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692B - 拉鍊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拉鍊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692B
TWI520692B TW103116461A TW103116461A TWI520692B TW I520692 B TWI520692 B TW I520692B TW 103116461 A TW103116461 A TW 103116461A TW 103116461 A TW103116461 A TW 103116461A TW I520692 B TWI520692 B TW I5206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fastener
main body
slider
body portion
referenc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7658A (zh
Inventor
濱田嘉一
箱井勉
Original Assignee
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6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8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Description

拉鏈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拉鏈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於設計開合拉鏈(slide fastener)的滑件(slider)的構造時,使與不同的拉鏈鏈齒(fastener element)對應的構造部分共用化。
以往,用以開合衣服或包等的開口部的拉鏈中所使用的滑件包括:主體部,開合拉鏈鏈齒;拉片,用以操作滑件;及外罩(cover)構件,設置於主體部的上表面且覆蓋卡止拉片的部分來保持拉片;以及使該等部分發揮功能的其他零件等。
為了自動且高效率地進行該滑件的組裝,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般使用如下組裝方法,即,將針對多個步驟中的每一步驟而設置的多個組裝裝置呈放射線狀配置於轉台(turntable)上,對配置於規定的組裝裝置上的主體部,一面使轉台旋動規定角度,一面依序裝配外罩構件及其他零件。此處所使用的組裝裝置的保持滑件的主體部的保持部沿著轉台的半徑方向呈放射狀地設置有多個,並沿著該轉台的外周緣在規定位置依序配置有供給主體部的供給部及其他零件的供給部、斂縫部、及光感測器(sensor)等 各作業部。在藉由此種自動組裝裝置組裝滑楔的情況下,必須相對於主體部將各零件等供給至規定的位置,且配合與各種拉鏈對應的滑楔的主體部的形狀或尺寸、構造來進行各轉台的保持部的位置調節或其周緣部的作業部的對準。
另一方面,拉鏈用的滑楔即便是相同程度大小的拉鏈鏈齒,亦會根據其種類而形成不同的形狀。例如專利文獻2中揭示的拉鏈用滑楔是拉鏈鏈齒為金屬製的拉鏈用的滑楔,可藉由如上所述的自動組裝裝置自動地組裝多個構成零件。作為其他的拉鏈用的滑楔,在拉鏈鏈齒為射出成形的樹脂或樹脂製的環扣(coil)形狀的情況下,各主體部前端的形狀或拉片的安裝位置、鏈齒引導路徑的長度等各不相同。
拉鏈用的滑件的基本構成具備:主體部,利用配置於其前端側的引導柱連結上翼板及下翼板,且於後端側具有後開口;及外罩構件,設置於該主體部的上表面側。在專利文獻2中揭示的拉鏈的情況下,拉鏈用的滑件進而具備:開合構件,以開合形成於外罩構件的另一端部與上翼板之間的間隙的方式可滑動地配置於主體部;及彈性構件,將開合構件彈壓至間隙的閉鎖位置。而且,使開合構件抵抗彈性構件的彈壓而滑動來使上述間隙開口,且於上述間隙開口時經由上述間隙而插拔拉片,藉此可將拉片能裝卸地安裝於主體部與外罩構件之間。外罩構件的安裝方法是自主體部的前端側將外罩構件嵌合於主體部的規定位置,並使該外罩構件於主體部的長度方向滑動來予以固定。外罩構件具有沿著其長度方向形成的凸緣(flange)部,主體部具有供凸緣部沿 著其長度方向嵌合並滑動的凸緣滑動槽。而且,於使外罩構件滑動而安裝之後,將外罩構件的凸緣部斂縫而固定於上翼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1-2474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8-228808號公報
