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8930B - Polycarboxylic acid based polymers for hydraulic materials - Google Patents

Polycarboxylic acid based polymers for hydraulic materia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8930B
TWI508930B TW101133222A TW101133222A TWI508930B TW I508930 B TWI508930 B TW I508930B TW 101133222 A TW101133222 A TW 101133222A TW 101133222 A TW101133222 A TW 101133222A TW I508930 B TWI508930 B TW I5089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polycarboxylic acid
hydraulic material
group
material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3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1605A (zh
Inventor
Masahiro Sato
Takashi Tomit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311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8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89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6/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4/2641Polyacrylates; Polymethacrylates
    • C04B24/2647Polyacrylates; Polymethacrylates containing polyether side ch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2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30Water reducers, plasticisers, air-entrainers, flow improvers
    • C04B2103/32Superplastic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40Surface-active agents, dispersants
    • C04B2103/408Dispers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Description

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含有其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及水硬性材料。
所謂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係指用於水泥、砂漿、混凝土、石膏等水硬性材料之添加劑,例如以具有減水性能之減水劑為代表,此種水硬性材料添加劑成為用以自水硬性材料構建土木、建築構造物等所不可或缺者。其中,減水劑具有藉由提高水硬性材料之流動性使水泥組成物減少水量而提升硬化物之強度或耐久性等的作用。作為減水劑,可列舉混凝土混合劑或石膏分散劑等,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含有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混凝土混合劑。此種含有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混凝土混合劑與先前之萘系等減水劑相比發揮較高之減水性能,故而作為高性能AE減水劑而具有較多之實績。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8-74552號公報
如上所述,使用多羧酸系聚合物作為水硬性材料添加劑較為有用,但於製造此種多羧酸系聚合物時,以調整分子量為主要目的而廣泛使用硫醇系鏈轉移劑。然而硫醇系鏈轉移劑雖對調整分子量效果較高,但有於聚合後殘留之情況。若硫醇系鏈轉移劑殘留於製品中,則有於實際使用 該等製造混凝土或石膏板時發出惡臭而使作業環境變得不佳之情況。又,於使用多羧酸系聚合物獲得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情形時,通常將多羧酸系聚合物與其以外之空氣量調整劑、硬化促進劑、硬化延遲劑等各種成分調合,但若於多羧酸系聚合物中殘留硫醇系鏈轉移劑,則有與該等聚合物以外之成分反應而產生不佳之氣體等之虞。進而,亦有可由殘留之硫醇系鏈轉移劑與聚合物以外之成分反應而生成之二硫化物化合物等產物對作為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性能產生影響之虞。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現狀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硬性材料之分散性能優異,並且作業性優異,品質之穩定性亦優異的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含有其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及水硬性材料。
本發明人等針對可用於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多羧酸系聚合物進行了各種研究,結果發現:若製成具有(聚)伸烷基二醇鏈之多羧酸系聚合物,則可藉由適當調整該鏈之鏈長或構成之環氧烷(alkylene oxide)而賦予親水性或疏水性、立體排斥之特性,故而較佳用於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途;若該多羧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於特定之範圍內,則含有水硬性材料之組成物(亦稱為水硬性材料組成物)之流動性保持性能或黏性較為適當;及若該多羧酸系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於特定之範圍內,則處理該多羧酸系聚合物時之作業環境變良好,並且可穩定發揮該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性能。而且,發現具有聚伸烷基二醇鏈,且重 量平均分子量(Mw)及硫醇基量於特定範圍內之多羧酸系聚合物尤其可用於水硬性材料添加劑,想到可成功解決上述問題。又,發現於此種多羧酸系聚合物之製造方法中,藉由將聚合起始劑之添加時間與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添加時間之比設為特定值以上,或提高聚合溫度,可較佳地獲得硫醇基殘留量減少至特定範圍之多羧酸系聚合物,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一種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係用於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並且該聚合物具有(聚)伸烷基二醇鏈,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3萬以下,且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為2.4μmol/g以下(本說明書中,以上、以下係指(含)以上、(含)以下)。再者,上述聚合物中之硫醇基較佳為源自硫醇系鏈轉移劑者。又,上述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萬以下。
又,本發明亦係一種含有上述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
進而,本發明亦係一種含有上述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水硬性材料。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敍述。
再者,將以下所記載之本發明之各較佳形態組合2個或3個以上之形態亦為本發明之較佳形態。
[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
本發明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以下亦稱為「多羧酸系聚合物」或「聚合物」)中,該聚合物(1 g)中之硫醇基量為2.4μmol/g以下。藉由在該範圍內,可使實際使用下之作業環境變良好,又,可穩定發揮該聚合物所產生之性能。更佳為0.95μmol/g以下,進而較佳為0.5μmol/g以下,尤其較佳為0.25μmol/g以下,最佳為0.05μmol/g以下。
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中之硫醇基較佳為源自該聚合物製造時所使用之含硫醇基之化合物的硫醇基(SH基)。其中,較佳為源自硫醇系鏈轉移劑之硫醇基。如此,上述聚合物中之硫醇基為源自硫醇系鏈轉移劑者之形態亦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形態。
