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3207B -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3207B
TWI503207B TW099137428A TW99137428A TWI503207B TW I503207 B TWI503207 B TW I503207B TW 099137428 A TW099137428 A TW 099137428A TW 99137428 A TW99137428 A TW 99137428A TW I503207 B TWI503207 B TW I5032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projection
surface treatment
wire
treatmen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7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6638A (en
Inventor
Kyoichi Iwata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06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6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3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32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1/00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 B24C1/08Methods for use of abrasive blasting for producing particular effect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e.g. smoothing a surface by making use of liquid-borne abrasives
    • B24C1/086Descaling; Removing coating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3/00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 B24C3/08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essentially adapted for abrasive blasting of travelling stock or travelling workpieces
    • B24C3/10Abrasive blasting machines or devices; Plants essentially adapted for abrasive blasting of travelling stock or travelling workpieces for treating extern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7/00Equipment for feeding abrasive material; Controlling the flowability, constitution, or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blasts
    • B24C7/0046Equipment for feeding abrasive material; Controlling the flowability, constitution, or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blasts the abrasive material being fed in a gaseous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表面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往線材等被處理物之表面投射投射材以表面處理之表面處理裝置。
於表面處理裝置有例如將線材等搬入箱體內並往搬入之線材等之表面投射投射材以噴珠處理者(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3-334759公報)。
然而,以此等裝置可能有投射材等飛散而從裝置內洩漏之場合。
本發明係考慮上述事實,獲得可防止或抑制投射材等從裝置內洩漏之表面處理裝置為目的。
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一種表面處理裝置,具有:對被往既定之搬送方向搬送之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之投射裝置;於內部形成藉由被前述投射裝置投射之投射材進行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表面加工之投射室且形成有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搬入用之搬入口與搬出用之搬出口之箱體;具備配置於前述箱體之搬入口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內側之第一筒狀部與配置於前述第一筒狀部之內側並於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通過時在前述被處理對象物與前述第一筒狀部之內面之間做為漏出阻止用之第一密封體之第一密封部;具備配置於前述箱體之搬出口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內側之第二筒狀部與配置於前述第二筒狀部之內側並於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通過時在前述被處理對象物與前述第二筒狀部之內面之間做為漏出阻止用之第二密封體之第二密封部;氣體流出口配置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並使往前述箱體之內側之氣流產生之氣流產生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從箱體之搬入口搬入之被處理對象物在到達箱體之投射室後由投射裝置投射投射材。投射後之被處理對象物從箱體之搬出口搬出。此外,於箱體之搬入口側配置有第一密封部,於此第一密封部係於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之第一筒狀部之內側配置有第一密封體。第一密封體係於被處理對象物之通過時在被處理對象物與第一筒狀部之內面之間為投射材之漏出阻止用。因此,投射後之投射材之從搬入口側之漏出係以第一密封部阻止。
相對於此,於箱體之搬出口側配置有第二密封部,於此第二密封部係於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之第一筒狀部之內側配置有第二密封體。第二密封體係於被處理對象物之通過時在被處理對象物與第二筒狀部之內面之間為投射材之漏出阻止用。因此,基本上,投射後之投射材之從搬出口側之漏出係以第二密封部阻止。但從搬出口側會有伴隨被處理對象物之搬出而殘留於被處理對象物上之投射材搬出之可能性。然而,在本發明係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配置有氣流產生裝置之氣體流出口,氣流產生裝置係使往前述箱體之內側之氣流產生,故即使於被處理對象物上有投射材殘留,該投射材亦會返回箱體之內側。
