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4785B - 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4785B
TWI614785B TW105129340A TW105129340A TWI614785B TW I614785 B TWI614785 B TW I614785B TW 105129340 A TW105129340 A TW 105129340A TW 105129340 A TW105129340 A TW 105129340A TW I614785 B TWI614785 B TW I6147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rotating member
electronic device
sliding
snap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2715A (zh
Inventor
吉田貴志
Original Assignee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2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4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47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使用操作環的卡扣機構,在確保了良好的可操作性的同時減小了操作環的徑向上的尺寸。與操作環一體旋轉的旋轉構件具有形成在凹部和凸部的內周側上的卡扣孔,並且凹部和凸部沿外周部交替地形成。隨著操作環被旋轉操作,球與卡扣孔反覆地接合和脫離,以在操作環上產生卡扣感覺,且凹部和凸部被反覆地檢測,以檢測操作環的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卡扣孔、凹部和凸部形成於操作環中,使得卡扣孔與凹部在垂直於旋轉構件的旋轉中心的方向上不對齊。

Description

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
本發明關於包括諸如數位相機等的攝像設備之電子設備,且特別關於具有能夠被旋轉操作的旋轉操作構件之電子設備。
通常,在諸如數位相機等的一些電子設備中,位於鏡筒的外周部中的操作環被旋轉操作,以基於操作環的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調整鏡筒的變焦和焦距或改變設定參數。亦已知配備有使操作環的旋轉操作量更容易把握以增強可操作性的卡扣機構之電子設備。
習知地,已經提出如下技術:在與操作環一起旋轉的旋轉構件中形成用於卡扣機構的第一孔和用於檢測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的第二孔,使得第一孔與第二孔在直徑方向上連接在一起(參見日本特開2011-8970號公報)。
然而,根據日本特開2011-8970號公報,在與操作環一起旋轉的旋轉構件中形成有第一孔、第二孔和 用於確保剛性的最外區域,使得第一孔、第二孔和最外區域沿直徑方向彼此連接在一起,這會導致操作環的徑向上的尺寸增大,且進而導致電子設備的尺寸增大。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使用旋轉操作構件的卡扣機構,在確保了良好的可操作性的同時減小了旋轉操作構件的徑向上的尺寸。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旋轉操作構件;旋轉構件,其被構成為能夠與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一體旋轉並包括第一凹部、第一凸部和多個卡扣孔,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凸部沿外周部交替地形成,且所述卡扣孔沿周向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凸部的內周側上;卡扣感覺產生構件,其被構成為響應被旋轉操作的所述旋轉操作構件,反覆地進入與所述卡扣孔接合的狀態和從所述卡扣孔脫離的狀態,以在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上產生卡扣感覺;以及檢測單元,其被構成為響應被旋轉操作的所述旋轉操作構件,反覆地進入檢測所述旋轉構件的所述第一凹部的狀態和檢測所述旋轉構件的所述第一凸部的狀態,以檢測所述旋轉操作構件的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其中,所述卡扣孔、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凸部形成於所述旋轉構件中,使得所述卡扣孔與所述第一凹部在垂直於所述旋轉構件的旋轉中心的方向上不對齊。
根據本發明,使用旋轉操作構件的卡扣機 構,在確保了良好的可操作性的同時,減小了旋轉操作構件的徑向上的尺寸。
從以下(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將變得明顯。
1‧‧‧數位相機
2‧‧‧鏡筒
3‧‧‧把持部
4‧‧‧電子撥盤
5‧‧‧曝光補償撥盤
6‧‧‧變焦桿
7‧‧‧釋放鈕
8‧‧‧電源鈕
9‧‧‧彈出式閃光燈單元
10‧‧‧模式撥盤
11‧‧‧屈光度範圍調整撥盤
20‧‧‧取景器顯示單元
21‧‧‧顯示裝置
22‧‧‧雙軸鉸鏈部
23a~23f‧‧‧操作鈕
24‧‧‧控制輪
25‧‧‧連接器蓋
100‧‧‧前蓋單元
101‧‧‧操作環
101d‧‧‧旋轉位置限制凹部
101e‧‧‧突起部
101f‧‧‧周槽
102‧‧‧環狀迫推構件
103‧‧‧O形環
104、204‧‧‧滑動片
105、205‧‧‧旋轉構件
104a、105a、204a‧‧‧凹部
104b、105b、204b‧‧‧凸部
