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1413B - Zipper with stop - Google Patents

Zipper with sto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1413B
TWI621413B TW105140796A TW105140796A TWI621413B TW I621413 B TWI621413 B TW I621413B TW 105140796 A TW105140796 A TW 105140796A TW 105140796 A TW105140796 A TW 105140796A TW I621413 B TWI621413 B TW I6214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zipper
stop
fastener
slider
ch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2306A (zh
Inventor
Yoshinori Kojima
Shigeyoshi Takazawa
Natsuko Saitsu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2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1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14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Abstract

本發明之拉鏈(600)包含:第1拉鏈鏈帶(310),其包含第1拉鏈鏈布(110)及第1拉鏈鏈齒(210);第2拉鏈鏈帶(320),其包含第2拉鏈鏈布(120)及第2拉鏈鏈齒(220);滑件(400),其用以開閉第1及第2拉鏈鏈帶(310、320);以及樹脂之止擋(500),其固定於第1拉鏈鏈布(110)之第1芯繩(115)及第2拉鏈鏈布(120)之第2芯繩(125),並連接第1拉鏈鏈布(110)與第2拉鏈鏈布(120)。止擋(500)包含:本體部(510),其包含於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間連接之上部及下部平板部(520、530);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其設置於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及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相互向相反方向隆起;以及制止面(560),其係與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對向地配設,制止滑件(400)之移動。制止面(560)具有相應於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而增加之上下寬度(W560)。

Description

具有止擋之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止擋之拉鏈。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具有插入至如該文獻之圖1所示之滑件內之部分、及與滑件之凸緣部接觸之部分之止擋。
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金屬製之止擋。如該文獻之圖2及圖4所示,上下片1、2藉由連接部3而連接。於上下片1、2分別設置有滑件停止用之突條7。突條7可採用該文獻之圖1及圖3之形狀。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公昭56-376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實公昭47-12330號公報
樹脂製止擋一般為如專利文獻1之種類,具有可插入至滑件內之部分。藉由使樹脂製止擋局部插入至滑件內,可降低樹脂製止擋中之樹脂之使用量,又可使該局部厚度與拉鏈鏈齒之厚度為同等程度。然而,於期望拉鏈鏈齒之薄型化之情形時,該構成之樹脂製止擋未必最佳。例如,樹脂製止擋對於拉鏈鏈布之芯繩之固著力會降低。又,於橫拉拉鏈鏈條之左右之拉鏈鏈布之試驗中其耐久強度亦會降低。
鑒於該等問題點,亦研究了使樹脂製止擋膨大至無法插入至滑件內之情況。然而,一般不容許拉鏈鏈齒和與其鄰接而設置之止擋之間存在可視認出之厚度差。本案發明人新發現了既確保用以制止滑件之止擋之制止力又抑制該止擋之厚度增加之意義。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600)具備:第1拉鏈鏈帶(310),其包含第1拉鏈鏈布(110)及第1拉鏈鏈齒(210);第2拉鏈鏈帶(320),其包含第2拉鏈鏈布(120)及第2拉鏈鏈齒(220);滑件(400),其用以開閉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帶(310、320);以及樹脂之止擋(500),其固定於上述第1拉鏈鏈布(110)之第1芯繩(115)及上述第2拉鏈鏈布(120)之第2芯繩(125),並連接上述第1拉鏈鏈布(110)與上述第2拉鏈鏈布(120);且上述止擋(500)具備:本體部(510),其包含於上述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間連接之上部及下部平板部(520、530);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其設置於上述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及上述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相互向相反方向隆起;以及制止面(560),其係與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對向地配設,制止上述滑件(400)之移動;上述制止面(560)具有相應於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而增加之上下寬度(W560)。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上述止擋(500)具有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齒 (210、220)側之第1端部(501)、以及與上述第1端部(501)為相反側之第2端部(502),且上述上部隆起部(540)具有隨著向上述第2端部側延伸而接近上述上部平板部(520)之上部傾斜面(543),且上述下部隆起部(550)包含隨著向上述第2端部側延伸而接近上述下部平板部(530)之下部傾斜面(553)。