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7022B -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 Google Patents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7022B
TWI627022B TW106129509A TW106129509A TWI627022B TW I627022 B TWI627022 B TW I627022B TW 106129509 A TW106129509 A TW 106129509A TW 106129509 A TW106129509 A TW 106129509A TW I627022 B TWI627022 B TW I6270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structure
supply pipe
fluid supply
fluid
pip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5235A (zh
Inventor
Masuhiko Komazawa
Masaru Ohki
Original Assignee
S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0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52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2Equipment for cooling the grinding surfaces, e.g. devices for feeding coo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40Static mixers
    • B01F25/44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 B01F25/441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 B01F25/4413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the slits being formed between opposed conical or cylindr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40Mixing liquids with liquids; Emulsifying
    • B01F23/45Mixing liquids with liquids; Emulsifying using flow mix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10Mixing by creating a vortex flow, e.g. by tangential introduction of flow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40Static mixers
    • B01F25/44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 B01F25/441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 B01F25/4416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the opposed surfaces being provided with grooves
    • B01F25/44166Spiral grooves formed on opposed surfaces, e.g. on planar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40Static mixers
    • B01F25/44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 B01F25/441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 B01F25/4416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the opposed surfaces being provided with grooves
    • B01F25/44167Mixers i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pressed through sl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rfaces forming the slits the opposed surfaces being provided with grooves the grooves being form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ylindrical or conical core of the sl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1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with multiple outlet openings; with strainers in or outside the outlet opening
    • B05B1/18Roses; Shower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7/00Devices for feeding, applying, grading or recovering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7/02Devices for feeding, applying, grading or recovering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for feeding of fluid, sprayed, pulverised, or liquefied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5/00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 F16L15/006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with straight thr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or drai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9/00Rigid pipes
    • F16L9/006Rigid pipes specially prof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025/93Arrangements, nature or configuration of flow gui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Nozzles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對流體賦予預定的流動特性而能够使流體的潤滑性、滲透性、及冷却效果提高的流體供給管。流體供給管包含第1內部結構體、第2內部結構體、以及用於收納第1內部結構體和第2內部結構體的管本體。管本體包含流入口和流出口。第1內部結構體包括: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翼的頭部、以及位於比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個突出部的主體部。中空軸形態的第2內部結構體包括: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翼的頭部、以及位於比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個突出部的主體部。第1內部結構體的至少一部分,是被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的中空部中。

Description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供給流體的裝置的流體供給管,更具體而言,是關於對在其內部流動的流體賦予預定的流動特性的流體供給管。例如,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能够適用於磨床、鑽床、切削裝置等各種工具機的切削液供給裝置。
以往,在利用磨床、鑽床等工具機將例如由金屬構成的被加工物加工成期望的形狀時,藉由向被加工物與刀具接觸的部分供給加工液(例如冷卻介質)從而將在加工中產生的熱冷卻、或者將被加工物的切屑(也稱為金屬屑(chip))從加工部位除去。在被加工物與刀具接觸的部分因較高的壓力和摩擦阻力而產生的切削熱會使刀尖磨損或者使强度降低,從而使刀具等工具的壽命減少。此外,如果未將被加工物的切屑充分除去,則有時在加工中會黏附到刀尖上而降低加工精度。
也被稱為切削液的加工液使工具與被加工物之間的摩擦阻力減少,並除去切削熱,同時,進行將切屑從被加工物的表面除去的清洗作用。因此,加工液以具有 如下特性為佳:摩擦係數較小,沸點較高,良好地滲透到刀具與被加工物的接觸部。
例如,日本特開平11-254281號公開了如下技術:為了强制地使加工液侵入到作用要素(刀具)與被加工物的接觸部,將噴出氣體(例如空氣)的氣體噴出部件設置於加工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54281號(對應公開文獻:US609589A、EP0897778A)
根據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那樣的通常的技術,由於在工具機上除了吐出加工液的部件之外,還必須追加將氣體高速且高壓地噴出的部件,所以,存在費用增加並且裝置大型化的問題。此外,在磨床中,存在如下問題:在沿著高速旋轉的磨削用磨石的外周面隨帶轉動的空氣的作用下,加工液不能充分地到達磨石與被加工物的接觸部。因而,由於僅向與磨削磨石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噴射空氣的話,難以使加工液充分滲透,因此,依然存在難以使加工熱冷卻到期望的水準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於這樣的情况而開發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流體供給管,能够對在其內部流動的流體賦予預定的流動特性,從而能够使流體的潤滑性、滲透性以及冷卻效果提高。的話,難以使加工液充分滲透,因此,依然存在難以使加工熱冷卻到期望的水準這樣的問題。
[用以解決問題之手段]   [0008]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採用如下這樣的構成。即,流體供給管包含:第1內部結構體、第2內部結構體、以及用於收納第1內部結構體和第2內部結構體的管本體。管本體包含流入口和流出口。第1內部結構體包含:頭部,其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翼、以及主體部,其位於比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個突出部。中空軸形態的第2內部結構體包含:頭部,其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翼、以及主體部,其位於比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個突出部。第1內部結構體的至少一部分,是被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的中空部中。   作為本發明的其他特徵,提供一種內部結構體,其被收納在包含流入口和流出口的流體供給管的管本體中。該內部結構體,包含渦旋產生部分和氣泡產生部分,在該內部結構體被收納在管本體中時,該渦旋產生部分位於管本體的流入口側,並使通過流入口流入的流體產生渦旋流,該氣泡產生部分位於比渦旋產生部分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使多個氣泡產生在來自渦旋產生部分的流體中,該內部結構體具有中空軸的形態。
[發明效果]   [0009] 如果將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設置在工具機等的流體供給部,則藉由在流體供給管內產生的多個微氣泡在與工具及被加工物碰撞而消滅的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及衝擊,與以往相比,清洗效果提高。這能够使切削刃等工具的壽命延長,能够節省為了更換工具而消耗的費用。此外,由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帶來的流動特性能够使流體的滲透性提高而使冷卻效果增大,使潤滑性提高,並且能够使加工精度提高。   [0010] 此外,在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中,流體供給管包含多個內部結構體,上述多個內部結構體分別具有能够容易地與管本體及其他內部結構體組裝的形態及構造。因而,能够利用簡單的製程來組裝多個內部結構體和管本體。   [0011] 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能够應用於磨床、切削機、鑽床等各種工具機中的加工液供給部。不僅如此,還能够有效地用於將兩種以上的流體(液體和液體、液體和氣體、或氣體和氣體)混合的裝置。
