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8276B -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 Google Patents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8276B
TWI598276B TW104123869A TW104123869A TWI598276B TW I598276 B TWI598276 B TW I598276B TW 104123869 A TW104123869 A TW 104123869A TW 104123869 A TW104123869 A TW 104123869A TW I598276 B TWI598276 B TW I5982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ucible
packaging member
frame
state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3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0618A (zh
Inventor
藤野俊輝
小石勇雄
坂口勉
武內正之
渡辺泰史
Original Assignee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0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2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 B65D43/162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the container, the lid and the hinge being made of one 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5/00Accessories for container 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5/02Locking devices; Means for discourag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or removal of closure
    • B65D55/024Closures in which a part has to be ruptured to gain access to th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0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B65D81/025Containers made of sheet-like material and having a shape to accommodate cont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Description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包裝可拆卸地可安裝至影像形成設備的匣之包裝構件及關於一種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中之匣。
影像形成設備的實例可包括電子照相複印機、電子照相印表機(例如雷射光印表機、發光二極體印表機、或類似物)、傳真機、文字處理機、及類似物。此外,匣包括例如,作為影像承受構件的電子照相感光構件,或係藉由整體地組合電子照相感光構件與作用於電子照相感光構件的顯影裝置成一單元所製備而成的匣,其可拆卸地可安裝至影像形成設備。
此外,包裝構件係用於當匣在運輸時保護匣免於外在的震動及衝擊。
使用電子照相處理的電子照相形成設備,如印表機,均勻地將電子照相感光構件充電以作為影像承受構件,然後藉由選擇性曝露電子照相感光構件於光線而形 成潛像。然後,潛像以顯影劑來顯影成要被看到的顯影劑影像。顯影劑影像然後被轉印至紀錄材料(媒介)。
藉由施加熱及壓力至被轉印的顯影劑影像,顯影劑影像固定在紀錄材料上,以致影像被記錄。
這種傳統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伴隨著顯影劑的供給及各種處理裝置的維護。
作為用於促進這種顯影劑供給操作及維護的裝置,全部或部份的電子照相感光影像、充電裝置、顯影裝置、清潔裝置、及類似物,係在框體中整體地組合成一處理匣。處理匣可拆卸地可安裝至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的處理匣類型被運用。
根據處理匣類型,處理匣的維護能以由使用者自行更換的形式來施行,因此可能顯著地改善生產力。對於這種可拆卸地可安裝性,使用者更換該匣。在此情況,一般而言,匣自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主總成被取出,然後更換以一新匣。
在此,自製造工廠運送來的新匣被包裝在用來在運輸期間保護匣免於震動及衝擊的包裝構件中。此外,在新匣安裝於設備主總成的時候,拆開包裝構件,然後握持匣的握持部以自包裝構件取出匣。然後,匣被安裝在設備主總成中。
作為用於包裝匣與用於在運輸期間保護匣免於震動及衝擊的包裝構件,各種包裝構件如日本專利第3639834號及日本專利申請案早期公開(JP-A)第Hei 4- 114173號所說明。
在這些包裝構件中,根據JP-A Hei 4-114173號中的構成,包裝構件係藉由沿匣外部構形擠出(模製)所製備的構件。包裝構件設有許多突出及凹陷,藉此匣被支撐。此外,在包裝構件端部的開口被覆蓋以模製符合匣外部構形的帽蓋(蓋)。
然而,日本專利第3639834號及JP-A Hei 4-114173號的構成涉及以下問題。
為了相對於包裝構件在匣的電子照相感光構件各端部對於感光構件的軸向方向來固定匣,提供作為一獨立構件的蓋,以致作成匣對於軸向方向的位置限制。由於此緣故,包裝構件的構成複雜,且成本增加。此外,當匣自包裝構件取出時,包裝構件的蓋自包裝構件側表面開口沿軸向方向滑動,因而自包裝構件分開。然後,匣在軸向方向滑動,因而自包裝構件被取出。亦即,為了讓使用者自包裝構件取出匣,須要施行複雜的步驟。
本發明的一主要目的係提供能夠在運輸期間保護匣免於震動及衝擊的包裝構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係提供包裝在包裝構件中的匣。
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包裝構件,其用於包裝一匣,該匣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一影像形成設 備且包括用於握持該匣的一握持部,該握持部設於自穿過該匣的中心的中心線對於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偏移的位置,該包裝構件包含:(i)一框體部,包括作為該匣的入口的一開口,用於容置該匣的一第一凹陷部,及設於該第一凹陷部用於限制該匣在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的位置的一限制部;及(ii)一罩蓋部,設為藉由一樞軸部可旋轉地連接至該框體部,用於可開啟地覆蓋該開口,其中該限制部限制該匣的位置,以致該匣係位於該握持部對於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比該匣的中心線離該樞軸部還遠的位置,且位於交叉於該匣進入該框體部的進入方向的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係提供一種包裝構件,其用於包裝一匣,該匣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一影像形成設備,及包括具有用於握持該匣的一握持部的一第一框體,且包括連接至該第一框體的一第二框體,該包裝構件包含:(i)一框體部,包括作為該匣的入口的一開口,用於容置該匣的一第一凹陷部,及設於該第一凹陷部用於限制該匣在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的位置的一限制部;及(ii)一罩蓋部,設為藉由一樞軸部可旋轉地連接至該框體部,用於可開啟地覆蓋該開口,其中該限制部限制該匣的位置,以致該握持部係位於對於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比該第二框體離該樞軸部還遠的位置,且位於交叉於該匣進入該框體部的進入方向的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匣,其被 包裝在一包裝構件中且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一影像形成設備,其中該匣包括用於握持該匣的一握持部,該握持部設於自穿過該匣的中心的中心線對於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偏移的位置,該包裝構件包含:(i)一框體部,包括作為該匣的入口的一開口,用於容置該匣的一第一凹陷部,及設於該第一凹陷部用於限制該匣在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的位置的一限制部;及(ii)一罩蓋部,設為藉由一樞軸部可旋轉地連接至該框體部,用於可開啟地覆蓋該開口,其中該限制部限制該匣的位置,以致該匣係位於該握持部對於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比該匣的中心線離該樞軸部還遠之位置,且位於交叉於該匣進入該框體部的進入方向的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態樣,提供一種匣,其被包裝在一包裝構件中且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一影像形成設備,其中該匣包括具有用於握持該匣的一握持部的一第一框體,及包括連接至該第一框體的一第二框體,該包裝構件包含:(i)一框體部,包括作為該匣的入口的一開口,用於容置該匣的一第一凹陷部,及設於該第一凹陷部用於限制該匣在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的位置的一限制部;及(ii)一罩蓋部,設為藉由一樞軸部可旋轉地連接至該框體部,用於可開啟地覆蓋該開口,其中該限制部限制該匣的位置,以致握持部係位於對於交叉於該匣的縱向方向的方向離比該第二框體離該樞軸部還遠的位置,且位於交叉於該匣進入該框體部的進入方向的方向。
