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0556B - 門扉用鎖把 - Google Patents

門扉用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0556B
TWI410556B TW099105587A TW99105587A TWI410556B TW I410556 B TWI410556 B TW I410556B TW 099105587 A TW099105587 A TW 099105587A TW 99105587 A TW99105587 A TW 99105587A TW I410556 B TWI410556 B TW I4105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ill
lock
lever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3446A (en
Inventor
Shiro Segawa
Original Assignee
Takigen Mf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igen Mfg Co filed Critical Takigen Mfg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33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3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0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05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00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 E05B5/003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05B9/08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the casings of latch-bolt locks or cylinder locks to the 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門扉用鎖把
本發明係關於門扉用鎖把,尤其關於用來收納電氣機器、電子機器等各種機器之機架(rack)等所使用之門扉用鎖把。
通常,用來收容電氣機器、電子機器等之機架,係在門扉、框體的左右任一方的側部裝設鉸鏈構件,而將門扉以可樞轉的方式安裝於框體。另外,在門扉的另一方的側部,則於正面側裝設把手(handle),於背面側以可與把手連動而轉動的方式配設鎖定桿(lock lever)。如此,透過鉸鏈構件將門扉連結成可開閉框體的開口面,且在門扉關閉時,轉動把手而使鎖定桿扣合於框體側的承扣部,以鎖緊並壓縮介置於門扉與框體之間的墊圈(packing)。
而且,為了使門扉側的鎖定桿與框體側的承扣部充分扣合且必要且充分地壓縮墊圈,此種鎖把係有採用多點鎖緊方式者。此方式係在門扉的背面的複數個部位設置可與框體側的承扣部扣合及脫離之鎖定桿。此等鎖定桿係構成為:透過連結手段等與把手連結而受到把手的作動,而可藉由把手的轉動操作使所有的鎖定桿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而扣合或脫離之構成。藉由此多點鎖緊,就可在門扉的背面使介置於門扉與框體之間的墊圈必要且充分地壓縮變形,所以即便是轉動操作點只有一處,也能以穩定的高密閉性能將門扉鎖住。以上所述的門扉用鎖把係記載於例如日本特許公開第6-336864號公報等。
然而,上述習知的門扉用鎖把係藉由把手的轉動操作使鎖定桿在與門扉的背面平行的面上轉動,所以有難以使鎖定桿積極地抵壓框體側的承扣部而使框體完全地密閉,而有無法因應對於門扉及框體有很高的密閉性要求的情況之問題。而且在此情況下,因為在框體的開口緣部的內側使鎖定桿扣合及脫離,所以必須在門扉的側部之相對於框體的內側設置把手安裝口以安裝把手。如此之內側把手(inside handle),因為其把手安裝口與框體內部連通,所以有難以使框體完全地密閉之問題。
本發明係解決以上所述之以往的問題者,其目的在於:在此種門扉用鎖把中,使鎖定桿積極地抵壓框體側的承扣部而使框體完全地密閉;以及適於安裝在門扉的側部之相對於框體的外側之外側把手(outside handle),以在門扉與框體之間實現完全的密閉狀態等。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在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中,藉由與複數個鎖構件連動而採用上述的門扉用鎖把,使門扉在複數個部位積極地抵壓框體側的承扣部,以更加提高門扉與框體之間的密閉狀態。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門扉用鎖把,其係藉由對配置在門扉的正面側部之把手進行轉動操作,使配置在門扉的背面側部之鎖定桿轉動,使之與形成於框體的側部之承扣部扣合或脫離,而使門扉關閉或開啟之形式者,該門扉用鎖把具備有:藉由與該門扉的正面平行之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門扉的正面側部,可在相對於該門扉的正面呈直角的面內在預定的倒伏位置與預定的拉起位置之間轉動之把手;將該把手保持在前述倒伏位置之止動器(stopper);藉由前述把手的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門扉的正面側部,且延伸至門扉的背面側,可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作動桿;以及藉由相對於前述把手的軸呈直角之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門扉的背面側部,且一方的轉動端朝向前述作動桿,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而可繞著該軸轉動之鎖定桿;而且,藉由使前述把手轉動至倒伏位置,使前述作動桿從門扉的正面側轉動到背面側而推壓前述鎖定桿的一方的轉動端,使前述鎖定桿整體轉動而使另一方的轉動端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
此門扉用鎖把,最好復具備有如下所述之構成。
(1)具備有:形成為可嵌入固定於將門扉的正面側部切出缺口而形成的把手安裝口,且具有使門扉的正面側與背面側連通的開口部之本體殼;而且,前述把手係形成為可嵌合於前述本體殼,且一端藉由前述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前述本體殼,前述作動桿係可在前述開口部內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前述鎖定桿係具有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且在配置於門扉的背面側之前述本體殼的一側部,藉由相對於前述把手的軸呈直角之軸以可樞轉的方式支持前述斷面形狀的大致中間部,且一方的轉動端朝向前述作動桿,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而安裝成可轉動方式,並且藉由彈簧手段而彈壓而在常態下使其一方的轉動端可推壓前述作動桿而轉動,前述止動器係以可與前述把手的轉動端扣合及脫離之方式設於前述本體殼,且藉由在前述倒伏位置之把手與前述止動器之扣合,保持前述鎖定桿與框體側的承扣部之壓接扣合狀態,藉由前述止動器的操作,解除前述把手與前述止動器之扣合,使得前述鎖定桿利用前述彈簧手段而彈性回歸到常態位置,並且藉由此鎖定桿推壓前述作動桿使之從前述門扉的背面側轉回到正面側,使得前述把手隨著該作動桿轉動到前述拉起位置,並保持此一狀態。
(2)具備有:與前述止動器或把手併設,用以在前述把手的倒伏位置將前述把手的轉動予以鎖定之鎖單元。
