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2702B -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2702B
TWI592702B TW104131498A TW104131498A TWI592702B TW I592702 B TWI592702 B TW I592702B TW 104131498 A TW104131498 A TW 104131498A TW 104131498 A TW104131498 A TW 104131498A TW I592702 B TWI592702 B TW I5927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blue
filter
row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4279A (en
Inventor
Akira Sakaigawa
Yoneharu Takubo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61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4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2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27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2RGB geometrica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本申請案係基於2014年9月26日向日本專利局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4-196702,及於2015年7月28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5-148348號並主張其優先權者,該等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作為參照而援用於本申請案中。
近年來,攜帶型終端不斷普及。攜帶型終端包含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或平板電腦等,其顯示功能亦高性能化。作為攜帶型終端之顯示裝置,已開發有液晶顯示裝置、使用LED之顯示裝置、使用EL之顯示裝置、冷陰極射線管等各種顯示裝置。該等顯示裝置能夠顯示彩色圖像。
各種實施形態將參照以下進行敘述。
關於彩色顯示裝置,最近已研究認為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會對人之眼睛細胞產生不良影響。例如,已知有若視網膜感受到波長460nm附近之光,則會抑制褪黑激素(與睡眠相關聯之激素),而誘發失眠症等。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係自使用於顯示裝置之LED光源輸出。因此,期待抑制於顯示裝置中之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對策。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
根據本實施形態,第1基板包含第1至第4像素電極。第2基板包含紅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1像素電極對向;綠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2像素電極對向;第1藍色濾光片,其係與上述第3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及第2藍色濾光片,其係與上述第4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
1‧‧‧增益
11‧‧‧第1絕緣膜
12‧‧‧第2絕緣膜
13‧‧‧第3絕緣膜
14‧‧‧第4絕緣膜
31‧‧‧遮光層/黑色矩陣
32‧‧‧彩色濾光片
30‧‧‧第2絕緣基板
33‧‧‧保護層
10‧‧‧第1絕緣基板
110‧‧‧第1絕緣基板
111‧‧‧第1絕緣膜
112‧‧‧第2絕緣膜
113‧‧‧第3絕緣膜
115‧‧‧凸緣
120‧‧‧第2絕緣基板
130‧‧‧接著劑
211‧‧‧輸入介面
212‧‧‧像素資料記憶體
213‧‧‧像素資料鎖存電路
230‧‧‧序列產生器(時序控制電路)
230a‧‧‧CPU
231‧‧‧振盪器
232‧‧‧信號產生電路
2141‧‧‧修正電路
2142‧‧‧修正電路
2143‧‧‧修正電路
2144‧‧‧修正電路
AL1‧‧‧第1水平配向膜
AL2‧‧‧第2水平配向膜
B‧‧‧藍色像素
B1‧‧‧藍色像素
B2‧‧‧藍色像素
Bj‧‧‧彩色
BL‧‧‧背光源
BZ‧‧‧邊框
C11‧‧‧第1行
C12‧‧‧第2行
C13a‧‧‧像素行
C13b‧‧‧像素行
CE‧‧‧共通電極
CE1‧‧‧共通電極
CF1‧‧‧彩色濾光片
CF2‧‧‧彩色濾光片
CF3‧‧‧彩色濾光片
CH1‧‧‧接觸孔
CH2‧‧‧接觸孔
CH3‧‧‧接觸孔
CCL1‧‧‧像素行
CCL2‧‧‧像素行
CCL3‧‧‧像素行
CCL4‧‧‧像素行
CCL5‧‧‧像素行
CCL6‧‧‧像素行
CP‧‧‧驅動IC晶片
CS‧‧‧儲存電容
DA‧‧‧顯示區域
DA1‧‧‧顯示區域
DA2‧‧‧顯示區域
DA3‧‧‧顯示區域
DA4‧‧‧顯示區域
FPC‧‧‧可撓性電路基板
FR‧‧‧框架
G‧‧‧閘極配線
G‧‧‧藍色像素
G1‧‧‧閘極配線
G2‧‧‧閘極配線
G2'‧‧‧閘極配線
G3‧‧‧閘極配線
G4‧‧‧閘極配線
G5‧‧‧閘極配線
GD‧‧‧第1驅動電路
Gn‧‧‧閘極配線
Gn-1‧‧‧閘極配線
IN1‧‧‧反轉電路
IN2‧‧‧反轉電路
IN3‧‧‧反轉電路
IN4‧‧‧反轉電路
LCD‧‧‧液晶顯示裝置
LD‧‧‧發光二極體
LE‧‧‧發光面
LFPC‧‧‧可撓性電路基板
LG‧‧‧導光板
LGA‧‧‧第1主表面
LGB‧‧‧第2主表面
LGC‧‧‧側面
LQ‧‧‧液晶層
LS‧‧‧面光源裝置
LU‧‧‧光源單元
NDA‧‧‧非顯示區域
OD1‧‧‧第1光學元件
OD2‧‧‧第2光學元件
OLED1‧‧‧有機EL元件
OLED2‧‧‧有機EL元件
OLED3‧‧‧有機EL元件
OP‧‧‧開口部
ORG‧‧‧有機發光層
OS‧‧‧光學片材
OSA‧‧‧擴散片材
OSB‧‧‧稜鏡片材
OSC‧‧‧稜鏡片材
OSD‧‧‧擴散片材
PE‧‧‧像素電極
PE1‧‧‧像素電極
PE2‧‧‧像素電極
PE3‧‧‧像素電極
PL1‧‧‧第1偏光板
PL2‧‧‧第2偏光板
PNL‧‧‧液晶顯示面板
PX‧‧‧像素
R‧‧‧紅色像素
RS‧‧‧反射片材
S1‧‧‧源極配線
S2‧‧‧源極配線
S3‧‧‧源極配線
S4‧‧‧源極配線
SC‧‧‧半導體層
SD‧‧‧第2驅動電路
SL‧‧‧開關
SL1‧‧‧開關
SL2‧‧‧開關
SL3‧‧‧開關
SL4‧‧‧開關
Sm‧‧‧源極配線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SW‧‧‧開關元件
SW1‧‧‧開關元件
SW2‧‧‧開關元件
SW3‧‧‧開關元件
TP‧‧‧雙面膠帶
WD‧‧‧汲極電極
WG‧‧‧閘極電極
WS‧‧‧源極電極
X‧‧‧X方向
Y‧‧‧Y方向
圖1係概略性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LCD之構成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2係概略性顯示圖1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LCD之構成例之剖視圖。
圖3係概略性顯示液晶顯示面板PNL之構成及等效電路之圖。
圖4係顯示於一實施形態中,相對於各像素PX而配置之彩色濾光片之排列之例之圖。
圖5係代表行COL1、行COL2之一部分,而更詳細地顯示於圖4所示之複合彩色單位像素之構成例之圖。
圖6A係擷取並顯示以圖5之矩形包圍之部分1,且放大源極配線S2、S3及閘極配線G2之附近而顯示之圖。
圖6B係顯示以A-B線剖斷圖6A之裝置之情形時之概略構成之圖。
圖7係概略性顯示於一實施形態中,包含圖6A及圖6B所示之開關元件(SW)之連接部之周邊之剖面構造之圖。
圖8係概略性顯示於另一實施形態中,包含圖6A及圖6B所示之開關元件(SW)之連接部之周邊之剖面構造之圖。
圖9係擷取並顯示一實施形態之局部之彩色像素排列之例之圖。
圖10係擷取並顯示另一實施形態之局部之彩色像素排列之例之 圖。
圖11係表示擷取並顯示進而又一實施形態之局部之彩色像素排列之例之圖。
圖12係表示擷取並顯示又一實施形態之局部之彩色像素排列之例之圖。
圖13係顯示於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中,自B1像素、B2像素、R像素、G像素而獲得之光之強度特性之例之圖。
圖14係用於說明使用B1像素與B2像素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進行彩色表現之區域之色度圖。
