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9952B -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 Google Patents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9952B
TWI629952B TW106131134A TW106131134A TWI629952B TW I629952 B TWI629952 B TW I629952B TW 106131134 A TW106131134 A TW 106131134A TW 106131134 A TW106131134 A TW 106131134A TW I629952 B TWI629952 B TW I6299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leg
protrusion
base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1215A (zh
Inventor
金子仁
橋本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1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1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9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扣環公部件,其包括基部、腿部以及引 導件。突起設置在腿部處。接納部設置在引導件處。接納部具有至少在左右方向上開口的開口部。突起具有插入到接納部的開口部中的插入端。當腿部採取第一姿勢,其中突起的插入端在腿部彈性變形前局部插入接納部的開口部中時,突起存在於腿部遠端與引導件遠端之間,並且突起具有曲面,所述曲面成形為隨著所述曲面遠離引導件遠端靠近腿部遠端延伸而靠近基部。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突起可設置在引導件處,接納部可設置在腿部處。

Description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本發明涉及扣環公部件及扣環。
日本專利No.2530126公開了一種具有板狀突起36、36的公部件1,如其圖1中所示,所述板狀突起從外臂4、6朝中間臂5突出,從而最小化或防止公部件1和母部件8不準確地聯接或者部分聯接的可能性。
德國實用新型No.20117291其說明書公開了一種公部件,其中中心杆和左右鎖定元件接合成環,如其圖2a至圖2c所示。
本發明人新近發現促進公部件與母部件之間更容易聯接同時抑制公部件與母部件之間的不準確及非意圖接合是有意義的。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的扣環公部件可以包括:基部;至少一個腿部,所述腿部遠離所述基部延伸並具有距所述基部最遠的腿部遠端;以及引導件,所述引導件沿所述至少一個腿部遠離所述基部延伸並具有距所述基部最遠的引導件遠端;其中,在所述腿部以及所述引導件中的一者處設置有在左右方向上突出的突起,並且在所述腿部以及所述引導件中的另一者處設置有能夠接納所述突起的接納部;其中,所述接納部具有至少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開口的開口部,並且所述突起具有插入到所述接納部的所述開口部中的插入端;並且其中,當所述腿部採取第一姿勢,在所述第一姿勢中所述突起的所述插入端在所述腿部彈性變形前與所述接納部的所述開口部相鄰放置或局部插入其中時,所述突起存在於所述腿部遠端與所述引導件遠端之間,並且所述突起具有曲面或斜面,所述曲面或斜面成形為隨著所述曲面或斜面遠離所述引導件遠端靠近所述腿部遠端延伸而靠近所述基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所述腿部採取所述第一姿勢時,所述突起的所述插入端可局部插入所述接納部的所述開口部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突起可包括朝所述腿部遠端或所述引導件遠端突出的突出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腿部可包括直接或間接聯接至所述基部的彈簧部以及聯接至所述彈簧部的被按壓部;其中,所述突起可聯接至所述腿部的所述被按壓部而不聯接至所述彈簧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腿部可包括直接或間接聯接至所述基部的彈簧部以及聯接至所述彈簧部的被按壓部;其中,所述引導件可經由分叉部聯接至所述基部;並且其中,所述彈簧部和/或所述被按壓部可朝所述引導件與所述分叉部之間的接合部分隆起並可具有根據所述彈簧部和/或所述被按壓部的隆起位置而增大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寬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引導件可設有所述接納部,並且所述引導件可包括遠離所述基部延伸的至少一個板以及聯接至所述板的分隔壁。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引導件可具有隨著遠離所述基部延伸而增大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寬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扣環公部件可包括左右一對的腿部,各所述腿部遠離所述基部延伸並具有距所述基部最遠的腿部遠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腿部或所述引導件可具有與所述突起的所述曲面或斜面連續佈置的曲面或斜面。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的一種扣環,其可包括上述的扣環公部件以及聯接至所述扣環公部件的母部件。
