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1638B - 連接器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1638B
TWI451638B TW100131421A TW100131421A TWI451638B TW I451638 B TWI451638 B TW I451638B TW 100131421 A TW100131421 A TW 100131421A TW 100131421 A TW100131421 A TW 100131421A TW I451638 B TWI451638 B TW I4516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outer casing
wiring board
casing
conne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1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0532A (en
Inventor
Kosuke Ozeki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30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0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1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16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5Ground or shield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裝置
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係關於一種連接器裝置,其為了將設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FPC)或撓性平板狀纜線(FFC)等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電氣連結於其他配線基板等其他電氣零件,而安裝於配線基板等作為插入配線板狀構件者使用,並構成為包含卡合於所插入之配線板狀構件以阻止其脫離的卡止手段及接觸連接於所插入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連接端子部的接頭(contact)。
構裝於各種電子機器之較小型的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撓性平板狀纜線等配線板狀構件,大多使用構成電氣連接並固定於主配線基板之連接器裝置,以進行與安裝有各種電氣零件之該主配線基板的電氣連結。在此種配線板狀構件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結時所使用之連接器裝置,係具有與設於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接觸連接的導電性接頭(contact),透過該接頭將設於配線板狀構件之連接端子部電氣連結於設在主配線基板之配線部。
以往所提出之例如使用於形成為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配線板狀構件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結的連接器裝置,係設置成設有插入配線板狀構件之插入部並具有配置於主配線基板之例如由絕緣材料形成之外殼(housing)。此外,例如,具備:複數個接頭,係排列配置並設於外殼,在配線 板狀構件經由插入部插入外殼時,分別對應設在該配線板狀構件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導電性殼(conductive shell),係針對複數個接頭之特性阻抗調整有所貢獻,亦作為外部電磁波雜訊對策,亦即為了獲得對來自外部之電磁波雜訊的屏蔽效果,而配置成局部地或整體地覆蓋外殼,並連結於設在主配線基板之接地端子;以及致動器(actuator),係設置成可對外殼旋動,並分別卡合於複數個接頭,在受到旋動時於複數個接頭,使其形成分別接觸連接於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之狀態、或從與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之接觸連接釋放的狀態。在此前提下,複數個接頭係處於分別接觸連接於設在配線板狀構件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的狀態,藉此配線板狀構件即處於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結狀態。
再者,在以往所提出之使用於配線板狀構件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接的連接器裝置中,雖具有如上述般之外殼,並具備有如上述般之複數個接頭及導電性殼,不過並未具備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當配線板狀構件經由插入部插入外殼時,自動地設於外殼內之複數個接頭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設在所插入之配線板狀構件的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在此者中,配線板狀構件僅經由插入部適切地插入外殼,配線板狀構件即處於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結狀態。
在此種以往所提出之連接器裝置中,不論是具備有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者或不具備此致動器者之任一種情況,例如,當形成為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配線板狀構 件,經由插入部插入配置於主配線基板之外殼,配置於外殼之複數個接頭,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藉此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結狀態時,必須能避免配線板狀構件從外殼非所欲地脫離之情形。當然,為了適切地維持配置於外殼之複數個接頭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的狀態,必須設置成經由插入部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可穩定地維持該狀態,而不會造成從外殼非所欲地被抽離之情形。
因此,以往已提出一種連接器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其係如前述般屬於具有外殼,且具備有複數個接頭、導電性殼、以及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的連接器裝置者,具備有卡合於經由插入部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以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從外殼非所欲之抽離的卡止手段。又,以往亦已提出另一種連接器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其係如上述般屬於具有外殼,且亦具備有複數個接頭、以及導電性殼,不過並未具備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的連接器裝置者,具備有卡合於經由插入部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以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從外殼非所欲之抽離的卡止手段。
在專利文獻1所示之連接器裝置中,係於導電性殼(屏蔽板(shield plate)11)之一部分,形成有可如蹺蹺板(seesaw)般移位的卡止手段(鎖定部11c),於此卡止手段則設有朝向導電性殼之內側彎曲的卡止端部(爪部11d)。此外,卡止手 段係對應對外殼(外殼3)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致動器9)的旋動操作而移位。
在此種前提下,若在配線板狀構件(FPC21)插入外殼內之收容空間(FPC收容空間34)後,進行致動器往第1方向之旋動操作,則配置於外殼內之複數個接頭(第1接頭5、第2接頭6),即藉由形成於致動器之凸輪(凸輪部92,93)使其移位,而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並且卡止手段即藉由形成於致動器之凸輪(凸輪部94)使其移位,使設於其之卡止端部卡合於設在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的卡合部(切口21a)。藉此,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即藉由卡止手段受到卡止,而處於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之抽離的狀態。
然後,若在設於卡止手段之卡止端部卡合於設在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的前提下,進行往與致動器之第1方向反向之第2方向的旋動操作,則形成於致動器之凸輪(凸輪部94),於卡止手段即容許形成解除設於其之卡止端部與設於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之卡合的狀態。藉此,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即處於可從外殼抽離的狀態。
又,在專利文獻2所示之連接器裝置中,係於外殼(外殼本體2)具備有對其設置成可旋動之導電性殼(殼4)。此外,於導電性殼之一部分形成有板簧狀之卡止手段(足部46),於此卡止手段之前端部則設有朝向導電性殼之內側的卡止突起(卡止突起44)。
