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938B - 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938B
TWI594938B TW102106752A TW102106752A TWI594938B TW I594938 B TWI594938 B TW I594938B TW 102106752 A TW102106752 A TW 102106752A TW 102106752 A TW102106752 A TW 102106752A TW I594938 B TWI594938 B TW I5949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core
mesh
film
we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6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5818A (zh
Inventor
柏木和弘
浜本伸夫
Original Assignee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45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9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8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securing ends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50Methods of making reels, bobbins, cop tubes, or the like by working an unspecified material, or several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4Winding
    • B65H2301/41419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 B65H2301/41427Starting winding process involving arrangements for securing leading edge to core, e.g. adhesive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5Plastic
    • B65H2701/1752Polymer film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Description

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聚合物薄膜由於具有優異之透光性和柔軟性且能夠實現輕質薄膜化等特長,因此作為光學薄膜等而被廣泛利用。其中,使用纖維素醯化物等之纖維素酯系薄膜用於光學薄膜。作為光學薄膜,以照片感光用薄膜為代表,有近幾年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構件亦即偏光板的保護薄膜或相位差薄膜等。
聚合物薄膜藉由熔融製膜方法或溶液製膜方法等連續製造成帶狀。該聚合物薄膜以卷狀捲取到例如圓筒狀卷芯而作為薄膜卷進行保管並被運輸。
如圖8所示,在將聚合物薄膜3纏繞於卷芯2時,藉由接合膠帶4等將薄膜3的前端3a固定於卷芯2,以免薄膜3的前端3a從卷芯2脫落。接合膠帶4在支撐體4a的兩面形成有黏著層4b、4c。並且,卷芯2的外周面2a與接合膠帶4經由黏著層4b接合。並且,薄膜前端部經由黏著層4c固定於卷芯2。
若這樣將長尺寸的聚合物薄膜3以卷形態捲取到卷芯2,則在與薄膜3的前端(切口)3a重疊之位置,稱為所謂切口轉印之台階落差5出現在第2卷以後的薄膜面上。該台階落差5還取決於長尺寸的聚合物薄膜3等網狀物的種類或捲取條件,但還有時從纏繞開始的部位到第100卷以上的部份位置產生台階落差。由該台階落差5構成之切口轉印對於要求平 滑的平面性之網狀物,例如光學薄膜而言成為故障,帶來較大損失。
因此,提出了各種減少切口轉印之方法。例如,日本專利公開平8-244035號公報中,將在網狀物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緣部被定厚加工之滾花以其厚度從卷芯側遍及外周側遞減之方式進行捲取。並且,日本專利公開平9-58935號公報中,在圓筒狀卷芯的兩端外周部形成有捲迴之薄膜厚度的1~10倍的高度的凸狀台階部。並且,日本專利公開2001-63876號公報中,代替上述凸狀台階部將接合膠帶貼付於圓筒狀卷芯的兩端外周部。如此,在卷芯的兩端外周部設置凸狀台階落差或接合膠帶、或者在網狀物的兩側緣部設置滾花,以使沿半徑方向對中央部的網狀物施加之面壓變低,藉此抑制產生切口轉印。