(3)具備有:藉由把手的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且延伸至門扉的背面側,可在前述開口部內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凸輪構件;以及藉由軸而支持於該凸輪構件,將該凸輪構件的轉動變換為直線運動,且可沿著門扉的背面側部而直線地進退之滑桿(slide bar)。
(4)安裝於相對於框體的內部之外側。
(5)本體殼、把手、作動桿、鎖定桿係分別形成為左右對稱、或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
此外,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係在門扉的背面,在轉動側的側部的複數個部位、或在該側部以及與該側部相鄰的端部的複數個部位配置鎖構件,並藉由與安裝於門扉的正面之把手的操作連動,而驅動與複數個前述鎖構件連結之鎖桿(lock bar)使之沿著門扉的背面的前述側部、或沿著前述側部以及前述端部而進退,而使前述各鎖構件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而扣合或脫離之形式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中,該鎖裝置包括上述的門扉用鎖把,且該門扉用鎖把復具備有:藉由把手的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且延伸至門扉的背面側,可在前述開口部內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凸輪構件;以及藉由軸而支持於該凸輪構件,將該凸輪構件的轉動變換為直線運動,且可沿著門扉的背面側部而直線地進退之滑桿;且該滑桿係連結至前述鎖桿。
本發明之門扉用鎖把係依據上述的構成,藉由操作把手使之轉動至倒伏位置,使作動桿從門扉的正面側轉動到背面側而推壓鎖定桿的一方的轉動端,使鎖定桿整體轉動而使另一方的轉動端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所以可使鎖定桿積極地抵壓框體側的承扣部而使框體完全地密閉。而且此時,只要轉動把手使之扣合於止動器,就可將把手保持在本體殼內的預定的倒伏位置,而固定保持鎖定桿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之抵壓狀態。反之,只要操作止動器,將止動器與把手的扣合解除,就可使把手從本體殼轉動突出至預定的拉起位置,而解除鎖定桿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之抵壓狀態。因此可簡易地進行伴隨門扉的開閉之鎖定桿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之扣合及脫離操作。再者,此鎖定桿之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之扣合形式,適用於將把手以外的各部安裝在門扉的側部之相對於框體之外側的外側把手,可在框體實現高度的密閉狀態。
另外,本發明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係藉由將上述門扉用鎖把用作為鎖裝置的驅動部,可使門扉在複數個部位積極地抵壓於框體側的承扣部,而更加使框體完全密閉。
以下,利用圖式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以安裝至用來收納電氣機器、電子機器等的機架為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之門扉用鎖把。
如第1圖所示,機架3的框體31係在其正面具有開口310,且在界定出開口310之緣部312與框體側部311之間形成有段差,使得該側部311形成為溝形。在開口310之緣部312的正面,附設有墊圈313。門扉32係覆蓋住框體31的正面整體,且門扉32的轉動側的側部321與框體31的溝形的側部311之間形成排水部33。在此門扉32的側部321經開孔貫通而形成有把手安裝口322。
鎖把1具備有本體殼11、把手12、作動桿13、鎖定桿14以及止動器15等,且安裝於門扉32的側部321的把手安裝口322,而組裝成配置在相對於框體31的內部空間之外側的外側把手。鎖把1係構成為:藉由把手12的轉動操作,使鎖定桿14可與作為框體側的承扣部之開口310的緣部312扣合或脫離之構成。而且在此門扉用鎖把1之情況,係一併具備有凸輪構件16、滑桿17等,而可用於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
為了將此門扉用鎖把1安裝於門扉32,如第2圖所示,在門扉32的轉動側的側部321的上下方向中間的預定位置,經開孔貫通而形成有上下方向較長之長方形狀的把手安裝口322,同時在把手安裝口322的上下兩端中央附近各開設有一個安裝孔323,323。
門扉用鎖把1的本體殼11係如第1圖所示,形成為可嵌入固定於門扉32的把手安裝口322,且具有連通門扉32的正面側與背面側之開口部110。更詳言之,此本體殼11係由:形成為可嵌入門扉32的把手安裝口322之大致長方形的框形之埋入部111、以及與埋入部111相連且以可覆蓋在把手安裝口322的門扉正面側周圍之覆蓋部112所構成。覆蓋部112係形成為比埋入部111略大之大致長方形的框形。開口部110係將該埋入部111及覆蓋部112貫通而形成,且在此開口部110的下方以與開口部110約略平行之方式形成有筒狀的孔119。
如第3圖所示,在開口部110的內上部的一側配置有軸暨銷支持器113,此軸暨銷支持器113係藉由螺絲而可裝卸地安裝於埋入部111上部的一側。軸暨銷支持器113係在其下面形成有軸用的孔,其一側的側面形成有銷用的孔,且在開口部110的內上部的一側,以使銷用的孔朝向開口部110的內上部的另一側之狀態配置,而安裝於埋入部111。此外,該軸暨銷支持器113亦可在開口部110的內上部的另一側,以左右方向反轉的方向配置,再藉由螺絲而安裝於埋入部111。另外,在開口部110內,在埋入部111的上下方向中間部形成有溝狀部114,且在此溝狀部114內嵌合有軸暨滑桿支持器115,並藉由螺絲而加以安裝成可以裝拆。在軸暨滑桿支持器115的上面及下面,於一側貫通形成有與軸暨銷支持器113之軸用的孔相對向之軸用的孔,於另一側貫通形成有滑桿用的孔。此外,此軸暨滑桿支持器115亦可左右方向反轉而安裝於溝狀部114。在埋入部111的上部,與軸暨滑桿支持器115之滑桿用的孔相對向而貫通形成有滑桿的插通孔116,且在埋入部111的兩側面,在溝狀部114的正下方形成有軸插通孔117,117。另外在覆蓋部112的兩側面上部,在與軸暨銷支持器113的略下方附近對應之位置,形成有軸安裝孔118。在開口部110的下方、亦即本體殼11的下部,形成有在覆蓋部112的正面側開口之圓筒狀的孔119,在此孔119之埋入部111側的端部形成有與開口部110連通之溝槽119P。另外,該本體殼11之覆蓋部112側的上端及下端係向上下方向突出,且分別於背面側形成有與把手安裝口322上下的各安裝孔323連通之螺絲孔11U,11D。如此,本體殼11係形成為左右對稱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
