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0536B -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 Google Patents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0536B
TWI510536B TW100130233A TW100130233A TWI510536B TW I510536 B TWI510536 B TW I510536B TW 100130233 A TW100130233 A TW 100130233A TW 100130233 A TW100130233 A TW 100130233A TW I510536 B TWI510536 B TW I5105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layer
cover film
film
ethyl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0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1571A (en
Inventor
Jun Nishioka
Kouichirou Taniguchi
Michiko Otsuka
Osamu Akaike
Ryota Yamamoto
Yo Miyashita
Tetsuya Ay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50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2768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21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5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1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4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so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本發明係關於當作太陽電池電池的保護構件用,對太陽電池的輕量化、耐久性、及輸出提升具有效的覆蓋薄膜,以及使用上述覆蓋薄膜所製作的輕量、高耐久性的太陽電池模組。
近年,針對地球暖化等環境問題的意識正高漲中,特別針對太陽光發電,就從其清潔性與無公害性等觀點受頗高期待。太陽電池係構成將太陽光的能量直接轉換為電氣的太陽光發電系統中心部。就構造一般係將複數片太陽電池元件(電池)串聯及/或並聯配線,為保護電池而施行各種封裝,並單元化。將該封裝中所組裝的單元稱之「太陽電池模組」,一般係構成利用表面保護材保護著太陽電池元件的構造,即,將會碰抵到太陽光的面利用當作前面保護材的透明基材(玻璃/透光性太陽電池片;前板)覆蓋,並將背面利用當作背面保護材的背面密封用薄片(背板)予以保護,再將其間隙利用包含熱可塑性塑膠(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密封材(密封樹脂層)予以埋藏的構造。太陽電池的表面保護材係要求對紫外線具優異耐久性,除此之外,為防止因濕氣與水的穿透而造成內部導線與電極發生生鏽,因而防濕性優異便成為極重要的要件。特別藉由背面保護材係使用發電元件側最表面為白色聚丙烯樹脂、聚酯樹脂的薄膜等反射率較高的薄膜,便可提高入射光的反射率,俾提高發電效率。
因為該等太陽電池模組主要使用於戶外,因而就結構與材質構造等需要各種特性。其中對密封材主要係要求:為保護太陽電池元件的柔軟性與耐衝擊性、太陽電池模組發熱時的耐熱性、為使太陽光有效率到達太陽電池元件的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等)、耐久性、尺寸安定性、難燃性、及水蒸氣阻障性等。
對太陽電池的表面保護材所要求之要求特性,首要係對紫外線的優異耐久性,除此之外,為能防止因濕氣與水的穿透而造成內部的導線與電極發生生鏽,防濕性優異亦成為重要的要件。因而,習知的表面保護材便如前述廣泛使用玻璃。
但是,玻璃板雖耐候性與防濕性優異,但相反的卻潛在有重量較重,且怕碰撞、容易破裂的缺點。
相對於此,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太陽電池模組係設有位於最表面的透明表面保護薄膜,該表面保護薄膜係包含丙烯酸系樹脂或氟化物聚合體的薄膜。特別係氟化物聚合體富有耐候性/撥水性,可減輕因樹脂劣化而造成的變黃‧白濁情形,或者可減輕因表面髒污而造成光穿透率降低,導致太陽電池模組轉換效率降低的情形。
目前,太陽電池模組的太陽電池元件之密封材,就從柔軟性、透明性等觀點,廣泛使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簡稱「EVA」)(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又,在以對EVA賦予耐熱性為主要目的下,而使用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施行交聯。因而,採取預先製作經混合入交聯劑(有機過氧化物)、交聯助劑等的EVA片,再使用所獲得薄片對太陽電池元件施行密封的步驟。在該薄片的製造階段,因為必需依有機過氧化物不會分解的較低溫度(通常為80~100℃左右)進行成形,因而頗難提升擠出成形的速度,且在太陽電池元件的密封階段,必需經由下述2階段的步驟。其一,在層壓機中歷時數分鐘~十數分鐘施行排氣或初步黏著的步驟。其二,在烤箱內依有機過氧化物會分解的較高溫度(通常為130~150℃左右)歷時數分鐘~60分鐘左右施行正式黏著(交聯)的步驟。因而,太陽電池模組的製造頗耗步驟數與時間,會有導致製造成本提高的問題。
再者,使用EVA片的太陽電池元件之密封材,當長期間使用時,會有因EVA的水解等而產生之醋酸,造成太陽電池的電路腐蝕等顧慮,甚且交聯劑、交聯助劑、或所產生的醋酸等均構成原因,會有在與太陽電池元件的界面、或與前板的界面、或與背板的界面處,發生剝離等問題。
針對該等問題,就未使用EVA片、並可省略交聯步驟的太陽電池密封材,例如專利文獻3所揭示的太陽電池密封材,係包含含有非晶性α-烯烴聚合體與結晶性α-烯烴聚合體的樹脂組成物,具體而言,係使用包含主成分為丙烯的聚合體之樹脂組成物。
再者,專利文獻4所揭示的太陽電池密封材,特徵在於由:至少一種聚烯烴系共聚物、與至少一種結晶性聚烯烴構成的聚合物摻合體或聚合物混合體,具體而言,係使用例如:低熔點EVA與高熔點EVA的聚合物摻合體(參照實施例1)、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與通用結晶性聚乙烯的聚合物摻合體(參照實施例2)、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與通用結晶性聚丙烯的聚合物摻合體(參照實施例3)。
再者,在將前面保護材、密封材、太陽電池元件、及背面保護材等分別積層而製造太陽電池模組的步驟中,積層時的構件呈多樣化,將該等重疊於既定位置並積層的作業係屬煩雜且步驟數亦多,會有生產性差、成本面亦屬高價位的問題。
所以,專利文獻5所揭示的太陽電池之覆蓋薄膜,係將含有交聯劑屬必要且更含有其他添加劑的填充材層、與前面覆蓋薄膜(具體而言,係具有耐候層與阻障層的多層積層薄膜)進行積層而構成。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1393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昭58-6057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6-21090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1-332750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0-91611號公報
但是,如專利文獻1,由氟樹脂所構成的表面保護薄膜,在與密封材間之接著力一般係極弱,若太陽電池模組長期間暴露於戶外,便會發生表面保護薄膜剝離情形。又,雖採行在表面保護薄膜或密封材的表面設置凹凸,且施行電暈放電處理俾提升二者的接著力,但此方法在製作太陽電池模組時,會有步驟與成本增加等問題。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3所使用包含主成分為丙烯之聚合體的樹脂組成物,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83.2%(參照實施例)]尚嫌不足。又,主成分為丙烯的聚合體會有脆化溫度高、且低溫特性亦嫌不足的問題。又,專利文獻4所使用的聚合物摻合體,未必屬透明性佳,特別係就柔軟性、耐熱性及透明性間的均衡化仍存有問題。即,依照該等專利文獻3與專利文獻4所揭示的發現,仍無法獲得能同時滿足柔軟性、耐熱性及透明性等所有要求品質的密封材。
再者,當此種密封材與背面保護材組合使用時,到達背面保護材的入射光會因密封材而變弱,甚至會因反射光亦變弱,導致回歸於電池的光強度降低,造成發電效率大幅降低,因而對太陽電池的性能造成重大影響。
依此,相關習知太陽電池用背面保護材與密封材組合的技術,尚未有就能防止因來自背面保護材表層的光反射率降低,而導致太陽電池性能降低的有效解決手段之提案。
再者,專利文獻5所使用的填充材層係以交聯劑為必要成分並含有,若未經由交聯步驟便無法賦予耐熱性,因而製作太陽電池模組時的覆蓋薄膜處置性仍屬問題。又,相關所獲得太陽電池模組的耐衝擊性、耐久性等仍嫌不足。
緣是,本發明課題係有鑑於如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而提供:太陽電池模組的製作容易,藉由柔軟性、透明性、及耐熱性均優異的密封樹脂層、與耐候層進行積層,而達處置性優異、以及太陽電池模組的輕量化、耐衝擊性及耐久性提升的有效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以及使用該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所製作的太陽電池模組。
再者,本發明課題在於:密封樹脂層與表面保護層的組合中,藉由具有柔軟性、耐熱性及全光線穿透率均充分優異,並可達該等良好均衡的薄膜層,特別係藉由確保背面保護層表層面的高光反射性,便可實現太陽電池模組的長期耐候性與高發電效率。
再者,本發明課題係藉由該太陽電池用密封樹脂層與背面保護層的組合,而提供高效率太陽電池模組。
本發明者等經深入鑽研的結果發現,藉由將耐候層或含有其的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其所使用的樹脂組成物,係含有具特定熱特性之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與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進行積層,便可解決上述問題,遂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關於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具有: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特別係背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該密封樹脂層係包含樹脂組成物(C),該樹脂組成物(C)係含有:滿足下述(a)條件的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及滿足下述(b)條件的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
(a)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熱量係0~70J/g;
(b)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係100℃以上、且結晶融解熱量係5~70J/g。
再者,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所製作的太陽電池模組。
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藉由將柔軟性、透明性、及耐熱性均優異的密封樹脂層、與耐候層進行積層,而達處置性優異,並可提升太陽電池模組的輕量化、耐衝擊性、及耐久性。
再者,根據本發明,具有太陽電池用密封層與表面保護層的積層體,藉由將該二層設為特定構造,便可達該薄膜層的柔軟性、耐熱性及全光線穿透率間之均衡,藉此便可確保背面保護材表層面的高反射性,俾實現長期的耐候性與高發電效率,可提供對太陽電池的輕量化、耐久性提升具有效的太陽電池保護用積層體。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以及使用其製作的太陽電池模組進行說明。
<耐候層>
本發明的耐候層並無特別的限定,只要具有太陽電池模組通常所具備耐候性等特性便可,本發明中,較佳係可撓性、耐候性、防濕性、透明性、耐熱性、以及在與後述密封樹脂層間之黏合性優異的層,單獨與後述密封樹脂層積層使用亦屬較佳態樣,且亦可使用為構成後述表面保護層者。
就從此觀點,耐候層較佳係以含有從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樹脂中選擇至少1種樹脂與紫外線吸收劑的樹脂組成物、或氟樹脂為主成分之層。該等之中,特別係就從耐候性優異的理由,更佳係以氟樹脂為主成分的層。
