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0991B - 眼鏡 - Google Patents

眼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0991B
TWI500991B TW101101895A TW101101895A TWI500991B TW I500991 B TWI500991 B TW I500991B TW 101101895 A TW101101895 A TW 101101895A TW 101101895 A TW101101895 A TW 101101895A TW I500991 B TWI500991 B TW I5009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intermediate body
corner piece
lens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1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9448A (en
Inventor
Taro Sumitomo
Wataru Okuma
Kanako Ic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Midori Anz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ori Anz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ori Anz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39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9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0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09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22Hinges
    • G02C5/2218Resilient hin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008Spectacles fram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material, material structure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02Bridges; Browbars; Intermediate bars
    • G02C5/10Intermediate bars or bars between bridge and side-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14Side-members
    • G02C5/146Side-members having special front e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22Hinges
    • G02C5/2263Composite hinges, e.g. for varying the inclination of th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0/00Generic mechan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groups G02C1/00 - G02C5/00 and G02C9/00 - G02C13/00 and their subgroups
    • G02C2200/08Modular frames, easily exchangeable frame parts a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0/00Generic mechan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groups G02C1/00 - G02C5/00 and G02C9/00 - G02C13/00 and their subgroups
    • G02C2200/18Adjustment ridges or notch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Description

眼鏡 SPECTACLES
本發明係有關例如使用於防塵用等之眼鏡,尤其是有關一種眼鏡,能防止因配戴時或卸下時之應力而破損之情形,或配合眼鏡配戴者的臉的大小可進行適度的張開及收緊。
普通的眼鏡與防塵用眼鏡等的眼鏡,一般而言其鏡片或防護玻璃係設置在前框,而鉤掛在太陽穴或耳朵之鏡柄(temple)以可折疊之方式連結在前框的護角片(armor)。鏡柄係其一端透過軸體連結在護角片,且藉由以軸體為中心進行轉動操作而對著護角片進行折疊及展開。在此種眼鏡中,以單手進行配戴與卸下時、或臉寬的人配戴時等,鏡柄靠在配戴者的臉而朝外側展開的方向之彎曲會作用在鏡柄,而因鏡柄無法展開到一定的程度以上,故會有因過度的應力使得鏡柄破損破損之問題。因此先前已開發有可使鏡柄比普通的展開狀態更朝外側展開的結構。
記載在專利文獻1之結構係在前框側的護角片與鏡柄之間架設彈性臂者,而彈性臂係利用螺絲將一端軸支於護角片而延伸於鏡柄的方向,且將所延設之另一端部分插入到鏡柄內而予以固定之結構。透過此結構使得張開方向的力量作用在鏡柄時,藉由彈性臂彎曲可使得鏡柄的朝外側展開。
記載在專利文獻2之結構係將延伸於護角片側之彈性片裝入在鏡柄,另一方面將可抵接於彈性片之弧狀構件安裝在護角片的端部之結構,而將鏡柄朝外側張開時藉由彈性片抵接在弧狀構件產生變形而使得鏡柄可朝外側張開。
記載在專利文獻3之結構係利用螺絲將彈簧構件固定在鏡柄的護角片側的端部,當護角片抵接時,彈簧構件產生彈性變形,透過此彈性變形使得鏡柄進行朝外側張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案登録第31352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68629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2975361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之結構中彈性臂彎曲,而在專利文獻2之結構中彈性片產生變形,在專利文獻3之結構中,為彈簧構件產生變形者,在任一項習知的技術中皆為藉由彈性構件產生變形而容許鏡柄的張開動作之結構。在此種結構中,當比彈性構件之可變形的容許範圍更大的鏡柄之張開動作或張開應力作用時,該作用介由彈性構件傳達到護角片致使護角片破損,或由於鏡柄之過度的變形使得鏡柄本身破損。亦即,當過度的應力作用時,會產生護角片或鏡柄其中之一破損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眼鏡,係可防止由於起因於鏡柄的張開動作之過度的應力導致護角片及鏡柄雙方的破損。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明係在前框之護角片設置有鏡柄之眼鏡中,係具有中間體,該中間體由比前述護角片及前述鏡柄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之彈性材料所構成,且一端連結在前述護角片、另一端連結在前述鏡柄並設置在前述護角片與前述鏡柄之間,前述中間體具有一體地形成在位於前述護角片側的一端之一對夾持片部,該一對夾持片部從左右兩側夾進前述護角片的固定用片部而與前述護角片卡合,利用前述中間體的彈性變形可使前述中間體從前述護角片或前述鏡柄脫離。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明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眼鏡中,前述中間體的一端係一體性地連結在前述護角片,且前述中間體的另一端連結在前述鏡柄,而前述鏡柄形成為可折疊。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明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眼鏡中,在前述中間體的另一端與前述鏡柄之間設置有支撐前述鏡柄的折疊動作之連結構件,而在前述連結構件與前述鏡柄之間設置有可調整前述鏡柄的上下方向之角度之角度調整機構。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發明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的眼鏡中,係由合成樹脂形成前述前框、前述護角片、前述鏡柄、前述中間體。
設置在護角片及鏡柄間之中間體係比上述護角片及鏡柄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故在過度的張開動作作用於鏡柄時,中間體會優先地產生彈性變形而使鏡柄進行張開動作。此中間體之彈性變形量變多時,中間體從護角片或鏡柄脫離。因此過度的應力不會作用於護角片與鏡柄。藉此方式可防止護角片及鏡柄雙方的破損。此外,中間體在不破損之程度的容許範圍內容易產生彈性變形,且藉由在此容許範圍內之彈性變形可使鏡柄配合臉的大小進行張開。因此即使配戴者不同亦可不會不舒服地配戴眼鏡。
