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6125B - A stator yoke for a power wheel for a bicy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 stator yoke for a power wheel for a bicy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6125B
TWI476125B TW101120493A TW101120493A TWI476125B TW I476125 B TWI476125 B TW I476125B TW 101120493 A TW101120493 A TW 101120493A TW 101120493 A TW101120493 A TW 101120493A TW I476125 B TWI476125 B TW I4761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ding
stator yoke
tubular
axial direction
tubul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0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9530A (zh
Inventor
Hiroshi Hasegawa
Takeshi Fujiwar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0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9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6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61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6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ynamos or drives therefor
    • B62J6/12Dynamos arranged in the wheel hu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5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having an annular coil, e.g.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46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wheels or associated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定子磁軛,特別是,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及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
對於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爪極式(claw-pole)型已為習知(例如專利文獻1參照)。習知的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具有:2個桿部、及芯部。桿部具有薄板構件,其是具有:圓板部、及從圓板部周緣朝圓周方向隔有間隔地沿著軸方向的方式被曲折的極片。薄板構件是在厚度方向被層疊。芯部,是將2個桿部磁性地連結。
在如此構成的習知的定子磁軛中,將芯部裝設在線圈筒管內,從線圈筒管的兩側將被曲折的桿部在厚度方向重疊,將定子磁軛組裝。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29403號公報
在習知的構成中,將定子磁軛組裝時,需要桿部的層疊作業、及朝芯部的筒管內的裝設作業。因此,定子磁軛 的組裝作業是煩雜。
本發明的課題,是獲得容易地組裝可以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
發明1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具備第1筒狀部及複數第1桿部。複數第1桿部,是一體地設於第1筒狀部。複數第1桿部是各別具有:從第1筒狀部的軸方向的一端朝第1筒狀部的徑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及從第1延伸部朝第1筒狀部的軸方向且另一端側延伸的第1端部。
在此定子磁軛中,第1桿部是與第1筒狀部設成一體。由此,只要將第1筒狀部裝設在線圈筒管內,定子磁軛的組裝就完成。因此,可以獲得可以容易地組裝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
發明2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如發明1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在第1筒狀部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在此情況下,在第1筒狀部,可以抑制渦電流的發生。
發明3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如發明1或2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進一步具備複數第2桿部。複數第2桿部,是具有:從軸方向與複數第1延伸部重疊的複數第2延伸部、及從徑方向與複數第1端部重疊的複數第2端部。