[0013] 在本說明書中,主要對於將本發明應用於磨削裝置等工具機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的應用領域不限定於此。本發明能够應用於供給流體的多種應用,例如,還能够應用於家庭用的淋浴噴嘴或流體混合裝置。例如,淋浴噴嘴可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流體供給管。在此,預定溫度的水流入流體供給管對水賦予預定的流動特性,淋浴噴嘴從流體供給管排出水來改進清潔效果。作為另一個例子是流體混合裝置包括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流體供給管。流體混合裝置允許具有不同性質的複數種流體流入流體供給管,用以對流體賦予預定流動特性,將該等混合後排出混合流體。   [0014]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0015] 圖1是顯示具備應用了本發明的流體供給部的磨削裝置的一實施方式。如圖所示,磨削裝置1是包括:磨削部4,其具備磨削刀(磨石)2、使被加工物3在2維平面之上移動的工作臺(省略圖示)、使被加工物3或磨削刀2上下移動的管柱(省略圖示)等;以及流體供給部5,其將流體(即冷卻液)供給到磨削刀2、或被加工物3。磨削刀2,係由省略了圖示的驅動源在圖1的平面中順時針地被旋轉驅動,利用在磨削部位G處的磨削刀2的外周面與被加工物3的摩擦來磨削被加工物3的表面。此外,雖然省略圖示,但是,流體供給部5,是包括:積存冷卻液(例如水)的槽;以及使上述冷卻液從箱中流出的泵。   [0016] 流體供給部5包含:積存在箱中的流體基於泵而流入的配管6;具備對流體賦予預定的流動特性的多個內部結構體的流體供給管10;以及具有接近磨削部位G地配置的吐出口的噴嘴7。流體供給管10與配管6例如藉由作為流體供給管10的流入口8側的連接構件的螺母11的內螺紋、和在配管6的端部的外周面藉由例如螺紋加工而形成的外螺紋(省略圖示)的結合而連結。流體供給管10與噴嘴7例如藉由作為流體供給管10的流出口9側的連接構件的螺母12的內螺紋、和在噴嘴7的端部的外周面藉由例如螺紋加工而形成的外螺紋(省略圖示)的結合而連結。從配管6向流體供給管10流入的流體一邊通過流體供給管10一邊由於其內部結構體而變得具有預定的流動特性,經過流體供給管10的流出口9,通過噴嘴7向磨削部位G吐出。根據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通過了流體供給管10的流體含有微氣泡。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流體供給管10的多個內部結構體的多種實施方式。   [0017] (第1實施方式)   圖2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0的側視分解圖,圖3是流體供給管10的側視透視圖。圖4是流體供給管10的第1內部結構體20的3維立體圖,圖5是流體供給管10的第2內部結構體30的3維立體圖,圖6是表示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狀態的3維透視圖。在圖2及圖3中,流體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如圖2及圖3所示,流體供給管1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0、第2內部結構體30、以及管本體40。   [0018] 管本體40包括流入側構件41、以及流出側構件44。流入側構件41和流出側構件44具有圓筒形的中空的管的形態。流入側構件41在一端部具有預定直徑的流入口8,在另一端部側包含內螺紋42,該內螺紋42是為了與流出側構件44進行連接而對內周面進行螺紋加工而形成的。如對圖1說明的那樣,在流入口8側一體地形成有螺母11。如圖2所示,流入側構件41的兩端部的內徑即流入口8的內徑與內螺紋42的內徑不同,流入口8的內徑小於內螺紋42的內徑。在流入口8與內螺紋42之間形成有錐形部43。在本實施方式中,螺母11被形成為流入側構件41的一部分,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該構成。即,也能够是如下構成:將螺母11作為與流入側構件41獨立的零件來製造,並結合到流入側構件41的端部。   [0019] 流出側構件44在一端部具有預定直徑的流出口9,在另一端部側具備外螺紋45,該外螺紋45是為了與流入側構件41進行連接而對外周面進行螺紋加工而形成的。流出側構件44的外螺紋45的外周面的直徑與流入側構件41的內螺紋42的內徑相同。如與圖1關聯地說明的那樣,在流出口9側一體地形成有螺母12。在螺母12與外螺紋45之間形成有筒形部46及錐形部47。流出側構件44的兩端部的內徑即流出口9的內徑與外螺紋45的內徑不同,流出口9的內徑小於外螺紋45的內徑。在本實施方式中,螺母12被形成為流出側構件44的一部分,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該構成。即,也能够采用如下構成:將螺母12作為與流出側構件44獨立的零件來製造,並結合到流出側構件44的端部。藉由利用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和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的螺紋結合,流入側構件41和流出側構件44被連結,從而形成管本體40。   [0020] 另一方面,管本體40的上述構成只不過是一實施方式,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構成。例如,流入側構件41和流出側構件44的連結不限定於上述的螺紋結合,機械零件的結合方法的哪一種都能够適用。此外,流入側構件41和流出側構件44的形態不限定於圖2及圖3的形態,設計者能够任意選擇、或者根據流體供給管10的用途來變更。流入側構件41或流出側構件44例如由鋼鐵那樣的金屬、或塑料構成。   [0021] 如圖3所示,流體供給管10,是包含:被收納在管本體40中的中空軸類型的第2內部結構體30、以及被收納在上述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的第1內部結構體20。可以理解,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20之後,在該狀態下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44中,並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前頭放置了壓板28,在此狀態下,使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結合,從而構成流體供給管10。通過流入口8而流入的流體,是分開流動到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和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   [0022] 第1內部結構體20,例如是藉由對由鋼鐵那樣的金屬構成的圓柱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或成形塑料的方法等來形成。如果參照圖2及圖4,則可以理解,第1內部結構體20,是包括:流體擴散部21、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4、以及第1誘導部25。該第1渦旋產生部22對應於第1內部結構體20的“頭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第1氣泡產生部24對應於第1內部結構體20的“主體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加工圓柱構件來製作第1內部結構體20的情况下,藉由將上述圓柱構件的一端部加工(例如旋壓)成圓錐的形態,從而形成流體擴散部21。流體擴散部21使經過流入口8流入到流入側構件41的流體從管的中心部向外側即半徑方向擴散。在本實施方式中,流體擴散部21具有圓錐的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流體擴散部21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在一實施方式中,將流體擴散部形成為圓頂形態。   [0023] 第1渦旋產生部22是將上述圓柱構件的一部分加工而形成的,如圖4所示,包括截面為圓形的軸部分、以及3個形成為螺旋狀的翼。如果參照圖2,則可以理解,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渦旋產生部22的長度a2比流體擴散部21的長度a1長,比第1氣泡產生部24的長度a4短。此外,流體擴散部21的截面積最大的部分的半徑是以小於第1渦旋產生部22的半徑(從第1渦旋產生部22的軸部分的中心到翼的前端的距離)為佳。第1渦旋產生部22的各個翼形成為,其前端在軸部分的圓周方向上相互各錯開120°,且從軸部分的一端到另一端在外周面上隔開預定的間隔地逆時針螺旋狀地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翼的個數設為3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這樣的實施方式。此外,第1渦旋產生部22的翼的形態只要是能够使由流體擴散部21擴散並進入第1渦旋產生部22中的流體在通過各翼之間的期間引起渦旋流的形態,就沒有特別限制。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渦旋產生部22,是具有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0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時與第2內部結構體30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   [0024] 如圖2及圖4所示,第1氣泡產生部24,是具有如下構造:在具有圓形截面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呈網狀地形成有多個菱形的突出部(凸部)。各個菱形突出部例如能够藉由對圓柱構件進行研磨加工而形成,使得從軸部分的外周面向外側突出。更具體地說,各個菱形突出部的形成方法例如如圖7所示,使在相對於圓柱部件的長度方向成90度的方向上具有固定間隔的多條線51、與相對於上述長度方向具有預定角度(例如60度)的固定間隔的線52交叉,將線51與線51之間的部分每隔一個地進行磨削,並且,將傾斜的線52與線52之間的部分每隔一個地進行磨削。這樣,在上下(圓周方向)、左右(軸部分的長度方向)每隔一個地規則地形成從軸部分的外周面突出的菱形的多個突出部。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氣泡產生部24具有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0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時與第2內部結構體30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   [0025]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第1渦旋產生部22的軸部分的直徑小於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軸部分的直徑。因此,在第1渦旋產生部22與第1氣泡產生部24之間存在第1錐形部23(長度a3)。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換言之,第1渦旋產生部22的直徑也可以與第1氣泡產生部24的直徑相同。   [0026] 第1誘導部25是將上述圓柱構件的下游側的末端的部分加工成圓頂形而形成的。如圖2所示,在第1氣泡產生部24與第1誘導部25之間,延伸有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軸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該軸延長部26的長度(a5),如圖3所示,是被決定成:以使得在第1內部結構體20被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時,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1誘導部25可突出到第2內部結構體30外。在其一例中,軸延長部26的長度a5是與第2內部結構體30的第2誘導部34的長度(a6)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誘導部25具有圓頂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第1誘導部25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或者,第1內部結構體20有時不包括第1誘導部25。   [0027] 如圖2及圖5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30具有中空軸的形態,是藉由對由例如鋼鐵等金屬構成的圓柱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或成型塑料的方法等來形成。第2內部結構體30,是包含: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第2誘導部34。該第2渦旋產生部31對應於第2內部結構體30的“頭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第2氣泡產生部33對應於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主體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0的內徑(即中空部的直徑)中,流入口36側大於流出口37側。如圖3所示,第1內部結構體20是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的流入口36而被插入,且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1誘導部25是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的流出口37而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的流入口為圓形。   [0028] 如圖5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30的第2渦旋產生部31,是包含:截面為圓形的軸部分、以及3個形成為螺旋狀的翼。在加工圓柱構件來製作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情况下,第2渦旋產生部31是藉由加工上述圓柱構件的一端部而形成的。第2渦旋產生部31的各個翼被以如下方式形成:其前端在軸部分的圓周方向上相互各錯開120°,且從軸部分的一端到另一端在外周面上隔開預定的間隔地繞逆時針地形成螺旋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翼的個數設為3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這樣的實施方式。此外,關於第2渦旋產生部31的翼的形態,只要是能够使由第1內部結構體20的流體擴散部21所擴散並進入第2渦旋產生部31中的流體在通過各翼之間的期間引起渦旋流的形態,就沒有特別限制。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渦旋產生部31,是具有在將第2內部結構體30收納在管本體40中時與管本體4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   [0029] 如圖2及圖5所示,第2氣泡產生部33,是具有如下構造:在具有圓形截面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呈網狀地形成有多個菱形的突出部(凸部)。各個菱形突出部例如能够藉由以從軸部分的外周面向外側突出的方式對圓柱構件進行研磨加工而形成。各個菱形突出部,例如藉由上述的圖7的方法來形成。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氣泡產生部33,是具有在將第2內部結構體30收納在管本體40中時與管本體4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   [0030]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第2渦旋產生部31的軸部分的直徑小於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軸部分的直徑。因此,在第2渦旋產生部31與第2氣泡產生部33之間存在第2錐形部32。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形態。換言之,第2渦旋產生部31的直徑與第2氣泡產生部33的直徑也可以相同。   [0031] 第2誘導部34是藉由將上述圓柱構件的下游側的末端的部分加工成截頭圓頂(切掉了頭部的圓頂)的形狀而形成的。如圖2所示,在第2氣泡產生部33與第2誘導部34之間延伸有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軸部分。該軸延長部35的長度,例如基於:加工的便利性、第2誘導部34的附壁(Coanda)效應、第1內部結構體20的尺寸等當中的至少1者來決定。另一方面,第2誘導部34不限定於截頭圓頂的形狀,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例如,也能够將第2誘導部34形成為截頭圓錐形。   [0032] 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其流入口36側的內徑,是以大於流出口37側的內徑為佳。