根據本公開的這些方面,可促進公部件與母部件之間更容易聯接同時抑制公部件與母部件之間的不準確及非意圖接合。
以下將參照圖1至圖22描述本公開的非限制性實施方式及特徵。各實施方式和每個實施方式中包含的特徵並非是相互獨立的。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額外說明就能適當組合各實施方式和/或各特徵。本領域技術人員能理解這樣的組合的協同效應。基本上省略這些實施方式的重複說明。參考附圖主要用於對發明進行圖示的目的,並且為了製作附圖方便而有可能進行簡化。
將參照上述的圖1至圖22討論扣環的各種示例性實施方式。
以下,為了便於說明,將對公部件建立座標(即,公部件座標)並對母部件建立座標(即,母部件座標)。如圖1所示,公部件座標MCO由在L與Ri之間延伸的左右方向、在U與D之間延伸的上下方向以及在F與Re之間延伸的前後方向構成。母部件座標FCO由在L與Ri之間延伸的左右方向、在U與D之間延伸的上下方向以及在F與Re之間延伸的前後方向構成。除了公部件座標MCO的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與母部件座標FCO的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分別相反以外,公部件座標MCO與母部件座標FCO是相同的。假定以圖1為前提,當公部件移動以與母部件聯接時,公部件的向前方向與公部件朝向母部件移動的方向相同。當母部件移動以與公部件聯接時,母部件的向前方向與母部件朝向公部件移動的方向相同。
如圖1所示,扣環300包括公部件100及母部件200。公部件100包括基部10、遠離基部10延伸的左右一對的腿部20、30、以及沿著各腿部20、30遠離基部10延伸(即,在左右一對的腿部20、30之間遠離基部10延伸)的引導件40。腿部20可被稱作左腿部,腿部30可被稱為右腿部。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可經由母部件200的前主開口插入到母部件200的內部空間,使得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聯接在一起。
根據圖示實施例的基部10可以是具有用於插入帶子的狹孔的部分,但並非局限於此。更具體地說,基部10可以包括前杆11、後杆12、左壁13和右壁14。前杆1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後杆12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前杆11和後杆12基本彼此平行地佈置。在前杆11與後杆12之間限定出沿左右方向伸長的狹孔,從而允許帶子插入穿過。
前杆11的左端和後杆12的左端由左壁13聯接。前杆11的右端和後杆12的右端由右壁14聯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杆11和/或後杆12可在左右方向的中心處分開。也就是說,前杆11和後杆12無需在左右方向上連續。
左右一對的腿部20、30均可向前延伸從而遠離位於後方的基部10。腿部20、30可包括直接或間接地聯接至基部10的彈簧部27、37以及聯接至彈簧部27、37的被按壓部26、36。應當指出,腿部的具體構造不限於所示實施例。這是因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腿部可具有各種形狀。例如,在圖示實施例中腿部被圖示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杆,但是腿部可以是在前後方向上伸長的環形部。
左腿部20包括佈置在前側的被按壓部26和佈置在後側的彈簧部27。被按壓部26可以是被人或裝置或機器或機器人按壓或推壓以釋放母部件200與公部件100之間的聯接的部分。彈簧部27可以是設置成允許被按壓部26彈性移位的可彈性變形部分。彈性移位表示在構件從初始位置移到另一位置之後,該構件能從該另一位置返回到初始位置。彈性變形表示構件在從初始形狀或姿勢變形成另一形狀或姿勢之後,能恢復至其初始形狀或姿勢。
當圖2中所示的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要解除聯接時,可由人或機器或裝置或機器人等對被按壓部26進行按壓,從而使其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移位,即靠近引導件40,以便與母部件200脫離接合。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被按壓部26可以成形為相對較大。彈簧部27可成形為與被按壓部26相比左右方向上的厚度或寬度較小,借此確保彈簧部27的彈簧特性。彈簧部27的後端聯接至左壁13的前端。
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可通過樹脂材料的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製造。可構想除了樹脂材料之外,可對金屬構件進行嵌入成型(Insert-Molded)。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可以被歸類為所謂的“橫向接合(側接合)類型”。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可以被歸類為所謂的“豎向接合(上下接合)類型”。即,可構想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與母部件200之間的各種聯接方式,因而圖示實施方式僅僅作為實施例,不應當視為限制。
在圖示實施例中,鎖定部28設置在被按壓部26的後表面。鎖定部28設有隨著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延伸而向前傾斜的傾斜面。當腿部20是豎向接合類型時,可以在腿部2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處設置凹入接合部或突起接合部。
