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5789B - Open type zipper connection tool - Google Patents

Open type zipper connection too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5789B
TWI505789B TW103134742A TW103134742A TWI505789B TW I505789 B TWI505789 B TW I505789B TW 103134742 A TW103134742 A TW 103134742A TW 103134742 A TW103134742 A TW 103134742A TW I505789 B TWI505789 B TW I5057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ement
engaging
insertion hole
elastic body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4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8992A (zh
Inventor
Tetsuo Sakuma
Original Assignee
Tetsuo Sakum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tsuo Sakuma filed Critical Tetsuo Sakuma
Publication of TW20152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5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57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Description

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
該發明有關用以使如下操作變得可靠且簡便之連結用具的結構,該操作是用以將在敞開型拉鍊的較長方向之其中一方的端側所具有的下止構件彼此予以連結的操作。
作為這種用於夾克衫(blouson)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公知有本案申請人所開發之有關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的發明(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
其中,使用在該專利文獻1中所賦予的符號來說明有關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前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係在配置於其中一方的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端部的下止構件10上設置有插入部12、卡合突起部14、沿縱帶2的厚度方向移位的卡止部15、以及操作該卡止部15的操作部16,在配置於另一方的縱帶3的較長方向的端部的下止構件11上,在插入孔28內形成可以與前述卡合 突起部14卡合的卡合溝31,進而設置有具備保持架部27之箱體部26,該保持架部具有能夠與前述卡止部15卡合的凹部41。
使用專利文獻2的圖3所示的符號說明該專利文獻2的圖3所示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前述專利文獻2的圖3所示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係構成為:將穿設有圓形孔的板彈簧2以與沿著縱帶的寬度方向的表面平行的方式設置於箱體內部,在插入到該箱體內部的插入部3設置能夠與板彈簧的圓形孔卡合的圓形突起4,一邊用右手握持開放側縱帶的插入部3的基部,一邊用手指來操作設置於箱體的桿6,由此使板彈簧2移位,從而能夠進行插入部3與箱體的連結及其解除。
另一方面,如專利文獻3所示,也公知有其他人開發出的滑動型拉鍊用開啟工具。使用在前述專利文獻3中標注的符號來說明有關該滑動型拉鍊用開啟工具。前述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係構成為:在配置於其中一方的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的下止構件上設有箱體部1,透過軸棒8將鎖定構件5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裝配於該箱體部1,該鎖定構件5在末端具有鉤爪6,並且通常時以鉤爪6與箱體1的插入孔4的內表面抵接的方式來被彈推,在配置於另一方的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的下止構件上設有具有鉤爪11的卡合部10。並且,前述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 之連結用具,係構成為:以使卡合部10插入到箱體部1的插入孔4的方式,上提鎖定構件5的末端,使鎖定構件5的鉤爪6與插入部10的鉤爪11卡合,以將卡合部10從插入孔4強力地拉出的方式,使鎖定構件5以旋轉軸8為中心旋轉,而使鉤爪6遠離插入部10的鉤爪11,從而將兩者的卡合解除。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0572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公開技報編號第2012-502257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表平2-502886號專利公報
在此,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的結構中,由於卡止部是與卡合突起部分開地設置的結構,因此具有卡合突起部的下止構件的結構複雜。而且,在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1中,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係以使卡止部從介隔著連結部與基部連結的可動部的端部伸出的方式而形成了卡止部,因此,認為存在以下不良情況:連結基部與可動部的連結部相對較薄,因此強度不高,會由於來自外部的力的附加和時效劣化等而破損。進而,在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1中,敞 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係在另一方之下止構件中也需要收納用於將卡合突起部保持在箱體的插入孔內的擺動構件,認為存在有另一方之下止構件的構成零件的數量增加之不良情況。另外,在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2中,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構成為卡止部與可動部通過齒輪齒嚙合,以按壓或分離可動部的方式而使卡止部可動,但是認為在這樣的卡止部的結構中存在容易發生故障之不良情況。
另外,由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乃是在箱體的插入孔內配置板彈簧且包括用於操作該板彈簧的桿的結構,因此認為存在具有箱體部的下止構件的結構複雜化之不良情況。進而,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為了進行結構卡止部與箱體部內的卡止槽的卡合及其解除,而需要操作桿,因此認為還存在如下不良情況:作為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整體的操作變得煩雜,手不方便的人難以使用。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滑動型拉鍊用開啟工具為如下結構:以使軸棒貫穿箱體的方式而軸支承鎖定構件成可以擺動,把用以使鎖定構件可動的彈性體收納在箱體內,因此具有零件的數量增多並且結構也變得複雜之不便。另外,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滑動型拉鍊用開啟工具由於用於將鎖定構件軸支承於箱體的軸棒細且強度不高,因此存在由於來自外部的力的附加和 時效劣化等而容易破損的不良情況。進而,在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滑動型拉鍊用開啟工具中,如專利文獻3的圖1、圖4、圖8的單點鍊線所示,卡合部構成為從在滑塊的移動方向上開口的插入孔插入並拔出,與本案申請人的一系列的發明相比,向箱體部的插入方向不同。因此,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滑動型拉鍊用開啟工具不會成為構思本案發明時的動機。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能夠將卡合突起部和用於卡止卡合突起部的卡止部統一,實現雙方的下止構件的結構的簡化和構成零件的數量的削減,能夠提高雙方的下止構件的強度,並且簡易且可靠地進行下止構件彼此的連結及其解除和滑塊的上提操作。
