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3975B - Pyrrolidin-3-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 Google Patents

Pyrrolidin-3-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3975B
TWI543975B TW101132401A TW101132401A TWI543975B TW I543975 B TWI543975 B TW I543975B TW 101132401 A TW101132401 A TW 101132401A TW 101132401 A TW101132401 A TW 101132401A TW I543975 B TWI543975 B TW I5439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compound
methylpyrrolidin
acetic acid
mm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1667A (zh
Inventor
Ichiro Yoshida
Tadashi Okabe
Yasunobu Matsumoto
Nobuhisa Watanabe
Yoshiaki Ohasi
Yuji ONIZAWA
Hitoshi Harada
Original Assignee
Eisai R&D 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sai R&D 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isai R&D 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11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9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 A61K31/4523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54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imozide, domper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0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16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yrrole Compound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Description

吡咯烷-3-基乙酸衍生物
本發明涉及一種吡咯烷-3-基乙酸衍生物。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吡咯烷-3-基乙酸衍生物,該吡咯烷-3-基乙酸衍生物具有作為一種用於發炎性腸病的治療劑之可供使用性。
趨化因數係主要的細胞遷移因子,並且藉由增強細胞運動和活化粘附分子對淋巴細胞向組織中的滲入進行調節。趨化因數基於其前兩個半胱胺酸殘基的序列而分類為CC、CXC、C以及CX3C四個亞族。
Fractalkine係唯一CX3C趨化因數成員,而且在其結構和功能方面具有並未在其他趨化因數中發現之獨特特徵。Fractalkine結合到一受體CX3CR1上,由此即使在存在生理性血流之情況下,也可以在無選擇素或整合素的介導的情況下介導強粘附作用。這意味著fractalkine-CX3CR1系統僅藉由一階段反應來介導藉由選擇素或整合素進行的多階段滲入機制。
Fractalkine在血管內皮細胞上的表達由發炎性細胞因數TNF和IL-1誘導。另一方面,CX3CR1表達于單核細胞、幾乎所有NK細胞以及一些T細胞上,但不表達於嗜中性白細胞上。因此,fractalkine-CX3CR1系統被認為是可將免疫細胞動員到受損組織的內皮細胞上或動員到該等組織中 的一極其有效的機制。
關於fractalkine-CX3CR1系統與病理學之間的關係,有人提出fractalkine-CX3CR1系統涉及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病、狼瘡腎炎以及多發性硬化)的發展和病理學(非專利文獻1)。具體來說,關於發炎性腸病,據報導,fractalkine表達在患者結腸組織的發炎部位處增強,而且CX3CR1在免疫細胞向結腸組織中滲入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非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中所述的抗體和專利文獻2到6中所述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先前曾稱為fractalkine抑制劑。
另外,專利文獻7中所述的化合物被描述為可用作趨化因數CCR2受體拮抗劑,但目標趨化因數家族與此種抑制劑不同。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特許公開號2002-345454專利文獻2:WO 2006/107257專利文獻3:WO 2006/107258專利文獻4:WO 2008/039138專利文獻5:WO 2008/039139專利文獻6:WO 2009/120140專利文獻7:美國專利申請特許公開號2010/0210633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梅原(Umehara)等人,“血管生物學中的趨化因數(Fractalkine in Vascular Biology)”,動脈粥樣硬化、血栓以及血管生物學(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第24卷,第34-40頁,2004非專利文獻2:小林(Kobayashi)等人,“CX3CR1_CD28_CD4_T細胞在發炎性腸病中的排他性增加和其作為上皮內淋巴細胞的募集(Exclusive Increase of CX3CR1_CD28_CD4_T Cell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Their Recruitment as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發炎性腸病(Inflamm.Bowel.Dis.),第13卷,第837-846頁,2007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化合物,該化合物在fractalkine-CX3CR1路徑中具有抑制作用。
作為深入研究的結果,諸位發明人發現了本發明。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1]一種由式(1)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R代表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1-6烷基、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3-8環烷基或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3-8環烯基;X代表一個C1-6烷基;Y和Z彼此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代表一鹵素原子或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B的取代基的一個C1-6烷基;n代表0或1;取代基組A由鹵素原子組成;並且取代基組B由鹵素原子組成;[2]根據[1]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係一個氟丁基、戊基、環己基、二氟環己基、環戊烯基或環己烯基;[3]根據[1]或[2]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X係一個甲基;[4]根據[1]到[3]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Y係一氯原子;[5]根據[1]到[4]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Z係一氯原子、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6]根據[1]到[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n為1;[7]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選自下組,該組由以下各 項組成: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 乙酸;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以及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一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8]一種藥物,包含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一活性成分;[9]一種用於發炎性腸病的治療劑,包含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一活性成分;[10]根據[9]所述之治療劑,其中該發炎性腸病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氏病;[11]一種fractalkine-CX3CR1路徑抑制劑,包含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一活性成分;[12]一種fractalkine抑制劑,包含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活性成分;[13]一種CX3CR1抑制劑,包含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活性成分;[14]一種用於治療發炎性腸病之方法,包括給予一患者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5]根據[1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發炎性腸病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氏病;[16]一種用於抑制fractalkine-CX3CR1路徑之方法,包括給予一患者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17]一種用於抑制fractalkine之方法,包括給予一患者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18]一種用於抑制CX3CR1之方法,包括給予一患者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19]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用於治療發炎性腸病;[20]根據[19]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該發炎性腸病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氏病;[21]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用於抑制fractalkine-CX3CR1路徑;[22]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用於抑制fractalkine;[23]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之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用於抑制CX3CR1;[24]一種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用於發炎性腸病的治療劑; [25]根據[24]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發炎性腸病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氏病;[26]一種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fractalkine-CX3CR1路徑抑制劑;[27]一種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之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fractalkine抑制劑;以及[28]一種根據[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CX3CR1抑制劑。
本發明的有利作用
根據以下所述的測試的結果,根據本發明的化合物在fractalkine-CX3CR1路徑中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化合物具有作為用於發炎性腸病的治療劑的可供使用性。
以下將詳細描述本發明。
在本說明書中,本發明不限於一具體的晶形,而是可包括任一晶形或其混合物,但可能存在晶體多形體。本發明還包括非晶形式,並且根據本發明的化合物包括酸酐、水合物以及溶劑化物。
在下文中,將描述本說明書中所述的術語、符號等的 含義,並且將詳細描述本發明。
本說明書中“C1-6烷基”的意思係具有1到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並且實例包括甲基、乙基、1-丙基、2-丙基、2-甲基-1-丙基、2-甲基-2-丙基、1-丁基、2-丁基、1-戊基、2-戊基、3-戊基、1-己基、2-己基以及3-己基。
本說明書中“C3-8環烷基”的意思係具有3到8個碳原子的單環飽和脂肪族烴基,並且實例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以及環辛基。
本說明書中“C3-8環烯基”的意思係具有3到8個碳原子並且在環中包含1到4個雙鍵的單環脂肪族烴基,並且實例包括環丙烯基、環丁烯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環庚烯基以及環辛烯基。
本說明書中“鹵素原子”的意思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在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中,R代表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1-6烷基、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3-8環烷基或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3-8環烯基。R較佳的是代表一個氟丁基、戊基、環己基、二氟環己基、環戊烯基或環己烯基。
在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中,X代表一個C1-6烷基。X較佳的是代表一個甲基。
在由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中,Y和Z彼此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代表一鹵素原子或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 選自取代基組B的取代基的一個C1-6烷基。Y較佳的是代表一氯原子。Z較佳的是代表一氯原子、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在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中,n代表0或1,並且較佳的是代表1。
取代基組A由鹵素原子組成,並且較佳的是氟原子。
取代基組B由鹵素原子組成,並且較佳的是氟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更佳的是氟原子。
在本說明書中,“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與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形成鹽並且在藥學上可接受即可,並且實例包括無機酸鹽、有機酸鹽、無機堿鹽、有機堿鹽以及酸性或鹼性胺基酸鹽。
無機酸鹽的較佳實例包括鹽酸鹽、氫溴酸鹽、硫酸鹽、硝酸鹽以及磷酸鹽,並且有機酸鹽的較佳實例包括乙酸鹽、丁二酸鹽、反丁烯二酸鹽、順丁烯二酸鹽、酒石酸鹽、檸檬酸鹽、乳酸鹽、硬脂酸鹽、苯甲酸鹽、扁桃酸鹽、甲磺酸鹽、乙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以及苯磺酸鹽。
無機堿鹽的較佳實例包括鹼金屬鹽(如鈉鹽和鉀鹽)、鹼土金屬鹽(如鈣鹽和鎂鹽)、鋁鹽和銨鹽,並且有機堿鹽的較佳實例包括二乙胺鹽、二乙醇胺鹽、葡甲胺鹽以及N,N'-二苯甲基乙二胺鹽。
酸性胺基酸鹽的較佳實例包括天冬胺酸鹽和穀胺酸鹽,並且鹼性胺基酸鹽的較佳實例包括精胺酸鹽、賴胺酸鹽以及鳥胺酸鹽。
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可以藉由以下所述的方法來製造,並且還可以藉由熟習該項技術者基於公知常識對以下所述的方法進行的改進來製造。然而,用於製造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不限於該等方法。
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在下文中也稱為化合物(1))可以藉由以下詳細描述的工藝A、工藝B以及工藝C,使用式(2)所代表的中間物作為起始物質來製造。
[在該方案中,R、X、Y、Z以及n如上文所定義。]
可基於熟習該項技術者的公知常識在適當時改變對應工藝的順序。在各工藝之後可進行熟習該項技術者已知的純化方法,或可不進行分離和純化即前往下一工藝。
(工藝A)醯胺化
[其中X、R以及n如上文所定義。]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縮合劑和堿的情況下使化合物(2)的羧基與化合物(3)的胺基進行脫水縮合以形成醯胺鍵來製造化合物(4)的一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醯胺(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以及1-甲基吡咯烷酮)、醚(如四氫呋喃)以及亞碸(如二甲基亞碸),其中較佳的是N,N-二甲基甲醯胺。
所用縮合劑的實例包括六氟磷酸苯並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在下文中稱為PyBOP)、雙(2-氧代-3-噁唑烷基)次膦醯氯(在下文中稱為BOP-Cl)、六氟磷酸苯並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胺基)鏻、六氟磷酸2-(苯並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以及氰基磷酸二乙酯,其中較佳的是PyBOP或BOP-Cl,並且最佳的是PyBOP。
所用堿的實例包括三乙胺和二異丙基乙胺,其中較佳的是三乙胺。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縮合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20℃到100℃,較佳的是0℃到6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縮合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一小時到三天。
(工藝B)芳基甲基化
[化學式4]工藝B [其中R、X、Y、Z以及n如上文所定義,並且W1代表鹵素原子、烷基磺醯基氧基或芳基磺醯基氧基。]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堿的情況下使化合物(4)與化合物(5)反應來製造化合物(6)的一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醯胺(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以及1-甲基吡咯烷酮)和亞碸(如二甲基亞碸),其中較佳的是N,N-二甲基甲醯胺。
所用堿的實例包括無機堿,如碳酸鈉和碳酸鉀,其中較佳的是碳酸鉀。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20℃到100℃,較佳的是0℃到6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1到24小時。
(工藝C)消除三級丁基
[化學式5]工藝C [其中R、X、Y、Z以及n如上文所定義。]
此種工藝係藉由在不存在溶劑的情況下或在惰性溶劑中使化合物(6)與酸反應來製造化合物(1)的一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鹵代烴(如二氯甲烷和氯仿)、甲苯、二噁烷、水以及二噁烷與水的混合溶劑,其中較佳的是二氯甲烷。
所用酸的實例包括羧酸(如三氟乙酸)和無機酸(如鹽酸),其中較佳的是三氟乙酸。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酸而變化,但通常為-20℃到100℃,較佳的是0℃到4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酸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一天,較佳的是1到12小時。
藉由工藝D和工藝F進行的製造方法也可以用作用於製造化合物(1)的另一方法。
(工藝D)還原胺化
[化學式6]工藝D [其中X、Y以及Z如上文所定義。]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或不存在酸的情況下使化合物(2)與化合物(7)以及還原劑反應來製造化合物(8)的一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醚(如四氫呋喃)和醇(如甲醇和乙醇),其中較佳的是四氫呋喃或甲醇。
所用還原劑的實例包括硼氫化物化合物,如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氰基硼氫化鈉以及硼氫化鈉,其中較佳的是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
這種工藝中可以使用或可以不使用酸,並且如果使用,那麼所用酸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較佳的是乙酸。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還原劑以及酸而變化,但通常為-20℃到100℃,較佳的是0℃到6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還原劑以及酸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1到48小時。
即使在作為起始物質的化合物(2)形成一種鹽時,也 可以藉由加入有機胺(如三乙胺)來允許該反應進行,該有機胺的量為形成該鹽的羧酸的量的一或多個當量。
(工藝E)氫化
消除芳基甲基的化合物(4)可藉由使以上工藝B中所獲得的化合物(6)進行氫化反應來獲得。化合物(4)可以藉由工藝B進一步轉化成化合物(6),具有一不同的取代基的一個芳基甲基被添加到該化合物(6)上。
[其中R、Z以及n如上文所定義,Y1和Y2具有與在以上Y中相同的含義,並且Z1和Z2具有與在以上Z中相同的含義。]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使化合物(6)與氫氣反應以除去芳基甲基來製造化合物(4)之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醇(如甲醇和乙醇)、醚(如四氫呋喃、二噁烷以及二甲氧基乙烷)以及有機酸酯(如乙酸乙酯),其中較佳的是醚、醇、有機酸酯或其混合溶劑,並且最佳的是甲醇或乙醇。
所用還原催化劑的實例包括Pd/C、氫氧化鈀、拉內鎳、氧化鉑以及鉑黑,其中較佳的是Pd/C或氫氧化鈀。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和溶劑而變化,但通常為0℃到70℃,較佳的是10℃到5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反應溫度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一或三天。