圖15係進而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圖,表示使用特性不同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作為光源之情形時所獲得之光之強度特性之例之圖。
圖16係表示第2驅動電路SD之內部之概略性構成之例之圖。
圖17係表示進而其他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一部分剖面之圖。
以下,對本實施形態進行具體說明。另,發明不過為一例,關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容易想到針對保有發明之主旨之適當變更者,當然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又,圖式為了使說明更明確,相較於實際之態樣,有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之寬度、厚度、形狀等之情形,但並非限定本發明之解釋。又,對本說明書與各圖,關於已出現之圖,有發揮與上述者相同或類似功能之構成要素附加相同參照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詳細說明之情況。
圖1係概略性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LCD之構成例之分解立體圖。液晶顯示裝置LCD包含主動矩陣型之液晶顯示面板PNL、雙面膠帶TP、光學片材OS、框架FR、導光板LG、光源單元LU、反射片材RS、邊框BZ等。照明液晶顯示面板PNL之面光源裝置LS至少 包含導光板LG及光源單元LU而構成。
液晶顯示面板PNL包含平板狀之第1基板SUB1、與第1基板SUB1對向配置之平板狀之第2基板SUB2、及保持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之液晶層。另,由於液晶層與液晶顯示面板PNL之厚度相比極薄,且位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貼合之片材之內側,故而省略其圖示。
液晶顯示面板PNL係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所對向之區域,具有顯示圖像之顯示區域DA。於圖示之例中,顯示區域DA亦有形成為長方形狀並稱為主動區域之情形。液晶顯示面板PNL係具備藉由使來自面光源裝置LS之光選擇性透過而顯示圖像之透過顯示功能之透過型。液晶顯示面板PNL,作為顯示模式,可為具有主要利用與基板主表面大致平行之橫向電場之橫向電場模式對應之構成,亦可具有主要利用與大致垂直於基板主表面之縱向電場模式對應之構成。
於圖示之例中,作為供給驅動液晶顯示面板PNL所必要之信號的信號供給源,係將驅動IC晶片CP及可撓性電路基板FPC安裝於第1基板SUB1。
光學片材OS具有光透過性,且位於液晶顯示面板PNL之背面側,至少與顯示區域DA對向。作為光學片材OS,其包含擴散片材OSA、稜鏡片材OSB、稜鏡片材OSC、及擴散片材OSD。於圖式所示之例中,該等光學片材OS均形成為長方形狀。
框架FR位於液晶顯示面板PNL與邊框BZ之間。於圖示之例中,框架FR形成為矩形框狀,且具有與顯示區域DA對向之長方形狀之開口部OP。
雙面膠帶TP係於顯示區域DA之外側位於液晶顯示面板PNL與框架FR之間。該雙面膠帶TP例如具有遮光性,且形成為矩形框狀。
導光板LG位於框架FR與邊框BZ之間。導光板LG形成為平板 狀,且具有第1主表面LGA、與第1主表面LGA相反側之第2主表面LGB、及連接第1主表面LGA與第2主表面LGB之側面LGC。
光源單元LU係沿著導光板LG之側面LGC而配置。光源單元LU包含安裝有作為光源而發揮功能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之可撓性電路基板LFPC等。於圖示之例中,該等發光二極體LD沿著與導光板LG之短邊平行之側面LGC排列成一行。另,發光二極體LD亦可沿著與導光板LG之長邊平行之另一側面(交叉於側面LGC之側面)排列。
反射片材RS具有光反射性,且位於邊框BZ與導光板LG之間。於圖示之例中,反射片材RS形成為長方形狀。
邊框BZ係收容有上述之液晶顯示面板PNL、雙面膠帶TP、光學片材OS、框架FR、導光板LG、光源單元LU、反射片材RS。於圖示之例中,面光源裝置LS配置於液晶顯示面板PNL之背面側,即,與第1基板SUB1對向之側,作為所謂的背光源而發揮功能。
圖2係概略性顯示圖1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LCD之構成例之剖視圖。液晶顯示面板PNL、各種光學片材OSA至OSD、導光板LG、及反射片材RS不僅於顯示區域DA中,亦延伸至較顯示區域DA更外側之非顯示區域NDA。光源單元LU及框架FR位於非顯示區域NDA。
反射片材RS與導光板LG之第2主表面LGB對向。各種光學片材OSA至OSD之各者積層於導光板LG之第1主表面LGA與液晶顯示面板PNL之間。
於光源單元LU中,可撓性電路基板LFPC位於邊框BZ、導光板LG及框架FR之間。可撓性電路基板LFPC係例如以雙面膠帶等接著於導光板LG之第2主表面LGB。發光二極體LD係收容於框架FR與邊框BZ之間之空間。發光二極體LD之發光面LE與導光板LG之側面LGC對向。側面LGC相當於自發光二極體LD之放射光所入射之入射面。與 側面LGC交叉之第1主表面LGA相當於自側面LGC所入射之光所出射之出射面。液晶顯示面板PNL位於與第1主表面LGA對向之側。
雙面膠帶TP係於非顯示區域NDA中,將液晶顯示面板PNL與框架FR予以接著。液晶顯示面板PNL包含接著於第1基板SUB1之外表面之第1光學元件OD1,及接著於第2基板SUB2之外表面之第2光學元件OD2。第1光學元件OD1與第2光學元件OD2之各者至少包含偏光板。第1光學元件OD1與光學片材(擴散片材)ODA對向。
第2基板SUB2具備彩色濾光片,關於其詳細構造,將於後敘述。
圖3係概略性顯示液晶顯示面板PNL之構成及等效電路之一例之圖。顯示裝置包含主動矩陣型之液晶顯示裝置PNL。液晶顯示面板PNL包含第1基板SUB1、與第1基板SUB1對向配置之第2基板SUB2、及保持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之液晶層LQ。顯示區域DA相當於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液晶層LQ所保持之區域,例如,由配置成四角形狀且矩陣狀之複數個像素PX而構成。
第1基板SUB1係於顯示區域DA中,包含沿著第1方向X延伸之複數條閘極配線G(G1~Gn),沿著與第1方向X交叉之第2方向Y延伸之複數條源極配線S(S1~Sm)。
又,各像素PX係如於圖3之右側以1個為代表而顯示(以一點鏈線包圍之區域)般,包含:開關元件SW,其電性連接閘極配線G及源極配線S;像素電極PE,其係於各像素PX中與開關元件SW電性連接;及與像素電極PE相對向之共通電極CE1等。雖共通電極CE1顯示2條,但實際為一體化之電極。儲存電容CS形成於例如共通電極CE1與像素電極PE之間。第2基板SUB2介隔液晶層LQ而與第1基板SUB1對向。另,儲存電容CS可根據需要而設置,亦可不設置。例如,液晶顯示裝置LCD為FFS(Fringe Field Switchig:邊緣場開關)模式之情形時,由於像素電極PE與共通電極CE1、及配置於其等之間之絕緣物係 作為儲存電容CS而發揮功能,故亦可不另外設置儲存電容CS。
各閘極配線G(G1~Gn)被引出至顯示區域DA之外側,並連接於第1驅動電路GD。各源極配線S(S1~Sm)被引出至顯示區域DA之外側,並連接於第2驅動電路SD。第1驅動電路GD及第2驅動電路SD係例如其至少一部分形成於第1基板SUB1上,並連接於驅動IC晶片(亦有稱為液晶驅動器之情形)CP。
第2驅動電路SD於為了實現行反轉驅動方法而於相對於相鄰之行之源極配線輸出像素信號之情形時,可輸出不同極性之像素信號。驅動IC晶片CP內建有控制第1驅動電路GD及第2驅動電路SD之控制器,作為供給用於驅動液晶顯示面板LPN所必需之信號之信號供給源而發揮功能。於圖示之例中,驅動IC晶片CP安裝於液晶顯示面板LPN之顯示區域DA之外側之第1基板SUB1上。
共通電極CE1係遍及顯示區域DA之整個區域而延伸,且相對於複數個像素PX共通形成。共同電極CE1被引出至顯示區域DA之外側,且連接於饋電部Vcom。饋電部Vcom形成於例如顯示區域DA之外側之第1基板SUB1,且與共通電極CE1電性連接。對饋電部Vcom供給固定之共通電壓。
於複數個像素PX,彩色濾光片以特定之規則排列。彩色濾光片隔著液晶層LQ與像素電極對向而形成於第2基板SUB2。
圖4係表示相對於各像素PX而配置之彩色濾光片之例。以下,將彩色濾光片經一體化之像素稱為彩色像素,將紅色(R)、綠色(G)、藍色(B1或B2)之濾光片經一體化之像素分別稱作紅色(R)像素、綠色(G)像素、藍色(B1或B2)像素。因此,R、G、B1、B2分別對應於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第1藍色濾光片、第2藍色濾光片。於圖4中為了容易理解彩色濾光片之排列,省略源極配線S(S1~Sm)等一部分而顯示。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存在有R像素之第1行C11、G像素之第2行C12、B1像素與B2像素成為交替之第3行C13a或C13b之RGB之複合彩色單位像素。複合彩色單位像素成為包含RGB像素者。