請求項1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構成為具有:第1構件,係配置於第1縱帶之較長方向端部之其中一方,具有向滑塊的插入部;以及第2構件,係配置於第2縱帶之較長方向端部之其中一方,具有插入孔在前述第1構件側開口的箱體部;其特徵為:前述第1構件具有卡合構件,該卡合構件由以下部分構成:基體側構件,具備向前述第2構件側延伸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內的第1插入部以及設置於前述縱帶的厚度方向側的第1彈性體收納部; 蓋側構件,組裝於前述基體側構件,具備向前述第2構件側延伸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內的第2插入部、形成於該第2插入部的第1卡合部、以及通過與前述第1彈性體收納部組合而形成彈性體收納空間的第2彈性體收納部;以及彈性體,收納於前述彈性體收納空間內,對前述基體側構件和前述蓋側構件向遠離的方向施力;前述第1卡合部構成為:利用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彈性體,使得從前述基部側構件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外表面到前述蓋側構件的與基體側構件相反側的外表面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相對地減小,前述第1卡合部的位置移位;前述第2構件的箱體部在前述插入孔內具有能夠與前述蓋側構件的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前述插入孔具有能夠使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從預定方向插入直至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的深度,並且具有這樣的內部空間:能夠在上提前述滑塊時,使前述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的重合點為旋轉中心在與前述滑塊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內旋轉;前述第1卡合部和前述第2卡合部設定在這樣的位置:在該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的時刻,成為能夠上提前述滑塊的狀態。
在請求項2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前述第1構件構成為:通過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彈性體,使前述卡合構件在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 方向的尺寸相對地減小,前述第1卡合部的位置移位,前述第2構件的箱體部構成為:利用向抵抗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卡合構件,使前述第1卡合部移位,從而能夠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在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並使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時,通過使前述第1卡合部朝向前述第2卡合部沿著與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相同的方向移位,使得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卡合,利用使前述第1卡合部以遠離前述第2卡合部的方式向抵抗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的方向移位,將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的卡合解除,並且,前述第1卡合部和前述第2卡合部設定在這樣的位置:在該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的時刻,成為能夠上提前述滑塊的狀態。
在請求項3所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前述第1構件構成為:通過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彈性體,使前述卡合構件在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相對地減小,前述第1卡合部的位置移位,前述第2構件的箱體部構成為:利用向抵抗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卡合構件,使前述第1卡合部移位,從而能夠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在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並使前述第 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時,通過使前述第1卡合部朝向前述第2卡合部沿著與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移位,使得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卡合,利用使前述第1卡合部以遠離前述第2卡合部的方式向抵抗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移位,將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的卡合解除,並且,前述第1卡合部和前述第2卡合部設定在這樣的位置:在該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的時刻,成為能夠上提前述滑塊的狀態。
這裡,「彈性體」例如是螺旋彈簧或橡膠構件。組裝有「卡合構件」中的「蓋側構件」的第2插入部以外的部位特別是具有第2彈性體收納部的部位和「基體側構件」的第1插入部以外的部位的部分作為操作部發揮功能。所謂「從預定方向」例如是指從相對於第2縱帶的寬度方向成為斜下方的方向,例如作為斜下方的傾斜角度大約為7度。例如透過手等握持或按壓基部側構件和蓋側構件雙方的操作,來進行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彈性體的動作。在這裡,所謂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包括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卡合的情況、以及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不卡合而沿縱帶的厚度方向重疊的情況兩種。
由此,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以外的部位,成為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比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小的狀態,使卡合構件 的第1插入部與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箱體部的插入孔中,保持該狀態,使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前進到該插入孔的裡側,在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時,停止卡合構件的插入部以外的部位的握持,由此,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恢復到與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著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第1卡合部朝向第2卡合部移位,卡合構件的第1插入部與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和插入孔的內側面抵接,並且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卡合。然而,透過僅卡合構件的握持及其解除這樣的操作的方式,以能夠上提滑塊的狀態將第1構件和第2構件連結。並且,為了從第2構件的箱體部的插入孔取下第1構件的卡合構件,以僅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的方式,使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再次比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著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小,第1卡合部向遠離第2卡合部的方向移位,從而解除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的卡合,因此,只進行在握持著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的狀態下從箱體部的插入孔拔出卡合構件的動作即可。另一方面,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以外的部位,成為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比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著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小的狀態,使卡合構件的第1插入部與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箱體部的插入孔中,保持該狀態使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前進到該插入孔的裡側,在第1卡合部與第 2卡合部重合時,繼續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以外的部位,即使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不連結,第1構件和第2構件也處於能夠上提滑塊的狀態。
