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1420B - 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1420B
TWI531420B TW100112510A TW100112510A TWI531420B TW I531420 B TWI531420 B TW I531420B TW 100112510 A TW100112510 A TW 100112510A TW 100112510 A TW100112510 A TW 100112510A TW I531420 B TWI531420 B TW I5314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nozzle
acid
process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0252A (en
Inventor
湯瑪士J 瓦格納
傑佛瑞W 巴特包
大衛 德克雷克爾
Original Assignee
東京電子Fsi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京電子Fsi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京電子Fsi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00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0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1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14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63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 H01L21/67075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for wet etching
    • H01L21/6708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for wet etching using mainly spraying means, e.g.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2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28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cleaning followed by drying, rinsing, stripping, blasting or the like
    • H01L21/6704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cleaning followed by drying, rinsing, stripping, blasting or the like for wet cleaning or washing
    • H01L21/67051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cleaning followed by drying, rinsing, stripping, blasting or the like for wet cleaning or washing using mainly spraying means, e.g.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Nozzles (AREA)

Description

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噴霧處理器工具處理微電子器件。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在使用噴霧處理器工具時在處理期間控制可發生於接近基板表面處之處理流體之混合,以最小化可由於未受控制之混合而另外發生的特徵損壞。
微電子產業依賴於在製造多種微電子器件時之多種製程配方。製程配方常常涉及濕式處理及乾式處理中之一者或兩者。微電子產業可利用多種經組態之系統以執行此等製程。許多此等系統呈噴霧處理器工具之形式。噴霧處理器工具一般指代如下工具:其中將處理流體(諸如,化學製品、漂洗液體、氣體,或其組合)以一系列一或多個步驟單獨地或以組合方式噴射、澆鑄,或以其他方式施配至微電子工件上。此情況與濕式清洗台工具形成對比,在濕式清洗台工具之情況下,微電子工件在處理之過程期間浸漬於流體浴中。
在典型噴霧處理器工具中,將處理流體施配或以其他方式噴射至(多個)微電子工件上,而該(等)微電子工件被支撐於噴霧處理器工具之處理腔室內。常常,該(等)微電子工件在此處理之一或多個部分期間繞軸線自旋。在單微電子工件系統中,微電子工件常常繞其自己之中心軸線旋轉。可自FSI International,Inc.,Chaska,MN購得以為商標名稱之此類型的例示性工具。在同時處理複數個微電子工件之工具中,微電子工件常常可儲存於被支撐於旋轉式轉台(亦稱為壓板)上之固持器(亦稱為卡匣)中。轉台繞其自己之中心軸線旋轉,且示意性地,固持器在軌道中圍繞轉台之軸線以行星方式自旋。可自FSI International,Inc.,Chaska,MN購得分別以為商標名稱之此類型的例示性工具。
用於噴霧處理器工具之典型配方包括涉及使微電子工件經受一或多個濕式製程(諸如,包括一或多個化學處理、漂洗處理,及其組合的彼等濕式製程)的製程步驟。通常在所要濕式處理完成之後,微電子工件得以乾燥。舉例而言,習知漂洗及乾燥序列涉及首先將漂洗液體施配或以其他方式噴射至被支撐於處理腔室中之旋轉式轉台上的微電子工件上。漂洗停止,且接著將用以遞送漂洗液體之管路排放至處理腔室中。接著通常經由相同或不同之管路將乾燥氣體引入至腔室中,以乾燥微電子工件。
根據一例示性製造策略,使用光阻遮罩以幫助在微電子基板上形成器件特徵。隨著微電子技術進步,此等特徵已趨向於變得更小。舉例而言,一些當前之器件包括諸如具有奈米尺度尺寸之閘結構的特徵。不幸地,較小之器件特徵在製造過程中傾向於比較大、較穩固的特徵易受損壞。需要開發在製造過程中幫助保護小器件特徵之處理策略。
