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7908B - 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07908B TWI607908B TW105132693A TW105132693A TWI607908B TW I607908 B TWI607908 B TW I607908B TW 105132693 A TW105132693 A TW 105132693A TW 105132693 A TW105132693 A TW 105132693A TW I607908 B TWI607908 B TW I6079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link
- braking force
- wheel brake
- front whee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尤指一種藉由騎士或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讓驅動臂得即時驅動第一連桿以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至後輪煞車器,並於第一連桿到達設定位移距離的時間差內,即會加入並同時驅動第二連桿以產生位移,並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至前輪煞車器,如此,得以騎士或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於設定之時間差內可以產生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與前輪煞車器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之後,再因騎士或駕駛人的加大煞車力道,讓第二連桿所生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大於第一連桿所生之第一煞車制動力,以加大前輪煞車器之煞車力道,提升車輛之煞車效能與安全性。
如圖1,為習知之二輪車之煞車把手,乃是於剎車把手之座體1設軸孔10,以為活動把手11樞設形成支軸點100,前述活動把手11則聯結有第一牽引座110及一第二牽引座111,以分別連動一前剎車導線112及後剎車導線113,前述座體1前側延伸有前剎車導引部120及後剎車導引部121;前述活動把手11分別設有前剎車拉引部130及後剎車拉引部131,呈上下並列排列,以於前剎車拉引部130設第一長軸孔140,前述後剎車拉引部131設第二軸孔141,前述第一長軸孔140與第二軸孔141與前述支軸點100為相等距離,如此,當進行剎車動作時,係可同步牽引前述第一、二牽引座110、111,以拉引前、後剎
車導線112、113,藉此達到控制前、後輪之剎車操作。亦即,該習知者,縱使騎士或駕駛人加大剎車力道,前述第一、二牽引座110、111輸出的煞車力道相等,無法於第一煞車動作後,適時提升前輪煞車器的剎車力道,無法提升並確保二輪車輛之剎車性能與安全性
為此,本發明者,為要藉由駕駛人或騎士的單一煞車動作,於第一時間內讓後輪煞車器與前輪煞車器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制動力,以適時降低車輛之行進速度,再增大前輪煞車器之煞車制動力道,即可改善並提升車輛或機車或自行車或代步車或其他各類車輛之煞車安全性,乃發明本案。
本發明之目的,乃是提供一種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尤指一種當煞車握把被按壓第一動作時,可藉由與支軸距離較短之第一樞軸孔直接並即時驅動第一連桿產生位移,以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至後輪煞車器,當前述第一連桿到達設定位移距離的時間差內,即會加入並同時驅動第二連桿產生位移,並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至前輪煞車器;如此,得以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藉由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一開始產生時間差的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與前輪煞車器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之後,當讓駕駛人加大煞車力道時,前述第二連桿所生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將大於第一連桿之第一煞車制動力,以加大前輪煞車器之煞車力道,提升煞車效能與安全性之煞車系統創新。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統,乃是於煞車握把設一體之驅動臂,前述驅動臂與基座之間設支軸,於與前述支軸距離較短之第一樞軸孔軸設有第一連桿之一端,前述第一連桿之另一端並與後輪煞車線連
結,藉以驅動後輪剎車器之運作;再於與前述支軸距離較長之第二樞軸長孔軸設有第二連桿之一端,前述第二連桿之另一端並與前輪煞車線連結,藉以驅動前輪剎車器運作;當煞車握把被按壓第一動作時,可藉由與支軸距離較短之第一樞軸孔直接並即時驅動第一連桿產生位移,以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至後輪煞車器,當前述第一連桿到達設定位移距離的時間差內,即會加入並同時驅動第二連桿產生位移,並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至前輪煞車器;如此,得以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藉由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一開始產生時間差的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與前輪煞車器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之後,當讓駕駛人加大煞車力道時,前述第二連桿所生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將大於第一連桿之第一煞車制動力,以加大前輪煞車器之煞車力道。