另外,第1構件由基體側構件、蓋側構件和彈性體這樣的3個構件構成卡合構件,並進一步在蓋側構件形成第1卡合部,由此能夠使第1構件的結構簡化,構成第1構件的零件的數量也減少。第2構件只在箱體部的插入孔內形成第2卡合部,不需要另外安裝用於與第1卡合部卡合的構件,因此第2構件的結構簡化,構成第2構件的零件的數量也減少。並且,經由使第1構件和第2構件的結構簡化,還能夠使第1構件和第2構件的厚度較厚,來進行提高第1構件和第2構件的強度等的設計。
在請求項4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前述基體側構件的第1彈性體收納部是沿前述縱帶的厚度方向呈圓環狀突出的形狀,前述蓋側構件的第2彈性體收納部是收納前述環狀突出部的有底的圓孔的形狀。
由此,呈圓環狀突出的形狀的第1彈性體收納部的全部或一部分插入到有底的圓孔形狀的第2彈性體收納部,成為由活塞和有底的缸筒構成的缸的方式,因此,利用收納於彈性體收納空間內的彈性體的伸縮,使蓋側構件與基體側構件相對地遠離和接近,該彈性體收納空間由第1彈性體收納部和第2彈性體收納部形 成。然而,能夠使形成於蓋側構件的第2插入部的第1卡合部移位。
在請求項5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前述蓋側構件的第1卡合部和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內的第2卡合部,係其中一方是圓柱部,另一方是能夠裝配前述圓柱部的圓孔部。
由此,經由圓柱部與圓孔部卡合,使得第1構件和第2構件容易以圓柱部與圓孔部的卡合點為中心相對地旋轉。
在請求項6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在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的開口端的第2縱帶的厚度方向上,在與前述第2卡合部的相反側設有第1卡止部,前述第1卡止部的第2卡合部側的面與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的內側面為同一平面,在構成前述卡合構件的基體側構件的比第1插入部靠基板側的位置,設有能夠與前述第1卡止部卡合的第2卡止部,在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時,該第1卡止部與第2卡止部卡合。
由此,以箱體部的第1卡止部與卡合構件的基體側構件的第2卡止部卡合的方式,來確保基體側構件中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表面與第1卡止部的側面和插入孔的與第2卡合部相反側的內側側面抵接的狀態。然而,在卡合構件使厚度方向的尺寸恢復時,基體側構件中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表面和第1卡止部的側面或 插入孔的與第2卡合部相反側的內側側面的抵接面成為作用點,能夠使第1卡合部朝向與第2卡合部卡合的方向可靠地移位。
在請求項7記載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在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的開口端中,在第2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設有引導用突起部,前述引導用突起部包括與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在第2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的內表面相連的面。
由此,在使卡合構件的第1插入部與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箱體部的插入孔中時,將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的末端載置(臨時放置)於在箱體部的插入孔的開口端設置的引導用突起部的面上,以使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朝向箱體部的插入孔的裡側進一步移動的操作的方式,將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引導到插入孔的第2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的內表面,因此,能夠朝向箱體部的插入孔的裡側順暢地插入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
如上所述,根據請求項1到請求項7記載的發明,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以外的部位,成為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比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小的狀態,使卡合構件的第1插入部與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箱體部的插入孔中,保 持該狀態,使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前進到該插入孔的裡側,在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時,停止卡合構件的插入部以外的部位的握持,由此,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恢復到與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著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第1卡合部朝向第2卡合部移位,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卡合。僅以這樣的動作,將第1構件與第2構件以能夠上提滑塊的狀態連結。並且,為了從第2構件的箱體部的插入孔取下第1構件的卡合構件,以僅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的方式,使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再次比箱體部的插入孔的沿著縱帶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小,第1卡合部向遠離第2卡合部的方向移位,從而解除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的卡合,因此,只進行在握持著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的狀態下從箱體部的插入孔拔出卡合構件的動作即可。因此,能夠簡便且可靠地進行第1構件與第2構件的連結及其解除的作業。
另外,根據請求項1到請求項7記載的發明,第1構件由基體側構件、蓋側構件和彈性體這3個零件構成卡合構件,並進一步在蓋側構件形成第1卡合部,由此,能夠使結構簡化,還能夠削減構成這樣的第1構件的零件的數量。進而,第2構件只在箱體部的插入孔內形成第2卡合部,不需要另外安裝用於與第1卡合部卡合的零件,因此,能夠使結構簡化,還能夠削減 構成這樣的第2構件的零件的數量。並且,經由使第1構件和第2構件的結構簡化,還能夠容易地進行使第1構件和第2構件的強度提高的設計。並且,即使彈性體破損也容易進行更換,因此作為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整體能夠長期使用。
特別是根據請求項4記載的發明,呈圓環狀突出的形狀的第1彈性體收納部的全部或一部分插入到有底的圓孔形狀的第2彈性體收納部,成為缸的構成,因此,藉由收納於彈性體收納空間內的彈性體的伸縮,使蓋側構件與基體側構件相對地遠離和接近,由此能夠使形成于蓋側構件的第2插入部的第1卡合部移位,該彈性體收納空間由第1彈性體收納部和第2彈性體收納部形成。因此,僅以握持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特別是形成有第1、第2彈性體收納部的部位的中心,或停止該握持的方式,就能夠使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成為卡合狀態或解除其卡合狀態。另外,以使構成第1彈性體收納部的圓環狀的突出部的厚度為所需要的尺寸,或使構成第2彈性體收納部的圓孔部的周緣的厚度為所需要的尺寸的方式,來確保第1彈性體收納部和第2彈性體收納部的強度,進而確保第1構件和第2構件的整體強度。
特別根據請求項5記載的發明,經由圓柱部與圓孔部卡合,使第1構件和第2構件容易以圓柱部和圓孔部的卡合點為中心而相對地旋轉,因此,在上提滑 塊時,能夠使第1構件順暢地向第2構件側旋轉。
