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1659B -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and a take-in transplanter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and a take-in transplanter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1659B
TWI511659B TW099135969A TW99135969A TWI511659B TW I511659 B TWI511659 B TW I511659B TW 099135969 A TW099135969 A TW 099135969A TW 99135969 A TW99135969 A TW 99135969A TW I511659 B TWI511659 B TW I5116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ture
discharge
lead
fertilization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5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8611A (en
Inventor
Kensuke Oomae
Masashi Honda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Yok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713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9784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71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714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71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9784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531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14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Yok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8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8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1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16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3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aquatic plants; for planting underwater, e.g. 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Description

施肥裝置及載設有該裝置的乘坐式插秧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中間乘載式的施肥裝置及載設有該施肥裝置作為單元的乘坐式插秧機。
習知作為乘坐式插秧機的一形態,係有在行走裝置之後方連結插植裝置,並且在設置於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載設有施肥裝置者。在此種的乘坐式插秧機中,係可同時進行依插植裝置所進行的秧苗之插植作業與依施肥裝置所進行的肥料之施肥作業。
然後,施肥裝置,係在朝左右寬度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在各導出部係分別連通複數個漏斗部。已容納於各漏斗部內的肥料係通過各導出部而導出。
又,在各導出部係設置用以排出殘留肥料的排出口部。在各排出口部係開閉自如地安裝擋門,並且在各排出口部連接排出軟管。如此,在排出殘留肥料時,藉由使閉塞排出口部的擋門開放,以通過各排出軟管而將殘留肥料排出至回收容器中。在此,排出軟管係為了良好地確保彎曲性與伸縮性而形成蛇腹狀。然後,排出軟管,係在使用時藉由使其伸長而使殘留肥料利用本身重量而掉落在排出軟管中,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時使其彎曲成迴圈狀並收納於導出部與座位之間。
又,在各導出部係以貫通狀態插通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導出動作軸,並使各導出部進行導出動作。在此,導出動作軸係連動連結於設置在行走裝置的動力取出軸。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61420號公報
然而,在前述的施肥裝置中排出殘留肥料時,雖然有必要使連接於各導出部的排出軟管儘量地朝正下方伸長,並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順利地掉落在該排出軟管中,但是此種的排出軟管之配置作業會變得煩雜。
亦即,若在行走裝置與插植裝置之間的空間配置回收容器,則可藉由使排出軟管朝向此種的回收容器伸長而排出殘留肥料。然而,在行走裝置與插植裝置之間的空間之左右側方,由於有左/右後車輪位於該處,所以在此種的空間配置上述回收容器的作業較為煩雜。
又,當在左/右後車輪之外側方配置回收容器時,就有必要使排出軟管通過左/右後車輪之上方或是左/右後車輪的鋼圈(rim)之間而伸長。然而,由於在左/右後車輪有附著泥土,所以要除掉排出軟管之繞彎處的泥土等有其煩雜度。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特徵為: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排出部,係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連通連結呈筒狀且伸縮自如的排出導引體之基端緣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各排出導引體以伸長狀態垂下的使用姿態、和以縮短狀態收納的不使用姿態。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排出部,係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使內側開閉蓋體與外側開閉蓋體位於排出導引體之基端緣部的外側方並以開閉蓋自如的方式安裝,且在內側開閉蓋體與外側開閉蓋體之間形成導引體容納空間,以能夠在該導引體容納空間內以縮短狀態容納除了排出導引體之基端緣部以外的殘餘部分。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同軸地配置分別使上部側導出體進行導出動作的一側導出動作軸與另一側導出動作軸,並且以可連接與切斷自如的方式連接兩側導出動作軸之相對向的內側端部彼此,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設置與一側導出動作軸連動連結的輸入側連接部,並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將輸入側連接部連接於設置在支撐框架部的輸出側連接部,另一方面,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將輸入側連接部從輸出側連接部切斷。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前述輸入側連接部,係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軸支輸入齒輪而形成,另一方面,前述輸出側連接部,係在設置於前述支撐框架部的輸出部軸支輸出齒輪而形成,並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使輸入齒輪從上方咬合於輸出齒輪,並且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將輸入齒輪從輸出齒輪朝上方開離而解除咬合。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設成可分離及接合自如的前述下部側導出體之上端開口緣部與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緣部之間,係中介設置有密封材。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前述密封材,係具備呈環狀之裝設體及呈環狀之承接體,該裝設體係裝設於前述上/下部側導出體中之任一方的開口緣部,該承接體係以可隔離與密接自如的方式承接上/下部側導出體中之另一方的開口緣部,且在該承接體之承接面側,係於半徑方向隔開間隔以撓曲變形自如的方式突設有同芯短幅之呈筒狀的內/外側密接片。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各前述下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部,係連通連結由硬質素材所成形的施肥軟管體之上端部,並且在該施肥軟管體之中途部形成用以迴避與其他物干涉的迴避用凹部,而且,該中途部之內部流路截面積係形成與其他的內部流路截面積大致相同。
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分別垂設支撐腳體,並且各支撐腳體之下端部係以前述導出姿態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以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定位。
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各前述支撐腳體之下端部係形成卡合凹部,另一方面,在前述支撐框架 部係設置沿著其延伸方向而延伸之呈棒狀的框架形成體,並在該框架形成體將各卡合凹部從上方可卡合自如地卡合成大致正交狀態。
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係將以各前述樞支連結部為中心而從導出姿態轉動至排出姿態的轉動角度構成鈍角,並在排出姿態中使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重心位置設成位於比前述樞支連結部還靠近外方。
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連通連設於各前述漏斗部的上部側導出體之軸線,係設成在排出姿態中使漏斗部側成為向下傾斜狀,而可使殘留於上部側導出體內的肥料通過漏斗部內而從排出部排出。
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係將內周壁面形成漏斗狀,並在導出姿態中朝下方逐漸形成縮徑狀,並且在排出姿態中使下側周壁面朝漏斗側以成為向下傾斜狀的方式形成。
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分別垂設支撐腳體,並在前述導出姿態中使各支撐腳體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且以該支撐框架部、前述轉動支撐臂、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及上述支撐腳體形成框狀定位體。
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前述支撐框架部之兩側端部軸架一對的各前述轉動支撐臂之基端部,該基端部係夾介:將軸線朝向與上述支撐框架部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轉動支軸,而與其軸線方向相對向,且在一對的各前述轉動支撐臂之前端部,連結有形成箱形的漏斗部,以形成在轉動支軸之軸線方向具有深度之立體的框狀定位體。
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樞支連結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的前述支撐框架部之一側端部,係設置將肥料壓力送風供給至前述下部側導出體的壓力送風供給部,並且該壓力送風供給部,係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能夠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供給姿態、和不能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且在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中係設成採用干涉迴避姿態,該干涉迴避姿態為位於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與排出姿態之姿態變更動作面以外的不干涉位置。
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前述壓力送風供給部係設成藉由姿態保持手段而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
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記載的乘坐式插秧機,其特徵在於:裝備有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
(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發明,係一種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然後,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以流下狀態被排出至該回收容器內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將排出軟管連接於導出部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2)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各前述排出部,係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連通連結呈筒狀且伸縮自如的排出導引體之基端緣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各排出導引體以伸長狀態垂下的使用姿態、和以縮短狀態收納的不使用姿態。
如此,由於是將自由變更姿態成以伸長狀態垂下的使用姿態與以縮短狀態收納的不使用姿態之呈筒狀且具伸縮自如性的排出導引體,且連通連結於各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所以藉由在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時使排出導引體形成伸長狀態並使排出導引體形成朝向回收容器內垂下的使用姿態,即可將殘留肥料穩健確實地回收於回收容器內。又,在排出作業結束之後,藉由將排出導引體形成縮短狀態並形成已收納的不使用姿態,排出導引體就不會妨礙到後續的作業。