本發明之第2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氣流產生裝置具備配置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軸心部之筒狀體,於前述筒狀體形成有從其外周側往軸心部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傾斜以使前述氣流之風向指向之通風孔。
根據本發明之第2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前述氣流產生裝置之筒狀體配置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軸心部,於前述筒狀體形成有從其外周側往軸心部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傾斜以使前述氣流之風向指向之通風孔,故流過通風孔並往筒狀體之內側流出之空氣接觸被處理對象物及筒狀體之內周面,同時往箱體之內側流動。因此,容易形成往箱體之內側之氣流。
本發明之第3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通風孔係涵蓋前述筒狀體之軸心部周圍之全周被形成之通風狹縫。
根據本發明之第3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通風孔係涵蓋前述筒狀體之軸心部周圍之全周被形成之通風狹縫,故對被處理對象物從其外周之全方位吹送空氣。因此,於被處理對象物上殘留之投射材有效率地往箱體之內側返回。
本發明之第4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係以複數長條材構成且形成有迷宮式密封構造。
根據本發明之第4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係以複數長條材構成且形成有迷宮式密封構造,故投射之投射材不易從搬入口側及搬出口側漏出。另外,在本書所謂迷宮式密封構造係指藉由不密封之部分於交互交錯之方向以小間隔排列來防止投射材或粉塵通過不密封之部分之構造。
本發明之第5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之迷宮式密封構造係以刷毛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形成。
根據本發明之第5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之迷宮式密封構造係以刷毛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形成,故投射之投射材更不易從搬入口側及搬出口側漏出。此外,於被處理對象物上殘留之投射材係以以第二密封體之刷毛刮之方式除去。
本發明之第6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於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係使用複數刷毛朝向單一方向之刷構件,前述複數刷構件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配置且各刷構件之刷毛之方向於排列方向觀察係配置為交叉。
根據本發明之第6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於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係使用複數刷毛朝向單一方向之刷構件,前述複數刷構件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配置且各刷構件之刷毛之方向於排列方向觀察係配置為交叉,故可簡易形成迷宮式密封構造。
本發明之第7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第二密封部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複數配置。
根據本發明之第7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前述第二密封部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複數配置,故更有效抑制投射材之漏出。
本發明之第8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具有:包含由前述投射裝置投射之投射材往前述箱體之上方側搬送之斗式升降機而構成且使前述投射材往前述投射裝置循環之循環裝置;設於前述循環裝置之循環路徑並將前述投射材以外之異物及投射之前述投射材之中裂開之投射材分離除去之分離器;連接於前述分離器並吸引包含粉塵之空氣之集塵機。
根據本發明之第8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由前述投射裝置投射之投射材藉由斗式升降機往前述箱體之上方側搬送,以包含斗式升降機之循環裝置使前述投射材往前述投射裝置循環。於前述循環裝置之循環路徑設分離器,前述投射材以外之異物及投射之前述投射材之中裂開之投射材以分離器分離除去。此外,以連接於前述分離器之集塵機吸引包含粉塵之空氣。此集塵機之吸引使透過分離器等箱體之內部成為負壓,故以氣流產生裝置產生之往箱體之內側之氣流容易進入箱體之內部,不幸通過第二密封部之投射材往箱體之內側有效率地返回。亦即,投射材循環利用,投射材或異物之往裝置外之漏出有效地防止或抑制。
本發明之第9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於前述箱體之底部形成有向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往下方側傾斜之一對傾斜部,於前述一對傾斜部之下端部間配置有前述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
根據本發明之第9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於前述箱體之底部形成有向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往下方側傾斜之一對傾斜部,故可藉由投射並落下之投射材沿一對傾斜部流落,投射材往沿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側集中。此外,於前述一對傾斜部之下端部間配置有前述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故集中之投射材藉由斗式升降機往箱體上方搬送,以包含斗式升降機之循環裝置往投射裝置循環。
本發明之第10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傾斜部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設定為25°≦A≦45°。
根據本發明之第10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藉由設於箱體底部之前述傾斜部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設定為25°≦A,落下至傾斜部上之投射材容易沿傾斜部流動。此外,藉由設定為A≦45°,抑制裝置之高度尺寸。
本發明之第11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將前述箱體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前述一對傾斜部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
