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1897B -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 Google Patents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1897B
TWI511897B TW103112095A TW103112095A TWI511897B TW I511897 B TWI511897 B TW I511897B TW 103112095 A TW103112095 A TW 103112095A TW 103112095 A TW103112095 A TW 103112095A TW I511897 B TWI511897 B TW I5118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uel tank
pipe
locomotive fram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2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2875A (zh
Inventor
Kuo Chen Chang
Zih Wet Chen
Yu Tz Lin
Chao Shian Chou
Ren De Liao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112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18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2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2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1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1897B/zh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使油箱之容量增大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一種習知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主要包括有一把手5、一頭管10、一前叉15、一縱管20、兩側管30、一橫管40、一油箱50、一加油口埠60、一油箱管70、兩後搖臂80(第1圖僅能顯示一個後搖臂80)、一前輪90及一後輪95。
如第1圖所示,把手5是穿設於頭管10。在此,把手5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頭管10,並且把手5主要是用來讓一駕駛者(或操作者)控制整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之行進方向。此外,頭管10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仍如第1圖所示,前叉15是連接於把手5。在此,頭管10乃是設置於把手5與前叉15之間。此外,前叉15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頭管10。另外,前叉15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縱管20是連接於頭管10,並且縱管20是以彎曲之方式延伸於頭管10之下。更具體而言,縱管20之下端部具有一彎曲的形狀。此外,縱管20是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頭管10。另外,縱管20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仍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兩側管30是連接於縱管 20,並且兩側管30是相對於彼此。此外,兩側管30是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縱管20。另外,兩側管30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如第2圖所示,橫管40是連接於縱管20以及兩側管30之間。在此,橫管40是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縱管20以及兩側管30之間。另外,橫管40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如第1圖所示,油箱50是設置於縱管20與兩側管30之間,其主要是用來容納一燃油(未顯示)。在此,油箱50是由橫管40所輔助支撐。
仍如第1圖所示,加油口埠60是設置於頭管10之上,並且加油口埠60是連接於油箱50。更具體而言,加油口埠60是藉由油箱管70連接於油箱50,亦即,油箱管70是連接於加油口埠60與油箱50之間。
仍如第1圖所示,兩後搖臂80是分別連接於兩側管30。在此,兩後搖臂80可以是藉由螺絲鎖附等方式來分別連接於兩側管30。
仍如第1圖所示,前輪90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前叉15。在此,把手5可以經由前叉15來控制前輪90之擺動方向,進而可以控制整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之行進方向。
仍如第1圖所示,後輪95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兩後搖臂80之間。
如上所述,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會具有一些缺點。首先,由於縱管20是以彎曲之方式延伸於頭管10之下(亦即,縱管20之下端部具有彎曲的形狀),故設置於縱管20與兩側管30間之油箱50的容量會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再 者,由於縱管20之下端部具有彎曲的形狀,故應力集中的現象會發生於縱管20之下端部,因而會使得縱管20或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之整體結構強度不足。此外,由於縱管20是以彎曲之方式延伸於頭管10之下(亦即,縱管20之下端部具有彎曲的形狀),故縱管20之成型尺寸會較不易被控制。
本發明基本上採用如下所詳述之特徵以為了要解決上述之問題。也就是說,本發明包括一頭管;一直線型縱管,連接於該頭管,並且延伸於該頭管之下;兩側管,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並且相對於彼此;以及一油箱,設置於該直線型縱管與該等側管之間。
同時,根據本發明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其更包括一橫管,其中,該橫管係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並且係連接於該等側管之間。
又在本發明中,該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更包括一加油口埠,係設置於該頭管之上,並且係連接於該油箱。
又在本發明中,該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更包括一油箱管,係連接於該加油口埠與該油箱之間。
又在本發明中,該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更包括一把手,係穿設於該頭管之中。
又在本發明中,該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更包括一前叉,係連接於該把手,其中,該頭管係設置於該把手與該前叉之間。
又在本發明中,該油箱係以可分離之方式設置於該 直線型縱管與該等側管之間。
又在本發明中,該直線型縱管係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該頭管。
又在本發明中,該等側管係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