腿部遠端29可以設置在左腿部20的被按壓部26處。腿部遠端29是腿部20內在前後方向上距基部10最遠的部分。應當指出以下所述的突起並非是腿部的一部分。以下所述的突起是與腿部不同的部分。
右腿部30可以是與左腿部20類似構造。左腿部20的被按壓部26、彈簧部27、鎖定部28以及腿部遠端29可以改為右腿部30的被按壓部36、彈簧部37、鎖定部38以及腿部遠端39。注意,右腿部30的彈簧部37的後端聯接至右壁14的前端。
左腿部20和右腿部30分別設置有在左右方向上突出的突起50。突起50從腿部20、30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突出。更具體地說,突起50遠離腿部20、30的被按壓部26、36的左右方向上的內表面地向引導件40突出。在圖示實施例中,突起50定位在腿部20、30的被按壓部26、36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中心處。如以下所述,構想突起50設置在引導件40處的實施方式。聯接至左腿部20的突起50可以稱為左突起,聯接至右腿部30的突起50可以稱為右突起。在包括圖示實施例的一些情況下,突起50聯接至被按壓部26而非聯接至彈簧部27,從而確保腿部20、30的充分彈性。突起50的具體形狀、位置或尺寸僅僅是一個實施例而不應視為限制。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突起50可以成形為板狀。
突起50可以具有插入到下述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中的插入端55。插入端55可以是突起50的左右方向上的內端。插入端55可以佈置成面向設置在引導件40處的下述分隔壁43的左側面或右側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插入端55可以佈置成當腿部20、30採取第一姿勢及第二姿勢時面對分隔壁43的左側面或右側面。
在本說明書中,腿部20、30的第一姿勢可指當腿部20、30未彈性變形時腿部20、30的姿勢或位置。腿部20、30的第二姿勢可指當腿部20、30彈性變形時腿部20、30的姿勢或位置。當腿部20、30採取第一姿勢時,在腿部20、30處不會引起變形。當腿部20、30採取第二姿勢時,在腿部20、30處引起變形,因此腿部20、30藉由彈簧部27的彈性力以恢復至第一姿勢。
引導件40在左右一對的腿部20、30之間遠離基部10延伸。引導件40可具有距基部10最遠的引導件遠端49。引導件遠端49可以定位成在前後方向上比腿部遠端29、39距基部10更遠。換言之,腿部遠端29、39可定位成在前後方向上比引導件遠端49更靠近基部10。注意,前後方向可以與引導件40和/或腿部20、30的延伸方向相同或基本相同。
引導件40可設置在基部10的前側。引導件40可包括遠離基部10延伸的至少一個板41、42以及聯接至板41、42的分隔壁43。在所示實施例中,引導件40包括作為上下一對的板的上板41及下板42。分隔壁43可聯接在上板41與下板42之間並可設置在上板41與下板42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
引導件40可設有左右一對的接納部60,所述接納部60均能夠接納腿部20、30的突起50。接納部60由上板41和下板42的至少一方構成,或者包含上板41和下板42的至少一方。接納部60任選地包括分隔壁43或者構造成包括分隔壁43。接納部60可任選地包括附加部分。接納部60的具體形狀、位置或尺寸僅是示例性的並且不應視為限制。
各接納部60具有至少在左右方向上開口的開口部65。在所示實施例中,開口部65在上板41與下板42之間在左右方向上向外側、即腿部20或30側開口,但並非局限於此。如從以下說明會理解的,接納部60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以不同方式開口。如所示,在左側的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具有在左腿部20側開口的口部。在右側的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具有在右腿部30側開口的口部。各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可具有開口寬度比突起50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更大的口部。各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可具有開口寬度比突起50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更大的口部。
在所示實施例中,引導件40經由分叉部46聯接至基部10,但不必限於此。在這種情況下,可確保或增強引導件40的撓性。分叉部46在前後方向上插設在基部10與引導件40之間。
分叉部46可具有聯接至基部10的左壁13的前端的左半部46p、以及聯接至基部10的右壁14的前端的右半部46q。左半部46p隨著遠離基部10向前延伸而靠近右半部46q地傾斜延伸。右半部46q隨著遠離基部10向前延伸而靠近左半部46p地傾斜延伸。通過傾斜延伸的左半部46p、右半部46q與基部10或前杆11一起構成從上方或下方看到的三角形框架。
上板41和下板42從可定位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的分叉部46的前端向前延伸。注意,分叉部46的前端可以是左半部46p與右半部46q之間的接合部分。類似於上板41、下板42,分隔壁43可從分叉部46的前端向前延伸。上板41及下板42可在分隔壁43的前後方向上的整個長度處被分隔壁43聯接。分隔壁43可聯接至上板4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並聯接至下板42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
