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6087B - 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6087B
TWI626087B TW103128532A TW103128532A TWI626087B TW I626087 B TWI626087 B TW I626087B TW 103128532 A TW103128532 A TW 103128532A TW 103128532 A TW103128532 A TW 103128532A TW I626087 B TWI626087 B TW I6260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b
coating
coating liquid
bar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8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882A (zh
Inventor
嘉藤彰史
橋谷學
坂本孝博
Original Assignee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1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6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60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7/00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 B05C17/02Rollers ; Hand tools comprising coating rollers or coating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02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a coating by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coated surface
    • B05C11/023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B05C11/025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with an essentially cylindrical body, e.g. roll or 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18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only one side of the work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5/00After-treatment of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21H17/00 - D21H23/00
    • D21H25/08Rearranging applied substances, e.g. metering, smoothing; Removing excess material
    • D21H25/12Rearranging applied substances, e.g. metering, smoothing; Removing excess material with an essentially cylindrical body, e.g. roll or r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所述塗布裝置是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且可充分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本發明是有關於如下的塗布裝置,所述塗布裝置包括: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以及堰板,相對於棒材而設置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使塗布液穿過所述堰板與棒材之間,並向料片方向流通;且當將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A為0.5mm~5mm,B為0.5mm~5mm,且B≦A。

Description

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具體而言,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將塗布液塗布於連續移行的料片(web)的上表面的塗布裝置及使用塗布裝置的塗布方法。
先前,當在料片的表面上形成易黏著層或抗靜電層等功能性層時,進行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表面而形成塗布膜的操作。作為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表面的方法,已知有輥塗法(roll coating method)、模塗法(die coating method)、噴塗法(spray coating method)、棒塗法(bar coating method)等多種塗布方法。其中,當以薄膜狀且均勻地塗布低黏度塗布液時,廣泛使用的是棒塗法。
當藉由棒塗法來塗布塗布液時,是在連續移行的料片的下表面側設置棒材及堰板等,進行一面使塗布液溢流(over flow),一面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下表面的操作。為了在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下表面時,塗布均勻且達到所需的膜厚,業界正在探討各種對策(例如,專利文獻1)。