再者,「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例如可藉由如下所述利用高效液相層析法(LC)定量聚合物製造時所使用之含硫醇基之化合物(較佳為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殘留量而算出。於本發明中,亦較佳為不於聚合物製造時使用含硫醇基之化合物(較佳為硫醇系鏈轉移劑),於此情形時,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成為0μmol/g。
又,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較佳為該聚合物中之硫醇系鏈轉移劑為250 ppm以下。藉由在該範圍內,可使實際使用下之作業環境更良好,又,可更穩定地發揮該聚合物所產生之性能。如此,上述聚合物中之硫醇系鏈轉移劑為250 ppm以下之形態亦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形態。更佳為100 ppm以下,進而較佳為50 ppm以下,尤佳為25 ppm以下,最佳為5 ppm以下。又,為0 ppm之形態亦較佳。
再者,聚合物中之硫醇系鏈轉移劑之量例如可藉由如 下所述利用高效液相層析法(LC)進行定量而算出。
又,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3萬以下。藉由使Mw於該範圍內,可使水泥組成物或石膏組成物等水硬性材料組成物之流動性保持性或黏性良好。Mw較佳為1萬以下。如此,上述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萬以下之形態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形態。Mw更佳為9500以下,進而較佳為9200以下,尤佳為9000以下,最佳為8800以下。又,就多羧酸系聚合物於某程度上吸附於水泥粒子或石膏粒子等水硬性材料粒子才容易發揮性能,Mw越大吸附力變得越大之觀點而言,Mw較佳為2000以上。更佳為3000以上,進而較佳為4000以上,尤佳為4500以上,最佳為5000以上。
又,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量分布、即重量平均分子量(Mw)除以數平均分子量(Mn)而獲得之值(Mw/Mn)較佳為1.5以下。藉此,可進一步減少對分散性無效之聚合物之含量,故而可進一步提升水泥或石膏等水硬性材料之分散性。更佳為1.45以下。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分子量,係指利用凝膠滲透層析儀(GPC)所求得之聚乙二醇換算值,可藉由下述條件進行測定而獲得。
<GPC測定條件>
使用管柱:Tosoh公司製造,TSK保護管柱SWXL+TSKgel G4000SWXL+G3000SWXL+G2000SWXL;溶離液:使用於水10999 g、乙腈6001 g之混合溶劑中 溶解乙酸鈉三水合物115.6 g,進而利用乙酸將pH值調整為6.0之溶液;樣品澆灌量:100μL;流速:1.0 mL/min;管柱溫度:40℃;檢測器:日本Waters公司製造,2414示差折射率檢測器;分析軟體:日本Waters公司製造,Empower軟體+GPC選項;校正曲線製作用標準物質:聚乙二醇[峰頂分子量(Mp)272500、219300、107000、50000、24000、12600、7100、4250、1470];校正曲線:基於上述聚乙二醇之Mp值與溶出時間而利用3次式製作;將以聚合物濃度成為0.5質量%之方式於上述溶離液中溶解聚合物水溶液而成者作為樣品。
<分子量之分析>
於所獲得之RI層析圖中,利用直線連結聚合物即將溶出之前、剛溶出之後之基線上平緩穩定之部分,並對聚合物進行檢測、分析。
然而,於單體、源自單體之雜質等重疊於聚合物波峰處部分而進行測定之情形時,於該等與聚合物重疊之部分之最凹部進行垂直分割而分離聚合物部與單體部,測定僅聚合物部之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於聚合物部與其以外者 完全重疊而無法分離之情形時,將該等一併進行計算。
又,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係具有(聚)伸烷基二醇鏈者。為了將此種(聚)伸烷基二醇鏈組入聚合物中,較佳為使用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即,上述聚合物較佳為聚合包含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的單體成分而獲得者。其中,更佳為聚合包含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的單體成分而獲得者(共聚物)。再者,各單體可分別使用1種或2種以上。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聚)氧伸烷基」,係指聚氧伸烷基或氧伸烷基,所謂「(聚)伸烷基二醇鏈」,係指聚伸烷基二醇鏈或伸烷基二醇鏈。
<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
作為上述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只要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與(聚)伸烷基二醇鏈者即可,例如較佳為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如此,上述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為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形態亦為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之一。
上述通式(1)中,R1 、R2 及R3 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4 表示氫原子或碳數為1~20之烴基。Ra 相同或不同,表示碳數為2~18之伸烷基。m表示Ra O所表示之氧伸烷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且為1~300之數。X表 示碳數為1~5之2價伸烷基、或表示-CO-鍵,或者於R1 R3 C=CR2 -所表示之基為乙烯基之情形時,表示鍵結於X上之碳原子與氧原子直接鍵結。即,X表示碳數為1~5之2價伸烷基、-CO-鍵、或直接鍵結(於R1 R3 C=CR2 -所表示之基為乙烯基之情形時)中之任一者。再者,於Ra O所表示之氧伸烷基於同一單體中存在2種以上之情形時,該氧伸烷基亦可為無規加成、嵌段加成、交替加成等中之任一加成形態。
於上述通式(1)中,R4 表示氫原子或碳數為1~20之烴基。若碳數超過20,則有水泥組成物無法獲得更良好之分散性之虞。作為R4 之較佳形態,就分散性之方面而言,為氫原子或碳數為1~20之烴基。更佳為碳數10以下之烴基,進而較佳為碳數為3以下之烴基,尤佳為碳數為2以下之烴基。於烴基中,較佳為飽和烷基或不飽和烷基,該等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支狀。又,為了表現優異之材料分離防止性能,或使水泥組成物中被帶走之空氣量適度,較佳為碳數為5以上之烴基,又,較佳為碳數為20以下之烴基。更佳為碳數為5~10之烴基。於烴基中,較佳為飽和烷基或不飽和烷基,該等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支狀。
上述通式(1)中,只要-(Ra O)m-所表示之(聚)伸烷基二醇鏈為由1種或2種以上之碳數為2~18之環氧烷所構成之鏈即可。作為環氧烷,例如可列舉: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環氧異丁烷、1,2-環氧丁烷(1- butene oxide)、2,3-環氧丁烷等(2-butene oxide)。其中,較佳為以碳數為2~8之環氧烷為主體之鏈,更佳為以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等碳數為2~4之環氧烷為主體者,進而較佳為以環氧乙烷為主體者。
此處所謂「主體」,係指於聚伸烷基二醇鏈-(Ra O)m-由2種以上之環氧烷構成時,於總環氧烷之存在數中占大半者。若以總環氧烷100莫耳%中之環氧乙烷之莫耳%表示「占大半」,則較佳為50~100莫耳%。藉此,上述聚合物具有更高之親水性。更佳為60莫耳%以上,進而較佳為70莫耳%以上,尤佳為80莫耳%以上,最佳為90莫耳%以上。
又,於上述通式(1)中,X表示-CO-鍵之情形時,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聚)伸烷基二醇酯系單體。於此情形時,就提高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之酯化之生產性之方面而言,-(Ra O)m-所表示之(聚)伸烷基二醇鏈較佳為於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R1 R3 C=CR2 -COOH)之酯鍵部分加成環氧乙烷部分。
上述-(Ra O)m-中,m為Ra O所表示之氧伸烷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於所製造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中,較佳為1~300之數。若m超過300,則有單體之聚合性不充分之虞。m較佳為2以上,又,於-(Ra O)m-中,氧乙烯(oxyethylene)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較佳為2以上。如此,若m為2以上,或氧乙烯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為2以上,則可獲得更充分之親水性、位阻以使水泥粒子等分散,故而可獲得進而優 異之流動性。為了獲得優異之流動性,m更佳為3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尤佳為20以上,又,更佳為280以下,進而較佳為250以下,尤佳為150以下。又,氧乙烯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更佳為3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尤佳為20以上,又,更佳為280以下,進而較佳為250以下,尤佳為150以下。另一方面,為了獲得黏性較低之混凝土,m更佳為3以上,進而較佳為4以上,尤佳為5以上,又,更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50以下,尤佳為30以下。