把手12係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形成為可嵌合到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且其一端藉由與門扉32的正面平行之軸121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11,而安裝成可在相對於門扉32的正面呈直角的面內在預定的倒伏位置與預定的拉起位置之間轉動。把手12係藉由軸121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11的覆蓋部112,且在把手12的轉動端(下端)形成有可與後述之止動器15扣合之扣接段部122,在此扣接段部122的內側形成有用來從上方推壓止動器15使之向下方轉動位移之傾斜的導引部123。作動桿13係可樞轉地支持於與把手12相同的軸上,且延伸到門扉32的背面側,並安裝成可在開口部110內與把手12成一體地在門扉32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在此情況,作動桿13亦可一體地形成於把手12的背面上部。作動桿13係形成為大致梯形狀或大致三角形狀,且從把手12的背面突出。而且,在該把手12上端部中之與作動桿13上端部相重疊的位置形成有軸插通孔124。另外,於作動桿13上,在軸插通孔124的下方位置、突出端的位置、以及作動桿13的下端部與把手12相重疊的位置,分別形成有用來結合後述的凸輪構件16之三個安裝孔135,135,135。如上所述之附有作動桿13的把手12係形成為左右對稱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再者,作動桿13係配置在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上部內,而把手12係在從本體殼11的覆蓋部112的上部到中間部的這一段範圍嵌入於開口部110內,在覆蓋部112的軸安裝孔118與把手12上部的軸插通孔124之間插設有軸121。在該軸121上捲繞有螺旋彈簧,並使螺旋彈簧的一端卡扣在本體殼11的背面,另一端卡扣在把手12的背面。藉由如此的方式,將把手12組裝成:可在嵌入於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之預定的倒伏位置、與從該倒伏位置到相對於門扉正面呈適當角度之預定的拉起位置之間轉動,且在常態下會受到彈壓而使把手12從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朝向拉起位置轉動。把手12的螺旋彈簧係在使把手12於常態下保持在拉起位置之點具有作為止動器的功能。並且,將與把手12成一體之作動桿13配置成:在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作動桿13的突出端可在埋入部111側預定的位置與覆蓋部112側預定的位置之間繞著把手12的軸121而轉動(進退),且在常態下會受到彈壓而朝向覆蓋部112側轉動。
鎖定桿14係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具有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且在配置於門扉32的背面側之本體殼11的一側部,由相對於把手12的軸121呈直角的軸140以可樞轉的方式支持其前述斷面形狀的大致中間部。鎖定桿14係L字形的一方的轉動端朝向作動桿13,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而安裝成可轉動之方式,並且藉由彈簧手段144的彈壓而在常態下使其一方的轉動端可推壓作動桿13而轉動。更詳言之,鎖定桿14係由:形成為可配置在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之縱長的長方形的平板狀之被推壓部141;從該被推壓部141的一側部往大約90度方向彎折而突出之凸狀的推壓部142;以及形成於夾該大約90度角之被推壓部141與推壓部142的過渡部的上部及下部,且具有可供軸140朝上下方向插通的貫通孔之一對軸插通部143,143所構成,且整體形成為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如此之鎖定桿14係形成為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將軸140插通於上下軸插通部143,143的貫通孔,並將該軸140安裝在設於本體殼11的埋入部111之軸暨銷支持器113之軸用的孔、與軸暨滑桿支持器115之軸用的孔之間。藉此將鎖定桿14安裝成:被推壓部141朝向開口部110內的預定位置,且推壓部142彎入本體殼11之一方側面的外側而朝向預定的位置,且可繞著軸140轉動。此外,藉由預先捲繞在該軸140的周圍之螺旋彈簧144的彈壓,使鎖定桿14之被推壓部141在常態下會朝向開口部110內的預定位置轉動。
止動器15係如第3圖所示,以可與把手12的轉動端扣合及脫離之方式設於本體殼11,且藉由彈簧手段而在常態下將把手12保持在倒伏位置。此止動器15係形成為可在本體殼11的覆蓋部112的下部嵌入開口部110內之大致矩形的板狀,且其下端形成為略微伸入開口部110內之突狀。而且,在止動器15的背面突出形成有一對臂部151,151,在各臂部的突出端經穿孔而形成有軸插通孔152,152。如此的止動器15係形成為左右對稱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使一對臂部151,151在本體殼11的覆蓋部112的下部嵌入開口部110,再將軸150插通至設於埋入部111的兩側面之軸插通孔117,117以及止動器15的軸插通孔152,152。在該軸150上捲繞有螺旋彈簧,且使螺旋彈簧的一端卡扣在本體殼11中間部的構狀部114的下面,另一端卡扣在止動器15的背面的下部。在此情況,止動器15側的螺旋彈簧係使用彈力比把手12側的螺旋彈簧強之彈簧。藉由如此的方式,將止動器15安裝成:以樞軸支持成可略微進入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的下部而轉動,且下端部會抵接於開口部110的緣面而不會脫落出來,而可與把手12的轉動端扣合及脫離。藉由將把手12從自本體殼11突出的拉起位置推回到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的倒伏位置,把手12的轉動端、亦即把手12下端的導引部123就會抵接於止動器15的上端部而使止動器15朝下方轉動位移。當把手12的下端跨越過止動器15的上端部時,止動器15就會彈性回歸到原來的位置,同時其上端部會與把手12下端的扣接段部122扣合。因為止動器15側的螺旋彈簧之彈力比把手12側的螺旋彈簧之彈力強,所以可將把手12保持在本體殼11內的倒伏位置。在此狀態下按壓止動器15的正面下部,止動器15會朝下方轉動位移,使得其上端部與把手12下端的扣接段部122的扣合解除,把手12就會轉動而從本體殼11內的倒伏位置突出到拉起位置。
在設於該止動器15的下方、亦即本體殼11的下部之圓筒狀的孔119中裝設有鎖單元154。鎖單元154具有能以預定的鑰匙使之轉動之轉子155、以及在轉子155的後部端固定成相對於轉子155的軸方向呈直角而可與轉子155成一體地轉動之轉子凸輪156,轉子凸輪156係穿過位於孔119的後端部之槽孔119P而配置於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下部。因此,利用預定的鑰匙使轉子155朝預定的方向轉動,轉子凸輪156就會突出到限制止動器15的動作(轉動)之鎖定位置,而將把手12鎖定在倒伏位置。藉由使轉子155往相反方向轉動,而使轉子凸輪156反轉到容許止動器15的動作(轉動)之解鎖位置,以解除將把手12保持在倒伏位置之鎖定。
在該門扉用鎖把1中,凸輪構件16係如第3圖所示,藉由把手12的軸121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11內,並延伸到門扉32的背面側,且安裝成可在開口部110內與把手12成一體地在門扉32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該凸輪構件16之包含作動桿13的外形之整體係形成為大致四角形,且一個角從作動桿13的上邊(連結把手12的上端部與作動桿13的突出端之緣部)向上方突出。在此凸輪構件16的兩側面,於與作動桿13的各安裝孔135,135,135對應之位置形成有共通的孔,且在突出於作動桿13的上方之那一個角形成有銷插通孔161。如此之凸輪構件16係形成為左右對稱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之左右側部的任一方。此凸輪構件16係透過安裝螺絲鎖緊於作動桿13兩者的安裝孔135,135,135(凸輪構件16的安裝孔,未圖示)而固定在作動桿13的一側的側面,且利用樞軸而與把手12一起支持於本體殼11的開口部110內。滑桿17係如第3圖所示,由具有預定的長度的細長板所構成,且中間部形成為略寬。在此滑桿17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來與後述的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的鎖桿25連結之安裝孔171,且在中間部形成有在滑桿17的寬度方向較長之長孔172。如此之滑桿17係形成為左右對稱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將此滑桿17插穿過設於埋入部111的上部之滑桿的插通孔116、以及設於埋入部111的中間部之軸暨滑桿支持器115的滑桿用的孔,再將從軸暨銷支持器113的側面突出之銷173插穿過中間部的長孔172與凸輪構件16上部的銷插通孔161。藉此將滑桿17安裝成:以樞軸支持於凸輪構件16,將該凸輪構件16的轉動變換為直線運動,且可朝本體殼11的上下方向直線地進退。