(3)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各前述排出部,係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使內側開閉蓋體與外側開閉蓋體位於排出導引體之基端緣部的外側方並以開閉蓋自如的方式安裝,且在內側開閉蓋體與外側開閉蓋體之間形成導引體容納空間,以能夠在該導引體容納空間內以縮短狀態容納除了排出導引體之基端緣部以外的殘餘部分。
如此,由於在形成於內/外側開閉蓋體間的導引體容納空間內以縮短狀態能夠收納排出導引體,所以可在導引體容納空間內將排出導引體形成簡易構造並既小型又簡單地出入。而且,由於在設置於各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的各排出部設置內/外側開閉蓋體,所以可良好地確保各排出之閉蓋性。
(4)在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發明中,係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同軸地配置分別使上部側導出體進行導出動作的一側導出動作軸與另一側導出動作軸,並且以可連接與切斷自如的方式連接兩側導出動作軸之相對向的內側端部彼此,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設置與一側導出動作軸連動連結的輸入側連接部,並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將輸入側連接部連接於設置在支撐框架部的輸出側連接部,另一方面,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將輸入側連接部從輸出側連接部切斷。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然後,由於輸入側連接部是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連接於設置在支撐框架部的輸出側連接部,另一方面,輸入側連接部是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從輸出側連接部切斷,所以在使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姿態變更時,沒有必要逐一進行輸入側連接部與輸出側連接部之連接與切斷操作。因此,沒有作業者忘記進行輸入側連接部與輸出側連接部之連接與切斷操作的不良情形,可提高操作性。
又,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以流下狀態被排出至該回收容器內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將排出軟管連接於導出部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5)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前述輸入側連接部,係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軸支輸入齒輪而形成,另一方面,前述輸出側連接部,係在設置於前述支撐框架部的輸出部軸支輸出齒輪而形成,並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使輸入齒輪從上方咬合於輸出齒輪,並且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將輸入齒輪從輸出齒輪朝上方開離而解除咬合。
如此,由於是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使輸入齒輪從上方咬合於輸出齒輪,並且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將輸入齒輪從輸出齒輪朝上方開離而解除咬合,所以可輕鬆地進行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姿態變更操作,並且隨之可使輸入齒輪與輸出齒輪穩健確實地咬合與解除,並使連接部連接與切斷。
(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在設成可分離及接合自如的前述下部側導出體之上端開口緣部與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緣部之間,係中介設置有密封材。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然後,由於是在設成可分離及接合自如的前述下部側導出體之上端開口緣部與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緣部之間,中介設置有密封材,所以在進行各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與排出姿態的姿態變更時,可保護反覆進行分離與接合的上/下部側導出體之上/下開口緣部彼此,並且可確保良好的密閉性。
又,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以流下狀態被排出至該回收容器內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設置排出軟管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7)在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前述密封材,係具備呈環狀之裝設體及呈環狀之承接體,該裝設體係裝設於前述上/下部側導出體中之任一方的開口緣部,該承接體係以可隔離與密接自如的方式承接前述上/下部側導出體中之另一方的開口緣部,且在該承接體之承接面側,係於半徑方向隔開間隔以撓曲變形自如的方式突設有同芯短幅之呈筒狀的內/外側密接片。
如此,由於密封材具備呈環狀之裝設體及呈環狀之承接體,所以在藉由事先將裝設體裝設在前述上/下部側導出體之其中一方的開口緣部,而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已採用導出姿態時,承接體就會以密接狀態承接前述上/下部側導出體之其中另一方的開口緣部,而可良好地確保導出部之導出性能。又,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已採用排出姿態時,前述上/下部側導出體之其中另一方的開口緣部就容易從承接體開離,並順利地將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形成排出姿態。
此時,由於是在承接體之承接面側,於半徑方向隔開間隔以撓曲變形自如的方式突設有同芯短幅之呈筒狀的內/外側密接片,所以在承接體承接開口緣部時內/外密接片就會撓曲變形,而可確保良好的密接性。
(8)在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在各前述下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部,係連通連結由硬質素材所成形的施肥軟管體之上端部,並且在該施肥軟管體之中途部形成用以迴避與其他物干涉的迴避用凹部,而且,該中途部之內部流路截面積係形成與其他的內部流路截面積大致相同。
如此,由於是在施肥軟管體之中途部形成用以迴避與其他物干涉的迴避用凹部,且上述中途部之內部流路截面積係形成與其他的內部流路截面積大致相同,所以肥料不會在中途部滯留。因而,可一邊迴避與其他物干涉一邊良好地確保肥料之搬運性。亦即,為了謀求乘坐式插秧機之小型化,例如在將各構件之前後間隔縮小化時,施肥軟管體,係有必要配置於插植裝置之載苗台、與橫向進給該載苗台的橫向進給機構之間,而且,有必要迴避與該橫向進給機構干涉。在習知的施肥軟管體中會有無法謀求與橫向進給機構之干涉迴避或無法謀求肥料之搬運性確保的不良情形。然而,在本發明的施肥軟管體中,可消除此種的不良情形。
(9)在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在各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分別垂設支撐腳體,並且各支撐腳體之下端部係以前述導出姿態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以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定位。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然後,由於垂設於各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的各支 撐腳體之下端部,係藉由以前述導出姿態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而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定位,所以可將各可動側施肥部穩健確實地定位於導出姿態。因此,也可順利地進行從定位後的導出姿態朝排出姿態之姿態變更,而可效率佳地進行排出作業。
又,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在該回收容器內以流下狀態被排出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設置排出軟管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10)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在各前述支撐腳體之下端部係形成卡合凹部,另一方面,在前述支撐框架部係設置沿著其延伸方向而延伸之呈棒狀的框架形成體,並在該框架形成體將各卡合凹部從上方可卡合自如地卡合成大致正交狀態。
如此,由於是在設置於支撐框架部之呈棒狀的框架形成體,將形成於各支撐腳體之下端部的卡合凹部從上方可卡合自如地卡合成大致正交狀態,所以可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形成簡易構造且穩健確實地定位於導出姿態。
(11)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係將以各前述樞支連結部為中心而從導出姿態轉動至排出姿態的轉動角度構成鈍角,並在排出姿態中使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重心位置設成位於比前述樞支連結部還靠近外方。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然後,由於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係將以各前述樞支連結部為中心而從導出姿態轉動至排出姿態的轉動角度構成鈍角,並在排出姿態中使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重心位置設成位於比前述樞支連結部還靠近外方,所以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可以大致垂直地翻立的立起狀態之排出姿態穩定地保持。因此,沒有必要設置以此種的排出姿態固定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又也不會產生解除固定狀態並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的時間。因而,可效率佳地進行從排出部排出殘留肥料的作業。
又,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在該回收容器內以流下狀態被排出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設置排出軟管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12)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的發明中,連通連設於各前述漏斗部的上部側導出體之軸線,係設成在排出姿態中使漏斗部側成為向下傾斜狀,而可使殘留於上部側導出體內的肥料通過漏斗部內而從排出部排出。
如此,只要將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形成排出姿態,殘留於上部側導出體內的肥料也可穩健確實地從排出部排出。因而,可提高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效率。
(13)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各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係將內周壁面形成漏斗狀,並在導出姿態中朝下方逐漸形成縮徑狀,並且在排出姿態中使下側周壁面朝漏斗側以成為向下傾斜狀的方式形成。
如此,只要將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形成排出姿態,殘留於上部側導出體內的肥料也可沿著下側周壁面流下,而可穩健確實地從排出部排出。因而,根據此點也可提高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效率。
(14)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記載的發明中,係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分別垂設支撐腳體,並在前述導出姿態中使各支撐腳體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且以該支撐框架部、前述轉動支撐臂、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及上述支撐腳體形成框狀定位體。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夾介轉動支撐臂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而,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又,在導出姿態中,藉由使分別垂設於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的支撐腳體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就可以該支撐框架部、前述轉動支撐臂、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及上述支撐腳體形成框狀定位體。然後,藉由形成此種的框狀定位體,則在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從排出姿態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時,就可既簡單又確實地定位。又,可將施肥裝置形成框架構造而良好地確保其剛性。在此,漏斗部係以輕量且硬質材料所成形,藉此可使該漏斗部發揮作為強度構件的功能,並且可將各可動側施肥部輕量化,並可輕鬆地進行各可動側施肥部之姿態變更作業。