再者,所謂平均加成莫耳數,係指於單體1莫耳中加成之該有機基之莫耳數之平均值。
作為上述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可組合氧伸烷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m不同之2種以上之單體而使用。作為較佳之組合,例如可列舉:m之差為10以下(較佳為5以下)之2種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之組合;m之差為10以上(較佳為20以上)之2種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之組合;各者之平均加成莫耳數m之差為10以上(較佳為20以上)之3種以上之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之組合等。又,作為組合之m之範圍,可為平均加成莫耳數m為40~300之範圍內之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與平均加成莫耳數m為1~40之範圍內之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的組合(其中,m之差為10以上,較佳為20以上);平均加成莫耳數m為20~300內之範圍之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與平均加成莫耳數m為1~20之範圍內之具有(聚)氧伸烷基之 不飽和單體的組合(其中,m之差為10以上,較佳為20以上)等。
作為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較佳為不飽和醇(聚)伸烷基二醇加成物、或(聚)伸烷基二醇酯系單體。
作為上述不飽和醇(聚)伸烷基二醇加成物,只要為有對具有不飽和基之醇加成(聚)伸烷基二醇鏈而成之結構的化合物即可。例如較佳為:乙烯醇環氧烷加成物、(甲基)丙烯醇環氧烷加成物、3-丁烯-1-醇環氧烷加成物、異戊二烯醇(3-甲基-3-丁烯-1-醇)環氧烷加成物、3-甲基-2-丁烯-1-醇環氧烷加成物、2-甲基-3-丁烯-2-醇環氧烷加成物、2-甲基-2-丁烯-1-醇環氧烷加成物、2-甲基-3-丁烯-1-醇環氧烷加成物等。
又,作為上述不飽和醇聚伸烷基二醇加成物,較佳為:聚乙二醇單乙烯基醚、聚乙二醇單烯丙基醚、聚乙二醇單(2-甲基-2-丙烯基)醚、聚乙二醇單(2-丁烯基)醚、聚乙二醇單(3-甲基-3-丁烯基)醚、聚乙二醇單(3-甲基-2-丁烯基)醚、聚乙二醇單(2-甲基-3-丁烯基)醚、聚乙二醇單(2-甲基-2-丁烯基)醚、聚乙二醇單(1,1-二甲基-2-丙烯基)醚、聚乙烯聚丙二醇單(3-甲基-3-丁烯基)醚、甲氧基聚乙二醇單(3-甲基-3-丁烯基)醚等。
作為上述(聚)伸烷基二醇酯系單體,只要為具有經由酯鍵而鍵結有不飽和基與(聚)伸烷基二醇鏈之結構的 單體即可,較佳為不飽和羧酸聚伸烷基二醇酯系化合物。其中,較佳為(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上述(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較佳為對醇類加成碳數為2~18之環氧烷基1~300莫耳而成之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類與(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作為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類,尤其是較佳為以環氧乙烷為主體者。
作為上述醇類,例如可列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1-己醇、2-己醇、3-己醇、辛醇、2-乙基-1-己醇、壬醇、月桂醇、鯨蠟醇、硬脂醇等碳數為1~30之脂肪族醇類;環己醇等碳數為3~30之脂環族醇類;(甲基)烯丙醇、3-丁烯-1-醇、3-甲基-3-丁烯-1-醇等碳數為3~30之不飽和醇類等;可使用該等之1種或2種以上。
作為上述酯化物,具體而言較佳為:甲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等(烷氧基)聚乙二醇(聚)(碳數為2~4之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類。
作為上述(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除上述化合物以外,亦較佳為:苯氧基聚乙二醇單 (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烯丙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烯丙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烯丙氧基{聚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烯丙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上述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除上述化合物以外,亦較佳為:(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單順丁烯二酸酯、(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二順丁烯二酸酯等。作為此種單體,較佳為以下者等。
對碳數為1~22個之醇或碳數為1~22之胺加成碳數為2~4之氧伸烷基1~300莫耳而成之烷基聚伸烷基二醇與不飽和二羧酸系單體的半酯、二酯;不飽和二羧酸系單體與碳數為2~4之二醇之平均加成莫耳數為2~300之聚伸烷基二醇的半酯、二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伸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類;三乙二醇二順丁烯二酸酯、聚乙二醇二順丁烯二酸酯等(聚)伸烷基二醇二順丁烯二酸酯類。
<不飽和羧酸系單體>
作為上述不飽和羧酸系單體,只要為具有聚合性不飽 和基與可形成羧基之基之單體即可。例如較佳為不飽和單羧酸系單體或不飽和二羧酸系單體等。其中,更佳為不飽和單羧酸系單體。如此,上述不飽和羧酸系單體為不飽和單羧酸系單體之形態亦為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之一。
作為上述不飽和單羧酸系單體,只要為於分子內具有不飽和基與可形成羧基之基各1個之單體即可,例如較佳為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通式(2)中,R5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M表示氫原子、金屬原子、銨基或有機胺基(有機銨基)。
此處,作為上述金屬原子,例如較佳為:鋰、鈉、鉀等鹼金屬原子等1價金屬原子;鈣、鎂等鹼土金屬原子等2價金屬原子;鋁、鐵等3價金屬原子。又,作為有機胺基,較佳為:乙醇胺基、二乙醇胺基、三乙醇胺基等烷醇胺基、或三乙胺基。進而亦可為銨基。
作為上述不飽和單羧酸系單體,例如較佳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等;該等之1價金屬鹽、2價金屬鹽、銨鹽、有機胺鹽(有機銨鹽)。於該等中,就水泥分散性能之提升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甲基丙烯酸、其1價金屬鹽、2價金屬鹽、銨鹽及/或有機胺鹽(亦將該等總稱為「甲基丙烯酸及/或其鹽」),作為上述不飽和羧酸系單體,尤佳為該甲基丙烯酸及/或其鹽。
作為上述不飽和二羧酸系單體,只要為於分子內具有1個不飽和基與2個可形成羧基之基之單體即可,例如較佳為:順丁烯二酸、伊康酸、檸康酸、反丁烯二酸等、或該等之1價金屬鹽、2價金屬鹽、銨鹽及有機胺鹽等、或該等之酸酐。除該等以外,亦較佳為使用不飽和二羧酸系單體與碳數為1~22個之醇之半酯;不飽和二羧酸類與碳數為1~22之胺之半醯胺;不飽和二羧酸系單體與碳數為2~4之二醇之半酯;順丁烯醯胺酸與碳數為2~4之二醇之半醯胺。
<其他不飽和單體>
又,用於形成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除上述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及不飽和羧酸系單體以外,亦可視需要包含1種或2種以上其他不飽和單體。
作為上述其他不飽和單體,例如較佳為(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或具有多分支聚氧伸烷基之乙烯系單體。
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例如較佳為具有碳數為1~10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中,較佳為具有碳數為1~4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等。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
作為上述具有多分支聚氧伸烷基之乙烯系單體,例如可列舉:(1)使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與對聚伸烷基亞胺加成環氧烷而成之多分支聚合物加成而成的巨分子單體、(2)對聚伸烷基亞胺加成環氧烷而成之多分支聚合物之 (甲基)丙烯酸酯巨分子單體、(3)對聚伸烷基亞胺加成環氧烷而成之多分支聚合物之順丁烯二酸酯巨分子單體。再者,作為上述多分支聚合物,可使用聚醯胺聚胺,亦可使用對多元醇加成環氧烷而成者。
