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7454B - Attractive smoke detec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Attractive smoke detec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7454B
TWI497454B TW101131160A TW101131160A TWI497454B TW I497454 B TWI497454 B TW I497454B TW 101131160 A TW101131160 A TW 101131160A TW 101131160 A TW101131160 A TW 101131160A TW I497454 B TWI497454 B TW I4974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moke
receiving element
inspection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1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2311A (zh
Inventor
Shintaro MASUMOTO
Kazuhisa ITOH
Masao Iguchi
Fumiyoshi Kobayashi
Satoru Nakahata
Original Assignee
Fenwal Controls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wal Controls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Fenwal Controls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42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2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7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74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3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G08B17/107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light-scattering due to smok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1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n ionisation chamber for detecting smoke or gas
    • G08B17/1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Description

吸引式煙偵測系統
本發明,係為有關於吸引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並且在該空氣吸引時而將煙偵測出來的吸引式煙偵測系統者。
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係在檢查對象區域處設置配管,並吸引該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而將混入至該空氣中之煙檢測出來的系統。作為此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之例,例如係存在有專利文獻1。以下,對於此專利文獻1之系統作概略說明。
本系統,係具備有:被穿設有複數之空氣的吸引孔,並且被敷設為網路狀之空氣取樣管;和被與此空氣取樣管作連接,並將空氣吸引至空氣取樣管中之空氣吸引裝置;和被分散配置於上述空氣取樣管之內部的複數之煙檢測器;和受訊從任一者之上述煙檢測器而來的檢測訊號並作顯示之顯示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9-147255號公報
在上述之先前技術的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中,係藉由空氣取樣管來對廣範圍之空氣作吸引,而能夠藉由煙檢測器來檢測出煙的混入,但是,在檢查對象區域被作了細分化 的情況等時,係成為難以進行最適當的對應。
例如,當存在有多數之狹窄的檢查對象區域的情況時,就算是檢測出煙,亦難以得知該檢測現場的位置,而難以特定出火災發生場所。
若是空氣取樣管之吸引孔和煙檢測器之間的距離為遠,則由於煙會被稀釋,因此係並不容易進行高精確度之煙檢測。
若是空氣取樣管之複數的吸引孔和煙檢測器之間的各距離係存在有大的差異,則煙的稀釋化之程度係會改變,而有著使檢測性能產生變化之情形。
若是檢查對象區域為廣,而空氣取樣管之吸引孔和煙檢測器之間的距離為遠,則直到偵測到煙為止,會耗費時間,而成為難以早期發現火災。
又,當由於火災所產生之煙的量為少之特殊性之檢查對象區域的情況時,係並不容易以高精確度來檢測出煙。
本發明,係為有鑑於上述事態而進行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以高精確度而迅速地而將煙檢測出來,並且亦能夠特定出火災發生場所的吸引式煙偵測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案發明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係具備有:將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作吸引之配管;和在吸引上述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時,將該空氣中之煙的混入偵測出來之光電式煙偵測器;和吸引上述檢查對象區域 之空氣,並且與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作電性連接而受訊檢測訊號並進行處理之控制部。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係具備有:將所吸引了的空氣中之煙偵測出來的煙偵測部;和被設置在該煙偵測部之空氣流入側處,而直接吸引上述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並且與延伸至上述檢查對象區域處之吸引管的基端部作嵌合之吸引口;和被設置在上述煙偵測部之空氣流出側處,並嵌合於上述配管之端部處之嵌合口。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成為能夠以高精確度且迅速地來將煙檢測出來。進而,由於係能夠迅速地特定出火災發生場所,因此,係成為能夠進行迅速的對應。