本發明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統,其中驅動臂之支點分別與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形成不同的圓周運動距離,讓驅動臂驅動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所生之位移距離不同,以產生不同之煞車力道。
本發明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統,其中得於車輛設置有一或二組之煞車系統,各組煞車系統均可藉由騎士或駕駛人分別操作煞車握把以分別或同時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至後輪煞車器,並於時間差內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至前輪煞車器,並於之後加大第二煞車力道至前輪煞車器,以提升車輛之安全性。
2‧‧‧煞車握把
20‧‧‧驅動臂
200‧‧‧支軸
201‧‧‧第一樞軸孔
202‧‧‧第二樞軸長孔
d1‧‧‧距離
d2‧‧‧距離
S1‧‧‧距離
S2‧‧‧距離
21‧‧‧第一連桿
210‧‧‧第一支軸
22‧‧‧第二連桿
220‧‧‧第二支軸
3‧‧‧基座
A‧‧‧把手
40‧‧‧後輪煞車線
40a‧‧‧後輪煞車線
40b‧‧‧後輪煞車線
41‧‧‧前輪煞車線
41a‧‧‧前輪煞車線
41b‧‧‧前輪煞車線
50‧‧‧後輪剎車器
500‧‧‧煞車線座
500a‧‧‧穿線元件
500b‧‧‧穿線元件
501‧‧‧驅動塊
501a‧‧‧第一穿孔
501b‧‧‧第二穿孔
51‧‧‧前輪剎車器
510‧‧‧煞車線座
510a‧‧‧穿線元件
510b‧‧‧穿線元件
511‧‧‧驅動塊
511a‧‧‧第一穿孔
511b‧‧‧第二穿孔
6A‧‧‧第一組煞車系統
6B‧‧‧第二組煞車系統
圖1是習知之部分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未動作前之視圖。
圖3是本發明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之視圖。
圖4是本發明增大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之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安裝二組時差煞車裝置之示意圖。
圖6圖5之A部分放大視圖。
圖7圖5之B部分放大視圖。
圖8圖7之動作視圖一。
圖9圖7之動作視圖二。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二安裝二組時差煞車裝置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三安裝二組時差煞車裝置之示意圖。
為了讓 貴審查官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茲依附圖式解說該最佳之實施如下:如圖2~4,本發明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至少包含:煞車握把2,設一體成型之驅動臂20,前述驅動臂20與基座3之間設支軸200,並藉由基座3以固設於車輛之把手A或適當位置上。前述驅動臂20分別設有第一樞軸孔201及第二樞軸長孔202,前述第一樞軸孔201與前述支軸200間之距離d1係較短於前述第二樞軸長孔202與前述支軸200間之距離d2。如此,讓第一連桿21與第二連桿22之圓周運動S1、S2之距離不同,通常第二連桿22之圓周運動距離S2會大於第一連桿21圓周運動之距離S1,以讓第一連桿21與第二連桿22最終輸出的煞車力道不同。
如圖2~4,前述第一樞軸孔201並以第一支軸210與第一連桿21之一端軸設,前述第一連桿21之另一端並與後輪煞車線40互相連結,得
藉由第一連桿21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再經由後輪煞車線40以制動後輪剎車器50之煞車運作(參圖5、10及11)。前述第二樞軸長孔202並以第二支軸220與第二連桿22之一端軸設,前述第二連桿22之另一端並與前輪煞車線41互相連結,得藉由第二連桿22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再經由前輪煞車線41以制動前輪剎車器51之煞車運作。
如圖2,當騎士或駕駛人並無任何煞車定動作時,前述第一連桿21與第二連桿22並無輸出任何的煞車制動力至各自之後輪煞車線40與前輪煞車線41,因此,產生靜止不動之狀態。
如圖3,當騎士或駕駛人啟動按壓煞車握把2之第一動作時,即可藉由與驅動臂20的第一支軸210直接並即時驅動第一連桿21以產生位移,以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至後輪煞車器50,此時,第二支軸220僅能於第二樞軸長孔202中移動,第二連桿22並不會產生位移。
