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7009B -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7009B
TWI587009B TW102123107A TW102123107A TWI587009B TW I587009 B TWI587009 B TW I587009B TW 102123107 A TW102123107 A TW 102123107A TW 102123107 A TW102123107 A TW 102123107A TW I587009 B TWI587009 B TW I5870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color
pixels
b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3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7206A (zh
Inventor
野中晴支
長瀨亮
Original Assignee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7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7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7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70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利用輕量、薄型或低耗電等之特性,使用在電視、筆記型電腦、便攜式數據終端、智慧型手機或數位照相機等之各種用途上。
彩色濾光片係液晶顯示裝置用以顯示色彩的必要構件,一般係包含紅色的子像素(sub-pixel)、綠色的子像素及藍色的子像素之3色的子像素之像素微細地圖案化之3色彩色濾光片。3色彩色濾光片中,白色係由紅綠藍之3色的子像素經加色混合(additive color mixing)而得。
近年來,作為提高液晶顯示裝置之透過率的方法,係提案一種除了紅綠藍之3色的子像素之外,還有作為第4色之子像素的白色之子像素的4色彩色濾光片(專利文獻1)。為控制4色彩色濾光片之白色顯示的白平衡,提案一種在第4色之子像素中將紅綠藍之任一者的柱狀像素配置成島狀的彩色濾光片(專利文獻2)或第4色之子像素中形成有複數個通孔(Through-hole)之彩色濾光片(專利文獻3)。
另外,提案一種4色顯示裝置,即使將有機EL利用在背光源之顯示裝置中,亦可使白色發光元件與彩色濾光片組合(專利文獻4)。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9571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3374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1-10002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309118號公報
然而,在以往之4色彩色濾光片中,為進一步得到明亮的白色,不僅是與光源色度相同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色度,亦需要利用到由紅綠藍之3色的子像素經加色混合而得的白色色度,惟要使兩色度相同,亦即要使兩色度一致有其困難,故白平衡變差一直成為問題。
而且,在第4色之子像素中,即使欲使紅綠藍之任一者的柱狀像素配置成島狀或形成複數個通孔,在生產步驟中,柱狀像素或通孔的大小亦容易變動,在白平衡之控制上極為困難。更且,隨著顯示裝置之解析度的提高而使子像素幅寬變小,因此,柱狀像素會在顯影步驟中缺損、或無法形成通孔之問題係目前所存在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彩色濾光片 ,其係無論顯示裝置之解析度提高所伴隨的子像素之小型化,可有效地控制白平衡,並更可穩定且以高精度生產。
本發明者等經專心致志進行檢討之結果,發現:對於彩色濾光片之白平衡,並非單方面地使紅綠藍之3色的子像素經加色混合的色度與白色的子像素之色度一致,而是同時使第4色之白色的子像素之色度與紅綠藍之3色的子像素經加色混合的色度一致。
並且,紅綠藍之子像素的任一者以上,延伸到鄰近之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在遮蔽其開口部之部分的情況下,發現可穩定尺寸精度同時控制白平衡。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以下之(1)至(4)所記載的彩色濾光片以及顯示裝置。
(1)一種彩色濾光片,係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包含紅色之子像素、綠色之子像素、藍色之子像素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與形成在各個上述子像素之間的黑色矩陣之像素,其中上述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分別含有著色劑及樹脂,上述第4色之子像素的CIE1931表色系三色值(Y)為65≦Y≦99,上述選自包含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之群組的子像素延伸到鄰近的上述黑色矩陣以及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以遮蔽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面積的5至40%
(2)如上述(1)之彩色濾光片,其中遮蔽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子像素為藍色的像素。
(3)如上述(1)或(2)之彩色濾光片,其中遮蔽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子像素的頂面形狀為長方形。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者之彩色濾光片,其中各個上述子像素之開口部的短邊為30μm以下。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者之彩色濾光片,其中上述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的膜厚為1.2至2.5μm。
(6)一種顯示裝置,係具備如上述(1)至(5)中任一者之彩色濾光片。
如依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不受顯示裝置之解析度的提高所伴隨的子像素之小型化之影響,可控制白平衡。更且,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可穩定且以高的尺寸精度生產。
1‧‧‧透明基板
2‧‧‧黑色矩陣
3‧‧‧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R‧‧‧紅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G‧‧‧綠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B‧‧‧藍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W‧‧‧第4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4‧‧‧子像素
4R‧‧‧紅色子像素
4G‧‧‧綠色子像素
4B‧‧‧藍色子像素
4W‧‧‧第4色子像素
5‧‧‧開口部之短邊
6‧‧‧開口部之長邊
7‧‧‧平坦化膜
8‧‧‧第4色之子像素上方之凹狀部
9‧‧‧第4色之子像素所形成的圓柱狀像素
10‧‧‧從第4色之子像素缺損的圓柱狀像素
11‧‧‧第4色之子像素所形成的孔洞
(a)‧‧‧頂面圖
(b)‧‧‧剖面圖
(c)‧‧‧A-A’剖面圖
(d)‧‧‧B-B’剖面圖
第1圖(a)、(b)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及其剖面的模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之開口部之模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
第4圖(c)、(d)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之剖面模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第四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第五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
第8圖係本發明之第六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
第9圖係本發明之第七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之開口部的模式圖。
第10圖係本發明之第七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