以下,一邊參照第1圖至第24圖,一邊就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眼鏡1加以說明。
此實施形態的眼鏡1係例如使用作為防塵用者,如第1圖至第6圖所示具備有前框10、設置在前框10的左右兩側之一對鏡柄3,以及透視用之左右防護玻璃13。再者,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前框10側的端部設為一端側或前端側,將鏡柄3側的端部設為另一端側或後端側(前後方向),而將鏡柄3的張開及展開方向設為左右方向,並將與上述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上下方向。
如第7圖至第9圖所示前框10具有左右框緣11、以及連結左右框緣11的上部之鏡橋15。再者,前框10具有用以安裝鏡柄3的護角片2。護角片2係其一端側(前端側)連設在框緣11,而另一端側(後端側)以延伸於鏡柄3後方之方式而一體地形成在左右框緣11之各者(參照第1圖至第6圖)。
如第18圖至第21圖所示,鏡柄3係由鏡柄本體部31以及連結部32所形成,其中鏡柄本體部31係鉤掛在太陽穴或耳朵,而連結部32係一體形成在鏡柄本體部31的長度方向之一端部(前端部)。在連結部32係插入後述之連結構件7。為了進行與所插入的連結構件7之連結而在連結部32形成有第2軸孔33。
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鏡柄3係透過中間體5而以可折疊之方式安裝在護角片2。第3圖之實線狀態係表示展開著鏡柄3之眼鏡1的使用狀態,而鏈線狀態(以雙點鏈線表示之狀態)係表示折疊著鏡柄3之眼鏡1的不使用狀態(收納狀態),而鏡柄3係藉由在此實線狀態及鏈線狀態之間進行轉動而透過中間體5對於護角片2形成可展開以及可折疊。
中間體5係以固定狀態連結在護角片2。在此以固定狀態之連結係以中間體5相對於護角片2不移動之方式而在固定位置一體地連結。為了將中間體5一體地連結在護角片2,在護角片2之另一端側,形成有「U」字狀或「V」字狀等之形狀的插入用凹部22(參照第7圖)。此外,在插入用凹部22處形成有板狀的固定用片部21(參照第7圖)。固定用片部21之厚度(左右方向之尺寸)係形成為比護角片2之其他部位還薄。
然後,如第23圖所示,以將固定用片部21夾進在中間體5的方式插入到中間體5,且將中間體5的一部分插入到插入用凹部22,藉此方式以固定狀態將中間體5連結在護角片2。此外,於固定用片部21係貫穿有凸轂孔23於厚度方向。
第10圖至第13圖所示之中間體5係由下列構件所形成:夾進在護角片2與鏡柄3間的本體部51(參照第22圖等);相對於本體部51而一體地形成在位於護角片2側的一端側之一對夾持片部52,53;凹陷於本體部51的位於鏡柄3側之另一端側而形成之圓弧狀的凹部54;以及設置在一方的夾持片部52之例如圓柱狀的凸轂55。此外,夾持片部52與夾持片部53係相互相對著,而從本體部51的突出量係夾持片部52比夾持片部53還大。
如第22圖及第23圖所示將一方的夾持片部52插入到護角片2的插入用凹部22。透過此插入使得一對夾持片部52,53從左右兩側夾進護角片2的固定用片部21。此時凸轂55進入且卡合到形成在護角片2之固定用片部21之凸轂孔23。如此一來中間體5以固定狀態連結在護角片2的一端。
如此,於中間體5連結在護角片2之狀態下,在左右方向中,夾持片部52位於眼鏡1的外側而夾持片部53位於眼鏡1的內側。再者,在凸轂55進入且卡合到凸轂孔23之連結結構中,當大的外力加在鏡柄3或中間體5或護角片2時,中間體5產生彈性變形,且解除中間體5與護角片2之連結狀態。亦即,在第23圖中,當固定好護角片2,而使鏡柄3朝箭頭符號A23的方向進行大幅度轉動時(在鏡柄3施加以箭頭符號A23表示之旋轉力矩時),中間體5產生彈性變形,而形成中間體5從護角片2脫離。
藉此方式,比較容易進行中間體5之對護角片2的裝配,並且在鏡柄3施加大的外力時,護角片2與中間體5與鏡柄3變得不易破損。
圓弧狀的凹部54係以與形成在鏡柄3的一端側之圓弧狀的凸部34相對之方式而形成,且藉由凹部54及凸部34相對,而可順暢地進行鏡柄3的上下方向之角度調整。亦即,以第22圖所示之第2軸部74的中心軸作為轉動中心,鏡柄3對著中間體5(護角片2),在箭頭符號A22之方向,例如,在從1°到10°左右之角度範圍內進行轉動。
詳細說明時,中間體5的本體部51具有在上下方向成一對而形成的本體部片56,以及形成在本體部片56間之「ㄇ」字狀的連結用凹部57。連結用凹部57係透過將本體部51之一方的側面(在左右方向中位於眼鏡的中心側之側面)作為薄壁,而在上下方向形成在本體部片56之間。本體部片56係夾進在護角片2與鏡柄3間之部位。連結用凹部57係用以進行與鏡柄3的連結之部位,且將連結構件7插入到連結用凹部57,中間體5與鏡柄3便相互連結。為了進行與連結構件7之連結,在連結用凹部57的兩側之與本體部片56的相對面,形成有第1軸孔58。