在此情況下,只要將第2延伸部重疊在第1延伸部,將第2端部重疊在第1端部,就可以將層疊軛容易地組裝。
發明4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如發明3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進一步具備讓第1筒狀部插入的第2筒狀部。第2延伸部,是從第2筒狀部的軸方向的一端朝第2筒狀部的徑方向延伸,第2端部,是從第2延伸部朝軸方向延伸。
在此情況下,只要將第1筒狀部插入第2筒狀部,就可以將第1端部層疊在第2端部的徑方向外方,並且可以將第1延伸部層疊在第2圓周部的軸方向外方。因此,可以更容易地組裝定子磁軛。且,因為可插入線圈筒管的2個筒狀部也成為層疊構造,所以可以減少在筒狀部發生的鐵損。
發明5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如發明4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在第2筒狀部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在此情況下,在第2筒狀部,可以抑制渦電流的發生。
發明6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如發明1或2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第1筒狀部是形成圓筒狀。
在此情況下,第1筒狀部因為是圓筒狀,所以容易將第1筒狀部定心配置在線圈筒管內。
發明7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是如發明4 或5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第1圓筒部及第2筒狀部是形成圓筒狀。
在此情況下,被配置於外周側的第2筒狀部因為是圓筒狀,所以容易將第2筒狀部定心配置在線圈筒管內。
發明8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是具備:形成筒狀構件過程、及形成延伸部及端部的過程。形成筒狀構件在過程中,可形成筒狀構件,其由磁性體所構成,且具有透過複數缺口部在其圓周方向並列的複數細片。在形成延伸部及端部的過程中,藉由將複數細片曲折,就可形成:從缺口部的根部側朝筒狀構件的徑方向外側延伸的延伸部、及從筒狀構件的軸方向一端側朝另一端側從延伸部朝延伸的端部。
在此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中,可形成筒狀構件,其由磁性體所構成的筒狀構件,且具有透過缺口部在圓周方向並列的複數細片。藉由將所形成的筒狀構件的複數細片的根部側朝徑方向外側曲折,就可以形成從缺口部的根部側朝徑方向外側延伸的延伸部。且,從延伸部的途中且從筒狀構件的一端側朝另一端側延伸的方式沿著軸方向將細片曲折的話就可以形成端部。由此,可以將具有複數桿部的定子磁軛從一個構件成品率佳地製造。
發明9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是如發明8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筒狀構件,是在四角形的板狀構件使成為與其一邊平行的 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地形成複數細片之後,藉由將板狀構件朝與前述一邊垂直的方向彎曲而形成。
在此情況下,可以將具有複數桿部的定子磁軛從四角形的一個的板狀構件製造。
發明10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是如發明8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筒狀構件,是藉由在筒從其軸方向一端側朝軸方向另一端側延伸的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地形成複數細片而形成。
在此情況下,藉由使用預先筒,可以更簡單地製造定子磁軛。
發明11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是具備:形成板狀構件過程、及形成延伸部及端部的過程、及使板狀構件彎曲的過程。在形成板狀構件的過程中,形成由使成為與其一邊平行的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地形成複數細片的四角形的磁性體所構成的板狀構件。在形成延伸部及端部的過程中,藉由將複數細片曲折,就可形成:從缺口部的根部側朝對於板狀構件垂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及從延伸部朝對於記板狀構件平行的方向且板狀構件的其他的邊側延伸的端部。在將板狀構件彎曲的過程中,將板狀構件朝與前述一邊垂直的方向彎曲。
在此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中,可由磁性體所構成的板狀構件形成透過缺口部在圓周方向具有並列複數細片的板狀構件。藉由將所形成的筒狀構件的 複數細片從切除部的根部側曲折,就可以形成從缺口部的根部側朝外側延伸的延伸部。且,從延伸部的途中且從筒狀構件的一端側朝另一端側延伸的方式沿著軸方向將細片曲折的話就可以形成端部。由此,可以將具有複數桿部的定子磁軛從一個構件成品率佳地製造。
發明12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是如發明8至11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在筒狀構件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由此,可以抑制渦電流。