本發明的此等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在考量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以下說明連同隨附圖式將會更加明白。
1‧‧‧影像形成設備
2‧‧‧設備主總成
3‧‧‧可開式門
4‧‧‧感光鼓
4a‧‧‧鼓驅動聯結件
4b‧‧‧外露部
5‧‧‧充電滾輪
6‧‧‧顯影滾輪
6a‧‧‧芯材
6b‧‧‧外露部
7‧‧‧清潔刮刀
8‧‧‧清潔框體,清潔單元,第一框體
9‧‧‧顯影裝置,顯影單元,第二框體
10‧‧‧曝光視窗部
11‧‧‧中介轉印帶單元
12‧‧‧轉印帶
13‧‧‧驅動滾輪
14‧‧‧轉動滾輪
15‧‧‧張力滾輪
16‧‧‧初轉印滾輪
17‧‧‧次轉印滾輪
18‧‧‧紙張進給單元
19‧‧‧紙張進給盤
20‧‧‧紙張進給滾輪
21‧‧‧定像單元
22‧‧‧紙張卸出單元
23‧‧‧紙張卸出盤
24‧‧‧驅動側覆蓋構件
24b‧‧‧第一將受限部
24f‧‧‧第三將受限部
24g‧‧‧第一將受限部
25‧‧‧非驅動側覆蓋構件
25b‧‧‧第一將受限部
25f‧‧‧第三將受限部
25g‧‧‧第一將受限部
26‧‧‧清潔容器
26a‧‧‧殘留色劑容置部
26c‧‧‧第二將受限部
28‧‧‧推頂彈簧
29‧‧‧顯影框體
29b‧‧‧開口
29c‧‧‧色劑容置室
29d‧‧‧第四將受限部,芯材通孔
31‧‧‧顯影刮刀
33‧‧‧顯影劑供給滾輪
33a‧‧‧芯材
34R、34L‧‧‧顯影裝置端部密封構件
35‧‧‧撓性片構件
37R、37L‧‧‧供給滾輪軸封
38‧‧‧驅動側軸承
39‧‧‧非驅動側軸承
40‧‧‧顯影滾輪齒輪
41‧‧‧供給滾輪齒輪
42‧‧‧顯影裝置驅動輸入齒輪
42a‧‧‧顯影裝置驅動聯結件
43‧‧‧匣盤
45‧‧‧握持部
46‧‧‧包裝構件
46a‧‧‧連接部
46a1‧‧‧拆開部
46b‧‧‧容置空間
47‧‧‧框體部
47a‧‧‧凸緣部
47b‧‧‧第一限制部
47c‧‧‧第一凹陷部
47c1‧‧‧第一開口
47f‧‧‧第三限制部
47g‧‧‧第一限制部
48‧‧‧罩蓋部
48a‧‧‧凸緣部
48b‧‧‧第二凹陷部
48b1‧‧‧第二開口
48c‧‧‧第二限制部
48d‧‧‧第四限制部
48g‧‧‧限制部
49‧‧‧樞軸部
49a‧‧‧旋轉軸桿
58‧‧‧側面
59‧‧‧側面
70‧‧‧殘留色劑收集片構件
102‧‧‧設備主總成
109a‧‧‧第一邊緣線
109b‧‧‧第二邊緣線
129‧‧‧顯影框體
129b‧‧‧第三將受限部
129c‧‧‧第二將受限部
139b‧‧‧第三將受限部
139c‧‧‧第一將受限部
139f‧‧‧第三將受限部
139g‧‧‧第三將受限部
144b‧‧‧第一將受限部
144f‧‧‧第三將受限部
144g‧‧‧第一將受限部
145‧‧‧握持部
146‧‧‧包裝構件
146a‧‧‧連接部
147‧‧‧框體部
147a‧‧‧凸緣部
147b‧‧‧限制部
147c‧‧‧第一凹陷部
147c1‧‧‧第一開口
147g‧‧‧限制部
148‧‧‧罩蓋部
148a‧‧‧凸緣部
148b‧‧‧第二凹陷部
148b1‧‧‧第二開口
148c‧‧‧限制部
149‧‧‧樞軸部
149a‧‧‧旋轉軸桿
158‧‧‧側面
159‧‧‧側面
a‧‧‧旋轉軸
c‧‧‧高度
C、D、E、G1、G2、H1、H2、J、W1、W2、X1、X2、Y1、Y2、Z1、Z2‧‧‧方向
LB‧‧‧雷射掃描單元
M‧‧‧中間線
P‧‧‧匣
PY‧‧‧第一匣
PM‧‧‧第二匣
PC‧‧‧第三匣
PK‧‧‧第四匣
Q、QY、QM、QC、QK‧‧‧匣
S‧‧‧紀錄材料
Z‧‧‧雷射光
圖1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匣在包裝構件中的包裝狀態之示意剖視圖。
圖2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影像形成設備主總成的實例之示意剖視圖。
圖3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匣的實例之示意剖視圖。
圖4(a)及圖4(b)係各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匣的實例之示意立體圖。
圖5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影像形成設備的一狀態之示意剖視圖,在該狀態下,匣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
圖6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卸除及安裝匣至匣盤的操作之示意剖視圖。
圖7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顯影裝置的實例之示意立體圖。
圖8(a)及圖8(b)係各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包裝構件之示意立體圖。
圖9(a)及圖9(b)係各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匣可自包裝構件拆卸的狀態之示意立體圖。
圖10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包裝構件的匣包裝狀態之示意立體圖。
圖11(a)及圖11(b)係各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匣及包裝構件的匣包裝狀態之示意剖視圖。
圖12係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匣被包裝在其中的包裝構件的拆開狀態之示意剖視圖。
圖13(a)及圖13(b)係各顯示第二實施例中的顯影裝置的實例之示意立體圖。
圖14係顯示第二實施例中的顯影裝置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的狀態之示意剖視圖。
圖15係顯示第二實施例中的匣被包裝在其中的包裝構件之示意剖視圖。
(第一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將參照圖2至圖12作說明。
附帶說明,在以下諸實施例中,以作為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之四個匣可拆卸地可安裝至其的全彩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作為實例來說明。
然而,要安裝至影像形成設備的匣的數目不限制於四個但可適當地依所欲來設定。
舉例來說,在用於形成單色影像的影像形成設備的情況,要安裝在影像形成設備中的匣的數目係一 個。此外,在以下諸實施例,印表機作為影像形成設備實例係示例說明。
然而,影像形成設備不限制於印表機。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例如其他影像形成設備,諸如影印機、傳真機、及具有結合這些機器功能的多功能事務機。
<影像形成設備的一般結構>
首先,圖2係此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設備的示意剖視圖。
如圖2所示,影像形成設備1係使用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的四色全彩雷射印表機,且影響在紀錄材料S上的彩色影像形成。影像形成設備1係屬於處理匣可卸除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且彩色影像形成在紀錄材料S上的處理匣類型。
在此,對於影像形成設備1,可開式門3設於其上的側面(表面)係指為前側(表面),相對於前側(表面)的側面(表面)係指為後側(表面)。此外,當影像形成設備1自前表面視之時,右側係指為驅動側,左側係指為非驅動側。
在設備主總成2中,由第一匣PY、第二匣PM、第三匣PC、第四匣PK所組成的四個匣P在水平方向被提供且被配置。個別的第一至第四匣(PY至PK)具有同樣的電子照相處理機構,但具有彼此不同顏色的顯影劑(色劑)。旋轉驅動力自設備主總成2的驅動輸出部 (未示)傳遞至第一至第四匣P(PY到PK)。此外,偏置電壓(充電偏壓、顯影偏壓及類似者)自設備主總成2(未示)供給至第一至第四匣P(PY至PK)。