在光阻遮罩已用以幫助製造特徵之後,通常移除該遮罩。光阻遮罩之移除為特徵損壞成問題之情形。熟知之強清潔性處理為用以自基板表面移除光阻殘餘物之一策略。典型強清潔性組合物為藉由組合至少包括硫酸及過氧化氫之成份所獲得的含水溶液。常常,此等成份被供應為濃縮含水硫酸及30重量百分比之含水過氧化氫。典型強清潔性溶液係藉由每體積之過氧化氫溶液組合大約2體積份至大約10體積份之酸溶液而獲得。亦可使用更稀形式之溶液。常常使用熱的強清潔性溶液,例如,處於高於大約60℃,甚至高於大約80℃,甚至大約180℃之溫度。強清潔性溶液自表面清潔有機化合物,諸如光阻殘餘物。該溶液亦傾向於氧化及羥化金屬,從而使該等金屬呈現親水性。在以此溶液清潔之後,以水充分地漂洗基板。接著可按需要使該基板經受進一步處理。
在其他說明性實踐模式中,清潔組合物可包括一或多種其他酸,諸如磷酸。另外,一些清潔化學品使用酸但不使用過氧化物。一些清潔化學品可以其他(多種)氧化劑取代過氧化氫。
不幸地,用於使用此等清潔化學品之習知策略可傾向於損壞器件特徵。特徵愈小,該風險變得愈大。其他處理亦造成類似之損壞器件特徵的風險。此等其他情形之實例包括用於移除金屬之王水處理(硝酸與鹽酸之混合物)。因此,強烈需要改良之策略以保護器件特徵在處理期間不受損壞。
本發明藉由控制及/或防止不同化學製品之混合接近處理中之微電子工件的表面而顯著地減少特徵損壞。本發明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對不同化學製品可以放熱方式混合的瞭解。若混合發生於接近工件表面處,則此情況釋放可損壞處理中之微電子工件上之精細特徵的能量。包括至少兩個獨立(相異)噴嘴之處理工具(下文中之多噴嘴系統)可在多步驟處理之過程期間將至少兩種不同的處理流體獨立地施配至一個以上微電子工件上。此等工具尤其易受化學製品在工件表面上以放熱方式混合之風險影響,諸如在化學製品自一個噴嘴滴落同時自另一噴嘴施配化學製品時。因此,本發明之原理較佳且有利地關於此等多噴嘴工具實施。
本發明提供不同策略以控制及/或防止化學製品接近工件表面而混合。根據一方法,本發明控制一第一化學製品施配與一第二化學製品施配之間的轉變,以避免來自一第一噴嘴之一流體的液滴落至自一第二噴嘴所施配之一第二流體的一表面膜上。舉例而言,在於一後續處理階段中經由一第二噴嘴施配漂洗水的同時防止來自一化學製品施配之殘餘酸的點滴自一第一噴嘴滴落至該工件表面上。可在一藉由在經由該第二噴嘴施配該水之前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噴嘴的模式中實踐此方法。在一額外態樣中,經由該第二噴嘴將該第二流體引入至一工件上,同時在該第一噴嘴上維持吸力。根據一額外策略,在該工件繞其自己之中心軸線自旋之同時一般將該第二化學製品引入至該工件之中央以幫助進一步避免損壞之風險。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一微電子工件定位於一包含第一施配噴嘴及第二施配噴嘴之處理腔室中,該第一施配噴嘴及該第二施配噴嘴經組態以獨立地將一或多種處理流體指引於該微電子工件處;以該第一施配噴嘴將一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終止以該第一施配噴嘴將該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噴嘴;及在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噴嘴之後,以該第二施配噴嘴將一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微電子工件定位於一包含第一施配孔及第二施配孔之處理腔室中,且該第一施配孔及該第二施配孔經組態以獨立地將一或多種處理流體指引於該微電子工件處;以該第一施配孔將一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孔;及在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孔之後,以該第二施配孔將一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一微電子工件定位於一包含一第一噴嘴及一相異於該第一噴嘴之第二噴嘴的處理腔室中,該第一噴嘴包含至少一孔,通過該至少一孔可將一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該第二噴嘴包含至少一孔,通過該至少一孔可將一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及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噴嘴及該第二噴嘴中之一者或兩者,藉此自該第一噴嘴及該第二噴嘴中之該一者或該兩者的上游汲取該各別處理流體。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處理一微電子器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一微電子工件定位於一包含第一施配噴嘴及第二施配噴嘴之處理腔室中,該第一施配噴嘴及該第二施配噴嘴經組態以獨立地將一或多種處理流體指引於該微電子工件處;以該第一施配噴嘴將一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以該第二施配噴嘴將一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控制一第一化學製品施配與一第二化學製品施配之間的轉變,以避免來自一第一噴嘴之一流體的液滴落至自一第二噴嘴所施配之一第二流體的一表面膜上;及控制施配該第一處理流體與施配該第二處理流體之間的轉變,以避免來自該第一噴嘴之該第一處理流體的液滴落至該微電子工件上之該第二處理流體的一表面膜上。
併入於本發明中且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的隨附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若干態樣,且其與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一起用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不欲為詳盡的或將本發明限於以下實施方式中所揭示的精確形式。實情為,選擇並描述本文所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因此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瞭解且理解本發明之原理及實踐。
