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9049B - Programmable displays and their programs - Google Patents

Programmable displays and their progra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9049B
TWI549049B TW103104557A TW103104557A TWI549049B TW I549049 B TWI549049 B TW I549049B TW 103104557 A TW103104557 A TW 103104557A TW 103104557 A TW103104557 A TW 103104557A TW I549049 B TWI549049 B TW I5490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data
item
memory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4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7727A (zh
Inventor
Hirofumi Shimada
Original Assignee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47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9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90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5Adapting incoming signals to the display forma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63Graphics controll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2Frame memory handling
    • G09G2360/127Updating a frame memory using a transfer of data from a source area to a destination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Description

可編程顯示器及其程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可編程顯示器等。
可編程顯示器,一般而言,係與PLC本體或溫調裝置等之各種連接機器作連接,並顯示像是進行此些之連接機器的狀態顯示的數值顯示或燈泡等之項目、或者是用以讓使用者發出任意之指示的開關等之項目的畫像。另外,項目,係亦被稱作畫面構件等。在可編程顯示器之畫面(稱作操作顯示畫面)上,通常係顯示有複數之畫面構件(項目)的畫像。用以顯示此種操作顯示畫面之資料等(稱作畫面資料等),係預先在未圖示之支援裝置中而由開發者來任意地作成,並從支援裝置而下載至可編程顯示器中。
在上述畫面資料中,係針對上述各項目之每一者,而包含有該項目之畫像(開關之畫像或燈泡之畫像)和顯示位置座標,並更進而包含有後述之外部記憶體的既定區域之位址(分配記憶體位址)等的資料。進而,係亦有包含有某些程式等的情況。
上述各項目(畫面構件),例如,係為分別與任意之連接機器的任意之構成要素相對應,並進行該構成要素之狀態顯示或接收該構成要素之ON/OFF指示者。例如,當其為將溫調裝置之溫度測定值作數值顯示之項目的情況時,係成為隨時將現在的溫度藉由數值來作顯示。或者是,若是其為代表溫調裝置之ON/OFF狀態的燈泡之項目,則若是溫調裝置為ON狀態,係成為顯示燈泡點燈,若是為OFF狀態,則係成為顯示燈泡熄燈。
另外,在支援裝置中,係預先作為項目畫像而登記有燈泡點燈畫像和燈泡熄燈畫像,在上述畫面資料中,係成為針對1個的燈泡項目而包含有燈泡點燈畫像和燈泡熄燈畫像。當然,係並不被限定於燈泡的情況,針對其他之項目種類(例如開關等),亦為相同。
關連於上述各種項目之顯示控制,係藉由對於上述各項目之每一者而例如定期性地實行既定之處理,而實現之。所謂既定之處理,例如,係為將連接機器內之記憶體裝置(假設為外部記憶體)的既定區域之儲存資料(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讀出,並基於此儲存資料來決定、顯示項目之顯示內容的處理(顯示內容更新處理)等。另外,連接機器,係隨時將上述外部記憶體之既定區域的儲存資料作更新(例如在上述溫調裝置中,係隨時更新上述溫度測定值)。
又,係亦存在有下述一般之構成:亦即是,將從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所讀出之資料暫時性地儲存在可 編程顯示器內之記憶體裝置(假設為共有記憶體)的既定區域中,並基於此儲存資料來決定、顯示項目之顯示內容。
於此例之情況中,可編程顯示器之既定的功能部(於此係假設為未圖示之通訊部),例如係定期性地實行此一將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讀出並儲存在共有記憶體中的處理。上述通訊部,例如,係與上述PLC本體或溫調裝置等之各種連接機器進行通訊,並取得連接機器內之上述外部記憶體的既定之記憶區域的儲存資料(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再將此資料覆寫儲存於上述共有記憶體之既定區域中。又,在可編程顯示器中之進行關連於上述各種項目之顯示控制的功能部(假設係為項目顯示部),係藉由定期性地對於共有記憶體作存取,而對於項目顯示內容作控制。
又,從先前技術起,上述畫面資料,通常係為由複數之螢幕畫面(畫面)所構成者。各螢幕畫面,基本上,係由1以上之畫面構件(項目)所構成,並且係為顯示有用以切換至其他螢幕畫面之專用的切換鍵(螢幕畫面切換開關)者。在螢幕畫面切換開關處,係被分配有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的辨識ID等。
關於此種螢幕畫面切換,例如係周知有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先前技術。
專利文獻1之發明,係有關於可編程顯示器,並以消除資源使用上之浪費並將處理負載抑制為低以削減畫面切 換之時間一事作為目的。
因此,在專利文獻1之發明中,若是檢測出畫面切換鍵之壓下,則係將對於構成與該被壓下之畫面切換鍵附加有對應的畫面之資料作特定的資訊,作為下一畫面用之讀出資料資訊而作登記,而若是檢測出該畫面切換鍵之釋放,則將基於下一畫面用之讀出資料資訊而從控制對象所讀出了的資料,置換為顯示在顯示畫面上之現在畫面用之讀出資料。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91986號公報
在可編程顯示器中,當進行螢幕畫面切換的情況時,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顯示內容,係有必要為將現在之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的儲存資料之內容作了反映者。反過來說,若是不取得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分配記憶體區域的儲存資料,則實質上,係成為無法顯示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
相對於此,例如當構成為暫時使用任意之預設畫像(例如使全部項目均為OFF)來顯示假的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的情況時,當然的,由於此畫面係並未對關連於各項目之現狀有所反映,因此係會產生問題。例如,當項目為代表上述溫調裝置之ON/OFF狀態的燈泡之項目的情況時,可以推測到會發生雖然實際上溫調狀態係為ON狀態但是卻顯示有(身為預設畫像之)燈泡熄燈畫像的情 形。當然,若是經過某種程度的時間,則由於係能夠取得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因此係成為進行正常之狀態的螢幕畫面顯示,但是,若是使用者看到最初的顯示畫面並誤解成溫調裝置係為OFF狀態,則會造成問題。
因此,在先前技術中,係先取得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之後再顯示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於此,通常,對於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存取處理,係為耗費時間者。故而,在直到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被作顯示為止的期間中,係會耗費時間。
基於上述之理由,在先前技術中,於螢幕畫面之切換中係會耗費時間。
在上述專利文獻1之發明中,由於係在檢測出畫面切換鍵之壓下的階段時,開始用以進行螢幕畫面切換之處理,因此,若是相較於其之先前技術(在檢測出畫面切換鍵之釋放的階段時才開始用以進行螢幕畫面切換之處理),則螢幕畫面切換係變快。
然而,在引用文獻1之發明中,結局上仍係成為從畫面切換鍵被進行了操作之後才開始處理。通常,上述將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讀出的處理,係為會耗費時間者,特別是當在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上存在有多數之項目的情況時,係成為耗費更多的時間。因此,在上述專利文獻1之手法中,對於實現能夠藉由畫面切換鍵之操作而立即地進行螢幕畫面切換一事而言,係仍並不足夠。
本發明,係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將在可編程顯 示器中之螢幕畫面切換迅速地進行之可編程顯示器及其程式等。
本發明,在可編程顯示器中,例如係具備下述之各手段。
第1資料取得手段,係從與顯示中之任意的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item)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1內部記憶體中; 畫面顯示手段,係基於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進行關連於前述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畫面顯示/更新; 第2資料取得手段,係從與其他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2內部記憶體中; 螢幕畫面切換處理手段,係當存在有從前述任意之螢幕畫面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的切換指示時,使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
1‧‧‧可編程顯示器
2‧‧‧通訊介面
3‧‧‧通訊線路
4‧‧‧連接機器
4-1‧‧‧連接機器
4-2‧‧‧連接機器
5‧‧‧作畫編輯裝置
6‧‧‧通訊線路
10‧‧‧顯示操作控制裝置
11‧‧‧CPU
12‧‧‧ROM
13‧‧‧RAM
14‧‧‧通訊控制器
15‧‧‧圖形控制器
16‧‧‧觸控面板控制器
17‧‧‧匯流排
18‧‧‧觸控面板
19‧‧‧顯示器
21‧‧‧本體程式
22‧‧‧畫面資料
23‧‧‧通訊程式
31‧‧‧作畫編輯器