此處,第3行作為C13a、C13b表示之原因係第3行C13a係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成為交替之行(奇數列為B1像素、偶數列為B2像素),而亦同為藍色之第3行C13b為第2藍色(B2)像素與第1藍色(B1)像素交替之行(奇數列為B2像素、偶數列為B1像素)。又,於列方向觀察B1像素與B2像素之情形時,亦可說是B1像素與B2像素交替重複排列。對於複合彩色單位像素之各行,於圖4中,附加符號COL1、COL2、COL3、COL4‧‧‧‧而表示。各複合彩色單位像素之行COL1、COL2、COL3、COL4‧‧‧‧分別包含第1行C11、第2行C12、及第3行C13a(或C13b)。接著,與像素之各列對應,於列方向配線有閘極配線G(G1、G2、G3、G4‧‧‧‧Gn)。
上述B1像素所用之第1藍色(B1)濾光片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又,B2像素所用之第2藍色(B2)濾光片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於該顯示裝置中擔負重要角色。藉由使用了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而可提供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之顯示裝置。這是因為使用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之第1藍色(B1)濾光片,及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之第2藍色(B2)濾光片。關於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之功能與作用效果,將於後文詳細說明。
另,本說明書中之所謂第1藍色及第2藍色係指以人類之眼睛能夠辨識藍色之藍色範圍之波長之中,第1藍色係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峰值之波長,第2藍色係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 具有峰值之波長。更具體而言,第1藍色係於波長435~495nm之中,峰值之波長小於460nm,第2藍色係於波長435~495nm之中,峰值之波長大於460nm之波長。
於圖4中,對各色像素附註+或-符號,該符號表示寫入於各色像素之像素信號之極性。因此,以每行成為+、-、+、-、‧‧‧之方式反轉極性而驅動之方式,稱為行反轉驅動方式。行反轉驅動方式係為了提高液晶驅動效率,而將相鄰之像素行之驅動電壓之極性設為不同極性而驅動,且對每訊框反轉上述極性而驅動。
若為此種驅動方法,則可獲得如下之效果。現在,著眼於例如對於紅色像素(R)寫入像素信號之處理。例如於閘極配線G1為接通,於列方向觀察之情形時,對行COL1、COL3、COL5、‧‧‧‧之紅色像素(R)寫入像素信號(負電位),對行COL2、COL4、COL6、‧‧‧‧之紅色像素(R)寫入像素信號(正電位)。R像素係於列方向其極性以+、-、+、-、‧‧‧確實規則地重複。因此,與紅色相關之共通電極之極性平衡不會偏向任一極性。即,關於紅色之像素信號之寫入處理,共通電極之電位不會偏向正方向或負方向。又,對於綠色G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寫入處理,及對於B1像素、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寫入處理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圖5係將圖4所示之複合色單位像素之構成例以行COL1、行COL2之一部分代表進而詳細表示之圖。於圖5中,相較於圖4,進而表示像素電極PE之構造、及源極配線S1-S4。進而,於圖5中,代表性地概略性顯示像素電極PE及與該像素電極PE對應之源極配線S(S1~S4)及閘極配線G(G1~G3)之連接部之周邊。以源極配線S(S1~S4)及閘極配線G(G1~G3)隔開之區域內形成開口部。於各開口部,分別配置有像素電極PE。
像素電極PE藉由形成於連接部之開關元件SW,與源極配線S連 接。開關元件SW藉由來自閘極配線G之控制信號而控制接通或斷開。該連接部之構成將參照圖6A、圖6B,於後文進行敘述。
圖6A、圖6B係擷取並顯示以圖5之矩形所包圍之部分1。於圖6A,放大顯示源極配線S2、S3及閘極配線G2之附近。圖6B係顯示以A-B線剖斷圖6A之裝置之情形時之概略構成圖。參照圖6A與圖6B,對連接於閘極配線G2之第2藍色(B2)像素之區域詳細說明。
本實施形態係像素電極PE具有裂縫,且於像素電極PE與共通電極CE1之間,而採用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方式作為驅動液晶分子之方式。
源極配線S3位於絕緣膜12與絕緣膜13之間。於源極配線S3之下部,介隔絕緣膜12、11而形成有半導體層SC。連接於源極配線S3之一部分之源極電極WS經由接觸孔CH1,而連接於半導體層SC之源極部。半導體層SC沿著源極配線S3之下部延伸,且通過閘極配線G2之下部,而進入第2藍色像素(B2)之區域內。進入到該第2藍色像素(B2)之區域內之半導體層SC係作為汲極部而使用。
閘極配線G2位於源極配線S3層之下部之絕緣膜11與絕緣膜12之間。閘極配線G2其一部分突出於像素形成區域。該一部分以G2'顯示於圖中。
半導體層SC之汲極部係經由貫通絕緣膜11、12之接觸孔CH2,而連接於汲極電極WD。進而汲極電極WD經由貫通絕緣膜13、共通電極CE1、絕緣膜14之接觸孔CH3,而連接於像素電極PE。另,圖6B之共通電極CE1未顯示於圖6A中。
圖7係概略性顯示包含圖6A、圖6B所示之開關元件(SW)之連接部之周邊之剖面構造之圖。
第1基板SUB1係使用玻璃基板或樹脂基板等之具有光透過性之第1絕緣基板10而形成。第1基板SUB1包含開關元件SW、第1共通電極 CE1、像素電極PE、第1絕緣膜11、第2絕緣膜12、第3絕緣膜13、第4絕緣膜14、及第1水平配向膜AL1等。
於圖示之例中,開關元件SW係頂閘極型之薄膜電晶體。開關元件SW包含配置於第1絕緣基板10上之半導體層SC。另,於第1絕緣基板10與半導體層SC之間亦可介隔絕緣膜即底塗層。
半導體層SC被第1絕緣膜11覆蓋。又,第1絕緣膜11配置於第1絕緣基板10上。此種第1絕緣膜11係由例如氧化矽或氧化氮等無機材料而形成。
開關元件SW之閘極電極WG形成於第1絕緣膜11上,且位於半導體層SC之正上方。閘極電極WG電性連接於閘極配線G2、G2'(或,與閘極配線一體形成),且由第2絕緣膜12覆蓋。又,第2絕緣膜12亦配置於第1絕緣膜11上。此種第2絕緣膜12係藉由例如氮化矽等無機材料形成。
開關元件SW之源極電極WS及汲極電極WD形成於第2絕緣膜12上。又,源極配線S3亦同樣形成於第2絕緣膜12上。圖示之源極電極WS電性連接於源極配線S3(或,與源極配線S3一體形成)。源極電極WS及汲極電極WD分別經由貫通第1絕緣膜11及第2絕緣膜12之接觸孔CH1、CH2連接於半導體層SC。該開關元件SW與源極配線S3均由第3絕緣膜13覆蓋。第3絕緣膜13亦配置於第2絕緣膜12上。該第3絕緣膜13係由例如透明樹脂材料而形成。
共通電極CE1係於第3絕緣膜13上延伸。如圖示般,共通電極CE1覆蓋源極配線S3上方,而向鄰接之像素延伸。該共通電極CE1係由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TO)等透明之導電材料而形成。於共通電極CE1上,配置有第4絕緣膜14。
於第3絕緣膜13及第4絕緣膜14上,形成有貫通至汲極電極WD之 接觸孔CH3。第4絕緣膜14係形成為較第3絕緣膜13更薄之膜厚,例如由矽氮化物等無機材料而形成。該第4絕緣膜14相當於覆蓋共通電極CE1之層間絕緣膜。
像素電極PE係形成為於第4絕緣膜14上具有縫隙,且與第1共通電極CE1對向。像素電極PE經由接觸孔CH3電性連接於開關元件SW之汲極電極WD。該像素電極PE係藉由例如ITO或IZO等透明之導電材料而形成。像素電極PE被第1水平配向膜AL1覆蓋。
另一方面,第2基板SUB2係使用玻璃基板或樹脂基板等具有光透過性之第2絕緣基板30而形成。第2基板SUB2於第2絕緣基板30之與第1基板SUB1對向之側,具備遮光層31、彩色濾光片32、保護層33、及第2水平配向膜AL2等。
遮光層31係於顯示區域DA中區劃各像素PX而形成開口部。遮光層31設於彩色像素之邊界或與設於第1基板SUB1之源極配線對向之位置等。遮光層31係由遮光性之金屬材料或黑色之樹脂材料而形成。
彩色濾光片32係形成於由閘極配線與源極配線所區隔之區域內所形成之開口部中,其一部分與遮光層31重疊。彩色濾光片32例如於該圖之情形時,係用於B2像素之濾光片,且使用著色為第2藍色之樹脂材料。於紅色濾光片之情形時,使用著色為紅色之樹脂材料,於綠色濾光片之情形時,使用著色為綠色之樹脂材料,於第1藍色濾光片之情形時,使用著色為第1藍色之樹脂材料。
紅色濾光片配置於顯示紅色之R像素,綠色濾光片配置於顯示綠色之G像素,第1、第2藍色濾光片配置於顯示藍色之B1像素、B2像素。不同顏色之彩色濾光片間之邊界位於與源極配線上方之遮光層重疊之位置。
保護層33覆蓋彩色濾光片32。保護層33使遮光層31或彩色濾光片32之凹凸平坦化。保護層33由透明之樹脂材料而形成。保護層33作 為底層加以利用,且由第2水平配向膜AL2覆蓋。