第11圖(a)、(b)係本發明之第八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及其剖面的模式圖。
第12圖係在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上形成平坦化膜時的剖面之模式圖。
第13圖係在子像素之開口部幅寬較寬的彩色濾光片上形成平坦化膜時的剖面之模式圖。
第14圖(a)、(b)係本發明以外之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及其剖面的模式圖。
第15圖(a)、(b)係本發明以外之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及其剖面的模式圖。
第16圖(a)、(b)係本發明以外之實施形態中的彩色濾光片由頂面觀察時的模式圖及其剖面的模式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以下稱為「CF」),其 特徵係: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包含紅色的子像素、綠色的子像素、藍色的子像素以及第4色的子像素,與各個上述子像素之間所形成的黑色矩陣之像素,上述紅色、綠色以及藍色之子像素分別含有著色劑及樹脂,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CIE1931表色系三色值(tristimulus values)(Y)為65≦Y≦99,選自包含上述紅色、綠色以及藍色之子像素之群組中的子像素延伸到鄰近的上述黑色矩陣以及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以遮蔽上述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面積的5至40%。
具體而言,例如第1圖所示,在透明基板1上形成黑色矩陣2,在作為上述黑色矩陣上之紅綠藍的各個子像素之形成領域之3R、3G及3B上,分別形成紅色之子像素4R、綠色之子像素4G、藍色之子像素4B,在第4色之子像素的形成領域3W,亦即第4色之子像素4W的開口部及形成該開口部之黑色矩陣的一部分上,延伸其它之子像素,該例中為藍色之子像素4B,必須使第4色之子像素4W的開口部遮蔽。為了控制白平衡,延伸到第4色之子像素的子像素係以藍色之子像素為佳。
此處,在第1圖中,係省略第4色之子像素4W。在以下之圖示中亦為相同。第4色之子像素4W係如第12圖所示而形成。第12圖中,第4色之子像素係包含由藍色之子像素4B所延伸之部分。
各子像素之開口部的大小可各為不同。在強調白色顯示之明亮度的設計中,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可大於紅綠藍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在不強調白色之明亮 度的設計中,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可小於紅綠藍之子像素的開口部。
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所延伸之其它像素必須要遮蔽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的5至40%。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以其它像素遮蔽未達5%時,透過率雖提高,卻無法控制白平衡。另一方面,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以其它像素遮蔽超出40%時,即使可控制白平衡,透過率卻不足。
第4色之子像素的CIE1931表色系三色值(Y)(以下稱為「(Y)」)必須在65≦Y≦99之範圍。經遮蔽之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的比例可從所要的白平衡與透過率而適當地選擇。
子像素的開口部係指例如在第2圖中,黑色矩陣2所包圍之實際上光通過的各個領域。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為該區域之面積,例如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係由第2圖所示之幅寬5與幅寬6之積而求取。
第3圖所示之形態的CF中,以橫剖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之中央而遮蔽的形態,延伸藍色之子像素。第4圖係第3圖中之直線A-A’以及直線B-B’中的剖面圖,惟如直線A-A’中之剖面圖的第4圖(c)所示,藍色之子像素包含延伸的部分而一體成型,因此,即使延伸的部分變小,在顯影步驟中的藍色之子像素亦不易缺損。
第5圖及第8圖所示之型態的CF中,由於黑色矩陣上延伸之藍色的子像素之面積更大,因此即使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變小,在顯影步驟中的藍色之子像 素亦不易缺損。
本發明之延伸係如以下所定義。選自包含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的群組中之子像素係以連續連接而延伸於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之狀態,於第4色之子像素延伸的像素與選自包含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的群組中之子像素同時形成。同時形成的子像素並無連接縫,故以顯微鏡觀察或SEM觀察,可由有無連接縫而判斷是否為同時形成。
第6圖所示之形態的CF中,由於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所延伸之藍色的子像素之形狀接近正方形,因此在顯影步驟中的藍色之子像素更不易缺損。
第11圖所示之形態的CF中,除了藍色的子像素之外,綠色之子像素亦於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延伸。所延伸之2個子像素之組合可為藍色與紅色,亦可為綠色與紅色。
像素中使用之著色劑之例可列舉如:顏料或染料。
紅色之子像素中使用的顏料之例可列舉如:PR254、PR149、PR166、PR177、PR209、PY138、PY150或PYP139,綠色之子像素中使用的顏料之例可列舉如:PG7、PG36、PG58、PG37、PB16、PY129、PY138、PY139、PY150或PY185,藍色之子像素中使用的顏料之例可列舉如:PB15:6或PV23。
藍色染料之例可列舉如:C.I.鹼性藍(BB)5、BB7、BB9或BB26,紅色染料之例可列舉如:C.I.酸性紅 (AR)51、AR87或AR289。
紅綠藍之子像素中使用的樹脂之例可列舉如:丙烯酸系樹脂、環氧系樹脂或聚醯亞胺系樹脂,惟為了可降低CF之製造成本,故以感光性丙烯酸系樹脂為佳。感光性丙烯酸系樹脂通常係含有鹼可溶性樹脂、光聚合性單體以及光聚合起始劑。
鹼可溶性樹脂之例可列舉如:不飽和羧酸與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共聚物。不飽和羧酸之例可列舉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伊康酸、巴豆酸、馬來酸、富馬酸、乙烯乙酸或酸酐。
光聚合性單體之例可列舉如: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醯縮甲醛、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或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光聚合起始劑之例可列舉如:二苯基酮、N,N’-四乙基-4,4’-二胺基二苯基酮、4-甲氧基-4’-二甲基胺基二苯基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羥基異丁基酚、噻噸酮(thioxanthone)或2-氯噻噸酮(2-chlorothioxanthone)。
用以溶解感光性丙烯酸系樹脂之溶劑之例可列舉如: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乙醯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或3-甲基-3-甲氧基乙酸丁酯。
而且,在使用感光性丙烯酸系樹脂之樹脂時,可將包含鹼可溶性樹脂、光聚合性單體以及高分子分 散劑之樹脂成分以及著色劑視為總固體成分。
CF之黑色矩陣係以含有遮光劑以及樹脂之樹脂黑色矩陣者為佳。遮光劑之例可列舉如:碳黑、氧化鈦、氮氧化鈦、氮化鈦或四氧化鐵。
樹脂黑色矩陣中所使用之樹脂,係因微細圖案容易形成,故以非感光聚醯亞胺樹脂為佳。非感光聚醯亞胺樹脂係以由酸酐與二胺所合成之聚醯胺酸樹脂在圖案加工後經熱硬化而成為聚醯亞胺樹脂者為佳。酸酐之例可列舉如:焦蜜石酸二酐、3,3’,4,4’-氧基二鄰苯二甲酸二酐、3,3’,4,4’-二苯基酮四羧酸二酐或3,3’,4,4’-聯苯三氟丙烷四羧酸二酐。二胺之例可列舉如:對苯二胺、3,3’-二胺基二苯基醚、4,4’-二胺基二苯基醚或3,4’-二胺基二苯基醚。溶解聚醯胺酸樹脂之溶劑之例可列舉如:N-甲基-2-吡咯啶酮或γ-丁內酯。