又在本發明中,該橫管具有一U形的形狀,並且具有一U形部中點,以及該U形部中點係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具體而言,該橫管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以及一第三段,該第二段連結該第一段以及該第三段,U形部中點位於該第二段,該第一段以及該第三段朝該油箱後方的方向傾斜延伸並分別連接該等側管。該橫管之該第一段、一第二段以及一第三段以及該直線型縱管,圍繞並保護該油箱。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
1、100‧‧‧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5、105‧‧‧把手
10、110‧‧‧頭管
15、115‧‧‧前叉
20‧‧‧縱管
30、130‧‧‧側管
40、140‧‧‧橫管
50、150‧‧‧油箱
60、160‧‧‧加油口埠
70、170‧‧‧油箱管
80、180‧‧‧後搖臂
90、190‧‧‧前輪
95、195‧‧‧後輪
120‧‧‧直線型縱管
141‧‧‧U形部中點
A‧‧‧斜線部分
第1圖係顯示一習知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之平面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習知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之部分構造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之平面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之部分構造之立體示意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與習知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之油箱容量比較示意圖。
茲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第3圖及第4圖,本實施例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00主要包括有一把手105、一頭管110、一前叉115、一直線型縱管120、兩側管130、一橫管140、一油箱150、一加油口埠160、一油箱管170、兩後搖臂180(第3圖僅能顯示一個後搖臂180)、一前輪190及一後輪195。
如第3圖所示,把手105是穿設於頭管110。在本實施例之中,把手105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頭管110。在此,把手105主要是用來讓一駕駛者(或操作者)控制整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00之行進方向。此外,在本實施例之中,頭管110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仍如第3圖所示,前叉115是連接於把手105。在此,頭管110乃是設置於把手105與前叉115之間。此外,在本實施例之中,前叉115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頭管110。另外,在本實施例之中,前叉115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直線型縱管120是連接於頭管110,並且直線型縱管120是延伸於頭管110之下。對此,直線型縱管120整體而言不具有彎曲的部分。此外,在本實施例之中,直線 型縱管120是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頭管110。另外,在本實施例之中,直線型縱管120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仍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兩側管130是連接於直線型縱管120,並且兩側管130是相對於彼此。此外,在本實施例之中,兩側管130是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直線型縱管120。另外,在本實施例之中,兩側管130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
如第4圖所示,橫管140是連接於直線型縱管120,並且橫管140是連接於兩側管130之間。此外,在本實施例之中,橫管140是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直線型縱管120以及兩側管130。另外,在本實施例之中,橫管140亦是由金屬材料所成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橫管140實質上是位於兩側管130之下方處,如第3圖所示。換句話說,橫管140是從兩側管130之下方連接於直線型縱管120以及兩側管130之間。另外,在本實施例之中,橫管140大致上具有一U形的形狀,如第4圖所示。更詳細的來說,橫管140具有一U形部中點141,而此U形部中點141是連接於直線型縱管120(亦即,直線型縱管120是延伸至兩側管130之下而連接於橫管140之U形部中點141)。
如第3圖所示,油箱150是設置於直線型縱管120與兩側管130之間,其主要是用來容納一燃油(未顯示)。在此,油箱150是由橫管140所輔助支撐。在一實施例中,該等油箱150底部之下不具有車架支撐結構。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之中,油箱150能夠是以可分離之方式設置於直線型縱管120與兩側管130之間,如此一來,油箱150便能夠從直線型縱管120與兩側管130上拆卸下來,以進行更換或維修等運作。
仍如第3圖所示,加油口埠160是設置於頭管110之上,並且加油口埠160是連接於油箱150。更具體而言,加油口埠160是藉由油箱管170連接於油箱150,亦即,油箱管170是連接於加油口埠160與油箱150之間。此外,在本實施例之中,加油口埠160可以利用焊接或螺絲鎖附等方式來設置於頭管110之上,但其並不以此為限。
仍如第3圖所示,兩後搖臂180是分別連接於兩側管130。在此,兩後搖臂180可以是藉由螺絲鎖附等方式來分別連接於兩側管130。
仍如第3圖所示,前輪190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前叉115。在此,把手105可以經由前叉115來控制前輪190之擺動方向,進而可以控制整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00之行進方向。
仍如第3圖所示,後輪195是以轉動之方式連接於兩後搖臂180之間。
如上所述,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由於直線型縱管120是直接延伸於頭管110之下(亦即,直線型縱管120之下端部不具有任何彎曲的部分),故設置於直線型縱管120與兩側管130間之油箱150的容量可以被增大。對此,第5圖係顯示了本發明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00與習知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之油箱容量比較示意圖,其中,斜線部分A代表本創作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00之油箱150之容量被增大的部分。
再者,在本發明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100之中,由於直線型縱管120不具有彎曲的部分,故應力集中的現象不會發生於直線型縱管120之上。因此,直線型縱管120或機車車架及油箱 結構100之整體結構強度可以被提升。
此外,由於直線型縱管120是直接延伸於頭管110之下(亦即,直線型縱管120之下端部不具有任何彎曲的部分),故直線型縱管120之成型製造會較為簡易以及其成型尺寸可以較為容易被控制。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於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105‧‧‧把手
