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1778B - With the top of the absorption of functional items - Google Patents

With the top of the absorption of functional i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1778B
TWI581778B TW104128864A TW104128864A TWI581778B TW I581778 B TWI581778 B TW I581778B TW 104128864 A TW104128864 A TW 104128864A TW 104128864 A TW104128864 A TW 104128864A TW I581778 B TWI581778 B TW I5817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line portion
line
joining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9065A (zh
Inventor
Yoshihiro Takiyama
Izumi Tashiro
Katsuhiko Sugiyama
Original Assignee
Oji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76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9859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13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993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146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7597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13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615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139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4717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Oji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09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9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1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17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1Treating webs, e.g. for giving them a fibrelike appearance, e.g. by embo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6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being formed of multiple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6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being formed of multiple layers
    • A61F2013/51182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being formed of multiple layers with non-continuous bon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 A61F2013/51338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having improved touch or feeling, e.g. smooth fil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Description

具吸收功能物品之頂片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頂片,該頂片設於直接觸及穿著具吸收功能物品之穿著者皮膚的面上。具體來說,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利用浮雕加工接合所疊層的複數片薄片構件而得到的頂片。
一直以來,作為穿在穿著者胯下之具吸收功能物品,已知的有帶式的拋棄式尿布、或褲式的拋棄式尿布、尿墊、內褲襯裡、輕度失禁墊、生理用衛生棉等。此種具吸收功能物品與穿著者皮膚對向的面(皮膚對向面)具備頂片。頂片為持續抵接於穿著者皮膚的薄片構件,所以一般使用皮膚刺激性低的素材。例如,關於頂片,被認為最好使用對皮膚接觸或摩擦而產生的機械性刺激、或具吸收功能物品穿著處的悶熱等環境惡化而產生的刺激以及使用於頂片的親水化劑或排泄物觸及皮膚而產生的化學性刺激等刺激性低的頂片。
此外,一直以來,已知對具吸收功能物品用的頂片施以浮雕加工而形成凹凸的浮雕圖案,藉由減少與皮膚的接觸面積,使摩擦而產生的機械性刺激等減輕。此外,藉由對頂片施以浮雕加工,在皮膚與頂片之間形成間隙,所以也可以期待解除部分悶熱的效果。再者,藉由對頂片施以浮雕加工,被認為尿等排泄物容易沿著凹凸流動而擴散,頂片的吸收性因其擴散效果而提高。如此,為使頂片的低刺激性、悶熱解除效果及液體擴散效果更加提高,對於形成於頂片上的浮雕圖案,一直以來都進行著各種設計(專利文獻1~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9-000512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4-000466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9-160032號公報
專利文獻1~3中揭示了由三個以上的接合部所包圍的區域為凸部之先前的浮雕圖案。在先前的浮雕圖案方面,係在三角形、或四角形、其他多角形的格子狀的頂點的位置上形成接合部。因此,在先前的浮雕圖案方面,由複數個接合部所包圍的凸部成為例如正三角形、或正四角形、正六角形等之類的單純的形狀。如此,藉由使浮雕圖案的凸部的形狀成為正四角形狀等單純的形狀,穿著者所排泄的液體接觸頂片時,此頂片會全方位均等地分散液體。藉由使液體全方位均等地分散,有液體的吸收效率提高這種優點。
又,使接觸頂片的液體分散於整個凸部的周圍時,液體所接觸到的頂片的部位會在廣泛的範圍均等地濕潤。其結果,有吸收液體而濕潤的部位整體難以乾燥的問題。即,藉由液體均等地分散於凸部的周圍,因此藉由液體濕潤的部位會幾乎同時乾燥。且,在頂片吸收液體時,卻極需希望至少使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部位優先快速地乾燥。
於是,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提高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部位之速乾性的頂片作為解決課題。
本發明的發明人就上述問題點的解決手段經 專心研討的結果,以利用面積大的大區域與從此大區域朝一個方向延伸的面積小的小區域構成呈凸狀隆起的非接合部的方式,在此非接合部的周圍形成複數個接合部。如此一來,在液體接觸到頂片時,可使液體從大區域往小區域迅速地移動,可使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大區域優先快速地乾燥。由於液體從大區域流入小區域,所以小區域的乾燥時間有變慢的可能性,但至少可提高大區域的速乾性。若面積大的大區域的乾燥時間變短,則具備頂片之具吸收功能物品的穿著舒適感提高。然後,本案發明人基於上述見解想到可解決先前發明的課題,使本發明完成。具體地說明,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構造。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係關於一種具吸收功能物品的頂片10。
本發明的頂片10具有上層片11、下層片12、複數個接合部40以及複數個非接合部50。
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互相疊層。上層片11位於直接接觸穿著者皮膚之側,下層片12配置於上層片11的背面,不直接接觸穿著者的皮膚。
複數個接合部40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
複數個非接合部50分別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
此處,複數個非接合部50分別包含面積較大的大區域51、及從此大區域51朝一個方向延伸的面積較小的小區域52。上層片11在大區域51及小區域52上呈凸狀隆起。
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可以在內部保持空間,也可以以纖維充滿內部。
如上述構造,在本發明中,使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非接合部50成為只由面積大的大區域51與 面積小的小區域52所構成的形狀。如此一來,可使接觸到頂片10的液體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快速地移動。例如,為了縮短液體的移動時間,可以使大區域51比小區域52隆起較高,也可以將小區域52的纖維密度(纖維填充率)提高到比大區域51高。如此一來,可提高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大區域51的速乾性。特別是藉由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在內部具有空間,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反彈力不會有大幅度差異而會緩慢變化,所以可使頂片10的觸感柔和。
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較佳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為互相連結的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從其等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此外,較佳第一線部41彎曲或屈曲成朝某方向鼓起,第二線部42彎曲或屈曲成朝與第一線部41相反的方向鼓起。即,利用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形成緩和的S狀(彎曲線狀)或Z狀(屈曲線狀)。
如上述構造,藉由使各接合部40成為三條線部(部位)朝三個方向分支的形狀,並且有規則地配置此種形狀的接合部40,可形成非接合部50。此外,藉由使三條線部之中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彎曲或屈曲成互相朝相反方向鼓起,可在上述的非接合部50上形成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如此,在本發明中,較佳使接合部40成為“λ狀”。此外,在本發明中,由於可使複數個接合部40全都成為λ狀,並且全都配置於相同的方向,所以頂片10的外觀也變得良好。
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較佳三個λ狀的接合部40位於某一個非接合部50的周圍。此時,以此等三個接合部40分別為第一接合部40a、第二接合部40b及第三接合部40c。
此情況,較佳某一個非接合部50由以下(i)~(vi)的元件劃定周圍:
(i)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
(ii)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
(iii)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與第一線部41
(iv)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三線部43之間的第一間隙61
(v)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與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一線部41之間的第二間隙62
(vi)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與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二線部42之間的第三間隙63
如上述,藉由劃定非接合部50的周圍,可適當地形成由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所構成的非接合部50。
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較佳大區域51隆起的高度比小區域52隆起的高度高。
如上述構造,藉由將凸狀的大區域51的高度提高到比凸狀的小區域52高度高,可使接觸到頂片10的液體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快速地移動。此外,藉由大區域51比小區域52高,穿著者的皮膚容易接觸面積大且高度高的大區域51。相反地,穿著者的皮膚難以接觸面積小且高度低的小區域52。因此,穿著者的皮膚容易接觸有速乾性的大區域51,並且可防止觸及難以乾燥的小區域52。再者,藉由使小區域52低於大區域51,可利用小區域52支持大區域51,大區域51的緩衝性提高。因此,即使穿著者的體壓施加於頂片10時,大區域51也難以壓扁,而即使一旦被壓扁的情況,也容易恢復原來的形狀。
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也可以大區域51在內部保持空間,小區域52以纖維充滿內部。
如上述構造,藉由使大區域51成為具有內部空間的圓頂狀,並且以構成上層片11的纖維充滿小區域52的內部,接觸到頂片10的液體容易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移動。此外,可利用小區域52支持大區域51,大區域51的緩衝性提高。
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也可以大區域(51)及前述小區域(52)在內部保持空間。