(A)第1實施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作說明。本發明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係為特定出檢查對象區域並將該區域之煙以高精確度而迅速地偵測出來的系統。此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係將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分別作吸引並且在該空氣吸引時而將煙偵測出來。
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係如圖1中所示一般,主要具備有取樣管2和光電式煙偵測器3以及控制部4,而構成之。另外,在將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在各檢查對象區域處 作具體性設置的情況時,係可能會有除了上述構成以外之其他的必要構成,但是,該些由於係均為周知之構成,因此於此係省略。於以下,亦為相同。
取樣管2,係為面臨著檢查對象區域地被作配設並且用以吸引此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的配管。取樣管2,係配合於檢查對象區域而作配設。檢查對象區域,係有為1個的情況,亦有為複數的情況。取樣管2,係配合於此些之檢查對象區域而作配設。取樣管2,係由複數種類之長度的管材所構成。
又,亦會有從取樣管2起直到檢查對象區域處為止地而設置吸引管9(參考圖4)的情況。藉由此,而在後述之光電式煙偵測器3的各嵌合口8處,將上述取樣管2適宜作連接,並在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吸引口7處,將吸引管9適宜作連接,以組裝成與各種之檢查對象區域相配合的配管構成。
作為此取樣管2之配管構成,係存在有各種構成,但是,例如係如圖1中所示一般,而構成為L字型。在L字型之連接管10的兩側處連接取樣管2,並折曲成L字型,而設為L字型之配管構成。在連接管10之基端側的取樣管2處,係被連接有控制部4。在連接管10之前端側處,係交互地被連接有取樣管2和光電式煙偵測器3。具體而言,在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各嵌合口8處,係分別被連接有取樣管2,而與檢查對象區域相配合地來構成配管。亦有將取樣管2配合於檢查對象區域而作較長之連接 的情況。亦有在連接管10之前端側處,進而使用連接管10或其他角度之連接管,並將取樣管2配合於檢查對象區域地來作了彎折扭曲的情況。
又,當如圖3中所示一般之檢查對象區域為較廣之空間的情況時,係將複數(在圖3中,係為5台)之光電式煙偵測器3,藉由取樣管2來作連接並空出一定間隔地作設置。
又,當如圖4所示一般,檢查對象區域為被分成作了複數台配設之受電設備等的狹窄之空間12的情況時,係在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吸引口7處分別連接吸引管9,並使各吸引管9一直延伸至各空間12內。
當如圖5所示一般之檢查對象區域為將橫寬幅為廣而縱寬幅為狹窄之空間13作了複數段的層積之構成的情況時,係以使光電式煙偵測器3分別位置於各空間13中的方式來作配設。具體而言,係將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藉由取樣管2來作連接,並在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吸引口7處分別連接吸引管9,而將各吸引管9配設在各空間13內。在各吸引管9處,係空出有一定間隔地而設置空氣吸入口14。
除了上述以外,係亦可採用各種之配管構成。亦即是,係能夠採用配合於檢查對象區域來配置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並將此些之光電式煙偵測器3和控制部4藉由取樣管2來適宜作連接之各種的配管構成。
光電式煙偵測器3,係為用以使控制部4,在透過取 樣管2而吸引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時而偵測出該空氣中之煙的混入之裝置。光電式煙偵測器3,係在面臨於上述各檢查對象區域的狀態下,而被安裝於上述取樣管2處。進而,光電式煙偵測器3,係具備有作為用以將構成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之配管的複數取樣管2適宜作連接之連接手段的功能。在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處,係分別被設定有位址。控制部4,係成為能夠藉由此位址來正確地特定出光電式煙偵測器3的位置。作為在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處設定位址的手段,係可使用所有之周知的手段。
光電式煙偵測器3,係如圖2中所示一般,主要具備有煙偵測部6和吸引口7以及嵌合口8,而構成之。
煙偵測部6,係為用以偵測出所吸引了的空氣中之煙的裝置。關於此煙偵測部6之具體性構成,係於後再述。
吸引口7,係為用以直接吸引上述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的開口。又,吸引口7,係亦身為用以嵌合延伸配設至上述檢查對象區域處之吸引管9的基端部之開口。此吸引口7,係被設置在煙偵測部6之空氣流入側處。
吸引口7,係被形成為圓筒狀,其之其中一方係開口。此吸引口7,係以朝向檢查對象區域而開口的方式來作設置,並吸引周邊之空氣。當在吸引口7處嵌合有吸引管9的情況時,係吸引此吸引管9之前端開口的周邊之空氣。吸引口7,係被連接於煙偵測部6處。藉由此,經由從煙偵測部6側來吸引空氣,上述吸引口7之周邊或者是吸引管9的前端開口之周邊的空氣係被吸引,並流入至煙 偵測部6中。
嵌合口8,係為嵌合於取樣管2之端部處並且用以作成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之配管構造的開口。嵌合口8,係被設置在煙偵測部6之空氣流出側處。嵌合口8,雖係亦有在煙偵測部6之空氣流出側處而僅設置1個的情況,但是,在此係相對向地而設置有2個。在此2個的嵌合口8處,適宜連接取樣管2。又,在吸引口7處適宜連接吸引管9。藉由此,而組裝出如圖3~5中所示一般之與各種的檢查對象區域相配合之配管構成。