特別根據請求項6記載的發明,以箱體部的第1卡止部與卡合構件的基體側構件的第2卡止部卡合的方式,來確保基體側構件中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表面與第1卡止部的側面和插入孔的與第2卡合部相反側的內側側面抵接的狀態。因此,在卡合構件使厚度方向的尺寸恢復時,基體側構件中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表面和第1卡止部的側面或插入孔的與第2卡合部相反側的內側側面的抵接面成為作用點,能夠使第1卡合部朝向與第2卡合部卡合的方向可靠地移位。然而,例如在基體側構件中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表面和插入孔的與第2卡合部相反側的內側側面之間存在間隙,在卡合構件使厚度方向的尺寸恢復時,不能使第1卡合部朝向與第2卡合部卡合的方向適當地移位,能夠防止產生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的卡合不良。
特別根據請求項7記載的發明,在使卡合構件的第1插入部與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箱體部的插入孔中時,將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的末端載置於在箱體部的插入孔的開口端設置的引導用突起部的面上,以使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朝向箱體部的插入孔的裡側進一步移動的操作的方式,能夠將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引導到插入孔的第2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的內表面。因此,能夠朝向箱體部的插入孔的裡側順暢地插入卡合構件的插入部的組裝體。
1‧‧‧敞開型拉鍊
2‧‧‧縱帶(第1縱帶)
3‧‧‧縱帶(第2縱帶)
4‧‧‧元件
4a‧‧‧第1元件
4b‧‧‧第1元件
7‧‧‧滑塊
10‧‧‧下止構件(第1構件)
11‧‧‧下止構件(第2構件)
12‧‧‧插入部
13‧‧‧卡合構件
14‧‧‧基體側構件
141‧‧‧基板
142‧‧‧收納部(第1彈性體收納部)
143‧‧‧插入部(第1插入部)
144‧‧‧肋(第2卡止部)
145‧‧‧卡止用凹陷部(第2卡止部)
15‧‧‧蓋側構件
152‧‧‧收納部
153‧‧‧插入部(第2插入部)
154‧‧‧圓柱部(第1卡合部)
155‧‧‧圓孔部(第1卡合部)
16‧‧‧彈性體
17‧‧‧插入部
18‧‧‧箱體部
181‧‧‧卡止用突部(第1卡止部)
182‧‧‧引導用突起部
20‧‧‧插入孔
20a‧‧‧內側側面
20b‧‧‧內側下表面
20e‧‧‧最深部內側面
201‧‧‧圓孔部(第2卡合部)
202‧‧‧擴張空間
203‧‧‧圓柱部(第2卡合部)
〔圖1〕圖1(a)是表示用於該發明的實施例1的打開分離狀態的敞開型拉鍊中其中一方的縱帶的構成的俯視圖;圖1(b)是表示用於該發明的實施例1的打開分離狀態的敞開型拉鍊中另一方的縱帶的構成的俯視圖。
〔圖2〕圖2是用於對敞開型拉鍊的圖中的左側的下止構件所具有的基體側構件的構成進行說明的圖;圖2(a)是基體側構件的正視圖;圖2(b)是從下方觀察圖2(a)所示的基體側構件的仰視圖;圖2(c)是圖2(a)的I-I線剖視圖;圖2(d)是從側方觀察圖2(a)所示的基體側構件的側視圖。
〔圖3〕圖3是用於對敞開型拉鍊的圖中的左側的下止構件所具有的蓋側構件進行說明的圖;圖3(a)是蓋側構件的正視圖;圖3(b)是從下方觀察圖3(a)所示的蓋側構件的仰視圖;圖3(c)是圖3(a)的II-II線剖視圖。
〔圖4〕圖4是用於對組合基體側構件與蓋側構件而成的組裝體進行說明的圖;圖4(a)是表示介於基體側構件與蓋側構件之間的彈性體的彈力發揮作用的狀態的剖視圖;圖4(b)是表示彈性體收縮且卡合構件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減小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5〕圖5是用於對敞開型拉鍊的圖中的右側的下止構件所具有的箱體部的構成進行說明的圖;圖5(a)是箱體部的正視圖;圖5(b)是圖5(a)的III-III線剖視圖;圖5(c)是從側方觀察圖5(a)所示的箱體部的側視圖。
〔圖6〕圖6是用於表示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的作用的圖;圖6(a)和圖6(b)是表示使卡合構件沿傾斜面α插入到箱體構件的插入孔中,圓柱部沒有與圓孔部卡合且卡合構件沒有旋轉的狀態的圖;圖6(c)和圖6(d)是表示第1構件的圓柱部與圓孔部卡合並且進一步上提拉鍊的滑塊而使卡合構件在箱體部的插入孔內旋轉的狀態的圖。
〔圖7〕圖7是用於對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的實施例2進行說明的圖;圖7(a)和圖7(b)是表示在卡合構件設置了圓孔部的構成的正視圖和圖7(a)的IV-IV線剖視圖;圖7(c)和圖7(d)是表示在箱體部的插入孔內設置了圓柱部的構成的正視圖和圖7(c)的V-V線剖視圖。
〔圖8〕圖8是用於對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的實施例3進行說明的圖;圖8(a)是表示組合基體側構件與蓋側構件而成的組裝體的正視圖;圖8(b)是從下方觀察圖8(a)所示的組裝體的仰視圖;圖8(c)是表示手指鉤住手指鉤掛部而從箱體部的插入孔拉出組裝體的工序的說明圖。
以下、有關該發明之實施方式,一邊參閱圖面一邊說明之。
實施例1
在圖1至圖6中表示了該發明的實施例1。使用了該發明的敞開型拉鍊(也稱為敞開型滑動拉鍊。)1具有:一對縱帶2、3;多個元件4,沿該縱帶2、3彼此對置的內側邊緣安裝成1列狀;上部固定構件5、6,在沿著縱帶2、3的較長方向的方向中的一側安裝於比最端側的元件4更靠端側的位置;以及公知結構的滑塊7,用於使縱帶2的元件4與縱帶3的元件4嚙合或打開。
其中,縱帶2、3例如是將聚酯製的帶等用作材料的大致長方形的帶狀物,在該實施例中,用於縫上元件4的線繩在該縱帶2、3的較短方向的一端以沿該縱帶2、3的較長方向延伸的方式縫上。
元件4在該實施例中是具有大致T字形狀的嚙合部分的例如金屬製或塑膠製的元件,並且相對於縱帶2、3的線繩以預定的寬度且以等間隔的方式精密且牢固地縫上。當然,元件4的嚙合部分的形狀不限於前述的大致T字形狀。
上部固定構件5、6用於使滑塊7的運動在 縱帶2、3的較長方向的上端側停止。
如圖6所示,滑塊7基本上利用主體7a和把手7b所構成。關於該滑塊7,利用握持把手7b並向上部固定構件5、6側上提的方式,使縱帶2的元件4或下述的下止構件10的第1元件4a與縱帶3的元件4或下述的最靠下止構件11側的第1元件4b嚙合,經由握持把手7b以遠離上部固定構件5、6的方式下拉,用來解除這些元件4、4a、4b的嚙合。並且,滑塊7的主體7a雖然沒有圖示,但是構成為具有板狀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以及在主體的上部固定構件5、6側連結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的柱部。進而,滑塊7的主體7a構成為具有在側方(與雙方的縱帶2、3相對的側)開口的槽部。
並且,關於縱帶2、3,下止構件10或下止構件11安裝於縱帶2、3的沿著較長方向的方向上的與上部固定構件5、6側相反側的端部。
如圖1(a)所示,下止構件10是以插入部12和卡合構件13所構成的緣故,插入部12和卡合構件13中的下述的基體側構件14形成於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端部。
插入部12形成為厚度相對較薄的板形形狀,以便能夠插入到形成於滑塊7的主體7a的槽部中。並且,插入部12的側緣到朝向卡合構件13側的中途沿著縱帶2的較長方向延伸,但從該中途起形成為向縱帶2的不具有元件4的一側的側面側彎曲的形狀,在組合 下止構件10和下止構件11時,能夠避免該插入部12與下止構件11的滑塊接納部17等相互干涉。
另外,在該實施例中,插入部12在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與下側端部相反的一側形成有元件4a(以下稱為第1元件)。該第1元件4a的形狀也可以是特殊的形狀,以便容易與下述的縱帶3的第1元件4b適當嚙合。
如圖2至圖4所示,卡合構件13由基體側構件14、蓋側構件15以及彈性體16之3個構件所構成。
如圖2所示,基體側構件14例如由以下部分構成:與插入部12一體形成的平板狀的基板141、基板141之沿縱帶2的厚度方向呈圓環狀突出的收納部142、以及插入部143,該插入部從基板141的下止構件11側的端部附近部位沿縱帶2的厚度方向隆起後朝向下止構件11側延伸。如圖2(c)所示,基板141、收納部142和插入部143一體成形。
如圖2(b)和圖2(c)所示,基板141的厚度比插入部12的厚度大的緣故,具有所需要的尺寸,從而確保了強度。另外,在該實施例中,為了確保形成收納部142的部位等,如圖2(a)所示,基板141之沿著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最大寬度,比插入部143之沿著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寬度大。如圖2(a)所示,基體側構件14為由基板141和插入部143構成的突出形狀,下 述的蓋側構件15也如圖3(a)所示為突出形狀,從而避免了蓋側構件15在蓋住基體側構件14的狀態下旋轉。
收納部142乃是用以與下述的蓋側構件15的收納部152一起形成收納彈性體16的收納空間S(圖4所示。)。在該實施例中,如圖2(a)所示,收納部142的中心P1位於比縱帶2的不具有元件4的一側的側緣略靠內側的位置,但是並非限定於此。只要是這樣的位置即可:在組裝蓋側構件15的收納部152,對卡合構件13以其厚度方向的尺寸減小的方式進行握持時,蓋側構件15與基體側構件14能夠沒有晃動地在垂直地接近和遠離的方向上相對移動。另外,構成收納部142的圓環狀的突出部的厚度具有所需要的尺寸,從而確保了強度,並且收納部142的外徑尺寸也具有所需要的尺寸,從而確保了強度。