第一至第四匣P(PY到PK)各自包括第一框體,其具有電子照相感光構件(以下係指為感光鼓)4,且具有使用為作用於感光鼓4的處理裝置之充電裝置及清潔裝置。第一框體係指為清潔單元8。
此外,第一至第四匣P(PY到PK)各自包括顯影裝置9,其係為具有用於顯影感光鼓4上的靜電潛像的顯影裝置之第二框體。
清潔單元8及顯影裝置9係相互連接。充電滾輪5係使用為充電裝置。清潔刮刀7係使用為清潔裝置。顯影劑攜附構件(以下指為顯影滾輪)6使用為顯影裝置。匣更明確的構成於以下說明。
第一處理匣PY在其顯影(裝置)框體29中容置黃色(Y)色劑,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上形成黃色色劑影像。第二處理匣PM在其顯影框體29中容置洋紅色(M)色劑,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上形成洋紅色影像。第三處理匣PC在其顯影框體29中容置靛青色(C)色劑,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上形成靛青色色劑影像。第四處理匣PK在其顯影框體29中容置黑色色劑(K),並在感光鼓4的表面上形成黑色色劑影像。
如圖2所示,作為曝光裝置的雷射掃描單元LB設於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上 方。此雷射掃描單元LB輸出對應於影像資訊的雷射光Z。然後,雷射光Z穿過各匣P的曝光視窗部10,以致感光鼓4的表面承受雷射光Z的掃描曝光。
作為轉印構件的中介轉印帶單元11設於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下方。此中介轉印帶單元11包括驅動滾輪13、轉動滾輪14、及張力滾輪15,並包括被滾輪所延伸及拉伸的轉印帶12。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至PK)各自的感光鼓4係以其下表面接觸至轉印帶12的上表面。合力接觸部係主要的轉印部。初轉印滾輪16設於轉印帶12內側、相對於關聯的感光鼓4。次轉印滾輪17設為相對於轉動滾輪14、與轉印帶12接觸。轉印帶12與次轉印滾輪17間的合力接觸部係次轉印部。
紙張進給單元18設於中介轉印帶11下方。此紙張進給單元18包括紀錄材料S的紙張堆疊於其中之紙張進給盤19,且包括紙張進給滾輪20及類似物。
定像單元21及紙張卸出單元22設在圖2中的設備主總成2的左上側。紙張卸出盤23被界定在設備主總成2的上表面。
色劑影像藉由設於定像單元21中的定像裝置被定像在紀錄材料S上,然後紀錄材料S被卸出至卸出盤23上。
<影像形成操作>
接著,用於形成全彩影像的操作如下。第一至第四匣P(PY至PK)的感光鼓4以預定速度(圖3中的箭號D方向及圖2中的反時針方向)被旋轉地驅動。轉印帶12亦在與感光鼓4旋轉方向(在他們的接觸部)的相同方向(圖2中箭號C的方向)以對應於感光鼓4速度的速度被旋轉地驅動。
雷射掃描單元LB亦被驅動。與雷射掃描單元LB的驅動同步,各匣P的感光鼓4的表面係藉由充電滾輪5以預定極性及預定電勢來充電。掃描單元LB以雷射光Z依照關聯的訊號來掃描及曝光各感光鼓4的表面。結果,依照關聯顏色的影像訊號之靜電潛像形成在各感光鼓4的表面上。因此產生的靜電潛像藉由以預定速度被旋轉地驅動(圖3中的箭號E方向或圖2中的順時針方向)的顯影滾輪6而顯影。
藉由如上說明的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操作,在第一匣PY的感光鼓4上,對應於用於全彩影像的黃色組成之黃色色劑影像被形成。然後,色劑影像被初步地轉印至轉印帶12上。
類似地,在第二匣PM的感光鼓4上,對應於用於全彩影像的洋紅組成之洋紅色色劑影像被形成。然後,色劑影像被初步地轉印加疊至已經轉印在轉印帶12上的黃色色劑影像上。
類似地,在第三匣PC的感光鼓4上,對應於用於全彩影像的靛青色組成之靛青色色劑影像被形成。然 後,色劑影像被初步地轉印加疊至已經轉印在轉印帶12上的黃色及洋紅色色劑影像上。
類似地,在第四匣PK的感光鼓4上,對應於用於全彩影像的黑色組成之黑色色劑影像被形成。然後,色劑影像被初步地轉印加疊至已經轉印在轉印帶12上的黃色、洋紅色、及靛青色色劑影像上。
以此方式,用於四色全彩影像之未定像的黃色、洋紅色、靛青色、及黑色影像被形成在轉印帶12上。
另一方面,紀錄材料S的紙張以預定的控制時機被一一分開並進給。紀錄材料S以預定的控制時機導入至次轉印滾輪17與轉印帶12之間的接觸部之次轉印部。結果,在紀錄材料S輸送至次轉印部的處理中,疊加在轉印帶12上的四色色劑影像共同地轉印至紀錄材料S的表面上。
<匣的結構>
圖4(a)及圖4(b)係各匣P(PY、PM、PC、PK)自不同角度(方向)視之的示意立體圖。在以下說明,個別的匣P(PY至PK)具有相同的構成,因此共同以匣P作說明。
匣P具有在作為縱向方向(箭號X方向)的感光鼓4的旋轉軸桿a的方向延伸之實質長方體形狀,且包括清潔單元8、顯影裝置9、驅動側覆蓋構件24、及非 驅動側覆蓋構件25。
圖4(a)係匣P自驅動側視之的示意立體圖,而圖4(b)係匣P自非驅動側視之的示意立體圖。匣P具有雙框體結構,在其中固定在清潔單元8上的驅動側覆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覆蓋構件25繞著擺動中心(圖4(a)中由鏈線所指的軸a)旋轉地支撐顯影裝置9。附帶說明,顯影裝置9在一定的方向(圖3中箭號W1的方向)被彈簧(未示)或類似物推頂,惟稍後明確說明。
如圖3所示,清潔單元(鼓單元)8係由感光鼓4、充電滾輪5、包括清潔刮刀7的清潔容器26、及握持部45所構成。如圖4(a)及圖4(b)所示,感光鼓4藉由驅動側覆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覆蓋構件25旋轉地支撐,並自鼓驅動聯結件4a獲得設備主總成2的馬達(未示)的驅動力,並因而被旋轉地驅動(圖3中的箭號D方向)。
如圖3所示,充電滾輪5係藉由清潔容器26的充電滾輪軸承27旋轉地支撐於其端部,且與感光鼓4表面的接觸利用感光鼓4的旋轉而被驅動。此時,為了將感光鼓4的表面均勻地充電,充電滾輪5藉由在其各端部的充電滾輪推頂彈簧28推頂著感光鼓4。清潔刮刀7係固定在清潔容器26上,且其彈性橡膠端部係設置為以反向於旋轉方向的方向(圖3中的箭號D方向)與感光鼓4接觸。在影像形成期間,清潔刮刀7刮除殘存於感光鼓4上的轉印殘留色劑來清潔感光鼓4的表面。此時,為了完 全地刮除轉印殘留色劑,清潔刮刀7的末端以預定壓力接觸至感光鼓4的表面。
此外,自感光鼓4的表面被清潔刮刀7刮除的轉印殘留色劑係當作廢棄(殘留)色劑而容置於清潔容器26的殘留色劑容置部26a。為此目地,在清潔容器26上,用於防止殘留色劑漏出其與感光鼓4或清潔刮刀7之間的縫隙之殘留色劑收集片構件70係對於感光鼓4的縱向方向固定。此外,在清潔刮刀7的各縱向端部設有清潔刮刀端部密封構件(未示)。
握持部45係使用者握持匣P的部位,且與清潔容器26整體地安裝或為獨立件。然而,依照於影像形成設備1的構成,在某些情況,相對於設備主總成2的匣P的安裝及卸除位置,稍後說明,與此實施例的情況不同。在此情況,握持部45亦可設在顯影框體29上。
在此實施例中,匣P係實質長方體。六側面中,側面58包括用於允許色劑影像自感光鼓4轉印至上述中介轉印帶單元11的外露部4b。相對於側面58的側面59包括上述的握持部45。
此外,如圖4(a)及圖4(b)所示,匣P包括以下部位,其中當匣P包裝在稍後所述包裝構件46中時其於包裝構件46中的部位的位置被限制。亦即,第一將受限部24b、25b、24g、與25g在垂直向下方向(Z2方向)及水平方向(Y1及Y2方向)相對於包裝構件46受到位置上的限制。此外,第二將受限部26c的運動相對於 包裝構件46在垂直向上方向(Z1方向)被限制。此外,第三將受限部24f與25f的運動在匣P的縱向方向(亦即感光鼓4的軸向方向,X1及X2方向)被限制。附帶說明,藉由使用上述個別的將受限部對於匣P在包裝構件46中之位置限制將稍後明確說明。
<匣的安裝及卸除構成>
接著,將說明匣P相對於設備主總成2的安裝及卸除操作。
圖5係顯示於匣盤43自設備主總成2拉出且因而匣P可拆卸地可安裝至匣盤43的狀態之示意剖視圖。圖6係描繪匣P卸除自或安裝至匣盤43的操作之示意剖視圖。
如圖5所示,在設備主總成2內,設有匣P可安裝於內的匣盤43。匣盤43構成為在對於設備主總成2為實質水平方向的G1及G2方向可線性移動(可拉動及可推動)。此外,匣盤43能夠處於安裝位置,及匣盤43自安裝位置拉出的拉出位置。
首先,將說明用於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2中的安裝操作。可開式門3被開啟,然後匣盤43於圖5箭號所指的G1方向移動來移動至拉出位置。在此狀態,匣P自箭號H1方向安裝在匣盤43中而被固持。固持匣P的匣盤43於圖6所示的箭號G2方向移動,以致匣盤43移動至安裝位置。然後,可開式門3關閉,以致完成匣P 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中的操作。
然後,將說明匣P自設備主總成2卸除操作。類似於匣P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中的操作,匣盤43移動至拉出位置。在此狀態下,匣P以圖6所示箭號H2方向卸除,以致完成匣P自設備主總成2中卸除的操作。藉由上述操作,匣P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附帶說明,匣P自包裝構件46至設備主總成2的安裝處理將稍後明確說明。
<顯影裝置的結構>