在本發明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中,只要將第1筒狀部裝設在線圈筒管內,定子磁軛的組裝就完成。因此,可以將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容易地組裝。
在本發明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中,可以將具有複數桿部的定子磁軛從一個的構件製造。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行車用的發電輪轂(花鼓式發電機)10,是被裝設於自行車的前叉102。具有輪轂軸15的發電輪轂10,是具備:定子13、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輪轂軸15的輪轂套罩14。在輪轂套罩14的內周面中,設有環狀的磁鐵12。在磁鐵12中,在圓周方向配置有複數磁極。在此,在第1圖、第2圖及第3圖 中,後述的線圈筒管16的圓周方向是由箭頭A所示。且,線圈筒管16的軸方向是由箭頭B所示。在此實施例中,輪轂軸15、線圈筒管16、後述的一對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是被配置於同軸上。因此,其中任一的圓周方向皆是箭頭A方向,軸方向皆是箭頭B方向。
<定子>
定子13,是具備:輪轂軸15、及讓輪轂軸15插通的線圈筒管16、及被捲繞在線圈筒管16的線圈17、及設於線圈筒管16的一對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定子13,是藉由連結構件20對於輪轂軸15不可相對旋轉地連結。且,定子13,是藉由第1定位構件21及第2定位構件22,在可相面對的位置朝B方向(軸方向)被定位在磁鐵12。連結構件20,是被配置於線圈筒管16的箭頭B方向(第1圖參照)另一端側(第1圖右側)。第1定位構件21,是被配置於線圈筒管16的箭頭B方向(軸方向:第1圖參照)一端側(第1圖左側)。第2定位構件22,是將連結構件20在與線圈筒管16之間挾持,被配置於線圈筒管16的箭頭B方向(軸方向:第1圖參照)另一端側(第1圖右側)。
<輪轂軸>
輪轂軸15,是形成中空,藉由例如快拆機構11可裝卸地被固定於前叉102。在輪轂軸15的第1端(第1圖左 端)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公螺紋部15a。且,在輪轂軸15的第2端(第1圖右側)的外周面,形成有第2公螺紋部15b。進一步,在輪轂軸15的外周面,形成有從其中央部至朝第2端延伸的軸方向溝15c。軸方向溝15c,是為了配置從線圈17延伸的電氣配線17a而使用。在輪轂軸15的外周面中,形成有將第1定位構件21夾箍用的第1環狀溝15d及將第2定位構件22夾箍用的第2環狀溝15e。第2環狀溝15e,是將軸方向溝15c横切地形成。軸方向溝15c的深度,是為了配置電氣配線17a,而比第2環狀溝15e的深度更大。
在輪轂軸15的第2端中,將來自線圈17的電力供給至前照燈等的外部機器用的連接器28是藉由螺合在第2公螺紋部15b的螺帽構件50被固定。
<線圈筒管>
在線圈筒管16中,線圈17被捲繞,並且一對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是被裝設(例如接合)。線圈筒管16,是相面對於磁鐵12的內周面的方式被定位在輪轂軸15。線圈筒管16,是具有:線圈17被捲繞在外周面的筒狀部16a、及設於筒狀部16a的箭頭B方向另一端側(第1圖左側)的第1凸緣16b、及設於筒狀部16a的箭頭B方向一端側(第1圖右側)的第2凸緣16c。如第1圖所示,在筒狀部16a的貫通孔16d中,輪轂軸15被插通。線圈筒管16,是透過定子磁軛18b,藉由連結構件20由第2 凸緣16c側與輪轂軸15不可旋轉地連結。連結構件20,是將一對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與輪轂軸15不可旋轉地連結。
<線圈>
如第1圖所示,線圈17,是被捲繞在線圈筒管16的筒狀部16a。線圈17,是例如銅線、鋁合金線等的導電金屬線材製。在線圈17的兩端部中,有2條電氣配線17a被電連接。電氣配線17a,是為了將由線圈17發生的電力朝外部輸出而設置。電氣配線17a,是被配置於前述的軸方向溝15c。
<定子磁軛>
定子磁軛18a,是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被配置於線圈筒管16的箭頭B方向一端側的第1凸緣16b。定子磁軛18b,是被配置於線圈筒管16的箭頭B方向另一端側的第2凸緣16c。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是由在表面形成有氧化被膜的矽鋼板(更詳細的話無方向性矽鋼板)形成。
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是層疊軛,各別具有:第1軛構件24、及第2軛構件25、及第3軛構件26。第1軛構件24、及第2軛構件25、及第3軛構件26是相同厚度,彼此之間被接合。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因為是同樣地構成,所以在之後的說明中,主要說 明定子磁軛18a。
第1軛構件24,是具有:第1筒狀部24a、及一體地設於第1筒狀部24a的複數(例如14個)第1桿部24b。第1筒狀部24a,是圓筒狀,被裝設於輪轂軸15的外周面。第1筒狀部24a的箭頭B方向尺寸,是如第2圖所示,使端面位於線圈筒管16的貫通孔16d內且位於箭頭B方向的軸方向的中央。在第1筒狀部24a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24e。
複數第1桿部24b是各別具有:第1延伸部24c、及第1端部24d。第1延伸部24c,是從第1筒狀部24a的箭頭B方向的一端(第2圖及第3圖的左端)朝徑方向延伸。複數第1延伸部24c,是被配置成放射狀。