32‧‧‧畫面資料檔案
33‧‧‧通訊程式檔案
41‧‧‧第1資料取得部
42‧‧‧畫面顯示部
43‧‧‧第2資料取得部
44‧‧‧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
51‧‧‧項目產生部
52‧‧‧項目處理排程部
53‧‧‧項目處理部
54‧‧‧通訊處理部
54-1‧‧‧通訊處理部
54-2‧‧‧通訊處理部
55‧‧‧共有記憶體
56‧‧‧項目清單
57‧‧‧通訊記憶體
61‧‧‧埠
62‧‧‧裝置名稱
63‧‧‧位址
64‧‧‧資料
65‧‧‧錯誤資訊
71‧‧‧埠
72‧‧‧裝置名稱
73‧‧‧位址
74‧‧‧資料
75‧‧‧更新時間
81‧‧‧項目型態
82‧‧‧座標
83‧‧‧尺寸
84‧‧‧裝置名稱
85‧‧‧位址
86‧‧‧每一項目型態之資料
87‧‧‧完成處理旗標
90‧‧‧記憶體清單
91‧‧‧裝置名稱
92‧‧‧位址
93‧‧‧資料
94‧‧‧錯誤資訊
100‧‧‧記憶體資訊
101‧‧‧資料
102‧‧‧錯誤資訊
[圖1]係為包含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的系統全體之概略構成圖。
[圖2]係為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的硬體構成例。
[圖3]係為本系統之軟體構成圖。
[圖4]係為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的功能區塊圖。
[圖5]係為對於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的概略之動作例作展示之流程圖。
[圖6]係為對於圖5之步驟S2的處理之詳細例作展示之流程圖。
[圖7]複數之螢幕畫面的附加關連資訊之其中一例。
[圖8]係為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的構成、處理功能圖。
[圖9](a)~(d),係為共有記憶體之資料構造例/資料儲存例等。
[圖10](a)、(b),係為項目清單之資料構造例等。
[圖11](a)係為記憶體清單、(b)係為記憶體資訊之資料構造例。
[圖12]對於螢幕畫面切換前後之各項目的模樣作展示之圖。
[圖13]係為通訊處理部之處理流程圖(1/4)。
[圖14]係為通訊處理部之處理流程圖(2/4)。
[圖15]係為通訊處理部之處理流程圖(3/4)。
[圖16]係為通訊處理部之處理流程圖(4/4)。
[圖17]係為項目處理部之處理流程圖。
[圖18]係為對於各處理部之處理時間的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
以下,參考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作說明。
圖1,係為包含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的系統全體之概略構成圖。
另外,圖1中所示之構成,係僅為其中一例,而並不被限定於此例。例如,係並非絕對需要為將可編程顯示器1經由通訊線路3來與作畫編輯裝置5作了連接之構成。可編程顯示器1和作畫編輯裝置5,係亦可相互獨立地存在。可編程顯示器1,只要是儲存由本手法所得之畫面資料,並使用此畫面資料來進行可編程顯示器用之畫面之顯示等者,則不論是何種構成均可。
圖1中所示之可編程顯示器控制器系統,係具備有各種連接機器4、和經由通訊線路6來與各種連接機器4作連接之可編程顯示器1。進而,可編程顯示器1,係成為經由通訊線路3來與作畫編輯裝置5作了連接之構成。在可編程顯示器1處,係具備有複數之通訊介面2(通訊埠),並經由與被連接於各通訊介面2的通訊線路3/通訊線路6來和各種連接機器4或作畫編輯裝置5作連接。
作畫編輯裝置5,係為相當於上述背景技術中之支援裝置者,並具備有以讓使用者能夠任意地作成用以將上述操作顯示畫面顯示在可編程顯示器1上的資料等(畫面資料)的方式來進行支援之功能。在先前技術中,係預先準備有各種的項目畫像,使用者係反覆進行選擇所 希望之項目畫像並配置在所希望之位置處的作業,而進行上述畫面資料之作成。
此畫面資料,係如同上述一般,為由複數之螢幕畫面所成者,在各螢幕畫面上,係被配置有任意之1以上的項目。又,作為此種項目之其中一者,係存在有對於其他螢幕畫面之切換開關。作為關連於此切換開關之資訊,當然的,係成為包含有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的辨識資訊(螢幕畫面No.)等。另外,關於此事,係可為與先前技術略相同。
但是,在先前技術中,若是此切換開關被操作,則係作為「用以取得為了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所必要之資料而進行之處理」,而進行上述「對於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各項目的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存取」,但是,在本手法中,基本而言,在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時,係並不需要進行對於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存取(然而,係並非為100%不需要)。當然的,在螢幕畫面之切換後,係有必要隨時進行由對於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存取(外部記憶體存取)所進行的上述顯示內容更新處理。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作畫編輯裝置5,係可視為用以對於可編程顯示器用之畫面(畫面資料)的作成進行支援之支援裝置的其中一例。此後,係設為亦有記載為支援裝置5的情況。
上述畫面資料,係被下載至可編程顯示器1處。可編程顯示器1,係與先前技術相同地,進行構成畫面資料之複數的螢幕畫面中之任意的螢幕畫面之顯示。另 外,在各螢幕畫面上,係進行有相關於該螢幕畫面之項目顯示,並且係亦顯示有上述螢幕畫面切換用之開關。又,在任意之螢幕畫面的顯示中,例如係定期性地進行上述顯示內容更新處理。因此,係進行關連於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上述對於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存取,並取得最新的資料,再藉由此最新的資料來進行螢幕畫面之顯示。
又,在任意之螢幕畫面顯示中,若是上述螢幕畫面切換開關被操作,則係切換至與此開關相對應之既定的其他螢幕畫面並作顯示。此時,如同上述一般,若是針對成為切換目標之其他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而並未得到最新的資料,則係成為並不進行其他螢幕畫面之顯示。
因此,在先前技術中,為了進行上述之切換至其他螢幕畫面並作顯示,係有必要對於所對應之分配記憶體區域作存取(外部記憶體存取),但是,在本手法中,係並無此必要(然而,係並非為絕對,亦可能會有需要進行存取的情況),故而,係成為迅速地進行螢幕畫面切換。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另外,作畫編輯裝置5,例如係藉由一般性之泛用電腦(個人電腦等)而實現。故而,雖並未特別進行圖示等,但是其係具有一般性之個人電腦等的構成。亦即是,例如,係具備CPU等之演算處理器、記憶體、硬碟等之記憶裝置、鍵盤或滑鼠等之操作部、顯示器等之顯示部、通訊功能部等。
在上述記憶裝置中,係預先記憶有既定之應 用程式,上述演算處理器係藉由實行此應用程式,而實現作畫編輯裝置5之各種功能。另外,作畫編輯裝置5之各種功能,由於係為已簡單地作了說明之既存的功能,因此係並不作更進一步之說明。
又,可編程顯示器1,其硬體構成自身亦係可為一般性之構成。故而,以下,係參考圖2來作簡單說明。
圖2,係為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的硬體構成例。
可編程顯示器1,係具備有與上述之先前技術例略相同的基於上述之畫面資料等來進行各螢幕畫面(操作顯示畫面)之顯示或螢幕畫面切換等的功能。但是,關於螢幕畫面切換,係為與先前技術相異者,其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圖示之可編程顯示器1,係具備有顯示操作控制裝置10、和觸控面板18、和顯示器19、和上述通訊介面2等。
顯示操作控制裝置10,係由CPU11、ROM12(快閃記憶體等)、RAM13、通訊控制器14、圖形控制器15、觸控面板控制器16等所成,此些係被與匯流排17作連接。
CPU11,係為對於顯示操作控制裝置10全體作控制的中央處理裝置(演算處理器)。CPU11,係藉由實行預先被儲存在ROM12中之程式(例如後述之本體程式21等),而進行可編程顯示器1之各種演算動作(處 理)。針對此處理,雖係已簡單地作了說明,但是係於後作更詳細之說明。
又,在ROM12中,係儲存有在上述背景技術中所說明了的畫面資料(後述之畫面資料22)等。如同上述一般,在本例中,畫面資料22係藉由複數之(典型而言,係為多數之)螢幕畫面的資料所構成。各螢幕畫面(操作顯示畫面)之資料,例如係為由上述之被配置在畫面上的開關、燈泡等之各項目的畫像和顯示位置座標以及大小等之資料和上述分配記憶體位置等所成。又,進而,在各螢幕畫面之每一者處,係亦被配置有上述螢幕畫面切換開關。另外,螢幕畫面切換開關,係可視為項目之其中一種,而為並不進行外部記憶體存取之型態的項目。
於此,上述外部記憶體位址,在先前技術中,係為僅關連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項目而被實行者。但是,在本手法中,係不僅是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而亦對於切換目標候補之螢幕畫面進行上述外部記憶體存取。之後,係將取得的資料預先儲存在可編程顯示器1內之既定的記憶區域(內部緩衝區等)中。
藉由上述CPU11之處理,例如基於上述畫面資料22或藉由上述外部記憶體存取所得到的取得資料等而構成的顯示對象資料,係被展開(描繪)在例如RAM13(或者是未圖示之VIDEO RAM)上。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基於此描繪,圖形控制器15係在顯示器19上而顯示上述之操作顯示畫面等。
顯示器19,例如係藉由液晶面板等所成,並以重疊在此液晶面板上的方式而設置有觸控面板18。在顯示器19上,係被顯示有複數之螢幕畫面中的任意之螢幕畫面。在各螢幕畫面上,係如同上述一般,各項目畫像係被顯示在既定位置處。
又,通訊控制器14,係經由通訊介面2,而進行與未圖示之身為PLC本體等或者是溫調裝置等的連接機器4或作畫編輯裝置5之間的通訊(資料送受訊等)。
由作業員等所進行之在觸控面板18上的推壓操作(觸碰)位置之檢測結果,係經由觸控面板控制器16而被導入至CPU11等之中並進行解析。例如,係成為基於各項目之上述顯示位置座標和大小的資料等來進行解析。例如,若是作業員等對於開關之畫像的顯示位置作了觸碰,則CPU11等,係成為解析出對於此開關而進行有操作一事。
於圖3中,對於上述本系統之軟體構成圖作展示。
在可編程顯示器1中,本體程式21、畫面資料22、通訊程式23等之各種程式/資料,例如係被儲存在上述ROM12(快閃記憶體等)中。藉由使CPU11對於此些之程式/資料等進行讀出、實行/參考等,而進行可編程顯示器用之各操作顯示畫面(各螢幕畫面等)的顯示控制等。
此操作顯示畫面,係由上述之數值顯示、燈 泡、開關等的各種項目之畫像顯示所成,各項目之顯示內容,例如係以對於從各連接機器4之外部記憶體的既定之記憶區域(分配記憶體區域)所取得的資料(取得資料)作了反映的形態,而隨時被更新。
亦即是,CPU11,係基於本體程式21和畫面資料22以及上述取得資料,而實行上述操作顯示畫面之顯示控制。此時,此操作顯示畫面上之各項目(各畫面構件)的顯示內容,係成為對於上述取得資料之內容作了反映者(溫度等之數值顯示或燈泡之點燈/熄燈等)。
