋壓縮機10。
更具體地說,如第3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雙方,透過形成於殼體12的1個大氣連通部12m而連通於殼體12外部的大氣。如此一來,相較於在殼體12形成分別面對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大氣連通部的場合,殼體12的製造變得容易。亦即,相較於設置2個個別的大氣連通部的場合,殼體12的製造變得容易。
此外,相較於在殼體12形成分別面對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大氣連通部的場合,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與軸承24、26之間的距離變短。換言之,2個軸承24、26之間的距離變短。其結果,可抑制公螺旋轉子14的撓曲。同樣地,也能抑制母螺旋轉子16的撓曲。
進行具體的說明。假設,在殼體12形成分別面對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大氣連通部的場合,該2個大氣連通部,為了彼此不產生干涉,是以「在螺旋轉子14、16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X軸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方式,形成於殼體12。因此,將「與這些大氣連通部連通之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在螺旋轉子14、16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上彼此接近配置的這點便受到限制。亦即,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間的距離必然地變長。伴隨 於此,螺旋轉子14、16的螺旋部與軸承24、26之間的距離也必然地變長。換言之,2個軸承24、26之間的距離也必然地變長。其結果,螺旋轉子14、16變得容易撓曲。
因此,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雙方,可藉由連通於形成在殼體12的1個大氣連通部12m,縮短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間的距離。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5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與第2軸封裝置32,在朝公螺旋轉子14之徑向觀看的場合中,以部分形成重疊的方式卡合。此外,由於密封環50被配置於第1軸封裝置30內,故在朝公螺旋轉子14之徑向觀看的場合中,重疊於第1軸封裝置30。如此一來,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地縮短。在此,藉由第1軸封裝置30與第2軸封裝置32形成重疊地彼此卡合,構成以形成於本體部34之軸承26側(第2軸封裝置側)端面的缺口部34b,形成槽縫狀的貫穿孔,藉此能更進一步縮短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2c之間的距離。
此外,伴隨著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與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之間的距離縮短,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與軸承26之間的距離也可以縮短。同樣地,也能縮短螺旋部14a與軸承24之間的距離。亦即,可縮短隔著螺旋部14a而對向配置的軸承24、26之間的距 離。其結果,可抑制公螺旋轉子14的撓曲。同樣地,也能抑制母螺旋轉子16的撓曲。
以上,雖然列舉了上述的實施形態來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舉例來說,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3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是由本體部34與2個密封環36、38所構成,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譬如,密封環的數量並不侷限於2個,此外,與第2軸封裝置32相同,第1軸封裝置亦可由一個構件構成。
此外,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3圖所示,第2軸封裝置32是由一個構件所構成,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譬如,亦可與第1軸封裝置30相同,第2軸封裝置由複數個構件構成。
不僅如此,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5圖所示,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為1個槽縫狀的貫穿孔(缺口部34b),而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為複數個貫穿孔,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第1及第2軸封裝置各自的連通部,只要能連通其內周面及其外周面,其形狀及數量則無限制。
不僅如此,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2圖所示,公螺旋轉子14與母螺旋轉子16,是相對於水平方向(X-Y平面)並排於傾斜方向上,而收容於殼體12內,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舉例來說,亦可如同第8圖中概略地顯示之其 他實施形態的螺旋壓縮機110,公螺旋轉子14與母螺旋轉子16並排於水平方向(Y軸方向)地收容於殼體112內。
