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7255B - Spinning stretch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pinning stretch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7255B
TWI567255B TW102122168A TW102122168A TWI567255B TW I567255 B TWI567255 B TW I567255B TW 102122168 A TW102122168 A TW 102122168A TW 102122168 A TW102122168 A TW 102122168A TW I567255 B TWI567255 B TW I5672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rollers
spinning
rolls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0651A (zh
Inventor
Kinzo Hashimoto
Yusuke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0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0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7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72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D01D5/16Stretch-spinning methods using rollers, or like mechanical devices, e.g. snubbing pi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2Heat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Description

紡紗拉伸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具備複數個輥之紡紗拉伸裝置,該等複數個輥用來承接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並施以拉伸。
具備紡紗拉伸裝置、紗線捲取裝置等之紡紗捲取機是已知的。該紡紗拉伸裝置具備:用來承接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並施以拉伸、熱定型之複數個輥;該紗線捲取裝置是將藉由紡紗拉伸裝置拉伸後的紗線捲取而形成筒紗。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紡紗拉伸裝置,用來將拉伸前的紗線施以預熱之預熱用的2個輥配置成沿上下方向排列,用來將拉伸後的紗線施以熱定型的熱定型用的2個輥配置成沿上下方向排列,預熱用的2個輥和熱定型用的2個輥配置成沿左右方向排列。預熱用的2個輥設定成同一溫度,此外,熱定型用的2個輥也設定成同一溫度,熱定型用輥的溫度設定成比預熱用輥的溫度高。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對於各個輥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從下方往上方依序捲掛於預熱用的2個輥後,從下方往上方依 序捲掛於熱定型用的2個輥。上游之預熱用的2個輥以大致同一圓周速度旋轉,此外,下游之熱定型用的2個輥,以比上游之預熱用的2個輥更快之大致同一圓周速度旋轉。沿該等輥行走的紗線,藉由預熱用輥加熱至玻璃轉化點以上的溫度,由於熱定型用輥的紗線輸送速度比預熱用輥更快,在預熱用輥和熱定型用輥之間被拉伸並藉由熱定型用輥施以熱定型。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1/009498號(Fig. 1)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構造,由於被加熱的空氣會上昇,受到熱對流現象的影響沿上下方向排列之預熱用輥周圍的溫度變得不同,因此很難將預熱用的2個輥的溫度調整成相同。熱定型用的2個輥也是同樣的。此外,設定溫度不同之預熱用輥和熱定型用輥,由於配置成沿左右方向密集排列,受到高溫的熱定型用輥產生的熱,會使低溫的預熱用輥之周圍溫度上昇,因此預熱用輥的溫度調整特別困難。特別是,像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構造那樣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將紗線捲掛於輥的構造,將設定溫度不同的輥在同一保溫箱內予以近接配置的情況,特別顯著。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夠穩定地進 行輥的溫度調整之紡紗拉伸裝置。
第1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係具備:承接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並將前述紗線施以拉伸之複數個輥,其特徵在於,前述複數個輥包含:用來將拉伸後的紗線施以熱定型之第1加熱輥;在前述複數個輥,分別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從下方往上方依序捲掛紗線,前述第1加熱輥配置成,位於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其他輥的上方。
依據本發明,由於將高溫的第1加熱輥配置成位於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其他輥的上方,受到熱對流現象的影響減少,能夠穩定地進行輥的溫度調整。
第2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1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中,進一步具備:收容前述複數個輥之保溫箱。
依據本發明,由於複數個輥被收容於保溫箱,可避免輥所產生的熱往外部逃逸,例如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其他輥為加熱輥的情況,能將該輥所產生的熱利用於第1加熱輥的加熱等,因此能夠將輥所產生的熱予以有效地利用。
第3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前述保溫箱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呈傾斜。