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上述上部及下部傾斜面(543、553)係呈隨著遠離上述制止面(560)而相互接近之楔形形狀延伸。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上述上部隆起部(540)於上述上部傾斜面(543)與上述制止面(560)之間包含平坦之第1頂面(544),且上述下部隆起部(550)於上述下部傾斜面(553)與上述制止面(560)之間包含平坦之第2頂面(554)。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上述上部隆起部(540)包含以隔著上述第1頂面(544)之方式設置,且隨著遠離上述第1頂面(544)而接近上述上部平板部(520)之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上述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分別以橫越過上述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態樣延伸;且上述下部隆起部(550)包含以隔著上述第2頂面(554)之方式設置,且隨著遠離上述第2頂面(554)而接近上述下部平板部(530)之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上述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分別以橫越過上述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態樣延伸。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當上述滑件(400)與上述制止面(560)接觸時,於上述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與上述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上表面(411)之間產生階差(710),且於上述下部隆起部(550)之第2頂面(554) 與上述滑件(400)之下翼板(420)之下表面(421)之間產生階差(720)。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上述止擋(500)具有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之第1端部(501)、以及與上述第1端部(501)為相反側之第2端部(502),且於將上述止擋(500)之第1端部(501)之最大厚度設為TH1,將上述止擋(500)之第2端部(502)之最大厚度設為TH2時,滿足1.02<TH1/TH2<1.5。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上述止擋(500)進而具備以向上述第1或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突出之態樣設置於上述制止面(560)之突起部(590)。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既可確保用以制止滑件之止擋之制止力,亦可抑制該止擋之厚度之增加。
110‧‧‧第1拉鏈鏈布
111‧‧‧鏈布上表面
112‧‧‧鏈布下表面
113‧‧‧鏈布主體部
114‧‧‧側緣部
115‧‧‧芯繩
120‧‧‧第2拉鏈鏈布
121‧‧‧鏈布上表面
122‧‧‧鏈布下表面
123‧‧‧鏈布主體部
124‧‧‧側緣部
125‧‧‧芯繩
210‧‧‧第1拉鏈鏈齒
220‧‧‧第2拉鏈鏈齒
230‧‧‧基部
240‧‧‧頭部
310‧‧‧第1拉鏈鏈帶
320‧‧‧第2拉鏈鏈帶
400‧‧‧滑件
410‧‧‧上翼板
411‧‧‧上表面
412‧‧‧對向內面
420‧‧‧下翼板
421‧‧‧下表面
422‧‧‧對向內面
430‧‧‧連接柱
440‧‧‧拉片安裝柱
460‧‧‧凸緣部
500‧‧‧止擋
500p‧‧‧第1部分
500q‧‧‧第2部分
500r‧‧‧中間部分
501‧‧‧第1端部
502‧‧‧第2端部
510‧‧‧本體部
520‧‧‧上部平板部
520p‧‧‧左側部分
520q‧‧‧右側部分
520r‧‧‧中間部
521‧‧‧上表面
530‧‧‧下部平板部
530p‧‧‧左側部分
530q‧‧‧右側部分
530r‧‧‧中間部
531‧‧‧下表面
540‧‧‧上部隆起部
541‧‧‧第1傾斜面
542‧‧‧第2傾斜面
543‧‧‧上部傾斜面
544‧‧‧第1頂面
550‧‧‧下部隆起部
551‧‧‧第3傾斜面
552‧‧‧第4傾斜面
553‧‧‧下部傾斜面
554‧‧‧第2頂面
560‧‧‧制止面
561‧‧‧相反面
562‧‧‧左側面
563‧‧‧右側面
571‧‧‧第1芯繩保持部
572‧‧‧第2芯繩保持部
581‧‧‧第1鏈布保持部
582‧‧‧第2鏈布保持部
590‧‧‧突起部
592‧‧‧上部
593‧‧‧下部
599‧‧‧彎曲面
600‧‧‧拉鏈
710‧‧‧階差
720‧‧‧階差
L3‧‧‧左右寬度
PL10‧‧‧平面
PL521‧‧‧平面
PL531‧‧‧平面
PL544‧‧‧平面
PL554‧‧‧平面
TH1‧‧‧厚度
TH2‧‧‧厚度
TH3‧‧‧厚度
TH3m‧‧‧厚度
TH3n‧‧‧厚度
W41‧‧‧上下間隔
W42‧‧‧上下間隔
W200‧‧‧合計左右寬度
W460‧‧‧左右間隔
W500‧‧‧左右寬度
W560‧‧‧上下寬度
W561‧‧‧上下寬度
θ1‧‧‧第1角度
θ2‧‧‧第2角度
θ3‧‧‧角度
θ4‧‧‧角度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立體圖,表示滑件被止擋制止之前之狀態。
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立體圖,表示滑件已被止擋制止之狀態。
圖3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滑件之前側視圖,表示左右之拉鏈鏈齒插入至滑件之左右之導入口。
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立體圖,表示滑件移動至前方,左右之拉鏈鏈齒嚙合之狀態。
圖5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中所包含之止擋之概略性立體圖,省略左右之拉鏈鏈布之圖示及左右之拉鏈鏈齒之圖示。
圖6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中所包含之止擋之概略圖,(a)為止擋之俯視圖,(b)為止擋之前側視圖,(c)為止擋之後側視圖,(d)為止擋之左側視圖,(e)為止擋之右側視圖。
圖7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右側視圖。
圖8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左側視圖。
圖9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前視模式圖,表示滑件移動至前方,左右之拉鏈鏈齒嚙合之狀態。