第1端部24d,是從第1延伸部24c朝第1筒狀部24a的箭頭B方向且另一端側延伸。第1端部24d的先端部分,是被支撐於形成於第2凸緣16c外周面的第4缺口部23f(第2圖參照)。
第2軛構件25,是具有:第2筒狀部25a、及一體地設於第2筒狀部25a的複數(例如14個)第2桿部25b。第2筒狀部25a,是圓筒狀,被裝設於第1筒狀部24a的外周面。因此,第1軛構件24的第1筒狀部24a,是被插入第2筒狀部25a內。第2筒狀部25a的箭頭B方向尺寸,是如第3圖所示,其端面是被設定成與第1筒狀部24a的端面成為同一面。在第2筒狀部25a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25e。
複數第2桿部25b是各別具有:第2延伸部25c、及第2端部25d。第2延伸部25c,是從第2筒狀部25a的箭頭B方向的一端(第2圖及第3圖的左端)朝徑方向延伸。複數第2延伸部25c,是從箭頭B方向與第1延伸部24c重疊的方式被配置成放射狀。複數第2延伸部25c,是被配置於複數第1延伸部24c的箭頭B方向內側(第1凸緣16b側)。
第2端部25d,是從第2延伸部25c朝第2筒狀部25a的箭頭B方向且另一端側延伸。第2端部25d是從徑方向與第1端部24d重疊。第2端部25d,是被配置於第1端部24d的徑方向內側。第2端部25d的先端部分,是被配置於第1端部24d的靠一端側。因此,第2端部25d,其箭頭B方向的長度是比第1端部24d短。
第3軛構件26,是具有:第3筒狀部26a、及一體地設於第3筒狀部26a的複數(例如14個)第3桿部26b。第3筒狀部26a,是圓筒狀,被裝設於第2筒狀部25a的外周面及線圈筒管16的貫通孔16d的內周面之間。因此,第2軛構件25的第2筒狀部25a,是被插入第3筒狀部26a內。第3筒狀部26a的箭頭B方向尺寸,是如第3圖所示,其端面是設定成與第1筒狀部24a的端面及第2筒狀部25a的端面成為同一面。在第3筒狀部26a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26e。
複數第3桿部26b是各別具有:第3延伸部26c、及第3端部26d。第3延伸部26c,是從第3筒狀部26a的 箭頭B方向的一端(第2圖及第3圖的左端)朝徑方向延伸。複數第3延伸部26c,是從箭頭B方向與第1延伸部24c及第2延伸部25c重疊的方式被配置成放射狀。複數第3延伸部26c,是被配置於複數第2延伸部25c的箭頭B方向內側(第1凸緣16b側)。複數第3延伸部26c,是被裝設(接合)在第1凸緣16b的第1溝23a。
第3端部26d,是從第3延伸部26c朝第3筒狀部26a的箭頭B方向且另一端側延伸。第3端部26d的先端部分,是被配置於第2端部25d的靠一端側。因此,第3端部26d的箭頭B方向的長度,是比第2端部25d短。定子磁軛18b的第3延伸部26c,是被裝設(接合)在第2溝23d。
<輪轂套罩>
輪轂套罩14,是如第1圖所示,軸15藉由第1軸承30及第2軸承31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輪轂。第1軸承30,是:藉由螺帽構件51使箭頭B方向(軸方向)的位置被調整。輪轂套罩14,是具有:配置有第1軸承30的筒狀的套罩本體40、及配置有被裝設於套罩本體40的第2軸承31的蓋構件42。在套罩本體40中,車輪及輪框被連結的一對輪轂凸緣40a是在箭頭B方向隔有間隔地被配置。
在套罩本體40的內周面中,磁鐵12被固定。在磁鐵12及套罩本體40之間,配置有背面軛27。磁鐵12的內 周面,是與定子磁軛18a的徑方向外側部分及定子磁軛18b的徑方向外側部分隔有些微間隙地被配置。
<定子磁軛的製造程序>
參照第4圖說明這種構成的定子磁軛18a及定子磁軛18b的第1軛構件24的製造方法。又,第2軛構件25及第3軛構件26的製造方法是相同,只有第1軛構件24的製造方法、及尺寸不同。
第1軛構件24的製造方法,是具備:形成第4圖(A-2)所示的第1筒狀構件64過程、及從第4圖(B-2)所示的第1筒狀構件64形成第1筒狀部24a及第1桿部24b的過程。
在形成第1筒狀構件64在過程中,準備在表面形成有氧化被膜的矽鋼板(更詳細的話無方向性矽鋼板)等的磁性體製的四角形的板狀構件60。且,如第4圖(A-1)所示,在此板狀構件60,使成為與其一邊60a平行的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62地形成複數細片66。藉由將此板狀構件60,朝與一邊60a垂直的方向彎曲就可形成第4圖(A-2)所示的筒狀構件64。又,藉由將板狀構件60彎曲使形成於筒狀構件64的接縫不接觸較佳。即,在第1筒狀部24a中形成有朝軸方向延伸的空隙24e較佳。藉此可以抑制渦電流。
在形成第1筒狀部24a及第1桿部24b的過程中,如第4圖(B-1a)所示,將細片66從切除部62的根部側沿著 筒狀構件64的徑方向呈直角曲折將細片66呈放射狀配置。接著,如第4圖(B-2)所示,細片66的先端部是與筒狀構件64軸方向朝平行延伸的方式將細片66的途中呈直角曲折。
或是如第4圖(B1-b)所示,將細片66從切除部62的途中沿著筒狀構件64的徑方向呈直角曲折將細片66呈放射狀配置。接著,如第4圖(B-2)所示,使細片66的先端部與筒狀構件64的軸方向朝平行延伸的方式將細片66的途中呈直角曲折。
由此,由第4圖(B1-a)及第4圖(B1-b)其中任一的程序,皆可形成:從缺口部62的根部側朝筒狀構件64的徑方向外側延伸的第1延伸部24c、及從筒狀構件64的軸方向一端側朝另一端側從第1延伸部24c延伸的第1端部24d。由此可獲得第1軛構件24。
第2軛構件25及第3軛構件26,是將第2及第3筒狀構件的直徑比筒狀構件64的直徑漸漸地變大,且將第2及第3桿部的長度漸漸地變長即可。
<其他的實施例>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發明的實質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a)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將板狀構件彎曲而形成筒狀構件,但是形成筒狀構件方法不限定於此。例如,藉由從 磁性體製的筒的軸方向一端側朝軸方向另一端側延伸的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地形成複數細片來形成筒狀構件也可以。