分隔壁43的前端相對於上板41及下板42的前端可略靠近基部10定位或向後定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分隔壁43可在前後方向上分割成多個部分。
在上板41的上表面處可設置上引導突起48m。在下板42的下表面處可設置下引導突起48n。可將在上下方向上突出的上引導突起48m及下引導突起48n單獨稱作或統稱為引導突起48。
母部件200包括基部210及主體220。基部210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杆、供該杆的左端聯接的左壁以及供該杆的右端聯接的右壁。主體220包括上板221、右壁222、左壁223及下板224。
當從上方或下方看時上板221及下板224為Y形。右壁222在上板221的右端與下板224的右端之間沿上下方向延伸,使得上板221及下板224在右側聯接起來。左壁223在上板221的左端與下板224的左端之間沿上下方向延伸,使得上板221及下板224在左側聯接起來。上板221及下板224在最前位置經由右壁222及左壁223聯接。
上板221及下板224設有與引導突起48卡合或嵌合的引導槽230。引導槽230在上板221的下表面處以及下板224的上表面處在上下方向上凹入。右壁222和左壁223的後端設有閉鎖部260,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的鎖定部28、38被該閉鎖部260鎖住。
母部件200的前主口部由上板221、右壁222、左壁223及下板224限定。在左壁223與基部210之間設有向左開口的左開口250p。在右壁222與基部210之間設有向右開口的右開口250q。左開口250p和右開口250q可單獨稱作或統稱為開口250。
類似於普遍使用的扣環公部件,公開的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能夠主要基於彈簧部27的彈性而移位,並可採取上述的第一姿勢和第二姿勢。在將公部件100插入到母部件200的過程中,腿部20、30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移位並離開第一姿勢而採取第二姿勢,這之後腿部20、30向左右方向上的外側移位從而腿部20、30從第二姿勢恢復至第一姿勢或者採取藉由彈簧部27的彈性力而被施力為欲恢復第一姿勢的第二姿勢。在這種情況下,公部件100的左腿部20的被按壓部26穿過母部件200的右開口250q向左右方向上的外側突出。類似地,公部件100的右腿部30的被按壓部36穿過母部件200的左開口250p向左右方向上的外側突出。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的鎖定部28、38因而被母部件200的閉鎖部260鎖住,從而實現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的聯接。當代替橫向接合類型而採用豎向接合類型時,公部件100和母部件200可在不同位置接合從而實現聯接。
在當前實施方式中,當腿部20、30採取第一姿勢,在該第一姿勢中突起50的插入端55在腿部20、30彈性變形前與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相鄰放置或局部插入其中時,突起50存在於腿部遠端29、39與引導件遠端49之間,並且突起50具有曲面59m,其成形為隨著遠離引導件遠端49靠近腿部遠端29、39地延伸,而靠近基部10。曲面59m可以是在公部件10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側向前突出的表面。這可促進公部件100與母部件200之間更容易聯接同時抑制公部件100與母部件200之間的不準確及非意圖接合。
更具體地說,腿部20、30的被按壓部26、36與引導件40之間的空間可基本上被突起50佔據,因而可抑制公部件100與母部件200之間的不準確及非意圖接合。此外,當公部件100的腿部30的突起50的曲面59m碰觸母部件200的左壁223的前端時(如圖5所示),腿部30可被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推壓(如圖6所示)。由於曲面59m與左壁223之間的接觸,將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插入到母部件200中的力轉換成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推動腿部20、30的力。因此可利於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插入到母部件200中或者可更容易地進行該插入。
在當前實施方式中,引導件40可具有與突起50的曲面59m連續佈置的曲面49m,不過並非局限於此。曲面49m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向前伸出的表面。當從上方看時引導件40的曲面49m與突起50的左右曲面59m基本連續成弧狀,從而進一步利於上述插入或使其更加容易地進行。在曲面49m與曲面59m之間可存在微小臺階,但是這也不會全盤否定上述優點。
在當前實施方式中,引導件40可具有左右方向上的寬度W40,其隨著引導件40遠離基部10延伸而增大,不過並非局限於此。因此可抑制腿部20、30處於第一姿勢時在突起50與接納部60之間產生的空間。
在當前實施方式中,突起50在左右方向上的寬度W50隨著突起50遠離基部10延伸而增大,不過並非局限於此。因此可抑制腿部20、30處於第一姿勢時在突起50與接納部60之間產生的空間。