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中,必須有其它子像素的延伸,故以不形成使用該延伸之子像素中者以外的著色劑組成物之子像素者為佳。另一方面,不以著色劑組成物形成子像素時,會在CF表面發生凹陷,故為了使CF表面平坦化,則如第12圖所示,以在CF上形成平坦化膜者為佳。在形成平坦化膜7之情形下,CF表面變平坦。平坦化膜之形成所使用之樹脂之例可列舉如:環氧樹脂、丙烯酸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氧烷樹脂或聚醯亞胺樹脂。平坦化膜之膜厚係以表面呈平坦之膜厚為佳,以0.5至5.0μm更佳,以1.0至3.0μm又更佳。
即使在CF上形成平坦化膜,在子像素之開口 部的幅寬為寬廣時,如第13圖所示,會在第4色之子像素上方形成凹陷,亦即凹狀部8。要消除此情形,需更加厚形成平坦化膜。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CF的製造方法之例。
透明基板之例可列舉如:鈉玻璃、無鹼玻璃或石英玻璃。並且,亦可使用透明之樹脂板或樹脂薄膜。
在透明基板上使用遮光劑組成物形成樹脂黑色矩陣後,使用著色劑組成物形成紅綠藍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
遮光劑組成物係在遮光劑中混合聚醯胺酸樹脂及溶劑進行分散處理後,加入各種添加劑而製作。此時之總固體成分係樹脂成分之聚醯胺酸樹脂與遮光劑之總和。
接著,將遮光劑組成物以旋轉塗布機或模具塗布機等之方法塗布後,進行真空乾燥,在90至130℃之熱風烘箱或熱盤進行半固化,形成遮光劑之塗膜。在塗布正光阻劑後,進行真空乾燥,在80至110℃之熱風烘箱或熱盤進行預焙,形成光阻膜。然後,藉由接近式曝光裝置或投影曝光機,隔著光罩經紫外光等進行選擇性曝光後,可在經1.5至3質量%之氫氧化鉀或氫氧化四甲銨等之鹼顯影液去除曝光部而得到圖案。使用剝離液剝離正光阻劑後,在250至300℃之熱風烘箱或熱盤進行10至60分鐘之加熱,進行聚醯胺酸樹脂之亞胺化而成為樹脂黑色矩陣。而且,藉由變更光罩之圖案幅寬或曝光量,即 可改變樹脂黑色矩陣之幅寬。
著色劑組成物係使用著色劑與樹脂而製作。當使用顏料作為著色劑時,在顏料中混合高分子分散劑以及溶劑進行分散處理後,添加鹼可溶性樹脂、單體以及光聚合起始劑等而製作。另外,當使用染料作為著色劑時,在染料中添加溶劑、鹼可溶性樹脂、單體以及光聚合起始劑等而製作。此時之總固體成分係作為樹脂成分之高分子分散劑、鹼可溶性樹脂及單體與著色劑之總和。
將所得之著色劑組成物在形成有樹脂黑色矩陣之透明基板上以旋轉塗布機或模具塗布機等之方法塗布後,進行真空乾燥,形成著色劑之塗膜。接著,藉由接近式曝光裝置或投影曝光機等,隔著光罩經紫外光等進行選擇性曝光。然後,藉由0.02至1質量%之氫氧化鉀或氫氧化四甲銨等之鹼顯影液進行顯影,去除未曝光部而可得到圖案。藉由將所得塗膜圖案以180至250℃之熱風烘箱或熱盤進行5至40分鐘之加熱處理,成為子像素經圖案化之CF。使用以各色的子像素製作之著色劑組成物,依序對紅色之子像素、綠色之子像素及藍色之子像素進行如上述之圖案化步驟,藍色之子像素係以遮蔽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5至40%而形成。
然後,平坦化膜係將丙烯酸樹脂以旋轉塗布機或模具塗布機等之方法塗布後,進行真空乾燥,在80至110℃之熱風烘箱或熱盤進行預焙,再於150至250℃之熱風烘箱或熱盤進行5至40分鐘之加熱而形成平坦化膜 ,即可製作本發明之CF之像素。而且,子像素之圖案化順序並無特別限制。
本發明之CF係使用在由CF之背面照射光的透過型之顯示裝置。透過型之顯示裝置係因製造成本低且對比度變高,因而為佳。
由CF之背面照射光之光源(以下稱為「背光源」)係可使用CCFL、LED或有機EL等。LED背光源之例係可列舉如:2波長LED背光源或3波長LED背光源,惟以使用包含藍色LED與黃色YAG螢光體之2波長LED者為佳。 色度亦依背光源之種類而異,如使用本發明即可控制白平衡。並且,如使用本發明,即使組合有機EL亦可控制白平衡。
接著,對於本發明之CF的評定方法進行說明。
紅綠藍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色度係使用顯微分光光度計(例如:MCPD-2000;大塚電子(股)製)測定各子像素之透過率光譜後,(Y)及色度(x、y)即依據CIE1931規格求得。
CF之白平衡可由第4色之子像素的色度(x、y)與紅綠藍之子像素經加色混合之色度(x、y)的差(△x、△y)之絕對值(|△x|、|△y|)進行評定。|△x|及|△y|愈小,CF之白平衡變佳,因而為佳。
CF之像素的透過率可由如上述操作而求得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Y)與紅綠藍之子像素經加色混合之(Y)進行評定。
CF之色彩再現範圍係可計算紅綠藍之子像素的各色度(x、y)連接而成之三角型面積與NTSC規格色度(x、y)連接而成之三角型面積,並由該面積比求出。 而且,NTSC規格色度(x、y)為紅色(0.67、0.33)、綠色(0.21、0.71)、藍色(0.14、0.08)。CF之色彩再現範圍係以70至100%為佳。本發明之CF中,紅綠藍之子像素的(Y),原則上雖是色彩再現範圍愈擴大而愈低,惟第4色之子像素的(Y)不因色彩再現範圍而成為高值。因此,於本發明之CF中,認為在色彩再現範圍足夠寬的70至100%中,可提高CF之(Y)。
子像素之開口部面積可經由光學顯微鏡之觀察而測定。CF通常在1片透明基板上形成複數個顯示裝置之1畫面。在以光學顯微鏡觀察之顯示裝置的1個畫面內之影像方面,由圖像處理或測量長度軟體,測定子像素之開口部的短邊及長邊5處以上,將各自求得的平均值之積定為開口面積。對於子像素之幅寬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延伸出的子像素之面積等,亦根據5處以上所測定之平均值而定。
黑色矩陣、子像素以及平坦化膜之膜厚,可由表面段差計(例如:SURFCOM 1400D;東京精密(股)製)測定。並且,亦可由第4色之子像素之上測定平坦化膜之凹痕量。
子像素之膜厚係以1.2至2.5μm為佳。膜厚比1.2μm薄時,紅綠藍之子像素的色度會變差,或對像素膜厚之著色劑的量增大而減少樹脂成分時,會減低膜強度 使膜缺損而不佳。膜厚比2.5μm厚時,會有CF之平坦性降低之情形。黑色矩陣之膜厚係以0.5至1.5μm為佳。膜厚比0.5μm薄時,遮光性並不足,膜厚比1.5μm厚時,會有CF之平坦性降低之情形。
接著,對於包含本發明之CF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一例進行說明。CF與陣列基板介由進一步在該等基板上裝設的液晶配向用並經施行摩擦處理的液晶配向膜及用以保持液晶層間隙(Cell gap)之隔片使該等面對面貼合。而且,在陣列基板上裝設薄膜電晶體(以下稱為「TFT」)元件或薄膜二極體(以下稱為「TFD」)或掃描線或信號線等,即可製作TFT液晶顯示裝置或TFD液晶顯示裝置。接著,由設在密封部之注入口注入液晶,並密封注入口。最後,裝設背光源,藉由安裝IC驅動器等而完成液晶顯示裝置。
背光源之色度(x、y)係以0.250≦x≦0.350,且0.300≦y≦0.400者為佳。包含上述範圍之色度(x、y)的背光源與本發明之CF的液晶顯示裝置,係白色顯示色度(x、y)變佳,且液晶顯示裝置之畫面中的白色顯示色度(x、y)的不均變小,白平衡優異。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以更詳細說明本發明。而且,CF之評定基準係如下述。
(CF之白平衡)
判定為A:|△x|、|△y|之大者係(|△x|或|△y|)≦0.020
判定為B:|△x|、|△y|之大者係0.020<(|△x|或|△y|)≦0.030
判定為C:|△x|、|△y|之大者係0.030<(|△x|或|△y|)
(CF之CIE1931表色系三色值(Y))
判定為A:(Y)≧75
判定為B:65≦(Y)<75
判定為C:(Y)<65
(CF之平坦性△t)
CF之平坦性係以紅、綠或藍之子像素中之最厚的子像素之中心膜厚為基準,呈示與第4色之子像素的中心膜厚之差的絕對值者。各子像素之膜厚能以SEM、觸針式膜厚計或雷射掃描顯微鏡等進行測定。
判定為A:△t<0.12μm
判定為B:0.12μm≦△t≦0.20
判定為C:△t>0.2μm
(調整例1:用以形成紅色之子像素的紅色著色劑組成物之製作)
著色劑係混合50g之PR177(CHROMOFINE(註冊商標)RED 6125EC;大日精化製)以及50g之PR254(IRGAPHOR(註冊商標)RED BK-CF;CIBA SPECIALITY CHEMICALS(股)製)。在該著色劑中,混合100g之高分子分散劑(BYK2000;樹脂濃度40質量%;BYK日本(股)製)、67g之鹼可溶性樹脂(CYCLOMER)(註冊商標)ACA250;樹脂濃度45質量%;DAICEL化學製)、83g之丙二醇單甲醚以及650g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製作成漿液。將裝有漿液之燒杯以循環式珠磨分散機(DYNO-MILL KDL-A;WAB公司製)與管連接,介質係使用直徑0.3mm之氧化鋯 珠,以3200rpm進行4小時之分散處理,得到著色劑分散液RA-1。
除了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變更為50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R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分散劑RA-2。
除了將BYK2000變更為50g、CYCLOMER ACA250變更為50g以及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變更為50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R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分散劑RA-3。
