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396B - The use of ultrafine bubble extraction method and its extract - Google Patents

The use of ultrafine bubble extraction method and its extrac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396B
TWI542396B TW100107749A TW100107749A TWI542396B TW I542396 B TWI542396 B TW I542396B TW 100107749 A TW100107749 A TW 100107749A TW 100107749 A TW100107749 A TW 100107749A TW I542396 B TWI542396 B TW I5423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extraction
extraction method
water
ultrafine bubb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7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4449A (en
Inventor
Hideyasu Tsuji
Yasuhiro Tsuji
Toru Oka
Haruka Miyao
Denny Liauw
Original Assignee
Ligaric Co Ltd
Sunstar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aric Co Ltd, Sunstar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Liga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04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4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3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B01D11/0261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comprising vibrating mechanisms, e.g. mechanical, acoustical
    • B01D11/0265Applying ultrasou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0Hypnotics; Sed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B01D11/0211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iabet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Oncology (AREA)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Cosmetics (AREA)

Description

使用超微細氣泡的萃取方法及其萃取液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使用超微細氣泡之萃取方法及藉由該萃取方法所得的萃取液。
自古以來,為自被萃取物萃取企求的成份時,一般進行使用水系溶劑或有機系溶劑等,萃取可溶於各溶劑之成份,製得萃取液(萃取濃縮液)。
例如使用植物性原料,製得其萃取濃縮液作為被萃取物時,幾乎完全為單獨或適當混合水,或甲醇、乙醇、丁醇、異丙醇、己烷、庚烷、環己烷、醋酸乙酯、丙酮、石油醚等之有機溶劑,或1,3-丁二醇、丙三醇、丙二醇等之多元醇類,或蓖蔴油、橄欖油、葵花油、鯊烷、流動石蠟等之油脂類或礦油類作為萃取溶劑,直接使用植物或經乾燥者,或實施粉碎、細切等之加工處理,且實施冷浸或溫浸處理,或藉由加熱回流法或滲透法等進行萃取可溶成份。
然而,例如以此等之萃取方法,會有很多就力價及品質而言的課題。例如習知的水蒸氣蒸餾法,由於必須藉由加熱或蒸餾後之溶劑進行萃取,所得的成份會有變質,且殘留溶劑而殘留有刺激臭味的情形。而且,就製造而言,必須使用較多量的溶劑,且必須除去溶劑等處理。另外,無法萃取親水性的成份。
此外,以水萃取的方法,由於成份萃取量低,可萃取的成份亦受到限制,故已知有以與親水性溶劑之混合物進行萃取的方法(專利文獻1),或添加少量的乳化劑之方法(專利文獻2),惟會有殘留有一定程度的溶劑或添加劑的情形,萃取物之用途受到限制,或安全上等的問題。另外,亦提案有將碳酸氣體在超臨界狀態進行超臨界萃取,製得濃縮液的方法(專利文獻3),惟會有就成本或裝置設備等之課題。
上述觀點係在使用動物性原料、土壤、礦石作為被萃取物時,大致上亦有相同的問題。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020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8499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0-237501號公報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在沒有使用乳化劑或有機溶劑等,或可減少其使用量,可有效地自各種被萃取物萃取各種成份,萃取成份為有效成份時,其力價等可維持於高值,以及就安全性而言為優異的萃取方法,及藉由該萃取方法所得的萃取液。
本發明人等為解決前述課題時,再三深入研究檢討的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在沒有使用乳化劑或有機溶劑等或少量使用下,可有效地自各種被萃取物萃取各種成分,遂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要旨,如下所述。
(1)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將被萃取物與含有超微細氣泡的水接觸進行萃取處理之萃取方法。
(2)本發明係有關前述超微細氣泡的眾數粒徑(modal particle diameter)為500nm以下之前述萃取方法。
(3)本發明係有關前述超微細氣泡在每1mL的前述水中存在100萬個以上之前述萃取方法。
(4)本發明係有關前述超微細氣泡的表面電帶,且該界達電位(zeta potential)的絕對值為5mV以上之前述萃取方法。
(5)本發明係有關前述超微細氣泡實質上係由選自空氣、氧、氫、氮、碳酸氣、臭氣及惰性氣體的1種或2種以上的氣體所成的前述萃取方法。於本發明中,惰性氣體係指氦氣、氖氣、氬氣等之稀有氣體。
(6)本發明係有關於前述水中含有8重量%以下之水溶性溶劑之前述萃取方法。
(7)本發明係有關前述被萃取物為選自動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土壤及礦石的至少1種之前述萃取方法。
(8)本發明係有關更進一步照射選自電磁波、音波及超音波的1種或2種以上作為萃取處理之前述萃取方法。
(9)本發明係有關使用具備氣液混合剪斷裝置之超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產生超微細氣泡之前述萃取方法。
(10)本發明係有關含有藉由前述超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於含有浸漬被萃取物的水的液中,產生前述超微細氣泡的處理之萃取方法。
(11)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藉由前述(1)至(10)中任一項記載的萃取方法所得的萃取液。
(12)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乾燥前述(11)記載之萃取液而得的粉狀萃取液。
