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5177B - Solenoid valve manifold - Google Patents

Solenoid valve manifol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5177B
TWI595177B TW104136971A TW104136971A TWI595177B TW I595177 B TWI595177 B TW I595177B TW 104136971 A TW104136971 A TW 104136971A TW 104136971 A TW104136971 A TW 104136971A TW I595177 B TWI595177 B TW I5951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output
port
supply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6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5866A (zh
Inventor
Kiyonobu Hayashi
Hisashi Tanaka
Kiyotoki Natsume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25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5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51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03Multiple-way valves
    • F16K31/061Sliding valves
    • F16K31/0613Sliding valve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Description

電磁閥歧管
本發明關於將電磁閥安裝於歧管底座而成的電磁閥歧管。
將壓縮空氣等的壓縮流體供給至汽缸等的流體壓機器,控制流體壓機器的驅動的電磁閥歧管,已在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13-83323號公開。如圖3所示,此文獻的電磁閥歧管100具備:歧管底座101;安裝於歧管底座101的安裝面101a(裝載面)的電磁閥110。
電磁閥110為設有兩個導向閥部120的所謂雙導向型(double pilot),即藉由來自兩個導向閥部120的導向流體,使滑閥體111往返運動的導向型電磁閥。電磁閥110具備有形成有閥孔112的閥體113,滑閥體111插入閥孔112。閥體113具有供氣口114、第一輸出口115、第二輸出口116、第一排氣口117以及第二排氣口118。
供氣口114、第一輸出口115、第二輸出口116、第一排氣口117以及第二排氣口118,分別與閥孔112連通。然後,於滑閥體111的軸方向上,由一端側至另一端側依序排列配置第一排氣口117、第一輸出口115、供氣口114、第二輸出口116以及第二排氣口118。供氣口114、第一輸出口115、第二輸出口116、第一排氣口117以及第二排氣口118,開口於閥體113中與歧管底座101的安裝面101a所相對的對向面113a。
歧管底座101具有:供氣流路102,連接於壓縮流體的供給源(未示出);第一輸出流路103以及第二輸出流路104,其連接於流體壓機器;第一排氣流路105以及第二排氣流路106,其連接至外部。
歧管底座101上形成有供氣連通流路102a,供氣連通流路102a與供氣流路102連通,且開口於安裝面101a並與供氣口114連接。此外,歧管底座101上形成有: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03a,其與第一輸出流路103連通,且開口於安裝面101a,並連接於第一輸出口115;以及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04a,其與第二輸出流路104連通,且開口於安裝面101a,並與第二輸出口116連接。更進一步地,歧管底座101上形成有:第一排氣連通流路105a,其與第一排氣流路105連通,且開口於安裝面101a,並與第一排氣口117連接;以及第二排氣連通流路106a,其與第二排氣流路106連通,且開口於安裝面101a,並與第二排氣口118連接。
滑閥體111藉由兩個導向閥部120所供給的導向流體得以在閥孔112中往返運動,藉此來切換流經供氣口114、第一輸出口115、第二輸出口116、第一排氣口117以及第二排氣口118的壓縮流體的流路。
當進行對一邊的導向閥部120的電力供給,而停止對另一邊的導向閥部120的電力供給時,藉著由一邊的導向閥部120所供給的導向流體,使得滑閥體111移動,並使供氣口114與第一輸出口115連通,第二輸出口116與第二排氣口118連通。其結果為,由供給源開始將壓縮流體通過供氣流路102、供氣連通流路102a、供氣口114、第一輸出口115、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03a,以及第一輸出流路103供給至流體壓機器。此外,由流體壓機器將壓縮流體通過第二輸出流路10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04a、第二輸出口116、第二排氣口118、第二排氣連通流路106a以及第二排氣流路106排氣至外部。