控制部4,主要係為用以吸引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並對於檢測訊號進行處理之裝置。控制部4,雖係會有具備其他之功能的情況,但是,於此主要係具備有上述之2個的功能。亦即是,控制部4,主要係具備有:連接於取樣管2之基端部處並吸引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的作為吸引裝置(未圖示)之功能、和與光電式煙偵測器3作電性連接並受訊檢測訊號而檢測出煙的有無之作為煙檢測裝置的功能。控制部4,係被與煙偵測部6之受光元件18作電性連接。具體而言,係與取樣管2相獨立地,而配設有訊號線(未圖示),並使各煙偵測部6之受光元件18與控制部4作電性連接。藉由此,控制部4係對於各煙偵測部6之位置作掌握。
煙偵測部6,係為用以偵測出伴隨著火災之發生所產生的煙之裝置。煙偵測部6,係將對於煙的感度提高,而設為亦能夠對應於特殊之裝置。具體而言,係成為不僅是 一般家庭或公共設施等之人所聚集的場所,而亦能夠與工廠之半導體製造裝置、工作機械、配電盤、工業用控制器等之特殊的裝置作對應。特別是,係設為能夠與就算是發生有火災亦難以產生煙或者是煙之產生量為少的裝置等作對應。
煙偵測部6,係將流入至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框體內的煙經由光而檢測出來。光電式煙偵測器3,由於係被連接有取樣管2並被配設在檢查對象區域中,因此係有必要為小型。故而,係將煙偵測部6構成為小型。具體而言,煙偵測部6,係如圖6、7中所示一般,主要具備有框體16和發光元件17和受光元件18以及反射構件19、20,而構成之。
框體16,係為用以使混入有煙之空氣流入至內部的構件。框體16,係於內部具備有上述之發光元件17、受光元件18以及反射構件19。另外,在框體16之上部,係被設置有與吸引口7相通連之空氣孔16e。又,在框體16之下部,係被設置有與嵌合口8相通連之通氣孔16f。
發光元件17,係為用以將檢查光射出至煙之檢測區域AR處之元件。發光元件17,係為面臨著框體16內的煙之檢測區域AR地來作設置。發光元件17,係藉由發光元件收容部21,而被設置在框體16之內部空間的上方(圖6中之左上方)之位置處。發光元件收容部21,係以使從發光元件17所射出之檢查光僅朝向前方而射出的方式,來收容發光元件17。在發光元件收容部21之前 方,係被設置有光學性窗部22。
受光元件18,係為用以受光從發光元件17而來之檢查光由於煙而作了散射的散射光並檢測出煙的存在之元件。受光元件18,係在從發光元件17之檢查光之光路而偏移開的位置處,面臨著上述檢測區域AR地來作設置。具體而言,受光元件18,係經由受光元件收容部23,而被設置在框體16之內部空間的左下方之位置處。在受光元件收容部23處,係於其之底部而收容受光元件18,並於其之上部安裝有對物透鏡24。在受光元件收容部23之開口部處,係被設置有用以防止散射光射入受光元件18處的突起部23a。
受光元件18,係受光上述檢查光由於煙而作了散射的散射光並檢測出煙。具體而言,發光元件17之光軸和受光元件18之光軸,係被配設為以略120度程度之角度而交叉,其之交叉點近旁,係成為煙之檢測區域AR。藉由此,若是在檢測區域AR中存在有煙,則從發光元件17而來之檢查光係由於煙而散射,其之散射光係到達受光元件18處並檢測出煙的存在。
受光元件18,係藉由散射光之射入而偵測出煙,但是,具體而言,係當散射光之射入量超過了臨限值時,將關於偵測出煙的內容之檢查訊號送訊至控制部4處。受光元件18,係成為能夠藉由控制部4之控制來對於上述臨限值作調整。藉由此,受光元件18,係成為能夠在從身為通常之臨限值的以高精確度來偵測出煙的設定乃至於提 升臨限值而降低精確度地以低精確度來偵測出煙的設定為止之範圍內,而進行調整。另外,此對於精確度作調整之功能,係亦可設置在控制部4處。具體而言,係在控制部4處設定臨限值,並且,以若是在受光元件18處之散射光的射入量有所改變,則無關於該射入量之大小,均將其之檢測訊號送訊至控制部4的方式,來作設定。之後,在控制部4,係成為將從受光元件18而來之檢測訊號藉由臨限值來作區別,並檢測出煙的發生。並且,係設為能夠對於此臨限值作調整。
在發光元件17和受光元件18之間(檢測區域AR之左鄰的位置)處,係被設置有防止從發光元件17而來之光並不散射地而直接射入至受光元件18中的情形之遮蔽板25。
在受光元件收容部23之右方處,係被設置有2個的迷徑片27、28。迷徑片27,係被形成為朝向右上方向傾斜,並將從下側而來之空氣流在其之下面處而朝向右上方向作導引。又,迷徑片27之上方向的端部,係朝向左上方向而彎曲。迷徑片28,係相對於迷徑片27,而在左上之位置處,以朝向左上方向而傾斜的方式來形成。藉由此些之迷徑片27、28,來防止外部散射光之侵入。
反射構件19、20,係為使從上述發光元件17所射出之檢查光以不會射入至上述受光元件18中的方式來避開此受光元件18而反射之構件。反射構件19、20,係被設置在框體16之檢測區域側內壁16a上的包夾著上述檢測 區域AR(參考圖6)而與上述發光元件17相對向之位置處。反射構件19、20,係如圖6中所示一般,在檢測區域側內壁16a之上下方向全區域而被作設置。進而,反射構件19、20,係如圖7中所示一般,具備有平面形狀為傾斜成V字型之反射面19a、20a。此反射面19a、20a,係為用以使從發光元件17所射出之檢查光避開受光元件18而反射至不會朝向受光元件18之方向的面。反射面19a,係被形成為較反射面20a更大。反射面19a,係被設置在框體16之其中一方的側壁面16c側,並佔據有較廣的面積。反射面20a,係被設置在框體16之另外一方的側壁面16d側,並佔據有較反射面19a而更窄的面積。藉由此,從發光元件17所射出之檢查光,係成為藉由2個的反射面19a、20a而作不規則的反射。而,藉由使檢查光在2個的反射面19a、20a處作不規則的反射,如同圖7一般,反射光係成為(避開受光元件18地)反射至不會朝向受光元件18之方向。2個的反射面19a、20a之面積和傾斜角,係根據與發光元件17之間的關係,而設定為使反射光不會朝向受光元件18。
另外,在反射光之中,係亦存在著在V字型之反射面19a、20a處而作2次反射並使方向改變180度而反射之光。但是,檢查光,若是進行2次反射,則亮度係會大幅度衰減,而光量係會大幅度減少。因此,就算是作了2次反射之反射光(二次反射光)射入至受光元件18,亦會成為極弱的光,故而係並不會造成問題。
又,上述之構成以外的部分,係並不作特別限定。只要是能夠組入至本案發明之光電式煙偵測器中的構成(既存之光電式煙偵測器的周邊構成),均可適用在本案發明中。
如同上述一般所構成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係如同下述一般而作用。
使控制部4動作,並經由取樣管2來從吸引口7而吸引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當在吸引口7處連接有吸引管9的情況時,係從吸引管9之前端起來吸引配電盤等之內部的空氣。被作了吸引的空氣,係流入至煙偵測部6中。