如上所述之門扉用鎖把1係如第1圖所示,透過本體殼11而安裝至門扉32的轉動側的側部321。把手12係由與門扉32的正面平行的軸121加以支持成可樞轉之方式,而可在相對於該面呈直角的面內轉動於預定的倒伏位置與預定的拉起位置之間,並藉由止動器15扣住其轉動端而將之保持在倒伏位置。作動桿13係延伸至把手12的背面側,且由樞軸加以支持而可與把手12成一體地在門扉32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鎖定桿14係在門扉32的背面側由相對於軸121呈直角的軸140加以支持成可樞轉之方式,且構成為一方的轉動端朝向作動桿13,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而可轉動。藉由使把手12朝向倒伏位置轉動,作動桿13會從門扉32的正面側轉動至背面側,推壓鎖定桿14的一方的轉動端,使鎖定桿14整體轉動,而可使另一方的轉動端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
第6圖及第7圖係顯示構成該門扉用鎖把1以及多點鎖緊機構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在此鎖裝置2之情況,係採用包含門扉用鎖把1所進行的鎖緊在內之三點鎖緊方式,具備有門扉用鎖把1、兩個終端鎖構件21、以及與鎖把1連結而受鎖把1作動以驅動該等終端鎖構件21之一根鎖桿25。
兩個終端鎖構件21,21都相同,分別具備終端盒體22、終端滑塊23、終端鎖定桿24而構成。
終端盒體22係由底板221及盒本體225所構成。底板221係為在上下方向細長的平板狀,且其上下兩端形成有螺絲插通孔,可利用螺絲而鎖定在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在該底板221的一面的一側部,突出形成有用來支承後述之終端鎖定桿24的軸插通部243之斷面為圓弧狀的保持部,在該保持部的上下兩端突出形成有用來支承插通於軸插通部243之軸240之斷面為圓弧狀的軸保持部。盒本體225係呈在上下方向細長的箱形,且覆蓋在底板221上,與底板221之間形成終端滑塊23可在上下方向滑動之滑動空間。此盒本體225之與底板221對向的面係整面開放,且一個側壁形成為厚度較厚的厚壁。從與底板對向面相反側的面的中間部接連到厚壁的部份係經切去而形成大致為矩形之開口部226,使得終端鎖定桿24可以嵌入。在厚壁中,於開口部226的上下兩側形成有可支承底板221的軸保持部及軸240之溝槽227,227。在與該厚壁相反側的側壁,在上下方向形成有用來導引終端滑塊23的移動之導引孔228。另外在該盒本體225的上下兩端部的中央,形成有與底板221的上下兩端部的螺絲插通孔相連通之螺絲插通孔229,229。如此之終端盒體22係形成為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
終端滑塊23係以比終端盒體22的上下方向全長的一半還短之長度,形成為可嵌合於終端盒體22的滑動空間內。在此情況,終端滑塊23的外周面係形成為可與滑動空間內的各面接觸之平面狀,而與底板221的接觸面係將中央部份形成為凹狀。而且,終端滑塊23的上表面係形成為底板221側為上方且底板221之相反側為下方之傾斜面狀,而成為用來導引終端鎖定桿24的轉動方向之導引面232,終端滑塊23的下表面則形成為可與盒本體225的下表面做面接觸之平面狀。此外,在該終端滑塊23的兩側面間,更詳言之係在比上下方向中央略靠上方之位置,貫穿形成有圓筒狀之銷插通孔231。如此之終端滑塊23係形成為左右對稱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此終端滑塊23係配置成可在盒本體225內朝如前述的方向從盒本體225的下面朝向上方或從上方朝向盒本體225的下面滑動。
終端鎖定桿24係具有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且在終端盒體22的一側部,由與終端鎖構件21的排列方向平行之軸240以可樞轉的方式支持其前述斷面形狀的大致中間部,且一方的轉動端朝向終端滑塊23,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而安裝成可轉動之方式。而且終端鎖定桿24係藉由彈簧手段(244)的彈壓而在常態下使其一方的轉動端推壓終端滑塊23而轉動。更詳言之,終端鎖定桿24係由:形成為可配置在盒本體225的開口部226內之梯形的平板狀之被推壓部241;從該被推壓部241的一側部往大約90度方向彎折,且突出到終端盒體22的一側面的外側之凸狀的推壓部242;以及形成於夾該大約90度角之被推壓部241與推壓部242的過渡部的上部及下部,且在上下方向具有可供軸240插穿過的貫通孔之一對軸插通部243,243所構成;且該終端鎖定桿24之整體係形成為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如此之終端鎖定桿24係形成為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將軸240插穿過上下軸插通部243,243的貫通孔,然後使終端鎖定桿24嵌入盒本體225的開口部226,再使該軸240支承於盒本體225的溝槽227,227與底板221的軸保持部之間。藉此將終端鎖定桿24安裝成:被推壓部241朝向開口部226內的預定位置,推壓部242彎入盒本體225的一側面的外側而朝向預定的位置,且可繞著軸240轉動。此外,藉由預先捲繞在軸240的周圍之螺旋彈簧244的彈壓,使終端鎖定桿24之被推壓部241在常態下會朝向開口部226內的預定位置轉動。
如上所述,盒本體225係覆蓋在底板221上,在其與底板221之間形成滑動空間,終端滑塊23在滑動空間內配置成可從盒本體225的下面朝向上方或從上方朝向盒本體225的下面滑動。終端鎖定桿24係藉由底板221的保持部支承其軸插通部243,243,並使軸240支承於盒本體225的溝槽227,227與底板221的軸保持部之間,且其被推壓部241朝向盒本體225內,推壓部242朝向盒本體225外,而安裝成可轉動之方式。藉由終端滑塊23之上下方向的進退運動,使被推壓部241的端部受到終端滑塊23上面的導引面232的導引而扣合,而使推壓部242朝向盒本體225外或盒本體225內轉動。
鎖桿25係具有可沿著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而配置且可將兩個終端鎖構件21連結至門扉用鎖把1的滑桿17以受該滑桿17作動之長度之細長桿,在其中間的預定位置設有與滑桿17之連結部。此鎖桿25係採用扁平桿(flat bar),且在其中間的預定位置透過連接板252而固接有作為連結部之銷251。另外,在該鎖桿25的兩端部,於一側的面突設有銷253,於另一側的面安裝有保護墊254。在此情況,銷253係為可插入終端滑塊23的銷插通孔231之圓柱狀的銷,且插入鎖桿25上形成的安裝孔後將穿出的端部敲平而固定於鎖桿25。保護墊254係採用合成樹脂材料而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板狀,在其一側的面一體形成有安裝軸,將此安裝軸壓入鎖桿25上形成的安裝孔而固定於鎖桿25。如此之鎖桿25係形成為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將鎖桿25兩端的各銷穿通過終端盒體22側面的導引孔228然後插入終端滑塊23的銷插通孔231,藉此使鎖桿25連結至兩個終端鎖構件21,21而使終端鎖構件21,21作動。此外在設置該鎖桿25時,亦可採用鎖桿導件26。鎖桿導件26具有可包圍鎖桿25的周圍之溝形形狀,係以可導引鎖桿25使之在預定的方向移動之方式設置在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在此情況,鎖桿導件26係由形成為可設置在門扉32的背面之平面狀且在其大致中央具有安裝孔之固定部261、以及從該固定部261的一端延伸成U字形之導引部262所構成。如此之鎖桿導件26係形成為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鎖桿導件26係令其導引部262配合鎖桿25的配置位置而設置並固定於門扉32的背面,以包圍鎖桿25的周圍,導引鎖桿25的進退方向。