然而,如日本專利公開平8-244035號公報,使滾花的突出量遞減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存在使滾花裝置變複雜等問題。並且,如日本專利公開平9-58935號公報,在兩端外周面設置台階落差部者,需要對網狀物兩側緣部與台階落差部進行對位。日本專利公開2001-63876號公報中,需要在卷芯的兩端部貼上接合膠帶,而且還需要對網狀物兩側緣部進行對位,存在纏繞需要熟練進行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抑制產生切口轉印之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網狀物卷中,帶狀網狀物捲繞於卷芯,且具備卷芯、網狀物、接合構件、支撐體、卷芯側黏著層及網狀物側黏著層。卷芯上捲繞有網狀物。網狀物捲繞於卷芯的外周面。接合構件中,將網狀物的前端部固定於卷芯的外周面。支撐體具備於接合構件。卷芯側黏著層具備於接合構件,且黏著於卷芯。卷芯側黏著層形成於支撐體的其中一方的面。網狀物側黏著層具備於接合構件,且與網狀物的前端部黏著,藉此將網狀物的前端部固定於卷芯。網狀物側黏著層形成於支撐體的另一方的面。網狀物的前端部以在網狀物側黏著層設置露出之空白部之狀態包覆網狀物側黏著層。
空白部配置有緩衝材為較佳。
緩衝材形成為比網狀物的厚度厚,且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 性構件藉由網狀物捲取到卷芯來變形為厚度小於網狀物。
網狀物的前端被切斷成相對於網狀物的寬度方向之傾斜角度θ 1在-30°<θ 1<30°的範圍內,接合構件以與網狀物的前端平行地貼付於卷芯為較佳。
網狀物為光學薄膜為較佳。
光學薄膜藉由切斷成片狀而成為光學片為較佳。
本發明的網狀物卷製造方法具備貼付步驟(A步驟)、套裝步驟(B步驟)、固定步驟(C步驟)及捲取步驟(D步驟),將帶狀網狀物捲取到卷芯來製造網狀物卷。A步驟中,將接合構件貼付於卷芯。接合構件具備支撐體、第1黏著層及第2黏著層。支撐體為帶狀。第1黏著層形成於支撐體的其中一方的面,且黏著於卷芯。第2黏著層形成於支撐體的另一方的面。B步驟中,將貼付有接合構件之卷芯套裝於網狀物捲取位置。C步驟中,經由接合構件將網狀物的前端部固定於卷芯。藉由以網狀物的前端部覆蓋第2黏著層的一部份來在第2黏著層設置露出之空白部。D步驟中,藉由使卷芯旋轉來將網狀物捲取到卷芯。
空白部設置有彈性變形之緩衝材為較佳。
緩衝材形成為比網狀物的厚度厚,且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性構件藉由網狀物捲取到卷芯來變形為厚度小於網狀物。
將網狀物的前端切斷成相對於網狀物的寬度方向之傾斜角度θ 1在-30°<θ 1<30°的範圍內,A步驟中,將接合構件與網狀物的前端平行地貼付於卷芯的外周面為較佳。
本發明的光學片的製造方法具備貼付步驟(E步驟)、套裝步驟(F步驟)、固定步驟(G步驟)、捲取步驟(H步驟)、抽出步驟(I)及切斷步驟(J步驟)。E步驟中,將接合構件貼付於卷芯。接合構件具備支撐體、第1黏著層及第2黏著層。支撐體為帶狀。第1黏著層形成於支撐體的其中一方的面,且黏著於卷芯。第2黏著層形成於支撐體的另一方的面。F步驟中,將貼付有接合構件之卷芯套裝於捲取位置。G步驟中,經由接合構件將光學薄膜的前端部固定於卷芯。藉由以前端部覆蓋第2黏著層的一部份來在第2黏著層設置露出之空白部。H步驟中,藉由使卷芯旋轉來將光學薄膜捲取到卷芯。I步驟中,從卷芯抽出捲繞之光學薄膜。J步 驟中,將從卷芯抽出之光學薄膜切斷成片狀來作成光學片。
依本發明,接合構件的各黏著層作為彈性構件發揮作用。因此,下一個網狀物捲繞於網狀物前端時,接合構件作為緩衝物發揮功能,避免下一個網狀物與網狀物前端接觸而成為切口轉印。
2、23‧‧‧卷芯
2a、23a‧‧‧外周面
3、15‧‧‧聚合物薄膜
3a、15a‧‧‧薄膜前端
4、31‧‧‧接合膠帶
4a、31a‧‧‧支撐體
4b、4c‧‧‧黏著層
5‧‧‧台階落差
10‧‧‧薄膜卷製造設備
11‧‧‧薄膜生產線
12‧‧‧滾花裝置
13‧‧‧捲取裝置
15b‧‧‧薄膜前端部
16‧‧‧支撐輥
17‧‧‧滾花輥
18、19‧‧‧位移部
21‧‧‧轉塔臂
22‧‧‧捲取軸
25‧‧‧導引臂
26、28‧‧‧導引輥
27‧‧‧臂安裝軸
29‧‧‧薄膜卷
31b‧‧‧卷芯側黏著層
31c‧‧‧薄膜側黏著層
32‧‧‧空白部
40‧‧‧緩衝材
40a‧‧‧上游側端緣
41‧‧‧接合膠帶
BL1‧‧‧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
L2‧‧‧長度
PS1‧‧‧捲取位置
PS2‧‧‧卷芯更換位置
W1‧‧‧寬度
θ 1‧‧‧傾斜角度