在該實施例中,如圖2(a)所示,插入部143在通過收納部142的中心P1沿縱帶2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軸線L1上延伸的緣故,從側方觀察均為相同的寬度,亦即,上側緣線與下側緣線平行,以該軸線L1為基準線構成為大致對稱形狀。並且,如圖2(c)所示,關於插入部143,隆起的部位和末端側的部位都具有所需要的厚度,從而確保了強度。另一方面,關於插入部143之從基板141隆起的部位中的收納部142側,在收納部142與蓋側構件15的收納部152組合時,為了不妨 礙收納部142與收納部152的組合,如圖2(a)至圖2(c)所示,而切口為弧狀。
如圖2(a)所示,插入部143的末端邊緣以點P2為中心點,膨脹成以插入部14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為直徑的正圓的半圓的圓弧狀。亦即,關於該插入部143的末端部,沿著通過插入部143的點P2的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尺寸(插入部14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為沿著通過插入部143的點P2的軸線L1的尺寸的2倍。並且,插入部143的末端在該實施例中不僅比插入部12的側端突出,而且比元件4、4a突出。當然,插入部143末端邊緣不限定為前述圓弧狀,雖然沒有圖示,但是也可以是直線狀而使末端部分為具有90度角的四邊形形狀。
並且,基體側構件14通過使肋144從基板141向下止構件11側伸出,而在肋144與插入部143之間形成有卡止用凹陷部145。該卡止用凹陷部145能夠與下止構件11的箱體部18之下述的卡止用突部181卡合。
如圖1所示,蓋側構件15的外形形狀比基體側構件14的外形形狀大,且作為覆蓋基體側構件14整體的上蓋發揮功能。並且,如圖3所示,蓋側構件15由以下部分構成:用於確保強度的厚壁部151、在厚壁部151中沿基板141的縱帶2的厚度方向凹陷的有底的圓孔狀的收納部152、以及從厚壁部151的下止構件11 側端朝向該下止構件11側延伸的插入部153。如圖3(c)所示,具備收納部152的厚壁部151與插入部153一體成形。
蓋側構件15的收納部152的內徑尺寸比基體側構件14的收納部142的外徑尺寸略大。由此,基體側構件14的收納部142的全部或大部分能夠收納在蓋側構件15的收納部152內。收納部142在收納於收納部152的狀態下,能夠在其外周面與收納部152的內周面輕微滑動接觸的同時沿著收納部142、152的軸向移動。如圖3(c)所示,收納部152的圓孔的開口周緣部位和孔底部位元具有所需要的壁厚,從而確保了強度。並且,如圖3(c)所示,厚壁部151為了與基體側構件14的基板141的端部卡合而具有周緣突部151a,該周緣突部151a比收納部152的開口端向基體側構件14側伸出。雖然沒有圖示,但是也可以在周緣突部151a和基板141上設置鉤掛機構等,用於避免基體側構件14與蓋側構件15暫時脫離。
如圖3(b)和圖3(c)所示,插入部153從厚壁部151的比外表面靠基體側構件14側的部分呈直線狀延伸,故呈直線狀延伸的部位從側方觀察均為相同的寬度,亦即,上側緣線與下側緣線平行。由此,關於插入部153,在厚壁部151與該插入部153的邊界形成有階梯差。如圖3(a)所示,插入部153的末端邊緣以點P3為中心,膨脹成以插入部15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為 直徑的正圓的半圓的圓弧狀。亦即,該插入部153末端部的沿著通過點P3的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尺寸(插入部15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為插入部153的沿著通過點P的縱帶2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的2倍。並且,插入部153的外形形狀比插入部143的外形形狀略大,截面被切口成大致倒U字狀,以便能夠收納插入部143的全部或插入部153側的一部分(圖4中是插入部143的一部分),並且能夠使插入部153的插入部143側的表面與插入部143的插入部153側的表面抵接。亦即,如圖3(c)所示,插入部153的切口具有:與插入部143的向下止構件11側延伸的部位的插入部153側的外表面大致相同形狀的內表面153a、以及從該內表面153a的周緣向插入部143側延伸的周緣部153b。並且,雖然沒有圖示,但是也可以在插入部153的周緣部153b和插入部143設置鉤掛機構等,用於避免基體側構件14與蓋側構件15暫時脫離。
如圖3所示,在插入部153的向下止構件11側延伸的部位中的與基體側構件14相反側的面,作為用於在插入孔20內與下止構件11的箱體部18卡合的卡合部而具有圓柱部154。如圖3(c)所示,該圓柱部154與插入部153一體形成。如圖3(a)所示,圓柱部154的圓的中心點還是點P3,進而,在蓋側構件15與基體側構件14組合時,從縱帶2的厚度方向觀察配置成與插入部143的中心點P2重合,但是對於其他的配置,於下 述中進行說明。
彈性體16收納於由收納部142和收納部152形成的收納空間S內,用於對基體側構件14和蓋側構件15向遠離的方向施力。並且,在該實施例中,彈性體16使用壓縮螺旋彈簧,其一端固定於基體側構件14的作為收納部142的底面的基板141,另一端固定於蓋側構件15的作為收納部152的底面的厚壁部151。當然,雖然沒有圖示,但是作為彈性體16也可以代替壓縮螺旋彈簧使用橡膠構件。更進一步,橡膠構件為能夠在軸向伸縮的形狀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從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為相同厚度的圓柱狀、或兩端粗並且隨著朝向中央而變細的形狀。
經由說明至此的基體側構件14、蓋側構件15和彈性體16來構成卡合構件13的方式,使得在不與蓋側構件15有任何接觸的狀態(通常時)下,如圖4(a)所示,由於收納於收納空間S內的彈性體16對基體側構件14和蓋側構件15雙方向遠離的方向持續施力,因此成為在基體側構件14與蓋側構件15之間空出間隙的狀態。該基體側構件14和蓋側構件15之間的間隙的尺寸是為了獲得用於使圓柱部154向圓孔部201側移位而與圓孔部201卡合的移位量而所需的足夠的尺寸。該基體側構件14和蓋側構件15之間的間隙的尺寸以及由此獲得的圓柱部154的移位量例如為0.5mm到小於1mm。
並且,在用手握持卡合構件13中的基體側構件14的特別是收納部142的中心和蓋側構件15的厚壁部151的特別是收納部152的中心雙方的狀態(握持時)下,相對於彈性體16作用有抵抗彈性體16的作用力的力,彈性體16收縮。因此,如圖4(b)所示,不僅收納部152的圓孔的開口周緣部位與基板141向抵接的方向相對移位,而且插入部153的內表面153a與插入部143的外表面向抵接的方向相對移位,以使基體側構件14與蓋側構件15之間的間隙消失,因此形成於插入部153的圓柱部154也向插入部143側相對移位。另外,關於卡合構件13,為了從圖4(b)所示的狀態返回到圖4(a)所示的狀態,停止握持卡合構件13的狀態即可。
如圖1(b)所示,下止構件11由滑塊接納部17和箱體部18構成,所述的滑塊接納部17和箱體部18形成於縱帶3的較長方向的端部。該滑塊接納部17精心設計為能夠使滑塊7順暢地移動的形狀。另外,下止構件11在箱體部18的滑塊接納部17側具有保持架19,該保持架用於在滑塊7移動到最下止構件11側時,保持滑塊7的主體7a。並且,如圖5(a)所示,在縱帶3的下止構件11的附近配置有與下止構件10的第1元件4a嚙合的第1元件4b。
如圖5(a)至圖5(c)所示,箱體部18具有在下止構件10側開口的插入孔20。插入孔20向與下 止構件10相反的一側延伸,其深度如圖6所示為能夠將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的呈直線狀延伸的部分大致插入的尺寸。並且,如圖5(a)所示,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以點P4為中心點,凹陷成以插入孔20的沿著縱帶3的較長方向的尺寸為直徑的正圓的半圓的圓弧狀。亦即,該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的沿著通過點P4的縱帶3的較長方向的尺寸為插入孔20的沿著通過點P4的縱帶3的寬度方向的尺寸的2倍。並且,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的半圓狀的凹陷與插入部153的末端部的半圓狀的部位,為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的半圓狀的凹陷略大的同心圓。然而,在插入部153末端部的半圓狀的部位與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抵接時,點P3(也包含點P2)與點P4重合。
另外,插入孔20在內側側面20a形成有用於與卡合構件13的圓柱部154卡合的圓孔部201。如圖5(a)所示,關於該圓孔部201,點P4仍然為該圓孔部201的圓的中心點。與此相伴地,通過使插入部153的末端部的半圓狀的部位與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抵接,使得作為卡合構件13的圓柱部154的圓的中心的P3與作為圓孔部201的圓的中心的P4重合。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周圍的厚度相對較厚,從而確保了箱體部18的強度。
如圖5(a)所示,插入孔20的位於縱帶3 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的內側下表面20b從開口端到裡側端一連串地相對於縱帶3的寬度方向以預定的傾斜角度α(例如大約7度的傾斜角度)朝向第1元件4b側向斜上方傾斜。並且,在上提滑塊7時,傾斜角度α與下止構件10和下止構件11相對旋轉的旋轉角度相同。另外,在該實施例中,與內側下表面20b相對的內側上表面20c沿縱帶3的寬度方向一連串地呈直線狀延伸至最深部內側面20e。當然,在插入部143、153的末端邊緣不是圓弧狀而是直線的情況下,雖然沒有圖示,但是也可以是,從作為圓孔部201的圓的中心的P4的位置,作為以傾斜角度α向第1元件4b側傾斜的傾斜面,能夠將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順暢地插入、並以點P4為中心點旋轉。