根據本發明之第11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將前述箱體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前述一對傾斜部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故落下至傾斜部上之投射材藉由傾斜部集中於狹窄之限制範圍,以斗式升降機效率良好地往箱體之上方側搬送。
本發明之第13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於前述箱體之內部之底部側配置有往前述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側搬送投射材之螺旋輸送機。
根據本發明之第13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於前述箱體之內部之底部側配置有往前述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側搬送投射材之螺旋輸送機,故投射並落下之投射材藉由螺旋輸送機往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側搬送集中。如上述集中之投射材藉由斗式升降機往箱體之上方搬送,藉由包含斗式升降機之循環裝置往投射裝置循環。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具有可防止或抑制投射材等從裝置內洩漏之優良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第2~第7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具有可進一步防止或抑制投射材等從裝置內洩漏之優良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第8~第13態樣之表面處理裝置,具有可循環利用投射材並進一步防止或抑制投射材或異物之往裝置外之漏出優良效果。
本申請係基於在日本於2010年08月10日被提出申請之特願2010-179872號,其內容係做為本申請之內容形成其一部分。
此外,本發明應可藉由本說明書之詳細之說明進一步完全理解。然而,詳細之說明及特定之實施例為本發明之較理想之實施形態,僅係為了說明之目的而被記載者。因從此詳細之說明各種變更、改變對當業者而言為明顯。
申請人無將被記載之實施形態之任一者對公眾獻上之意圖,被揭示之改變、代替案之中,即使文言上可能不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內者,亦為在均等論下之發明之一部分。
於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中,名詞及同樣之指示詞之使用只要沒有特別被指明或只要非根據文脈被明確否定,應解釋為包含單數與複數雙方。在本說明書中被提供之任一例示或例示性用語之使用(例如:「等」)亦僅係為了使本發明容易說明之意圖,只要沒有在申請專利範圍記載便非對本發明之範圍施加限制者。
[第1實施形態]
針對做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表面處理裝置噴珠裝置使用圖1~圖7說明。於圖1,噴珠裝置10係以前視圖顯示,於圖2,噴珠裝置10係以左側視圖顯示。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10係以金屬製之線材12做為被處理對象物。於圖中適當顯示之箭頭X係表示線材12搬送之搬送方向(以下稱為「線材搬送方向」。)。
對於圖1顯示之噴珠裝置10於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上流側(圖中左側)配置有不圖示之線材供給裝置。線材供給裝置係對噴珠裝置10之線材12之供給用,構成為包含捲繞有在噴珠裝置10處理前之線材12之捲出部、將從前述捲出部捲出之線材12往噴珠裝置10之搬入側導引轉子14導引之導引轉子。
此外,對於圖1顯示之噴珠裝置10於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下流側(圖中右側)配置有不圖示之捲取裝置。前述捲取裝置係具備以驅動馬達旋轉驅動之捲盤,將在噴珠裝置10處理後從搬出側導引轉子16搬出之線材12以前述捲盤以既定之速度及既定之張力捲取之裝置。另外,於線材12之搬送除前述捲取裝置外,適用抽伸機(以孔模將線材12抽製為既定之粗度之裝置,具備往復運動同時重複夾線材12拉之動作之線材行進驅動手段之裝置)等。
如圖1所示,噴珠裝置10具備箱體18。於箱體18之內部形成有藉由往線材12之投射材之投射來進行線材12之表面加工之投射室18A(亦稱為「加工室」、「研掃室」)。此外,於箱體18係於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上流側(圖中左側)形成線材12之搬入用之搬入口20,於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下流側(圖中右側)形成有線材12之搬出用之搬出口22。
此外,於箱體18之內部沿線材12之搬送通路隔著既定之間隔配置有複數導引筒構件(導引構件)24。導引筒構件24係固定於箱體18,形成為大致筒狀。形成於導引筒構件24之導引孔係隨著往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下流側(圖中右側)逐漸變小徑,導引孔之軸心係配置為與線材12之搬送通路之中心一致。
複數導引筒構件24之中,於設於搬入口20及搬出口22之導引筒構件24於各自之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下流側(圖中右側)部位串聯安裝有二個短筒狀之導引筒25。形成於導引筒25之導引孔係隨著往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下流側(圖中右側)逐漸變小徑,導引孔之軸心係配置為與導引筒構件24之導引孔之軸心一致。
此外,於箱體18於夾線材12之搬送通路之上下左右安裝有計四台之投射裝置26。此等四台之投射裝置26係於線材搬送方向隔著既定之間隔配置。本實施形態之投射裝置26係對往線材搬送方向搬送之線材12將投射材(在本實施形態做為一例係鋼球)以離心力加速投射之離心式投射材投射裝置(動葉輪單元、離心投射手段)。亦即,投射裝置26係藉由如前述設有四台而向線材12從上下左右方向投射投射材。此種投射在本實施形態係為了將附著於線材12之表面之鏽皮、生鏽等附著物除去而為。投射裝置26係連接於不圖示之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手段)。
於投射裝置26之上方側配置有投射材供給裝置28(流量調節裝置)。投射材供給裝置28係往投射裝置26供給投射材之裝置,於投射材之供給部具備可開閉之投射材閘門28A。投射材供給裝置28可藉由調整氣壓缸28B之衝程來變更投射材閘門28A之閉度,藉由變更投射材閘門28A之開度可多段(在本實施形態係二段)變更(調節)往投射裝置26之投射材之供給量。另外,投射材供給裝置28之投射材之供給量之變更對應於搬送速度等無段進行亦可。
於投射裝置26係透過投射材供給裝置28連結有循環裝置30。循環裝置30係搬送由投射裝置26投射之投射材並使往投射裝置26循環之裝置,具備配置於箱體18之內部之底部側之螺旋輸送機32及於裝置上下方向延伸之斗式升降機34(參照圖2)。
螺旋輸送機32係水平配置且以線材搬送方向為軸方向延在,軸部之兩端側於箱體18側支持為可旋轉。此螺旋輸送機32係連接於驅動馬達36並藉由驅動馬達36之驅動力而旋轉,具備可將堆積於箱體18之下部之投射材從圖中之左右兩側往中央側搬送之左右對稱之螺桿部。
對螺旋輸送機32之軸線方向之中央部側係配置為斗式升降機34之收集口34D面對。換言之,螺旋輸送機32係配置為可往斗式升降機34之收集口34D搬送投射材。斗式升降機34雖因係公知構造而省略詳細說明,但如圖2所示,於配置於噴珠裝置10之上部及下部之滑輪34A(在圖中僅上側圖示)捲掛無端皮帶34B,於無端皮帶34B安裝有多數斗34C。此外,滑輪34A係連接於馬達而可旋轉驅動。藉此,斗式升降機34將以螺旋輸送機32(參照圖1)回收之(暫時貯藏之)投射材以斗34C撈起並藉由以馬達使斗式升降機34旋轉來將斗34C內之投射材往箱體18之上方側搬送。