如圖3及圖7所示,顯影裝置9具有長形形狀,其中作為顯影裝置的顯影滾輪6在作為縱向方向的旋轉軸方向上延伸。除了顯影滾輪6,顯影裝置9係由顯影框體29、顯影刮刀31、顯影裝置端部密封構件34R與34L、撓性片構件35、及供給滾輪軸封37R與37L(圖7)所構成。此外,如圖3所示,顯影框體29包括用於容置色劑的色劑容置室29c,以及包括用於允許色劑自色劑容置室29c排出的開口29b。顯影滾輪6及顯影劑供給滾輪33係設於靠近開口29b。此外,如圖7所示,顯影滾輪6的軸桿(芯材6a)端部係由安裝在顯影框體29側表面上的驅動側軸承38與非驅動側軸承39旋轉地支撐。此外,顯影滾輪齒輪40及供給滾輪齒輪41分別設於顯影滾輪6的芯材6a與顯影劑供給滾輪33的芯材33a之驅動側端部,並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入齒輪A2銜接。顯影裝置驅 動輸入齒輪42包括顯影裝置驅動聯結件42a,驅動輸出聯結件(未示)與之位於設備主總成2,以致用於設備主總成2的驅動馬達(未示)的驅動力被傳遞且因而顯影滾輪6與顯影劑供給滾輪33以預定速度被旋轉地驅動。顯影刮刀31係約0.1mm厚的彈性金屬板,顯影刮刀31的自由端對於寬度方向係以反向於旋轉方向(圖3中的箭號E方向)接觸至顯影滾輪6。
如圖7所示,顯影裝置端部密封構件34R與34L設於顯影框體29的開口的末端,使得色劑被防止從作為第二框體的顯影框體29與顯影刮刀31、顯影滾輪6之間的縫隙而洩漏。此外,撓性片構件35係設為在片構件35相對於顯影框體29開口處的顯影刮刀31的一側沿著縱向方向與顯影滾輪6接觸,因而防止色劑從顯影框體29與顯影滾輪6之間的縫隙洩漏。此外,供給滾輪軸封構件37R與37L係安裝在顯影供給滾輪33的芯材33a上於顯影框體29外側的外露部,因而防止色劑自芯材33a與設於顯影框體29上的芯材通孔29d之間的縫隙洩漏。
顯影裝置(顯影單元)9一直被推頂彈簧(未示)以一方向(圖3中的箭號W1方向)推頂,在此方向顯影滾輪6係以圖4所示的擺動中心(軸a)作為中心來接觸感光鼓4。在影像形成期間,藉由驅動,顯影劑供給滾輪33及顯影滾輪6旋轉並相互摩擦,以致顯影劑框體29中的色劑被帶到顯影滾輪6上。顯影刮刀31調節形成在顯影滾輪6的周圍表面上之色劑層的厚度,且同時,施 加由其與顯影滾輪6藉由接觸壓力而產生的摩擦電荷至色劑。然後,在顯影滾輪6與感光鼓4之間的接觸部,顯影滾輪6上的帶電色劑沉積在靜電潛像上,以致靜電潛像顯影。
此外,在非影像形成期間,顯影滾輪6與感光鼓4隔開,因而防止其在表面的變形。亦即,顯影裝置9係構成為可相對於清潔單元8移動,且因而能夠移動顯影滾輪6朝向並離開感光鼓4。
<包裝構件的結構>
參照圖1、圖8、圖9、及圖10來說明包裝構件46的結構。
圖1係顯示匣P在此實施例的包裝構件46中的包裝狀態的示意剖視圖。圖8(a)及圖8(b)係示意立體圖,自不同角度視之,各顯示此實施例的包裝構件46。圖9(a)及圖9(b)係示意立體圖,自不同角度視之,各顯示匣P從此實施例的包裝構件46的可拆卸狀態。在此,當匣P被容置在包裝構件46中時,包裝構件46的縱向方向相同於匣P的縱向方向(X1與X2方向)。圖10係顯示此實施例的包裝構件46的匣包裝狀態之示意立體圖。
如圖8(a)及圖8(b)所示,包裝構件46係由框體部47、罩蓋部48、及樞軸部49所構成。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係繞著樞軸部49的旋轉軸桿49a(圖1) 可相對於彼此旋轉。構成包裝構件46的框體部47、罩蓋部48、及樞軸部49各由塑膠(樹脂材料)諸如聚對酞酸乙二酯(PET)或聚丙烯(PP)的薄板(片)所構成,且樹脂材料能由真空成型、壓製成型、或射出成型來模製。然而,樹脂材料能運用真空成型而不昂貴地模製。
如圖8所示,框體部47包括具有設有第一開口47c1的凹陷形狀之第一凹陷部47c。此外,罩蓋部48包括具有設有第二開口48b1的凹陷形狀之第二凹陷部48b。此外,在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凸緣部47a與48a形成為分別環繞第一凹陷部47c及第二凹陷部48b。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在樞軸部49相連接,因而整體地模製。此外,罩蓋部48能夠處於罩蓋部48能夠覆蓋框體部47的第一開口47c1(圖1及圖11)的關閉位置及第一開口47c1係開啟(圖12)的開啟位置。
將說明匣P在包裝構件46中的安裝。匣P,如圖9(a)及圖9(b)所示,係以第一狀態被支撐在包裝構件46的框體部47。此稍後將會明確地說明。在此,在第一狀態下,如圖9(a)及圖9(b)所示,以箭號Z2方向通過第一開口47c1置入包裝構件46的匣P係可拆卸地安裝在包裝構件46中。此外,在第一狀態下,匣P係由框體部47所固持,且框體部47覆蓋匣P之感光鼓4的外露部4b(圖4(b))。此外,在第一狀態下,感光鼓4的外露部4b被防止接觸框體部47的內側表面,且使用者能夠握持匣P的握持部45。此外,從圖9(a)及圖9 (b)所示的狀態,罩蓋部48繞著樞軸部49的旋轉軸桿49a向框體部47旋轉,以致罩蓋部48的凸緣部48a接觸到框體部47的凸緣部47a,如圖10所示。之後,框體部47的凸緣部47a及罩蓋部48的凸緣部48a部份地或全部地相互接合。結果,如圖1所示,框體部47的第一凹陷部47c及罩蓋部48的第二凹陷部48b聯合地形成連接部46a(圖1及圖10)。因此,容置空間46b係建立於包裝構件46內,以致包裝構件46係處在匣P能夠被容置到容置空間46b中(圖10)的第二狀態(包裝狀態)下。在此第二狀態下,罩蓋部48的第二凹陷部48b覆蓋整個匣P或部份匣P,以容置實質上為長方體的匣P的握持部45。附帶說明,連接部46a包括在樞軸部49相對位置的拆開部46a1。雖然稍後將會說明細節,使用者從連接部46a的拆開部46a1拆封(拆開)包裝構件46。此外,亦可能運用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未在拆開部46a1接合之構成。藉由上述包裝,整個匣P由將被放置在包裝狀態下的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所覆蓋(圖1及圖10)。附帶說明,在圖1中,框體部47的凸緣部47a及罩蓋部48的凸緣部48a相互連接而容置匣P之連接部46a形成於從縱向方向視之大約匣P的高度c的1/2的位置,但不限制於此。舉例來說,連接部也可設於匣P的高度C的高點。此外,匣P係實質長方體,且包裝構件46包括相似外型的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然而,匣P可具有任何形狀,且如果要以包裝構件46覆蓋保護的整個匣P或部份匣P, 包裝構件也可具有任何形狀。此外,作為框體部47的凸緣部47a與罩蓋部48的凸緣部48a間的接合方法,可能使用(熱料)熔接黏著接合、雙面膠帶接合、鉤接、或類似方法。然而,只有在凸緣部47a與48a能相互接合時才需接合方法,且並不限制以上方法。亦即,亦可能運用一構成,在其中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為個別的構件且凸緣47a與48a互相接合。
接著,將說明匣P在包裝狀態下藉由包裝構件46的位置限制。為了實施匣P在X1及X2方向的位置限制,如圖8(a)及圖8(b)所示形成在框體部47的內側表面、對應於匣P的縱向末端之一對第三限制部47f接觸到圖9(a)及9(b)所示的匣P的第三將受限部24f與25f。據此,匣P在X1及X2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在上述第一狀態。此外,為了實施如圖4(a)及圖4(b)所示匣P在Y1與Y2方向及Z2方向的位置限制,包裝構件46包括形成於圖8(a)及圖8(b)所示的框體部47上表面的第一位置47g與47b。在此,匣P以Z2方向進入框體部47。此外,Y1與Y2方向係交叉(垂直)於匣P的縱向方向且交叉(垂直)於匣P進入框體部47的Z2方向之方向。Y1與Y2方向亦稱為側向方向。
然後,第一限制部47g與47b係接觸到第一將受限部24g、25g、24b、與25b,如圖9(a)及圖9(b)所示。據此,匣P在Y(Y1及Y2)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在上述的第一狀態。此外,如圖8(a)及圖8(b) 所示,第二限制部48c形成在罩蓋部48中。此外,第二限制部48c係如圖9(a)及圖9(b)所示形成在對應於包裝構件46的包裝狀態(第二狀態)下匣P的第二將受限部26c的位置。此外,對於在包裝狀態(第二狀態)下的匣P,第二將受限部26c接觸罩蓋部48的第二限制部48c。結果,匣P的運動在匣P與第一限制部47b隔開的Z1方向上被限制,以致作成成匣的位置限制。亦即,在如圖9(a)及圖9(b)所示的第一狀態下,匣P對於相反於重力方向的Z1方向未被限制。在上述包裝狀態(第二狀態)下,包裝構件46在如圖8所示的限制部47f、47b、48g、及47g以外的部位並未接觸匣P。由於此緣故,當震動及衝擊在運送期間產生時,包裝構件46在各限制部以外的部位產生彈性變形及塑性變形,以致包裝構件46能夠在運輸期間吸收震動及衝擊。因此,包裝構件46在運輸期間未直接傳遞震動及衝擊至感光鼓4及處理裝置且因而作用為用來保護匣P的保護構件。據此,自匣P移除用於保護感光鼓4的鼓閘板也變得可能。此外,包裝構件46的各限制部可在任何位置接觸到匣P,如果此位置不是在靜電潛像將被形成於匣P的感光鼓4上的區域。舉例來說,即使當限制部接觸到顯影框體29時,可獲得類似的功效。然而,當第三將受限部24b與25b具有高度剛性時,在運輸期間匣P較不會因衝擊等損壞。此外,在第一狀態下,匣P已經在X1、X2、Y1、Y2、及Z1方向受到包裝構件46的框體部47的位置限制。亦 即,為了固定匣P在包裝構件46中,當包裝構件46的狀態從第一狀態變為第二狀態時,匣P僅須以罩蓋部48覆蓋,以致組裝性質可進一步改善。此外,限制部47f、47b、48c、及47g形成於包裝構件46中,但也可構成為個別的構件。