故而,在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時,係亦有必要針對關連於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的各種項目之各者,而以對於其之分配記憶體區域的最近之(現在之/最新之)儲存資料作了反映的形態,來開始顯示。故而,在先前技術中,若是螢幕畫面切換開關被操作,則首先,係有比較對於與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相對應之各分配記憶體區域進行存取並取得資料,故而係會耗費處理時間。但是,在本手法中,就算是並不對於分配記憶體區域進行存取,亦能夠進行對於該分配記憶體區域之最新的儲存資料作了反映之顯示。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上述畫面資料22,例如係為將預先在作畫編輯裝置5側所任意作成的畫面資料檔案32下載至可編程顯示器1中並作了儲存者。亦即是,係可將畫面資料22和畫面資料檔案23視為實質性相同者。另外,以下,設為亦會有並不對於兩者特別作區分而例如將畫面資料檔案 32記載為畫面資料22來進行說明的情況。
又,上述通訊程式23,亦係為例如將預先儲存在作畫編輯裝置5側的通訊程式檔案33(之一部分)下載至可編程顯示器1中並作了儲存者。
可編程顯示器1之通訊程式23,係為用以經由通訊線路6而與連接機器4進行通訊的程式。通常,係在連接機器4之各機種中而分別具備固有之通訊協定(protocol)依據此通訊協定,來進行可編程顯示器1和連接機器4之間的通訊。因此,通訊程式23,係成為需要對於各連接機器4之每種機種而分別進行開發。另外,當然的,係藉由使CPU11等實行通訊程式23,而實現與連接機器4之間的通訊處理。
身為PLC本體等之連接機器4,係存在有各種的製造商、機種,在各製造商/機種中,係存在有獨自的通訊程式,上述通訊程式23,係成為因應於連接機器4之製造商/機種,而依存於情況而成為具備有複數種類者。
另外,可編程顯示器1和作畫編輯裝置5之間的通訊,例如係藉由本體程式21和作畫編輯器31來進行(通訊功能係被組入至作畫編輯器31中)。關於此點,由於係並不重要,因此係並不進行圖示以及說明。
通訊程式23,通常,係在作畫編輯裝置5內之未圖示的HD(硬碟)中,作為複數之通訊程式檔案33群(對於各機種而完成開發的複數之通訊程式)而預先作 記憶。又,作畫編輯裝置5,若是使用者藉由作畫編輯器31而選擇、指定任意之連接機器4,則係將與該所選擇的連接機器4相對應之通訊程式檔案33傳輸至可編程顯示器1處,並作為上述通訊程式23而記憶。
另外,上述實現對於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存取和畫面顯示等的各種處理之程式,例如係可被包含在本體程式21中,亦可被包含在畫面資料檔案32(畫面資料22)中。不論如何,均係成為藉由使例如上述CPU11實行此種程式,而實現可編程顯示器1之各種動作。
於此,作畫編輯裝置5之作畫編輯器31,係亦具備有讓使用者作成所期望之操作顯示畫面(其畫面資料)的支援功能。關於此,係如同前述一般,將預先所作成之各種項目,記憶在作畫編輯裝置5之硬碟等之中。藉由由作畫編輯器31所得到之操作顯示畫面的作成支援功能,此些之各種項目係被作一覽顯示,使用者係選擇所期望之項目並配置在所期望的位置處。關於此功能本身,係與先前技術略相同。
另外,作畫編輯裝置5,例如係為個人電腦等,並且,雖未特別圖示,但係具備有一般性之泛用電腦的構成(CPU、記憶部(硬碟、記憶體等)、通訊部、操作部(滑鼠等)、顯示器)。藉由使CPU實行預先被記憶在記憶部中之應用程式,來實現作畫編輯器31之處理功能。但是,如同上述一般,由於作畫編輯器31之處理功能本身係只要與先前技術相同即可,因此係並不作更進 一步的說明。
圖4,係為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的功能區塊圖。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例如係具備有圖示之第1資料取得部41、畫面顯示部42、第2資料取得部43、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44的各種功能部。另外,此些之各種功能部,係藉由使上述CPU11實行例如預先被記憶在上述ROM12等中的既定之應用程式,而實現之。
第1資料取得部41,係從與顯示中之任意的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1內部記憶體(例如後述之共有記憶體55)中。
畫面顯示部42(例如後述之項目處理部53),係基於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進行關連於前述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畫面顯示/更新。
第2資料取得部43,係在正顯示上述任意之螢幕畫面的狀態下,以背景執行(BACKGROUND)而從與其他螢幕畫面上(例如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2內部記憶體(例如後述之通訊記憶體57)中。
另外,上述之所謂「以背景執行」,例如,係指針對上述其他之螢幕畫面(例如切換候補螢幕畫面)而進行資料取得但是(至少在正顯示上述任意之螢幕畫面的狀態下)並不進行顯示,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另外,在後續之說明中,係並不一一記載「背景執行」,但 是,例如後述之切換候補螢幕畫面的記憶體事先讀取處理,係為藉由「背景執行」而實行者。
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44,係當存在有從前述任意之螢幕畫面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的切換指示時,使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
另外,例如亦可將後述之通訊處理部54視為例如相當於上述之第1資料取得部41以及第2資料取得部43,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又,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44之處理功能,例如係亦可視為實現後述之通訊處理部54和項目產生部51的其中一方(或者是雙方)者,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
又,上述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44,例如係將上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儲存在上述第1內部記憶體中(例如進行複製)。藉由此,在螢幕畫面切換時,就算是並不進行上述第1資料取得部41之處理,亦係藉由上述畫面顯示部42而進行關連於其他螢幕畫面之畫面顯示。亦即是,係實現上述切換至其他螢幕畫面。
但是,在螢幕畫面切換時,當在上述其他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中存在有並未使資料被儲存在上述第2內部記憶體中之項目的情況時,針對該項目,係成為需要進行上述第1資料取得部41之處理。於此情況,係藉由進行此處理,而實現上述切換至其他螢幕畫面。
又,由上述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44所進行之 上述切換至其他螢幕畫面,只要是如同上述一般之使用第2內部記憶體的儲存資料所進行者,則不論是何種構成均可,而並不被限定於上述之「將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儲存在上述第1內部記憶體中(例如進行複製)」之例。例如,作為其他例子,係存在有以將上述第2內部記憶體作為上述第1內部記憶體來處理的方式而進行記憶體管理控制的方法等。
又,係優先性實行由前述第1資料取得部41進行之資料取得、儲存處理,並在閒置時間中實行由前述第2資料取得部43進行之資料取得、儲存處理。因此,例如,第2資料取得部43,係在其之每一次的處理實行中,將其他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中的一部分之項目作為處理對象項目。換言之,係並非針對其他螢幕畫面上之全部項目而一次性進行從外部記憶體而來之資料取得,而是少量地(例如一次僅取得1個項目)來進行資料取得。因此,係有必要在每一次之處理實行時,對於處理對象項目(從外部記憶體而取得資料之項目)作選擇。此選擇方法,係可採用各種方法,例如,係構成為將完全沒有被進行資料取得之項目優先性地作為處理對象項目,但是,當然的,係並不被限定於此。
圖5,係為對於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的概略之動作例作展示之流程圖。
圖6,係為對於圖5之步驟S2的處理之詳細例作展示之流程圖。
在圖5之例中,係於在正針對任意之螢幕畫面而進行畫面顯示的期間中,將進行關連於該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上述之既存的顯示內容更新處理(步驟S1),並且實行「以背景執行而進行外部記憶體事先讀取處理」(步驟S2)一事,作反覆的進行。之後,在如此這般而反覆實行步驟S1、S2之處理的期間中之任意的時間點,若是存在有螢幕畫面切換指示(例如使用者對於上述未圖示之螢幕畫面切換開關進行操作),則圖示之步驟S3的判定係成為YES,並移行至步驟S4之後的處理。
針對步驟S2之處理,其詳細內容係於後參考圖6再作說明,但是,概略而言,關於存在有會在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下一個而被作顯示的可能性之螢幕畫面(稱作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係預先從關連於該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之各項目的各「分配記憶體區域」而進行儲存資料的讀出。
於此,為了便於說明,而假設各螢幕畫面為僅具備有1個項目者(但是並不包括切換開關),並假設上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係僅存在有1個。並且,假設例如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項目之「分配記憶體位址」為D100,上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上之項目的「分配記憶體位址」係為D200。
於此例之情況,在上述步驟S1中,係成為將D100之儲存資料讀出並基於該讀出資料來進行既存之顯示內容更新處理。又,在上述步驟S2中,係成為將D200 之儲存資料讀出並將該讀出資料暫時性地保持在既定之記憶區域(內部緩衝區)中。
另外,當切換候補螢幕畫面存在有複數的情況時,亦可構成為針對其他切換候補螢幕畫面而亦從該螢幕畫面上之項目的「分配記憶體區域」來讀出資料並保持在上述內部緩衝區中。
但是,基本上,由於係優先進行關連於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處理(從分配記憶體區域而讀出資料和顯示更新處理等),因此,係以利用並未進行此些之處理的閒置時間來進行關連於上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之資料讀出處理為理想。