此外,如圖1及圖2所示,於斗式升降機34之上部側之附近配置有分離器40。分離器40係設於循環裝置30之循環路徑,將投射材以外之異物(從線材表面脫落之微細鏽皮等)及以斗式升降機34搬送之投射材(亦即以投射裝置26投射之投射材)之中裂開之投射材分離除去,於將可再利用之投射材落下之下端部之下方側配置有投射材貯藏用之投射材貯藏槽38。做為分離器40,在本實施形態係適用旋風做為一例。此旋風具備大致圓筒狀之外殼,且具備導引包含於外殼吸入之投射材之空氣使前述空氣產生旋轉氣流之導引部。另外,亦可適用沈降腔室來代替旋風。此外,於顯示於圖1之分離器40係透過風道41連接有集塵機42。在圖1係將集塵機42方塊化圖示。集塵機42係吸引並收集包含粉塵之空氣。另外,前述粉塵係在箱體18及分離器40產生之粉塵。
於噴珠裝置10之線材搬送方向之最下流側(比搬出側導引轉子16更往下流側)於搬送通路之上方側配置有檢出線材12之有無之線材檢知裝置44。線材檢知裝置44係連接於不圖示之ECU。另外,在本實施形態雖係線材檢知裝置44僅設於噴珠裝置10之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最下流側(圖中右側),但於噴珠裝置10之線材搬送方向(線材行進方向)之最上流側(圖中左側)亦設有同樣之線材檢知裝置亦可。
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於箱體18之搬入口20側於比搬入口20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上流側設有第一密封構造部50(第一密封筒),第一密封構造部50之外殼體51係對箱體18安裝。亦即,第一密封構造部50係設於搬入側導引轉子14與箱體18之間。外殼體51之底板部51C係向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往裝置下方側傾斜,係可於投射材進入外殼體51內之場合使該投射材往箱體18落入之構造。另外,外殼體51之內部空間之下部與箱體18之內部空間係以不圖示之既定部位連通。此外,於外殼體51之上端開口部可裝卸地裝設有蓋體51D。
於第1密封構造部50之外殼體51係於搬入口20之對向部形成有貫通孔51A,於鄰接部形成有貫通孔51B,於上流側之貫通孔51A配置有導引筒構件(導引構件)52。導引筒構件52係與配置於箱體18之搬入口20之導引筒構件24大致同樣之形狀,配置為與與導引筒構件24軸心一致。此導引筒構件52係藉由導引孔52A之出口側縮小而亦發揮搬送時之線材12之搖動抑制機能。
於導引筒構件52與導引筒構件24之間設有第一密封部54。第一密封部54具備線材12可通過內側之第一筒狀部56、配置於第一筒狀部56之內側之第一密封體58。第一密封體58係於線材12之通過時在線材12與第一筒狀部56之內面之間做為投射材之漏出阻止用而發揮機能。另外,於第一筒狀部56之線材搬送方向之最上流部位及最下流部位設有形成有搬送通路用之貫通孔之平板部56C。
相對於此,如圖4所示,於箱體18之搬出口22側於比搬出口22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設有第二密封構造部60(第二密封筒),第二密封構造部60之外殼體61對箱體18安裝。亦即,第二密封構造部60係設於箱體18與搬出側導引轉子16之間。外殼體61之底板部61C係向線材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往裝置下方側傾斜,係可於投射材進入外殼體61內之場合使該投射材往箱體18落入之構造。另外,外殼體61之內部空間之下部與箱體18之內部空間係以不圖示之既定部位連通。此外,於外殼體61之上端閉口部可裝卸地裝設有蓋體61D。
於第2密封構造部60之外殼體61內設有第二密封部64。第二密封部64係沿線材搬送方向串聯地複數(在本實施形態係二個)配置。第二密封部64具備線材12可通過內側之第二筒狀部66、配置於第二筒狀部66之內側之第二密封體68。第二密封體68係於線材12之通過時在線材12與第二筒狀部66之內面之間做為投射材之漏出阻止用而發揮機能。另外,於第二筒狀部66之線材搬送方向之最上流部位及最下流部位設有形成有搬送通路用之貫通孔之平板部66C。
於圖5以剖面圖顯示有第一密封部54,圖5(A)係沿圖3之5A-5A線之剖面圖,圖5(B)係沿圖3之5B-5B線之剖面圖。另外,第二密封部64(參照圖4)係與第一密封部54為實質上同樣之構造,故省略其圖示及說明。
如圖5所示,第一筒狀部56係由剖面V字狀之承載桶外殼56A、對應於承載桶外殼56A配置之剖面逆V字形狀之蓋體56B形成。另外,於圖5雖未圖示,但於承載桶外殼56A之內面及蓋體56B之內面貼有橡膠等彈性體亦可。於承載桶外殼56A貫通形成有投射材穿透孔156。此外,第一筒狀部56及第二筒狀部66之形狀並不限於上述之形狀,圓形等任意之形狀即可。
如圖3及圖4所示,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係包含複數做為長條材之刷毛158、168而構成。於此等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在本實施形態係複數使用有刷毛158、168朝向單一方向之在正面視大致四角形狀(參照圖5)之刷構件58A、68A,複數刷構件58A、68A沿線材搬送方向串聯配置。此外,如圖5及圖6所示,第一密封體58係配置為各刷構件58A之刷毛158之方向於配列方向觀察交叉(在本實施形態係正交)。雖省略圖示,但顯示於圖4之第二密封體68亦配置為各刷構件68A之刷毛168之方向於配列方向觀察交叉(在本實施形態係正交)。藉此,顯示於圖3之第一密封體58及顯示於圖4之第二密封體68以刷毛158、168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而形成迷宮式密封構造。另外,刷毛158、168在本實施形態雖係做為一例適用以樹脂纖維形成者,但為樹脂製以外之橡膠製或金屬製亦可。
如圖5所示,刷構件58A係保持刷毛158之刷基部258安裝於第一筒狀部56,刷毛158之部分以在線材搬送方向視呈大致U字狀之方式形成有狹縫58B。因狹縫58B而變短之刷毛158之前端係設定為連接於線材12,狹縫58B之寬度係設定為大致等於線材12之直徑。雖省略圖示,但顯示於圖4之第二密封體68亦為同樣之構造。
如圖4所示,於比第二密封部64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配置有氣流產生裝置70之做為氣體流出口之吹出口72。氣流產生裝置70係使往箱體18之內側之氣流產生之構成部,具備設於第二密封構造部60之外殼體61之上方側之鼓風扇74。鼓風扇74係外氣導入用,可藉由驅動馬達之驅動力而作動,排氣側連接於風道76。如圖4及圖7所示,風道76之下端部係連結於大致矩形箱狀之外殼部78之上端。於外殼部78之大致高度方向中央部以於線材搬送方向貫通之方式一體配設有做為筒狀體之導引筒體80。另外,風道76及導引筒體80係構成氣流產生裝置70之一部分。
導引筒體80係配置於比第二密封部64(參照圖4)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並形成為大致筒狀,線材12可通過其軸心部。於導引筒體80係沿搬送通路貫通之導引孔80A從線材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先逐漸變小徑,再以吹出口72為分界逐漸變大徑。導引孔80A之軸心係配置為與線材12之搬送通路之中心一致。藉由將吹出口72形成於最小徑之部分,從吹出口72噴出之氣流以高速流過線材12之表面,容易去除附著之投射材等,且可防止在該部分之線材12之往下流側之空氣之洩漏。此外,藉由在其上流側徑逐漸變大,可減少對氣流之抵抗之增加。