此外,當對所述一邊的導向閥部120的電力供給停止、對所述另一邊的導向閥部120進行電力供給時,藉由所述另一邊的導向閥部120所供給的導向流體,使得滑閥體111移動到當電力供給至所述一邊的導向閥部120時的相反側。藉此,供氣口114與第二輸出口116連通,第一 輸出口115與第一排氣口117連通。其結果為,由供給源起,將壓縮流體經由供氣流路102、供氣連通流路102a、供氣口114、第二輸出口116、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04a以及第二輸出流路104而供給至流體壓機器。此外,由流體壓機器起,將壓縮流體經由第一輸出流路10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03a、第一輸出口115、第一排氣口117、第一排氣連通流路105a以及第一排氣流路105而排氣至外部。
此外,例如,當進行流體壓機器的維護等時,必須要將流體壓機器中殘留的壓縮流體往外部排出。就此,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實開平2-102079號中,於電磁閥岐管100與流體壓機器之間配設殘壓排出閥,藉由殘壓排出閥,可遮斷由電磁閥岐管100往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並且將流體壓機器中殘留的壓縮流體往外部排出。
然而,於日本專利特開2013-83323公報中的電磁閥岐管100當中,希望以在不造成大型化的情形下,增大供給至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流量。
此外,例如,有時因停電使得往電磁閥110(兩個導向閥部120)的電力供給停止時,欲即刻地將殘留於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往外部排出。於此情形下,可如日本專利公報實開平2-102079號般地,藉由電子控制來進行殘壓排出閥的切換動作。然後,進行往電磁閥110的電力供給時,也對殘壓排出閥進行電力的供給,容許由電磁閥岐管100至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並且也進行殘壓排出閥的切換動作,使得由流體壓機器至外部的壓縮流體的排出被遮斷。另一方面,當對於電磁閥110的電力供給停止時,對於殘壓排出閥的電力供給停止,由電磁閥岐管100往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供給被遮斷,且進行殘壓排出閥的切換動作,使由流體壓機器往外部的壓縮流體排出得以進行。
如此一來,當因停電等故導致往電磁閥110的電力供給停止時,可有效率地將殘留於流體壓機器中的壓縮流體排出。然而,為了要容許由電磁閥岐管100往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供給,必須要常時地進行對殘壓排出閥的電力的供給,使得消費電力變大。
本發明為用以解決上述課題,其目的為提供一種電磁閥岐管,其能夠在不造成大型化的情形下增大供給至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流量,並在抑制消費電力的同時有效率地將殘留於流體壓機器中的壓縮流體。
為瞭解決上述課題的電磁閥岐管,具備:歧管底座;以及安裝於所述歧管底座的安裝面上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具有形成有閥孔的閥體,滑閥體以可往返運動狀態容置於所述閥孔中,所述閥體具有:第一排出口、第一輸出口、供給口、第二輸出口,以及第二排出口,這些第一排出口、第一輸出口、供給口、第二輸出口,以及第二排出口在與所述安裝面相對的對向面上開口並分別與所述閥孔連通,並且於所述滑閥體的軸方向上從一端至另外一端依序排列,所述電磁閥歧管將壓縮流體供給至流體壓機器控制所述流體壓機器的驅動。所述岐管底座具有:供給連通流路,其與得到所供給壓縮流體的供給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供給口以及所述第二輸出口連通;第一輸出連通流路,其與連接於所述流體壓機器的輸出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第一輸出口連通;第二輸出連通流路,其與所述輸出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第二排出口連通;排出連通流路,其與連接至外部的排出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第一排出口連通。
所述電磁閥岐管當中,較佳地為所述供給連通流路、所述第一輸出連通流路、所述第二輸出連通流路以及所述排出連通流路,從所述安裝面起貫穿至所述歧管底座中與所述安裝面的反面側。
根據此發明,能夠在不造成大型化的情形下,增大供給往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的流量,並在抑制消費電力的同時,有效率地將殘留於流體壓機器的壓縮流體排出。
1‧‧‧斷面圖標記
10‧‧‧電磁閥底座
11‧‧‧岐管底座
11a‧‧‧安裝面
11b‧‧‧面(安裝面的背面側)
11e‧‧‧側面
11f‧‧‧側面
12‧‧‧墊圈
13‧‧‧供給連通流路
14‧‧‧第一輸出連通流路
15‧‧‧第二輸出連通流路
15h‧‧‧連通孔
16‧‧‧排出連通流路
18‧‧‧輸出流路
19‧‧‧排出流路
20‧‧‧電磁閥
21‧‧‧閥體
21a‧‧‧對向面
22‧‧‧滑閥體
22a‧‧‧閥部
23‧‧‧閥孔
24‧‧‧供給口
25‧‧‧第一輸出口
26‧‧‧第二輸出口
27‧‧‧第一排出口
29‧‧‧活塞室
30‧‧‧活塞
31‧‧‧導向壓作用室
32‧‧‧容置室
33‧‧‧推力彈簧
35‧‧‧導向閥部
35a‧‧‧電磁驅動部
36‧‧‧供給源
37‧‧‧流體壓機器
38‧‧‧蓋部材
38s‧‧‧墊圈
100‧‧‧電磁閥歧管
101‧‧‧歧管底座
101a‧‧‧安裝面
102‧‧‧供氣流路
102a‧‧‧供氣連通流路
103‧‧‧第一輸出流路
103a‧‧‧第一輸出連通流路
104‧‧‧第二輸出流路
104a‧‧‧第二輸出連通流路
105‧‧‧第一排氣流路
105a‧‧‧第一排氣連通流路
106‧‧‧第二排氣流路
106a‧‧‧第二排氣連通流路
110‧‧‧電磁閥
111‧‧‧滑閥體
112‧‧‧閥孔
113‧‧‧閥體
113a‧‧‧對向面
114‧‧‧供氣口