另外,本說明書中,所謂「主成分」係指在不妨礙及構成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各層的樹脂作用‧效果之範圍內,容許含有其他成分的涵義。又,該用詞並非限制具體的含有率,當一般將樹脂組成物的構成成分整體設為100質量份時,指佔有達50質量份以上、較佳達65質量份以上、更佳達80質量份以上,且100質量份以下範圍的成分。
氟樹脂較佳係可使用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4-氟乙烯-全氯烷氧基共聚物(PFA)、4-氟乙烯-6-氟化丙烯共聚物(FEP)、2-乙烯-4-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3-氟化氯乙烯(PCTFE)、聚偏氟乙烯(PVDF)、及聚氟化乙烯(PVF)等。
其中,ETFE、FEP係耐候性、防濕性、及透明性均優異,且亦具備有防污性、難燃性,因而特別適於使用。此處所使用的ETFE,特別就從耐熱性的觀點,較佳係熔點150~270℃者。
再者,構成樹脂組成物的丙烯酸系樹脂,係就從耐候性、透明性的觀點,一般較佳係使用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為主成分,具體而言,較佳係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通常含有達50質量%以上、較佳達70質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亦可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100質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單聚體,亦可為甲基丙烯酸甲酯與其他單體的共聚物。
能與甲基丙烯酸甲酯進行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例,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除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類;或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羥乙酯等丙烯酸酯類。又,尚可例如苯乙烯、取代苯乙烯類,例如:氯化苯乙烯、溴化苯乙烯等鹵化苯乙烯類;或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類等。又,尚可例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等不飽和酸類;丙烯腈、甲基丙烯腈、順丁烯二酸酐、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該等能與甲基丙烯酸甲酯進行共聚合的其他單體,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上述在從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樹脂中選擇至少1種樹脂中,添加的紫外線吸收劑,係可例如二苯基酮系、苯并三唑系、三系、水楊酸酯系等各種形式物,可使用各種市售物。二苯基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係可舉例如:2-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基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正十八烷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苄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基酮、2-羥基-5-氯二苯基酮、2,4-二羥二苯基酮、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基酮、2,2',4,4'-四羥基二苯基酮等。
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係羥苯基取代苯并三唑化合物,例如: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甲基-4-羥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甲基-5-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等。又,三系紫外線吸收劑係可例如:2-[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2-基]-5-(辛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己氧基)酚等。水楊酸酯系係可例如:水楊酸苯酯、水楊酸對辛基苯酯等。
紫外線吸收劑係相對於構成上述耐候層的樹脂100質量份,通常較佳添加0.05~10質量份。
再者,構成本發明覆蓋薄膜的耐候層中,除上述紫外線吸收劑之外,尚可添加賦予耐候性的耐候安定劑,該耐候安定劑最好使用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雖不會如紫外線吸收劑般的吸收紫外線,但藉由與紫外線吸收劑併用便可呈現明顯的相乘效果。
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係可舉例如:琥珀酸二甲基-1-(2-羥乙基)-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縮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2,4-二基}{(2,2,6,6-四甲基-4-啶)亞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亞胺}]、N,N'-雙(3-胺基丙基)乙二胺-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胺基]-6-氯-1,3,5-三縮合物、雙(2,2,6,6-四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2-(3,5-二第三-4-羥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等。該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係相對於構成上述耐候層的樹脂100質量份,通常較佳添加0.05~10質量份。
本發明耐候層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就從電池保護性的觀點,較佳為5~200μm範圍、更佳為20~200μm、30~12μm範圍、特佳為30~80μm範圍。
耐候層的耐候性係根據JIS K7350使用太陽光耐候機所施行的耐候性試驗中,較佳係力學物性與全光線穿透率降低較少者,更佳係經5000小時後沒有力學物性與全光線穿透率降低者、特佳係經10000小時後沒有力學物性與全光線穿透率降低者。
耐候層的防濕性係根據JIS K7129測定的水蒸氣穿透率,較佳為0.1~50g/m2 ‧day範圍、更佳為0.5~10g/m2 ‧day範圍。
耐候層根據JIS K7105所測定的全光線穿透率,係經考慮所適用太陽電池的種類、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以及使各種構件重疊時的處置性等,通常較佳達85%以上、更佳達90%以上。
耐候層的耐熱性,係可與後述密封樹脂層同樣的測定並評價,較佳係經既定時間後的狀態呈良好者。
<表面保護層>
本發明的表面保護層係太陽電池用熱可塑性樹脂薄片、或太陽電池用熱可塑性樹脂薄片積層物,為保護太陽電池模組免於髒污或受水蒸氣等影響而使用。
表面保護層較佳係具有聚烯烴系樹脂層,且就從防止水蒸氣進入、防止紫外線劣化觀之,因應各自的要求,更佳係經由接著劑積層著諸如聚烯烴系樹脂層、防濕層、耐候層等薄膜層。特別係當表面保護層為背面保護層的情況,為使到達背面保護層的光能返回元件俾提升發電效率,聚烯烴系樹脂層較佳係使用光線反射率達80%以上的白色樹脂層。
表面保護層係將構成上述各層的薄膜,使用聚胺甲酸酯系接著劑,依100~140℃溫度使接著劑乾燥,再於0~80℃溫度下,利用乾式層壓施行貼合便可製造。就從使接著劑能到達充分飽和交聯度的觀點,所獲得積層體較佳係依30~80℃溫度施行1~7日的養生。所獲得積層體即便經由此種層壓步驟,仍成為防濕性與層間強度不會降低,且柔軟性與防濕性亦優異者。
表面保護層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係依30~100μm左右、較佳為40~80μm左右、更佳為40~60μm左右的薄片狀使用。
(聚烯烴系樹脂層)
聚烯烴系樹脂層並無特別的限制,主成分係例如從廉價的觀點,可利用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壓克力、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烴等樹脂,就從富可撓性、加濕耐久性的觀點,較佳係以整規聚丙烯樹脂為主成分的無延伸聚丙烯薄膜層。當使用為背面保護層的情況,較佳係使用可使入射至背面保護層的光能反射並返回於太陽電池元件,俾提升電力轉換效率者,且積層於背面保護層的最表面上。聚烯烴系樹脂層較佳係使用樹脂中經混練白色顏料的白色樹脂層。
特別係當與密封樹脂層進行積層使用的情況,因為密封樹脂層係以聚烯烴為主成分,因而就從抑制密封樹脂層-背面保護層界面處的光繞射、及提高與密封樹脂層間之密接性的觀點,最好使用聚烯烴。
白色顏料係可利用氧化鈦、氧化鋅。在上述樹脂中添加白色顏料,較佳係光線反射率達80%以上的白色樹脂層。聚烯烴系樹脂層的厚度較佳係設為40~200μm左右,就從確保耐局部放電壓特性的觀點,更佳係80~180μm。
上述聚烯烴系樹脂層的光線反射率,依後述光線反射率測定方法,較佳達80%以上、更佳達85%以上。
(防濕層)
本發明的防濕層係為能防止因濕氣、水的穿透,而造成內部的導線、電極發生生鏽等情形而使用,在防濕性優異、較佳係高透明薄膜的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制,較佳係使用在基材薄膜至少其中一面上,至少設有1層無機氧化物之塗佈膜的透明防濕層。
上述基材薄膜較佳係熱可塑性高分子薄膜,其材料係在屬於通常能使用於包裝材料的樹脂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限制的均可使用。具體係可舉例如:乙烯、丙烯、丁烯等的單聚體或共聚物等聚烯烴;環狀聚烯烴等非晶質聚烯烴;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聚酯;尼龍6、尼龍66、尼龍12、共聚合尼龍等聚醯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部分水解物(EVOH)、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碸、聚醚碸、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乙烯丁醛、聚芳酯、氟樹脂、丙烯酸酯樹脂、生物分解性樹脂等。該等之中,就從薄膜物性、成本等觀點,較佳係聚酯、聚醯胺、聚烯烴。其中,就從薄膜物性的觀點,更佳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
再者,上述基材薄膜係可含有公知添加劑,例如:抗靜電劑、光線阻斷劑、紫外線吸收劑、可塑劑、滑劑、填充劑、著色劑、安定劑、潤滑劑、交聯劑、防止結塊劑、抗氧化劑等。
當作上述基材薄膜用的熱可塑性高分子薄膜,係使用上述原料施行成形而構成,當使用為基材時,可為未延伸、亦可為經延伸者。又,亦可與其他塑膠基材積層。
該基材薄膜係可依照習知公知方法進行製造,例如將原料樹脂利用擠出機施行熔融,再利用環形模頭或T型模頭進行擠出,經急冷,便可製得實質為無定形且沒有配向的未延伸薄膜。又,藉由使用多層模頭,便可製造由1種樹脂構成的單層薄膜、由1種樹脂構成的多層薄膜、由多種樹脂構成的多層薄膜等。
藉由將該未延伸薄膜,利用諸如:單軸延伸、拉幅式遂步雙軸延伸、拉幅式同步雙軸延伸、輥筒式同步雙軸延伸等公知方法,朝薄膜流動(縱軸)方向或薄膜流動方向的直角(橫軸)方向延伸,便可製造至少朝單軸方向延伸的薄膜。延伸倍率係可任意設定,150℃熱收縮率較佳係0.01~5%、更佳係0.01~2%。其中,就從薄膜物性的觀點,較佳係雙軸延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與其他塑膠的共擠出雙軸延伸薄膜。
另外,上述基材薄膜上,為提升與無機薄膜間之密接性,較佳係塗佈錨塗劑。錨塗劑係可例如溶劑性或水性的聚酯樹脂、異氰酸酯樹脂、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乙烯基改質樹脂、乙烯醇樹脂、乙烯丁醛樹脂、乙烯-乙烯醇樹脂、硝化纖維素樹脂、含唑啉基之樹脂、含碳二醯亞胺基之樹脂、含亞甲基之樹脂、含環氧基之樹脂、改質苯乙烯樹脂、改質矽樹脂及烷基鈦酸酯等,該等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又,可含有諸如:矽烷系偶合劑、鈦系偶合劑、光線阻斷劑、紫外線吸收劑、安定劑、潤滑劑、防止結塊劑、抗氧化劑等,或使用由該等與上述樹脂進行共聚合者。
錨塗層之形成方法係可適當採用公知塗佈方法。可使用例如:反向輥式塗佈機、凹版塗佈機、棒塗機、氣動式刮刀塗佈機、噴霧器或毛刷的塗佈方法等任一方法。又,亦可將蒸鍍薄膜浸漬於樹脂液中實施。經塗佈後,使用80~200℃左右之溫度的熱風乾燥、熱輥乾燥等加熱乾燥、或紅外線乾燥等公知乾燥方法,便可使溶劑蒸發。又,為提高耐水性、耐久性,亦可利用電子束照射施行交聯處理。又,錨塗層的形成係可在基材薄膜製造生產線的途中實施之方法(線上式),亦可在基材薄膜製造後才實施(離線式)之方法。
