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5975B - Wet granula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Wet granula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5975B
TWI595975B TW102124338A TW102124338A TWI595975B TW I595975 B TWI595975 B TW I595975B TW 102124338 A TW102124338 A TW 102124338A TW 102124338 A TW102124338 A TW 102124338A TW I595975 B TWI595975 B TW I5959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ntainer
granulated
dispersion
granul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4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0275A (zh
Inventor
Mitsuhiko Ohtsuki
Shigeo Maruta
Original Assignee
Asada Iron Work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da Iron Works Co filed Critical Asada Iron Works Co
Publication of TW201420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0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5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59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7/00Disintegrating by tumbling mills, i.e. mills having a container charged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disintegr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al disintegrating members such as pebbles or balls
    • B02C17/16Mills in which a fixed container houses stirring means tumbling the charge
    • B02C17/161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milling media and groun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7/00Disintegrating by tumbling mills, i.e. mills having a container charged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disintegr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al disintegrating members such as pebbles or balls
    • B02C17/16Mills in which a fixed container houses stirring means tumbling the charge
    • B02C17/166Mills in which a fixed container houses stirring means tumbling the charge of the annular gap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23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sing multilayered plate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uccessiv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94Geometrical properties
    • B29K2995/0097Thickness

Description

濕式粒化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粒化對象材與溶媒混合,以粒化(分散或粉碎等)之濕式粒化裝置。
濕式粒化裝置之一種,眾所周知有使用珠子以分散對象材之環型珠子研磨器。先前,在珠子研磨器中,具有:容器100,如第9圖所示,珠子被事先收容於內部,自外部供給分散對象材;圓筒狀轉子101,在與容器100的內壁面之間,分隔有環狀間隙之狀態下,可旋轉地被配置於容器100內;以及珠子分離機構102,使經由環狀間隙之分散對象材與珠子分離之物件係眾所周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在此珠子研磨器中,珠子及分散對象材移動在容器100與轉子101間之環狀間隙,隨著此移動,珠子與分散對象材相衝撞,以珠子所具有之能量分散分散對象材,另外,藉珠子分離機構102,使分散後之分散對象材與珠子分離,而往容器100外排出。
前述珠子分離機構102之構成,如第10圖所示,係具有旋轉軸102a、及設於旋轉軸102a的下端部外周之複數片扇葉104,扇葉104係可旋轉地被配設於轉子101的內部空洞。
在珠子分離機構102中,使比重比分散對象材還要大之珠子,藉旋轉之扇葉104而往半徑方向飛去,亦即,藉離心力使珠子與分散對象材分離。而且,珠子係透過設於轉子101上之穿孔101a,自轉子101的內側往環狀間隙移動,而重複使用。
具體性構成,係珠子分離機構102的旋轉軸102a透過皮帶106,被驅動馬達105旋轉驅動,另外,轉子101的旋轉軸101b透過皮帶107,被驅動馬達105旋轉驅動,使分別設於旋轉軸102a與驅動馬達105的旋轉軸105a上之皮帶輪102b,105b,與分別設於旋轉軸101b與驅動馬達105的旋轉軸105a上之皮帶輪102c,105c,設定成適當大小,藉此,可使珠子分離機構102與轉子101分別以最適值旋轉驅動。
但是,在上述第9圖所示之珠子研磨器中,因為以下之理由而有改善的餘地。亦即,在先前之珠子研磨器中,當對於容器100之分散對象材的供給速度提高時,伴隨於此,存在於環狀間隙之珠子,也過剩地被押出到轉子101的內部空洞,珠子之分離對於分散對象材的供給而言,變得較慢,珠子有通過珠子分離機構102而與分散對象材一齊流出之虞。此珠子流出現象係使珠子直徑愈小,則離心力愈難作用在珠子上,所以愈明顯。