在煙偵測部6內,從發光元件17而朝向檢測區域AR射出之檢查光,係透過該檢測區域AR並照射至反射構件19、20處。又,雖然亦存在有照射側壁面16c、16d之檢查光,但是,此光係在側壁面16c、16d處而反射並照射至反射構件19、20。
在反射構件19、20處,係在V字型之反射面19a、20a處而使光作不規則反射並消除朝向受光元件18之反射光。反射光之一部份雖會朝向受光元件18,但是,此種光由於係如同上述一般作了2次以上之反射並大幅度衰減,因此係並不會造成問題。
在反射面19a、20a處所反射的反射光,係照射至相對向之反射面20a、19a或者是照射至側壁面16c、16d。而,在反射面20a、19a處所反射的反射光,絕大部分係照射至側壁面16c、16d,並在此側壁面16c、16d處而反 射。又,在側壁面16c、16d處所反射之反射光,絕大部分係在照射至相對向之側壁面16c、16d處並再度反射。藉由此,檢查光之反射光,係集中於檢測區域AR之周邊並反覆進行反射,絕大部分係成為不會射入至受光元件18中。
在此狀態下,若是煙從外部而侵入並到達檢測區域AR附近,則從發光元件17而來之檢查光係照射到煙而散射,其之散射光係射入至受光元件18中,並檢測出煙。此時,由於在檢測區域AR之周邊亦係分布有反射光,因此,在此部分處亦會產生散射光,框體16內的散射光係增加。
藉由此,係能夠將會成為雜訊之反射光的射入至發光元件17的情況大幅度減少,並且能夠將由煙所導致之散射光增加,因此,受光元件18係成為能夠以更高之精確度來檢測出煙。
當將煙偵測部6之感度作了降低的情況時,當由於火災而發生了大量的煙的情況時,係將該煙偵測出來。
而後,當煙偵測部6偵測到煙的情況時,係將檢測訊號送訊至控制部4處。控制部4,由於係藉由位址來對於偵測到煙之煙偵測部6的位置作掌握,因此,係接收檢測訊號之受訊,並特定出火災之發生以及火災的位置。之後,因應於需要,而將火災之發生以及位置資訊作顯示或者是作送訊。
藉由此,具有與檢查對象區域之狀況相對應的感度之 煙偵測部6,係能夠在檢查對象區域處而立即地檢測出煙之發生的有無並早期性地發現火災。
在先前技術之使用有取樣配管的形態之煙偵測系統中,若是增加取樣孔數,則由於煙係被稀釋,因此從煙的發生起直到檢測出煙為止,係會耗費時間。又,若是取樣配管之配管長度變長,則直到煙到達煙偵測器處為止,係會耗費時間,並產生檢測時間之延遲。例如,作為煙偵測系統之其中一例,當將警報感度設為0.2%/m,並將取樣孔設置了30個的情況時,就算是在最接近於煙偵測器的場所,若是不從6個的孔來吸引0.75%/m濃度之煙,則係不會偵測到煙並發出警報。又,在距離煙偵測器最遠之末端部分處,為了偵測到煙並發出警報所需要的孔數,係更為增加。特別是,當配管全長為45m的情況時,為了發出警報,係成為需要8個孔,並且,直到偵測到煙為止,係需要耗費1分20秒之非常長的時間。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中,由於係將取樣配管之取樣孔置換為光電式煙偵測器3,因此,在煙發生之現場處,係成為能夠藉由其近旁之光電式煙偵測器3來直接檢測出煙。因此,係並不會發生像是由於取樣孔之增加所導致之煙的稀釋或者是由於取樣配管之配管長度的延長所導致之檢測時間的延遲之類的問題。不論是將取樣配管作何種程度之增長,均不會引起檢測時間之延遲。又,由於各個光電式煙偵測器3係具備有位址,因此,發生有煙之場所的特定亦變得容易。
亦即是,係成為能夠以高精確度且迅速地將煙檢測出來,並且能夠特定出火災發生場所。
又,當檢查對象區域係為例如工廠等之就算是在通常作業中也會多少產生煙一般的情況時,藉由將上述臨限值提高並將煙偵測部6之感度降低,係成為能夠因應於檢查對象區域之狀況而進行適當之煙檢測。
其結果,係能夠將裝置與先前技術之光電式煙偵測器相同的而保持為小型,並且亦成為能夠以高精確度且迅速地檢測出煙,同時亦能夠特定出火災發生場所。
(B)第2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作說明。
本實施形態,係為對於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煙偵測部6作了改良者。具體而言,係為對於煙偵測部6之光源和遮蔽板和迷徑等之突起部作了改良者。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中所示一般,係使上述發光元件31之光源的光量作了增加。進而,係增強了光源之指向性。同時亦使檢查光之射出角度作了集中。具體而言,相較於圖9之先前技術的光源,係如同圖10一般而將指向性增強並設為較細的光。亦即是,係設為了相較於先前技術之檢查光而為更細且更強之檢查光。
圖8之遮蔽板33,係被設置在上述發光元件31和受光元件32之間,並為用以防止從發光元件31而來之檢查光直接射入至受光元件32中的構件。
遮蔽板33,係被設置在上述發光元件31側處,並接近此發光元件31,而從受光元件32遠離。
受光元件32,係將其之透鏡34的焦距縮短,而縮短受光元件收容部35之全長,並構成為使該受光元件32從遮蔽板33而遠離。藉由此,而將受光元件32之前方擴廣,而將光射入角度擴廣。此光射入角度,係為光能夠射入之角度,亦即是射入至受光元件32中之散射光的射入角。藉由將此光射入角度擴廣,係將能夠導入至受光元件32中之散射光的量(亦即是訊號量)增加。
在受光元件收容部35內之中的透鏡34之內側處,係被設置有傾斜構件35a。傾斜構件35a,係以從內側來覆蓋透鏡34之周緣部的方式而被作配設。在傾斜構件35a之表面,係被設置有圓錐狀(錐狀)之傾斜面35b。此傾斜面35b,係為用以使射入至受光元件收容部35內之反射光朝向受光元件收容部35外而反射之反射面。當從發光元件31而來之檢查光在框體16內而作了反射的情況時,其之反射光係絕大部分會被上述遮蔽板33等所遮蔽,但是,仍會有一部分射入至受光元件收容部35內的情況。而,此種反射光,多會射入至透鏡34之周邊處。因此,設置在透鏡34之周邊處的傾斜面35b,係將射入至受光元件收容部35內之反射光朝向外面反射,而防止其射入至受光元件32中。另外,此傾斜面35b,雖然只要能夠反射光即可,但是,亦可為了有效率地進行反射,而進行鏡面最後加工。
進而,圖6中所示之迷徑片27的突起部27a和受光元件18之開口部的突起部23a係除去。此係因為,此些之突起部27a、23a,會有使檢查光反射並射入至受光元件32中的可能性之故。
在以上之構成的煙偵測部6中,若是煙流入至檢測區域AR,則身為強光的檢查光係會照到此煙並發生散射光。此散射光,係成為與檢查光成正比之強的光,並射入至受光元件32中。
進而,受光元件32,由於光射入角度係為廣,因此係導入更多的散射光,並檢測出煙。
藉由此,係能夠將會成為雜訊之反射光的射入至受光元件32的情況大幅度減少,並且能夠將射入至受光元件32中之散射光增加,因此,係成為能夠以高精確度來檢測出煙。
其結果,係能夠得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作用、效果。