第1水平配向膜AL1及第2水平配向膜AL2由表示水平配向性之材料形成,且具有無需摩擦等之配向處理即可使液晶分子配向於基板之法線方向之配向限制力。
如上述之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係以與第1水平配向膜AL1及第2水平配向膜AL2對向之方式配置。此時,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藉由形成於一基板之柱狀間隔物,而形成特定之單元間隙。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以形成有單元間隙之狀態由密封材料貼合。將液晶層LQ封入第1水平配向膜AL1及第2水平配向膜AL2之間之單元間隙。
對於上述構成之液晶顯示面板,於其背面側,配置背光源BL。作為背光源BL,可應用各種形態,此處關於詳細之構造省略其說明。
於第1絕緣基板10之外表面,配置有包含第1偏光板PL1之第1光學元件。於第2絕緣基板30之外表面,配置有包含第2偏光板PL2之第2光學元件。第1偏光板PL1及第2偏光板PL2係例如以各者之偏光軸正交之柯尼爾正交之位置關係而配置。
另,於圖7中,於第1基板SUB1配置開關元件SW、像素電極PE、共通電極CE1等,彩色濾光片32之層配置於與第1基板SUB1對向之第2基板SUB2。亦即,於圖7中顯示彩色濾光片32之層配置於與陣列基板對向之對向基板側之例。
但,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並非限定於彩色濾光片之層配置於對向基板側之構造,亦可為配置於陣列基板側之構造之所謂陣列上彩色濾光片(COA;color filter on array)構造。
於圖8顯示以COA構造製作本實施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例。圖8係於圖7之第2絕緣膜12與第3絕緣膜13之間,設置彩色濾光片32之層之 例。
於圖8中,彩色濾光片32之層係形成為覆蓋源極配線S、閘極配線G、開關元件SW等。設於各像素之彩色濾光片32之層,其一部分形成於黑色矩陣31上。黑色矩陣31形成為基本上覆蓋源極配線S、閘極配線G、開關元件SW之一部分。
於各像素上,如上述設有紅色(R)濾光片、綠色(G)濾光片、第1藍色(B1)濾光片、第2藍色(B2)濾光片,作為彩色濾光片32之層。
又,於陣列基板即第1基板SUB1上,因開關元件SW、閘極配線G、源極配線S、黑色矩陣、顏色濾光片層之配置引起之凹凸藉由第3絕緣膜13而平坦化。因此,相較於於對向基板側配置黑色矩陣或彩色濾光片之層之構造,無需用於使對向基板側平坦化之保護層,而可實現薄型化、減輕化、低成本化。
圖9係擷取並顯示一實施形態之主要部位。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係第1基板SUB1包含第1至第4像素電極。第1像素電極係例如R像素之像素電極,第2像素電極係G像素之像素電極,第3像素電極係B1像素之像素電極,第4像素電極係B2像素之像素電極。於圖9中,雖作為像素電極之符號以PE代表並顯示,但可將第1~第4像素電極之符號記載為PE1-PE4。
因此,設於第2基板SUB2之紅色(R)濾光片、綠色(G)濾光片、第1藍色(B1)濾光片、第2藍色(B2)濾光片分別與第1、第2、第3及第4像素電極(PE)對向。接著,第1藍色(B1)濾光片係與第3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第2藍色(B2)濾光片係與第4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例如,第1藍色(B1)濾光片於波長430nm具有透過率之峰值,第2藍色(B2)濾光片於波長470nm具有透過率之峰值。藉由此構成,可實現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之顯示裝 置。於此顯示裝置中,將包含RGB濾光片之像素稱作複合彩色像素,於此實施例中,藉由2個複合彩色像素(2R、2G、B1、B2),而可獲得色彩平衡之構成。
圖9之實施形態中,紅色(R)濾光片、綠色(G)濾光片、第1藍色(B1)濾光片、第2藍色(B2)濾光片之面積相同。但該實施形態係一例,即便為圖10所示之構成,亦可實現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之顯示裝置。於圖9中,平面重疊地顯示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另,於下述中,像素之面積分別與彩色濾光片之面積相等。
圖10之實施形態係構成為於第1行中,R像素與G像素交替排列,於第2行中,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交替排列。又,於列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亦交替排列。進而,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之面積為相同,但R像素與G像素之面積分別小於第1藍色(B1)像素(或第2藍色(B2)像素)之面積,例如為1/2。將RGB濾光片所包含之像素稱為複合彩色像素,此實施例係構成為藉由2個複合彩色像素(2R、2G、B1、B2)而獲得顏色平衡。於圖10中,亦平面重疊地顯示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
圖11係進而顯示另一實施形態。該實施形態係第1行為R像素,第2行為G像素。而且,構成為第3行係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交替排列,但B1像素之面積較大,B2像素之面積較小。例如,R像素與G像素之面積相同,B1像素之面積大於B2像素之面積,B1像素之面積大於R像素及G像素各者之面積,B2像素之面積小於R像素及G像素各者之面積。更具體而言,B1像素之面積係R像素或G像素之1.5倍,B2像素之面積係R像素或G像素之0.5倍。藉由控制B1像素與B2像素之面積比,可控制光之透過量。於該實施形態中,於 列方向觀察之情形時,B1像素與B2像素亦交替排列。於圖11中,亦平面重疊地顯示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
圖12進而顯示其他實施形態。該實施形態係構成為於第1行中,R像素與G像素交替排列,於第2行中,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交替排列。又,於列方向觀察,第1藍色(B1)像素與第2藍色(B2)像素亦交替排列。例如,R像素與G像素之面積相同,B1像素之面積大於B2像素之面積,B1像素之面積大於R像素及G像素之合計之面積,B2像素之面積小於R像素及G像素之面積。更具體而言,B1像素之面積係2個R像素與2個G像素之合計面積之2/3。進而,B2像素之面積係2個R像素之面積與2個G像素之面積的合計面積之1/3。換言之,關於該面積,B1像素與B2像素之比率為2:1。又,與B1像素與B2像素之面積之合計面積相同之面積係自下面之行(colum)中取得。接著,將所取得之面積分割為4分。接著,將G像素之2個及R像素之2個分配至上述4個。於B1像素與B2像素之合計面積為3之情形時,B1像素之面積為其合計面積中之2/3,B2像素之面積為其合計面積中之1/3。進而,R像素及G像素之各者之面積設定為B2像素之面積之3/4=0.75。該實施例構成為可藉由2個複合彩色像素(4R、4G、2B1、2B2),而獲得顏色平衡。於圖12中亦平面重疊地顯示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
圖13係顯示於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中,自B1像素、B2像素、R像素、G像素而獲得之光之強度特性。標註黑色圓圈標識之曲線與標註黑色四邊形標識之曲線分別表示自B1像素與B2像素輸出之光之強度之特性。標註白色四邊形標識之曲線與標註白色圓圈標識之曲線分別表示自R像素與G像素所輸出之光之強度之特性。又,以虛線表示之曲線係表示自發光二極體(LD)輸出之光之強度之特性,係作為參考而顯示。
如由該特性圖表所知,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該實施形態並非限定於使用於波長43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藍色(B1)像素,與於波長47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藍色(B2)像素者。即便僅使用於較波長460nm更短波長側具有峰值之藍色像素,亦可達成本來之目的。又,即便僅使用於較波長460nm更長波長側具有峰值之藍色像素,亦可達成本來之目的。而且,使用於較波長460nm更短波長側,與於較波長460nm更長波長側具有峰值之2個藍色像素之情形,可更有效地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
圖14係表示使用B1像素與B2像素之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用於說明進行顏色表現之區域之色度圖。基本上,藉由R、G、B1之3原色而表現各種顏色。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關於藍色表現,由於除了B1像素以外亦使用B2像素,故而成為於將該2個像素間連結之線的線上之顏色Bj為基準之藍色表現。因此,可獲得較藉由R、G、B1之3原色所表現顏色區域更擴大之顏色表現區域。而且根據本顯示裝置,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