105c、205‧‧‧卡扣孔
105d‧‧‧限制部
105e‧‧‧鉤部
106‧‧‧保持構件
106a‧‧‧臂部
106b‧‧‧引導孔
107‧‧‧球
108‧‧‧彈簧
109‧‧‧彈簧保持構件
110‧‧‧螺釘
111‧‧‧可撓性基板
112a、112b‧‧‧光斷路器
151‧‧‧前蓋
153‧‧‧前基部構件
200‧‧‧相機主體
204a‧‧‧凹部
204b‧‧‧凸部
300‧‧‧後蓋單元
400‧‧‧頂蓋單元
500‧‧‧顯示單元
600‧‧‧目鏡單元
700‧‧‧左側蓋單元
800‧‧‧右側蓋單元
圖1A係表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設備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的從正面(被攝體側)觀察時的立體圖,且圖1B表示圖1A中的數位相機的從背面觀察時的立體圖。
圖2係表示圖1A中的數位相機的分解立體圖。
圖3係表示前蓋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4A係表示旋轉構件和滑動片的分解立體圖,且圖4B係表示旋轉構件和滑動片的在它們裝配在一起之後的前視圖。
圖5A係表示前蓋單元的從內側觀察時的圖式,且圖5B是沿著圖5A中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
圖6是當旋轉構件從圖5中的卡扣位置順時針旋轉時來自光斷路器的輸出信號的時序圖。
圖7A係表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設備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中的旋轉構件和滑動片的分解立體圖,且圖7B係表示該旋轉構件和該滑動片的在它們裝配在一起之後的前視圖。
以下,將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A係表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設備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的從正面(被攝體側)觀察時的立體圖,且圖1B係表示圖1A中的數位相機的從背面觀察時的立體圖。應當注意,儘管在本實施方式中,將作為示例性攝像設備的數位相機視作電子設備的示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
如圖1A所示,在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中,鏡筒2設置在正面側,在鏡筒2的外周側上設置有能夠被旋轉操作的操作環101。藉由旋轉操作操作環101,調整鏡筒2的變焦和焦距,或者改變拍攝參數。把持部3配置在數位相機1的鏡筒2的左側,且用於改變拍攝參數的電子撥盤4設置在把持部3的上方。電源鈕8、釋放鈕7、變焦桿6、曝光補償撥盤5、模式撥盤10、屈光度範圍調整撥盤11、彈出式閃光燈單元9等設置於數位相機1的上表面。操作環101與本發明的示例性旋轉操作構件對應。
如圖1B所示,在數位相機1的背面側,支撐有能夠沿開閉方向在雙軸鉸鏈部22上旋轉移動且能夠在打開狀態下旋轉的諸如LCD等的顯示裝置21。取景器顯示單元20設置在顯示裝置21的上方,且各種操作鈕23a至23f以及能夠旋轉操作的控制輪24設置在顯示裝置21 的右側。在數位相機1的把持部3所在側,設置有能夠開閉的、覆蓋外部端子連接器的連接器蓋25。
圖2係表示圖1A中的數位相機1的分解立體圖。如圖2所示,將鏡筒2、取景器顯示單元20、未表示的電池收納單元、未表示的電路板等安裝至數位相機1的相機主體200上,且在該狀態下,將頂蓋單元400和顯示單元500安裝至相機主體200上。顯示單元500具有被構造為一體單元的顯示裝置21和雙軸鉸鏈部22。將目鏡單元600安裝至取景器顯示單元20上。
此外,將左側蓋單元700和右側蓋單元800安裝至相機主體200上,且最後,將前蓋單元100和後蓋單元300分別安裝在相機主體200的正面側和背面側上。由此組裝了數位相機1。
圖3係表示前蓋單元10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3所示,利用雙面膠帶將形成數位相機1的正面側的外裝的前蓋151安裝至前蓋單元100的前基部構件153,並且利用粘接劑等使前蓋151固定於前基部構件153。將把持部3安裝至前蓋151上,並且使用螺釘154等緊固把持部3。
操作環101也安裝至前基部構件153上。利用雙面膠帶等將具有緩衝性的環狀迫推(urging)構件102附接至操作環101,且將具有優異的滑動性能的諸如氟橡膠等的O形環103安裝至操作環101的周槽101f上。
將能夠與操作環101一體旋轉的旋轉構件105安裝至前基部構件153上,且前基部構件153夾在操作環101與旋轉構件105之間。在旋轉構件105的外周部中,沿周向設置朝向正面側突出的多個旋轉位置限制部105d和多個鉤部105e。旋轉位置限制部105d被形成為用於操作環101的旋轉位置限制凹部101d,且在旋轉位置限制部105d被設置成與旋轉位置限制凹部101d相位一致的狀態下,鉤部105e與操作環101的突起部101e接合。
鉤部105e設置在旋轉構件105的周向上的大致等間隔的四個位置處。如果鉤部105e設置在旋轉構件105中的三個位置處,則當鉤部105e中的一個鉤部因外部衝擊而脫開時,操作環101容易掉落,且因此必須提高每一個鉤部105e的強度。
另一方面,如果每一個鉤部105e的強度均被過度地提高,則組裝容易性很可能受到損害。為此,藉由將鉤部105e設置在旋轉構件105的四個位置處,在不損害組裝容易性的情況下確保了每一個鉤部105e所需要的強度。滑動片104附接於旋轉構件105。滑動片104介於旋轉構件105與前基部構件153之間,且當旋轉構件105旋轉時,滑動片104沿旋轉方向與前基部構件153滑動接觸。應當注意,稍後將給出旋轉構件105和滑動片104的詳細說明。