此外,於導引筒體80形成有做為連通外殼部78之內部空間78A與導引孔80A之通風孔之通風狹縫80B。通風狹縫80B係為了使往箱體18(參照圖4)內側之氣流之風向指向而形成,從導引筒體80之外周側往軸心部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傾斜,於涵蓋導引筒體80之繞軸心部之全周形成。前述之吹出口72係設於通風狹縫80B之導引孔80A側之開口部。
(作用、效果)
其次,針對上述實施形態之作用及效果說明。
如圖1所示,從線材供給裝置(圖示省略)供給之線材12係在藉由搬入側導引轉子14高度位置決定之狀態下經第一密封部54從箱體18之搬入口20側搬入。對此線材12係在箱體18之投射室18A以投射裝置26投射投射材,於線材12表面附著之鏽皮、生鏽等附著物除去。其後,線材12從箱體18之搬出口22搬出,經第二密封部64通過搬出側導引轉子16上,以不圖示之捲取裝置捲取。
如圖3所示,於第一密封部54係於線材12可通過之第一筒狀部56之內側配置有第一密封體58。第一密封體58係於線材12之通過時在線材12與第一筒狀部56之內面之間做為投射材之漏出阻止用。因此,投射之投射材之從搬入口20側之漏出藉由第一密封體58阻止。
此外,如圖4所示,於第二密封部64係於線材12可通過之第二筒狀部66之內側配置有第二密封體68。第二密封體68係於線材12之通過時在線材12與第二筒狀部66之內面之間做為投射材之漏出阻止用。因此,基本上投射之投射材之從搬出口22側之漏出藉由第二密封體68阻止。
在此,顯示於圖3及圖4之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由複數刷毛158、168構成且形成迷宮式密封構造,故投射之投射材之從搬入口20側及搬出口22側之漏出有效地抑制。更具體而言,如前述,於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複數使用刷毛158、168朝向單一方向之刷構件58A、68A,複數刷構件58A、68A沿線材搬送方向串聯配置且各刷構件58A、68A之刷毛158、168之方向配置為於配列方向觀察交叉(參照圖5),故簡易地迷宮式密封構造形成。如上述,由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構成之迷宮式密封構造係以刷毛158、168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來形成,故投射之投射材不易從搬入口20側及搬出口22側漏出。
此外,在藉由噴珠處理而線材12之表面之摩擦抵抗變高後,於該表面殘留之投射材雖變得不易除去,但在本實施形態係以以於圖4顯示之第二密封體68之刷毛168刮投射材之方式除去。特別是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以長條之刷毛構成,故比起以板材等構成之場合,可藉由柔軟之刷毛不將於表面附著之投射材以過度強之力除去而以複數次刮來除去。
另外,搬出口22側之第二密封部64係沿線材搬送方向串聯地複數(在本實施形態係二個)配置,故投射材之漏出更有效地抑制。但會有伴隨線材12之搬出而殘留於線材12上之投射材或粉塵與線材12一起搬出之可能性。然而,在本發明係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64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配置有氣流產生裝置70之吹出口72,氣流產生裝置70係使往前述箱體18之內側之氣流產生,故即使於線材12上有投射材或粉塵殘留,此種投射材或粉塵亦會與氣流一起返回箱體18之內側。此外,在第二密封體68從線材12脫離之投射材或粉塵容易與氣流一起返回箱體18之內側。
在此,針對氣流產生裝置70產生之氣流更具體地說明。氣流產生裝置70係透過外殼部78及風道76連接於鼓風扇74之導引筒體80配置於比第二密封部64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線材12可通過導引筒體80之軸心部,於此導引筒體80形成有從其外周側往軸心部側往線材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傾斜使氣流之風向指向之通風狹縫80B。
因此,空氣(外氣)係藉由鼓風扇74導入經風道76及外殼部78流過通風狹縫80B往導引筒體80之內側流出後,接觸線材12及導引筒體80之內周面並同時往箱體18之內側流動。如此,往箱體內側之氣流容易地形成。
此外,通風狹縫80B係涵蓋導引筒體80之繞軸心部之全周形成,故空氣對線材12從其外周之全方位噴出吹送。因此,於線材12上殘留之投射材有效率地返回箱體18之內側。
另一方面,在於圖1顯示之箱體18之內部,藉由投射裝置26投射落下之投射材在箱體18之內部之底部側藉由螺旋輸送機32從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兩側(圖中之左右兩側)往中央部搬送集中。螺旋輸送機32之投射材之搬送目標處配置有斗式升降機34之下端部,故集中之投射材藉由斗式升降機34往箱體18之上方側搬送,藉由包含斗式升降機34之循環裝置30往投射裝置26循環。於循環裝置30之循環路徑設有分離器40,投射材以外之異物及投射之投射材之中裂開之投射材藉由分離器40分離除去。此外,藉由連接於分離器40之集塵機42吸引包含粉塵之空氣。藉由此集塵機42之吸引,透過分離器40等箱體18之內部成為負壓,故以氣流產生裝置70產生之往箱體18之內側之氣流容易進入箱體18之內部,投射材往箱體18之內側有效率地返回。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10,可防止或抑制投射材等從裝置內洩漏。
[第2實施形態]
其次,針對做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表面處理裝置之噴珠裝置,使用圖8~圖10說明。於圖8係以前視圖顯示有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90,於圖9係以左側面圖顯示有圖8之噴珠裝置,於圖10係以右側面圖顯示有圖8之噴珠裝置。如此等圖所示,噴珠裝置90係於代替螺旋輸送機32(參照圖1)而於箱體18之底部形成有傾斜部92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10(參照圖1)不同。其他構成係與第1實施形態大致同樣之構成。因此,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實質上同樣之構成部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如圖8所示,於箱體18之底部形成有向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往下方側傾斜之一對傾斜部92。傾斜部92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設定為25°≦A≦45°較理想,在本實施形態係做為一例設定為A=28°。此外,將箱體18之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一對傾斜部92之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圖中之L21與L22之和)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此外,於一對傾斜部92之下端部間配置有斗式升降機34之下端部(收集口34D側)。
(作用、效果)
藉由以上說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90亦可藉由與前述之第1實施形態同樣之作用而防止或抑制投射材等從裝置內洩漏。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90,藉由投射並落下之投射材沿一對傾斜部92流落,投射材往沿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側集中。集中之投射材藉由斗式升降機34往箱體18之上方側搬送,以包含斗式升降機34之循環裝置30往投射裝置26循環。