在使用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反應過程中的氫氣壓力通常為0.5到10個大氣壓,較佳的是1到5個大氣壓。
典型地,這種工藝中所獲得的化合物可藉由僅濾出催化劑即用於下一工藝。
(工藝F)
還可以藉由工藝F獲得化合物(1)。
[其中R、X、Y、Z以及n如上文所定義。]
(工藝F-1)醯胺化
這種工藝係藉由使化合物(8)的羧基與化合物(10)的胺基進行脫水縮合來製造化合物(11)之工藝,並且可以藉由與工藝A的方法類似的方法來進行。
(工藝F-2)消除三級丁基和三級丁氧基羰基
這種工藝係藉由使化合物(11)與一酸反應來製造化合物(12)之工藝,並且可以藉由與工藝C的方法類似的方法來進行。
(工藝F-3)還原胺化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存在還原劑的情況下使化合物(12)與醛化合物(13)反應來製造化合物(1)之工藝,並且可以藉由與工藝D的方法類似的方法來進行。
化合物(10)和(13)可作為可商購的化合物而獲得,或可藉由熟習該項技術者通常進行的方法由可商購的化合物容易地製造。
(工藝G)
化合物(2)還可以藉由以下工藝G來製造。
[化學式9]工藝G [其中X如上文所定義,V代表一氫原子或甲氧基,並且W2代表一鹵素原子。]
(工藝G-1)酯化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堿的情況下使化合物(14)與化合物(15)反應來製造化合物(16)之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根據工藝B來進行。
(工藝G-2)環加成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酸的情況下使化合物(16)與N-(甲氧基甲基)-N-(三甲基矽烷基甲基)苯甲胺反應來製造化合物(17)之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醚(如四氫呋喃)、鹵代烴(如二氯甲烷和氯仿)以及芳香族烴(如苯和甲苯),其中較佳的是二氯甲烷和甲苯以及其混合溶劑。
所用酸可為熟習該項技術者通常使用的任何酸,並且較佳的是三氟乙酸。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還原劑以及酸而變化,但通常為-20℃到60℃,較佳的是10℃到4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還原劑以及酸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1到24小時。
該反應可能為放熱的,較佳的是在將化合物(16)、溶劑以及酸混合後,在留心熱產生的同時逐滴加入N-(甲氧基甲基)-N-(三甲基矽烷基甲基)苯甲胺。
(工藝G-3)烷基化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使堿作用於化合物(17)並且然後與溴乙酸三級丁酯反應來製造化合物(18)之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醚(如四氫呋喃和二乙醚)、脂肪族烴(如己烷)、芳香族烴(如甲苯)以及其混合溶劑,其中較佳的是四氫呋喃和四氫呋喃與己烷的混合溶劑。
所用堿的較佳實例包括有機胺的鋰鹽,如二異丙基胺 基鋰和雙(三甲基矽烷基)胺基鋰,其中更佳的是二異丙基胺基鋰和雙(三甲基矽烷基)胺基鋰。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100℃到50℃,較佳的是-80℃到-40℃,最佳的是-80℃到-7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1到24小時,最佳的是2到5小時。
(工藝G-4)氫化反應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使化合物(18)與氫氣反應以除去苯甲基之工藝。
這種工藝可以根據以上工藝E來進行。
(工藝G-5)手性拆分
這種工藝係藉由對化合物(2)的外消旋物進行手性拆分來獲得化合物(2)之工藝。
在拆分中用於流動相或樣品裝載的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對柱或樣品不具有不良作用即可,並且實例包括水、鹽水溶液、醇(如甲醇、乙醇以及2-丙醇)、己烷、乙腈、四氫呋喃、三氟乙酸、二乙胺或其混合溶劑,其中較佳的是乙腈、乙醇或乙醇與己烷的混合溶劑。
用於拆分的柱的實例包括用於光學拆分的不同的可商購的柱,其中較佳的是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造的CHIRALPAK AD-H、 CHIRALPAK IA以及CHIRALCEL OZ-H。
拆分過程中的柱溫較佳的是10℃到45℃。
(工藝H)
在工藝A等中所用的化合物(3)還可以藉由以下工藝H來製造。
[其中R和n如上文所定義。]
(工藝H-1)還原胺化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或不存在酸的情況下使化合物(19)與化合物(13)在還原劑存在下進行反應來製造化合物(20)之工藝,並且可以根據工藝D來進行。
(工藝H-2)消除三級丁氧基羰基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不存在溶劑的情況下或在惰性溶劑中使化合物(20)與酸反應以除去三級丁氧基羰基來製造化合物(3)之工藝,並且可以根據工藝C來進行。
(工藝I)
化合物(2)還可以藉由以下工藝I,使用化合物(2)的外消旋物作為起始物質來製造。
[化學式11] [其中X和V如上文所定義。]
(工藝I-1)引入苯甲氧基羰基
這種工藝係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堿的情況下使化合物(2)的外消旋物與氯甲酸苯甲酯反應以引入苯甲氧基羰基之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醚(如四氫呋喃和1,4-二噁烷)、水、N,N-二甲基甲醯胺、二氯甲烷、丙酮以及其混合溶劑,其中較佳的是水與丙酮的混合溶劑。
所用堿的實例包括無機堿(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氫鈉、碳酸鈉以及碳酸鉀)和有機胺(如三乙胺和二異丙基乙胺),其中較佳的是氫氧化鈉。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 常為-30℃到20℃,較佳的是-10℃到15℃。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溶劑以及堿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1到24小時。
(工藝I-2)酯化反應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堿的情況下使化合物(21)與鹵苄反應來製造化合物(22)之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根據工藝B來進行。
(工藝I-3)手性拆分
這種工藝係藉由對化合物(22)進行手性拆分來獲得化合物(22)的手性形式之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根據工藝G-5來進行。
(工藝I-4)氫化反應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使化合物(22)的手性形式與氫氣反應來獲得化合物(2)之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根據工藝E來進行。
(工藝J)
化合物(2)還可以藉由以下工藝J,使用化合物(18)作為起始物質來製造。
[化學式12]工藝J [其中X和V具有與以上相同的含義。]
(工藝J-1)引入苯甲氧基羰基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使化合物(18)與氯甲酸苯甲酯反應以便用苯甲氧基羰基置換苯甲基來獲得化合物(22)之工藝。
所用溶劑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並且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實例包括四氫呋喃、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以及其混合溶劑,其中較佳的是二氯甲烷。
反應溫度取決於起始物質和溶劑而變化,但通常為-20℃到60℃,較佳的是0℃到40℃。
反應時間取決於起始物質和溶劑而變化,但通常為30分鐘到五天,較佳的是1到24小時。
(工藝J-2)手性拆分
這種工藝係藉由對化合物(22)進行手性拆分來獲得 化合物(22)的手性形式之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根據工藝G-5來進行。
(工藝J-3)氫化反應
這種工藝係藉由在惰性溶劑中在存在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使化合物(22)的手性形式與氫氣反應來獲得化合物(2)之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根據工藝E來進行。
在上述各方法的各工藝中的反應完成後,可以根據常規方法從反應混合物中收集各工藝中的目標化合物。
例如,當整個反應混合物為液體時,如所希望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或用冰冷卻,並且在適當時用酸、堿、氧化劑或還原劑進行中和,加入不與水混溶並且不與目標化合物反應的有機溶劑(如乙酸乙酯),並且分離包含目標化合物的層。然後,加入不與所得層混溶並且不與目標化合物反應的溶劑,對包含目標化合物的層進行洗滌,並且分離該層。此外,當該層為有機層時,可以藉由用乾燥劑(如無水硫酸鎂或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來收集目標化合物。當該層為水層時,可以藉由對該層電學上脫礦質並且然後進行凍乾來收集目標化合物。
另外,當整個反應混合物為液體並且如果可能的話,僅藉由在常壓或減壓下蒸餾出除目標化合物以外的物質(如溶劑或試劑)即可收集目標化合物。
此外,當僅目標化合物沉澱為固體時,或當上述整個反應混合物為液體並且僅目標化合物在收集過程中沉澱時,可以藉由利用以下方式收集目標化合物來進一步收集 目標化合物:首先過濾,用適當有機或無機溶劑洗滌借助於過濾收集的目標化合物,並且乾燥,以便用與上述整個反應混合物為液體的情況類似的方式處理母液。
更進一步,當僅試劑或催化劑呈固體形式存在,或上述整個反應混合物為液體並且僅試劑或催化劑在收集過程中以固體形式沉澱,並且目標化合物溶解于溶液中時,可藉由以下方式收集目標化合物:首先濾出試劑或催化劑,用適當有機或無機溶劑洗滌所濾出的試劑或催化劑,合併所得洗滌物與母液,並且用與上述整個反應混合物為液體的情況類似的方式處理所得混合物。
具體來說,當反應混合物中所包含的除目標化合物以外的物質不抑制下一步驟中的反應時,反應混合物也可以在不特別分離目標化合物的情況下用於下一步驟。
可以在適當時進行再結晶、不同的色譜法以及蒸餾,以便提高藉由上述方法收集的目標化合物的純度。
典型地,當所收集的目標化合物係固體時,可以藉由再結晶來提高目標化合物的純度。在再結晶中,可使用不與目標化合物反應的單一溶劑或多種溶劑的混合物。具體地說,首先將目標化合物溶解於在室溫下或在加熱下不與該目標化合物反應的一或多種溶劑中。用冰水等冷卻所得混合物,或者在室溫下攪拌或靜置,以使得目標化合物可以從該混合物中結晶。
可藉由不同的色譜法提高所收集的目標化合物的純度。總體而言,有可能使用弱酸性矽膠,如由默克公司 (Merck KGaA)製造的矽膠(Silica gel)60(70-230目或340-400目)和由富士矽化學有限公司(Fuji Silysia Chemical Ltd.)製造的BW-300(300目)。當目標化合物為鹼性並且過強地吸附於以上矽膠上時,也可能使用NH矽膠,如由富士矽化學有限公司製造的經過丙胺塗布的矽膠(200-350目)和由山善公司(Yamazen Corporation)製造的一次性中壓製備型填充柱(Hi-Flash Amino)。當目標化合物為雙極的或必須用極性更大的溶劑(如甲醇)進行洗脫時,例如,也可能使用由NAM實驗室(NAM Laboratory)製造的NAM-200H或NAM-300H或者由YMC有限公司(YMC Co.Ltd.)製造的YMC GEL ODS-A。也可能使用如以上所述的一次性中壓製備型填充柱,該等填充柱預先用填充劑裝滿並且由山善公司、和光純藥化學工業有限公司(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百特吉(Biotage AB)或格雷斯公司(W.R.Grace & Co.)(Hi-Flash Amino)製造。可藉由使用該等矽膠,用不與目標化合物反應的一或多種溶劑洗脫目標化合物並且蒸餾出溶劑來獲得提高純度的目標化合物。
當所收集的目標化合物係液體時,還可以藉由蒸餾來提高目標化合物的純度。在蒸餾中,可以藉由在室溫下或在加熱下使目標化合物經歷減壓而蒸餾出目標化合物。
以上已描述用於製造化合物(1)的方法的代表性實例。在化合物(1)的製造中,原料化合物和不同的試劑可能形成鹽或溶劑化物,如水合物,完全取決於起始物質、 所用溶劑等而變化,並且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們不抑制該反應即可。並且,明顯地是,所用溶劑取決於起始物質、試劑等而變化,並且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不抑制反應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起始物質即可。當化合物(1)係作為游離形式獲得時,它們可以藉由常規方法被轉化成可由化合物(1)形成的鹽或該等化合物或鹽的溶劑化物。
當化合物(1)係作為鹽或溶劑化物形式獲得時,它們可藉由常規方法被轉化成化合物(1)的游離形式。
關於化合物(1)所獲得的不同的異構體(如幾何異構體、光學異構體、旋轉異構體、立體異構體以及互變異構體)可以使用常用分離手段進行純化和分離,例如,再結晶、非對映異構體鹽形成、酶拆分以及不同的色譜法(如薄層色譜法、柱色譜法以及氣相色譜法)。
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以藉由常規方法來配製,並且劑型的實例包括口服配製品(如片劑、顆粒劑、粉劑、膠囊劑以及糖漿)、注射液(用於靜脈內給藥、肌肉內給藥、皮下給藥以及腹膜內給藥)以及外用配製品(如經皮吸收配製品(如軟膏和貼片)、眼用製劑、鼻用製劑以及栓劑)。
該等固體配製品(如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以及粉劑)通常可包含0.001 wt%到99.5 wt%、較佳的是0.01 wt%到90 wt%等的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當製造口服固體配製品時,可藉由根據需要向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中加入稀釋劑、粘合劑、崩解 劑、潤滑劑、著色劑等並且藉由常規方法進行處理來製備片劑、顆粒劑、粉劑以及膠囊劑。還可以根據需要將片劑、顆粒劑、粉劑、膠囊劑等塗膜。
稀釋劑的實例包括乳糖、玉米澱粉以及微晶纖維素,粘合劑的實例包括羥丙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而崩解劑的實例包括羧甲基纖維素鈣和交聯羧甲纖維素鈉。
潤滑劑的實例包括硬脂酸鎂和硬脂酸鈣,並且著色劑的實例包括二氧化鈦。
塗膜劑的實例包括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以及甲基纖維素。
明顯地,上述任何賦形劑都不限於該等實例。
當製造注射液(用於靜脈內給藥、肌肉內給藥、皮下給藥以及腹膜內給藥)時,它們可以藉由根據需要向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中加入pH值調節劑、緩衝劑、懸浮劑、增溶劑、抗氧化劑、防腐劑(消毒劑)、張力調節劑等並且藉由常規方法進行處理來製造。還可以藉由凍乾法製備有待在使用前溶解的凍乾配製品。例如,該等注射液可以藉由靜脈內、皮下以及肌肉內給予。
pH值調節劑和緩沖劑的實例包括有機酸或無機酸和/或其鹽,懸浮劑的實例包括甲基纖維素、聚山梨醇酯80和羧甲基纖維素鈉,增溶劑的實例包括聚山梨醇酯80和聚氧化乙烯脫水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抗氧化劑的實例包括a-生育酚,防腐劑的實例包括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和對羥基苯甲酸乙酯,而張力調節劑的實例包括葡萄糖、氯化鈉以及 甘露醇;然而,明顯的是,賦形劑不限於該等實例。
該等注射液通常可包含0.000001 wt%到99.5 wt%、較佳的是0.00001 wt%到90 wt%等的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當製造外用配製品時,可以藉由向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中加入基礎材料以及根據需要的上述乳化劑、防腐劑、pH值調節劑、著色劑等並且藉由常規方法進行處理來製造經皮吸收配製品(如軟膏和貼片)、滴眼劑、滴鼻劑、栓劑等。
常規用於藥物、准藥物、化妝品等的不同的原材料可以用作基礎材料,並且實例包括以下原材料:如動物和植物油、礦物油、酯油、蠟、高級醇以及淨化水。
該等外用配製品通常可包含0.000001 wt%到99.5 wt%、較佳的是0.00001 wt%到90 wt%等的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根據本發明的藥物的劑量典型地取決於症狀、年齡、性別、體重等而變化,但如果劑量足以產生所希望的作用,就是可接受的。例如,對於成年人來說,以一天或多天期間一劑量的方式或以一天2到6個分次劑量的方式使用每天約0.1到5000 mg(較佳的是0.5到1000 mg,更佳的是1到600 mg)的劑量。
本發明還包括經過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1),並且這類化合物與化合物(1)相同,除了一或多個原子被置換為具有與自然界中通常發現的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不同的原子 質量或質量數的原子。可以合併到化合物(1)中的同位素為例如氫、碳、氮、氧、磷、氟(fluoride)、碘以及氯的同位素,並且包括2H、3H、11C、14C、13N、15O、18F、32P、35S、123I以及125I。
包含上述同位素和/或其他同位素的化合物(1)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如鹽)屬於本說明書的申請專利範圍內。本發明的經過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例如其中結合了如3H和/或14C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合物,可用於進行藥物和/或底物的組織分佈分析。3H和14C因為它們容易製備和檢測而被認為可用。同位素11C和18F被認為可用於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同位素125I被認為可用于SPECT(單光子發射電腦化斷層掃描),並且所有該等同位素都可用于腦成像。用較重同位素(如2H)進行置換可產生某些治療優點,如由於較高的新陳代謝穩定性而使得活體內半衰期增加或所要求的劑量的降低,並且因此被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有用。經過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1)可以藉由進行在以下方案和/或實例中揭露的程式,使用可容易獲得的經過同位素標記的試劑代替未經過同位素標記的試劑而均一地製備。
化合物(1)可用作化學探針以便將靶蛋白截留於生物活性低分子量化合物中。具體地說,可利用日本質譜學報(J.Mass Spectrum.Soc.Jpn.),第51卷,第5期,2003,第492-498頁或WO 2007/139149等中所述的技術,藉由將標記基團、連接物等引入與表達該化合物的活性所必需的 結構部分不同的部分中而將化合物(1)轉化成親和力色譜法探針、光親和力探針等。
用於化學探針的標記基團、連接物等的實例包括由以下(1)到(5)組成的組中所顯示的基團:(1)蛋白質標記基團,如光親和力標記基團(如苯甲醯基、二苯甲酮基、疊氮基、羰基疊氮基、二氮丙啶基、烯酮基、重氮基以及硝基)以及化學親和力基團(如酮基,其中一個a-碳原子被替換為一鹵素原子,胺基甲醯基,酯基,烷硫基,邁克爾受體,如a,ß-不飽和酮和酯,以及環氧乙烷基);(2)可裂解連接物,如-S-S-、-O-Si-O-、單糖(如葡萄糖基和半乳糖基)或二糖(如乳糖)以及可藉由酶促反應裂解的寡肽連接物;(3)採捕(fishing)標誌基團,如生物素和3-(4,4-二氟-5,7-二甲基-4H-3a,4a-二氮雜-4-硼雜-s-二環戊二烯並苯(indacen)-3-基)丙醯基;(4)可檢測標記,如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基團,如125I、32P、3H以及14C;螢光標記基團,如螢光素、若丹明、丹磺醯基、傘形酮、7-硝基呋咱基以及3-(4,4-二氟-5,7-二甲基-4H-3a,4a-二氮雜-4-硼雜-s-二環戊二烯並苯-3-基)丙醯基;化學發光基團,如螢光素和魯米諾;以及重金屬離子,如鑭系金屬離子和鐳離子;或(5)與固相載體結合的基團,如玻璃珠、玻璃床、微量滴定板、瓊脂糖珠、瓊脂糖床、聚苯乙烯珠、聚苯乙烯 床、尼龍珠以及尼龍床。
根據以上文獻中所述的方法等,藉由將選自以上(1)到(5)組成的組的標記基團等引入化合物(1)中而製備的探針可以用作化學探針來識別經過標記的蛋白質,例如,該等經過標記的蛋白質可用于尋找新穎藥物標靶。
實例
例如,可以藉由以下實例中所述的方法來製造化合物(1),並且可以藉由以下測試實例中所述的方法來證實化合物(1)的作用。然而,該等方法係說明性的,並且本發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限於以下具體實例。
當在用於證實化合物的結構的1H-NMR中使用氧化氘作為測量溶劑時,各化合物的光譜的化學位移顯示為用氧化氘的溶劑殘餘峰的化學位移(4.79)修正過的值。
(實例1)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的手性形式 [0147](實例1a)4-{[(苯甲氧基)羰基]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在冰冷卻下將4-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10 g,49.9 mmol)、N,N-二異丙基乙胺(26 ml,149 mmol)、氯甲酸苯甲酯(8.5 ml,59.5 mmol)以及二氯甲烷(經過脫水)(300 ml)混合。在室溫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一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用二氯甲烷將 其萃取三次。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3.1 g,產率78.5%)。
1H-NMR(400 MHz,CDCl3)d ppm;1.24-1.38(2H,m),1.45(9H,s),1.88-2.00(2H,br),2.80-2.94(2H,br),3.60-3.72(1H,br),3.92-4.10(2H,br),4.63-4.75(1H,m),5.09(2H,s),7.26-7.40(5H,m)。
(實例1b)N-(哌啶-4-基)胺基甲酸苯甲酯
在室溫下將實例1a中所獲得的4-{[(苯甲氧基)羰基]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13.1 g,39.2 mmol)、5 N鹽酸水溶液(40 ml,200 mmol)與甲醇(40 ml)的混合物攪拌23小時。在冰冷卻下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5 N氫氧化鈉水溶液(40 ml)。在將該混合物與乙醇一起進行共沸蒸餾的同時從該反應混合物中蒸餾出水和溶劑。向殘餘物中加入乙醇,借助於過濾除去不溶物質,並且濃縮濾液,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9.10 g,產率99.1%)。
1H-NMR(400 MHz,CDCl3)d ppm;1.31-1.42(2H,m),1.92-2.04(2H,br),2.70(2H,d,J=12 Hz),3.10(2H,d,J=12 Hz),3.56-3.68(1H,br),4.72-4.81(1H,br),5.09(2H,s),7.26-7.40(5H,m)。
(實例1c)N-[1-(2-氟戊基)哌啶-4-基]胺基甲酸苯甲酯的手性形式