依據本發明,由於保溫箱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呈傾斜,由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保 溫箱內的複數個輥、並由保溫箱內的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的情況,不致使進入保溫箱之紗線與由保溫箱導出的紗線接觸。因此,不須藉由引導器等讓紗線彎曲,就能讓紗線進入保溫箱內並由保溫箱內將紗線導出。
第4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3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中,前述保溫箱內之前述複數個輥的旋轉軸配置成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
依據本發明,由於將保溫箱內之複數個輥的旋轉軸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呈傾斜,由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保溫箱內的複數個輥、並由保溫箱內的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的情況,不致使進入保溫箱之紗線與由保溫箱導出的紗線接觸。因此,不須藉由引導器等讓紗線彎曲,就能讓紗線進入保溫箱內並由保溫箱內將紗線導出。
第5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1至第4發明任一者之紡紗拉伸裝置中,由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前述複數個輥,並由前述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
依據本發明,是由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前述複數個輥,並由前述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因此可在紡紗機的下方配置用來捲取拉伸後的紗線之紗線捲取裝置,毫不浪費空間。
第6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1至第5發明任一者之紡紗拉伸裝置中,前述其他輥是設定溫度比前述第1加熱輥更低的第2加熱輥。
依據本發明,藉由第2加熱輥將拉伸前的紗線施以加熱,該夠穩定地生產聚酯纖維等之玻璃轉化點高的樹脂製之拉伸紗。
第7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6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中,前述第1加熱輥及前述第2加熱輥之配置數量可改變。
依據本發明,由於第1加熱輥及第2加熱輥之配置數量可改變,對應於粗紗線、伸長率低的紗線等之所要生產的紗線品種,將所配置的第1加熱輥及第2加熱輥數量予以改變,如此可擴大同一裝置所能生產的紗線品種範圍。
第8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6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中,前述第2加熱輥配置成比前述第1加熱輥更多。
依據本發明,由於第2加熱輥配置成比第1加熱輥更多,特別是在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將紗線捲掛於輥的構造,在生產粗紗線的情況,雖有第2加熱輥所施加的加熱不足而使紗線無法穩定拉伸的問題,相較於第1加熱輥,藉由將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第2加熱輥數量增多即可獲得解決。
第9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6發明之 紡紗拉伸裝置中,前述第1加熱輥配置成比前述第2加熱輥更多。
依據本發明,由於第1加熱輥配置成比第2加熱輥更多,特別是在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將紗線捲掛於輥的構造,在生產伸長率非常低的紗線的情況,雖有第1加熱輥所施加的熱定型不足而無法生產出伸長率充分低的紗線的問題,相較於第2加熱輥,藉由將高溫的第1加熱輥數量增多即可獲得解決。
第10發明之紡紗拉伸裝置,是在第1至第9發明任一者之紡紗拉伸裝置中,前述複數個輥為奇數個。
依據本發明,由於複數個輥為奇數個,例如只要將複數個輥呈鋸齒狀配置,就能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讓紗線接觸複數個輥,且由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複數個輥,並由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
依據本發明,由於將高溫的第1加熱輥配置成位於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其他輥的上方,受到熱對流現象的影響減少,而能穩定地進行輥的溫度調整。
1‧‧‧紡紗捲取機
2‧‧‧紡紗拉伸裝置
3‧‧‧紗線捲取裝置
4‧‧‧紡紗機
14~16‧‧‧導紗輥(第2加熱輥)
17、18‧‧‧導紗輥(第1加熱輥)
19‧‧‧保溫箱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紡紗捲取機構造之前 視圖。
圖2係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紡紗捲取機的側視圖。
圖3係顯示一變形例的紡紗捲取機構造之前視圖。
圖4係一變形例的紡紗捲取機之側視圖。
圖5係顯示導紗輥的配置之其他例之圖。
圖6係顯示導紗輥的配置之其他例之圖。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
圖1係顯示,具備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紡紗拉伸裝置之紡紗捲取機構造的前視圖。圖2係紡紗捲取機的側視圖。紡紗捲取機1,如圖1及圖2所示般,係具備紡紗拉伸裝置2及紗線捲取裝置3,將從位於上方之紡紗機4所紡出之連續供給的複數的紗線Y透過紡紗拉伸裝置2輸送給紗線捲取裝置3,利用該紗線捲取裝置3將複數的紗線Y予以捲取。紗線Y是必須實施拉伸用的預熱之聚酯纖維。
紡紗拉伸裝置2具備:承接從紡紗機4紡出的紗線Y並施以拉伸之導紗輥14~18等。詳細隨後說明。