然而,在利用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的具有轉台的自動組裝裝置組裝專利文獻2中揭示的滑件的情況下,根據拉鏈鏈齒的種類的不同,所使用的滑件的構造部分或零件的位置不同,每當滑件的種類不同時必須進行自動組裝裝置的零件供給部、零件搬送部、及零件安裝部等的位置調節。即,每當改換拉鏈的種類時,必須進行自動組裝裝置的各部的對準,從而妨礙組裝效率的提昇。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背景技術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拉鏈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在拉鏈用滑件的組裝中,即便對於與不同的拉鏈鏈齒對應的不同形狀的滑件,亦可藉由最小限度的調整而容易地實現自動組裝。
本發明是一種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該拉鏈用滑件具備主體部,該主體部具有上翼板及下翼板,且藉由位於其前端部側的引導柱而一體地連結上述上翼板與上述下翼板,且該拉鏈用 滑件於上述上翼板的上表面側安裝有多個零件,該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是對應於至少兩種以上的不同種類的拉鏈鏈齒而形成各個不同形狀的上述主體部,且使上述不同形狀的上述各主體部的自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至保持上述零件的第1零件基準位置為止的距離,於不同種類的上述各主體部中共用化為固定的距離。
使自上述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至安裝另一上述零件的第二零件基準位置為止的距離,於不同種類的上述各主體部中共用化為固定的距離。上述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是上述上翼板的前端部。又,安裝上述零件的第一零件基準位置是設置在上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外罩構件的保持部的端部。另外,安裝上述零件的基準位置亦可為設置於上述上翼板的爪孔的端部。
上述不同種類的拉鏈鏈齒為例如金屬製、射出成形的樹脂、及樹脂製的環扣形狀這三種。
又,本發明是利用上述設計方法來設計的拉鏈用滑件。
根據本發明的拉鏈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可削減藉由自動化的組裝裝置組裝拉鏈用滑件的情況下的作業工時,作業變得容易,可提高滑件的組裝效率。進而,亦可使組裝裝置的構造變得簡單,從而可抑制拉鏈用滑件的成本。
10‧‧‧滑件
12‧‧‧主體部
12a‧‧‧前端部
12b‧‧‧後端部
12c‧‧‧角部
12d‧‧‧側面部
14‧‧‧外罩構件
14a‧‧‧前端部
14b‧‧‧基端部
15‧‧‧凸緣部
16‧‧‧開合構件
17‧‧‧凹部
18‧‧‧盤簧
20‧‧‧停止爪體
20a‧‧‧下側臂部
20b‧‧‧上側臂部
21‧‧‧前端部
22‧‧‧片簧
22a‧‧‧卡止端部
26‧‧‧上翼板
26a、28a‧‧‧引導部
27‧‧‧間隙
28‧‧‧下翼板
30‧‧‧引導柱
32‧‧‧鏈齒引導路徑
34‧‧‧爪體支持部
34a、34b‧‧‧壁部
35‧‧‧爪孔
36‧‧‧安裝面
36a‧‧‧平面
36b‧‧‧安裝壁
36c‧‧‧斂縫突起
38‧‧‧安裝引導槽
40‧‧‧彈簧安裝槽
42‧‧‧突片部
44‧‧‧引導緣部
46‧‧‧空間部
47、48‧‧‧凹部
50、51‧‧‧卡止突起
52‧‧‧插銷
54‧‧‧開尾筒
56‧‧‧拉鏈鏈齒
60‧‧‧停止爪體
60a‧‧‧卡合突部
62‧‧‧拉片
62a‧‧‧軸部
64‧‧‧斜面部
65、66‧‧‧安裝柱
D1、D2‧‧‧距離
R、S、T‧‧‧基準位置
圖1是應用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 分解立體圖。
圖2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外罩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外罩構件的仰視圖。
圖4(a)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圖4(b)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右側視圖,圖4(c)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A-A剖視圖。
圖5(a)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圖5(b)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右側視圖,圖5(c)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B-B剖視圖。
圖6(a)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圖6(b)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右側視圖,圖6(c)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C-C剖視圖。