在室溫下將(5S)-(-)-2,2,3-三甲基-5-苯甲基-4-咪唑烷 酮二氯乙酸(90 mg,0.259 mmol)、N-氟苯磺醯亞胺(484 mg,1.53 mmol)、2-丙醇(0.4 ml)以及四氫呋喃(經過脫水)(3.6 ml)混合。將該反應混合物冷卻到-10℃,並且然後加入戊醛(0.175 ml,1.67 mmol),接著攪拌三小時20分鐘,同時從-10℃自然升溫到室溫。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實例1b中所獲得的N-(哌啶-4-基)胺基甲酸苯甲酯(304 mg,1.3 mmol)和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600 mg,2.83 mmol),在室溫下將其攪拌15小時40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藉由過濾除去不溶物質,並且用乙酸乙酯將所得濾液萃取兩次。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的一手性形式混合物(44 mg,產率10.5%)。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4(3H,t,J=7 Hz),1.38-1.70(6H,m),1.85-2.00(2H,br),2.14-2.24(2H,m),2.35-2.48(1H,m),2.55-2.64(1H,m),2.80-3.00(2H,m),3.48-3.60(1H,m),4.59-4.72(2H,m),5.09(2H,s),7.26-7.37(5H,m)。
藉由HPLC進行光學拆分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洗脫劑:己烷/乙醇=9/1(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該所得手性形式混合物進行分析,並且觀察到滯留時間為7.30分鐘的峰(對映異構體過量:80% ee)和滯留時間為8.28分鐘的峰。
藉由與以上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另外兩批手性形式混合物。將總計三批該手性形式混合物(451 mg,1.4 mmol)溶解於乙醇(18 ml)中,並且在以下分餾條件下重複進行光學拆分,並且對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進行分餾,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318 mg)。
(分餾條件)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2 cm直徑×25 cm);洗脫劑:己烷/乙醇=9/1(v/v);流速:10 ml/min.;檢測:UV(220 nm)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4(3H,t,J=7 Hz),1.38-1.70(6H,m),1.85-2.00(2H,br),2.14-2.24(2H,m),2.35-2.48(1H,m),2.55-2.64(1H,m),2.80-3.00(2H,m),3.48-3.60(1H,m),4.59-4.72(2H,m),5.09(2H,s),7.26-7.37(5H,m)。
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所得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從而發現滯留時間為7.41分鐘並且對映異構體過量為>99% ee。
(實例1d)1-(2-氟戊基)哌啶-4-胺的手性形式
在室溫下,在氫氣氛圍下將實例1c中所獲得的N-[1-(2-氟戊基)哌啶-4-基]胺基甲酸苯甲酯的手性形式(具有較短滯留時間)(318 mg,0.986 mmol)、10% Pd/C(100 mg)以及甲醇(7 ml)的混合物攪拌兩小時。將反應容器 中的氛圍替換為氮氣,濾出10% Pd/C,並且蒸餾出溶劑,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49 mg)。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5(3H,t,J=7 Hz),1.35-1.70(4H,m),1.92-2.10(2H,br),2.20-2.32(2H,br),2.48-2.62(2H,br),2.65-2.91(2H,m),3.18-3.30(2H,br),3.31-3.42(1H,br),4.72-4.93(1H,m)。
(實例1e)(2E)-丁-2-烯酸苯甲酯
將巴豆酸(70 g,812 mmol)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467 ml)中,在氮氣下在冰浴中將其冷卻,並且加入碳酸鉀(61.6 g,447 mmol)。經20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溴苄(91.7 ml,772 mmol)。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18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使其通過Celite過濾。用水、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以及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濾過的乙酸乙酯溶液。使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並且在減壓下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42 g,產率:99.4%)。
1H-NMR(400 MHz,CDCl3)d ppm;1.87-1.90(3H,m),5.17(2H,s),5.87-5.92(1H,m),6.98-7.07(1H,m),7.26-7.39(5H,m)。
(實例1f)(3RS,4S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苯甲酯
將實例1e中所獲得的(2E)-丁-2-烯酸苯甲酯(20.5 g,116 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5 ml)中,並且在攪拌下在冰浴中對該混合物進行冷卻。加入三氟乙酸(257 μl,3.47 mmol),並且經15分鐘向反應液體中逐滴加入N-(甲氧基甲基)-N-(三甲基矽烷基甲基)苯甲胺(33.1 g,139 mmol),以便在用二氯甲烷(25 ml)洗滌的同時,內部溫度不超過62℃。將反應液體靜置直到它達到室溫為止,並且攪拌15小時。將反應液體濃縮並且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進行純化,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38 g)。
1H-NMR(400 MHz,CDCl3)d ppm;1.14(3H,d,J=6 Hz),2.18-2.22(1H,m),2.48-2.65(2H,m),2.75-2.85(2H,m),2.90-2.94(1H,m),3.54-3.66(2H,m),5.13(2H,s),7.20-7.40(10H,m)。
(實例1g)(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苯甲酯
將實例1f中所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苯甲酯(30 g,97.4 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300 ml)中,在氮氣下在攪拌下將其冷卻到-70℃。經20分鐘逐滴加入1.11 M二異丙基胺基鋰/正己烷-四氫呋喃溶液(105 ml,116 mmol),以使得內部溫度不超過-64.3℃。在-70℃下將該混合物攪拌1小時,並且然後經10分鐘逐滴加入四氫呋喃(30 ml)和溴乙酸三級丁酯(26.6 g,136 mmol),以使得內部溫度不超過-60℃。在-70℃下將該反應混合物再攪拌一小時,並且然後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此後立即用水稀釋該反應混合物並且加入乙酸乙酯。用鹽水和5 N鹽酸水溶液洗滌有機層,並且然後經硫酸鎂進行乾燥,過濾並且濃縮。藉由矽膠柱色 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藉由NH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98/2)進一步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6 g,產率:14.5%)。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6(3H,d,J=6 Hz),1.34(9H,s),2.05-2.15(2H,m),2.53(1H,d,J=17 Hz),2.91-3.00(3H,m),3.28(1H,d,J=10 Hz),3.59-3.72(2H,m),5.08-5.16(2H,m),7.19-7.39(10H,m)。
藉由一類似的方法,獲得18.1 g標題化合物。
(實例1h)(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3-二苯甲酯
將用與實例1g中類似的方式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苯甲酯(11.7 g,27.6 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17 ml)中,並且經20分鐘向該反應液體中逐滴加入氯甲酸苯甲酯(23.7 ml,166 mmol),以使得內部溫度不超過22℃。在室溫下將該混合物攪拌12小時,並且然後蒸餾出溶劑。藉由NH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9.1 g,產率:70.5%)。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4-0.90(3H,m),1.32-1.46(9H,m),2.09-2.16(1H,m),2.21-2.27(1H,m),3.04-3.14(2H,m),3.33-3.38(1H,m),3.60-3.68(1H,m),4.32(1H,t,J=12 Hz),5.07-5.20(4H,m),7.26-7.36(10H,m)。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1)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洗脫劑:己烷/乙醇=95/5(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1下對所得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並且觀察到滯留時間為8.56分鐘的峰和滯留時間為10.85分鐘的峰。
在與以上柱不同的手性柱中對分開地獲得的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2)柱:CHIRALPAK IA(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洗脫劑:己烷/乙醇=95/5(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2下對所得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並且觀察到滯留時間為6.78分鐘的峰和滯留時間為8.20分鐘的峰。
(實例1i)(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以下兩種類型的條件A或B下,對實例1h中所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3-二苯甲酯(9.1 g)重複進行光學拆分。
藉由HPLC進行光學拆分;
(分餾條件A)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2 cm直徑×25 cm);洗脫劑:己 烷/乙醇=85/15(v/v);流速:8-10 ml/min.
(分餾條件B)柱:CHIRALPAK IA(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3 cm直徑×25 cm);洗脫劑:己烷/乙醇=95/5(v/v);流速:22 ml/min.
對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進行分餾,並且然後在以下分析條件下對所得的三個批次進行分析。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洗脫劑:己烷/乙醇=95/5(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對於所有批次而言,滯留時間係9.0分鐘到9.3分鐘,並且對映異構體過量係>99% ee。
合併三個批次,將所得手性形式(4.04 g)溶解於甲醇(121 ml)中,加入10% Pd/C(0.77 g),並且將氛圍替換為氫氣。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3小時,並且然後在加入溫水(30℃到40℃,122 ml)的情況下進行攪拌,並且使沉澱的固體溶解。將Pd/C濾出後,濃縮溶劑並且乾燥,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1 g)。
1H-NMR(400 MHz,D2O)d ppm;0.97(3H,d,J=7 Hz),1.42(9H,s),2.15-2.22(1H,m),2.30(1H,d,J=17 Hz),2.93(1H,d,J=17 Hz),3.04(1H,t,J=12 Hz),3.18(1H,d,J=12 Hz),3.49(1H,dd,J=8,12 Hz),4.03(1H,d,J=12 Hz)。
(實例1j)(3S,4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40℃下將實例1i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1.8 g,7.4 mmol)、苯甲醛(1.51 ml,14.8 mmol)、乙酸(0.635 ml,11.1 mmol)、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3.14 g,14.8 mmol)以及甲醇(35 ml)的混合物加熱38小時30分鐘。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且藉由矽膠柱色譜法(ODS矽膠,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所得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如批次A(584 mg)和批次B(708 mg)。
批次A的1H-NMR(400 MHz,CDCl3)d ppm;1.02(3H,d,J=7 Hz),1.38(9H,s),2.14(1H,d,J=17 Hz),2.15-2.28(1H,br),2.97(1H,d,J=17 Hz),3.10-3.42(3H,m),4.00-4.10(1H,m),4.30-4.40(1H,br),4.46(1H,d,J=12 Hz),7.45-7.53(5H,m)。
批次B的1H-NMR:與批次A的NMR相同。
(實例1k)2-[(3S,4R)-1-苯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的手性形式
在室溫下,將實例1j中所獲得的(3S,4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300 mg,0.9 mmol)、實例1d中所獲得的1-(2-氟戊基)哌啶-4-胺的手性形式(182 mg,0.967 mmol)、三乙胺(0.376 ml,2.7 mmol)、PyBOP(656 mg,1.26 mmol)以及N,N- 二甲基甲醯胺(4.5 ml)的混合物攪拌61小時30分鐘。進一步加入三乙胺(0.207 ml,1.49 mmol)和PyBOP(360 mg,0.69 mmol),接著攪拌四小時30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將其萃取兩次。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NH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61 mg,產率35.5%)。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0.96(3H,t,J=7 Hz),1.40(9H,s),1.40-1.60(6H,m),1.82-2.09(4H,m),2.16-2.28(2H,m),2.36(1H,d,J=10 Hz),2.35-2.50(1H,m),2.56-2.67(3H,m),2.80-2.90(2H,br),3.09(1H,d,J=16 Hz),3.58-3.79(4H,m),4.59-4.80(1H,m),7.25-7.40(5H,m),8.58(1H,d,J=8 Hz)。
(實例1l)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的手性形式
在室溫下,在氫氣氛圍下,將實例1k中所獲得的2-[(3S,4R)-1-苯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的手性形式(161 mg,0.32 mmol)、20%氫氧化鈀(135 mg)以及甲醇(5 ml)的混合物攪拌15小時。將反應容器中的氛圍替換為氮氣,濾出20%氫氧化鈀,並且蒸餾出溶劑。向所得殘餘物中加入2-(溴甲基)-1-氯-3-(三氟甲基)苯(159 mg,0.581 mmol)、碳酸鉀(97 mg,0.702 mmol)以及N,N-二甲基 甲醯胺(2 ml),在45℃下將其加熱三小時15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將其萃取兩次。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NH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53 mg,產率78.9%)。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1(3H,d,J=7 Hz),0.95(3H,t,J=7 Hz),1.38-1.70(7H,m),1.39(9H,s),1.82-1.90(1H,br),1.97(1H,d,J=16 Hz),2.00-2.20(3H,m),2.31-2.45(1H,m),2.50-2.68(3H,m),2.80-2.92(3H,m),3.12(1H,d,J=16 Hz),3.57(1H,d,J=10 Hz),3.60-3.72(1H,m),3.92(1H,d,J=13 Hz),3.98(1H,d,J=13 Hz),4.56-4.74(1H,m),7.37(1H,t,J=8 Hz),7.61-7.68(2H,m),7.85(1H,d,J=8 Hz)。
(實例1m)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的手性形式
在室溫下將實例1l中所獲得的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的手性形式(153 mg,0.252 mmol)、三氟乙酸(2 ml,26.9 mmol)以及二氯甲烷(經過脫水)(2 ml)的混合物攪拌兩小時35分鐘。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且藉由矽膠柱色譜法(ODS矽膠,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所得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 物(122 mg,產率88%)。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4-1.02(6H,m),1.32-1.70(5H,m),1.82-1.90(1H,br),2.07-2.20(3H,m),2.35-2.75(8H,m),2.81-3.05(3H,m),3.19(1H,d,J=10 Hz),3.63-3.75(1H,m),3.89(1H,d,J=13 Hz),4.00(1H,d,J=13 Hz),4.56-4.76(1H,m),7.40(1H,t,J=8 Hz),7.62-7.70(2H,m),8.52(1H,d,J=7 Hz)。
(實例2)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2a)4,4-二氟-N-甲氧基-N-甲基環己烷-1-甲醯胺
將4,4-二氟環己烷-1-甲酸乙酯(1.9 g,9.88 mmol)與四氫呋喃(60 ml)的混合物冷卻到-70℃,並且加入N,O-二甲基羥胺鹽酸鹽(1.44 g,14.8 mmol)。此外,在-55℃下,經五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逐滴加入1.05 M正丙基溴化鎂(24.2 ml,25.2 mmol)以使得內部溫度不超過-35℃,並且在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使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7 g,產率83%)。
1H-NMR(400 MHz,CDCl3)d ppm;1.65-1.95(6H,br),2.13-2.30(2H,br),2.70-2.82(1H,br),3.20(3H,s),3.70(3H,s)。
(實例2b)4,4-二氟環己烷-1-甲醛
將實例2a中所獲得的4,4-二氟-N-甲氧基-N-甲基環己烷-1-甲醯胺(1.7 g,8.21 mmol)與四氫呋喃(60 ml)的混合物冷卻到-70℃,加入1.0 M二異丁基氫化鋁/甲苯溶液(9.85 ml,9.85 mmol),並且在-60℃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35分鐘。在-65℃下,進一步加入1.0 M二異丁基氫化鋁/甲苯溶液(5 ml,5 mmol),並且在-70℃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兩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2 N鹽酸水溶液,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使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的粗產物(1.4 g)。
1H-NMR(400 MHz,CDCl3)d ppm;1.72-1.92(4H,br),1.95-2.18(4H,br),2.30-2.40(1H,br),9.68(1H,s)。
(實例2c)N-{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
將實例2b中所獲得的4,4-二氟環己烷-1-甲醛的粗產物(1.4 g)與四氫呋喃(100 ml)的混合物冷卻到0℃,向其中加入N-(哌啶-4-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2.27 g,11.3 mmol),接著攪拌20分鐘。然後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2.2 g,10.4 mmol),在室溫下將其攪拌八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鹽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使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將所得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酯中並且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洗滌,並且然後蒸餾出溶劑,從而得到標題化 合物(650 mg,產率20.7%)。
1H-NMR(400 MHz,CDCl3)d ppm;1.15-2.20(17H,m),1.44(9H,s),2.70-2.85(2H,br),3.38-3.53(1H,br),4.37-4.50(1H,br)。
(實例2d)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胺
將4 N氯化氫/1,4-二噁烷溶液(11 ml,43 mmol)加入到實例2c中所獲得的N-{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650 mg,1.96 mmol)與甲醇(11 ml)的混合物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三小時。將該反應液體濃縮後,將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酯中,加入1 N氫氧化鈉水溶液,並且分離有機層。用乙酸乙酯將水層進一步萃取兩次,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並且然後蒸餾出溶劑,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419 mg,產率92%)。