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在該回收容器內以流下狀態被排出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設置排出軟管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15)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在前述支撐框架部之兩側端部軸架一對的各前述轉動支撐臂之基端部,該基端部係夾介:將軸線朝向與上述支撐框架部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轉動支軸,而與其軸線方向相對向,且在一對的各前述轉動支撐臂之前端部,連結有形成箱形的漏斗部,以形成在轉動支軸之軸線方向具有深度之立體的框狀定位體。
如此,由於是將框狀定位體形成立體,所以可更提高框狀定位體構造的剛性。結果,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從排出姿態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時的定位就變得牢固。又,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支撐構造也可形成強固,而可良好地確保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姿態變更動作。
(1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在樞支連結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的前述支撐框架部之一側端部,係設置將肥料壓力送風供給至前述下部側導出體的壓力送風供給部,並且該壓力送風供給部,係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能夠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供給姿態、和不能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且在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中係設成採用干涉迴避姿態,該干涉迴避姿態為位於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與排出姿態之姿態變更動作面以外的不干涉位置。
如此,由於是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的肥料之排出部,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使各排出部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
此時,在樞支連結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的前述支撐框架部之一側端部,係設置將肥料壓力送風供給至前述下部側導出體的壓力送風供給部。然而,該壓力送風供給部,係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能夠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供給姿態、和不能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而且,在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中係設成採用干涉迴避姿態,該干涉迴避姿態為位於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與排出姿態之姿態變更動作面以外的不干涉位置。因此,在將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時,藉由事先將壓力送風供給部變更姿態成干涉迴避姿態,就不會使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干涉壓力送風供給部而可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因而,即使是樞支連結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之一側端部的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也可良好地確保排出部之朝下方的指向性,並可確保從該排出部的穩健確實排出性。又,呈干涉迴避姿態的壓力送風供給部,由於也是呈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所以在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時不會因誤動作而供給壓力送風。
又,此種的施肥裝置,由於可藉由朝左右方向呈橫長狀地載設於設置在乘坐式插秧機之行走裝置的座位之背後,而將各排出部配置於施肥裝置之左右側端部,所以操作人員可藉由搭乘於行走裝置並使兩可動側施肥部成為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而通過各排出部輕鬆地進行排出作業。此時,若事先將回收容器配置於在行走裝置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之正下方位置,則可輕鬆地回收在該回收容器內以流下狀態被排出的殘留肥料。又,由於不用設置排出軟管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17)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記載的發明中,前述壓力送風供給部係設成藉由姿態保持手段而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
如此,由於可藉由姿態保持手段而將壓力送風供給部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所以即使在因田地等之凹凸而使施肥裝置本身傾斜的情況或突然颳風的情況,也可將壓力送風供給部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並可穩健確實地迴避與採用排出姿態的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干涉。又,壓力送風供給部也可藉由姿態變更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8)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記載的發明中,係使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裝備於乘坐式插秧機。
如此,可同時進行秧苗的插植作業與施肥作業,並可謀求作業之效率化。
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A,係裝備本發明的施肥裝置M之乘坐式插秧機。以下,在說明乘坐式插秧機A之後,就本發明的施肥裝置M加以說明。
[乘坐式插秧機A]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乘坐式插秧機A,係在作為牽引車的行走裝置1之後方夾介升降機構2以升降自如的方式安裝插植裝置3。然後,此種的乘坐式插秧機A,係可進行複數行(本實施形態中為6行)的插植作業。
[行走裝置1]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行走裝置1,係在下部體11載設上部體12而構成。然後,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下部體11,係在主車體框架13上搭載由引擎15等所構成的原動機(prime mover)部14。又,主車體框架13,係從變速箱(mission case)16之左右側壁前部分別朝外側方延伸設置前軸殼(front axle case)17、17,且在各前軸殼17、17之外側端部夾介前車軸18、18安裝左右一對的前車輪19、19;另一方面,在後軸殼(rear axle case)20之左右外側端部夾介後車軸21、21安裝左右一對的後車輪22、22,並在上述變速箱16之後部與後軸殼20的中央部之間,以橫向架設狀架設朝前後方向延伸的連結框架23而形成。在此,連結框架23,係剖面成四角形狀且形成朝前後方向以直狀延伸的管狀。
如第4圖所示,在此種的連結框架23之中途部係朝向外側上方突設左右側前部引擎架(engine mount)24、24;另一方面,在後軸殼20之中途部係朝向前方突設左右側後部引擎架25、25,並在此等引擎架24、24、25、25上搭載前述引擎15。
如第1圖所示,在從引擎15之左側前部朝外側方突設的輸出軸26、與從變速箱16之左側後部朝外側方突設的輸入軸27之間,係夾介滑輪28、29捲繞傳動皮帶30。
如第4圖所示,在變速箱16之後部與後軸殼20的右側前部之間係夾介設置朝前後方向延伸的傳動軸31。在後軸殼20之左側後部係使PTO軸32朝向後方突出。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後軸殼20之右側前部係以朝引擎15之右側方膨出狀設置動力取出箱33,並在該動力取出箱33與變速箱16的右側後部之間夾介設置朝前後方向延伸的動力取出軸35。從動力取出箱33之上面後部使第1動力取出軸36朝向上方突出,並且從該動力取出箱33之後部使第2動力取出軸34朝向後方突出。
如此,傳遞動力至引擎15→輸出軸26→滑輪28→傳動皮帶30→滑輪29→輸入軸27→變速箱16。然後,傳遞動力至變速箱16→前軸殼17、17→前車軸18、18→左右一對的前車輪19、19,並且傳遞動力至變速箱16→傳動軸31→後軸殼20→後車軸21、21→左右一對的後車輪22、22。又,傳遞動力至後軸殼20之PTO軸32。又,傳遞動力至變速箱16→動力取出軸35→第1動力取出軸36及第2動力取出軸34。在此,從PTO軸32傳遞動力至設置在後述的插植裝置3之整地裝置4。然後,從第1動力取出軸36傳遞動力至後述的施肥裝置M。又,從第2動力取出軸34傳遞動力至後述的插植裝置3。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前述的主車體框架13上,係以朝該主車體框架13之前方及左右側方膨出狀載設俯視呈四角形框狀的輔助車體框架37。然後,輔助車體框架37,係由前半形成框部38及後半形成框部39所形成,該前半形成框部38係以從前軸殼17、17上朝前方膨出狀配置,後半形成框部39係從該前半形成框部38之後端緣部至後軸殼20之上方位置朝上方以具有一定階差的方式配置。在此,後半形成框部39之後端部,係以朝左右兩側方膨出狀橫向架設左右一對的後端部支柱40、40及後端部形成片41而形成,該左右一對的後端部支柱40、40係從後軸殼20立起而形成,該後端部形成片41係朝左右方向延伸而形成於兩後端部支柱40、40之上端部間。
又,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輔助車體框架37的後半形成框部39之後部,係於左右方向隔開一定間隔設置朝前後方向延伸之左右一對的施肥裝置安裝座48、48。
如此,在左右一對的施肥裝置安裝座48、48以裝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後述的施肥裝置M,並使該施肥裝置M牢固地支撐於輔助車體框架37之後半形成框部39。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上部體12,係在前述的輔助車體框架37上以被覆狀張設車體蓋體42。然後,車體蓋體42,係由:沿著輔助車體框架37之前半形成框部38而配置的前半形成部43;以及沿著輔助車體框架37之後半形成框部39而配置的後半形成部44所形成。在前半形成部43之前部係豎設手柄柱(handle column)45,且在該手柄柱45之上端面部安裝手柄46。在位於手柄46之後方的後半形成部44載置座位47。在此,輔助車體框架37之後部的一定寬度(本實施形態中為施肥裝置M之前後寬度),並不是由前述車體蓋體42之後半形成部44所被覆而是使之露出。然後,由使露出的後半形成框部39支撐施肥裝置M。
[插植裝置3]
如第1圖、第2圖及第5圖所示,插植裝置3,係從插植變速箱50朝後方延伸設置插植中心箱(center case)51。然後,在插植變速箱50之左右側部,分別夾介朝左右方向延伸之呈筒狀的連結箱52、52,連結朝前後方向延伸的插植側箱(side case)53、53之前部。插植中心箱51與插植側箱53、53係於左右方向隔開一定間隔以並列狀配置,且在插植中心箱51之前部與各插植側箱53、53之前部之間夾介設置連動軸54、54,並連動連結此等箱51、53、53。在各箱51、53、53之左右側後部係夾介左右一對的轉動箱(rotary case)(未圖示)安裝插植爪(未圖示)。在此等箱51、53、53上,係夾介載苗台支撐框架57,以前高後低之傾斜姿態朝左右方向往復橫向滑動自如的方式支撐載苗台58。然後,在載苗台58之前面側(下面側)係配設使載苗台58往復橫向滑動(橫向進給)的橫向進給機構59,並在該橫向進給機構59連動連結載苗台58。在載苗台58上能夠載置6行份的苗墊。在插植變速箱50,係朝向前方突設輸入軸55。然後,在設置於前述的行走裝置1之動力取出箱33的第2動力取出軸34,夾介插植傳動軸60,裝卸自如地連動連結上述輸入軸55。又,在插植變速箱50係朝上方立起而豎設連結框架56。在插植中心箱51之下方係配置中心浮板(center float)61,且在各插植側箱53、53之下方係分別配置側浮板(side float)62、62。
前述升降機構2,係夾介設置於形成前述的後半形成框部39之後端部的後端部形成片41及左右一對的後端部支柱40、40與上述連結框架56之間。升降機構2係具備升降連桿63、升降氣缸(未圖示)及滾動氣缸(rolling cylinder)(未圖示)。如此,藉由升降機構2將插植裝置3繞前後方向之軸線滾動自如且升降自如地連結於行走裝置1之後方。
在如上述構成的乘坐式插秧機A,係可一邊行走於田地內一邊進行6行份之秧苗的插植作業。
[施肥裝置M]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施肥裝置M,係在行走裝置1之後部,夾介前述之左右一對的施肥裝置安裝座48、48(參照第3圖及第4圖),裝卸自如地載設。
如第6圖至第7圖所示,此種的施肥裝置M,係在朝一方向(本實施形態中為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70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6個)導出部72,且在各導出部72之上端開口部係分別連通連設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6個)漏斗部73;另一方面,在各導出部72之下端開口部係分別連通連設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6個)施肥軟管部74(參照第1圖)。
在此,如第8圖至第10圖所示,各導出部72,係分離及接合自如地形成:安裝於前述的支撐框架部70之下部側導出體75;以及連通連設於後述的各漏斗部73之上部側導出體76。
然後,以支撐框架部70、下部側導出體75及施肥軟管部74形成固定側施肥部77。又,將配置於一側(本實施形態中為左側)的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3個)漏斗部73彼此一體地連通連設於鄰接方向,且在各漏斗部73之下端部連通連設各上部側導出體76並形成作為一側可動側施肥部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另一方面,將配置於另一側(本實施形態中為右側)的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3個)漏斗部73彼此一體地連通連設於鄰接方向,且在各漏斗部73之下端部連通連設各上部側導出體76並形成作為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的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又,在兩可動側施肥部78、79之外側端部,係分別設置用以將殘留內部的肥料排出的排出部80、80。