如上述構造,在本發明中,使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非接合部50成為只由面積大的大區域51與面積小的小區域52所構成的形狀。然後,將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以在內部保持空間的方式形成為隆起的圓頂狀。如此一來,可使接觸到頂片10的液體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快速地移動,可提高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大區域51的速乾性。再者,藉由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在內部具有空間,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反彈力不會有大幅度差異而會緩慢變化,所以可使頂片10的觸感柔和。
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較佳在複數個非接合部50的幾個中形成有朝下層片12側按壓上層片11的壓扁點53。此情況,較佳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連續配置於一定方向。
如上述構造,對頂片10施以浮雕加工,有規則地形成複數個接合部40,使由此接合部40所包圍的非接合部50以在內部保持空間的方式隆起成凸狀。且,在有規則地排列複數個非接合部50的圖案之中,在幾個非接合部50上形成壓扁點53,以降低隆起的高度,並且去除或窄化其內部的空間。即,形成有此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抑制凸狀的隆起,相較於其他的未形成壓扁點53的周圍的非接合部50,其高度變低,可在與穿著 者的皮膚之間產生空間。如此,在未形成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圖案之中,藉由將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連續配置於一定方向,可沿著連接此壓扁點53的一定方向形成液體的流路。此外,藉由按壓非接合部50,此非接合部50內的空間變窄,所以利用毛細管現象,可沿著連接壓扁點53的一定方向引導液體的擴散。因此,例如藉由將行排列的此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預先形成在頂片10的寬度方向外側等,因此即使尿排泄於頂片10的側緣附近的情況,也可以將尿的擴散方向控制於不產生側漏的方向。如此,藉由利用壓扁點53適當地控制尿的擴散方向,可防止尿的側漏。
在本發明的頂片中,較佳在鄰接的壓扁點53彼此之間形成有接合部40。具體而言,劃一條連接壓扁點53的假想直線時,在此直線上,較佳接合部40的一部分必定位於鄰接的壓扁點53彼此之間。
如上述構造,藉由在壓扁點53之間設有接合部40,而在此壓扁點53與接合部40之間形成隆起較小的小壁部54。如此,藉由形成小壁部54,相較於不形成小壁部54而完全壓扁上層片11的情況,可維持上層片11的緩衝性。此外,藉由形成小壁部54,可適度地放慢沿著一個方向相連的壓扁點53流動的液體的速度,所以在此壓扁點53的周圍也可以有效地吸收液體。即,在壓扁點53之間未設置接合部40的情況,壓扁點53彼此之間有形成平坦或槽的可能性。如此一來,液體會在壓扁點53上快速地流動,有液體在此壓扁點53附近過而不停地流過的可能性。於是,如上述構造,藉由在壓扁點53的周圍設置小壁部54,以將液體某種程度儲存於此壓扁點53的周圍,可有效地活用整個頂片10的吸收性能。
較佳本發明的頂片區分為複數個形成接合部 區域70與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形成接合部區域70為在寬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接合部40的區域。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為在形成接合部區域70之間,遍及整個寬度方向未形成接合部40的區域。
此處,關於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至少包含長度方向的長度(縱寬)為第一長度S1的第一區域81、及長度方向的長度(縱寬)為第二長度S2的第二區域82。而且,第二長度S2比第一長度S1短。
如上述構造,設置至少兩處以上遍及整個寬度方向都未形成接合部40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使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縱寬不同。只要是縱寬寬一點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則即使是鹽分濃度與黏性高、移動原動力小的狀態的尿,也可以在毛細管內順利地引導。因此,縱寬寬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適合鹽分濃度高的尿的擴散。另一方面,縱寬窄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即使是少量的液體,也可以朝寬度方向有效地擴散。而且,縱寬窄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適合鹽分濃度低的尿的擴散。藉此,本發明的頂片10為尿的鹽分濃度高的情況與低的情況,都可以使尿適當地擴散。因此,頂片10成為可因應所排泄的尿的鹽分濃度變化的構造。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係關於一種具有頂片10的具吸收功能物品100。
本發明的具吸收功能物品100具備透液性的頂片10、不透液性的背片20、以及配置於所述頂片與背片之間的吸收體30。
頂片10與關於上述第一方面的頂片相同。
即,頂片10具有上層片11、下層片12、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複數個接合部40、以及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複數個非接合部50。非接合部50包含 面積較大的大區域51、及從此大區域51朝一個方向延伸之面積較小的小區域52。上層片11在大區域51及小區域52上呈凸狀隆起。
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可以在內部保持空間,也可以以纖維充滿內部。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提高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部位的速乾性的頂片。本發明的頂片即使觸及尿等液體而濕潤的情況,因容易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部位也會快速地乾燥,故乾爽的觸感長時間拉長,觸感佳。
10‧‧‧頂片
11‧‧‧上層片
12‧‧‧下層片
20‧‧‧背片
30‧‧‧吸收體
40‧‧‧接合部
41‧‧‧第一線部
42‧‧‧第二線部
43‧‧‧第三線部
44‧‧‧連結部
50‧‧‧非接合部
51‧‧‧大區域
52‧‧‧小區域
61‧‧‧第一間隙
62‧‧‧第二間隙
63‧‧‧第三間隙
70‧‧‧形成接合部區域
80‧‧‧不形成接合部區域
100‧‧‧具吸收功能物品
110‧‧‧銷輥
111‧‧‧突起部
120‧‧‧浮雕輥
121‧‧‧丘部
121a‧‧‧中段區域
122‧‧‧浮雕突起
123‧‧‧凹坑部
124‧‧‧吸引裝置
125‧‧‧吸引孔
126‧‧‧壓扁點用突起
130‧‧‧平面輥
第1圖為從頂片側觀之具吸收功能物品的俯視圖;第2圖為形成於頂片上之浮雕圖案的放大圖;第3圖為顯示抽出構成頂片的浮雕圖案的元件的圖;第4圖為形成於頂片上之接合部的設計方法的說明圖;第5圖為顯示關於第1實施形態的頂片的剖面圖;第6圖為顯示關於第1實施形態的頂片的製造方法之例;第7圖為顯示關於第2實施形態的頂片的剖面圖;第8圖為顯示形成有壓扁點的部位的剖面圖;第9圖為顯示關於第2實施形態的頂片的製造方法之例;第10圖為顯示形成有壓扁點的部位的製造方法之例;第11圖為用於說明形成接合部區域與不形成接合部區域的示意的俯視圖; 第12圖為第11圖所示的虛線框內元件的放大圖;第13圖為包含不形成接合部區域的部位的剖面圖;第14圖為顯示抽出構成頂片之浮雕圖案的元件的圖;第15圖為顯示浮雕圖案的第1變化例;第16圖為顯示浮雕圖案的第2變化例;以及第17圖為顯示浮雕圖案的第3變化例。
以下,使用圖面就實施本發明用的形態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受以下說明的形態限定,也包含熟習本技術者從以下的形態可在明顯的範圍內作適當修正者。
在本案說明書中,所謂「長度方向」,基本上為連結具吸收功能物品的前身(正面)與後身(背面)的方向(Y軸方向),所謂「寬度方向」,為與此長度方向平面正交的方向(X軸方向)。
此外,在本案說明書中,所謂「A~B」,意味著為「A以上B以下」。
〔1.第1實施形態:以纖維充滿小區域內部的情況〕
參照第1圖至第7圖,就關於本發明的拋棄式尿布的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1實施形態為以纖維充滿後述的上層片11的小區域52內部的形態。
第1圖為從皮膚對向面側觀察關於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具吸收功能物品100的俯視圖。關於本發明的具吸收功能物品100可用於例如拋棄式尿布、或尿墊、內褲襯裡、輕度失禁墊、生理用衛生棉。第1圖中概略地顯示具吸收功能物品100的內部構造。如第1圖所示,具吸收功能物品100包含頂片10、背片20及吸收體30。頂片10為配置於吸收體30的皮膚對向面側、直接接觸 穿著者皮膚的薄片。此外,背片20配置於吸收體30的皮膚非對向面側。如第1圖所示,頂片10與背片20也可以在吸收體30的周圍互相接合。如此一來,在頂片10與背片20之間封入吸收體30。
頂片10為用於直接接觸穿著者胯下部的皮膚、使尿等液體穿透到吸收體30的構件。因此,頂片10以柔軟性高的透液性材料構成。所謂透液性材料,意味著例如在標準的大氣壓下,將常溫的水5ml置於其上時,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穿透水的材料。構成頂片10的透液性材料之例為織布、不織布或多孔性薄膜。此外,也可以使用將例如聚丙烯或聚乙烯、聚酯、尼龍之類的熱塑性樹脂的纖維進行親水化處理後再製成不織布的頂片。
背片20為用於防止穿透頂片10的被吸收體30所吸收的液體漏出外部的構件。因此,背片20以不透液性材料構成。所謂不透液性材料,意味著例如在標準的大氣壓下,將常溫的水5ml置於其上時,即使經過一分鐘以上該水也透不過去的材料。構成背片20的不透液性材料之例為由聚乙烯樹脂構成的不透液性薄膜。特別地,較佳是使用形成有複數個0.1~4μm的細微孔的細微多孔性聚乙烯薄膜。
吸收體30為用於吸收尿等液體及保持吸收的液體的構件。吸收體30配置於透液性的頂片10與不透液性的背片20之間。吸收體30以具有吸收尿等液體的功能的吸收性材料構成。關於構成吸收體30的吸收性材料,可採用眾所周知的材料。就吸收性材料而言,可以單獨使用例如粉碎紙漿(蓬鬆紙漿)、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親水性薄片之中的一種,也可以併用兩種以上。吸收性材料通常被形成為單層或複數層的墊子形狀而使用。
具吸收功能物品100具有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在本案之圖中,具吸收功能物品100的長度方向以Y軸方向顯示,具吸收功能物品100的寬度方向以X軸方向顯示。
如第1圖所示,頂片10藉由將複數張的薄片構件疊層貼合而形成。構成頂片10的薄片構件的張數為兩張以上即可,可設定為例如2~5張。在第1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中,頂片10藉由貼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兩張薄片構件而構成。上層片11位於皮膚對向面側,下層片12位於皮膚非對向面側。因此,直接接觸穿著者皮膚的薄片構件成為上層片11。
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分別可用織布、不織布或多孔性薄膜等透液性材料形成。特別是就上層片11及下層片12而言,較佳使用不織布。就不織布而言,可使用由眾所周知的纖維構成的不織布。例如,就不織布而言,可列舉透氣不織布或熱熔合不織布、紡絲黏合不織布、熔噴不織布、水針不織布及針刺不織布等各種不織布。此外,利用熱熔接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情況,較佳是不織布中含有熱熔接纖維。就熱熔接纖維而言,較佳為PET/PE、PP/PE等芯鞘(core sheath)構造的熱熔接纖維。此外,對於不織布,較佳是施以使用界面活性劑等的親水化處理。
如第1圖所示,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利用浮雕加工而互相接合。所謂浮雕加工,係一種藉由在外周面上設有預定圖案的凸狀浮雕突起的浮雕輥與具有平滑面的平面輥之間,將兩張熱塑性的薄片構件一面加熱一面夾入而使其接合的加工方法。藉由施以浮雕加工,在浮雕輥的浮雕突起接觸的位置,將複數個凹狀的接合部40形成於頂片10上,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在各接合 部40熔接。此外,一般利用浮雕加工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所以上層片11的厚度在接合部40變薄。因此,在未形成接合部40的非接合部50方面,上層片11相對地成為隆起的狀態。如此,頂片10藉由將複數張薄片構件利用浮雕加工進行熱熔接而形成。
接著,就形成於頂片10上的浮雕圖案詳細地進行說明。第2圖為浮雕圖案的放大圖,放大顯示第1圖所示的虛線的框內元件。此外,第3圖進一步顯示抽出浮雕圖案之中構成一個非接合部50的元件之放大圖。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頂片10的浮雕圖案包含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複數個接合部40、及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複數個非接合部50。複數個接合部40係空開間隔而有規則地配置。具體而言,在長度方向空開一定的間隔而列狀地排列配置具有相同形狀、大小及方向的複數個接合部40,並且朝寬度方向形成複數行的接合部40(行排列)。此外,在鄰接的接合部40的行方面,係在長度方向互相錯開地排列各接合部40,成為所謂的交錯形的配置。此外,各接合部40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而排列在一直線上。在接合部40方面,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熱熔接著。因此,在接合部40方面,上層片11呈凹狀凹陷。另一方面,非接合部50為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未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區域。因此,非接合部50相較於接合部40,係上層片11朝接觸穿著者皮膚的方向呈凸狀隆起。如第1圖~第3圖所示,本發明之頂片10的接合部40及非接合部50的形狀成為以往所沒有的嶄新的形狀。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非接合部50其一部分成為朝一個方向延伸的形狀。例如,非接合部50的形狀也可以表現為燈泡狀、鑰匙孔狀、葫蘆狀或西洋梨狀 等。具體而言,非接合部50包含面積較大的大區域51、及從該大區域51僅朝一個方向延伸之面積較小的小區域52。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之間無界線,兩者連成一體。即,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之間未形成接合部40。如圖所示,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成為不同的形狀。在圖所示之例中,大區域51成為大約正圓形狀的區域。此外,小區域52為從非接合部50去除正圓形狀的大區域51的剩餘的區域。在圖所示之例中,小區域52可視為大約長方形的區域。因此,在圖所示之較佳形態中,非接合部50可說是呈現一體組合圓形的大區域51與方形的小區域52的形狀。