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30,是從流入口36到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軸部分的延長部35具有相同的內徑,第2誘導部34是具有小於此內徑的內徑。因而,在軸延長部35與第2誘導部34的交界存在階段差38。進一步地,第2內部結構體3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1氣泡產生部24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藉由此,能够將第1內部結構體20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入口36而收納到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並且,能够防止第1內部結構體20通過流出口37而脫離到外部。第2誘導部34的內徑的大小,是大於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1誘導部25的外徑。   [0033] 圖8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壓板28。圖8的(A)是壓板28的立體圖,(B)是壓板28的側視圖,(C)是壓板28的俯視圖。如圖8所示,壓板28,是具有利用3個支承臂28-3將半徑較小的環28-1和比其半徑還大的環28-2予以連結的構造。如圖2所示,環28-2是具有與流入側構件41的內螺紋42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壓板28,例如是由鋼鐵那樣的金屬或塑料所構成。   [0034]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環28-1的半徑是大於第1內部結構體20的流體擴散部21的最大半徑,並小於第1渦旋產生部22的最大半徑(從第1渦旋產生部22的軸部分的中心到翼的前端的距離)。利用這樣的尺寸關係,壓板28可防止第1內部結構體20通過管本體40的流入口8而脫離。具體而言,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0置入到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之後,在該狀態下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44中,在以第1內部結構體20的流體擴散部21穿過環28-1而突出的方式將壓板28放置於第2內部結構體30的前頭的狀態下,利用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的螺紋結合,構成流體供給管10。在上述的組裝狀態下,第1內部結構體20,係由於壓板28而無法脫離到管本體40的流入口8外,同時,由於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出口37的半徑小於流入口36的半徑,因而無法脫離到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出口37之外。壓板28可發揮將第1內部結構體20限制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的作用。   [0035] 以下,參照圖2至圖6、圖8,說明流體通過流體供給管10的期間的流動。藉由葉輪(impeller)右旋或左旋(順時針或逆時針地旋轉)的電動泵,流體經過配管6(參照圖1)後再通過流體供給管10的流入口8流入。流體在經過流入側構件41的錐形部43的空間的期間,當碰撞到:穿過環28-1而突出的第1內部結構體20的流體擴散部21時,被從流體供給管10的中心向外側(即向半徑方向)擴散。然後,流入的流體的一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其餘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的空間中。   [0036] 通過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是從第1渦旋產生部22之朝逆時針方向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而去。流體擴散部21發揮誘導流體的作用,以使得通過配管6流入的流體有效地進入第1渦旋產生部22。流體由於第1渦旋產生部22的各翼而變成强烈的渦旋流,經過第1錐形部23而被輸送到第1氣泡產生部24。   [0037] 然後,流體從被規則地形成於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多個菱形突出部之間通過。這些多個菱形突出部形成多個狹窄的流路。流體藉由通過由多個菱形突出部所形成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從而引起使多個微小的渦旋產生的翻轉(flip-flop)現象(流體的流動方向周期性地交替轉換地流動的現象)。藉由這樣的翻轉現象,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內,從第1氣泡產生部24的多個突出部之間通過的流體會規則地向左右轉換方向地流動,其結果,誘發流體的混合及擴散。第1氣泡產生部24的上述構造,在將具有不同的性質的兩種以上的流體予以混合的情况下也同樣是有用的。   [0038] 此外,第1內部結構體20,係具有使流體從截面積較大的上游(第1渦旋產生部22)向截面積較小的下游(在第1氣泡產生部24的多個菱形突出部之間所形成的流路)流動的構造。該構造是以以下說明之方式使流體的靜壓力(static pressure)變化。流體在未被施加外部能量的狀態下的壓力、速度、及勢能的關係是以如下的伯努利方程式來表示。 此處,p是在流線內的一點處的壓力, 是流體的密度, 是該點處的流動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h是該點相對於基準面的高度,k是常數。作為上述方程式所表現的伯努利定理,是將能量守恒定律應用於流體的結果,說明對於流動的流體在流線上所有形態的能量的總和始終一定的。根據伯努利定理,在截面積較大的上游,流體的速度較慢而靜壓較高。與此不同,在截面積較小的下游,流體的速度變快而靜壓變低。   [0039] 在流體是液體的情况下,若變低的靜壓達到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則液體開始氣化。將這樣在大致同一溫度下靜壓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得比飽和蒸氣壓低(在水的情况下,3000-4000Pa)而液體急劇地氣化的現象稱為空蝕(cavitation)。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10的第1內部結構體20誘發這樣的空蝕現象。由於空蝕現象,液體以在液體中存在的100微米以下的微小的氣泡核為核而沸騰,或者,由於溶存氣體的游離,產生多個較小的氣泡。即,流體一邊通過第1氣泡產生部24一邊產生多個微氣泡。   [0040] 在水的情况下,1個水分子能够與其他4個水分子形成氫鍵結合,該氫鍵結合網絡不容易破壞。因此,水與不形成氫鍵結合的其他液體相比,沸點、熔點非常高,並顯示出較高的黏度。由於水的沸點較高的性質會帶來優秀的冷卻效果,所以,被頻繁地被使用作為進行磨削等的加工裝置的冷卻水,但是,卻存在水分子的大小較大而有對加工部位的滲透性、潤滑性不良這樣的問題。因此,通常多將不是水的特殊的潤滑油(即切削油)單獨、或者與水混合而使用。然而,若採用本發明的供給管,則利用上述的空蝕現象引起水的氣化,其結果是,水的氫鍵結合網絡被破壞而黏度變低。此外,因氣化而產生的微氣泡使滲透性及潤滑性提高。滲透性的提高的結果是使冷卻效率增加。因而,根據本發明,不必使用特殊的潤滑油,即使僅使用水,也能够使加工品質即工具機的性能提高。   [0041] 流體經過第1氣泡產生部24並向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端部流動,但是,當流體從形成在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表面上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向形成在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端部的第1誘導部25流動時,藉由流路急劇地變寬,由第1氣泡產生部24引起的翻轉現象幾乎消失,並產生附壁(Coanda)效應。附壁效應是指,如果使流體在曲面的周圍流動,則流體與曲面之間的壓力降低而導致流體被吸附於曲面,因而流體沿著曲面流動的現象。利用這樣的附壁效應,流體以沿著第1誘導部25的表面流動的方式被誘導。藉由圓頂形態的第1誘導部25向中心被誘導的流體,是經過流出側構件44的錐形部47,然後通過流出口9而流出。   [0042] 通過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而流動的流體,是從第2渦旋產生部31之朝逆時針方向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流體藉由第2渦旋產生部31的各翼而變成强烈的渦旋流,經過第2錐形部32而被輸送到第2氣泡產生部33。然後,流體從被規則地形成於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多個菱形突出部之間通過。流體藉由通過由多個菱形突出部所形成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從而引起使多個微小的渦旋產生的翻轉現象。由於翻轉現象,誘發流體的混合及擴散。   [0043] 此外,第2內部結構體30是與第1內部結構體20同樣地,具有使得流體從截面積較大的上游(第2渦旋產生部31)向截面積較小的下游(第2氣泡產生部33的多個菱形突出部之間所形成的流路)流動的構造。如上所述,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構造誘發空蝕現象,藉由此,由於液體沸騰、或者溶存氣體的游離而產生多個較小的氣泡。即,流體一邊通過第2氣泡產生部33一邊產生多個微氣泡。   [0044] 流體,是經過第2氣泡產生部33並向第2內部結構體30的端部流動。當流體從形成在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表面上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向形成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端部的第2誘導部34流動時,由於流路急劇地變寬而產生附壁效應。如上所述,由於附壁效應,流體被誘導為沿著第2誘導部34的表面流動的方式。由截頭圓頂形的第2誘導部34向中心誘導的流體,是經過流出側構件44的錐形部47,並通過流出口9而流出。   [0045] 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和通過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而流動的流體,是在錐形部47匯合並通過流出口9而流出,通過噴嘴7而向磨削部位G吐出。在流體通過噴嘴7被吐出時,在第1氣泡產生部24和第2氣泡產生部33產生的多個微氣泡暴露於大氣壓,碰撞到磨削磨石2或被加工物3,氣泡破裂或者爆開而消滅。在這樣氣泡消滅的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及衝擊,將在磨削部位G產生的廢渣或切屑有效地除去。換言之,微氣泡一邊消滅一邊使磨削部位G的周圍的清洗效果提高。此外,從流體供給管10的流出口9吐出的流體由於被第1誘導部25和第2誘導部34放大的附壁效應,而良好地黏附在刀具或被加工物的表面。這會使流體所帶來的冷卻效果增加。   [0046] 藉由將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10設置在工具機等的流體供給部,從而與以往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使在磨削刀和被加工物上產生的熱量冷卻,滲透性及潤滑性變好而能够使加工精度提高。此外,藉由將被加工物的切屑從加工部位有效地除去,能够使切削刃等工具的壽命延長,能够節省為了更換工具而消耗的費用。   [0047]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是加工1個構件來形成第1內部結構體20的流體擴散部21、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4、以及第1誘導部25的,所以第1內部結構體20被製造為一體化的1個零件。此外,由於加工1個構件來形成第2內部結構體30的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第2誘導部34,所以,將第2內部結構體30製造為一體化的1個零件。利用上述的構造及尺寸關係,第1內部結構體20、第2內部結構體30、以及壓板28能够進行自動校準。因而,僅藉由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0置入在第2內部結構體30的中空部中的狀態下,將第2內部結構體30置入到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並將壓板28放置在第1內部結構體20的前頭之後,將流出側構件44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螺紋42結合的簡單的製程,就能够製造流體供給管10。即,流體供給管10的零件組裝變得容易,可縮短流體供給管10在製造上所花費的時間。   [0048] 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能够應用於磨削裝置、切削裝置、鑽床等各種工具機中的加工液供給部。此外,還能够有效地利用於將2種以上的流體(液體和液體、液體和氣體、或氣體和氣體等)混合的裝置。例如,如果將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應用於燃燒引擎,則由於燃料和空氣充分混合而使得燃燒效率提高。此外,如果將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應用於清洗裝置,則與通常的清洗裝置相比,能够進一步使清洗效果提高。   [0049] (第2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9至圖14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00。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有差異的部分,進行詳細地說明。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圖面符號。圖9是第2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00的側視分解圖,圖10是流體供給管100的側視透視圖。圖11是流體供給管100的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3維立體圖,圖12是流體供給管100的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3維立體圖,圖13是表示在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狀態的3維透視圖。如圖9及圖10所示,流體供給管10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00、第2內部結構體300、以及管本體40。