只要上述聚伸烷基亞胺為具有由1種或2種以上之伸烷基亞胺所構成之聚伸烷基亞胺鏈之化合物即可,作為聚伸烷基亞胺鏈,可為直鏈狀之結構、分支狀之結構、交聯成立體狀之結構中之任一者。又,聚伸烷基亞胺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100000,更佳為300~50000,進而較佳為600~10000。
作為上述環氧烷,較佳為與上述者相同者,較佳為將氧伸烷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設為1以上、300以下。若於該範圍內,則可使欲製造之聚合物之親水性更充分。更佳為2以上,進而較佳為3以上,又,更佳為200以下,進而較佳為150以下,尤佳為100以下,最佳為50以下。
本發明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例如較佳為藉由於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聚合上述單體成分而獲得。即,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較佳為藉由包含在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聚合上述單體成分之聚合步驟的製造方法而獲得。
作為上述聚合起始劑,例如較佳為過硫酸銨、過硫酸鈉、過硫酸鉀等過硫酸鹽;過氧化氫;偶氮雙-2甲基丙脒鹽酸鹽、偶氮異丁腈等偶氮化合物;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月桂醯、氫過氧化異丙苯等過氧化物等。又,可併用亞硫酸氫鈉、亞硫酸鈉、硫酸亞鐵銨(Mohr's Salt)、偏重亞 硫酸鈉、甲醛次硫酸鈉、抗壞血酸等還原劑;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鈉、甘胺酸等胺化合物等作為促進劑。該等聚合起始劑或促進劑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
於上述聚合步驟中,為了調整本發明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量,較佳為調整聚合起始劑之量,或使用鏈轉移劑。即,於本發明中,較佳為採用聚合起始劑量之調整、及鏈轉移劑之使用中之任一或兩種方法。再者,鏈轉移劑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
作為上述鏈轉移劑,已知有各種化合物,但就工業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硫醇系鏈轉移劑。所謂硫醇系鏈轉移劑,係指具有至少1個SH基之有機化合物。作為此種硫醇系鏈轉移劑,可列舉疏水性硫醇系鏈轉移劑、或親水性硫醇系鏈轉移劑,可單獨使用該等中之任一者,亦可併用該等。
作為上述疏水性硫醇系鏈轉移劑,較佳為具有碳數為3以上之烴基之硫醇化合物或對25℃之水之溶解度為10%以下之化合物。具體而言,例如較佳為:丁硫醇、辛硫醇、癸硫醇、十二硫醇、十六硫醇、十八硫醇、環己基硫醇、苯硫酚、硫代乙醇酸辛酯、2-巰基丙酸辛酯、3-巰基丙酸辛酯、巰基丙酸2-乙基己酯、辛酸2-巰基乙酯、1,8-二巰基-3,6-二氧雜辛烷、癸三硫醇、十二基硫醇等硫醇系鏈轉移劑。
上述疏水性硫醇系鏈轉移劑亦可視需要與親水性硫醇系鏈轉移劑之1種或2種併用。
作為上述親水性硫醇系鏈轉移劑,例如較佳為:巰基乙醇、巰甘油、硫代乙醇酸、巰基丙酸、2-巰基丙酸、3-巰基丙酸、硫代蘋果酸、2-巰基乙磺酸及該等之鹽等。
又,作為上述鏈轉移劑,可使用非硫醇系鏈轉移劑之1種或2種以上,亦可併用非硫醇系鏈轉移劑與上述硫醇系鏈轉移劑。
作為上述非硫醇系鏈轉移劑,例如較佳為:2-胺基丙烷-1-醇等1級醇;異丙醇等2級醇;亞磷酸、次亞磷酸及其鹽(次亞磷酸鈉、次亞磷酸鉀等)、或亞硫酸、亞硫酸氫、二亞硫磺酸、偏重亞硫酸及其鹽(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二亞硫磺酸鈉、偏重亞硫酸鈉、亞硫酸鉀、亞硫酸氫鉀、二亞硫磺酸鉀、偏重亞硫酸鉀等)等低級氧化物及其鹽。
作為上述鏈轉移劑對反應容器中之添加方法,較佳為應用滴加、分批投入等連續投入方法。又,可將鏈轉移劑單獨導入反應容器中,亦可預先與構成單體成分之具有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或溶劑等混合。
此處,於使用硫醇系鏈轉移劑進行聚合之情形時,有硫醇系鏈轉移劑於聚合後殘留之情況。就實際使用下之作業環境性等觀點而言,其殘留量較佳為以所獲得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計位於上述範圍內。
又,上述聚合可以批次式或連續式進行。
於上述聚合步驟中,聚合溫度等聚合條件可根據所使用之聚合方法、溶劑、聚合起始劑、鏈轉移劑等而適當決 定,但作為聚合溫度,通常較佳為40℃以上,又,較佳為150℃以下。此處,為了減少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殘留量,聚合溫度越高越佳,故而聚合溫度更佳為80℃以上,進而較佳為90℃以上。又,更佳為120℃以下,進而較佳為100℃以下。
又,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中,亦較佳為藉由調整聚合起始劑量而調整多羧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量。作為不使用鏈轉移劑而獲得本發明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方法,較佳為此種方法。於藉由調整聚合起始劑量而調整分子量之情形時,作為聚合起始劑量,相對於上述單體成分100莫耳%,通常較佳為1莫耳%以上,又,較佳為60莫耳%以下。此處,為了調整分子量,聚合起始劑量越多越佳,故而更佳為5莫耳%以上,進而較佳為10莫耳%以上。又,更佳為40莫耳%以下,進而較佳為30莫耳%以下。
上述聚合步驟中可使用之單體成分、鏈轉移劑及聚合起始劑均可直接使用,亦可製成使各者溶解於水、醇類、酮類、烴類、酯類等溶劑中而成之溶液(含單體成分之溶液、含鏈轉移劑之溶液、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而使用。於該等中,較佳為製成以水為溶劑之水溶液而使用。又,上述含單體成分之溶液、含鏈轉移劑之溶液及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可分別添加至反應容器中,亦可添加混合有2種溶液者。
此處,為了減少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殘留量,較佳為於含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溶液之添加結束後亦於反應容器中添 加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於同時開始添加含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溶液與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之情形時,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之添加時間與含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溶液之添加時間之比(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之添加時間/含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溶液之添加時間)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1.75以上。
又,含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溶液之添加結束後之含聚合起始劑之溶液之添加時間較佳為2小時以上。更佳為3小時以上。
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中,為了減少硫醇系鏈轉移劑之殘留量,較佳為將聚合起始劑添加時間與硫醇系鏈轉移劑添加時間之比設為特定值以上,或提高聚合溫度。藉此,可更有效率地獲得硫醇基殘留量減少至特定之量以下之多羧酸系聚合物。即,以聚合起始劑添加時間與硫醇系鏈轉移劑添加時間之比成為上述特定值以上之方式進行聚合之形態、及/或如上所述將聚合溫度設為80℃以上進行聚合之形態係作為本發明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之製造方法而較佳之形態。
[水硬性材料添加劑]
本發明之多羧酸系聚合物較佳作為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主要成分。如此,含有上述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亦為本發明之一。
此處,所謂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例如係指用於波特蘭水泥、高爐水泥、二氧化矽水泥、飛灰水泥、氧化鋁水泥等水泥;天然石膏、副生石膏等石膏等水硬性材料之添加 劑,例如可列舉混凝土混合劑、石膏分散劑等作為代表。此種含有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混凝土混合劑及石膏分散劑包含於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中。
<混凝土混合劑>
含有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混凝土混合劑亦可添加於水泥漿料、砂漿、混凝土等水泥組成物中使用。作為水泥組成物,較佳為含有水泥及水且視需要含有細骨材、粗骨材等骨材者。即,含有含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混凝土混合劑、水泥、及水的水泥組成物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之一。