在代表性實施例中,關於較佳之多噴嘴工具良好地實踐本發明,該等較佳之多噴嘴工具屬所處理的微電子工件繞其自己之中心軸線自旋的類型。較佳之例示性多噴嘴工具包括呈噴桿形式之第一噴嘴,該第一噴嘴包含複數個孔,通過該複數個孔跨越下伏之自旋微電子工件的弦施配(多種)第一處理流體。此弦常常對應於微電子工件之直徑或直徑之部分。多噴嘴工具亦包括第二噴嘴,可一般經由該第二噴嘴將(多種)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下伏之自旋微電子工件上的中央。以連續方式、脈衝方式,或其組合獨立地將第一及/或第二處理流體中之每一者施配為流。亦可獨立地霧化每一流體以便將其施配為薄霧或噴霧。可經由噴嘴設計、經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流當中的衝擊,及/或其類似者而發生霧化。
常常,(多個)微電子工件在此處理之一或多個部分期間繞軸線自旋。在單微電子工件系統中,微電子工件常常繞其自己之中心軸線旋轉。可自FSI International,Inc.,Chaska,MN購得以為商標名稱之此類型的例示性工具。在同時處理複數個微電子工件之工具中,微電子工件常常可儲存於被支撐於旋轉式轉台(亦稱為壓板)上之固持器(亦稱為卡匣)中。轉台繞其自己之中心軸線旋轉,且示意性地,固持器在軌道中圍繞轉台之軸線自旋(以行星方式)。可自FSI International,Inc.,Chaska,MN購得分別以為商標名稱之此類型的例示性工具。
在不希望以理論加以限定之情況下,可提出基本原理以解釋由本發明所提供之在損壞減少上的顯著改良。已知處理流體之某些組合在混合在一起時以放熱且高能之方式發生反應。在製造微電子器件之情形下,酸組合物及漂洗水為此組合之實例。在一特定實例中,含水硫酸(視情況包括諸如過氧化氫、臭氧及/或其類似者之氧化劑)與水以相當高能之方式混合。就在微電子工件之表面上所遇到之特徵的尺度而言,能量以爆炸性爆裂之方式釋放,該爆炸性爆裂在本文中被稱為「微爆裂」。若微爆裂發生於接近器件特徵處,則爆炸波可損壞該等特徵。
當自第一化學製品(諸如,酸組合物)轉變至第二化學製品(諸如,水)時及/或在一化學製品之液滴落至另一化學製品之膜中的情況下,微爆裂之風險相對高。在於多噴嘴系統中自熱的強清潔性溶液(硫酸與過氧化氫之含水混合物)轉變至水之特定情況下,自一噴嘴所施配之殘餘熱酸可在經由不同噴嘴引入水之同時滴落至自旋之微電子工件表面上的薄水膜(sheeting water film)上。落至微電子工件表面上之熱酸之點滴可引起局部高能量反應,該反應可損壞接近發生混合之位點的器件特徵。若殘餘酸繼續滴落至濕的微電子工件表面上,則不僅在轉變至漂洗時且亦在漂洗之過程期間,風險可繼續。若水滴在工件表面處與富酸相混合,則亦可能發生微爆裂損壞。
圖1至圖3示意性地說明微爆裂可損壞器件特徵之方式的概念。首先參看圖1,微電子工件102一般包括支撐件104,該支撐件104常常包含半導體微電子晶圓。諸如氧化物層或其類似者之可選額外層(未圖示)亦可根據習知實踐併入至支撐件104中。呈多晶矽閘之說明性形式的線特徵106形成於支撐件104之表面上。線特徵106之例示性實施例一般包括閘氧化物108、多晶矽電極110及介電層112。如所說明,水膜114上覆於微電子工件表面。熱酸之點滴116經示意性地展示為落向微電子工件102。
圖2示意性地說明在熱酸之點滴116碰撞水膜114時發生之微爆裂115。由微爆裂115所產生之爆炸波區117經展示為衝擊線特徵106。
圖3展示微爆裂平息之後之爆炸波區117。已損壞之線特徵119展示於爆炸波區117中。
自根據圖1之微電子工件所獲得的資料支援微爆裂理論。在一實驗中,研究併有呈多晶矽閘形式之特徵之線的微電子工件。根據下文根據圖5至圖12所描述之習知製程處理該等工件。另外,在圖5至圖12中所展示之製程之後,工件經受SC1製程,繼之以漂洗及離心法脫水。SC1製程包括以氫氧化銨、過氧化氫及水溶液處理。在於無本發明之受控制轉變之情況下執行習知製程之後,檢驗工件之表面是否有多晶矽閘損壞。在此等工件上偵測到大約10個至20個損壞區域。損壞中之大部分橫越許多線。此等研究中之線特徵具有5:1之縱橫比,且為大約150 nm高乘大約30 nm寬。
對比而言,當對其他方面相同之微電子工件執行如圖13至圖20中所展示之具有受控制轉變的改良製程時,未偵測到損壞區域。
可在本發明之實踐中將寬範圍之處理流體用作第一處理流體或第二處理流體。此等處理流體包括氧化流體、蝕刻流體、漂洗流體、拋光流體、此等處理流體之組合及其類似者。例示性流體包括水;含水醇,諸如異丙醇;含有一或多種氧化劑之液體,諸如包括臭氧、過氧化物、此等氧化劑之組合或其類似者的水;酸性液體,諸如含有HF之水、磷酸、硫酸、硝酸、HCl、乙醇酸、乳酸、乙酸、此等酸性液體之組合及其類似者;鹼性溶液,諸如包括溶解之氫氧化銨之水、氨水、四甲基氫氧化銨、膽鹼、此等鹼性溶液之組合及其類似者;緩衝溶液,諸如氟化銨。可濃縮或稀釋此等組合物。可將此等組合物提供於寬範圍之溫度下,包括溶液冷卻、以室溫供應、或加熱之溫度。
鑒於本文所呈現之微爆裂理論(不同化學製品接近微電子工件表面以高能方式混合可為由本發明顯著減少特徵損壞的至少部分原因),在第一及第二處理流體以放熱方式混合之彼等環境中有利地實踐本發明。放熱式混合一般發生在(例如)酸性組合物與其他含水溶液(包括酸性相對較小之組合物或包括不同種類之酸的酸性混合物)混合時。因此,舉例而言,熟知之強清潔性溶液一般包括溶解於水中之硫酸及過氧化氫。強清潔性溶液用於一應用中以自微電子工件表面清潔有機殘餘物,諸如光阻殘餘物。因為混合物為強氧化劑,所以該混合物將移除大部分有機物。強清潔性溶液亦將傾向於羥化許多表面(例如,添加OH基),從而使其親水(水相容)。強清潔性組合物亦可用以蝕刻材料(諸如,鈷、鎳、鈦、鎢、鉭及鉑)。
強清潔性溶液中之硫酸及/或過氧化氫之濃度可獨立地自相對濃縮(例如,重量百分比高於30%)在寬範圍內變化。亦可使用適度稀釋之溶液,例如,併有自0.1以上至30重量百分比之特定成份的彼等溶液。可使用極稀釋之溶液,例如,併有自0.001以上至0.1重量百分比之該特定成份的彼等溶液。亦可使用超稀釋溶液,例如,大約每十億重量份大約一重量份至0.001重量百分比之該成份。如本文所使用,組合物中之材料之重量百分比係基於溶液的總重量。
硫酸組合物(無過氧化氫)及強清潔性組合物(包括硫酸及過氧化氫)傾向於與水以相當高能且放熱之方式混合。在混合後即釋放之能量傾向於隨硫酸之相對濃度增加而變大。因此,可在涉及硫酸/強清潔性處理與漂洗處理之間的轉變之多噴嘴工具中極有利地使用本發明。漂洗常常發生於酸處理之前及/或之後。
尤其適用於執行本發明之例示性裝置10展示於圖4中。出於說明之目的,圖4示意性地對應於ORION(FSI International,Inc.,Chaska,MN)單微電子工件處理工具。裝置10一般包括界定處理腔室14之外殼。微電子工件16被支撐於旋轉夾盤18上。在多步驟處理中之至少一部分期間,工件繞軸線17自旋。
裝置10併有多個相異施配噴嘴22、24及26,該等噴嘴可獨立地用以將流體施配至工件16上。如所說明,噴嘴22包含噴桿且一般延伸跨越下伏之工件16之弦的至少一部分。裝置10經組態以使得此弦大體上對應於工件16之半徑的大部分。噴桿22包括複數個孔28,通過該複數個孔28將(多種)流體經由噴桿大體上朝向工件16施配。噴嘴24及26獨立地用以將(多種)流體大體上施配至工件16之中央區域上。由於在流體施配期間工件16常常自旋之故,在被拋離周邊從而被收集以用於捨棄、再循環或其他用途之前,流體一般以徑向向外之方式在工件表面之上成膜(sheet)。