圖1係表示實施本發明之薄膜卷製造設備之概略圖。
圖2係表示薄膜前端安裝於卷芯之狀態之俯視圖。
圖3係圖2的III-III線的截面圖。
圖4係薄膜2次捲繞於薄膜前端部之狀態的相當於圖2的III-III線的截面圖。
圖5係使用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接合膠帶之相當於圖2的III-III線的截面圖。
圖6係薄膜2次捲繞於薄膜前端部之狀態的相當於圖2的III-III線的截面圖。
圖7係表示薄膜前端安裝於卷芯之狀態之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俯視圖。
圖8係表示薄膜前端藉由習知之接合膠帶安裝於卷芯之狀態之截面圖。
如圖1所示,用於實施本發明之薄膜卷(網狀物卷)製造設備10具有薄膜生產線11、滾花裝置12及捲取裝置13。薄膜生產線11省略圖示,其從上游側依次具有流延裝置、拉幅機及乾燥裝置。薄膜生產線11藉由溶液製膜方法製造帶狀聚合物薄膜15例如TAC(三醋酸纖維素)薄膜。
滾花裝置12配置於薄膜生產線11與捲取裝置13之間。滾花裝置12具有支撐輥16、滾花輥17、位移部18、19。賦予滾花時,支撐輥16及滾花輥17藉由位移部18、19移動到夾持位置,藉由壓花加工在聚合物薄膜15的兩側緣部(邊緣)形成滾花(未圖示)。
捲取裝置13具有轉塔臂21,將聚合物薄膜15捲取到套裝於捲取軸22之卷芯23。轉塔臂21藉由臂驅動部(未圖示)間歇旋轉180度,在捲取位置PS1與卷芯更換位置PS2之間對卷芯23選擇性地進行切換。 另外,轉塔臂21的旋轉方向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導引臂25,導引臂25的前端部安裝有導引輥26。導引輥26在轉塔臂21旋轉時支撐聚合物薄膜15,以免聚合物薄膜15與轉塔臂21或臂安裝軸27接觸。
捲取軸22設置於轉塔臂21的前端部,該捲取軸22上套裝有卷芯23。在捲取位置PS1,將從導引輥28送出之聚合物薄膜15捲取到卷芯23。並且,在卷芯更換位置PS2,將捲取恆定長度的聚合物薄膜15而成為恆定量的例如滿卷狀態之薄膜卷29與卷芯23一同從捲取軸22卸下。並且,在卷芯更換位置PS2,該捲取軸22上套裝新的空卷芯23,進行卷芯23的更換。
在捲取位置PS1,若規定長度的聚合物薄膜15捲取到卷芯23而薄膜卷29成為接近滿卷之狀態,則轉塔臂21旋轉180度,使接近滿卷之薄膜卷29位於卷芯更換位置PS2。並且,新的空卷芯23定位到捲取位置PS1。若薄膜卷29成為規定長度,則未圖示之薄膜切斷裝置作動而對聚合物薄膜15進行切斷。薄膜切斷裝置例如使用日本專利公開2005-89177號公報、或日本專利公開2008-230723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網狀物重捲裝置等。被切斷之先行薄膜的後端部在卷芯更換位置PS2捲取到薄膜卷29。並且,被切斷之後行薄膜的前端部在捲取位置PS1捲取到空卷芯23。
以下相同地,將聚合物薄膜15捲取到卷芯23,藉此連續地送出之聚合物薄膜15作為薄膜卷29成為產品。作為聚合物薄膜15有偏光板保護薄膜或相位差薄膜等光學薄膜。並且,如此獲得之薄膜卷29中,聚合物薄膜15從卷芯23抽出並被切斷成所需的尺寸,用作片狀偏光板保護薄膜(偏光板保護片)或相位差薄膜(相位差片)。並且,聚合物薄膜15上賦予光學各向異性層、反射防止層、防眩功能層等而用作高功能薄膜。
如圖2所示,空卷芯23上貼付帶狀接合膠帶(接合構件)31。接合膠帶31係用於將聚合物薄膜15的前端部(以下稱為薄膜前端部)15b固定於卷芯23者。接合膠帶31藉由卷芯側黏著層(第1黏著層)31b(參閱圖3)貼付於卷芯23的外周面23a。
如圖3所示,接合膠帶31具備帶狀支撐體31a、卷芯側黏著層31b及薄膜側黏著層(第2黏著層)31c。支撐體31a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製。卷芯側黏著層31b形成於支撐體31a的其中一方的面(背 面),薄膜側黏著層31c形成於支撐體31a的另一方的面(表面)。支撐體31a的厚度在10μm以上40μm以下的範圍內,10μm以上35μm以下的範圍內為較佳,10μm以上30μm以下的範圍內更為佳。卷芯側黏著層31b黏著於卷芯23或聚合物薄膜15者即可,形成於支撐體31a的背面的整個面。卷芯側黏著層31b的厚度為10μm以上50μm以下的範圍內,10μm以上4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較佳,20μm以上40μm以下的範圍內更為佳。
如圖2及圖3所示,薄膜側黏著層31c形成於支撐體31a的整個面,以與卷芯側黏著層31b相同的組成及相同的厚度形成,但亦可以設為不同的組成或不同的厚度。雖未圖示,但在薄膜側黏著層31c的形成面(聚合物薄膜15的成為貼付對象之表面)貼付有剝離膠帶。剝離膠帶在藉由卷芯側黏著層31b將接合膠帶31貼付於卷芯23之後,在捲取聚合物薄膜15之前被剝落。作為接合膠帶31使用例如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者(型號:5601、5603、5605、5608、5610、5612)。