包括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可撓性基板111安裝於前基部構件153上。光斷路器112a和112b各具有 諸如發光二極管等的發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當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存在遮光構件時,由於來自發光元件的光被遮擋,所以受光元件接收不到光,且當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不存在遮光構件時,受光元件能夠接收到光。
此外,保持構件106安裝於前基部構件153上。保持構件106的臂部106a對可撓性基板111加壓並使可撓性基板111固定。引導孔106b形成於保持構件106中。球107和彈簧108裝配在引導孔106b中,且在該狀態下,將彈簧保持構件109安裝至保持構件106上,並且使用螺釘110使彈簧保持構件109緊固,從而組裝了前蓋單元100。球107與本發明的示例性卡扣感覺產生構件對應。球107對應於具有被朝向卡扣孔105c迫推的球形的示例性構件。
圖4A係表示旋轉構件105和滑動片104的分解立體圖,且圖4B係表示旋轉構件105和滑動片104的在它們裝配在一起之後的前視圖。
如圖4A和圖4B所示,旋轉構件105為環狀,且在旋轉構件105的外周部,沿周向大致等間隔地交替地形成有凹部105a和凸部105b。多個凸部105b作為用於光斷路器112a和112b之遮光構件。卡扣孔105c形成在凹部105a和凸部105b的內周側上。多個卡扣孔105c形成於旋轉構件105中,使得多個卡扣孔105c與多個凸部105b在垂直於旋轉構件105的旋轉中心的方向(旋轉構件105的直徑方向)上對齊。卡扣孔105c的數量與凸 部105b的數量相同。因此,多個凹部105a中的每個凹部各設置在周向上彼此相鄰的卡扣孔105c與卡扣孔105c之間。這裡,凹部105a與本發明的示例性第一凹部對應,且凸部105b與本發明的示例性第一凸部對應。滑動片104與本發明的示例性滑動構件對應。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卡扣孔105c形成在作為用於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遮光構件的凸部105b的位置處,且凹部105a和凸部105b在周向上並排地設置。亦即,卡扣孔105c、凹部105a和凸部105b形成於旋轉構件105中,使得卡扣孔105c與凹部105a在垂直於旋轉構件105的旋轉中心的方向(旋轉構件105的直徑方向)上不對齊。
與旋轉構件105相同,滑動片104也為環狀,且在滑動片104的外周部,沿周向大致等間隔地交替地形成有凹部104a和凸部104b。凹部104a與本發明的示例性第二凹部對應,且凸部104b與本發明的示例性第二凸部對應。滑動片104的凹部104a的周向上的寬度大於旋轉構件105的凹部105a的周向上的寬度。滑動片104的凸部104b的周向上的寬度小於旋轉構件105的凸部105b的周向上的寬度。
滑動片104的在滑動片104的凹部104a中的外徑小於旋轉構件105的在旋轉構件105的凹部105a中的外徑。滑動片104的在滑動片104的凸部104b中的外徑小於旋轉構件105的在旋轉構件105的凸部105b中的 外徑。
滑動片104利用雙面膠帶等固定於旋轉構件105,使得滑動片104的凹部104a與旋轉構件105的凹部105a彼此重疊,且滑動片104的凸部104b與旋轉構件105的凸部105b彼此重疊。另外,滑動片104從配置球107所在側的另一側固定於旋轉構件105,以覆蓋旋轉構件105的卡扣孔105c。亦即,旋轉構件105夾在球107與滑動片104之間。滑動片104固定於旋轉構件105,以在不從旋轉構件105的外徑部突出的情況下覆蓋住旋轉構件105的卡扣孔105c。這確保了前基部構件153和旋轉構件105的令人滿意的滑動性,且同時,防止了光從卡扣孔105c到達光斷路器112a和112b,從而防止導致誤檢測。
圖5A係表示前蓋單元100的從內側觀察時的圖式,且圖5B是沿著圖5A中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圖5A表示了球107與旋轉構件105的卡扣孔105c接合的狀態。應當注意,為了方便說明,圖5A中省略了保持構件106、彈簧保持構件109和螺釘110。
首先,將給出卡扣機構的說明。球107藉由彈簧108的迫推而壓靠旋轉構件105。如前所述,在旋轉構件105中,沿周向大致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卡扣孔105c。卡扣孔105c的寬度被設定為小於球107的直徑。
隨著旋轉構件105與操作環101一起繞著鏡筒2的光軸旋轉,球107反覆地進入與卡扣孔105c接合 的狀態和從卡扣孔105c脫離的狀態。當球107與卡扣孔105c接合時,以及當球107行進至卡扣孔105c與卡扣孔105c之間的區域時,產生卡扣感覺。應當注意,藉由調整彈簧108的迫推、調整球107的尺寸和調整卡扣孔105c的孔寬來獲得期望的卡扣感覺。
參照圖5B,旋轉構件105的凹部105a位於光斷路器112b的中心附近。亦即,圖5B表示了來自光斷路器112b的光未被遮擋的狀態。同樣地,儘管圖中未表示,但是來自光斷路器112a的光也未被遮擋。
圖6是當旋轉構件105從圖5中的卡扣位置順時針旋轉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輸出信號的時序圖。當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光被遮擋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輸出信號為H(高),當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光未被遮擋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輸出信號為L(低)。如前所述,當球107位於其與卡扣孔105c接合的位置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光未被遮擋,且因此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二者的輸出信號均為L。