(C)變形例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等之發明中,雖係將煙偵測部6構成為具備有反射構件19、20等之構成要件,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第1實施形態以及第2實施形態之煙偵測部6,而亦可將第1實施形態之煙偵測部和第2實施形態之煙偵測部的全部之構成作組合。又,亦可設為其他之組合。在構成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記載之發明的要件之中,係 亦可將任一者或者是任二者以上作適宜組合而構成煙偵測部6。於此情況,係亦能夠得到與上述各實施形態相同之作用、效果。
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係藉由煙偵測部6之反射構件19、20,而具備有V字型之反射面19a、20a,但是,亦可如圖11中所示一般,經由1個大的反射構件37,來具備有1個的反射面37a。藉由此,檢查光,係在反射面37a處而反射,並全部照射至側壁面16d處,而在此側壁面16d處被反射。而,二次反射光係大幅度的衰減。於此構成之情況,係亦能夠得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作用、效果。
又,亦可如圖12中所示一般,設為藉由反射構件38而具備有彎曲了的反射面38a。進而,亦可將反射面38a,形成為如同反射望遠鏡之凹面鏡一般地而將反射光集中於檢測區域AR及其之周邊處。亦即是,係亦可為了產生更多之由於流入至框體16內的煙所導致的散射光,而以將檢查光以及反射光集中於檢測區域AR和其之周邊處的方式,來將反射面38a作彎曲構成。於此情況,係亦可將反射面38a設為鏡面。藉由將反射面38a設為鏡面,係能夠將更多的反射光集中於檢測區域AR及其之周邊處。
藉由此些之構成,係成為能夠以更高之精確度來將煙檢測出來。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係以設置有複數之光電式煙 偵測器3的情況為例來作了說明,但是,就算是光電式煙偵測器3僅有1個的情況時,係能夠使用本案發明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1。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由於係能夠對於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每一者而個別調整感度,因此,係能夠因應於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狀況而調整為最適當之感度。例如,在會通常地產生無關於火災之煙一般的場所處,係將感度降低。在完全不會發生除了火災以外之煙的場所處,係將感度提高。特別是,在就算是發生有火災也不會產生多少煙的場所處,係將感度提高至最大極限。當在1個場所處存在有複數之檢查對象區域,並且該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狀況係各別相異的情況時,係因應於各個的檢查對象區域之狀況,來調整各光電式煙偵測器3之感度。藉由此,係能夠建構最為適當之煙偵測系統。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係將控制部4作為具備有檢測出煙之功能等的裝置來作了說明,但是,除此之外,係亦可具備有將火災發生一事以及發生位置作顯示的顯示部。藉由此,作業者係能夠對於在何處發生有火災一事容易地作掌握,而成為能夠進行迅速之滅火活動。
又,在控制部4處,係亦可具備有將火災之發生作報告的報告器。亦可具備用以放置在其他場所處之送訊機。藉由此,係成為能夠進行迅速的滅火活動。
1‧‧‧吸引式煙偵測系統
2‧‧‧取樣管
3‧‧‧光電式煙偵測器
4‧‧‧控制部
6‧‧‧煙偵測部
7‧‧‧吸引口
8‧‧‧嵌合口
9‧‧‧吸引管
10‧‧‧連接管
12‧‧‧空間
13‧‧‧空間
14‧‧‧空氣吸入口
16‧‧‧框體
16a‧‧‧檢測區域側內壁
17‧‧‧發光元件
18‧‧‧受光元件
19、20‧‧‧反射構件
19a、20a‧‧‧反射面
21‧‧‧發光元件收容部
22‧‧‧光學性窗部
23‧‧‧受光素子收容部
23a‧‧‧突起部
24‧‧‧對物透鏡
25‧‧‧遮蔽板
27、28‧‧‧迷徑片
27a‧‧‧突起部
31‧‧‧發光元件
32‧‧‧受光元件
33‧‧‧遮蔽板
34‧‧‧透鏡
35‧‧‧受光元件收容部
35a‧‧‧傾斜構件
35b‧‧‧傾斜面
37‧‧‧反射構件
37a‧‧‧反射面
38‧‧‧反射構件
38a‧‧‧反射面
[圖1]對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吸引式煙偵測系統作展示之構成圖。
[圖2]對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光電式煙偵測器作展示之剖面圖。
[圖3]對於本發明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的配管構成例作展示之構成圖。
[圖4]對於本發明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的配管構成例作展示之構成圖。
[圖5]對於本發明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的配管構成例作展示之構成圖。
[圖6]對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煙偵測部作展示之側面剖面圖。
[圖7]圖6之煙偵測部的平面剖面圖。
[圖8]對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煙偵測部作展示之側面剖面圖。
[圖9]對於先前技術之光電式煙偵測器的發光元件之光源的特性作展示之圖表。
[圖10]對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光電式煙偵測器的發光元件之光源的特性作展示之圖表。
[圖11]係為本發明之第1變形例的光電式煙偵測器之平面剖面圖。
[圖12]係為本發明之第2變形例的光電式煙偵測器之平面剖面圖。
1‧‧‧吸引式煙偵測系統
2‧‧‧取樣管
3‧‧‧光電式煙偵測器
4‧‧‧控制部
10‧‧‧連接管

Claims (9)