在此種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導電性殼,其整體成為接近外殼即形成對外殼伏臥之位置的前提下,當配線板狀構件(FPC)經由插入部(插入口21)插入外殼內時,配置於外殼內之複數個接頭(接頭3(上部接頭31、下部接頭32)),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並且設於卡止手段之卡止突起即卡合於設在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的卡合部(FPC卡止孔FPC2)。藉此,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即藉由卡止手段受到卡止,而處於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之抽離的狀態。
然後,若在設於卡止手段之卡止突起卡合於設在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的前提下,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導電性殼,受到為了形成對外殼起立之位置的旋動操作,則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手段亦隨著導電性殼移位,設於其之卡止突起即解除與設於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的卡合。藉此,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即處於可從外殼抽離之狀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52993號公報(段落0016、0017、0033~0043、圖1、圖5、圖6)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92574號公報(段落0026、0027、0031~0034、圖1~6)
在如上述般之使用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配線板狀構件與主配線基板之電氣連結的連接器裝置,且作為具備有 阻止插入外殼內之配線板狀構件從外殼之非所欲之抽離之卡止手段的以往所提出之連接器裝置中,卡止手段係對應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的旋動操作而移位,或者具備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導電性殼,並於該導電性殼之一部分形成有卡止手段。
在此種設置成卡止手段係對應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致動器的旋動操作而移位者之習知連接器裝置的情況下,係必須具備卡止手段與致動器作為個別地形成之不同構件,此卻會導致對連接器裝置整體之小型化的障礙與構成構件數之增加,亦成為增大製造成本的主因。此外,於卡止手段使其形成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或卡止解除狀態時,使致動器對外殼旋動之操作係不可或缺,而必須在連接器裝置之周圍設置用以進行此操作之非所欲的空間。
又,在具備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之導電性殼,並於該導電性殼之一部分形成有卡止手段的習知連接器裝置的情況下,由於導電性殼係對外殼設置成可旋動,因此無法利用導電性殼以將連接器裝置固定於主配線基板,而必須另外具備用以將連接器裝置固定於主配線基板之構件(保持(hold down)構件),此卻會導致對連接器裝置整體之小型化的障礙與構成構件數之增加,亦成為增大製造成本的主因。
有鑑於此點,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係提供一種使用於設置成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撓性平板狀纜線等之配線板狀構件與其他配線基板的電氣連結,具備設有板狀構件插入部且配置於其他配線基板之外殼、排列配 置設於外殼內之複數個接頭、以及局部地覆蓋外殼之導電性殼的連接器裝置,其具有可謀求整體之小型化並且可減低構成構件數之構造,可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選擇性地置於可確實地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抽離的卡止狀態、以及從該卡止狀態釋放以從外殼有意地抽離的狀態,而且欲將配線板狀構件從卡止狀態置於釋放之狀態時,不會使非所欲之外力作用於電氣連結配線板狀構件之其他配線基板。
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記述之發明(以下,稱為本發明)的連接器裝置,具備:外殼,係設有在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一側開口之板狀構件插入部並配置於配線基板;複數個接頭,係具備並排列配置分別配置在外殼內之接觸部與從外殼中之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另一側導出至該外殼外之連接部,在配線板狀構件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時,複數個接觸部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以及導電性殼,係局部地覆蓋外殼,並一體地形成有卡合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並形成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的卡止部、操作以解除卡止部之卡止狀態的卡止解除部、及連結卡止解除部與卡止部的連結部;並設置成卡止解除部係從導電性殼中覆蓋外殼之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中之一個之部分往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一側延伸;該連結部係從卡止解除部彎曲並延伸;卡止部係從連結部彎曲並朝向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另一側延 伸;卡止解除部、連結部、及卡止部,整體而言係構成設於導電性殼之U字形部。
在上述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當設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之配線板狀構件經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時,藉此排列配置於外殼之複數個接頭各所具備之複數個接觸部,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並且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部,即卡合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而形成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其結果,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即處於藉由卡止部卡止而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之抽離的狀態,並穩定地維持排列配置於外殼之複數個接頭各所具備之複數個接觸部分別接觸連接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的狀態。
然後,若在與卡止部一起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解除部,施加用以解除卡止部之卡止狀態的操作,例如,使卡止解除部朝向外殼移位的按壓操作時,移位之卡止解除部即透過連結部使卡止部移位,以解除在卡止部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的卡合。藉此,解除卡止部對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的卡止狀態,而可獲得能使配線板狀構件有意地從外殼抽離的狀態。
此種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各部的功能或作用,更具體而言,例如可發揮如下。
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卡止部及卡止解除部,例如,如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第2項所記述般,係分別構成具 有彈性之可動部分,再者,例如,如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第3項所記述般,卡止部具有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端部分,而能以與連結部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又,卡止解除部具有處於施加朝向卡止部之方向之按壓操作之狀態的操作部分,而能以與導電性殼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藉此,例如在施加朝向卡止部方向之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時,在導電性殼由卡止解除部、連結部、及卡止部所形成之U字形部整體,即易於產生形變變形,當卡止部之卡合端部分解除與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的卡合,或朝向卡止部之方向的按壓操作不再施加於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時,藉由卡止部及卡止解除部各自之彈性,在導電性殼由卡止解除部、連結部、及卡止部所形成之U字形部,整體地即往原位置復原移位。