但是,在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下表面時,需要使塗布液溢流,以防止產生塗布不均。因此,需要用以使已溢流的塗布液循環的複雜的機構。而且,有如下問題:當進行有下表面塗布時,藉由使塗布液循環,而容易產生塗布液的結塊等異物而混入至塗布液。當異物混入至塗布液時,存在將異物帶入至塗布面的情況,從而有破壞塗布面的均勻性的危險。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下表面塗布的問題,業界正在探討藉由棒塗法而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側的方法。例如,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一種利用棒塗機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的方法。在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在料片的上表面上具有棒材及堰板,且包含各種支撐輥的塗布裝置。又,在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一種在料片的上表面上包含棒材及堰板(引導板)的塗布裝置。在該些文獻中,是藉由在料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塗布液的積液部,來進行塗布液的塗布。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409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20213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5-177159號公報
如上所述,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中,已提出一種 藉由在料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塗布液的積液部,而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的方法。
然而,藉由本發明者等人的探討而獲知,當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時,在形成有如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所揭示的塗布液的積液部的情況下,塗布面的均勻性並不充分,從而在塗布面的表面產生不均。而且,藉由本發明者等人的探討而獲知,此種塗布不均的原因在於塗布液的積液部亦不規則地擴展至較堰板更靠上游側的位置。
因此,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者等人開展探討,旨在提供一種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且可充分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的塗布裝置。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所述問題而進行潛心探討,結果發現在包括棒材及堰板的塗布裝置中,藉由將堰板與棒材的距離及堰板與料片的距離設為規定的條件,可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所述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所述堰板相對於棒材而設置於上游側。
具體而言,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構成。
[1]一種塗布裝置,包括: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以及堰板,相對於棒材而設置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使塗布液穿過所述堰板與棒材之間,並向料片方向流通;且當將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 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A為0.5mm~5mm,B為0.5mm~5mm,且B≦A。
[2]如[1]所述的塗布裝置,其中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為0.5mm以上。
[3]如[1]或[2]所述的塗布裝置,其中堰板在料片側包含突出部。
[4]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塗布裝置,其中堰板為活動式。
[5]一種塗布方法,在棒材與堰板之間供給塗布液,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上,所述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所述堰板相對於棒材而設置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在所述塗布方法中,當將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將A設為0.5mm~5mm,將B設為0.5mm~5mm,此外設為B≦A。
[6]如[5]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在料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塗布液的積液部,且積液部不擴展至較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更靠上游側的位置。
[7]如[5]或[6]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為0.5mm以上。
[8]如[5]~[7]中任一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堰板在料片側包含突出部。
[9]如[5]~[8]中任一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塗布液的黏度為 0.5mPa.s~100mPa.s。
[10]如[5]~[9]中任一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料片的移行速度為10m/min~200m/min。
[11]如[5]~[10]中任一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以塗布量達到2ml/m2~50ml/m2的方式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上。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且可充分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的塗布裝置。又,若使用本發明的塗布裝置,可提供一種將塗布液均勻地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的塗布方法。
10‧‧‧塗布裝置
12‧‧‧料片
14‧‧‧棒材
16‧‧‧堰板
16a‧‧‧突出部