紗線捲取裝置3,配置於紡紗機4的下方,將透過紡紗拉伸裝置2而從紡紗機4供給之複數的紗線Y,藉由複數個筒管B分別捲取而形成複數個筒紗P。紗線捲取裝置3具備:導輥5、6、複數個支點引導器7、以及2 台的捲取單元8。
導輥5、6,是藉由未圖示的電動機驅動之驅動輥,其等的軸向設置成與左右方向平行。導輥6配置成比導輥5更後方且更上方。從紡紗拉伸裝置2送來的複數的紗線Y,藉由導輥5、6送到下方的複數個支點引導器7。
複數個支點引導器7,在導輥6的下方,在複數個橫動引導器12的上方,且在複數個橫動引導器12及裝設於筒管座11之複數個筒管B的正上方,配置成沿捲取軸向以與複數個筒管座11的間隔相同的間隔排列。
捲取單元8係具備:本體架9、圓板狀的轉盤10、2個筒管座11、橫動引導器12、及接觸輥13等。該轉盤10是可旋轉地設置於本體架9;2個筒管座11,是藉由轉盤10懸吊支承,其捲取軸水平地拉伸,沿捲取軸的軸向串列裝設複數個筒管B;該橫動引導器12用來進行紗線的往復運動;該接觸輥13,相對於本體架9可沿上下方向移動,對於筒管座11上所裝設的筒管B可接觸或分離。
捲取單元8,藉由未圖示之電動機的驅動使筒管座11旋轉,讓該筒管座11上所裝設的複數個筒管B旋轉,在旋轉中的複數個筒管B上捲取複數的紗線Y。這時,筒管B所捲取的紗線Y,藉由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筒管B的上方之橫動引導器12,以支點引導器7為支點沿筒管B的軸向進行往復運動。
而且,以支點引導器7為支點藉由橫動引導器12進行往復運動後的紗線Y,被筒管B捲取而形成筒紗P。這時,在朝筒管B進行捲取時,接觸輥13與筒紗P的外周面接觸,一邊賦予既定的接觸壓一邊旋轉,藉此調整筒紗P的形狀。而且,筒管座11上所裝設的複數個筒紗P,當捲滿時,利用未圖示的推頂器往前方推出而從筒管座11卸下。
接下來說明紡紗拉伸裝置2。紡紗拉伸裝置2具備:承接從紡紗機4紡出的紗線Y而施以拉伸之導紗輥14~18(複數個輥)、收容導紗輥14~18之保溫箱19、以及導輥20、21,是配置於紡紗機4的下方。又圖1中,可看到保溫箱19的內部。
導紗輥14~18,是藉由未圖示的電動機進行旋轉之驅動輥,在內部具備加熱器;該電動機是藉由未圖示的架體予以懸吊支承。導紗輥14~16(第2加熱輥),是讓拉伸前的紗線Y通過而將拉伸前的紗線Y施以加熱之預熱用的導紗輥,為了將紗線Y加熱至玻璃轉化點以上的溫度,在聚酯纖維的情況設定成80~100℃的溫度。又玻璃轉化點依高分子種類而異。導紗輥17、18(第1加熱輥),是將拉伸後的紗線Y施以熱定型之熱定型用的導紗輥,在紗線Y為聚酯纖維的情況,設定成120~150℃的溫度。如此般,導紗輥14~16的設定溫度比導紗輥17、18低。
導紗輥14~18,各個的軸芯互相平行,例如直徑在220~300mm的範圍內而成為大致相同的直徑。依導 紗輥14、15、16、17、18的順序從下方往上方配置,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配置成,位於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的上方。導紗輥14、16、18配置成,沿上下方向使軸芯位於大致同一線上;導紗輥15、17配置成,在相對於導紗輥14、16、18朝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右側),沿上下方向使軸芯位於大致同一線上;導紗輥14~18是呈鋸齒狀配置。此外,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配置成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數量更多。在紡紗拉伸裝置2中,驅動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和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之電動機具有相同規格;此外,由於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和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具有大致同一直徑、同一規格,經由改變設定溫度、以及導紗輥的簡單重組,可按照所要生產的紗線規格,來改變所配置的預熱用導紗輥及熱定型用導紗輥的數量。
在導紗輥14~18,分別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從下方往上方依序,亦即依導紗輥14、15、16、17、18的順序捲掛紗線Y。捲掛於導紗輥14~18之紗線Y的捲掛角度θ1~θ5較佳為180度以上且未達360度,更佳為180度以上270度以下。在本實施方式,捲掛角度θ1~θ5為180度以上270度以下。
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14~18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14~18,由導紗輥14~18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14~18的右側)導出。詳述之,讓紗線Y從右側進入 導紗輥14,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後,往導紗輥14的右側將紗線Y導出。此外,讓紗線Y從左側進入位於導紗輥14右上方之導紗輥15,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後,往導紗輥15的左側將紗線Y導出。此外,從導紗輥16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位於導紗輥15左上方之導紗輥16,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後,往導紗輥16的右側將紗線Y導出。此外,讓紗線Y從左側進入位於導紗輥16右上方之導紗輥17,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後,往導紗輥17的左側將紗線Y導出。最後,從導紗輥18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位於導紗輥17左上方之導紗輥18,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後,往導紗輥18的右側將紗線Y導出。
如此,將5個(奇數個)導紗輥14~18呈鋸齒狀配置的話,能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讓紗線Y接觸導紗輥14~18,可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14~18,由導紗輥14~18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出。