第2實施方式的管本體40是與第1實施方式的管本體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在圖9及圖10中,流體是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   [0050] 第2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00,例如是通過對由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而形成的,從上游側向下游側包括: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4、以及圓頂形的第1誘導部25。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第2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00在前頭不包含流體擴散部。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誘導部25具有圓頂的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第1誘導部25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200不包含第1誘導部25。   [0051] 如圖9及圖12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300具有中空軸的形態,藉由對由例如鋼鐵等金屬構成的圓柱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來形成。第2內部結構體300,是包含: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第2誘導部34。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構造與第1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構造同樣,因此,對其省略詳細的說明。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誘導部34具有截頭圓頂的形態,但是,根據實施方式的不同,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例如截頭圓錐)。   [0052] 圖14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壓板29。圖14的(A)是壓板29的立體圖,(B)是壓板29的側視圖,(C)是壓板29的俯視圖。如圖14所示,壓板29,是包含:環29-1、以及3個支承臂29-2。如圖9所示,環29-1是具有與流入側構件41的內螺紋42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壓板29由例如鋼鐵那樣的金屬或塑料構成。第1實施方式的壓板28雖包含用於使流體擴散部21突出的較小的環28-1,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第1內部結構體200不包含流體擴散部,所以壓板29僅具有一個環29-1。   [0053] 壓板29,是藉由3個支承臂29-2來防止第1內部結構體200通過管本體40的流入口8而脫離。具體而言,藉由在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中空部中置入第1內部結構體200,在該狀態下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44中,並在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前頭放置壓板29之後,將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結合,從而構成流體供給管100。在上述的組裝狀態下,第1內部結構體200是藉由壓板29而無法脫離到管本體40的流入口8外,同時,由於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流出口的半徑小於流入口的半徑,所以無法脫離到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流出口之外。即,壓板29發揮出將第1內部結構體200限制在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中空部中的作用。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00之中空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為圓形。而且,第2內部結構體30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第1氣泡產生部24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   [0054] 以下,參照圖9至圖14,說明流體在流體供給管100內的流動。通過配管6(參照圖1)及流入口8流入的流體,是經過流入側構件41的錐形部43的空間,通過壓板29的3個支承臂29-2之間的空間,一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中空部中,其餘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的空間。   [0055] 通過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從第1渦旋產生部22之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一邊成為强烈的渦旋流並被輸送到第1氣泡產生部24。接下來,流體通過:藉由規則地形成在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之多個菱形突出部所形成的多個狹窄的流路,藉由翻轉現象或空蝕現象而產生多個微小的渦旋或微氣泡。   [0056] 流體經過第1氣泡產生部24向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端部流動。當流體從被形成在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表面上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向被形成在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端部的第1誘導部25流動時,由於流路急劇地變寬而產生附壁效應。由於上述的附壁效應,流體被誘導使得沿著第1誘導部25的表面流動。被圓頂形態的第1誘導部25向中心誘導的流體,是經過錐形部47並通過流出口9而流出。   [0057] 通過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的空間而流動的流體,從第2渦旋產生部31之朝逆時針方向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流體係藉由第2渦旋產生部31的各翼而變成强烈的渦旋流,經過第2錐形部32而被輸送到第2氣泡產生部33。然後,流體一邊從規則地形成在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多個菱形突出部之間通過,一邊產生多個微氣泡。   [0058] 流體經過第2氣泡產生部33並向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端部流動。當流體從形成在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表面上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向形成在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端部的第2誘導部34流動時,藉由流路急劇地變寬而產生附壁效應。如上所述,由於附壁效應,流體被誘導使得沿著第2誘導部34的表面流動。藉由截頭圓頂形的第2誘導部34而向中心被誘導的流體,是經過流出側構件44的錐形部47並通過流出口9流出。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0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和通過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的空間而流動的流體,在錐形部47匯合並通過流出口9流出,然後通過噴嘴7向磨削部位G吐出。   [0059] 如在第1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那樣,藉由在第1內部結構體200的第1氣泡產生部24、和第2內部結構體200的第2氣泡產生部33產生的微氣泡,使磨削部位G的周圍的清洗效果得到提高。此外,從流體供給管100的流出口9所吐出的流體,由於藉由第1誘導部25和第2誘導部34產生放大的附壁效應,而良好地黏附在刀具或被加工物的表面。這會使流體所帶來的冷卻效果增加。   [0060] (第3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15至圖16說明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10。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及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對於與它們的差異部分進行詳細地說明。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及第2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圖面符號。圖15是第3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10的側視分解圖,圖16是流體供給管110的側視透視圖。如圖15及圖16所示,流體供給管11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10、第2內部結構體310、以及管本體40。第3實施方式的管本體40與第1實施方式的管本體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在圖15及圖16中,流體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   [0061] 第3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10,例如是通過對由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而形成的,從上游側向下游側包括:流體擴散部21、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14、以及圓頂形態的第1誘導部215。第1氣泡產生部214的構造與在第1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第1氣泡產生部24同樣,但是,具有與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長度相比相對較短的長度。如關聯第1實施方式地說明的那樣,流體擴散部21是通過將圓柱構件的一端部加工成圓錐形而形成的。但是,流體擴散部21的形態不限定於圓錐形,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將流體擴散部21形成為圓頂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誘導部215具有圓頂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第1誘導部215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或者,第1內部結構體210也能够不包含第1誘導部215。   [0062] 在第1實施方式中,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0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30中時,第1內部結構體20的第1誘導部25穿過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出口37而突出。因此,第1內部結構體20的全長大於第2內部結構體30的全長,第2內部結構體30的流出口37的直徑大於第1誘導部25的最大直徑。與此不同,在第3實施方式中,如圖15及圖16所示,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全長小於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全長,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10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310中時,第1誘導部215不會穿過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流出口317而突出。   [0063] 第2內部結構體310是具有中空軸的形態,藉由對由例如鋼鐵等金屬構成的圓柱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來形成。第2內部結構體31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係包含: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截頭圓頂形態的第2誘導部314。如圖16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中空部具有半徑漸漸變小的傾斜區域319。這樣的構造,可防止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10向第2內部結構體310收納時,第1內部結構體210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流出口317脫離,並且,不會妨礙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中空部而流動之流體的流動,進行誘導以使得流體自然地經過第1誘導部215流向流出口317。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10之中空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為圓形。而且,第2內部結構體31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第1氣泡產生部214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流出口317的直徑小於第1誘導部215的最大直徑。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   [0064] 流體供給管110,是由:在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狀態下,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44,並在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前頭放置了壓板28之後,將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結合而構成。在上述的組裝狀態下,第1內部結構體210,是藉由壓板28而無法脫離到管本體40的流入口8外。   [0065] 參照圖15至圖16說明流體在流體供給管110內的流動。通過配管6(參照圖1)流入到流入口8中的流體,是在經過流入側構件41的錐形部43的空間並碰撞到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流體擴散部21時,被向外側擴散。