又,之後,在步驟S2之處理中,進行一次將關連於所有的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之全部項目之資料讀出的處理一事係為困難。因此,係成為在每次實行步驟S2之處理時,少量地進行資料讀出(在每一次處理中,僅有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之各項目中的一部分之項目會成為讀出對象)。故而,依存於情況,當進行後述之螢幕畫面切換操作時,係成為並非一定會已進行了關連於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全部項目的資料讀出。
之後,若是使用者在上述現在顯示裝置之螢幕畫面上而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操作(步驟S3),則係對於切換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的每一者而分別進行下述之步驟S4的判定,並因應於判定結果而實行下述之步驟S5、S6的其中一者之處理。
亦即是,係針對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的每一者,而判定關連於該項目之從「分配記憶體區域」而來的讀出資料是否存在於上述內部緩衝區中(步驟S4)。而,當讀出資料為存在於內部緩衝區中的情況時(步驟S4,YES),係將該內部緩衝區之資料讀出(步驟S5)。另一方面,當讀出資料並不存在於內部緩衝區中的情況時(步驟S4,NO),係從關連於該項目之「分配記憶體區域」而讀出資料(步驟S6)。
之後,若是針對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全部的項目而藉由上述步驟S5、S6之某一者的處理而將資料讀出,則係基於該讀出資料而進行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畫面顯示(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步驟S7)。
之後,回到步驟S1,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係成為新的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並成為進行上述步驟S1之處理。之後,例如,係成為針對可能會成為從新的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所進行切換的目標之螢幕畫面(新的切換目標候補螢幕畫面),而進行上述步驟S2之處理。
另外,假設當針對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全部項目而步驟S4之判定均成為NO的情況時,係成為實質性地進行與先前技術相同之處理,並成為會在螢幕畫面切換中而耗費時間。但是,除了此種特殊的情況以外,在螢幕畫面切換中所耗費的時間均係成為相較於先前技術而更加縮短。當然的,此係因為,在步驟S5之處理中所耗 費的時間,係為較步驟S6之處理中所耗費的時間而更短之時間之故。
以下,參考圖6,針對上述步驟S2之處理作更詳細之說明。
如同上述一般,係成為在每次實行步驟S2之處理時,每次少量地進行從外部記憶體而來之資料讀出(以及對於內部緩衝區之暫時性記憶)。因此,在每次實行步驟S2時,係需要對於此時之成為資料讀出對象的少數之(1以上之)項目作決定。此讀出對象記憶體選定之主要處理,係為圖6中所示之步驟S55之處理。
另外,讀出對象記憶體之選定方法,係可採用各種方法,於此所說明之圖6中所示之方法,係僅為其中一例。
在圖6之例中,首先,係判定是否存在有畫面關連附加資訊(步驟S51)。
於圖7中,對於畫面關連附加資訊之其中一例作展示。另外,畫面關連附加資訊,例如係為將在作畫編輯裝置5側而伴隨著開發者任意的畫面資料22之作成所被作成者與畫面資料22一同地下載至可編程顯示器1處並作了記憶者。
畫面關連附加資訊,例如,係為對於構成畫面資料22之複數的螢幕畫面間之遷移關係(切換出發點和切換目標)作展示者。在圖7中,各矩形和矩形內之名稱,係代表各螢幕畫面和螢幕畫面名稱。又,將矩形間作 連結之直線,係為代表各螢幕畫面之遷移關係(切換出發點和切換目標)者。例如,從圖示之「管理畫面」螢幕畫面所出發之切換目標,係僅存在有「生產線1」螢幕畫面。從圖示之「生產線1-2」螢幕畫面所出發之切換目標,係成為「生產線1」螢幕畫面或者是「生產線1-1」螢幕畫面。從圖示之「生產線1」螢幕畫面所出發之切換目標,係成為「生產線1-1」螢幕畫面或「生產線1-2」螢幕畫面或「生產線2」螢幕畫面或者是「管理畫面」螢幕畫面。
但是,畫面關連附加資訊,係並非一定會被作成。因此,首先,係判定畫面關連附加資訊之有無(步驟S51)。之後,若是存在有畫面關連附加資訊(步驟S51,YES),則係參考此畫面關連附加資訊,而將可能會成為從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所出發的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作為選定優先度為高之螢幕畫面(步驟S52)。之後,移行至步驟S53。另外,係亦可將「選定優先度為高之螢幕畫面」稱作「外部記憶體先行讀取對象螢幕畫面」。
另一方面,若是並不存在有畫面關連附加資訊(步驟S51,NO),則係直接移行至步驟S53。
另外,此係僅為其中一例,而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子。例如,亦可構成為:就算是並不存在有上述畫面關連附加資訊,亦基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特定之項目(上述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的資料,來決定上述選定優先度為 高之螢幕畫面。亦即是,在關連於螢幕畫面切換開關之項目資料中,係包含有成為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的辨識資訊。故而,係只要將此辨識資訊所代表之螢幕畫面設為上述選定優先度為高之螢幕畫面即可。
另外,當能夠成為從任意之螢幕畫面所出發的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係存在有複數的情況時,在該任意之螢幕畫面上,係成為顯示有複數之上述螢幕畫面切換開關。於此情況,與此些之複數之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相對應的複數之螢幕畫面,係成為上述選定優先度為高之螢幕畫面。另外,此些複數之螢幕畫面,係成為切換目標候補螢幕畫面,並成為被切換至其中之與被使用者所操作了的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相對應之螢幕畫面處。因此,較理想,當進行了該使用者操作時,係已針對關連於所有的切換目標候補螢幕畫面之全部的項目而進行了一次的外部記憶體先行讀取處理。若是如此,則由於不論是指定了複數的切換目標候補螢幕畫面中之何者,針對該螢幕畫面之全部的項目所進行的上述步驟S4之判定均係成為YES,因此在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時係成為不需要進行外部記憶體存取。
又,在步驟S53中,係判定是否已將全部資料儲存在內部緩衝區中。此一步驟,例如係為判定是否關連於所有的切換目標候補螢幕畫面之全部項目而至少一次地從其之分配記憶體區域來讀出資料並儲存在內部緩衝區域中(是否已從全部的讀出對象記憶體而取得了資料)者。
例如,作為其中一例,在步驟S55之先行讀取記憶體選定處理中,直到成為上述「已將全部資料儲存在內部緩衝區中」的狀態為止,係成為進行從尚未取得資料之讀出對象記憶體之中而進行選定的模式(資料未取得記憶體優先模式)。之後,若是成為不存在尚未取得資料的讀出對象記憶體(成為已將全部資料儲存在內部緩衝區中),則接著,係成為針對內部緩衝區之儲存資料而從最舊的資料起依序更新為最新之資料的模式(舊資料優先更新模式)。
另外,在成為了步驟S53會變成YES的狀況之後,如同上述一般,由於就算是使用者作為切換目標而選擇何者之螢幕畫面,步驟S4均會成為YES,因此,係成為完全不需要為了切換螢幕畫面而進行外部記憶體存取。
直到上述步驟S53之判定成為YES為止,係設為上述未取得記憶體優先模式,若是上述步驟S53之判定成為YES,則係將模式切換為上述舊資料優先更新模式(步驟S54)。之後,係成為維持舊資料優先更新模式,直到螢幕畫面切換被進行為止。另外,若是進行了步驟S7之螢幕畫面切換,則係先回復到上述未取得記憶體優先模式,之後回到步驟S1。
若是實行了上述之步驟S51~54之中的1以上之處理,則係實行步驟S55之先行讀取記憶體選定處理。
步驟S55之處理,例如,當身為上述未取得記憶體優先模式的情況時,係從尚未取得資料之項目(其之分配記憶體)中而優先性地選定先行讀取記憶體。此時,係亦可將尚未取得資料之項目中的上述選定優先度為高之螢幕畫面的項目作為優先性選擇者,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另外,在後述之步驟S56之處理中,係成為從所選定了的先行讀取記憶體而將資料讀出。
另一方面,當現在係身為上述舊資料優先更新模式的情況時,係將與內部緩衝區之儲存資料中的最為古老之資料(例如基於後述之更新時間75來作判別)相對應之項目(其之分配記憶體),選定為先行讀取記憶體。
另外,不論是在何者的情況中,先行讀取記憶體均係並非為被限定為1個,而亦可為複數(亦可設為預先所決定的既定數量)。
以上,係為基本性之先行讀取記憶體的選定方法,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些例子,例如當存在有閒置物理埠的情況時,係亦可構成為將使用該閒置物理埠而被進行存取之外部記憶體(分配記憶體)優先性地作選定。針對此事,例如,在後述之圖8之例中,係存在有與圖示之連接機器4-1作連接的埠、和與連接機器4-2作連接的埠。於此例中,當起因於關連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分配記憶體存取處理,而現在為與連接機器4-1通訊中的情況時,與連接機器4-2作連接之埠,係為上述閒置物理埠。 因此,在此例的情況時,係亦可構成為將其之分配記憶體為連接機器4-2內之記憶體的項目,優先性地選定為先行讀取記憶體。
或者是,亦可構成為:針對滿足既定之條件的項目,而與關連於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分配記憶體存取處理一同地來順便進行資料讀出(以及對於內部緩衝區之儲存)。
所謂上述滿足既定之條件的項目,例如,係為以將關連於該項目之後述的記憶體清單P2之資料合成(追加)至後述之記憶體清單90中為理想的項目。於以下列舉出此種項目的其中一例,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些之例。.對與關連於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存取目標之記憶體裝置同樣的記憶體裝置進行存取之項目。
.對於與關連於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分配記憶體區域(例如D100~D103)相連續之記憶體區域(在此例中,係為D104等)進行存取之項目。換言之,係為例如成為能夠統籌為D100~D104等而整批進行存取之項目。
之後,從在上述步驟S55中所選定了的先行讀取記憶體而讀出資料(步驟S56),並將該讀出的資料暫時性地記憶在內部緩衝區中(步驟S57)。
另外,當然的,若是可能,則係亦可在步驟S55中而將所有讀出對象記憶體均選定為先行讀取記憶體。
在本手法中,當被指示有切換至任意之螢幕畫面時,當針對該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全部項目而均進行了上述步驟S56、S57之處理的情況時,係成為使用上述內部緩衝區之資料來顯示該切換目標螢幕畫面(其之初期狀態)。亦即是,係成為不需要在螢幕畫面切換時而從外部記憶體來取得資料(不需要與連接機器4進行通訊)。故而,係成為以非常短的時間而實現螢幕畫面切換。