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與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係分別夾介轉動支撐臂體81、81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70之左右側端部,並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a)(參照第6圖及第7圖)、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80、80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b)(參照第8圖至第10圖)。
如此,由於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與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分別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大致水平地配置的導出姿態(a)、和大致垂直地翻立的排出姿態(b),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78、79之外側端部,係設置用以將殘留於內部的肥料排出的排出部80、80,所以可藉由將兩可動側施肥部78、79,分別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而使各排出部80、80指向下方。因此,可使殘留肥料以本身重量流下至各排出部側,並從各排出部80、80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排出。此時,只要事先將回收容器K(參照第27圖)配置於在行走裝置1之左右外側方位置指向下方的各排出部80、80之正下方位置,即可輕鬆地回收以流下狀態被排出至該回收容器K內的殘留肥料H(參照第29圖)。又,由於不用將排出軟管連接於導出部就可進行排出作業,所以沒有必要煩惱如習知般地連接於各導出部72之排出軟管之煩雜的繞彎作業。
然後,如第7圖所示,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與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係分別設置使上部側導出體76進行導出動作之作為一側導出動作軸的左側導出動作軸82與作為另一側導出動作軸的右側導出動作軸83。而且,左側導出動作軸82與右側導出動作軸83,係使各上部側導出體76之上部貫通並朝左右方向延伸,並且同軸地配置。兩側導出動作軸82、83之相對向的內側端部彼此係夾介離合器部84、84連接與切斷自如地連接。在此,也如第12圖所示,各離合器部84、84,係由呈圓筒狀之滑動體85、85及咬合體86、86所構成,該滑動體85、85係朝其軸線方向滑動自如地外嵌於各導出動作軸82、83之內側端部,該咬合體86、86係在相對向狀態下以犬齒式離合器(dog clutch)狀形成於各滑動體85、85之內側端部。然後,各滑動體85、85係以彈簧87、87彈性彈壓於相對向的方向(連接的方向)。
如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在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係於右側導出動作軸83之左側部設置輸入側連接部88,並連動連結該輸入側連接部88與右側導出動作軸83。另一方面,在支撐框架部70係設置輸出側連接部89。
也如第6圖所示,輸入側連接部88,係由:同軸地且一體地安裝於右側導出動作軸83之左側部的齒輪箱90;及從該齒輪箱90朝前方突出的輸入側連接軸91;以及安裝於該輸入側連接軸91之前端部的大直徑之輸入齒輪92所形成。
如第6圖及第8圖至第12圖所示,輸出側連接部89,係由:夾介托架94安裝於前側的下部框架形成體93之靠右側中途部的變速箱95;及從該變速箱95朝後方突出的輸出側連接軸96;以及安裝於該輸出側連接軸96之後端部的小直徑之輸出齒輪97所形成。另外,變速箱95係內藏摩擦驅動機構。
然後,也如第13圖所示,輸入齒輪92是以配置成大致水平的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之導出姿態(a)從上方咬合於輸出齒輪97而連接。另一方面,輸入齒輪92是以大致垂直地翻立的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之排出姿態(b)從輸出齒輪97開離而解除咬合狀態,藉此可切斷動力之傳遞。輸入齒輪92與輸出齒輪97,為了要相互地確保良好的柔軟咬合性而由合成樹脂成形。元件符號98係裝卸自如地安裝於上部框架形成體99之變速交換用的小直徑之齒輪。元件符號100係裝卸自如地安裝於下部框架形成體93之變速交換用的大直徑之齒輪。
如此,由於只要使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從輸入側連接部88之輸入齒輪92與輸出側連接部89之輸出齒輪97咬合而連接的導出姿態(a)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輸入齒輪92就可從輸出齒輪97開離而解除咬合狀態,所以沒有必要逐一進行輸入側連接部88與輸出側連接部89之連接與切斷操作。因此,沒有作業者忘記進行輸入側連接部88與輸出側連接部89之連接與切斷操作的不良情形,可提高操作性。此時,左側導出動作軸82與右側導出動作軸83,係事先透過離合器部84、84來解除連接而形成切斷狀態。
如第6圖至第9圖所示,在從變速箱95之底部朝下方突出的輸入軸102、與從前述的動力取出箱33之上面後部朝向上方突出的第1動力取出軸36之間,係裝卸自如地夾介設置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傳動縱向軸101。然後,變速箱95之輸入軸102,係配置於動力取出箱33的第1動力取出軸36之大致鉛垂上方,並使傳動縱向軸101於大致鉛垂方向縮短化而夾介設置。因而,可謀求傳動縱向軸101之小型化與傳動效率之提高。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施肥裝置M,係由:固定於行走裝置1之後部所設置的左右一對施肥裝置安裝座48、48上的固定側施肥部77;以及姿態變更自如地安裝於該固定側施肥部77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及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所構成。然後,施肥裝置M,係以形成單元的形式裝卸自如地設置在行走裝置1。此時,藉由將傳動縱向軸101之下端部對動力取出箱33之第1動力取出軸36進行裝卸,施肥裝置M就可將設置於其固定側施肥部77的變速箱95與傳動縱向軸101一體地形成單元並對行走裝置1進行裝卸作業。因而,可提高將施肥裝置M當作包含變速箱95與傳動縱向軸101的單元而對行走裝置1進行裝卸的裝卸作業性。
以下,針對上述的支撐框架部70、漏斗部73、導出部72及施肥軟管部74具體說明。
[支撐框架部70]
如第6圖至第10圖所示,支撐框架部70,係形成前述的固定側施肥部77之基部。亦即,在以長邊狀形成於前後方向的左右一對之安裝體110、110上,橫向架設以直狀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後一對之下部框架形成體93、93,且在兩下部框架形成體93、93以架設狀安裝左右一對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111之下側面部並形成立起狀,且在兩板狀框架形成體111、111之前上側面部間,橫向架設以直狀朝左右方向延伸的上部框架形成體99並形成立體框狀。然後,如第12圖所示,在上/下部框架形成體93、93、99之左右側部,係以立起狀架設左右一對之呈板狀的補強體112、112。在此,上部框架形成部99係形成棒狀(剖面圓形之管狀)。又,下部框架形成體93、93係形成剖面四角形之管狀。板狀的補強體112係在前端緣部形成朝後方彎曲成凹狀的凹狀部113,並夾介該凹狀部113以迴避與後述的壓力送風導管114干涉的狀態架設於3支之各框架形成體93、93、99間。
如第10圖至第15圖所示,在下部框架形成體93、93之間,係將以直狀朝左右方向延伸之呈圓管狀的壓力送風導管114,橫向架設於前述左右一對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111間而配設。在此,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壓力送風導管114之左側端,係貫通於左側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並連通連設於安裝在左側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之外側面的連接體129之開口端部124。另一方面,壓力送風導管114之右側端,係利用右側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閉塞。
然後,如第15圖所示,壓力送風導管114之左側端,係與送風機等之壓力送風供給部115連接與切斷自如。又,在壓力送風導管114之中途部,係連通連結前述導出部72。如此,藉由從壓力送風供給部115通過壓力送風導管114供給肥料壓力送風至各導出部72,從各導出部72導出的肥料就可通過各施肥軟管部74間歇性地壓送,並施肥於植設在各秧苗插植行的秧苗之附近位置。
又,如第15圖及第16圖所示,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係在本體116設置進氣口部117與排氣口部118,並使從進氣口部117進來的外氣從排氣口部118排出。此種的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係夾介安裝托架119安裝於連設在左側之板狀框架形成體111的供給部安裝體128。供給部安裝體128係形成板狀,並在立起狀態下以朝向前方膨出狀連設於左側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之前端部。然後,在供給部安裝體128之上/下緣部分別形成朝外側方膨出並朝前後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對之凸緣片120、120。又,安裝托架119係由:安裝於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之本體116的托架本體121;以及從該托架本體121突設的上下一對之安裝臂片122、122所形成。然後,在上下一對的凸緣片120、120之上面前部,夾介軸線朝向上下方向的樞軸123、123樞支上下一對的安裝臂片122、122之前端部。兩樞軸123、123係配置於朝大致鉛垂方向延伸的同一軸線上。元件符號173係彈簧鎖(snap lock)等的連結與固定具,且該連結與固定具173係具備:設置於托架本體121的卡止用鉤174;以及設置於板狀框架形成體111的連結操作片175及卡止片176。元件符號177係設置於托架本體121的間隔保持用突片,且抵接於板狀框架形成體111。
如此,如第17圖所示,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係當透過安裝托架119而以樞軸123、123為中心轉動至壓力送風導管114側時,排氣口部118就會配合連通連設於該壓力送風導管114的連接體129之開口端部124,而可使兩者連接成連通狀態(以下,將此種的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之姿態稱為連接姿態(c))。此時,利用連結與固定具173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之托架本體121連結與固定於支撐框架部70之板狀框架形成體111。又,如第16圖所示,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係當透過安裝托架119以樞軸123、123為中心而朝與壓力送風導管114開離的方向轉動時,排氣口部118就會從該壓力送風導管114之開口端部124開離,而可使兩者解除連接(以下,將此種的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之姿態稱為連接解除姿態)。此時,利用連結與固定具173所進行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與托架本體121之連結與固定,會事先解除。在此,當壓力送風供給部115採用連接解除姿態時,該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之動作會被強制停止以確保安全性。
而且,如第16圖所示,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係自由變更姿態成轉動最大限的連接解除姿態、即不與採用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干涉之干涉迴避姿態(d)。具體而言,在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變更姿態成干涉迴避姿態(d)時,上下一對的凸緣片120、120、與上下一對的安裝臂片122、122就會以樞軸123、123為中心而形成內角為一定的鈍角(例如,135度)。如此,藉由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變更姿態成配置於採用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轉動軌跡外的干涉迴避姿態(d),就可迴避壓力送風供給部115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干涉。
因而,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時,藉由事先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變更姿態成干涉迴避姿態(d),就可不與採用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干涉。
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係藉由姿態保持手段125而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d)。亦即,姿態保持手段125,係在上側的凸緣片120之前部朝向外側前方以橫臥狀(面朝向上下方向)突設由彈簧鋼所成形之呈板狀的姿態保持體126,且在該姿態保持體126之前端部以從下方朝上方立起狀形成朝上方突出之呈圓錐狀的凸部127。
如此,在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變更姿態成干涉迴避姿態(d)時,藉由以樞軸123為中心而使安裝臂片122抵抗凸部127之彈性而朝前方轉動,就可移動至該凸部127之正前方位置。又,安裝臂片122係限制不以該程度以上朝前方轉動。因而,壓力送風供給部115可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d)。在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之姿態變更成連接姿態(c)時,藉由以樞軸123為中心而使安裝臂片122抵抗凸部127之彈性而朝後方轉動,就可移動至該凸部127之後方位置並解除干涉迴避姿態(d)。