要正確地測定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面積很困難。且,如第3圖所示,在非接合部50內,首先劃定正圓形狀的大區域51,將長方形的小區域52劃定為其剩餘的部分的情況,比較兩者的寬度(X軸方向的寬度),顯然大區域51的寬度比小區域的寬度更寬。同樣地,在非接合部50內,首先劃定正圓形狀的大區域51,將長方形的小區域52劃定為其剩餘的部分的情況,比較兩者的長度(Y軸方向的長度),則大區域51的長度比小區域的長度更長。如此,所謂面積大的大區域51,也可以是相較於小區域52,寬度及長度都大的區域。同樣地,所謂面積小的小區域52,也可以是相較於大區域51,寬度及長度都小的區域。較佳小區域52的寬度與長度分別為大區域51的寬度與長度的一半(1/2)以下。
此外,如第2圖所示,關於頂片10的浮雕圖案,係有規則地形成複數個實質上相同形狀的非接合部50。再者,各非接合部50係小區域52從大區域51延伸的方向全都成為相同的方向。因此,在頂片10的表面上表現出有統一性之有規則性的圖樣,外觀上很美麗。
上述特殊形狀的非接合部50係由複數個特殊形狀的接合部40所形成。如第1圖~第3圖所示,在本發明中,較佳接合部40為三條線部41~43朝不同的三個方向分支的形狀。在第1圖~第3圖所示之例中,各接合部40呈現“λ”之類的形狀。此外,頂片10的浮雕圖案可利用相同形狀(入狀)的接合部40形成。
參照第3圖,就接合部40的形狀與配置詳細地進行說明。如第3圖所示,接合部40成為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從其等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換言之,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基端(一端)在連結部44連結,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前端(另一端)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此外,較佳至少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為彎曲成圓弧狀的形狀或者在一點以上的轉折點屈曲的形狀。在第3圖所示之例中,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彎曲成圓弧狀。此外,如第3圖所示,較佳圓弧狀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的弧鼓起的方向(弧彎曲的方向)為互相相反方向。即,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連結,形成平緩的S字狀。此外,第三線部43可以與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同樣,為圓弧狀,也可以形成為直線狀。此外,較佳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延伸的方向與第三線部43延伸的方向大約正交。例如,在第1圖~第3圖所示之例中,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朝大約長度方向(Y軸方向)延伸,反之第三線部43朝大約寬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再者,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延伸的方向為大約相反方向。例如,第一線部41朝Y軸的正方向(圖的上方)延伸,反之第二線部42則朝Y軸的負方向(圖的下方)延伸。在此種意義上,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延伸的方向與第三線部43延伸 的方向大約正交。再者,也可以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朝寬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第三線部43朝長度方向(Y軸方向)延伸。
此外,如第3圖所示,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也可以長度分別不同。在第3圖所示之例中,第一線部41比第二線部42長,第二線部42比第三線部43長(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此外,各線部41~43全都形成為圓弧狀的情況,各線部41~43的曲率(或曲率半徑)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在圖所示之例中,各線部41~43的曲率全都成為相同的值。
如第3圖所示,三個接合部40位於某一個非接合部50的周圍。將位於某一個非接合部50周圍的三個接合部40分別定義為第一接合部40a、第二接合部40b及第三接合部40c。此情況,某一個非接合部50由以下(i)~(vi)的元件劃定周圍:
(i)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
(ii)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
(iii)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與第一線部41
(iv)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三線部43之間的第一間隙61
(v)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與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一線部41之間的第二間隙62
(vi)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與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二線部42之間的第三間隙63
即,如第3圖所示,首先,以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的前端與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三線部43的前端對頂(接近)的方式形成接合部40。在其間形成第一間隙61。此外,以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的 前端與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一線部41的前端對頂(接近)的方式形成接合部40。在其間形成第二間隙62。再者,以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的前端與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二線部42的前端對頂(接近)的方式形成接合部40。在其間形成第三間隙63。再者,第一間隙61、第二間隙62及第三間隙63設定為0.1mm~20mm程度的距離即可。依照此種法則配置複數個接合部40下去,形成有規則的浮雕圖案。
如第3圖所示,在由上述(i)~(vi)的元件劃定周圍的非接合部50上形成圓形的大區域51與方形的小區域52。圓形的大區域51的周圍為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第一間隙61、以及第二間隙62所劃定。此處,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以及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彎曲成朝非接合部50(大區域51)的外側鼓起。因此,大區域51成為大約圓形,其面積變大。另一方面,方形的小區域52的周圍為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二線部42、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一線部41/第三線部43以及第三間隙63所劃定。此處,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二線部42以及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一線部41/第三線部43彎曲成朝非接合部50(小區域52)的內側鼓起。因此,小區域52其面積變小。
此外,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複數個非接合部50分別成為由接合部40所區分的獨立的區域,可以說未與其他的非接合部50連接。且,嚴格地說,也可以理解為非接合部50彼此通過間隙61~63的間隙而連接。且,如第3圖所示,間隙61~63為三個接合部40的線部的前端對頂的區域,所以實際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時,此間隙61~63也與接合部40相同程度,成 為呈凹狀凹陷。至少間隙61~63不呈凸狀隆起。具體而言,位於某一個非接合部50周圍的間隙61~63的各間隙成為三個接合部40的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前端對頂的區域。因此,形成有三個接合部40的結果,此間隙61~63和三個接合部40共同壓扁或抑制隆起。因此,鄰接的凸狀的非接合部50不會通過間隙61~63而連接,實質上凸狀的各非接合部50為獨立的。此外,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各接合部40的第三線部43區分成鄰接於長度方向(Y方向)的非接合部50彼此不連接。在此點上,接合部40的第三線部43具有重要的意義。
接著,參照第4圖,就浮雕圖案的設計方法的一例進行說明。如第4圖所示,首先,作為前提,設想格子狀的圖案,其係將有某種程度寬度的複數個假想正圓連接配置成彼此的寬度部分重疊。即,所謂格子狀的圖案,係將某假想正圓配置成以90度間隔連接於其他的假想正圓的圖案。複數個假想正圓全都以相同的半徑(r)形成。較佳假想圓的半徑(r)為1.0mm~11.0mm的範圍,更佳為2.0mm~5.0mm。再者,假想正圓的寬度與接合部40的寬度一致。
此情況,首先,接合部40的第一線部41形成為沿著某假想正圓的圓周而彎曲的圓弧狀。第一線部41的長度L1以〔算式〕L1=2 π r×(θ1/360)求出。此處,“r”為假想正圓的半徑。此外,“θ1”為將第一線部41的前端和基端分別以直線與假想正圓的中心連結時,各直線形成的角(即扇形的角度)。例如,θ1設定為60度~100度、70度~90度或75度~85度即可。
此外,接合部40的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沿著不同於上述第一線部41的假想正圓的圓周而形 成。即,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位於鄰接於形成有第一線部41的假想正圓的假想正圓的圓周上。因此,各線部41~43的連結部44位於鄰接的兩個假想正圓的邊界。此外,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位於相同假想正圓的圓周上。因此,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以一體形成一個圓弧狀。因此,各接合部40也可以說是組合第一線部41形成的圓弧和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形成的圓弧的兩個圓弧的形狀。
第二線部42的長度L2以〔算式〕L2=2 π r×(θ2/360)求出。“θ2”為將第二線部42的前端和基端分別以直線與假想正圓的中心連結時,各直線形成的角(即扇形的角度)。例如,θ2設定為45度~85度、50度~80度或55度~70度即可。此外,第三線部43的長度L3以〔算式〕L3=2 π r×(θ3/360)求出。“θ3”為將第三線部43的前端和基端分別以直線與假想正圓的中心連結時,各直線形成的角(即扇形的角度)。例如,θ2設定為5度~45度、10度~40度或20度~35度即可。此外,如第4圖所示,較佳θ2與θ3之和為90度(±5度)。
如此一來,可比較簡單地設計特殊形狀的接合部40。此外,各接合部40的配置係以配置成格子狀的假想正圓的圖案為基礎,所以可以有規則地配置各接合部40。再者,較佳對各線部41~43的前端施以R加工,形成平滑的曲線。此外,在第一線部41與第三線部43的連結處會形成銳角,所以較佳對此連結處也施以R加工而形成曲線。
第5圖為概略地顯示頂片10的剖面。第5圖(b)為第5圖(a)所示的Y-Y線的剖面圖,第5圖(c)為第5圖(a)所示的X-X線的剖面圖。如第5圖(b)及第5圖(c)所示,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非接合部50分別 只由一個大區域51與一個小區域52構成。此外,上層片11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上呈凸狀隆起。而且,上層片11在大區域51上隆起的高度比上層片11在小區域52上隆起的高度更高。例如,以小區域52的高度H1為100%時,較佳大區域51的高度H2為120%~300%、130%~250%或140%~200%。
此外,在第5圖(b)及第5圖(c)所示之例中,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形成為在內部保持空間的圓頂狀。即,在大區域51方面,上層片11離開下層片12而呈凸狀隆起。因此,在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間形成空間。另一方面,非接合部50的小區域52的內部由構成上層片11的纖維所充滿。因此,在小區域52方面,上層片11的纖維至少部分地接觸下層片12。如此,構成上層片11的纖維的密度可以在大區域51成為稀疏,在小區域52成為緊密。