  1. 一種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特徵為,具備有:面臨著1或複數之檢查對象區域地被作配設,並且將上述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作吸引之配管;和在面臨著上述各檢查對象區域的狀態下而被安裝於上述配管處,並且在吸引上述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時,將該空氣中之煙的混入偵測出來之光電式煙偵測器;和連接於上述配管之基端部處而吸引上述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並且與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作電性連接而受訊檢測訊號並進行處理之控制部,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係具備有:將所吸引了的空氣中之煙偵測出來的煙偵測部;和被設置在該煙偵測部之空氣流入側處,而直接吸引上述檢查對象區域之空氣,並且與延伸至上述檢查對象區域處之吸引管的基端部作嵌合之吸引口;和被設置在上述煙偵測部之空氣流出側處,並嵌合於上述配管之端部處之嵌合口,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之煙偵測部,係具備有:框體,係使混入有煙之空氣流入至內部;和發光元件,係面臨著該框體內之檢測區域而作設置,並將檢查光射出至該檢測區域處;和受光元件,係在從該發光元件之檢查光的光路而偏移了的位置處,面臨著上述檢測區域地作設置,並且受光上述檢查光照射到煙而散射的散射光,以檢測出煙;和 反射構件,係被設置在上述框體內,並使從上述發光元件所射出之檢查光以不會射入至上述受光元件中的方式來偏移反射,將被設置在上述發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間以防止從該發光元件而來之檢查光直接射入至該受光元件中的遮蔽板,朝向上述發光元件側而接近,並且將上述受光元件之透鏡的焦距縮短,而使該受光元件從上述遮蔽板遠離,以擴廣該受光元件之光射入角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之上述嵌合口,係相對向地而設置有2個,在上述各嵌合口處適宜連接上述配管,並在上述吸引口處適宜連接上述吸引管,而組裝為與各種之檢查對象區域相配合的配管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上述控制部,係根據身為所受訊到的檢測訊號之發訊源的光電式煙偵測器之位置資訊,來特定出火災發生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係將分別被設置在複數之上述檢查對象區域中的上述光電式煙偵測器之煙偵測部的感度,因應於各檢查對象區域之狀況而調整為最適當的感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 統,其中,上述反射構件,係被設置在包夾上述檢測區域而與上述發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相對向的位置處,並將從上述發光元件而來之檢查光,反射至並非朝向上述受光元件之方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上述反射構件,係被設置在包夾上述檢測區域而與上述發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相對向的位置處,並將從上述發光元件而來之檢查光,反射至集中於上述檢測區域之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係使上述發光元件之光源的光量增加並且將指向性增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係在上述框體內,具備有防止外部散射光之侵入並容許煙之侵入的迷徑(Labyrinth),並將該迷徑之突起部以及上述受光元件的開口之突起部去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吸引式煙偵測系統,其中,上述受光元件係與透鏡一同地被裝著在受光元件收容部中,並且,在該受光元件收容部內之上述透鏡的內側處,係設置有傾斜構件,該傾斜構件,係具備有將入射至上述受光元件收容部內之上述透鏡的周邊處之反射光朝向受光元件收容部外而反射的傾斜面。
TW101131160A 2011-09-02 2012-08-28 Attractive smoke detection system TWI497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0023 WO2013031016A1 (ja) 2011-09-02 2011-09-02 吸引式煙感知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2311A TW201342311A (zh) 2013-10-16
TWI497454B true TWI497454B (zh) 2015-08-21

Family

ID=4775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1160A TWI497454B (zh) 2011-09-02 2012-08-28 Attractive smoke detec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574996B2 (zh)
EP (1) EP2581889A4 (zh)
JP (1) JP5972168B2 (zh)
KR (1) KR101837968B1 (zh)
CN (1) CN103098107B (zh)
HK (1) HK1180435A1 (zh)
TW (1) TWI497454B (zh)
WO (1) WO20130310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0646B2 (en) 2012-04-29 2015-09-22 Valor Fire Safety, Llc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using two different wavelengths and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for measurement correction
US8952821B2 (en) 2012-04-29 2015-02-10 Valor Fire Safety, Llc Smoke detector utilizing ambient-light sensor,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and internally reflected light
US8907802B2 (en) 2012-04-29 2014-12-09 Valor Fire Safety, Llc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and ambient light rejection