於上述水泥組成物中,作為水泥,除波特蘭水泥(普通、早強、超早強、中熱、耐硫酸鹽及各者之低鹼形);各種混合水泥(高爐水泥、二氧化矽水泥、飛灰水泥);白色波特蘭水泥;氧化鋁水泥;超速硬水泥(1熟料速硬性水泥、2熟料速硬性水泥、磷酸鎂水泥);灌漿用水泥;油井水泥;低發熱水泥(低發熱型高爐水泥、飛灰混合低發熱型高爐水泥、矽酸二鈣高含有水泥);超高強度水泥;水泥系固化材料;生態水泥(以都市垃圾焚燒灰、污水污泥焚燒灰之1種以上為原料而製造之水泥)等以外,可列舉於該等中添加有高爐渣、飛灰、煤灰(cinder ash)、灰渣(clinker ash)、殼灰(husk ash)、二氧化矽煙、二氧化矽粉末、石灰石粉末等微粉體或石膏者等。
又,作為骨材,除砂礫、碎石、水淬粒渣、再生骨材等以外,亦可列舉:矽石質、黏土質、鋯石質、高氧化鋁 質、碳化矽質、石墨質、鉻質、鉻鎂質、氧化鎂質等耐火骨材等。
作為上述水泥組成物之每1 m3 之單位水量、水泥使用量及水/水泥比(質量比),例如較佳為設為單位水量100~185 kg/m3 、使用水泥量200~800 kg/m3 、水/水泥比(質量比)=0.1~0.7,更佳為設為單位水量120~175 kg/m3 、使用水泥量250~800 kg/m3 、水/水泥比(質量比)=0.2~0.65。如此,本發明之含有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可於自貧混合(poor mix)至富混合(rich mix)之較廣範圍內使用,即便於高減水率區域即水/水泥比(質量比)=0.15~0.5(較佳為0.15~0.4)等水/水泥比較低之區域中亦可使用。又,對單位水泥量較多且水/水泥比較小之高強度混凝土、單位水泥量為300 kg/m3 以下之貧混合混凝土中之任一者均有效。
上述混凝土混合劑即便於高減水率區域中亦可平衡性良好地以高性能發揮流動性、保持性及作業性,並具有優異之作業性,故而亦可有效用於預拌混凝土(ready mixed concrete)、混凝土2次製品(預鑄混凝土)用之混凝土、離心成形用混凝土、振動夯實用混凝土、蒸氣熟化混凝土、噴附混凝土等,進而,對中流動混凝土(坍落值為22~25 cm之範圍之混凝土)、高流動混凝土(坍落值為25 cm以上、且坍落流動值為50~70 cm之範圍之混凝土)、自填充性混凝土、自流平材料等要求較高之流動性之砂漿或混凝土亦有效。
於將上述混凝土混合劑用於水泥組成物之情形時,作為其摻合比例,較佳為以相對於水泥質量之總量100質量%,作為必需成分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成為0.01~10質量%之方式設定。藉由為0.01質量%以上,而於性能方面更充分。又,若超過10質量%,則其效果實質上達到極限,但藉由為10質量%以下,而就經濟性方面而言變得更有利。更佳為0.02~8質量%,進而較佳為0.05~6質量%。
又,上述混凝土混合劑亦可與其他水泥添加劑組合使用。作為其他水泥添加劑,例如可使用如下所示之水泥添加劑(材料)等之1種或2種以上。其中,尤佳為併用氧伸烷基系消泡劑、或AE劑。
再者,作為水泥添加劑之添加比例,較佳為相對於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固形物成分100重量份設為0.0001~10重量份。
(1)水溶性高分子物質:聚丙烯酸(鈉)、聚甲基丙烯酸(鈉)、聚順丁烯二酸(鈉)、丙烯酸-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鈉鹽等不飽和羧酸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氧乙烯或者聚氧丙烯之聚合物或該等之共聚物;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羥基甲基纖維素、羥基乙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羧基乙基纖維素、羥基丙基纖維素等非離子性纖維素醚類;酵母葡聚糖或三仙膠、β-1,3葡聚糖類(可為直鏈狀、分支狀中之任一者,若列舉一例,則有卡特蘭多糖、綠蟲藻糖(paramylon)、茯苓聚糖、硬葡聚糖 (scleroglucan)、昆布糖等)等藉由微生物醱酵而製造之多糖類;聚丙烯醯胺;聚乙烯醇;澱粉;澱粉磷酸酯;海藻酸鈉;明膠;於分子內具有胺基之丙烯酸之共聚物及其四級化合物等。
(2)高分子乳液。
(3)延遲劑:葡萄糖酸、蘋果酸或檸檬酸、及該等之鈉、鉀、鈣、鎂、銨、三乙醇胺等無機鹽或有機鹽等氧基羧酸以及其鹽;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山梨醇等糖醇;矽氟化鎂;磷酸以及其鹽或硼酸酯類;胺基羧酸及其鹽;鹼可溶蛋白質;腐植酸(humic acid);鞣酸;酚;甘油等多元醇;胺基三(亞甲基膦酸)、1-羥基亞乙基-1,1-二膦酸、乙二胺四(亞甲基膦酸)、二乙三胺五(亞甲基膦酸)及該等之鹼金屬鹽、鹼土金屬鹽等膦酸及其衍生物等。
(4)早強劑、促進劑:氯化鈣、亞硝酸鈣、硝酸鈣、溴化鈣、碘化鈣等可溶性鈣鹽;烷醇胺;氧化鋁水泥;鋁矽酸鈣等。
(5)礦物油系消泡劑:燈油、液態石蠟等。
(6)油脂系消泡劑:動植物油、芝麻油、蓖麻油、該等之環氧烷加成物等。
(7)脂肪酸系消泡劑:油酸、硬酯酸、該等之環氧烷加成物等。
(8)脂肪酸酯系消泡劑:甘油單蓖麻油酸酯、烯基琥珀酸衍生物、山梨醇單月桂酸酯、山梨醇三油酸酯、天然 蠟等。
(9)氧伸烷基系消泡劑:(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加成物等聚氧伸烷基類;二乙二醇庚醚、聚氧乙烯油醚、聚氧丙烯丁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2-乙基己醚、碳數為12~14之高級醇之氧乙烯氧丙烯加成物等(聚)氧烷基醚類;聚氧丙烯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等(聚)氧伸烷基(烷基)芳基醚類;對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2,5-二甲基-3-己炔-2,5-二醇、3-甲基-1-丁炔-3-醇等乙炔醇加成聚合環氧烷而成之乙炔醚類;二乙二醇油酸酯、二乙二醇月桂酸酯、乙二醇二硬脂酸酯等(聚)氧伸烷基脂肪酸酯類;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等(聚)氧伸烷基山梨醇酐脂肪酸酯類;聚氧丙烯甲醚硫酸鈉、聚氧乙烯十二基苯酚醚硫酸鈉等(聚)氧伸烷基烷基(芳基)醚硫酸酯鹽類;(聚)氧乙烯硬脂基磷酸酯等(聚)氧伸烷基烷基磷酸酯類;聚氧乙烯月桂基胺等(聚)氧伸烷基烷基胺類;聚氧伸烷基醯胺等。
(10)醇系消泡劑:辛醇、十六醇、乙炔醇、二醇類等。
(11)醯胺系消泡劑:丙烯酸酯聚胺等。
(12)磷酸酯系消泡劑:磷酸三丁酯、辛基磷酸鈉等。
(13)金屬皂系消泡劑:硬脂酸鋁、油酸鈣等。
(14)聚矽氧系消泡劑:二甲基聚矽氧油、聚矽氧漿料、聚矽氧乳液、有機改質聚矽氧烷(二甲基聚矽氧烷等 聚有機矽氧烷)、氟聚矽氧油等。
(15)AE劑:樹脂皂、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羥基硬脂酸鈉、硫酸月桂酯、ABS(烷基苯磺酸)、LAS(直鏈烷基苯磺酸)、烷磺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酯或其鹽、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磷酸酯或其鹽、蛋白質材料、烯基磺基琥珀酸、α-烯烴磺酸酯等。
(16)其他界面活性劑:對十八醇或硬脂醇等於分子內具有6~30個碳原子之脂肪族1元醇、松香醇(abietyl alcohol)等於分子內具有6~30個碳原子之脂環式1元醇、十二基硫醇等於分子內具有6~30個碳原子之1元硫醇、壬基苯酚等於分子內具有6~30個碳原子之烷基苯酚、十二基胺等於分子內具有6~30個碳原子之胺、月桂酸或硬脂酸等於分子內具有6~30個碳原子之羧酸加成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環氧烷10莫耳以上而成的聚環氧烷衍生物類;可具有烷基或烷氧基作為取代基,具有碸基且2個苯基進行醚鍵結而成的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鹽類;各種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烷基胺乙酸酯、烷基三甲基氯化銨等各種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各種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各種兩性界面活性劑等。
(17)防水劑:脂肪酸(鹽)、脂肪酸酯、油脂、矽、石蠟、瀝青、蠟等。
(18)防銹劑:亞硝酸鹽、磷酸鹽、氧化鋅等。
(19)龜裂降低劑:聚氧烷基醚類;2-甲基-2,4-戊 二醇等烷二醇類等。
(20)膨脹材料:鈣礬石系、石炭系等。
作為其他水泥添加劑(材料),例如可列舉:水泥濕潤劑、增黏劑、分離降低劑、凝聚劑、乾燥收縮降低劑、強度增進劑、自流平劑、防銹劑、著色劑、防黴劑、高爐渣、飛灰、煤灰、灰渣、殼灰、二氧化矽煙、二氧化矽粉末、石膏等。
<石膏分散劑>
本發明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亦可較佳用於石膏分散劑。於本發明所謂之石膏中,例如除了半水石膏、二水石膏、無水石膏以外,亦含有磷酸石膏、氫氟酸石膏等副產石膏。藉由將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用於石膏分散劑,可較佳地獲得各種石膏成形體。作為石膏成形體,例如可列舉:石膏板、石膏糊料、石膏塊等。
含有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石膏分散劑亦可進而適量含有發泡劑、粉刷灰泥用硬化促進劑、紙漿之水性漿料或溶液等各種添加劑。
作為上述發泡劑,例如可例示鋁、鋅、鎂、矽合金等之粉末,較佳為鋁粉末。
作為上述粉刷灰泥用硬化促進劑,例如可列舉:球磨促進劑(BMA)、氯化鈣、碳酸鈉、硫酸鉀等。
上述紙漿之水性漿料或溶液含有水與紙纖維(紙漿),亦可含有玉米澱粉及/或碳酸鉀。
又,於上述紙漿溶液中亦可任意含有延遲劑,可與上 述促進劑一併使用以配合石膏組成物之硬化時間。