如上所述,如圖4(a)所示,顯影裝置9如上述由固定在清潔單元8上的驅動側覆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覆蓋構件25旋轉地支撐。由於此緣故,如圖11(b)所示,有可能顯影裝置9以順時針方向(箭號W2方向)旋轉地移動抵抗匣P在運輸期間所產生震動及衝擊的推動力。此時,顯影裝置9藉由顯影裝置9被回復到顯影裝置9被該推動力推動的狀態而引起旋轉運動,以致有可能顯影裝置9碰撞清潔單元8且然後感光鼓4與顯影滾輪6之間的摩擦記憶顯現為影像缺陷。此外,於上已說明顯影裝置9包括推頂裝置諸如彈簧或類似物的情況,但在顯影裝置9不包括推頂裝置的構成中,在匣P的運輸期間亦有可能會發生類似的碰撞。在此,將說明於匣P的運輸期間在構件46中的顯影裝置9不會相對於清潔單元8輕易移動之固定方法。圖11(a)及圖11(b)係各顯示匣P包裝在包裝構件46中的包裝狀態之示意剖視圖。圖11(a)係顯示顯影裝置9被彈簧(未示)或類似物以反時針方向(箭號W1方向)朝向清潔框體(單元)8推頂且顯影滾輪6接觸感光鼓4之狀態。另一方面,圖11(b)顯示顯影裝置9相對於清潔框體8以順時針方向(箭號 W2方向)旋轉地移動抵抗推頂力之狀態。
顯影裝置9包括第四將受限部29d。此外,包裝構件46的罩蓋部48包括第四限制部48d形成於其內。其係如圖11(a)所示,對於以旋轉軸桿a(圖4(a)為中心的反時鐘方向(箭號W1方向),第四限制部48d設於第四將受限部的下游。因此,當匣P被包裝在包裝構件46中,顯影裝置9的第四將受限部29d被第四限制部48d所支撐,以致顯影裝置9在順時針方向(圖11(b)中的箭號W2方向)上過量的旋轉移動可被抑制。如上所述,藉由提供第四將受限部29d作為顯影裝置9的一部份且藉由形成第四限制部48d作為包裝構件46罩蓋部48的一部份,可能抑制顯影裝置9在順時針方向(圖11(b)中的箭號W2方向)過量的旋轉移動。結果,顯影裝置9與清潔單元8之間由於在匣P的運輸期間產生的震動及衝擊所造成的碰撞程度能被降低。結果,例如可能降低由於顯影滾輪6與感光鼓4之間的摩擦(滑動)的感光鼓4上的記憶程度。
<握持部與包裝構件間的關係>
匣P的握持部45與包裝構件46之間的位置關係參照圖11說明。匣P包括設為清潔單元8一部份的握持部45,且以清潔單元8、顯影裝置9及樞軸部49在Y1方向以此順序配置的狀態被包裝。然而,如上所述,握持部45在一些情況設為顯影裝置的一部分。在此情 況,匣P在樞軸部49、清潔單元8、及顯影裝置9配置於Y1方向的狀態下被包裝。
匣P自包裝構件46的卸除操作參照圖10及圖12說明。圖12係顯示匣P從包裝構件46可卸除(可拆卸)的狀態之示意剖視圖。匣P的卸除操作以揭開罩蓋部48、握持握持部45、卸除匣P、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2的順序來施行。
圖10中,使用者從拆開部46a1以未示出的手段分開可開啟地連接到框體部47的罩蓋部48之連接部46a。亦即,凸緣部48a從凸緣部47a所在的連接部46a被分開。然後,使用者在圖12中箭號R方向以樞軸部49的旋轉軸桿49a作為一軸地,旋轉地移動罩蓋部48。藉由罩蓋部48約180度的旋轉移動,匣P係處於卸除狀態(圖12),以致完成罩蓋部48的揭開操作。附帶說明,如果匣P係可卸除,罩蓋部48也可不旋轉180度。在此,使用者在拆開部46a1配置於前側的情況而非樞軸部49配置於前側的情況容易地施行包裝構件46的揭開操作。接下來,在包裝構件46的拆開部46a1配置於前側的狀態下,使用者施行揭開。
然後,使用者握持握持部45。在使用者旋轉地移動罩蓋部48之後,藉由握持握持部45,握持部45達成被使用者的握持。此時,如上所述,握持部45位於拆開部46a1側。由於此緣故,當罩蓋部48被揭開時,使用者輕易地辨識出握持部45,且能平順地施行握持部45的握持而沒有罩蓋部48對握持操作的障礙。
接著,將描述匣P在卸除後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的操作。在使用者藉由在圖12中所示的箭號J方向移動匣P來卸除匣P後,施行將匣P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中之操作。當使用者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2時,使用者被定位在設備主總成2對於圖5所示匣盤43拉出方向G1的下游側。此外,當使用者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2時,匣P的狀態為清潔單元8對於拉出方向G1而言係位於顯影裝置9的下游。此外,在此狀態下,對於如圖6所示的匣P的安裝方向H1,感光鼓4係位於下游側且握持部45係位於上游側。當使用者握持容置在包裝構件46中的匣P的握持部45時匣P的此狀態與匣P相同。亦即,使用者能以從包裝構件46卸除匣P的狀態來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46,如其現況。因此,使用者免於在匣P卸除後安裝至設備主總成2的期間將匣P從一隻手移位到另一隻手及手腕扭轉之不便,因而導致使用性的改善。在此,用語「上游」是指所修飾的方向所來自的一側,且用語「下游」是指所修飾的方向所朝向的一側。
如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當在運輸期間產生震動及衝擊時,包裝構件46允許在各限制部以外的部份產生彈性變形及塑性變形,且因而能夠吸收運輸期間的震動及衝擊。包裝構件46作用為能夠保護匣P免於運輸期間的震動及衝擊之匣包裝構件。
此外,匣P由作為用來旋轉地支撐感光鼓4的清潔框體的第一框體8,及由作為顯影框體、被第一框體支撐、用於支撐處理裝置的第二框體9所構成。此外, 包裝構件46包括用於限制第二框體9於容置空間46b內運動的第四限制部48d。結果,相對於匣P,在處理裝置與感光鼓4隔開的方向上,第二框體9的旋轉被限制,以致運輸期間的震動及衝擊被抑制。
此外,匣P在相對於感光鼓4處具有要被握持來從包裝構件卸除匣P的握持部45。此時,在垂直於感光鼓4的軸向方向的截面,感光鼓4配置在框體部47側,且握持部45配置在罩蓋部48側。結果,使用者在自包裝構件46拆開匣P的期間能從包裝構件46拿出匣P而不減少使用性。
附帶說明,在此實施例,運用匣P形成為實質長方體形狀且握持部45配置在相對於感光鼓4外露部的表面之構成,但本發明不限制於此。當匣P包裝在包裝構件46中時,亦可能施用本發明,當運用外露部4b容置在框體部47的第一凹陷部47c中且握持部45容置在罩蓋部48的第二凹陷部48b中之構成時。舉例來說,匣形成為實質三角柱形,且外露部設於非三角形側之側。此時,握持部配置於非相對於外露部側之側。亦在此情況,當匣包裝在包裝構件中時,本發明係適用,僅只須運用外露部容置在框體部的凹陷部中且握持部容置在罩蓋部的凹陷部中之構成。
如上所述,此實施例係關於用於包裝匣P的包裝構件46,且關於包裝在包裝構件46中的匣P。在此,匣P係由作為包括握持部45的第一框體之清潔單元 8,以及作為第二框體之顯影裝置9所構成。此外,包裝構件46係由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所構成,兩者藉由作為用於相對於彼此旋轉地支撐框體部47及罩蓋部48的旋轉軸之樞軸部49而相連接。框體部47包括第一凹陷部47c,且罩蓋部48包括第二凹陷部48b。此外,包裝構件46的諸部47與48係可各繞著作為旋轉中心的樞軸部49旋轉,且第一凹陷部47c及第二凹陷部48b形成為用來容置匣P的空間之容置空間46b。當匣P被包裝在包裝構件46的容置空間46b中時,匣P係被限制部47g與47b用以下方法將位置限制。亦即,對於垂直於感光鼓4的軸向方向X1與X2的方向及對於交叉於匣P進入框體部47的進入方向的方向,建立樞軸部49、顯影裝置9、及清潔單元8配置為此順序的狀態。結果,使用者容易去辨識握持部45,因為當使用者在拆開部46a1所在的前側拆開包裝構件46時,清潔單元8的握持部45的位置較接近使用者。此外,罩蓋部48不阻礙握持操作,且因此使用者容易去握持握持部45。由於此緣故,使用者能平順地自包裝構件46卸除匣P。此外,當使用者從包裝構件46卸除匣P時匣P的狀態與當使用者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2時匣P的狀態係實質上相互符合。由於此緣故,在自包裝構件46卸除匣P到安裝匣P至設備主總成2的期間,使用者可減少使用者從一手移位匣P到另一手或是扭轉使用者的手腕之操作到可能的程度。由於此緣故,根據此實施例,使用性顯著地改善。
(第二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將參照圖13至15說明。在第二實施例中,使用僅由顯影裝置所構成之各匣Q(QY、QM、QC、QK)取代第一實施例中各由清潔單元8及顯影裝置9所構成之匣P。由於此緣故,對於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共同部位,將會省略部位的說明。
<影像形成設備的一般結構>
首先,圖14係此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設備100的示意剖視圖。
影像形成設備1係使用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處理的四色全彩雷射印表機及在紀錄材料S上作成彩色影像形成。在影像形成設備100中,匣Q如圖14所示為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102且彩色影像形成在紀錄材料S上。