16b‧‧‧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下游側的側邊)
16c‧‧‧料片側的端部
16d‧‧‧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上游側的側邊)
17‧‧‧供給管
18‧‧‧泵
20‧‧‧支撐構件
A‧‧‧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
B‧‧‧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
C‧‧‧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
D‧‧‧支撐構件與堰板之間的距離
P‧‧‧送液儲存部
Q‧‧‧積液部
圖1(a)及圖1(b)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塗布裝置的概略圖。
圖2(a)及圖2(b)是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塗布裝置的概略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塗布裝置的概略圖。
圖4(a)、圖4(b)及圖4(c)是表示已使塗布液流通至本發明的塗布裝置的狀況的概略圖。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所述的構成要件的說明有時是基於代表性的實施形態或具體例來完成,但本發明並 不限定於此種實施形態。再者,在本說明書中使用「~」來表示的數值範圍是指包含記載於「~」前後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範圍。
(塗布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塗布裝置,包括: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以及堰板,相對於棒材而設置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使塗布液穿過所述堰板與棒材之間,並向料片方向流通。在本發明的塗布裝置中,當將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A為0.5mm~5mm,B為0.5mm~5mm,且B≦A。
如圖1(a)及圖1(b)所示,塗布裝置10包括:棒材14,設置於料片12的上表面;以及堰板16,相對於棒材14而設置於料片12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如圖1(a)所示,堰板16亦可為板狀或長方體狀。又,如圖1(b)所示,堰板16亦可為在料片12側包含突出部16a的構造。
堰板16與最接近於堰板16的棒材14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為0.5mm~5mm即可,較佳為1mm~5mm,更佳為1mm~4.5mm。藉由使堰板16與棒材14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處於所述範圍內,可將堰板16與棒材14之間的距離設為適當的距離,從而可使塗布液順暢地流通。又,可將適量的塗布液供給至料片12上。
又,堰板16與料片12之間的距離B為0.5mm~5mm即可,較佳為0.5mm~4mm,更佳為1mm~3mm。藉由使堰板16與料片12之間的距離處於所述範圍內,可抑制形成於料片12上的塗布液的積液部擴展至較堰板16更靠上游的位置。藉此,可在料片12上形成如下所述的較佳形狀的積液部。
堰板16與最接近於堰板16的棒材14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以及堰板16與料片12之間的距離B成為B≦A的關係。相對於A,B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80%以下,進而更佳為70%以下。藉由將B與A的關係性設為所述條件,可將形成於料片12上的塗布液的積液部的形狀設為較佳形狀,藉此,可充分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
在圖1(a)及圖1(b)中,堰板16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是以C來表示。此處,C較佳為0.5mm以上,更佳為0.8mm以上,進而更佳為1mm以上。又,C較佳為10mm以下,更佳為8mm以下,進而更佳為5mm以下。藉由使堰板16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C處於所述範圍內,可使形成於料片12上的積液部在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跨接,從而可抑制積液部擴展至堰板16的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上游側的側邊為止。藉此,可更有效地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
再者,此處,所謂堰板16的料片側的端部,是指堰板的存在於最靠料片側的下緣端(下邊)。在圖1(a)及圖1(b)中,料片側的端部是以16c表示的邊,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上游側的側 邊是以16d表示的邊。
如圖1(a)及圖1(b)所示,棒材14是藉由支撐構件20來支撐。支撐構件20為對棒材14轉動自如地進行支撐的構造即可。
支撐構件20與堰板16之間的距離D較佳為0.1mm~20mm,更佳為0.1mm~15mm,進而更佳為0.1mm~10mm。藉由使支撐構件20與堰板16之間的距離D處於所述範圍內,可容易地對塗布於料片上的塗布速度進行調節。藉此,即使為低黏度的塗布液,亦可均勻地進行塗布。
再者,支撐構件20與堰板16之間的距離D是指支撐構件20與堰板16之間的距離的最短距離,與塗布液相接之側的支撐構件20的側邊和與塗布液相接之側的堰板16的側邊不需要始終為平行。
堰板16的形狀亦可設為如圖2(a)及圖2(b)所示的具有突出部的形狀。此處,所謂突出部,是指朝向料片,堰板的厚度變小的部分,且是指厚度小於堰板的平均厚度的部分。即,堰板16的形狀亦可形成為朝向料片,前端變細的形狀。當將堰板16設為如圖2(a)及圖2(b)所示的形狀時,塗布液的積液部的形狀亦可設為較佳形狀,從而亦可將塗布液均勻地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又,當將堰板16設為如圖2(a)及圖2(b)所示的形狀時,堰板16的加工變得容易,此外,可提高堰板的突出部的強度。
如圖3所示,塗布裝置10的堰板16亦可包含送液儲存部P。送液儲存部P具有暫時儲存所供給的塗布液的作用。將塗布液經由供給管17供給至送液儲存部P。供給管17與泵18連接,泵18與塗布液的儲存槽(未圖示)連接。藉由對泵18進行驅動而將塗布液供給至送液儲存部P。藉由在堰板16上設置送液儲存部P,可暫時地儲存塗布液,並且在泵18的噴出量發生變動時亦可對自供給流路24供給的塗布液的流量變動進行抑制。