防濕層已知有在該基材薄膜上形成諸如鋁等金屬的塗佈膜者,但因為當鋁等金屬適用於太陽電池時,會有電流洩漏的情況,因而最好使用諸如二氧化矽、氧化鋁等無機氧化物的塗佈膜。
上述無機氧化物塗佈膜的形成方法係可使用諸如蒸鍍法、塗佈法等任一方法,就從獲得阻氣性較高且均勻薄膜的觀點,較佳為蒸鍍法。該蒸鍍法係涵蓋物理氣相蒸鍍(PVD)、或化學氣相蒸鍍(CVD)等方法。物理氣相蒸鍍法係可舉例如:真空蒸鍍、離子蒸鍍、濺鍍等,化學氣相蒸鍍法係有如:利用電漿的電漿CVD,使用加熱觸媒體將材料氣體施行接觸熱分解的觸媒化學氣相磊晶法(Cat-CVD)等。
構成無機氧化物塗佈膜的無機物質,係可舉例如:矽、鋁、鎂、鋅、錫、鎳、鈦、氫化碳等、或該等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或該等的混合物,較佳係氧化矽、氧化鋁、以氫化碳為主體的類鑽碳。特別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鋁,就從能穩定維持高阻氣性的觀點,係屬較佳。
上述塗佈膜的厚度係就從顯現出安定防濕性能的觀點,較佳為40~1000nm、更佳為40~800nm、特佳為50~600nm。又,上述基材薄膜的厚度,一般係5~100μm左右,就從生產性、處置容易度的觀點,較佳為8~50μm、更佳為12~25μm。所以,防濕層的厚度係6~100μm左右,就從生產性、處置容易度的觀點,較佳係9~50μm、更佳係12~25μm。
(耐候層)
構成本發明上述表面保護層的耐候層,係使用於表面保護層的表面(暴露側),可使用前述耐候層。
<密封樹脂層>
本發明的密封樹脂層係柔軟性、透明性及耐熱性優異,頗適用於將太陽電池元件予以密封的層,在太陽電池中,將與上述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積層,被使用於太陽電池用電池的密封。密封樹脂層具體係就從高透明且富可撓性,耐熱性及水解性均優異的觀點,因而使用包含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薄膜,甚至就從顯現出高光線穿透率、耐熱性、柔軟性的觀點,必需使用含有具特定熱特性之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與具特定熱特性之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的樹脂組成物。具體而言,必需包含含有:滿足下述(a)條件之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與滿足下述(b)條件之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樹脂組成物(C)。
(a)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熱量為0~70J/g
(b)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為100℃以上、且結晶融解熱量為5~70J/g
[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
本發明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在滿足上述條件(a)的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最好使用乙烯與碳數3~20之α-烯烴的無規共聚物。此處,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係可例示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3-甲基-丁烯-1、4-甲基-戊烯-1等。本發明中,就從工業性取得容易度、諸項特性、經濟性等觀點,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較佳係使用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係可單獨僅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再者,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含有量,係在滿足前述條件(a)之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相對於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中的總單體單位,通常係2莫耳%以上、較佳係40莫耳%以下、更佳係3~30莫耳%、特佳係5~25莫耳%。若在該範圍內,利用共聚合成分而降低結晶性,便可提升透明性,且不易發生原料顆粒結塊等不良情況,因而屬較佳。另外,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之種類與含有量,係可依照周知方法,例如核磁共振(NMR)測定裝置、其他機器分析裝置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係在滿足前述條件(a)之前提下,亦可含有以α-烯烴以外的單體為基礎之單體單位。該單體係可例如:環狀烯烴、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苯乙烯等)、多烯化合物等。該單體單位的含有量係當將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中的總單體單位設為100莫耳%時,便在20莫耳%以下、較佳係在15莫耳%以下。又,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之立體構造、分支、分支度分佈、及分子量分佈,係在滿足前述條件(a)之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例如一般具有長鏈分支之共聚物的機械物性良好,且具有成形薄片時的熔融張力(melt tension)提高、軋延成形性提升等優點。使用單一活性點觸媒進行聚合的分子量分佈較狹窄之共聚物,具有低分子量成分較少、較不易引發原料顆粒結塊等優點。
本發明所使用之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其熔體流動速率(MFR)並無特別的限制,通常較佳係使用MFR(JIS K7210、溫度:190℃、荷重:21.18N)為0.5~100g/10min左右、更佳為2~50g/10min、特佳為3~30g/10min者。此處,MFR係經考慮成形薄片時的成形加工性、對太陽電池元件(電池)施行密封時的密接性、繞入程度等之後再行選擇便可。例如軋延成形薄片時,就從薄片從成形輥上撕開時的處置性觀點,較佳係使用MFR屬較低值,具體係0.5~5g/10min左右者,又當使用T型模頭進行擠出成形時,就從減輕擠出負荷、增加擠出量的觀點,只要使用MFR較佳係2~50g/10min、更佳係3~30g/10min者便可。又,就從對太陽電池元件(電池)施行密封時的密接性與繞入容易度等觀點,只要使用MFR較佳係2~50g/10min、更佳係3~30g/10min者便可。
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的限定,可採用使用公知烯烴聚合用觸媒的公知聚合方法。例如使用諸如齊格勒‧納塔型觸媒所代表的多活性點觸媒、或諸如二茂金屬系觸媒、茂後過渡金屬系觸媒所代表的單一活性點觸媒,施行之漿狀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塊狀聚合法、氣相聚合法等,以及使用自由基起始劑的塊狀聚合法等。本發明中,因為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係屬於較軟質的樹脂,因而就從聚合後的造粒(palletized)容易度、原料顆粒的防止結塊等觀點,較佳係使用低分子量成分較少、分子量分佈較狹窄之原料能聚合的單一活性點觸媒之聚合方法。
本發明所使用之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在條件(a)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熱量,必需滿足0~70J/g、較佳為5~70J/g、更佳為10~65J/g。若在該範圍內,便可確保本發明太陽電池密封材的柔軟性、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等,因而屬較佳。又,若結晶融解熱量達5J/g以上,亦不易引發原料顆粒結塊等不良情況,因而屬較佳。此處,該結晶融解熱量的參考值,通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係170~220J/g左右,而低密度聚乙烯樹脂(LDPE)與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係100~160J/g左右。
該結晶融解熱量係可使用微分掃描熱量計,根據JIS K7122,依加熱速度10℃/分進行測定。
再者,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係未滿100℃,大多係30~90℃的情況。此處,該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的參考值係通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130~145℃左右、低密度聚乙烯樹脂(LDPE)與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為100~125℃左右。即,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較難單獨在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達100℃以上,且結晶融解熱量達5~70J/g。
該結晶融解尖峰溫度係使用微分掃描熱量計,根據JIS K7121,依加熱速度10℃/分進行測定。
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的具體例,係可例示如:Dow Chemical(股)製商品名「Engage」、「Affinity」;三井化學(股)製商品名「TAFMER A」、「TAFMER P」;日本聚乙烯(股)製商品名「karnel」等。
[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
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係在滿足前述條件(b)之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使用乙烯與碳數3~20之α-烯烴的嵌段共聚物。此處,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係可例示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3-甲基-丁烯-1、4-甲基-戊烯-1等。本發明中,就從工業性取得容易度、諸項特性、經濟性等觀點,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較佳係使用諸如: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與乙烯進行共聚合的α-烯烴係可單獨僅使用1種、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
再者,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係在滿足前述條件(b)之前提下,亦可含有以α-烯烴以外的單體為基礎之單體單位。該單體係可例如:環狀烯烴、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苯乙烯等)、多烯化合物等。該單體單位的含有量係當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中的總單體單位設為100莫耳%時,含有20莫耳%以下、較佳係15莫耳%以下。
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嵌段構造係在滿足前述條件(b)之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就從柔軟性、耐熱性、透明性等的均衡化觀點,較佳係含有:共單體含有率、結晶性、密度、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熔點Tm)、或玻璃轉移溫度(Tg)不同之2以上、較佳係3以上鏈段或嵌段的多嵌段構造。具體係可例如:完全對稱嵌段、非對稱嵌段、遞變嵌段構造(嵌段構造的比率在主鏈內漸增的構造)等。相關該具有多嵌段構造的共聚物之構造與製造方法,係可採用國際公開第2005/090425號公報(WO2005/090425)、國際公開第2005/090426號公報(WO2005/090426)、及國際公開第2005/090427號公報(WO2005/090427)等所詳細揭示者。
針對本發明上述具有多嵌段構造的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詳細說明如下。