(b)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在形成筒狀構件64之後將細片66曲折,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如第5圖所示,依序經由:形成具有細片66的板狀構件60過程、及將細片66曲折的過程、及將細片66被曲折的板狀構件60呈筒狀彎曲的過程,形成第1軛構件24也可以。
詳細的話,準備在表面形成有氧化被膜的矽鋼板(更詳細的話無方向性矽鋼板)等的磁性體製的四角形的板狀構件60。且,如第5圖(A)所示,在此板狀構件60,可形成使成為與其一邊60a平行的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62地具有複數細片66的板狀構件60。
其後,如第5圖(B-1a)所示,將細片66從切除部62的根部側呈直角曲折。接著,如第5圖(B-2)所示,與未形成有細片66的先端部缺口部62的部分平行延伸的方式將細片66從切除部62的途中呈直角曲折。
或是如第5圖(B-1b)所示,將細片66從切除部62的途中呈直角曲折。接著,如第5圖(B-2)所示,與未形成有細片66的先端部缺口部62的部分平行延伸的方式將細片66從切除部62的根部側呈直角曲折。
由此,經過第5圖(B-1a)及第5圖(B-1b)的其中任一的程序,皆可形成:從缺口部62的根部側朝筒狀構件64的徑方向外側延伸的第1延伸部24c、及從筒狀構件64 的軸方向一端側朝另一端側從第1延伸部24c延伸的第1端部24d。
在最後成為第1延伸部24c及第1端部24d的部分是將被曲折的板狀構件60,藉由朝與一邊60a垂直的方向彎曲就可獲得第5圖(C)所示的第1軛構件24。
(c)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藉由第1溝及第2溝,進行定子磁軛的圓周方向的定位,但是定子磁軛的定位方法不限定於此。例如,不是與溝,而是藉由與至少一個桿部的圓周方向的兩側或別的桿部的圓周方向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接觸的突起進行圓周方向的定位也可以。
(d)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說明定子磁軛18a及18b同樣的構成的情況,但是不限定於此。例如,在定子磁軛18a及18b,使軛構件的筒狀部的箭頭B方向尺寸不同也可以。換言之,定子磁軛18a及18b的接觸部是在線圈筒管16的貫通孔16d內從中央偏離也可以。
(e)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說明將定子磁軛18a及18b各別由3個軛構件構成的情況,但是構成定子磁軛的軛構件的數量可以任意設定。例如,將定子磁軛藉由1個軛構件構成也可以,將定子磁軛藉由4個以上的軛構件構成也可以。
(f)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說明在定子磁軛18a,將軛構件24、25及26的端部24d、25d及26d的軸方向尺寸各別相異的情況,但是不限定於此。在定子磁軛使各軛構件的端部的軸方向尺寸成為對齊的方式設置各軛構件也可 以。
(g)在前述實施例中,筒狀部雖為三重構造,但是筒狀部的構造可以任意設定。設置:將筒狀部配置在輪轂軸外周面及線圈筒管16的貫通孔的內周面之間一體形成於筒狀部的第1桿部、及與筒狀部分開設置並可與筒狀部磁性地連結且與第1桿部重疊的至少一個第2桿部也可以。
(h)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說明在第1筒狀部24a、第2筒狀部25a及第3筒狀部26a各別設置空隙24e、25e及26e的情況,但不限定於此。在至少1個筒狀部不設置空隙也可以。換言之在至少1個軛構件設置筒狀部時使接縫接觸也可以。此情況,接縫,是被接合也可以,被熔接也可以。
10‧‧‧發電輪轂
12‧‧‧磁鐵
13‧‧‧定子
14‧‧‧輪轂套罩
15‧‧‧輪轂軸
15a‧‧‧第1公螺紋部
15b‧‧‧第2公螺紋部
15c‧‧‧軸方向溝
15d‧‧‧第1環狀溝
15e‧‧‧第2環狀溝
16‧‧‧線圈筒管
16a‧‧‧筒狀部
16b‧‧‧第1凸緣
16c‧‧‧第2凸緣
16d‧‧‧貫通孔
17‧‧‧線圈
17a‧‧‧電氣配線
18a‧‧‧定子磁軛
18b‧‧‧定子磁軛
20‧‧‧連結構件
21‧‧‧第1定位構件
22‧‧‧第2定位構件
23a‧‧‧第1溝
23d‧‧‧第2溝
23f‧‧‧第4缺口部
24‧‧‧第1軛構件
24a‧‧‧第1筒狀部
24b‧‧‧第1桿部
24c‧‧‧第1延伸部
24d‧‧‧第1端部
24e‧‧‧空隙
25‧‧‧第2軛構件
25a‧‧‧第2筒狀部
25b‧‧‧第2桿部
25c‧‧‧第2延伸部
25d‧‧‧第2端部
25e‧‧‧空隙
26‧‧‧第3軛構件
26a‧‧‧第3筒狀部
26b‧‧‧第3桿部
26c‧‧‧第3延伸部
26d‧‧‧第3端部
26e‧‧‧空隙
27‧‧‧背面軛
28‧‧‧連接器
30‧‧‧第1軸承
31‧‧‧第2軸承
40‧‧‧套罩本體
40a‧‧‧輪轂凸緣
42‧‧‧蓋構件
50‧‧‧螺帽構件
51‧‧‧螺帽構件
60‧‧‧板狀構件
60a‧‧‧一邊
62‧‧‧缺口部
62‧‧‧先端部缺口部
64‧‧‧筒狀構件
66‧‧‧細片
102‧‧‧前叉
[第1圖]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了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半截剖面圖。
[第2圖]其定子的剖面圖。
[第3圖]其定子磁軛的立體圖。
[第4圖]顯示定子磁軛的製造過程的立體圖。
[第5圖]定子磁軛的製造過程的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4圖的圖。
18a‧‧‧定子磁軛
18b‧‧‧定子磁軛