在當前實施方式中,腿部20、30的彈簧部27、37可朝引導件40與分叉部46之間的接合部分隆起,並可具有相應地增大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不過並非局限於此。附加地或另選地,被按壓部26、36可朝引導件40與分叉部46之間的接合部分隆起,並可具有相應地增大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在所示實施例中,腿部20、30的彈簧部27、37可鄰近被按壓部26、36具有增大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此外,腿部20、30與引導件40之間以及腿部20、30與分叉部46之間的空間96以基本恆定的寬度延伸並且鄰近引導件40與分叉部46之間的接合部分彎曲或彎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當母部件200的壁222、223進入到空間96時(如圖7所示),也不允許壁222、223到達空間96在基部10側的端部,即空間96的後端部。也可降低異物無意中進入到空間96中的風險。因此,能夠抑制腿部20、30斷裂。
在包括圖8和圖9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突起50可設有朝引導件遠端49突出的突出部54,因此突起50與引導件遠端49之間的空間減小。如從圖9可理解的,突起50的突出部54與引導件遠端49之間的空間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S1小於母部件200的壁223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S2,從而防止母部件200的壁進入到突起50與引導件40之間的空間。當突起50設置在引導件40處時,突出部54可朝腿部遠端29、39突出。
在包括圖10至12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接納部60設置在腿部20、30處,並且突起50設置在引導件40處。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點。即,當腿部20、30採取第一姿勢,在該第一姿勢中突起50的插入端55在腿部20、30彈性變形前與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相鄰放置或局部插入其中時,突起50存在於腿部遠端29、39與引導件遠端49之間,並且突起50具有曲面59m,其隨著從引導件遠端49朝向腿部遠端29、39延伸而靠近基部10定位。這可促進公部件100與母部件200之間更容易聯接同時抑制公部件100與母部件200之間的不準確及非意圖接合。
在包括圖10至圖12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腿部20、30的接納部60具有向左右方向上的內側開口的開口部65。引導件40可成形為截面十字狀,並可包括彼此正交的第一板及第二板。左右突起50包括在第一板中。腿部20、30可具有上板21、31、下板22、32以及聯接壁23、33。上板和下板中的一者可省除。當腿部20、30採取第一姿勢時,突起50的插入端55可與設置在腿部20、30處的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相鄰放置。
在包括圖10至圖12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腿部20、30可具有與突起50的曲面59m連續佈置的曲面29m、39m。具體地說,腿部20、30具有曲面29m、39m,當從上方看時該曲面29m、39m與定位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的突起50的曲面59m基本連續成弧狀。曲面29m、39m與曲面59m之間的彎曲方式可略有不同,但是這並不會全面否定二者之間的連續性。
在包括圖13和圖14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曲面59m可由非彎曲的斜面59n代替。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點。斜面59n沿左右方向延伸,並且在引導件遠端49與腿部遠端29之間大致線性地傾斜。引導件40具有與突起50的斜面59n連續佈置的斜面49n。具體地說,引導件40可具有以鈍角交叉或成錐形的斜面49n,從而與突起50的左右斜面59n連續佈置。注意,可構想突起50的斜面與引導件40的曲面組合。還可構想突起50的曲面與引導件40的斜面組合。
在包括圖15和圖16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接納部60可除了在左右方向上之外還在上下方向上開口。在圖示的具體情況下,接納部60除了在左右方向上的外側之外還在下側開口。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點。在圖示實施例中,引導件40包括上板41和從上板41向下延伸的分隔壁43,引導件40為截面T形。分隔壁43可設置在上板4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處,使得用於分別接納左右突起50的左右接納部60在左右方向上分開。可構想各種情況,其中接納部60可在左右方向上的內側或外側開口,並可在上側而非下側開口。
在包括圖17和圖18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不同於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接納部60具有從基部10的相對側覆蓋開口部65的蓋件47。具體地說,接納部60在前側不開口。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點。
在圖17和圖18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引導件40的接納部60的開口部65被蓋件47從前側覆蓋。蓋件47聯接至上板41及分隔壁43並設置成在前後方向上交叉。可在突起50進入到接納部60並在接納部60中移動時防止衣物等被突起50拖拽。在圖17及圖18中,在基部10處設置未分成前杆11和後杆12的單個杆。不用說,可採納任何數量的杆。