該具有多嵌段構造的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係可適當使用於本發明,而α-烯烴較佳係以1-辛烯為共聚合成分的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該嵌段共聚物較佳係相對於乙烯由較多辛烯成分(約15~20莫耳%)共聚合的幾乎非晶性之軟鏈段、與相對於乙烯由較少辛烯成分(未滿約2莫耳%)共聚合且結晶融解尖峰溫度110~145℃的高結晶性硬鏈段,分別存在2以上的多嵌段共聚物。藉由控制該等軟鏈段與硬鏈段的鏈長與比率,便可達成兼顧柔軟性與耐熱性。
該具有多嵌段構造的共聚物具體例,係可例如Dow Chemical(股)製商品名「Infuse」。
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熔體流動速率(MFR),並無特別的限制,通常係使用MFR(JIS K7210、溫度:190℃、荷重:21.18N)為0.5~100g/10min左右、較佳為1~50g/10min、更佳為1~30g/10min、特佳為1~10g/10min者。
此處,MFR係只要配合薄片成形時的成形加工性、太陽電池元件(單元)密封時的密接性、繞入程度等之後再選擇便可。具體而言,當軋延成形薄片時,就從薄片從成形輥上撕開時的處置性觀點,較佳係使用MFR屬較低值,具體較佳係0.5~5g/10min左右者,又當使用T型模頭進行擠出成形時,就從減輕擠出負荷、增加擠出量的觀點,較佳係使用MFR為1~30g/10min者。又,就從對太陽電池元件(單元)施行密封時的密接性與繞入容易度等觀點,只要使用MFR較佳係3~50g/10min者便可。
本發明所使用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必需滿足條件(b):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為100℃以上,且結晶融解熱量為5~70J/g。結晶融解尖峰溫度較佳係105℃以上、更佳係110℃以上,上限通常係145℃。又,結晶融解熱量較佳係10~60J/g、更佳係15~55J/g。針對結晶融解尖峰溫度及結晶融解熱量的測定方法,如前述。
一般太陽電池模組會因發電時的發熱、太陽光的輻射熱等而升溫至85~90℃左右,若結晶融解尖峰溫度達100℃以上,便可確保密封材的耐熱性,因而屬較佳,另一方面,若上限溫度為145℃,在太陽電池元件的密封步驟中便可不會成為如何高的溫度進行密封,因而屬較佳。又,若結晶融解熱量在該範圍內,便可確保密封材的柔軟性與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等,且不易引發原料顆粒結塊等不良情況,因而屬較佳。
[樹脂組成物(C)]
樹脂組成物(C)係含有:上述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與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此處,該等共聚物(A)與共聚物(B)各自所使用的α-烯烴種類,係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本發明中,最好為相同,因為可提升混合時的相溶性與透明性,即提升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其次,樹脂組成物(C)中的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與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含有量,係就從具有柔軟性、耐熱性、透明性等優異均衡的觀點,分別較佳係50~99質量%、1~50質量%,更佳係60~98質量份、2~40質量份,最佳係70~97質量份、3~30質量份。又,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與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混合(含有)質量比並無特別的限制,較佳係(A)/(B)=99~50/1~50、更佳係98~60/2~40、特佳係97~70/3~30、最佳係97~80/3~20、最最佳係97~90/3~10。但,將(A)與(B)的合計設為100質量份。此處,若混合(含有)質量比在該範圍內,便可輕易獲得柔軟性、耐熱性、透明性等均衡優異的太陽電池密封材,因而屬較佳。
樹脂組成物(C)中在不脫逸本發明主旨之範疇內,在更加提升諸項物性(柔軟性、耐熱性、透明性、黏合性等)、成形加工性、或經濟性等目的下,尚可混合入上述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與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以外的樹脂。該樹脂係可舉例如:其他的聚烯烴系樹脂、各種彈性體(烯烴系、苯乙烯系等);經諸如羧基、胺基、醯亞胺基、羥基、環氧基、唑啉基、硫醇基、矽烷醇基等極性基改質過的樹脂、及增黏樹脂等。
該增黏樹脂係可舉例如:石油樹脂、萜烯樹脂、香豆酮-茚樹脂、松香系樹脂、或該等的氫化衍生物等。具體而言,石油樹脂係可例示如:源自環戊二烯或其二聚體的脂環式石油樹脂、或源自C9 成分的芳香族石油樹脂;萜烯樹脂係可例示如:源自β-蒎烯的萜烯樹脂、萜烯-酚樹脂;又,松香系樹脂係可例示如:松香膠、木松香等松香樹脂、經諸如丙三醇、季戊四醇等改質過的酯化松香樹脂等等。又,該增黏樹脂主要係利用分子量便可獲得具有各種軟化溫度者,就從與前述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進行混合時的相溶性、密封材之經時滲出性、色調、及熱安定性等觀點,軟化溫度較佳係100~150℃、更佳係120~140℃的脂環式石油樹脂之氫化衍生物。當將上述(A)與(B)以外的樹脂進行混合時,通常係將樹脂組成物(C)設為100質量%時,較佳在20質量%以下、更佳在10質量%以下。
再者,在樹脂組成物(C)中視必要可添加各種添加劑。該添加劑係可舉例如:矽烷偶合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耐候安定劑、光擴散劑、成核劑、顏料(例如白色顏料)、難燃劑、防變色劑等。本發明中,就從後述理由等觀之,較佳係添加從矽烷偶合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耐候安定劑中選擇至少一種添加劑。又,本發明在樹脂組成物(C)中可添加交聯劑、交聯助劑,例如當要求高度耐熱性的情況,可摻合入交聯劑及/或交聯助劑。
矽烷偶合劑係對耐候層、太陽電池元件的黏合性提升具有用效果,其例係有如具有諸如:乙烯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烯醯氧基等不飽和基、或胺基、環氧基等、或諸如烷氧基等可水解之基的化合物。矽烷偶合劑的具體例係可例示如: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本發明中,就從黏合性良好、變黃等變色較少等觀點,較佳係使用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該矽烷偶合劑的添加量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C)100質量份,通常添加為0.1~5質量份左右、較佳為0.2~3質量份。又,與矽烷偶合劑同樣的,亦可有效活用諸如有機鈦酸酯化合物等偶合劑。
抗氧化劑係可使用各種市售物,可舉例如:單酚系、雙酚系、高分子型酚系、硫系、亞磷酸酯系等各種形式物。單酚系係可舉例如: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丁基化羥茴香醚、2,6-二第三丁基-4-乙基酚等。雙酚系係可舉例如: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酚)、3,9-雙[{1,1-二甲基-2-{β-(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2,4,9,10-四螺]5,5-十一烷等。
高分子酚系係可舉例如:1,1,3-參-(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參(3,5-二第三丁基-4-羥苄基)苯、肆-{亞甲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甲烷、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甘醇酯、1,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苄基)-s-三-2,4,6-(1H,3H,5H)三酮、三酚(維他命E)等。
硫系係可舉例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荳蔻酯、硫代丙酸二硬脂酯等。
亞磷酸酯系係可舉例如: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二苯基異癸酯、亞磷酸苯基二異癸酯、亞磷酸-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基-二-十三烷基)酯、環狀新戊烷四基雙(十八烷基亞磷酸酯)、亞磷酸參(單及/或二)苯酯、二異癸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9,10-二氫-9-氧-10-膦菲-10-氧化物、10-(3,5-二第三丁基-4-羥苄基)-9,10-二氫-9-氧-10-膦菲-10-氧化物、10-癸氧基-9,10-二氫-9-氧-10-膦菲、亞磷酸環狀新戊烷四基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環狀新戊烷四基雙(2,6-二第三甲基苯基)酯、亞磷酸-2,2-亞甲基雙(4,6-第三丁基苯基)辛酯等。
本發明中,就從抗氧化劑的效果、熱安定性、經濟性等觀之,較佳係使用酚系及亞磷酸酯系抗氧化劑,更佳係二者組合使用。該抗氧化劑的添加量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C)100質量份,通常添加0.1~1質量份左右、較佳係0.2~0.5質量份。
紫外線吸收劑係可例如與前述耐候層所使用者為同樣物。該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C)100質量份,通常添加0.01~2.0質量份左右、更佳為0.05~0.5質量份。
除上述紫外線吸收劑之外,賦予耐候性的耐候安定劑係可使用與前述耐候層所使用者為同樣物,最好使用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雖不會如紫外線吸收劑般的吸收紫外線,但藉由與紫外線吸收劑併用便可呈現明顯的相乘效果。除受阻胺系以外,雖亦有具光安定化劑機能者,但多數會有出現著色的情況,最好不要使用於本發明的太陽電池密封材中。
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係可例如與前述耐候層所使用者為同樣物。該受阻胺系光安定化劑的添加量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C)100質量份,通常添加0.01~0.5質量份左右、較佳為0.05~0.3質量份。
[密封樹脂層]
本發明密封樹脂層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較佳係50~1000μm範圍內,就從處置的觀點,更佳係100~700μm、特佳係300~500μm範圍內。
密封樹脂層的柔軟性係只要考慮所適用太陽電池的形狀、厚度、設置場所等再適當調整便可,例如動態黏彈性測定中,振動頻率10Hz、溫度20℃的儲存彈性模數(E')較佳為1~2000MPa。就從太陽電池元件保護的觀點,儲存彈性模數(E')係越低越佳,若考慮依薄片形狀等採取密封樹脂層時的處置性、防止薄片表面彼此間發生結塊等,更佳為3~1000MPa、特佳為5~500MPa、最佳為10~100MPa。
密封樹脂層的耐熱性係受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的諸項特性(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結晶融解熱量、MFR、分子量等)、以及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諸項特性(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結晶融解熱量、MFR、分子量等)影響,特別係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會有強烈影響。
一般,太陽電池模組會因發電時的發熱、太陽光的輻射熱等而升溫至85~90℃左右,但若結晶融解尖峰溫度達100℃以上,便可確保密封樹脂層的耐熱性,因而屬較佳。而,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因為密封樹脂層的耐熱性與彈性模數在構成構件的層中係屬最低,因而相關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的耐熱性便由密封樹脂層決定其性能。
本發明中,在厚度3mm的白板玻璃(尺寸:長75mm、寬25mm)、與厚度5mm的鋁板(尺寸:長120mm、寬60mm)之間,重疊著厚度0.5mm經成形為薄片狀的密封樹脂層,使用真空壓合機,依150℃、15分鐘的條件施行積層壓合而製作試料,再將該試料於100℃的恆溫槽內傾斜60度設置,觀察經500小時後的狀態,將玻璃沒有偏離初期基準位置者評為「○」,將玻璃有偏離初期基準位置、或薄片出現熔融者評為「×」。
密封樹脂層根據JIS K7105所測定的全光線穿透率,係當所適用的太陽電池種類為例如非晶質的薄膜系矽型等、或適用於到達電子元件上的太陽光不要被遮住之部位的情況,雖可不必過於重視,但經考慮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使各種構件重疊時的處置性等,較佳係85%以上、更佳係87%以上、特佳係90%以上。