圖10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模式性地表示沿圖9之X-X之概略截面。
圖1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模式性地表示沿圖9之XI-XI之概略截面。
圖12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前視模式圖,表示滑件被止擋制止之前之狀態。
圖13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前視模式圖,表示滑件已被止擋制止之狀態。
圖14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後側視圖。
圖15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拉鏈之概略性右側視圖。
圖16係沿圖13之XVI-XVI之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17係沿圖15之XVII-XVII之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以下,參照圖1至圖17,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各實施形態並非各自獨立者。無需過多說明,業者可適當將各實施形態組合。又,業者亦可掌握該組合所帶來之協同效應。實施形態之間之重複說明原則上予 以省略。參照圖式係以發明說明為主要目的,已適當加以簡化。
圖1係拉鏈之概略立體圖,表示滑件被止擋制止之前之狀態。圖2係拉鏈之概略立體圖,表示滑件已被止擋制止之狀態。圖3係拉鏈之滑件之前側視圖,表示左右之拉鏈鏈齒插入至滑件之左右之導入口。圖4係拉鏈之概略立體圖,表示滑件移動至前方,左右之拉鏈鏈齒嚙合之狀態。圖5係拉鏈中所包含之止擋之概略性立體圖,省略左右之拉鏈鏈布之圖示及左右之拉鏈鏈齒之圖示。圖6係拉鏈中所包含之止擋之概略圖,(a)為止擋之俯視圖,(b)為止擋之前側視圖,(c)為止擋之後側視圖,(d)為止擋之左側視圖,(e)為止擋之右側視圖。圖7係拉鏈之概略性右側視圖。圖8係拉鏈之概略性左側視圖。圖9係拉鏈之概略性前視模式圖,表示滑件移動至前方,左右之拉鏈鏈齒嚙合之狀態。圖10係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模式性地表示沿圖9之X-X之概略截面。圖11係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模式性地表示沿圖9之XI-XI之概略截面。圖12係拉鏈之概略性前視模式圖,表示滑件被止擋制止之前之狀態。圖13係拉鏈之概略性前視模式圖,表示滑件已被止擋制止之狀態。圖14係拉鏈之概略性後側視圖。圖15係拉鏈之概略性右側視圖。圖16係沿圖13之XVI-XVI之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17係沿圖15之XVII-XVII之拉鏈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如圖1至圖4所圖示般,拉鏈600包含第1及第2拉鏈鏈帶310、320、用以開閉第1及第2拉鏈鏈帶310、320之滑件400、以及用以制止滑件400之止擋500。第1拉鏈鏈帶310包含第1拉鏈鏈布110及第1拉鏈鏈齒210。更明確而言,複數個第1拉鏈鏈齒210固定於第1拉鏈鏈布110之側緣部之第1芯繩115。第2拉鏈鏈帶320包含第2拉鏈鏈布120及第2拉鏈鏈齒220。更明確而言,複數個第2拉鏈鏈齒220固定於第2拉鏈鏈布120之側緣部之第2芯 繩125。
有時會將第1及第2拉鏈鏈帶310、320稱為左側及右側拉鏈鏈帶,或簡稱為拉鏈鏈帶。有時會將第1及第2拉鏈鏈布110、120稱為左側及右側拉鏈鏈布,或簡稱為拉鏈鏈布。有時會將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稱為左側及右側拉鏈鏈齒,或簡稱為拉鏈鏈齒。有時會將第1及第2芯繩115、125稱為左側及右側芯繩,或簡稱為芯繩。
圖示例之止擋500係後止擋,但亦可作為前止擋而使用。於本案說明書中,前後方向係以滑件400之移動方向為基準而理解。藉由滑件400之前進,左右之拉鏈鏈帶310、320閉合。藉由滑件400之後退,左右之拉鏈鏈帶310、320打開。左右方向係與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之一。左右方向與左右之拉鏈鏈帶之橫向排列方向一致。左右方向與各拉鏈鏈布110、120之鏈布上表面及鏈布下表面平行。上下方向與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正文。
拉鏈鏈布110、120係包含梭織物、針織物、或此等以外之組織之可撓性材料,其等具有界定拉鏈鏈布110、120之厚度之鏈布上表面111、121及鏈布下表面112、122。拉鏈鏈布110、120具有鏈布主體部113、123、及設置有芯繩115、125之側緣部114、124。各芯繩115、125具有自鏈布主體部113、123之鏈布上表面111、121及鏈布下表面112、122上下隆起之部分。於若干情形時,芯繩115、125包含撚繞之複數根紗。
拉鏈鏈齒210、220於圖示例中為樹脂塊之鏈齒。於若干情形時,拉鏈鏈齒210、220係藉由樹脂之射出成形而一體成形於拉鏈鏈布110、120之側緣部。拉鏈鏈齒210、220具有如圖4中例示性所示般固定於芯繩115、125之基部230、及自基部230向拉鏈鏈布外側突出之頭部240。再 者,所謂拉鏈鏈布外側係指自拉鏈鏈布110、120之鏈布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之點或位置朝向鏈布上表面或下表面外之點或位置之方向。於若干情形時,拉鏈鏈布外側自拉鏈鏈布110、120之鏈布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之點或位置橫越過芯繩115、125,而朝向鏈布上表面或下表面外之點或位置。
於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嚙合時,左側之拉鏈鏈齒210之頭部240配置於前後相鄰之右側之拉鏈鏈齒220之頭部240之間。於若干情形時,於頭部240之頂面設置有凹部。於基部230,設置有可與該頭部240之頂面之凹部嵌合之凸部。拉鏈鏈齒210、220並不限定於圖示例之種類,而可採用金屬鏈齒、環扣鏈齒、或該等以外之種類之鏈齒。
於某特定情形時,對左右之拉鏈鏈帶310、320閉合之狀態之拉鏈鏈條賦予充分之可撓性,因此拉鏈鏈齒薄型化。如圖9所示將拉鏈鏈齒210、220之左右寬度設為L3,如圖11所示將拉鏈鏈齒210、220之上下方向之最大厚度設為TH3。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L3<0.6。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L3<0.55。亦可將拉鏈鏈齒210、220之左右寬度稱為拉鏈鏈齒之長度。