此時,卡止部,例如,如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第4項所記述般,係在未施加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時,定位成接觸於設在外殼之位置限制部,在施加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時,則在抵接於設在外殼之抵接部的前提下,使卡合端部分往接近與導電性殼中之卡止解除部之連結部分的方向移動。此外,卡止部,例如,如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第5項所記述般,係在定位成接觸於設在外殼之位置限制部時,使卡合端部分之前端部分位於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插入部內,在抵接於設在外殼之 抵接部的前提下,使卡合端部分往接近與導電性殼中之卡止解除部之連結部分的方向移動時,使卡合端部分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之板狀構件插入部內退出。
藉此,卡止部係在未施加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的前提下,當定位成接觸於設在外殼之位置限制部時,於卡合端部分形成與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狀態,又,在施加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而抵接於設在外殼之抵接部的前提下,使卡合端部分往接近與導電性殼中之卡止解除部之連結部的方向移動時,將卡合端部分從與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予以釋放。
此外,配置於外殼外之卡止解除部,係在配線板狀構件插入外殼之前提下,卡止部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而形成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時、與卡合部未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而未形成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時,位於不同位置。
再者,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如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第6項所記述般,係於導電性殼中分別覆蓋外殼之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的兩個部位,一體地形成卡止部、卡止解除部及連結部之組。
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如上述般,在設置成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撓性平板狀纜線等之配線板狀構件,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外殼時,排列配置於外殼之複數個接頭 各所各所具備之複數個接觸部,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與此同時,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部,即卡合於被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而形成對該配線板狀構件的卡止狀態。其結果,即可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置於藉由卡止部卡止以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抽離的狀態,而可穩定地維持排列配置於外殼之複數個接頭分別電氣連接於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的狀態。
又,在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處於卡止部卡止之狀態的前提下,當與卡止部一起在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部解除施加用以解除卡止部之卡止狀態的操作時,因此而移位的卡止部解除即透過連結部使卡止部移位,而於卡止部解除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的卡合。其結果,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從卡止部所形成之卡止狀態予以釋放,而可處於能從外殼有意地抽離的狀態。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具有於導電性殼一體地形成有卡止部及卡止部解除與連結該等之連結部,且可謀求整體之小型化同時可減低構成構件數之構造,可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選擇性地置於可確實地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抽離的卡止狀態、以及從該卡止狀態釋放以從外殼有意地抽離的狀態。
再者,藉由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解除部、連結部、及卡止部,整體而言設置成構成U字形部,利用施加於卡止部解除之操作使卡止部解除較小規模地移位,藉 此可透過連結部使卡止部較大規模地移位,在可將卡止部解除、連結部及卡止部整體予以小型化的前提下,可確實地解除卡止部對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所形成的卡止狀態。
而且,由於卡止解除部係設置成從導電性殼中覆蓋外殼之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中之一個之部分往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一側延伸,因此於卡止解除部施加用以解除卡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的操作時,該操作例如係將按壓力施加於外殼之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之一個,於配置有外殼之配線基板並不會施加按壓力,其結果,欲將配線板狀構件從卡止部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置於釋放之狀態時,即不會使非所欲之外力作用於電氣連結配線板狀構件之配線基板。
除此以外,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係設置成在配線板狀構件插入外殼的前提下,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部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而形成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時、與卡合部未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而未形成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時,與卡止部一起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之卡止解除部,在外殼外係位於不同位置。藉此,針對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是否已到達外殼內之正確位置,是否已正確地處於藉由卡止部卡止而可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抽離的狀態,易於從連接器裝置之外部進行目視之既迅速又正確的確認。
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係以針對以下所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來加以說明。
[實施例]
圖1(從正面側觀看之立體圖)、圖2(從背面側觀看之立體圖)、圖3(俯視圖)、圖4(前視圖)、以及圖5(仰視圖),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
於圖1~圖5,係表示構成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的連接器裝置10,圖4則表示連接器裝置10之正面。以下,朝向圖4所示之連接器裝置10之正面,將上側、下側、左側、及右側,分別設為上、下、左、及右,或者上方、下方、左方、右方。
圖1~圖5所示之連接器裝置10,係具備有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所形成的外殼(housing)11,外殼11係具有構成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的正面側端部11a及背面側端部11b、以及構成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的左側端部11c及右側端部11d。此外,如圖1及圖4所示,於外殼11在其正面側端部11a開口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係設置成從正面側端部11a朝向背面側端部11b擴展於外殼11之內部。
外殼11,例如,係配置成使構成下方部分之底面部對接於未圖示之主配線基板,藉此設置成連接器裝置10整體為安裝於該配線基板。此外,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例如,後述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作為構成配線板狀構件者,即被插入外殼11。