在第8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場合中,連接於「分別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之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的連通部30a、32c」的連接空間部112n,在水平方向上連結而構成共通空間112r。
此外,從該共通空間112r的上部朝向殼體112外部而連通於上方的外連通部112p、及從該共通空間112r的下部朝向殼體112外部而連通於下方的外部連通部112q,形成於殼體112。此外,在連接空間部112n(亦即,共通空間112r)與下側的外部連通部112q之間,設有油匯集部112s。
除此之外,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具備2個外部連通部12p、12q,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舉例來說,亦可如同第9圖中概略地顯示之另一個實施形態的螺旋壓縮機210,在殼體212形成有3個外部連通部212p、212q。
如第9圖所示,外部連通部212p從連接空間部212n(共通空間212r)的上部朝向殼體212外部連通於上方,2個外部連通部212q從連接空間部212n(共通空間部212r)的下部朝向殼體212外部連通於下方。其中一個外部連通部212q,被配置在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第2軸封裝置32之連通部32c的下方。另一個外部連通部212q,被 配置在外插於母螺旋轉子16的第2軸封裝置32之連通部32c的下方。因此,已通過第2軸封裝置32之連通部32c的潤滑油,直接且順利地流入外部連通部212q,並朝殼體212的外部排出。其結果,可省略用來暫時貯留潤滑油的油匯集部。
除此之外,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2圖所示,殼體12的大氣連通部12m具備朝上方(斜上方)延伸的外部連通部12p、及朝下方(斜下方)延伸的外部連通部12q,但外部連通部的延伸方向並不侷限於此。外部連通部,亦可朝水平方向延伸。
舉例來說,亦可如同第10圖中概略地顯示之不同實施形態的無油螺旋壓縮機310,複數個外部連通部312p、312q中,一部分的外部連通部312q延伸於水平方向。在第10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場合中,下側的外部連通部312q,亦即潤滑油流入之外部連通部312q,延伸於水平方向。在該場合中,大氣連通部312m之共通空間312r的底部,亦可形成朝水平方向延伸,亦可面向外部連通部312p形成下降傾斜。
除此之外,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2圖所示,連接於「分別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之第1及第2軸封裝置30、32的連通部30a、32c」的殼體12之大氣連通部12m的連接空間部12n,連結形成一體化,藉此構成共通空間12r,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公螺旋轉子14的連接空間部12n與母螺旋轉子16的連 接空間部12n,亦可不形成連結地形成於殼體12。
舉例來說,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了將油朝軸承側壓回之具有螺旋溝的螺旋式黏性密封作為密封部32a,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密封部,在使用非接觸密封的場合中,亦可為其他的迷宮式填料密封,在使用接觸密封的場合中,亦可為端頭密封(lip seal)。
除此之外,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2圖所示,在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的各個,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及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連通於共通的連接空間部12n。然後,公螺旋轉子14的連接空間部12n與母螺旋轉子16的連接空間部12n,彼此連通而構成共通空間12r。然而,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侷限於此。
舉例來說,第11圖,為本發明中另一種不同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的概略性前視圖。
第11圖所示的無油螺旋壓縮機410,在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的各個,連接空間部412n由分隔壁412u區分為2個第1區分領域412t及第2區分領域412t'。這些第1區分領域412t及第2區分領域412t',彼此獨立並未連通。此外,第1區分領域412t,相較於第2區分領域412t',位於更上側。
此外,公螺旋轉子14的第1區分領域412t與母螺旋轉子16的第1區分領域412t連通而構成共通空間412r。不僅如此,公螺旋轉子14的第2區分領域412t'與母 螺旋轉子16的第2區分領域412t'連通而構成共通空間412r'。
雖然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之各自的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連通於連接空間部412n的第1區分領域412t,但並未連通於第2區分領域412t'。另外,雖然公螺旋轉子14及母螺旋轉子16之各自的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並未連通於連接空間部412n的第1區分領域412t,卻連通於第2區分領域412t'。