如圖4所示,若聚合物薄膜15被捲取後下一個聚合物薄膜15在薄膜前端15a重疊,則接合膠帶31的卷芯側黏著層31b、薄膜側黏著層31c作為緩衝材發揮作用。聚合物薄膜15中,薄膜前端15a以在薄膜側黏著層31c設置空白之態樣被對位,前端部覆蓋薄膜側黏著層31c的一部份而貼付於薄膜側黏著層31c。以如此藉由使薄膜側黏著層31c的一部份露出而在薄膜側黏著層31c設置空白部32之狀態,薄膜前端部15b黏著於薄膜側黏著層31c而固定於卷芯23。因此,與圖8所示之基於習知之接合膠帶之接合方法相比,在薄膜前端15a重疊之下一個聚合物薄膜成為緩慢彎曲之形狀。因此,不會如以往那樣有極端的變形,因此能夠抑制面轉印。
接合膠帶31的貼付或薄膜前端部15b基於接合膠帶31之黏著可人工進行,或者亦可藉由使用具有薄膜切割刀之薄膜貼付裝置來自動進行。人工進行時,在捲取裝置13的跟前(上游側附近)設置薄膜貯存器(未圖示)。藉由該薄膜貯存器,臨時積存聚合物薄膜15的切斷或向卷芯23的固定所需之時間對應量的薄膜,該積存期間進行聚合物薄膜15的切斷及向卷芯23的纏繞。時間對應量的薄膜是指該期間送出之長度的薄膜。並且,自動進行時,使用薄膜貼付裝置,進行聚合物薄膜15的切斷及向卷芯23的固定。此時,檢測卷芯23上的接合膠帶31,依據該檢測時刻,切斷聚合 物薄膜15,使被切斷之薄膜前端15a位於形成空白部32之位置,並將薄膜前端部15b接合於薄膜側黏著層31c。
本實施形態中,以沿聚合物薄膜15的寬度方向之方式形成薄膜前端15a。亦即,薄膜前端15a與薄膜寬度方向平行。但是,如後述的第3實施形態(參閱圖7),亦可以以相對於薄膜寬度方向傾斜(交叉)之方式形成薄膜前端15a。
並且,本實施形態中,以接合膠帶31的長邊方向沿著卷芯23的筒芯方向之方式配設接合膠帶31。卷芯23的卷芯方向與聚合物薄膜15的寬度方向一致。
將聚合物薄膜15的厚度設為t0時,接合膠帶31的厚度t1設為(0.5×t0)t1(1.5×t0)為較佳。接合膠帶31的厚度t1為(0.5×t0)以上,藉此與小於(0.5×t0)時相比能夠更可靠地實現緩衝效果。並且,接合膠帶31的厚度t1為(1.5×t0)以下,藉此與超過(1.5×t0)時相比,不易產生切口轉印。並且,將各黏著層31b、31c的厚度設為t2時,(0.4×t1)t2(0.5×t1)為較佳。各黏著層31b、31c的厚度t2為(0.4×t1)以上,藉此與小於(0.4×t1)時相比能夠更可靠地獲得緩衝效果。各黏著層31b、31c的厚度t2大於(0.5×t1)時,越接近(0.5×t1)緩衝效果越變大,切口轉印的抑制效果越提高。
另外,聚合物薄膜15的寬度並非特別受限者,600mm以上為較佳,1400mm以上2500mm以下的範圍內更為佳。並且,當聚合物薄膜15的寬度大於2500mm時,本發明亦有效果。聚合物薄膜15的厚度在3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較佳,40μm以上150μm以下的範圍內更為佳,4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進一步較佳。聚合物薄膜15的長度為2000m以上為較佳,4000m以上8000m以下的範圍內更為佳。並且,薄膜卷29的捲取半徑為450mm以上為較佳,650mm以上920mm以下的範圍內更為佳。
接合膠帶31在卷芯23的筒芯方向上的長度L2並非特別受限者,以聚合物薄膜15的寬度W1為基準L2=(W1-0)mm~(W1-10)mm為較佳。藉由設為這樣的長度L2,切口轉印幾乎遍及薄膜整個面得到抑制。
成為聚合物薄膜15的原料之聚合物並不特別限定。溶液製 膜方法中,例如使用纖維素醯化物或環狀聚烯烴等。熔融製膜方法中,例如使用纖維素醯化物、含內酯環聚合體、環狀聚烯烴、聚碳酸酯等。另外,日本專利公開2005-104148號的〔0140〕段至〔0195〕段中記載有纖維素醯化物的詳細內容。該些記載亦能夠適用於本發明中。並且,該日本專利公開2005-104148號的〔0196〕段至〔0516〕段中亦詳細記載有溶劑及增塑劑、劣化抑制劑、紫外線吸收劑(UV劑)、光學各向異性控制劑、延遲抑制劑、染料、去光劑、剝離劑、剝離促進劑等添加劑。
接著,參閱圖5及圖6對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外,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構件添加相同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並且,圖5中省略聚合物薄膜15的圖示。第2實施形態中,使用如下接合膠帶41:其在第1實施形態中的卷芯23的旋轉方向前側(下游側)的空白部32上配置有緩衝材40。緩衝材40較佳使用厚度比聚合物薄膜15厚,且藉由彈性變形成為厚度小於聚合物薄膜15者。作為緩衝材40,只要能夠實現彈性變形且不會對聚合物薄膜15產生接觸引起之壞影響者,則材質等並不特別限定。較佳使用例如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型號:5606、5608)、寺岡製作所製(NO.7075)、TESA社製(NO.4980)等。