在此情形下,關於珠子分離機構102,考慮取代上述離心分離機構,使用形成有多數個直徑比珠子直徑還要小之開口部之圓筒狀篩子,但是,關於此篩子型之分離機構,當提高分離對象材之供給速度時(當提高供給壓力時),產生珠子之 偏移,珠子集中在篩子的周邊,而產生容器100內之壓力上升等問題。
又,更進一步之改善對策,有考慮到藉提高轉子101或珠子分離機構102(或篩子)之旋轉速度,提高作用在珠子上之離心力,可高效地分離珠子,但是如此一來,當增大旋轉速度時,分散也很活躍,產生所謂過分散,而產生分散對象材損傷,或由伴隨著此損傷之粒子活性化所造成之再凝集等,所以,此手法所做之改善不佳。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06940號公報
本發明係用於解決這種課題所研發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持續保持適當之粒化處理,有效分離珠子等媒體之濕式粒化裝置。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濕式粒化裝置係具有:框體;容器,可旋轉地被前述框體支撐,具有第1及第2開口部,同時收容使來自前述第1開口部之粒化對象材自前述第2開口部排出之期間,粒化處理該粒化對象材之粒化用媒體;容器旋轉機構,旋轉前述容器;粒化轉子,呈有底圓筒狀,同時在與前述容器內壁面之間設有處理用間隙之狀態下,被配設於前述容器內,使經由前述處理用間隙而移動到筒內部之前述粒化用媒體,排出到前述處理用間隙之媒體排出開口部被設 於周壁;轉子旋轉機構,使前述粒化轉子對於前述容器而言,相對旋轉;以及對象材導引部,至少一部份被配設於前述粒化轉子內,同時導引經由前述處理用間隙而被導入前述粒化轉子內部之前述粒化對象材,到前述第2開口部。
當依據本發明時,具有可旋轉地支撐框體之容器、及旋轉此容器之容器旋轉機構,所以,當分散等粒化處理時,可旋轉前述容器,以作用離心力在被前述容器收容之粒化用媒體。藉此離心力,粒化用媒體壓抵在容器內壁面,所以,在粒化用媒體中,增加對於粒化對象材的供給壓力(流動)而言之阻力,藉此,可有效抑制粒化用媒體自處理用間隙被押出。又,因為具有前述粒化轉子、前述轉子旋轉機構及前述對象材導引部,所以,藉粒化轉子,離心力也作用在被導入有底圓筒狀的粒化轉子內部之粒化用媒體上,粒化用媒體可在被導入對象導引部之前,自粒化轉子內部通過媒體排出開口部,排出到處理用間隙。
在此,對於粒化對象材之粒化能力(例如分散能力),係被容器與粒化轉子之相對性旋轉速度差影響,當依據本發明時,粒化轉子對於旋轉之容器相對性旋轉,所以,可持續抑制過分散等之過粒化,藉提高容器及粒化轉子之旋轉速度,可提高作用在珠子上之離心力。
亦即,當依據本發明時,藉調整容器與粒化轉子之相對性速度,可持續保持適當之粒化處理(例如分散),有效抑制粒化用媒體自處理用間隙被押出到粒化轉子內部,同時可高效排出被導入到粒化轉子內部之粒化用媒體到處理用間 隙,藉此,可有效進行粒化用媒體之分離。
1‧‧‧濕式分散裝置
2‧‧‧框體
2a,2b‧‧‧基座
3‧‧‧架體
3a‧‧‧收容空間
5‧‧‧旋轉容器
6‧‧‧容器旋轉機構
7‧‧‧分散轉子
7a‧‧‧轉子內部空間
9‧‧‧篩子
8‧‧‧旋轉機構
11‧‧‧供給口
12‧‧‧排出口
13,14‧‧‧流通間隙
15‧‧‧機械軸封
16‧‧‧機械軸封
31,32‧‧‧端部
33‧‧‧本體部
34,35‧‧‧軸承
36,37‧‧‧軸承
38‧‧‧供給部
38a‧‧‧密封供給孔
39‧‧‧排出部
39a‧‧‧密封排出孔
51‧‧‧容器本體
52‧‧‧機械軸封
53‧‧‧周壁部
53b‧‧‧凸起
54,55‧‧‧側壁部
54a‧‧‧導入開口部
54b‧‧‧珠子投入口部
55a‧‧‧貫穿開口部
55b‧‧‧密封構件
55c‧‧‧滑動軸承
61,81‧‧‧旋轉軸
62‧‧‧被動皮帶輪
71‧‧‧轉子本體
71a‧‧‧珠子排出開口部
72‧‧‧攪拌凸起
81‧‧‧旋轉軸
81a‧‧‧擴徑套體
81b‧‧‧流路確保部
81c‧‧‧固定部
81d‧‧‧流通孔
82‧‧‧驅動源
91‧‧‧篩子本體
91a‧‧‧分離凹槽部
92‧‧‧閉塞部
93‧‧‧導引本體
93a‧‧‧中空部
93b‧‧‧導引通路
93c‧‧‧密封構件
100‧‧‧容器
101‧‧‧轉子
101a‧‧‧穿孔
101b‧‧‧旋轉軸
102‧‧‧珠子分離機構
102a‧‧‧旋轉軸
102b,105b‧‧‧皮帶輪
102c,105c‧‧‧皮帶輪
104‧‧‧扇葉
105‧‧‧驅動馬達
105a‧‧‧旋轉軸
106‧‧‧皮帶
107‧‧‧皮帶
131‧‧‧一端部(左端部)
132‧‧‧另一端部(右端部)
134~137‧‧‧軸承
155‧‧‧右側壁部
155a‧‧‧本體部
155b‧‧‧輪轂部
161,181‧‧‧旋轉軸
161a,181a‧‧‧流通通路
161b,181b‧‧‧液密連接部
170‧‧‧分散轉子
171‧‧‧轉子本體
172‧‧‧凸狀圓盤
171a‧‧‧珠子排出開口部
191‧‧‧施加離心力本體
191a‧‧‧攪拌狹縫
S‧‧‧處理用間隙
第1圖係概略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濕式粒化裝置之正視剖面圖。
第2圖係表示前述濕式粒化裝置之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圖。
第3圖係第2圖之III-III線剖面圖。
第4圖係表示被設於前述濕式粒化裝置上之分散轉子,(a)係該分散轉子之正視圖,(b)係圖a之IV-IV線剖面圖。
第5圖係說明前述濕式粒化裝置的旋轉容器中之分散對象材及珠子的流動之說明圖。
第6圖係概略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濕式粒化裝置之正視剖面圖。
第7圖係表示被使用於前述濕式粒化裝置之另一媒體分離機構之正視圖。
第8圖係表示被使用於前述濕式粒化裝置之另一分散轉子之橫剖面圖。
第9圖係先前例之珠子磨子之正視剖面圖。
第10圖係表示第9圖所示珠子磨子的珠子分離機構之橫剖面圖。
以下,依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使用珠子以分散包含一次粒子的凝集體之分散對象材(相當於粒化對象材)之環型濕式連續分散裝 置(更具體性說來係連續式珠子研磨器),但是,本發明之濕式粒化裝置,不僅做為分散裝置,也利用做微細粉碎粒化對象材之粉碎裝置等。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下述分散轉子的旋轉軸沿著水平方向被配設之橫型分散裝置,但是,前述旋轉軸沿著垂直方向被配設之直立型分散裝置,或者,沿著其他方向被配設之分散裝置,也可同樣適用。
第1圖係概略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濕式分散裝置(濕式粒化裝置)之正視剖面圖,第2圖係表示前述濕式粒化裝置之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圖,第3圖係第2圖之III-III線剖面圖。而且,以下,為方便說明,將各圖中之+X方向當作右方向,+Y方向當作前方向,+Z方向當作上方向,但是,關於這些方向之表現並非用於侷限本發明者,其純粹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裝置中之相對性位置關係者。
本濕式分散裝置1係具有:框體2;架體3,兩端部被框體2支撐;旋轉容器5(相當於容器),可旋轉地被配置於架體3內側;容器旋轉機構6,被連接在旋轉容器5的一端部(左端部),旋轉旋轉容器5;分散轉子7(相當於粒化轉子),被收納在旋轉容器5內,可與旋轉容器5同方向旋轉,呈有底圓筒狀;轉子旋轉機構8,被連接在分散轉子7的另一端部(右端部),使分散轉子7對於旋轉容器5相對性旋轉;以及篩子9(相當於對象材導引部),被配設於分散轉子7的內部。