例示性流體源31至39藉由管路線路41至53耦接至噴嘴22、24及/或26。閥61至73用以控制流至噴嘴22、24及26之流體流。出於說明之目的,來源31至39包括冷(或室溫)水、熱水、氨水、過氧化氫、冷硫酸及熱硫酸。冷(或室溫)水、熱水、過氧化氫及熱硫酸之多個來源可為相同或不同的。為了清晰之目的而將此等來源展示為單獨來源。質量流量控制器91至96用以幫助控制來自來源31至35及來源39之流體的流量。孔75用以幫助控制來自來源38之熱的濃(例如,96重量%)硫酸之流量。如所修改以實踐本發明之實施例,裝置亦包括吸入管線74,吸入管線74用以幫助自噴嘴22及/或24抽吸化學製品。可以多種方式(未圖示)產生吸力,但藉由吸氣提供吸力方便且可靠。用以產生吸力之其他手段包括使用真空泵,及其類似者。
亦可在有效幫助自工具10之全部或部分抽吸化學製品的位置提供額外吸入管線27。有利地,可經由管線74將吸力施加至噴嘴24,而仍可經由噴嘴24及26施配化學製品。閥29及69幫助控制通過管線27及74之流體流量。
圖5至圖12展示圖4之裝置10可用以執行處理之先前技術方法的步驟之序列。自全景,該序列首先使用硫酸與過氧化氫之組合物以自微電子工件16移除光阻殘餘物。漂洗階段在酸處理之後。有利地,該製程經設計以最小化微電子工件16之熱震。然而,根據本發明,該序列在於微電子工件表面處無受控制混合之情況下發生。在無受控制混合之情況下,該製程可導致對微電子工件表面上之較精細特徵的損壞。圖13至圖20展示圖4之裝置10可用以執行併有許多有利原理的本發明之說明性實踐模式的方式。對精細特徵之損壞顯著減少。在與該兩個不同序列相關聯之所有此等圖中,展示在特定步驟中所使用之(多個)管路線路及(多種)流體,而為了清晰之目的省略未使用之其他管路線路及來源。
現將描述圖5至圖12中所展示之先前技術方法。所使用之硫酸為濃縮的,且大約為96重量%(平衡水)。過氧化氫為30重量%之含水溶液。在圖5中,在旋轉夾盤18上提供微電子工件16。將室溫濃硫酸(例如,大約20℃)經由中央施配噴嘴24引入至微電子工件16上。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時間,諸如大約10秒。
在圖6中,冷硫酸之施配停止。現將熱的濃硫酸經由噴嘴22施配至自旋之微電子工件16上。冷酸可傾向於自噴嘴24滴落至微電子工件表面上。以虛線及淺交叉影線說明噴嘴24以示意性地指示此滴落可能。由於冷酸僅與熱酸混合,因此此等滴落不傾向於引起任何微爆裂問題。熱酸加溫至合適溫度,諸如150℃。在自孔75流至工件16之同時,熱酸發生一些冷卻,從而導致工件表面處之大約130℃的溫度。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時間,諸如大約5秒。
在圖7中,熱硫酸之施配經由噴嘴22繼續,但現結合過氧化氫施配該熱硫酸。熱硫酸與過氧化氫可能可以高能方式混合。然而,此混合與在微爆裂理論下之器件損壞無關,此係因為該混合發生於來自噴嘴22之管路上游內部。在混合物被施配且到達微電子工件16之前,此混合已充分。歸因於混合之熱,在此步驟期間溫度可增加,諸如增加至200℃。在典型處理中,濃硫酸含水過氧化氫之體積比為4:1。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之時間週期,諸如大約80秒。在此步驟之至少一部分期間仍可能發生或可能不發生殘餘冷酸自噴嘴24之滴落,但此情形未在圖7中展示。
在圖8中,熱硫酸之施配經由噴嘴22繼續,但過氧化氫不再與該酸混合。施配溫度下降,諸如下降至大約130℃。此步驟可發生歷時合適時間,諸如大約5秒。
在圖9中,進行自熱硫酸溶液返回至室溫硫酸溶液之轉變。經由噴嘴22之熱硫酸之流動停止,且經由中央噴嘴24施配室溫硫酸。噴嘴22包括一些殘餘熱硫酸,如由虛線及淺交叉影線所展示,但並非所有該熱硫酸溶液自噴嘴22排出。殘餘熱硫酸溶液中之一些可能滴落至工件表面上。由於熱硫酸僅與類似但室溫之硫酸在接近工件表面處混合,因此此情形並非在微爆裂理論下之問題。轉變至室溫硫酸降低工件表面處之溫度,諸如降低至大約20℃之溫度。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之時間週期,諸如大約15秒。
在圖10中,處理自酸施配轉變至漂洗水施配。此為微爆裂損壞之風險增加之階段。經由中央施配噴嘴24將水(較佳處於大約攝氏20°)施配至微電子工件16之中央。微電子工件表面上之酸溶液被漂洗掉,且隨著此漂洗步驟繼續歷時合適之時間週期(諸如,大約7秒)用以徑向方式成膜之水膜加以替代。水處於合適溫度,諸如大約20℃。同時,殘餘熱硫酸溶液可仍保留於噴嘴22中。此殘餘酸溶液可接近微電子工件表面滴落至膜中。可在此等滴落發生之位點處發生可能之微爆裂及對應的特徵損壞。
在圖11中,微爆裂損壞之風險繼續。經由噴嘴24之水施配停止。實情為,水用以沖洗噴嘴22。此情況可以至少兩種方式產生微爆裂損壞之風險。第一,噴嘴22之沖洗最初將富酸溶液推出噴嘴22且推至工件16之富水表面上。此情況允許經沖洗之酸與水在微電子工件表面處發生混合。第二,隨著表面在沖洗噴嘴22之初始階段期間變得暫時性富酸,來自噴嘴24之殘餘水可滴落至該富酸表面上,在該富酸表面處酸與水之混合可導致微爆裂及對應的損壞。簡言之,噴嘴22中之殘餘酸為造成微電子工件表面處之微爆裂損壞的潛在因子。此步驟之水施配發生歷時合適時間,諸如大約21秒。在此步驟之末尾,微電子工件表面一般覆蓋有薄層水且無餘留任何酸。
在圖12中,水沖洗通過噴嘴22及24兩者。因為微電子工件表面現一般覆蓋有水,所以經施配之水僅在表面處與水混合。在此階段實質上不存在微爆裂損壞之風險。
在執行上文所描述之步驟之序列之後,可按需要進一步處理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微電子工件16。舉例而言,根據一選項,微電子工件可經受所謂之處理,包括SC1處理(含水氫氧化銨、含水過氧化氫及水之混合物),繼之以漂洗及乾燥。
圖13至圖20展示可使用本發明之原理修改圖5至圖12之裝置10及處理以顯著降低微爆裂損壞之風險的方式。作為設備修改,裝置10配備有吸入管線74,使得可將吸力施加至管路線路,且噴嘴22及24以流體方式耦接至此管線74。
圖13至圖16一般說明分別以與圖5至圖8中所展示之步驟相同之方式所執行的製程步驟。
圖17中所說明之製程步驟認識到,保留於噴嘴22中之殘餘熱硫酸有可能滴落至微電子工件16上且引起微爆裂損壞。因此,在此步驟中,經由噴嘴22之熱硫酸溶液之施配停止,且將吸力施加至噴嘴22以便經由管線74移除殘餘酸溶液。此情形使噴嘴22為一般實質上完全乾燥的,使得酸點滴之風險最小化。在此步驟期間,尚未將水經由任何噴嘴施配至微電子工件上,以最小化酸點滴可落下且在接近微電子工件表面處與水混合之風險。在此步驟之早期階段中,由(多個)先前步驟所施配之酸溶液之膜有可能可保留於微電子工件表面上。因此,需要微電子工件繼續自旋,以便使此殘餘膜變薄及/或使表面如所需要般無酸。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之時間週期,諸如大約5秒。微電子工件表面之溫度在此步驟期間保持於大約130℃,或該表面可隨著該微電子工件自旋而稍微冷卻。