第2實施形態中,緩衝材40以從空白部32向上方突出之形狀安裝於空白部32上。因此,藉由將薄膜前端15a壓接到卷芯23的旋轉方向上的緩衝材40的上游側端緣40a,易於進行接合時的對位。並且,藉由聚合物薄膜15的捲取,即使下一個聚合物薄膜15在薄膜前端15a重合,下一個聚合物薄膜15亦會藉由緩衝材40的彈發力押回。因此,如習知之向聚合物薄膜15的極度的彎曲變形會消失,因下一個聚合物薄膜15壓接於薄膜前端15a引起之切口轉印的產生得到抑制。緩衝材40形成為帶板狀,但截面形狀並非限定於矩形,亦可為半圓狀、梯形狀、其他任意形狀。
如圖7所示,第3實施形態中,為將薄膜前端15a相對於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之傾斜角度θ 1設為16°者。此時,與薄膜前端15a的傾斜角度θ 1相應地,接合膠帶31亦以相同的傾斜角度θ 1貼付於卷芯23。另外,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為沿著薄膜寬度方向亦即一致之線。
如此,傾斜角度θ 1為薄膜前端15a與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所成之角。傾斜角度θ 1如第1實施形態可為0°,如第3實施形態亦可 為不是0°之角度。薄膜前端15a相對於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之傾斜角度θ 1為-30°<θ 1<30°的範圍為較佳,-20°<θ 1<20°的範圍更為佳,-10°<θ 1<10°的範圍為進一步較佳。這是因為傾斜角度θ 1越接近0°,之後在薄膜前端15a重疊之薄膜面壓的影響引起之應力變小,藉此切口轉印進一步得到抑制。
並且,如第2實施形態,使用配設有緩衝材40之接合膠帶41時,亦可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地使薄膜前端15a相對於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傾斜。此時,亦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地,使接合膠帶41以相對於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保持與薄膜前端15a相同的傾斜角度θ 1傾斜來使用。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對將聚合物薄膜15捲取成卷形態之薄膜卷29的製造方法進行了說明,但不限於聚合物薄膜15,能夠對面轉印成為問題之其他各種網狀物實施本發明。並且,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使用接合膠帶31、41來將聚合物薄膜15黏著於卷芯23。但是,代替接合膠帶31、41,可藉由黏結劑將聚合物薄膜15黏結於卷芯。
接著,為了確認本發明有無效果,進行了以下實驗。作為本發明的實驗為“實施例”,作為對照進行之實驗為“比較例”。圖1所示之薄膜卷製造設備10中,製造了長度為5000m、寬度為1500mm、厚度為80μm的基於TAC之薄膜卷29。實施例1為使用圖2及圖3所示之接合膠帶31,如圖4所示將薄膜前端15a貼付者。實施例2中,使用圖5及圖6所示之接合膠帶41,除此以外設為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實施例3中,將圖7所示之薄膜前端15a的傾斜角度θ 1設為16°,與此相應地將接合膠帶31與薄膜前端15a平行地貼付於卷芯23,除此以外設為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實施例4中,將實施例3的薄膜前端15a的傾斜角度θ 1設為20°,除此以外設為與實施例3相同。實施例5中,將實施例3的薄膜前端15a的傾斜角度θ 1設為25°,除此以外設為與實施例3相同。同樣地,實施例5中,將實施例3的薄膜前端15a的傾斜角度θ 1設為30°,除此以外設為與實施例3相同。比較例1中,使用圖8所示之習知方式的接合膠帶4來將薄膜前端15a安裝於卷芯23,除此以外設為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相對於比較例1,比較例2中,將薄膜前端15a的傾斜角度設為30°,除此以外設 為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