24‧‧‧第1軛構件
24a‧‧‧第1筒狀部
24b‧‧‧第1桿部
24c‧‧‧第1延伸部
24d‧‧‧第1端部
24e‧‧‧空隙
25‧‧‧第2軛構件
25a‧‧‧第2筒狀部
25b‧‧‧第2桿部
25c‧‧‧第2延伸部
25d‧‧‧第2端部
25e‧‧‧空隙
26‧‧‧第3軛構件
26a‧‧‧第3筒狀部
26b‧‧‧第3桿部
26c‧‧‧第3延伸部
26d‧‧‧第3端部
26e‧‧‧空隙

Claims (12)

  1. 一種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具備:第1筒狀部、及一體地設於前述第1筒狀部的複數第1桿部,前述複數第1桿部是各別具有:從前述第1筒狀部的軸方向的一端朝前述第1筒狀部的徑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及從前述第1延伸部朝前述第1筒狀部的軸方向且另一端側延伸的第1端部,前述第1筒狀部的前述徑方向的厚度、前述第1延伸部的前述軸方向的厚度及前述第1端部的前述徑方向的厚度為相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定子磁軛,其中,在前述第1筒狀部中形成有朝前述軸方向延伸的空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定子磁軛,其中,進一步具備複數第2桿部,前述複數第2桿部,是具有:從前述軸方向與前述複數第1延伸部重疊的複數第2延伸部、及從前述徑方向與前述複數第1端部重疊的複數第2端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定子磁軛,其中,進一步具備讓第1筒狀部插入的第2筒狀部,前述第2延伸部,是從前述第2筒狀部的前述軸方向的一端朝前述第2筒狀部的前述徑方向延伸,前述第2端部,是從前述第2延伸部朝前述軸方向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定子磁軛,其中,在前述第2筒狀部中形成有朝前述軸方向延伸的空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定子磁軛,其中,前述第1筒狀部是形成圓筒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定子磁軛,其中,前述第1筒狀部及前述第2筒狀部是形成圓筒狀。
  8. 一種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具備:形成由磁性體所構成並使具有透過複數缺口部在其圓周方向並列的複數細片的筒狀構件的過程;及藉由將前述複數細片曲折,而形成從前述缺口部的根部側朝前述筒狀構件的徑方向外側延伸的延伸部、及從前述筒狀構件的軸方向一端側朝另一端側從前述延伸部延伸的端部的過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筒狀構件,是在四角形的板狀構件使成為與其一邊平行的方式形成前述複數缺口部地形成前述複數細片之後,藉由將前述板狀構件朝與前述一邊垂直的方向彎曲而形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筒狀構件,是藉由在筒從其軸方向一端側朝軸方 向另一端側延伸的方式形成前述複數缺口部地形成前述複數細片而形成。
  11. 一種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具備:形成由使成為與其一邊平行的方式形成複數缺口部地形成複數細片的四角形的磁性體所構成的板狀構件的過程;及藉由將前述複數細片曲折,而形成從前述缺口部的根部側朝對於前述板狀構件垂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及從前述延伸部朝對於前述板狀構件平行的方向且前述板狀構件的其他的邊側延伸的端部的過程;及將前述板狀構件朝與前述一邊垂直的方向彎曲的過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至11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用發電輪轂的定子磁軛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筒狀構件中形成有朝前述軸方向延伸的空隙。
TW101120493A 2011-08-26 2012-06-07 A stator yoke for a power wheel for a bicy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76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4383A JP5369152B2 (ja) 2011-08-26 2011-08-26 自転車用発電ハブのステータヨー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9530A TW201309530A (zh) 2013-03-01
TWI476125B true TWI476125B (zh) 2015-03-11

Family

ID=4766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0493A TWI476125B (zh) 2011-08-26 2012-06-07 A stator yoke for a power wheel for a bicy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71429B2 (zh)
JP (1) JP5369152B2 (zh)
CN (1) CN102957228B (zh)
DE (1) DE102012107742A1 (zh)