在圖18中,說明可選製程步驟,且可在需要時在圖17中所說明之製程步驟之後使用該可選製程步驟。此可選步驟涉及施配相對冷之化學製品,諸如冷硫酸及/或含水過氧化氫。需要經施配之材料之溫度小於大約60℃,較佳小於大約50℃,更佳小於大約30℃。如所展示,經由中央噴嘴24之室溫硫酸之施配開始,且維持施加至噴嘴22之吸力以便移除管線74中的任何殘餘酸溶液。噴嘴22可包括一些殘餘熱硫酸,如由虛線及淺交叉影線所展示。轉變至室溫硫酸降低工件表面處之溫度,諸如降低至大約20℃之溫度。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之時間週期,諸如大約15秒。
在圖19之下一步驟中,需要吸力繼續被拉於噴嘴22上以繼續最小化酸液滴之風險。事實上,除非另有註明,否則可一般持續地維持此吸力,直至該吸力在圖19中所展示之步驟之過程期間或該步驟之末尾停止為止。現安全地將水經由噴嘴24大體上施配至微電子工件16之中央區域上。在中央施配之水可被視作產生如下流體波:以徑向向外方式洗滌過微電子工件表面。若在酸與水之間存在混合之熱,則該混合之熱在相對大之體積上擴展開。就任何殘餘酸保留於微電子工件16之表面上而言,據信此水中央施配幫助最小化微爆裂損壞之風險。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時間,諸如大約20秒。水施配使工件16冷卻至一溫度,諸如大約20℃。
圖20中所展示之可選步驟涉及伴隨經由噴嘴26施配冷水或熱水之額外步驟繼續圖19之步驟中發生的施配及吸氣。此非必需但可在需要漂洗可能存在於噴嘴26中之化學製品(來自先前步驟,該步驟未在此處加以描述)的情況下實踐。可在此步驟期間或此步驟之末尾停止吸氣。此步驟發生歷時合適時間,諸如大約3秒。微電子工件處於對應於經施配之水之溫度的溫度,諸如大約20℃。
圖21展示水用以漂洗噴嘴22以備微電子工件16及/或其他微電子工件之進一步處理的步驟。視情況,亦可在需要時繼續漂洗噴嘴24或26。如所展示,以水繼續漂洗噴嘴26。可存在保留於噴嘴22中或上游管路中之極少量的酸,但微爆裂損壞之風險極低。此係因為一般存在如此少之酸,即便存在,水亦可在到達微電子工件表面之前容易地與任何此酸混合。
在執行圖13至圖21中所展示之步驟之序列之後,可按需要進一步處理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微電子工件16。舉例而言,根據一選項,微電子工件可經受所謂之處理,包括SC1處理,繼之以漂洗及乾燥。
另外,如在歸於Christenson等人且具有申請號11/603,634之美國專利第7,592,264號中及在2008年5月15日申請之歸於DeKraker等人的同在申請中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152,641號中所描述,可在執行圖13至圖21中所展示之步驟之序列的同時在施配硫酸與過氧化氫之混合物期間執行水蒸氣或蒸汽至處理腔室中的額外施配。又,可取決於製程之所要結果而自2:1至10:1調整圖7中所說明之步驟期間所施配之濃硫酸對含水過氧化氫的體積比,其中10:1比率最合包括水蒸氣或蒸汽之施配的製程的需要,且4:1最合不包括水蒸氣或蒸汽之製程的需要。又,2:1或4:3之濃硫酸對含水過氧化氫之體積比最合目的為蝕刻金屬(諸如,鉑)之製程的需要。
為了所有目的,以下專利文件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09年7月7日頒予Arne C. Benson等人且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LIQUID AND SUBSEQUENT DRYING TREATMENTS ON ONE OR MORE WAFERS之美國專利第7,556,697號。
07年2月1日公佈之歸於Alan D. Rose等人且題為COMPACT DUCT SYSTEM INCORPORATING MOVEABLE AND NESTABLE BAFFLES FOR USE IN TOOLS USED TO PROCESS MICROELECTRONIC WORKPIECES WITH ONE OR MORE TREATMENT FLUIDS之美國公開案第2007/0022948號。
07年10月25日公佈之歸於Jimmy D. Collins等人且題為BARRIER STRUCTURE AND NOZZLE DEVICE FOR USE IN TOOLS USED TO PROCESS MICROELECTRONIC WORKPIECES WITH ONE OR MORE TREATMENT FLUIDS之美國公開案第2007/0245954號。
08年1月10日公佈之歸於Jimmy D. Collins等人且題為BARRIER STRUCTURE AND NOZZLE DEVICE FOR USE IN TOOLS USED TO PROCESS MICROELECTRONIC WORKPIECES WITH ONE OR MORE TREATMENT FLUIDS之美國公開案第2008/0008834號。
08年11月20日公佈之歸於David DeKraker等人且題為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SUBSTRATES WITH WATER VAPOR OR STEAM之美國公開案第2008/0283090號。
09年2月12日公佈之歸於David DeKraker等人且題為RINSING METHODOLOGIES FOR BARRIER PLATE AND VENTURI CONTAINMENT SYSTEMS IN TOOLS USED TO PROCESS MICROELECTRONIC WORKPIECES WITH ONE OR MORE TREATMENT FLUIDS之美國公開案第2009/0038647號。
09年11月12日公佈之歸於Jeffrey M. Lauerhaas等人且題為TOOL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ICROELECTRONIC WORKPIECES USING PROCESS CHAMBER DESIGNS THAT EASILY TRANSITION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MODES OF OPERATION之美國公開案第2009/0280235號。
09年9月22日頒予Kurt Karl Christenson且題為PROCESS FOR REMOVING MATERIAL FROM SUBSTRATES之美國專利第7,592,264號。