115‧‧‧第一輸出口
116‧‧‧第二輸出口
117‧‧‧第一排氣口
118‧‧‧第二排氣口
120‧‧‧導向閥部
圖1A為顯示實施型態中電磁閥岐管的斷面圖。
圖1B沿著為圖1A中1-1線的斷面圖。
圖2為顯示進行對電磁驅動部的電力供給的狀態的電磁閥岐管的斷面圖。
圖3為顯示既有範例中電磁閥岐管。
以下配合圖1A~圖2說明將電磁閥岐管具體化的一實施型態。本實施型態的電磁閥岐管為向汽缸等流體壓機器供給壓縮空氣等的壓縮流體而控制流體壓機器的驅動。
如圖1A所示,電磁閥岐管10具備有:略長方體狀的岐管底座11;以及安裝於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裝載面)的電磁閥20。電磁閥20具有安裝於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的閥體21。在閥體21中與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相對的對向面21a和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之間,配置有密封安裝面11a以及對向面21a之間的板狀的墊圈12。
閥體21中形成有插入著滑閥體22的閥孔23。滑閥體22於其軸方向上形成有互相分離配置的複數個閥部22a。各閥部22a的直徑比滑閥體22的軸徑還大。各閥部22a將其與閥孔23之間密封。
閥體21具有供給口24、第一輸出口25、第二輸出口26、第一排出口27以及第二排出口28。供給口24、第一輸出口25、第二輸出口26、第一排出口27以及第二排出口28分別與閥孔23連通。然後,於滑閥體22的軸方向上,由一端側至另一端側依序排列配置第一排出口27、第一輸出口25、供給口24、第二輸出口26以及第二排出口28。供給口24、第一輸出口25、第二輸出口26、第一排出口27以及第二排出口28,開口於閥體21的對向面21a。
閥體21中的滑閥體22的一端部側上形成有活塞室29。活塞室29與第一排出口27之間被滑閥體22的一端部所密封。活塞30以可往返運動狀態容置於活塞室29中。活塞30裝備於滑閥體22的一端部。然後,藉由活塞30於活塞室29中規劃出導向壓作用室31。
閥體21中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側上形成有容置室32。容置室32與第二排出口28之間被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所密封。容置室32內容置有將滑閥體22朝著活塞室29施力的推力彈簧33。
電磁閥20具有設於閥體21的一端側端面上的導向閥部35。因此,於本實施型態中,電磁閥20為設有一個導向閥部35的所謂單導向型。導向閥部35具備控制導向壓的電磁驅動部35a(於圖1A中虛線表示)。導向閥部35為因對電磁驅動部35a進行電力供給而開閥,並且因對電磁驅動部35a的電力供給停止而關閥的習知電磁閥,因此省略其詳細說明。
滑閥體22根據由導向閥部35對導向壓作用室31的導向壓供給而於閥孔23內往返運動。具體地說,導向壓作用室31經由導向流路 (未示出)而與供給口24連通。導向流路藉著導向閥部35而開關。因此,本實施型態中,電磁閥20為利用供給至供給口24的壓縮流體而使滑閥體22往返運動的內部導向式。
岐管底座11具有:供給連通流路13;於滑閥體22的軸方向上配置於供給連通流路13兩側的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與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於滑閥體22的軸方向上相對於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處於供給連通流路13的相反側的排出連通流路16。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以從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起貫穿至岐管底座11中與安裝面11a為相反側的面11b的方式延伸。此外,於以下說明中,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的延伸方向,係指由安裝面11a起,至岐管底座11中安裝面11a的相反側的面11b而延伸的方向。
供給連通流路13開口於安裝面11a,並與供給口24以及第二輸出口26連通。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開口於安裝面11a,並與第一輸出口25連通。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開口於安裝面11a,並與第二排出口28連通。排出連通流路16開口於安裝面11a並與第一排出口27連通。
如圖1B所示,於岐管底座11中,在位於對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且對滑閥體22的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兩個側面11c、11d上,分別有供給流路17以及輸出流路18開口。供給流路17與輸出流路18配置為互相相對。供給流路17開口於岐管底座11的側面11c,並與壓縮流體的供給源36連接。輸出流路18開口於岐管底座11的側面11d,並與流體壓機器37連接。
供給流路17從岐管底座11的側面11c起,在與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 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並與滑閥體22的軸方垂直相交之方向上延伸,且與供給連通流路13連通。輸出流路18從岐管底座11的側面11d起,在與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並且與滑閥體22的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與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連通。此外,輸出流路18與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系經由連通孔15h而連通。