要將大區域51形成為圓頂狀,在疊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前,在相當於大區域51的部位上,從皮膚非對向面側(背面側)按壓上層片11,使上層片11呈凸狀隆起即可。其後,疊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藉由在各接合部40接合兩薄片,而在大區域51上,在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間形成空間。此外,藉由在相當於大區域51的部位按壓上層片11,可使構成上層片11的纖維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流動。藉此,可降低大區域51的纖維密度,提高小區域52的纖維密度。如此一來,可形成高度高、纖維密度低的大區域51與高度低、纖維密度高的小區域52。
如上述,藉由調整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高度和纖維密度,穿著者排尿時等液體接觸到頂片10時,可使此液體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快速地移動。即, 液體從高度高的大區域51往高度低的小區域52流下。此外,比起纖維密度低的大區域51而言液體更易被纖維密度高的小區域52所吸收。因此,即使是液體接觸而濕潤的情況,大區域51也會快速地乾燥。大區域51其面積大且高度高,所以容易觸及穿著者的皮膚。因此,藉由縮短大區域51的乾燥時間,可縮短液體觸及穿著者皮膚的時間,可防止不舒適感。另一方面,從大區域51移動的液體暫時儲存於小區域52。因此,小區域52相較於大區域51,到完全乾燥可以說需要時間。且,小區域52的面積小、高度低,所以難以觸及穿著者的皮膚。因此,即使到小區域52乾燥需要時間,也可以說難以給予穿著者不舒適感。此外,本發明的頂片10係對於一個大區域51,只在一處設有小區域52。因此,接觸到大區域51的液體朝從其大區域51延伸的小區域52只朝一個方向移動。即,在本發明的頂片10中,液體四面八方地分散於大區域51的周圍,暫時儲存液體的部位不會變得過多。若儲存液體的部位多數(兩處以上)存在於大區域51的周圍,則有穿著者的皮膚觸及該液體儲存部位的可能性提高的缺點。此外,有觸及穿著者皮膚的液體儲存部位的數量增加之虞。因此,會對穿著者給予不舒適感。反之,如本發明,藉由將儲存液體用的小區域52對於一個大區域51只設定一處,可將液體儲存部位的數量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藉由本發明,可適當地控制液體的暫時儲存部位,以免使穿著者產生不舒適感。
接著,參照第6圖,就上述頂片10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第6圖顯示構成頂片10的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中,在上層片11上形成凸狀的隆起部分,其後以預定的浮雕圖案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方法。如第6圖所示,頂片10的製造裝置具備銷輥110、 浮雕輥120及平面輥130。
如第6圖所示,銷輥110在其周面的複數處具有呈凸狀突起的突起部111。銷輥110的突起部111係用於在頂片10的上層片11上形成呈凸狀隆起的大區域51。因此,突起部111設於與成為上層片11的大區域51的預定部位接觸的位置上。
浮雕輥120形成有以預定圖案配置於其周面上的複數個凸狀的浮雕突起122、及複數個凹狀的凹坑部123。浮雕突起122用於以預定的浮雕圖案接合頂片10的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也可以為加熱裝置(圖示省略)所加熱。此外,凹坑部123設於與銷輥110的周面所設置的複數個突起部111對應的位置上,成為可收容此突起部111的形狀。再者,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未形成於設有凹坑部123之處。
平面輥130其周面成為平滑面。平面輥130用於在與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之間夾入頂片10的上層片11和下層片12,進行加壓及加熱,使兩薄片熱熔接。平面輥130的周面可以是金屬製,也可以是橡膠製。此外,平面輥130的周面也可以為加熱裝置(圖示省略)所加熱。
如第6圖所示,銷輥110與浮雕輥120對向配置,在此等兩輥之間導入上層片11。此外,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對向配置,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在互相重疊的狀態被導入此等兩輥之間。
如第6圖所示,從原布卷(圖示省略)送出的上層片11經由一個或複數個導輥,被導入銷輥110與浮雕輥120之間。上層片11的皮膚非對向面(不直接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面)接觸銷輥110,皮膚對向面(直接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面)接觸浮雕輥120。此時,上層片11藉由一面 被銷輥110的突起部111按壓,一面嵌入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其被按壓的部分隆起。如此一來,在上層片11上形成朝皮膚對向面側呈圓頂狀隆起的部分(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其後,上層片11在抵接浮雕輥120周面的狀態下被導入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
另一方面,從其他原布卷(圖示省略)送出的下層片12經由一個或複數個導輥,被導入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在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互相重疊。此時,上層片11的皮膚對向面側接觸浮雕輥120,下層片12的皮膚非對向面側接觸平面輥130。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在疊層的狀態下被夾入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藉由被加熱及加壓而互相熱熔接。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會按照形成於浮雕輥120周面上的複數個浮雕突起122的浮雕圖案被熱熔接。藉此,在頂片10上形成複數個朝皮膚非對向面側凹陷的凹狀接合部40。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接觸到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的部位成為接合部40,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周圍的區域成為非接合部50。
如此,藉由以銷輥110按壓上層片11後,以浮雕輥120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可使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成為在內部保持空間的圓頂狀。此外,藉由以銷輥110的突起部111按壓上層片11,可使構成上層片11的纖維從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流動。因此,可使大區域51的纖維密度降低,同時使小區域52的纖維密度提高。
〔2.第2實施形態:小區域在內部保持空間的情況〕
接著,參照第8圖至第10圖,就關於本發明的拋棄式尿布的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2實施形態為上層 片11的小區域52在內部保持空間的形態。在第2實施形態的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構造,說明省略,而就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詳細地進行說明。
第7圖顯示關於第2實施形態的頂片的剖面圖,與第5圖對應。第7圖(b)為第7圖(a)所示的Y-Y線的剖面圖,第7圖(c)為第7圖(a)所示的X-X線的剖面圖。如第7圖(b)及第7圖(c)所示,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形成為在內部保持空間的圓頂狀。即,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方面,上層片11離開下層片12而呈凸狀隆起。因此,在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間形成空間。此空間並未為構成上層片11或下層片12的纖維所充滿。
要將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形成為圓頂狀,在疊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前,在相當於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部位上,從皮膚非對向面側(背面側)按壓上層片11,使上層片11呈凸狀隆起即可。或者,也可以在相當於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部位上,從皮膚對向面側(表面側)吸引上層片11,使上層片11呈凸狀隆起。然後,其後疊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藉由在各接合部40接合兩薄片,而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上,在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間形成空間。如此一來,如第7圖所示,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上,使上層片11離開下層片12,可形成在內部保持空間的狀態。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大區域51隆起得比小區域52高,因此,形成於大區域51上的空間比形成於小區域52上的空間更寬廣。例如,形成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之際,藉由調節從皮膚非對向面側按壓上層片11的高度,使大區域51隆起得比較高而使小區域52隆起得比較低的調整成 為可能。或者,也可以藉由調節從皮膚對向面側吸引上層片11的吸引力,使大區域51隆起得比較高而可使小區域52隆起得比較低。
如上述,藉由使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高度不同,並且在此等兩區域內形成空間,液體接觸到頂片10時,可使此液體從大區域51往小區域52快速地移動。即,液體從高度高的大區域51往高度低的小區域52流下。此外,相較於空間寬廣的大區域51,液體被往空間狹窄的小區域52吸引。因此,即使是液體接觸而濕潤的情況,大區域51的頂部也會快速地乾燥。大區域51其面積大且高度高,所以容易觸及穿著者的皮膚。因此,藉由縮短大區域51頂部的乾燥時間,可縮短液體觸及穿著者皮膚的時間,可防止給予不舒適感。另一方面,從大區域51移動的液體暫時儲存於小區域52。因此,小區域52相較於大區域51,到完全乾燥之前可以說需要時間。且,小區域52的面積小、高度低,所以難以觸及穿著者的皮膚。因此,即使到小區域52乾燥需要時間,也可以說難以給予穿著者不舒適感。此外,藉由在小區域52形成空間,可縮短小區域52的乾燥時間。
此外,如第7圖所示,藉由將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各區域形成為保持空間的圓頂狀,可以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使對按壓的反彈力成為相同程度。即,如本實施形態,在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的兩方形成空間,使兩區域的反彈力成為相同程度或保留較大的差異,可期待整個頂片10的觸感更加柔軟。
第8圖(a)為浮雕圖案的放大圖,放大顯示在第1圖中以符號A2顯示的虛線的框內元件。如第1圖所示,第8圖(a)放大顯示頂片10寬度方向的外側的區域。此外,第8圖(b)為第8圖(a)所示的B-B線的剖面圖。 此處,參照第8圖,就在頂片上形成壓扁點53的情況之例進行說明。
在第8圖所示之例中,對頂片施以浮雕加工,形成複數個凸狀的非接合部50,同時在此非接合部50的幾個上形成壓扁點53,並且在一定方向排列配置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藉此,沿著連接此壓扁點53的一定方向,形成液體的流路。此外,藉由按壓非接合部50的凸部,此非接合部內的空間變窄,所以利用毛細管現象,可沿著連接壓扁點53的一定方向引導液體的擴散。因此,可控制流經頂片表面的液體的分散方向。
如第8圖(a)所示,在頂片10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區域上形成有複數個壓扁點53。壓扁點53形成於頂片10上所形成的幾個複數個非接合部50上。具體而言,壓扁點53形成於非接合部50之中的大區域51上。如第8圖(b)所示,此壓扁點53係藉由在厚度方向按壓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而形成。因此,形成有壓扁點53的大區域51的隆起高度變低,同時大區域51內的空間變窄或空間消失。壓扁點53在大區域51上,可以藉由僅按壓上層片11而形成,也可以藉由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而形成。至少在壓扁點53上,較佳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接觸。特別是為了維持壓扁點53,在此壓扁點53上,較佳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利用熱封或超音波密封等進行熱熔接即可。
此外,如第8圖(a)所示,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沿著一定方向而連續地形成。換言之,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鄰接於一定方向。在本實施形態中,形成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連續的方向並非具吸收功能物品的長度方向(Y軸方向)及寬度方向(X軸方向),具體而言為對於此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傾斜預定 角度的方向。例如,如第8圖(a)所示,以假想的直線連接連續形成的壓扁點53彼此時,此直線對於長度方向(Y軸方向)傾斜的角度(θ)設定為15度~75度、30度~60度、40度~50度或45度即可。