另外,如圖6(a)所示,卡合構件13的圓柱部154和形成於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的圓孔部201的配置設定成,在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重合時,第1元件4a和第1元件4b位於以圓孔部201的中心點P4(也是圓柱部154的圓的中心P3)為中心的圓軌道上,進而,在第1元件4a以中心點P4為旋轉中心旋轉時,該第1元件4a與第1元件4b嚙合。
並且,箱體部18具有從與插入孔20的內側側面20a相對的內側側面20d側的開口周緣延伸的卡止用突部181。該卡止用突部181的內側面與插入孔20的內側側面20d為同一面。在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 153的組裝體相對於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插入到與最深部內側面20e抵接時,卡止用突部181能夠與卡合構件13的卡止用凹陷部145卡合。進而,卡止用突部181的卡合構件13側的形狀雖然沒有圖示,但是是以點P4為中心的圓弧狀,以便在卡合構件13旋轉時不與卡合構件13接觸。另外,關於箱體部18,在插入孔20的開口端中的縱帶3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設置有引導用突起部182。該引導突起部182包括與下述的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相連的傾斜面。
以在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重合時使卡止用突部181與基體側構件14的卡止用凹陷部145卡合的方式,從而確保了基體側構件14中的與蓋側構件15相反側的面與肋144的插入部143側的側面和插入孔20的內側側面20d抵接的狀態。因此,在卡合構件13使厚度方向的尺寸恢復時,能夠使圓柱部154朝向與圓孔部201卡合的方向可靠地移位。亦即,例如在基體側構件14中的與蓋側構件15相反側的表面和插入孔20的內側側面20d之間存在間隙,在卡合構件13使厚度方向的尺寸恢復時,不能使圓柱部154朝向與圓孔部201卡合的方向適當地移位,能夠防止產生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的卡合不良。另外,雖然沒有圖示,但是也可以與前述相反地將卡止用突部181設置於卡合構件13,並將與卡合構件13的卡止用突部181卡合的卡止用凹陷部145設置於箱體部18。
關於具有這樣的構成的箱體部18的下止構件11和前述的下止構件10,關於在縱帶2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a)和縱帶3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b。)嚙合的同時能夠上提滑塊7的狀態下連結的動作的一例,使用圖6進行說明。
用右手握持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使卡合構件13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比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的沿縱帶2的較長方向的內徑尺寸小,使圓柱部154的位置向基體側構件14側移位。接下來,繼續用右手握持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並且用左手握住箱體部18,一邊維持圓柱部154的位置向基體側構件14側移位元的狀態,一邊使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插入到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的裡側(例如,在使該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與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抵接的同時)。此時,卡合構件13的插入孔143、153的組裝體在載置於從插入孔20的開口端突出的引導用突起部182的內側面而臨時放置之後移動,從而直接被引導至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因此,能夠簡單地向將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插入到插入孔20內的動作轉移。
更進一步,維持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與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抵接的狀態,將保持厚度方向的尺寸變小的狀態的卡合構件13插入,直至插入部 143、153的組裝體的末端與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抵接。由此,如圖6(a)和圖6(b)所示,在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與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抵接的時刻,卡合構件13的圓柱部154處於與插入孔20的圓孔部201重合的位置。
然後,停止握持卡合構件13的動作(右手從卡合構件13離開),使卡合構件13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恢復,使圓柱部154的位置向與基體側構件14相反側(原本側)移位。此時,圓柱部154位置的移位量與基體側構件14和蓋側構件15之間的間隙的尺寸相同,但是這是因為卡合構件13的卡止用凹陷部145和箱體部18的卡止用突部181卡合,因此基體側構件14與肋144的插入部143側面和插入孔20的內側側面20d的抵接面成為從彈性體16得到的作用力的作用點。
在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重合(這裡包含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連結的情況和不連結的情況雙方)的情況下,第1元件4a和第1元件4b位於這樣的位置:在以作為圓孔部201的圓的中心的點P4(也是作為圓柱部154的圓的中心的P3)為中心的圓軌道上,並且在第1元件4a以中心點P3為旋轉中心旋轉時,該第1元件4a與第1元件4b嚙合。
並且,在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重合(這裡僅為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不連結的情況)的狀態下,在保持用右手握持卡合構件13的狀態並用左手上提 滑塊7的情況下,由於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為卡合構件13的止擋部,因此防止了聯動,縱帶3向縱帶2側繞逆時針旋轉。與此相伴地,直到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與插入孔20的內側上表面20c抵接為止,在插入部153的末端部的半圓狀部分與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保持全面抵接的狀態下,箱體部18以點P4為旋轉中心旋轉而處於圖6(c)和圖6(d)所示的狀態。箱體部18的旋轉角度與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的傾斜角度α是相同的角度,例如大約7度。並且,通過上提滑塊7,使縱帶2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a)與縱帶3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b)嚙合。
相對於此,在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連結的狀態下,使右手從卡合構件13離開,例如在握住箱體部18的其他的滑塊7以外的部分(握住的手可以是右手也可以是左手)同時上提滑塊7的情況下,由於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連結,因此防止了聯動,縱帶2向縱帶3側繞順時針旋轉。伴隨於此,在插入部153的末端部的半圓狀部分和插入孔20的最深部內側面20e保持全面抵接的狀態下,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以點P4為旋轉中心旋轉直至與插入孔20的內側上表面20c抵接,而成為圖6(c)和圖6(d)所示的狀態。卡合構件13的旋轉角度也與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的傾斜角度α是相同的角度,例如大約7度。並 且,經由上提滑塊7的方式,使得與先前所述同樣,使縱帶2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a)與縱帶3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b)嚙合。
另外,由於插入孔20的內側下表面20b的傾斜角度α與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旋轉的角度相同,因此如圖6(c)所示,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處於沿著與縱帶3的較長方向正交的方向(縱帶3的寬度方向)筆直地延伸的狀態,從而外觀良好。