1H-NMR(400 MHz,CDCl3)d ppm;1.16-1.42(7H,m),1.59-2.16(12H,m),2.58-2.68(1H,m),2.74-2.82(2H,m)。
(實例2e)(2E)-丁-2-烯酸(4-甲氧苯基)甲酯
在氮氣下,在冰浴中進行冷卻的情況下,將巴豆酸(17.2 g,200 mmol)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100 ml)中,並且加入粉末狀碳酸鉀(15.2 g,110 mmol)。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並且然後經15分鐘逐滴加入4-甲氧基氯苄(29.8 g,190 mmol)。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四小時並且在45℃下攪拌14小時。向該反應液體中加入乙酸乙酯(500 ml)和水(200 ml)。用水(100 ml×2)和鹽水(100 ml)對分開的有機層進行洗滌。用乙酸乙酯(100 ml) 萃取水層。合併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並且在減壓下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的粗產物(40.51 g,產率:98.2%)。
1H-NMR(400 MHz,CDCl3)d ppm;1.87(3H,dd,J=2,7 Hz),3.81(3H,s),5.10(2H,s),5.87(1H,dq,J=2,16 Hz),6.86-6.92(2H,m),7.00(1H,dq,J=7,16 Hz),7.28-7.34(2H,m)。
(實例2f)(3RS,4S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
藉由與實例1f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2e中所獲得的(2E)-丁-2-烯酸(4-甲氧苯基)甲酯(40.6 g,197 mmol)獲得標題化合物(57.86 g,產率:86.5%)。
1H-NMR(400 MHz,CDCl3)d ppm;1.12(3H,d,J=7 Hz),2.17-2.24(1H,m),2.46-2.62(2H,m),2.73-2.86(2H,m),2.87-2.93(1H,m),3.55(1H,d,J=13 Hz),3.63(1H,d,J=13 Hz),3.81(3H,s),5.03-5.10(2H,m),6.86-6.92(2H,m),7.21-7.35(7H,m)。
(實例2g)(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
藉由與實例1g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2f中所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56.7 g,166 mmol)獲得標題化合物(60.3 g,產率:80.1%)。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3(3H,d,J=7 Hz),1.35(9H,s),2.05-2.14(2H,m),2.51(1H,d,J=17 Hz),2.90-2.98(2H,m),3.60(1H,d,J=13 Hz),3.70(1H,d,J=13 Hz),3.81(3H,s),5.04(1H,d,J=12 Hz),5.07(1H,d,J=12 Hz),6.85-6.91(2H,m),7.19-7.34(7H,m)。
(實例2h)(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
藉由與實例1h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2g中所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21 g,46.3 mmol)獲得標題化合物(15 g,產率:65.1%)。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0-0.88(3H,m),1.38(9H,d,J=5 Hz),2.04-2.15(1H,m),2.22(1H,dd,J=3,7 Hz),3.00-3.12(2H,m),3.30-3.36(1H,m),3.57-3.67(1H,m),3.79(3H,d,J=4 Hz),4.30(1H,t,J=12 Hz),5.00-5.16(4H,m),6.82-6.86(2H,m),7.23-7.39(7H,m)。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40℃;洗脫劑:己烷/乙醇=9/1(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所得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並且觀察到滯留時間為7.14分鐘的峰和滯留時間 為9.06分鐘的峰。
(實例2i)(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
藉由HPLC(CHIRALPAK AD-H(2 cm直徑×25 cm);洗脫溶劑:己烷/乙醇=85/15;流速:8-10 ml/min.)對實例2h中所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7.2 g,14.5 mmol)重複進行光學拆分,從而得到對應於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的手性形式(2.92 g,產率:40.5%)。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40℃;洗脫劑:己烷/乙醇=9/1(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所得手性形式進行分析,發現滯留時間係7.18分鐘並且對映異構體過量係>99% ee。
(實例2j)(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氫氣氛圍下,將乙醇(50 ml)和10% Pd/C(500 mg)加入到實例2i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 甲酯(2.92 g,5.87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38小時五分鐘。將水(100 ml)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對其進行攪拌並且過濾。濃縮濾液,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37 g,產率:95.9%)。
1H-NMR(400 MHz,D2O)d ppm;1.00(3H,d,J=7 Hz),1.45(9H,s),2.16-2.37(1H,m),2.33(1H,d,J=17 Hz),2.96(1H,d,J=17 Hz),3.05-3.11(1H,m),3.22(1H,d,J=12 Hz),3.50-3.56(1H,m),4.07(1H,d,J=12 Hz)。
(實例2k)(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將2,6-二氯苯甲醛(646 mg,3.7 mmol)和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782 mg,3.7 mmol)加入到藉由實例2j的方法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600 mg,2.47 mmol)、乙酸(0.14 ml,2.47 mmol)以及甲醇(10 ml)的混合物中,並且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兩小時。進一步加入2,6-二氯苯甲醛(430 mg,2.5 mmol)和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522 mg,2.5 mmol),接著在40℃的外部溫度下攪拌10.5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二氯甲烷將其萃取五次,並且濃縮有機層。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甲醇)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的批次A(32 mg)和批次B(551 mg)。
以下示出批次A的化學位移。批次B係進行柱純化後的三個部份的組合,並且是在證實各部份的化學位移與批 次A的化學位移類似之後將它們合併。
1H-NMR(400 MHz,CDCl3)d ppm;1.01(3H,d,J=7 Hz),1.42(9H,s),2.05-2.11(1H,m),2.16-2.22(1H,m),2.65-2.69(2H,m),2.97-3.04(2H,m),3.70(1H,d,J=10 Hz),4.07-4.15(2H,m),7.22(1H,dd,J=8,9 Hz),7.35(2H,d,J=8 Hz)。
(實例2l)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k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2d中所獲得的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胺(201 mg,0.87 mmol)和實例2k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290 mg,0.72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409 mg,產率:92%)。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5-0.93(3H,m),1.15-2.14(19H,m),1.41(9H,s),2.57-2.71(4H,m),2.92(1H,t,J=10 Hz),3.12(1H,d,J=16 Hz),3.59-3.72(2H,m),3.96(2H,s),7.18(1H,t,J=8 Hz),7.33(2H,d,J=8 Hz),8.11(1H,d,J=8 Hz)。
[0173](實例2m)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m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2l 中所獲得的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409 mg,0.66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42 mg,產率:66%)。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7-0.93(3H,m),1.20-2.38(19H,m),2.62-2.71(2H,m),2.86-3.12(4H,m),3.61-3.73(2H,m),4.01-4.09(2H,m),7.29(1H,dd,J=8,9 Hz),7.43(2H,d,J=8 Hz)。
(實例3)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3a)4-[(3S,4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將4-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849 mg,4.24 mmol)、三乙胺(1.18 ml,8.48 mmol)以及PyBOP(2.21 g,4.24 mmol)加入到藉由與實例1j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S,4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942 mg,2.83 mmol)於N,N-二甲基甲醯胺(20 ml)中的溶液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將乙酸乙酯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用1 N氫氧化鈉水溶液和鹽水對其進行洗滌。使其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濃縮。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33 g,產率:91.1%)。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1.20-1.40(2H,m),1.40(9H,s),1.48(9H,s),1.78-1.88(1H,m),1.92-1.98(1H,br),1.96(1H,d,J=16 Hz),2.03-2.09(1H,m),2.36(1H,d,J=10 Hz),2.58-2.68(2H,m),2.89-2.95(2H,m),3.10(1H,d,J=16 Hz),3.59(1H,d,J=10 Hz),3.66(2H,s),3.83-4.00(3H,m),7.23-7.35(5H,m),8.65(1H,d,J=7 Hz)。
MS(ESI)m/z:538.2(M+Na)+。
(實例3b)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將20%氫氧化鈀(724 mg)加入到實例3a中所獲得的4-[(3S,4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1.33 g,2.58 mmol)於甲醇(30 ml)中的溶液中,在氫氣氛圍下將其攪拌過夜。對該反應液體進行過濾並且在減壓下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04 g,產率:94.7%)。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1.20-1.52(2H,m),1.41(9H,s),1.43(9H,s),1.80-2.10(5H,m),2.00(1H,d,J=16 Hz),2.55-2.61(1H,m),2.80-3.06(2H,m),2.92(1H,d,J=10 Hz),3.12(1H,d,J=16 Hz),3.35(1H,d,J=9 Hz),3.70(1H,d,J=10 Hz),3.80-4.00(3H,m),8.30(1H,d,J=7 Hz)。
MS(ESI)m/z:426.1(M+H)+。
(實例3c)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 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將2-(溴甲基)-1-氯-3-(三氟甲基)苯(443 mg,1.62 mmol)和碳酸鉀(244 mg)加入到實例3b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345 mg,0.811 mmol)於N,N-二甲基甲醯胺(經過脫水)(10 mL)中的溶液中,在45℃下將其攪拌六小時並且在40℃下攪拌兩天。將乙酸乙酯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用1 N氫氧化鈉水溶液和鹽水對其進行洗滌。使其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濃縮。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20 mg,產率:63.8%)。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1.13-1.18(2H,m),1.39(9H,s),1.49(9H,s),1.53-1.65(1H,m),1.76-1.86(1H,m),1.98(1H,d,J=16 Hz),2.02-2.10(1H,m),2.51(1H,d,J=10 Hz),2.60-2.80(3H,m),2.88(1H,t,J=10 Hz),3.12(1H,d,J=16 Hz),3.53(1H,d,J=10 Hz),4.09-4.25(5H,m),7.38(1H,t,J=8 Hz),7.63(2H,d,J=8 Hz),7.96(1H,d,J=8 Hz)。
MS(ESI)m/z:640.2(M+Na)+。
(實例3d)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3-[(哌啶-4-基)胺甲醯基]吡咯烷-3-基]乙酸
在冰冷卻下將三氟乙酸(8 mL)加入到實例3c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 甲酸三級丁酯(320 mg,0.518 mmol)於二氯甲烷(經過脫水)(8 mL)中的溶液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2.5小時。在減壓下濃縮該反應液體,並且藉由ODS柱色譜法(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包含標題化合物的混合物(344 mg)。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3(3H,d,J=5 Hz),1.43-1.63(2H,m),1.76-1.89(1H,m),1.92-2.00(1H,m),2.03-2.19(2H,m),2.55-2.68(2H,m),2.91-3.10(4H,m),3.25-3.36(2H,m),3.45-3.59(1H,m),3.75-4.18(3H,m),7.41-7.76(3H,m)。
MS(ESI)m/z:462.3(M+H)+。
(實例3e)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將環己-1-烯-1-甲醛(423 μl,3.73 mmol)、乙酸(300 μl)以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789 mg,3.73 mmol)加入到藉由實例3d的方法獲得的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3-[(哌啶-4-基)胺甲醯基]吡咯烷-3-基]乙酸的混合物(344 mg,0.745 mmol)於四氫呋喃(經過脫水)(10 mL)中的溶液中,接著攪拌過夜。向該反應液體中加入水和甲醇,在減壓下將其濃縮,並且藉由ODS柱色譜法(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殘餘物。將經過純化的產物溶解於二氯甲烷中,藉由加入己烷使其懸浮並且進行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80 mg,產率:43.4%)。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9(3H,d,J=7 Hz),1.23-1.38(2H,m),1.44-1.82(6H,m),1.82-1.96(1H,m),1.96-2.25(5H,m),2.30-2.45(2H,m),2.55-2.68(2H,m),2.92-3.20(5H,m),3.54(1H,d,J=10 Hz),3.64-3.78(1H,m),3.95(1H,d,J=10 Hz),4.05(1H,d,J=10 Hz),5.76(1H,s),7.47-7.52(1H,m),7.72(1H,d,J=7 Hz),7.77(1H,d,J=8 Hz)。
MS(ESI)m/z:578.3(M+Na)+。
(實例4:用於實例3的化合物的另一方法)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4a)N-[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
在室溫下,將N-(哌啶-4-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5.3 g,26.5 mmol)、1-環己烯-1-甲醛(3.5 g,31.8 mmol)、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7.29 g,34.4 mmol)、乙酸(0.5 ml)以及四氫呋喃(經過脫水)(80 ml)的混合物攪拌85小時30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和碳酸氫鈉,對其進行攪拌,並且然後用乙酸乙酯萃取兩次。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矽膠柱色譜法(NH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7.47 g,產率:95.7%)。
1H-NMR(400 MHz,CDCl3)d ppm;1.35-1.50(2H,m), 1.44(9H,s),1.51-1.65(4H,m),1.84-2.03(8H,m),2.68-2.80(4H,m),3.39-3.50(1H,m),4.38-4.48(1H,m),5.54(1H,s)。
(實例4b)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胺
在70℃下,將實例4a中所獲得的N-[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7.47 g,25.4 mmol)、5 N鹽酸水溶液(25 ml,125 mmol)以及甲醇(100 ml)的混合物攪拌1.5小時。對該反應混合物進行冰冷卻,加入5 N氫氧化鈉水溶液(25 ml,125 mmol),並且蒸餾出溶劑。向殘餘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將其萃取兩次。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並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4.73 g,產率:95.8%)。
1H-NMR(400 MHz,CDCl3)d ppm;1.30-1.50(4H,m),1.51-1.70(4H,m),1.75-2.08(8H,m),2.59-2.68(1H,m),2.72-2.88(4H,m),5.55(1H,s)。
(實例4c)(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
將實例2g中所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18 g,39.7 mmol)於二氯甲烷(85.7 ml)中的溶液調節到內部溫度為10到20℃,並且向其中加入氯甲酸苯甲酯(11.9 ml,79.4 mmol)。在回到室溫並且攪拌0.5小時之後,直接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 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所得粗產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2.89 g,產率:65.3%)。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0-0.88(3H,m),1.38(9H,d,J=5 Hz),2.04-2.15(1H,m),2.22(1H,dd,J=3,17 Hz),3.00-3.12(2H,m),3.62(1H,m),3.79(3H,d,J=4 Hz),4.30(1H,t,J=12 Hz),5.00-5.16(4H,m),6.82-6.86(2H,m),7.23-7.39(8H,m)。
(實例4d)(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
藉由HPLC(CHIRALPAK AD-H(2 cm直徑×25 cm);洗脫溶劑:己烷/乙醇=85/15;流速:8-10 ml/min.)對實例4c中所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12.7 g,26 mmol)重複進行光學拆分,從而得到對應於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的手性形式(5.7 g,產率:44.9%)。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將所得手性形式(5.3 g)分兩部分進行進一步純化,從而得到5.2 g標題化合物。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1-0.88(3H,m),3.37-3.38(9H,m),2.04-2.16(1H,m),2.19-2.25(1H,m),3.00-3.12(2H,m),3.30-3.36(1H,m),3.56-3.67(1H,m),3.75-3.79(3H,m),4.26-4.33(1H,m),5.00-5.16(4H,m),6.82-6.86(2H,m),7.27-7.37(7H,m)。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AD-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40℃;洗脫劑:己烷/乙醇=9/1(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經過純化的手性形式進行分析,發現滯留時間係7.15分鐘並且對映異構體過量係>99% ee。