TW (1) TWI4761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8183B1 (fr) * 2017-06-27 2020-08-14 Zodiac Actuation Systems Stator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a flux transverse a griffes et machine electrique correspondante
DE102019106322B3 (de) 2019-03-12 2020-06-1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Mehrzahl an Klauenpolblech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9102A (en) * 1978-02-16 1979-08-27 Aida Eng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pole piece for generator
JP2004229403A (ja) * 2003-01-22 2004-08-12 Ichinomiya Denki:Kk クローポール型発電機
JP2006014538A (ja) * 2004-06-29 2006-01-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ハブダイナモ及び自転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3318A (en) * 1937-11-01 1941-05-27 Rawlings George William Laminated magnetic element
AT162814B (de) 1946-06-24 1949-04-11 Steyr Daimler Puch Ag Dynamo
US3305740A (en) * 1963-09-06 1967-02-21 Motorola Inc Rotor assembly
US3621313A (en) * 1969-10-24 1971-11-16 Hamilton Watch Co Electronic timepiece construction employing a flat step-by-step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verter
JP3419080B2 (ja) * 1993-07-26 2003-06-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US5539265A (en) * 1994-10-11 1996-07-23 Ford Motor Company Self-aligning rotor assembly
JPH0919125A (ja) * 1995-06-29 1997-01-17 Nippondenso Co Ltd Vr型又はhb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33669A (en) * 1997-12-31 2000-10-17 Tupper; Christopher N. Low-loss magnet core for high frequency claw-pole-type alternator
FR2825534B1 (fr) * 2001-05-31 2003-09-05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ro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JP3740556B2 (ja) * 2003-02-03 2006-02-01 株式会社一宮電機 クローポール型発電機
JP4878183B2 (ja) * 2005-03-18 2012-02-1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多相クローポール型モータ
AU2006264181B2 (en) * 2005-06-29 2011-01-27 Eocycle Technologies Inc. Transverse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segmented core stator
US20080315716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for automotive alternator having mechanism for positioning magnetic pole cores
DE102007031239B4 (de) * 2007-07-05 2016-01-21 Compact Dynamics Gmbh Hilfsaggregat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JP5382686B2 (ja) 2008-11-12 2014-01-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クローポール形発電機及び自転車用発電ハブ
TW201020161A (en) * 2008-11-20 2010-06-01 Shutter Prec Co Ltd Generator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hub
DE202008013820U1 (de) 2008-12-11 2009-03-19 Shutter Precision Co., Ltd. Nabengenerator für ein Fahrrad
TW201100288A (en) * 2009-06-19 2011-01-01 gui-tang Liao Hub generator