現已參考本發明之若干例示性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為了所有目的,本文所識別之任何專利或專利申請案的全部揭示內容特此以引用的方式併入。出於清晰地為熟習真空沈積技術者所理解之目的,已提供前述揭示內容。不應自前述揭示內容獲得不必要限制。熟習此項技術者應顯而易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在本文所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中進行改變。因此,本發明之範疇不應限於本文所描述之例示性結構及方法,而是僅以由申請專利範圍之語言所描述之結構及方法及彼等所主張結構及方法之等效物來限制本發明的範疇。
10...裝置/工具
14...處理腔室
16...微電子工件
17...軸線
18...旋轉夾盤
22...施配噴嘴/噴桿
24...施配噴嘴
26...施配噴嘴
27...吸入管線
28...孔
29...閥
31...流體源
32...流體源
33...流體源
34...流體源
35...流體源
36...流體源
37...流體源
38...流體源
39...流體源
41...管路線路
42...管路線路
43...管路線路
44...管路線路
45...管路線路
46...管路線路
47...管路線路
48...管路線路
49...管路線路
50...管路線路
51...管路線路
52...管路線路
53...管路線路
61...閥
62...閥
63...閥
64...閥
65...閥
66...閥
67...閥
68...閥
69...閥
70...閥
71...閥
72...閥
73...閥
74...吸入管線
75...孔
91...質量流量控制器
92...質量流量控制器
93...質量流量控制器
94...質量流量控制器
95...質量流量控制器
96...質量流量控制器
102...微電子工件
104...支撐件
106...線特徵
108...閘氧化物
110...多晶矽電極
112...介電層
114...水膜
115...微爆裂
116...熱酸之點滴
117...爆炸波區
119...已損壞之線特徵
圖1至圖3示意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所預期之微爆裂的概念。
圖4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可使用之例示性裝置。
圖5至圖12示意性地展示可由圖4中所展示之例示性裝置執行的先前技術製程之步驟的序列。
圖13至圖21展示圖4之裝置可用以執行根據本發明的併有受控制混合之步驟之序列的方式。
102...微電子工件
104...支撐件
106...線特徵
108...閘氧化物
110...多晶矽電極
112...介電層
114...水膜
115...微爆裂
117...爆炸波區

Claims (10)

  1. 一種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一微電子工件定位於一包含第一施配噴嘴及第二施配噴嘴之處理腔室中,該第一施配噴嘴及該第二施配噴嘴經組態以獨立地將一或多種處理流體指引於該微電子工件處;以該第一施配噴嘴將一第一處理流體施配通過一施配管線且至該處理腔室中;終止以該第一施配噴嘴將該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將吸力施加至該施配管線及該第一施配噴嘴以移除包含來自該第一施配管線及第一施配噴嘴之酸的殘餘第一處理流體;在將吸力施加至該施配管線及該第一施配噴嘴之後,以該第二施配噴嘴將一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及在自該第二施配噴嘴施配該第二處理流體之至少一部分期間維持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噴嘴之吸力以移除包含來自該第一施配管線及第一施配噴嘴之酸的殘餘第一處理流體,其中該第一處理流體包含一酸,且該第二處理流體包含與該酸以放熱方式混合之一流體。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將該第一處理流體施配至該微電子工件之一中央區域。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施配噴嘴定位於該微電子工件上方,且該第一施配噴嘴延伸跨越該微電子工件之一弦之至少一部分。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至少在終止自該第二施配噴嘴施配該第二處理流體之前維持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噴嘴之吸力。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處理流體包含水。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處理流體包含一酸,且該第二處理流體包含水。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處理流體及該第二處理流體中之任一者或兩者包含一或多種濃縮或稀釋之酸。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酸包含硫酸、磷酸、鹽酸及其組合中之任一者。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以該第一施配噴嘴施配在施配時處於大於大約30℃之一溫度之包含硫酸的一流體,以該第一施配噴嘴施配在施配時處於大於大約30℃之一溫度之硫酸,繼之以終止以該第一施配噴嘴施配在施配時處於大於大約30℃之一溫度的硫酸,且隨後將吸力施加至該第一施配噴嘴,接著以該第二施配噴嘴施配處於小於大約30℃之一溫度的水。
  10. 一種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該微電子工件定位於一包含第一施配孔及第二施配孔之處理腔室中,且該第一施配孔及該第二施配孔經組態以獨立地將一或多種處理流體指引於該微電子工件 處;以該第一施配孔將一第一處理流體施配通過一施配管線且至該處理腔室中;將吸力施加至該施配管線及該第一施配孔以移除包含來自該第一施配管線及該第一施配孔之酸的殘餘第一處理流體;在將吸力施加至該施配管線及該第一施配孔之後,以該第二施配孔將一第二處理流體施配至該處理腔室中;及在自該第二施配噴嘴施配該第二處理流體之至少一部分期間維持施加至該施配管線及該第一施配孔之吸力以移除包含來自該第一施配管線及第一施配孔之酸的殘餘第一處理流體,其中該第一處理流體包含一酸,且該第二處理流體包含與該酸以放熱方式混合之一流體。