(實例4e)(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
藉由HPLC(CHIRALPAK AD-H,洗脫溶劑:己烷/乙醇=85/15)對藉由與實例4c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7.8 g,16.5 mmol)重複進行光學拆分,得到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手性形式(3.3 g,產率:42.3%)。
(實例4f)(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氫氣氛圍下,將甲醇(70 ml)和10% Pd/C(600 mg)加入到藉由實例4e的方法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3.3 g,6.63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三天。將水(70 ml)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對其進行攪拌並且過濾。濃縮濾液,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15 g, 產率:71.3%)。
1H-NMR(400 MHz,D2O)與實例2j中所獲得的化合物的1H-NMR相同。
(實例4g)(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氫氣氛圍下,將甲醇(3 ml)和10% Pd/C(30 mg)加入到在實例4d中獲得並且未進行矽膠柱色譜法純化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104 mg,0.21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將水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對其進行攪拌並且過濾。濃縮濾液,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48.7 mg,產率:95.3%)。
1H-NMR(400 MHz,D2O)與實例2j中所獲得的化合物的1H-NMR相同。
(實例4h)(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氫氣氛圍下,將甲醇(100 ml)和10% Pd/C(559 mg)加入到實例4d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苯甲酯3-(4-甲氧苯基)甲酯(5.2 g,10.5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八小時15分鐘。將水(100 ml)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將其攪拌一小時並且過濾。濃縮濾液。藉由加入甲醇(25 ml)使該殘餘物與實例2j、4f以及4g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的組合(3.2 g, 13.2 mmol)懸浮並且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並且利用過濾進行收集,得到3.02 g標題化合物。
1H-NMR(400 MHz,D2O)d ppm;0.98(3H,d,J=7 Hz),1.43(9H,s),2.14-2.24(1H,m),2.31(1H,d,J=17 Hz),2.94(1H,d,J=17 Hz),3.06(1H,t,J=11 Hz),3.20(1H,d,J=12 Hz),3.51(1H,dd,J=8,12 Hz),4.05(1H,d,J=12 Hz)。
(實例4i)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將實例4b中所獲得的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胺(240 mg,1.24 mmol)、N,N-二甲基甲醯胺(3 ml)、三乙胺(344 μl,2.47 mmol)以及PyBOP(856 mg,1.64 mmol)加入到實例4h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200 mg,0.822 mmol)中,接著在45℃油浴中在加熱下攪拌1.5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使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並且濃縮。向其中加入2-(溴甲基)-1-氯-3-(三氟甲基)苯(247 mg,0.903 mmol)、碳酸鉀(170 mg,1.23 mmol)以及N,N-二甲基甲醯胺(1 ml),接著在45℃油浴中在攪拌下加熱三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用水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然後經硫酸鎂乾燥。藉由柱色譜法將所得粗產物純化兩次(NH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以及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353 mg,產率70.1%)。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1(3H,d,J=7 Hz),1.31-1.42(2H,m),1.39(9H,s),1.54-1.66(5H,m),1.81-2.09(9H,m),2.53(1H,d,J=10 Hz),2.63-2.77(5H,m),2.88(1H,t,J=10 Hz),3.11(1H,d,J=16 Hz),3.56(1H,d,J=10 Hz),3.61-3.72(1H,m),3.92(1H,d,J=13 Hz),3.98(1H,d,J=13 Hz),5.54(1H,s),7.36(1H,t,J=8 Hz),7.62(1H,d,J=4 Hz),7.64(1H,d,J=4 Hz),7.83(1H,d,J=8 Hz)。
(實例4j)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將三氟乙酸(1.5 ml,20.3 mmol)加入到實例4i中所獲得的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353 mg,0.577 mmol)於二氯甲烷(400 μl)中的溶液中,在室溫下將其攪拌兩小時。在減壓下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且藉由ODS柱色譜法(洗脫溶劑:甲醇/水)進行純化,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15 mg,產率67%)。
1H-NMR(400 MHz,CDCl3)d ppm;1.01(3H,d,J=7 Hz),1.22-1.34(2H,m),1.42-1.68(7H,m),1.79-2.07(6H,m),2.38-2.46(1H,m),2.49(1H,d,J=10 Hz),2.56(1H,d,J=14 Hz),2.67-2.82(6H,m),3.00(1H,t,J=10 Hz),3.16(1H,d,J=10 Hz),3.63-3.76(1H,m),3.88(1H,d,J=14 Hz),4.01(1H,d,J=14 Hz),5.55(1H,s),7.40(1H,t,J=8 Hz),7.64 (1H,d,J=4 Hz),7.66(1H,d,J=4 Hz),8.56(1H,d,J=8 Hz)。
比旋光度:[α]D29+37.1(c 0.11,MeOH)。
(實例5:用於實例3的化合物的另一方法)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5a)4-[(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在氫氣氛圍下,將20%氫氧化鈀(300 mg)加入到藉由與實例1g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苯甲酯(3 g,7.08 mmol)於甲醇(200 ml)中的溶液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對該反應液體進行過濾並且用甲醇進行洗滌。將約40℃的溫水加入到利用過濾收集的產物中以溶解固體,接著過濾。將該濾液與第一批濾液一起濃縮,從而得到去保護的形式(1.7 g)。
將甲醇(44 ml)、2,6-二氯苯甲醛(4.83 g,27.6 mmol)以及乙酸(1.1 ml,18.4 mmol)加入到藉由與以上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去保護的形式(4.47 g,18.4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並且加入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6.16 g,27.6 mmol),接著在40℃下在攪拌下加熱過夜。向該反應液體中加入中性緩衝液[由磷酸二氫鉀(13.65 g)、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71.6 g)以及水(1.5 l)製備], 加入乙酸乙酯和庚烷,並且對該混合物進行過濾。用乙酸乙酯萃取濾液,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並且濃縮,並且然後藉由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甲醇/乙酸乙酯)對所得粗產物進行純化,並且與利用過濾收集的產物合併,從而得到(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3.9 g)。將4-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974 mg,4.89 mmol)、N,N-二甲基甲醯胺(10 ml)、三乙胺(1.14 ml,8.13 mmol)以及PyBOP(2.54 g,4.89 mmol)加入到這種化合物(1.64 g,4.07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向該反應液體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並且然後用水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硫酸鎂乾燥。藉由柱色譜法(NH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對利用濃縮獲得的粗產物進行純化,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10 g,產率:88.1%)。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1(3H,d,J=7 Hz),1.15-1.34(2H,m),1.40(9H,s),1.49(9H,s),1.58-1.70(2H,m),1.76-1.84(1H,br),1.98(1H,d,J=16 Hz),2.03-2.13(1H,m),2.54-2.65(2H,m),2.66-2.88(2H,br),2.92(1H,t,J=10 Hz),3.11(1H,d,J=16 Hz),3.59(1H,d,J=10 Hz),3.81-3.90(1H,m),3.95(2H,s),3.90-4.07(2H,br),7.18(1H,dd,J=7,8 Hz),7.33(1H,d,J=8 Hz),8.23(1H,d,J=8 Hz)。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IA(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40℃;洗脫劑:己烷/乙醇=95/5(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所得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並且觀察到滯留時間為3.46分鐘的峰和滯留時間為6.04分鐘的峰。
(實例5b)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藉由HPLC(CHIRALPAK IA(3 cm直徑×25 cm);洗脫溶劑:己烷/乙醇=94/6;流速:22 ml/min.)對實例5a中所獲得的4-[(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2.04 g,3.49 mmol)重複進行光學拆分,從而對應地得到標題化合物(對應於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的手性形式)(859 mg,42.1%)和光學異構體(對應於具有較長滯留時間的峰的手性形式)(817 mg,40%)。
對應於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的手性形式;1H-NMR(400 MHz,CDCl3)d ppm;0.91(3H,d,J=7 Hz),1.15-1.33(2H,m),1.40(9H,s),1.49(9H,s),1.76-1.84(1H,m),1.98(1H,d,J=16 Hz),2.01-2.11(1H,m),2.57(1H,d,J=10 Hz),2.57-2.64(1H,m),2.69-2.82(2H,m),2.92(1H,t,J=10 Hz),3.11(1H,d,J=16 Hz),3.59(1H,d,J=10 Hz),3.80-4.09(2H, m),3.95(2H,s),7.18(1H,t,J=8 Hz),7.33(2H,d,J=8 Hz),8.23(1H,d,J=8 Hz)。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IA(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40℃;洗脫劑:己烷/乙醇=95/5(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分析對應於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的所得手性形式,發現滯留時間係3.44分鐘並且對映異構體過量係>99% ee。
(實例5c)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在氫氣氛圍下,將20%氫氧化鈀(75.8 mg)加入到實例5b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758 mg,1.29 mmol)於甲醇(20 ml)中的溶液中,接著在40℃下攪拌三小時。過濾該反應液體,並且濃縮濾液,得到粗產物(501 mg)。將2-(溴甲基)-1-氯-3-(三氟甲基)苯(145 mg,0.532 mmol)和碳酸鉀(53.2 mg)加入到這種粗產物(174 mg)於N,N-二甲基甲醯胺(經過脫水)(6 mL)中的溶液中,接著攪拌過夜。進一步加入2-(溴甲基)-1-氯-3-(三氟甲基)苯(145 mg,0.532 mmol) 和碳酸鉀(106 mg),接著攪拌四小時。將乙酸乙酯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用1 N氫氧化鈉水溶液和鹽水對其進行洗滌。使其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濃縮。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2 mg,產率:32.4%)。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1.12-1.18(2H,m),1.39(9H,s),1.49(9H,s),1.53-1.65(1H,m),1.76-1.86(1H,m),1.98(1H,d,J=16 Hz),2.02-2.10(1H,m),2.51(1H,d,J=10 Hz),2.61-2.81(3H,m),2.89(1H,t,J=10 Hz),3.12(1H,d,J=16 Hz),3.53(1H,d,J=10 Hz),3.80-4.10(5H,m),7.38(1H,t,J=8 Hz),7.63(2H,d,J=8 Hz),7.96(1H,d,J=8 Hz)。
MS(ESI)m/z:618.1(M+H)+。
(實例5d)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3-[(哌啶-4-基)胺甲醯基]吡咯烷-3-基]乙酸
在冰冷卻下將三氟乙酸(3 mL)加入到實例5c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82 mg,0.133 mmol)於二氯甲烷(經過脫水)(3 mL)中的溶液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2.5小時。在減壓下濃縮該反應液體,並且藉由ODS柱色譜法(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72 mg,產率:定量)。
1H-NMR(400 MHz,CD3OD)d ppm;0.90(3H,d,J=5 Hz),1.51-1.70(2H,m),1.82-1.91(1H,m),1.99-2.08(1H,m),2.12-2.23(2H,m),2.61(1H,d,J=9 Hz),2.60-2.70(2H,m),2.95-3.12(4H,m),3.25-3.36(2H,m),3.53(1H,d,J=9 Hz),3.83-3.92(1H,m),3.97(1H,d,J=13 Hz),4.07(1H,d,J=13 Hz),7.51(1H,t,J=8 Hz),7.73(1H,d,J=8 Hz),7.78(1H,d,J=8 Hz)。
MS(ESI)m/z:462.2(M+H)+。
(實例5e)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將環己-1-烯-1-甲醛(25.9 μl,0.227 mmol)、乙酸(30 μl)以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68.8 mg,0.325 mmol)加入到藉由實例5d的方法獲得的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3-[(哌啶-4-基)胺甲醯基]吡咯烷-3-基]乙酸(15 mg,0.0325 mmol)於四氫呋喃(經過脫水)(2 mL)中的溶液中,接著攪拌過夜。將水和甲醇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在減壓下對其進行濃縮,並且藉由ODS柱色譜法(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2.8 mg,產率:70.8%)。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9(3H,d,J=7 Hz),1.50-1.90(2H,m),1.83-1.95(1H,m),2.00-2.22(5H,m),2.30-2.45(2H,m),2.57-2.68(2H,m),2.92-3.14(5H,m),3.54(1H,d,J=10 Hz),3.64-3.78(1H,m),3.95(1H,d,J=13 Hz),4.05(1H,d,J=13 Hz),5.76(1H,s),7.49(1H,t,J=8 Hz),7.72(1H,d,J=8 Hz),7.77(1H,d,J=8 Hz)。
MS(ESI)m/z:556.3(M+H)+。
(實例6)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6a)(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藉由與實例1j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藉由與實例1i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360 mg,1.48 mmol)和2-氯-6-甲基苯甲醛(416 mg,2.69 mmol)獲得標題化合物(154 mg,產率27.2%)。
1H-NMR(400 MHz,CDCl3)d ppm;1.01(3H,d,J=7 Hz),1.41(9H,s),2.10(1H,d,J=17 Hz),2.15-2.23(1H,m),2.42(3H,s),2.63-2.69(2H,m),2.97(1H,t,J=10 Hz),3.01(1H,d,J=17 Hz),3.68(1H,d,J=9 Hz),4.00(2H,s),7.09-7.26(3H,m)。
(實例6b)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k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6a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154 mg,0.403 mmol)和實例4b中所獲得的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 -4-胺(110 mg,0.564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12 mg,產率94.2%)。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1.21-1.39(3H,m),1.40(9H,s),1.52-1.69(5H,m),1.81-2.12(8H,m),1.99(1H,d,J=16 Hz),2.44(3H,s),2.52(1H,d,J=10 Hz),2.61(1H,dd,J=6,9 Hz),2.68(2H,br d,J=9 Hz),2.75(2H,s),2.86(1H,t,J=10 Hz),3.10(1H,d,J=16 Hz),3.58(1H,d,J=10 Hz),3.60-3.70(1H,m),3.79(1H,d,J=13 Hz),3.84(1H,d,J=13 Hz),5.54(1H,s),7.08-7.14(2H,m),7.23-7.26(1H,m),8.00(1H,d,J=8 Hz)。
(實例6c)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m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6b中所獲得的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212 mg,0.38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140 mg,產率73.4%)。
1H-NMR(400 MHz,CD3OD)d ppm;0.93(3H,d,J=7 Hz),1.57-1.80(6H,m),1.90-2.39(8H,m),2.49(3H,s),2.61-3.38(8H,m),3.59-4.20(4H,m),5.95(1H,s),7.18-7.39(3H,m)。
(實例7)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 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7a)環戊-1-烯-1-甲醛
將高碘酸鈉(28.6 g,134 mmol)與水(250 ml)的混合物加入到1,2-環己二醇(12 g,103 mmol)與二乙醚(150 ml)的混合物中,在室溫下將其攪拌35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20%氫氧化鉀水溶液(40 ml,206 mmol),在室溫下將其攪拌兩小時。用二乙醚將該反應混合物萃取兩次。使有機層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6.1 g,產率61.6%)。
1H-NMR(400 MHz,CDCl3)d ppm;1.96-2.04(2H,m),2.50-2.57(2H,m),2.58-2.66(2H,m),6.87-6.90(1H,m),9.80(1H,s)。