如圖4,當前述第一連桿21到達設定位移距離的時間差內,即會加入並同時驅動第二連桿22產生位移,並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至前輪煞車器51。如此,得可經由騎士或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藉由第一連桿21與第二連桿22一開始產生時間差的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50與前輪煞車器51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之後,當騎士或駕駛人加大煞車力道時,前述第二連桿22藉由驅動臂20所產生圓周運動距離S2將大於前述第一連桿21藉由驅動臂20所產生圓周運動距離S1,讓前述第二連桿22所產生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大於第一連桿21之第一煞車制動力,以加大前輪煞車器51之煞車力道,最終完成煞車,如此,不但可縮短煞車距離,更可防止二輪車的突然煞車動作,造成摔車意外。
如圖5、10及11,為本發明安裝於二輪車之實施例一、二及三,本實施例一、二及三均於把手桿A上安裝有第一組煞車系統6A及第二組煞車系統6B,以產生連動煞車之運作。當然亦可於二輪車或各種適合的車輛上,只安裝一組煞車系統6A,即可安全運作。其中本實施例一、二及三之第一組煞車系統6A及第二組煞車系統6B,均分別設有後輪煞車線40a、40b以分別連結到後輪煞車器50之煞車線座500,前述煞車線座500並由二組穿線元件500a、500b分別為後輪煞車線40a、40b穿射,以導引後輪煞車線40a、40b之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以避免運作上互為干擾(可參圖6)。
如圖5、10及11,前述第一組煞車系統6A及第二組煞車系統6B,亦分別設有前輪煞車線41a、41b以分別連結到前輪煞車器51之煞車線座510,前述煞車線座510並由二組穿線元件510a、510b分別為前述前輪煞車線41a、41b穿射,以導引前輪煞車線41a、41b之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避免運作上互為干擾(可參圖6)。
如圖7、8及9,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二及三之第一組煞車系統6A及第二組煞車系統6B的後輪煞車線40a、40b之末端並被分別穿設於後輪煞車器50之驅動塊501之第一穿孔501a及第二穿孔501b,以導引後輪煞車線40a、40b之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以避免運作上互為干擾。
如圖7、8及9,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二及三之第一組煞車系統6A及第二組煞車系統6B的前輪煞車線41a、41b之末端並被分別穿設於前輪煞車器51之驅動塊511之第一穿孔511a及第二穿孔511b,以導引前輪煞車線41a、41b之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以避免運作上互為干擾。
如此,本發明得運用於自行車、機車、電動代步車等設有把手之車輛或其他車輛。均得以騎士或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藉由第一連桿21與第二連桿22一開始產生時間差的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50與前輪煞車器51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且如前述,當驅動臂驅動第一連桿21於極短之時間差內再驅動第二連桿22時,得以讓第二連桿22快速產生第二煞車制動力,於極短時間內,因為較大的圓周運動距離S2,迫使第二連桿22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可大於第一連桿21之第一煞車制動力,足以讓前輪煞車器51之煞車制動力比後輪煞車器之煞車制動力大甚多,讓較晚開始制動煞車的前輪比起較早開始煞車的後輪有更大的煞車力道,以確保行車安全與可靠性。
綜上指陳,本發明藉由騎士或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讓第一連桿21與第二連桿22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制動力,對於藉由後輪傳動之各類車輛,足以讓後輪煞車器先行對於後輪產生一定之煞車制動力,達到減速之目的,再藉由前輪煞車器之時間差對於前輪產生較後輪更大之煞車制動力,足以提升車輛之煞車效能、安全性與穩定性。惟本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並非限定於本發明所提出之圖式態樣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2‧‧‧煞車握把
20‧‧‧驅動臂
200‧‧‧支軸
201‧‧‧第一樞軸孔
202‧‧‧第二樞軸長孔
d1‧‧‧距離
d2‧‧‧距離
S1‧‧‧距離
S2‧‧‧距離
21‧‧‧第一連桿
210‧‧‧第一支軸
22‧‧‧第二連桿
220‧‧‧第二支軸
3‧‧‧基座
A‧‧‧把手
40‧‧‧後輪煞車線
41‧‧‧前輪煞車線
Claims (7)
- 一種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至少包含:驅動臂,前述驅動臂與基座之間設支軸;前述驅動臂設有第一樞軸孔及第二樞軸長孔,前述第一樞軸孔與驅動臂的支軸間之距離d1係較短於前述第二樞軸長孔與前述驅動臂的支軸間之距離d2;如此,讓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所產生之圓周運動距離S1、S2不同,通常第二連桿之圓周運動距離會大於第一連桿圓周運動之距離S1,以讓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最終輸出的煞車力道不同;第一連桿,其一端並以第一支軸與前述驅動臂的支軸距離較短之第一樞軸孔軸設聯結,前述第一連桿之另一端並與後輪煞車線連結,藉以驅動後輪剎車器之運作;第二連桿,其一端並以第二支軸與前述驅動臂的支軸距離較長之第二樞軸長孔軸設聯結,前述第二連桿之另一端並與前輪煞車線連結,藉以驅動前輪剎車器運作;當開始煞車第一動作時,驅動臂可直接並即時驅動第一連桿產生位移,以輸出第一煞車制動力至後輪煞車器,當前述第一連桿到達設定位移距離的時間差內,即會加入並同時驅動第二連桿產生位移,並輸出第二煞車制動力至前輪煞車器;如此,得以一次煞車動作,藉由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一開始產生時間差的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與前輪煞車器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之後,當加大煞車力道時,前述第二連桿所生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將大於第一連桿之第一煞車制動力,以加大前輪煞車器之煞車力道,提升車輛之安全性。