保溫箱19,是用來收容導紗輥14~18之隔熱材所構成的大致長方體形狀的箱。利用保溫箱19,避免導紗輥14~18所產生的熱往外部逃逸。保溫箱19的內部,藉由將設定溫度高之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配置於上方、或利用熱對流,使上方的溫度比下方高。
保溫箱19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朝前側形成約10度傾斜。導紗輥14~18配置成,各個的軸芯與保溫箱19平行,因此相對於筒管座11其軸芯呈傾斜。亦即,保溫箱19內之導紗輥14~18的旋轉軸配置成,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這是因為,讓導輥20、21在前後方向(軸向)位置錯開,使進入保溫箱19的紗線和由保溫箱19導出的紗線不致接觸。
在保溫箱19,在同一側面的上方及下方設有狹縫22、23,通過下方的狹縫22讓複數的紗線Y進入保溫箱19的內部,通過上方的狹縫23由保溫箱19的內部將複數的紗線Y導出。亦即,由從保溫箱19的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保溫箱19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保溫箱19,由保溫箱19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保溫箱19的右側)導出。
導輥20,在從保溫箱19的狹縫22朝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右側)配置於保溫箱19的外部,將從紡紗機4紡出之複數的紗線Y之紗道改變,而將複數的紗線Y導向保溫箱19。從上方讓複數的紗線Y進入導輥20。導輥21,在從保溫箱19的狹縫23朝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右側)配置於保溫箱19的外部,將從保溫箱19導出之複數的紗線Y的紗道改變,而將複數的紗線Y導向導輥5。複數的紗線Y從導輥21往下方導出。進入保溫箱19之複數的紗線Y相對於水平方向的傾角θ6、從保溫箱19導出之複數的紗線Y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角θ7較佳為60度以 下,更佳為30度以下。此外,捲掛於導輥20、21之複數的紗線Y之捲掛角度θ8、θ9較佳為180度以下,且捲掛角度θ8和θ9之合計值較佳為240度以下。又導輥20、21是從動輥或驅動輥皆可,驅動輥的情況容易改變紗線Y的紗道。
從紡紗機4紡出之複數的紗線Y,藉由與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接觸而被預熱至玻璃轉化點以上的溫度,藉由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之旋轉驅動,被送往下游之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在此,例如上游之預熱用的導紗輥14、15,以大致同一圓周速度旋轉,且下游之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6~18,以比上游之預熱用的導紗輥14、15更快之大致同一圓周速度旋轉。因此,由於下游的導紗輥17、18之紗線輸送速度比上游的導紗輥14~16快,在導紗輥14~16和導紗輥17、18之間,複數的紗線Y被拉伸。拉伸後之複數的紗線Y,藉由與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接觸而被施以熱定型,藉由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之旋轉驅動而送往導輥20。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紡紗拉伸裝置2,係具備承接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並施以拉伸之導紗輥14~18,導紗輥14~18包含將拉伸後的紗線Y施以熱定型之導紗輥17、18,在導紗輥14~18,分別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從上方往下方依序捲掛紗線Y,導紗輥17、18配置成,位於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導紗輥14~16的上方。
依據上述構造之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紡紗拉伸裝置2,用來將拉伸後的紗線施以熱定型之高溫的導紗輥17、18配置成,位於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低溫的導紗輥14~16的上方,因此受到熱對流現象的影響減少,能夠穩定地進行導紗輥14~18的溫度調整。特別由於導紗輥14~16為預熱用的導紗輥,導紗輥17、18為熱定型用的導紗輥,導紗輥14~16雖比導紗輥17、18低溫但配置在導紗輥17、18的下方,因此受到熱對流現象的影響減少,能穩定地進行溫度調整。此外,利用導紗輥14~16的散熱會產生熱對流現象,因此能夠將導紗輥14~16的散熱有效利用在配置於上方之導紗輥17、18的加熱。
此外,由於進一步具備用來收容導紗輥14~18之保溫箱19,可避免導紗輥14~18所產生的熱往外部逃逸,而能有效地利用導紗輥14~18所產生的熱。
此外,保溫箱19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呈傾斜。保溫箱19內之導紗輥14~18的旋轉軸配置成,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因此,像本實施方式這樣,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讓紗線Y進入保溫箱19內的導紗輥14~18,此外,由保溫箱19內之導紗輥14~18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出的情況,不致使進入保溫箱19的紗線Y和由保溫箱19導出的紗線Y接觸。因此,不須藉由引導器等讓紗線Y彎曲,就能讓紗線Y進入保溫箱19內並由保溫箱19內將紗線Y導出。
此外,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 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14~18,並由導紗輥14~18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出,因此能在紡紗機4的下方配置紗線捲取裝置3,毫不浪費空間。