EP3063747B1 (en) 2013-10-30 2019-07-24 Valor Fire Safety, LLC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and ambient light rejection
CN104200605B (zh) * 2014-08-18 2017-06-23 鼎盛特安全预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吸气式感烟探测装置
WO2017033499A1 (ja) * 2015-08-25 2017-03-02 日本フェンオール株式会社 光電式煙感知器
DE202016001901U1 (de) * 2016-03-22 2016-04-21 Siemens Schweiz Ag Offenbarung eines integrierten Multifunktionsmoduls zur Installation in einem Gebäude
JP2018181191A (ja) * 2017-04-20 2018-11-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煙感知器用光センサ
CN109284512B (zh) 2017-07-20 2023-12-26 开利公司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实施光纤高灵敏度烟雾检测器系统
JP6512616B2 (ja) * 2017-11-10 2019-05-15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移動式の煙検知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煙発生位置の特定方法
EP3483585B1 (en) 2017-11-13 2022-06-29 Carrier Corporation Air particulate detection system
EP3584774A1 (de) * 2018-06-19 2019-12-25 Wagner Group GmbH Streulichtdetektor und ansaugbranderkennungssystem mit einem streulichtdetektor
US11448581B2 (en) 2018-07-13 2022-09-20 Carrier Corporation High sensitivity fiber optic based detection system
US11361643B2 (en) 2018-07-13 2022-06-14 Carrier Corporation High sensitivity fiber optic based detection system
CN112154489A (zh) 2018-09-28 2020-12-29 报知机股份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的烟检测装置和烟产生位置的确定方法
WO2020067076A1 (ja) 2018-09-28 2020-04-02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可搬式の煙検知装置及び煙発生位置の特定方法
US11543057B2 (en) 2019-07-09 2023-01-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Universal pipe sleeve junction for an aspirated smoke detection system
ES2966056T3 (es) * 2019-11-29 2024-04-18 Carrier Corp Sistema de detección de humo por aspiración
CN111024752B (zh) * 2019-12-24 2022-05-17 沃尔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检测设备
CN111934227B (zh) * 2020-08-14 2022-07-01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接地箱监控的智能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3767A (ja) * 1995-03-24 1996-10-11 Nohmi Bosai Ltd 微粒子検出センサ
JPH09147255A (ja) * 1995-11-24 1997-06-06 Fenwall Controls Of Japan Ltd 煙検知システム
US6078040A (en) * 1997-06-30 2000-06-20 Hochiki Corporation Smoke detecting apparatus with a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electric field component
JP2004220155A (ja) * 2003-01-10 2004-08-05 Hochiki Corp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
JP2008287452A (ja) * 2007-05-17 2008-11-27 U-Tec Kk 集光手段を備えた散乱光式煙検知器
TW200945267A (en) * 2008-03-21 2009-11-01 Nohmi Bosai Ltd Smoke det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54379B (de) * 1962-05-12 1963-09-12 Walther & Cie Ag Akustischer Rauchmelder
JPS6398096A (ja) * 1986-10-13 1988-04-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火災検知システム
JP3046610B2 (ja) * 1990-04-24 2000-05-2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粉塵検出装置
JP2859052B2 (ja) * 1992-09-21 1999-02-17 ニッタン株式会社 環境状態監視装置
GB9417484D0 (en) 1993-09-07 1994-10-19 Hochiki Co Light scattering type smoke sensor