圖7是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右側視圖。
圖8(a)是用以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表示金屬鏈齒拉鏈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圖8(b)是用以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表示樹脂鏈齒拉鏈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及圖8(c)是用以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表示環 扣鏈齒拉鏈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
圖9(a)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可分離式嵌插件的插銷的插入動作的俯視圖,圖9(b)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可分離式嵌插件的插銷的插入動作的右側視圖。
圖10(a)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可分離式嵌插件的插銷的插入動作的俯視圖,圖10(b)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可分離式嵌插件的插銷的插入動作的右側視圖。
圖1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可分離式嵌插件的插銷的插入動作的橫剖視圖。
圖12是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設計方法的另一拉鏈用滑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13(a)是用以說明另一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的表示金屬鏈齒拉鏈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圖13(b)是用以說明另一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的表示樹脂鏈齒拉鏈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及圖13(c)是用以說明另一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的表示環扣鏈齒拉鏈的拉鏈用滑件的主體部的俯視圖。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10包括主體部12、外罩構件14、開合構件16、作為彈性構件的盤簧(coil spring)18、停止爪體20、成為彈壓元件的片簧(blade spring)22、及未圖示的拉片。滑件10的外罩構件14或停止爪體20是利用不鏽鋼(stainless) 或銅合金等金屬材料藉由壓製成形(press forming)或壓鑄成形(die casting forming)而製造。主體部12、開合構件16、及拉片是利用鋁合金(aluminum alloy)或鋅合金等金屬材料藉由壓鑄成形而製造。另外,該等零件亦可分別使用聚醯胺(polyamid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縮醛(polyacetal)、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等熱塑性樹脂、添加有耐磨性補強材料的熱塑性樹脂等來代替金屬材料而藉由射出成形製造。
主體部12具有形成為相互大致相等的輪廓的上翼板26及下翼板28,且具備引導柱30,該引導柱30將該上翼板26、下翼板28的前端側隔開規定間隔而相互平行地連結。以下,將主體部12的引導柱30側設為前端部12a,將閉合未圖示的拉鏈鏈齒時的嚙合動作的下游側的端部設為後端部12b,將該前端部12a與該後端部12b之間稱為前後方向。進而,將主體部12的上翼板26與下翼板28之間的方向稱為上下方向,將與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稱為左右方向。於上翼板26及下翼板28的左右方向的側緣部,自其後端至大致中央位置設置有引導拉鏈鏈齒的通過的左右的上引導部26a、下引導部28a。引導部26a、引導部28a具有拉鏈布帶能插通的微小的間隙27,且以相互對向的方式豎立設置。主體部12的上翼板26與下翼板28之間的空間形成為鏈齒引導路徑32,該鏈齒引導路徑32為Y字形的空間,即該空間於引導柱30的兩側開口,並且於後端部12b側合為一個。