圖4(a)表示已使塗布液流通至本發明的塗布裝置10的狀況。如圖4(a)所示,供給至送液儲存部P的塗布液在堰板16與支撐構件20之間自上向下流動,進而在堰板16與棒材14之間自上向下流動。其後,將塗布液噴出至料片12的上表面。
噴出至料片12上的塗布液在由料片12的上表面、棒材14及堰板16的角部或料片側的端部所圍成的空間內形成積液部Q。所述積液部Q是指形成於較堰板16的料片側的端部的下邊更靠下方的位置,且存在於棒材14與料片12之間的塗布液的區域。藉由所述積液部Q的塗布液附著於料片12的表面而進行塗布。再者,如圖4(b)及圖4(c)所示,積液部Q是指以粗虛線所圍成的區域。
如圖4(b)所示,積液部Q的側端部,即,位於與棒材14相對向之側的側端部較佳為不擴展至較堰板16的與料片側的端部連結的上游側的側邊更靠上游側的位置。此外,如圖4(c)所示,所述積液部Q的側端部更佳為不擴展至較與塗布液相接的 堰板側邊(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下游側的側邊)16b更靠上游側的位置。再者,圖4(b)表示積液部Q存在於較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上游側的側邊)16d更靠下游側的位置的狀況。圖4(c)表示積液部Q存在於較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下游側的側邊)16b更靠下游側的位置的狀況。藉由如上所述對積液部Q的擴展進行控制,可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從而可抑制塗布缺陷或製程污染等。此處,所謂側邊的上游側,是指較側邊的最靠料片側的端點更靠上游的區域,所謂下游側,是指較側邊的最靠料片側的端點更靠下游的區域。
所謂積液部Q不擴展至較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更靠上游側的位置的狀態,較佳的是指圖4(c)所示的狀態,但亦包括如圖4(b)所示的不擴展至較上游側的側邊更靠上游側的位置的狀態。即,所謂積液部Q不擴展至較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更靠上游側的位置的狀態,較佳的是指積液部存在於較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下游側的側邊更靠下游側的位置的狀態,亦包括存在於較上游側的側邊更靠下游側的位置的狀態。
積液部Q的形狀可藉由對堰板16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形狀或厚度C進行調節而發生變化。特別是藉由使厚度C處於規定的範圍內,可抑制塗布液擴展至較堰板更靠上游側的位置,亦可預先將塗布液的擴展限制在較堰板側邊(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下游側的側邊)16b更靠下游側的位置。
本發明的塗布裝置中,堰板較佳為活動式。此處,所謂 活動式,是指堰板可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任一方向上活動。即,堰板較佳為具有活動元件,作為活動元件,只要是公知的元件,即可無特別限制地加以使用。
活動元件較佳為使堰板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任一方向上移動,以防止積液部擴展至較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更靠上游側的位置。具體而言,較佳為如下的活動元件,即,可對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及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B進行調節來進行控制,以防止塗布液的積液部自較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上游側的側邊更靠上游的位置起進行擴展,且較佳為如下的活動元件,即,可進行控制,以防止塗布液的積液部自較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下游側的側邊更靠上游的位置起進行擴展。
又,活動元件亦可為接受積液部形狀的資訊的反饋,自動地對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及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B進行計算,並以設為較佳距離的方式而進行活動的構件。此外,活動元件亦可具有如下系統:根據塗布液的物性等資訊,對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及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B進行計算。
(棒材)
棒材形成為圓柱狀,藉由支撐構件而轉動自如地受到支撐。棒材經由塗布液與正在移行的料片的上表面接觸並圍繞著軸線進行旋轉。棒材的旋轉方向既可相對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為相同方 向,亦可相對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為相反方向。
棒材的表面亦可精加工成平滑的面,亦可沿圓周方向以規定間隔設置有溝槽,且亦可密密地捲繞有線(wire)。捲繞於棒材上的線的直徑較佳為0.05mm~0.5mm,特佳為0.05mm~0.2mm。再者,在設置有溝槽的棒材及捲繞有線的棒材上,藉由使溝槽的深度或線的粗度減小,可使塗布液的塗抹變薄,藉由使溝槽的深度或線的粗度增大,可使塗布液的塗抹變厚。
棒材的直徑較佳為6mm~25mm,更佳為6mm~20mm。藉由使棒材的直徑處於所述範圍內,亦可抑制在塗布液的塗布面上產生縱紋。
棒材的寬度亦可為與料片的寬度相同的長度,但較佳為長於料片的寬度。又,當在棒材上設置溝槽或線時,設置溝槽或線的範圍較佳為料片的寬度以上。
棒材的材質較佳為不鏽鋼,特佳為SUS 304或SUS 316。在棒材的表面上,亦可實施鍍硬鉻(hard chrome plating)或類鑽碳(diamond like carbon,DLC)等的表面處理。
棒材的支撐構件具有對棒材轉動自如地進行支撐的構造。又,棒材的支撐構件亦可在與棒材相接之側的面上具有圓弧狀的溝槽。藉由形成如上所述的圓弧狀的溝槽,可抑制因料片的張力所引起的棒材的撓曲,從而沿寬度方向形成均勻的塗布膜。
支撐構件的與棒材相接之側及支撐構件的不與棒材相接之側亦可由不同的原材料所形成。例如,當棒材為不鏽鋼等的 金屬製時,較佳為支撐構件的與棒材相接之側使用高分子樹脂等,支撐構件的不與棒材相接之側設為不鏽鋼等的金屬製。再者,較佳為與棒材相接的面形成有圓弧狀的溝槽。