然後,流入的流體的一部分是流入到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中空部中,其餘部分則流入到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的空間。   [0066] 通過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從第1渦旋產生部22之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一邊變成强烈渦旋流並被輸送到第1氣泡產生部214。接下來,流體從藉由規則地形成在第1氣泡產生部214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多個菱形突出部所形成的多個狹窄的流路通過,由於翻轉現象或空蝕現象而產生多個微小的渦旋或微氣泡。   [0067] 然後,流體經過第1氣泡產生部214向第1內部結構體210的端部流動,由於附壁效應,流體沿著第1誘導部215的表面流動。被第1誘導部215向中心誘導的流體,是經過傾斜區域319,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流出口317流出。   [0068] 通過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而流動的流體,一邊從第2渦旋產生部31的螺旋狀地形成的3個翼之間通過,一邊變成强烈的渦旋流,並被輸送到第2氣泡產生部33。接下來,流體從由被規則地形成在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多個菱形突出部形成的多個狹窄的流路通過,由於翻轉現象或空蝕現象而產生多個微小的渦旋或微氣泡。   [0069] 流體經過第2氣泡產生部33並向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端部流動。當流體從被形成在第2氣泡產生部33的表面上的多個狹窄的流路向被形成在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端部的截頭圓頂形的第2誘導部314流動時,藉由流路急劇地變寬而產生附壁效應。如上所述,藉由附壁效應,流體被誘導使得沿著第2誘導部314的表面流動。被第2誘導部314向中心誘導的流體,是經過流出側構件44的錐形部47並通過流出口9流出。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1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和通過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而流動的流體,是在錐形部47匯合並通過流出口9流出,然後通過噴嘴7而向磨削部位G吐出。   [0070] (第4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17至圖18說明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20。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及第3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對於與它們的差異部分進行詳細地說明。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或第3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圖面符號。圖17是第4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20的側視分解圖,圖18是流體供給管120的側視透視圖。如圖17及圖18所示,流體供給管12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20、第2內部結構體320、以及管本體40。第4實施方式的管本體40與第1實施方式的管本體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此外,第4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320具有與第3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310相同的構成,因此,對其省略說明。在圖17及圖18中,流體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   [0071] 第4實施方式的內部結構體22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係包括: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14、以及第1誘導部215。相對於第3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10是在前端部形成有圓錐形態的流體擴散部21,與此不同,第4實施方式的內部結構體220在前端部並沒有形成流體擴散部。因而,在第4實施方式中,是使用由一個環和3個支承臂所構成的壓板29。   [0072] 通過流入口8流入的流體,是從流入側構件41的錐形部43的空間通過,然後從壓板29的3個支承臂29-2之間的空間通過,一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20的第2內部結構體320的中空部中,其餘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2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在第2內部結構體320的中空部內的流動和在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的流動,由於是與在第3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相同樣,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0073] (第5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19至圖20說明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30。在第5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30中,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及第3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對於相同的構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圖面符號。圖19是第5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30的側視分解圖,圖20是流體供給管130的側視透視圖。如圖19及圖20所示,流體供給管13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30、第2內部結構體330、以及管本體40。第5實施方式的管本體40與第1實施方式的管本體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此外,第5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30具有與第3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10相同的構造,因此,省略其說明。在圖19及圖20中,流體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   [0074] 與第3實施方式及第4實施方式同樣,在第5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全長小於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全長,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30收容在第2內部結構體330中時,第1誘導部215不會穿過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流出口337而突出。第5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330,是具有中空軸的形態,例如是藉由對由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而形成的。第2內部結構體33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是包括: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截頭圓錐形的第2誘導部334。如圖20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中空部,具有半徑漸漸變窄的傾斜區域339。這樣的構造,可防止在將第1內部結構體230向第2內部結構體330收納時,第1內部結構體230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流出口337而脫離,並且,不會妨礙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中空部而流動之流體的流動,進行誘導以使得流體自然地經過第1誘導部215流向流出口337。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30之中空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為圓形。而且,第2內部結構體33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第1氣泡產生部214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流出口337的直徑小於第1誘導部215的最大直徑。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   [0075] 流體供給管130,是由:在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狀態下,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44,並在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前頭放置了壓板28之後,將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結合而構成。在上述的組裝狀態下,第1內部結構體230,是藉由壓板28而無法脫離到管本體40的流入口8外。   [0076] 當通過配管6(參照圖1)流入到流入口8中的流體,是當經過流入側構件41的錐形部43的空間,並碰撞到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流體擴散部21時,被向外側擴散。然後,流入的流體的一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中空部中,其餘部分流入到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   [0077] 通過收納有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從第1渦旋產生部22之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一邊變成强烈的渦旋流並被輸送到第1氣泡產生部214。接下來,流體從由規則地形成在第1氣泡產生部214的軸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多個菱形突出部所形成的多個狹窄的流路通過,由於翻轉現象或空蝕現象而產生多個微小的渦旋或微氣泡。流體經過第1氣泡產生部214並向第1內部結構體230的端部流動,藉由附壁效應,流體沿著第1誘導部215的表面流動。被第1誘導部215向中心誘導的流體,是經過傾斜區域339並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流出口337流出。   [0078] 通過收納有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空間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從第2渦旋產生部31之形成螺旋狀的3個翼之間通過,一邊變成强烈的渦旋流,並被輸送到第2氣泡產生部33。然後,藉由第2氣泡產生部33的構造,產生多個微小的渦旋或微氣泡。流體經過第2氣泡產生部33,並被誘導使得沿著截頭圓錐形的第2誘導部334的表面流動。被第2誘導部334向中心誘導的流體,是經過流出側構件44的錐形部47並通過流出口9流出。藉由第2內部結構體33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和通過流出側構件44的內部的空間而流動的流體,是在錐形部47匯合並通過流出口9流出,然後通過噴嘴7向磨削部位G吐出。   [0079] (第6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21至圖22說明本發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40。在第6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40中,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對於相同的構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圖面符號。圖21是第6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40的側視分解圖,圖22是流體供給管140的側視透視圖。如圖21及圖22所示,流體供給管14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40、第2內部結構體340、以及管本體40。第6實施方式的管本體40與第1實施方式的管本體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在圖21及圖22中,流體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   [0080] 第6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40,例如是對由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而形成的,從上游側向下游側,係包括:流體擴散部21、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4、以及圓錐形態的誘導部245。也能够將流體擴散部21形成為其他形態,例如圓頂形。如圖21所示,在第1氣泡產生部24與第1誘導部245之間,延伸有第1氣泡產生部24的軸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2所示,該軸延長部246的長度,被決定成:以使得在第1內部結構體240被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中空部中時,第1內部結構體240的第1誘導部245穿過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流出口347而突出。   [0081] 第2內部結構體340是具有中空軸的形態,例如是對由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而形成的。