在外殼11,沿著外殼11之長邊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設有各為以彈性導電材料形成之複數個接頭13。複數個接頭13,係分別具備如圖4及表示圖3中X-X線剖面的圖10所示般,配置於外殼11內之接觸部13a、以及如圖2及圖10所示般,從外殼11之背面側端部11b導出至其外部的連接部13b。接觸部13a係從外殼11中與底面部相對向之構成上方部分的上面部側抵接並接觸連接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連接端子部,又,連接部13b係例如藉由焊接而連接於設在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的訊號端子部。 藉此,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複數個連接端子部,即透過複數個接頭13,而連結於設在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的訊號端子部。
又,連接器裝置10係具備有覆蓋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中板狀構件插入部12開口之部分及其周圍部分、背面側端部11b之大部分及除了底面部之一部分以外之殘餘部分的導電性殼(conductive shell)14。亦即,導電性殼14係局部地覆蓋外殼11,外殼11中之左側端部11c及右側端部11d各自之大部分係藉由導電性殼14覆蓋。此導電性殼14係具有彈性之金屬板經加工成形所構成,係為了針對複數個接頭13之特性阻抗調整有所貢獻,再者亦作為針對連接器裝置10之外部電磁波雜訊對策,亦即為了獲得連接器裝置10中對來自外部之電磁波雜訊的屏蔽效果所具備。
導電性殼14,如圖6(從正面側觀看之立體圖)、圖7(俯 視圖)、圖8(前視圖)、及圖9(仰視圖)所示,係具有覆蓋外殼11之上面部之大部分的上方部分15、覆蓋外殼11之底面部之一部分的下方部分16、覆蓋外殼11之左側端部11c之大部分的左側面部分17、以及覆蓋外殼11之右側端部11d之大部分的右側面部分18,構成配置於連接器裝置10之正面側的正面部分19係形成有開口部。於下方部分16,如圖10所示,設有複數個從其背面側端緣部彎曲至導電性殼14之內側並往正面部分19延伸的接地用接頭20。此等複數個接地用接頭20,分別係從下方部分16側抵接並接觸連接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接地連接部。又,於左側面部分17及右側面部分18,係分別設有基板連接部21及22。此等基板連接部21及22,分別係例如焊接連接於設在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的接地端子部。
藉由設有上述般之複數個接地用接頭20及基板連接部21及22,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接地連接部,即透過形成有接地用接頭20及基板連接部21及22之導電性殼14,而連結於設在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的接地端子部。此時,基板連接部21及22係發揮對導電性殼14賦予來自配線基板之接地電位的作用,並且使用於連接器裝置10對配線基板之安裝。
又,於導電性殼14,如圖6清楚地所示,係一體地形成有從其左側面部分17延伸至正面部分19之外方,亦即成為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側之方向的卡止解除部23、 從卡止解除部23彎曲並延伸至右方的連結部24、以及從連結部24往正面部分19側彎曲,且延伸至成為朝向外殼11之背面側端部11b之方向的卡止部25,再者一體地形成有從其右側面部分18延伸至正面部分19之外方,亦即成為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側之方向的卡止解除部26、從卡止解除部26彎曲並延伸至左方的連結部27、以及從連結部27往正面部分19側彎曲,且延伸至成為朝向外殼11之背面側端部11b之方向的卡止部28。
卡止部25及28分別係設置成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以形成對該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卡合狀態,卡止解除部23及26分別則設置成用來操作以解除卡止部25及28分別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合狀態。又,連結部24係設置成用以連結卡止解除部23與卡止部25,連結部27則設置成用以連結卡止解除部26與卡止部28。此外,卡止解除部23、連結部24、及卡止部25,整體而言係構成設於導電性殼14之U字形部,又,卡止解除部26、連結部27、及卡止部28,整體而言亦構成設於導電性殼14之U字形部。
卡止部25及28分別係基於導電性殼14為具有彈性之金屬板經加工成形所構成,而構成具有彈性之可動部分。此外,卡止部25係具有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卡合部(後述切口卡合部43或44,以下相同)的卡合端部分25a,並設置成能以與連結部24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同樣地,卡止 部28係具有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端部分28a,並設置成能以與連結部27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又,卡止解除部23係具有處於施加朝向卡止部25之方向之按壓操作之狀態的操作部分23a,並設置成能以與導電性殼14之左側面部分17的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同樣地,卡止解除部26係具有處於施加朝向卡止部28之方向之按壓操作之狀態的操作部分26a,並設置成能以與導電性殼14之右側面部分18的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
如局部地剖開連接器裝置10中之左方端部表示的圖11所示,卡止部25係在未施加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3之操作部分23a時,接觸並定位於設在外殼11之位置限制部30,以使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位於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以此方式,在卡止部25使其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位於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的前提下,當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時,卡止部25之卡合端部分25a便使其前端部分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卡合部,藉此形成卡止部25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狀態。
又,如局部地剖開連接器裝置10中之左方端部表示的圖12所示,當施加圖12中以箭頭F所示之朝向卡止部25之方向的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3之操作部分23a時,卡止解除部23即以與導電性殼14中之左側面部分17的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隨此在卡止部25抵接於設在外 殼11之抵接部31的前提下,以與連結部24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使卡合端部分25a往接近導電性殼14中之左側面部分17之方向移動,以使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以此方式,在卡止部25使其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的前提下,即不形成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與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狀態。因此,在形成卡止部25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狀態的前提下,當施加朝向卡止部25之方向的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3之操作部分23a時,即可解除卡止部25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狀態。
又,與卡止部25同樣地,卡止部28亦在未施加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6之操作部分26a時,接觸並定位於設在外殼11之相當於上述位置限制部30的位置限制部,以使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位於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以此方式,在卡止部28在使其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位於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的前提下,當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時,卡止部28之卡合端部分28a便使其前端部分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卡合部,藉此形成卡止部28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狀態。