(13)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含有前述(11)記載之萃取液或前述(12)記載之粉狀萃取物。
[發明效果]
如上所述,藉由本發明之萃取方法,在沒有使用乳化劑或有機溶劑等,或可減少其使用量,可有效地自各種被萃取物萃取各種成份。而且,萃取成份為有效成份時,其力價等可維持於高值。另外,由於沒有使用乳化劑或有機溶劑等或少量使用,故可提供就安全性而言優異的萃取方法。
[為實施發明時之形態]
本發明之萃取方法,其特徵為將被萃取物與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接觸進行萃取處理,自被萃取物萃取各種成份。前述成份係廣泛地包含自親水性至疏水性成份所得者,於經由本發明之萃取方法的水中,藉由超微細氣泡之作用,同時混合有自被萃取物所萃取的此等成份。
於本發明中,一般而言超微細氣泡係指稱為奈米氣泡之氣泡,且指最大寬度(一般為直徑)為數100nm以下,可在極長時間內存在水中的氣泡。本發明中可使用該超微細氣泡,惟就萃取效率而言,超微細氣泡之眾數粒徑以500nm以下較佳,以300nm以下更佳,以150nm以下尤佳,以50nm以下最佳。藉由使超微細氣泡之粒徑為前述範圍內之非常微細者,例如自動植物性原料之成份進行萃取時,推測由於提高細胞膜間之透過性,故提高超微細氣泡對原料之浸透性。
此外,前述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中的該超微細氣泡之存在數,沒有特別的限制,就萃取效率而言,超微細氣泡以在每1mL水中存在100萬個以上較佳,以800萬個以上更佳,以3000萬個以上尤佳,以5000萬個以上最佳。在該範圍內,藉由存在超微細氣泡,例如自動植物性原料之成份進行萃取時,推測會增加經萃取的各成份之親水性部份及疏水性部份連接的氣泡,且賦予各成份安定化者。
如上述之眾數粒徑及氣泡之存在數,藉由奈米粒子解析系統、NanoSight系列(NanoSight公司製)測定的數值。奈米粒子解析系統NanoSight系列(NanoSight公司製),係計測奈米粒子之布朗運動的速度,且由該速度計算粒徑、粒子數者,有關氣泡亦同樣地進行測定。眾數粒徑及氣泡數,可由存在的氣泡之粒徑分布予以確認。
此外,本發明以前述超微細氣泡之表面帶電,且其界達電位之絕對值為5mV以上較佳,更佳者為7mV以上。可推測藉由在超微細氣泡之表面具有該範圍之界達電位,藉由起因於該氣泡表面之界達電位的界面活性效果,促進萃取成份安定化者。特別是自動植物性原料進行成份萃取時,伴隨超微細氣泡表面之疏水性提高,可提高對細胞膜之透過性,同時可使萃取成份之疏水性部份安定化。
界達電位就評估膠體粒子之分散安定性、凝聚性、相互作用、表面改質而言,被使用作為指標,可知絕對值愈大時,具有安定的分散性。膠體粒子帶電,在粒子間運作,靜電反發與界達電位對應之故。因此,絕對值愈大時,膠體安定性增加,超微細氣泡亦可安定地存在,該值愈大時,界面活性效果提高,可考慮為各種成份進行萃取時所採用的較佳條件。
前述超微細氣泡,可使用選自空氣、氧、氫、氮、碳酸氣、臭氧及惰性氣體之1種或2種以上的實質氣體,可被產生於水中。一般而言,使用空氣為宜,惟可使用實質上幾乎完全不需考慮與萃取的成份沒有反應性或有反應性者,反之,亦可使用具有反應性之氣體,使萃取成份積極地改性者。而且,實質上係指容許包含上述以外之其他微量的成份,且惰性氣體係指如前所述之氦氣、氖氣、氬氣等之稀有氣體。
如上述之超微細氣泡,可以任意習知的手段,例如靜電混合式、文土里(Venturi)式、毛細作用方式、蒸氣凝聚式、超音波方式、迴旋流方式、加壓溶解方式、微細孔方式等產生。較佳的氣泡之產生方法為氣液混合剪斷方式。
藉由氣液混合剪斷方式產生超微細氣泡時有用的裝置,例如專利第4118939號中揭示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於該裝置中,大多數導入流體迴旋室內之氣液混合流體,與如習知裝置之單純地朝向吐出口不同,一次與吐出口之方向相反方向進行迴旋流。然後,該迴旋流係藉由第1端壁構件予以反轉,自該第1端壁構件朝向第2端壁構件進行,由於此時之迴旋回轉半徑予朝向第1端壁構件相比時較小,其流速為高速,因此,對氣液混合流體內所含的氣體之剪斷力變大,促進其微細化。
本發明所使用的水,可使用蒸餾水、超純水、高純水、純水、自來水、離子交換水、過濾水及天然水等之各種品。
而且,性能上有問題時,亦可於前述水中使含有少量的水溶性溶劑作為共溶劑。
於本發明中,水中之前述水溶性溶劑的含量,為8重量%以下,較佳者為5重量%以下。如此藉由使用少量的水溶性溶劑,視萃取成份之種類而定,可提高其萃取效率,同時藉由併用超微細氣泡,可較習知更為減低水溶性溶劑之使用量。
前述水溶性溶劑,可考慮用途之安全性等予以適當選擇,例如低級一元醇(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等)、多元醇(1,3-丁二醇、丙二醇等)、酮類(丙酮、甲基乙酮等)、乙腈等。例如就安全性而言,以乙醇、丙酮等為宜。
前述被萃取物,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各種者。例如使用選自動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土壤或油砂及礦石中之至少一種。而且,動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等之被萃取物,可直接使用或乾燥物進行萃取處理,為更為提高萃取效率時,亦可預先實施粉碎、細切、凍結、加熱成粉體、條狀、浸漬於任意的溶劑、藉由氣體加壓、照射放射線等實施前處理。
前述動物性原料,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實驗‧家畜動物、魚介類、其他各種動物之動物性原料等。
萃取成份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書籍「動物成份利用集成陸產動物篇」(出版:NTS 2002年6月發行)記載的來自動物之成份及書籍「動物成份利用集成水產‧蛇‧昆蟲‧漢方藥篇」(出版:R&D Planning(股)1986年12月發行)記載的水產、蛇、昆蟲、來自漢方成份等之成份,更具體而言,例如縮胺酸、蛋白質、糖蛋白質、糖脂質、磷脂質、糖質、脂肪酸、如荷爾蒙之物質、胺系物質(兒茶酚胺、乙醯基膽鹼、血清素(serotonin)、組織胺(histamine)等)、胺基酸系物質(谷胺酸、天冬胺酸、γ-胺基酸、甘胺酸、牛磺酸、絲胺酸等)、核酸系物質(肌苷酸(inosinic acid)等),以及腺苷‧ATP、高血壓蛋白II等、黏多糖類(糖胺聚多糖(glycosaminoglycan)、硫酸角質素(keratin Sulfate)、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酵素類(胰蛋白酶(trypsin)、胰凝乳蛋白酶(chymottrypsin)、澱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礦物質(鈣、鋅、鈉、鉀等)等。
前述植物性原料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樹木(樹皮、實(果實)、葉、根等)、野草、野菜、木耳類、海藻類、其他的植物性原料等。
萃取成份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書籍「合成香料」(出版:化學工業日報社、2005年2月發行)記載的成份、例如烴類、醇類、苯酚類及其衍生物、醛類、縮醛類、酮類、縮酮類、醚類、氧化物類、合成麝香類、酸類、內酯類、酯類、含氮化合物類、含硫化合物類、含鹵素化合物類等之成份。
更具體而言,如下所述。
萜烯類,例如楝素A、楝素B、印楝素(nimbin)、茄鹼苷(salannin)、印楝啶(nimbidin)、苦楝三醇、甘草素、檸檬醛、紅豆杉醇、α-蒎烯、1-薄荷醇、樟腦、銀杏苦內酯(Ginkgolide)等。
類黃酮類,例如查酮類(chalcone)(紅花素)、黃烷酮類(柚苷配基、柚苷(配糖體)、橙皮苷、枸橼素、枸橼苷(配糖體)、甘草根配質、甘草根亭)、黃酮類(芹黃素、金黃素、毛地黃黃酮、芹苷、黃岑苷、黃岑黃素、黃岑素、麥黃酮)、黃酮-3-醇類(高良薑精、櫟精、芸香苷(配糖體)、櫟醇、山奈黃素、楊梅酮、黃櫨素)、黃烷醇類(良薑酮)、黃烷醇(兒茶酸)類(兒茶酸、表兒茶酚、表培兒茶酸、表培兒茶酸培酸酯、表兒茶酸培酸酯、茶胺酸、茶玉紅精)、異黃酮類(大豆黃酮、大豆異黃酮(配糖體)、染料木黃酮、染料木苷、葛根素)、花色素類(花色素、花青素、花青苷(配糖體)、花葵素、花葵苷(配糖體)、牡丹花色苷元、碧冬茄素、二甲花翠素)、類(stilbenoid)(白藜蘆醇)等。