支撐構件的尺寸可根據棒材的尺寸來適當調節。例如,支撐構件的厚度較佳的是設為棒材的半徑以上,且棒材的直徑的2倍以下。又,支撐構件的高度較佳的是設為10mm~100mm。此外,支撐構件的寬度較佳的是設為設置於棒材上的線或溝槽的寬度以上。
(堰板)
堰板是設置於料片的上表面上的構件,且以料片側的端部不與料片相接的方式而固定。堰板亦可為板狀或長方體狀,且亦可為在料片側具有突出部的構造。再者,此處所謂突出部,是指自堰板的本體突出的部分。
堰板的端部的厚度較佳為規定值以下的厚度,但若使整個堰板變薄,則堰板自身的剛性不足。因此,藉由在堰板上設置突出部,可將堰板端部的厚度設為規定值以下,同時提高整個堰板的剛性。
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C較佳為0.5mm以上,更佳為0.8mm以上,進而更佳為1mm以上。又,C較佳為10mm以下,更佳為8mm以下,進而更佳為5mm以下。
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較佳為相對於料片而平行。藉此,可容易地進行堰板的端部的加工,且可提高端部的強度。
再者,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較佳為相對於料片而平行,但亦可在不破壞本發明的效果的程度下,相對於料片而具有斜度。此時,料片與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所形成的角度較佳為±20°以內。
堰板的前端形狀亦可在不破壞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進行變更。例如,亦可設為將堰板的料片側端部與連結於料片側端部的上游側的側邊之間的角度調節至30°~150°的範圍內。如此一來,堰板的前端構造可自如地進行設計。
堰板的整體厚度在不設置突出部的情況下,較佳為處於0.5mm~10mm的範圍內,在設置突出部的情況下,較佳為處於5mm~50mm的範圍內。又,堰板的高度較佳為10mm~100mm,堰板的寬度較佳為設置於棒材上的線或溝槽的寬度以上。
堰板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自塑膠或金屬中進行選擇。其中,自剛性或精度的角度考慮,更佳的是設為不鏽鋼製,特佳為使用SUS 304或SUS 316。
(料片)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料片,可舉出:紙、塑膠薄膜、樹脂塗面相紙(resin coated paper)、合成紙等。作為塑膠薄膜的材質,例如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乙烯聚合物,6,6-尼龍、6-尼龍等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碳酸酯,三乙酸纖維素、二乙酸纖維素等乙酸纖維素等。又,作為用於樹脂塗面相紙的樹脂,可例示以聚乙烯為首的聚烯烴作為代表例。
料片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但自操作性、泛用性的角度考慮,較佳為使用0.01mm~1.5mm的料片。
料片在施加有張力的狀態下經由塗布液與棒材接觸。料片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較佳為在棒材的上游側及下游側中任一側均為0°~10°,更佳為0°~5°。藉由使料片的角度處於所述範圍內,可使塗布面均勻,且可抑制棒材的磨損等。
(塗布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塗布方法,在棒材與堰板之間供給塗布液,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上,所述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所述堰板相對於棒材而設置於料片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本發明的塗布方法是使用所述塗布裝置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上表面的方法。即,當將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A為0.5mm~5mm,B為0.5mm~5mm,且B≦A。
塗布液在堰板與對棒材進行支撐的支撐構件之間自上向下流動,進而在堰板與棒材之間自上向下流動。其後,將塗布液噴出至料片的上表面。噴出至料片上的塗布液在由料片的上表面、棒材及堰板的角部所圍成的空間內形成積液部。藉由所述積液部的塗布液附著於料片的表面而進行塗布。
在本發明的塗布方法中,關於形成於料片的上表面上的積液部,較佳為對積液部形狀進行控制,以防止自較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上游側的側邊更靠上游的位置起進行擴展,且較佳為對 積液部形狀進行控制,以防止自較與料片側端部連結的下游側的側邊(與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更靠上游的位置起進行擴展。
如上所述的積液部形狀的控制是藉由如下方式而達成:使堰板與最接近於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以及堰板與料片之間的距離B處於規定的範圍內,且設為B≦A的關係。
對於本發明的塗布方法中所使用的塗布液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或有機溶劑、顏料分散液、膠體溶液等。特別適宜使用要求均勻地且高精度地進行薄層塗布的各種光學薄膜的塗布液,例如,液晶性盤形(discotic)塗布液等。
塗布液的黏度較佳為0.5mPa.s~100mPa.s,更佳為1mPa.s~80mPa.s,進而更佳為1mPa.s~50mPa.s。藉由使塗布液的黏度處於所述範圍內,可抑制在塗布面上產生條紋狀的不均的情況。本發明的塗布裝置可較佳用於此種低黏度的塗布液的塗布。
塗布液的表面張力較佳為20mN/m~60mN/m,更佳為25mN/m~55mN/m。藉由使塗布液的表面張力處於所述範圍內,可抑制在塗布面上產生條紋狀的不均的情況。此外,藉由使塗布液的表面張力處於所述範圍內,可提高料片上的塗布液的流動性,從而可使塗布面的塗布膜厚變得均勻。
又,料片的移行速度較佳為10m/min~200m/min,更佳為15m/min~150m/min,進而更佳為20m/min~120m/min。再者,塗布液的供給量較佳為根據料片的移行速度及藉由棒材而規定的塗布量來適當調節。
根據本發明的塗布方法,能夠以塗布量達到2ml/m2~50ml/m2的方式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上。塗布液的塗布量更佳為3ml/m2~40ml/m2,進而更佳為3ml/m2~30ml/m2。在本發明的塗布方法中,可使塗布量處於所述範圍內,因此可抑制在塗布面上產生條紋狀的不均的情況。此外,藉由使塗布量處於所述範圍內,而容易促進塗布液的乾燥。藉此,可抑制塗布液附著於意外的場所,從而可防止製造製程的污染等。