如第11圖所示,連接空間部412n的第1區分領域412t,透過外部連通部412p而連通於殼體412的外部。另外,第2區分領域412t',透過外部連通部412q而連通於殼體412的外部。
針對這種構造的好處,列舉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第1軸封裝置30及第2軸封裝置32作為例子進行說明。
在第2軸封裝置32與軸部14c之間的密封形成輕微的異常,在因該密封部32a的細微損傷、和位在該密封部32a軸承側之空間的壓力上升等而產生少量漏油的場合中,軸承26的潤滑油通過第2軸封裝置32的連通部32c進入連接空間部412n的第2區分領域412t',透過連接於此的外部連通部412q而朝殼體412外部流出。
另外,在第2軸封裝置32與軸部14c之間的密封形成顯著的異常,在因該密封部的重大損傷而產生大量漏油的場合中,軸承26的潤滑油,通過密封環50的密封部 50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伴隨著壓縮空氣透過第1軸封裝置30的連通部30a進入連接空間部412n的第1區分領域412t,並從連接於此的外部連通部412p朝殼體412的外部流出。在潤滑油通過密封環50的密封部50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間的場合中,潤滑油將流入轉子室12a。
因此,藉由確認來自於外部連通部412p、412q的潤滑油流出,作為因「第2軸封裝置32與軸部14c間之密封異常」而導致潤滑油流出的狀態,不必分解(拆解)無油螺旋壓縮機410,便能得知是否處於潤滑油流入轉子室12a的狀態。
為了將潤滑油順利地排出至殼體412的外部,與第2區分領域412t'對應的外部連通部412q,相較於與「連通於第1軸封裝置30之連通部30a的第1區分領域412t」對應的外部連通部412p,位於更下側。亦即,從第2軸封裝置32的密封漏出的潤滑油,透過更下側的第2區分領域412t'與外部連通部412q而排出至外部。
此外,如第11圖所示,連通於連接空間部412n之第2區分領域412t'的第2軸封裝置32的複數個連通部32c,被分為:朝垂直方向(Z軸方向)開口的群組G1、和朝水平方向(Y軸方向)開口的群組G2。然而,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侷限於此。取而代之的是,在第12圖所示之改良形態的無油螺旋壓縮機510中,第2軸封裝置532的複數個連通部532c,並無朝水平方向(Y軸方向)開口的 群組,僅具有朝垂直方向(Z軸方向)開口的群組G1。在該場合中,可降低在第2軸封裝置上製作複數個連通部的加工成本。
不僅如此,如第11圖所示,連通於連接空間部412n之第1區分領域412t的外部連通部412p,從第1區分領域412t朝斜上方延伸而連通於殼體412的外部。然而,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侷限於此。取而代之的是,在第13圖所示之改良形態的無油螺旋壓縮機610中,與連接空間部612n的第1區分領域612t連通的外部連通部612p,從第1區分領域612t(共通空間612r)的下部朝向水平方向(Y軸方向)延伸,並與殼體612的外部連通。在該場合中,已流入第1區分領域612t之軸承26的潤滑油,由於可透過第1區分領域612t底部的外部連通部612p而朝殼體612的外部排出,因此潤滑油難以滯留於第1區分領域612t內。
不僅如此,如第11圖所示,連接空間部412n的第1區分領域412t與第2區分領域412t'之各自的形狀不同,並非相對於兩者之間的分隔壁412u形成對稱。然而,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侷限於此。取而代之的是,在第14圖所示之改良形態的無油螺旋壓縮機710中,第1區分領域712t與第2區分領域712t',相對於兩者之間的分隔壁712u呈現對稱的形狀。在該場合中,可簡化將第1及第2區分領域712t、712t'形成於殼體712的處理,提高殼體712的生產性。此外,對於第1及第2區分領域712t、712t'的各個,亦可形成:位在靠近外部連通部712p、外部連通部712q側的 內壁,較位在遠側的內壁更逐漸遠離軸封裝置。如此一來,空氣的流動,較不會使內壁的位置產生變化的場合變得更平順。
除此之外,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3圖所示,密封環50被配置在:和第1軸封裝置30的密封部(36a、38a)連通的第1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的連通部32c之間。藉由該密封環50,防止潤滑油朝轉子室侵入。除此之外,為了更確實地防止朝轉子室的侵入,除了密封環50之外,亦可額外設置密封環。此外,密封環50是浮動式的密封環。因此,當壓縮機啟動時,即使因軸承的內部間隙使軸部位移,密封環50的密封部50a也能追隨於該位移。如此一來,即使因軸承的內部間隙使軸部位移,密封環50也能發揮穩定密封性能的效果。
如第15圖所示,本發明另外一種實施形態之無油螺旋壓縮機810,除了密封環50之外,還具有密封環852(第2密封構件)。
密封環852,以可移動於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的方式,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此外,密封環852,具備環狀的密封部852a,該環狀的密封部852a在第1軸封裝置30的密封部(36a、38a)與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之間,面向軸部14c。此外,密封環852,成為浮動式的密封部852a,並設成可追隨於軸部14c之徑向的位移。亦即,密封環852,是以可追隨於軸部14c徑向之位移的狀態,外插於軸部14c。