酚酸類例如木聚糖(芝麻素、芝麻酚精、芝度醇(sesaminol)、芝麻素酚)、咖啡酸、阿魏酸(ferulic acid)、迷迭香酸、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等。
生物鹼類例如烏頭原鹼(aconine)、阿托平(atropine)、檳榔鹼(arecoline)、莨菪鹼(scopolamine)、可可鹼(theobromine)、咖啡因等。
核酸類例如鳥苷酸等。
另外,除上述以外之含氮化合物類,例如咖啡蛋白黑素等。
而且,上述成份雖為具體例,惟不受此等所限制。
前述土壤或油砂,沒有特別的限制,除土壤或油砂中所含的微生物、油分外,可提供給土壤污染物質之重金屬或環境荷爾蒙等之有害成份的萃取用。
具體而言,土壤污染物質有鉛、鎘、鉻、錫、全部氰、六價鉻、有機磷、砷、總水銀、烷基水銀、PCB、銅、二鉻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順式-1,2-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3-二氯丙烯、1,3-二氯丙烯、甲硫碳醯胺、西瑪三嗪(simazine)、硫苯卡(thiobencarb)、苯、硒、氟、硼、戴奧辛、雙酚A、三丁基錫等,惟不受此等所限制。
前述礦石沒有特別的限制,可提供於礦石中所含的各種礦物、稀少性高、產業上重要的稀有金屬等之萃取用。
具體而言,可期待鎳、鉻、錳、鈷、鎢、鉬、釩、鈮、鉭、鍺、鍶、銻、鉑族、鈦鐵礦、金紅石、鈹、鋯、錸、鋰、硼、鎵、鋇、硒、碲、鉍、銦、銫、銣、鉈、鉿、稀土類元素(鈧、釔、鑭、鈰、鐠、釹、鉅、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等之成份作為萃取成份。
上述之各被萃取物的形態,沒有特別的限制,就可確保與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的接觸面積,提高萃取效率而言,視其所需對被萃取物進行粉碎處理,預先使粒子之大小為一定程度之小值。
本發明之萃取方法,亦可使上述之被萃取物與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接觸。接觸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浸漬、噴霧等之各種方法。而且,亦可另以分段式、連續式中之任一方法接觸。接觸溫度、接觸時間等,亦可藉由接觸方法、被萃取物或萃取成份之特性等,適當決定適合的條件。以藉由分段式浸漬使被萃取物與水接觸時為例進行說明時,水與被萃取物之接觸比例(水/被萃取物、重量混合比例),相對於被萃取物大約可為0.1~100000倍,較佳者為0.1~50000倍,更佳者為0.1~20000倍,最佳者為0.1~5000倍,接觸溫度大約為4℃~100℃,較佳者為10℃~60℃,更佳者為15℃~35℃,接觸時間可為1~180分鐘,惟可藉由被萃取物‧萃取成份予以適當設定。藉由其他方法時,接觸溫度及萃取時間可為與上述相同程度之溫度、時間,惟不受此等所限制,視被萃取物‧萃取成份之種類而定,亦可在加壓高溫下進行萃取。如此使用超微細氣泡時,特別是使熱變性等為問題之成份進行萃取時,由於不需進行習知方法之高溫處理,故可抑制萃取成份之變質情形。
此外,此時為更有效地進行萃取處理時,可併用攪拌處理或波動照射處理,此等之處理條件亦可藉由被萃取物或萃取物之特性,適當決定適當的條件。前述波動照射處理,有音波、超音波、電磁波(光波、熱(紅外線)、微波等)等,惟不受此等所限制。
藉由以分段式進行浸漬處理以使被萃取物與水接觸為例進行說明時,攪拌條件係攪拌回轉數大約為0~450rpm。另外,視其所需進行超音波處理時所使用的波動照射處理,其條件係超音波之頻率大約為20~100kHz,惟不受此等所限制。
此外,本發明就預先調製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而言,可使該水與被萃取物接觸,亦可混合被萃取物與水,對該混合物而言產生超微細氣泡。而且,有關後者,主要是採用藉由浸漬之接觸方法為有效。
本發明可以如上述之各種方式產生超微細氣泡,惟以使用氣液混合剪斷方式之具備氣液混合剪斷裝置的超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產生者較佳。使用該裝置時,在含有浸漬有上述水或被萃取物之水的液中,可容易產生眾數粒徑為500nm以下之超微細氣泡。
如上所述,藉由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進行萃取處理後,除去萃取殘渣,製得萃取液(亦稱為萃取濃縮液)。殘渣之除去方法,可採用過濾、離心分離、過濾器壓製、蒸餾等之習知方法。更進一步,進行萃取處理後,在沒有除去殘渣下,亦可直接利用萃取殘渣與萃取液之混合物。
如上述所得的萃取液,係自被萃取液之各種成份為藉由超微細氣泡予以安定化所包含的水。於前述各種成份中,除親水性成份外,包含低水溶性成份、疏水性成份等。其次,被萃取物為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時,一般而言推定萃取成份為有效成份,例如可使用於各種醫藥品、維他命類、化妝品、芳香劑、防臭劑、殺蟲劑、殺菌劑、抗過敏劑、農藥、肥料、調味料、飲料、食品等。另外,被萃取物為土壤時,例如藉由萃取低水溶性或疏水性之污染物質,除可容易進行土壤淨化外,可採用土壤中微生物等。此外,被萃取物為礦石時,一般而言萃取成份推定為稀少的金屬類、稀有金屬,例如可使用於以家電產業、IT產業、汽車產業等為始的各種產業之構造材料、電子材料、磁性材料、機能性材料等。
此外,使上述所萃取的各種成份予以分離時,藉由破壞超微細氣泡,且沒有藉由超微細氣泡以使各成份安定化的作用,可使水相與非水相分離,以習知方法僅使各相離析為企求的成分。
於下述中,以被萃取物為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為例,說明有關其萃取液、粉狀萃取物及含有該萃取液或粉狀萃取物之組成物的實施形態。
如上所述,使用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作為被萃取物所得的萃取液,可直接使用於上述各種的用途,亦可以定法予以稀釋或濃縮使用。
而且,可將該萃取液乾燥,形成粉末狀萃取物。乾燥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採用噴霧乾燥法或凍結乾燥法等之一般方法。惟就抑制有效成份因熱之分解而言,可使用凍結乾燥法。
此外,於該萃取液中,視其所需就上述之各種用途、形態等而定,可適當添加各種添加劑,製得組成物。本發明中可使用的添加劑,只要是不會阻害萃取成份之機能者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水溶性溶劑、水溶性固體、增黏劑、凝膠化劑、香料、保濕劑、賦形劑、防霉劑、防腐蝕劑、藥劑、甜味料、辛香料等,惟不受此等所限制。
組成物之形態,可為液體狀、乳霜狀、凝膠狀、方形狀、粉狀等各種形態。例如,凝膠狀(膠體狀)之組成物,可在蒸餾水中加入洋粉、紅藻膠、明膠、吸水性樹脂、水性高分子等之化合物,予以加溫,調製成含有前述化合物之溶液後,均勻地攪拌混合萃取液,且將該混合物冷卻至室溫而製得。亦可使該凝膠狀(膠體狀)之組成物使用噴霧裝置進行噴霧。此外,粉狀組成物之例,視其所需在萃取液中適當添加糖類、多元醇、胺基酸類、無機‧有機鹽等之水溶性固體等予以混合,調製液狀組成物,使用噴霧乾燥法或凍結乾燥法等之方法乾燥該物而製得。
藉由本發明所得的萃取液、粉狀萃取物及含有該萃取液或粉狀萃取物之組成物,由於使用天然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作為被萃取物,且僅使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接觸而製得,就安全性而言可提高優異的食品、飲料、過敏原因物質之惰性化劑等。