再者,當施加朝向卡止部28之方向的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6之操作部分26a時,卡止解除部26即以與導電性 殼14中之右側面部分18的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隨此在卡止部28抵接於設在外殼11之相當於上述抵接部31之抵接部的前提下,以與連結部27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使卡合端部分28a往接近導電性殼14中之右側面部分18之方向移動,以使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以此方式,在卡止部28使其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的前提下,即不形成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與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狀態。因此,在形成卡止部28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狀態的前提下,當施加朝向卡止部28之方向的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6之操作部分26a時,即可解除卡止部28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狀態。
圖13係表示經由連接器裝置10中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一例的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
於圖13所示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一對相互對向面之一方,係於其一端部排列配置設有分別形成為條狀的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又,圖示雖已省略,不過於一對相互對向面之另一方,係設有平板狀之接地連接部。再者,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係在隔著所排列配置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相互對向之一對側緣部,分別形成有構成配線基板之卡合部之一例之切口卡合部43及44,以較撓性印刷 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3前端側的部分為端緣部46,並且以較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4前端側的部分為端緣部47。此外,在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係留下設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及接地連接部之部分、形成有一對切口卡合部43及44之部分、以及端緣部46及47,其以外之部分則藉由覆蓋膜(cover film)45覆蓋。
圖14係表示圖13所示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的狀態。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係設置成設有所排列配置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的板面為朝向上方,亦即朝向導電性殼14之上方部分15側。此外,在適切地進行連接器裝置10中之此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對外殼11之插入時,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排列配置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之部分的前端緣部,即呈與外殼11之背面側端部11b平行。
欲形成圖14所示般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插入外殼11之狀態時,首先,如圖15所示,在連接器裝置10處於按壓操作未施加於其中之卡止解除部23之操作部分23a之狀態的前提下,相對於該連接器裝置10,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係配置成使排列配置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之部分的前端緣部,與開口於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的板狀構件插入部12相對向。此時,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6及切口卡合部43,即位於與連接器裝置10中之卡止部25對應的位置,又,圖示雖已省略, 不過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7及切口卡合部44,亦位於與連接器裝置10中之卡止部28對應的位置。
其次,如圖16所示,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係以排列配置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之部分(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在圖15及圖16中未顯示(以下相同))的前端緣部為前端,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往外殼11內插入。此時,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成為較形成於其側端部之切口卡合部43前端側的端緣部46,即抵接於連接器裝置10中之卡止部25的卡合端部分25a,使卡止部25以與連結部24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而使卡合端部分25a往接近導電性殼14中之左側面部分17之方向移動。藉此,卡合端部分25a即使其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並抵接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6的側端面,而形成不妨礙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對外殼11之插入的狀態。
與其同時,圖示雖已省略,不過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成為較形成於其側端部之切口卡合部44前端側的端緣部47,亦抵接於連接器裝置10中之卡止部28的卡合端部分28a,使卡止部28以與連結部27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而使卡合端部分28a往接近導電性殼14中之右側面部分18之方向移動。藉此,卡合端部分28a即使其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並抵接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7的側端面,而形成不妨礙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對外殼11之插入的狀態。
以此方式,在卡止部25中之卡合端部分25a的前端部分抵接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6的側端面,並且卡止部28之卡合端部分28a的前端部分抵接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7的側端面的前提下,卡止解除部23即處於與施加朝向卡止部25之方向之按壓操作於其操作部分23a時同樣的位置,又,卡止解除部26亦處於與施加朝向卡止部28之方向之按壓操作於其操作部分26a時同樣的位置。
接著,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進一步往外殼11內插入,而到達外殼11內之預設的既定位置時,即完成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對外殼11之插入。此時,如圖17所示,卡止部25中之卡合端部分25a的前端部分,即從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6的側端面脫離,而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3,又,圖示雖已省略,不過卡止部28中之卡合端部分28a的前端部分,亦從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端緣部47的側端面脫離,而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4。
此時,卡止部25係藉由本身所具有之彈性,進行以與連結部24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的復原搖動,使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3。同樣地,卡止部28亦藉由本身所具有之彈性,進行以與連結部27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的復原搖動,使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4。藉此,卡止解除部23即返回未施 加按壓操作於其操作部分23a時之位置,又,卡止解除部26亦返回未施加按壓操作於其操作部分26a時之位置。
其結果,卡止部25及28各自即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以卡止該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藉此可獲得阻止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從外殼11之非所欲抽離的狀態。