於前端部12a的上翼板26的上表面豎立設置有一對爪體支持部34。該爪體支持部34包括停止爪體20能嵌接的一致的 壁部34a、壁部34b,且具有規定的間隔而於左右方向並列設置。於上翼板26的大致中央部的左壁部34a、右壁部34b間,設置有供停止爪體20的下側臂(arm)部20a插入的爪孔35。停止爪體20的上側臂部20b嵌合於左壁部34a與右壁部34b之間,以插入至爪孔35中的下側臂部20a向上下方向進退的方式,上側臂部20b可擺動地被保持於左壁部34a與右壁部34b之間。
於主體部12上自上翼板26的爪體支持部34的大致中央部兩側至前端部12a為止的範圍形成有安裝部36,該安裝部36供安裝位於外罩構件14的前端部14a的下述的凸緣部15。安裝部36包括:平面36a,作為與上翼板26的上表面平行的面且凹陷至固定深度的底面;及左右的安裝壁36b,作為自上翼板26的上表面至安裝部36的平面36a為止的側壁。於設置於上翼板26的前後方向的左右的安裝壁36b上,未圖示的嵌合槽沿前後方向延伸,該嵌合槽以相互對向的方式開口,且由外罩構件14的凸緣部15嵌合而保持該外罩構件14。
於主體部12的上翼板26的後端部12b側,於前後方向形成有安裝引導槽38,該安裝引導槽38供安裝開合構件16的兩側的下述的引導緣部44,於後端部12b側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以安裝盤簧18的彈簧安裝槽40。進而,於上翼板26的後端部12b側端部,於左右兩側設置有位於安裝引導槽38的後端部側且側方的突片部42。突片部42設置於不會妨礙開合構件16的安裝的位置,且於將開合構件16嵌接於安裝引導槽38之後,將上端部以朝向主體部12的寬度方向內側塑性變形的方式彎折來固定 開合構件16。
開合構件16是用以安裝拉片的構件,於安裝於主體部12的上翼板26的狀態下,以不與爪孔35干涉的方式將平面形狀形成為大致U字狀。開合構件16於其左右側緣部設置有能滑動地嵌接於上翼板26的安裝引導槽38的引導緣部44,且由盤簧18向後端方向彈壓而可滑動地設置。於開合構件16的上表面兩側壁,於左右方向設置有一對暫時地保持拉片的旋動軸的凹部17。
安裝於主體部12的上翼板26的外罩構件14的外形形成為大致L字狀,且具有以相對於上翼板26側向相反方向突出的方式輕微彎曲的形狀。於外罩構件14的左右側壁部間形成有空間部46。外罩構件14的形成於其前端部14a側的凸緣部15固定於上翼板26的前端部12a的上表面的安裝部36。因此,外罩構件14是前端部14a側被固定於主體部12,且於長度方向上呈懸臂狀安裝。藉此,於外罩構件14的基端部14b與上翼板26的後端部12b之間形成有規定的間隙。進而,於外罩構件14的兩側面,在兩個部位上形成有與空間部46連通的凹部47、凹部48。於外罩構件14的空間部46內的凹面狀的底部固定有片簧22。片簧22的固定是將片簧22的兩端部的U字狀的卡止端部22a嵌合於外罩構件14的內表面的卡止突起50、卡止突起51並進行斂縫來固定。
停止爪體20形成為包括上側臂部20b及下側臂部20a的大致T字狀,且形成為下側臂部20a的前端側彎曲的形狀,且對前端部21的側面進行倒角。下側臂部20a的前端部21經由主體部12的爪孔35而突出至鏈齒引導路徑32,且卡合於未圖示的 拉鏈鏈齒來阻止滑件10的滑動。
其次,對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10的組裝步驟進行說明。首先,將盤簧18插入至上翼板26的彈簧安裝槽40中,其後,自後端部12b側將開合構件16安裝於上翼板26的上表面。此時,將開合構件16的引導緣部44插入至上翼板26的安裝引導槽38並壓縮盤簧18來安裝。然後,將開合構件16朝向上翼板26的前方側壓入,藉此盤簧18被壓縮,於開合構件16的後端側位於較位於安裝引導槽38後端側的側方的突片部42靠前端側的狀態下,對突片部42以相互朝向寬度方向中央部彎折的方式進行塑性加工,從而使開合構件16卡止。於該狀態下,開合構件16始終被向後端側彈壓並位於此處。藉此,開合構件16與盤簧18無法脫落地裝配於主體12的上翼板26。
其次,於裝配有開合構件16及盤簧18的主體12裝配停止爪體20、外罩構件14。於外罩構件14上,於上一步驟中預先固定片簧22。然後,將停止爪體20自上方嵌入至主體部12的爪體支持部34的左壁部34a、右壁部34b,並將停止爪體20的下側臂部20a插入至爪孔35中。於該狀態下,上側臂部20b的前端側嵌合於爪體支持部34的左壁部34a、右壁部34b,且能於上下方向擺動地被保持著。其後,以自上方覆蓋停止爪體20的方式蓋上外罩構件14,使外罩構件14的凸緣部15嵌合於主體部12的安裝部36的安裝壁36b,並向後端側滑動。然後,使上翼板26的安裝壁36b表面的斂縫突起36c塑性變形,而按壓並固定外罩構件14的凸緣部15。藉此,停止爪體20使片簧22彈性變形而收容於 外罩構件14內,且以始終使下側臂部20a自爪孔35突出至鏈齒引導路徑32內的方式被彈壓。其後,自開合構件16所處之後端側,將拉片之軸部自外罩構件14與開合構件16之間的間隙插入,使開合構件16滑動而使拉片向外罩構件14的凹部48側移動來安裝拉片。再者,此種拉片的安裝亦可與上述的一系列的滑件組裝分開,而是其後以任意的時序進行。
接下來,對上述構造的拉鏈用滑件10的設計方法進行說明。首先,拉鏈用滑件10的主體部12的形狀根據所安裝的拉鏈鏈齒的種類而不同。具有上述圖1、圖4(a)~4(c)所示的主體部12的構造的滑件10是用於設置有金屬鏈齒的拉鏈的構造。用於樹脂鏈齒的拉鏈的滑件的主體部12如圖5(a)~5(c)所示,形成為前端部12a的左右的角部12c向前端側突出的形狀,且上引導部26a、下引導部28a形成得長。此是為了使滑件相對於樹脂製的鏈齒的滑動容易且平順。