在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光未被遮擋的角度,亦即旋轉構件105的凹部105a的角度為P;且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光被遮擋的角度,亦即旋轉構件105的凸部105b的角度為Q處,將一個週期表達為P+Q。這與卡扣孔105c之間的一個節距對應。為了檢測旋轉構件105,亦即操作環101,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 量,將光斷路器112a和112b配置在來自光斷路器112a的輸出信號與從光斷路器112b輸出的信號彼此相位相差P/2的位置處。
在該條件下,光斷路器112a和112b無需彼此相鄰地設置。當順時針旋轉操作旋轉構件105一個節距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光斷路器112b的輸出信號以從“L-L”至“L-H”至“H-H”至“H-L”的順序變化並返回至“L-L”。
當逆時針旋轉操作旋轉構件105一個節距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光斷路器112b的輸出信號以從“L-L”至“H-L”至“H-H”至“L-H”的順序變化並返回至“L-L”。
當從兩個光斷路器112a和112b輸出的信號從“L-L”開始並改變至“L-H”時,檢測到旋轉構件105順時針旋轉,且當從兩個光斷路器112a和112b輸出的信號從“L-L”開始並改變至“H-L”時,檢測到旋轉構件105逆時針旋轉。當來自兩個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輸出信號從“L-L”開始並返回至“L-L”時,檢測到旋轉構件105已經被旋轉操作一個節距。以此方式,檢測了操作環101的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應當注意,儘管在本實施方式中,當球107位於與卡扣孔105c接合的這種位置處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光斷路器112b的光未被遮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即,即使當球107位於與卡扣孔105c接合的這種位置處時來自光斷路器112a和光斷路器 112b的光被遮擋,也獲得了相同的作用效果。應當注意,卡扣孔105c、球107以及光斷路器112a和112b與本發明的示例性檢測單元對應。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卡扣孔105c與凹部105a在旋轉構件105的直徑方向上不對齊,所以減小了旋轉構件105的直徑方向上的尺寸。為了在旋轉構件105中形成卡扣孔105c,要求旋轉構件105在直徑方向上具有足夠的尺寸。在本實施方式中,允許卡扣孔105c形成在如下區域:其中形成有凸部105b且旋轉構件105在直徑方向上具有額外空間的區域。因而,卡扣孔105c、凸部105b和凹部105a在不使旋轉構件105的外徑變大的情況下形成於旋轉構件105中。結果,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操作環101的卡扣機構,在確保了良好的可操作性的同時,減小了操作環101的徑向上的尺寸,且進而減小了數位相機1的尺寸。
參照圖7A和圖7B,將給出作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的說明。應當注意,在圖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並且省略其說明。
圖7A係表示旋轉構件205和滑動片204的分解立體圖,且圖7B係表示旋轉構件205和滑動片204的在它們裝配在一起之後的前視圖。如圖7A所述,旋轉構件205為環狀,且在周向上,大致等間隔地形成有多個卡扣孔205c。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旋轉構件205的外 周部,不形成凸部和凹部。
與旋轉構件205相同,且滑動片204也為環狀,且在滑動片204的外周部,沿周向大致等間隔地交替地形成有凹部204a和凸部204b。
如圖7B所示,滑動片204的多個凸部204b從旋轉構件205的外徑沿徑向向外突出。滑動片204的凹部204a具有與旋轉構件205的外徑大致相等的外徑。在使用夾具等使滑動片204與旋轉構件205彼此同相地設置使得凹部204a與卡扣孔205c在垂直於旋轉構件205的旋轉中心的方向(旋轉構件205的直徑方向)上不對齊的狀態下,滑動片204利用雙面膠帶等大致同心地固定於旋轉構件205。應當注意,凹部204a的數量和凸部204b的數量與卡扣孔205c的數量相同。滑動片204從配置球107所在側的另一側固定於旋轉構件205,以覆蓋旋轉構件205的卡扣孔205c。亦即,旋轉構件205夾在球107與滑動片204之間。
在該固定狀態下,旋轉構件205的卡扣孔205c被滑動片204覆蓋,且滑動片204的凸部204b作為用於光斷路器112a和112b的遮光構件。這確保了前基部構件153和旋轉構件205的令人滿意的滑動性,且同時,防止了光從卡扣孔205c到達光斷路器112a和112b從而引起誤檢測。其它構造和作用效果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構造和作用相同。