於岐管底座11中,與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且為滑閥體22的軸方向上的兩個側面11e、11f當中位於靠近排出連通流路16的側面11e上有排出流路19形成開口。排出流路19連接至外部。排出流路19由岐管底座11的側面11e,在與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且沿著滑閥體22的軸的方向延伸,與排出連通流路16連通。
如圖1A所示般,岐管底座11中安裝面11a背面側的面11b上,經由墊圈38s安裝有平板狀的蓋部材38。然後,岐管底座11中安裝面11a的背面側的面11b中,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被墊圈38s以及蓋部材38封住。
接著說明本實施型態的作用。
如圖2所示般,當進行對電磁驅動部35a的電力供給時,導向閥部35開閥,壓縮氣體(導向流體)作為導向壓供給至導向壓作用室31。如此一來,對活塞30作用的導向壓作用室31內的壓力,與推力彈簧33的推力相抗而將活塞30往容置室32按壓,滑閥體22於閥孔23內往容置室32(另一端側)移動。其結果為供給口24與第一輸出口25連通,且第二輸出口26與第二排出口28連通。此外,供給口24與第二輸出口26之間 藉由閥部22a來密封,且第一輸出口25與第一排出口27之間藉由閥部22a來密封。
由供給源36供給至供給流路17的壓縮流體,經由供給連通流路13供給至供給口24以及第二輸出口26。供給至供給口24的壓縮流體經由第一輸出口25、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以及輸出流路18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且供給至第二輸出口26的壓縮流體經由第二排出口28、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連通孔15h,以及輸出流路18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
如圖1A所示般,當對電磁驅動部35a的電力供給停止時,導向閥部35閉閥,對導向壓作用室31的壓縮空氣的供給不再進行。如此一來,藉著推力彈簧33的推力,滑閥體22在閥孔23內朝著活塞29(一端側)移動。其結果為,供給口24與第二輸出口26連通,且第一輸出口25與第一排出口27連通。此外,供給口24與第一輸出口25之間藉由閥部22a來密封,且第二輸出口26與第二排出口28之間藉由閥部22a來密封。
由供給源36供給至供給流路17的壓縮流體,僅於供給連通流路13與供給口24以及第二輸出口26之間流動,對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的供給被遮斷。並且,來自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經由輸出流路18、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一輸出口25、第一排出口27、排出連通流路16以及排出流路19以排出至外部,將殘留於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排出。
於上述實施型態中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岐管底座11具有:將供給流路17與供給口24以及第二輸出口26連通的供給連通流路13;將輸出流路18與第一輸出口25連通的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將輸出流路18與第二排出口28連通的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將排出流路19與第一排出口27連通的排出連通流路16。
當進行對電磁閥20(電磁驅動部35a)的電力供給時,供給流路17的壓縮流體經由供給連通流路13而供給至供給口24以及第二輸出口26。供給至供給口24的壓縮流體經由第一輸出口25、第一輸出流通流路14,以及輸出流路18而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且供給至第二輸出口26的壓縮流體,經由第二排出口28、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輸出流路18而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因此,於既有技術中由第二排出口28而排出至外部的壓縮流體,於本實施型態中可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在不使電磁閥岐管10大型化的狀態下增大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的流量。
此外,當對電磁閥20的電力供給停止時,由供給流路17供給的壓縮流體,僅於供給連通流路13與供給口24以及第二輸出口26之間流動,對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的供給被遮斷。此外,來自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經由輸出流路18、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一輸出口25、第一排出口27、排出連通流路16以及排出流路19排出至外部。因此,由於不再需要使用既有技術般的殘壓排出閥,因此不再存有對殘壓排出閥的電力供給,因而能夠一邊抑制消費電力,一邊有效率地排出殘留於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