(實例7b)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3e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3d中所獲得的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3-[(哌啶-4-基)胺甲醯基]吡咯烷-3-基]乙酸(334 mg,0.723 mmol)、實例7a中所獲得的環戊-1-烯-1-甲醛(209 mg,2.17 mmol)、乙酸(300 μl)以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460 mg,2.17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88 mg,產率:73.5%)。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9(3H,d,J=7 Hz),1.24-1.35(2H,m),1.50-1.66(2H,m),1.70-1.78(1H, m),1.85-1.99(3H,m),2.11-2.22(2H,m),2.29-2.42(4H,m),2.61(1H,d,J=10 Hz),2.60-2.68(1H,m),2.91-3.02(2H,m),3.07(1H,d,J=16 Hz),3.54(1H,d,J=10 Hz),3.64-3.78(1H,m),3.95(1H,d,J=14 Hz),4.05(1H,d,J=14 Hz),5.74(1H,s),7.50(1H,t,J=8 Hz),7.71(1H,d,J=8 Hz),7.78(1H,d,J=8 Hz)。
MS(ESI)m/z:564.3(M+Na)+。
(實例8)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8a)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k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藉由與實例6a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175 mg,0.458 mmol)和4-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137 mg,0.684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37 mg,產率91.7%)。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8 Hz),1.15-1.30(2H,m),1.40(9H,s),1.49(9H,s),1.58-1.68(2H,m),1.78-1.88(1H,br),1.99(1H,d,J=8 Hz),2.05-2.11(1H,m),2.42(3H,s),2.50(1H,d,J=10 Hz),2.60-2.66(1H,m),2.70-2.81(2H,br),2.85(1H,t,J=10 Hz),3.10(1H,d, J=16 Hz),3.55(1H,d,J=10 Hz),3.74-4.10(4H,m),7.07-7.15(2H,m),7.22-7.27(1H,m),8.14(1H,d,J=8 Hz)。
(實例8b)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在室溫下,將實例8a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237 mg,0.42 mmol)、三氟乙酸(2.3 ml,31 mmol)以及二氯甲烷(經過脫水)(2.3 ml)的混合物攪拌三小時30分鐘。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且向所得殘餘物中加入實例7a中所獲得的環戊-1-烯-1-甲醛(121 mg,1.26 mmol)、三乙胺(0.176 ml,1.26 mmol)以及四氫呋喃(5 ml),接著攪拌35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267 mg,1.26 mmol),在室溫下將其攪拌13小時。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且藉由矽膠柱色譜法(ODS矽膠,洗脫溶劑:水/甲醇)將所得殘餘物純化兩次,得到標題化合物(88 mg,產率42.9%)。
1H-NMR(400 MHz,CD3OD)d ppm;0.92(3H,d,J=7 Hz),1.50-1.68(2H,br),1.74-1.83(1H,br),1.88-2.00(3H,m),2.19-2.30(2H,m),2.31-2.43(6H,m),2.48(3H,s),2.62-2.72(2H,m),2.90-3.09(4H,m),3.25-3.40(2H,m),3.61(1H,d,J=10 Hz),3.66-3.78(1H,m),3.89-4.06(2H,m),5.73(1H,s),7.14-7.20(2H,m),7.25-7.30(1H,m)。
(實例9)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9a)N-[(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
將1-環己烯-1-甲醛(1.48 ml,13 mmol)加入到(3S)-(-)-3-(三級丁氧基羰基胺基)吡咯烷(2.0 g,10.8 mmol)、乙酸(1.24 ml,21.6 mmol)以及四氫呋喃(經過脫水)(27 ml)的混合物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並且然後加入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4.58 g,21.6 mmol),並且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17小時45分鐘。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並且蒸餾出溶劑。藉由NH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3 g,產率:42.9%)。
1H-NMR(400 MHz,CDCl3)d ppm;1.44(9H,s),1.50-1.65(5H,m),1.95-2.03(4H,br),2.17-2.29(2H,m),2.40-2.55(2H,m),2.65-2.74(1H,m),2.84-2.94(2H,m),4.10-4.19(1H,br),4.77-4.87(1H,br),5.56(1H,br s)。
(實例9b)(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胺
在冰冷卻下,對實例9a中所獲得的N-[(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1.3 g,4.64 mmol)與乙醇(9.2 ml)的混合物進行攪拌,加入5 N鹽酸水溶液(9.28 ml,46.4 mmol),並且在室溫下將該反應 混合物攪拌14小時30分鐘。在冰冷卻下攪拌該反應混合物,加入5 N氫氧化鈉水溶液(9.28 ml,46.4 mmol),並且蒸餾出溶劑。向殘餘物中加入乙醇,將沉澱的固體濾出,並且蒸餾出濾液中的溶劑。再向殘餘物中加入乙醇,將沉澱的固體濾出,並且蒸餾出濾液中的溶劑,得到標題化合物(0.8 g,產率95.6%)。
1H-NMR(400 MHz,CD3OD)d ppm;1.50-1.68(6H,m),1.90-2.05(3H,m),2.14-2.23(1H,m),2.28-2.32(1H,m),2.43-2.49(1H,m),2.63-2.73(2H,m),2.91-2.98(2H,m),3.44-3.50(1H,m),5.62(1H,br s)。
(實例9c)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k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9b中所獲得的(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胺(169 mg,0.94 mmol)和實例2k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290 mg,0.72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36 mg,產率58%)。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1(3H,d,J=7 Hz),1.41(9H,s),1.50-1.63(6H,m),1.87-2.14(6H,m),2.20-2.25(1H,m),2.33-2.40(1H,m),2.51-2.67(4H,m),2.79-2.94(3H,m),3.11(1H,d,J=16 Hz),3.62(1H,d,J=10 Hz),3.92-4.02(2H,m),4.28-4.38(1H,m),5.74(1H,br s), 7.17(1H,dd,J=7,8 Hz),7.32(2H,d,J=8 Hz),8.30(1H,d,J=7 Hz)。
(實例9d)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m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9c中所獲得的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236 mg,0.42 mmol)獲得標題化合物(173 mg,產率81%)。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9(3H,d,J=7 Hz),1.55-1.67(4H,m),1.73-1.84(1H,m),1.92-2.32(7H,m),2.58-2.68(2H,m),2.74-2.85(2H,m),2.96-3.15(4H,m),3.20-3.34(2H,m),3.61(1H,d,J=10 Hz),4.00-4.08(2H,m),4.18-4.27(1H,m),5.74(1H,br s),7.29(1H,dd,J=7,9 Hz),7.40-7.44(2H,m)。
(實例10)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10a)1-己基哌啶-4-胺
藉由與US2005/0222175 A1以及實例4a和4b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來獲得標題化合物。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0(3H,t,J=7 Hz),1.05-1.45(12H,m),1.73(2H,d,J=6 Hz),1.88(2H,t,J=6 Hz),2.21(2H,dd,J=6,8 Hz),2.52-2.62(1H,m),2.79(2H,d,J=12 Hz)。
(實例10b)3-氯-2-甲基苯甲酸甲酯
將碘甲烷(1.96 ml,31.5 mmol)加入到3-氯-2-甲基苯甲酸(3.58 g,21 mmol)、碳酸鉀(5.8 g,42 mmol)以及N,N-二甲基甲醯胺(35.9 ml)的混合物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30分鐘。將水和乙酸乙酯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並且對有機層進行萃取。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以及鹽水按順序洗滌有機層,並且然後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並濃縮。藉由矽膠柱色譜法(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3.67 g,產率:97%)。
1H-NMR(400 MHz,CDCl3)d ppm;2.60(3H,s),3.91(3H,s),7.13-7.21(1H,m),7.50(1H,dd,J=1,8 Hz),7.70(1H,dd,J=1,8 Hz)。
(實例10c)2-(溴甲基)-3-氯苯甲酸甲酯
在氮氣流下,在90℃油浴中對實例10b中所獲得的3-氯-2-甲基苯甲酸甲酯(1 g,5.42 mmol)、四氯化碳(13.3 ml)、N-溴丁二醯亞胺(1.06 g,5.96 mmol)以及過氧苯甲醯(3.5 mg,0.0108 mmol)的懸浮液進行加熱。三小時45分鐘後,加熱完畢,並且用水、乙酸乙酯以及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稀釋該混合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經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並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43 g,產率:100%)。
1H-NMR(400 MHz,CDCl3)d ppm;4.00(3H,s),5.12 (2H,s),7.32(1H,t,J=8 Hz),7.58(1H,dd,J=2,8 Hz),7.86(1H,dd,J=2,8 Hz)。
(實例10d)[2-(溴甲基)-3-氯苯基]甲醇
在氮氣氛圍下,將二氯甲烷(10 ml)加入到實例10c中所獲得的2-(溴甲基)-3-氯苯甲酸甲酯(500 mg,1.9 mmol)中,在-78℃下加入1.04 M二異丁基氫化鋁/正己烷溶液(4.57 ml,4.75 mmol),接著攪拌一小時。加入飽和羅謝爾鹽水溶液以及三級丁基甲基醚,接著用三級丁基甲基醚進行萃取。用鹽水洗滌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並且然後允許穿過矽膠墊。濃縮洗脫液,得到標題化合物(440 mg,產率98.3%)。
1H-NMR(400 MHz,CDCl3)d ppm;1.82(1H,t,J=6 Hz),4.78(2H,s),4.85(2H,d,J=5 Hz),7.25-7.28(1H,m),7.31-7.40(2H,m)。
(實例10e)2-(溴甲基)-3-氯苯甲醛
將二氯甲烷(15 ml)和二氧化錳(1.69 g,19.4 mmol)加入到實例10d中所獲得的[2-(溴甲基)-3-氯苯基]甲醇(440 mg,1.87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另外加入二氧化錳(1.2 g,13.8 mmol),接著在40℃下在攪拌下加熱2.5小時。使該反應混合物濾過Celite並且用乙酸乙酯進行洗滌。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並且藉由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99/1->90/10)純化所得粗產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89 mg,產率66.2%)。
1H-NMR(400 MHz,CDCl3)d ppm;5.13(2H,s),7.48(1H,t,J=8 Hz),7.66(1H,dd,J=1,8 Hz),7.77(1H,dd,J=1,8 Hz),10.23(1H,s)。
(實例10f)2-(溴甲基)-1-氯-3-(二氟甲基)苯
在氮氣氛圍下,將二氯甲烷(10 ml)加入到實例10e中所獲得的2-(溴甲基)-3-氯苯甲醛(289 mg,1.24 mmol)中,在0℃下加入[雙(2-甲氧基乙基)胺基]三氟化硫(457 μl,2.48 mmol),接著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在0℃下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用二乙醚對其進行萃取。用鹽水洗滌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並且然後濃縮。藉由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99/1->95/5)純化所得粗產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38.3 mg,產率75.2%)。
1H-NMR(400 MHz,CDCl3)d ppm;4.74(2H,s),6.93(1H,t,J=55 Hz),7.37(1H,t,J=8 Hz),7.53(2H,t,J=8 Hz)。
(實例10g)(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氫氣氛圍下,將20%氫氧化鈀(500 mg)加入到藉由與實例1g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苯甲酯(8.35 g,19.7 mmol)於甲醇(200 ml)中的溶液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對該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並且在50℃下用熱水充分洗滌濾紙上的鈀。將濾液濃縮,並且與甲醇和甲苯一起充分進行共沸蒸餾,從而得到白色固體 (3.92 g)。向其中加入甲醇(20 ml)、2,6-二氯苯甲醛(5.64 g,32.2 mmol)、乙酸(966 μl,16.1 mmol)以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6.82 g,32.2 mmol),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在50℃熱水浴中,在攪拌下將該反應混合物再加熱三小時。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中性緩衝液[由磷酸二氫鉀(13.65 g)、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71.6 g)以及水(1.5 L)製備]和乙酸乙酯,並且濾出固體。用乙酸乙酯洗滌濾紙上的固體,從而得到呈白色固體狀的標題化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濾液,並且然後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濃縮,藉由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甲醇/乙酸乙酯)進行純化,並且與濾紙上的固體合併,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3.77 g,產率58.2%)。
1H-NMR(400 MHz,CDCl3)d ppm;1.01(3H,d,J=7 Hz),1.42(9H,s),2.09(1H,d,J=16 Hz),2.14-2.24(1H,m),2.62-2.69(2H,m),2.99(1H,t,J=10 Hz),3.02(1H,d,J=10 Hz),3.71(1H,d,J=10 Hz),4.08(1H,d,J=12 Hz),4.12(1H,d,J=12 Hz),7.21(1H,d,J=8 Hz),7.23(1H,d,J=8 Hz),7.37(1H,d,J=8 Hz)。
(實例10h)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將實例10a中所獲得的1-己基哌啶-4-胺(894 mg,4.85 mmol)、三乙胺(1.04 ml,7.46 mmol)、N,N-二甲基甲醯胺(10 ml)以及PyBOP(2.52 g,4.85 mmol)加入到實 例10g中所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1.5 g,3.73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用水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硫酸鈉乾燥。將其濃縮,並且藉由柱色譜法(NH矽膠,洗脫溶劑: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粗產物,得到白色固體(1.85 g)。藉由HPLC(CHIRALPAK IA(3 cm直徑×25 cm);洗脫溶劑:乙醇/己烷=6/94;流速:20 ml/min.)對其進行光學拆分,得到對應於具有較短滯留時間的峰的手性形式(875 mg)。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PAK IA(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15 cm);40℃;洗脫劑:己烷/乙醇=9/1(v/v);流速:1 ml/min.;檢測:UV(210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所得手性形式進行分析,發現滯留時間係4.85分鐘並且對映異構體過量係>99% ee。
(實例10i)2-[(3S,4R)-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在氫氣氛圍下,將甲醇(10 ml)和20%氫氧化鈀(50 mg)加入到實例10h中所獲得的250 mg的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 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兩小時。過濾該反應混合物,並且濃縮濾液,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80 mg)。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5-0.90(3H,m),1.04(3H,d,J=6 Hz),1.25-1.35(5H,m),1.42(9H,s),1.78-2.10(6H,m),2.26-2.50(4H,m),2.88-3.05(3H,m),3.23(1H,d,J=13 Hz),3.29-3.54(5H,m),3.55-3.67(1H,m),4.17(1H,d,J=13 Hz),4.27-4.40(1H,br),7.82-7.92(1H,br)。
(實例10j)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將N,N-二甲基甲醯胺(400 μl)、實例10f中所獲得的2-(溴甲基)-1-氯-3-(二氟甲基)苯(24.9 mg,0.0976 mmol)和碳酸鉀(20.2 mg,0.146 mmol)加入到實例10i中所獲得的2-[(3S,4R)-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20 mg,0.0488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和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經硫酸鎂乾燥。將其濃縮,並且藉由柱色譜法(NH矽膠,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98/2->80/20)純化所得粗產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4.4 mg,產率50.2%)。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7-0.94(6H,m),1.22-1.35(6H,m),1.40(9H,s),1.40-1.49(2H,m), 1.68-1.76(1H,m),1.77-2.12(7H,m),2.24-2.28(2H,m),2.54(1H,d,J=10 Hz),2.59-2.63(1H,m),2.74-2.88(3H,m),3.13(1H,d,J=16 Hz),3.61(1H,d,J=10 Hz),3.61-3.72(1H,m),3.91(1H,d,J=13 Hz),3.95(1H,d,J=13 Hz),6.96(1H,t,J=55 Hz),7.35(1H,t,J=8 Hz),7.54(2H,d,J=8 Hz),7.65(1H,d,J=8 Hz)。
(實例10k)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m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藉由與實例10j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25 mg,0.0428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13.9 mg,產率61.5%)。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2-0.90(3H,m),0.93(3H,d,J=7 Hz),1.23-1.34(6H,m),1.52-1.64(2H,m),1.76-1.98(4H,m),2.22-2.44(4H,m),2.50-2.78(5H,m),2.91(1H,t,J=8 Hz),3.22-3.35(1H,br),3.36-3.43(1H,m),3.70-3.82(1H,m),3.92(1H,d,J=14 Hz),3.96(1H,d,J=14 Hz),7.21(1H,t,J=55 Hz),7.30(1H,t,J=8 Hz),7.48(1H,d,J=8 Hz),7.55(1H,d,J=8 Hz),8.92-9.08(1H,br)。