在45.7g之著色劑分散液RA-1中添加7.8g之CYCLOMER ACA250、3.3g之光聚合性單體(KAYARAD(註冊商標)DPHA;日本化藥製)、0.2g之光聚合起始劑(IRGACURE(註冊商標)907;CIBA SPECIALITY CHEMICALS製)、0.1g之光聚合起始劑(KAYACURE(註冊商標)DETX-S;日本化藥製)、0.03g之界面活性劑(BYK333;BYK日本(股)製)以及42.9g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得到著色劑組成物R-1。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31質量%,各著色劑之質量混合比係PR177:PR254=50:50。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RA-2、不添加CYCLOMER ACA250,並將KAYARAD DPHA變更為2.3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R-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R-2。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52質量%。
除了將CYCLOMER ACA250變更為15.6g之 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R-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R-3。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24.8質量%。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RA-3、不添加CYCLOMER ACA250,並將KAYARAD DPHA變更為2.3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R-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R-4。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62質量%。
除了將CYCLOMER ACA250變更為23.7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R-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R-5。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20.7質量%。
(調整例2:用以形成綠色之子像素的綠色著色劑組成物之製作)
著色劑係混合65g之PG7(HOSTAPERM(註冊商標)GREEN GNX;CLARIANT日本公司製)以及35g之PY150(E4GNGT;LANXESS(股)製)。在該著色劑中混合100g之BYK2000、67g之CYCLOMER ACA250、83g之丙二醇單甲醚以及650g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使用DYNO-MILL KDL-A,並使用直徑0.3mm之氧化鋯珠,以3200rpm進行6小時之分散處理,得到著色劑分散液GA-1。
除了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變更為83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G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分散劑GA-2。
除了將BYK2000變更為50g、CYCLOMER ACA250變更為30g、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變更為83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G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分散劑GA-3。
在51.7g之著色劑分散液GA-1中添加6.3g之CYCLOMER ACA250、2.9g之KAYARAD DPHA、0.2g之IRGACURE 907、0.1g之KAYACURE DETX-S、0.03g之BYK333以及38.8g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得到著色劑組成物。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35質量%,PG7:PY150=65:35。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GA-2、將CYCLOMER ACA250變更為1.4g以及將KAYARAD DPHA變更為1.5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G-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G-2。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59質量%。
除了CYCLOMER ACA250變更為15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G-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G-3。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28質量%。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GA-3、不添加CYCLOMER ACA250,並將KAYARAD DPHA變更為1.0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G-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G-4。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70質量%。
除了CYCLOMER ACA250變更為19g、KAYARAD DPHA變更為1.0g之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 G-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G-5。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23.3質量%。
(調整例3:用以形成藍色之子像素的藍色著色劑組成物之製作)
著色劑係使用100g之PB15:6(LIONOL(註冊商標)BLUE 7602;東洋印墨公司製),在該著色劑中混合100g之BYK2000、67g之CYCLOMER ACA250、83g之丙二醇單甲醚以及650g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製作成漿液。漿液以分散機DYNO-MILL KDL-A,使用直徑0.3mm之氧化鋯珠,以3200rpm進行3小時之分散處理,得到著色劑分散液BA-1。
除了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變更為100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B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分散劑BA-2。
除了將BYK2000變更為50g、CYCLOMER ACA250變更為50g以及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變更為100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B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分散劑BA-3。
除了將PB15:6變更為78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分散液BA-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分散劑BA-4。
在41.3g之著色劑分散液BA-1中添加8.9g之CYCLOMER ACA250、3.5g之KAYARAD DPHA、0.2g之IRGACURE 907、0.1g之KAYACURE DETX-S、0.03g之BYK333以及46g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得到著色劑組成物。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 為28質量%,僅有PB15:6。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BA-2、CYCLOMER ACA250變更為2.5g、KAYARAD DPHA變更為2.5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B-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B-2。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47質量%。