如此,由於可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藉由姿態保持手段125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d),所以即使在施肥裝置M本身因田地等之凹凸而傾斜的情況或突然颳風的情況,也可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d),並穩健確實地迴避與採用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干涉。又,藉由壓力送風供給部115進行姿態變更就可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漏斗部73]
如第6圖、第18圖及第19圖所示,漏斗部73,係由:形成上下面開口之四角形筒狀的上部形成體130;以及從該上部形成體130朝下方逐漸縮徑而形成漏斗狀的下部形成體131所形成。然後,將3個漏斗部73、73、73之上部形成體130、130、130以鄰接狀態連設於左右寬度方向以形成前述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一部分,並且將3個漏斗部73、73、73之上部形成體130、130、130以鄰接狀態連設於左右寬度方向以形成前述的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之一部分。另外,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基本上是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同樣構成。因而,以下就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構成具體說明,有關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之構成因是將其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構成構件相對應的構成構件之元件符號設為相同,故省略其具體的說明。
漏斗部73係由既輕量且硬質材料又剛性高的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而形成,藉此可使一體地連設的3個漏斗部73、73、73發揮作為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強度構件的功能。亦即,可利用作為強度構件之3個漏斗部73、73、73確保自由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與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剛性。因此,可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輕量化,並可輕鬆地進行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姿態變更作業。
而且,如第19圖所示,鄰接的上部形成體130、130彼此之側壁132係形成較大的缺口,並在該側壁132形成朝左右方向連通的連通口133。元件符號134係將3個上部形成體130、130、130之上端開口部進行開閉蓋的蓋體。另外,在各上部形成體130內係配置篩用網體(未圖示)以便只將大小為固定以下的肥料供給至導出部72。
如此,形成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一部分的3個漏斗部73、73、73之上部形成體130、130、130彼此,係夾介連通口133、133而連通於左右方向。然後,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從橫臥狀之導出姿態(a)形成大致垂直地翻立並使前述排出部80、80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b)時,可使殘留於該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上部及中途部的肥料,通過連通口133、133而流下至下部,並將殘留於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的全部肥料從排出部80穩健確實地排出。
又,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外側端部(左側端部),係設置用以將殘留於內的肥料排出的排出部80。亦即,如第20圖所示,排出部80,係由:在配置於外側端部(左側端部)的漏斗部73之外側壁(左側壁)135形成開口狀的排出口部136;及沿著該排出口部136之周緣部而連設的收納框體137;及以出入自如地安裝於該收納框體137的排出導引體138;以及為了取出置入該排出導引體138而對收納框體137進行開閉蓋的內/外側開閉蓋體139、140所構成。然後,內側開閉蓋體139與外側開閉蓋體140,係位於排出導引體138的基端開口緣部141之外側方並開閉蓋自如地安裝於收納框體137。而且,在收納框體137內,在閉蓋後的內側開閉蓋體139與外側開閉蓋體140之間形成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在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係能夠以折疊狀態收納除了排出導引體138之基端開口緣部141以外的殘餘部分。
如第18圖所示,排出口部136,係以些微留下漏斗部73的外側壁(左側壁)135之周緣壁的程度使之開口形成較大的四角形。收納框體137係沿著排出口部136之周緣部而形成四角形框狀,並且形成能夠確保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即收納排出導引體138之空間的左右寬度。
排出導引體138,係藉由柔軟性素材(例如,尼龍)形成筒狀,並且如第20圖所示,在沿著排出口部136之周緣部而形成的收納框體137之內周緣部連設基端開口緣部141之外周緣部。因而,形成排出口部136的漏斗部73與排出導引體138係夾介收納框體137而連通。然後,排出導引體138係伸縮自如地、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藉由折疊成鋸齒狀成為縮短狀態而能夠收納在形成於排出導引體138內的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又,可藉由伸長成展開狀成為伸長狀態,確保排出導引體138之前端開口部144的配設位置之自由度。亦即,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排出導引體138以伸長狀態垂下的使用姿態(i)(參照第27圖及第28圖)與以折疊狀態收納的不使用姿態(j)(參照第24圖及第25圖)。因而,在殘留肥料H之排出作業時藉由成為使排出導引體138朝向回收容器K內以伸長狀態垂下的使用姿態(i),即可將殘留肥料H穩健確實地回收至回收容器K內。又,在排出作業結束之後,藉由成為將排出導引體138折疊成縮短狀態而收納的不使用姿態(j),排出導引體138就不會妨礙到後續的作業。因此,可提高從排出口部136排出的殘留肥料H之排出位置之自由度與排出作業之簡易性及穩健確實性,並可提高排出作業性能。
如第18圖至第20圖所示,內側開閉蓋體139,係沿著收納框體137之內周面形成四角形板狀,並在橫向架設於該收納框體137之下部的樞軸123連設下緣部。如第15圖所示,樞軸123,係朝前後方向延伸並從收納框體137朝前後以突出狀橫向架設而樞支。在樞軸123之突出一側端部係形成朝上方以立起狀延伸的操作體145。在操作體145之上端係形成朝收納框體137之側壁側突出的卡止片146,且能夠對將該卡止片146設置於收納框體137之側壁的卡止承接片147進行卡止與脫離。在樞軸123之突出另一側端部的周面係捲繞作為彈性彈壓體的彈簧148(參照第18圖),並藉由該彈簧148朝使卡止片146卡止於卡止片承接片147的方向彈性彈壓。如此,內側開閉蓋體139,係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以立起姿態將收納框體137之內側閉蓋的閉蓋姿態(e)、和以橫臥姿態將收納框體137之內側開蓋的開蓋姿態(f)。然後,在閉蓋姿態(e)中係使操作體145之卡止片146卡止於設置在收納框體137的卡止承接片147,並且藉由彈簧148彈性彈壓該卡止狀態,藉此可將內側開閉蓋體139保持於閉蓋姿態(e)。又,在開蓋姿態(f)時,使操作體145之卡止片146抵抗彈簧148之彈性彈壓力而從設置於收納框體137之卡止承接片147脫離(使其後退而拉拔),並且使操作體145繞樞軸123之軸線朝外側方轉動,藉此可使內側開閉蓋體139成為開蓋姿態(f)之橫臥姿態。
如第15圖及第20圖所示,外側開閉蓋體140,係由:沿著收納框體137外周面而形成四角形板狀的本體171;以及沿著該本體171之周圍而形成的緣部149所形成。然後,在收納框體137之上緣部樞支連結本體171之上端緣部。如此,外側開閉蓋體140,係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以垂下姿態對收納框體137之外側進行閉蓋的閉蓋姿態(g)、和以朝上方翻立的姿態對收納框體137之外側進行開蓋的開蓋姿態(h)。在此,在閉蓋姿態(g)中,外側開閉蓋體140之下側緣部150,係卡合於設置在收納框體137之下面部151的卡止片172。
在如上述構成的內側開閉蓋體139與外側開閉蓋體140之間係形成有導引體容納空間142,並在該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以折疊狀態能夠收納排出導引體138。亦即,藉由將內側開閉蓋體139形成為閉蓋姿態(e),就可閉塞前述排出口136並且對收納框體137之內側進行閉蓋。此時,可將除了排出導引體138之基端開口緣部141以外的殘餘部分配置於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側。然後,將呈伸長狀態之排出導引體138形成為折疊狀態,並收納於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接著,將外側開閉蓋體140形成為閉蓋姿態(g)。如此,可將排出導引體138形成簡易構造並既小型且簡單地收納於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而成為不使用狀態。又,在從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拉出排出導引體138時藉由追尋與上述的收納順序相反的順序就可簡單地拉出而成為使用狀態。而且,由於是在排出部80設置內/外側開閉蓋體139、140,所以可良好地確保各排出部之閉蓋性。
又,如第14圖所示,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夾介轉動支撐臂體81樞支連結於前述的支撐框架部70之左側端部。此種的轉動支撐臂體81,係由: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前後一對之轉動支撐臂103、103;及架設於兩轉動支撐臂103、103之前端部間的連設片152;以及架設於兩轉動支撐臂103、103之基部間的補強片153,形成側面視四角形框狀。元件符號154為漏斗部連結托架。又,在形成支撐框架部70之一部分的左側之板狀框架形成體111之外側面上部係設置樞支連結部155,且該樞支連結部155係夾介前後一對之樞支托架156、156將朝前後方向延伸的轉動支軸157以其前後端部158、159成為突出狀的方式架設。在前後端部158、159,係夾介凸面(boss)部160、161轉動自如地嵌合上述的前後一對之轉動支撐臂體81、81。如此,轉動支撐臂體81係以轉動支軸157為中心而轉動自如地軸支連結。
然後,如第6圖所示,在轉動支撐臂體81之連設片152,係連設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左側端部。亦即,在轉動支撐臂體81之連設片152,連設位於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左側端部的漏斗部73之下部形成體131之上緣部。又,在轉動支撐臂體81之漏斗部連結托架154,係連結漏斗部73之下部形成體131之下緣部。如此,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夾介轉動支撐臂體81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70之左側端部,藉此使其以前述樞支連結部155之轉動支軸157為中心而轉動,並自由變更姿態成橫臥狀態之導出姿態(a)與翻立狀態之排出姿態(b)。
而且,如第6圖及第8圖所示,在前後一對的轉動支撐臂103、103之基端緣部係分別形成抵接面162、162。然後,當夾介轉動支撐臂體81使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以翻立狀轉動時,形成於轉動支撐臂103、103之基端緣部的抵接面162、162就會抵接於左側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之外側面,並以一定的轉動角度θ(例如,115度)限制朝翻立方向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轉動。換句話說,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是以此種一定的轉動角度θ採用排出姿態(b)。在此,藉由轉動角度θ構成為鈍角,成為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重心位置G就會位於比上述樞支連結部155之轉動支軸157還靠近外側方。因而,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以大致垂直地翻立的立起狀態之排出姿態(b)限制轉動並穩定地保持。因此,沒有必要設置以此種的排出姿態(b)固定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手段,又也不會產生解除固定狀態並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的時間。結果,可效率佳地進行從排出部80排出殘留肥料的作業。
又,如第15圖所示,從後側的轉動支撐臂103之中途部,朝向後下方突設支撐臂163。在支撐臂163之前端部係連設朝左右方向延伸之呈圓管狀的輔助框架164之左側端。元件符號165係以重疊狀態連設於輔助框架164之左側端部之下面的補強片。然後,輔助框架164係夾介3個各導出部72與連結片166連結中途部,並橫向架設於此等3個導出部72之背後,且使右側端位於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部。在左側的板狀框架形成體111之後端上部係朝向後上方突設輔助框架承接體167。然後,在輔助框架承接體167之前端部,係形成承接上述輔助框架164的承接用凹部168。
如此,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導出姿態(a)時,輔助框架164之左側端部(基端部)可從上方卡合於承接用凹部168,並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基端部側定位於適當的導出姿態(a)位置。然後,藉由後述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前端部側的支撐腳體169之卡合凹部170牢固地卡合於上部框架形成體99,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前端側部也可定位於適當的導出姿態(a)位置。