於將含有上述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水硬性材料用添加劑用於含有水泥以外之水硬性材料(石膏等)之水硬性材料組成物之情形時,作為其摻合比例,較佳為以相對於石膏等水硬性材料質量之總量100質量%,作為必需成分之多羧酸系聚合物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成為0.005~5質量%之方式設定。藉由為0.005質量%以上,而於性能方面更充分。又,若超過5質量%,則其效果實質上達到極限,但藉由為5質量%以下,而就經濟性方面而言變得更有利。又,藉由為5質量%以下,可進一步充分抑制硬化時間之延遲。更佳為0.01~3質量%。
由於本發明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由上述構成所組成,故而水硬性材料之分散性能優異,並且作業性或品質之穩定性亦優異。因此,含有該多羧酸系聚合物之混凝土混合劑或石膏分散劑等水硬性材料添加劑於土木、建築領域等中極其有用。
以下,揭示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而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實施例。只要未特別說明,則「%」係指「質量%」。
下述之製造例等所獲得之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平均分子量(Mn)係藉由上述測定條件而測定。 又,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殘留硫醇基量)係利用高效液相層析法(LC)且藉由下述條件進行殘留之3-巰基丙酸之 定量而算出。
<LC測定條件>
使用管柱:資生堂公司製造之Capcell pak AQ型(官能基C18、粒徑3μm、內徑4.6 mm×長度100 mm)
溶離液:使用於水18479.9 g及乙腈380 g之混合溶劑中溶解乙酸鈉三水合物50.7 g及乙酸89.5 g而成之溶離液溶液。
樣品澆灌量:2.0%之溶離液溶液100μL
流速:1.0 mL/min
管柱溫度:40℃
檢測器:日本Waters公司製造之2996光電二極體陣列檢測器(檢測波長230 nm)
分析軟體:日本Waters公司製造之Empower2
製造例1
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凝管(冷凝器)之反應容器中裝入水240.2 g,並升溫至90℃,利用200 ml/min之氮氣進行1小時氮氣置換。其後,將甲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之平均加成莫耳數25)321.8 g、甲基丙烯酸104.7 g、48%氫氧化鈉水溶液12.1 g、3-巰基丙酸11.2 g及水99.9 g之混合溶液(1)用4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並將過硫酸鈉6.5 g及水90.1 g之混合溶液(2)用6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進而,將溫度以90℃維持1小時後,將水113.5 g投入反應容器中,獲得共聚 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600,Mw/Mn為1.42,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5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53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1)」。含有本共聚物(A1)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2
除將上述混合溶液(2)之添加時間設為7小時,並將聚合溫度設為95℃以外,與製造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200,Mw/Mn為1.41,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2)」。含有本共聚物(A2)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3
除將上述混合溶液(2)之添加時間設為7小時,並將聚合溫度設為92℃以外,與製造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300,Mw/Mn為1.42,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3)」。含有本共聚物(A3)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4
除將上述混合溶液(2)之添加時間為7小時以外,與製造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 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000,Mw/Mn為1.40,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4)」。含有本共聚物(A4)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5
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凝管(冷凝器)之反應容器中裝入水223.3 g,並升溫至90℃,利用200 ml/min之氮氣進行1小時氮氣置換。其後,將甲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之平均加成莫耳數25)330.3 g、甲基丙烯酸97.3 g、48%氫氧化鈉水溶液11.3 g、3-巰基丙酸10.6 g及水92.9 g之混合溶液(3)用4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並將過硫酸鈉6.4 g及水83.8 g之混合溶液(4)用7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進而,將溫度以90℃維持1小時後,將水144.2 g投入反應容器中,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200,Mw/Mn為1.41,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5)」。含有本共聚物(A5)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6
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凝管(冷凝器)之反應容器中裝入水264.7 g、3-甲基 -3-丁烯-1-醇之環氧乙烷50莫耳加成物396.4 g、丙烯酸0.7 g,並升溫至90℃,利用500 ml/min之氮氣進行1小時之氮氣置換。其後,將丙烯酸52.9 g及水59.7 g之混合溶液(5)用3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將3-巰基丙酸14.1 g及水85.9 g之混合溶液(6)用3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並將過硫酸銨10.5 g及水115.1 g之混合溶液(7)用5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進而,將溫度以90℃維持1小時,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9000,Mw/Mn為1.31,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9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96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6)」。含有本共聚物(A6)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7
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凝管(冷凝器)之反應容器中裝入水264.7 g、甲基烯丙醇之環氧乙烷50莫耳加成物396.4 g、丙烯酸0.7 g,並升溫至90℃,利用500 ml/min之氮氣進行1小時氮氣置換。其後,將丙烯酸52.9 g及水59.7 g之混合溶液(8)用3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將3-巰基丙酸14.1 g及水85.9 g之混合溶液(9)用3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並將過硫酸銨10.5 g及水115.1 g之混合溶液(10)用5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0℃之反應容器中。進而,將溫度以90℃維持1小時,獲得共聚物 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800,Mw/Mn為1.26,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0.67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71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7)」。含有本共聚物(A7)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製造例8