有關被萃取物與其萃取成份,特別例舉具體例說明時,可知於被萃取物之苦楝的種子中,含有楝素A及B、印楝素及茄鹼苷作為有效成份,此等為具有壁蝨等之屍體(過敏之原因物質)惰性化、防治害蟲作用、殺菌作用、各種藥效等者,可期待以此等成分作為萃取成分。然後,含有此等作為萃取成份之萃取液或含有該液之組成物,適合作為過敏原因物質之(過敏)惰性化劑、防治害蟲劑、除蟲劑、殺蟲劑等。
例如,如上所述,可使除去萃取殘渣所得的萃取液,視其所需進行稀釋或濃縮處理、滅菌處理等所得的萃取液,直接使用作為除蟲或過敏惰性化劑等。
而且,於上述之萃取液中適當添加必要量的乙醇等之水溶性溶劑、防霉劑、香料等所得的組成物,同樣地可利用作為除蟲或過敏惰性化劑等。
此外,例如藉由添加辣椒素作為防治害蟲效果高的添加劑,可藉由與萃取成份之相乘效果,利用作為效果更高的防治害蟲劑。
如上所述,過敏惰性化劑、除蟲、防治害蟲劑之形態,可以液狀、使用噴霧用之機器(噴霧器等)進行噴霧。為過敏惰性化劑時,在室內空間、衣類、地毯、毛毯等上進行噴霧塗佈處理。為除蟲時,可噴霧塗佈於皮膚、網子、衣類等上予以使用。為防治害蟲劑時,進行空間噴霧,直接散佈於室內之衣櫥、牆壁、水漕、配管周邊、地下室、屋頂內、垃圾箱或於屋外之花木、土壤、野菜等予以使用。
此外,已知於苦楝之樹皮中包含單寧作為有效成份。來自苦楝樹皮之單寧(單寧酸),為具有壁蝨等之屍體(過敏之原因物質)的惰性化等之藥效等者。因此,使用苦楝樹皮作為被萃取物所得的萃取液,可期待含有單寧(單寧酸)作為萃取成份,與來自苦楝種子之楝素等相同地,可使用其萃取液及含有該萃取液之組成物作為除蟲或防治害蟲劑。
另外,使用苦楝之葉作為被萃取物時,其有效成份沒有特定,包含槲皮黃素、單寧酸、芸香苷,苦楝之葉的萃取成份對皮膚疾病(例如青春痘或吹出物等)而言有效。因此,於來自苦楝之葉的萃取液(視其所需經濃縮者)中,適當添加界面活性劑、防腐蝕劑、抗氧化劑、安定劑、防止凍結劑、緩衝劑、螯合劑、動植物油、蠟‧石蠟類、高級醇、聚矽氧烷、水溶性高分子、多元醇、動植物萃取物、著色劑、藥效成份、pH調整劑、香料等之添加劑所得的組成物,可使用作為乳霜狀、凝膠狀、泡沫(泡)狀、乳液狀、液狀、義大利麵狀、粉末狀、顆粒狀、固體狀化妝料(例如洗面劑、敷面劑、美容液、乳霜、乳液、化妝水)。
使用柴魚、海帶、香菇作為被萃取物時,可各期待以肌苷酸、谷胺酸、鳥苷酸作為萃取成份。此等之成份,廣泛已知作為主要成份。因此,使用此等作為被萃取物所得的萃取液,視其所需可進行稀釋或濃縮處理、滅菌處理等,直接作為食用調味料使用。而且,於萃取液中添加其他調味料所得的組成物,可使用作為食用調味汁。另外,以定法為基準,亦可作為經濃縮的食用調味汁。
此外,亦可將上述萃取液或組成物藉由噴霧乾燥法或凍結乾燥法等進行乾燥,製得粉狀(粉末狀、顆粒狀等)之調味料(調味料之原料、湯之原料等)。
被萃取物之咖啡豆,已知有例如包含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咖啡因、咖啡蛋白黑素,可期待將此等成份作為萃取成份。例如,近年來著重於綠原酸作為具有自由基之生成阻害作用、抗氧化作用、血糖值抑制作用、脂肪燃燒促進作用、癌細胞轉移抑制作用等之機能的物質。而且,咖啡因亦具有脂肪分解促進作用。因此,期待含有此等作為萃取成份之萃取液或含有其之組成物,例如適合作為賦予上述作用之食品/飲料(例如健康食品/飲料、減肥食品/飲料等)。此外,特別是亦可期待脂肪燃燒促進作用,使用作用瘦身用化妝料(例如瘦身用捆套(body wrappers)、瘦身用磨砂膏(body scrub)、塑身用(body svelte)等)。
萃取液或含該液之組成物的形態,為上述飲料時,視其所需稀釋萃取液或實施濃縮處理、滅菌處理等,可直接提供作為飲料。而且,視其所需可適當添加甜味料等,形成液狀組成物,提供作為飲料。另外,為食品時,於上述之萃取液中適當添加凝膠化劑(例如瓊膠、明膠等)、甜味料等,可作為果凍狀食品。
另外,亦可將上述萃取液藉由噴霧乾燥法或凍結乾燥法等之乾燥方法,加工成粉狀。如此所得的粉狀萃取物,可直接使用,亦可添加於水(溫水)、乳性飲料等作為飲料,亦可添加於各種食品中。
此外,使用作為瘦身用化妝料時,例如將含有精油、界面活性劑等之親油性成份與含上述萃取液之水性成份進行攪拌混合,製得乳化組成物,且製得於市售的瘦身用化妝料中混合有上述之粉狀萃取物的組成物,惟不受此等所限制。
而且,特別是已知綠原酸對熱而言為不安定,就萃取更多的綠原酸而言,可使用烘培前之生咖啡豆作為咖啡豆。
使用紫蘇葉作為被萃取物時,可期待例如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等作為其萃取成份。著重迷迭香酸為具有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過敏作用、血糖值抑制作用、鎮靜作用(放鬆效果)等機能的物質,而且,阿魏酸為具有抗氧化作用、自由基之生成阻害作用、癌細胞轉移抑制作用等機能之物質,咖啡酸為具有抗癌作用等機能之物質。其次,期待含有此等作為萃取成份之萃取液或含其之組成物,例如適合作為被賦予上述機能之食品/飲料(例如健康食品/飲料、減肥食品/飲料等)。
萃取液或含其之組成物的形態,為上述飲料時,視其所需將萃取液實施稀釋‧濃縮處理、滅菌處理等,可直接提供作為飲料。此外,視其所需亦可適當添加甜味料等以形成液狀組成物,提供作為飲料。另外,為食品時,可於上述萃取液中適當添加凝膠化劑(例如瓊膠、明膠等)、甜味料等,形成果凍狀食品。
另外,亦可將上述萃取液藉由噴霧乾燥法或凍結乾燥法等之乾燥方法,加工成粉狀。如此所得的粉狀萃取物,可直接食用,可添加於水(溫水)、碳酸飲料等,亦可添加於各種食品中。其次,亦可以定法為基準,混合賦形劑等,加工成顆粒狀。
而且,紫蘇之種類可以為紅紫蘇、藍紫蘇中任何一種,就萃取更多的迷迭香酸而言,以紅紫蘇較佳。
使用迷迭香作為被萃取物時,例如可期待迷迭香酸作為其萃取成分,如上所述,著重於迷迭香酸作為具有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過敏作用、血糖值抑制作用、鎮靜作用(放鬆效果)等機能之物質。然後,期待含有此等作為萃取成份之萃取液或含其之組成物,例如適合作為被賦予上述機能之食品/飲料(例如健康食品/飲料、減肥食品/飲料等)。而且,特別是活用鎮靜作用(放鬆效果),使用作為芳香療法用或一般家庭用之芳香劑等。
萃取液或含其之組成物的形態,為食品/飲料時,與紫蘇葉之萃取液或組成物時相同。而且,為芳香劑時,與上述相同地,視其所需將萃取液實施稀釋‧濃縮處理、滅菌處理等,可直接使用,亦可於萃取液中適當添加必要量之乙醇等之水溶性溶劑、防霉劑、香料等,形成液狀組成物。此等可利用作為於室內空間噴霧芳香劑用之噴灑劑或噴霧劑。而且,亦可適當添加必要量的凝膠化劑、防霉劑、香料等,形成凝膠狀組成物。為凝膠狀組成物時,係藉由於室內靜置,於空間擴散芳香劑,發揮其機能者。
此外,包含於續隨子(capers)、蘋果、茶(茶葉)、洋葱、葡萄、花椰菜、埃及野麻嬰(Corchorus olitorius)、覆盆子、濱梨、蔓越莓(cranberry)、仙人掌,以及菜葉類、柑橘類等中為黃酮-3-醇類之槲皮三酮,於韭菜、花椰菜、蘿蔔、洋葱、葡萄柚、蜂膠等中為黃酮-3-醇類之山茶酚,於大多數的野菜或水果中為槲皮黃酮類之黃櫨素(fisetin),於西洋芹、荷蘭芹、青椒等中為黃酮類之毛地黃黃酮,於檸檬之果皮‧果汁、橘子之果皮等中為黃烷酮類之橘皮苷素,於朱欒(zamboa)之果皮、柚子之果皮等中為黃烷酮類之柚苷配基作為有效成分。
此等之有效成分,已知有作為聚苯酚類者。其次,一般而言聚苯酚類具有過敏惰性化作用。因此,使用上述之野菜或水果作為被萃取物時,期待於其萃取液中含有上述之各種聚苯酚類作為萃取成份。
因此,例如上所述,將除去萃取殘渣所得的萃取液,視其所需進行稀釋或濃縮處理、滅菌處理等所得的萃取液,可直接使用作為過敏惰性化劑等。
另外,於上述萃取液中適當添加必要量的乙醇等之水溶性溶劑、防霉劑、香料等所得的組成物,同樣地亦可利用作為過敏惰性化劑等。該過敏惰性化劑之形態,可為液狀。其次,可使上述之萃取液或液狀組成物使用噴霧用之機器(噴霧器等),噴霧於室內空間、衣服類、地毯、毛毯等使用。
於下述中,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
(製造例1)
使用藉由氣液混合剪斷方式之超微細氣泡產生裝置(BAVITAS、協和機設股份有限公司製),於離子交換水中產生含大氣之超微細氣泡,調製含超微細氣泡之水。該水中之超微細氣泡之眾數粒徑為100nm,存在數為500nm以下之總粒數為0.8~108個/mL,界達電位為-20mV。而且,界達電位係藉由大塚電子(股)製之界達電位測定系統ELSZ-1進行測定。
(實施例1)