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m+TH3n)/TH3≧0.4。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m+TH3n)/TH3≧0.45。再者,如圖11所示,TH3m表示拉鏈鏈齒210、220之上表面與芯繩115、125之上側頂點之間之厚度。如圖11所示,TH3n表示拉鏈鏈齒210、220之下表面與芯繩115、125之下側頂點之間之厚度。關於拉鏈鏈齒210、220之構造,國際公開第2015/046497號之全部內容藉由參照而引入至本說明書中。
滑件400包含上翼板410、與上翼板410對向配置之下翼板420、連接上翼板410與下翼板420之連接柱430、設置於上翼板410之上表面之拉片 安裝柱440、及未圖示之拉片。上翼板410具有與下翼板420對向之對向內面412、及對向內面之相反側之上表面411。下翼板420具有與上翼板410對向之對向內面422、及對向內面422之相反側之下表面421。連接柱430係於滑件400之左右中央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柱部,但如圖17所圖示般,亦沿前後方向延伸。
滑件400於其前端部即連接柱430之左右兩旁具有一對導入口,且於其後端部具有一個嚙合口。於滑件400,設置有通路被連接柱430左右分支而成之Y字狀鏈齒通路。再者,Y字狀鏈齒通路形成於上翼板410與下翼板420之間。於圖示例中,於上翼板410之左右側緣部設置有向下方突出之凸緣部460。同樣地,於下翼板420之左右側緣部設置有向上方突出之凸緣部460。從而,藉由該等凸緣部460而界定Y字狀之鏈齒通路。關於該鏈齒通路,參照圖17可更好地理解。滑件400於若干情形時為樹脂製滑件,於其他情形時為金屬製滑件。
隨著滑件400之前進,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成為嚙合狀態。非嚙合之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經由滑件400之導入口進入至滑件400內,且隨著通過連接柱430而成為嚙合狀態。其後,嚙合狀態之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離開滑件400之嚙合口。
隨著滑件400之後退,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成為非嚙合狀態。嚙合狀態之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經由滑件400之嚙合口進入至滑件400內,且隨著通過連接柱430而成為非嚙合狀態。其後,非嚙合之各拉鏈鏈齒210、220經由滑件400之各導入口離開滑件400。
止擋500固定於第1拉鏈鏈布110之第1芯繩115及第2拉鏈鏈布120之第2芯繩125,並連接第1拉鏈鏈布110與第2拉鏈鏈布120。換言之,止擋 500係固著於拉鏈鏈布110、120之芯繩115、125之樹脂塊,其係以阻止滑件400之後退之方式制止滑件400。於若干情形時,止擋500係藉由於將拉鏈鏈布110、120之各對向側緣部配置於模具之模穴內之狀態下將熔融樹脂導入至模具模穴內並加以固化而形成。於若干情形時,止擋500與拉鏈鏈齒係藉由不同步驟而形成。於若干情形時,止擋500與拉鏈鏈齒係藉由同一步驟而形成。
止擋500具有本體部510、設置於本體部510之上表面之上部隆起部540、及設置於本體部510之下表面之下部隆起部550。本體部510包含於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間連接之上部平板部520及下部平板部530。上部隆起部540設置於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下部隆起部550設置於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於圖示例中,上表面521及下表面531為大致平坦面。然而,於另一例中,上表面521及下表面531為非平坦面,例如平緩之傾斜面。
止擋500具有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之第1端部501、及第1端部501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502。亦可將第1端部501稱為前端部,將第2端部502稱為後端部。於止擋500之第1端部501設置有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於止擋500之第2端部502未設置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如圖7所示,止擋500之第1端部501具有上下方向之最大厚度TH1,其第2端部502具有上下方向之最大厚度TH2。最大厚度TH1大於最大厚度TH2。最大厚度TH1及TH2均大於拉鏈鏈齒210、220之上下方向之最大厚度TH3。如圖16所示,最大厚度TH1及TH2均小於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上表面411與下翼板420之下表面421之上下間隔W41。最大厚度TH1及TH2均大於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對向內面412與下翼板420之對向內面 422之上下間隔W42。
於若干情形時,滿足1.02<TH1/TH2<1.5。
如圖5所圖示般,止擋500具有夾入第1芯繩115之第1部分500p、夾入第2芯繩125之第2部分500q、及設置於第1部分500p與第2部分500q之間之中間部分500r。有時會將第1部分500p稱為左側部分,將第2部分500q稱為右側部分。第1部分500p被第1拉鏈鏈布110上下切分。第2部分500q被第2拉鏈鏈布120上下切分。中間部分500r連接第1部分500p與第2部分500q,並埋設於第1拉鏈鏈布110之第1芯繩115與第2拉鏈鏈布120之第2芯繩125之間。中間部分500r連接第1部分500p之上半部分與第2部分500q之上半部分,並連接第1部分500p之下半部分與第2部分500q之下半部分。
如圖5所示,第1部分500p包含用以保持未圖示之第1芯繩115之第1芯繩保持部571、及用以保持未圖示之第1拉鏈鏈布110之鏈布主體部之第1鏈布保持部581。第2部分500q包含用以保持未圖示之第2芯繩125之第2芯繩保持部572、及用以保持未圖示之第2拉鏈鏈布120之鏈布主體部之第2鏈布保持部582。
上部平板部520包含配設於拉鏈鏈布110上之左側部分520p、配設於拉鏈鏈布120上之右側部分520q、及連接該等之中間部520r。下部平板部530包含配設於拉鏈鏈布110下之左側部分530p、配設於拉鏈鏈布120下之右側部分530q、及連接該等之中間部530r。上部平板部520之中間部520r與下部平板部530之中間部530r於第1芯繩115與第2芯繩125之間上下連接。
