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4154B - zipper - Google Patents

zi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4154B
TWI444154B TW100118006A TW100118006A TWI444154B TW I444154 B TWI444154 B TW I444154B TW 100118006 A TW100118006 A TW 100118006A TW 100118006 A TW100118006 A TW 100118006A TW I444154 B TWI444154 B TW I4441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pair
chain
zipper
w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8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8608A (en
Inventor
Shunji Akashi
Ryo Mikuma
Masanori KAYAHAR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28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8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4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41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2Means for making slide fasteners gas or watertight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Description

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拉鏈,詳細而言,係關於具有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之拉鏈。
作為先前之拉鏈,已知有於編織之左右一對鏈布之表面分別形成熱塑性彈性體等之液密層,並於左右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布側緣部設置有鏈齒排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拉鏈中,使各鏈齒排嚙合,藉此液密層之緣部彼此接觸,從而防止水於拉鏈之內側通過。
又,作為先前之其他之拉鏈,已知有將形成有防水片之鏈布之側緣部彎折成U字狀,且於該側緣部設置有鏈齒排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9406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實公昭56-008490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之拉鏈中,由於為僅各液密層之端部接觸之程度,故接觸面積小,在水壓施加於拉鏈之表面之情形下,會有水於拉鏈之內側通過之可能性。又,在專利文獻2記載之拉鏈中,防水片之升起部雖經壓接,但由於鏈布被彎折成U字狀,故在對鏈布施加寬度方向之橫拉力時,會產生扭力,從而產生扯離壓接狀態般之力。
本發明係鑑於前述之狀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增大鏈布之液密層彼此之接觸面積,而確保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之拉鏈。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係藉由下述之構成而達成。
(1)本發明之拉鏈之特徵為具備:具有液密層之一對鏈布;具有分別沿著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布側緣部而列設之鏈齒之一對鏈齒排;及使一對鏈齒排嚙合/分離之滑件;且鏈齒具有形成於鏈布之一面之嚙合部,與形成於鏈布之另一面之塊體;嚙合部具有安裝於鏈布之基部,與從基部向對方側之鏈布延設之嚙合頭部;布側緣部較與塊體之對方側之鏈布對向之端面更為突出,且在一對鏈齒排嚙合之狀態下,布側緣部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間接觸。
(2)如(1)之拉鏈,其中在一對鏈齒排嚙合之狀態下,布側緣部之液密層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間面接觸。
(3)如(1)或(2)之拉鏈,其中在一對鏈齒排嚙合之狀態下,一方之鏈齒之嚙合頭部經由鏈布而載置於另一方之鏈齒之塊體上。
(4)如(1)~(3)中任一項之拉鏈,其中在嚙合頭部之下表面,形成按壓對方側之鏈布之按壓凸部。
(5)如(1)、(2)、(4)中任一項之拉鏈,其中嚙合部在基部與嚙合頭部之間具有寬度較嚙合頭部更窄之頸部,於嚙合部之基部與頸部之交界部分,形成厚度較基部及頸部更薄之肩部,並於嚙合頭部之前端部,形成收容對方側之嚙合部之肩部之肩部收容槽。
(6)如(1)~(5)中任一項之拉鏈,其將與嚙合頭部之對方側之鏈布對向之端面設為直線狀,且將與嚙合頭部之端面對向之基部之端面設為直線狀。
(7)如(1)之拉鏈,其中滑件具有:上翼板及下翼板;連結上翼板及下翼板之連結柱;沿著上翼板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下翼板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上側凸緣;及沿著下翼板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上翼板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下側凸緣。
(8)如(1)之拉鏈,其中滑件具有上翼板及下翼板,及連結上翼板及下翼板之連結柱,且連結柱具有下翼板側之寬度方向尺寸大於上翼板側之階部。
根據本發明之拉鏈,由於其鏈齒具有形成於鏈布之一面之嚙合部,與形成於鏈布之另一面之塊體;嚙合部具有安裝於鏈布之基部,與從基部向對方側之鏈布延設之嚙合頭部;布側緣部較與塊體之另一側之鏈布對向之端面更為突出;且在一對鏈齒排嚙合之狀態下,布側緣部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間接觸,故即使在僅於鏈布之表面形成有液密層之情形下,亦可確保拉鏈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