第2內部結構體34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是包括: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第2誘導部344。第2誘導部344是形成為截頭圓錐形。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內徑(即中空部的直徑),其流入口346側大於流出口347側。   [0082]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中空部,是在從流入口346到收容第1內部結構體240的第1氣泡產生部24的區域為止具有相同的內徑,其下游區域具有比其小的內徑。因此,在內徑變化的交界處存在階段差348。藉由此,第1內部結構體240,是從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流入口346通過而被收納到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中空部中,並且,防止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流出口347而脫離到外部。第2內部結構體340的流出口347的大小,是大於第1內部結構體240的第1誘導部245的最大截面(即,軸延長部246的截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340之中空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為圓形。而且,第2內部結構體34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1內部結構體240的第1氣泡產生部24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第2誘導部344的長度,是基於第1內部結構體240的第1誘導部245的尺寸來決定。   [0083] (第7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23至圖24說明本發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50。在第7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50中,對於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對於相同的構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圖面符號。圖23是第7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50的側視分解圖,圖24是流體供給管150的側視透視圖。如圖23及圖24所示,流體供給管15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250、第2內部結構體350、以及管本體40。第7實施方式的管本體40與第1實施方式的管本體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在圖23及圖24中,流體從流入口8向流出口9側流動。   [0084] 與第1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0同樣,第7實施方式的第1內部結構體250,是包括:流體擴散部21、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4、以及圓頂形的第1誘導部25。第2內部結構體350,是與第1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30同樣,具有中空軸的形態,並包含: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截頭圓頂形的第2誘導部34。除此之外,如圖23所示,第1內部結構體250是具有螺栓孔151,第2內部結構體350是具有螺栓孔152。螺栓孔151和螺栓孔152是被形成在相互匹配的位置,以使得在第2內部結構體350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250時,能夠利用一個固定螺栓使第1內部結構體250和第2內部結構體350固定。   [0085] 流體供給管150,例如是藉由下述的組裝過程所製造。首先,在第2內部結構體350的中空部中置入第1內部結構體250。接下來,在螺栓孔152和螺栓孔151中置入固定螺栓而使第1內部結構體250和第2內部結構體350在已固定的狀態下,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44中。然後,使流出側構件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45和流入側構件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42結合。   [0086] 由於使用固定螺栓使第1內部結構體250固定於第2內部結構體350,所以不使用壓板28或壓板29就能够防止第1內部結構體250脫離到管本體40外。在上述的第2實施方式至第6實施方式、及其他實施方式中,也能够使用本實施方式的螺栓固定來取代使用壓板28或壓板29。流體在流體供給管150內的流動與在第1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相同。另一方面,第1內部結構體250和第2內部結構體350的固定,並不限定於上述的螺栓結合,機械零件的結合方法無論哪種都能够應用。   [0087] (第8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25至圖26說明本發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000。圖25是第8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1000的側視分解圖,圖26是流體供給管1000的側視透視圖。如圖25及圖26所示,流體供給管1000包括第1內部結構體1200、第2內部結構體1300、第3內部結構體1600、以及管本體1400。在圖25及圖26中,流體從流入口1008向流出口1009側流動。   [0088] 管本體1400,是由:流入側構件1041、以及流出側構件1044所成。由於流入側構件1041是具有與第1實施方式的流入側構件41同樣的構造,流出側構件1044是具有與第1實施方式的流出側構件44同樣的構造,因此,省略對於它們的詳細的說明。流體供給管1400,是包含:被收納在管本體1400中的中空軸類型的第3內部結構體1600、被收納在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中的中空軸類型的第2內部結構體1300、以及被收納在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中的第1內部結構體1200。   [0089] 流體供給管1000,例如是藉由下述的組裝過程來製造。首先,在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中置入第2內部結構體1300,在該狀態下,在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中置入第1內部結構體1200。將它們收納到流出側構件1044中,並在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前頭放置了壓板1028的狀態下,使流出側構件1044的外周面的外螺紋1045和流入側構件1041的內周面的內螺紋1042結合。流入側構件1041和流出側構件1044的連結不限定於上述的螺紋結合,機械零件的結合方法無論哪個都能够應用。此外,流入側構件1041和流出側構件1044的形態不限定於圖25及圖26的形態,設計者能够任意選擇、或者根據流體供給管1000的用途來變更。流入側構件1041或流出側構件1044是由例如鋼鐵那樣的金屬或塑料構成。   [0090] 第1內部結構體1200,例如是藉由對由鋼鐵等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或成形塑料的方法等來形成。第1內部結構體120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是包括:流體擴散部1021、第1渦旋產生部1022、第1氣泡產生部1024、以及第1誘導部1025。流體擴散部1021、第1渦旋產生部1022、第1氣泡產生部1024、以及第1誘導部1025分別係具有與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擴散部21、第1渦旋產生部22、第1氣泡產生部24、以及第1誘導部25同樣的構造,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流體擴散部1021雖具有圓錐的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流體擴散部1021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在一實施方式中,將流體擴散部1021形成為圓頂形。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1200不包含流體擴散部。   [0091] 第2內部結構體1300是具有中空軸的形態,例如是藉由對由鋼鐵等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或成形塑料的方法等來形成。第2內部結構體130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是包括:第2渦旋產生部1031、第2氣泡產生部1033、以及第2誘導部1034。第2渦旋產生部1031、第2氣泡產生部1033、以及第2誘導部1034分別係具有與第1實施方式的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第2誘導部34同樣的構造,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內徑(即,中空部的直徑)中流入口側大於流出口側。藉由這樣的內徑的差異,在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中,在內徑較大的區域與內徑較小的區域之間形成階段差或傾斜區域。此外,如圖26所示,第1內部結構體1200是穿過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的流入口地插入,第1內部結構體1200的第1誘導部1025是穿過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的流出口而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內部結構體1300之中空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為圓形。而且,第2內部結構體130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1內部結構體1200的第1氣泡產生部1024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   [0092] 第3內部結構體1600是具有中空軸的形態,例如是藉由對由鋼鐵等金屬構成的圓柱形態的構件進行加工的方法、或成形塑料的方法等來形成。第3內部結構體160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是包括:第3渦旋產生部1061、第3氣泡產生部1063、以及第3誘導部1064。第3渦旋產生部1061、第3氣泡產生部1063、以及第3誘導部1064分別係具有與第1實施方式的第2渦旋產生部31、第2氣泡產生部33、以及第2誘導部34類似的構造,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該第3渦旋產生部1061對應於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頭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第3氣泡產生部1063對應於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主體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內徑(即,中空部的直徑),是流入口側大於流出口側。藉由如此之內徑的差異,在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中,在內徑較大的區域與內徑較小的區域之間形成階段差或傾斜區域。此外,如圖26所示,第2內部結構體1300是穿過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的流入口地插入,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第1誘導部1034是穿過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的流出口而突出。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第3內部結構體1600之中空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為圓形。而且,第3內部結構體1600之中空部的流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第1氣泡產生部1033的中心到各個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   [0093] 壓板1028,是具有與在第1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壓板28類似的構造,其包括:半徑不同的3個同心的環、以及將各個環連結的支承臂。最小的環的半徑,是大於第1內部結構體1200的流體擴散部1021的最大半徑,並小於第1渦旋產生部1022的最大半徑(從第1渦旋產生部1022的軸部分的中心到翼的前端的距離)。中間尺寸的環的半徑是大於第1渦旋產生部1022的最大半徑(從第1渦旋產生部1022的軸部分的中心到翼的前端的距離),並小於第2渦旋產生部1031的最大半徑(從第2渦旋產生部1031的軸部分的中心到翼的前端的距離)。最大的環,是具有與流入側構件1041的內螺紋1042的內周面接近的程度的外徑。利用這樣的尺寸關係,壓板1028,可防止第1內部結構體1200及第2內部結構體1300通過管本體1400的流入口1008而脫離。壓板1028是由例如鋼鐵那樣的金屬或塑料構成。壓板1028的構造不限定於上述的構造。例如,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壓板1028是由2個同心的環、以及將該2個環連結的支承臂所成。   [0094] 流入到流入口1008中的流體,在碰撞到流體擴散部1021時,是從中心向半徑的方向擴散。流入的流體一部分是分流到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中,一部分是分流到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中,其餘部分是分流到流出側構件1044的內部的空間中。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經過第1氣泡產生部1024一邊產生微氣泡。通過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中空部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經過第2氣泡產生部1033一邊產生微氣泡。此外,通過流出側構件1044的內部空間而流動的流體,是一邊經過第3氣泡產生部1063一邊產生微氣泡。