110‧‧‧頭管
115‧‧‧前叉
120‧‧‧直線型縱管
130‧‧‧側管
140‧‧‧橫管
150‧‧‧油箱
160‧‧‧加油口埠
170‧‧‧油箱管
180‧‧‧後搖臂
190‧‧‧前輪
195‧‧‧後輪

Claims (7)

  1. 一種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包括:一頭管;一直線型縱管,連接於該頭管,並且延伸於該頭管之下;兩側管,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並且相對於彼此;一橫管,其中,該橫管係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並且係連接於該等側管之間,該橫管具有一U形的形狀,該橫管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以及一第三段,該第二段連結該第一段以及該第三段,一U形部中點位於該第二段,該U形部中點係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一油箱,設置於該直線型縱管與該等側管之間,其中該油箱由該等側管所輔助支撐,該橫管該第一段以及該第三段朝該油箱後方的方向傾斜延伸並分別連接該等側管,該橫管之該第一段、一第二段以及一第三段以及該直線型縱管,圍繞並保護該油箱;一加油口埠,係設置於該頭管之上,並且係連接於該油箱;以及一油箱管,係連接於該加油口埠與該油箱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更包括一把手,係穿設於該頭管之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更包括一前叉,係連接於該把手,其中,該頭管係設置於該把手與該前叉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其中,該油箱係以可分離之方式設置於該直線型縱管與該等側管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其中,該直線型縱管係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該頭管。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其中,該等側管係以焊接之方式連接於該直線型縱管。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其中,該等油箱底部之下不具有車架支撐結構。
TW103112095A 2014-02-18 2014-02-18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TWI511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2095A TWI511897B (zh) 2014-02-18 2014-02-18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2095A TWI511897B (zh) 2014-02-18 2014-02-18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2875A TW201532875A (zh) 2015-09-01
TWI511897B true TWI511897B (zh) 2015-12-11

Family

ID=54694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2095A TWI511897B (zh) 2014-02-18 2014-02-18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18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2909U (en) * 2007-05-30 2007-12-01 Kwang Yang Motor Co Scooter motorcycle frame
CN101301914A (zh) * 2007-05-11 2008-1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小型车辆的燃油供给结构
TWI394681B (zh) * 2010-05-14 2013-05-01 Kwang Yang Motor Co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spee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1914A (zh) * 2007-05-11 2008-1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小型车辆的燃油供给结构
TWM322909U (en) * 2007-05-30 2007-12-01 Kwang Yang Motor Co Scooter motorcycle frame
TWI394681B (zh) * 2010-05-14 2013-05-01 Kwang Yang Motor Co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spe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2875A (zh)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9253A (zh) 具备能够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JP615267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614066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ITUB20153952A1 (it) Veicolo
TWI511897B (zh) 機車車架及油箱結構
JP2014177242A (ja) 鞍乗型車両
JP609969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28725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スイングアーム
US10035556B2 (en) Fuel tank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20860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
JP3197801U (ja) バックミラー
JP2015030330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TW201725143A (zh) 跨坐型車輛
PH12015000260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TW201731719A (zh) 機車車架
JP2017145121A5 (zh)
JP62063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61717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2015186977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6221651B2 (ja) スイングアーム
JP5968866B2 (ja) シュラウドを備えた鞍乗り型車両
TWI389813B (zh) Motorcycle rear frame
CN104860243B (zh) 一种臂架托架装置
JP612031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JP5577991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カバー取付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