在包括圖19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突起50等於或小於腿部20、30的被按壓部26、36在前後方向上的一半。使突起50小型化可利於減輕公部件100的重量。
在包括圖20和圖21的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被按壓部26、36經由一對彈簧部27j、27h和37j、37h聯接至基部10。聯接至被按壓部26、36的突起50聯接至在左右方向上向內佈置的彈簧部27h、37h,並經由彈簧部27h、37h聯接至基部10。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有技術衝突否則也能夠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點。而且彈簧部能夠被加強,並且可增加公部件100的腿部20、30的機械強度。
在圖22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省除了一對腿部20、30中的一個腿部30。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有技術衝突否則也能夠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點。
根據以上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各實施方式添加各種變形。申請專利範圍中引入的附圖標記僅作為參考,不應以狹隘解釋申請專利範圍的目的引用。
10‧‧‧基部
11‧‧‧前杆
12‧‧‧後杆
13、223‧‧‧左壁
14、222‧‧‧右壁
20、30‧‧‧腿部
21、31、41、221‧‧‧上板
22、32、42、224‧‧‧下板
23、33‧‧‧聯接壁
26、36‧‧‧被按壓部
27、27h、27j、37、37h、37j‧‧‧彈簧部
28、38‧‧‧鎖定部
29、39‧‧‧腿部遠端
29m、39m、49m、59m‧‧‧曲面
40‧‧‧引導件
43‧‧‧分隔壁
46‧‧‧分叉部
46p‧‧‧左半部
46q‧‧‧右半部
47‧‧‧蓋件
48‧‧‧引導突起
48m‧‧‧上引導突起
48n‧‧‧下引導突起
49‧‧‧引導件遠端
49n、59n‧‧‧斜面
50‧‧‧突起
54‧‧‧突出部
55‧‧‧插入端
60‧‧‧接納部
65‧‧‧開口部
96‧‧‧空間
100‧‧‧公部件
200‧‧‧母部件
210‧‧‧基部
220‧‧‧主體
230‧‧‧引導槽
250‧‧‧開口
250p‧‧‧左開口
250q‧‧‧右開口
260‧‧‧閉鎖部
300‧‧‧扣環
FCO‧‧‧母部件座標
MCO‧‧‧公部件座標
L‧‧‧左方向
Ri‧‧‧右方向
F‧‧‧前方向
Re‧‧‧後方向
U‧‧‧上方向
D‧‧‧下方向
S1、S2、W40、W50‧‧‧寬度
X4-X4‧‧‧剖面線
XII-XII‧‧‧剖面線
圖1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立體圖,示出了公部件未插入母部件而未與其聯接的狀態。 圖2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立體圖,示出了公部件插入母部件而與其聯接的狀態。 圖3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俯視圖,示出了公部件未插入母部件而未與其聯接的狀態。 圖4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剖視圖,示出了沿圖3中所示的虛線X4-X4剖取的示意截面。 圖5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剖視圖,示出了在厚度方向上的中心處的公部件和母部件的截面。圖5示出了當公部件被插入母部件中時,母部件的與前主開口鄰近的壁碰觸在公部件的腿部處的突起的曲面的狀態。 圖6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剖視圖,示出了在厚度方向上的中心處的公部件和母部件的截面。圖6示出了由於母部件的與前主開口相鄰的壁與公部件的腿部處的突起的曲面之間的接觸,公部件的腿部被推向了左右方向上的內側的狀態。 圖7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扣環的示意俯視圖,示出了母部件的壁錯誤地進入了公部件的分叉部與腿部之間的空間內的狀態。 圖8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的示意局部俯視圖。圖8示出了突起與引導件之間的空間由於設置在突起處的突出部而減小的實施例。 圖9是由圖8中的虛線圓標示的部分的示意放大圖。 圖10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的示意立體圖,其中接納部設置在腿部處,突起設置在引導件處。 圖11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在圖10中示出的另一扣環的示意俯視圖,其中接納部設置在腿部處,突起設置在引導件處。 圖12是沿圖11中示出的虛線XII-XII剖取的示意剖視圖。 圖13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立體圖,其中腿部處的突起設有非彎曲的平坦斜面。 圖14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在圖13中示出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俯視圖,其中腿部處的突起設有非彎曲的平坦斜面。 圖15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立體圖,其中引導件包括截面T形部分。 圖16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在圖15中示出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俯視圖。 