圖15係進而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之圖。該實施形態係表示組合特性不同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作為光源之情形時所獲得之光之強度特性之例之圖。該實施形態係藉由組合不同特性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而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該實施形態係將作為發光二極體LD之於波長43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發光二極體、與於波長47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發光二極體組合於圖1所示之光源單元LU。於使用該光源單元LU之情形時,可獲得於圖15以實線所表示之曲線之輸出光之特性。於圖15中,顯示作為參考之於波長43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發光二極體之輸出光之特性(以虛線表示之曲線),及於波長45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發光二極體之輸出 光之特性(以一點鏈線表示之曲線)。
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至少使用圖1所示之與導光板LG之入射面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發光光譜之峰值之第1白色光源,及與上述入射面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發光光譜之峰值之第2白色光源,而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第1白色光源與第2白色光源可藉由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黃色螢光體而實現。
如上述般選定作為光源而發揮功能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之特性,亦可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於此種情形時,作為彩色濾光片,即便使用先前之RGB濾光片,亦可達成目的。但,藉由組合先前說明之使用B1像素、B2像素之實施形態,與選定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D之特性之實施形態,可獲得更有效地達成目的之顯示裝置。
進而,作為光源(第1白色光源及上述第2白色光源),亦可使用量子點代替發光二極體。量子點可遍及自長波長至短波長之區域作成任意峰值。進而,作為光源(第1白色光源及上述第2白色光源),亦可使用採用有機電致發光(有機EL)材料之發光體(稱作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代替發光二極體。
上述之例,雖使用於波長43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發光二極體,與於波長470nm之輸出光具有峰值之發光二極體之2種作為光源,但,進而,亦可組合於460nm附近未具有峰值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例如,亦可進行多波長化,而使用波長410nm、430nm、450nm、470nm之4種。波長間隔可為非等間隔,但藉由將波長460nm作為中心,使用於以短波長側、長波長側為對象具有峰值之光源,而可有效抑制波長460nm附近之能量強度。進而又,亦可採用該構成與先前之實施形態所說明之B1像素及B2像素之組合之構成。若為此種構 成,則可更加有效地抑制波長460nm附近之能量強度。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者。於使用圖9、圖10、圖11、圖12之形態之B1像素與B2像素之情形時,若藍色信號係將先前之藍色用之像素信號直接同樣地供給至B1像素、B2像素,則有無法獲得希望之或期待之顏色再現之情形。因此,期望產生適於圖9至圖12之像素排列模式之像素信號。
圖16係表示第2驅動電路SD內部之概略性構成之圖。於第2驅動電路SD內部設置有對用於供給於各像素之像素資料進行數位類比轉換,使類比像素信號放大,且對源極配線輸出之複數個電路。第2驅動電路SD具有輸入介面211。對輸入介面211輸入來自驅動IC晶片CP之圖像資料、同步信號Sync。來自輸入介面211之圖像資料於圖像資料鎖存電路213,鎖存1水平線或複數水平線量之圖像資料。
與各源極配線S(S1~Sm;圖16之例係將源極配線S1~S4為代表而顯示)對應之圖像資料,分別以修正電路2141-2144修正後,將各修正後之資料輸入至數位類比轉換器DA1-DA4,且作為類比信號(像素信號)而產生。以修正電路2141-2144修正之修正值設定為適於圖9至圖12之像素排列模式之值。又,修正值可以奇數行與偶數行替換。另,於實際之電路中,亦存在灰階修正電路,但予以省略。
數位類比轉換器DA1-DA4之輸出像素信號分別作為正極像素信號與負極像素信號而產生。例如於數位類比轉換器DA1之情形時,正極像素信號直接輸入至開關SL1之一端子,而負極像素信號藉由反轉電路IN1而產生,且輸入至開關SL1之另一端子。數位類比轉換器DA1之正極像素信號與負極像素信號係由開關SL1選擇任一者,並輸出至源極配線S1。同樣地,數位類比轉換器DA2之正極像素信號與負極像素信號係由開關SL2選擇任一者,並輸出至源極配線S2。又,數位虛類比換器DA3之正極像素信號與負極像素信號係由開關SL3選擇任一 者,並輸出至源極配線S3。數位類比轉換器DA4之正極像素信號與負極像素信號係由開關SL4選擇任一者,並輸出至源極配線S4。藉由上述開關SL1-SL4之選擇模式,而實現行極性反轉。
序列產生器(亦可稱為時序控制電路)230係與來自外部之同步信號同步。序列產生器230基於由振盪器231所產生之內部時脈,而產生各種時序信號。
序列產生器230係產生用於使輸出介面211擷取來自外部之圖像資料之時序信號、用以使圖像資料記憶體212擷取來自輸入介面211之圖像資料之時序信號、及用以使圖像資料鎖存電路213擷取來自圖像資料記憶體212之圖像資料之時序信號。
又,序列產生器230產生用以使修正電路2141-2144分別修正圖像資料之時序信號、用以使數位類比轉換器DA1-DA4將圖像資料轉換為類比資料之時脈及時序信號、及用以使開關SL1-SL4動作之時序信號。
進而又,序列產生器230亦可包含中央處理裝置(CPU)230a及記憶體(未圖示)。而且亦可根據寫入至記憶體之軟體,基於CPU230a變更時序處理動作或資料處理動作。藉此,例如,於修正電路2141-2144使用之修正值,可根據濾光片之種類(像素排列模式)而調整。包含調整機構之修正電路2141-2144等亦可稱為像素信號之增益控制電路或調整電路。
面板控制信號產生電路232係基於來自序列產生器230之特定時序信號,而產生用於控制液晶顯示面板PNL之顯示動作之時序脈衝。例如,脈衝控制信號產生電路232產生用於閘極配線G(G1~Gn)之閘極驅動脈衝。脈衝控制信號產生電路232為了與序列產生器230同步連動,而將時序信號反饋至序列產生器230。又,序列產生器230亦可對於驅動IC晶片CP,賦予成為接收圖像資料之基準之時序脈衝。
另,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將各像素信號之增益於數位資料之階段之修正值而調整者進行說明。但,各像素信號之增益亦可於類比信號之階段進行調整。
如上述般,藉由修正電路修正自像素資料鎖存電路213輸出之圖像資料,而可產生適於圖9至圖12之像素排列模式之值之像素信號。於圖9之像素排列模式之情形時,例如賦予R像素、G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分為例如“1”者。此時,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可為均“1”,亦可調整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例如,可根據賦予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使賦予B1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變小,而控制為賦予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與賦予B1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合計成為2。
而且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視需要亦可藉由變更修正值,而進行調整。該調整係於例如驅動IC晶片CP之製造步驟、測試步驟等實施。