如第8圖(a)所示,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配置於未形成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圖案之中。即,至少兩個以上未形成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存在於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周圍。具體地說明,在第8圖(a)所示的浮雕圖案方面,六個非接合部50鄰接存在於某一個非接合部50的周圍。此處,以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為中心觀之,形成有一個或兩個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存在於其周圍,在剩餘的五個或四個非接合部50上則未形成壓扁點53。如此,較佳至少兩個以上未形成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鄰接存在於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周圍。
如此,在呈凸狀隆起的非接合部50之中的幾個上形成壓扁點53,藉由將形成有此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沿著一個方向連續地配置,可按照此壓扁點53連續的方向形成液體的流路。此外,藉由按壓非接合部50,此非接合部50內的空間變窄,所以利用毛細管現象,可沿著連接壓扁點53的一定方向引導液體。藉此,沿著壓扁點53連續的方向,可引導尿等液體。因此,藉由將預先形成有此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之行形成於頂片10的寬度方向外側等,因此即使尿排泄於頂片10的側緣附近的情況,也可以將尿的擴散方向控制於不產生側漏的方向。如此,藉由利用壓扁點53適當地控制尿的擴散方向,可防止尿的側漏。
此外,如第8圖(b)所示,較佳在鄰接的壓扁點53彼此之間形成有接合部40。具體而言,劃一條連 接壓扁點53的假想直線時,在此直線上,接合部40的一部分必定位於壓扁點53彼此之間。再者,未形成接合部40的部位不存在於鄰接的壓扁點53彼此之間。因此,在沿著連接壓扁點53的直線的剖面圖中,如第8圖(b)所示,壓扁點53與接合部40成為交互地形成。此情況,在壓扁點53與接合部40之間會形成上層片11小幅隆起的小壁部54。在此小壁部54內也可以保持空間。此小壁部54的隆起高度(H3)低於未形成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的隆起高度(H2)。例如,相對於通常的大區域51的隆起高度H2,較佳小壁部54的隆起高度H3為其20%~80%,更佳為30%~70%。
如此,藉由形成小壁部54,相較於不形成小壁部54而完全壓扁上層片11的情況,可維持上層片11的緩衝性。此外,藉由形成小壁部54,可適度地放慢沿著連接於一個方向的壓扁點53流動的液體的速度,所以在此壓扁點53的周圍也可以有效地吸收液體。即,在壓扁點53之間未設置接合部40的情況,壓扁點53彼此之間有形成平坦或槽的可能性。如此一來,液體會在壓扁點53上快速地流動,有液體在此壓扁點53附近過而不停的可能性。於是,如上述,較佳在壓扁點53的周圍設置小壁部54,以將液體某種程度儲存於壓扁點53的周圍,可有效地活用整個頂片10的吸收性能。
此外,第8圖(a)中以虛線的箭形符號顯示液體沿著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連續的方向流動的方向。如此箭形符號所示,液體可想成如通過接合部40彼此的第一間隙61與第二間隙62般地流動(參照第3圖)。連接第一間隙61和第二間隙62的方向與形成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連續的方向平行,所以藉由通過第一間隙61與第二間隙62,可使液體適當地擴散。
再者,如第8圖(a)所示,沿著一個方向連續形成的壓扁點53的數量適當調整即可。例如,較佳連續的壓扁點53的數量為3個以上,設定為3~15個或5~10個即可。
再者,第8圖所示的壓扁點53當然不只是第2實施形態有關的頂片,也可以形成於第1實施形態有關的頂片上。
接著,參照第9圖及第10圖,就第7圖及第8圖所示的頂片10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第9圖及第10圖顯示:於構成頂片10的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中,在上層片11上形成凸狀的隆起部分後,以預定的浮雕圖案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方法。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頂片10的製造裝置具備銷輥110、浮雕輥120及平面輥130。且,第9圖顯示此等銷輥110、浮雕輥120、平面輥130之中,形成不具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部分的剖面構造。另一方面,第10圖顯示銷輥110、浮雕輥120、平面輥130之中,形成具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部分的剖面構造。
首先,如第9圖所示,銷輥110在構成其周面的平坦面111的複數個地方具有呈凸狀突起的突起部112。銷輥110的突起部112主要是在頂片10的上層片11上形成呈凸狀隆起的大區域51。因此,突起部112設於與成為上層片11的大區域51的預定部位接觸的位置上。
浮雕輥120具有構成其周面的平坦的丘部121、以預定圖案配置於丘部121上的複數個凸狀的浮雕突起122、及位於丘部121之間的複數個凹狀的凹坑部123。浮雕突起122用於以預定的浮雕圖案接合頂片10的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 也可以為加熱裝置(圖示省略)所加熱。此外,凹坑部123設於與銷輥110的周面所設置的複數個突起部112對應的位置上,成為可收容此突起部112的形狀。因此,藉由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與銷輥110的突起部112配合作動,在上層片11上形成呈凸狀隆起的大區域51。再者,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未形成於設有凹坑部123之處。
此外,如第9圖所示,在浮雕輥120的旋轉方向上,丘部121設於兩個凹坑部123之間。此時,在本實施形態中,浮雕突起122形成於丘部121之中靠近旋轉方向前側的凹坑部123的位置上。即,浮雕突起122形成於旋轉方向前側的凹坑部123與旋轉方向後側的凹坑部123之中靠近旋轉方向前側的凹坑部123的位置上。因此,關於丘部121,中段區域121a存在於浮雕突起122與旋轉方向後側的凹坑部123之間。此中段區域121a在浮雕輥120的直徑方向觀之,雖然存在於比凹坑部123高的位置上,卻是存在於比浮雕突起122低的位置上的區域。因此,中段區域121a其高度成為凹坑部123與浮雕突起122之間。此中段區域121a係用於在頂片10的上層片11上形成呈凸狀隆起的小區域52。因此,中段區域121a設於鄰接於在上層片11上形成大區域51用的凹坑部123的位置上。再者,在第9圖所示之例中,浮雕突起122形成於丘部121之中靠近旋轉方向前側的凹坑部123的位置上。且,浮雕突起122也可以形成於丘部121之中靠近旋轉方向後側的凹坑部123的位置上。
此外,如第9圖所示,浮雕輥120連結於吸引裝置124較佳。吸引裝置124可採用以風扇等吸引空氣的眾所周知的裝置。此外,如第9圖所示,此吸引裝置124的吸引孔125與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的底部連 通。因此,藉由銷輥110的突起部112所壓入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內的上層片11會一部分經由吸引孔125而為吸引裝置124所吸引。如此,藉由利用吸引裝置124吸引被壓入凹坑部123的上層片11的一部分,可使形成於上層片11上的大區域51更高地隆起。
平面輥130其周面成為平滑面。平面輥130用於在與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之間夾入頂片10的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進行加壓及加熱,使兩薄片熱熔接。平面輥130的周面可以是金屬製,也可以是橡膠製。此外,平面輥130的周面也可以由加熱裝置(圖示省略)所加熱。
如第9圖所示,銷輥110與浮雕輥120對向配置,在此等兩輥之間導入上層片11。此外,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對向配置,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在互相重疊的狀態被導入此等兩輥之間。
其次,就製造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如第9圖所示,從原布卷(圖示省略)送出的上層片11經由一個或複數個導輥(圖示省略),被導入銷輥110與浮雕輥120之間。上層片11的皮膚非對向面(不直接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面)接觸銷輥110,皮膚對向面(直接觸及穿著者皮膚的面)接觸浮雕輥120。此時,上層片11一面被銷輥110的突起部112按壓,一面嵌入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與此同時,嵌入凹坑部123的上層片11的一部分經由設於凹坑部123底部的吸引孔125而為吸引裝置124所吸引。藉此,嵌入凹坑部123的上層片11的一部分呈凸狀隆起。如此一來,在上層片11上形成朝皮膚對向面側呈圓頂狀隆起的部分,即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其後,上層片11在抵接浮雕輥120周面的狀態下被導入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
另一方面,從其他原布卷(圖示省略)送出的下層片12經由一個或複數個導輥(圖示省略),被導入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在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互相重疊。此時,上層片11的皮膚對向面側接觸浮雕輥120,下層片12的皮膚非對向面側接觸平面輥130。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在疊層的狀態下被夾入浮雕輥120與平面輥130之間,被加熱及加壓而互相熱熔接。此時,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會按照形成於浮雕輥120周面上的複數個浮雕突起122的浮雕圖案被熱熔接。藉此,在頂片10上形成複數個朝皮膚非對向面側凹陷的凹狀接合部40。另一方面,浮雕輥120之中,在相當於位於浮雕突起122與凹坑部123之間的中段區域121a的部位上,上層片11不與下層片12接合。且,在相當於中段區域121a的部位上,上層片11也不嵌入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因此,在相當於中段區域121a的部位上,上層片11雖然比接合部40更高地隆起,但卻比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成為更低的狀態。因此,在相當於中段區域121a的部位上形成朝皮膚對向面側呈圓頂狀小規模地隆起的部分,即非接合部50的小區域52。如此一來,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接觸浮雕輥120的浮雕突起122的部位成為接合部40,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周圍的區域成為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或小區域52。如此,利用銷輥110按壓上層片11後,藉由以浮雕輥120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可使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成為在內部保持空間的圓頂狀。
再者,參照第10圖,就具有壓扁點53的非接合部50的形成方法進行說明。第10圖和第9圖為顯示實質上相同裝置的圖,第10圖的剖面圖為顯示該裝置之 中與第9圖不同的部分的剖面的圖。如第10圖所示,在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中形成壓扁點53的情況,將第9圖所示的浮雕輥120的凹坑部123去除一部分而作為丘部121,於該處設置用於形成壓扁點53的壓扁點用突起126。即,關於形成壓扁點53,形成丘部121以取代用於使大區域51隆起的凹坑部123,在取代該凹坑部123而設置的丘部121上設置壓扁點用突起126。此外,藉由設置丘部121以取代凹坑部123,銷輥110的突起部112一部分成為不需要。
形成於浮雕輥120周面上的壓扁點用突起126在與平面輥130的平滑面之間夾入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朝下層片12側按壓此上層片11。此時,壓扁點用突起126也可以與浮雕突起122同樣,接合(熱熔接)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此外,壓扁點用突起126也可以不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而僅進行按壓。藉此,利用壓扁點用突起126在頂片10的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中形成按壓或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壓扁點53。如上述,若形成壓扁點53,則因可抑制上層片11的隆起,所以在一般情況,則形成於非接合部50的大區域51上的空間變窄或消除此空間。此外,在壓扁點53的周圍,由不織布等構成的上層片11的形狀會復原而鼓起,所以在該壓扁點53的周圍形成小壁部54(參照第8圖)。如此,藉由第10圖所示的裝置,可對於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形成浮雕用的接合部40,同時可形成用於控制液體擴散方向的壓扁點53。
〔3.不形成接合部區域〕
接著,參照第11圖至第13圖,說明在本發明之頂片10上形成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情況之例。以下說明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可形成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及 第2實施形態的兩方。