框體2係支撐包含架體3之裝置1的主要部分者,透過架體3可旋轉地支撐容器5之物件。框體2具有以既定間隔相向之一對基座2a,2b,架體3被固定支撐在基座2a,2b 間。
架體3係可旋轉地支撐各旋轉機構6,8的下述旋轉軸61,81,同時間接性也支撐旋轉容器5、分散轉子7及篩子9者,而且具有保護旋轉容器5之功能。架體3係呈往左右方向延伸之筒狀體,位於被基座2a,2b支撐之兩端部31,32間之本體部33(中間部)係往徑向外側擴大,設有收容旋轉容器5之收容空間3a。
在架體3中之兩端部31,32的內部,分別在左右設有可旋轉地支撐旋轉軸61,81之軸承34~37。在本實施形態中,於架體3的各端部31,32分別設有一對。在本體部33的收容空間3a,旋轉容器5被收容,在旋轉容器5周圍填充有密封液。前述密封液係與下述之機械軸封52協同作用,密封架體3與相對架體3旋轉之旋轉容器5之間者。
又,架體3係在兩端部31,32與本體部33之間,設有供給或排出分散對象材之供給部38或排出部39。在這些供給部38或排出部39,設有填充密封液到收容空間3a之密封供給孔38a或密封排出孔39a,同時設有使分散對象材與溶媒一齊供給或排出到容器5之供給口11或排出口12。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供給部38設置密封供給孔38a及供給口11,在排出部39設置密封排出孔39a及排出口12。供給口11或排出口12係在供給部38或排出部39中,連通到架體3與旋轉軸61,81間之流通間隙13,14,同時透過下述機械軸封52與旋轉軸61,81之間隙及下述導入開口部54a,連通到旋轉容器5的內部。因此,與溶媒一齊被投入供給口11之分散對象 材,係透過流通間隙13及機械軸封52與旋轉軸61間之間隙及導入開口部54a,被供給到旋轉容器5內。另外,旋轉容器5內之分散對象材,係經過既定路徑,透過下述貫穿開口部55a及機械軸封52與旋轉軸81之間隙,被導入排出部39中之流通間隙14,與溶媒一齊通過排出口12被排出。
旋轉容器5係被配設於架體3的收容空間3a之中空圓柱狀體,在內部收容有分散用珠子。旋轉容器5係在左右兩端部中,可旋轉地被架體3支撐。亦即,旋轉容器5係在其一端部(左端部)與容器旋轉機構6的軸心一致,更詳細說明時,其一端部(左端部)與旋轉軸61的軸心一致之狀態下,被固定支撐。另外,旋轉容器5係在其另一端部(右端部)與轉子旋轉機構8的軸心一致,更詳細說明時,其另一端部(右端部)與旋轉軸81的軸心一致之狀態下,被滑動支撐。如此一來,旋轉容器5係在兩端部中,間接性可旋轉地被架體3支撐,所以,與單側支撐旋轉之情形相比較下,可穩定旋轉。
具體說來,旋轉容器5係具有:容器本體51,呈中空圓柱狀;以及機械軸封52,在容器本體51的兩端部中,沿著各旋轉軸61,81被配置。而且,機械軸封52係密封容器本體51與架體3之間者,將機械軸封52與各旋轉軸61,81之間,當作分散對象材的流通通路而加以確保。機械軸封52係例如使此流通通路被形成在各旋轉軸61,81的軸內時等,可適宜省略。又,也可以用其他密封構造(例如油封等),取代此機械軸封。
容器本體51之構成係具有圓筒狀之周壁部53及 閉塞周壁部53左右開口之側壁部54,55,其內徑沿著軸向為一定或概略一定。又,在周壁部53的內周面,雖然在第1圖及第2圖省略,但是,如第3圖所示,立設有往分散轉子7徑向外邊突出之複數圓柱狀凸起53b。凸起53b係在圓周方向等間隔列設,同時關於在與軸線平行之方向上,也等間隔列設。而且,凸起53b可適宜省略。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容器本體51之構成,雖然係內徑沿著軸心方向為一定或概略一定,但是,也可以被設定使得內徑沿著軸心方向改變(例如沿著軸心方向一邊側變大)。
在左右側壁部54,55,機械軸封52係在往左右突出之狀態下被固定,使得包圍各旋轉軸61,81。在左側壁部54,於旋轉軸61的連結部份外側且機械軸封52的連結部份內側局部(具體說來,係左側壁部的偏心位置),設有導入分散對象材到容器本體51內部之導入開口部54a(相當於第1開口部:在本實施形態係圓弧狀),同時可開閉地設有用於投入珠子到容器本體51內部之珠子投入口部54b(參照第2圖)。在右側壁部55,於其中央部且機械軸封52的連結部分內側,貫穿有轉子旋轉機構8的旋轉軸81,同時設有流通分散對象材之貫穿開口部55a(相當於第2開口部)。在右側壁部55內側中之貫穿開口部55a的周圍,被設置密封與篩子9間之密封構件55b,藉此,成為防止旋轉容器5內的珠子侵入貫穿開口部55a之物件。
貫穿開口部55a係往左右方向延伸,在其中央部設有滑動軸承55c。旋轉容器5的右端部係藉滑動軸承55c, 在滑接狀態下被旋轉軸81支撐。滑動軸承55c係被配設在分離對象材的流通路徑,所以,使用可耐受在液中使用之物件。而且,滑動軸承55c如果係可耐受在液中使用之物件時,其也可以為其他軸承。
如上所述,機械軸封52係用於確保將機械軸封52與各旋轉軸61,81之間,當作分散對象材之流通通路者,與上述密封液協同作用,以密封旋轉容器5(嚴密說來係容器本體51)與架體3之間。
另外,回到第1圖,容器旋轉機構6係具有:旋轉軸61,一端部(右端部)被連結在旋轉容器5,同時另一端部(左端部)自架體3突出;被動皮帶輪62,被安裝在旋轉軸61左端部中之突出部分;驅動源,旋轉驅動被動皮帶輪62之圖面外之電動馬達等;以及圖面外之動力傳遞機構,使前述驅動源的動力傳遞到被動皮帶輪62。容器旋轉機構6之構成,係藉控制驅動源,可使旋轉容器5以希望方向及旋轉速度旋轉。
而且,被動皮帶輪62或前述動力傳遞機構也可以適宜省略,也可以在旋轉軸61直接連結有驅動源。亦即,容器旋轉機構6係至少包含旋轉軸61及驅動源,如果可旋轉驅動旋轉軸61時,其具體性構成可以適宜置換。
在本實施形態中,容器旋轉機構6係被設定使得藉容器旋轉機構6而旋轉之旋轉容器5的旋轉方向,與由轉子旋轉機構8所做之分散轉子7的旋轉方向相同,同時被設定使得相對於該分散轉子7的旋轉速度而言,旋轉容器5的旋轉速度較小。
如上所述,容器用旋轉軸61係在自架體3的左端部31橫貫到本體部33之內部空間延伸,被配置使得軸心沿著水平方向。旋轉軸61係在架體3中之左端部31內部中,可旋轉地被軸承34,35支撐,軸心方向之移動係被限制。在旋轉軸61中,在比被軸承34,35支撐之部分還要右側之部分,而且對應架體3的供給部38之部分,配設有機械軸封15,藉此,防止分散對象材自流通間隙13漏出。
接著,使用第2圖~第4圖,說明分散轉子7。第4圖係表示被設於前述濕式粒化裝置上之分散轉子,(a)係該分散轉子之正視圖,(b)係圖a之IV-IV線剖面圖。
分散轉子7係全體概觀時,其呈有底圓筒狀。分散轉子7係在與旋轉容器5的內壁面間,設置環狀的處理用間隙S,而且,在其軸心與容器5的軸心一致之狀態下,可旋轉地被收容在旋轉容器5內。在本實施形態中,分散轉子7係使其底側朝向左側,亦即,朝向旋轉容器5的導入開口部54a側,同時在轉子內部空間7a往旋轉容器5的貫穿開口部55a側開口之狀態下被配置。在此配置狀態中,分散轉子7係被插入轉子內部空間7a之旋轉軸81,被連結在分散轉子7的深底部中之中心部,藉此,可旋轉地被單側支撐。亦即,本實施形態中之濕式分散裝置1,係環型分散裝置。
具體說來,分散轉子7係具有:轉子本體71,呈有底圓筒狀,具有往右方開口之轉子內部空間7a;以及複數攪拌凸起72,自轉子本體71外周面往轉子本體71半徑方向外邊突出。分散轉子7係藉轉子本體71外周面及攪拌凸起72,施 加運動能量到珠子及分散對象材,使得分散分散對象材。