此外,密封環852,在對軸部14c呈非接觸狀態下所安裝,並且藉由彈推構件42,面對轉子室12a與第1軸封裝置間之殼體12的部分12w,朝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彈推。該殼體12的部分12w,相對於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根基部分,面向該軸部14c的徑向。如此一來,密封環852,在對軸部14c以非接觸的狀態下,由彈推構件42與殼體12的部分12w挾持於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上。換言之,密封環852,通常除了彈推構件42與殼體12的部分12w之外並未形成接觸,針對公螺旋轉子14之軸部14c的徑向,呈現可自由地位移的浮動狀態。彈推構件44,被配置於密封環852與第1軸封裝置30的密封環36之間,將這些密封環852、36朝彼此分離的方向彈推。
該密封環852也和密封環50相同,即使因軸承22、24、26、28的內部間隙(亦即,遊隙)導致螺旋轉子14產生些微的位移(即使些微的晃動),可從該經位移的螺旋轉子14退開(亦即,釋放來自於螺旋轉子14的外力)。因此,無論螺旋轉子14如何位移,密封環852與軸部14c之間的密封狀態,實質上不會變化。
藉由該密封環852,除此之外,藉由密封環50,可抑制起因於軸承22、24、26及28之內部間隙(亦即遊隙)之密封性能的惡化(不穩定程度)。
第1軸封裝置30的2個密封環36、38;密封環50;及密封環852也可以是相同的形狀。此外,用來彈推 這些密封環的2個彈推構件42、44,也可以是相同的形狀。如此一來,可降低無油螺旋壓縮機的製造成本。
除此之外,在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如第3圖所示,密封環50,相對於第2軸封裝置32,被配置在公螺旋轉子14的螺旋部14a(轉子室12a)側。亦即,在朝公螺旋轉子14之徑向觀看的場合中,密封環50並未重疊於第2軸封裝置32。取而代之的是,密封環亦可重疊於第2軸封裝置。此外,第1軸封裝置30及第2軸封裝置32雙方亦可形成重疊。
在第16圖所示之本發明另一種不同的實施形態的場合中,當朝公螺旋轉子14的徑向觀看時,密封環954(第1密封構件)重疊於第2軸封裝置932。具體地說,在第2軸封裝置932,於其內周面設有:用來收容密封環954及彈推構件956的環狀溝932e。密封環954,以可移動於公螺旋轉子14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的方式,外插於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並被收容於該第2軸封裝置932的環狀溝932e內。此外,密封環954被配置在:和第1軸封裝置30的密封部(36a、38a)連通的第1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932的連通部932c之間。此外,密封環954是浮動式的密封環。亦即,密封環954具備:面向公螺旋轉子14的軸部14c之浮動式的密封部954a。
彈推構件956,與密封環954一起被收容於第2軸封裝置932的環狀溝932e內。此外,密封環954面向螺旋轉子14之螺旋部14a(轉子室12a)所在之側,彈推構件 956將其朝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彈推。亦即,彈推構件956,將密封環954朝向「第2軸封裝置932之環狀溝932e中螺旋部14a側的側壁」彈推。
因此,這種重疊於第2軸封裝置932的密封環954,也和密封環50相同,當壓縮機啟動時,即使因軸承22、24、26及28的內部間隙(亦即,遊隙)使軸部位移,密封環954的密封部954a也能追隨於該位移。如此一來,即使因軸承的內部間隙使軸部位移,密封環954也能發揮穩定密封性能的效果。
第1密封構件,只要其密封部可將第1軸封裝置的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的連通部分隔,亦可重疊於第1軸封裝置。亦即,作為第1密封構件的密封環,亦可至少局部地重疊於第1軸封裝置及第2軸封裝置的至少其中一個。藉由形成這樣的重疊,相較於「第1軸封裝置、第2軸封裝置及密封環不形成重疊地形成排列」的場合,能縮短螺旋轉子的螺旋部與軸承之間的距離。因此,相對於螺旋部,可縮短其中一側的軸承與另一側的軸承之間的距離,可抑制螺旋轉子的撓曲。
最後,雖然上述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將「第1軸封裝置的第1連通部」與「第2軸封裝置的第2連通部」分隔的第1密封構件,是具備環狀的密封部,並藉由彈推構件,面向第2軸封裝置朝公螺旋轉子之旋轉中心線C的延伸方向彈推的浮動式的密封環,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侷限於此。亦即,第1密封構件,廣義來說,只要是具備 將「第1連通部與第2連通部」分隔的環狀的密封部,以非接觸的狀態安裝於螺旋轉子的軸部,並設成可釋放來自於軸部之外力者即可。亦即,實際上,只要能追隨於「因軸承之內部間隙而產生之細微位移」者即可。接著,只要是相較於密封部與螺旋轉子的軸部之間的流路剖面積,第1軸封裝置之第1連通部的流路剖面積變得更大(亦即,密封部與螺旋轉子的軸部之間的流路剖面積盡可能地變小)者即可。
如同以上所述,說明了各種的實施形態作為本發明的技術範例。因此,提供圖面以及詳細的說明。
因此,圖面及詳細的說明所記載的構成要件中,不僅限於解決課題所必要的構成要件,為了列舉上述技術,也包含了解決課題之非必要的構成要件。因此,不能因圖面及詳細的說明中記載了這些非必要的構成要件,而直接認定這些非必要的構成要件是必要的。
本發明,雖參考了圖面與適合的實施形態進行了充分地記載,但對於熟習該技術者,可以有各種的變形或者修正,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些變形和修正,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皆屬於本案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疇。
本案參考了2016年3月25日提出申請的日本第2016-61584號發明申請案的說明書、圖面及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的內容,並將該日本申請案的整體內容撰寫入本案的說明書中。
以上所述的本發明,只要是無油螺旋壓縮機,即使是多段式的壓縮機,也同樣能適用。