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其中可經由騎士或駕駛人的一次煞車動作,藉由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一開始產生時間差的第一煞車制動力及第二煞車制動力,讓後輪煞車器與前輪煞車器產生時間差之煞車動作;之後,當加大煞車力道時,前述第二連桿藉由驅動臂所產生圓周運動距離S2將大於前述第一連桿藉由驅動臂所產生圓周運動距離S1,讓前述第二連桿所產生之第二煞車制動力大於第一連桿之第一煞車制動力,以加大前輪煞車器之煞車力道,完成煞車。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其中可於車輛上安裝第一組煞車系統及第二組煞車系統,以產生雙重連動煞車之運作。
-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其中第一組煞車系統及第二組煞車系統,分別設有後輪煞車線以分別連結到後輪煞車器之煞車線座,前述煞車線座並由二組穿線元件分別為後輪煞車線穿射,以導引後輪煞車線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
-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其中第一組煞車系統及第二組煞車系統,分別設有前輪煞車線以分別連結到前輪煞車器之煞車線座,前述煞車線座並由二組穿線元件分別為前述前輪煞車線穿射,以導引前輪煞車線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
-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其中第一組煞車系統及第二組煞車系統,各自的後輪煞車線之末端並被分別穿設於後輪煞車器之驅動塊之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以導引後輪煞車線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
-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其中第一組煞車系統及第二組煞車系統,各自的前輪煞車線之末端並被分別穿設於前輪煞車器之驅動塊之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以導引前輪煞車線平行並各自獨立運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32693A TWI607908B (zh) | 2016-10-11 | 2016-10-11 | 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 |
JP2016249176A JP6300895B1 (ja) | 2016-10-11 | 2016-12-22 | 二重連動の安全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32693A TWI607908B (zh) | 2016-10-11 | 2016-10-11 | 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07908B true TWI607908B (zh) | 2017-12-11 |
TW201813846A TW201813846A (zh) | 2018-04-16 |
Family
ID=6123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32693A TWI607908B (zh) | 2016-10-11 | 2016-10-11 | 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00895B1 (zh) |
TW (1) | TWI607908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30426U (en) * | 2011-04-15 | 2012-06-01 | Chun-Ming Lv | Wheel disc hydraulic brake synchronous brake sequence controlling device for two-wheel vehicle |
TW201313542A (zh) * | 2011-07-07 | 2013-04-01 | Sram Llc | 用於把手桿操縱式載具之剎車系統之可變比率連桿組 |
TWM460828U (zh) * | 2013-05-17 | 2013-09-01 | Shao-Xuan Qiu | 煞車裝置 |
TWM521584U (zh) * | 2015-12-04 | 2016-05-11 | Ap Machinery Corp | 車用省力同步煞車把手結構改良 |