(2)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由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起,貫穿至岐管底座11中安裝面的背面側的面11b。藉此,於岐管底座11的安裝面11a之反面側的面11b也能夠作為電磁閥20安裝對象的安裝面來發揮作用,因而可擴大電磁閥岐管10的使用範圍。
此外,尚能將上述實施型態變更為以下內容。
實施型態中,供給連通流路13、第一輸出連通流路14、第二輸出連通流路15,以及排出連通流路16,亦可不用從岐管底座11的安 裝面11a貫穿至岐管底座11中與安裝面11的背面側的面11b,而封閉於岐管底座11的內部。
亦可於實施型態當中刪除推力彈簧33。其次,閥體21當中閥體22的另一端部側上也形成活塞室29,活塞室29以使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上所安裝的活塞30可往返運動的狀態下容置活塞30,並可藉由活塞30於活塞室29中規劃導向壓作用室31。供給至供給口24的壓縮流體常態性地供給至此導向壓作用室31。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所裝載的活塞30,比起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所裝載的活塞30具有較小直徑。此外,亦可由兩個活塞30的受壓面積之差而使滑閥體22於閥體23內作往返運動。
實施型態當中,電磁閥20亦可為設置兩個導向閥部35的所謂雙導向型。於此情形下,閥體21中的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側也形成有活塞室29,且裝載於滑閥體22另一端部的活塞30以可往返運動方式容置於活塞室29中,藉由活塞30規劃導向壓作用室31於活塞室29中。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所裝載的活塞30,比起滑閥體22的另一端部所裝載的活塞30具有較小直徑,滑閥體22由兩個活塞的受壓面積之差,於閥孔23內往返運動。
實施型態當中,電磁閥20亦可使用由外部供給的壓縮流體使滑閥體22往返運動的外部導向式。
實施型態當中,導向流體可不限於壓縮氣體,只要是經過壓縮的流體亦可為其他流體。
實施型態當中,供給至流體壓機器37的壓縮流體並不限於壓縮氣體,只要是經過壓縮的流體亦可為其他流體。
1‧‧‧斷面圖標記
10‧‧‧電磁閥底座
11‧‧‧岐管底座
11a‧‧‧安裝面
11b‧‧‧面(安裝面的背面側)
11e‧‧‧側面
11f‧‧‧側面
12‧‧‧墊圈
13‧‧‧供給連通流路
14‧‧‧第一輸出連通流路
15‧‧‧第二輸出連通流路
16‧‧‧排出連通流路
19‧‧‧排出流路
20‧‧‧電磁閥
21‧‧‧閥體
21a‧‧‧對向面
22‧‧‧滑閥體
22a‧‧‧閥部
23‧‧‧閥孔
24‧‧‧供給口
25‧‧‧第一輸出口
26‧‧‧第二輸出口
27‧‧‧第一排出口
29‧‧‧活塞室
30‧‧‧活塞
31‧‧‧導向壓作用室
32‧‧‧容置室
33‧‧‧推力彈簧
35‧‧‧導向閥部
35a‧‧‧電磁驅動部
38‧‧‧蓋部材
38s‧‧‧墊圈

Claims (2)

  1. 一種電磁閥歧管,其具備:   歧管底座;以及   安裝於所述歧管底座的安裝面上的電磁閥,   所述電磁閥具有形成有閥孔的閥體,滑閥體以可往返運動狀態容置於所述閥孔中,   所述閥體具有第一排出口、第一輸出口、供給口、第二輸出口,以及第二排出口,這些第一排出口、第一輸出口、供給口、第二輸出口,以及第二排出口在與所述安裝面相對的對向面上開口並分別與所述閥孔連通,並且於所述滑閥體的軸方向上從一端至另外一端依序排列,   所述電磁閥歧管將壓縮流體供給至流體壓機器控制所述流體壓機器的驅動,   所述電磁閥歧管的特徵為:   所述歧管底座具有:   供給連通流路,其與供給壓縮流體的供給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供給口以及所述第二輸出口連通;   第一輸出連通流路,其與連接於所述流體壓機器的輸出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第一輸出口連通;   第二輸出連通流路,其與所述輸出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第二排出口連通;以及   排出連通流路,其與連接至外部的排出流路連通,且開口於所述安裝面,並與所述第一排出口連通。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電磁閥歧管,其特徵為: 所述供給連通流路、所述第一輸出連通流路、所述第二輸出連通流路以及所述排出連通流路從所述安裝面起貫穿至所述歧管底座中與所述安裝面的反面側的面。
TW104136971A 2014-11-10 2015-11-10 Solenoid valve manifold TWI595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7885A JP6205337B2 (ja) 2014-11-10 2014-11-10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866A TW201625866A (zh) 2016-07-16
TWI595177B true TWI595177B (zh) 2017-08-11

Family

ID=5595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6971A TWI595177B (zh) 2014-11-10 2015-11-10 Solenoid valve manifol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05337B2 (zh)