此外,因為具備設定溫度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更低之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藉由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將拉伸前的紗線Y加熱。因此,能穩定地生產玻璃轉化點高之聚酯纖維製的紗線Y。
此外,由於預熱用的導紗輥及熱定型用的導紗輥之配置數量可改變,對應於粗紗線、伸長率低的紗線等之所要生產的紗線品種,藉由改變所配置的預熱用的導紗輥及熱定型用的導紗輥的數量,可擴大同一裝置所能生產的紗線品種範圍。
此外,由於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配置成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更多,像本實施方式這樣,特別是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在導紗輥捲掛紗線的構造,在生產粗紗線的情況,雖有預熱用的導紗輥所施加的加熱不足而造成紗線無法穩定拉伸的問題,相較於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藉由將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之數量增多即可獲得解決。
此外,由於導紗輥14~18是奇數個(5個),像本實施方式這樣,能將導紗輥14~18呈鋸齒狀配置,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讓紗線Y與導紗輥14~18接觸,能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14~18,由導紗輥14~18將紗線Y往從紡 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出。
以上雖是針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說明,但可應用本發明的形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如以下所例示般,在不脫離本發明趣旨的範圍內能施加適宜的變更。
在上述實施方式,為了將導輥20、21在前後方向(軸向)位置錯開,使進入保溫箱19之紗線和由保溫箱19導出之紗線不致接觸,保溫箱19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朝前側傾斜,導紗輥14~18配置成使各個的軸芯與保溫箱19平行,而相對於筒管座11使其軸心呈傾斜。也能取代此而構成為,如圖3及圖4所示般設置引導器24、25,藉由引導器24、25讓複數的紗線Y彎曲而避免進入保溫箱19之紗線和由保溫箱19導出的紗線接觸,並將複數的紗線Y導向導輥20。引導器24是將複數的紗線Y從後側向前側彎曲,將彎曲後紗線Y往引導器25導出。引導器25是將複數的紗線Y從上方向下方彎曲,將彎曲後的紗線Y往導輥20導出。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是將5個(奇數個)導紗輥14~18呈鋸齒狀配置,在各個導紗輥14~18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14~18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14~18,由導紗輥14~18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14~18的右側)導出。也能取代此而構成為,如圖5所示般,將4個(偶數個)導紗輥 26~29呈鋸齒狀配置,在下方的導紗輥26以未達180度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讓從右側進入的紗線往左側導出,在其他3個導紗輥27~29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26~29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26~29,由導紗輥26~29將紗線Y往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26~29的右側)導出。在此情況,導紗輥26上之紗線Y的捲掛角度變小,導紗輥26上之紗線Y的接觸長度變小。在本例,雖僅讓下方的導紗輥26上之紗線的捲掛角度比其他導紗輥27~29小,但僅讓上方的導紗輥29上之紗線的捲掛角度比其他導紗輥26~28小亦可,此外,也能讓複數導紗輥上之紗線的捲掛角度比其他導紗輥小。此外,如圖6所示般,也能將4個(偶數個)導紗輥30~33呈鋸齒狀配置,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捲掛角度捲掛紗線Y,由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側(導紗輥30~33的右側)讓紗線Y進入導紗輥30~33,由導紗輥33將紗線Y往與從紡紗機4紡出之紗線Y的紗道相反的一側(導紗輥30~33的左側)導出。在此情況,雖不會發生導紗輥之紗線的接觸長度變小的問題,但無法將紗線捲取裝置3配置於紡紗機4的下方,因此紡紗捲取機之左右方向的寬度變大。
此外,導紗輥的直徑、個數,可對應於紗線的加熱溫度、捲掛角度等而適宜地改變。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預熱用的導紗輥 14~16配置成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更多,但將熱定型用的導紗輥配置成比預熱用的導紗輥更多亦可。特別是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在導紗輥捲掛紗線的構造,要生產伸長率非常低的紗線的情況,雖有熱定型用的導紗輥所施加的熱定型不足而造成無法生產出伸長率充分低的紗線的問題,相較於預熱用的導紗輥,藉由使高溫的熱定型用的導紗輥數量增多即可獲得解決。此外,熱定型用的導紗輥和預熱用的導紗輥設定成數量相同(例如各2個以上)亦可。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所配置的導紗輥數量為5個,以熱定型用的導紗輥為2個、預熱用的導紗輥為3個的方式,將預熱用的導紗輥配置成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更多;但將熱定型用的導紗輥設定為1個、將預熱用的導紗輥設定為2個亦可;以熱定型用的導紗輥為3個以上、預熱用的導紗輥為4個以上的方式,將預熱用的導紗輥配置成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更多亦可。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導紗輥14~16雖是加熱用的導紗輥;但所要生產的紗線品種例如為可在常溫拉伸之尼龍等時,可成為不具備加熱器之非加熱的導紗輥,此外,也能將加熱器的電源切斷而在非加熱狀態下使用。此外,最下游的導紗輥18,也能在將加熱器的電源切斷之非加熱狀態下使用。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導紗輥14~18的直徑雖是相同,但讓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和熱定型用的導 紗輥17、18之直徑不同亦可。例如,使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的直徑比熱定型用的導紗輥17、18更大亦可。在此情況,由於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之圓周速度慢,縱使直徑增大其熱損失仍不致大幅變動。因此,如果將預熱用的導紗輥14~16的直徑增大而使其個數減少的話,就能抑制熱能消耗。