除了將CYCLOMER ACA250變更為16.8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B-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B-3。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22.4質量%。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BA-3且不添加CYCLOMER ACA250以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B-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B-4。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56質量%。
除了使用著色劑分散液BA-4且將CYCLOMER ACA250變更為16.8g以外,進行與著色劑組成物B-1之相同操作,得到著色劑組成物B-5。著色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18.7質量%。
(調整例4:用以形成黑色矩陣之黑色遮光劑組成物之製作)
將4,4’-二胺基苯基醚(0.30莫耳當量)、對苯二胺(0.65莫耳當量)以及雙(3-胺基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0.05莫耳當量),與850g之γ-丁內酯以及850g之N-甲基-2-吡咯啶酮一起饋入,添加3,3’,4,4’-氧基二苯二甲酸二酐(0.9975莫耳當量),使在80℃反應3小時。添加馬來酸 酐(0.02莫耳當量)再使在80℃反應1小時,得到聚醯胺酸樹脂(樹脂濃度20質量%)溶液。
在該聚醯胺酸樹脂溶液250g中混合50g之碳黑(MA100;三菱化學(股)製)以及200g之N-甲基吡咯啶酮,使用DYNO-MILL KDL-A,並使用直徑0.3mm之氧化鋯珠,以3200rpm進行3小時之分散處理,得到遮光劑分散液。
在該遮光劑分散液50g中添加49.9g之N-甲基吡咯啶酮以及0.1g之界面活性劑(LC951;楠本化學(股)製),得到非感光性之遮光劑組成物。該遮光劑組成物中之總固體成分中的著色劑之濃度為50質量%,僅有碳黑。
(調整例5:用以形成透明保護膜之樹脂組成物之製作)
在65.05g之偏苯三酸中添加280g之γ-丁內酯以及74.95g之γ-胺基丙基三乙氧矽烷,在120℃加熱2小時。在所得溶液20g中添加7g之雙苯氧基乙醇茀二縮水甘油醚以及15g之二甘醇二甲醚,得到樹脂組成物。
(實施例1: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在300×350mm之無鹼玻璃基板上(AN100;旭硝子(股)製)以旋轉塗布機塗布調整例4所得之遮光劑組成物,然後在熱風烘箱中藉由在135℃進行2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遮光膜。接著,以旋轉塗布機塗布正光阻劑(LC100;ROHM AND HAAS電子材料(股)製),在90℃乾燥10分 鐘。正光阻劑之膜厚作成1.5μm。使用LE4000A(Hitachi High-Technologies(股)製)之曝光機,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設計為子像素之開口部的短邊幅寬26μm、長邊幅寬116μm,且黑色矩陣之幅寬成為4.0μm。而且,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幅寬設為相同。光罩底面與玻璃基板頂面之貼近間隙(proximity gap)設為100μm。接著,將包含2質量%之氫氧化四甲基銨的23℃之水溶液使用在顯影液中,使基板浸漬在顯影液中,同時使基板以10cm幅寬每5秒往返搖動1趟,同時進行正光阻劑之顯影與聚醯亞胺前驅物的蝕刻。然後,浸漬於乙酸甲賽璐蘇並剝離正光阻劑。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90℃保持30分鐘,使聚醯亞胺酸樹脂硬化,得到樹脂黑色矩陣。所得黑色矩陣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之短邊幅寬為26μm、長邊幅寬為116μm,黑色矩陣之幅寬為4.0μm。而且,使樹脂黑色矩陣之膜厚成為1.0μm之方式調整旋轉塗布機之旋轉數。
在形成有樹脂黑色矩陣之玻璃基板上,將調整例1中所得之紅色著色劑組成物R-1以旋轉塗布機塗布,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90℃進行1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紅色著色膜。接著,使用曝光機LE4000A,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使曝光部(紅色之子像素部)設計成條紋狀。然後,在0.04質量%之氫氧化鉀水溶液中,相對於顯影液總量,以添加有0.1質量%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A-60;花王(股)製)的鹼顯影液在90秒間搖動且同時浸漬,接著經由純水清洗而除去未曝 光部,得到圖案基板。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20℃下保持30分鐘,使丙烯酸系樹脂硬化,得到幅寬30μm之條紋狀的紅色子像素。所得紅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630,0.311),(Y)為19.6,紅色子像素之膜厚為2.0μm。
使用調整例2所得之綠色著色劑組成物G-1,進行與紅色之子像素之相同操作,形成綠色子像素。所得綠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223,0.601),(Y)為43.6,綠色子像素之膜厚為2.0μm。
在形成有樹脂黑色矩陣、紅色及綠色之子像素的玻璃基板上,將調整例3中所得之藍色著色劑組成物B-1以旋轉塗布機塗布,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90℃進行1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藍色著色膜。接著,使用曝光機LE4000A,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如第1圖所示,設計成條紋狀亦即頂面形狀為長方形之藍色子像素往與第4色之子像素之間所形成的黑色矩陣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之方向延伸。然後,在0.04質量%之氫氧化鉀水溶液中,相對於顯影液總量,以添加有0.1質量%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A-60;花王(股)製)的鹼顯影液在90秒間搖動且同時浸漬,接著經由純水清洗而除去未曝光部,得到圖案基板。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20℃下保持30分鐘,使丙烯酸系樹脂硬化,將第4色之子像素的幅寬遮蔽整個幅寬5.2μm。得到總幅寬37.2μm之條紋狀之藍色子像素。由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為20%。所得藍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134,0.120),(Y)為14.7,藍色子像 素之膜厚為2.0μm。
其次,將調整例5所得之樹脂組成物以旋轉塗布機塗布使硬化後之膜厚成為1.5μm,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130℃進行5分鐘之預烘。接著,在熱風烘箱中於210℃進行30分鐘之加熱處理使樹脂硬化,製作成CF。