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滴液漏斗、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凝管(冷凝器)之反應容器中裝入水400.0 g,並升溫至95℃,利用200 ml/min之氮氣進行1小時氮氣置換。其後,將甲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之平均加成莫耳數10)150.9 g、甲基丙烯酸49.1 g、48%氫氧化鈉水溶液3.8 g及水290.0 g之混合溶液(11)用3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5℃之反應容器中,並將過硫酸鈉30.2 g及水76.1 g之混合溶液(12)用4.5小時連續滴加至保持為95℃之反應容器中。進而,將溫度以95℃維持1小時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9300,Mw/Mn為1.76,殘留硫醇基量為0μmol/g。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A8)」。含有本共聚物(A8)之水溶液不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比較製造例1
除將上述混合溶液(2)之添加時間設為5小時以外,與製造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400,Mw/Mn為1.41,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6.3μmol/g(殘留3- 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酸系共聚物為669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B1)」。含有本共聚物(B1)之水溶液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比較製造例2
除將上述混合溶液(2)之添加時間設為5小時,並將聚合溫度設為80℃以外,與製造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700,Mw/Mn為1.39,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20.7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酸系共聚物為2196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B2)」。含有本共聚物(B2)之水溶液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比較製造例3
除將上述混合溶液(2)之添加時間設為7小時,並將聚合溫度設為80℃以外,與製造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而獲得共聚物溶液。所獲得之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900,Mw/Mn為1.41,殘留硫醇基量相對於多羧酸系共聚物為10.6μmol/g(殘留3-巰基丙酸量相對於多羧酸酸系共聚物為1129 ppm)。再者,將該共聚物設為「共聚物(B3)」。含有本共聚物(B3)之水溶液具有源自鏈轉移劑之惡臭。
實施例1~4
將上述製造例所獲得之共聚物(A1)、共聚物(A2)、共聚物(A6)及共聚物(A7)之各者以下述所示之組成加 以混合,作為水泥分散劑,評價剛混練之後及經時之砂漿流動值。將結果示於表1中。
又,作為共聚物(A3)~(A5)、共聚物(A8)及共聚物(B1)~(B3)各水泥分散劑之性能評價亦同樣地以下述條件進行,結果,初期之流動值、30分鐘後、60分鐘後之流動值均與共聚物(A1)及(A2)大致相等。
<水泥分散性之評價>
砂漿試驗係於溫度20℃±1℃、相對濕度60%±10%之環境下進行。
砂漿組成係設為C/S/W=942 g/405 g/143 g。其中,C:二氧化矽煙水泥(Ube-Mitsubishi Cement公司製造)
S:千葉縣君津產山砂
W:本發明之共聚物及消泡劑之水溶液。
作為W,量取表1所示之添加量之聚合物水溶液,將消泡劑MA-404(Pozzolith Bussan製造)直接相對於聚合物固形物成分添加10質量%,進而添加水並設為特定量,製成充分均勻之溶液。表1中,聚合物之添加量係以聚合物固形物成分相對於水泥質量之質量%表示。
將不鏽鋼製攪拌器(攪拌葉片)安裝於霍巴特(Hobart)型砂漿混合機(型號N-50,Hobart公司製造),並投入C,以1速混練20秒鐘。進而,一面以1速進行混練一面花5秒鐘投入W。於投入W後混練75秒鐘,之後一面以1速進 行混練一面用20秒鐘投入S,進而混練70秒鐘。其後,停止混合機,進行20秒鐘砂漿刮落,進而以1速進行120秒鐘混練,製成砂漿。
將砂漿自混練容器移至聚乙烯製1 L容器中,利用刮勺攪拌10次後,立刻將一半量裝入放置於流度台(flow table)(記載於JIS R5201-1997中)之流度錐(flow cone)(記載於JIS R5201-1997中)並利用搗棒搗15次,進而,裝入砂漿直至流度錐被填平為止並利用搗棒搗15次,最後補充不足部分,使流度錐之表面平整。其後,立刻垂直提拉流度錐,於距流度台高度15 cm處保持流度錐30秒鐘。保持流度錐後,靜置150秒鐘,測定兩處擴散之砂漿之直徑(最長之部分之直徑(長徑)及相對於上述長徑呈90度之部分之直徑),將其平均值設為初期流動值。將剛製備砂漿之後(初期)、30分鐘及60分鐘時之流動值示於表1中。再者,流動值之數值越大則分散性能越優異。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水硬性材料添加用多羧酸系共聚物及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由於水硬性材料之分散性能優異,並且作業性 優異,品質之穩定性亦優異,故而可用於各種用途。

Claims (16)

  1. 一種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係用於水硬性材料添加劑之多羧酸系聚合物,其特徵在於:該聚合物具有(聚)伸烷基二醇鏈,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3萬(含)以下,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為2.4μmol/g(含)以下,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為源自硫醇系鏈轉移劑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包含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的單體成分而獲得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包含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的單體成分而獲得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係聚合包含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與不飽和羧酸系單體的單體成分而獲得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具有(聚)氧伸烷基之不飽和單體為下述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 (通式(1)中,R1 、R2 及R3 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4 表示氫原子或碳數為1~20之烴基;Ra 相同或不同,表示碳數為2~18之伸烷基;m表示以Ra O表示之氧伸烷基的平均加成莫耳數,為1~300之數;X表示碳數為1~5之2價伸烷基、或表示-CO-鍵,或者於R1 R3 C=CR2 -表示之基為乙烯基之情形時,表示鍵結於X之碳原子與氧原子直接鍵結;即,X表示碳數為1~5之2價伸烷基、-CO-鍵、或直接鍵結(於R1 R3 C=CR2 -表示之基為乙烯基之情形時)中的任一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不飽和羧酸系單體為不飽和單羧酸系單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萬(含)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中之硫醇系鏈轉移劑為250ppm(含)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為(聚)伸烷基二醇酯系單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為不飽和醇 (聚)伸烷基二醇加成物。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為0.95μmol/g(含)以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為0.5μmol/g(含)以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為0.25μmol/g(含)以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其中,該聚合物中之硫醇基量為0.05μmol/g(含)以下。
  15. 一種水硬性材料添加劑,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用多羧酸系聚合物。
  16. 一種水硬性材料,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水硬性材料添加劑。
TW101133222A 2011-09-12 2012-09-12 Polycarboxylic acid based polymers for hydraulic materials TWI508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8062 2011-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605A TW201311605A (zh) 2013-03-16
TWI508930B true TWI508930B (zh) 2015-11-21

Family