1‧‧‧紡紗捲取機
2‧‧‧紡紗拉伸裝置
3‧‧‧紗線捲取裝置
4‧‧‧紡紗機
5、6‧‧‧導輥
7‧‧‧支點引導器
8‧‧‧捲取單元
9‧‧‧本體架
10‧‧‧轉盤
11‧‧‧筒管座
12‧‧‧橫動引導器
13‧‧‧接觸輥
14~16‧‧‧導紗輥(第2加熱輥)
17、18‧‧‧導紗輥(第1加熱輥)
19‧‧‧保溫箱
20、21‧‧‧導輥
22、23‧‧‧狹縫
θ 1~θ 5、θ 8、θ 9‧‧‧捲掛角度
θ 6、θ 7‧‧‧傾角
B‧‧‧筒管
P‧‧‧筒紗
Y‧‧‧紗線

Claims (13)

  1. 一種紡紗拉伸裝置,係具備:承接從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並將前述紗線施以拉伸之複數個輥,其特徵在於,前述複數個輥包含:用來將拉伸後的紗線施以熱定型之第1加熱輥;在前述複數個輥,分別以360度以內的捲掛角度,從下方往上方依序捲掛紗線,前述第1加熱輥配置成,位於讓拉伸前的紗線通過之其他輥的上方,且進一步具備:收容前述複數個輥之保溫箱。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在前述複數個輥,是從最下方的輥到最上方的輥依序捲掛紗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保溫箱配置成相對於鉛直面呈傾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保溫箱內之前述複數個輥的旋轉軸,配置成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由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前述複數個輥,並由前述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由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前述 複數個輥,並由前述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由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前述複數個輥,並由前述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由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讓紗線進入前述複數個輥,並由前述複數個輥將紗線往從前述紡紗機紡出的紗線之紗道側導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其他輥,是設定溫度比前述第1加熱輥更低的第2加熱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第1加熱輥及前述第2加熱輥的配置數量可改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第2加熱輥配置成比前述第1加熱輥更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第1加熱輥配置成比前述第2加熱輥更多。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紡紗拉伸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輥為奇數個。
TW102122168A 2012-06-22 2013-06-21 Spinning stretching device TWI567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0420A JP5894871B2 (ja) 2012-06-22 2012-06-22 紡糸延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0651A TW201400651A (zh) 2014-01-01
TWI567255B true TWI567255B (zh) 2017-01-21

Family

ID=48700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168A TWI567255B (zh) 2012-06-22 2013-06-21 Spinning stretch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77069B1 (zh)
JP (1) JP5894871B2 (zh)
CN (1) CN103510232B (zh)
TW (1) TWI567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8698B2 (ja) * 2013-12-26 2018-01-1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延伸装置
JP6450214B2 (ja) * 2014-03-14 2019-01-0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引取装置の糸掛け方法、及び、引取装置
JP2015212924A (ja) 2014-04-15 2015-11-26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DE112015003167A5 (de) * 2014-07-08 2017-03-2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synthetischer vollverstreckter Fäden
JP6530259B2 (ja) * 2014-08-12 2019-06-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延伸装置、及び、紡糸延伸方法