如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設置操作用握持體180作為在操作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與排出姿態(b)時的握持體。亦即,在設置於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的3個漏斗部73之中位於中央部的漏斗部73的下部形成體131之前面部、與內側部的漏斗部73的下部形成體131之外側面部之間,夾介第1/第2支撐臂體181、182橫向架設操作用握持體180。在此,操作用握持體180,係由:沿著中央部與內側部的漏斗部73之前面而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延伸部183;以及從該左右延伸部183之右側端部朝向第2支撐臂體182之前端部延伸於前後方向的前後延伸部185,形成俯視鉤狀。
如第12圖所示,在第2支撐臂體182之前端部,係朝向內方突設樞支體186,且在該樞支體186樞支操作槓桿體187之中途部,並藉由該操作槓桿體187對設置於左側導出動作軸82之內側端部的離合器部84進行連接與切斷操作。亦即,操作槓桿體187係由:朝前後方向延伸的前後延伸片188;以及從該前後延伸片188之前端部朝外側方延伸的外側方延伸片189,形成俯視鉤狀。然後,前後延伸片188,係將後部藉由軸線朝向上下方向的樞支銷190樞支於上述樞支體186,並且能夠將後端部192卡合於形成在離合器部84之滑動體85的卡合用軸環片191。也顯示於第6圖的元件符號193為限制銷,該限制銷193係垂設於前後延伸片188之前端部,並夾介前述操作用握持體180限制前後延伸片188之朝外側方延伸片189側的轉動。
在此,在限制銷193抵接於操作用握持體180並限制前後延伸片188之朝外側方延伸片189側的轉動之狀態下,相對於操作用握持體180之左右延伸部183,操作槓桿體187之外側方延伸片189,係採用自由端側逐漸開離的姿態。然後,當與操作用握持體180之左右延伸部183一同握持呈此種狀態的操作槓桿體187之外側方延伸片189時,操作槓桿體187就會以樞支銷190為中心而轉動,且後端部192會卡合於形成在離合器部84之滑動體85的卡合用軸環片191,並且使滑動體85滑動而可解除換句話說可切斷與右側的離合器部84之連接。因而,在保持握持操作槓桿體187之外側方延伸片189與操作用握持體180之左右延伸部183的狀態下,不用抽手就可連續地且順利地進行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從導出姿態(a)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的下一個操作。
如第6圖及第18圖所示,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係從前述的操作用握持體180的前後延伸部185之後端部(基端部)與第2支撐臂體182之連設部垂設支撐腳體169。此種的支撐腳體169之下端部,係以前述導出姿態(a)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70,並定位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亦即,支撐腳體169係由朝上下方向延伸之呈板狀的左右側面部194與前後面部195形成剖面L字狀。然後,左右側面部194係從上端朝向下端逐漸將前後寬度形成寬幅,並在下端部朝上方形成半圓弧凹狀的卡合凹部170(參照第10圖)。此種的支撐腳體169,係從前述的前後延伸部185之後端部(基端部)與第2支撐臂體182之連設部朝向形成剖面圓形之管狀的前述上部框架形成體99以直狀垂設,並將上述卡合凹部170以從上方大致正交狀態能對上部框架形成體99卡合與脫離自如。在此,在使上述卡合凹部170卡合於上部框架形成體99的狀態下,可限制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朝前後方向與下方向的移動,並完成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朝前後方向與下方向的定位。另外,在上述卡合凹部170,係沿著其內側緣部設置橡膠素材等的緩衝體,並夾介該緩衝體將卡合凹部170能對上部框架形成體99卡合自如。
如此,從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即前述的操作用握持體180的前後延伸部185之後端部(基端部)與第2支撐臂體182之連設部垂設支撐腳體169,並使形成於該支撐腳體169之下端部的卡合凹部170以導出姿態(a)卡合於支撐框架部70之上部框架形成體99。此時,由於支撐腳體169係安裝於操作用握持體180之基端部側,所以可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進行握持操作用握持體180並使支撐腳體169之卡合凹部170卡合於上部框架形成體99的手邊操作。結果,可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穩健確實地定位於導出姿態(a)。因此,也可順利地進行從定位後的導出姿態(a)朝排出姿態(b)之姿態變更,並可效率佳地進行排出作業。然後,由於在設置於支撐框架部70之呈棒狀的上部框架形成體99,可握持操作用握持體180並使形成於支撐腳體169之下端部的卡合凹部170以從上方大致正交狀態卡合,所以可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簡易構造並牢固地定位於導出姿態(a)。又,在夾介緩衝體將卡合凹部170對上部框架形成體99卡合自如時,可伴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姿態變更作業,防止上部框架形成體99與卡合凹部170卡合時相互地損傷等、或發生異音。
然後,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在大致水平橫臥狀態之導出姿態(a)中,由支撐框架部70、前述轉動支撐臂體81及上述支撐腳體169,形成正面視或背面視形成框狀的框狀定位體F(參照第13圖;第13圖雖為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之姿態變更說明圖,但是有關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也為同樣地形成有框狀定位體F)。亦即,在導出姿態(a)中,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夾介第1/第2支撐臂體181、182安裝操作用握持體180,且從該操作用握持體180的前後延伸部185之後端部(基端部)垂設支撐腳體169。然後,藉由使形成於支撐腳體169之下端部的卡合凹部170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70之上部框架形成體99,就可由該支撐框架部70之上部框架形成體99、轉動支撐臂體81、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第1、第2支撐臂體181、182、操作用握持體180及支撐腳體169形成框狀定位體F。然後,藉由形成此種的框狀定位體F,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從排出姿態(b)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時,可既簡單又確實地定位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在此,當為前述的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之情況,在從排出姿態(b)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時,雖然輸入齒輪92可從上方咬合於輸出齒輪97而連接,但是藉由形成有框狀定位體F,由於導出姿態(a)可確實地被定位,所以可既順利又穩健確實地進行輸入齒輪92與輸出齒輪97之咬合及連接。然後,可防止設置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的上部側導出體76與設置在支撐框架部70的下部側導出體75之位置偏移,並可良好地確保兩導出體75、76之整合性及連接性。又,可將施肥裝置M形成框架構造而提高其剛性。
在此,如第6圖、第8圖、第13圖及第18圖所示,在樞支體186之下端部、與從前述上部框架形成體99立起而形成之呈板狀的連結支撐體197之上端部之間,係夾介設置連結與固定具(本實施形態中,所謂的彈簧鎖)198。亦即,如第13圖及第18圖所示,連結與固定具198,係使卡止用鉤199朝下方彎曲成凹狀而形成於樞支體186之下端部,另一方面,在上述連結支撐體197之上端部夾介連結操作片200而安裝構成形成門型的卡止片201。然後,在卡止片201之左右側中途部係夾介設置壓縮彈簧202、202以使卡止片201之中途部伸縮自如且朝收縮方向彈性彈壓。
如此,夾介連結操作片200將卡止片201卡止於卡止用鉤199,並在同狀態下夾介連結操作片200將卡止片201抵抗壓縮彈簧202、202之彈性彈壓並朝下方進行拉伸操作,藉此就可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以按壓彈壓狀態連結與固定於支撐框架部70。因而,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導出姿態(a)並進行施肥作業時,係如上所述藉由夾介連結操作片200將卡止片201卡止於卡止用鉤199,並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連結與固定於支撐框架部70,而形成強固的框狀定位體F。又,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排出姿態(b)並進行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時,係事先夾介上述的連結操作片200將卡止片201從卡止用鉤199解除卡止,並解除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與支撐框架部70之連結與固定。
而且,如前面所述,在支撐框架部70之左側端部,係安裝轉動支撐臂體81。亦即,轉動支撐臂體81,係夾介軸線朝向與上述支撐框架部70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轉動支軸157而軸架與該軸線方向相對向的前後一對之轉動支撐臂103、103之基端部。然後,在架設於兩轉動支撐臂103、103之前端部間的連設片152連設形成箱形的漏斗部73之外側面部,並形成側面視四角形框狀,藉此在轉動支軸157之軸線方向形成具有深度之立體的框狀定位體F。因此,可更提高框狀定位體構造之剛性。結果,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從排出姿態(b)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時的定位會變得牢固。然後,由於導出姿態(a)可被牢固定位,所以可提高輸入齒輪92與輸出齒輪97之咬合與連接的順利性與牢固性。又,可更提高形成框架構造的施肥裝置M之剛性。結果,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支撐構造也可形成強固物,並可良好地確保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姿態變更動作。
[導出部72]
如第8圖至第10圖所示,導出部72,係分離及接合自如地形成前述的上部側導出體76與下部側導出體75。在此,上部側導出體76,係連通連設於配設在正上方的漏斗部73,並形成前述的左或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8、79之一部分。另一方面,下部側導出體75,係由前述的支撐框架部70與後述的施肥軟管部形成固定側施肥部77。
如第19圖所示,上部側導出體76,係將搬入箱210、機構箱211及導出箱212依次連通連結於上下方向而形成。
搬入箱210,係由:上下面開口之形成四角形框狀的上端連接片213;以及從該上端連接片213之下端周緣朝向後下方以逐漸縮徑狀延伸而形成漏斗狀的箱本片214所形成。然後,使上端連接片213嵌入於漏斗部73的下部形成體131之下端開口部215而連接。又,如第12圖所示,箱本片214之左右側面部216、216,係形成為大致鉛垂面,並形成為水平剖面四角形狀。在此種的搬入箱210內,係形成使肥料以本身重量從漏斗部73自然掉落在導出部72並搬入的搬入路217。在施肥作業後,有時肥料會殘留於該搬入箱210之搬入路217內,且能夠將殘留於該搬入路217內的殘留肥料從前述的排出部80既簡單又穩健確實地、而且迅速地排出。
亦即,如第8圖所示,上部側導出體76的搬入箱210之軸線P,係在排出姿態(b)中使漏斗部73側成為向下傾斜狀,而殘留於上部側導出體76之搬入箱210內的肥料可通過漏斗部73內從排出部80排出。如此,只要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排出姿態(b),殘留於搬入箱210內的肥料也就可穩健確實地從排出部80排出。因而,可提高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效率。
而且,在排出姿態(b)中係以下側周壁面(即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為左側面部216)朝漏斗部73側成為向下傾斜狀的方式形成。本實施形態中係使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以翻立狀轉動,直至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轉動角度θ,例如形成115度之鈍角為止,藉此左側壁部135會朝漏斗部73側成為向下傾斜狀。如此,只要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排出姿態(b),即可使殘留於搬入箱210內的肥料沿著左側壁部135流下,並通過漏斗部73穩健確實地從排出部80排出。因而,從此點來看也能提高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效率。
如第19圖所示,機構箱211,係具備:容納排水柵220的排水柵容納箱片221;以及容納使上述排水柵220導出驅動之驅動機構222的驅動箱片223。排水柵容納箱片221係在搬入箱210之下端連通連設前部。元件符號224為下端開口部。驅動箱片223係從排水柵容納箱片221之中央部朝上方形成突出狀,並配置於搬入箱210之背後。容納於驅動箱片223內的驅動機構222,係將軸線朝向上下方向的導出軸225以前高後低之傾斜姿態繞其軸線轉動自如地設置。然後,在導出軸225之上端部夾介斜齒輪226、226連動連結前述的左或右側導出動作軸82、83之中途部。又,在導出軸225之中途部係安裝排水柵220之旋轉中心部。
導出箱212,係將上端開口部230裝卸自如地連通連結於上述排水柵容納箱片221之下端開口部215。然後,導出箱212係從上端開口部230朝下方形成逐漸縮徑狀的圓形漏斗狀,並在下端部形成作為開口緣部之呈圓形的導出口部231。如第21圖所示,在導出口部231之下端開口緣部254係形成呈軸環狀的上部凸緣片232。元件符號233係安裝於導出軸225之下端的刮除片。
如第18圖及第19圖所示,下部側導出體75,係由:朝前後方向延伸的管狀體240;以及連通連設於該管狀體240之上周面中途部的連續體241所形成。然後,管狀體240係將前端部連通連設於前述壓力送風導管114之後周面中途部。又,管狀體240係在下周面中途部垂設安裝片242,且夾介該安裝片242在後側的下部框架形成體93安裝管狀體240之中途部。