Claims (11)

  1. 一種無油螺旋壓縮機,具備:螺旋轉子,具備螺旋部與軸部;和軸承,用來支承前述軸部;和第1軸封裝置,外插於前述軸部並被配置於前述螺旋部與前述軸承之間,並且具備第1密封部與第1連通部,該第1密封部面向前述軸部,該第1連通部相對於前述軸部與前述第1密封部之間,使前述軸承側與外周面連通;和第2軸封裝置,外插於前述軸部並被配置於前述第1軸封裝置與前述軸承之間,並且具備第2密封部與第2連通部,該第2密封部面向前述軸部,該第2連通部相對於前述軸部與前述第2密封部之間,使前述螺旋部側與外周面連通;和殼體,具備轉子室與軸收容空間,該轉子室可收容前述螺旋部,該軸收容空間可收容前述軸部、前述軸承、前述第1軸封裝置及前述第2軸封裝置;及第1密封構件,外插於前述軸部且具備環狀的密封部,該環狀的密封部,在前述第1連通部與前述第2連通部之間,面向前述軸部,並將兩連通部分隔,前述殼體具備:在前述軸收容空間的內周面,連接於前述第1及第2連通部的雙方,並將前述第1及第2連通部連通於大氣的大氣連通部,前述第1連通部的流路剖面積,大於前述第1密封構件的密封部與前述軸部之間的流路剖面積;前述第1連通部對前述軸部之旋轉中心的角度位置,與第2連通部的角度位置不同,前述大氣連通部,為了連接於角度位置不同的前述第1及第2連通部的雙方,具備在前述軸收容空間的內周面形成凹狀的連接空間部。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第1連通部,相較於前述第2連通部,被設在更高的位置。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大氣連通部具備:外部連通部,將前述連接空間部的下部與殼體外部的大氣予以連通;及油匯集部,被設在前述外部連通部與前述連接空間部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大氣連通部的連接空間,由分隔壁區分為第1及第2區分領域,前述第1連通部連通於前述第1區分領域,前述第2連通部連通於前述第2區分領域,前述第1及第2區分領域,分別具備與殼體外部的大氣連通的外部連通部。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與前述第2區分領域對應的外部連通部,相較於與前述第1區分領域對應的外部連通部,位在更下側。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第2連通部為複數個,前述複數個第2連通部之每一個對前述軸部的旋轉中心線的角度位置不同。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第1及第2軸封裝置,在從前述螺旋轉子的徑向觀看的場合中,部分形成重疊地彼此卡合。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第1密封構件,是形成浮動式之密封部的密封環,並設成可在前述軸部的徑向上位移。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更進一步具備第2密封構件,外插於前述軸部且具備環狀的密封部,該環狀的密封部,在前述第1軸封裝置的第1密封部與前述轉子室之間,面向前述軸部。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第2密封構件,是形成浮動式之密封部的密封環,並設成可在前述軸部的徑向上位移。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無油螺旋壓縮機,其中前述第1密封構件,在從前述螺旋轉子的徑向觀看的場合中,至少部分地重疊於前述第1軸封裝置及前述第2軸封裝置的至少其中一個。
TW106109997A 2016-03-25 2017-03-24 無油螺旋壓縮機 TWI638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1584A JP6710072B2 (ja) 2016-03-25 2016-03-25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JP2016-061584 2016-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379A TW201802379A (zh) 2018-01-16
TWI638106B true TWI638106B (zh) 2018-10-11

Family

ID=5989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997A TWI638106B (zh) 2016-03-25 2017-03-24 無油螺旋壓縮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4941B2 (zh)
EP (1) EP3434903B1 (zh)
JP (1) JP6710072B2 (zh)
KR (1) KR102043764B1 (zh)
CN (1) CN108884834B (zh)
BR (1) BR112018069509A2 (zh)
MY (1) MY193265A (zh)
SG (1) SG11201808166XA (zh)
TW (1) TWI638106B (zh)
WO (1) WO2017164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2959B1 (ko) 2018-08-27 2020-02-04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pH 민감성 이중 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세포 배양 용도
CN111502995A (zh) * 2019-09-29 2020-08-07 宁波市新炜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油干式螺杆压缩机密封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4289U (zh) * 1989-03-24 1990-10-12