此外,藉由設於箱體18底部之傾斜部92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設定為25°≦A,落下至傾斜部92上之投射材容易沿傾斜部92流動。另一方面,若噴珠裝置90之高度變高,雖將作業者之操作位置升高之升高手段成為必要或會產生挖坑並於坑內配置噴珠裝置90之下部已將噴珠裝置90設置於低位置之必要,但在本實施形態係藉由設定為A≦45°,抑制噴珠裝置90之高度尺寸。
此外,將箱體18之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一對傾斜部92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故落下至傾斜部92上之投射材藉由傾斜部92集中於狹窄之限制範圍。在本實施形態係投射材集中於斗式升降機34以一台可處理之範圍,投射材以一台之斗式升降機34效率良好地往箱體18之上方側搬送。
[實施形態之補足說明]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於圖1等顯示之噴珠裝置10、90雖係適用將投射材以離心力加速投射之離心式投射材投射裝置做為投射裝置26,但於表面處理裝置適用之投射裝置為例如與壓縮空氣一起將投射材押送並從噴嘴噴射之空氣噴嘴式之投射裝置等其他投射裝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氣流產生裝置70包含外氣導入用之鼓風扇74而構成,但氣流產生裝置為例如包含供給壓縮空氣之壓縮空氣供給裝置而構成且於連接於壓縮空氣供給裝置之噴嘴之前端具有做為氣體流出口之噴射口之氣流產生裝置等其他氣流產生裝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氣流產生裝置70具備形成有通風狹縫80B之導引筒體80,但氣流產生裝置為不具備此種筒狀體而具備噴嘴往搬送通路側往箱體之搬出口側傾斜朝向之構造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涵蓋導引筒體80之繞軸心部之全周形成有通風狹縫80B,但通風孔為筒狀體之繞軸心部隔間隔複數形成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係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形成迷宮式密封構造構造,為了防止投射材之洩漏此種構造雖更理想,但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為例如僅以往單一方向延出之刷毛構成之不形成迷宮式密封構造之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以刷毛158、168構成迷宮式密封構造,但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為例如例如以可彈性變形之複數橡膠製之線狀體或細帶狀體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形成形成迷宮式密封構造者等其他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亦可。此外,於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複數使用前述複數橡膠製之線狀體或細帶狀體之延出方向朝向單一方向之構件且前述複數構件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配置且各構件之延出方向配置為於配列方向觀察交叉。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於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複數使用刷毛158、168朝向單一方向之刷構件58A、68A,複數刷構件58A、68A沿線材搬送方向串聯配置且各刷構件58A、68A之刷毛158、168之方向配置為於配列方向觀察交叉,但於第一密封體58及第二密封體68例如適用單一刷構件且適用該刷毛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而迷宮式密封構造形成者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保持刷毛158之刷基部258形成為直線狀,但保持刷毛之刷基部為形成為圓形狀或螺旋形狀等其他形狀者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第二密封部64沿搬送方向串聯地複數(二個)配置,從防止投射材之洩漏之觀點係此種構成更理想,但為第二密封部配置一個之構成亦可。此外,第二密封部64沿搬送方向串聯地配置三個以上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包含第一密封部54之第一密封構造部50對箱體18之搬入口20於線材搬送方向之上流側鄰接設置,但包含第一密封部之構造部對箱體18之搬入口20於線材搬送方向(被處理對象物之搬送方向)之下流側鄰接設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包含第二密封部64之第二密封構造部60對箱體18之搬出口22於線材搬送方向之下流側鄰接設置,但包含第二密封部之構造部對箱體18之搬入口20於線材搬送方向(被處理對象物之搬送方向)之上流側鄰接設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設有循環裝置30,從使投射材循環在利用之觀點係設有循環裝置30之構成更理想,但為沒有循環裝置之表面處理裝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傾斜部92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設定為25°≦A≦45°,從抑制裝置之高度尺寸同時使投射材容易流落之觀點係此種構成更理想,但傾斜部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亦可設定為A<25°或A>45°。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將箱體18之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一對傾斜部92之沿線材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圖8之L21與L22之和)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從將落下至傾斜部92上之投射材藉由傾斜部集中於狹窄之限制範圍之觀點係此種設定更理想,但,亦可設定為L2<(3/4)*L1。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表面處理裝置為噴珠裝置10、90,但表面處理裝置為例如shot peening裝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係針對被處理對象物為線材12之噴珠裝置10、90說明,但表面處理裝置為例如處理被處理對象物為從表面處理裝置之上流側捲出在下流側捲取之帶鋼、棒狀構件、板狀構件等其他被處理對象物之表面處理裝置亦可。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及上述之複數變形例可適當組合實施。
10...噴珠裝置(表面處理裝置)
12...線材(被處理對象物)
18...箱體
18A...投射室
20...搬入口
22...搬出口
26...投射裝置
30...循環裝置
32...螺旋輸送機
34...斗式升降機
40...分離器
42...集塵機
54...第一密封部
56...第一筒狀部
58...第一密封體
58A...刷構件
64...第二密封部
66...第二筒狀部