第11圖為頂片的俯視圖的一例。第12圖為第11圖所示的虛線框內元件的放大圖。如第11圖所示,頂片10分為複數個形成接合部區域70與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形成接合部區域70為沿著具吸收功能物品的寬度方向(X軸方向),在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上述接合部40的區域。即,在形成接合部區域70方面,若沿著寬度方向劃一條假想的直線,則接合部40位於該直線上。在本實施形態中,接合部40配置成幾近交錯形,所以有規則地形成此接合部40的部分相當於形成接合部區域70。另一方面,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分別形成於各個形成接合部區域70之間。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為遍及整個具吸收功能物品的寬度方向(X軸方向)未形成上述接合部40的區域。即,在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方面,即使沿著寬度方向劃一條假想的直線,接合部40也都不位於該直線上。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形成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則破壞一部分λ狀接合部40的形狀,並使在遍及整個寬度方向都不存在接合部40。
在第11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中,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設於三處。三處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分別設定為第一區域81、第二區域82、第三區域83。此處,在第11圖中,第一區域81、第二區域82及第三區域83的縱寬(具吸收功能物品長度方向的長度)分別以符號S1、S2、S3表示。此處,第一~第三區域81、82、83的各縱寬S1、S2、S3不同。具體而言,第一區域81的縱寬S1最寬,第二區域82的縱寬S2次寬,第三區域83的縱寬S3最窄(S1>S2>S3)。如此,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以至少兩種以上的縱寬形成,特別是較佳以三種以上的縱寬形成。只要是縱寬寬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 則即使是鹽分濃度與黏性高、移動原動力小的狀態的尿,也可以在毛細管內順利地引導。因此,縱寬寬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適合鹽分濃度高的尿的擴散。另一方面,縱寬窄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即使是少量的液體也可以朝寬度方向有效地擴散。而且,縱寬窄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適合鹽分濃度低的尿的擴散。因此,為了要可對應於尿的鹽分濃度的變化,較佳設置具有不同縱寬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
例如,最寬的第一區域81的縱寬S1設定為6mm~10mm,特別是較佳為8mm。此外,次寬的第二區域82的縱寬S2設定為4mm~8mm,特別是較佳為6mm。此外,最窄的第三區域83的縱寬S3設定為2mm~6mm,特別是較佳為4mm。且,設定為S1>S2>S3的關係。
此外,在第11圖中,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具吸收功能物品長度方向的長度)以符號S0表示。形成接合部區域70存在於複數個地方,其縱寬也有不同的情況,此處為了方便起見,將表示複數個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統一為S0。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S0為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81~83)之中的最寬的第一區域81的縱寬S1的兩倍以上即可(S0≧2S1)。特別是較佳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S0為第一區域81的縱寬S1的三倍以上,更佳為五倍或七倍。若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狹窄,則難以得到藉由此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浮雕來提高柔軟度與提高通氣性的效果,因此較佳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確保某種程度寬闊。具體而言,較佳形成接合部區域70的縱寬S0為40mm以上或60mm,其上限值設定為例如100mm或150mm即可。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長度方向(X軸方向)觀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81~83)排列成縱寬成為S1- S2-S3(S1>S2>S3)的順序。如此,藉由將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排列成其縱寬長度方向的逐漸變窄,可使其有效對應於尿的鹽分濃度的個體差異。且,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排列方法例如於長度方向觀之,也可以排列成S2-S1-S3的順序或S1-S3-S2的順序。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縱寬不同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僅形成三處。且,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數量可按照具吸收功能物品的尺寸等適當調節。例如,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數量也可以設定為五~十處。此情況,關於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全部,可以使其縱寬不同,也可以將具有相同縱寬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設於複數個地方。例如,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數量為六處的情況,於長度方向(X軸方向)觀之,也可以有規則地重複排列成縱寬成為S1-S2-S3-S1-S2-S3(S1>S2>S3)。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關於三處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分別使縱寬不同。且,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縱寬至少一個不同即可。例如,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形成於三處的情況,也可以於長度方向觀之,使縱寬成為S1-S2-S2(S1>S2),設置僅一處寬的縱寬(S1)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使其他兩處的縱寬(S2)相等。此外,例如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數量為六處的情況,也可以於長度方向觀之,使其縱寬成為S1-S2-S2-S1-S2-S2(S1>S2)。
第13圖顯示第12圖所示的C-C線的剖面形狀。即,第13圖顯示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長度方向的剖面圖。如第13圖所示,接合部40未形成於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上,所以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成為離開的狀態。此外,在第13圖中,以符號H4表示不形成接合 部區域80的上層片11的隆起高度。此外,在第13圖中,以符號H1表示由接合部40所包圍周圍的非接合部50之中上述小區域52的上層片11的隆起高度。此情況,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上層片11的隆起高度H4與小區域52的上層片11的隆起高度H1同等或較佳低於此隆起高度H1(H4≦H1)。例如,相對於隆起高度H1,較佳隆起高度H4為其30%~100%、40%~90%或50%~80%。如此,藉由使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的隆起高度H4與小區域52的隆起高度H1同等,或較佳為設定得低,通過遍及整個頂片10的寬度方向形成為直線狀的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容易使尿或軟便等排泄物擴散於寬度方向。
〔4.從另一觀點觀點特定本發明之說明〕
接著,參照第14圖至第17圖,就從另一觀點特定本發明有關的頂片的情況進行說明。
以下說明的發明係將提供一種即使在整個或部分折疊而其表面彼此密合的區域也不損壞吸收性能的頂片作為應解決的課題。然後,本發明的發明人就此種課題的解決手段專心研討的結果,在形成於頂片表面上的有規則的浮雕圖案方面,特意使位於一個非接合區域周圍的接合部群的形狀成為非對稱的形狀。如此,藉由使接合部群的形狀成為非對稱的形狀(包含前後非線對稱、左右非線對稱或非旋轉對稱),即使頂片整個或部分成為對折而其表面彼此成為密合的狀態,也可以避免接合部彼此完全互相重疊。藉此,即使在頂片折疊的區域,也可以有效地吸收尿等液體。
茲就形成於頂片10上的浮雕圖案詳細地進行說明。第14圖為顯示抽出附加頂片的浮雕圖案之中構成一個非接合部50的元件的放大圖。第14圖為對應於已說明的第3圖的圖面。
如第14圖所示,頂片10的浮雕圖案由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複數個接合部40、及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複數個非接合部50所構成。複數個接合部40係空開間隔而有規則地配置。具體而言,在長度方向空開一定的間隔而行狀地排列配置具有相同形狀、大小及方向的複數個接合部40,並且朝寬度方向形成複數行此接合部40的行。此外,在鄰接的接合部40的行方面,各接合部40在長度方向互相錯開地排列,成為所謂的交錯形的配置。此外,各接合部40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而排列在一直線上。
在接合部40方面,熱熔接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因此,在接合部40方面,上層片11呈凹狀凹陷。另一方面,非接合部50為由複數個接合部40所包圍的區域,即為未接合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的區域。因此,非接合部50相較於接合部40,朝上層片11接觸穿著者皮膚的方向呈凸狀隆起。如第14圖所示,本發明之頂片10的接合部40及非接合部50的形狀成為以往所沒有的嶄新的形狀。
如第14圖所示,在本發明中,複數個接合部40配置於非接合部50的周圍,藉此劃定非接合部50。此處,在本案說明書中,將配置成包圍某一個非接合部周圍的複數個接合部40統一稱為「接合部群」。在第14圖中,示意地以斜線顯示構成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在第1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中,接合部群係由三個接合部40所構成。
如第14圖所示,在本發明中,接合部群成為不具有對稱性的形狀。具體地說明,首先,決定非接合部50的中心C。所謂非接合部50的中心C,係沿著將非接合部50的最大寬度二等分的長度方向而延伸的直 線與沿著將此非接合部50的最大長度二等分的寬度方向而延伸的直線交叉的點。此處,首先,接合部群對於沿著通過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的寬度方向的對稱軸H成為不是線對稱的形狀,即成為前後非線對稱的形狀。即,接合部群即使在第14圖所示的對稱軸H疊成對折,在鏡面對合上也成為完全不重疊的形狀。再者,接合部群對於沿著通過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的長度方向的對稱軸V成為不是線對稱的形狀,即左右非線對稱的形狀。即,接合部群即使在第14圖所示的對稱軸V疊成對折,在鏡面對合上也成為完全不重疊的形狀。
如此,藉由使接合部群的形狀成為前後非線對稱及左右非線對稱的形狀,頂片10整個或部分在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成為對折,即使其表面彼此成為密合的狀態,也可以避免接合部40彼此完全互相重疊。即,以往的浮雕圖案在頂片成為對折時,成為凹部的接合部彼此會如鏡面對合般完全互相重疊,在其互相重疊的部分產生大的間隙。而且,在產生於頂片表面的大的間隙方面,有尿等液體不被吸收而過而不入或液體積存於該間隙的情形。因此,在頂片彼此的表面互相重疊的區域,有此頂片的吸收性能可能會受損的問題。對此,例如如第14圖所示之例,藉由使接合部群的形狀成為前後非線對稱及左右非線對稱的形狀,即使頂片10整個或部分成為對折,也可以避免接合部40彼此完全互相重疊。因此,藉由本發明,即使在頂片10折疊的區域,也可以有效地吸收尿等液體。
此外,如第14圖所示之例,接合部群的形狀為不具有以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為對稱中心的旋轉對稱性的形狀(非旋轉對稱的形狀)較佳。藉此,不僅將頂片10在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對折的情況,而且即使是在任 何方向將頂片10疊成對折的情況,構成接合部群的接合部40在鏡面對合上也不會完全重疊。
再者,較佳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的形狀全都為相同的形狀。與已說明的接合部40的形狀同樣,在第14圖的實施形態中,各接合部40成為在三個方向分支的λ狀。各接合部40的形狀、大小及方向全都相同,有規則地排列配置成交錯形。如此,藉由統一各接合部40的形狀,可均等地接合頂片10。即,若形成複數個形狀或大小、方向等不同的接合部,則在形狀複雜的接合部或小的接合部方面,可能無法熔接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對此,藉由統一接合部40的形狀等,可更加確實地使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熔接。