然而,在此實施例中,運用匣Q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102的構成,但本發明不限制於此。亦可能運用清潔單元8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102的構成。附帶說明,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功能的設備主總成102其他部件由同樣的元件數字或符號代表,且將省略說明。
<匣的結構>
圖13(a)及圖13(b)係各顯示此實施例的匣Q的示意立體圖,其中圖13(a)係匣Q自驅動側視之的示意立體圖而圖13(b)係匣Q自非驅動側視之的示意立體圖。匣Q包括握持部145。握持部145係被使用者握持的部份,且整體地或為個別構件被安裝在顯影(裝置)框體129上。此外,匣Q實質上係長方體。在六側面中,側面158包括用於允許靜電潛像以顯影滾輪6上的色劑顯影在感光鼓4上之外露部6b。相對於側面158的側面159包括上述的握持部145。握持部145的位置將稍後說明。
匣Q包括,作為作為稍後將說明的當匣Q包裝在包裝構件146中時在包裝構件146中將被位置限制的部位,第三將受限部139f及144f,第一將受限部129b、144b、139g、與144g及第二將受限部129c。
第三將受限部139f與144f用於稍後說明的匣Q相對於為顯影滾輪6軸向方向的縱向方向(圖10中的X(X1、X2)方向)在包裝構件146中的位置限制。第一將受限部139b與144b及第二將受限部129c分別用於匣Q相對於垂直於(交叉於)X1及X2方向的Y1及Y2方向及相對於作為垂直向下方向的Z1方向之位置限制。藉由使用個別的將受限部,匣Q在包裝構件146中的位置限制將稍後明確說明。
其他構成係與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顯影裝置9之構成相同,因此將省略說明。
<匣的安裝及卸除構成>
接著,將說明匣Q相對於設備主總成102的安裝及卸除操作。
圖14係顯示匣盤43自設備主總成102拉出且因而匣Q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匣盤43的狀態之示意剖視圖,且係用於描繪匣Q卸除自及安裝到匣盤43的操作之示意剖視圖。
在設備主總成102內設有可安裝匣Q的匣盤43。此外,在匣盤43中,清潔單元8先行安裝。匣盤43如圖14所示係構成為相對於設備主總成102可線性地在實質水平方向的G1及G2方向移動。此外,匣盤43能夠在設備主總成102中的安裝位置以及在匣盤43從安裝位置拉出的拉出位置。
首先,將說明用於安裝匣Q至設備主總成102中的安裝操作。可開式門3被開啟,然後匣盤43以圖14箭號所指要被拉出至拉出位置的G1方向被拉出。於此狀態,匣Q以圖14箭號H1方向安裝於匣盤43中,以致顯影滾輪6的外露部6b(圖13)定位於感光鼓4的相對部位。然後,匣盤43於圖14的箭號G2方向移動,以致匣盤43移動至設備主總成102中的安裝位置。然後,可開式門3關閉,以致完成匣Q安裝至設備主總成102中的操作。
另一方面,將說明匣Q自設備主總成102的卸除操作。首先,匣盤43在圖14的箭號G1方向上移動 至拉出位置。在此狀態,匣Q在圖14所示的箭號H2方向上被卸除,以致完成匣Q自設備主總成102的卸除操作。藉由上述操作,匣Q係可拆卸地可安裝至設備主總成102。
附帶說明,在此實施例,清潔單元8先行安裝在匣盤43中,但不限制於此構成。亦可能使用清潔單元8事先配置在設備主總成102中的構成。將明確說明從包裝構件146中卸除匣Q直到安裝匣Q至設備主總成102中的處理。
<包裝構件的結構>
包裝構件146的結構將參照圖15來說明。
附帶說明,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包裝構件146的構成元件將省略說明。
圖15係顯示匣Q在此實施例的包裝構件146中的包裝狀態之示意剖視圖。
包裝構件146由框體部147、罩蓋部148、及樞軸部149所構成。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係可相對於彼此繞著樞軸部149的旋轉軸桿149a旋轉。構成包裝構件146的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及樞軸部149各由塑膠(樹脂材料)薄膜所構成,諸如聚對酞酸乙二酯(PET)或聚丙烯(PP),且樹脂材料能藉由真空成型、壓製成型、或射出成型來模製。然而,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包裝構件146係能藉由真空模製來形成而以低成本處 理。
此外,包裝構件146包括用於拆開包裝構件146的連接部146a。連接部146a在包裝構件146包裝狀態下係位於相對於樞軸部149的位置。
框體部147包括具有設有第一開口147c1的凹陷形狀之第一凹陷部147c。此外,罩蓋部148包括具有設有第二開口148b1的凹陷形狀之第二凹陷部148b。此外,在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凸緣部147a與148a係形成為分別環繞第一凹陷部147c及第二凹陷部148b。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在樞軸部149連接,因而被整體地模製。此外,罩蓋部148能夠處於罩蓋部148可覆蓋框體部147的第一開口147c1(圖1及圖11)的關閉位置及第一開口147c1係開啟的開啟位置。
接著,將說明匣Q在包裝構件146中的固定。匣Q被支撐於位在包裝構件146的框體部147的第一狀態中。稍後會明確地說明。在第一狀態下,通過第一開口147c1置入包裝構件146中的匣Q係可拆卸地安裝在包裝構件146中。此外,在第一狀態下,匣Q被框體部147所固持,且框體部147覆蓋匣Q顯影滾輪6的外露部6b。此外,在第一狀態下,顯影滾輪6的外露部6b被防止接觸框體部147的內側表面,且罩蓋部148繞著樞軸部149的旋轉軸桿149a相對於框體部147旋轉,且使用者能夠握持匣Q的握持部145。此外,從上述包裝狀態(未示),罩蓋部148繞著樞軸部149的旋轉軸桿149a向框 體部147旋轉,以致罩蓋部148的凸緣部148a接觸到框體部147的凸緣部147a,如圖15所示。之後,彼此相對的框體部147的凸緣部147a及罩蓋部148的凸緣部148a部份地或全部地相互接合。結果,如圖15所示,框體部147的第一凹陷部147c及罩蓋部148的第二凹陷部148b形成結合的連接部146a,因而於包裝構件146內建立容置空間146b,使得包裝構件146能夠被容置在容置空間146b中。在此狀態下,罩蓋部148的第二凹陷部148b覆蓋整個匣Q或部份匣Q,以容置實質上為長方體的匣Q的握持部145。藉由上述包裝,整個匣Q由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所覆蓋而被置於包裝狀態(第二狀態)(圖15)。
接著,將說明匣Q於包裝狀態由包裝構件146的位置限制。為了實施匣Q相對於X(X1及X2)方向的位置限制,形成在框體部147的內側表面的一對第三限制部(未示)接觸到匣Q的第三將受限部139f與144f,如圖13(a)及圖13(b)所示。據此,匣Q相對於X1及X2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在上述第一狀態。此外,實施如圖15所示匣Q相對於Y1與Y2方向及Z2方向的位置限制。為此目的,形成在該包裝構件146的框體部147內側表面的第一限制部147g及第二限制部147b接觸到圖13(a)及圖13(b)所示的第一將受限部144g與144b。據此,匣Q相對於Y1、Y2、及Z1方向被限制於上述第一狀態。此外,如圖15所示,第二限制部148c形 成於罩蓋部148中。此外,第二限制部148c形成在對應於包裝構件146的包裝狀態(第二狀態)下匣Q第二將受限部129c的位置。此外,對於在包裝狀態(第二狀態)的匣Q,第二將受限部129c接觸罩蓋部148的第二限制部148c。結果,作成匣Q在Z1方向的位置限制。亦即,在第一狀態下,匣Q對於相反於重力方向的Z1方向不被限制。於上述包裝狀態(第二狀態),包裝構件146在除了如圖15所示限制部144f、147b、148g、及147g以外的部位未接觸匣Q。由於此緣故,類似第一實施例,當在運送期間產生震動及衝擊時,包裝構件146在各限制部以外的部位產生彈性變形及塑性變形,以致包裝構件146能夠在運輸期間吸收震動及衝擊。因此,包裝構件146在運輸期間不直接傳遞震動及衝擊至顯影滾輪6及其他處理裝置且因而作用為保護匣Q的保護構件。此外,包裝構件146的各限制部可接觸到匣Q的任何位置,如果此位置不是位在藉由使用匣Q的顯影滾輪6來作成顯影的區域。然而,當第三將受限部139b與144b具有高度剛性時,在運輸期間匣Q較不會因衝擊等損壞。此外,在第一狀態下,相對於縱向方向Y1、Y2、及Z1方向,匣Q已經被包裝構件146的框體部147將位置限制。亦即,為了在包裝構件146中固定匣Q,當包裝構件146的狀態從第一狀態變為第二狀態時,匣Q僅須以罩蓋部148覆蓋,以致組裝性可進一步改善。此外第三限制部144f、147b、148c、及147g形成在包裝構件146的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 中,但也可構成為個別構件。
<握持部與包裝構件間的關係>