68...第二密封體
68A...刷構件
70...氣流產生裝置
72...吹出口(氣體流出口)
80...導引筒體(筒狀體)
80B...通風狹縫(通風孔)
90...噴珠裝置(表面處理裝置)
92...傾斜部
X...線材搬送方向(搬送方向)
158...刷毛(長條材)
168...刷毛(長條材)
圖1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之前視圖。
圖2為圖1之噴珠裝置之左側面圖。
圖3為擴大顯示圖1之噴珠裝置之搬入口側之部分擴大圖。
圖4為擴大顯示圖1之噴珠裝置之搬出口側之部分擴大圖。
圖5為顯示圖3之刷之剖面圖。圖5(A)係沿圖3之5A-5A線之擴大剖面圖。圖5(B)係沿圖3之5B-5B線之擴大剖面圖。
圖6為以圖3之箭頭6方向視圖示之擴大圖。
圖7為擴大顯示圖4之氣流產生裝置之一部分之半剖面之立體圖。
圖8為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噴珠裝置之前視圖。
圖9為圖8之噴珠裝置之左側面圖。
圖10為圖8之噴珠裝置之右側面圖。
10...噴珠裝置(表面處理裝置)
12...線材(被處理對象物)
14...搬入側導引轉子
16...搬出側導引轉子
18...箱體
18A...投射室
20...搬入口
22...搬出口
24...導引筒構件
25...導引筒
26...投射裝置
28...投射材供給裝置
28A...投射材閘門
28B...氣壓缸
30...循環裝置
32...螺旋輸送機
34...斗式升降機
34D...收集口
36...驅動馬達
38...投射材貯藏槽
40...分離器
41...風道
42...集塵機
44...線材檢知裝置
50...第1密封構造部
52...導引筒構件(導引構件)
54...第一密封部
64...第二密封部
70...氣流產生裝置
74...鼓風扇
76...風道
80...導引筒體(筒狀體)
X...線材搬送方向(搬送方向)

Claims (12)

  1. 一種表面處理裝置,具有:對被往既定之搬送方向搬送之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之投射裝置;於內部形成藉由被前述投射裝置投射之投射材進行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表面加工之投射室且形成有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搬入用之搬入口與搬出用之搬出口之箱體;具備配置於前述箱體之搬入口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內側之第一筒狀部與配置於前述第一筒狀部之內側並於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通過時在前述被處理對象物與前述第一筒狀部之內面之間做為漏出阻止用之第一密封體之第一密封部;具備配置於前述箱體之搬出口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內側之第二筒狀部與配置於前述第二筒狀部之內側並於前述被處理對象物之通過時在前述被處理對象物與前述第二筒狀部之內面之間做為漏出阻止用之第二密封體之第二密封部;氣體流出口配置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並使往前述箱體之內側之氣流產生之氣流產生裝置;前述氣流產生裝置具備配置於比前述第二密封部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流側且前述被處理對象物可通過軸心部之導引孔貫通之筒狀體,於前述筒狀體形成有從其外周側往軸心部側往前述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傾斜以使前述氣流之 風向指向之通風孔,前述導引孔從前述搬送方向之上流側往下流側先逐漸變小徑,再以設於前述通風孔中之前述導引孔之開口部之吹出口為分界逐漸變大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通風孔係涵蓋前述筒狀體之軸心部周圍之全周被形成之通風狹縫。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係以複數長條材構成且形成有迷宮式密封構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之迷宮式密封構造係以刷毛從複數方向延出交叉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於前述第一密封體及前述第二密封體係使用複數刷毛朝向單一方向之刷構件,前述複數刷構件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配置且各刷構件之刷毛之方向於排列方向觀察係配置為交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第二密封部沿前述搬送方向串聯複數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中任一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具有:包含由前述投射裝置投射之投射材往前述箱體之上方側搬送之斗式升降機而構成且使前述投射材往前述投射裝置循環之循環裝置; 設於前述循環裝置之循環路徑並將前述投射材以外之異物及投射之前述投射材之中裂開之投射材分離除去之分離器;連接於前述分離器並吸引包含粉塵之空氣之集塵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於前述箱體之底部形成有向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往下方側傾斜之一對傾斜部,於前述一對傾斜部之下端部間配置有前述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傾斜部之對水平面之傾斜角度A設定為25°≦A≦45°。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將前述箱體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前述一對傾斜部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將前述箱體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L1與前述一對傾斜部之沿前述搬送方向之長度之和L2設定為L2≧(3/4)*L1之關係成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之表面處理裝置,其中,於前述箱體之內部之底部側配置有往前述斗式升降機之下端部側搬送投射材之螺旋輸送機。
TW099137428A 2010-08-10 2010-11-01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TWI503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9872A JP5545112B2 (ja) 2010-08-10 2010-08-10 表面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6638A TW201206638A (en) 2012-02-16
TWI503207B true TWI503207B (zh) 2015-10-11

Family

ID=4556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7428A TWI503207B (zh) 2010-08-10 2010-11-01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545112B2 (zh)