於本體部510之上表面即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及本體部510 之下表面即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設置有相互向相反方向隆起之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設置於止擋500之第1端部501,於第1端部501上下向相反方向隆起。上部隆起部540係自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向上方隆起、延伸、及突出。下部隆起部550係自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向下方隆起、延伸、及突出。如圖7所示,上部隆起部540及下部隆起部550存在於在前後方向上正交之共通之平面PL10內。
上部隆起部540具有第1頂面544、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以及上部傾斜面543。下部隆起部550具有第2頂面554、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以及下部傾斜面553。第1頂面544設置於制止面560與上部傾斜面543之間。第2頂面554設置於制止面560與下部傾斜面553之間。於圖示例中,第1及第2頂面544、554係於上下方向上相互面向相反方向之平坦面。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係以隔著第1頂面544之方式設置,且於左右方向朝相反側隨著遠離第1頂面544而接近上部平板部520。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分別以橫越過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態樣延伸。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係以隔著第2頂面554之方式設置,且於左右方向朝相反側隨著遠離第2頂面554而接近下部平板部530。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分別以橫越過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態樣延伸。第1傾斜面541與第3傾斜面551係呈隨著向左側延伸而相互接近之楔形形狀延伸。第2傾斜面542與第4傾斜面552係呈隨著向右側延伸而接近之楔形形狀延伸。
上部傾斜面543隨著自第1頂面544向後方延伸而徐徐接近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下部傾斜面553隨著自第2頂面554向後方延伸而徐徐接近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上部及下部傾斜面543、553係呈隨著向 後方延伸而相互接近之楔形形狀延伸。
如圖6(d)所示,上部傾斜面543與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以第1角度θ1交叉。第1角度θ1例如為10°~80°。下部傾斜面553亦與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以第2角度θ2交叉。於圖示例中,θ1=θ2。θ1、θ2均為銳角。若第1及第2角度θ1、θ2過大,則會使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之突出程度明顯。從而,於若干實施形態中,第1及第2角度θ1、θ2設定為80°以下。若第1及第2角度θ1、θ2過小,則難以確保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之充分之隆起。從而,於若干實施形態中,第1及第2角度θ1、θ2設定為10°以上。
如圖6(b)所示,第1傾斜面541與第1頂面544所成之角度θ3為130°~150°。第2傾斜面542與第1頂面544所成之角度θ4為130°~150°。θ3、θ4均為鈍角。於圖示例中,第3傾斜面551與第2頂面554所成之角度與θ3相等。於圖示例中,第4傾斜面552與第2頂面554所成之角度與θ4相等。
止擋500之上表面包含第1頂面544、第1傾斜面541、第2傾斜面542、及上部傾斜面543、以及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止擋500之下表面包含第2頂面554、第3傾斜面551、第4傾斜面552、及下部傾斜面553、以及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止擋500具有連接其上表面之外周與下表面之外周之外周側面。如圖6(a)所圖示般,於止擋500之外周側面,包含與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對向配置之制止面560、制止面560之相反側之相反面561、於制止面560與相反面561之間延伸之左側面562、及於制止面560與相反面561之間延伸之右側面563。
於制止面560與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之間、制止面560與第1傾斜面541之間、及制止面560與第2傾斜面542之間存在帶有弧度之緣。 於制止面560與下部隆起部550之第2頂面554之間、制止面560與第3傾斜面551之間、及制止面560與第4傾斜面552之間亦存在帶有弧度之緣。該等帶有弧度之緣有助於使止擋500看起來小型。
制止面560包含上部平板部520之前面、下部平板部530之前面、上部隆起部540之前面、及下部隆起部550之前面。上部平板部520之前面、下部平板部530之前面、上部隆起部540之前面、及下部隆起部550之前面分別係以與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對向或面向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之方式配向。
如圖6(d)中明確圖示般,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所處之平面PL544位於較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所處之平面PL521靠上方。可認為止擋500之制止面560相應於上部隆起部540而向上方延長。同樣地,下部隆起部550之第2頂面554所處之平面PL554位於較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所處之平面PL531靠下方。可認為止擋500之制止面560相應於下部隆起部550而向下方延長。即,制止面560具有相應於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而增加之上下寬度W560。再者,上部隆起部540並未形成於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之全域。同樣地,下部隆起部550並未形成於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之全域。