另外,在將卡合構件13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從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取下的情況下,再次握持卡合構件13中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以外的部位(形成有蓋側構件15的厚壁部151的收納部152的部位和基體側構件14的收納部142的組裝部分),使彈性體16收縮,使卡合構件13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變小,由此,使圓柱部154向基體側構件14側移位而解除圓柱部154與圓孔部201的連結,進而將卡合構件13中的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從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拔出即可。
如上所述,通過該實施例1所示的下止構件10的卡合構件13和下止構件11的箱體部18的構成,能夠可靠且簡便地進行用於連結下止構件10、11的操作和用於上提滑塊7的操作。
實施例2
在前述實施例1中,雖然對在蓋側構件15的插入部153形成圓柱部154並在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形成能夠與圓柱部154卡合的圓孔部201進行了說明,但是並非一定限定於此。也可以如圖7(a)和圖7(b)的實施例2所示,在蓋側構件15的插入部153形成貫通的圓孔部155,如圖7(c)和圖7(d)所示,在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突出形成能夠與圓孔部155卡合的圓柱部203。
這樣,在相對於實施例1使圓孔部和圓柱部相反的實施例2中,用於進行卡合構件13與箱體部18的連結及其解除的功能和動作、以及用於在縱帶2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a)和縱帶3的元件4(包括第1元件4b)嚙合的同時上提滑塊7的功能和動作與實施例1相同。
另外,對於實施例2所示的卡合構件13和箱體部18的與實施例1相同的構成和功能來說,標注與實施例1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實例例3
在圖8中,作為實施例3示出了蓋側構件15的變形例。蓋側構件15在插入部153以外的部位的外表面具有手指鉤掛部156。
在圖8中,手指鉤掛部156由隆起部和從該 隆起部進一步突出的3個突出部構成。在該實施例3中,突出部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形成。並且,突出部向圓柱部154側傾斜並且從正面觀察呈圓弧狀地突出,但是也可以向相對於縱帶2的表面垂直方向且從正面觀察呈直線狀地突出。進而,雖然沒有圖示,但是手指鉤掛部156的突出部的數量並非限定於3個,也可以是4個以上,還可以是1個或2個。更進一步,關於手指鉤掛部156的整體形狀,如果能夠很好地掛在手指上,則並非限定於圖8所示的形狀,例如也可以只由1個或2個以上的突出部構成。並且,手指鉤掛部156的位置也可以是如下位置:在利用手指對手指鉤掛部156進行操作時,對彈性體16施加沿縱帶2的厚度方向壓縮的力。
並且,例如穿著包括敞開型拉鍊1的衣服的人用自己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來抓住滑塊7的把手7b,在將滑塊7降到該滑塊7與箱體部18接觸的狀態時,進行如下操作:如圖8(c)的箭頭所示,使左手的中指按壓手指鉤掛部156同時向將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從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拉出的方向拉動的操作;以及用左手的中指按壓手指鉤掛部156同時使處於用右手抓住狀態下的滑塊7的把手7b向將插入部143、153的組裝體從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拉出的方向移位的操作。
經由進行這樣的操作,使插入部153向縱帶2的厚度方向移位,使圓柱部154從箱體部18的插入孔20的圓孔部201脫離,因此能夠在圓柱部154從圓孔部 201脫離時使右手離開,使縱帶2與縱帶3分離。
另外,在實施例3所示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中,關於與實施例1、2相同的構成和功能,標注與實施例1、2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1‧‧‧敞開型拉鍊
2‧‧‧縱帶(第1縱帶)
3‧‧‧縱帶(第2縱帶)
4‧‧‧元件
4a‧‧‧第1元件
4b‧‧‧第1元件
7‧‧‧滑塊
7a‧‧‧主體
7b‧‧‧把手
10‧‧‧下止構件(第1構件)
11‧‧‧下止構件(第2構件)
12‧‧‧插入部
13‧‧‧卡合構件
14‧‧‧基體側構件
15‧‧‧蓋側構件
16‧‧‧彈性體
17‧‧‧插入部
18‧‧‧箱體部
19‧‧‧保持架
20‧‧‧插入孔
20a‧‧‧內側側面
20b‧‧‧內側下表面
20c‧‧‧內側上表面
20d‧‧‧內側側面
141‧‧‧基板
142‧‧‧收納部(第1彈性體收納部)
143‧‧‧插入部(第1插入部)
145‧‧‧卡止用凹陷部(第2卡止部)
151‧‧‧厚壁部
152‧‧‧收納部
153‧‧‧插入部(第2插入部)
154‧‧‧圓柱部(第1卡合部)
181‧‧‧卡止用突部(第1卡止部)
182‧‧‧引導用突起部
201‧‧‧圓孔部(第2卡合部)
P4(P2,P3)‧‧‧點

Claims (7)

  1. 一種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構成為具有:第1構件,係配置於第1縱帶之較長方向端部之其中一方,具有向滑塊的插入部;以及第2構件,係配置於第2縱帶之較長方向端部之其中一方,具有插入孔在前述第1構件側開口的箱體部;其特徵為:前述第1構件具有卡合構件,該卡合構件由以下部分構成:基體側構件,具備向前述第2構件側延伸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內的第1插入部以及設置於前述縱帶的厚度方向側的第1彈性體收納部;蓋側構件,組裝於前述基體側構件,具備向前述第2構件側延伸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內的第2插入部、形成於該第2插入部的第1卡合部、以及透過與前述第1彈性體收納部組合而形成彈性體收納空間的第2彈性體收納部;以及彈性體,收納於前述彈性體收納空間內,對前述基體側構件和前述蓋側構件向遠離的方向施力;前述第1卡合部構成為:利用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彈性體,使得從前述基部側構件的與蓋側構件相反側的外表面到前述蓋側構件的與基體側構件相反側的外表面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相對地減小,前述第1卡合部的位置移位;前述第2構件的箱體部在前述插入孔內具有能夠與 前述蓋側構件的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前述插入孔具有能夠使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從預定方向插入直至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的深度,並且具有這樣的內部空間:能夠在上提前述滑塊時,使前述插入部的組裝體以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的重合點為旋轉中心在與前述滑塊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內旋轉;前述第1卡合部和前述第2卡合部設定在這樣的位置:在該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的時刻,成為能夠上提前述滑塊的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其中,前述第1構件構成為:透過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彈性體,使前述卡合構件在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相對地減小,前述第1卡合部的位置移位,前述第2構件的箱體部構成為:利用向抵抗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卡合構件,使前述第1卡合部移位,從而能夠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在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並使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時,透過使前述第1卡合部朝向前述第2卡合部沿著與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相同的方向移位,使得前述 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卡合,利用使前述第1卡合部以遠離前述第2卡合部的方式向抵抗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的方向移位,將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的卡合解除,並且,前述第1卡合部和前述第2卡合部設定在這樣的位置:在該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的時刻,成為能夠上提前述滑塊的狀態。