將苦楝之種子(Nature neem公司)藉由混合器進行粉碎,相對於1g所得的粉碎物而言添加以製造例1所得的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調製混合物。對該混合物而言,藉由超音波裝置(US CLEANER型號USD-4R、AS-1製),在21℃下照射超音波(40kHz)15分鐘,進行萃取處理。然後,進行濾紙過濾,除去殘渣,製得濾液(亦稱為萃取液)。有關所得的萃取液,使用高速液體色層分析法(Lachrom Elite、Hitachi Hitechnology公司製),測定萃取液中所含的楝素A及B、印楝素以及茄鹼苷之量。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而且,測定條件係以水為溶劑A,以乙腈為溶劑B,且在0-10分鐘內溶劑B為30-40%,10-15分鐘內溶劑B為40-45%,15-20分鐘內溶劑B為15-50%,20-25分鐘內溶劑B為50-60%,25-35分鐘內溶劑B為60-70%之坡度,流速為1.0mL/min,檢測217nm,C18柱進行。
(實施例2)
除藉由攪拌裝置(Shaker SA300、Yamato公司製)進行攪拌(回轉數:100rpm)60分鐘取代超音波照射,且以室溫(18~25℃)作為萃取溫度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3)
除使用在製造例1之含有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中加入有濃度為2重量%之乙醇(EtOH)之溶劑水20mL外,與實施例2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水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2)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水、萃取溫度為室溫(18~25℃)外,與實施例2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3)
除使用濃度為10重量%加入有乙醇(EtOH)之溶劑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水外,與實施例3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由比較實施例1與比較例1、實施例2與比較例2可知,藉由含超微細氣泡之水進行萃取處理,可增加萃取量。而且,由比較實施例2與比較例3可知,特別是楝素A、B之萃取量為相同程度。另外,由比較實施例3與比較例3可知,即使乙醇量減量,萃取效率幾乎沒有下降情形,可萃取疏水性成份之印楝素、茄鹼苷。如此藉由含有超微細氣泡,在沒有使用有機溶劑下,或減少有機溶劑之量下,可有效地萃取植物原料中之楝素A、B或印楝素、茄鹼苷等各種成份。
此外,各實施例之萃取液,由於含有上述各有效成份,在沒有使用溶劑或僅含有少量時,可維持高的力價等,且就安全性而言亦優異,故可直接使用於壁蝨等之屍體(過敏之原因物質)的惰性化劑、防治害蟲劑、殺菌劑等。
(實施例4)
將柴魚片(Marumoto公司製)粉碎成約1cm×1cm見方之大小,相對於所得的粉碎物1g而言加入以製造例1所得的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調製混合物。對該混合物而言,藉由超音波裝置(US CLEANER型號USD-4R、AS-1公司製)、在20℃下進行照射超音波(28kHz)6分鐘,以進行萃取處理。然後,進行濾紙過濾以除去殘渣,製得濾液(亦稱為萃取液)。有關將所得的萃取液再以0.22μm滅菌圓桶過濾器(Millipore Millex GP PES)過濾的濾液,使用超高速液體色層分析法(ACQULITY UPLC H-Class System(PDA)、日本Waters公司製),測定萃取液中所含的肌苷酸量。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而且,測定條件係以磷酸緩衝液(pH3)為溶劑A,以乙腈為溶劑B,且在0-3分鐘內溶劑B為20-80%,3-4.5分鐘內溶劑B為80-100%,4.5-7分鐘內溶劑B為100%之坡度,流速為0.5mL/min,檢測254nm,BEH C18柱進行。
(實施例5)
除使用預先在80℃下溫熱之含超微細氣泡的離子交換水,且於80℃之大型恆溫器(型號CR-2200、ESPEC公司製)中加溫15分鐘取代超音波照射外,與實施例4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比較例4)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外,與實施例4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比較例5)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由比較實施例4與比較例4、實施例5與比較例5可知,藉由使用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進行萃取,肌苷酸之萃取量會飛躍式增加。
另外,各實施例之萃取液,由於含有上述各有效成份,且不含溶劑,力價可維持高值且就安全性而言亦優異,可容易使用於各種用途。
(實施例6)
對1g預先粉碎的咖啡豆(一般咖啡、中間產物、烘培品、原產國坦尚尼亞、咖啡乃川島公司)而言,添加以製造例1所得的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調製混合物。對該混合物而言,藉由超音波裝置(US CLEANER型號USD-4R、AS-1公司製),在20℃下照射超音波(40kHz)5分鐘,進行萃取處理。然後,進行濾紙過濾處理以除去殘渣,製得濾液(亦稱為萃取液)。有關所得的萃取液再以0.22μm滅菌圓筒過濾器(Millipore Millex GP PES)過濾的濾液,使用超高速液體色層分析法(ACQULITY UPLC H-Class System(PDA)、日本Waters公司製),測定萃取液中所含的綠原酸之量。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而且,測定條件係以磷酸緩衝液(pH3)為溶劑A,以乙腈為溶劑B,且在0-1分鐘內溶劑B為10-30%,1-3分鐘內溶劑B為30-50%,3-4.5分鐘內溶劑B為50-100%之坡度,流速為0.5mL/min,檢測330nm,BEH C18柱進行。
(實施例7)
於咖啡過濾器(Key Coffee公司)中加入7g咖啡豆(一般咖啡、中間產物、烘培品、原產國坦尚尼亞、咖啡乃川島公司),對此而言使用預先在80℃下溫熱之含超微細氣泡的離子交換水140mL予以滴入,製得萃取液。將該萃取液與實施例6相同地,進行過濾且使用超高速液體色層分析法,測定綠原酸量。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6)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外,與實施例6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7)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14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140mL外,與實施例7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由比較實施例6及比較例6、實施例7與比較例7可知,藉由使用含有超微細氣泡之水進行萃取,會增加綠原酸之萃取量。
而且,各實施例萃取液,由於含有上述各有效成份且不含溶劑,可使力價維持於高值且就安全性而言亦優異,容易使用於各種用途。
(實施例8)