進而,用於環扣狀的鏈齒的拉鏈的滑件的主體部12如圖6(a)~6(c)所示,前端部12a的左右的角部被大幅削除,朝向前端部12a呈銳角狀形成有側面部12d。該形狀亦是為了使環扣狀的鏈齒的滑動容易且平順。
如此,根據拉鏈的種類的不同,滑件的主體部12的形狀大不相同,且根據拉鏈的種類的不同,最佳的零件配置位置亦不相同。因此,通常使用如下方法,即,設計為於與拉鏈的種類對應的最佳位置上配置零件。相對於此,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為了使利用自動機組裝裝置的組裝標準化,而採用 如下所述的設計方法。
首先,為了藉由自動組裝裝置而對主體部12安裝作為零件的外罩構件14及停止爪體20,而使其等的安裝位置於與不同種類的拉鏈鏈齒對應的不同形狀的滑件主體部12彼此之間共用化。該等零件的安裝是在將主體部12自其供給裝置輸送至零件的裝配裝置的狀態下,主體部12以前端部12a為基準而於裝配裝置上定位。具體而言,於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通用的裝配裝置中,沿著進行旋動動作的轉台與緊緊鄰接於該轉台的外周的固定環(ring)構件的分界線對主體部12的前端部12a進行定位。如此,於本發明中,將如下的基準位置稱作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T,該基準位置是將滑件主體部12定位於裝配裝置上的位置。因此,為了使組裝標準化,如圖4(a)、4(b)、4(c)~圖8(a)、8(b)、8(c)所示,使自前端部12a的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T至用以保持外罩構件14的基準位置S即爪體支持部34的端部為止的距離,於不同種類的各主體部12中共用化為固定的距離D1。如此,於本發明中,將如下的成為定位的基準的位置稱作第1零件基準位置S,該位置是將安裝於上翼板26的上表面側的多個零件中的一個零件保持於主體部12的位置。進而,於本實施方式中,將自上述的基準位置T至停止爪體20的下側臂部20a嵌合的爪孔35的前端側端緣部的基準位置R為止的距離共用化為固定的距離D2。如此,於本發明中,將如下的成為定位的基準的位置稱作第2零件基準位置R,該位置是將安裝於上翼板26的上表面側的多個零件中的第二個零件保持於主體部12。
此處,因不管拉鏈鏈齒的種類如何均使距離各種主體部12的前端部12a的距離D1、距離D2共用化,故而有妨礙適合於各鏈齒的形狀的顧慮,但藉由將上述各種主體部12的上述部分以外的部分或其他的周邊零件的形狀維持為與所應用的拉鏈鏈齒對應的形狀,而不會使主體部12的作為滑件的性能降低。
例如,由於停止爪體20的鎖定位置會影響到拉鏈的拉開操作性,故而如圖9(a)、9(b)~圖11所示,以於安裝於拉鏈的拉鏈布帶端部的插銷(insert pin)52向開尾筒(retaining box)54的插入操作時,藉由插銷52的插入而使停止爪體20平順地擺動至退避位置的方式,對停止爪體20的下側臂部20a的前端部21的外側面進行倒角。藉此,停止爪體20於插入插銷52時,不會壓抵於拉鏈鏈齒56而可容易地擺動至退避位置。
利用本實施方式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設計的滑件10即便是根據拉鏈鏈齒的不同而主體部12的形狀不同者,亦可使安裝於自動組裝裝置的裝配裝置的狀態下的主體部12的各部的尺寸共用化,因此,針對外罩構件14及停止爪體20的安裝,可於不進行裝配裝置的零件供給部、零件搬送部、及零件安裝部等的位置調節的情況下進行組裝作業。藉此,利用自動組裝裝置的組裝作業的效率提昇,滑件的生產性提昇。進而,由於自動組裝裝置的調節部位減少,故而裝置本身的零件的件數亦減少,從而亦可抑制裝置的成本。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拉鏈的主體部12及外罩構件14亦可為如圖12所示的構造者。此種拉鏈的主體 部12是於主體部12安裝拉片62並裝配外罩構件14者。組裝方法為首先將拉片62的軸部62a載置於設置於主體部12的上表面的斜面部64間,自該主體部12的上側將C字狀的停止爪體60的卡合突部60a插入至爪孔35中。其次,將片簧22的兩端部的卡止端部22a分別嵌合於安裝柱65、安裝柱66,該等安裝柱65、安裝柱66豎立設置於主體部12的上翼板26的前後端部。於此狀態下,以自上方利用外罩構件14覆蓋安裝柱65、安裝柱66的方式覆蓋。然後,將外罩構件14斂縫固定於安裝柱65、安裝柱66而完成組裝。於本實施方式中,安裝柱65、安裝柱66為外罩構件14的保持部,安裝柱65的前端部或安裝柱66的後端部成為第1零件基準位置S。
即便於此種滑件中,亦如圖13(a)、圖13(b)、圖13(c)所示,主體部12的形狀根據各種拉鏈鏈齒而不同,但藉由使自安裝於自動組裝裝置時的基準位置至主體部12的各部位為止的尺寸共用化,可利用相同的自動組裝裝置組裝不同種類的滑件。