在轉子本體71的周壁部,設有沿著與其軸心平行方向細長延伸之珠子排出開口部71a。珠子排出開口部71a係在貫穿轉子周壁部之狀態下被設置,連通處理用間隙S與轉子內部空間7a。藉此,使經由處理用間隙S與轉子內部空間7a的開口以導入轉子內部空間7a之珠子,通過珠子排出開口部71a以排出到處理用間隙S。珠子排出開口部71a的延伸方向之長度,係對應轉子內部空間7a的深度設定。在本實施形態中,珠子排出開口部71a的延伸方向之長度,被設定成與轉子內部空間7a的深度相同。珠子排出開口部71a係在轉子本體71的轉子周壁部中,於圓周方向並設有複數支(在本實施形態中,如第4(b)圖所示,係8支)。
在本實施形態中,攪拌凸起72係呈圓柱體狀,在尖端不干涉旋轉容器5的內壁面之範圍內,可適宜設定。攪拌凸起72在轉子本體71的圓周方向上,被配設於各珠子排出開口部71a間,同時在平行於轉子本體71的軸心的方向上,成直線狀被列設。藉此,在轉子本體71得外周面配置有多數(在本實施形態中,係32個)。而且,攪拌凸起72係對應分散程度等,可適宜省略,又,其高度或形狀、配置位置也可以適宜設定。例如也可以取代圓柱狀的攪拌凸起72,採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之板狀凸起,也可以採用半球狀的凸起等。
接著回到第1圖,轉子旋轉機構8係具有:旋轉軸81,另一端部(左端部)連結在分散轉子7上,同時一端部(右端部)自架體3突出;以及驅動源82,其為電動馬達等,被安 裝在旋轉軸81的右端部中之突出部分,藉控制驅動源,使分散轉子7能以期望之方向及旋轉速度旋轉。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轉子用旋轉軸81直結有驅動源82,但是,在驅動源82與旋轉軸81之間,也可以適宜配置用於傳遞驅動源82動力之動力傳遞機構。又,關於驅動源82,也可以與容器旋轉機構6的驅動源兼用。亦即,也可以省略驅動源82(或容器旋轉機構6的驅動源),中介有動力傳遞機構,前述動力傳遞機構係用於分配來自容器旋轉機構6的驅動源(或驅動源82)之動力,以傳遞此分配動力。在此情形下,也可以使離合器或減速機包含在前述動力傳遞機構,或者,在旋轉軸61或81滑接支撐分散轉子7或旋轉容器5,藉摩擦傳遞動力。亦即,在此點,與容器用旋轉軸61同樣地,只要可旋轉驅動轉子用旋轉軸81,其具體構成可以適宜置換。
如上所述,轉子用旋轉軸81係自架體3的右端部32至本體部33,延伸在內部空間,在軸心係沿著水平方向,同時與容器用旋轉軸61一致之狀態下被配置。如上所述,轉子用旋轉軸81係在架體3中之右端部32內部中,可旋轉地被軸承36,37支撐,軸心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在轉子用旋轉軸81中,於比被軸承36,37支撐之部分還要左側之部分,而且對應架體3的排出部39之部分,被配設機械軸封16,藉此,防止分散對象材自流通間隙14漏出。
又,旋轉軸81在對應旋轉容器5的滑動軸承55c之部分,具有確保流路用的擴徑套體81a。擴徑套體81a係用於確保分散對象材在滑動軸承55c之流路者。具體說來,擴徑 套體81a係具有:流路確保部81b,被設定其內徑比旋轉軸81還要大,呈圓筒狀;以及固定部81c,一體被設於流路確保部81b的右端部,用於使擴徑套體81a固定在旋轉軸81的軸部;流路確保部81b的外周面被滑動軸承55c支撐。流路確保部81b係在比被滑動軸承55c支撐之部分還要靠近固定部81c側中,穿設有分散對象材的流通孔81d。藉此,分散對象材係流動在旋轉軸81的軸部份與流路確保部81b的內周面之間,通過流通孔81d被導引到旋轉軸81與機械軸封52間之間隙。
接著,使用第2圖及第3圖,說明篩子9。
篩子9係外形呈圓柱狀,在與分散轉子7的內壁面間設置環狀的分離間隙S2,而且,在軸心與分散轉子7一致之狀態下,可旋轉地被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收容。詳細說來,篩子9係在一端部被抵接在分散轉子7的深底面之狀態下被固定,另一端部係在自分散轉子7突出,以滑接在旋轉容器5的密封構件55b之狀態下被配置。因此,本實施形態之篩子9係與分散轉子7一齊旋轉。而且,篩子9係沿著其軸心貫穿有轉子用旋轉軸81。
具體說來,篩子9係具有:篩子本體91,呈圓筒狀;閉塞部92,閉塞篩子本體91的一端開口部;以及導引本體93,呈圓筒狀,被設於閉塞部92的一邊側,在篩子本體91的內側中,導引通過篩子本體91之分散對象材到軸心部;以篩子本體91使珠子自分散對象材分離,以導引分散對象材到流通間隙14側。
篩子本體91係使珠子自分散對象材分離之主要構 件,由周知之篩子所構成。
當簡單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構成時,篩子本體91係呈圓筒狀,在沿著圓周方向之細長分離凹槽部91a往外邊開口之態樣下,被設於周壁。分離凹槽部91a係沿著篩子本體91縱向(左右方向),等間隔多數並設。分離凹槽部91a的凹槽寬度,被設定成比珠子直徑還要小,使得妨礙珠子的通過。具體說來,篩子本體91係使用楔形線型之物件,或缺口線型之物件。而且,本實施形態之分離凹槽部91a係相當於本發明的分離開口。
閉塞部92係閉塞篩子本體91的一端開口者。閉塞部92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具有厚度之塊狀構成,但是,也可以呈板狀等其他形狀。
導引本體93之構成係在軸心部具有中空部93a之圓柱體。中空部93a之直徑係大於轉子用旋轉軸81之直徑,藉此,在中空部93a的壁面與旋轉軸81之間,設有流通分散對象材之環狀的流通間隙S3。流通間隙S3係通過機械軸封52與旋轉軸81之間隙,以連通到架體3的排出部39中之流通間隙14。又,在導引本體93成放射狀設有複數條導引通路93b,導引通路93b係自外周面連通到中空部93a。
又,在導引本體93的右端面中之中空部93a周圍,設有滑接在旋轉容器5的密封構件55b之密封構件93c,其與密封構件55b一齊防止珠子漏出。
而且,被投入濕式連續分散裝置1之分散對象材,有鋰離子等之電池材料、液晶電視等之平面面板顯示器用之彩 色濾光片或反射防止劑等之塗佈材料、電容器等之電子零件用材料、塗料等之墨水用有機‧無機材料(顏料)、畫具用有機‧無機材料(顏料)及其他流通在市場上之有機‧無機材料等。此分散對象材係混合在水或溶劑等之溶媒,做為漿料被投入裝置1的供給口11。此投入係藉用於壓送漿料之幫浦等之強制供給機構連續施行。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粒化用媒體係使用比重及直徑比分散對象材還要大之珠子。當作粒化用媒體使用之珠子,係對應分散對象材的種類、粒子的硬度、初期的粒子直徑、最終之粒子直徑、被投入之漿料(分散對象材及溶媒)的黏度、比重等,可適宜選擇其直徑、比重及材料等。被當作珠子採用之材料,可例如例示氧化鋯等之陶瓷系、玻璃系、鉻鋼等之金屬系等。
以下,說明如上構成之濕式連續分散裝置1之作用。
亦即,當藉濕式連續分散裝置1分散分散對象材時,首先,填充珠子到旋轉容器5內,之後,啟動容器旋轉機構6及轉子旋轉機構8,以旋轉驅動旋轉容器5、分散轉子7及篩子9。
而且,使分散對象材與溶媒一齊自供給口11投入。詳細說明時,係使分散對象材懸濁在溶媒中以漿材化,再將其自供給口11投入。
第5圖係說明旋轉容器5中之分散對象材及珠子的流動之說明圖。在第5圖中,實線箭頭係表示分散對象材(漿 材)的流動,虛線箭頭係表示珠子的流動,被投入之前述分散對象材,係流入架體3的供給部38中之流通間隙13,之後,經過機械軸封52與旋轉軸61之間隙及導入開口部54a,被導入旋轉容器5的內部空間。