其它實施例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可以藉由系統或設備的電腦來實現,該電腦讀出並執行記錄於儲存介質(其亦可被更完整稱作「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例如一或多個程式)以執行一或多個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且/或包含一或多個電路(例如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以執行一或多個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且本發明的實施例還可以藉由系統或設備的電腦所執行之方法來實現,該方法例如係從儲存介質讀出並執行電腦可執行指令以執行一或多個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且/或控制一或多個電路以執行一或多個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電腦可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微處理單元(MPU))且可包含分離的電腦或分離的處理器的網路以讀出並執行電腦可執行指令。電腦可執行指令可從例如網路或儲存介質被提供至電腦。儲存介質可包含例如一或多個硬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分佈計算系統之儲存、光碟片(如光碟(CD)、多功能數位光碟(DVD)或藍光光碟(BD)TM)、快閃記憶裝置、記憶卡等。
雖然已經參照示例性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不限於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申請專利範圍應符合最寬泛的解釋,以包含所有的這些變型、等同結構和功能。
本申請要求2015年9月11日提交的日本專 利申請2015-179612號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藉由引用包含於此。
101‧‧‧操作環
102‧‧‧環狀迫推構件
103‧‧‧O形環
104‧‧‧滑動片
105‧‧‧旋轉構件
105a‧‧‧凹部
105b‧‧‧凸部
111‧‧‧可撓性基板
112b‧‧‧光斷路器

Claims (8)

  1.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旋轉操作構件;旋轉構件,其被構成為能夠與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一體旋轉並包括第一凹部、第一凸部和多個卡扣孔,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凸部沿外周部交替地形成,且所述卡扣孔沿周向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凸部的內周側上;卡扣感覺產生構件,其被構成為響應被旋轉操作的所述旋轉操作構件,反覆地進入與所述卡扣孔接合的狀態和從所述卡扣孔脫離的狀態,以在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上產生卡扣感覺;以及檢測單元,其被構成為響應被旋轉操作的所述旋轉操作構件,反覆地進入檢測所述旋轉構件的所述第一凹部的狀態和檢測所述旋轉構件的所述第一凸部的狀態,以檢測所述旋轉操作構件的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其中所述卡扣孔、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凸部係形成於所述旋轉構件中,使得所述卡扣孔與所述第一凹部在垂直於所述旋轉構件的旋轉中心的方向上不對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基部構件,其被構成為夾在所述旋轉操作構件與所述旋轉構件之間;和滑動構件,其被構成為設置在所述旋轉構件與所述基部構件之間,並且當所述旋轉構件旋轉時,所述滑動構件 沿旋轉方向與所述基部構件滑動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滑動構件從設置所述卡扣感覺產生構件所在側的相反側固定於所述旋轉構件,使得所述卡扣孔被所述滑動構件覆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第二凹部和第二凸部係沿所述滑動構件的外周部交替地形成,且所述滑動構件固定於所述旋轉構件,使得所述第二凹部與所述第一凹部彼此重疊,且所述第二凸部與所述第一凸部彼此重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鏡筒,其中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係配置在所述鏡筒的外周側上的操作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卡扣感覺產生構件為具有被朝向所述卡扣孔迫推的球形的構件。
  7. 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旋轉操作構件;旋轉構件,其被構成為能夠與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一體旋轉並包括沿周向形成的多個卡扣孔;基部構件,其被構成為夾在所述旋轉操作構件與所述旋轉構件之間;滑動構件,其被構成為包括沿外周部交替地形成的凹 部和凸部,所述滑動構件固定於所述旋轉構件以在所述旋轉構件與所述基部構件之間覆蓋所述卡扣孔,並且當所述旋轉構件旋轉時,所述滑動構件沿旋轉方向與所述基部構件滑動接觸;卡扣感覺產生構件,其被構成為配置在所述旋轉構件的固定所述滑動構件的所在側的相反側,並且所述卡扣感覺產生構件響應被旋轉操作的所述旋轉操作構件,反覆地進入與所述卡扣孔接合的狀態和從所述卡扣孔脫離的狀態,以在所述旋轉操作構件上產生卡扣感覺;以及檢測單元,其被構成為響應被旋轉操作的所述旋轉操作構件,反覆地進入檢測所述滑動構件的所述凹部的狀態和檢測所述滑動構件的所述凸部的狀態,以檢測所述旋轉操作構件的旋轉方向和旋轉操作量,其中所述滑動構件,固定於所述旋轉構件,使得所述卡扣孔與所述凹部在垂直於所述旋轉構件的旋轉中心的方向上不對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卡扣感覺產生構件為具有被朝向所述卡扣孔迫推的球形的構件。