在第14圖至第17圖所示之連結構件7具有連結臂部71與調整臂部72而形成為一體,其中連結臂部71係從側面來看形成為Y字狀,且為中間體5側(一側)之分叉狀,而調整臂部72係在鏡柄3側(另一側)。連結構件7係以架設在中間體5與鏡柄3之方式而配置,且連結臂部71位於中間體5側,調整臂部72位於鏡柄3側。整個連結構件7係藉由插入到形成在鏡柄3的連結部32之預定深度之平板狀的孔(槽縫孔)35及中間體5之連結用凹部57而架設在鏡柄3及中間體5。
如第22圖及第23圖所示,分叉狀之連結臂部71係插入在中間體5之連結用凹部57。在各個連結臂部71係形成有第1軸部73(參照第22圖、第16圖),該第1軸部73例如為圓柱狀,係沿著與長度方向正交之上下方向而突出。第1軸部73係插入在中間體5的第1軸孔58,且利用此插入使得連結構件7(亦即鏡柄3)以可轉動之方式連結在中間體5。此種第1軸部73的中心軸大致延伸於上下方向,而成為鏡柄3張開、折疊時之轉動中心。亦即對鏡柄3進行張開操作或折疊操作時,第1軸部73對著第1軸孔58而旋轉,且利用此旋轉使得鏡柄3轉動於操作方向。
如此在將第1軸部73插入且卡合到第1軸孔58之連結結構中,於中間體5或連結構件7等施加大的外力時,中間體5產生彈性變形,而形成解除中間體5與連結構件7(鏡柄3)之連結狀態。藉此方式,可比較容易進行裝配連結構件7到中間體5,並且在鏡柄3等施加大的外力時護角片2、中間體5、鏡柄3以及連結構件7變得不易破損。
朝左右方向例如呈圓柱狀的第2軸部74突出而形成在連結構件7之連結臂部71與調整臂部72之交界部分。第2軸部74係插入在形成於鏡柄3的連結部32之第2軸孔33。藉著此插入使得鏡柄3以第2軸部74的中心軸作為轉動中心而變為可對著中間體5(護角片2)朝上下方向轉動,且可將鏡柄3的對護角片2之上下方向之角度予以變更。
此種鏡柄3之上下角度的變更,係利用角度調整機構(例如,棘輪機構)75而可進行調整(參照第22圖等)。角度調整機構75係由調整臂部72之另一端部(爪部),以及與調整臂部72的另一端部相對向之齒輪部(棘輪的齒)76(參照第24圖)而形成。齒輪部76係在鏡柄3之槽縫孔35的內面沿著上下方向所形成,而調整臂部72之另一端部係形成為可卡合在此齒輪部76之先端尖細形狀。藉由以第2軸部74為中心而使鏡柄3轉動於上下方向,並使調整臂部72之基端部的位置相對於齒輪部76予以變更,使得鏡柄3在其上下位置停止,故可進行鏡柄3的上下方向之角度調整。如此藉由可進行鏡柄3的上下方向之角度調整,而可進行鏡柄3的對於護角片2(前框10)之上下位置調整,故可調整到適合個人之舒適感,而提高配戴性。
在以上的結構中整個中間體5係由較護角片2、鏡柄3以及連結構件7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之彈性材料所形成。以此彈性材料而言,利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護角片2、鏡柄3及連結構件7時,以中間體5而言可使用聚醯胺樹脂,尤其可使用尼龍66,甚且可適宜地使用吸水之尼龍66。
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之彎曲彈性率例如為2.30至2.50GPa左右,吸水之尼龍66的彎曲彈性率為1.1GPa左右,吸水之尼龍66比聚碳酸酯樹脂容易產生彈性變形。此外,尼龍66只要吸水一次水分就不容易流失。再者,尼龍66的吸水例如於眼鏡1製造時藉由加上尼龍66的吸水步驟來進行。
如此,藉由利用比護角片2、鏡柄3、連結構件7還容易產生彈性變形的尼龍66來形成中間體5,且透過鏡柄3的張開操作使得張開動作作用於鏡柄3時,比起鏡柄3與護角片2,中間體5優先產生彈性變形。在使鏡柄3產生彈性變形之過度的應力施加於鏡柄3的張開動作時,在鏡柄3產生變形前,中間體5會優先地更進一步產生彈性變形。
而且,藉由此種中間體5產生彈性變形,使得凸轂55與凸轂孔23之卡合脫離,或第1軸部73與第1軸孔58之卡合脫離,或上述兩方的卡合脫離。藉此方式,中間體5從護角片2或鏡柄3的任何一方或雙方脫離。利用此脫離來解除護角片2與鏡柄3的連結,使得過度的應力不產生作用,故護角片2(前框10)及鏡柄3之雙方不會破損。此外,同時過度的應力不會作用於中間體5,故亦可防止中間體5的破損。而且,連結解除後,藉由使脫離之卡合部分(凸轂55或第1軸部73)再次卡合而可使之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故可再次使用眼鏡1。
再者,如上述,於中間體5由容易產生彈性變形的尼龍66所形成之情況下,於利用不解除上述連結狀態之程度的容許範圍內之應力使鏡柄3張開時,中間體5會朝張開方向產生彈性變形。因此可擴大鏡柄3的張開角度,故可配合臉的大小使鏡柄3張開。因此即使配戴者不同,也可配戴眼鏡而沒有不適感。
除此之外,在此實施形態中,利用合成樹脂形成前框10、護角片2、鏡柄3、中間體5、連結構件7。亦即,構成眼鏡1之所有的構成構件係利用合成樹脂所形成,而不使用金屬作為眼鏡1的構成構件。因此,不必作廢棄眼鏡1時之垃圾分類,而可簡單廢棄,並且亦可容易進行回收。