KR (1) KR101600984B1 (zh)
CN (1) CN102371544B (zh)
TW (1) TWI503207B (zh)
WO (1) WO20120205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0665B (zh) * 2014-11-28 2017-05-17 济南大学 一种箱体类工件内壁喷丸处理装置
WO2018051530A1 (ja) * 2016-09-15 2018-03-22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BR112018074390B8 (pt) * 2016-09-15 2022-09-06 Sintokogio Ltd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de granalha
CN111107963A (zh) * 2017-09-28 2020-05-05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喷丸处理装置
EP3479848B1 (de) * 2017-11-07 2022-10-05 Metall + Plastic GmbH Oberflächen-dekontaminationsvorrichtung sowie betriebsverfahren
CN112207720B (zh) * 2020-10-09 2022-07-05 临沂兴晟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大型钢材加工的抛丸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6951A (en) * 1964-03-25 1968-03-20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Apparatus for coating an elongated body
JP2000006028A (ja) * 1998-06-25 2000-01-11 Shibuya Kogyo Co Ltd ブラスト加工室のワーク用扉装置
JP2002113664A (ja) * 2000-10-05 2002-04-16 Sintokogio Ltd 線材用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装置のシ−ル機構
JP2005262349A (ja) * 2004-03-17 2005-09-29 Jfe Steel Kk 表面テクスチャー付金属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2818B2 (ja) * 1998-01-30 2005-03-23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棒状製品用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設備の製品用ショットシール装置
JP3873886B2 (ja) * 2000-10-19 2007-01-3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用亜鉛めっき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03074230A1 (fr) * 2002-03-04 2003-09-12 Jfe Steel Corporation Installation de traitement de surface de plaque metalliqu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plaque metallique
JP4297242B2 (ja) 2002-05-14 2009-07-15 東芝プラント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表面加工装置
JP2005088107A (ja) * 2003-09-16 2005-04-07 Kyodo Shaft Co Ltd 線材の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6951A (en) * 1964-03-25 1968-03-20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Apparatus for coating an elongated body
JP2000006028A (ja) * 1998-06-25 2000-01-11 Shibuya Kogyo Co Ltd ブラスト加工室のワーク用扉装置
JP2002113664A (ja) * 2000-10-05 2002-04-16 Sintokogio Ltd 線材用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装置のシ−ル機構
JP2005262349A (ja) * 2004-03-17 2005-09-29 Jfe Steel Kk 表面テクスチャー付金属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00984B1 (ko) 2016-03-08
CN102371544A (zh) 2012-03-14
WO2012020516A1 (ja) 2012-02-16
CN102371544B (zh) 2015-10-07
JP5545112B2 (ja) 2014-07-09
JP2012035389A (ja) 2012-02-23
TW201206638A (en) 2012-02-16
KR20130091336A (ko) 201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8714B (zh)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TWI503207B (zh)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KR101134135B1 (ko) 쇼트 블라스트
WO2013108427A1 (ja)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
JP2005329482A (ja) 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装置
WO2013125097A1 (ja) ショッ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ョット処理方法
TW201321543A (zh) 用於基材及/或基材載體的清潔模組及清潔方法
US20230356359A1 (en) Blast Mach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last Machine
KR101852946B1 (ko) 쇼트 처리 장치
KR20040012342A (ko) 쇼트 블라스트의 이물질 분리장치
KR101951624B1 (ko) 습식 블라스트 방식을 이용한 고압 세척기
TWI503208B (zh)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TWI713709B (zh) 衝擊處理裝置
CN111107963A (zh) 喷丸处理装置
CN210081343U (zh) 一种滚筒式抛丸清理设备
JP2003053272A (ja) 弾丸と緩衝材の分離回収装置とその運用方法
JP2014136171A (ja) 乾式洗浄デバイス及び乾式洗浄装置
JPH10128666A (ja) エアブラス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