JP5054754B2 (ja) * 2009-12-25 2012-10-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発電ハブ
JP2011172463A (ja) * 2010-01-20 2011-09-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転車用ハブダイナモ
WO2012067896A2 (en) * 2010-11-17 2012-05-24 Motor Excellence, Llc Transverse and/or commutated flux systems having laminated and powdered metal portions
JP5697973B2 (ja) * 2010-12-24 2015-04-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発電ハブの固定子及び自転車用発電ハ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9102A (en) * 1978-02-16 1979-08-27 Aida Eng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pole piece for generator
JP2004229403A (ja) * 2003-01-22 2004-08-12 Ichinomiya Denki:Kk クローポール型発電機
JP2006014538A (ja) * 2004-06-29 2006-01-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ハブダイナモ及び自転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9548A1 (en) 2013-02-28
CN102957228A (zh) 2013-03-06
JP2013046537A (ja) 2013-03-04
CN102957228B (zh) 2015-09-02
TW201309530A (zh) 2013-03-01
US9871429B2 (en) 2018-01-16
JP5369152B2 (ja) 2013-12-18
DE102012107742A1 (de)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6415B (zh) Bicycle power generation wheel hub and bicycle power generation hub
JP6002935B2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WO2019039518A1 (ja) 分割コア連結体およ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US20150001979A1 (en) Axial Gap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6576549B2 (ja) 電機子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機子の製造装置
JP2010119178A (ja) クローポール形発電機及び自転車用発電ハブ
JPWO2013136485A1 (ja)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及び回転電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5808445B2 (ja) 回転子鉄心の外周面に貼り付けられた磁石を備える電動機の回転子、電動機、及び電動機の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TWI476125B (zh) A stator yoke for a power wheel for a bicy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8110300A1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鉄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44929A (ja) ステータ
JP2015192550A (ja)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コア
JP5697973B2 (ja) 自転車用発電ハブの固定子及び自転車用発電ハブ
JP2008067528A (ja) モータ
JP6843272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7445926B2 (ja) コイル装置
JP2005269693A (ja) 永久磁石モータ
JP5601534B2 (ja) 電機子
JP2015033254A5 (ja) ステータコアアセンブリ
JP2013034350A (ja) 回転電機固定子
JP2009254001A (ja) コイル及びこのコイルを備える分割ステータ
US20230396110A1 (en) Coil,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il
WO2017154087A1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
JP4680875B2 (ja) 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09050159A (ja) クローポール永久磁石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