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之增加有助於增加止擋500對於拉鏈鏈布110、120之芯繩115、125之固著力,並且可確保止擋500對於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後端部及下翼板420之後端部之更穩定之面接觸。於某比較例中,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係以不使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增加之態樣設置。例如,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設置於止擋500之第2端部502。於該情形時,上部及下部平板部520、530與滑件400之上翼板 410之後端部及下翼板420之後端部接觸。於該情形時,擔心難以確保穩定之面接觸。
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與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和下部隆起部550之第2頂面554之上下間隔一致。位於制止面560之相反側之相反面561之上下寬度W561與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和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之上下間隔一致。W560與W561之關係同樣地完全適應上述TH1與TH2之關係。
如圖9所圖示般,止擋500具有與嚙合狀態之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之合計左右寬度W200一致之左右寬度W500。於圖示例中,用以制止滑件400之止擋500之制止力係藉由止擋500之制止面560之充分之上下寬度W560而確保,但未必限定於此。再者,嚙合狀態之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之合計左右寬度W200與左右之拉鏈鏈齒210、220分別所具有之面向拉鏈鏈布內側之基部230之側面之左右間隔一致。如圖17所示,止擋500與嚙合拉鏈鏈齒210、220同樣地具有可進入至滑件400內之左右寬度W500。再者,實際上,止擋500因具有較大之上下寬度W560之制止面560,而無法進入至滑件400內。止擋500之左右寬度W500未達滑件400之後端部之左右之凸緣部460之對向內面之左右間隔W460。
於某特定情形時,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為3.0mm~4.8mm。第1端部501之最大厚度TH1為3.0mm~4.8mm。第2端部502之最大厚度TH2為2.3mm~3.7mm。止擋500之左右寬度W500為5.6mm~6.2mm。拉鏈鏈齒之左右寬度L3為3.0mm~5.0mm。拉鏈鏈齒210、220之最大厚度TH3為1.8mm~2.2mm。拉鏈鏈條之充分之可撓性亦得以確保。止擋500包含聚縮醛等樹脂。拉鏈鏈齒210、220包含強化聚縮醛等樹脂。止擋 500之樹脂較拉鏈鏈齒210、220之樹脂相對於拉鏈鏈布呈現更弱之固著力。
上部隆起部540具有隨著向第2端部502側延伸而緩慢接近上部平板部520之上部傾斜面543。上部傾斜面543一直延伸至到達設置有上部隆起部540之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為止。進而,下部隆起部550具有隨著向第2端部502側延伸而緩慢接近下部平板部530之下部傾斜面553。下部隆起部550一直延伸至到達設置有下部隆起部550之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為止。既可確保制止面560之更充分之上下寬度W560,亦可緩和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之突出程度。
於另一表現中,上部隆起部540之上部傾斜面543係隨著向前方延伸而徐徐朝向上方之彎曲面。當用手抓持滑件400之拉片時,上部隆起部540之上部傾斜面543不會妨礙手指之動作,有時反而會以引導該手之動作之方式發揮功能。藉此,拉鏈600之操作性提高。於在滑件400之下翼板420側亦設置有拉片之情形時,下部隆起部550之下部傾斜面553同樣地發揮功能。
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以橫越過芯繩115、125之態樣向相反方向延伸。第1傾斜面541以橫越過第1芯繩115之態樣自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向左側延伸,且於向左側延伸之過程中接近上部平板部520。同樣地,上部隆起部540之第2傾斜面542以橫越過第2芯繩125之態樣自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向右側延伸,且於向右側延伸之過程中接近上部平板部520。不僅可確保制止面560之更充分之上下寬度W560,亦可緩和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之突出程度。
於另一表現中,第1傾斜面541係隨著向左右中央側延伸而徐徐朝向 上方之傾斜面。第2傾斜面542係隨著向左右中央側延伸而徐徐朝向上方之傾斜面。當用手抓持滑件400之拉片時,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傾斜面541及第2傾斜面542不會妨礙手指之動作,有時反而會以引導該手之動作之方式發揮功能。於在滑件400之下翼板420側亦設置有拉片之情形時,下部隆起部550之第3傾斜面551及第4傾斜面552同樣地發揮功能。
於止擋500之制止面560設置有向第1拉鏈鏈齒210側突出之突起部590。突起部590固定於第1芯繩115,且具有可插入至滑件400內之大小。突起部590具有用以避免與鄰接於止擋500之第2拉鏈鏈齒220之干涉之彎曲面599。如圖11所示,突起部590包含配設於第1拉鏈鏈布110上之上部592、及配設於第1拉鏈鏈布110下之下部593,且將第1芯繩115夾入於該等之間。
如圖16中明確圖示般,當滑件400與止擋500之制止面560接觸時,於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與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上表面411之間產生階差710。又,於下部隆起部550之第2頂面554與下翼板420之下表面421之間產生階差720。止擋500之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小於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上表面411與下翼板420之下表面421之上下間隔W41。止擋500之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大於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對向內面412與下翼板420之對向內面422之上下間隔W42。確保止擋500於與滑件400之關係中相對較小。