TW105129340A 2015-09-11 2016-09-09 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 TWI614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9612A JP6611529B2 (ja) 2015-09-11 2015-09-11 電子機器
JP2015-179612 2015-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2715A TW201712715A (zh) 2017-04-01
TWI614785B true TWI614785B (zh) 2018-02-11

Family

ID=5823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340A TWI614785B (zh) 2015-09-11 2016-09-09 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48836B2 (zh)
JP (1) JP6611529B2 (zh)
CN (1) CN106911878B (zh)
TW (1) TWI614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8422B2 (ja) * 2018-07-19 2023-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操作リングを有する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7140587B2 (ja) * 2018-07-19 2022-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操作リングを有する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2612A (en) * 1955-05-12 1960-04-13 Painton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al instruments furnished with rotary operating members
JP2003105101A (ja) * 2001-09-28 2003-04-09 I-Agri Corp 通電発熱溶着体及びその通電発熱溶着体を用いた溶着方法
JP2006260949A (ja) * 2005-03-17 2006-09-28 Denso Corp 回転式スイッチ
JP2008293814A (ja) * 2007-05-25 2008-12-04 Panasonic Corp クリック付き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TWI327323B (zh) * 2005-10-27 2010-07-11 Alps Electric Co Ltd
US20130220060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Alps Electric Co., Ltd. Operation sensation imparting input device
JP2013206662A (ja) * 2012-03-28 2013-10-07 Canon Inc 情報設定装置
JP2014142705A (ja) * 2013-01-22 2014-08-07 Xacti Corp 回転式操作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2715A (en) * 1995-12-18 1999-01-26 Electronic Hardware Corp. Tactile detent knob
JP4066037B2 (ja) * 2000-02-24 2008-03-26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 操作パネルの回転スイッチ機構
JP2003262541A (ja) * 2002-03-07 2003-09-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エンコーダ装置
CN101191890B (zh) * 2006-12-01 2010-05-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KR101467874B1 (ko) * 2008-08-21 2014-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전식 모드 전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지털 기기
JP5473428B2 (ja) * 2009-06-23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11175938A (ja) * 2010-02-25 2011-09-08 Omron Corp 操作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5523586B2 (ja) * 2010-12-29 2014-06-18 ベルボン株式会社 固定装置および雲台
JP5896662B2 (ja) * 2011-09-15 2016-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アクセサリ