在如上所述之鎖裝置2中,在門扉32的背面將兩個終端鎖構件21,21設置並固定於門扉的轉動側的側部之上下兩個部位,且透過銷253,253使鎖桿25連結至兩個終端鎖構件21,21而使終端鎖構件21,21作動,並且透過銷251使鎖桿25與門扉用鎖把1的滑桿17連結而可受該滑桿17所作動。因此,藉由與安裝於門扉32的正面之把手12的操作連動,使鎖桿25沿著門扉32的轉動端而在上下方向進退運動,即可使終端鎖構件21,21的終端鎖定桿24,24與框體側的承扣部312扣合或脫離。
如上述將門扉用鎖把1裝設於門扉32,且如第9圖所示,在將門扉32相對於框體31關上的狀態下進行把手12的轉動操作,鎖定桿14就會轉動,而與形成於框體31的正面的側部之承扣部312脫離或扣合,即可使門扉32開啟或關閉。在此情況,如第10圖(a)所示,在門扉32為開啟的狀態下,把手12會從止動器15脫離,藉由螺旋彈簧144之彈壓所致之鎖定桿14的轉動,使被推壓部141朝向本體殼11內轉動位移,而使作動桿13從門扉32的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轉動位移。同時,使(推壓)與作動桿13成一體之把手12從本體殼11內倒伏位置朝向拉起位置轉動位移,並且藉由把手12的軸121上的螺旋彈簧的彈壓力而使把手12完全轉動到拉起位置。亦即,成為把手12從門扉32的正面突出之狀態。從此狀態,如第10圖(b)所示,將門扉32關上,且使把手12朝向本體殼11轉動到倒伏位置,藉此使與把手12成一體之作動桿13從門扉32的正面側朝向背面側轉動。藉由此作動桿13推壓鎖定桿14的被推壓部141,使推壓部142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轉動。然後將把手12壓入到開口部110內的倒伏位置,作動桿13會將鎖定桿14(被推壓部141)壓到底,使推壓部142從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強力地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藉由此壓接將門扉32強力地拉靠向框體31側,而完全地壓縮框體31的開口緣的墊圈313,將開口310完全地密閉。在此期間,把手12的轉動端、亦即把手12的下端的導引部123會抵接於止動器15的上端部而使之向下方轉動位移,然後在把手12的下端跨越過止動器15的上端部且止動器15彈性回歸到原本的位置的同時,把手12下端的扣接段部122會與止動器15的上端部扣合。因為止動器15側的螺旋彈簧之彈力比把手12側的螺旋彈簧之彈力強,所以會將把手12固定於本體殼11內的倒伏位置。藉此,使門扉32緊閉於框體31的正面,保持框體31的開口部310之完全密閉狀態。在此情況,在止動器15的下方的鎖單元154插入預定的鑰匙,然後轉動轉子155使轉子凸輪156到達鎖定位置,藉此限制住止動器15的動作,將把手12之拉起方向的轉動鎖定,而將門扉32鎖住。從此狀態,在鎖單元154插入預定的鑰匙,將轉子155朝相反方向轉動使轉子凸輪156到達解鎖位置,藉此容許止動器15進行動作。此時按壓止動器15的正面下部,止動器15即向下方轉動位移,而解除把手12下端的扣接段部122與止動器15的上端部之扣合,將把手12的鎖定解除。藉由螺旋彈簧144之彈壓所致之鎖定桿14的轉動,使被推壓部141朝向本體殼11內轉動,而使作動桿13從門扉32的背面側朝向正面側推壓轉動。使(推壓)與作動桿13成一體之把手12從倒伏位置朝向拉起位置轉動,並且藉由把手12的軸121上的螺旋彈簧的彈壓力而使把手12完全轉動到拉起位置。亦即,成為把手12從門扉32的正面突出之狀態,將門扉32的閉鎖狀態解除(參照第10圖(a))。
另外,包含此門扉用鎖把1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係如第1、第6及第7圖所示,藉由與配置於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上下之各終端鎖構件21連結之鎖桿25,與安裝於門扉32的正面之把手12的操作連動,且在鎖桿導件26的導引下沿著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進退運動,而使各終端鎖構件21的終端鎖定桿24與框體側之承扣部312扣合或脫離。在此情況,在門扉32為開啟的狀態下,如第10圖(a)所示,把手12會從止動器15脫離,藉由螺旋彈簧144之彈壓所致之鎖定桿14的轉動,使被推壓部141朝向本體殼11內轉動位移,而推壓作動桿13使之從門扉32的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轉動位移。與該作動桿13成一體之凸輪構件16也從門扉32的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轉動位移,藉此使滑桿17沿著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向下方位移。連結於該滑桿17之鎖桿25受到連動,在鎖桿導件26的導引下沿著門扉32的背面的側部向下方位移,藉此在上下的終端盒體22,22的滑動空間內會形成各終端滑塊23向下方滑動位移之狀態。此時,終端鎖定桿24並未壓靠在終端滑塊23的導引面232上。因此,終端鎖定桿24會藉由螺旋彈簧244的彈壓而轉動,形成被推壓部241轉動位移至盒本體225的開口部226內的預定位置,且推壓部242從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脫離之狀態。
從此狀態,如第10圖(b)所示,使把手12朝向本體殼11轉動到倒伏位置,就會使與把手12成一體之作動桿13從門扉32的正面側朝向背面側轉動,而使與該作動桿13成一體之凸輪構件16也從門扉32的正面側朝向正背面側轉動。於是,如第1或第6圖所示,藉由該凸輪構件16的轉動,使滑桿17向上方位移,連結於該滑桿17之鎖桿25受到連動,在鎖桿導件26的導引下向上方移動。藉由此鎖桿25的向上方移動,使各終端滑塊23在上下的各終端盒體22的滑動空間內向上方滑動,同時使各終端鎖定桿24的被推壓部241壓靠在導引面232上接受導引面232的導引而扣合、推壓,藉此使推壓部242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轉動。然後,將把手12壓入到開口部110內的倒伏位置,以透過凸輪構件16、滑桿17、鎖桿25將終端盒體22的各終端鎖定桿24(被推壓部241)壓到底,使推壓部242從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強力地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藉由此壓接將門扉32強力地拉靠向框體31側,而完全地壓縮框體31的開口緣的墊圈313,將開口310完全地密閉。在此期間,把手12的轉動端、亦即把手12的下端的導引部123會抵接於止動器15的上端部而使之向下方轉動位移,然後在把手12的下端跨越過止動器15的上端部且止動器15彈性回歸到原本的位置的同時,把手12下端的扣接段部122與止動器15的上端部會相扣合。因為止動器15側的螺旋彈簧之彈力比把手12側的螺旋彈簧之彈力強,所以會將把手12固定於本體殼11內的倒伏位置。藉此,使門扉32緊閉於框體31的正面,保持框體31的開口部310的完全密閉狀態。由此狀態,按壓止動器15的正面下部時,止動器15會向下方轉動位移,而解除把手12下端的扣接段部122與止動器15的上端部之扣合。藉由螺旋彈簧144之彈壓所致之鎖定桿14的轉動,使被推壓部141朝向本體殼11內轉動,而使凸輪構件16從門扉32的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轉動。藉由此凸輪構件16的轉動,使滑桿17向下方滑動,連結於該滑桿17之鎖桿25受到連動,在鎖桿導件26的導引下向下方移動。藉由此鎖桿25的向下方移動,使各終端滑塊23在上下的各終端盒體22的滑動空間內向下方滑動,以解除導引面232與終端鎖定桿24的扣合。因此終端鎖定桿24係藉由螺旋彈簧244的彈壓,而使被推壓部241轉動位移到終端盒體22的開口226內的預定位置,使推壓部242從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脫離。亦即,解除門扉32的閉鎖狀態。