相關本發明密封樹脂層的柔軟性、耐熱性及透明性,容易成為自相矛盾特性。具體而言,若使為提升柔軟性而使用的樹脂組成物(C)之結晶性過度降低,耐熱性便會降低導致嫌不足。另一方面,若使為提升耐熱性而使用的樹脂組成物(C)之結晶性過度提升,透明性便會降低導致嫌不足。本發明中,若考慮該等的均衡,當柔軟性指標係採用動態黏彈性測定時的振動頻率10Hz、溫度20℃之儲存彈性模數(E'),耐熱性指標係採用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以及透明性指標係採用全光線穿透率時,3項指標較佳係儲存彈性模數(E')為1~2000MPa、結晶融解尖峰溫度達100℃以上、全光線穿透率達85%以上,更佳係儲存彈性模數(E')為5~500MPa、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為105~145℃、全光線穿透率達85%以上,特佳係儲存彈性模數(E')為10~100MPa、結晶融解尖峰溫度為110~145℃、全光線穿透率達90%以上。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
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藉由上述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與上述密封樹脂層進行積層便可獲得。
積層的方法並無特別的限定,可選擇例如:分別製作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的各層、與密封樹脂層,再利用諸如熱層壓法、乾式層壓法等進行積層的方法;或製作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並利用諸如擠出層壓法、擠出塗佈法、壓延塗佈法等,在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上積層著密封樹脂層的方法;或共擠出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的各層與密封樹脂層並積層的方法。本發明中,就從厚度控制較容易、以及外觀(透明性等)及生產性等觀點,較佳係使用共擠出法、擠出層壓法。
分別製作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的情況、或分別製作密封樹脂層、屬於表面保護層各層的聚烯烴系樹脂層、防濕層及耐候層之情況,施行共擠出時的製膜方法,係可採用公知方法,例如使用設有諸如單軸擠出機、多軸擠出機、班布瑞混合機、捏合機等熔融混合設備,並使用T型模頭施行擠壓澆注法、軋延法等,雖無特別的限定,但在本發明中,就從處置性、生產性等觀點,較佳係採取使用T型模頭的擠壓澆注法。
使用T型模頭的擠壓澆注法中之成形溫度,依照所使用樹脂的流動特性與製膜性等而適當調整,大約130~300℃、較佳係150~250℃。矽烷偶合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耐候安定劑等各種添加劑,可預先與樹脂施行乾式摻合之後才供應給料斗,亦可預先將所有的材料施行熔融混合,經製作顆粒後才供應,亦可經製作預先僅將添加劑濃縮於樹脂中的濃縮體之後才供應。
再者,藉由使用將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各層、與經添加各種添加劑的密封樹脂層,利用分流器或多歧管模頭等呈膜狀積層,經冷鑄軋輥施行冷卻、壓接而積層的方法,便可獲得層間黏合性優異的薄片。
再者,在依薄片狀獲得的耐候層、表面保護層或密封樹脂層之表面或背面,視必要,在當將薄片形成捲筒物時防止薄片彼此間發生結塊、或在太陽電池元件的密封步驟中提升處置性與排氣容易度等目的下,亦可施行浮雕加工、或各種凹凸(圓錐或角錐形狀、半球形狀等)加工。又,當製作薄片時,亦可與其他基材薄膜[諸如:延伸聚酯薄膜(OPET)、延伸聚丙烯薄膜(OPP)等],利用擠出層壓或夾心層壓等方法進行積層。上述耐候層、表面保護層及密封樹脂層、及構成表面保護層的各層,就從提升層間黏合性(黏著剝離強度)的觀點,可至少對其中一面施行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
上述中,熱層壓法、乾式層壓法、擠出層壓法、擠出塗佈法、壓延塗佈法、及共擠出法均屬於公知積層方法,以下進行簡單說明。
熱層壓法係將預先呈薄膜狀製作的2片薄膜(例如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重疊,並利用加熱輥等施行加熱加壓而熱黏合的方法。
乾式層壓法係將預先呈薄膜狀製作的2片薄膜(例如: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使用二液硬化型聚胺甲酸酯系接著劑等,將其塗佈於其中薄膜(例如耐候層)的積層面上,經熱風乾燥等去除溶劑成分,再依硬化前具黏性(黏著性)狀態,於其上面重疊壓接另一薄膜(即密封樹脂層),通常捲取呈捲筒狀,再依常溫或較低的加熱溫度保存,使接著劑經時硬化而貼合的方法。
擠出層壓法係將預先呈薄膜狀製膜的2片薄膜(例如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於二者間利用T型模頭等呈膜狀熔融擠出熱黏合性樹脂並壓接,經冷卻而積層的方法。
擠出塗佈法係將預先製膜的薄膜(例如耐候層)當作基材,在其積層面上視必要施行錨塗(底漆塗佈之一種),再於其上,一邊利用T型模頭等呈膜狀熔融擠出塗佈上述樹脂組成物(C),一邊利用冷鑄軋輥施行冷卻、壓接而積層的方法。
壓延塗佈法係例如將熱可塑性樹脂,此情況係上述樹脂組成物(C)施行軋延並加熱而成形為膜狀,同時將其重疊被覆於例如耐候層的積層面上,經壓接、冷卻而積層的方法。此情況亦是在耐候層的積層面上,視必要可施行錨塗。
共擠出法係例如將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利用分流器或多歧管模頭等呈膜狀積層,利用冷鑄軋輥施行冷卻、壓接而積層的方法。依情況,亦可在2層間介設接著層。
藉由採用如上述製造方法,便可將寬廣且長條的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施行連續式積層,因而可生產性佳地製造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
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在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分別各1層以上積層之前提下,並未對該層的構造有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密封樹脂層存在於密接太陽電池元件的最內層,而耐候層係存在於其對向面的最外層構造。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較佳係從發電元件側起依序配置密封樹脂層、表面保護層。
較佳係例如: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密封樹脂層的2種雙層(以上)構造、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接著層/密封樹脂層的3種3層(以上)構造、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密封樹脂層/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密封樹脂層的2種4層(以上)構造等。本發明中,藉由此種構造,可防止防濕層劣化,達成長期較高的防濕性與耐候性。
當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表面保護薄片的情況,對來自其密封樹脂層面的入射光之反射率,當所適用的太陽電池種類為例如非晶質的薄膜系矽型等、或適用於到達電子元件上的太陽光不要被遮住之部位的情況,雖可不必過於重視,但經考慮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使各種構件重疊時的處置性等,較佳係達80%以上,特別係為能獲得高發電效率,更佳係達82%以上。反射率係如後述,可根據JIS Z8722進行測定。
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的柔軟性,係依存於覆蓋薄膜的總厚度、或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的厚度構成比,通常上述密封樹脂層係大幅較厚於上述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因而可利用前述上述密封樹脂層的柔軟性,評價本發明覆蓋薄膜的柔軟性。
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進行積層的情況,覆蓋薄膜的總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較佳係55~1200μm範圍、更佳係110~800μm範圍。
再者,耐候層/密封樹脂層的厚度比,較佳係1/200~1/5範圍、更佳係1/100~1/10範圍。
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進行積層時,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係使用0.40~2.3mm左右、較佳0.5~1.6mm左右、更佳0.60~1.0mm左右的薄片狀。又,表面保護層/密封樹脂層的厚度比,較佳係1/50~1/5範圍、更佳係1/30~1/10範圍。
相關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中,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間之黏合性,根據JIS K6854所測定的層間黏著剝離強度,較佳係10N/cm寬以上、更佳係20N/cm寬以上。
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的耐熱性,係將上述覆蓋薄膜(長75mm、寬25mm)2片,使密封樹脂層彼此間依長度25mm重疊的方式貼合,在重疊部分標劃標線,使用真空壓合機,依150℃、15分鐘的條件施行積層壓合而製作試料,在該試料的下端安裝10g重石,於100℃恆溫槽內朝鉛直方向懸吊並靜置,觀察經500小時後的狀態,將沒有偏離在重疊部分所設置標線者評為「○」,將有偏離在重疊部分所設置標線者、或出現薄片剝離者評為「×」。
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根據JIS K7105所測定的全光線穿透率,經考慮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通常較佳係達85%以上、更佳達87%以上、特佳達90%以上。
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如前述,藉由柔軟性、透明性及耐熱性均優異的上述密封樹脂層、與上述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進行積層,便可使處置性優異,並可提升太陽電池模組的輕量化、耐衝擊性及耐久性。即,因為上述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密封樹脂層的厚度比,通常係密封樹脂層大幅較厚於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因而密封樹脂層的特性會對所獲得覆蓋薄膜的性能構成大幅影響。所以,藉由密封樹脂層具有優異的柔軟性、透明性及耐熱性,所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便具有優異的處置性,且具有當作太陽電池模組用的優異耐衝擊性、耐久性。且,本發明中,構成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的耐候層或表面保護層,藉由耐候性、防濕性、透明性及耐熱性均優異,且與密封樹脂層間之黏合性高,便可更加提高上述本發明的效果。
依上述,本發明的上述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頗適用為太陽電池模組的前面保護薄片及/或背面保護薄片。
另外,本發明中,太陽電池模組的「前面」與「上部」係指太陽光的受光側,而「背面」與「下部」係指太陽光受光面的背後側。
<太陽電池模組>
使用本發明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以下稱「本發明覆蓋薄膜」),例如將太陽電池元件的上部利用本發明覆蓋薄膜、屬於下部保護材的密封樹脂層及背面保護薄片(背板)予以固定,便可製得本發明太陽電池模組。又,亦可將屬於太陽電池元件上部保護材的透明基材、即前面保護薄片(前板)及密封材、下部,利用本發明覆蓋薄膜予以固定,又亦可上部、下部均使用本發明覆蓋薄膜製作本發明太陽電池模組。此種太陽電池模組係可例示各種形式物。
具體例係如圖1所示,從太陽光受光側起依序積層著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10A與10B(此情況,在上述太陽電池元件側配置密封樹脂層10B)、太陽電池元件12A、12B、密封材14、背面密封用薄片16,更在背面密封用薄片16的下面黏合著接線盒18(連接於配線的端子盒,該配線係為將由太陽電池元件所發電之電氣取出於外部用的配線)。太陽電池元件12A與12B係利用為將發電電流導電於外部用的配線20而連結。配線20係通過在密封材14及背面密封用薄片16所設置的貫通孔(未圖示)被取出於外部,並連接於接線盒18。