於某特定情形時,期望左右之拉鏈鏈帶310、320閉合之狀態下之拉鏈鏈條具有高可撓性。於該情形時,重視將拉鏈鏈齒210、220薄型化,同樣地重視將止擋500薄型化。於提供更薄型之樹脂製止擋時,研究一種不與滑件400之上翼板410或下翼板420接觸,而與滑件400之凸緣部460接 觸之止擋。然而,根據本案發明人之研究明確可知:於此種情形時,無法確保用以制止滑件400之止擋500之充分之制止力。
本案發明人鑒於該點,選擇了通常不太選擇之方法即增加止擋500之厚度。此種止擋500會促進拉鏈鏈條之可撓性之劣化。然而,本來與拉鏈鏈齒比較而言,止擋500於拉鏈鏈條中所占之範圍就極小。因此,使止擋500之厚度增加所帶來之益處大大超過拉鏈鏈條之可撓性劣化之不利。
於本實施形態中,以使止擋500之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增加之態樣設置上部隆起部540及下部隆起部550。上部隆起部540及下部隆起部550於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及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相互向相反方向隆起。於以該態樣使止擋500之厚度增加之情形時,止擋500可對於芯繩115、125更牢固地固著,進而,可確保止擋500對於滑件400之上翼板410及下翼板420之充分之面接觸。藉由上部隆起部540及下部隆起部550,止擋500之局部厚度之增加得以達成,該局部厚度之增加會使制止面560之上下寬度W560增加。
於非限定之例示形態中,於上部隆起部540設置有上部傾斜面543,於下部隆起部550設置有下部傾斜面553。除既述之益處以外,亦可抑制止擋500之厚度明顯增加之情況。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及第2傾斜面或下部隆起部550之第1及第2傾斜面亦除既述之益處以外,還有助於抑制止擋500之厚度明顯增加之情況。
根據上述教示,若為業者,則可對各實施形態實施各種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附加之符號係用於參考,而不應作為限定解釋申請專利範圍之目的而參照。

Claims (8)

  1. 一種拉鏈(600),其具備:第1拉鏈鏈帶(310),其包含第1拉鏈鏈布(110)及第1拉鏈鏈齒(210);第2拉鏈鏈帶(320),其包含第2拉鏈鏈布(120)及第2拉鏈鏈齒(220);滑件(400),其用以開閉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帶(310、320);以及樹脂之止擋(500),其固定於上述第1拉鏈鏈布(110)之第1芯繩(115)及上述第2拉鏈鏈布(120)之第2芯繩(125),並連接上述第1拉鏈鏈布(110)與上述第2拉鏈鏈布(120);且上述止擋(500)具備:本體部(510),其包含於上述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間連接之上部及下部平板部(520、530);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其設置於上述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及上述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相互向相反方向隆起;以及制止面(560),其係與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對向地配設,制止上述滑件(400)之移動;上述制止面(560)具有相應於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540、550)而增加之上下寬度(W560);上述止擋(500)具有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之第1端部(501)、以及與上述第1端部(501)為相反側之第2端部(502),且上述上部隆起部(540)具有隨著向上述第2端部(502)側延伸而延伸至到達上述上部平板部(520)之上表面(521)為止之上部傾斜面(543),且 上述下部隆起部(550)包含隨著向上述第2端部(502)側延伸而延伸至到達上述下部平板部(530)之下表面(531)為止之下部傾斜面(553)。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其中上述上部及下部傾斜面(543、553)係呈隨著遠離上述制止面(560)而相互接近之楔形形狀延伸。
  3. 如請求項1之拉鏈,其中上述上部隆起部(540)於上述上部傾斜面(543)與上述制止面(560)之間包含平坦之第1頂面(544),且上述下部隆起部(550)於上述下部傾斜面(553)與上述制止面(560)之間包含平坦之第2頂面(554)。
  4. 如請求項2之拉鏈,其中上述上部隆起部(540)於上述上部傾斜面(543)與上述制止面(560)之間包含平坦之第1頂面(544),且上述下部隆起部(550)於上述下部傾斜面(553)與上述制止面(560)之間包含平坦之第2頂面(554)。
  5. 如請求項3或4之拉鏈,其中上述上部隆起部(540)包含以隔著上述第1頂面(544)之方式設置,且隨著遠離上述第1頂面(544)而接近上述上部平板部(520)之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上述第1及第2傾斜面(541、542)分別以橫越過上述第1及第2芯繩(115、125)之態樣延伸;且上述下部隆起部(550)係包含以隔著上述第2頂面(554)之方式設置,且隨著遠離上述第2頂面(554)而接近上述下部平板部(530)之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上述第3及第4傾斜面(551、552)分別以橫越過上述第1 及第2芯繩(115、125)之態樣延伸。
  6. 如請求項3或4之拉鏈,其中當上述滑件(400)與上述制止面(560)接觸時,於上述上部隆起部(540)之第1頂面(544)與上述滑件(400)之上翼板(410)之上表面(411)之間產生階差(710),且於上述下部隆起部(550)之第2頂面(554)與上述滑件(400)之下翼板(420)之下表面(421)之間產生階差(720)。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其中上述止擋(500)具有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之第1端部(501)、以及與上述第1端部(501)為相反側之第2端部(502),且於將上述止擋(500)之第1端部(501)之最大厚度設為TH1,將上述止擋(500)之第2端部(502)之最大厚度設為TH2時,滿足1.02<TH1/TH2<1.5。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其中上述止擋(500)進而具備以向上述第1或第2拉鏈鏈齒(210、220)側突出之態樣設置於上述制止面(560)之突起部(590)。