在此實施形態中,作為中間體5而言只要使用比護角片2、鏡柄3與連結構件7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之彈性材料即可,而利用聚碳酸酯樹脂以外之樹脂形成護角片2、鏡柄3與連結構件7時,可使用尼龍66以外的樹脂作為中間體5。再者,中間體5與護角片2之連結係藉由凸轂55及凸轂孔23來進行,而中間體5與連結構件7的連結係藉由第1軸部73及第1軸孔58來進行,上述連結部位只要為利用中間體5的彈性變形來解除連結者即可,而不限定於所圖示的結構。並且,亦可省去連結構件7而直接連結鏡柄3到中間體5。
在此,就眼鏡1的鏡柄3之張開動作試驗等加以說明。
首先,就眼鏡1之鏡柄3的張開動作之試驗方法,一邊參照第27圖一邊予以說明。在離鉸鏈(第1軸部75)約5cm之處利用筆在鏡柄3上作記號89之記號。將鏡柄3打開且放置在尺規91上,來測量一對記號89間的距離(一對鏡柄3之內側的距離)。
將一方的鏡柄3固定在尺規91,且將推拉力計93的掛鉤鉤住在沒固定之另一方的鏡柄3,而將一對鏡柄3朝張開之方向(一對鏡柄3間的距離變大之方向)慢慢牽動。此外,推拉力計93之掛鉤滑脫時,進行纏繞橡皮筋在鏡柄3等之處理。
以推拉力計93之拉力為「0」時之一對鏡柄3間的距離(一對記號89間的距離)作為基準值,從此基準值計算,張開量(一對記號89間的距離之增加量;鏡柄3間之距離的變位)每增加5mm,就讀取推拉力計93的值(推拉力計93之拉力的值)一次。
其次,就眼鏡1之鏡柄3的張開動作之試驗結果,一邊參照第28圖一邊加以說明。試驗係除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眼鏡1之外,利用各種類的眼鏡來進行。
第28圖(a)係以數值顯示試驗結果之表,第28圖(b)係表示試驗結果之圖表。
第28圖之「發明品」係本實施形態之眼鏡1,而「使用有金屬彈簧鉸鏈之眼鏡」係記載在日本特開平11-295663號公報之眼鏡,而「習知品A」係記載在日本特開2011-186207號公報之眼鏡,至於「習知品B」係以金屬的鉸鏈連接樹脂製造的護角片與樹脂製造的鏡柄之普通的防護眼鏡。
在所有的4種眼鏡中,愈打開鏡柄(加大一對鏡柄之記號89間的距離),加在鏡柄之荷重(推拉力計93之拉力)變得愈大。但是,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眼鏡1中,從第28圖(b)清楚顯示,相對於鏡柄間之距離的變位,本發明的眼鏡1之荷重的增加量,比習知品(其他3種眼鏡)還緩慢。
藉此方式,如上述,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眼鏡1中,可配合臉的大小使鏡柄3張開。因此配戴者的臉之寬度即使不同,亦可配戴眼鏡1而不會感到不適感。
第29圖之問卷調查結果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眼鏡1的感官知覺測試的結果。容易配戴,及舒適感,在總數60名的配戴者中幾乎所有的配戴者感覺到好的印象。此外,以綜合評價而言,回答不想使用的配戴者約有10%,此係在意配戴眼鏡1時之外觀。
然而,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眼鏡中,設置護角片2的中間體5時,在上述說明中,利用中間體5的一部分來夾進護角片2的一部分,而如第25圖所示,亦可利用護角片2a的一部分來夾進中間體5a的一部分。
亦即,亦可設為一種形態,係在護角片2a的後端形成預定深度的孔81,且在中間體5a前方設置突出片83,再將突出片83插入到孔81,並利用護角片2a的一部分來夾進中間體5a的一部分。
此時,為了防止中間體5a容易從護角片2a脫離,係以在孔81的深度方向之中間部形成別的孔85,並在突出片83的突出方向之中間部設置圓柱狀的卡合片87,而使卡合片87進入到孔85為宜。
此外,在上述說明中,鏡柄3相對於中間體5以延伸於上下方向之軸(第1軸部73的中心軸)為中心,如第3圖所示地進行轉動,此外,鏡柄3相對於中間體5,以延伸於左右方向的軸(第2軸部74的中心軸)為中心,進行些微轉動,而如第26圖所示,亦可相對於護角片2b來適當地變更鏡柄3b的轉動中心軸的位置。
亦即,亦可作成中間體5b相對於護角片2b以軸(大致延伸於上下方向之軸)C1為中心進行轉動,或鏡柄3b相對於中間體5b以軸(大致延伸於左右方向的軸)C2為中心進行些微轉動。
1...眼鏡
2...護角片
2a...護角片
2b...護角片
3...鏡柄
3b...鏡柄
5...中間體
5a...中間體
5b...中間體
7...連結構件
10...前框
11...框緣
13...防護玻璃
15...鏡橋
21...固定用片部
22...凹部
23...凸轂孔
31...本體部
32...連結部
33...第2軸孔
34...凸部
35...平板狀的孔(槽縫孔)