如上述般,由於在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的前提下,當卡止部25中之卡合端部分25a的前端部分,在未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3時、與卡合於切口卡合部43時,卡止解除部23所在之位置不同,並且當卡止部28中之卡合端部分28a的前端部分,在未卡合於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切口卡合部44時、與卡合於切口卡合部44時,卡止解除部26所在之位置不同,因此藉由從連接器裝置10之外部目視卡止解除部23及26,即可容易地確認卡止部25及28各自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而卡止該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狀態。
以此方式,在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處於卡止部25及28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的前提下,排列配置於外殼11之各複數個接頭13中之接觸部13a,即在外殼11內從導電性殼14之上方部分15側抵接並接觸連接於設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的板面為朝向上方且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之中的相對應者。藉此,插入外殼11之撓性 印刷配線基板40的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即透過複數個接頭13,而連結於設在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的訊號端子部。
又,此時,設置成從導電性殼14之下方部分16延伸並位於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的複數個接地用接頭20,即從下方部分16側抵接並接觸連接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接地連接部。藉此,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接地連接部,即透過複數個接地用接頭20,而連結於設在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的接地端子部。
然後,如圖18所示,當施加圖18中以箭頭F所示之朝向卡止部25之方向的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3中之操作部分23a時,卡止解除部23即以與導電性殼14中之左側面部分17的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隨此在卡止部25抵接於設在外殼11之抵接部31的前提下,以與連結部24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使卡合端部分25a往接近導電性殼14中之左側面部分17之方向移動,以使卡合端部分25a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藉此,卡止部25中之卡合端部分25a的前端部分,便不再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切口卡合部43,而解除卡止部25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卡止狀態。
同樣地,當施加朝向卡止部28方向之按壓操作於卡止解除部26中之操作部分26a時,卡止解除部26即以與導電 性殼14中之右側面部分18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隨此在卡止部28抵接於設在外殼11之上述抵接部31的前提下,以與連結部27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使卡合端部分28a往接近導電性殼14中之右側面部分18之方向移動,以使卡合端部分28a之前端部分從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退出。藉此,卡止部28中之卡合端部分28a的前端部分,便不再卡合於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切口卡合部44,而解除卡止部28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卡止狀態。
以此方式,當解除卡止部25及28各自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卡止狀態時,即可獲得使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能從外殼11有意地抽離的狀態。
根據構成上述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的連接器裝置10,在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經由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外殼11時,排列配置於外殼11之複數個接頭13各自所具備的複數個接觸部13a,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複數個連接端子部41,與此同時,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14之卡止部25及28,即卡合於被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而形成對該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卡止狀態。其結果,即可將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置於藉由卡止部25及28卡止以阻止從外殼11之非所欲抽離的狀態,而可穩定地維持排列配置於外殼11之複數個接頭13分別電氣連接於插入外殼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中之複數 個連接端子部41的狀態。
又,在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處於卡止部25及28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的前提下,當與卡止部25及28一起施加用以解除卡止部25及28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的操作於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14之卡止部解除23及26時,因此而移位的卡止部解除23及26即透過連結部24及27使卡止部25及28移位,而於卡止部25及28解除與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的卡合。其結果,將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從卡止部25及28所形成之卡止狀態予以釋放,而可處於能從外殼11有意地抽離的狀態。
因此,根據連接器裝置10,可謀求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14而成之卡止部25及卡止部解除23與連結該等之連結部24之組、以及卡止部28及卡止部解除26與連結該等之連結部27之組的整體小型化,並且具有可減低構成構件數之構造,而可將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選擇性地置於可確實地阻止從外殼11之非所欲抽離的卡止狀態、以及從該卡止狀態釋放而可從外殼11有意地抽離的狀態。
因此,藉由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14之卡止部解除23、連結部24及卡止部25之組、以及卡止部解除26、連結部27及卡止部28之組,係分別設為整體而言構成U字形部,利用分別施加於卡止部解除23及26之操作使卡止部解除23及26各自較小規模地移位,藉此可分別透過連 結部24及27使卡止部25及28各自較大規模地移位,在可將卡止部解除23、連結部24及卡止部25之組整體、以及卡止部解除26、連結部27及卡止部28之組整體予以小型化的前提下,可確實地解除卡止部25及28對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所形成的卡止狀態。
而且,由於卡止部解除23係設置成從導電性殼14中之左側面部分17延伸至正面部分19之外方,亦即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側的方向,又,卡止部解除26係設置成從導電性殼14中之右側面部分18延伸至正面部分19之外方,亦即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側的方向,因此在分別施加用以解除卡止部25及28對插入外殼11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的操作於卡止部解除23及26時,該操作雖係將按壓力分別施加於外殼11之左側端部11c及右側端部11d,於配置有外殼11之配線基板並不會施加按壓力,其結果,欲將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從卡止部25及28所形成之卡止狀態置於釋放之狀態時,即不會使非所欲之外力作用於電氣連結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之配線基板。