太陽電池模組係若有水分浸入於內部便會造成劣化,因而當安裝諸如接線盒之內的附屬品時,便必需依外氣不會侵入太陽電池模組內部的方式充分確保密封性,但若根據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因為僅加熱處理便可進行接著,因而可輕易地確實防止外氣浸入。
另外,本發明太陽電池模組中,當密封材係使用於2處以上部位時,可所有部位均使用本發明覆蓋薄膜,亦可使用由不同樹脂組成物構成的密封材。當該密封樹脂層使用於需要光穿透性的部位時,便必需屬透明,但當使用為背面保護薄片時,則密封樹脂層亦可非透明。
構成使用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所製作太陽電池模組的上述背面密封用薄片,係可舉例如:金屬、各種熱可塑性樹脂薄膜等單層或多層薄片,亦可例如:錫、鋁、不銹鋼等金屬;玻璃等無機材料;聚酯、無機物蒸鍍聚酯、氟樹脂、聚烯烴等單層或多層薄片。
再者,上述透明基材係可舉例如:玻璃、或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聚酯、氟樹脂等單層或多層薄片。塑膠的情況,在賦予阻氣性之目的下,可在其上如同構成該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的防濕層同樣的形成無機薄膜,或在改良耐熱性、耐候性、機械強度、帶電性、及尺寸安定性等之目的下,可添加諸如:交聯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強化纖維、難燃劑、防腐劑等,且亦可在其上積層著各種薄片。透明基板的厚度係就從強度、阻氣性、耐久性等觀點,可適當設定。
太陽電池元件係可舉例如:單晶矽型、多晶矽型、非晶矽型、各種化合物半導體型、色素增感型、有機薄膜型等。
使用本發明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時,太陽電池模組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的限定,例如包括有:依序積層本發明覆蓋薄膜、太陽電池元件、密封材、背面密封用薄片,並施行對位的步驟;將該等抽真空並加熱壓接的步驟;以及將滲出的密封樹脂等修整損失為既定尺寸的步驟。本發明覆蓋薄膜係藉由預先將耐候層或含有其之表面保護層與密封樹脂層進行積層,藉由使用其便可輕易地實施上述步驟中的積層、對位步驟、修整損失步驟等。加熱壓接係依照常法,利用真空層壓機,依溫度120~150℃、脫氣時間2~15分鐘、壓合壓力0.5~1atm、壓合時間8~45分鐘施行加熱加壓壓接,便可輕易實施。
本發明太陽電池模組係藉由本發明覆蓋薄膜優異的耐熱性、柔軟性、透明性、以及耐候性,便可適用於小型太陽電池、大型太陽電池、以及不管室內與戶外的各種用途。
另外,本發明中,稱「層」的情況,係涵蓋「薄膜」與「薄片」,當稱「薄膜」或「薄片」的情況,係涵蓋「層」。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進行更詳細說明,惟本發明並不受該等的任何限制。另外,針對本說明書中所表示薄片的各種測定值與評價,係依如下述實施。此處,將薄片從擠出機出來的流動方向稱「縱向」,將其正交方向稱「橫向」。
[測定、評價方法] (1)結晶融解尖峰溫度(Tm)
使用Perkinelmer(股)製微分掃描熱量計(商品名「Pyrisl DSC」),根據JIS K7121,依加熱速度10℃/分將試料約10mg從-40℃升溫至200℃,經依200℃保持5分鐘後,再依冷卻速度10℃/分降溫至-40℃,當再度依加熱速度10℃/分升溫至200℃時,從所測得的熱分析圖中求取結晶融解尖峰溫度(Tm)(℃)。
(2)結晶融解熱量(ΔHm)
使用Perkinelmer(股)製微分掃描熱量計(商品名「Pyrisl DSC」),根據JIS K7122,依加熱速度10℃/分將試料約10mg從-40℃升溫至200℃,經依200℃保持5分鐘後,再依冷卻速度10℃/分降溫至-40℃,當再度依加熱速度10℃/分升溫至200℃時,從所測得的熱分析圖中求取結晶融解熱量(ΔHm)(J/g)。
(3)密封樹脂層之柔軟性
針對厚度0.5mm的薄片狀密封樹脂層,使用IT測量(股)製黏彈性測定裝置(商品名「黏彈性光譜儀DVA-200」),依振動頻率10Hz、應變0.1%、升溫速度3℃/分、夾具間25mm的條件,針對橫向從-150℃測定至150℃,再從所獲得數據中求取20℃時的儲存彈性模數(E')(MPa)。
(4)密封樹脂層之耐熱性
在厚度3mm白板玻璃(尺寸:長75mm、寬25mm)、與厚度5mm鋁板(尺寸:長120mm、寬60mm)之間,重疊著厚度0.5mm的薄片狀密封樹脂層,並使用真空壓合機,依150℃、15分鐘的條件施行積層壓合而製作試料,將該試料於100℃的恆溫槽內呈60度傾斜設置,觀察經500小時後的狀態,並依下述基準施行評價。
(○)玻璃沒有偏離初期基準位置者
(×)玻璃有偏離初期基準位置、或薄片出現熔融者
(5)全光線穿透率(密封樹脂層之透明性)
在厚度3mm白板玻璃(尺寸:長75mm、寬25mm)2片間,重疊著厚度0.5mm薄片狀密封樹脂層,使用真空壓合機依150℃、15分鐘的條件施行積層壓合,而製作試料,根據JIS K7105測定全光線穿透率,記載其數值並記載依下述基準施行評價的結果。
(◎)全光線穿透率達90%以上
(○)全光線穿透率達85%以上、未滿90%
(×)全光線穿透率未滿85%、或出現明顯白濁情況(未測定)
(6)光線反射率
測定下述所記載背面保護層單體的光線反射率、及實施例、比較例所記載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的光線反射率(使用根據JIS Z8722的日本電色工業(股)製Spectro Color Meter SQ2000,利用C光源且設為550nm)。又,將背面保護層單體的光線反射率、與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的光線反射率進行比較,亦一併記載針對反射率降低度[背面保護層單體光線反射率-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的光線反射率]/背面保護層單體光線反射率],依下述基準施行評價的結果。
(◎)反射率降低度未滿5.0%
(○)反射率降低度達5.0%以上、未滿6.0%
(×)反射率降低度達6.0%以上、或明顯白濁的情況(未測定)
(7)本發明覆蓋薄膜的黏合性(黏著剝離強度)
使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的薄膜(長75mm、寬15mm)重疊,在2層的界面處夾入鐵氟龍(商品名)薄片(長30mm、寬25mm、厚度300μm),使用真空壓合機,依150℃、15分鐘的條件施行積層壓合而製作試料。根據JIS K6854,依試驗速度50mm/min評價黏著剝離強度。
(○)10N/cm寬以上
(×)未滿10N/cm寬
(8)本發明覆蓋薄膜的耐熱性
將已積層著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的覆蓋薄膜(長75mm、寬25mm)2片,使密封樹脂層彼此間依長度25mm重疊的方式貼合,在重疊部分標劃標線。使用真空壓合機,依150℃、15分鐘的條件施行積層壓合而製作試料,在該試料的下端安裝10g重石,於100℃恆溫槽內朝鉛直方向懸吊並靜置,觀察經500小時後的狀態,依下述基準施行評價。
(○)未偏離在重疊部分所設置標線
(×)偏離在重疊部分所設置標線、或出現薄片剝離
(9)全光線穿透率(覆蓋薄膜之透明性)
針對已積層著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的覆蓋薄膜(長75mm、寬25mm),根據JIS K7105測定全光線穿透率,記載其數值,且一併記載依下述基準施行評價的結果。
(◎)全光線穿透率達90%以上
(○)全光線穿透率達85%以上、未滿90%
(×)全光線穿透率未滿85%、或出現明顯白濁的情況(未測定)
[各構造層]
所使用的各構造層(薄膜)係如下。
(密封樹脂層1)
依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為乙烯-辛烯無規共聚物[Dow Chemical(股)製、商品名:Engage 8200、辛烯含有量:10.1莫耳%(31質量%)、MFR:5、Tm:65℃、ΔHm:53J/g](以下簡稱「A-1」):95質量份、以及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為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Dow Chemical(股)製、商品名:Infuse D9100.05、辛烯含有量:12.8莫耳%(37質量%)、MFR:1、Tm:119℃、ΔHm:38J/g](以下簡稱「B-1」):5質量份的比例,進行混合而形成樹脂組成物(C),再將該樹脂組成物(C)使用具備T型模頭的40mmΦ 單軸擠出機,依設定溫度200℃施行熔融混練,再依20℃澆注輥施行急冷製膜,便獲得厚度0.5mm(500μm)的薄片狀密封樹脂層1(以下簡稱「薄片」)。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2)
在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除樹脂組成物(C)係如表1所示,變更為(A-1)80質量份與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Dow Chemical(股)製、商品名:Infuse D9507.15、辛烯含有量:16.4莫耳%(44質量%)、MFR:5、Tm:123℃、ΔHm:21J/g](以下簡稱「B-2」)20質量份的樹脂組成物之外,其餘均與密封樹脂層1同樣的獲得厚度0.5mm(500μm)的薄片。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3)
在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除樹脂組成物(C)係如表1所示,將(A-1)變更為乙烯-丙烯-己烯三元無規共聚物[日本聚乙烯(股)製、商品名:karner KJ640T、丙烯含有量:7.4莫耳%(10質量%)、己烯含有量:4.4莫耳%(10質量%)、MFR:30、Tm:53℃、ΔHm:58J/g](以下簡稱「A-2」)之外,其餘均與密封樹脂層1同樣的獲得厚度0.5mm(500μm)的薄片。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4)
在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除樹脂組成物(C)係如表1所示,變更為(A-1)100質量份之外,其餘均與密封樹脂層1同樣的獲得厚度0.5mm(500μm)的薄片。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5)
在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除樹脂組成物(C)係如表1所示,將(B-1)變更為屬於通用結晶性聚乙烯樹脂的乙烯-辛烯無規共聚物[Prime Polymer(股)製、商品名:MORETEC0238CN、辛烯含有量:1莫耳%(4質量%)、MFR:2.1、Tm:121℃、ΔHm:127J/g](以下簡稱「P-1」)之外,其餘均與密封樹脂層1同樣的獲得厚度0.5mm(500μm)的薄片。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6)
在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除樹脂組成物(C)係如表1所示,變更為(P-1)100質量份之外,其餘均與密封樹脂層1同樣的獲得厚度0.5mm(500μm)的薄片。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7)
在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其將薄片厚度變更為0.3mm(300μm)之外,其餘均與密封樹脂層1同樣的獲得密封樹脂層7。使用該薄片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8)
將東洋油墨製胺甲酸酯(PU)系接著劑IS801、與硬化劑CR001,依10:1的比例進行調配,並依固形份塗佈量10g/m2 的方式塗佈於聚矽氧離型PET薄膜上,施行40℃、4日養生。然後,僅取出接著劑層並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密封樹脂層9(參考))
為求參考,亦針對Etimex公司製EVA密封材496施行同樣的評價。即,將該EVA密封材單體依照下述實施例所示方法施行真空層壓,然後僅取出EVA密封材並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聚烯烴系樹脂層1)
在整規聚丙烯樹脂中,添加白色化劑的氧化鈦(8質量%)、與紫外線吸收劑的超微粒子氧化鈦(粒徑0.01~0.06μm、3質量%),其他亦添加所需要的添加劑,經充分混練而調製得聚丙烯樹脂組成物,接著,將該聚丙烯樹脂組成物利用擠出機施行擠出,便製得厚度90μm的無延伸聚丙烯樹脂薄膜,更在該無延伸聚丙烯樹脂薄膜的單面上,依照常法施行電暈放電處理而形成電暈處理面。所獲得樹脂薄膜的光線反射率係86.8%。
(防濕層1)
使用已在12μm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薄膜上,蒸鍍出厚度50nm二氧化矽的三菱樹脂製TECHBARRIER LX。依照上述方法所測定的防濕性係0.2[g/(m2 ‧day)]。
(耐候層1)
使用ARKEMA公司製聚偏氟乙烯(PVDF)系薄膜Kynar 302-PGM-TR(厚度:30μm)。
(背面保護層1)