JP2002276574A (ja) * 2001-03-19 2002-09-25 Hokuetsu Kogyo Co Ltd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の軸封装置
JP2015169177A (ja) * 2014-03-10 2015-09-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1190A (ja) * 1982-09-17 1984-03-24 Hitachi Ltd オイルフリ−スクリユ−圧縮機の油切り装置
JPS61104187A (ja) * 1984-10-29 1986-05-22 Hitachi Ltd 真空ポンプ用軸封装置
JPH03550Y2 (zh) 1985-02-27 1991-01-10
JPH03110138U (zh) * 1990-02-26 1991-11-12
JP3535938B2 (ja) * 1996-02-02 2004-06-07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2段形スクリュ圧縮機
JP3742158B2 (ja) * 1996-10-01 2006-02-0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BR0008357A (pt) * 1999-01-11 2001-11-27 Du Pont Método e aparelho de lubrificação e vedação derolamentos e engrenagens
JP2005090371A (ja) 2003-09-18 2005-04-07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モータ一体型の燃料ガス圧縮機
CN100516534C (zh) 2007-11-27 2009-07-22 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干螺杆压缩机主机转子轴密封结构
JP2010053799A (ja) * 2008-08-29 2010-03-11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9068571B2 (en) * 2009-04-03 2015-06-30 Ergoseal, Inc. Seal for oil-free rotary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6469549B2 (ja) 2014-09-29 2019-02-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JP6284466B2 (ja) * 2014-09-29 2018-02-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4289U (zh) * 1989-03-24 1990-10-12
JP2002276574A (ja) * 2001-03-19 2002-09-25 Hokuetsu Kogyo Co Ltd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の軸封装置
JP2015169177A (ja) * 2014-03-10 2015-09-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4903A4 (en) 2019-12-11
CN108884834B (zh) 2020-03-03
JP2017172531A (ja) 2017-09-28
SG11201808166XA (en) 2018-10-30
MY193265A (en) 2022-09-29
WO2017164153A1 (ja) 2017-09-28
KR20180112038A (ko) 2018-10-11
KR102043764B1 (ko) 2019-11-12
CN108884834A (zh) 2018-11-23
EP3434903A1 (en) 2019-01-30
US20190107109A1 (en) 2019-04-11
EP3434903B1 (en) 2023-03-01
TW201802379A (zh) 2018-01-16
BR112018069509A2 (pt) 2019-01-29
US10954941B2 (en) 2021-03-23
JP6710072B2 (ja) 202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1879B (zh) 無油螺旋壓縮機
TWI638106B (zh) 無油螺旋壓縮機
CN101311543A (zh) 无油回转压缩机的转子轴密封方法和结构
JP2012122450A (ja) スクリュ圧縮機
CN101303016A (zh) 无油回转式压缩机的转子轴密封结构
WO2009081788A1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106715910B (zh) 无油螺杆压缩机
TWI636190B (zh) 無油螺桿壓縮機及其設計方法
JP2008138578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19039395A (ja) 多段ルーツポンプ
CN110168226B (zh) 油冷式螺杆压缩机
JP2007162679A (ja) 流体機械
JP2015105594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7464552B2 (ja) スクリュ圧縮機
JP5278228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7077813A (ja) ポンプの組立方法
JP2013224641A (ja) スクロールコンプレッ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