被導入旋轉容器5之分散對象材(漿材),係碰觸分散轉子7的底部,又,藉隨著分散轉子7與旋轉容器5的旋轉之離心力,被導入旋轉容器5的外緣部,通過處理用間隙S以流入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在旋轉容器5內,尤其在處理用間隙S中,分散對象材與珠子衝撞及接觸等,而被微粒子化(分散)。
此時,旋轉容器5係藉容器旋轉機構6旋轉,所以,伴隨著容器旋轉之離心力作用在珠子上,可壓抵該珠子在容器5的內壁面上。此珠子的比重比分散對象材還要大,所以,即使分散對象材之流動變快(即使分散對象材的供給壓力變高),也可以增加相對於此流動而言之阻力。因此,與先前裝置相比較下,即使提高分散對象材的供給壓力,也不太會產生珠子偏移等之問題,可提高該供給壓力以提高生產效率。
又,與分散對象材一齊存在於處理用間隙S之珠子的一部份,即使流入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中之分離間隙S2,分散轉子7及篩子9兩者藉轉子旋轉機構8而旋轉,所以,可作用充分離心力到自轉子7的半徑方向的內外兩側流入之該珠子上。藉此,珠子可自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通過珠子排出開口部71a,而排出到處理用間隙S。而且,藉存在有篩子9,篩子9旋轉,可防止及消除分離凹槽部91a之阻 塞,可維持篩子9的性能在初期狀態,或接近初期狀態之狀態,使珠子之分離更有效進行。
而且,分散轉子7對於旋轉之旋轉容器5而言相對性旋轉,所以,藉調整此相對速度,可抑制過分散,藉提高分散轉子7的絕對旋轉速度,與先前裝置相比較下,可作用較大離心力在珠子上。換言之,可持續進行軟分散,可作用較大的離心力在珠子上。
當然,如果分散轉子7的絕對旋轉速度變大時,不僅對於存在於分離間隙S2之珠子,對於存在於處理用間隙S之珠子,也可以作用較大的離心力,藉與由旋轉容器5旋轉所造成之離心力之相乘效果,能更加提高生產效率。在本實施形態中,各旋轉機構6,8被調整,使得分散轉子7的旋轉速度比旋轉容器5的旋轉速度還要大,所以效果顯著。
亦即,當依據此裝置1時,藉調整旋轉容器5與分散轉子7的相對旋轉速度,持續保持抑制過分散之適當分散處理,有效抑制珠子自處理用間隙S被押出到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同時可使被導入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之珠子,高效排出到處理用間隙S,藉此,可更有效分離珠子。進而當依據此裝置1時,可大幅提高分散對象材的分散效率(生產效率)。
流入分散轉子7的內部空間7a之分散對象材,如上所述,係與珠子分離而流入篩子本體91的內側,通過導引本體93的導引通路93b,被導引到做為軸心部之中空部93a。而且,分離對象材係通過貫穿開口部55a,被導引到旋轉容器 5的外側,通過機械軸封52與旋轉軸81之間隙,以流入架體3的排出部39的流通間隙14。之後,分散對象材係通過排出部39的排出口12而被排出。
而且,上述之濕式連續分散裝置1,係本發明濕式粒化裝置之一實施形態,關於其具體性構成等,可以適宜變更。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1)前述實施形態之架體3係具有:兩端部31,32;本體部33,位於兩端部31,32之間;供給部38,被設於本體部33與左端部31之間;以及排出部39被設於本體部33與右端部32之間;這些31~33,38,39係一體連接,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之筒狀體,但是,關於架體3之有無或具體性構成,可適宜變更。例如也可以適宜省略架體3,在此情形下,也可以旋轉軸61,81可旋轉地直接被框體2支撐。但是,當考慮旋轉軸61,81的安裝或修理等作業性時,最好設置架體。
當使架體構成較單純時,例如如第6圖所示,架體103係具有:一端部(左端部)131,可旋轉地支撐旋轉軸161;以及另一端部(右端部)132,可旋轉地支撐旋轉軸181;各端部131,132也可以透過軸承等軸承134~137,可旋轉地支撐旋轉軸161,181。
又,在第6圖之濕式粒化裝置101中,架體103的右端部132係可旋轉地支撐轉子旋轉機構108的旋轉軸181,同時關於旋轉容器105的右端部,也係可旋轉地直接支撐。具體說來,旋轉容器105的右側壁部155係具有:本體部155a,呈圓板狀;以及輪轂部155b,自本體部155a的中心部 往右方突出;輪轂部155b係藉設於架體右端部132的左端部之軸承等軸承132a,可旋轉地被支撐。而且藉此,旋轉容器105係在兩端部中,可旋轉地被架體103支撐。
而且,在此情形下,架體103係在各端部131,132間,為防止與旋轉容器105接觸,也可以使覆蓋旋轉容器105之旋轉保護部(圖示省略)與架體103個別設置。又,關於軸承134~137,如果能可旋轉地支撐旋轉軸161,181時,其具體性構成並未特別限定。
而且,在第6圖之裝置101中,雖然採用在旋轉容器105設有輪轂部155b之構造,但是,反之,也可以使輪轂部自架體103的右端部132的左側壁面突出,旋轉容器105的右端部被此輪轂部滑接支撐。
(2)又,在第6圖所示之濕式粒化裝置中,在流通有分散對象材之流通通路161a,181a,係沿著軸線方向被設於旋轉軸161,181的內部,在旋轉軸161,181的外端部分別設有供給部(不圖示)及排出部(不圖示)之點上,其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亦即,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過在旋轉軸61,81的周圍,形成有流通分散對象材之流通通路,但是,如第6圖所示,流通通路161a,181a係沿著軸心方向分別形成在容器旋轉機構106的旋轉軸161或轉子旋轉機構108的旋轉軸181的內部。在此情形下,旋轉軸161內之流通通路161a,係左端部透過迴轉接頭等之液密連接部161b,在供給部(不圖示)的內部空間開口,右端部係在旋轉容器105內開口。另外,旋轉軸181內的流通通路,係右端部透過迴轉接頭等之液密連接 部181b,在排出部的內部空間開口,在左端部中,開口在分散轉子7內。在第6圖所示之濕式粒化裝置101中,可使液密連接部161b、181b、供給部及排出部,配置在縱向(軸線方向)之端部,所以,可簡素化旋轉容器105周圍之配置。
而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係藉驅動源82直接驅動轉子旋轉機構8的旋轉軸81者,但是,在第6圖之濕式粒化裝置中,於驅動源(不圖示)與旋轉軸181之間,配置有包含用於傳遞驅動源的動力之皮帶輪183之動力傳遞機構。
(3)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容器旋轉機構6雖然係被設定成旋轉容器5的旋轉速度,比由轉子旋轉機構8所做之分散轉子7的旋轉速度還要小,但是,反之,也可以設定使得旋轉容器5的旋轉速度較大。在此情形下,與上述實施形態之情形相比較下,可提高對於分散對象材的流動而言之珠子的阻力,可更有效抑制珠子自處理用間隙S被押出。
(4)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媒體分離機構(對象材導引部)係使用篩子9,但是,如果係使分散對象材與珠子分離,以導引到排出口12側者時,其具體性構成並未侷限,例如也可以取代篩子9,而採用用於作用離心力到周圍的珠子之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