將三井化學聚胺酯股份有限公司製A1102、以及脂肪族系含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成分的硬化劑係使用三井化學聚胺酯股份有限公司製A3070,依重量比16:1的方式進行混合,並依固形份濃度成為30%的方式利用醋酸乙酯進行稀釋而調製得接著劑塗液。
接著,在防濕層1的二氧化矽面上,依該接著劑塗液成為固形份6g/m2 的方式施行塗佈乾燥,再利用乾式層壓貼合耐候層1。
再者,在聚烯烴系樹脂層1的電暈處理面上,將該接著劑塗液依固形份6g/m2 的方式施行塗佈乾燥,再與先前貼合薄膜的防濕層1利用乾式層壓施行貼合。然後施行40℃×5日養生,便製得厚度144μm的背面保護層1。
針對聚烯烴系樹脂層1面的反射率,依照上述方法施行測定,結果550nm下為86.8%。
[實施例1]
依密封樹脂層1的樹脂組成物(C):100質量份、與矽烷偶合劑的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股)製商品名:KBM-503):0.5質量份之比例進行混合,再將該混合物使用具備T型模頭的40mmΦ 單軸擠出機,依設定溫度200℃施行熔融混練,再將預先施行電暈處理的ETFE薄膜[旭硝子(股)製、商品名:AFLASETFE、厚度25μm、水蒸氣穿透率:厚度100μm、7g/cm2 ‧day]利用橡膠輥施行壓接,並利用20℃澆注輥施行急冷製膜,依照擠出層壓法獲得厚度0.525mm的薄片狀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除將樹脂組成物(C)變更為密封樹脂層2的調製中所使用物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同樣的利用擠出層壓法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中,除將樹脂組成物(C)變更為密封樹脂層3的調製中所使用物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同樣的利用擠出層壓法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實施例4]
依耐候層為改質ETFE樹脂(黏合性ETFE樹脂)[大金(股)製、商品名:NEOFLON EFEP RP-4020]、密封樹脂層為密封樹脂層1的調製中所使用樹脂組成物(C)100質量份、以及矽烷偶合劑為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股)製商品名:KBM-303)0.5質量份的比例進行混合,將該混合物使用分流器與T型模頭,依吐絲口溫度200℃。且依耐候層厚度0.025mm、密封樹脂層厚度0.5mm的方式施行共擠出並積層,便依共擠出法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比較例1]
在實施例1中,除將樹脂組成物(C)變更為密封樹脂層4的調製時所使用者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同樣,依擠出層壓法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比較例2]
在實施例1中,除將樹脂組成物(C)變更為密封樹脂層5的調製中所使用者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同樣的利用擠出層壓法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比較例3]
在實施例1中,除將樹脂組成物(C)變更為密封樹脂層6的調製中所使用者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同樣的獲得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使用該覆蓋薄膜施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1及2可得知確認到,本發明經積層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1~3的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柔軟性、耐熱性、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均優異,且黏合性亦良好(實施例1~4)。相對於此,密封樹脂層並未含有本發明嵌段共聚物(B)者(密封樹脂層4~6),可確認到柔軟性、耐熱性、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中任一項以上特性會嫌不足(比較例1~3)。具體而言,耐熱性嫌不足(比較例1),若比較例1的耐熱性試圖利用通用結晶性聚乙烯樹脂予以提升,可確認到耐熱性雖良好,但透明性(全光線穿透率)卻嫌不足(比較例2)。
[實施例5]
將密封樹脂層1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6]
將密封樹脂層2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7]
將密封樹脂層3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8]
將密封樹脂層7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4]
將密封樹脂層4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5]
將密封樹脂層5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6]
將密封樹脂層6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7]
將密封樹脂層8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參考例1]
將密封樹脂層9(參考)與背面保護層1,使用NPC股份有限公司製真空層壓裝置LM-30×30,依150℃、15分鐘的條件,依照定法依序進行積層,便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然後,使用所製得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依照上述方法測定反射率。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依此所獲得實施例5~8的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均兼具柔軟性與耐熱性,且反射率亦優異。
再者,實施例5~8的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係如表3所示,可達為保護防濕層所需要的柔軟性、與耐熱性及反射率間之良好均衡,具有充分厚度。所以,實施例5~8的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體,不僅兼具柔軟性與耐熱性,反射性亦優異,更藉由獲得高反射率,便可承受長期在高溫‧傾斜條件下的使用,俾可實現發電效率較高的太陽電池模組。
另外,參考例1係習知當作密封材用的EVA代表者之一,得知本發明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的實施例5~8,均具有與參考例1同等級或以上的反射率等。
另一方面,比較例4~7的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係柔軟性、耐熱性及反射率中任一以上較差者。具體而言,密封樹脂層4、8係耐熱性差,得知若依高溫下‧傾斜條件使用,便會有偏離基準值、或薄片熔融。所以,使用密封樹脂層4、8所製作的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體,密封樹脂層並無法達其功用,結果當實際高溫下的太陽電池元件運轉時,預估會有防濕性與反射率降低情形。即,不適用為預估會在高溫下/傾斜條件下使用的太陽電池用構件素材(比較例4、比較例7)。又,密封樹脂層6係柔軟性(儲存彈性模數)差,對模組衝擊等的保護呈不足。所以,使用密封樹脂層6所製作的密封層背面保護層積層物,密封樹脂層亦未達其功用,防濕層的保護並非足夠(比較例6)。
10A...覆蓋薄膜之耐候層
10B...覆蓋薄膜之密封樹脂層
12A,12B...太陽電池元件
14...密封材
16...背面密封用薄片
18...接線盒
20...配線
圖1係本發明太陽電池模組的實施形態一例概略剖視圖。

Claims (15)

  1. 一種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特徵為,係具有耐候層與密封樹脂層,該密封樹脂層係包含樹脂組成物(C),該樹脂組成物(C)係含有:滿足下述(a)條件的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50~99質量%、及滿足下述(b)條件的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1~50質量%;(a)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熱量係0~70J/g;(b)微分掃描熱量測定中,依加熱速度10℃/分所測定的結晶融解尖峰溫度係100℃以上、且結晶融解熱量係5~70J/g。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上述耐候層係以含有從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樹脂所構成群組中選擇之至少1種樹脂與紫外線吸收劑的樹脂組成物或氟樹脂為主成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上述氟樹脂係從聚四氟乙烯、4-氟乙烯-全氯烷氧基共聚物、4-氟乙烯-6-氟化丙烯共聚物、2-乙烯-4-氟乙烯共聚物、聚3-氟化氯乙烯、聚偏氟乙烯、及聚氟化乙烯所構成群組中選擇之至少1種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更進一步具備有防濕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更進一步具備有防濕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上述防濕層係在基材薄膜至少其中一面上,至少設有1層無機氧化物的塗佈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上述防濕層係在基材薄膜至少其中一面上,至少設有1層無機氧化物的塗佈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係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各自構成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A)與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B)的α-烯烴之種類係為相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使用共擠出法或擠出層壓法,將上述耐候層與上述密封樹脂層進行積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使用為前面保護薄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係使用為背面保護薄片。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 更進一步設有聚烯烴系樹脂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其中,聚烯烴系樹脂層係光線反射率80%以上的樹脂層。
  15. 一種太陽電池模組,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進行製作。
TW100130233A 2010-08-31 2011-08-24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TWI5105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5086A JP5927687B2 (ja) 2010-08-31 2010-08-31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0290371 2010-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571A TW201221571A (en) 2012-06-01
TWI510536B true TWI510536B (zh) 2015-12-01

Family

ID=4577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0233A TWI510536B (zh) 2010-08-31 2011-08-24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06214A1 (zh)
EP (1) EP2613362A4 (zh)
KR (1) KR20130100999A (zh)
CN (1) CN103098229B (zh)
BR (1) BR112013004758A8 (zh)
CA (1) CA2809765A1 (zh)
TW (1) TWI510536B (zh)