JPH07182574A (ja) * 1993-12-24 1995-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DE19955362B4 (de) * 1999-11-17 2004-07-08 Wagner Alarm- Und Sicherungssysteme Gmbh Streulichtdetektor
DE10125687B4 (de) * 2001-05-25 2005-06-16 Wagner Alarm- Und Sicherungs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Detektieren von Brandherden oder Gasverunreinigungen
JP4652716B2 (ja) * 2004-04-21 2011-03-16 ニッタン株式会社 煙感知器
US7375642B2 (en) * 2004-08-24 2008-05-20 Wagner Alarm- Und Sicherungssysteme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nd localizing a fire
WO2006112085A1 (ja) * 2005-03-31 2006-10-26 Fenwal Controls Of Japan, Ltd. 光電式煙感知器
US7456961B2 (en) * 2005-04-14 2008-11-25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erosol
JP5325397B2 (ja) * 2007-06-19 2013-10-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煙感知器
DE102009027034A1 (de) * 2009-06-18 2010-12-23 Robert Bosch Gmbh Einrichtung zur Früherkennung ungewöhnlicher Betriebszustände
CA2762561C (en) * 2010-12-23 2021-01-26 Michael L. Hennegan Fire sprinkler system having combined detect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3767A (ja) * 1995-03-24 1996-10-11 Nohmi Bosai Ltd 微粒子検出センサ
JPH09147255A (ja) * 1995-11-24 1997-06-06 Fenwall Controls Of Japan Ltd 煙検知システム
US6078040A (en) * 1997-06-30 2000-06-20 Hochiki Corporation Smoke detecting apparatus with a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electric field component
JP2004220155A (ja) * 2003-01-10 2004-08-05 Hochiki Corp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
JP2008287452A (ja) * 2007-05-17 2008-11-27 U-Tec Kk 集光手段を備えた散乱光式煙検知器
TW200945267A (en) * 2008-03-21 2009-11-01 Nohmi Bosai Ltd Smoke det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1889A4 (en) 2015-06-10
RU2012148545A (ru) 2014-05-20
JP5972168B2 (ja) 2016-08-17
KR101837968B1 (ko) 2018-03-13
HK1180435A1 (zh) 2013-10-18
CN103098107B (zh) 2016-05-25
US20130208281A1 (en) 2013-08-15
EP2581889A1 (en) 2013-04-17
KR20140067867A (ko) 2014-06-05
JPWO2013031016A1 (ja) 2015-03-23
US9574996B2 (en) 2017-02-21
TW201342311A (zh) 2013-10-16
CN103098107A (zh) 2013-05-08
WO2013031016A1 (ja)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7454B (zh) Attractive smoke detection system
TWI455071B (zh) A light emitting portion and the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s and smoke detection system to attract
TWI483218B (zh)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s
TWI387747B (zh) 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JP2008224222A (ja) 煙感知器
JP2011203892A (ja) 煙感知器
JP2020181507A (ja) 煙感知器
JP2011203889A (ja) 煙感知器
JP4981404B2 (ja) 粒子カウンタ式煙感知装置
AU2018226504B2 (en) Chamberless smoke detector
RU187749U1 (ru) Датчик дыма
JP5379369B2 (ja) 光電式煙感知器
RU2575206C2 (ru) Система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дыма всасывающего типа
CN111951518A (zh)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JP2581838B2 (ja)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JPH04322397A (ja) 確認灯付き煙感知器
WO1996029592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gas pollution detection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