將藉由紅紫蘇葉(自然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製)藉由混合器進行粉碎,相對於所得的1g所得的粉碎物而言加入以製造例1所得的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調製混合物。對該混合物而言,藉由超音波裝置(US CLEANER型號USD-4R、AS-1公司製),在20℃下照射超音波(28kHz)15分鐘,進行萃取處理。然後,進行濾紙過濾處理,除去殘渣,製得濾液(亦稱為萃取液)。有關所得的萃取液再以0.22μm滅菌圓筒過濾器(Millipore Millex GP PES)過濾的濾液,使用超高速液體色層分析法(ACQULITY UPLC H-Class System(PDA)、日本Waters公司製),測定萃取液中所含的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量。測定結果如表4所示。
而且,測定條件係以磷酸緩衝液(pH3)為溶劑A,以乙腈為溶劑B,以甲醇為溶劑C,且在0-2分鐘內溶劑A為90-70%,溶劑B為10%,溶劑C為0-20%,在2-3.5分鐘內溶劑A為70-0%,溶劑B為20-90%,溶劑C為10%,在3.5-4.5分鐘內溶劑A為0%,溶劑B為90%,溶劑C為10%之坡度,流速為0.6mL/min,檢測330nm,BEH C18柱進行。
(比較例8)
除使用不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取代含超微細氣泡之離子交換水20mL外,與實施例8相同地進行萃取處理、過濾、濾液(萃取液)測定。測定結果如表4所示。
藉由比較實施例8與比較例8可知,藉由使用含超微細氣泡之水進行萃取,會增加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之萃取量。
此外,各實施例之萃取液,由於含有上述各有效成份不含溶劑,可維持高的力價等且就安全性而言優異,故容易使用於各種用途。

Claims (9)

  1. 一種萃取方法,其特徵為將被萃取物與含有眾數粒徑(modal particle diameter)為500nm以下之超微細氣泡的水接觸進行萃取處理,進行該萃取處理之後,除去萃取殘渣而得到萃取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萃取方法,其中前述超微細氣泡在每1mL的前述水中存在100萬個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項之萃取方法,其中前述超微細氣泡的表面帶電,且該界達電位(zeta potential)的絕對值為5mV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萃取方法,其中前述超微細氣泡實質上係由選自空氣、氧、氫、氮、碳酸氣、臭氧及惰性氣體的1種或2種以上的氣體所成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萃取方法,其中於前述水中含有8重量%以下之水溶性溶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萃取方法,其中前述被萃取物為選自動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土壤及礦石的至少1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萃取方法,其中作為萃取處理為進一步照射選自電磁波、音波及超音波的1種或2種以上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萃取方法,其中使用具備氣液混合剪斷裝置之超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產生超微細氣泡。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萃取方法,其為含有藉由前述超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於含有浸漬被萃取物的水的液中,產生前述超微細氣泡的處理。
TW100107749A 2010-03-08 2011-03-08 The use of ultrafine bubble extraction method and its extract TWI5423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1146 2010-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449A TW201204449A (en) 2012-02-01
TWI542396B true TWI542396B (zh) 2016-07-21

Family

ID=44563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7749A TWI542396B (zh) 2010-03-08 2011-03-08 The use of ultrafine bubble extraction method and its extract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45934A1 (zh)
EP (1) EP2545974A4 (zh)
JP (1) JP5821839B2 (zh)
CN (1) CN102883788A (zh)
AU (1) AU2011225328B2 (zh)
CA (1) CA2792355C (zh)
MY (1) MY162556A (zh)
SG (1) SG183971A1 (zh)
TW (1) TWI542396B (zh)
WO (1) WO20111116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174B (zh) * 2019-07-19 2020-12-21 林柏翰 奈米氣泡製造方法、系統及肥料製造方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77649A (en) * 2009-08-06 2020-09-23 Kyowakisetsu Co Lt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6030429B2 (ja) * 2012-01-05 2016-11-24 Idec株式会社 香り付与液生成装置および香り付与液生成方法
JP2013180956A (ja) * 2012-02-29 2013-09-12 Sunstar Engineering Inc 殺菌剤組成物
JP2013179891A (ja) * 2012-03-02 2013-09-12 Ihi Corp 荷重付加方法
US20150044306A1 (en) * 2013-08-12 2015-02-12 Melvin Mitchell Process for fractionation and extraction of herbal plant material to isolate extractives for pharmaceuticals and nutraceuticals
CA2888661C (en) * 2013-10-03 2015-11-17 Ebed Holdings Inc. Nanobubble-containing liquid solutions
KR101439102B1 (ko) 2013-12-17 2014-09-12 대동고려삼 주식회사 진생베리로부터 진생베리 추출농축액을 효율적으로 제조하는 신규한 제조방법
CA3037785A1 (en) * 2016-09-28 2018-04-05 Ebed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 alcoholic beverage
JP6492316B2 (ja) * 2016-11-29 2019-04-03 マチモト株式会社 香料植物由来の芳香水を製造する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
US10711200B2 (en) * 2017-01-23 2020-07-14 Syncrude Canada Ltd. In Trust For The Owners Of The Syncrude Project As Such Owners Exist Now And In The Future Nanobubble aided bitumen extraction from oil sand