(實例11)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11a)(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將甲醇(3 ml)、2,6-二氯苯甲醛(431 mg,2.46 mmol)、乙酸(73.8 μl,1.23 mmol)以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521 mg,2.46 mmol)加入到藉由與實例1i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300 mg,1.23 mmol)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兩天。向該系統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對其進行萃取,並且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並且濃縮。藉由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所得粗產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80 mg)。另一方面,在分層後將水層濃縮,並且藉由ODS柱色譜法(洗脫溶劑,甲醇/水)進行純化來回收(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120 mg)。藉由使用回收的原料再次進行類似的反應來獲得標題化合物(42.7 mg),並且與第一批標題化合物(180 mg)合併。
1H-NMR(400 MHz,CDCl3)被證實與實例10g中所獲得的化合物的1H-NMR相同。
(實例11b)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k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11a中所獲得的(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222 mg,0.55 mmol)和實例4b中所獲得的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胺(150 mg,0.772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74 mg,產率85.8%)。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1(3H,d,J=8 Hz),1.31-1.50(2H,m),1.42(9H,s),1.52-1.72(5H,m),1.81-2.12(9H,m),2.55-2.70(4H,m),2.75(2H,s),2.92(1H,t,J=10 Hz),3.12(1H,d,J=16 Hz),3.60-3.72(2H,m),3.96(2H,s),5.54(1H,s),7.18(1H,t,J=8 Hz),7.33(2H,d,J=8 Hz),8.09(1H,d,J=8 Hz)。
(實例11c)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m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11b中所獲得的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274 mg,0.474 mmol)獲得標題化合物(169 mg,產率68.2%)。
1H-NMR(400 MHz,CD3OD)d ppm;0.89(3H,d,J=7 Hz),1.56-1.75(6H,m),1.78-1.94(2H,m),2.00-2.26(6H,m),2.36-2.48(2H,m),2.60-2.64(1H,m),2.68(1H,d,J=10 Hz),2.95-3.19(6H,m),3.62(1H,d,J=10 Hz),3.68-3.80(1H,br),3.99-4.07(2H,m),5.76(1H,s),7.29(1H,t,J=8 Hz),7.43(2H,d,J=8 Hz)。
(實例12)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 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12a)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
將實例3b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375 mg,0.881 mmol)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7 ml)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鉀(304 mg,2.2 mmol)和藉由與實例10f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2-(溴甲基)-1-氯-3-(二氟甲基)苯(450 mg,1.76 mmol),並且在45℃油浴中將該混合物加熱兩小時。使該反應混合物在乙酸乙酯與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之間分層。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將分開的有機層洗滌三次,經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並且濃縮。藉由矽膠柱色譜法(矽膠,洗脫溶劑:庚烷/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332 mg,產率:62.8%)。
1H-NMR(400 MHz,CDCl3)d ppm;0.92(3H,d,J=7 Hz),1.13-1.74(3H,m),1.39(9H,s),1.49(9H,s),1.75-1.87(1H,m),2.00(1H,d,J=16 Hz),2.04-2.15(1H,m),2.52(1H,d,J=10 Hz),2.56-2.83(3H,m),2.86(1H,t,J=10 Hz),3.12(1H,d,J=10 Hz),3.57(1H,d,J=10 Hz),3.80-4.16(3H,m),3.90(1H,d,J=13 Hz),3.96(1H,d,J=13 Hz),6.93(1H,t,J=55 Hz),7.37(1H,t,J=8 Hz),7.55(2H,d,J=8 Hz),7.77(1H,d,J=8 Hz)。
(實例12b)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將實例12a中所獲得的4-[(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醯胺基]哌啶-1-甲酸三級丁酯(332 mg,0.553 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3.0 mL)中,向其中加入三氟乙酸(3.0 ml),並且然後將該混合物留置於室溫下。在兩小時30分鐘之後,將該反應液體濃縮並且與二氯甲烷一起共沸蒸餾兩次,從而得到中間物。將186 mg所得中間物(372 mg)溶解於四氫呋喃(5 ml)中,加入三乙胺(116 μl,0.831 mmol)和環己-1-烯-1-甲醛(91.5 mg,0.831 mmol),並且將該混合物留置於室溫下。30分鐘之後,向其中加入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176 mg,0.831 mmol),並且在室溫下攪拌該混合物。10小時50分鐘之後,將該混合物濃縮。藉由矽膠柱色譜法(ODS,洗脫溶劑:水/甲醇)純化殘餘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80 mg)。
1H-NMR(400 MHz,CD3OD)d ppm;0.90(3H,d,J=7 Hz),1.57-1.75(6H,m),1.83-1.96(2H,m),2.02-2.13(4H,m),2.15-2.27(1H,m),2.27(1H,d,J=16 Hz),2.46-2.65(3H,m),2.61(1H,d,J=10 Hz),2.95(1H,t,J=9 Hz),2.97(1H,d,J=16 Hz),3.03-3.16(2H,m),3.20-3.27(2H,m),3.50(1H,d,J=10 Hz),3.74-3.83(1H,m),3.98(1H,d,J=13 Hz),4.02(1H,d,J=13 Hz),5.78-5.86(1H,br),7.26(1H,t,J=55 Hz), 7.42(1H,t,J=8 Hz),7.60(2H,d,J=8 Hz)。
(實例13)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2b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使用實例12b中所獲得的中間物(186 mg)和實例7a中所獲得的環戊-1-烯-1-甲醛(79.9 mg,0.831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76 mg)。
1H-NMR(400 MHz,CD3OD)d ppm;0.90(3H,d,J=7 Hz),1.58-1.75(2H,m),1.80-2.00(4H,m),2.15-2.27(1H,m),2.47(1H,d,J=16 Hz),2.32-2.42(4H,m),2.46-2.65(3H,m),2.62(1H,d,J=10 Hz),2.95(1H,t,J=9 Hz),2.99(1H,d,J=16 Hz),3.03-3.16(2H,m),3.36-3.43(2H,m),3.51(1H,d,J=10 Hz),3.73-3.82(1H,m),3.98(1H,d,J=13 Hz),4.03(1H,d,J=13 Hz),5.78-5.83(1H,br),7.25(1H,t,J=55 Hz),7.43(1H,t,J=8 Hz),7.61(2H,d,J=8 Hz)。
(實例14)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實例14a)1-(環己基甲基)哌啶-4-胺
藉由與US2005/0222175 A1以及實例4a和4b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來獲得標題化合物。
1H-NMR(400 MHz,CDCl3)d ppm:0.77-0.87(2H,m),1.11-1.49(8H,m),1.61-1.80(5H,m),1.97(2H,t,J=12 Hz), 2.14(2H,d,J=7 Hz),2.50-2.64(1H,m),2.96(2H,d,J=12 Hz)。
(實例14b)2-[(3S,4R)-1-苯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k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1j中所獲得的(3S,4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200 mg,0.6 mmol)和實例14a中所獲得的1-(環己基甲基)哌啶-4-胺(141 mg,0.72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250 mg,產率:81.4%)。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0-0.98(2H,m),0.92(3H,d,J=7 Hz),1.07-2.15(17H,m),1,58(9H,s),1.95(1H,d,J=16 Hz),2.10(1H,d,J=7 Hz),2.36(1H,d,J=10 Hz),2.55-2.83(4H,m),3.08(1H,d,J=16 Hz),3.59(1H,d,J=10 Hz),3.63-3.77(1H,m),3.64(1H,d,J=13 Hz),3.69(1H,d,J=13 Hz),7.21-7.36(5H,m),8.56(1H,d,J=8 Hz)。
(實例14c)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
藉由與實例11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14b中所獲得的2-[(3S,4R)-1-苯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250 mg,0.489 mmol)和藉由與實例10f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2-(溴甲基)-1-氯-3-(二氟甲基)苯(250 mg,0.978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198 mg,產率:67.9%)。
1H-NMR(400 MHz,CDCl3)d ppm;0.78-0.97(2H,m),0.91(3H,d,J=7 Hz),1.08-2.13(18H,m),1.40(9H,s),2.00(1H,d,J=17 Hz),2.05(1H,d,J=7 Hz),2.54(1H,d,J=10 Hz),2.61(1H,dd,J=6,10 Hz),2.66-2.77(2H,m),2.85(1H,t,J=10 Hz),3.60(1H,d,J=17 Hz),3.58-3.72(1H,m),3.92(1H,d,J=13 Hz),3.96(1H,d,J=13 Hz),6.97(1H,t,J=55 Hz),7.36(1H,t,J=8 Hz),7.51-7.58(2H,m),7.62(1H,d,J=8 Hz)。
(實例14d)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藉由與實例1m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由實例14c中所獲得的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三級丁酯(194 mg,0.325 mmol)來獲得標題化合物(140 mg,產率:79.8%)。
1H-NMR(400 MHz,CD3OD)d ppm;0.90(3H,d,J=7 Hz),0.93-1.06(2H,m),1.16-1.40(4H,m),1.62-1.83(8H,m),1.85-1.98(2H,m),2.17-2.28(1H,m),2.29(1H,d,J=16 Hz),2.41-2.50(1H,m),2.56-2.80(4H,m),2.90-2.99(2H,m),3.10-3.25(2H,m),3.49(1H,d,J=10 Hz),3.76-3.86(1H,m),3.97(1H,d,J=13 Hz),4.01(1H,d,J=13 Hz),7.28(1H,t,J=55 Hz),7.42(1H,t,J=8 Hz),7.56-7.63(2H,m)。
(參考實例1)(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 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3-二苯甲酯 (參考實例1a)(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藉由與實例2e到2g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44.7 g(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將這種化合物的一部分(20 g,44.1 mmol)溶解於甲醇(316 ml)中,加入10% Pd/C(3.93 g),並且將氛圍替換為氫氣。在室溫下將該混合物攪拌過夜,並且然後在加入溫水(36℃,160 ml)的情況下攪拌30分鐘,並且使沉澱的固體溶解。濾出Pd/C,然後濃縮濾液以使得剩餘約20到40 ml水,並且向包含水的渾濁殘餘物中加入甲醇(80 ml),將其攪拌30分鐘。將沉澱的固體濾出(批次A)。以下示出批次A的1H-NMR。
藉由一類似的方法,使用(3RS,4SR)-1-苯甲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21 g,46.3 mmol)獲得批次B。在證實批次B的1H-NMR與批次A的1H-NMR相同之後,合併批次A與批次B,並且乾燥,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9.91 g)。
1H-NMR(400 MHz,D2O)d ppm;0.97(3H,d,J=6 Hz),1.42(9H,s),2.12-2.24(1H,m),2.29(1H,d,J=17 Hz),2.93(1H,d,J=17 Hz),3.04(1H,t,J=12 Hz),3.18(1H,d,J=12 Hz),3.49(1H,dd,J=8,12 Hz),4.03(1H,d,J=12 Hz)。
(參考實例1b)(3RS,4SR)-1-[(苯甲氧基)羰基]-3-[2-(三 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在冰冷卻(0到1℃)下,在攪拌下將2 N氫氧化鈉水溶液(20.2 ml)加入到參考實例1a中所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9.84 g,40.5 mmol)、丙酮(39 ml)以及水(49 ml)的混合物中,並且藉由攪拌45分鐘來溶解該反應混合物。在冰冷卻(0到1℃)下,在攪拌下經20分鐘將氯甲酸苯甲酯(6.35 ml,44.5 mmol)和2 N氫氧化鈉水溶液(22.3 ml)同時逐滴加入到內部溫度為3.5℃或更低的該反應混合物中。在冰浴中攪拌該反應液體並且逐漸回到室溫。在室溫下將其攪拌過夜。在冰冷卻(內部溫度:約15℃)下,在攪拌下將1 N氫氧化鈉水溶液(10 ml)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並且將該混合物調節到pH12。使這種反應液體回到室溫並且藉由加入乙醚而洗滌三次。藉由在冰冷卻(內部溫度:5℃或更低)下,在攪拌下按順序加入2 N鹽酸水溶液(20.2 ml)和1 N鹽酸水溶液(13 ml)將水層調節到pH2到3。使水層回到室溫,並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並且然後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並且濃縮。將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酯中,用水洗滌四次並且然後用鹽水洗滌,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並且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4.53 g,產率:95.1%)。
1H-NMR(400 MHz,CDCl3)d ppm;1.02(3H,t,J=8 Hz),1.42(9H,s),2.14-2.22(1H,m),2.27(1H,d,J=17 Hz),3.04(1H,d,J=5,17 Hz),3.12-3.19(1H,m),3.35(1H,dd,J=7,12 Hz),3.65-3.72(1H,m),4.29(1H,dd,J=7,12 Hz),5.09-5.19(2H,m),7.26-7.38(5H,m)。
(參考實例1c)(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1,3-二甲酸1,3-二苯甲酯
在冰冷卻(內部溫度:3到7℃)下,在攪拌下將苄溴(4.48 ml,37.7 mmol)加入到參考實例1b中所獲得的(3RS,4SR)-1-[(苯甲氧基)羰基]-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14.5 g,38.5 mmol)、碳酸鉀(10.6 g,77 mmol)以及N,N-二甲基甲醯胺(50 ml)的混合物中,並且將該混合物攪拌一小時,回到室溫並且攪拌過夜。將水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用乙酸乙酯將其萃取三次。合併該等有機層,按順序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五次)、水(兩次)以及鹽水進行洗滌,並且然後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並且濃縮,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17.67 g,產率:98.2%)。
1H-NMR(400 MHz,CDCl3)d ppm;0.84-0.89(3H,m),1.36-1.39(9H,m),2.09-2.18(1H,m),2.24(1H,dd,J=3,17 Hz),3.04-3.13(2H,m),3.35(1H,dd,J=8,12 Hz),3.59-3.68(1H,m),4.32(1H,t,J=12 Hz),5.06-5.20(4H,m),7.29-7.36(10H,m)。
(參考實例2)(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參考實例2a)(3R,4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的(-)-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
將藉由與實例2f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分開地獲得的(3RS,4RS)-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1000 mg,2.946 mmol)溶解于甲基異丁基酮(4 ml)中,並且加入(-)-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1055 mg)並且溶解。將由藉由與實例2f的方法類似的方法分開地獲得的(3RS,4RS)-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和(-)-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獲得的晶體加入到所得溶液中作為晶種,並且濾出所得沉澱物,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757 mg,產率:36.8%)。將乙醇(3.02 mL)加入到755 mg所得固體中,將其加熱並且溶解,並且然後加入三級丁基甲基醚(6.04 mL)。濾出所得沉澱物,得到呈晶體狀的標題化合物(658 mg,產率:87.2%)。
將藉由與實例2f中所述的方法類似的方法分開地獲得的(3RS,4RS)-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150.0 g,441 mmol)溶解于甲基異丁基酮(600 ml)中,並且加入(-)-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157.0 g)並且在攪拌下溶解。將藉由前一段中所述的方法獲得的(3R,4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加入到所得溶液中作為晶種(7.5 mg),接著攪拌18小時18分鐘。濾出沉澱的固體並且用甲基異丁基酮(150 ml)洗滌。在50℃下,在減壓下乾燥所得固體,得到標題化合物(152.07 g,產率:49.4%)。將乙醇(600 ml)加入到150.00 g所得固體中,在攪拌下將其加熱到80℃,並且證實固體溶解,此後停止加熱。停止加熱 後五十九分鐘,經九分鐘加入三級丁基甲基醚(300 ml);再過六分鐘後,加入晶種(5 mg)。12分鐘後,經兩小時38分鐘加入三級丁基甲基醚(900 ml),接著再攪拌10小時43分鐘。濾出沉澱的固體並且用乙醇與三級丁基甲基醚的混合物(75 ml+150 ml)進行洗滌。在50℃下,在減壓下乾燥所得固體,得到標題化合物(106.40 g,產率:70.9%)。
1H-NMR(400 MHz,DMSO-d6)d ppm;1.05(3H,d,J=6 Hz),2.32-2.45(2H,m),2.64-2.78(1H,m),2.92-3.12(3H,m),3.75(3H,s),3.80-3.94(2H,m),5.04(2H,dd,J=12,16 Hz),5.77(2H,s),6.90-6.96(2H,m),7.26-7.38(7H,m),7.52-7.58(4H,m),7.66-7.72(2H,m),7.95-8.05(2H,m)。
藉由HPLC進行分析;
(分析條件)柱:CHIRALCEL OJ-H(由大賽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0.46 cm直徑×25 cm);洗提劑:己烷/乙醇/二乙胺=850/150/1(v/v/v);流速:1 ml/min.;檢測:UV(226 nm)
(分析結果)在以上分析條件下對所得標題化合物進行分析,並且觀察到滯留時間為8.62分鐘的峰(對映異構過量:98.0% ee)和滯留時間為10.9分鐘的峰。
(參考實例2b)(3R,4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
將乙酸乙酯(900 ml)加入到參考實例2a中所獲得的 (3R,4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的(-)-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鹽(104.0 g)中,並且在攪拌下加入1 N氫氧化鈉水溶液(600 ml)。丟棄水層,並且用水將有機層洗滌兩次(100 ml,50 ml)。在50℃下,在減壓下濃縮所得有機層,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49.8 g,產率:98.5%)。
1H-NMR(400 MHz,CDCl3)d ppm;1.12(3H,d,J=7 Hz),2.19(1H,dd,J=6,9 Hz),2.44-2.62(2H,m),2.73-2.84(2H,m),2.85-2.92(1H,m),3.55(1H,d,J=13 Hz),3.63(1H,d,J=13 Hz),3.81(3H,s),5.02-5.10(2H,m),6.85-6.90(2H,m),7.21-7.33(7H,m)。