捲取時的其他控制條件等為如下。將施加於聚合物薄膜15之張力設為100N/薄膜寬度,將薄膜行進速度設為60m/min,將卷芯23的直徑設為169mm,在圖1所示之薄膜生產線11中製造出了薄膜卷29。
在25℃、65%RH的環境下,對以以上方法捲取形成之薄膜卷29進行30天的保管。接著,將經過30天之薄膜卷29套裝於未圖示之捲取機上進行重卷。藉由基於該重捲之開捲,能夠對捲取到薄膜卷29的卷芯附近之薄膜前端部進行觀察。接著,對該薄膜前端部進行求出切口轉印消失之長度之評價試驗。評價試驗中,將薄膜前端部靜置於用黑布覆蓋之載物台上,接著,從上對薄膜面照射螢光燈的光。以該反射光肉眼評價有無切口轉印。並且,求出卷芯附近的切口轉印消失之長度。
藉由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一共製造出了8個薄膜卷29,結果,如從下述表1明確可知,與比較例1、2者相比,實施例1~6中可確認到切口轉印,距關於該切口轉印實際應用中有問題之卷芯部之長度L3降低至小於1/10~1/2,可知切口轉印得到改善。另外,關於切口轉印實際應用中有問題之水準以限度樣本(表示成為良品或不良品之品質限度之樣本)為基準。並且,相對於薄膜寬度方向基準線BL1使薄膜前端的切斷線以16°的傾斜角度θ 1傾斜之實施例3中,與其他條件相同的實施例1的評價結果為10m相比,變長至40m。並且,分別將傾斜角度θ 1提高到20°、25°、30°之實施例4~6中,可知傾斜角度θ 1越增加,長度L3越變長,而且可知傾斜角度θ 1越接近0°越為較佳。
另外,表1中的評價“A”是指確認到來自卷芯部的切口轉印時薄膜長度L3小於10m,切口轉印的評價結果為良好。“B”是指該長度L3為10m以上且小於40m,切口轉印較稍淺地產生但評價結果大致良好。“C”是指該長度L3為40m以上且小於60m,雖然有切口轉印的產生但實際應用中沒有問題之水準。A、B、C為合格水準。“D”是指該長度L3為60m以上,產品損失較大為不合格水準。
15‧‧‧聚合物薄膜
15a‧‧‧薄膜前端
15b‧‧‧薄膜前端部
23‧‧‧卷芯
31‧‧‧接合膠帶
31a‧‧‧支撐體
31b‧‧‧卷芯側黏著層
31c‧‧‧薄膜側黏著層
32‧‧‧空白部

Claims (11)

  1. 一種網狀物卷,其捲繞帶狀網狀物而成,其特徵為,具備以下:卷芯,將被捲繞前述網狀物;網狀物,捲繞於前述卷芯的外周面;接合構件,將前述網狀物的前端部固定於前述外周面;支撐體,具備於前述接合構件;卷芯側黏著層,具備於前述接合構件且黏著於前述卷芯,前述卷芯側黏著層形成於前述支撐體的其中一方的面;及網狀物側黏著層,具備於前述接合構件且藉由與前述前端部黏著來將前述前端部固定於前述卷芯,前述網狀物側黏著層形成於前述支撐體的另一方的面,前述前端部以在前述網狀物側黏著層設置露出之空白部之狀態包覆前述網狀物側黏著層,其中前述空白部配置有緩衝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狀物卷,其中,前述緩衝材形成為厚度比前述網狀物厚,且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性構件藉由前述網狀物捲取到前述卷芯來變形為厚度小於前述網狀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網狀物卷,其中,前述網狀物的前端被切斷成相對於網狀物的寬度方向之傾斜角度θ 1在-30°<θ 1<30°的範圍內,前述接合構件與前述網狀物的前述前端平行地貼付於前述卷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網狀物卷,其中,前述網狀物為光學薄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網狀物卷,其中,前述網狀物為光學薄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網狀物卷,其中,前述光學薄膜藉由被切斷成片狀而成為光學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網狀物卷,其中,前述光學薄膜藉由被切斷成片狀而成為光學片。