又,藉由使用本發明的塗布方法,可將形成於料片上的塗布液的膜厚的變動率抑制在10%以下。再者,此處,所謂塗布液的膜厚的變動率,是表示在1m×1m見方的塗布面上,對任意20個點上的膜厚進行測定,將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除以平均值並以百分率表示的值。
(用途)
本發明的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的用途並不限定於平版印刷版的製造,而可用於照相軟片(photographic film)等感光材料的製造、錄音帶等磁記錄材料的製造、及彩色鐵板等塗飾金屬薄板的製造等使用棒材進行塗布的情況。因此,作為料片,除了在現有技術的欄中所述的支撐體料片以外,亦可舉出:在支撐體料片的顯眼之側的面上形成有感光性或感熱性的製版面的平版印刷原版料片、照相軟片用基材、印相紙用硫酸鋇紙(baryta paper for printing paper)、錄音帶用基材、錄影帶用基材、軟(Floppy(註冊商標))磁碟用基材等由金屬、塑膠或紙等所構成,呈連續的帶 狀且具有可撓性的基材等。又,作為塗布液,可舉出用以塗布於料片上並使其乾燥而形成皮膜的溶液,具體而言,除了感光層形成液及感熱層形成液以外,亦可舉出:在料片的表面上形成中間層而改善製版層的黏著的中間層形成液,用以形成藉由氧化來保護平版印刷原版料片的製版面的陽極氧化皮膜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用以形成照相軟片上的感光層的照相軟片用感光劑膠體液,用以形成印相紙的感光層的印相紙用感光劑膠體液,用以形成錄音帶、錄影帶、軟磁碟的磁性層的磁性層形成液,以及用於金屬的塗飾的各種塗料等。
又,藉由使用本發明的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可高效率地在料片的兩面上形成塗布面。先前,在形成均勻的塗布膜時,多使用下表面塗布裝置,此時,需要在設置第1下表面塗布製程之後,利用料片搬送輥改變搬送方向,再次設置第2下表面塗布製程。因此,在兩面上形成塗布面為止之前的搬送距離延長,從而需要寬廣的塗布液的塗布空間。
但是,藉由使用本發明的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可在上表面塗布時亦形成均勻的塗布膜。因此,當在料片的兩面上形成塗布面時,可同時進行現有的下表面塗布及使用本發明的塗布裝置的上表面塗布,從而可節省塗布空間。藉此,可簡化製膜製程,亦可對製造成本進行抑制。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來對本發明的特徵加以進一 步具體說明,但本發明的範圍不應藉由以下所示的具體例來進行限定性的解釋。
(實施例1)
料片是使用厚度為188μm,寬度為600m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塗布液是將聚酯樹脂、交聯劑、界面活性劑溶解於水而製備。再者,關於塗布液,對組成物的量進行調整,使黏度達到2mPa.s。塗布液的表面張力為40mN/m。
在實施例1中,使用圖3所示的塗布裝置而塗布有塗布液。將堰板16與最接近於堰板16的棒材14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A)設為2mm,將堰板16與料片12的距離(B)設為1.5mm。距離(A)與距離(B)的關係性設為B≦A。又,堰板16端部的厚度(C)設為1mm。棒材的直徑設為10mm,寬度設為800mm。
對送液儲存部P供給塗布液並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12的上表面。塗布塗布液時的料片的移行速度設為40m/min。又,塗布液的塗布量設為達到5ml/m2
(實施例2)
除了將堰板的突出部的厚度設為0.3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3)
除了將距離A設為1mm,將距離B設為1mm以外,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對塗布液的組成物的混合比率進行變更,獲得黏度為10mPa.s的塗布液。塗布液的表面張力為40mN/m。除了使用所述塗布液,且將距離A設為4mm,將距離B設為4mm,將料片的移行速度設為60m/min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5)
除了將距離A設為4mm,將距離B設為1.5mm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6)
除了將距離A設為2mm,將距離B設為1.5mm,將堰板的突出部的厚度設為2mm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7)
除了將距離A設為4mm,將距離B設為1.5mm,將料片的移行速度設為20m/min,將塗布液的塗布量設為3ml/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8)
除了將塗布液的塗布量設為30ml/m2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9)
除了將料片的移行速度設為100m/min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實施例10)
除了將塗布液的塗布量設為30ml/m2以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比較例1)
除了將距離A設為6mm,將距離B設為1.5mm,將料片的移行速度設為60m/min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比較例2)
除了將距離A設為7mm,將距離B設為6mm,將料片的移行速度設為40m/min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比較例3)
除了將距離A設為2mm,將距離B設為3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布有塗布液。
(表面性狀評估)
表面性狀評估是在棒材塗布後即刻根據下述基準,藉由肉眼觀察來對產生於下游側的料片的塗布面上的條紋狀的不均進行評估。再者,滿足製造品質的合格等級為B以上。
A:幾乎無條紋狀的不均
B:有微弱的條紋狀的不均
C:有強烈的條紋狀的不均
在實施例1~實施例10中,產生於塗布面上的條紋狀的不均的產生得到抑制,從而可知塗布面的表面狀態良好。另一方面,在比較例1~比較例3中,塗布面上產生有強烈的條紋狀的不均,從而可知塗布面的表面狀態差。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且可充分提高塗布面的均勻性的塗布裝置。又,若使用本發明的塗布裝置,可提供一種將塗布液均勻地塗布於料片的上表面的塗布方法,從而產業上的可利用性高。

Claims (13)