(實施例2: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經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變更為5%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3: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經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變更為10%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4: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經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變更為40%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比較例1: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經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變更為0%,亦即,如第14圖所示,藍色子像素不在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延伸之外,以與 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比較例2: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經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變更為50%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5: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在形成有樹脂黑色矩陣以及紅色子像素之玻璃基板上,將調整例2中所得之綠色著色劑組成物G-1以旋轉塗布機塗布,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90℃進行1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綠色著色膜。接著,使用曝光機LE4000A,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如第11圖所示,設計成條紋狀亦即頂面形狀為長方形之綠色子像素往與第4色之子像素之間所形成的黑色矩陣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之方向延伸。然後,在0.04質量%之氫氧化鉀水溶液中,相對於顯影液總量,以添加有0.1質量%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A-60;花王(股)製)的鹼顯影液在90秒間搖動且同時浸漬,接著經由純水清洗而除去未曝光部,得到圖案基板。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20℃保持30分鐘,使丙烯酸系樹脂硬化,將第4色之子像素的幅寬遮蔽整個幅寬2.0μm。得到總幅寬34μm之條紋狀之綠色子像素。由延伸之綠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為7.5%。
接著,以調整例3中所得之藍色著色劑組成物 B-1以旋轉塗布機塗布,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90℃進行1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藍色著色膜。接著,使用曝光機LE4000A,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如第11圖所示,設計成條紋狀亦即頂面形狀為長方形之藍色子像素往與第4色之子像素之間所形成的黑色矩陣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之方向延伸。然後,在0.04質量%之氫氧化鉀水溶液中,相對於顯影液總量,以添加有0.1質量%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A-60;花王(股)製)的鹼顯影液在90秒間搖動且同時浸漬,接著經由純水清洗而除去未曝光部,得到圖案基板。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20℃保持30分鐘,使丙烯酸系樹脂硬化,將第4色之子像素的幅寬遮蔽整個幅寬5.9μm。得到總幅寬37.9μm之條紋狀之藍色子像素。由延伸之藍色子像素所遮蔽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比例為22.5%。
接著,將調整例5所得之樹脂組成物以旋轉塗布機塗布使硬化後之膜厚成為1.5μm,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130℃進行5分鐘之預烘。接著,在熱風烘箱中於210℃進行30分鐘之加熱處理使樹脂硬化,製作成CF。
表1係分別對實施例1至5以及比較例1至3所製作之CF,呈示紅綠藍之子像素經加色混合之白色色度(x,y)與(Y)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色度(x,y)與(Y)之值、以及白平衡與(Y)之判定結果。
如表1所記載,在實施例1至4之CF中,紅綠藍經加色混合之白色與第4色之子像素的白平衡|△x|、|△y|之大者均為0.03以下,第4色之子像素的(Y)均為65以上,為良好者。並且,實施例5中,通過使綠色與藍色之子像素在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延伸,使白平衡良好,可得到(Y)為高之優異的CF。比較例1中,由於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沒有其它之子像素的延伸,故白平衡變差。比較例2中,由於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有50%被遮蔽,因此(Y)降低,成為白顯示暗沉之CF。
(實施例6: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如第3圖所示之,除了橫剖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中央並以遮蔽之形態使藍色之子像素延伸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7: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如第5圖所示之,除了橫剖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之上端部並以遮蔽之形態使藍色之子像素延伸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8: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如第6圖所示之,除了以遮蔽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之中央附近之形態使藍色之子像素延伸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9: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 之製作)
如第7圖所示之,除了將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所延伸之藍色子像素各形成1個子像素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10: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如第8圖所示之,除了分別橫剖位於直列之二的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之下端部及上端部以遮蔽之形態使藍色之子像素延伸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實施例11: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將CF之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配置為馬賽克狀以外,以與實施例7之相同方法製作CF。
分別變更形成在第4色之子像素的像素形狀之實施例6至11的各個CF之白平衡以及(Y)之判定結果與實施例1相同,均為良好。
(比較例3)
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在形成有樹脂黑色矩陣、紅色與綠色之子像素之玻璃基板上,將調整例3所得之藍色著色劑組成物以旋轉塗布機塗布,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90℃進行1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藍色著色膜。接著,使用曝光機LE4000A,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如第15圖所示,設計成條紋狀之藍色子像素與第4色之子像素含有3個直徑12μm的圓柱狀之像素。然後,在0.04 質量%之氫氧化鉀水溶液中,相對於顯影液總量,以添加有0.1質量%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A-60;花王(股)製)的鹼顯影液在90秒間搖動且同時浸漬,接著經由純水清洗而除去未曝光部,得到圖案基板。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20℃保持30分鐘,使丙烯酸系樹脂硬化。然而,所製作之CF,由於試圖於第4色之子像素形成直徑12μm的圓柱狀之像素缺損,以致無法控制白平衡。
(比較例4)