  8. 一種網狀物卷的製造方法,將帶狀網狀物捲取到卷芯來製造網狀物 卷,其特徵為,具備以下步驟:(A)將接合構件貼付於卷芯,其中,前述接合構件具備支撐體、第1黏著層及第2黏著層,前述支撐體為帶狀,前述第1黏著層形成於前述支撐體的其中一方的面且黏著於前述卷芯,前述第2黏著層形成於前述支撐體的另一方的面;(B)將貼付有前述接合構件之前述卷芯套裝於網狀物捲取位置;(C)經由前述接合構件將前述網狀物的前端部固定於前述卷芯,其中,藉由以前述前端部覆蓋前述第2黏著層的一部份來在前述第2黏著層設置露出之空白部,且前述空白部設置有彈性變形之緩衝材;及(D)藉由使前述卷芯旋轉來將前述網狀物捲取到前述卷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網狀物卷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緩衝材形成為厚度比前述網狀物厚,且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性構件藉由前述網狀物捲取到前述卷芯來變形為厚度小於前述網狀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網狀物卷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網狀物的前端切斷成相對於網狀物的寬度方向之傾斜角度θ 1在-30°<θ 1<30°的範圍內,前述A步驟中,將前述接合構件與前述網狀物的前述前端平行地貼付於前述卷芯的外周面。
  11. 一種光學片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以下步驟:(E)將接合構件貼付於卷芯,其中,前述接合構件具備支撐體、第1黏著層及第2黏著層,前述支撐體為帶狀,前述第1黏著層形成於前述支撐體的其中一方的面且黏著於前述卷芯,前述第2黏著層形成於前述支撐體的另一方的面;(F)將貼付有前述接合構件之前述卷芯套裝於捲取位置;(G)經由前述接合構件將光學薄膜的前端部固定於前述卷芯,其中,藉由以前述前端部覆蓋前述第2黏著層的一部份來在前述第2黏著層設置露出之空白部,且前述空白部設置有彈性變形之緩衝材;(H)藉由使前述卷芯旋轉來將前述光學薄膜捲取到前述卷芯;(I)從前述卷芯抽出捲繞之前述光學薄膜;及(J)將從前述卷芯抽出之前述光學薄膜切斷成片狀來作成光學片。
TW102106752A 2012-03-26 2013-02-26 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TWI594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9233A JP5558510B2 (ja) 2012-03-26 2012-03-26 ウェブロール、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ウェブロール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818A TW201345818A (zh) 2013-11-16
TWI594938B true TWI594938B (zh) 2017-08-11

Family

ID=4951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6752A TWI594938B (zh) 2012-03-26 2013-02-26 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58510B2 (zh)
KR (1) KR101952969B1 (zh)
TW (1) TWI5949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2141U (zh) * 2014-10-10 2015-02-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膜连接装置
JP5874094B1 (ja) * 2015-07-07 2016-03-02 株式会社美方 巻芯及びウェブ材の巻き取り方法。
JP6865048B2 (ja) * 2017-01-30 2021-04-28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クッションテープ
JP7198129B2 (ja) * 2019-03-22 2022-12-28 日本電産モビリティ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電子装置
CN113067060A (zh) * 2021-03-17 2021-07-0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JP7253093B1 (ja) 2022-06-01 2023-04-05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巻取りロール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2068A (ja) * 2009-08-04 2011-02-17 Canon Inc ロール状記録媒体