如上所述,藉由將流體供給管1000構成為使流入的流體分開並經過3個氣泡產生部,從而產生較多量的微氣泡。微氣泡可使磨削部位的周圍的清洗效果提高。   [0095] 第1內部結構體1200、第2內部結構體1300、以及第3內部結構體1600的構造,是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例如,能够將流體供給管構成為具有在第2實施方式至第7實施方式中的至少一個中所說明的第1內部結構體或第2內部結構體的構造。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1200雖是包含流體擴散部1021,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例如,與第2實施方式同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1200不包含流體擴散部1021。在此情况下,代替壓板1028而使用壓板29。或者,也能够代替壓板的使用,而利用固定螺栓使第1內部結構體1200、第2內部結構體1300、以及第3內部結構體1600相互固定。   [0096]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1200的第1誘導部1025雖是具有圓頂的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第1誘導部1025也能够具有其他形態。例如,也能够是第1誘導部1025具有圓錐的形態的實施方式、或者第1內部結構體1200不包含第1誘導部1025的實施方式。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內部結構體1200的第1誘導部1025雖是通過第2內部結構體1300的流出口而突出,但是,也能够與第3實施方式同樣,第1誘導部1025為不突出的構成。   [0097]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將多個內部結構體收納在管本體中的類似俄羅斯套娃玩偶那樣的多層構造的流體供給管。各個內部結構體藉由包含氣泡產生部,從而使多量的微氣泡產生在流入到流體供給管中的流體中。在本說明書中,雖具體地說明了內部結構體的個數為2個或3個的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些實施方式,對於內部結構體的個數並沒有特別限制。   [0098] 以上,利用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這樣的實施方式所限定。具有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是能够從上述說明及關聯圖面導出本發明的多種變形及其他實施方式。在本說明書中,雖然使用了多個特定用語,但是,這些特定用語一般而言僅是為了說明的目的而使用,並非是作為限制發明的目的而使用。能够在不脫離由附呈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物所定義的一般的發明概念及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種變形。
[0099] 1‧‧‧磨削裝置
2‧‧‧磨削刀(磨石)
3‧‧‧被加工物
4‧‧‧磨削部
5‧‧‧流體供給部
6‧‧‧配管
7‧‧‧噴嘴
8‧‧‧流入口
9‧‧‧流出口
10、100、110、120、130、140、150、1000‧‧‧流體供給管
11‧‧‧螺母
12‧‧‧螺母
20、200、210、220、230、240、250、1200‧‧‧第1內部結構體
21、1021‧‧‧流體擴散部
22、1022‧‧‧第1渦旋產生部
23‧‧‧第1錐形部
24、1024‧‧‧第1氣泡產生部
25‧‧‧第1誘導部
26‧‧‧軸延長部
28‧‧‧壓板
30、300、310、320、330、340、350、1300‧‧‧第2內部結構體
31、1031‧‧‧第2渦旋產生部
32‧‧‧第2錐形部
33、1033‧‧‧第2氣泡產生部
34‧‧‧第2誘導部
35‧‧‧軸延長部
40、1400‧‧‧管本體
41、1041‧‧‧流入側構件
42‧‧‧內螺紋
43‧‧‧錐形部
44、1044‧‧‧流出側構件
45‧‧‧外螺紋
46‧‧‧筒形部
47‧‧‧錐形部
1600‧‧‧第3內部結構體
1061‧‧‧第3渦旋產生部
1063‧‧‧第3氣泡產生部
a1‧‧‧流體擴散部21的長度
a2‧‧‧第1渦旋產生部22的長度
a3‧‧‧第1錐形部23的長度
a4‧‧‧第1氣泡產生部24的長度
a5‧‧‧軸延長部26的長度
a6‧‧‧第2誘導部34的長度
[0012] 配合以下的圖面來考慮以下的詳細記載,將能够得到本申請案更深的理解。這些圖面只不過是例示,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請求範圍。   圖1表示包括應用了本發明的流體供給部的磨削裝置。   圖2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第1內部結構體的3維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第2內部結構體的3維立體圖。   圖6是表示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的狀態的3維透視圖。   圖7是說明形成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第1內部結構體及第2內部結構體的菱形突出部的方法的圖。   圖8的(A)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壓板的立體圖,(B)是上述壓板的側視圖,(C)是上述壓板的俯視圖。   圖9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10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第1內部結構體的3維立體圖。   圖12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第2內部結構體的3維立體圖。   圖13是表示在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第2內部結構體的中空部中置入了第1內部結構體的狀態的3維透視圖。   圖14的(A)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壓板的立體圖,(B)是上述壓板的側視圖,(C)是上述壓板的俯視圖。   圖15是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16是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17是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18是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19是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20是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21是本發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22是本發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23是本發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24是本發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圖25是本發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分解圖。   圖26是本發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管的側視透視圖。

Claims (26)

  1. 一種流體供給管,其特徵在於,包含:第1內部結構體、第2內部結構體、以及管本體,其用於收納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和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其中,前述管本體包括流入口和流出口;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包括:第1頭部,其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第1翼、以及第1主體部,其位於比前述第1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且在外周面具有多個第1突出部;中空軸形態的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包括:第2頭部,其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第2翼、以及第2主體部,其位於比前述第2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且在外周面具有多個第2突出部;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至少一部分,是被收納在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中空部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係在比前述第1頭部更靠上游側的位置,還包含使流體從管的中心向半徑的方向擴散的流體擴散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流體擴散部,是形成為圓錐形之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一端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流體擴散部,是形成為圓頂形之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一端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第1頭部,是包含截面為圓形的軸部分、以及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前述第1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第1頭部,是包含三個前述第1翼;各個前述第1翼的前端在前述軸部分的圓周方向上相互各錯開12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第1主體部,是在其外周面上包含多個菱形的前述第1突出部的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多個菱形的前述第1突出部,是形成為網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係在比前述第1主體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還包含將流體向管的中心進行誘導的誘導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誘導部,是形成為圓頂形之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一端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誘導部,是形成為圓錐形之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一端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誘導部,是突出到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前述中空部,是在上游側端部包含圓形的入口,在下游側端部包含圓形的出口;前述中空部的前述出口的半徑,是小於從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的前述第1主體部的中心到前述第1突出部之端部的最大距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前述第2頭部,是包含截面為圓形的軸部分、以及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前述第2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前述第2主體部,是在其外周面上包含多個菱形的前述第2突出部的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係在比前述第2主體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還包含將流體向管的中心進行誘導的誘導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前述誘導部,是形成為截頭圓頂形之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一端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前述誘導部,是形成為截頭圓錐形之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一端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還包含環形態的壓板,其具備從中心延長的一個以上的支承臂。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還包含壓板,其包含半徑不同的2個同心的環、以及將前述2個同心的環連結的一個以上的支承臂。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還包含將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和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固定的螺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前述管本體包括流入側構件和流出側構件;前述流入側構件和前述流出側構件進行螺紋結合。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其中,還包含中空軸形態的第3內部結構體;前述管本體收納前述第1內部結構體、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以及前述第3內部結構體;並且,前述第3內部結構體,包含:第3頭部,其包含多個螺旋狀地形成的第3翼、以及第3主體部,其位於比前述第3頭部更靠下游側的位置,並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個第3突出部;前述第2內部結構體的至少一部分,是被收納在前述第3內部結構體的中空部中。
  24. 一種工具機,其特徵在於:使冷卻液流入到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中,賦予其預定的流動特性之後,使其向工具或被加工物吐出,來進行冷卻。
  25. 一種淋浴噴嘴,其特徵在於:使水或熱水流入到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中,賦予其預定的流動特性之後,使其吐出,來提高清洗效果。
  26. 一種流體混合裝置,其特徵在於:使多種不同特性的流體流入到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流體供給管中,賦予其預定的流動特性,並使該多種流體混合之後吐出。