51...本體部
52、53...夾持片部
54...凹部
55...凸轂
56...本體部片
57...凹部
58...第1軸孔
66...尼龍
71...連結臂部
72...調整臂部
73...第1軸部
74...第2軸部
75...角度調整機構
76...齒輪部
81...孔
83...突出片
85...孔
87...卡合片
89...記號
91...尺規
93...推拉力計
C1...軸
C2...軸
第1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眼鏡之整體透視圖。
第2圖係眼鏡的正視圖。
第3圖係眼鏡的平面圖。
第4圖係眼鏡的底視圖。
第5圖係眼鏡的右側視圖。
第6圖係眼鏡的後視圖。
第7圖係使用在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眼鏡之前框的透視圖。
第8圖係前框的正視圖。
第9圖係前框的左側視圖。
第10圖係使用在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眼鏡之中間體的透視圖。
第11圖係中間體的平面圖。
第12圖係中間體的側視圖。
第13圖係中間體的正視圖。
第14圖係使用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眼鏡之連結構件的透視圖。
第15圖係連結構件的平面圖。
第16圖係連結構件的側視圖。
第17圖係連結構件的正視圖。
第18圖係使用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眼鏡之鏡柄的透視圖。
第19圖係鏡柄的左側視圖。
第20圖係鏡柄的正視圖。
第21圖係鏡柄的平面圖。
第22圖係表示護角片、中間體、鏡柄的連結狀態之側視圖。
第23圖係第22圖中的M-M線截面圖。
第24圖係第22圖中的N-N線截面圖。
第25圖係表示變形例之護角片與中間體的連結之態樣圖,且係對應第23圖之圖。
第26圖係表示在變形例之護角片中間體與鏡柄之連結的態樣圖。
第27圖係表示眼鏡之鏡柄的張開動作之彈簧性的測量方法之圖。
第28圖係表示眼鏡之鏡柄的張開動作之彈簧性的測量結果之圖。
第29圖係表示眼鏡配戴者的問卷調查結果之圖。
1...眼鏡
2...護角片
3...鏡柄
5...中間體
10...前框
11...框緣
13...防護玻璃
15...鏡橋
31...本體部

Claims (4)

  1. 一種眼鏡,係在前框的護角片(armor)設置有鏡柄者,其係具有中間體,該中間體由比前述護角片及前述鏡柄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之彈性材料所構成,且一端連結在前述護角片、另一端連結在前述鏡柄並設置在前述護角片與前述鏡柄之間,前述中間體具有一體地形成在位於前述護角片側的一端之一對夾持片部,該一對夾持片部從左右兩側夾進前述護角片的固定用片部而與前述護角片卡合,利用前述中間體的彈性變形可使前述中間體從前述護角片或前述鏡柄脫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眼鏡,其中,前述中間體的一端係一體性地連結在前述護角片,且前述中間體的另一端連結在前述鏡柄,而前述鏡柄形成為可折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眼鏡,其中,在前述中間體的另一端與前述鏡柄之間設置有支撐前述鏡柄的折疊動作之連結構件,而在前述連結構件與前述鏡柄之間設置有可調整前述鏡柄的上下方向之角度之角度調整機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的眼鏡,其中,係由合成樹脂形成前述前框、前述護角片、前述鏡柄、前述中間體。
TW101101895A 2011-01-27 2012-01-18 眼鏡 TWI500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4670 2011-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9448A TW201239448A (en) 2012-10-01
TWI500991B true TWI500991B (zh) 2015-09-21

Family

ID=4658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1895A TWI500991B (zh) 2011-01-27 2012-01-18 眼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08087A1 (zh)
EP (1) EP2669731A4 (zh)
JP (1) JP5690357B2 (zh)
CN (1) CN103339551A (zh)
TW (1) TWI500991B (zh)