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在形成有樹脂黑色矩陣、紅色與綠色之子像素之玻璃基板上,將調整例3所得之藍色著色劑組成物以旋轉塗布機塗布,然後在熱風烘箱中,於90℃進行1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到藍色著色膜。接著,使用曝光機LE4000A,隔著光罩進行曝光。光罩係如第16圖所示,設計成條紋狀之藍色子像素遮蔽相鄰之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的全部。並且,試圖在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形成12個直徑12μm之通孔。然後,在0.04質量%之氫氧化鉀水溶液中,相對於顯影液總量,以添加有0.1質量%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A-60;花王(股)製)的鹼顯影液在90秒間搖動且同時浸漬,接著經由純水清洗而除去未曝光部,得到圖案基板。然後,藉由在熱風烘箱中於220℃下保持30分鐘,使丙烯酸系樹脂硬化。然而,所製作之CF,由於試圖於第4色之子像素所形成之通孔的直徑小於12μm,子像素之表面僅略為凹陷而無法形成通孔。由於無法形成所定的通 孔,因此白平衡的控制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Y)之改善均無法達成。
(實施例12)
除了將子像素之開口部設計為短邊幅寬12μm、長邊幅寬為60μm,且黑色矩陣之幅寬成為4.0μm,條紋狀之紅色與綠色之子像素的幅寬設為16μm,條紋狀之藍色子像素的總幅寬設為20.4μm,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20%經遮蔽以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成CF。
(實施例13)
除了將子像素之開口部設計為短邊幅寬48μm、長邊幅寬為204μm,且黑色矩陣之幅寬成為4.0μm,條紋狀之紅色與綠色之子像素的幅寬設為52μm,條紋狀之藍色子像素的總幅寬設為63.6μm,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面積之20%經遮蔽以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成CF。
(實施例14:經薄膜化之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將紅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R-2、綠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G-2、藍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B-2以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成CF。所得之紅色子像素的色度(x,y)為(0.630,0.311),(Y)為19.6,紅色子像素之膜厚為1.2μm。所得綠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223,0.601),(Y)為43.6,綠色子像素之膜厚為1.2μm。所得藍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134,0.120),(Y)為14.7,藍色子像素之膜 厚為1.2μm。
(實施例15:經厚膜化之具有紅綠藍及第4色之子像素的CF之製作)
除了將紅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R-3、綠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G-3、藍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B-3以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成CF。所得之紅色子像素的色度(x,y)為(0.630,0.311),(Y)為19.6,紅色子像素之膜厚為2.5μm。所得綠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223,0.601),(Y)為43.6,綠色子像素之膜厚為2.5μm。所得藍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134,0.120),(Y)為14.7,藍色子像素之膜厚為2.5μm。
(實施例16)
除了將紅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R-5、綠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G-5、藍色著色劑組成物設為B-5以外,以與實施例1之相同方法,製作成CF。所得之紅色子像素的色度(x,y)為(0.630,0.311),(Y)為19.6,紅色子像素之膜厚為3.0μm。所得綠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223,0.601),(Y)為43.6,綠色子像素之膜厚為3.0μm。所得藍色子像素之色度(x,y)為(0.134,0.120),(Y)為14.7,藍色子像素之膜厚為3.0μm。
表2中,呈示實施例1、實施例12、實施例13、實施例14、實施例15、比較例7所製作之各個CF中的第4色之子像素表面的凹陷。第4色之子像素的開口部中,即使在平坦化膜形成之後,表面亦有凹陷發生的情形。開口部之尺寸較小之實施例1及實施例12中,表面平坦性 為佳,惟開口部之短邊幅寬為48μm之實施例13、子像素之膜厚較厚的實施例15中,會有表面平坦性稍微變差之傾向。子像素膜厚較薄的實施例14中之表面平坦性良好。實施例16中,子像素膜厚之厚度為3.0μm,表面平坦性雖差但可耐於使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CF可應用在液晶顯示器及有機EL等之顯示裝置。
1‧‧‧透明基板
2‧‧‧黑色矩陣
3R‧‧‧紅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G‧‧‧綠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B‧‧‧藍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3W‧‧‧第4色子像素之形成區域
4R‧‧‧紅色子像素
4G‧‧‧綠色子像素
4B‧‧‧藍色子像素

Claims (5)

  1. 一種透過型彩色濾光片,係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包含紅色之子像素、綠色之子像素、藍色之子像素以及第4色之子像素與形成在各個該子像素之間的黑色矩陣之像素,其中該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分別含有著色劑及樹脂,該第4色之子像素的CIE1931表色系三色值(Y)為65≦Y≦99,選自包含該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之群組的子像素延伸到鄰近的該黑色矩陣以及該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以遮蔽該第4色的子像素之開口部面積的5至4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過型彩色濾光片,其中遮蔽該第4色的子像素之子像素為藍色像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透過型彩色濾光片,其中遮蔽該第4色的子像素之子像素的頂面形狀為長方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透過型彩色濾光片,其中各個該子像素之開口部的短邊為30μm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透過型彩色濾光片,其中該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子像素的膜厚為1.2至2.5μm。
TW102123107A 2012-06-28 2013-06-28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TWI587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5162 2012-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206A TW201407206A (zh) 2014-02-16
TWI587009B true TWI587009B (zh) 2017-06-11

Family

ID=4978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3107A TWI587009B (zh) 2012-06-28 2013-06-28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87209B2 (zh)
TW (1) TWI587009B (zh)