WO (1) WO20120294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92608C2 (ru) * 2010-08-30 2016-07-27 Дай Ниппон Принтинг Ко., Лтд. 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солнечных батарей и модуль солнечной батареи,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й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JP2013187472A (ja) * 2012-03-09 2013-09-19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2824715B1 (en) * 2012-03-09 2019-12-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EP2827378A4 (en) * 2012-03-16 2015-11-04 Sanyo Electric Co SOLAR CELL MODULE
CN104220905B (zh) * 2012-04-12 2017-10-24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太阳光反射板
JPWO2014007150A1 (ja) * 2012-07-03 2016-06-0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保護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40127857A1 (en) * 2012-11-07 2014-05-0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Carrier Wafer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Packaging Methods
JP2016189466A (ja) * 2015-03-27 2016-11-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276695A4 (en) * 2015-03-27 2018-11-07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Organic thin film solar cell module
US20180337297A1 (en) * 2015-11-25 2018-11-22 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 Inc. Solar cell module
CN211237732U (zh) * 2017-05-16 2020-08-11 金泰克斯公司 电路组件
CN107611209B (zh) * 2017-10-26 2019-08-16 安徽正熹标王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生产方法
TWI691162B (zh) * 2018-11-09 2020-04-11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接線盒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CA3144574A1 (en) * 2019-06-26 2020-12-30 Cesar Andre DE SA MARTINS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substrates,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CN113976403A (zh) * 2021-11-02 2022-01-28 芜湖徽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耐溶剂性保护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4135A (ja) * 1999-09-21 2001-04-06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1111077A (ja) * 1999-10-12 2001-04-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ル用裏面保護シ−ト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ル
US20010009160A1 (en) * 1998-12-07 2001-07-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overing member for solar battery, sealing film and solar battery
TW200830568A (en) * 2006-09-20 2008-07-1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comprising an ethylene multi-block copolym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7744A (ja) * 1997-09-11 1999-03-30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978912B2 (ja) * 1998-12-07 2007-09-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材、封止膜及び太陽電池
WO2007119767A1 (ja) * 2006-04-13 2007-10-25 Mitsui Chemicals, Inc.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太陽電池封止用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
CN101419990B (zh) * 2007-10-25 2012-10-17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组件
WO2010042335A1 (en) * 2008-10-09 2010-04-1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olyolefin film having an improved adhesive layer for airbag applications
JP4634535B1 (ja) * 2009-07-17 2011-02-23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2011615B1 (ko) * 2010-07-28 2019-08-16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태양 전지 봉지재 및 그것을 이용하여 제작된 태양 전지 모듈
US9660118B2 (en) * 2010-11-30 2017-05-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aminate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produced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9160A1 (en) * 1998-12-07 2001-07-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overing member for solar battery, sealing film and solar battery
JP2001094135A (ja) * 1999-09-21 2001-04-06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1111077A (ja) * 1999-10-12 2001-04-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ル用裏面保護シ−ト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ル
TW200830568A (en) * 2006-09-20 2008-07-1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comprising an ethylene multi-block copoly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04758A2 (pt) 2018-01-30
TW201221571A (en) 2012-06-01
KR20130100999A (ko) 2013-09-12
WO2012029466A1 (ja) 2012-03-08
US20130206214A1 (en) 2013-08-15
EP2613362A4 (en) 2015-01-21
CN103098229B (zh) 2016-05-11
BR112013004758A8 (pt) 2018-04-03
CA2809765A1 (en) 2012-03-08
CN103098229A (zh) 2013-05-08
EP2613362A1 (en)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536B (zh) 太陽電池用覆蓋薄膜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TWI504656B (zh) 太陽電池密封材及使用其製作之太陽電池模組
TWI538922B (zh) 太陽電池密封材
TW201335262A (zh) 外觀良好之太陽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US20130056049A1 (en) Multilayer material, encapsulant for a solar cell, interlayer for safety (laminated) glass, solar cell module, and safety (laminated) glass
TWI570948B (zh) 太陽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WO2012105512A1 (ja) 太陽電池用表面保護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927687B2 (ja)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211451A (ja)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表面保護シート積層体
JP5830367B2 (ja) 太陽電池保護用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107369B2 (ja) 太陽電池用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187472A (ja)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442879B2 (ja) 積層防湿フィルム
JP2012209375A (ja)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表面保護材積層体
JP5719726B2 (ja) 太陽電池用前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077818A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TW201318869A (zh)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JP2012158154A (ja) 透明積層防湿フィルム
TWI500682B (zh) Transparency and moisture resistance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and its shape from the sheet
JP5719727B2 (ja) 太陽電池用前面保護シート・封止材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4208758A1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JP2014037127A (ja) 積層防湿フィルム
WO2012029465A1 (ja) 太陽電池用前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176608A (ja) 太陽電池用表面保護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WO2014208759A1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