此外,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為不具有旋轉對稱性的形狀較佳。在以往的浮雕圖案方面,接合部以圓形、三角形、四角形、十字形、星形等具有旋轉對稱性的形狀構成。對此,如第14圖所示,在本發明中,接合部40成為不具有旋轉對稱性的形狀(非旋轉對稱的形狀)。藉此,即使是在通過某接合部40上的折線,將頂片10疊成對折的情況,也可以避免接合部40在鏡面對合上完全互相重疊。即,在本發明中,較佳接合部40的形狀為如何疊成對折也不會互相重疊的形狀。
再者,關於第1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的頂片,基本上可採用與參照第1圖至第13圖所說明的實施形態同樣的構造。關於頂片的具體構造的說明,可引用關於第1圖至第13圖的說明,此處的詳細說明省略。
以下,就關於第1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的頂片的變化例進行說明。
〔4-1.第1變化例〕
第15圖顯示形成於頂片上的浮雕圖案的第1變化例。如第15圖所示,在第1變化例中,也與第14圖的實施形態同樣,由包圍一個非接合部50的複數個接合部40構成的接合部群成為不具有對稱性的形狀。即,在變化例1中,接合部群滿足以下的要件:
(1)對於沿著寬度方向的對稱軸H,不是線對稱(前後非線對稱)。
(2)對於沿著長度方向的對稱軸V,不是線對稱(左右非線對稱)。
(3)不具有以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為對稱中心的旋轉對稱性(非旋轉對稱)。
(4)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全都相同。
(5)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不具有旋轉對稱性。
具體地說明,如第15圖所示,在關於第1變化例的浮雕圖案方面,接合部40成為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從其等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換言之,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基端(一端)在連結部44連結,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前端(另一端)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此外,至少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為彎曲成圓弧狀或S字狀的形狀或者在一點以上的轉折點屈曲的形狀。在第15圖之例中,第一線部41為圓弧狀,第二線部42彎曲成S字狀。如第15圖所示,圓弧狀的第一線部41與S字狀的第二線部42在連結部44附近,弧鼓起的方向(弧彎曲的方向)為互相相同方向。即,藉由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連結,形成緩和的大S字狀。此外,第三線部43可以與第一線部41和第二線部42同樣,為圓弧狀,也可以形成為直線狀。此外,第一 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延伸的方向與第三線部43延伸的方向大約正交。
此外,如第15圖所示,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長度分別不同。在第15圖所示之例中,第二線部42比第一線部41長,第一線部41比第三線部43長(第二線部42>第一線部41>第三線部43)。此外,各線部41~43全都形成為圓弧狀的情況,各線部41~43的曲率(或曲率半徑)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如第15圖所示,上述形狀的接合部40係空開間隔而有規則地配置。具體而言,在長度方向空開一定的間隔而行狀地排列配置具有相同形狀、大小及方向的複數個接合部40,並且朝寬度方向形成複數行此接合部40的行。此外,在鄰接的接合部40的行方面,各接合部40在長度方向互相錯開地排列,成為所謂的交錯形的配置。此外,各接合部40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而排列在一直線上。藉此,將非接合部50形成為由三個接合部40所包圍。就非接合部50而言,如第15圖所示,存在有大致圓形狀的大區域51和大致四角形狀的小區域52。在第1變化例中,接合部40位於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之間。於此點上,第1變化例與上述第14圖的實施形態不同。
〔4-2.第2變化例〕
第16圖顯示形成於關於第2變化例的頂片上的浮雕圖案的放大圖。如第16圖所示,在第2變化例中,也與第1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同樣,由包圍一個非接合部50的複數個接合部40構成的接合部群成為不具有對稱性的形狀。即,在第2變化例中,接合部群滿足以下的要件:
(1)對於沿著寬度方向的對稱軸H,不是線對稱(前後非線對稱)。
(2)對於沿著長度方向的對稱軸V,不是線對稱(左右非線對稱)。
(3)不具有以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為對稱中心的旋轉對稱性(非旋轉對稱)。
(4)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全都相同。
(5)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不具有旋轉對稱性。
具體地說明,如第16圖所示,在關於第2變化例的浮雕圖案方面,接合部40成為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從其等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換言之,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基端(一端)在連結部44連結,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的前端(另一端)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此外,至少第一線部41為彎曲成圓弧狀的形狀或者在一點以上的轉折點屈曲的形狀。在第16圖之例中,第一線部41為圓弧狀。另一方面,第二線部42和第三線部43可以與第一線部41同樣,為圓弧狀,也可以形成為直線狀。此外,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延伸的方向大約正交。
此外,如第16圖所示,第一線部41的長度與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不同。另一方面,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的長度大約相等。在第16圖所示之例中,第一線部41比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長,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大約相等(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此外,各線部41~43全都形成為圓弧狀的情況,各線部41~43的曲率(或曲率半徑)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此外,如第16圖所示,藉由第一線部 41與第三線部43連接,形成大約半圓狀。
如第16圖所示,上述形狀的接合部40係空開間隔而有規則地配置。具體而言,在長度方向空開一定的間隔而行狀地排列配置具有相同形狀、大小及方向的複數個接合部40,並且朝寬度方向形成複數行此接合部40的行。此外,在鄰接的接合部40的行方面,各接合部40在長度方向互相錯開地排列,成為所謂的交錯形的配置。此外,各接合部40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而排列在一直線上。藉此,將非接合部50形成為由三個接合部40所包圍。就非接合部50而言,如第16圖所示,存在有大致圓形狀的大區域51與大致四角形狀的小區域52。在第2變化例中,接合部40位於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之間。於此點上,第2變化例與第1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不同。
〔4-2.第3變化例〕
第17圖顯示形成於關於第3變化例的頂片上的浮雕圖案的放大圖。如第17圖所示,在第3變化例中,也與第14圖的實施形態同樣,由包圍一個非接合部50的複數個接合部40構成的接合部群成為不具有對稱性的形狀。即,在第3變化例中,接合部群滿足以下的要件:
(1)對於沿著寬度方向的對稱軸H,不是線對稱(前後非線對稱)。
(2)對於沿著長度方向的對稱軸V,不是線對稱(左右非線對稱)。
(3)不具有以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為對稱中心的旋轉對稱性(非旋轉對稱)。
(4)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全都相同。
(5)構成接合部群的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不具有旋轉對稱性。
具體地說明,如第17圖所示,在關於第3變化例的浮雕圖案方面,接合部40成為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及第四線部45從其等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在第3變化例中,連結部44構成具有一定長度的線狀。而且,第一線部41與第四線部45連結於線狀的連結部44的一端,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連結於線狀的連結部44的另一端。此外,至少第一線部41為彎曲成圓弧狀的形狀或者在一點以上的轉折點屈曲的形狀。在第17圖之例中,第一線部41成為圓弧狀。此外,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及第四線部45可以為圓弧狀,也可以形成為直線狀。此外,第一線部41與第四線部45延伸的方向大約正交,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延伸的方向大約正交。
此外,如第17圖所示,第一線部41其長度與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及第四線部45不同。在第17圖所示之例中,第一線部41比其他的線部42、43、45長,此等其他的線部42、43、45的長度大約相等(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第三線部43=第四線部45)。此外,各線部41、42、43、45全都形成為圓弧狀的情況,各線部的曲率(或曲率半徑)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如第17圖所示,上述形狀的接合部40係空開間隔而有規則地配置。具體而言,在長度方向空開一定的間隔而行狀地排列配置具有相同形狀、大小及方向的複數個接合部40,並且朝寬度方向形成複數行此接合部40的行。此外,在鄰接的接合部40的行方面,各接合部40在長度方向互相錯開地排列,成為所謂的交錯形的配置。此外,各接合部40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而排列在一直線上。藉此,將非接合部50形成為由三個接合部40所包圍。就非接合部50而言,如第17圖所示,存 在有大致圓形狀的大區域51和大致四角形狀的小區域52。在第3變化例中,接合部40位於大區域51與小區域52之間。於此點上,第3變化例與第1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不同。
以上,在本案說明書中,為了表現本發明的內容,一面參照圖面,一面進行了本發明實施形態的說明。且,本發明並不受上述實施形態限定,基於本案說明書所記載的事項,自當包含熟習本技術者可在明顯的範圍內作適當修正的變更形態或改良形態。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拋棄式尿布等具吸收功能物品用的頂片。因此,本發明在拋棄式尿布等製造業方面可適當地利用。
10‧‧‧頂片
11‧‧‧上層片
12‧‧‧下層片
20‧‧‧背片
30‧‧‧吸收體
40‧‧‧接合部
50‧‧‧非接合部
53‧‧‧壓扁點
80‧‧‧不形成接合部區域
100‧‧‧具吸收功能物品
A1、A2‧‧‧顯示虛線的框內元件

Claims (9)

  1. 一種頂片,係具吸收功能物品的頂片(10),其具有:上層片(11);下層片(12);接合前述上層片(11)與前述下層片(12)的複數個接合部(40),前述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為互相連結的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從一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前述第一線部(41)彎曲或屈曲成朝某方向鼓起,前述第二線部(42)彎曲或屈曲成朝與前述第一線部(41)相反的方向鼓起;以及由複數個前述接合部(40)所包圍的複數個非接合部(50);前述非接合部(50)包含:面積較大的大區域(51);及從前述大區域(51)朝一個方向延伸的面積較小的小區域(52);前述上層片(11)在前述大區域(51)及前述小區域(52)上呈凸狀隆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頂片,其中在三個前述接合部(40)位於某一個前述非接合部(50)的周圍,在以該三個接合部(40)分別為第一接合部(40a)、第二接合部(40b)及第三接合部(40c)的情況中,前述某一個前述非接合部(50)由以下線部及間隙劃定周圍:前述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與第二線部(42);前述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與第三線部(43); 前述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與第一線部(41);前述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一線部(41)與前述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三線部(43)之間的第一間隙(61);前述第二接合部(40b)的第二線部(42)與前述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一線部(41)之間的第二間隙(62);及前述第三接合部(40c)的第三線部(43)與前述第一接合部(40a)的第二線部(42)之間的第三間隙(6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所述的頂片,其中前述大區域(51)隆起的高度比前述小區域(52)隆起的高度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頂片,其中前述大區域(51)及前述小區域(52)在內部保持空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頂片,其中前述大區域(51)在內部保持空間,前述小區域(52)以纖維充滿內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頂片,其中在前述複數個非接合部(50)的幾個上形成有朝前述下層片(12)側按壓前述上層片(11)的壓扁點(53),形成有前述壓扁點(53)的前述非接合部(50)連續配置於一定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頂片,其中區分為在前述寬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前述接合部(40)的複數個形成接合部區域(70);以及在前述形成接合部區域(70)之間,遍及整個前述寬度方向未形成前述接合部(40)的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在前述複數個不形成接合部區域(80)中至少包含: 前述長度方向的長度為第一長度(S1)的第一區域(81);及前述長度方向的長度為第二長度(S2)的第二區域(82);前述第二長度(S2)比前述第一長度(S1)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頂片,其中由包圍一個前述非接合部(50)的複數個前述接合部(40)構成的接合部群的形狀係對於沿著通過該非接合部(50)的中心(C)的前述寬度方向的對稱軸(H),不是線對稱。