CN (1) CN107110391B (zh)
TW (1) TWI595177B (zh)
WO (1) WO201607628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2079U (zh) * 1989-02-02 1990-08-14
JPH078676U (ja) * 1993-07-07 1995-02-07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マニホールド電磁弁
JP2013083323A (ja) * 2011-10-11 2013-05-09 Ckd Corp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JP2014015987A (ja) * 2012-07-09 2014-01-30 Ckd Corp 切換弁、切換弁ユニット及び着脱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1C (zh) * 1994-03-31 1999-09-29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阀
JPH0893942A (ja) * 1994-09-21 1996-04-12 Smc Corp 弁組立体のシール機構
JPH10169805A (ja) * 1996-12-05 1998-06-26 Smc Corp パイロット式切換弁
JPH11325291A (ja) * 1998-05-14 1999-11-26 Smc Corp 切換弁用マニホールド
JP3825288B2 (ja) * 2001-08-13 2006-09-27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用マニホールド
JP5547578B2 (ja) * 2010-08-02 2014-07-16 Ckd株式会社 電磁弁
JP5505843B2 (ja) * 2011-04-07 2014-05-28 Smc株式会社 パイロット式3位置切換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2079U (zh) * 1989-02-02 1990-08-14
JPH078676U (ja) * 1993-07-07 1995-02-07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マニホールド電磁弁
JP2013083323A (ja) * 2011-10-11 2013-05-09 Ckd Corp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JP2014015987A (ja) * 2012-07-09 2014-01-30 Ckd Corp 切換弁、切換弁ユニット及び着脱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0391B (zh) 2018-10-12
JP2016090009A (ja) 2016-05-23
CN107110391A (zh) 2017-08-29
JP6205337B2 (ja) 2017-09-27
TW201625866A (zh) 2016-07-16
WO2016076285A1 (ja) 201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7962B2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TWI437168B (zh) 減壓切換閥
TW201700890A (zh) 流路切換單元
JP5741979B2 (ja) 二段エア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JP2016053410A (ja) デュアル4ポート電磁弁
KR101187454B1 (ko) 에어 밸브, 멈치 및 퍼핏을 구비한 왕복식 피스톤 펌프
KR101762812B1 (ko) 공압 실린더 유니트
TWI595177B (zh) Solenoid valve manifold
US4242941A (en) Actuator valve
US4339985A (en) Air driven reciprocating device
JP2013083323A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TWI622703B (zh) 真空泵及用於操作真空泵的方法
US20210324961A1 (en) Spool valve
US10458292B2 (en) Gas exchange valve actuator for axial displacement of a gas exchange valve of a combustion engine
JP2002229650A (ja) スペーサ型減圧弁
CN113167298B (zh) 缸驱动装置及流路单元
JP6227520B2 (ja) 内部パイロット式3ポート切換弁
KR101352805B1 (ko) 압축비 조절이 가능한 압력조절용 냉매압축가스 배기밸브를 겸비한 버스및 특장차용 대용량 왕복동식 냉매 압축기
KR101505016B1 (ko) 복동식 왕복가능 압력 부스터용 자동 압력조절 제어 기구
JP2004028248A (ja) 圧力制御装置
JP6954804B2 (ja) パイロット形電磁弁
JPH029105Y2 (zh)
JPH0743220U (ja)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
WO2003104695A1 (ja) 電磁弁
KR101497976B1 (ko) 복동식 왕복가능 압력 부스터용 자동 왕복운동 제어 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