圖17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立體圖。 圖18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在圖17中示出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19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俯視圖。 圖20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公部件的示意俯視圖。 圖21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在圖20中示出的扣環公部件的示意剖視圖。 圖22是根據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一扣環的示意圖,示出了公部件的俯視圖及母部件的剖視圖。

Claims (10)

  1. 一種扣環公部件,包括:基部(10);至少一個腿部(20,30),所述腿部遠離所述基部(10)延伸並具有距所述基部(10)最遠的腿部遠端(29,39);以及引導件(40),所述引導件沿所述至少一個腿部(20,30)遠離所述基部(10)延伸並具有距所述基部(10)最遠的引導件遠端(49);其中,在所述腿部(20,30)以及所述引導件(40)中的一者處設置有在左右方向上突出的突起(50),並且在所述腿部(20,30)以及所述引導件(40)中的另一者處設置有能夠接納所述突起(50)的接納部(60);其中,所述接納部(60)具有至少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開口的開口部(65),並且所述突起(50)具有插入到所述接納部(60)的所述開口部(65)中的插入端(55);並且其中,當所述突起(50)的所述插入端(55)在所述腿部(20,30)彈性變形前與所述接納部(60)的所述開口部(65)相鄰放置或局部插入其中時,所述突起(50)存在於所述腿部遠端(29,39)與所述引導件遠端(49)之間,並且所述突起(50)具有曲面或斜面(59m,59n),所述曲面或斜面成形為隨著所述曲面或斜面(59m,59n)遠離所述引導件遠端(49)靠近所述腿部遠端(29,39)延伸而靠近所述基部(1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當所述突起(50)的所述插入端(55)在所述腿部(20,30)彈性變形前局部插入到所述接納部(60)的所述開口部(65)中時,所述突起(50)存在於所述腿部遠端(29,39)與所述引導件遠端(49)之間,並且所述突起(50)具有曲面或斜面(59m,59n),所述曲面或斜面成形為隨著所述曲面或斜面(59m,59n)遠離所述引導件遠端(49)靠近所述腿部遠端(29,39)延伸而靠近所述基部(1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突起(50)包括朝所述腿部遠端(29,39)或所述引導件遠端(49)突出的突出部(5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腿部(20,30)包括直接或間接聯接至所述基部(10)的彈簧部(27,37)以及聯接至所述彈簧部(27,37)的被按壓部(26,36);並且其中,所述突起(50)聯接至所述腿部(20,30)的所述被按壓部(26,36)而不聯接至所述彈簧部(27,37)。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腿部(20,30)包括直接或間接聯接至所述基部(10)的彈簧部(27,37)以及聯接至所述彈簧部(27,37)的被按壓部(26,36);其中,所述引導件(40)經由分叉部(46)聯接至所述基部(10);並且其中,所述彈簧部(27,37)和/或所述被按壓部(26,36)朝所述引導件(40)與所述分叉部(46)之間的接合部分隆起並具有根據所述彈簧部(27,37)和/或所述被按壓部(26,36)的隆起位置而增大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寬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引導件(40)設有所述接納部(60),並且所述引導件(40)包括遠離所述基部(10)延伸的至少一個板(41,42)以及聯接至所述板(41,42)的分隔壁(4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引導件(40)具有隨著遠離所述基部(10)延伸而增大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寬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扣環公部件包括左右一對的腿部(20,30),各所述腿部遠離所述基部(10)延伸並具有距所述基部(10)最遠的腿部遠端(29,39)。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其中,所述腿部(20,30)或所述引導件(40)具有與所述突起(50)的所述曲面或斜面(59m,59n)連續佈置的曲面或斜面(49m,49n,29m,39m)。
  10. 一種扣環,包括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扣環公部件(100)以及聯接至所述扣環公部件(100)的母部件(200)。
TW106131134A 2016-09-14 2017-09-12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TWI6299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4501 2016-09-14