於圖10之像素排列模式之情形,賦予R像素與G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分別設為例如“2”。接著,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分別設為例如“1”。藉此,於複合彩色像素單位之區域中,可觀察到RGB之平衡。該情形亦可使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視需要藉由變更修正值,而進行調整。該調整係例如於驅動IC晶片CP之製造步驟、測試步驟等實施。
又,於圖11之像素排列模式之情形時,例如賦予R像素與G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例如設為“1”。而且此時,賦予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設為2/4,賦予B1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設為6/4。藉此,於複合彩色像素單位之區域內可將紅色像素、綠色像素、藍色像素之各像素信號之增益控制為2。
進而,又,於圖12之像素排列模式之情形時,例如賦予R像素、 B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例如設為“1”。此時,賦予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設為2/4,賦予B1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設為6/4。藉此,複合彩色像素單位之區域內可將紅色像素、綠色像素、藍色像素之各像素信號之增益控制為2。
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之情形,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亦可藉由視需要變更修正值,而進行調整。該調整係於例如驅動IC晶片CP之製造步驟、測試步驟等實施。賦予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之分配亦可藉由濾光片之光透過率進行調整。因此,根據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包含至少可調整供給至B1像素與B2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之分配之調整電路。
圖17係概略性顯示進而其他實施形態,即使用有機EL元件之顯示裝置代替液晶顯示裝置LCD之情形之顯示裝置之剖面構造之圖。另,有機EL元件為自發光,故而於圖17所示之顯示裝置未於有機EL另外設置光源。
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對向。第1基板SUB1於第2基板SUB2側包含第1絕緣基板110、第2絕緣膜112、第3絕緣膜113、及凸緣115等。
第1基板SUB1於第1絕緣基板110之與第2基板SUB2對向之側,包含開關元件SW1、SW2、SW3‧‧‧、有機EL元件OLED1、OLED2、OLED3‧‧‧等。圖16係代表3個開關元件SW1-SW3、有機EL元件OLED1-OLED3而顯示。開關元件SW1-SW3配置於第1絕緣基板110上。開關元件SW1-SW3分別係例如包含半導體層SC之薄膜電晶體(TFT)。開關元件SW1-SW3均為相同構造,但此處著目於開關元件SW1而對其構造更具體說明。
開關元件SW1係頂閘極型,但亦可為底閘極型。半導體層SC形成於第1絕緣基板110上,且被第1絕緣膜111覆蓋。第1絕緣膜111亦配 置於第1絕緣基板110上。於第1絕緣膜111上,形成有開關元件SW1之閘極電極WG。閘極電極WG被第2絕緣膜112覆蓋。第2絕緣膜112亦配置於第1絕緣膜111上。於第2絕緣膜112上,形成有開關元件SW1之源極電極WS及汲極電極WD。源極電極WS及汲極電極WD分別接觸於半導體層SC。源極電極WS及汲極電極WD被第3絕緣膜113覆蓋。第3絕緣膜113亦配置於第2絕緣膜112上。
有機EL元件OLED1-OLED3配置於第3絕緣膜113上。有機EL元件OLED1與開關元件SW1電性連接,有機EL元件OLED2與開關元件SW2電性連接,有機EL元件OLED3與開關元件SW3電性連接。有機EL元件OLED1-OLED3均構成為朝向第2基板SUB放射白色光之頂部發光型。此種有機EL元件OLED1-OLED3均為相同構造。
有機EL元件OLED1包含形成於第3絕緣膜113上之像素電極PE1。像素電極PE1與開關元件SW1之汲極電極WD接觸,且與開關元件SW1電性連接。同樣地,有機EL元件OLED2包含與開關元件SW2電性連接之像素電極PE2,有機EL元件OLED3包含與開關元件SW3電性連接之像素電極PE3。
有機EL元件OLED1-OLED3進而包含有機發光層ORG及共通電極CE。有機發光層ORG係發出白色光之白色發光層,且分別位於像素電極PE1-PE3上。該有機發光層ORG係例如遍及有機EL元件OLED1-OLED3且無斷開而連續地形成。共通電極CE位於有機發光層ORG上。該共通電極CE係例如遍及有機EL元件OLED1-OLED3且無斷開而連續地形成。
即,有機EL元件OLED1係由像素電極PE1、有機發光層ORG、及共通電極CE構成。相同地,有機EL元件OLED2係由像素電極PE2、有機發光層ORG、及共通電極CE構成,又,有機EL元件OLED3係由像素電極PE3、有機發光層ORG、及共通電極CE構成。
另,於有機EL元件OLED1-OLED3中,像素電極PE1至PE3之各者與有機發光層ORG之間,進而亦可介隔電洞注入層或電洞輸送層,又,於有機發光層ORG與共通電極CE之間,進而可介隔電子注入層或電子輸送層。
有機EL元件OLED1-OLED3藉由各凸緣115而被劃分。凸緣115形成於第3絕緣膜113上,且覆蓋像素電極PE1-PE3之各者之邊緣。另,針對凸緣115,雖未詳述,但可例如於第3絕緣膜113上形成為格子狀或條紋狀。
另,雖未圖示,但期望有機EL元件OLED1-OLED3係由透明密封膜而密封。作為密封膜,可應用透明無機系材料(例如,矽氮化物或矽氧化物等)之單層膜或積層體,亦可應用無機系材料之薄膜與有機系材料之薄膜交替積層之積層體。
第2基板SUB2於第2絕緣基板120之與第1基板SUB1對向之側,包含彩色濾光片CF1-CF3等。彩色濾光片CF1與有機EL元件OLED1對向,且係使白色中之紅色波長之光透過之紅色(R)濾光片。彩色濾光片CF2與有機EL元件OLED2對向,且係使白色中之綠色波長之光透過之綠色(G)濾光片。彩色濾光片CF3與有機EL元件OLED3對向,且係使白色中之藍色波長之光透過之藍色(B1或B2)濾光片。
此種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係由透明接著劑(或填充材等)130而接著。
於此種顯示裝置中,於有機EL元件OLED1-OLED3之各者發光時,各者之放射光(白色光)經由彩色濾光片CF1、彩色濾光片CF2、彩色濾光片CF3而分別出射至外部。此時,自有機EL元件OLED1放射之白色光之中,紅色波長之光透過彩色濾光片CF1。又,自有機EL元件OLED2放射之白色光之中,綠色波長之光透過彩色濾光片CF2。又,自有機EL元件OLED3放射之白色光之中,藍色波長之光透過彩色濾 光片CF3。藉此,實現彩色顯示。
於上述之顯示裝置中,像素之排列亦可設為圖9至圖12之像素排列模式。於該顯示裝置中,亦可實現抑制於波長460nm附近具有峰值之光之輸出之顯示裝置。
揭示之發明之一態樣係如以下。
(1)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第1基板,其包含第1、第2、第3及第4像素電極,及彩色濾光片之層,其包含:紅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1像素電極對向;綠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2像素電極對向;第1藍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3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及第2藍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4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
(2)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彩色濾光片之層係形成於與上述第1基板對向之第2基板。
(3)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彩色濾光片之層係形成於上述第1基板。
(4)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包含:液晶層,該液晶層被保持於上述第1基板與上述第2基板之間;及背光源單元,其係配置於上述第1基板之背面側,且上述背光源單元包含:導光板,其具有與上述第1基板對向之出射面,及與上述出射面交叉之入射面;第1白色光源,其係與上述入射面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發光光譜之峰值;及第2白色光源,其係與上述入射面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發光光譜之峰值。