亦即,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係取代篩子9的篩子本體91,具有如第7圖所示之施加離心力本體191。換言之,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係具有施加離心力本體191、閉塞部92及導引本體93。
閉塞部92及導引本體93之具體性構成,係與上 述實施形態相同,所以在此,針對施加離心力本體191做說明。第7圖係表示此施加離心力本體之正視圖。
施加離心力本體191係藉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旋轉,施加離心力到其周圍的珠子以拂去者,其由周知之離心分離轉子所構成。
當簡單說明施加離心力本體191一例的構成時,該施加離心力本體191係例如呈圓筒狀,沿著與軸線平行之方向之細長攪拌狹縫191a(相當於攪拌開口),係自右端以既定長度(在圖例中,係到達左端部之既定長度)貫設。攪拌狹縫191a係沿著施加離心力本體191的圓周方向,等間隔設置多數個。又,攪拌狹縫191a係用於攪拌施加離心力本體191的周圍的珠子者,又,其發揮做為分散對象材的流入狹縫之功能。此狹縫的寬度係只要分散對象材可流通,其寬度並未特別侷限,可對應攪拌能力適宜設定。
而且,關於施加離心力本體191,也可以使用有底圓筒狀的構件,此外,只要係可賦予離心力之物件,其具體性構成並未特別侷限。
(5)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係使做為媒體分離機構之篩子9,藉轉子旋轉機構8旋轉者,但是,也可以係此媒體分離機構不旋轉,使其固定在架體3上者,或者,也可以係藉前述容器旋轉機構6旋轉者。
(6)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過分散轉子7具有攪拌凸起72者,但是,也可以係此粒化轉子使用第8圖所示之分散轉子170者。
具體說來,分散轉子170係具有:轉子本體171,具有一邊開口之轉子內部空間,呈有底圓筒狀;以及複數凸狀盤體172,自轉子本體171的外周面,突出到轉子本體171的半徑方向外邊;使得藉轉子本體171的外周面及凸狀盤體172,賦予動能到珠子及分散對象材,以分散分散對象材。而且,分散轉子170在第8圖中,係被設定使得轉子旋轉機構順時針旋轉。
轉子本體171係與分散轉子7相同,沿著平行其軸心之方向細長延伸之珠子排出開口部171a,係在圓周方向設置複數個。
而且,在上述具體性實施形態中,主要包含具有以下構成之發明之一態樣。
本發明一態樣之濕式粒化裝置,係具有:框體;容器,可旋轉地被前述框體支撐,具有第1及第2開口部,同時收容使來自前述第1開口部之粒化對象材自前述第2開口部排出之期間,粒化處理該粒化對象材之粒化用媒體;容器旋轉機構,旋轉前述容器;粒化轉子,呈有底圓筒狀,同時在與前述容器內壁面之間設有處理用間隙之狀態下,被配設於前述容器內,使經由前述處理用間隙而移動到筒內部之前述粒化用媒體,排出到前述處理用間隙之媒體排出開口部被設於周壁;轉子旋轉機構,使前述粒化轉子對於前述容器而言,相對旋轉;以及對象材導引部,至少一部份被配設於前述粒化轉子內,同時導引經由前述處理用間隙而被導入前述粒化轉子內部之前述粒化對象材,到前述第2開口部。
當如此構成時,可持續保持適當之粒化處理(例如分散),有效抑制粒化用媒體自處理用間隙被押出到粒化轉子內部,同時可使被導入粒化轉子內部之粒化用媒體高效地排出到處理用間隙部,藉此,可有效進行粒化用媒體之分離。
在此構成中,關於前述容器的支撐構造,並未特別侷限,例如也可以係前述容器的一端部被單側支撐者,但是,最好而且具有被前述框體支撐之架體,前述容器的兩端部係被此架體支撐。
當如此構成時,容器兩端部係被架體支撐,前述架體被前述框體支撐,所以,可穩定旋轉狀態。
在此情形下,例如前述容器最好一端部被前述容器旋轉機構固定支撐,另一端部可旋轉地被前述架體直接支撐。
當如此構成時,前述容器的另一端部係可旋轉地被前述架體直接支撐,所以,不增加零件數量地,可穩定旋轉前述容器。
或者,例如前述容器也可以一端部被前述容器旋轉機構固定支撐,另一端部被前述轉子旋轉機構滑接支撐。
當如此構成時,可有效活用轉子旋轉機構,以支撐容器的兩端部,藉此,可簡略化裝置構成,可穩定容器的旋轉。
又,在此情形下,最好前述架體收容前述容器。
當如此構成時,前述容器係被收容在前述架體內,所以,可使該容器穩定且滑順地旋轉。
在此構成中,前述對象材導引部的具體性構成,並未特別侷限,也可以係例如在粒化轉子的深底部處,一端開口之筒狀構件,但是,前述對象材導引部最好包含媒體分離部,前述媒體分離部係使前述粒化用媒體,自粒化對象材分離,以導引粒化對象材到前述第2開口部。
當如此構成時,即使在媒體分離部,也可以分離粒化用媒體與粒化對象材,可更有效分離粒化用媒體。
在此情形下,媒體分離機構之具體性構成,並未特別侷限,但是,例如前述媒體分離部最好包含篩子,前述篩子係藉被連接到前述粒化轉子,與該粒化轉子一齊旋轉,在至少周壁的一部份,設有複數個分離開口部,前述分離開口部係被設定成妨礙前述粒化用媒體貫穿之大小,或者,前述媒體分離部最好係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前述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係藉被連接到前述粒化轉子,與該粒化轉子一齊旋轉,在至少周壁的一部份,設有用於攪拌周圍的粒化用媒體之複數個攪拌開口部,藉該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旋轉,賦予離心力到周圍的粒化用媒體,以通過前述媒體排出開口部而分離。
當如此構成時,藉媒體分離部與粒化轉子一齊旋轉,可作用離心力到粒化用媒體,又,媒體分離部之構成係篩子或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所以,可更有效分離粒化用媒體。具體說來,藉使媒體分離部之構成係篩子,可有效防止粒化用媒體侵入該篩子的內部,或者,藉使媒體分離部之構成係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對於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的周圍之粒化用媒體,也可作用離心力而使其飛到外部,藉此,可促進粒化用媒 體的分離。
又,媒體分離部係藉與粒化轉子連接,而與該粒化轉子一齊旋轉,所以,可使裝置全體之構成較小型,而且,與另外設置用於旋轉媒體分離部之機構之情形相比較下,可較便宜地製造。
在此構成中,容器旋轉機構之具體性構成,並未特別侷限,由容器旋轉機構所做之容器的旋轉速度,也可以比由轉子旋轉機構所做之粒化轉子的旋轉速度還要快,但是,最好由前述容器旋轉機構所做之容器的旋轉速度,比由前述轉子旋轉機構所做之粒化轉子的旋轉速度還要慢。
當如此構成時,藉粒化轉子,可直接作用離心力在處理用間隙、及存在於粒化轉子內部之粒化用媒體,可更有效抑制粒化用媒體自處理用間隙被押出,同時可使粒化轉子內部的粒化用媒體,藉處理用間隙而高效回流。
3‧‧‧架體
3a‧‧‧收容空間
5‧‧‧旋轉容器
6‧‧‧容器旋轉機構
7‧‧‧分散轉子
7a‧‧‧轉子內部空間
8‧‧‧轉子旋轉機構
9‧‧‧篩子
33‧‧‧本體部
52‧‧‧機械軸封
53‧‧‧周壁部
54‧‧‧側壁部
54a‧‧‧開口部
54b‧‧‧珠子投入口部
55‧‧‧側壁部
55a‧‧‧貫穿開口部
55b‧‧‧密封構件