又,就算是在僅針對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項目的一部分而進行了上述步驟S56、S57之處理的情況,相較於先前技術,亦係成為以較短的時間而實現了螢幕畫面切換。另外,通常,螢幕畫面切換,係構成為若是尚未進行關連於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全部項目的資料取得,則並不進行切換。
圖8,係為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的構成、處理功能圖。
CPU11,例如係藉由實行被記憶在上述ROM12中之既定的程式(例如上述本體程式21、通訊程式23等),來實現例如圖8之虛線內所示的各種處理功能部。亦即是,係實現圖示之項目產生部51、項目處理排程部52、項目處理部53、通訊處理部54(54-1、54-2等)等之各種處理功能部的下述之處理功能。
另外,例如,項目產生部51和項目處理排程部52以及項目處理部53,係藉由本體程式21而實現。通訊處理部54,係藉由本體程式21和通訊程式23而實 現。
項目產生部51,係基於上述畫面資料22等,而產生項目清單56。此係例如以將畫面資料22之一部分抽出的形式而產生之(進而追加後述之完成處理旗標87)。
於此,如同上述一般,畫面資料22係由關連於複數之螢幕畫面的資料所成,在項目清單56中,基本上係儲存有關連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資料。因此,項目產生部51,係在每一次螢幕畫面切換開關被進行了操作時,將既存之項目清單56和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消除,並產生與切換目標螢幕畫面相對應之新的項目清單56和共有記憶體55(但是,在此時間點,於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64中係並不存在有資料,而是成為之後被複製有例如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
項目產生部51,係進而在將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複製至共有記憶體55處之後等的時間點,而將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消除,並產生與下一個切換目標候補之螢幕畫面相對應之新的通訊記憶體57(但是,於此時間點,在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74中係並不存在有資料)。但是,此處理,係亦可為由通訊處理部54所進行者。另外,上述之所謂「下一個切換目標候補之螢幕畫面」,係為與在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中之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相對應的螢幕畫面。
項目處理排程部52,係進行由項目處理部53 所致之各項目的顯示更新處理等之排程管理。亦即是,項目處理排程部52,例如係定期性地呼叫項目處理部53並使其實行例如後述之圖17的處理(換言之,將圖17之處理作循環性的實行)。
項目處理部53,係基於上述項目清單56或後述之共有記憶體55的儲存資料,而對於各項目之每一者,進行將其之畫像顯示於既定位置處並且將其顯示內容作更新之處理(例如ON/OFF畫像之切換或數值顯示之數值更新等)。
項目處理部53,係伴隨於上述處理而將各種畫像描繪(展開)於RAM13上。藉由此,圖形控制器15係成為藉由將該描繪資料顯示在顯示器上,而顯示上述顯示操作畫面。此描繪資料,係藉由項目處理部53而例如在每一次實行後述之圖17之處理時被隨時作更新。另外,關於項目處理部53之處理自身,基本上係可為與先前技術略相同。
通訊處理部54,係為與各連接機器4(4-1、4-2)相對應地所具備之通訊處理部54-1、54-1。通訊處理部54,例如,係進行共有記憶體55之儲存資料的更新處理。
亦即是,圖示之通訊處理部54-1,係使用與連接機器4-1相對應之通訊埠WAY1,而經由通訊線路6來進行與連接機器4-1之間的通訊,並取得其之外部記憶體的既定區域(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此係指將 關連於現在顯示中的螢幕畫面上之項目中的被分配有連接機器4-1內的外部記憶體之項目的資料作取得。取得資料,係被覆寫儲存於共有記憶體55之既定區域中。
同樣的,圖示之通訊處理部54-2,係使用與連接機器4-2相對應之通訊埠WAY2,而經由通訊線路6來進行與連接機器4-2之間的通訊,並取得其之外部記憶體的既定區域(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此係指將關連於現在顯示中的螢幕畫面上之項目中的被分配有連接機器4-2內的外部記憶體之項目的資料作取得。取得資料,係被覆寫儲存於共有記憶體55之既定區域中。
但是,上述共有記憶體55之儲存資料的更新處理自身,係與既存之處理略相同。本例之各通訊處理部54,係不僅是實行上述既存處理,而更進而實行下述之新規處理。
亦即是,各通訊處理部54,係更進而實行對於通訊記憶體57之儲存資料進行更新的處理。於此,在通訊記憶體57中,係儲存關連於上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之資料。如同上述一般,例如,上述切換候補之螢幕畫面,係為與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相對應之螢幕畫面。
又,通訊處理部54,係為針對該切換候補螢幕畫面而亦與上述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略相同地進行從相符之外部記憶體而來的資料取得。但是,取得資料,係並非被儲存於共有記憶體55中,而是被記憶在上述內部 緩衝區中。相當於此內部緩衝區者,係為通訊記憶體57。亦即是,通訊處理部54,係將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的分配記憶體區域的儲存資料讀出,並儲存在通訊記憶體57中。當然的,各通訊處理部54-1、54-2,係成為分別僅進行從自身所負責的連接機器4而來之資料讀出。
上述新規處理,可以說是通訊記憶體57之儲存資料的更新處理。此處理之其中一例,係為上述之圖6的處理。
另外,基於上述說明,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構造(各資料項目),基本上係與共有記憶體55略相同。共有記憶體55和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構造,係於圖9中作展示並於後再作說明。
又,當在任意之時序處而由使用者來對於螢幕畫面切換開關進行了操作時,通訊處理部54(或者是項目產生部51等)係將通訊記憶體57之儲存資料複製(覆寫)至共有記憶體55中。藉由此,係並不需要對於外部記憶體(分配記憶體區域)進行存取,便能夠顯示切換目標螢幕畫面。
於此,先針對上述項目清單56、共有記憶體55、通訊記憶體57之具體例作說明。
在圖9(a)中,對於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構造例作展示,於圖9(b)中,對於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儲存例作展示。
在圖示之例中,共有記憶體55,係由埠61、裝置名稱62、位址63、資料64、錯誤資訊65之各資料項目所成。
埠61,係為上述通訊埠之辨識資訊等,實質上係成為對於通訊對象之連接機器4作辨識的資訊。裝置62,係為通訊對象之連接機器4內的記憶體裝置(外部記憶體)之辨識資訊。位址63,係為在裝置62所代表之外部記憶體中的既定之記憶區域的位址,在資料64中,係儲存有從此記憶區域所取得之資料。
另外,裝置名稱62和位址63,係可視為相當於各項目之上述「分配記憶體位址」。此些,例如,係為將後述之項目清單56的裝置名稱84、位址85作了複製者。又,埠61,例如係亦可為藉由基於裝置名稱62而對於相符之連接機器4作判別一事所判定出之通訊埠號碼等。或者是,在後述之裝置名稱84中,係亦可除了記憶體裝置名稱以外,更進而包含有通訊埠辨識資訊等。
另外,在錯誤資訊65中,當發生有與連接機器4之間的通訊錯誤等的情況時,係儲存有該錯誤資訊(圖9(b)中所示之“錯誤”等)。
在圖9(c)中,對於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構造例作展示,於圖9(d)中,對於通訊記憶體57之資料儲存例作展示。
通訊記憶體57,係由埠71、裝置名稱72、位址73、資料74、更新時間75之各資料項目所成。其中, 埠71、裝置名稱72、位址73、資料74之各資料項目,係亦可為與上述共有記憶體55之各資料項目61、62、63、64略相同。在更新時間75中,係當每次資料74之儲存資料被作更新時,而儲存有此時之時間(例如從啟動時開始而經過的時間等)。後述之資料74的更新處理,例如所有記錄中之更新時間75為最小(換言之,從前一次之更新時起而經過最久之時間者:最舊者)之記錄,係成為更新處理對象記錄。
例如,在圖9(d)所示之例中,開頭記錄(更新時間75=‘5000’之記錄)係成為更新處理對象記錄。當然,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例如更新處理對象記錄係亦可為複數。亦即是,亦可不僅是最舊的紀錄,而亦將第2舊或第3舊之記錄作為更新處理對象記錄。
又,在圖10(a)中,係對於項目清單56之資料構造例作展示。
圖示之例的項目清單56,係由項目型態81、座標82、尺寸83、裝置名稱84、位址85、「每一項目型態之資料」86、完成處理旗標67之各資料項目所成。
如同上述一般,在項目清單56中,係被儲存有關連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既定資訊。基本上,各記錄係為與各項目相對應者。故而,在每次螢幕畫面被作切換時,項目清單56係被更新。亦即是,在螢幕畫面切換時,該時間點之項目清單56的儲存資料係被消除,並成為基於畫面資料22而產生、儲存新的資 料。當然的,新的資料,係成為關連於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的資料。
在項目型態81中,係儲存有代表該項目之種類(開關、燈泡、數值顯示等)的項目種類辨識資訊。另外,作為項目種類,係亦可更進而為「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等。
又,裝置名稱84和位址85,係為關連於各項目之上述外部記憶體存取的資訊,而相當於上述分配記憶體位址。亦即是,在裝置名稱84所代表之外部記憶體中的位址85所代表之記憶區域,係為被分配至該項目之區域(上述分配記憶體區域)。此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係為代表關連於該項目之監視/控制對象的現在之狀態者。例如,若是項目型態81為燈泡,則代表燈泡之點燈/熄燈的旗標資料等,係為上述儲存資料。此儲存資料,係在連接機器4側而被隨時作更新。又,分配記憶體區域之儲存資料係被定期性地讀出,並暫時性地記憶在上述共有記憶體55之相符合的記錄之資料64中。
在「每一項目型態之資料」86中,例如係儲存有關連於該項目之畫像等(例如,若是燈泡項目,則係為燈泡點燈畫像和燈泡熄燈畫像,或者是,若是開關項目,則係為開關ON畫像和開關OFF畫像等之各種項目畫像)。
在座標82和尺寸83中,係儲存有代表在上述操作顯示畫面(螢幕畫面)上之上述項目畫像的顯示位 置和大小之資訊。