CN107828961B (zh) * 2017-11-02 2024-04-0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稀土元素离子的萃取方法及得到的稀土富集液
WO2019209127A1 (pt) * 2018-04-27 2019-10-31 Bicafé - Torrefecção E Comércio De Café, Lda. Sistema de extração de um pó rico em cafeína
KR102000662B1 (ko) * 2018-10-18 2019-07-16 (주)옥천당 프로사포게닌의 함량이 증진된 홍삼 농축액의 제조 방법
US11119011B2 (en) 2019-02-12 2021-09-1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detect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JP7222483B2 (ja) * 2019-05-30 2023-02-15 片倉コープアグリ株式会社 クサソテツ抽出物を調製する方法
IL267627B2 (en) * 2019-06-25 2024-03-01 The State Of Israel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R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Res Organization Aro Vo Melanoidin preparations for crop protection from non-fungal pests
JP6735889B1 (ja) * 2019-09-05 2020-08-05 昭和電工ガス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抽出装置
KR102464450B1 (ko) 2019-12-06 2022-11-09 주식회사 성광이엔에프 암모니아 가스 제거 시스템
JP7000517B1 (ja) 2020-08-24 2022-02-04 株式会社御池鐵工所 消毒剤生成装置及び消毒剤生成方法
KR102613580B1 (ko) * 2020-11-17 2023-12-13 (주)마나에프앤비 저온수에서 추출하여 향미가 우수한 허브차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3355535B (zh) * 2021-06-03 2023-02-2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超声波联合气浮法纯化单宁锗渣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45312A (zh) * 2021-07-13 2021-09-28 南通帝沙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抗菌整理面料的制备方法及美白抗菌整理面料
CN113933427B (zh) * 2021-10-15 2024-05-14 北京中医药大学 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
CN115119938B (zh) * 2022-08-31 2022-12-06 北京轻天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逆转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5908A (en) * 1971-08-12 1973-10-16 Massachusetts Inst Technology Treating food with polypeptide haddock extract to prevent the outgrowth of clostridium botulinum
DE3741201A1 (de) * 1987-12-02 1989-06-15 Schering Ag Ultraschallarbeitsverfahren und mittel zu dessen durchfuehrung
DE4304097A1 (de) * 1993-02-11 1994-08-18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Enzymatisch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hydroxyacetonphosphat aus Glycerinphosphat und seine Verwendung in enzymatischen Aldoladditionen
JP4109731B2 (ja) 1997-01-23 2008-07-02 備前化成株式会社 改良グアバ葉エキス抽出法
JPH1133087A (ja) * 1997-07-14 1999-02-09 Shimadzu Corp 亜臨界流体による連続処理方法
JP2000237501A (ja) 1999-02-17 2000-09-05 Niimu:Kk メリア・アザジラクタから薬効成分を抽出する方法
CN2394685Y (zh) * 1999-09-29 2000-09-06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适用于非挥发性提取介质的气升式循环超声破碎浸提装置
JP2002084992A (ja) 2000-09-19 2002-03-26 Nippon Puroporisu Kk 溶液型プロポリス食品組成物および固形状プロポリス原体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US7684008B2 (en) * 2003-06-11 2010-03-23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645250B2 (ja) * 2003-10-06 2005-05-11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加圧多層式マイクロオゾン殺菌・浄化・畜養殺菌システム
JP4666923B2 (ja) * 2004-01-28 2011-04-06 ニューフード・クリエーション技術研究組合 ホソバヤマジソ精油の製造方法、及びチモ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144669B2 (ja) * 2004-03-05 2008-09-03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ナノバ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00537007C (zh) * 2004-05-31 2009-09-09 三洋设备产业株式会社 微细气泡含有液生成方法和装置以及装入该装置的微细气泡发生器
JP4016991B2 (ja) * 2005-02-21 2007-12-05 株式会社白謙蒲鉾店 焙焼魚介類含有成分抽出方法
CN2877827Y (zh) * 2005-11-15 2007-03-14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富集中药水提液中表面活性物质的装置
EP2020260B1 (en) 2006-05-23 2016-07-27 Ligaric Co., Ltd. Fine bubble generating apparatus
KR100784805B1 (ko) * 2006-12-15 2007-12-14 농업회사법인 한국푸드웰(주) 미세 산소를 이용한 흑미강 색소 추출 방법 및 그 추출물
CN101848645A (zh) * 2007-11-05 2010-09-29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生产茶产品的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可获得的产品