也如第21圖所示,連續體241,係形成上下面開口的短幅筒狀,並在管狀體240之上周面中途部連通連設下端開口緣部。然後,連續體241,係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導出姿態(a)中,以與上部側導出體76之導出箱212同軸地連接的方式,使上端開口緣部255開口。元件符號243係形成於連續體241的上端開口緣部254之外周面的下部側凸緣片。
如此,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導出姿態(a)時,上部側導出體76之下端開口緣部與下部側導出體75之上端開口緣部會在上下方向整合,而上部側導出體76之上部側凸緣片232與下部側導出體75之下部側凸緣片243會夾介後述的墊圈(gasket)體245與上下方向面對面而連接成連通狀態。此時,各下部側導出體75會從下方支撐各上部側導出體76。
針對安裝於前述上部側導出體76之導出口部231之作為密封材的墊圈體245加以說明。亦即,如第21圖及第22圖所示,墊圈體245,係具備:呈環狀之裝設體246,其係裝設於形成在上部側導出體76之下端開口緣部的上部側凸緣片232;以及呈環狀之承接體247,其係隔離與密接自如地承接形成於下部側導出體75之上端開口緣部254的下部側凸緣片243。然後,在承接體247之承接面側,係於半徑方向隔開間隔以撓曲變形自如的方式突設同芯短幅之呈筒狀的內/外側密接片248、249。
當更具體說明時,本實施形態中係可以橡膠素材(例如,乙烯與丙烯及二烯單體之三元共聚合物的EPDM)一體成形裝設體246與承接體247。亦即,在從上端朝向下端逐漸擴徑並形成裙(skirt)狀的本體250之內周面,藉由在上端周緣部一體地安裝呈環狀的卡止片251之外周緣部而形成將卡止片251成為朝本體250之內方膨出狀的裝設體246,並且在中途部周緣部一體地安裝呈環狀的承接體247之外周緣部,且在該承接體247之承接面側(下面)一體地安裝同芯短幅之呈筒狀的內/外側密接片248、249之上端周緣部。內/外側密接片248、249係分別形成從上端朝向下端逐漸縮徑的裙狀,並配置於本體250內,並且與本體250形成大致平行狀態。
如此,在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導出姿態(a)時,裝設於上部側導出體76的墊圈體245之本體250會從上方被覆下部側導出體75之開口緣部。然後,內/外側密接片248、249藉由下部側導出體75之開口緣部,會從下方承接按壓力。此時,內/外側密接片248、249係分別朝外方撓曲變形,而各內/外側密接片248、249之內周面252、253會面接觸於下部側導出體75之上端面256。因而,可利用墊圈片245良好地確保以導出姿態(a)連通的上/下部側導出體76、75的連接部之密封性。又,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a)與排出姿態(b)之姿態變更時,可保護反覆進行分離與接合的上/下部側導出體76、75之上/下端開口緣部255、254彼此,並且可確保良好的密閉性。
在此,如前面所述,在從排出姿態(b)變更姿態成導出姿態(a)時,係在上部框架形成體99卡合有支撐腳體169之卡合凹部170並形成有框狀定位體F。因此,可限制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朝前後方向與下方向的移動,並可完成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朝前後方向與下方向的定位。然後,藉由導出姿態(a)被定位,就可防止設置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的上部側導出體76與設置在支撐框架部70的下部側導出體75之位置偏移,並可良好地確保兩導出體75、76的整合性及連接性。結果,可減輕夾介設置於兩導出體75、76間的墊圈體245之損耗等,並可儘量地延長其壽命。又,藉由下部側導出體75夾介墊圈體245而牢固地支撐上部側導出體76,即可良好地確保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與導出姿態(a)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導出姿態(a)。結果,可良好地保持導出部72之導出性能。
又,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採用了排出姿態(b)的情況時,安裝於前述上部側導出體76之下端開口緣部254的墊圈體245之承接體247,就容易從下部側導出體75之上端開口緣部開離,並順利地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形成為排出姿態(b)。
在上部側導出體76裝設墊圈體245時,係在形成於導出口部231之下端外周緣部之呈軸環狀的上部側凸緣片232,裝設裝設體246。此時,裝設體246之呈環狀的卡止片251可卡止於上部側凸緣片232之上周面,並利用該卡止片251之下周面與承接體247之上周面牢固地夾持凸緣片232之上/下周面。因而,即使在頻繁地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從導出姿態(a)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時,墊圈體245也不會容易從上部側導出體76之凸緣片232脫離。
另外,墊圈體245,雖然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如上所述地裝設於上部側導出體76之下端開口緣部255,但是亦可裝設於下部側導出體75之上端開口緣部254。該情況係可使墊圈體245上下反轉而使用。
如上所述,在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處於導出姿態(a)之導出部72中,上部側導出體76係將從漏斗部73供給的肥料逐次以固定量間歇性地導出至下部側導出體75之管狀體240。又,可通過壓力送風導管114供給壓力送風至管狀體240。因而,被導出至管狀體240的肥料可藉由壓力送風通過後述的施肥軟管部74而施肥。
[施肥軟管部74]
如第1圖、第2圖及第5圖所示,施肥軟管部74係由:具有可撓性的基端側施肥軟管體260;及具有堅硬性的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以及具有伸縮性的前端側施肥軟管體262所形成。然後,在各導出部72的管狀體240之後端連接施肥軟管部74,並通過各施肥軟管部74可對每一插植行進行施肥作業。
如第23圖及第24圖所示,中途施肥軟管體261,為硬質素材(例如,聚丙烯),且從載苗台58之中央部至下端部形成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長度。然後,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係配設在前述的載苗台58與橫向進給機構59之間。又,在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之中途部係形成用以迴避與其他物(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橫向進給機構59)干涉的迴避用凹部263。而且,迴避用凹部263之內部流路截面積係與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之其他的內部流路截面積形成大致相同。
如此,由於在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之中途部係形成用以迴避與橫向進給機構59干涉的迴避用凹部263,且迴避用凹部263之內部流路截面積係與其他的內部流路截面積形成大致相同,所以可一邊迴避與橫向進給機構59干涉一邊良好地確保肥料之搬運性。
又,基端側施肥軟管體260係將基端裝卸自如地連接於管狀體240,並且將前端連接於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之基端(上端)。中途施肥軟管體261係如上述地配設,並將前端(下端)連接於前端側施肥軟管體262之基端。前端側施肥軟管體262係將前端連接於安裝在各送風機61、62的作溝器264。如此,從管狀體240間歇性地被壓送出的肥料,可對基端側施肥軟管體260→中途施肥軟管體261→前端側施肥軟管體262→以作溝器264製作出的行溝施肥。
[排出殘留肥料的順序]
其次,顯示殘留肥料之排出作業的一例。
(1)如第25圖所示,在形成為導出姿態(a)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中,如第26圖所示,會將排出部80之外側開閉蓋體140形成為開蓋姿態(h)。然後,將壓力送風供給部115從連接姿態(c)形成干涉迴避姿態(d)。具體而言,以樞軸123為中心使安裝臂片122抵抗凸部127之彈性而朝前方轉動,藉此移動至該凸部127之正前方位置。
(2)如第27圖所示,拉出容納於導引體容納空間142內的排出導引體138,並在配置於正下方的回收容器K內事先插入排出導引體138之前端開口部(將排出導引體138形成為使用狀態(i))。
(3)如第27圖所示,從地上或搭乘於行走裝置1而操作連結與固定具198。亦即,藉由形成強固的框狀定位體F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內側端部與支撐框架部70之連結與固定具198來解除連結與固定。具體而言,透過連結與固定具198之連結操作片200將卡止片201從卡止用鉤199解除卡止。
(4)如第27圖所示,與操作用握持體180之左右延伸部183一同握持操作槓桿體187之外側方延伸片189。如此一來,操作槓桿體187就可以樞支銷190為中心而轉動,並切斷離合器部84。
(5)如第28圖所示,在保持握持操作槓桿體187之外側方延伸片189與操作用握持體180之左右延伸部183的狀態下,不用抽手就能將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從導出姿態(a)變更姿態成排出姿態(b)。此時,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以固定的轉動角度θ採用排出姿態(b)。而且,藉由轉動角度θ構成鈍角,則形成為排出姿態(b)的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之重心位置G就能位於比上述樞支連結部155之轉動支軸157更靠近外側方。因而,左側可動側施肥部78係可以大致垂直地翻立的立起狀態之排出姿態(b)而限制轉動並可穩定地保持。又,當將右側可動側施肥部79形成為排出姿態(b)時,輸入齒輪92就可從輸出齒輪97開離,並藉由解除咬合狀態而切斷動力之傳遞。
(6)如第28圖及第29圖所示,藉由操作操作體145並將內側開閉蓋體139形成為開蓋姿態(f),就能使排出口部136開口,並且對收納框體137之內側進行開蓋。如此一來,可使殘留於搬入箱210內的肥料沿著左側面部216流下,並可通過漏斗部73穩健確實地從排出部80排出至回收容器K內。
(7)在使殘留肥料H從施肥裝置M排出之後,藉由追尋與上述的順序相反的順序,即可使施肥裝置M復位至原來的導出姿態(a)。
A...乘坐式插秧機
M...施肥裝置
1...行走裝置
2...升降裝置
3...插植裝置
70...支撐框架部
72...導出部
73...漏斗部
74...施肥軟管部
77...固定側施肥部
78...左側可動側施肥部
79...右側可動側施肥部
80...排出部
第1圖為乘坐式插秧機之左側視圖。
第2圖為乘坐式插秧機之俯視圖。
第3圖為主車體框架之右側後上方的斜視說明圖。
第4圖為主車體框架之右側後下方的斜視說明圖。
第5圖為配置於插植裝置的施肥軟管部之背面說明圖。
第6圖為施肥裝置之前視圖。
第7圖為施肥裝置之後視圖。
第8圖為排出姿態的施肥裝置之正面說明圖。
第9圖為排出姿態的施肥裝置之背面說明圖。
第10圖為排出姿態的施肥裝置之平面說明圖。
第11圖為施肥裝置之局部欠缺的平面說明圖。
第12圖為拆下施肥裝置之漏斗部後的平面說明圖。
第13圖為右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姿態變更說明圖。
第14圖為施肥裝置之左側面說明圖。
第15圖為施肥裝置之左側斜視說明圖。
第16圖為壓力送風供給部的干涉迴避姿態之平面說明圖。
第17圖為壓力送風供給部的連接姿態之平面說明圖。
第18圖為施肥裝置之中央部右側斷面說明圖。
第19圖為施肥裝置之中途部右側斷面說明圖。
第20圖為排出部之背面斷面說明圖。
第21圖為導出部之部分側面斷面說明圖。
第22圖為墊圈之側面剖視圖。
第23圖為中途施肥軟管體之側視圖。
第24圖為第23圖之I-I線剖視圖。
第25圖為左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的說明圖。
第26圖為外側開閉蓋體之開蓋姿態與壓力送風供給部之干涉迴避姿態的說明圖。
第27圖為排出導引體之使用狀態的說明圖。
第28圖為左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的說明圖。
第29圖為左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殘留肥料排出說明圖。
70...支撐框架部
73...漏斗部
76...上部側導出體
77...固定側施肥部
78...左側可動側施肥部
79...右側可動側施肥部
80...排出部
81...轉動支撐臂體
88...輸入側連接部
91...輸入側連接軸
92...輸入齒輪
93...下部框架形成體
95...變速箱
97...輸出齒輪
98...齒輪
99...上部框架形成體
100...齒輪
101...傳動縱向軸
102...輸入軸
110...安裝體
111...板狀框架形成體
115...壓力送風供給部
137...收納框體
157...轉動支軸
162...抵接面
169...支撐腳體
197...連結支撐體
198...連結與固定具(彈簧鎖)
200...連結操作片
201...卡止片
202...壓縮彈簧
245...墊圈體
G...重心位置
P...軸線
θ...轉動角度

Claims (14)

  1. 一種施肥裝置,係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特徵為: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各前述排出部係由:在配置於外側端部的前述漏斗部之外側壁形成開口狀的排出口部;及沿著排出口部之周緣部而連設的收納框體;及以出入自如地安裝於收納框體的筒狀之排出導引體;以及為了取出置入排出導引體而對前述收納框體進行開閉蓋的內側開閉蓋體及外側開閉蓋體所構成,並且經由前述收納框體使前述漏斗部與前述排出導引體連通,各前述排出導引體係在收納框體之內周緣部連設基端開口緣部之外周緣部,能夠藉由使其縮短而成為縮短狀態,另一方面能夠藉由使其伸長成展開狀而成為伸長狀 態,各前述內側開閉蓋體及外側開閉蓋體係位於各前述排出導引體的基端開口緣部之外側方並開閉蓋自如地分別安裝於各前述收納框體,各前述收納框體內,在閉蓋後的各前述內側開閉蓋體與各前述外側開閉蓋體之間形成導引體容納空間,用以將除了各前述排出導引體之基端開口緣部以外的殘餘部分收納成縮短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內側開閉蓋體,係橫向架設於各前述收納框體之下部的樞軸而連設下緣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以樞軸為中心利用立起姿態將前述排出口部閉蓋且將各前述收納框體之內側閉蓋的閉蓋姿態、和利用橫臥姿態將各前述收納框體之內側開蓋的開蓋姿態,各前述外側開閉蓋體,係在各前述收納框體之上緣部樞支連結上端緣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以樞支連結為中心利用垂下姿態將在各前述導引體容納空間收納成縮短狀態的各前述排出導引體之外側閉蓋且對各前述收納框體之外側進行閉蓋的閉蓋姿態、和以朝上方翻立的姿態對各前述收納框體之外側進行開蓋的開蓋姿態。