JP2011207592A (ja) * 2010-03-30 2011-10-20 Dic Corp シートロ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4675Y2 (ja) * 1981-06-11 1985-10-16 株式会社片岡機械製作所 タ−レツト式巻取機の巻取準備装置
JPH0718688Y2 (ja) * 1986-08-28 1995-05-01 株式会社昭和丸筒 シ−ト材用巻芯
JPH05124756A (ja) * 1991-09-25 1993-05-21 Toshin:Kk タ−レツト巻取機におけるシ−ト端自動処理装置
JP4657378B1 (ja) * 2010-08-05 2011-03-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ロール原反、並びに、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2012206818A (ja) * 2011-03-29 2012-10-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巻き取りコアおよびフィルム状物ロ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2068A (ja) * 2009-08-04 2011-02-17 Canon Inc ロール状記録媒体
JP2011207592A (ja) * 2010-03-30 2011-10-20 Dic Corp シートロ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58510B2 (ja) 2014-07-23
KR101952969B1 (ko) 2019-02-27
KR20130109034A (ko) 2013-10-07
JP2013199354A (ja) 2013-10-03
TW201345818A (zh) 201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4938B (zh) 網狀物卷及其製造方法、光學片的製造方法
JP5623453B2 (ja)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ロール、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ロール製造方法
JP4972198B2 (ja) 光学機能フィルム連続ロ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機能フィルム貼り合せ装置
JP5058953B2 (ja) 光学表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ロール原反
JP4972197B2 (ja) 光学機能フィルム連続ロ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機能フィルム貼り合せ装置
CN107924020B (zh) 光学薄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50971A (zh) 光學顯示面板之連續製造方法及光學顯示面板之連續製造系統
CN107399095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4522069B2 (ja) フイルム巻取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6654113B2 (ja)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と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システム
JP2013022901A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478383B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系统
JP5811660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477928B (zh) 片状的光学薄膜
TWI668175B (zh) 搬送具有切縫的長條光學薄膜之搬送裝置、及、光學顯示面板之連續製造系統
JP2023177089A (ja) 巻取りロール
JP2023177088A (ja) 巻取りロール
JPWO2018061364A1 (ja) 粘着テープ巻回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0177893A (ja) フィルムの巻き取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