55c‧‧‧滑動軸承
61‧‧‧旋轉軸
71‧‧‧轉子本體
71a‧‧‧珠子排出開口部
72‧‧‧攪拌凸起
81‧‧‧旋轉軸
81b‧‧‧流路確保部
81c‧‧‧固定部
81d‧‧‧流通孔
91‧‧‧篩子本體
92‧‧‧閉塞部
93‧‧‧導引本體
93a‧‧‧中空部
93b‧‧‧導引通路
93c‧‧‧密封構件
S‧‧‧處理用間隙
S2‧‧‧分離間隙
S3‧‧‧流通間隙

Claims (9)

  1. 一種濕式粒化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框體;容器,可旋轉地被前述框體支撐,具有第1及第2開口部,同時收容使來自前述第1開口部之粒化對象材自前述第2開口部排出之期間,粒化處理該粒化對象材之粒化用媒體;容器旋轉機構,旋轉前述容器;粒化轉子,呈有底圓筒狀,同時在與前述容器內壁面之間設有處理用間隙之狀態下,被配設於前述容器內,使經由前述處理用間隙而移動到筒內部之前述粒化用媒體,排出到前述處理用間隙之媒體排出開口部被設於前述粒化轉子的周壁;轉子旋轉機構,使前述粒化轉子對於前述容器而言,相對旋轉;以及對象材導引部,至少一部份被配設於前述粒化轉子內,同時導引經由前述處理用間隙而被導入前述粒化轉子內部之前述粒化對象材,到前述第2開口部;前述容器旋轉機構,係被設定為前述容器的旋轉方向與經由前述轉子旋轉機構之粒化轉子的旋轉方向相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而且具有被前述框體支撐之架體,前述容器的兩端部,被前述架體支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容器係一端部被前述容器旋轉機構固定支撐,另一端部係 可直接旋轉地被前述架體支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對象材導引部係包含媒體分離部,前述媒體分離部係使前述粒化用媒體自粒化對象材分離,以導引粒化對象材到前述第2開口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媒體分離部係藉被連接在前述粒化轉子上,與前述粒化轉子一齊旋轉,其包含篩子,前述篩子的至少周壁局部上設有複數個分離開口部,前述分離開口部係被設定成妨礙前述粒化用媒體貫穿之大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媒體分離部係藉被連接在前述粒化轉子上,與前述粒化轉子一齊旋轉,其係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前述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的至少周壁局部上,設有複數個攪拌開口部,前述攪拌開口部係被用於攪拌周圍之粒化用媒體,藉前述施加離心力圓筒狀體旋轉,施加離心力到周圍的粒化用媒體,以通過前述媒體排出開口部而分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容器旋轉機構所做之容器旋轉速度,係比前述轉子旋轉機構所做之粒化轉子旋轉速度還要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容器係一端部被前述容器旋轉機構固定支撐,另一端部係被前述轉子旋轉機構滑動支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濕式粒化裝置,其中,前述架 體係收容前述容器。
TW102124338A 2012-07-10 2013-07-08 Wet granulation device TWI595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4380 2012-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0275A TW201420275A (zh) 2014-06-01
TWI595975B true TWI595975B (zh) 2017-08-21

Family

ID=4991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4338A TWI595975B (zh) 2012-07-10 2013-07-08 Wet granula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868381B1 (zh)
JP (1) JP5745697B2 (zh)
KR (1) KR101672657B1 (zh)
CN (1) CN104411395B (zh)
ES (1) ES2614954T3 (zh)
TW (1) TWI595975B (zh)
WO (1) WO2014010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196A (zh) * 2015-06-29 2015-10-07 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双重分离系统的超级砂磨机
CN104959198B (zh) * 2015-06-29 2018-06-08 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砂磨机之高效离心分离系统
JP6692104B1 (ja) * 2019-04-26 2020-05-13 淺田鉄工株式会社 二軸式分散機
US20230149866A1 (en) * 2020-04-02 2023-05-18 YOSHIDA WORKS PRO Co., Ltd. Wet atom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862020B1 (ja) * 2020-06-22 2021-04-21 淺田鉄工株式会社 分散システム
JP6919940B1 (ja) * 2020-06-22 2021-08-18 淺田鉄工株式会社 分散装置
CN113522181A (zh) * 2021-09-06 2021-10-2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多组分颗粒旋转流化床用颗粒打散机构
CN116351521B (zh) * 2023-06-02 2023-08-08 福建省德化县华兴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泥料加工的球磨机
CN117484729B (zh) * 2024-01-02 2024-03-15 山东景钰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聚合物微球的高剪切破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4745A (ja) * 2000-03-03 2001-11-13 Shikoku Res Inst Inc 粉体加熱装置
US20040251337A1 (en) * 2003-02-27 2004-12-16 Araki Iron Works, Co., Ltd. Compound disper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864857A (zh) * 2005-05-17 2006-11-22 芦泽精美技术株式会社 循环型介质搅拌研磨机