  1. 一種塗布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以及堰板,相對於所述棒材而設置於所述料片的移行方向的上游側,使塗布液穿過所述堰板與所述棒材之間,並向所述料片方向流通;並且當將所述堰板與最接近於所述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所述堰板與所述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A為0.5mm~5mm,B為0.5mm~5mm,且B≦A,所述棒材藉由支撐構件而轉動自如地受到支撐,所述支撐構件與所述堰板之間的距離D為0.1mm~20mm,所述支撐構件在與所述棒材相接之側的面上具有圓弧狀的溝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塗布裝置,其中所述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為0.5mm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塗布裝置,其中所述堰板在所述料片側包含突出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塗布裝置,其中所述堰板為活動式。
  5. 一種塗布方法,在棒材與堰板之間供給塗布液,將塗布液塗布於料片上,所述棒材經由塗布液與連續移行的料片上表面接觸並進行旋轉,所述堰板相對於所述棒材而設置於所述料片的移 行方向的上游側,所述塗布方法的特徵在於:當將所述堰板與最接近於所述堰板的棒材的端緣部之間的距離設為A,將所述堰板與所述料片之間的距離設為B時,將A設為0.5mm~5mm,將B設為0.5mm~5mm,此外設為B≦A,所述棒材藉由支撐構件而轉動自如地受到支撐,所述支撐構件與所述堰板之間的距離D為0.1mm~20mm,所述支撐構件在與所述棒材相接之側的面上具有圓弧狀的溝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在所述料片的上表面上形成所述塗布液的積液部,且所述積液部不擴展至較與所述塗布液相接的堰板側邊更靠上游側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所述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為0.5mm以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所述堰板在所述料片側包含突出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所述堰板的料片側的端部的厚度為0.5mm以上,所述堰板在所述料片側包含突出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所述塗布液的黏度為0.5mPa.s~100mPa.s。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所述料片的移行速度為10m/min~200m/min。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以塗布量達到2ml/m2~50ml/m2的方式將所述塗布液塗布於所述料片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的塗布方法,其中所述塗布液的黏度為0.5mPa.s~100mPa.s,所述料片的移行速度為10m/min~200m/min,且以塗布量達到2ml/m2~50ml/m2的方式將所述塗布液塗布於所述料片上。
TW103128532A 2013-09-10 2014-08-20 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 TWI626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7003 2013-09-10
JP2013-187003 2013-09-10
JP2014104318A JP5972932B2 (ja) 2013-09-10 2014-05-20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2014-104318 2014-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882A TW201521882A (zh) 2015-06-16
TWI626087B true TWI626087B (zh) 2018-06-11

Family

ID=52665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532A TWI626087B (zh) 2013-09-10 2014-08-20 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99898B2 (zh)
EP (1) EP3045232B1 (zh)
JP (1) JP5972932B2 (zh)
KR (1) KR20160040671A (zh)
CN (1) CN105555417B (zh)
TW (1) TWI626087B (zh)
WO (1) WO20150373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5295B (zh) 2016-09-29 2021-06-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CN107876322B (zh) * 2017-12-22 2023-06-13 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涂覆装置用刷涂机构
JP6890715B2 (ja) 2018-03-22 2021-06-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4948A (en) * 1957-06-29 1962-03-13 Accumulatoren Fabrik A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layer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CN1543377A (zh) * 2001-08-27 2004-11-03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分散浆料的涂敷装置
CN103008179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敷装置及涂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4807C2 (de) * 1980-09-16 1983-12-15 Mathias 4815 Schloss Holte Mitter Vorrichtung zum Auftragen von Medien auf Warenbahnen