WO (1) WO2012102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3833B1 (de) * 2013-02-22 2014-08-15 Silhouette Int Schmied Ag Scharniergelenk für eine Brille
USD874555S1 (en) * 2018-06-29 2020-02-04 Revision Military Inc. Eyewear temple bar
USD876531S1 (en) 2018-06-29 2020-02-25 Reyewear Acquisition, Inc. Eyewear
USD866651S1 (en) * 2018-07-12 2019-11-12 Revision Military Inc. Eyewear temple bar
USD874554S1 (en) 2018-07-12 2020-02-04 Reyewear Acquisition, Inc. Eyewear
US10690937B1 (en) * 2019-10-17 2020-06-23 Banjohtos, LLC Modular spectacles with multi-piece hinge
TWI727630B (zh) * 2020-01-22 2021-05-1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型眼鏡之折收支架結構
USD1009979S1 (en) * 2020-06-23 2024-01-02 Eyenovation.DC LTD. Bridge for glasses
USD1009141S1 (en) * 2020-09-30 2023-12-26 Oakley, Inc. Eyeglasses
USD999273S1 (en) * 2020-11-17 2023-09-19 Chien-Mei Lin Eyewea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3545A1 (en) * 2008-08-27 2010-03-04 Yamamoto Kogaku Co., Ltd Eyegla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4013A (en) 1989-10-06 1991-05-07 Hewlett-Packart Company Antilog circuit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US5592242A (en) * 1993-10-29 1997-01-07 O.G.K. Hanbai Co., Ltd. Eyeglass connection device
US5555038A (en) * 1994-10-28 1996-09-10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Unitary lens for eyewear
CA2181020A1 (en) * 1996-07-11 1998-01-12 Martin Pernicka Eyeglass construction
JPH10282458A (ja) * 1997-04-02 1998-10-23 Nikon Corp 眼 鏡
JP3966609B2 (ja) 1998-04-07 2007-08-29 川本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眼鏡用ヒンジ
JP2975361B1 (ja) 1998-11-10 1999-11-10 株式会社タケダ企画 眼鏡用のバネ蝶番
US5980038A (en) * 1999-01-21 1999-11-09 Crews, Inc. Angularly adjustable temples for eyeglasses
JP3686292B2 (ja) 1999-09-29 2005-08-24 Hoya株式会社 眼鏡フレーム及び眼鏡
JP2003015090A (ja) * 2001-07-02 2003-01-15 Masunaga Optical Mfg Co Ltd ヒンジレス眼鏡のテンプル過拡開防止機構
CN2554653Y (zh) * 2002-04-17 2003-06-04 广州大新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作眼镜角度调节的新型眼镜脚组件
CN2622728Y (zh) * 2003-05-22 2004-06-30 广州大新光学有限公司 眼镜角度调整结构
US20060221299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Ta-Tung Wang-Lee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eyeglass temples