TW105140796A 2015-12-15 2016-12-09 Zipper with stop TWI621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5123 WO2017104008A1 (ja) 2015-12-15 2015-12-15 止具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306A TW201722306A (zh) 2017-07-01
TWI621413B true TWI621413B (zh) 2018-04-21

Family

ID=5905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796A TWI621413B (zh) 2015-12-15 2016-12-09 Zipper with stop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8048B (zh)
TW (1) TWI621413B (zh)
WO (1) WO20171040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3377A (zh) * 2018-06-20 2019-12-3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的下止及拉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3353A (en) * 2021-11-30 2023-06-07 Ykk Corp Fasten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2330Y1 (zh) * 1969-05-01 1972-05-08
JPS59150318U (ja) * 1983-03-29 1984-10-08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下止め部
JP2007215819A (ja) * 2006-02-17 2007-08-30 Ykk Corp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下止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5223Y2 (ja) * 1978-11-28 1984-07-2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下止部
JP2002253307A (ja) * 2001-02-28 2002-09-10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上止具
JP4726765B2 (ja) * 2006-11-20 2011-07-20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下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2330Y1 (zh) * 1969-05-01 1972-05-08
JPS59150318U (ja) * 1983-03-29 1984-10-08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下止め部
JP2007215819A (ja) * 2006-02-17 2007-08-30 Ykk Corp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下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3377A (zh) * 2018-06-20 2019-12-3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的下止及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048B (zh) 2021-04-16
WO2017104008A1 (ja) 2017-06-22
TW201722306A (zh) 2017-07-01
CN108348048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2812B2 (en) Slide fastener reinforcement strap
JP4906303B2 (ja)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18314B (zh) zipper
EP1938706B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top end stop
TWI418315B (zh) zipper
TWI563935B (zh) Zipper chain, chain and zipper
TW201813540A (zh) 防水性拉鏈
TW201200059A (en) Slide fastener
US11363859B2 (en) Slide fastener
TWI589248B (zh) Chain and zipper
TWI621413B (zh) Zipper with stop
CN109549294B (zh) 拉链中包含的止动件
TWI400045B (zh) Zipper and zipper attachments
TWI480007B (zh) Zipper with slider
TW201607452A (zh) 拉鏈用滑件
TWI621412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US9681710B2 (en) Slide fastener
TWI587809B (zh) Chain belt, zipper and pressure machine
TWI531332B (zh) Zipper chain with the chain of teeth, and zipper chain
TW201438619A (zh) 拉鏈用滑件及拉鏈
US11154120B2 (en) Slide fastener
TWI459912B (zh) zipper
JP6894739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828449B (zh) 鏈帶、止擋及拉鏈
TWI514974B (zh) zi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