(5)如(4)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白色光源及上述第2白色光源包含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黃色螢光體。
(6)如(4)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白色光源及上述第2白色 光源係量子點。
(7)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基板包含:白色發光層,其位於上述第1至第4像素電極上;及共通電極,其位於上述白色發光層上。
(8)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紅色濾光片排列於第1方向之第1行,上述綠色濾光片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之第2行,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與第2藍色濾光片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之第3行,進而,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排列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
(9)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紅色濾光片及上述綠色濾光片係於上述第1方向且第1行交替排列,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與第2藍色濾光片係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且第2行。
(10)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具有:第1行,其排列於第1方向,且具有複數個上述紅色濾光片;第2行,其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且具有複數個上述綠濾光片,且排列於上述第1行之次行;第3行,其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且具有複數個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且排列於上述第2行之次行;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係排列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
(11)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具有:第1行,其排列於第1方向,具有複數個上述紅色濾光片及複數個上述綠色濾光片;第2行,其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具有複數個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且排列於上述第1行之次行;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係排列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
(12)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具有較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更大之面積。
(13)如(1)記載之顯示裝置,其包含:紅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1 像素電極;綠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2像素電極;第1藍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3像素電極;第2藍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4像素電極;及驅動電路,其分別對上述紅色像素、上述綠色像素、上述第1藍色像素、及上述第2藍色像素供給像素信號,且,上述驅動電路包含至少調整供給至上述第1藍色像素與第2藍色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之電路。
雖然已描述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但是該等實施例僅以係舉例說明,並非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實際上,本文中所描述之新穎方法及系統可藉各種其他方式實現;此外,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之情況下可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及系統之各種省略、置換及改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之等效物欲包含落於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內之此等形式或修改。
B1‧‧‧藍色像素
B2‧‧‧藍色像素
COL1‧‧‧像素列
COL2‧‧‧像素列
G‧‧‧綠色像素
PE‧‧‧像素電極
R‧‧‧紅色像素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第1基板,其包含第1、第2、第3及第4像素電極,及彩色濾光片之層,其包含:紅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1像素電極對向;綠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2像素電極對向;第1藍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3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及第2藍色濾光片,其與上述第4像素電極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透過率之峰值。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彩色濾光片之層係形成於與上述第1基板對向之第2基板。
  3.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彩色濾光片之層係形成於上述第1基板。
  4.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進而包含:第2基板,其與上述第1基板對向;液晶層,其被保持於上述第1基板與上述第2基板之間;及背光源單元,其配置於上述第1基板之背面側;且上述背光源單元包含:導光板,其具有與上述第1基板對向之出射面,及與上述出射面交叉之入射面;第1白色光源,其與上述入射面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短之波長側具有發光光譜之峰值;及第2白色光源,其與上述入射面對向,且於較波長460nm更長之波長側具有發光光譜之峰值。
  5.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白色光源及上述第2白色光源包含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黃色螢光體。
  6.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白色光源及上述第2白色光源係量子點。
  7.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基板包含:白色發光層,其位於上述第1至第4像素電極上;及共通電極,其位於上述白色發光層上。
  8.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紅色濾光片排列於第1方向之第1行,上述綠色濾光片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之第2行,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與第2藍色濾光片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之第3行,進而,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排列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