(參考實例2c)(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
將四氫呋喃(200 ml)加入到參考實例2b中所獲得的(3R,4R)-1-苯甲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4-甲氧苯基)甲酯(29.50 g,87 mmol)中,接著進行共沸脫水。再加入四氫呋喃(200 ml),接著進行共沸脫水。將四氫呋喃(400 ml)加入到這個產物中,在乾冰-乙醇浴中將其冷卻,並且經27分鐘加入二異丙基胺基鋰/正己烷-四氫呋喃溶液(129 ml,1.11 M,144 mmol)。30分鐘後,經七分鐘加入溴乙酸三級丁酯(21.20 g,144 mmol)於四氫呋喃(30 ml)中的溶液。39分鐘後,加入20%氯化銨水溶液(440 ml),並且再加入乙酸乙酯(440 ml)以進行萃取。用水將所得有機層洗滌兩次(60 ml,60 ml)並且在30℃下在減壓下濃縮。 將甲醇(150 ml)和氫氧化鈀(885 mg)加入到所得濃縮物中,接著在氫氣壓力(0.35 MPa)下攪拌七小時20分鐘。將水(200 ml)和四氫呋喃(100 ml)加入到該反應液體中,接著過濾,並且按順序用甲醇(50 ml)和水(50 ml×2)洗滌催化劑。在50℃下,在減壓下濃縮洗濾物,用三級丁基甲基醚(100 ml)洗滌所得水層,並且在50℃下,在減壓下濃縮洗滌後的水層。將甲醇(150 ml)加入到所得殘餘物中,並且對該混合物進行超聲波處理,並且然後過濾。在50℃下,在減壓下乾燥所得固體,從而得到標題化合物(8.16 g,產率:38.5%)。
1H-NMR(400 MHz,D2O)d ppm;1.00(3H,d,J=7 Hz),1.45(9H,s),2.16-2.28(1H,m),2.33(1H,d,J=17 Hz),2.97(1H,d,J=17 Hz),3.08(1H,t,J=12 Hz),3.22(1H,d,J=12 Hz),3.50-3.58(1H,m),4.07(1H,d,J=12 Hz)。
(參考實例3)(3S,4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磷酸氫(R)-(-)-1,1'-聯萘-2,2'-二酯乙醇溶劑化物
將藉由與參考實例1a的方法類似的方法獲得的(3RS,4SR)-3-[2-(三級丁氧基)-2-氧代乙基]-4-甲基吡咯烷-3-甲酸(500 mg)、磷酸氫(R)-(-)-1,1'-聯萘-2,2'-二酯(359 mg)、乙醇(10.0 mL)以及水(10.0 mL)按順序加入到50 mL圓底燒瓶中,接著在室溫下攪拌約22小時。利用過濾收集沉澱的固體,並且用1:1乙醇-水混合物(2 mL)進行洗滌。在40℃下,在減壓下將濕產物乾燥約一小時,從 而得到標題化合物(269 mg,產率:20.5%)。
1H-NMR(400 MHz,DMSO-d6)d ppm:0.88(3H,d,J=7 Hz),1.06(3H,t,J=7 Hz),1.38(9H,s),2.09-2.16(1H,m),2.44(1H,d,J=18 Hz),2.74(1H,t,J=12 Hz),2.87(1H,d,J=18 Hz),3.11(1H,d,J=12 Hz),3.41-3.47(2H,m),3.81(1H,d,J=12 Hz),4.36(1H,t,J=5 Hz),7.21(2H,d,J=9 Hz),7.28-7.31(2H,t,J=8 Hz),7.38-7.45(4H,m),8.02(4H,t,J=8 Hz)。
稱出8.85 mg上述白色固體放在螺旋式玻璃容器中。向其中加入0.2 mL MilliQ水和0.8 mL 99.5%乙醇。此後,將其等分成三部分放在1.5 mL LCMS小瓶中,並且將小瓶寬鬆地蓋上並且留置於室溫下。九天后,觀察到晶體在小瓶中沉澱。利用R-AXIS RAPID II(理學有限公司(Rigaku Corporation)),使用所得單晶(0.40×0.40×0.06 mm)進行X射線衍射實驗。結晶數據和結構分析結果示出於表1中,而原子座標數據示出於表2到4中。由該等結果指明標題化合物的絕對結構。
基於參考實例3中獲得的資訊來指明並且確定實例1到14的化合物的絕對結構。
實例化合物1到8的結構式如下。
實例化合物9到14的結構式如下。
[化學式14]
(測試實例1)在fractalkine誘導的趨化性測定中對細胞遷移的抑制
(1)方法
使用轉染CX3CR1的B300細胞研究實例化合物對趨化因數誘導的細胞遷移的抑制作用
在使Transwell板(24孔叢集板(cluster),孔隙大小:5 μm,由康寧公司(Corning Incorporated)製造)平衡之後,向下層孔中加入fractalkine溶液(0.3 nM,由安迪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R&D Systems,Inc.)製造)。將與測試化合物(0.001、0.003、0.01或0.03 μM)一起預孵育30分鐘的表達CX3CR1的B300細胞放在上層孔中,接著在37℃下,在5% CO2的條件下孵育3.5小時。使用CellTiter(由普洛麥格公司(Promega Corporation)製造)來評估遷移到下層孔中的細胞數目。
藉由以下公式計算測試化合物對fractalkine誘導的細胞遷移的抑制率,其中[A]係存在fractalkine和測試化合物的情況下遷移的細胞的數目,[B]係存在fractalkine並且不存在測試化合物的情況下遷移的細胞的數目,並且[C]係不存在fractalkine和測試化合物的情況下遷移的細胞的數目;基於該抑制率計算50%抑制濃度(IC50)。
抑制率(%)=[1-{(A-C)/(B-C)}]×100
(2)結果
這個測試實例的結果示出於以下表格中。
(測試實例2)T細胞轉移誘導的結腸炎模型中體重損失的改善
(1)方法
藉由使用結腸炎誘導的SCID小鼠,其中注入從BALB/c小鼠脾細胞中分離的CD4陽性、CD45RB高的細胞,藉由體重變化評估實例化合物的功效。經31天進行該實驗。在第1天,將從BALB/c小鼠的脾臟中分離的CD4-陽性、CD45RB-高的細胞(5×105個細胞/小鼠)靜脈內給 予SCID小鼠。從第16到31天,每天一次將實例化合物經口給予SCID小鼠,接著在第19、22、24、26、29和31天測量所有動物的體重。
藉由第19、22、24、26、29或31天的體重變化來評估功效。藉由以下示出的公式來確定體重變化(%),其中[A]係第16天的體重,而[B]係每個體重測量日(第19、22、24、26、29或31天)的體重。
體重變化(%)=B/A×100
(2)結果
結果示出於圖1到4中。圖中的橫坐標表示過去的天數,其中將從BALB/c小鼠的脾臟中分離的CD4-陽性、CD45RB-高的細胞(5×105個細胞/小鼠)靜脈內給予SCID小鼠的當天係第0天。
圖1示出了一圖表,示出了關於實例3、6以及11的化合物的測試實例2的結果;圖2示出了一圖表,示出了關於實例2、7以及8的化合物的測試實例2的結果;圖3示出了一圖表,示出了關於實例1、9以及10的化合物的測試實例2的結果;圖4示出了一圖表,示出了關於實例12、13以及14的化合物的測試實例2的結果。

Claims (22)

  1. 一種由式(1)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R代表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1-6烷基、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3-8環烷基或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A的取代基的一個C3-8環烯基;X代表一個C1-6烷基;Y和Z彼此相同或不同並且各自代表一個鹵素原子或未被取代或具有1到3個選自取代基組B的取代基的一個C1-6烷基;n代表0或1;取代基組A由鹵素原子組成;並且取代基組B由鹵素原子組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係一個氟丁基、戊基、環己基、二氟環己基、環戊烯基或環己烯基的基團。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X係一個甲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Y係一氯原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Z係一氯原子、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的基團。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n為1。
  7. 一種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該化合物選自下組,該組由以下各項組成: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2-氟戊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 基]乙酸,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己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以及2-[(3S,4R)-1-{[2-氯-6-(二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
  8. 一種2-[(3S,4R)-1-[(2,6-二氯苯基)甲基]-3-({1-[(4,4-二氟環己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9. 一種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0. 一種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1. 一種2-[(3S,4R)-1-{[2-氯-6-(三氟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2. 一種2-[(3S,4R)-1-[(2-氯-6-甲基苯基)甲基]-3-{[(1-環戊-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3. 一種2-[(3S,4R)-3-{[(3S)-1-(環己-1-烯-1-基甲基)吡咯烷-3-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4. 一種2-[(3S,4R)-3-{[(1-環己-1-烯-1-基甲基)哌啶-4-基]胺甲醯基}-1-[(2,6-二氯苯基)甲基]-4-甲基吡咯烷-3-基]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5. 一種藥物,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一活性成分。
  16. 一種用於發炎性腸病的治療劑,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作為一活性成分。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治療劑,其中該發炎性腸病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氏病。
  18.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用途,用於製造一用於發炎性腸病的治療劑。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發炎性腸病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氏病。
  2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fractalkine-CX3CR1路徑抑制劑。
  2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fractalkine抑制劑。
  22.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之用途,用於製造一CX3CR1抑制劑。
TW101132401A 2011-09-13 2012-09-05 Pyrrolidin-3-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TWI543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9482 2011-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667A TW201311667A (zh) 2013-03-16
TWI543975B true TWI543975B (zh) 2016-08-01

Family

ID=47883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401A TWI543975B (zh) 2011-09-13 2012-09-05 Pyrrolidin-3-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Country Status (32)

Country Link
EP (1) EP2757103B1 (zh)
JP (1) JP5829689B2 (zh)
KR (1) KR101963922B1 (zh)
CN (1) CN103764648B (zh)
AR (1) AR087788A1 (zh)
AU (1) AU2012309556B2 (zh)
BR (1) BR112014004267B1 (zh)
CA (1) CA2844617C (zh)
CL (1) CL2014000484A1 (zh)
CY (1) CY1117460T1 (zh)
DK (1) DK2757103T3 (zh)
ES (1) ES2564732T3 (zh)
HK (1) HK1193407A1 (zh)
HR (1) HRP20160166T1 (zh)
HU (1) HUE026824T2 (zh)
IL (1) IL230804A (zh)
JO (1) JO3082B1 (zh)
ME (1) ME02383B (zh)
MX (1) MX358494B (zh)
MY (1) MY169869A (zh)
PE (1) PE20141353A1 (zh)
PL (1) PL2757103T3 (zh)
PT (1) PT2757103E (zh)
RS (1) RS54582B1 (zh)
RU (1) RU2615135C2 (zh)
SG (1) SG11201400163WA (zh)
SI (1) SI2757103T1 (zh)
SM (1) SMT201600071B (zh)
TW (1) TWI543975B (zh)
UA (1) UA112873C2 (zh)
WO (1) WO2013039057A1 (zh)
ZA (1) ZA201400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2105B2 (ja) * 2013-03-12 2016-03-01 エーザ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ー・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ピロリジン−3−イル酢酸誘導体の塩およびその結晶
WO2014142086A1 (ja) * 2013-03-13 2014-09-18 エーザ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ー・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ピロリジン-3-イル酢酸誘導体およびピペリジン-3-イル酢酸誘導体
WO2024083933A1 (en) 2022-10-19 2024-04-25 Astrazeneca Ab 2,4,6-trisubstituted 1,3,5-triazines as modulators of cx 3cr1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3391B2 (ja) 2001-03-19 2009-05-13 エーザ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ー・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抗cx3cr1抗体、抗フラクタルカイン抗体及びフラクタルカインの利用
AU2002363236A1 (en) * 2001-10-30 2003-05-12 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c. Compound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for
MXPA06003792A (es) * 2003-10-07 2006-06-14 Astrazeneca Ab Nuevas 4-amino-tiazolo[4,5-d]-pirimidinas 2-sustituidas, utiles como antagonistas del receptor de quimiocina, especialmente cx3cr1.
AR053347A1 (es) * 2005-04-06 2007-05-02 Astrazeneca Ab Derivados de [1,3]tiazolo[4,5-d]pirimidin-2(3h)-ona 5,7-sustituidos
UA90707C2 (en) 2005-04-06 2010-05-25 Астразенека Аб Novel 5-substituted 7-amino-[1,3]thiazolo[4,5-d]pyrimidine derivatives
TW200820973A (en) 2006-09-29 2008-05-16 Astrazeneca Ab Novel compounds 480
CN101522693B (zh) 2006-09-29 2012-01-04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5,7-二取代的[1,3]噻唑并[4,5-d]嘧啶-2(3h)-胺衍生物和它们在治疗中的用途
TW200831497A (en) * 2006-10-12 2008-08-01 Epix Delaware Inc Carboxamid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BRPI0908883A2 (pt) * 2008-03-07 2015-09-15 Acraf composto,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uso de um composto, e, método para tratar ou prevenir doenças
AR071036A1 (es) 2008-03-26 2010-05-19 Astrazeneca Ab Derivados 5, 7-disustituidos de [1, 3]tiazolo[4, 5-d]pirimidin-2 (3h)-ona, una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que los comprende y su uso en el tratamiento de enfermedades mediadas por el receptor cx3cr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7103A1 (en) 2014-07-23
AU2012309556A1 (en) 2014-02-27
HUE026824T2 (en) 2016-07-28
MX2014002210A (es) 2014-04-30
TW201311667A (zh) 2013-03-16
EP2757103B1 (en) 2016-01-06
MY169869A (en) 2019-05-27
MX358494B (es) 2018-08-23
UA112873C2 (uk) 2016-11-10
NZ620469A (en) 2015-06-26
BR112014004267A2 (pt) 2017-03-21
ME02383B (me) 2016-06-20
DK2757103T3 (en) 2016-03-07
AU2012309556B2 (en) 2016-09-15
PL2757103T3 (pl) 2016-06-30
JPWO2013039057A1 (ja) 2015-03-26
RU2615135C2 (ru) 2017-04-04
SG11201400163WA (en) 2014-06-27
RU2014107536A (ru) 2015-10-20
CA2844617A1 (en) 2013-03-21
CN103764648B (zh) 2015-07-01
KR101963922B1 (ko) 2019-03-29
AR087788A1 (es) 2014-04-16
CN103764648A (zh) 2014-04-30
CY1117460T1 (el) 2017-04-26
JP5829689B2 (ja) 2015-12-09
SI2757103T1 (sl) 2016-04-29
CL2014000484A1 (es) 2014-08-22
IL230804A (en) 2016-02-29
HK1193407A1 (zh) 2014-09-19
WO2013039057A1 (ja) 2013-03-21
PT2757103E (pt) 2016-03-31
BR112014004267B1 (pt) 2021-11-16
JO3082B1 (ar) 2017-03-15
RS54582B1 (en) 2016-08-31
IL230804A0 (en) 2014-03-31
PE20141353A1 (es) 2014-09-26
CA2844617C (en) 2019-03-05
ZA201400918B (en) 2015-07-29
EP2757103A4 (en) 2015-02-18
ES2564732T3 (es) 2016-03-28
SMT201600071B (it) 2016-04-29
HRP20160166T1 (hr) 2016-03-11
KR20140060286A (ko) 201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24899C2 (ru) Новые бициклически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качестве дуальных ингибиторов atx/ca
US11345666B2 (en) Phenyl and pyridinyl substituted imidazoles as modulators of RORγT
JP2020180129A (ja) Rorγtのモジュレーターとしての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アルコール
US10975057B2 (en) 6-aminopyridin-3-yl pyrazoles as modulators of RORgT
TW201100400A (en) Piperazine compound capable of inhibiting prostaglandin d synthase
CN102639526B (zh) 作为5-ht4受体配体的1,2-二氢-2-氧代喹啉化合物
JP2022078137A (ja) アミノピリジ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れらの選択的alk-2阻害剤としての使用
TWI543975B (zh) Pyrrolidin-3-yl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KR101378260B1 (ko) 세로토닌 및 노르에피네프린 재흡수 억제제
US8476301B2 (en) Pyrrolidin-3-ylacetic acid derivative
WO2015092804A1 (en) Indazole compounds as 5-ht4 receptor agonists
JP5872105B2 (ja) ピロリジン−3−イル酢酸誘導体の塩およびその結晶
EP2976337A1 (en) 5-amino-quinoline-8-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s 5-ht4 receptor agonists
WO2014142086A1 (ja) ピロリジン-3-イル酢酸誘導体およびピペリジン-3-イル酢酸誘導体
CN103228644A (zh) Ccr2的4-取代-环己基氨基-4-哌啶基-乙酰胺拮抗剂
KR102553613B1 (ko) 페닐디플루오로메틸 치환 프롤린아미드 화합물
KR20220162159A (ko) Sstr4 작용제로서의 n-헤테로아릴알킬-2-(헤테로사이클릴 및 헤테로사이클릴메틸)아세트아미드 유도체
NZ620469B2 (en) Pyrrolidine-3-ylacetic acid derivat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