TWM528945U (zh) * | 2016-05-13 | 2016-09-21 |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具高變動剎車比例範圍之煞車連動系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67746A (en) * | 1979-05-03 | 1981-05-19 | Pruett Earl M | Single hand-operated dual brake actuator |
US4644816A (en) * | 1981-02-20 | 1987-02-24 | Acrow Pty. Limited | Brake actuator |
JP2901386B2 (ja) * | 1991-07-15 | 1999-06-0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のブレーキ装置 |
-
2016
- 2016-10-11 TW TW105132693A patent/TWI607908B/zh active
- 2016-12-22 JP JP2016249176A patent/JP6300895B1/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30426U (en) * | 2011-04-15 | 2012-06-01 | Chun-Ming Lv | Wheel disc hydraulic brake synchronous brake sequence controlling device for two-wheel vehicle |
TW201313542A (zh) * | 2011-07-07 | 2013-04-01 | Sram Llc | 用於把手桿操縱式載具之剎車系統之可變比率連桿組 |
TWM460828U (zh) * | 2013-05-17 | 2013-09-01 | Shao-Xuan Qiu | 煞車裝置 |
TWM521584U (zh) * | 2015-12-04 | 2016-05-11 | Ap Machinery Corp | 車用省力同步煞車把手結構改良 |
TWM528945U (zh) * | 2016-05-13 | 2016-09-21 |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具高變動剎車比例範圍之煞車連動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00895B1 (ja) | 2018-03-28 |
JP2018062332A (ja) | 2018-04-19 |
TW201813846A (zh) | 2018-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68194A1 (zh) | 双重连动安全刹车系统 | |
JP5641730B2 (ja) | 回生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回生ブレーキ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 |
CN107914816B (zh) | 双重连动安全刹车系统 | |
TWM412127U (en) | Improved front and rear wheel brake control device | |
BR112015023933A2 (pt) | dispositivo de freio para um veículo motor de duas rodas | |
JP2009012660A (ja) | 安全制動器 | |
TWI607908B (zh) | 雙重連動安全煞車系統 | |
TW201716285A (zh) | 分離式可變比例之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及其車輛 | |
JP2017109542A (ja) | 車両の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 |
CN203473165U (zh) | 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 |
CN101244745A (zh) | 手把制动脚踏板制动分同作用装置 | |
CN201825178U (zh) | 一种踏板车 | |
JP2010195332A (ja) | 車両のブレーキ装置 | |
JP2014046733A (ja) | 自動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
KR101311753B1 (ko) | 자전거 안전 브레이크장치 | |
CN207345838U (zh) | 一种矿用蓄电池电机车制动装置 | |
TWI693178B (zh) | 省力雙輪同步煞車裝置 | |
CN202243905U (zh) | 两轮摩托车后轮刹车装置 | |
JP5951704B2 (ja) | 回生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回生ブレーキ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 |
CN106585839A (zh) |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平衡机构 | |
TWM369301U (en) | Linking device for front brake and rear brake of bicycle | |
US588697A (en) | Bicycle or other vehicle | |
RU132400U1 (ru) |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ем | |
KR20140105817A (ko) | 연계효과를 가지는 브레이크 시스템 | |
KR20160021965A (ko) | 자전거 브레이크 장치 및 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