WO (1) WO20140029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5021B2 (ja) * 2012-11-14 2017-02-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平面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JP6019050B2 (ja) * 2014-02-14 2016-11-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硬化膜、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KR102183919B1 (ko) 2014-07-31 2020-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698289B2 (ja) * 2014-07-31 2020-05-27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90429B1 (ko) * 2014-07-31 2020-1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189522B1 (ko) * 2014-11-25 2020-1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673207B2 (ja) * 2014-10-01 2020-03-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4835830B (zh) * 2015-03-25 2018-08-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用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508727B1 (ko) * 2015-11-19 2023-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TWI619991B (zh) * 2016-01-19 2018-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201738586A (zh) * 2016-04-18 2017-1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陣列及其驅動方法
CN106873216A (zh) * 2016-12-30 2017-06-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液晶显示面板
JP7191057B2 (ja) * 2020-02-18 2022-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画像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方法
CN111679490B (zh) * 2020-07-30 2023-07-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2850A (en) * 2005-03-11 2007-01-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otrusion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eof,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ele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33744A (ja) * 2005-07-26 2007-02-08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055386B (zh) * 2006-04-11 2010-05-26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2272A (en) * 1998-05-04 2000-06-06 Motorola, Inc. Color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103197462B (zh) * 2013-03-26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2850A (en) * 2005-03-11 2007-01-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otrusion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eof,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ele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33744A (ja) * 2005-07-26 2007-02-08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055386B (zh) * 2006-04-11 2010-05-26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02982A1 (ja) 2016-06-02
WO2014002982A1 (ja) 2014-01-03
TW201407206A (zh) 2014-02-16
JP6287209B2 (ja) 201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009B (zh)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JP5853673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368157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緑色顔料、緑色顔料分散体、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パネル
JP5604968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緑色着色剤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368158B2 (ja)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パネル
JP5577659B2 (ja) 感光性黒色樹脂組成物、樹脂ブラックマトリクス基板、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073769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カラーフィルタを使用した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2258267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571674B (zh) 彩色濾光片及顯示裝置
TWI741109B (zh) 有機el顯示裝置
JP2003185830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26269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18623B1 (ko) 컬러 필터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1228322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42115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EP1953587A1 (en) Systems for displaying imag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8249947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横電界駆動型液晶表示装置
US20210333662A1 (en) Black photoresis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JP6582417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オン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3075821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330722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07239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23038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