匣Q的握持部145與包裝構件146間的位置關係參照圖15說明。對於Y2方向,如圖15所示,匣Q最接近樞軸部149的邊緣線係第一邊緣線109a,匣Q最遠離樞軸部149的邊緣線係第二邊緣線109b。此外,對於Y2方向,第一及第二邊緣線109a與109b間的中線係中間線m。在此情況,握持部145設於圖15中中間線m的右側(對於Y2方向)。此外,在此情況,當匣Q被包裝在包裝構件146中時,匣Q係處於握持部145設置在對於中心線m而言相對於樞軸部149側的一側之狀態。此外,匣Q自包裝構件146的卸除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的匣P相同,其中匣P置換為此實施例的匣Q,因而省略說明。
如上所述,此實施例係關於用於包裝匣Q的包裝構件146,且關於包裝在包裝構件146中的匣Q。在此,匣Q包括握持部145,及作為影像承受構件的感光鼓與可作用於感光鼓上的處理裝置中的至少其一。此外,包裝構件146係由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所構成,兩者藉由作為用於相對於彼此旋轉地支撐框體部147及罩蓋部148的旋轉軸之樞軸部149而相連接。框體部147包括第一凹陷部147c,且罩蓋部148包括第二凹陷部148b。此外,包裝構件146的諸部147與148係可各繞著作為旋轉中心的樞軸部149旋轉,且第一凹陷部147c及第二凹陷 部148b形成為用來容置匣Q的空間之容置空間146b。當匣Q被包裝在容置空間146b中時,匣Q係被限制部147g與147b用以下方法將位置限制。亦即,對於垂直於顯影滾輪6的軸向方向X1與X2之方向及對於交叉於匣Q進入框體部147的進入方向之方向,建立握持部145位於比中心線m離樞軸部149還遠的位置的狀態。結果,使用者容易去辨識握持部145,因為當使用者在拆開部146a1所在的前側拆開包裝構件146時,握持部145的位置較接近使用者。此外,罩蓋部148不阻礙握持操作,且因此使用者容易去握持握持部145。由於此緣故,使用者可平順地從包裝構件146卸除匣Q。此外,當使用者從包裝構件146卸除匣Q時匣Q的狀態與當使用者安裝匣Q至設備主總成102時匣Q的狀態係實質上相互符合。由於此緣故,在自包裝構件146卸除匣Q到安裝匣Q至設備主總成102的期間,使用者可減少使用者從一手移位匣Q到另一手或是扭轉使用者的手腕之操作到可能的程度。由於此緣故,根據此實施例,使用性顯著地改善。
<產業利用性>
如上述說明,根據本發明,可能以更簡單的構成來保護匣在運輸期間免於震動及衝擊。
46‧‧‧包裝構件
29‧‧‧顯影框體
48c‧‧‧第二限制部
48d‧‧‧第四限制部
48‧‧‧罩蓋部
8‧‧‧清潔框體,清潔單元,第一框體
48b‧‧‧第二凹陷部
45‧‧‧握持部
28‧‧‧推頂彈簧
26‧‧‧清潔容器
47c1‧‧‧第一開口
46a‧‧‧連接部
48a‧‧‧凸緣部
46a1‧‧‧拆開部
47a‧‧‧凸緣部
27‧‧‧充電滾輪軸承
5‧‧‧充電滾輪
7‧‧‧清潔刮刀
26a‧‧‧殘留色劑容置部
47b‧‧‧第一限制部
c‧‧‧高度
70‧‧‧殘留色劑收集片構件
4‧‧‧感光鼓
4b‧‧‧外露部
35‧‧‧撓性片構件
P‧‧‧匣
PY‧‧‧第一匣
PM‧‧‧第二匣
PC‧‧‧第三匣
Pk‧‧‧第四匣
6‧‧‧顯影滾輪
47c‧‧‧第一凹陷部
47‧‧‧框體部
9‧‧‧顯影裝置,顯影單元,第二框體
33‧‧‧顯影劑供給滾輪
46b‧‧‧容置空間
49a‧‧‧旋轉軸桿
49‧‧‧樞軸部
29c‧‧‧色劑容置室
29b‧‧‧開口
D、E、W1、Z1、Z2、Y1、Y2‧‧‧方向

Claims (5)

  1. 一種包裝構件,其用以包裝匣,該匣可拆卸地可安裝至影像形成設備且包括用於握持該匣的握持部,該包裝構件包含:(i)框體部,其包括作為該匣的入口之開口、以及用於容置該匣的第一凹陷部;及(ii)罩蓋部,其用以可開啟地覆蓋該開口,該罩蓋部對於該框體部的側向方向可旋轉地被連接至該框體部的側向端部,以致藉由沿著該框體部的縱向方向所設的樞軸部而相對於該框體部可旋轉,其中該包裝構件另包含該框體部中所設的凸緣部以致圍繞該開口,其中該框體部包括限制部,以用來在該匣被容置在該第一凹陷部中的狀態下限制該側向方向上的移動,且其中在該狀態下,該握持部被定位成在該凸緣部的對於該匣的置入方向之上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包裝構件,其中該罩蓋部包括第二凹陷部,用以容置該握持部且用以當該開口被覆蓋時與該第一凹陷部共同形成用於容置該匣的空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包裝構件,其中該樞軸部與該框體部及該罩蓋部一體地模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包裝構件,其中該匣包括靜電潛像將被形成於上的感光鼓,且其中該縱向方向是該感光鼓的軸向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包裝構件,其中該握持部沿著該縱向方向被設置,且具有使該握持部對於該匣的該置入方向在上游側較在下游側突出於該側向方向上之形狀。
TW104123869A 2012-06-08 2013-06-07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TWI598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1295A JP6112783B2 (ja) 2012-06-08 2012-06-08 梱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618A TW201540618A (zh) 2015-11-01
TWI598276B true TWI598276B (zh) 2017-09-11

Family

ID=4877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0331A TWI505976B (zh) 2012-06-08 2013-06-07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TW104123869A TWI598276B (zh) 2012-06-08 2013-06-07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0331A TWI505976B (zh) 2012-06-08 2013-06-07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23767B2 (zh)
EP (1) EP2858916B1 (zh)
JP (1) JP6112783B2 (zh)
KR (1) KR20150006046A (zh)
CN (1) CN104334469B (zh)
TW (2) TWI505976B (zh)
WO (1) WO2013183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19185B1 (ko) 2012-06-08 2018-11-15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포장 부재 및 포장 부재에 포장된 카트리지
JP6108728B2 (ja) * 2012-08-31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415198B2 (ja) 2013-09-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N105794017B (zh) * 2014-03-25 2019-06-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5993761A (zh) 2017-06-15 2023-04-21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WO2019176890A1 (en) * 2018-03-15 2019-09-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acking member and packing unit
JP7306017B2 (ja) * 2019-03-28 2023-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及びその内側箱体
AU2020294030A1 (en) 2019-06-12 2021-12-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ttachment, and mounting kit
CN116339094A (zh) 2020-12-07 2023-06-27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17455A (en) * 1937-11-20 1940-10-08 Western Electric Co Package
JPS6144683A (ja) 1984-08-10 1986-03-04 Honshu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02304460A (ja) * 1989-05-19 1990-12-18 Nec Corp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の梱包箱
JPH04114173A (ja) 1990-09-04 1992-04-1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梱包材