ID=4788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222A TWI508930B (zh) 2011-09-12 2012-09-12 Polycarboxylic acid based polymers for hydraulic material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43240A1 (zh)
JP (1) JP5715260B2 (zh)
KR (1) KR101899627B1 (zh)
TW (1) TWI508930B (zh)
WO (1) WO20130390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57135A (ja) * 2015-09-17 2017-03-23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水硬性組成物用分散剤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水硬性組成物
KR101707572B1 (ko) * 2015-09-25 2017-02-27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시멘트 혼화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콘크리트 조성물
JP6738623B2 (ja) * 2016-03-16 2020-08-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共重合体組成物の保管方法および共重合体組成物
FR3069546B1 (fr) 2017-07-28 2020-09-25 Coatex Sas Composition polymerique aqueuse et copolymere
KR101969328B1 (ko) * 2017-10-12 2019-04-17 동남기업 주식회사 저분체 고유동성 콘크리트용 혼화제 조성물
JP7273558B2 (ja) 2018-03-23 2023-05-15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水硬性組成物用分散剤
JP7046397B2 (ja) * 2018-11-13 2022-04-04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及び水硬性組成物
CN111978697B (zh) * 2020-08-24 2022-08-23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改性磷石膏填充的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40199B (zh) * 2021-02-08 2022-08-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保水内养护抗裂型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6084B (zh) * 2021-04-22 2022-05-27 福建省富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改性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642A (zh) * 2000-08-11 2002-04-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水泥分散剂及使用它的水泥组合物
JP2009242197A (ja) * 2008-03-31 2009-10-22 Nippon Paper Chemicals Co Ltd セメント分散剤、コンクリート混和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6757A (ja) * 1988-03-04 1989-09-11 Takemoto Oil & Fat Co Ltd セメント用分散剤
TWI268914B (en) * 2003-05-09 2006-12-2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olycarboxylic acid concrete admixture
DE10337975A1 (de) * 2003-08-19 2005-04-07 Construction Research & Technology Gmbh Statistische Kammpolymer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FR2877670B1 (fr) * 2004-11-09 2007-02-02 Arkema Sa Dispersants acryliques hydrosolubles obtenus par polymerisation radicalaire controlee
IN2006KO00962A (zh) * 2005-09-22 2007-07-06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642A (zh) * 2000-08-11 2002-04-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水泥分散剂及使用它的水泥组合物
JP2009242197A (ja) * 2008-03-31 2009-10-22 Nippon Paper Chemicals Co Ltd セメント分散剤、コンクリート混和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67060A (ko) 2014-06-03
JPWO2013039044A1 (ja) 2015-03-26
US20140343240A1 (en) 2014-11-20
WO2013039044A1 (ja) 2013-03-21
JP5715260B2 (ja) 2015-05-07
TW201311605A (zh) 2013-03-16
KR101899627B1 (ko) 2018-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8930B (zh) Polycarboxylic acid based polymers for hydraulic materials
JP3683176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4531044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セメント組成物及びその施工方法、並びに、セメント硬化物の製造方法
JP2004519406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06522734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6012139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08133176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
JP4410438B2 (ja) セメント分散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メント組成物
JP5584638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5909359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用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当該共重合体を含むセメント混和剤
JP4947856B2 (ja) セメント分散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メント組成物
JP5707165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これを含む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18111620A (ja) セメント用添加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5561997B2 (ja) セメント硬化促進剤組成物
JP2015074666A (ja) (ポリ)アルキレングリコール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用途
JP2005330129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
JP4877691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の施工方法
JP2008105867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
JP6715599B2 (ja) セメント分散性向上助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04182583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
JP6537860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3819271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47962B2 (ja) セメント用添加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16145126A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セメント組成物
JP6109240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