JP2013105101A (ja) 2011-11-15 2013-05-30 Nikon Corp 操作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88733B2 (ja) * 2011-11-29 2017-03-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2540645A (zh) * 2011-12-08 2012-07-04 李友勇 一种安装快捷方便的摄像机
US9307125B2 (en) * 2012-10-11 2016-04-05 Sony Corporatio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4126582A (ja) * 2012-12-25 2014-07-07 Canon Inc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2612A (en) * 1955-05-12 1960-04-13 Painton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al instruments furnished with rotary operating members
JP2003105101A (ja) * 2001-09-28 2003-04-09 I-Agri Corp 通電発熱溶着体及びその通電発熱溶着体を用いた溶着方法
JP2006260949A (ja) * 2005-03-17 2006-09-28 Denso Corp 回転式スイッチ
TWI327323B (zh) * 2005-10-27 2010-07-11 Alps Electric Co Ltd
JP2008293814A (ja) * 2007-05-25 2008-12-04 Panasonic Corp クリック付き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US20130220060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Alps Electric Co., Ltd. Operation sensation imparting input device
JP2013206662A (ja) * 2012-03-28 2013-10-07 Canon Inc 情報設定装置
JP2014142705A (ja) * 2013-01-22 2014-08-07 Xacti Corp 回転式操作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11529B2 (ja) 2019-11-27
TW201712715A (zh) 2017-04-01
US20170078534A1 (en) 2017-03-16
JP2017054074A (ja) 2017-03-16
CN106911878A (zh) 2017-06-30
US9948836B2 (en) 2018-04-17
CN106911878B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78063B1 (ko) 전자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544478B2 (en) Rotary dial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use body and imaging apparatus
TWI614785B (zh) 具有旋轉操作構件的電子設備
JP6500252B2 (ja) レンズ鏡筒
US11004631B2 (en) Rotation operatio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at achieve both downsizing and good operation feeling
WO2021049184A1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KR102219409B1 (ko) 전자기기
JP5586895B2 (ja) 撮像装置
JP2008205973A (ja) 撮像装置
JP6265762B2 (ja) 電子機器
JP2008203683A (ja) レンズフード及び撮像装置
JP6594107B2 (ja) 電子機器
US20210250471A1 (en)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of the same
JP5312268B2 (ja) ヒンジ装置と、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6010771A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ウジング
JP5788045B2 (ja) 撮像装置
JP7140596B2 (ja) 回転操作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05215576A (ja) スライドバリア付きカメラ
JP2015143769A (ja) 電子機器
JP2017102361A (ja) 電子機器
JP2020101724A (ja) 電子機器
JP2017072739A (ja) 電子機器
JP2016133686A (ja) ダイ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2000081663A (ja) カメラのフィルタ切り換え機構
JP7013184B2 (ja) 電子機器及び撮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