此外,上述實施例中,由於以從導電性殼14中之上方部分15側突出至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的方式,配置有接頭13中之與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之連接端子部41接觸的接觸部13a,因此雖設置成將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之連接端子部41朝向上方往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的構成,不過亦可將接頭13中之與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 之連接端子部41接觸的接觸部13a,配置成從導電性殼14中之下方部分16側突出至設在外殼11之板狀構件插入部12內,以設置成將撓性印刷配線基板40之連接端子部41朝向下方往板狀構件插入部12插入的構成。又,上述實施例中,雖將一體地形成於導電性殼14之卡止部解除23、連結部24及卡止部25之組、以及卡止部解除26、連結部27及卡止部28之組,配置於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側,將卡止部25及28設置成從外殼11之正面側端部11a側延伸至外殼11內,不過亦可將卡止部解除23、連結部24及卡止部25之組、以及卡止部解除26、連結部27及卡止部28之組,配置於外殼11之背面側端部11b側,將卡止部25及28設置成從外殼11之背面側端部11b側延伸至外殼11內。
以上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係一種例如使用於設置成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之配線板狀構件與其他配線基板的電氣連結,具備設有板狀構件插入部之外殼、排列配置設於外殼內之複數個接頭、以及局部地覆蓋外殼之導電性殼的連接器裝置,具有可謀求整體之小型化並且可減低構成構件數之構造,可將插入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選擇性地置於可確實地阻止從外殼之非所欲抽離的卡止狀態、以及從該卡止狀態釋放以從外殼有意地抽離的狀態,而且欲將配線板狀構件從卡止狀態置於釋放之狀態時,不會使非所欲之外力作用於電氣連結配線板狀構件之其他配線基板,而可廣泛地應用在各種電子機器等。
10‧‧‧連接器裝置
11‧‧‧外殼
11a‧‧‧正面側端部
11b‧‧‧背面側端部
11c‧‧‧左側端部
11d‧‧‧右側端部
12‧‧‧板狀構件插入部
13‧‧‧接頭
14‧‧‧導電性殼
15‧‧‧上方部分
16‧‧‧下方部分
17‧‧‧左側面部分
18‧‧‧右側面部分
19‧‧‧正面部分
20‧‧‧接地用接頭
21,22‧‧‧基板連接部
23,26‧‧‧卡止解除部
23a,26a‧‧‧操作部分
24,27‧‧‧連結部
25,28‧‧‧卡止部
25a,28a‧‧‧卡合端部分
30‧‧‧位置限制部
31‧‧‧抵接部
40‧‧‧撓性印刷配線基板
41‧‧‧連接端子部
43,44‧‧‧切口卡合部
45‧‧‧覆蓋膜
46,47‧‧‧端緣部
圖1係從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正面側觀看的立體圖。
圖2係從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背面側觀看的立體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的俯視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的前視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的仰視圖。
圖6係從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導電性殼之正面側觀看的立體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導電性殼的俯視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導電性殼的前視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導電性殼的仰視圖。
圖10係表示圖3中之X-X線剖面的剖面圖。
圖11係供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卡止部、連結部及卡止解除部之說明的局部剖開部分立體圖。
圖12係供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卡止部、連結部及卡止解除部之說明的局部剖開部分立體圖。
圖13係表示插入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的立體圖。
圖14係表示於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插入有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15係表示於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剛要插入撓性印刷配線基板前之狀態的局部剖面圖。
圖16係表示處於對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插入撓性印刷配線基板途中之狀態的局部剖面圖。
圖17係表示完成撓性印刷配線基板對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插入,並藉由卡止部卡止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狀態的局部剖面圖。
圖18係表示使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具備之卡止解除部於卡止部解除對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之狀態的局部剖面圖。
10‧‧‧連接器裝置
11‧‧‧外殼
11b‧‧‧背面側端部
11c‧‧‧左側端部
13‧‧‧接頭
13b‧‧‧連接部
14‧‧‧導電性殼
17‧‧‧左側面部分
21‧‧‧基板連接部
23‧‧‧卡止解除部
23a‧‧‧操作部分
24‧‧‧連結部
25‧‧‧卡止部
25a‧‧‧卡合端部分
40‧‧‧撓性印刷配線基板
43‧‧‧切口卡合部
46‧‧‧端緣部

Claims (6)

  1. 一種連接器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外殼,係設有在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中之一側開口之板狀構件插入部並配置於配線基板;複數個接頭,係具備並排列配置分別配置在該外殼內之接觸部與從該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另一側導出至外殼外之連接部,在配線板狀構件經由該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該外殼時,該複數個接觸部即分別接觸連接於被插入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連接端子部;以及導電性殼,係局部地覆蓋該外殼,並一體地形成有卡合於被插入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並形成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的卡止部、操作以解除該卡止部之卡止狀態的卡止解除部、及連結該卡止解除部與該卡止部的連結部;該卡止解除部係從該導電性殼中覆蓋該外殼之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中之一個之部分往該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一側延伸;該連結部係從該卡止解除部彎曲並延伸;該卡止部係從該連結部彎曲並朝向該第1相互對向側端部之另一側延伸;該卡止解除部、該連結部、及該卡止部,整體而言係構成設於該導電性殼之U字形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止部及該卡止解除部分別構成具有彈性之可動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止部具有卡合於經由該板狀構件插入部插入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的卡合端部分,而能以與該連結部之相 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該卡止解除部具有處於施加朝向該卡止部之方向之按壓操作之狀態的操作部分,而能以與該導電性殼之相互連結部分為搖動中心搖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止部係在未施加按壓操作於該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時,定位成接觸於設在該外殼之位置限制部,在施加按壓操作於該卡止解除部之操作部分時,則在抵接於設在該外殼之抵接部的前提下,使該卡合端部分往接近與該導電性殼中之該卡止解除部之連結部分的方向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止部係在定位成接觸於設在該外殼之位置限制部時,使該卡合端部分之前端部分位於設在該外殼之板狀構件插入部內,在抵接於設在該外殼之抵接部的前提下,使該卡合端部分往接近與該導電性殼中之該卡止解除部之連結部分的方向移動時,使該卡合端部分之前端部分從設在該外殼之板狀構件插入部內退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止部、該卡止解除部及該連結部之組,係亦一體地形成於該導電性殼中覆蓋該外殼之第2相互對向側端部中之另一個之部分。
TW100131421A 2010-10-05 2011-09-01 連接器裝置 TWI451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5857A JP5110334B2 (ja) 2010-10-05 2010-10-05 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0532A TW201230532A (en) 2012-07-16
TWI451638B true TWI451638B (zh) 2014-09-01

Family

ID=44719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1421A TWI451638B (zh) 2010-10-05 2011-09-01 連接器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76762B2 (zh)
EP (1) EP2439817A3 (zh)