  9.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紅色濾光片及上述綠色濾光片係於第1方向且第1行交替排列,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與第2藍色濾光片係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且第2行。
  10.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包含:第1行,其排列於第1方向,且具有複數個上述紅色濾光片;第2行,其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具有複數個上述綠濾光片,且排列於上述第1行之次行;第3行,其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具有複數個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且排列於上述第2行之次行;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係排列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
  11.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包含:第1行,其排列於第1方向,且具有複數個上述紅色濾光片及複數個上述綠色濾光片;第2行,其排列於上述第1方向,具有複數個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且排列於上述第1行之次行;且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及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係排列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
  1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藍色濾光片具有較上述第2藍色濾光片更大之面積。
  13.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進而包含:紅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1像素電極;綠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2像素電極;第1藍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3像素電極;及第2藍色像素,其包含上述第4像素電極;及驅動電路,其係分別對上述紅色像素、上述綠色像素、上述第1藍色像素、及上述第2藍色像素供給像素信號,且上述驅動電路包含至少調整供給至上述第1藍色像素與第2藍色像素之像素信號之增益之電路。
TW104131498A 2014-09-26 2015-09-23 Display device TWI592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6702 2014-09-26
JP2015148348A JP2016071334A (ja) 2014-09-26 2015-07-28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4279A TW201614279A (en) 2016-04-16
TWI592702B true TWI592702B (zh) 2017-07-21

Family

ID=5586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498A TWI592702B (zh) 2014-09-26 2015-09-23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71334A (zh)
KR (1) KR101751600B1 (zh)
TW (1) TWI5927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61355B1 (ko) * 2017-05-23 2019-03-22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기발광장치
KR102460861B1 (ko) * 2017-07-25 2022-10-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멀티 타입의 빅픽셀을 포함하는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7149164B2 (ja) * 2018-11-02 2022-10-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208753326U (zh) * 2018-11-05 2019-04-16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6435A (ja) * 2001-08-29 2003-03-0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6068141A1 (ja) * 2004-12-24 2006-06-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白色led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5404328B2 (ja) * 2009-11-06 2014-0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1334A (ja) 2016-05-09
KR20160037090A (ko) 2016-04-05
TW201614279A (en) 2016-04-16
KR101751600B1 (ko)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3849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US9523802B2 (en) Display device
JP4539760B2 (ja) 電子機器
KR102475504B1 (ko) 투명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표시장치
CN106898632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TWI592702B (zh) Display device
KR20040007316A (ko) 표시 장치
JP5311339B2 (ja) 照明光源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7177587A1 (zh) 显示装置
JP20160509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009884A (ja) 表示装置
JP2018124481A (ja) 表示装置
KR102043846B1 (ko) 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102000049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WO2011024911A1 (ja) 半導体装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US9275932B2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TWI432861B (zh) 液晶顯示面板
JP2016057493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2484901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414591B1 (ko)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20230200194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JP2009204899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KR2008001863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9204898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KR20170124677A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