如以上所說明的,該門扉用鎖把1係具備有:形成為可嵌入固定於將門扉32的正面之轉動側的側部切出缺口而形成的把手安裝口322,且具有使門扉32的正面側與背面側連通的開口部110之本體殼11。把手12係形成為可嵌合於本體殼11,且一端藉由與門扉32的正面平行之軸121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11,而可在相對於門扉32的正面呈直角之面內於預定的倒伏位置與預定的拉起位置之間轉動。作動桿13係可樞轉地支持於與把手12相同的軸上,且延伸到門扉32的背面側,而可在開口部110內與把手12成一體地在門扉32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鎖定桿14係具有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且在配置於門扉32的背面側之本體殼11的一側部,由相對於把手12的軸121呈直角之軸140以可樞轉的方式支持其斷面形狀的大致中間部。鎖定桿14係一方的轉動端朝向作動桿13,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而安裝成可轉動之方式,並且藉由彈簧手段144的彈壓而在常態下使其一方的轉動端可推壓作動桿13而轉動。止動器15係以可與把手12的轉動端扣合及脫離之方式設於本體殼11,用以將把手12保持在倒伏位置,彈簧手段(螺旋彈簧)具有彈壓把手12使之朝向拉起位置轉動而保持於該位置之止動器的功能。藉由進行使把手12朝向倒伏位置轉動之操作,作動桿13就會從門扉32的正面側朝向背面側轉動,而推壓鎖定桿14之一方的轉動端(被推壓部141),使得鎖定桿14整體轉動,並使另一方的轉動端(推壓部142)從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藉由此壓接將門扉32強力地拉靠向框體側,而完全地壓縮框體31的開口緣的墊圈313,所以能使鎖定桿14積極地抵壓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而可將框體31的開口310完全地密閉。而且此情況,只要轉動把手12使之與止動器15扣合,就可將把手12保持在本體殼11內的倒伏位置,而將鎖定桿1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之抵壓狀態固定保持住。反之,只要操作止動器15以解除止動器15與把手12的扣合,就可使把手12從本體殼11內轉動突出到拉起位置,而解除鎖定桿1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的抵壓狀態。如此就可簡易地進行伴隨著門扉32的開閉之鎖定桿1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之扣合、脫離操作。此外,這種鎖定桿1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之扣合形式,係適用於那種安裝在門扉32的側部且為相對於框體31之外側的外側把手,可在框體31實現高度的密閉狀態。
另外,本門扉用鎖把1中,可在止動器15併設鎖單元154,以在倒伏位置將把手12的轉動鎖定住,所以可使把手12的鎖定更確實,而確實地保持鎖定桿1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的抵壓狀態,可維持門扉32與框體31之完全的密閉狀態。
再者,本門扉用鎖把1可一併具備有:藉由把手12的軸121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11,且延伸到門扉32的背面側,可在開口部110內與把手12成一體地在門扉32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凸輪構件16;以及藉由軸而支持於該凸輪構件16,將凸輪構件16的轉動變換為直線運動,且可沿著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而直線地進退之滑桿17。利用此門扉用鎖把1來構成:藉由鎖桿25的進退運動而驅動終端鎖構件21,以使終端鎖定桿24與框體側的承扣部312扣合或脫離之形式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的驅動部。在門扉32的背面的側部設置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然後藉由把手12的操作,即可使各終端鎖構件21的終端鎖定桿24與鎖定桿14連動而與框體側的承扣部312扣合或脫離,可使門扉32與框體31之完全的密閉狀態更確實。
再者,本門扉用鎖把1中,本體殼11、把手12、作動桿13、鎖定桿14分別形成為左右對稱、或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32的左右側部的任一側部,所以可將本門扉用鎖把1裝設在門扉的左右任一邊。因此零件的管理容易,可謀求成本之降低。另外,本門扉用鎖把1當然也同樣適用於在上下方向開關門扉之形式。
再者,採用本門扉用鎖把1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係為以下形式者:具備有在門扉32的背面配置於轉動側的側部的複數個部位之終端鎖構件21,與安裝於門扉32的正面之把手12的操作連動,使與各終端鎖構件21連結之鎖桿25沿著門扉32的背面的側部而進退運動,藉此使各終端鎖構件21的終端鎖定桿24與框體側的承扣部312扣合、脫離。各終端鎖構件21具備有:使兩端朝向上下方向而設置固定於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之終端盒體22;可滑動地配置於終端盒體22內之終端滑塊23;以及可轉動地安裝於終端盒體22,藉由終端滑塊23的進退運動,一方的轉動端會扣合於終端滑塊23而受其導引,另一方的轉動端可與框體側的承扣部312扣合或脫離之終端鎖定桿24。在各終端鎖構件21的終端滑塊23連結有鎖桿25,此鎖桿25係在使把手12轉動至倒伏位置,以透過與把手12成一體而轉動之凸輪構件16使滑桿17沿著門扉32的背面的側部滑動的情況下,由該滑桿17所驅動。藉由鎖桿25,使各終端滑塊23滑動,而推壓終端鎖定桿24的被推壓部241,使推壓部242從門扉的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藉由此壓接將門扉32拉靠向框體31側,而完全地壓縮框體31的開口緣的墊圈313,所以與門扉用鎖把1同樣地,能使終端鎖定桿24積極地抵壓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可將框體31的開口310完全地密閉。而且此情況,也只要轉動把手12使之與止動器15扣合,就可將把手12保持在本體殼11內的倒伏位置,而將終端鎖定桿2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之抵壓狀態固定保持住。反之,只要操作止動器15以解除止動器15與把手12的扣合,就可使把手12從本體殼11內轉動突出到拉起位置,而解除終端鎖定桿2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的抵壓狀態。如此就可簡易地進行伴隨著門扉32的開閉之終端鎖定桿24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312之扣合、脫離操作。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分別將本體殼11及把手12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細長的長方形狀,但毋庸說,此形狀係為設計上可任意變更者。此外,雖然將作動桿13形成為與把手12成一體,但亦可將作動桿13單獨形成,再相對於把手12設定預定的角度後安裝於軸121。另外,雖然將鎖定桿14形成為如前述的形狀,但只要是由相對於把手12的軸121呈直角的軸140加以支持成可樞轉,且一方的轉動端會朝向作動桿13,另一方的轉動端會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312而迴轉並扣合之構造即可,其形狀可為任意的形狀。