JP (1) JP5110334B2 (zh)
KR (1) KR101192903B1 (zh)
CN (1) CN102570089B (zh)
TW (1) TWI451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3340B2 (ja) * 2010-12-27 2012-12-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TWM429189U (en) * 2011-10-14 2012-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5549821B2 (ja) * 2012-04-17 2014-07-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SG196703A1 (en) * 2012-08-03 2014-02-13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Shielded flexible circuit connector
JP5809343B1 (ja) * 2014-10-30 2015-11-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8292813B (zh) 2015-08-31 2021-05-25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电路板连接器
US10305209B2 (en) *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I825477B (zh) * 2021-09-11 2023-12-1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側向移動式鎖固連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4870B (en) * 1998-01-30 2002-10-01 Japan Aviat Electron Industry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US20040102083A1 (en) * 2002-11-22 2004-05-27 J.S.T. Mfg. Co., Ltd.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latch arms and plug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thereto
TWM249255U (en) * 2003-07-23 200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49300U (en) * 2003-08-08 200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50341U (en) * 2003-09-05 200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80050958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4320A (ja) * 1999-04-09 2000-10-20 Nagase & Co Ltd 印刷配線板コネクタ
JP2002100444A (ja) * 2000-09-22 2002-04-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397736B2 (ja) 2004-06-01 2010-01-13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140917B1 (en) 2005-08-05 2006-11-28 Molex Incorporated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atch mean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JP4353436B2 (ja) * 2007-02-08 2009-10-28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8311149A (ja) * 2007-06-15 2008-12-25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
JP2010027520A (ja) * 2008-07-23 2010-02-04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5327461B2 (ja) * 2009-05-13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201498654U (zh) * 2009-08-04 2010-06-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4978871B2 (ja) 2009-11-18 2012-07-18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4982770B2 (ja) * 2009-12-04 2012-07-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1258343A (ja) * 2010-06-07 2011-12-22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ケーブル接続構造、および、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207004B2 (ja) * 2011-02-22 2013-06-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4870B (en) * 1998-01-30 2002-10-01 Japan Aviat Electron Industry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US20040102083A1 (en) * 2002-11-22 2004-05-27 J.S.T. Mfg. Co., Ltd.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latch arms and plug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thereto
TWM249255U (en) * 2003-07-23 200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49300U (en) * 2003-08-08 200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50341U (en) * 2003-09-05 200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80050958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JP2008052993A (ja) * 2006-08-23 2008-03-0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9817A2 (en) 2012-04-11
CN102570089A (zh) 2012-07-11
JP2012079624A (ja) 2012-04-19
KR20120035850A (ko) 2012-04-16
EP2439817A3 (en) 2013-06-12
US8376762B2 (en) 2013-02-19
KR101192903B1 (ko) 2012-10-18
TW201230532A (en) 2012-07-16
US20120083150A1 (en) 2012-04-05
JP5110334B2 (ja) 2012-12-26
CN102570089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1638B (zh) 連接器裝置
TWI388089B (zh) 連接器裝置
TWI446647B (zh) 連接器裝置
TWI455410B (zh) Connector device
JP5093340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42649B (zh) Connector device
TWI413313B (zh) 連接器裝置
US20140308825A1 (en) Connector
JP201108642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1134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464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522263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21801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755339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flat circuit body
JP638074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74564B (zh) Connector device
JP2007280785A (ja) コネクタ
JP504593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74565B (zh) Connector device
KR20130015536A (ko) 커넥터 장치
JP2004014407A (ja) 中継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