再者,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為方便起見,說明了如下情況,即,於拉鏈鏈齒為金屬製、射出成形的樹脂、樹脂製的環扣形狀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滑件的三種類型中,均使基準位置T、基準位置S、基準位置R彼此的距離共用化,但即便僅於任兩種不同類型的滑件彼此之間使基準位置彼此的距離共用化,藉此亦可於生產該兩種滑件的範圍內獲得同等的效果。因此,與至少兩種以上的不同種類的拉鏈鏈齒對應的尺寸的共用化亦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又,於上述實施方式的圖式中,作為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T是作為上翼板26的前端部12a來進行了說明,但只要是成為將滑件主體部12定位於裝配裝置的基準的部分的位置,則並不限於上翼板26的前端部12a,例如亦可為下翼板28的前端部。
10‧‧‧滑件
12‧‧‧主體部
12a‧‧‧前端部
12b‧‧‧後端部
14‧‧‧外罩構件
14a‧‧‧前端部
14b‧‧‧基端部
15‧‧‧凸緣部
16‧‧‧開合構件
17‧‧‧凹部
18‧‧‧盤簧(coil spring)
20‧‧‧停止爪體
20a‧‧‧下側臂部
20b‧‧‧上側臂部
21‧‧‧前端部
22‧‧‧片簧
22a‧‧‧卡止端部
26‧‧‧上翼板
26a‧‧‧引導部
27‧‧‧間隙
28‧‧‧下翼板
28a‧‧‧引導部
30‧‧‧引導柱
32‧‧‧鏈齒引導路徑
34‧‧‧爪體支持部
34a‧‧‧壁部
34b‧‧‧壁部
35‧‧‧爪孔
36‧‧‧安裝面
36b‧‧‧安裝壁
36c‧‧‧斂縫突起
38‧‧‧安裝引導槽
40‧‧‧彈簧安裝槽
42‧‧‧突片部
44‧‧‧引導緣部
46‧‧‧空間部
47‧‧‧凹部
48‧‧‧凹部

Claims (7)

  1. 一種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該拉鏈用滑件(10)具備主體部(12),該主體部(12)具有上翼板(26)及下翼板(28),且藉由位於其前端部(12a)側的引導柱(30)而一體地連結上述上翼板(26)與上述下翼板(28),且於上述上翼板(26)的上表面側安裝有多個零件(14、20),該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的特徵在於:與至少兩種以上的不同種類的拉鏈鏈齒對應而形成各個不同形狀的上述主體部(12),使自上述不同形狀之上述各主體部(12)的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T)至保持上述零件(14)的第1零件基準位置(S)為止的距離,於不同種類的上述各主體部(12)中共用化為固定的距離(D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其中使自上述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T)至安裝另一上述零件(20)的第2零件基準位置(R)為止的距離,於不同種類的上述各主體部(12)共用化為固定的距離(D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其中上述設置於裝置的基準位置(T)為上述上翼板(26)的前端部(12a)。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其中安裝上述零件(14)的上述第1零件基準位置(S)為設置於上述上翼板(26)的上表面的外罩構件(14)的保持部(34、65、66)的端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其 中安裝上述零件(20)的上述基準位置(R)為設置於上述上翼板(26)的爪孔(35)的端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拉鏈用滑件的設計方法,其中上述不同種類的拉鏈鏈齒為金屬製、射出成形的樹脂、及樹脂製的環扣形狀這三種。
  7. 一種拉鏈用滑件,其是利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設計方法來設計。
TW103116461A 2013-05-21 2014-05-09 拉鍊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 TWI520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4067 WO2014188511A1 (ja) 2013-05-21 2013-05-21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用スライダとその設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658A TW201507658A (zh) 2015-03-01
TWI520692B true TWI520692B (zh) 2016-02-11

Family