於此,上述螢幕畫面切換開關,亦係為上述項目之其中一種,故而,關連於螢幕畫面切換開關之資訊,亦係被儲存在項目清單56中。
在圖10(b)中,係對於項目清單56中之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的資料構造例作展示。
首先,由於螢幕畫面切換開關係為開關的其中一種,因此在項目清單81中,係被儲存有「開關」。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當作為項目種類而規定有「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的情況時,在項目型態81中,係儲存有「螢幕畫面切換開關」。在本說明中,係設為採用此例者。
又,由於係為並不需要進行外部記憶體存取之項目,因此裝置名稱84和位址85之儲存資料係成為「無」。
又,在「每一項目型態之資料」86中,係不僅是儲存有上述項目畫像,而亦儲存有與該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相對應的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辨識ID(畫面號碼等)。
於圖12中,對於螢幕畫面切換前後之各項目的模樣作展示。
在圖示之例中,對於從畫面No.1之螢幕畫面而切換至畫面No.2之螢幕畫面的模樣作展示。亦即是,若是在正在顯示畫面No.1之螢幕畫面的狀態下而對於該螢幕畫面上之螢幕畫面切換開關(圖示之「切換至畫面No.2之SW」)進行操作,則係成為切換至畫面No.2之螢幕畫 面。另外,雖並未圖示,但是,在畫面No.2之螢幕畫面上,亦係存在有螢幕畫面切換開關。
圖示之各螢幕畫面上之5個矩形,係代表該螢幕畫面上的項目顯示,但是係並非代表實際的顯示內容。亦即是,各矩形內之文字,係代表各項目之分配記憶體位址。如同圖示一般,藉由切換螢幕畫面,所顯示之項目係改變,故而,分配記憶體位置亦係成為會有所改變。
亦即是,例如,當正在顯示畫面No.1之螢幕畫面的狀態時,上述通訊處理部54,係從圖示之各分配記憶體‘D100’、‘D200’、‘D300’、‘X0’、‘Y0’而讀出儲存資料並記憶在共有記憶體55中。又,項目處理部53,係基於共有記憶體55之儲存資料而進行畫面No.1之螢幕畫面的顯示。關於此處理自身,係與先前技術略相同,但是,在本手法中,通訊處理部54,係更進而進行從關連於畫面No.2之螢幕畫面的圖示之各分配記憶體‘D1100’、‘D1200’、‘D1300’、‘M0’、‘M1’而分別讀出儲存資料並記憶在通訊記憶體57中之處理。在本手法中,更進而,若是上述「切換至畫面No.2之SW」被操作,則係使通訊處理部54等亦實行將通訊記憶體57之儲存資料複製至共有記憶體55中之處理等。
以下,針對上述通訊處理部54、項目處理部53之處理作更詳細之說明。
圖13、圖14、圖15、圖16,係為通訊處理部54之 處理流程圖(1/4)、(2/4)、(3/4)、(4/4)。
以下,參考圖13、圖14、圖15、圖16(係有並不特別區分而記載為圖13等的情況),針對通訊處理部54作說明。
例如,在圖8之例中,各通訊處理部54-1、54-2,係分別為將圖13等之處理以循環(以一定週期)來實行者。
在圖13等之處理例中,首先,係參考共有記憶體55,而產生關連於自身所負責之連接機器4的記憶體清單90(步驟S11)。例如,在由通訊處理部54-1所致之處理的情況時,係成為從共有記憶體55而產生關連於連接機器4-1之記憶體清單90。
在圖11(a)中,對於此記憶體清單90之資料構造例作展示。
在圖示之例中,記憶體清單90,係由裝置名稱91、位址92、資料93、錯誤資訊94之各資料項目所成。另外,錯誤資訊94係並非為絕對需要。
例如,上述通訊處理部54-1,係從共有記憶體55而將埠61為「WAY1」之記錄全部抽出。之後,將該各抽出記錄之裝置名稱62、位址63、資料64之資訊,儲存(複製)至上述裝置名稱91、位址92、資料93中。藉由此,係成為產生關連於上述連接機器4-1之記憶體清單90。另外,資料93係並非為絕對需要。
之後,一面參考所產生的記憶體清單90,一 面反覆實行圖示之步驟S12~S23之間的處理,直到步驟S23之判定成為NO為止。
亦即是,係從記憶體清單90而取出未處理之記錄(作為處理對象記錄),並基於此處理對象記錄之內容來產生記憶體讀入指令而經由通訊線路6來送訊至自身所負責之連接機器4處(步驟S16)。之後,係成為等待從連接機器4而來之對於此記憶體讀入指令的回應(步驟S17)。但是,在進行步驟S16之處理前,係進行現狀檢查並判定是否為螢幕畫面切換中(步驟S12)。
關於此事,例如,係預先設定有與上述螢幕畫面切換開關相對應之既定的記憶區域,在此既定之記憶區域中係儲存有旗標。而,在每次螢幕畫面切換開關被操作時,旗標係成為ON。另外,在上述既定之記憶區域中,係亦可並不僅記憶有上述旗標,而亦記憶有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辨識ID(畫面號碼等)。
另外,項目產生埠51,係恆常對於此旗標作監視,並在每次旗標成為ON時,實行上述項目清單56之產生處理。亦即是,係將項目清單56之現在的資料消除,並從畫面資料22而抽出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各項目的資訊,再將此儲存在項目清單56中。
上述步驟S12之判定處理,作為其中一例,例如係為參考上述旗標而進行者,若是旗標為ON,則判定係為螢幕畫面切換中(步驟S12,YES),並移行至步驟S13。在步驟S13中,係對於通訊記憶體57進行檢 索,並例如檢測出後述之相符記錄,再針對該相符記錄,而確認是否已完成資料儲存(在資料74中是否被儲存有任何之資料、是否存在有先行讀取資料)(步驟S14)。
於此,上述步驟S14之判定,作為其中一例,係針對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全部的項目而實行。但是,當上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為存在有複數的情況時,於通訊記憶體57中,係成為被儲存有關連於此些之複數之切換候補螢幕畫面的多數之項目的資料。故而,係有必要從此些多數的項目中而判別出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項目。因此,例如,作為其中一例,在通訊記憶體57之各記錄中,係亦可構成為記憶有與該記錄(項目)相對應之螢幕畫面的上述辨識ID(畫面號碼等),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
不論如何,係針對在通訊記憶體57中之與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項目相對應的全部記錄(相符記錄),而進行上述步驟S14之判定。之後,相符記錄中之被判定為上述完成資料儲存(步驟S14,YES)之記錄(複製對象記錄),係全部將其資料複製至共有記憶體55中(步驟S15)。例如,係將上述各複製對象記錄之資料項目71~73和資料74,複製至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項目61~63和資料64中。另外,此時,針對資料未儲存之記錄,亦係可構成為將其之資料項目71~73複製至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項目61~63中。
另外,在實行上述對於共有記憶體55之複製 前,係亦可構成為將共有記憶體55之既存資料全部消除。
另一方面,當在上述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之各項目中存在有1以上之上述步驟S14的判定係成為NO之項目(資料取得對象項目)的情況時,係對於各資料取得對象項目之每一者,而實行藉由步驟S16、S17之處理來進行外部記憶體存取並取得資料,再藉由步驟S19之處理來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共有記憶體55之相符記錄之資料64中的處理。另外,於此情況之外部記憶體存取目標,係並非為基於在上述步驟S11中所作成的記憶體清單90,而是構成為基於上述通訊記憶體57之裝置名稱72和位址73者,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
當然的,當針對切換目標螢幕畫面上之全部的項目而上述步驟S14之判定均係成為YES的情況時,係並不需要進行上述步驟S16、S17等之處理。又,當然的,此係為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時的情形,在進行了切換之後,係成為定期性地實行針對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而實行步驟S16、S17等的處理。
另外,在上述步驟S13之處理實行前,係亦可進行將上述旗標設為旗標OFF的處理。進而,係亦可將上述記憶體清單90之全部資料設為完成處理狀態(藉由此來將步驟S23強制性地設為NO判定)。
另外,上述步驟S12之判定成為YES的情況時之處理(特別是步驟S13、S14、S15之處理),係並不 被限定於上述之其中一例。例如,項目產生部51,雖係設為如同上述一般而因應於旗標ON來重新產生項目清單56,但是,係亦可設為伴隨於此而亦重新產生共有記憶體55。於此例之情況,例如在進行上述步驟S15之處理時,當共有記憶體55之資料項目61~63已成為與切換目標螢幕畫面相對應者的情況時,係僅需要將資料74複製至資料64處即可(並不需要連其他的資料項目都一起複製)。
以上,係針對存在有螢幕畫面切換指示的情況時之處理而作了說明。
另一方面,當並不存在有螢幕畫面切換指示的情況時(步驟S12,NO),係基於在上述步驟S11中所作成之記憶體清單90,來針對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而反覆進行步驟S16~S23之間的處理,直到步驟S23成為NO為止。
針對上述步驟S16,在上述記憶體讀入指令中,係包含有由上述記憶體清單90之裝置名稱91或位址92等所致的分配記憶體位址之資訊。連接機器4,係從此分配記憶體位址所代表之記憶區域而將資料讀出,並進行將此讀出資料作回送的回應處理。但是,係亦會有發生通訊錯誤的情況,於此情況(步驟S18,YES),係在共有記憶體55之相符記錄的上述錯誤資訊65中儲存「錯誤」(步驟S22),並移行至步驟S23。
通訊處理部54,當並不存在有通訊錯誤(步 驟S18,NO)而從連接機器4正常地作了回應的情況時(步驟S17),係將在此回應中所包含之讀出資料,於上述共有記憶體55中而覆寫儲存在相當於處理對象記錄之記錄中的上述資料64之欄中(步驟S19)。但是,上述相當於處理對象記錄之記錄(稱作相符記錄),係亦會有並非存在於共有記憶體55處而是存在於通訊記憶體57中的情況。此種情況,係為上述處理對象記錄為藉由後述之步驟S31的處理而暫時性地被追加於記憶體清單90中的情況。
例如,當上述步驟S19被正常地實行了的情況時,係在步驟S20中而判定為無合成(步驟S20,NO),並移行至步驟S23處。另一方面,當上述相符記錄並不存在於共有記憶體55中的情況時,係判定為「有合成」(步驟S20,YES),並將藉由上述步驟S17所取得之讀出資料,儲存在通訊記憶體57中之相符記錄的資料74中(步驟S21)。之後,移行至步驟S23。
另外,步驟S11之處理,在圖中,係成為於每次實行圖13等之處理時而會在最初被進行,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此係因為,只要共有記憶體55之內容並未改變(亦即是,只要並未被進行螢幕畫面切換),則係並沒有逐一作成記憶體清單90的必要性之故。當然的,當進行了螢幕畫面切換的情況時,由於共有記憶體55之內容係被變更為與切換目標螢幕畫面相對應者,因此係有必要實行步驟S11之處理。在此意義下,例如,當 步驟S12成為了YES的情況時,係亦可設為在與此相對應之上述各種處理的實行結束之後,例如在步驟S23剛成為了NO之後等的時間點,實行步驟S11之處理。