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其中,前述第1構件構成為:透過向抵抗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彈性體,使前述卡合構件在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相對地減小,前述第1卡合部的位置移位,前述第2構件的箱體部構成為:利用向抵抗前述彈性體的作用力的方向按壓前述卡合構件,使前述第1卡合部移位,從而能夠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在將前述卡合構件的第1及第2插入部的組裝體插入到前述插入孔中並使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時,透過使前述第1卡合部朝向前述第2卡合部沿著與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移位,使得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卡合,利用使前述第1卡合部以遠離前述第2卡合部的方式向抵抗前述第1縱帶的厚度方向移位,將前述第1卡 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的卡合解除,並且,前述第1卡合部和前述第2卡合部設定在這樣的位置:在該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重合的時刻,成為能夠上提前述滑塊的狀態。
  4. 如請求項1或2或3所述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其中,前述基體側構件的第1彈性體收納部是沿前述縱帶的厚度方向呈圓環狀突出的形狀,前述蓋側構件的第2彈性體收納部是收納前述環狀突出部的有底的圓孔的形狀。
  5. 如請求項1或2或3所述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其中,前述蓋側構件的第1卡合部和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內的第2卡合部,係其中一方是圓柱部,另一方是能夠裝配前述圓柱部的圓孔部。
  6. 如請求項1或2或3所述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其中,在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的開口端的第2縱帶的厚度方向上,在與前述第2卡合部的相反側設有第1卡止部,前述第1卡止部的第2卡合部側的面與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的內側面為同一平面,在構成前述卡合構件的基體側構件的比第1插入部靠基板側的位置,設有能夠與前述第1卡止部卡合的第2卡止部,在前述第1卡合部與前述第2卡合部重合時,該第1卡止部與第2卡止 部卡合。
  7. 如請求項1或2或3所述的敞開型拉鍊之連結用具,其中,在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的開口端中,在第2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設有引導用突起部,前述引導用突起部包括與前述箱體部的插入孔在第2縱帶的較長方向的端部側的內表面相連的面。
TW103134742A 2013-10-10 2014-10-06 Open type zipper connection tool TWI505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2740A JP5509382B1 (ja) 2013-10-10 2013-10-10 オープンファスナーの連結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8992A TW201528992A (zh) 2015-08-01
TWI505789B true TWI505789B (zh) 2015-11-01

Family

ID=5103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4742A TWI505789B (zh) 2013-10-10 2014-10-06 Open type zipper connection tool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09382B1 (zh)
CN (1) CN104955353A (zh)
TW (1) TWI505789B (zh)
WO (1) WO20150529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4456A1 (ko) * 2015-01-12 2016-07-21 주식회사 케이엠케이 슬라이드 파스너
WO2016114502A1 (ko) * 2015-01-12 2016-07-21 주식회사 케이엠케이 슬라이드 파스너
CN106377018A (zh) * 2016-08-29 2017-02-08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强啮合力的链牙和拉链
JP6808450B2 (ja) * 2016-11-04 2021-01-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通信アダプタ装着装置及び電動作業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85731A (ja) * 2010-10-18 2012-05-10 Tetsuo Sakuma オープンファスナーの連結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79000927A1 (en) * 1978-04-13 1979-11-15 M Friedberg Device for connecting the ends of a separable zipper
US4326319A (en) * 1979-03-15 1982-04-27 Friedberg Martin F Slide fastener with improved end conn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85731A (ja) * 2010-10-18 2012-05-10 Tetsuo Sakuma オープンファスナーの連結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00166A (ja) 2017-01-05
TW201528992A (zh) 2015-08-01
JP5509382B1 (ja) 2014-06-04
CN104955353A (zh) 2015-09-30
WO2015052952A1 (ja) 201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5789B (zh) Open type zipper connection tool
TWI429407B (zh) A slider for a zipper with an automatic stop
EP3261482B1 (en) Closure device assembly for a piece of luggage
WO2002074124A1 (fr) Dispositif de reglage de la longueur d'une parure en forme de bande
US6443753B1 (en) Power tool cord retainer
EP244503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and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the battery to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82648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 ejection mechanism
AU2014380658A1 (en) Cutting tool
JP4755115B2 (ja) 綴じ具
JP5332340B2 (ja) 筐体構造
JP2021076199A (ja) 保護カバー、及び、離間機構
JP3905523B2 (ja) 時計バンドのバックル
JP5057257B2 (ja) オープンファスナーの連結用具
JP7453735B2 (ja) バヨネット連結構造
US9692024B2 (en) Cover mechanism comprising slide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040871B2 (ja) ルースリーフ綴具
JP4787084B2 (ja) 容器の開閉装置
JP5269272B2 (ja) スイッチレバー装置
JP4729452B2 (ja) ベルトクリップの取り付け構造
TWI410556B (zh) 門扉用鎖把
JP4201538B2 (ja) ファイル
JP3042541U (ja) 用紙等の綴じ具
JP4937349B2 (ja) 綴じ具及びファイル
JP2004338261A (ja) ファイル及び止め具
CN112440597A (zh) 装订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