ID=5193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6461A TWI520692B (zh) 2013-05-21 2014-05-09 拉鍊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3621B (zh)
TW (1) TWI520692B (zh)
WO (1) WO2014188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0461B2 (ja) * 2019-12-04 2023-04-18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溝遮蔽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6006A (ja) * 1983-08-09 1985-02-2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自動停止装置付合成樹脂製スライダ−
KR850001911B1 (ko) * 1984-09-28 1985-12-31 재단법인 한국기계연구소 파스너(Fastener)용 슬라이더의 연속 조립장치
JP4632924B2 (ja) * 2005-10-21 2011-02-16 Ykk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4799452B2 (ja) * 2007-03-16 2011-10-2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EP2692261B1 (en) * 2011-03-31 2017-04-26 YKK Corporatio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658A (zh) 2015-03-01
WO2014188511A1 (ja) 2014-11-27
CN105163621A (zh) 2015-12-16
CN105163621B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6220B (zh) Zipper pull with the back of the slider
TWI351932B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TWI429407B (zh) A slider for a zipper with an automatic stop
JP4238229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上止
JP3396346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EP2412265A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JPH09294612A (ja)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およびそのスライダーのカバー成形金型
EP2526805B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CN102858199B (zh) 隐形拉链
US20160143401A1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JP2007111351A (ja)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2005168759A (ja)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507146B (zh) Zipper with slider
US20120124788A1 (en) Slide Fastener
JP3611699B2 (ja) 引手後付けタイプの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EP2698073A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EP2692261B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I520692B (zh) 拉鍊用滑件及其設計方法
TWI510201B (zh) Zipper with slider
TWI465206B (zh) Zipper with slider
CN110536622B (zh) 拉链用拉头
TW201311173A (zh) 拉鏈用滑件
TW201330796A (zh) 拉鏈用滑件、滑件本體、拉鏈用滑件之製造方法及拉鏈
TWI743359B (zh) 拉鏈用滑件
TWI528914B (zh) With the slider of the stop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