TW100112510A 2010-04-27 2011-04-11 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 TWI531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827410P 2010-04-27 2010-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0252A TW201200252A (en) 2012-01-01
TWI531420B true TWI531420B (zh) 2016-05-01

Family

ID=4481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2510A TWI531420B (zh) 2010-04-27 2011-04-11 處理一微電子工件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259376A1 (zh)
JP (1) JP6066899B2 (zh)
KR (1) KR101665036B1 (zh)
CN (1) CN102834182B (zh)
TW (1) TWI531420B (zh)
WO (1) WO20111369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5916B2 (en) * 2012-07-09 2018-01-23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of stripping photoresist on a single substrate system
US10249509B2 (en) * 2012-11-09 2019-04-02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ubstrate clea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atomic oxygen
US9735026B2 (en) * 2012-11-27 2017-08-15 Tokyo Electron Limited Controlling cleaning of a layer on a substrate using nozzles
US10464107B2 (en) 2013-10-24 2019-11-05 SCREEN Holdings Co., Lt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276979B2 (ja) * 2013-12-04 2018-02-0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US10325779B2 (en) * 2016-03-30 2019-06-18 Tokyo Electron Limited Colloidal silica growth inhibi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 and system
US10515820B2 (en) 2016-03-30 2019-12-2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nitride structure without silica deposition
JP6861553B2 (ja) * 2017-03-24 2021-04-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GB201815163D0 (en) * 2018-09-18 2018-10-31 Lam Res Ag Wafer wa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403320B2 (ja) 2020-01-07 2023-12-2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7404B2 (ja) * 1993-03-31 2002-04-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板洗浄方法及び基板洗浄装置
US6299697B1 (en) * 1999-08-25 2001-10-09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ubstrate
JP4570008B2 (ja) * 2002-04-16 2010-10-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処理装置および液処理方法
US20040000322A1 (en) * 2002-07-01 2004-01-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Point-of-use mixing with H2SO4 and H2O2 on top of a horizontally spinning wafer
US20040217005A1 (en) * 2002-07-24 2004-11-04 Aron Rosenfeld Method for electroplating bath chemistry control
US7520939B2 (en) * 2003-04-18 2009-04-21 Applied Materials, Inc. Integrated bevel clean chamber
WO2004094702A2 (en) * 2003-04-18 2004-11-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Multi-chemistry plating system
JP4494840B2 (ja) * 2003-06-27 2010-06-30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異物除去装置、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05123336A (ja) * 2003-10-15 2005-05-1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US7241342B2 (en) * 2003-12-22 2007-07-10 Asml Holding N.V. Non-dripping nozzle apparatus