另外,雖然將把手12的止動器15形成為如前述的形式,但並不特別限定為此種形式,只要能將把手12保持在倒伏位置,當然亦可變更為既有的平面型把手所採用之其他形式。另外,雖然在本體殼11設置用來鎖定止動器15之鎖單元154,以將把手12鎖定在倒伏位置,但亦可換為設在把手12本體且鎖定倒伏位置之鎖單元。另外,雖然以外側把手為例來說明本門扉用鎖把1,但同樣可適用在安裝在相對於框體31的內部之內側的形式。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在本體殼11配設凸輪構件16及滑桿17,來構成包含門扉用鎖把1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2,但使用於該鎖裝置2之多點鎖緊機構亦可換為其他之既有的多點鎖緊機構。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列舉:在門扉32的背面將終端鎖構件21配置於門扉的轉動側的側部的複數個部位,並與安裝於門扉32的正面之把手12的操作連動,使與終端鎖構件21連結之鎖桿25沿著門扉32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而進退運動,藉此使各終端鎖構件21與框體側的承扣部312扣合、脫離之構成進行說明,但亦可為以下形式者:在門扉的背面的三邊、亦即轉動側的側部及上下端部的複數個部位配置終端鎖構件,並與安裝於門扉的正面之把手的操作連動,使與終端鎖構件連結之鎖桿沿著門扉的背面之轉動側的側部及上下端部而進退運動,藉此使終端鎖構件與框體側的承扣部扣合、脫離。
1...門扉用鎖把
2...多點鎖緊式鎖裝置
3...機架
11...本體殼
11U、11D...螺絲孔
12...把手
13...作動桿
14...鎖定桿
15...止動器
16...凸輪構件
17...滑桿
21...終端鎖構件
22...終端盒體
23...終端滑塊
24...終端鎖定桿
25...鎖桿
26...鎖桿導件
31...框體
32...門扉
33...排水部
110...開口部
111...埋入部
112...覆蓋部
113...軸暨銷支持器
114...溝狀部
115...軸暨滑桿支持器
116...滑桿的插通孔
117...軸插通孔
118...軸安裝孔
119...孔
119P...溝槽
121...軸
122...扣接段部
123...導引部
124...軸插通部
135...安裝孔
140...軸
141...被推壓部
142...推壓部
143...軸插通部
144...螺旋彈簧(彈簧手段)
150...軸
151...臂部
152...軸插通孔
154...鎖單元
155...轉子
156...轉子凸輪
161...銷插通孔
171...安裝孔
172...長孔
173...銷
221...底板
225...盒本體
226...開口部
227...溝槽
228...導引孔
229...螺絲插通孔
231...銷插通孔
232...導引面
240...軸
241...被推壓部
242...推壓部
243...軸插通部
244...螺旋彈簧(彈簧手段)
251...銷(連結部)
252...連接板
253...銷
254...保護墊
261...固定部
262...導引部
310...開口
311...側部
312...緣部(框體側的承扣部)
313...墊圈
321...轉動側的側部
322...把手安裝口
323...安裝孔
第1圖(a)係顯示包含有根據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門扉用鎖把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之局部省略背面圖,第1圖(b)係該鎖把之平面圖,第1圖(c)係該多點鎖緊式鎖裝置所採用的終端鎖構件之平面圖。
第2圖(a)係顯示供該鎖把裝設之門扉的把手安裝口及框體側的承扣部之平面斷面圖,第2圖(b)係該把手安裝口之背面圖。
第3圖係該鎖把之側面斷面圖。
第4圖係該鎖把之平面圖。
第5圖係該鎖把之背面圖。
第6圖係包含有該鎖把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之局部斷面背面圖。
第7圖(a)係該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之平面斷面圖,第7圖(b)係該鎖裝置之局部省略背面斷面圖。
第8圖(a)係該多點鎖緊式鎖裝置的終端鎖構件(非作動時)之側面斷面圖,第8圖(b)係該終端鎖構件(作動時)之側面斷面圖。
第9圖係該鎖把之側面圖。
第10圖(a)係顯示將該鎖把的把手拉起到預定位置的狀態之局部斷面平面圖,第10圖(b)係顯示使該鎖把的把手倒伏到預定位置的狀態之局部斷面平面圖。
1...門扉用鎖把
2...多點鎖緊式鎖裝置
3...機架
11...本體殼
12...把手
13...作動桿
14...鎖定桿
16...凸輪構件
17...滑桿
21...終端鎖構件
22...終端盒體
24...終端鎖定桿
25...鎖桿
31...框體
32...門扉
33...排水部
110...開口部
111...埋入部
112...覆蓋部
119...孔
140...軸
240...軸
251...銷(連結部)
252...連接板
253...銷
310...開口
311...側部
312...緣部(框體側的承扣部)
313...墊圈
321...轉動側的側部
322...把手安裝口

Claims (7)

  1. 一種門扉用鎖把,係藉由對配置在門扉的正面側部之把手進行轉動操作,使配置在門扉的背面側部之鎖定桿轉動,使之與形成於框體的側部之承扣部扣合或脫離,而使門扉關閉或開啟之形式之門扉用鎖把,其特徵為具備有:藉由與門扉的正面平行之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門扉的正面側部,可在相對於該門扉的正面呈直角的面內在預定的倒伏位置與預定的拉起位置之間轉動之把手;將該把手保持在前述倒伏位置之止動器;藉由前述把手的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門扉的正面側部,且延伸至門扉的背面側,可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作動桿;以及藉由相對於前述把手的軸呈直角之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門扉的背面側部,且一方的轉動端朝向前述作動桿,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而可繞著該軸轉動之鎖定桿;而且,藉由使前述把手轉動至倒伏位置,使前述作動桿從門扉的正面側轉動到背面側而推壓前述鎖定桿的一方的轉動端,使前述鎖定桿整體轉動而使另一方的轉動端壓接於框體側的承扣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扉用鎖把,其中,復具備有:形成為可嵌入固定於將門扉的正面側部切出缺口而形成的把手安裝口,且具有使門扉的正面側與背面側連通的開口部之本體殼,而且,前述把手係形成為可嵌合於前述本體殼,且一端藉由前述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前述本體殼,前述作動桿係可在前述開口部內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前述鎖定桿係具有大致L字形的斷面形狀,且在配置於門扉的背面側之前述本體殼的一側部,藉由相對於前述把手的軸呈直角之軸以可樞轉的方式支持前述斷面形狀的大致中間部,且一方的轉動端朝向前述作動桿,另一方的轉動端朝向框體側的承扣部,而安裝成可轉動之方式,並且藉由彈簧手段的彈壓而在常態下使其一方的轉動端可推壓前述作動桿而轉動,前述止動器係以可與前述把手的轉動端扣合及脫離之方式設於前述本體殼,且藉由在前述倒伏位置之把手與前述止動器之扣合,保持前述鎖定桿與框體側的承扣部之壓接扣合狀態,藉由前述止動器的操作,解除前述把手與前述止動器之扣合,使得前述鎖定桿利用前述彈簧手段而彈性回歸到常態位置,並且藉由此鎖定桿推壓前述作動桿使之從前述門扉的背面側轉回到正面側,使得前述把手隨著該作動桿轉動到前述拉起位置,並保持此一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扉用鎖把,其中,復具備有:與前述止動器或把手併設,用以在前述把手的倒伏位置將前述把手的轉動予以鎖定之鎖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門扉用鎖把,其中,復具備有:藉由把手的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且延伸至門扉的背面側,可在前述開口部內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凸輪構件;以及藉由軸而支持於該凸輪構件,將該凸輪構件的轉動變換為直線運動,且可沿著門扉的背面側部而直線地進退之滑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扉用鎖把,其係安裝於相對於框體的內部之外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門扉用鎖把,其中,本體殼、把手、作動桿、鎖定桿係分別形成為左右對稱、或將左右方向反轉也可使用,而可選擇性地安裝於門扉的左右側部的任一方。