JP2011213689A (ja) * 2010-04-01 2011-10-27 Miike Iron Works Co Ltd 植物成分含有水溶液、植物成分含有凍結体、植物成分含有水溶液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174B (zh) * 2019-07-19 2020-12-21 林柏翰 奈米氣泡製造方法、系統及肥料製造方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1225328B2 (en) 2016-11-17
JP5821839B2 (ja) 2015-11-24
US20130045934A1 (en) 2013-02-21
EP2545974A4 (en) 2017-08-16
EP2545974A1 (en) 2013-01-16
JPWO2011111600A1 (ja) 2013-06-27
WO2011111600A1 (ja) 2011-09-15
CA2792355A1 (en) 2011-09-15
SG183971A1 (en) 2012-10-30
CN102883788A (zh) 2013-01-16
CA2792355C (en) 2016-08-30
AU2011225328A1 (en) 2012-11-01
TW201204449A (en) 2012-02-01
MY162556A (en)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396B (zh) The use of ultrafine bubble extraction method and its extract
Giannakoudakis et al. Aloe vera waste biomass-based ad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aquatic pollutants: A review
El Asbahani et al. Essential oils: From extraction to encapsulation
Goula et al. Integrated processes can turn industrial food waste into valuable food by-products and/or ingredients: The cases of olive mill and pomegranate wastes
Maswal et al. Formulation challenges in encapsulation and delivery of citral for improved food quality
Shams et al. Green technology: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innovative methods for extraction of medicinal & aromatic plants (MAP) in Egypt
Plati et al. Micro-and nano-encapsulation as tools for essential oils advantages’ exploitation in food applications: The case of oregano essential oil
KR101872775B1 (ko) 친환경 살균 및 탈취제의 조성물
Gharibzahedi Ultrasound-mediated nettle oil nanoemulsions stabilized by purified jujube polysaccharide: Process optimization, microbial evalu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storage stability
KR101079644B1 (ko) 천연 항균용기
Rakmai et al. Encapsulation of essential oils by cyclodextrins: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Marques et al. Spray-dried thyme essential oil microparticles using different polymeric matrices
Azizkhani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ryngium campestre L., Froriepia subpinnata, and Mentha spicata L. polyphenolic extracts nanocapsulated in chitosan and maltodextrin
Wirwis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ptimizing Green Tea Leaf Extraction for Enhanc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KR101930348B1 (ko) 용암해수 물티슈 조성물
KR20100072247A (ko) 스프레이 형태로 외부 적용을 위한 화장품 조성물
Hashimoto CyD applications in food, cosmetic, toiletry, textile and wrapping material fields
Nogueira et al. Aqueous extract of pomegranate peels (Punica granatum) encapsulated by spray drying.
Elsayed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Eugenia supra-auxillaris phenolics Rich Fraction for Its Possible Use as a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
Tohamy et al. Green extraction of silymarin from Milk thistle seeds and its encapsulation using the spray drying method
Wsain et al.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URMERIC PHENOLIC EXTRACT AND TURMERIC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AFLATOXIN B 1 PRODUCING FUNGI.
Montero Effect of proteins and maltodextrins as coating materials in the microencapsul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fresh, wrinkled jujube
KR101259475B1 (ko) 고추냉이 추출물의 복합 나노 입자화를 통한 식품 첨가용 천연 식용 항균제의 제조방법
Γρηγοράκης Development of green high performance solid-liquid extraction processes for the recovery of antioxidant polyphenols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Salvia fruticosa Mill.(Cretan sage)
JP5179033B2 (ja) 痩身用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