TW106129509A 2017-01-09 2017-08-30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TWI627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7-0003140 2017-01-09
KR1020170003140A KR101838429B1 (ko) 2017-01-09 2017-01-09 유체 공급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7022B true TWI627022B (zh) 2018-06-21
TW201825235A TW201825235A (zh) 2018-07-16

Family

ID=6068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509A TWI627022B (zh) 2017-01-09 2017-08-30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TW107115982A TW201831275A (zh) 2017-01-09 2017-08-30 流體供給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5982A TW201831275A (zh) 2017-01-09 2017-08-30 流體供給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279324B2 (zh)
EP (1) EP3357641B1 (zh)
JP (2) JP6245401B1 (zh)
KR (1) KR101838429B1 (zh)
CN (1) CN108284350B (zh)
TW (2) TWI6270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38429B1 (ko) * 2017-01-09 2018-03-13 시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유체 공급관
JP7223496B2 (ja) * 2017-12-14 2023-02-16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混合器及び気化装置
US10458446B1 (en) * 2018-11-29 2019-10-29 Vortex Pipe Systems LLC Material flow amplifier
JP6538952B1 (ja) * 2018-12-11 2019-07-03 株式会社西村ケミテック 研磨液供給装置
KR20200099463A (ko) * 2019-02-14 2020-08-24 시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유체 공급 장치, 내부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053047B2 (ja) * 2019-07-25 2022-04-12 株式会社サイエンス バブル発生装置
JP1680017S (zh) * 2020-07-08 2021-02-22
JP2022033092A (ja) * 2020-08-15 2022-02-28 株式会社塩 流体特性変化素子及び流体システム
JP2023008752A (ja) * 2021-07-01 2023-01-19 株式会社塩 内部構造体、流体特性変化装置及びその利用装置
TWI829174B (zh) * 2021-07-01 2024-01-11 日商鹽股份有限公司 內部構造體、流體特性變化裝置、及流體特性變化裝置之利用裝置
KR102533205B1 (ko) * 2021-09-06 2023-05-17 유림툴스주식회사 드릴 및 엔드밀 복합 공구
KR102533203B1 (ko) * 2021-09-06 2023-05-17 유림툴스주식회사 냉각유체 공급 기능을 갖는 드릴
CN114161268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磨削装置及方法
KR102522716B1 (ko) * 2021-12-27 2023-04-17 장한석 유체 공급용으로 사용되는 비회전식 커플러
KR102561253B1 (ko) 2022-08-17 2023-07-27 김경태 유체 공급관조립체
KR20240025244A (ko) 2022-08-18 2024-02-27 이윤보 유체 공급관조립체
KR102561254B1 (ko) 2022-08-18 2023-07-27 김경태 유체 공급관조립체
CN115432175B (zh) * 2022-11-08 2023-03-2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射流整流结构、射流控制阀门、射流控制系统及飞行设备
JP7338926B1 (ja) 2023-03-24 2023-09-05 株式会社アルベ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微小気泡発生器具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1318B (en) * 1994-06-27 2000-08-11 Amoco Corp Centrifuge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solids-liquid mixtures into separate components and internal washing of separated solids
TW200305490A (en) * 2001-11-21 2003-11-01 Techno Polymer Co Lt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polymeric pieces
TW200408455A (en) * 2002-07-05 2004-06-01 Bickogyo K K A fluid discharge pipe structure
TW201018527A (en) * 2008-11-14 2010-05-16 Yoshitaka Sakamoto Shower device with microbubble generating mechanism
TW201425570A (zh) * 2012-08-09 2014-07-01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洗淨液生成裝置,洗淨液生成方法,基板洗淨裝置及基板洗淨方法
JP2014161792A (ja) * 2013-02-25 2014-09-08 Asahi 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 Co Ltd 流体混合器および流体混合器を用いた装置
TW201515693A (zh) * 2013-06-24 2015-05-01 Nano Tech Inc Ltd 生成及使用經控制緻密氣泡的技術
JP3205595U (ja) * 2016-05-12 2016-08-04 ビ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循環冷却装置の液体吐出管構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73829A (en) * 1918-08-26 1921-04-05 William B Perdue Welding and cutting torch
US2831754A (en) * 1954-05-10 1958-04-22 Jones & Laughlin Steel Corp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JPH0760597A (ja) * 1993-08-26 1995-03-07 Enshu Ltd 高圧クーラントノズル装置
ATE190242T1 (de) * 1995-10-05 2000-03-15 Sulzer Chemtech Ag Mischeinrichtung zum mischen eines niedrigviskosen fluids in ein hochviskoses fluid
JP3184786B2 (ja) 1997-07-28 2001-07-09 アロン化成株式会社 容器の蓋の開閉機構
SG70097A1 (en) 1997-08-15 2000-01-25 Disio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by flushing working liquid to the tool-and-workpiece interface
JP3845511B2 (ja) 1998-03-05 2006-11-15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研削装置及び研削方法
US6102561A (en) * 1998-01-05 2000-08-15 Komax Systems, Inc. Device for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and uniformity of a fluid stream with layers of helical vanes
US6027241A (en) * 1999-04-30 2000-02-22 Komax Systems, Inc. Multi viscosity mixing apparatus
JP2003126667A (ja) 2001-10-22 2003-05-07 Mitsuru Kitahara 空気混合供給装置
JP5170409B2 (ja) 2008-04-03 2013-03-27 国立大学法人 筑波大学 旋回流型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
JP5441746B2 (ja) * 2010-02-05 2014-03-12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混合器および流体混合器を用いた装置
JP2013022538A (ja) * 2011-07-22 2013-02-04 Michihisa Tsutahara 洗浄ノズ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洗浄装置
JP3184786U (ja) 2013-04-24 2013-07-18 毛利 昭義 複数の羽根を連接してなるナノバブル発生体
GB2514202A (en) 2013-05-16 2014-11-19 Nano Tech Inc Ltd Micro-nanobubble generation systems
SG2013047410A (en) * 2013-06-19 2015-01-29 Lai Huat Goi A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nanobubbles
JP3196283U (ja) 2014-07-23 2015-03-05 毛利 昭義 ファインバブル補助発生器を有するナノバブル発生体
DE102014017536B4 (de) * 2014-11-26 2017-12-21 Wahl GmbH & Co. KG Düsenanordnung mit Drosselvorricht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JP6077627B1 (ja) * 2015-10-30 2017-02-08 昭義 毛利 ウルトラファインバブル発生用具
KR101838429B1 (ko) * 2017-01-09 2018-03-13 시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유체 공급관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1318B (en) * 1994-06-27 2000-08-11 Amoco Corp Centrifuge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solids-liquid mixtures into separate components and internal washing of separated solids
TW200305490A (en) * 2001-11-21 2003-11-01 Techno Polymer Co Lt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polymeric pieces
TW200408455A (en) * 2002-07-05 2004-06-01 Bickogyo K K A fluid discharge pipe structure
TW201018527A (en) * 2008-11-14 2010-05-16 Yoshitaka Sakamoto Shower device with microbubble generating mechanism
TW201425570A (zh) * 2012-08-09 2014-07-01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洗淨液生成裝置,洗淨液生成方法,基板洗淨裝置及基板洗淨方法
JP2014161792A (ja) * 2013-02-25 2014-09-08 Asahi 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 Co Ltd 流体混合器および流体混合器を用いた装置
TW201515693A (zh) * 2013-06-24 2015-05-01 Nano Tech Inc Ltd 生成及使用經控制緻密氣泡的技術
JP3205595U (ja) * 2016-05-12 2016-08-04 ビ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循環冷却装置の液体吐出管構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8123B2 (ja) 2019-10-30
US20190143283A1 (en) 2019-05-16
EP3357641B1 (en) 2019-08-28
KR101838429B1 (ko) 2018-03-13
JP2018111197A (ja) 2018-07-19
US10279324B2 (en) 2019-05-07
TW201825235A (zh) 2018-07-16
US10668438B2 (en) 2020-06-02
EP3357641A3 (en) 2018-08-22
JP6245401B1 (ja) 2017-12-20
US20180193810A1 (en) 2018-07-12
TW201831275A (zh) 2018-09-01
EP3357641A2 (en) 2018-08-08
CN108284350A (zh) 2018-07-17
JP2018111192A (ja) 2018-07-19
CN108284350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7022B (zh)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TWI624329B (zh) 流體供給管、工具機、淋浴噴嘴、以及流體混合裝置
TWI776896B (zh) 流體供給管
JP6433041B1 (ja) 流体供給装置
JP7094541B2 (ja) 流体供給管
JP7355377B2 (ja) 流体供給装置
KR20180082365A (ko) 유체 공급관
JP2019130442A (ja) 流体供給管
JP6889475B2 (ja) 内部構造体及びそれを収納した流体供給管
KR102356082B1 (ko) 유체 공급관
JP2019135038A (ja) 流体供給管
JP2019034285A (ja) 流体供給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