EP1718420A1 (en) * 2004-02-24 2006-11-08 Ebara Corporatio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286221A (ja) * 2004-03-30 2005-10-13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US7556697B2 (en) * 2004-06-14 2009-07-07 Fsi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liquid and subsequent drying treatments on one or more wafers
US7681581B2 (en) * 2005-04-01 2010-03-23 Fsi International, Inc. Compact duct system incorporating moveable and nestable baffles for use in tools used to process microelectronic workpieces with one or more treatment fluids
JP2007260640A (ja) * 2006-03-30 2007-10-11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ノズル製造方法およびノズル
JP4787086B2 (ja) * 2006-06-23 2011-10-05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9543338A (ja) * 2006-07-07 2009-12-03 エフエスアイ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1つ以上の処理流体により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半製品を処理するために用いられる道具において使われる隔壁構造およびノズル装置
JP4863897B2 (ja) * 2007-01-31 2012-01-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洗浄装置、基板洗浄方法及び基板洗浄プログラム
CN102623328B (zh) * 2007-05-18 2014-11-26 Fsi国际公司 用水蒸气或蒸汽处理基材的方法
JP4982453B2 (ja) * 2008-09-03 2012-07-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処理液供給機構および液処理装置ならびに処理液供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4182B (zh) 2016-11-02
TW201200252A (en) 2012-01-01
KR20130056872A (ko) 2013-05-30
JP2013526056A (ja) 2013-06-20
US20110259376A1 (en) 2011-10-27
US20230352321A1 (en) 2023-11-02
JP6066899B2 (ja) 2017-01-25
CN102834182A (zh) 2012-12-19
KR101665036B1 (ko) 2016-10-24
WO2011136913A1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52321A1 (en) Wet processing of microelectronic substrates with controlled mixing of fluids proximal to substrate surfaces
JP4767138B2 (ja) 基板処理装置、液膜凍結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TWI376736B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JP2005183937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ジスト除去用洗浄装置
JP2006108304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7134689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201246334A (en) Process for selectively removing nitride from substrates
TW200903604A (en)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substrates with water vapor or steam
TWI693975B (zh) 基板處理裝置
JP2002208579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4812563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8135557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TWI672730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JP4101609B2 (ja) 基板処理方法
JP2005268308A (ja) レジスト剥離方法およびレジスト剥離装置
TWI632438B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US20060283485A1 (en) Substrate treat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treating method
JP2008130951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KR102203646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WO2020105376A1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4047597A (ja) ポリマー除去方法
JP2002208577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4877783B2 (ja) 裏面洗浄装置、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裏面洗浄方法
JP2005026489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