  3. 一種施肥裝置,係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特徵為: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 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同軸地配置分別使上部側導出體進行導出動作的一側導出動作軸與另一側導出動作軸,並且以可連接與切斷自如的方式連接兩側導出動作軸之相對向的內側端部彼此,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設置與一側導出動作軸連動連結的輸入側連接部,並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將輸入側連接部連接於設置在支撐框架部的輸出側連接部,另一方面,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將輸入側連接部從輸出側連接部切斷,前述輸入側連接部,係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軸支輸入齒輪而形成,另一方面,前述輸出側連接部,係在設置於前述支撐框架部的輸出部軸支輸出齒輪而形成,並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使輸入齒輪從上方咬合於輸出齒輪,並且以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排出姿態使輸入齒輪從輸出齒輪朝上方開離而 解除咬合。
  4. 一種施肥裝置,係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特徵為: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在設成可分離及接合自如的前述下部側導出體之上端開口緣部與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緣部的任一方的開口緣部安裝密封材,並且在另一方的開口緣部形成凸緣片,在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形成為導出姿態時,密封材會壓接於凸緣片,前述密封材係安裝在上部側導出體之下端開口緣部,另一方面凸緣片係安裝在下部側導出體之上端開口緣部,前述密封材係具備:裝設於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之開口緣部的環狀之裝設體、以及隔離與密接自如地承接下部側 導出體之開口緣部的環狀之承接體,承接體之承接面側,係於半徑方向隔開間隔以倒伏變形自如的方式突設同芯短幅之呈筒狀的內/外側密接片,內/外側密接片係分別形成從上端朝向下端逐漸縮徑的裙狀,並形成大致平行狀態,在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形成為導出姿態時,內/外側密接片會藉由下部側導出體之下部側凸緣片而從下方承接按壓力,使得內/外側密接片分別朝外方撓曲變形而各內/外側密接片之內周面會面接觸於下部側凸緣片之上端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前述裝設體係具備從上端朝向下端逐漸擴徑並形成裙狀的本體,在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形成為導出姿態時,裝設於上部側導出體的裝設體之本體會從上方被覆形成在下部側導出體之上端開口緣部的凸緣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分別垂設支撐腳體,並且各支撐腳體之下端部係以前述導出姿態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以將各可動側施肥部定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各前述支撐腳體之下端部係形成卡合凹部,另一方面,在前述支撐框架部係設置沿著其延伸方向而延伸之呈棒狀的框架形成體,並在該框架形成體將各卡合凹部從上方可卡合自如地卡合成大致正交狀態。
  8. 一種施肥裝置,係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特徵為: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在轉動支撐臂體形成以排出姿態抵接於前述支撐框架部的抵接面,在排出姿態下,前述轉動支撐臂體的抵接面會抵接於支撐框架部,並且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係將以各前述樞支連結部為中心而從導出姿態轉動至排出姿態的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轉動角度限制成鈍角,並使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重心位置設成位於比前述樞支連結部還靠近外方。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連通連設於各前述漏斗部的上部側導出體之軸線,係設成在排出姿態中使漏斗部側成為向下傾斜狀,而可使殘留於上部側導出體內的肥料通過漏斗部內而從排出部排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各前述上部側導出體,係將內周壁面形成漏斗狀,並在導出姿態中朝下方逐漸形成縮徑狀,並且在排出姿態中使下側周壁面朝漏斗側以成為向下傾斜狀的方式形成。
  11. 一種施肥裝置,係在朝一方向延伸的支撐框架部沿著該延伸方向安裝複數個導出部,且在各導出部分別連通連設有漏斗部的施肥裝置,其特徵為:各前述導出部,係以可與下部側導出體及上部側導出體分離及接合自如的方式形成,並在前述支撐框架部安裝上述下部側導出體而形成固定側施肥部,另一方面,在各前述漏斗部連通連設上述上部側導出體而形成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且在兩可動側施肥部之外側端部,設置用以排出殘留於內部之肥料的排出部,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與前述另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係分別樞支連結於支撐框架部之側端部,並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使之大致水平地橫臥的導出姿態、和大致垂直地翻立以使前述排出部指向下方的排出姿態,在各前述可動側施肥部之內側端部分別垂設支撐腳體,並在前述導出姿態中使各支撐腳體卡合於前述支撐框架部,且以該支撐框架部、前述轉動支撐臂體、前述可動側施肥部及上述支撐腳體形成框狀定位體,在前述支撐框架部之兩側端部軸架一對的各前述轉動支撐臂體之基端部,該基端部係夾介:將軸線朝向與上述支撐框架部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轉動支軸,而與其軸 線方向相對向,且在一對的各前述轉動支撐臂體之前端部,連結有形成箱形的漏斗部,以形成在轉動支軸之軸線方向具有深度之立體的框狀定位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在樞支連結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的前述支撐框架部之一側端部,係設置將肥料壓力送風供給至前述下部側導出體的壓力送風供給部,並且該壓力送風供給部,係可成以下兩種姿態自由地變更:能夠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供給姿態、和不能供給壓力送風的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且在壓力送風不供給姿態中係設成採用干涉迴避姿態,該干涉迴避姿態為位於前述一側可動側施肥部之導出姿態與排出姿態之姿態變更動作面以外的不干涉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其中,前述壓力送風供給部係設成藉由姿態保持手段而保持於干涉迴避姿態。
  14. 一種乘坐式插秧機,其特徵在於:裝備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施肥裝置。
TW099135969A 2009-11-04 2010-10-21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and a take-in transplanter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TWI511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3190A JP5571356B2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2009253194A JP2011097848A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2009253189A JP5457141B2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2009253192A JP5457142B2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2009253188A JP5457140B2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2009253193A JP2011097847A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
JP2009253191A JP5221489B2 (ja) 2009-11-04 2009-11-04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611A TW201138611A (en) 2011-11-16
TWI511659B true TWI511659B (zh) 2015-12-11

Family

ID=4396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5969A TWI511659B (zh) 2009-11-04 2010-10-21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and a take-in transplanter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79035B1 (zh)
CN (1) CN102711435B (zh)
TW (1) TWI511659B (zh)
WO (1) WO20110556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7107B2 (ja) * 2013-03-27 2016-01-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水田作業機
JP6816690B2 (ja) * 2017-09-29 2021-01-2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5904A (ja) * 2007-09-13 2009-04-02 Yanmar Co Ltd 施肥ユニット
JP2009195188A (ja) * 2008-02-22 2009-09-03 Yanmar Co Ltd 施肥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0807A (ja) * 1996-11-21 1998-06-09 Iseki & Co Ltd 乗用型施肥装置付き田植機
JPH10304721A (ja) * 1997-05-06 1998-11-17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農作業装置
JP2002119109A (ja) * 2000-10-13 2002-04-23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田植機
JP4659258B2 (ja) * 2001-04-23 2011-03-30 アグリテクノ矢崎株式会社 施肥機
JP4567556B2 (ja) * 2005-09-07 2010-10-2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乗用田植機
CN103858576B (zh) * 2008-12-03 2017-01-11 洋马株式会社 施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5904A (ja) * 2007-09-13 2009-04-02 Yanmar Co Ltd 施肥ユニット
JP2009195188A (ja) * 2008-02-22 2009-09-03 Yanmar Co Ltd 施肥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79035B1 (ko) 2017-09-18
CN102711435A (zh) 2012-10-03
CN102711435B (zh) 2015-01-21
TW201138611A (en) 2011-11-16
KR20120085261A (ko) 2012-07-31
WO2011055693A1 (ja) 201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1407B2 (ja) 施肥ユニット
TWI511659B (zh)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and a take-in transplanter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JP2010195515A (ja) 流動性物質供給装置
JP5457141B2 (ja)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5491240B2 (ja) 施肥装置付き乗用田植機
KR101399156B1 (ko) 무논 작업기의 농업용 자재 공급 장치
JP5457142B2 (ja)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5571356B2 (ja)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KR20180002500A (ko) 수전 작업차
JP5457140B2 (ja)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5221489B2 (ja)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2011097848A (ja) 施肥装置及びそれを載設した乗用田植機
JP5281434B2 (ja) 粉粒体供給装置
JP2011097847A (ja) 施肥装置
JP4047847B2 (ja) 乗用田植機
JP2017055682A (ja) 粒状体散布装置
JP2011217624A (ja) 施肥装置付き乗用田植機
JP2007089499A (ja) 水田作業機
JP3600413B2 (ja) 乗用田植機
JP3636868B2 (ja) 乗用田植機
JPH10290611A (ja) 農作業装置
JP3665187B2 (ja) 乗用田植機
JPH1033021A (ja) 田植機の施肥装置
JP3328776B2 (ja) 田植機
JPH1042643A (ja) 田植機の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