JP2010167356A (ja) * 2009-01-22 2010-08-05 Ashizawa Finetech Ltd スクリーン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ーズミル
CN102245286A (zh) * 2008-12-16 2011-11-16 艾卡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转子和定子的分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5987C2 (de) * 1990-08-16 1998-04-09 Buehler Ag Rührwerksmühle
JPH07328405A (ja) * 1994-06-06 1995-12-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湿式媒体分散装置
JP3718831B2 (ja) 2001-04-16 2005-11-2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ビーズミル
JP4423500B2 (ja) * 2004-06-17 2010-03-03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アニュラー型ビーズミル、該ビーズミルを備える顔料分散システム、及び該顔料分散システムを用いた顔料分散方法
JP4785355B2 (ja) * 2004-06-28 2011-10-05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アニュラー型ビーズミル、該ビーズミルを備える顔料分散システム、及び該顔料分散システムを用いた顔料分散方法
JP4918226B2 (ja) * 2005-03-03 2012-04-18 日本コークス工業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攪拌型湿式粉砕機
JP4991372B2 (ja) * 2007-04-06 2012-08-01 アシザワ・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攪拌ミル
JP5260108B2 (ja) * 2008-03-27 2013-08-1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顔料分散体、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用顔料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000478A (ja) * 2008-06-23 2010-01-07 Nippon Coke & Engineering Co Ltd メディア撹拌型湿式分散機
EP2327480A1 (de) * 2009-11-25 2011-06-01 Willy A. Bachofen AG Rührwerkskugelmüh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4745A (ja) * 2000-03-03 2001-11-13 Shikoku Res Inst Inc 粉体加熱装置
US20040251337A1 (en) * 2003-02-27 2004-12-16 Araki Iron Works, Co., Ltd. Compound disper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864857A (zh) * 2005-05-17 2006-11-22 芦泽精美技术株式会社 循环型介质搅拌研磨机
CN102245286A (zh) * 2008-12-16 2011-11-16 艾卡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转子和定子的分散装置
JP2010167356A (ja) * 2009-01-22 2010-08-05 Ashizawa Finetech Ltd スクリーン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ーズミ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10208A1 (ja) 2016-06-20
CN104411395B (zh) 2016-12-14
EP2868381B1 (en) 2016-11-23
CN104411395A (zh) 2015-03-11
JP5745697B2 (ja) 2015-07-08
KR20150032548A (ko) 2015-03-26
EP2868381A4 (en) 2015-05-06
EP2868381A1 (en) 2015-05-06
TW201420275A (zh) 2014-06-01
WO2014010208A1 (ja) 2014-01-16
KR101672657B1 (ko) 2016-11-03
ES2614954T3 (es) 2017-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5975B (zh) Wet granulation device
JP4741931B2 (ja) 循環型メディア撹拌ミル
JP5317124B2 (ja) 湿式媒体撹拌粉砕分散機
JP2014042867A (ja) 循環型メディア撹拌ミル
KR100928076B1 (ko) 나노 분쇄기
JP2016517799A (ja) ドライ・アイスの固体微粒子をガス媒体の流れと混合するための装置用のドライ・アイスの固体微粒子を粉砕及び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14046239A (ja) 粉砕装置
JP2011177639A (ja) メディア攪拌ミル
TW200402330A (en) Pulverizer
KR102081216B1 (ko) 분쇄 분산기
KR101219915B1 (ko) 코팅장갑용 코팅액 교반장치
JP4901353B2 (ja) メディア撹拌ミル
TWI635895B (zh) 密閉型攪拌機的止漏裝置
KR200456379Y1 (ko) 액상 원료 교반기의 교반 매체 스크린 장치
JP6919940B1 (ja) 分散装置
KR102181672B1 (ko) 균질기를 이용한 폴리머 분산 시스템
JP2000254535A (ja) 混練粉砕機
KR101502066B1 (ko) 분산력 향상용 바스켓 밀
JP2013027813A (ja) メディア攪拌式粉砕機
JP6862020B1 (ja) 分散システム
KR20130003761U (ko) 필터부의 마모가 방지되는 볼밀분산장치
JP7251779B2 (ja) メディア撹拌型粉砕機および循環型粉砕装置
JP6692104B1 (ja) 二軸式分散機
JPH0833853A (ja) 微粉末粉砕用攪拌ミル
KR20150053069A (ko) 2개의 분리실을 가진 습식 분쇄 및 분산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