當在記憶體清單90中殘留有未處理之記錄的情況時(步驟S23,YES),係回到步驟S12,若是已沒有未處理之記錄(步驟S23,NO),則在先前技術中,係成為結束處理,但是,在本處理中,只要存在有閒置時間(步驟S24,YES),則係實行關連於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之下述的資料先行讀出處理。
首先,最初,係基於通訊記憶體57而產生記憶體清單P2(步驟S26)。記憶體清單P2,其資料構造自身由於係為與上述記憶體清單90相同,因此在此係使用圖11(a)中所展示之各資料項目91~94來進行說明。
在本例中,例如,係在每次進行本處理時,將記憶體清單P2之各記錄中的任意1個記錄作為處理對象,並實行資料先行讀出處理。關於此點,例如,係將未取得資料之項目作為優先性之處理對象。亦即是,當在記憶體清單P2之各記錄中存在有於資料93中而並不具備儲存資料之記錄的情況時(步驟S27,YES),係將此作為處理對象記錄。當未取得資料之記錄存在有複數的情況時,例如係從上起而依序(依登記順序)作為處理對象記錄(步驟S28)。
另一方面,當記憶體清單P2之全部記錄均係 成為已完成資料取得的情況時(步驟S27,NO),係將最舊的資料之記錄作為處理對象記錄(步驟S29)。關於此,例如,係判別出通訊記憶體57之各記錄中的更新時間75之資料值為最小的記錄,並將對應於此記錄之記憶體清單P2的記錄作為處理對象記錄。
另外,亦可在記憶體清單P2中,設置將更新時間75作了複製的資料項目(設為未圖示之更新時間95)。於此情況,步驟S29之處理,係成為從記憶體清單P2之各記錄中,而將上述更新時間95之資料值為最小的記錄,作為處理對象記錄。
又,針對上述處理對象記錄,係與上述之步驟S16、S17略相同地,而進行記憶體讀入指令之產生、送訊以及回應之受訊(步驟S32、S33)。而,當並不存在有通訊錯誤(步驟S34,NO)而正常地進行了回應之受訊的情況時,係將受訊資料覆寫儲存於通訊記憶體57之相符記錄的資料74中(步驟S35)。進而,此時,係將上述更新時間75更新(例如,將從啟動時起直到現在之時間點為止的經過時間作儲存)。另外,當存在有通訊錯誤的情況時(步驟S34,YES),係設為未處理(步驟S36)。
或者是,係亦可在藉由上述步驟S28或S29而決定了處理對象記錄之後,判定是否以將關連於該處理對象記錄之外部記憶體存取處理和關連於現在顯示中螢幕畫面之外部記憶體存取處理進行合成為較理想(步驟 S30)。此判定方法之具體例,由於係已作了說明,因此於此係省略。
當判定為係以進行合成為較理想的情況時(步驟S30,YES),係亦可構成為將處理對象記錄暫時性地合成(追加儲存)於上述記憶體清單90中(步驟S31)。於此情況,處理對象記錄係被從記憶體清單P2而刪除。
關於被實行有上述步驟S31之處理的項目,係成為與從關連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分配記憶體區域而來之資料取得處理一同地而被進行有資料之先行讀取處理。又,藉由上述步驟S21之處理,由先行讀取處理所得到之取得資料,係成為被覆寫儲存於通訊記憶體57之相符記錄的資料74中。
另外,圖13~圖16,係為針對與藉由上述之圖6的步驟S55中所說明之選擇方法中之基本性的選擇方法相對應之處理例而作展示者,而並不被限定於此例。亦可追加藉由步驟S55所說明了的其他之選擇方法,但是於此係省略其具體例。
圖17,係為項目處理部53之處理流程圖。
如同上述一般,圖17之處理,係在項目處理排程部52之管理下而循環實行。
在圖17之處理例中,項目處理部53,首先係實行項目清單56之初期化處理(步驟S41)。關於此,例如,係將項目清單56之全部記錄的完成處理旗標87設 為「未處理」。之後,係反覆實行步驟S42~S47之處理,直到後述之步驟S47成為NO為止。
亦即是,係將在項目清單56中而旗標87為「未處理」之記錄中的任意之記錄作為處理對象記錄,並參考該處理對象記錄而取得其之裝置名稱84、位址85等(步驟S42),再使用此些來對於共有記憶體55之相符記錄進行檢索並取得其資料(步驟S43)。亦即是,例如,其之裝置名稱62以及位址63為與上述裝置名稱84以及位址85相同的記錄,係為上述相符記錄。之後,將相符記錄之資料64和錯誤資訊65,作為記憶體資訊100而取得(步驟S43)。
另外,記憶體資訊100,係由圖11(b)中所示之資料101、錯誤資訊102所成,此些係為上述所取得了的資料64和錯誤資訊65。
而,若是錯誤資訊102並非為「錯誤」(步驟S44,NO),則係進行使用有資料101和上述處理對象記錄之資訊(項目之畫像和座標、尺寸等)的通常之項目描繪處理(例如在RAM13上而展開)(步驟S45)。之後,將上述處理對象記錄之完成處理旗標87設為旗標ON(完成處理)(步驟S46)。
另一方面,當錯誤資訊102為「錯誤」的情況時(步驟S44,YES),係並不實行上述步驟S45之處理地,而直接實行上述步驟S46之處理。
之後,當殘留有未處理之記錄的情況時(步 驟S47,YES),係回到步驟S42。若是針對全部記錄而實行了處理(步驟S47,NO),則結束本處理。
上述項目處理部53之處理自身,係可為與先前技術略相同。另外,在先前技術中,當於步驟S43中並不存在有資料64的情況時,步驟S44之判定係成為YES,因此係成為並不進行項目描繪。故而,例如當在剛進行了螢幕畫面切換之後而在共有記憶體55中尚未儲存有任何之資料的情況時,直到結束了從分配記憶體區域而取得資料並儲存在共有記憶體55中之處理為止,係成為不會進行項目描繪。亦即是,係成為在直到上述處理結束為止的期間中均不會進行切換目標之螢幕畫面的顯示,而成為在螢幕畫面切換中會耗費時間。在本手法中,係能夠解決此種先前技術之問題。
於圖18中,對於各處理部之處理時間的其中一例作展示。
項目處理排程部52,係如同上述一般,循環性地(圖示之現在畫面的項目處理時間;顯示循環)啟動項目處理部53,並使其實行例如圖17中所示之處理。
各通訊處理部54,例如,基本上,係只要在從項目處理部53於任意之時序處而結束了圖17之處理的實行後起直到下一次之實行圖17之處理為止的期間中,而結束關連於現在顯示中螢幕畫面之資料取得處理(下一個的外部記憶體存取處理)之實行即可。在先前技術中,由於多係以使各通訊處理部54之處理具有餘裕地來實行 的方式而進行設定,因此產生如同圖示一般之閒置時間的可能性係為高。
如此這般,針對通訊處理部54,係在各顯示循環之每一者中,產生有既定之通訊處理(對於現在顯示中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每一者,而取得其之分配記憶體區域的儲存資料並記憶在共有記憶體55中之處理)的實行時間、和閒置時間。因此,在本手法中,係利用此閒置時間,來實行上述資料先行讀取處理。
如同上述一般,若依據本例之可編程顯示器1,則係能夠迅速地進行在可編程顯示器中之螢幕畫面切換。
1‧‧‧可編程顯示器
41‧‧‧第1資料取得部
42‧‧‧畫面顯示部
43‧‧‧第2資料取得部
44‧‧‧螢幕畫面切換處理部

Claims (11)

  1. 一種可編程顯示器,其特徵為,具備有:第1資料取得手段,係從與顯示中之任意之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item)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1內部記憶體中;和畫面顯示手段,係基於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進行關連於前述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畫面顯示/更新;和第2資料取得手段,係基於與顯示中之前述任意之螢幕畫面相關連的畫面關連附加資訊或者是前述顯示中之任意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項目資料,來決定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並從與前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2內部記憶體中;和螢幕畫面切換處理手段,係當存在有從前述任意之螢幕畫面切換至其他螢幕畫面的切換指示時,使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前述螢幕畫面切換處理手段,係藉由將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儲存在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中,而實現向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之切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前述螢幕畫面切換處理手段,係藉由將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儲存在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中,而在 進行螢幕畫面切換時,就算是並不進行前述第1資料取得手段之處理,亦能夠藉由前述畫面顯示手段而進行關連於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之畫面顯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在螢幕畫面切換時,當在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中,存在有資料並未被儲存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中之項目的情況時,針對該項目,係藉由前述第1資料取得手段進行資料取得和對於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之資料儲存,來實現向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之切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係優先性實行由前述第1資料取得手段進行之資料取得、儲存處理,並在空閒時間中實行由前述第2資料取得手段進行之資料取得、儲存處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5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前述第2資料取得手段,係在每次實行處理時,將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中的一部分之項目,作為處理對象項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前述第2資料取得手段,係將資料尚未儲存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中的項目,優先選擇為前述處理對象項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當針對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上之全部項目之資料均已儲存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中時,係將最為古老的資料之 項目,優先選擇為前述處理對象項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前述其他螢幕畫面,係為能夠成為從前述顯示中之任意之螢幕畫面的切換目標之1以上的螢幕畫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可編程顯示器,其中,前述外部記憶體,係為被設置在身為與前述可編程顯示器作連接之任意之機器的連接機器內之記憶體,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係為被設置在前述可編程顯示器內之記憶體。