  7. 一種多點鎖緊式鎖裝置,係在門扉的背面,在轉動側的側部的複數個部位、或在該側部以及與該側部相鄰的端部的複數個部位配置鎖構件,並藉由與安裝於門扉的正面之把手的操作連動,而驅動與複數個前述鎖構件連結之鎖桿使之沿著門扉的背面的前述側部、或沿著前述側部以及前述端部而進退,而使前述各鎖構件相對於框體側的承扣部而扣合或脫離之形式之多點鎖緊式鎖裝置,其中,該鎖裝置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門扉用鎖把,且該門扉用鎖把復具備有:藉由把手的軸而可樞轉地支持於本體殼,且延伸至門扉的背面側,可在前述開口部內與前述把手成一體地在門扉的背面側與正面側之間轉動之凸輪構件;以及藉由軸而支持於該凸輪構件,將該凸輪構件的轉動變換為直線運動,且可沿著門扉的背面側部而直線地進退之滑桿;且該滑桿係連結至前述鎖桿。
TW099105587A 2009-02-27 2010-02-26 門扉用鎖把 TWI410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5277A JP4758489B2 (ja) 2009-02-27 2009-02-27 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3446A TW201033446A (en) 2010-09-16
TWI410556B true TWI410556B (zh) 2013-10-01

Family

ID=4265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5587A TWI410556B (zh) 2009-02-27 2010-02-26 門扉用鎖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758489B2 (zh)
KR (1) KR101312336B1 (zh)
CN (1) CN101818591B (zh)
TW (1) TWI4105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4468B (zh) * 2016-10-14 2024-04-05 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线式修剪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3123A (ja) * 2002-05-28 2003-12-03 Odin Design Co Ltd 平面ハンドル装置のレバー固着防止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0870A (ja) * 1982-10-28 1984-05-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扉のロツク装置
JPS59113456U (ja) * 1983-01-24 1984-07-31 株式会社いまだ 扉のロツク装置
JPH082336Y2 (ja) * 1992-04-23 1996-01-24 株式会社松田製作所 平面ハンドル装置
JPH0762416B2 (ja) * 1993-02-22 1995-07-05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JP2504713B2 (ja) * 1993-03-09 1996-06-05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DE19927685A1 (de) * 1999-06-17 2000-12-28 Steinbach & Vollmann Stangenverschluß für Blechschranktüren
JP2002371731A (ja) * 2001-06-15 2002-12-26 Takigen Mfg Co Ltd 扉用ロック機構の入力用ハンドル機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3123A (ja) * 2002-05-28 2003-12-03 Odin Design Co Ltd 平面ハンドル装置のレバー固着防止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8591B (zh) 2013-03-06
TW201033446A (en) 2010-09-16
JP4758489B2 (ja) 2011-08-31
KR101312336B1 (ko) 2013-09-27
JP2010196424A (ja) 2010-09-09
KR20100098333A (ko) 2010-09-06
CN101818591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3206B2 (en) Lock device f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KR101970852B1 (ko) 차량 도어 록
TWI411721B (zh) 門用鎖柄裝置
KR100907641B1 (ko) 장착된 상태 그대로 역전이 가능한 래치볼트를 구비한 모티스 잠금장치
JP2008181767A (ja) 電子機器の電池蓋構造
JP4464443B2 (ja) 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TWI412653B (zh) 多點鎖緊式鎖裝置
KR101627578B1 (ko) 미닫이 창호용 자동 록킹장치의 록킹조립체
JP5733877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TWI410556B (zh) 門扉用鎖把
KR101467285B1 (ko) 래치볼트의 고정구조체
KR20170023452A (ko) 도어 래치 어셈블리
KR200452186Y1 (ko) 매립형 창문 잠금장치
KR101663162B1 (ko) 로테이터블 래치볼트를 갖는 도어락
EP2592210B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windows or doors
JP3063694U (ja) 防水用ハンドル装置
KR101505008B1 (ko) 도어락 모티스의 에지볼트 조립체
KR101534108B1 (ko) 미닫이 창호용 잠금핸들장치
KR200461723Y1 (ko) 창문 잠금용 스트라이커
KR101531758B1 (ko) 미닫이창용 잠금장치
TWI417448B (zh) 鎖裝置及拉門框
JP6148047B2 (ja) 車両用ロックユニット
JP2012018771A (ja) 電子機器
JP2007297788A (ja) プッシュプル錠
JP2005016110A (ja) 扉止め装置付きシー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