TWM281188U (en) * 2005-08-04 2005-11-21 Doris Ind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for arm of optical glasses
JP2007101974A (ja) * 2005-10-06 2007-04-19 Isao Heii 眼鏡の丁番構造
US7033021B1 (en) * 2005-11-14 2006-04-25 Wen-Hsuing Wu Device for connecting eyeglass frame and temple or headband
US20090027615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Lin Yun Ch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glass frame and wearing portion
JP4873323B2 (ja) * 2007-09-28 2012-02-08 青山眼鏡株式会社 眼鏡のテンプル連結構造及び眼鏡フレーム
JP4877632B2 (ja) * 2007-11-06 2012-02-15 山本光学株式会社 眼鏡
TWI360676B (en) * 2008-06-26 2012-03-21 High Rainbow Ent Co Ltd Eyeglasses
JP5309060B2 (ja) 2010-03-09 2013-10-09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作業用眼鏡
CN201662660U (zh) * 2010-04-16 2010-12-01 王信胜 眼镜脚的角度调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3545A1 (en) * 2008-08-27 2010-03-04 Yamamoto Kogaku Co., Ltd Eyeglas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90357B2 (ja) 2015-03-25
TW201239448A (en) 2012-10-01
EP2669731A4 (en) 2014-06-25
CN103339551A (zh) 2013-10-02
WO2012102093A1 (ja) 2012-08-02
JPWO2012102093A1 (ja) 2014-06-30
EP2669731A1 (en) 2013-12-04
US20130308087A1 (en)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0991B (zh) 眼鏡
JP4310649B2 (ja) 複合用途対応型眼鏡
US20160033788A1 (en) Eyeglasses for blocking allergens
JP2007529766A (ja) 眼鏡
JP2002040377A (ja) 眼鏡フレーム
CA2893146C (en) Eyewear with locking lens frame
WO2017103964A1 (ja) 眼鏡曇り防止器具
TWI635334B (zh) 具有拱形撓曲構件之眼鏡
WO2013110834A1 (es) Anteojos con medios de sostén para ser retenidos en el cuello de usuario
JP2007286210A (ja) 眼鏡着脱式サングラス
JP2003121800A (ja) メガネフレームのツル
TW201224578A (en) Protective glasses
JP7199094B2 (ja) オーバーグラス
JP2004077637A (ja) 眼鏡フレーム
CN216145032U (zh) 一种轻量化的金属边框眼镜
JP3143907U (ja) 医療用ルーペ付き眼鏡の鼻への負担軽減部材
KR102570372B1 (ko) 안경의 교환식 안경다리
JP5190533B2 (ja) 眼鏡フレーム
CN213149399U (zh) 眼镜结构
JP2001142030A (ja) 眼鏡の鼻当て具の取付構造、鼻当て具及びブリッジ
KR200350663Y1 (ko) 이중렌즈를 구비한 선글라스 구조
CN205992096U (zh) 眼镜组体
JP2005107472A (ja) 眼鏡用防塵具
JP3105363U (ja) 縁なし鼻眼鏡
JP2007047591A (ja) 眼鏡及び眼鏡セ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