  11. 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係使可編程顯示器之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第1資料取得手段,係從與顯示中之任意之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item)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1內部記憶體中;和畫面顯示手段,係基於前述第1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進行關連於前述顯示中之螢幕畫面的畫面顯示/更新;和第2資料取得手段,係基於與前述顯示中之任意之螢幕畫面相關連的畫面關連附加資訊或者是前述顯示中之任意之螢幕畫面上的各項目之項目資料,來決定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並從與前述切換候補螢幕畫面上之各項目相關連的外部記憶體取得資料,並將該取得資料儲存在第2內部記憶體中;和螢幕畫面切換處理手段,係當存在有從前述任意之螢 幕畫面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的切換指示時,使用前述第2內部記憶體之儲存資料來切換至前述其他螢幕畫面。
TW103104557A 2013-02-22 2014-02-12 Programmable displays and their programs TWI549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4523 WO2014128918A1 (ja) 2013-02-22 2013-02-22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そ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727A TW201447727A (zh) 2014-12-16
TWI549049B true TWI549049B (zh) 2016-09-11

Family

ID=5139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4557A TWI549049B (zh) 2013-02-22 2014-02-12 Programmable displays and their program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33394B2 (zh)
CN (1) CN104995590B (zh)
TW (1) TWI549049B (zh)
WO (1) WO2014128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4253B2 (ja) * 2014-12-26 2019-02-27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表示器システム
US10303149B2 (en) * 2015-01-28 2019-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function unit and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system
CN114026506B (zh) * 2019-06-26 2022-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可编程显示器及数据管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9013A (ja) * 2001-03-02 2002-09-13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画像表示方法
JP2006331278A (ja) * 2005-05-30 2006-12-07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ならびに画面作成装置、画面作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8191986A (ja) * 2007-02-06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
TWI370669B (zh) * 2007-10-15 2012-08-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9974A (en) * 1987-07-24 1989-01-31 Nec Corp Document displaying method
JPH11212628A (ja) * 1998-01-28 1999-08-06 Omron Corp 制御システムの表示装置
JP4476223B2 (ja) * 2006-01-17 2010-06-09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画面データ作成装置、画面データの編集方法及び画面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WO2013140496A1 (ja) * 2012-03-19 2013-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用画面データ作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9013A (ja) * 2001-03-02 2002-09-13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画像表示方法
JP2006331278A (ja) * 2005-05-30 2006-12-07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ならびに画面作成装置、画面作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8191986A (ja) * 2007-02-06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
TWI370669B (zh) * 2007-10-15 2012-08-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727A (zh) 2014-12-16
JP6033394B2 (ja) 2016-11-30
CN104995590A (zh) 2015-10-21
JPWO2014128918A1 (ja) 2017-02-02
WO2014128918A1 (ja) 2014-08-28
CN104995590B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9049B (zh) Programmable displays and their programs
KR101700553B1 (ko) 시스템 개발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2005352464A5 (zh)
JP2009129223A (ja) 画像編集装置と画像編集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と画像編集方法
CN111010600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云拼接的平铺融合开窗方法和显示屏
JP5883936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WO2015059816A1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プログラム
JP2009129224A (ja) 画像操作装置と画像操作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と画像操作方法
TWI582555B (zh)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system, a programmable display, a support device, a program
JP2009223471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6207694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プログラム
JP2016085642A (ja) 操作支援方法、操作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操作支援装置
JP6095743B2 (ja) 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
TWI584090B (zh)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system, a programmable display, a drawing editing device, a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 program
JP6333279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プログラム
JP2009048425A (ja) プロジェクト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ト管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ト管理方法、プロジェクト管理プログラム
TW201439698A (zh) 可程式化顯示器、程式
CN109358885A (zh) 一种开机画面的更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128867A (ja) 設計情報管理システム、設計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23114B2 (ja) 作画エディタ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9145926A (ja) 画像操作装置と画像操作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と画像操作方法
JP5682452B2 (ja) 変更管理支援装置、変更管理支援方法及び変更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JP5151827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0082128A5 (zh)
JP3253133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モニタ装置およびモニ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