JP2016004501U JP3207690U (ja) 2016-09-14 2016-09-14 バックル雄部材及びバック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215A TW201811215A (zh) 2018-04-01
TWI629952B true TWI629952B (zh) 2018-07-21

Family

ID=57359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134A TWI629952B (zh) 2016-09-14 2017-09-12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07690U (zh)
CN (1) CN107811356B (zh)
TW (1) TWI6299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021B (zh) * 2017-12-15 2024-01-16 鲁绍恒 一种单边扣合式新型扣具
JP7343967B2 (ja) * 2018-12-07 2023-09-13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用のプラグ及びバックル
US11185131B1 (en) * 2020-12-04 2021-11-30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Buckle assembl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7654A (zh) * 2013-03-12 2015-03-01 Ykk Corp 帶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0464A (en) * 1977-08-10 1979-04-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uckle
IT220555Z2 (it) * 1990-07-10 1993-10-04 Itw Fastex Italia Spa Fibbia sganciabile in due elementi
JP3007167B2 (ja) * 1990-12-25 2000-02-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ベルト連結用のバックル
CN1154222A (zh) * 1996-01-11 1997-07-16 美国线材带材有限公司 快脱开的带扣
US6311374B1 (en) * 2000-03-03 2001-11-06 Joseph Anscher High security buckle assembly
US7174609B2 (en) * 2004-03-19 2007-02-13 Nam-Il Park Buckle
US7089633B2 (en) * 2004-09-15 2006-08-15 Kim Ging Hui Enterprise Co., Ltd. Side release buckle
JP4203461B2 (ja) * 2004-11-02 2009-01-07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CN103209608B (zh) * 2010-11-15 2015-09-30 Ykk株式会社 扣构件
JP3197854U (ja) * 2015-03-25 2015-06-04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JP3204607U (ja) * 2016-02-23 2016-06-09 Ykk株式会社 機能追加バックル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7654A (zh) * 2013-03-12 2015-03-01 Ykk Corp 帶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215A (zh) 2018-04-01
CN107811356B (zh) 2020-12-22
CN107811356A (zh) 2018-03-20
JP3207690U (ja)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952B (zh)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CN106159569B (zh) 连接器
US8763217B2 (en) Buckle
JP5974091B2 (ja) バックル
US9113680B2 (en) Buckle
TWI544879B (zh) buckle
US20150173466A1 (en) Clip
US9936771B2 (en) Buckle
JP2007244543A (ja) バックル
JP2005261927A (ja) バックル
JP3494588B2 (ja) 側部押圧開放型バックル
JPWO2017134811A1 (ja) バックル
WO2017063195A1 (zh) 扣具
KR200467992Y1 (ko) 가방용 연결고리
TWI486132B (zh) Buckle (a)
JP3196242U (ja) クイックバックル
US10292458B2 (en) Buckle
JP2006204638A (ja) バックル
JP2015210966A (ja) コネクタ
JP4399377B2 (ja) バックル
JP5931040B2 (ja) バックル
JP3195986U (ja) クイックバックル
JP5171046B2 (ja) バックル
JP2014186810A (ja) コネクタ
JP2013121474A (ja) 留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