JP6484425B2 (ja) * 2014-10-21 2019-03-13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延伸方法
JP6668163B2 (ja) * 2015-05-25 2020-03-18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加熱装置
JP6763744B2 (ja) 2015-10-30 2020-09-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設備
JP6756573B2 (ja) * 2015-10-30 2020-09-16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自動糸掛け装置
JP7053246B2 (ja) 2017-12-21 2022-04-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加熱装置、及び、紡糸延伸装置
CN112897206B (zh) * 2021-01-15 2022-07-22 嘉兴市华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纺纱加工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9341A (ja) * 2005-06-28 2007-01-18 Teijin Fibers Ltd 染色安定性及び分繊性に優れた分繊用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202116704U (zh) * 2011-05-19 2012-01-18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牵伸卷绕装置
EP2415915A1 (en) * 2010-08-06 2012-02-08 TMT Machinery, Inc. Yarn hea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5516A (en) * 1981-06-10 1982-12-16 Toray Ind Inc Fiber making method of polyamide
EP0718424B1 (de) * 1994-11-25 1998-04-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nordnung von Streck-Texturiermaschinen für Synthetikfäden
TW518376B (en) * 1998-03-05 2003-01-21 Barmag Barmer Masch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drawing, and winding a yarn
JP2005097750A (ja) * 2000-09-28 2005-04-14 Toray Eng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04003082A (ja) * 2002-04-11 2004-01-08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1009498A1 (de) 2009-07-24 2011-01-2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schmelzspinnen, verstrecken und aufwickeln eines multifilen fadens sowie ein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5669385B2 (ja) * 2009-12-11 2015-02-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設備
JP5656503B2 (ja) * 2010-08-06 2015-01-21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条加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9341A (ja) * 2005-06-28 2007-01-18 Teijin Fibers Ltd 染色安定性及び分繊性に優れた分繊用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EP2415915A1 (en) * 2010-08-06 2012-02-08 TMT Machinery, Inc. Yarn heating apparatus
CN202116704U (zh) * 2011-05-19 2012-01-18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牵伸卷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0651A (zh) 2014-01-01
JP5894871B2 (ja) 2016-03-30
EP2677069A1 (en) 2013-12-25
CN103510232B (zh) 2017-07-21
EP2677069B1 (en) 2017-08-16
JP2014005555A (ja) 2014-01-16
CN103510232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7255B (zh) Spinning stretching device
JP6258610B2 (ja) 紡糸延伸装置
JP5937945B2 (ja) 紡糸延伸装置
TWI576477B (zh) 紡紗拉伸裝置
JP5562417B2 (ja) 合成糸を引出しかつ延伸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JP5669385B2 (ja) 紡糸巻取設備
JP5968766B2 (ja) 紡糸巻取設備
JP2011122276A5 (zh)
CN103361812B (zh) 混合长丝制造装置
CN103911713B (zh) 纺丝拉伸装置
JP6530259B2 (ja) 紡糸延伸装置、及び、紡糸延伸方法
EP3012355B1 (en) Method of drawing a spun yarn
JP6158693B2 (ja) 紡糸引取装置
JP5431471B2 (ja) テクスチャード加工機
JP6484425B2 (ja) 紡糸延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