JPS58166872U (ja) * 1982-04-30 1983-11-07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ドクタ−ブレ−ド装置
JPH0191162U (zh) * 1987-12-09 1989-06-15
JP2805177B2 (ja) * 1991-12-26 1998-09-30 ダイアホイルヘキスト 株式会社 上面塗布バーコート法
JP4838454B2 (ja) * 2001-08-13 2011-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塗工方法及び塗工装置
US7048969B2 (en) 2001-09-28 2006-05-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ating device and coating method
JP3905362B2 (ja) * 2001-11-28 2007-04-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バー塗布装置及びバー塗布方法
CN2640257Y (zh) * 2003-08-22 2004-09-15 云南昆船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再造烟片涂布装置
JP2009202132A (ja) 2008-02-29 2009-09-10 Toray Ind Inc 塗布装置、塗布方法及び塗膜ウェブの製造方法
JP2009240995A (ja) 2008-03-31 2009-10-22 Fujifilm Corp バー塗布装置、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2806218A (zh) * 2012-08-21 2012-12-05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涂敷机c辊清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4948A (en) * 1957-06-29 1962-03-13 Accumulatoren Fabrik A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layer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CN1543377A (zh) * 2001-08-27 2004-11-03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分散浆料的涂敷装置
CN103008179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敷装置及涂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77589A (ja) 2015-04-23
WO2015037320A1 (ja) 2015-03-19
CN105555417B (zh) 2018-06-08
US20160175879A1 (en) 2016-06-23
CN105555417A (zh) 2016-05-04
TW201521882A (zh) 2015-06-16
EP3045232A1 (en) 2016-07-20
EP3045232B1 (en) 2017-10-18
JP5972932B2 (ja) 2016-08-17
US9999898B2 (en) 2018-06-19
EP3045232A4 (en) 2016-09-28
KR20160040671A (ko) 2016-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3275B2 (en) Applica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eb having coating film
JP2581975B2 (ja) 塗布装置
CN111629838B (zh) 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
TWI626087B (zh) 塗布裝置及塗布方法
JPH044071A (ja) 塗布方法
JPH02174965A (ja) 重層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US8304027B2 (en) Bar coater, and bar coating method
JP5416617B2 (ja) 塗布システム、及び塗布方法
JP2006272269A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6788681B2 (ja)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4979523B2 (ja) バー塗布装置、バー塗布装置を用いた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9082829A (ja) バー塗布装置、それを用いた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9240996A (ja) バー塗布装置、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9240995A (ja) バー塗布装置、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6263617A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塗布液の塗布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09112923A (ja) バー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2003275642A (ja)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5661480B2 (ja) バー塗布装置、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H0616878B2 (ja) ワイヤ−バ−コ−トのアプリケ−タ装置
JP2003236439A (ja)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2009240997A (ja) 塗布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090104738A (ko) 바 도포 장치, 도포 방법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