  9. 一種具吸收功能物品,其具備透液性的頂片(10)、不透液性的背片(20)、及配置於前述頂片(10)與前述背片(20)之間的吸收體(30),前述頂片(10)具有:上層片(11);下層片(12);接合前述上層片(11)與前述下層片(12)的複數個接合部(40),前述複數個接合部(40)分別為互相連結的第一線部(41)、第二線部(42)及第三線部(43)從一連結部(44)朝不同的方向分支的形狀,前述第一線部(41)彎曲或屈曲成朝某方向鼓起,前述第二線部(42)彎曲或屈曲成朝與前述第一線部(41)相反的方向鼓起;以及由複數個前述接合部(40)所包圍的複數個非接合部(50);前述非接合部(50)包含:面積較大的大區域(51);及從前述大區域(51)朝一個方向延伸的面積較小的小區域(52); 前述上層片(11)在前述大區域(51)及前述小區域(52)上呈凸狀隆起。
TW104128864A 2014-09-02 2015-09-01 With the top of the absorption of functional items TWI581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7689A JP6098592B2 (ja) 2014-09-02 2014-09-02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2015013994A JP6399305B2 (ja) 2015-01-28 2015-01-28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2015014639A JP6375971B2 (ja) 2015-01-28 2015-01-28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2015013996A JP6361519B2 (ja) 2015-01-28 2015-01-28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2015013995A JP6447176B2 (ja) 2015-01-28 2015-01-28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9065A TW201609065A (zh) 2016-03-16
TWI581778B true TWI581778B (zh) 2017-05-11

Family

ID=5543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8864A TWI581778B (zh) 2014-09-02 2015-09-01 With the top of the absorption of functional item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90718A1 (zh)
KR (1) KR101868500B1 (zh)
CN (1) CN106659610B (zh)
AU (1) AU2015313041B2 (zh)
BR (1) BR112017003964A2 (zh)
EA (1) EA033125B1 (zh)
MY (1) MY178368A (zh)
NZ (1) NZ728936A (zh)
TW (1) TWI581778B (zh)
WO (1) WO2016035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A20163073A1 (it) * 2016-05-02 2017-11-02 Pantex Int S P A Materiale multistrato comprendente almeno uno strato di tessuto non tessuto
JP6379161B2 (ja) 2016-11-25 2018-08-2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553137B2 (ja) * 2017-08-30 2019-07-3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749610B2 (ja) * 2017-11-29 2020-09-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ペット用吸収性シート
USD871778S1 (en) * 2018-02-22 2020-01-07 Clearwater Paper Corporation Paper product
USD871777S1 (en) * 2018-02-22 2020-01-07 Clearwater Paper Corporation Paper product
USD871776S1 (en) * 2018-02-22 2020-01-07 Clearwater Paper Corporation Paper product
USD915583S1 (en) * 2019-03-28 2021-04-06 Audree Blaikie Incontinence artic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4742A (ja) * 2002-03-28 2003-10-07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6263296A (ja) * 2005-03-25 2006-10-05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用表面シート
TW200924723A (en) * 2007-08-28 2009-06-16 Kao Corp Shaped sheet and absorbent article utilizing the same
JP2011015707A (ja) * 2009-07-07 2011-01-27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TW201417784A (zh) * 2012-09-28 2014-05-16 Kao Corp 纖維片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046B2 (en) * 2002-02-25 2005-05-03 Kao Corporation Topsheet for absorbent article
JP4512512B2 (ja) * 2005-03-29 2010-07-2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表面シート
KR101459016B1 (ko) * 2007-05-23 2014-11-07 가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흡수성 물품의 표면 시트
JP5329806B2 (ja) * 2007-12-28 2013-10-3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JP5180659B2 (ja) * 2007-12-28 2013-04-1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394654B2 (ja) * 2007-12-28 2014-01-22 花王株式会社 賦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5507193B2 (ja) * 2008-10-15 2014-05-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TWI504385B (zh) * 2012-07-18 2015-10-21 Kang Na Hsiung Entpr Co Ltd A guide sheet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molding die
JP6044413B2 (ja) * 2013-03-26 2016-12-1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6108447B2 (ja) * 2013-03-27 2017-04-0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310294B2 (ja) * 2014-03-27 2018-04-1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4742A (ja) * 2002-03-28 2003-10-07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6263296A (ja) * 2005-03-25 2006-10-05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用表面シート
TW200924723A (en) * 2007-08-28 2009-06-16 Kao Corp Shaped sheet and absorbent article utilizing the same
JP2011015707A (ja) * 2009-07-07 2011-01-27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TW201417784A (zh) * 2012-09-28 2014-05-16 Kao Corp 纖維片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9610B (zh) 2022-03-29
KR20170041833A (ko) 2017-04-17
WO2016035635A1 (ja) 2016-03-10
AU2015313041B2 (en) 2018-03-01
EA033125B1 (ru) 2019-08-30
EA201790219A1 (ru) 2017-08-31
US20170290718A1 (en) 2017-10-12
KR101868500B1 (ko) 2018-07-23
TW201609065A (zh) 2016-03-16
CN106659610A (zh) 2017-05-10
MY178368A (en) 2020-10-09
AU2015313041A1 (en) 2017-03-02
BR112017003964A2 (pt) 2018-06-26
NZ728936A (en)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1778B (zh) With the top of the absorption of functional items
JP6044413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5161491B2 (ja) 吸収性物品
EP2786730B1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JP2017086706A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592489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108435B2 (ja) 表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47176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WO2016136943A1 (ja) 吸収性物品
JP4467405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6399305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6098592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637597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JP2017094048A (ja) 吸収性物品
JP6361519B2 (ja) 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
US20210220188A1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top sheet
JP2017086622A (ja) 吸収性物品
JP6232482B2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表面シート
JP2005270233A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RU2771689C1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и верхний лист
JP709727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9142413A (ja) 吸収性物品
US20210059874A1 (en) Absorbent article
TWM583285U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7086619A (ja) 吸収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