JPH05232752A (ja) * 1992-02-20 1993-09-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335770A (en) * 1992-08-06 1994-08-09 Moulded Fibre Technology, Inc. Molded pulp fiber interior package cushioning structures
DE69320738T2 (de) 1992-09-04 1999-02-18 Canon Kk Arbeitseinheit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US6408142B1 (en) 1992-09-04 2002-06-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6186895A (ja) * 1992-12-16 1994-07-08 Ricoh Co Ltd 梱包箱
JP3530644B2 (ja) * 1995-07-31 2004-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9616A (ja) 1996-07-15 1998-02-03 Saidetsuku Kk 物品の搬送用容器
USD395234S (en) * 1996-07-25 1998-06-16 Sydek Kabushiki Kaisha Safeguard case for toner cartridge
JPH11242371A (ja) 1997-10-31 1999-09-07 Canon Inc コネクタ及び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321911B1 (en) * 2000-01-31 2001-11-27 Display Pack, Inc. Fragility package
US6920980B2 (en) * 2002-06-24 2005-07-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ainer
US7243815B2 (en) * 2002-09-23 2007-07-17 See The Shoes, Llc Thermoformed package
JP3639834B2 (ja) 2003-05-19 2005-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部材、及び、梱包部材を用いた梱包方法、及び、梱包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630615B2 (ja) 2004-03-30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
JP3885062B2 (ja) 2004-03-30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10128B2 (ja) 2004-04-26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US7158749B2 (en) 2004-04-26 2007-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cleaning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40232B2 (ja) 2004-05-0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060042995A1 (en) * 2004-09-02 2006-03-02 Ade, Inc. Suspension packages
JP4856974B2 (ja) 2005-02-22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56192B2 (en) 2006-12-28 2010-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80772B2 (ja) 2006-12-28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186B2 (ja) 2007-04-10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288900B2 (ja) 2008-06-20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2006A (ja) 2008-10-22 2010-05-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8328034B2 (en) * 2009-06-08 2012-12-11 3Rd Stone Design Inc. Food container
TWI442195B (zh) 2009-12-16 2014-06-21 Canon Kk 製程卡匣、感光滾筒單元、顯像單元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JP5690655B2 (ja) 2011-05-26 2015-03-2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EP3722885A1 (en) 2011-12-06 2020-10-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detachably mountable to main assembly of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ssembling method for drive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919185B1 (ko) * 2012-06-08 2018-11-15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포장 부재 및 포장 부재에 포장된 카트리지
JP6108728B2 (ja) * 2012-08-31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218493B2 (ja) 2012-09-06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002235B2 (en) * 2013-02-27 2015-04-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oner cartridge packaging
JP2014237472A (ja) * 2013-06-07 2014-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部材、梱包部材に梱包された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58916A1 (en) 2015-04-15
JP6112783B2 (ja) 2017-04-12
JP2013254175A (ja) 2013-12-19
WO2013183793A1 (en) 2013-12-12
CN104334469A (zh) 2015-02-04
US9423767B2 (en) 2016-08-23
KR20150006046A (ko) 2015-01-15
EP2858916B1 (en) 2020-04-08
CN104334469B (zh) 2017-02-22
TWI505976B (zh) 2015-11-01
TW201406622A (zh) 2014-02-16
US20150114870A1 (en) 2015-04-30
TW201540618A (zh) 2015-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8276B (zh)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US9501031B2 (en) Packaged cartridge, packing material and cartridge
TWI574892B (zh) 包裝構件及包裝在該包裝構件之匣
US8521060B2 (en) Cartridge with a protecting member and a sealing member for sealing a developer supply opening
JP2014237472A (ja) 梱包部材、梱包部材に梱包された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13386A (ja) 梱包部材、梱包部材に梱包されたカートリッジ
JP6297187B2 (ja)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81404A (ja) 梱包部材、梱包部材に梱包されたカートリッジ
JP4850879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