以下,基於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一實施形態。再者,在以後之說明中,就鏈布而言,正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近前側,背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遠側,上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上側,下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下側,左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左側,右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右側;就滑件而言,上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近前側,下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遠側,前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上側,後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下側,左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左側,右側是指相對於圖1之紙面之右側。又,鏈布及滑件之左右方向亦稱為寬度方向。又,鏈布之上下方向亦稱為長度方向。又,以將鏈布之正反方向稱為厚度方向(高度方向)。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拉鏈10係編織或針織而成,且具備:於其表面具有液密層21之左右一對鏈布20;具有沿著左右一對鏈布20之對向之布側緣部20a分別列設之複數個鏈齒31的左右一對鏈齒排30;使左右一對鏈齒排30嚙合/分離之滑件40;分別鄰接於左右鏈齒排30之上端部而設之上止部11;及鄰接於左右鏈齒排30之下端部而設之下止部12。再者,下止部12亦可為包含插銷、筒銷、及開尾筒之開合嵌插件。
液密層21為熱塑性彈性體(例如聚酯彈性體或聚氨酯彈性體等)或包含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之不使水、油等之液體或空氣等之流體通過之層。此處,液密層21積層於在鏈布20之一面經編織或針織之布構件之一面(表面)。作為積層之方法,係藉由層壓或擠壓成形而積層於布構件之面上。
左右一對鏈齒排30各自由複數個鏈齒31構成,該鏈齒31係使用例如聚醯胺、聚縮醛、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之合成樹脂,射出成形於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
如圖1及圖7所示,滑件40具備相互分開且平行配置之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將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於靠近前側連結之引導柱43;沿著上翼板41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下翼板42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上側凸緣44a;沿著下翼板42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上翼板41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下側凸緣44b;設置於上翼板41之上表面之拉片安裝部45;及自由轉動地安裝於拉片安裝部45之拉片46。且,若拉動拉片46使滑件40向前方(上止部11方向)移動,則分離狀態之左右一對鏈齒排30相互嚙合,若使滑件40向後方(下止部12方向)移動,則嚙合狀態之左右一對鏈齒排30分離。
如圖2~圖6所示,鏈齒31具有形成於鏈布20之正側(一面側)且與對方側之鏈布20之鏈齒31嚙合之嚙合部32,及形成於鏈布20之背側(另一面側)之塊體33。又,於鏈布20之各鏈齒31之成形位置,分別形成有固著用貫通孔22,藉此,嚙合部32及塊體33藉由經由固著用貫通孔22形成之連結部22a而於正反方向連結。
如圖3及圖4所示,嚙合部32具備安裝於鏈布20之基部34;從基部34向對方側之鏈布20延設之嚙合頭部35;形成於基部34與嚙合頭部35之間,且在鏈布20之上下方向上寬度較嚙合頭部35為窄之頸部36;及從基部34向與嚙合頭部35相反側延伸,且厚度較基部34為薄之腳部39。
塊體33相對於具有嚙合部32之部分夾住鏈布20而形成,如圖5及圖6所示,為大致長方體之構件,且經由上述連結部22a連結於嚙合部32之基部34。又,與塊體33之對方側之鏈布20對向之端面37位於嚙合部32之頸部36附近。又,塊體33具備從塊體33向與端面37相反側延伸,且厚度較塊體33為薄之腳部39。塊體33之左右方向之尺寸較鏈齒31之正側部分(具有嚙合頭部35之部分)之左右方向之尺寸為短。且,在圖2所示之嚙合狀態下,一方之排鏈齒31之嚙合頭部35之下表面(鏈布20側之面)經由另一條鏈布20而載置於塊體33之上表面(鏈布20側之面),藉此,可防止左右鏈齒31之嚙合於鏈布20之正反方向偏離。
且,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圖4、及圖6所示,鏈布20係被嚙合部32之基部34與塊體33相夾而配置,並於寬度方向延伸。又,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較塊體33之端面37更向對方側之鏈布20側突出(延伸)。因此,藉由以滑件40使左右一對鏈齒排30嚙合,使布側緣部20a之各者以沿著端面37的方式彎折成剖面大致L字狀,從而使布側緣部20a之液密層21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33之端面37間面接觸。因此,布側緣部20a彼此以相互推擠的方式接觸,且由於液密層21彼此之接觸面積增加,故可提高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
又,如圖2所示,在嚙合狀態下,布側緣部20a之端緣比塊體33之厚度略長。惟較塊體33之端面37為突出之鏈布20之寬度方向尺寸,較佳為小於從與該端面37寬度方向相反側之面(與滑件40之下側凸緣44b相接之面)突出之鏈布20之寬度方向尺寸。
又,如圖7所示,於滑件40之引導柱43之寬度方向兩側面,形成有將布側緣部20a之較塊體33之端面37更為突出之部分向下方彎折之階部43a。階部43a形成於引導柱43之下翼板42側,且其寬度方向大於上翼板41側。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以滑件40使左右一對鏈齒排30嚙合,藉此以較階部43a更為上翼板41側之導引柱43引導嚙合部32,而以階部43a使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被彎折成剖面大致L字狀。
又,鏈齒31藉由將鏈布20設置於圖8所示之上模具51及下模具52,並於由上模具51及下模具52形成之模穴53內填充熔融樹脂而形成。且,由於在射出成形之鏈齒31之嚙合部32之下表面貼附有布側緣部20a,故如圖9所示,布側緣部20a被剝除至塊體33之端面37為止。又,為便於剝除,亦可於所要成形嚙合頭部35之部分,預先塗布脫模劑,或貼有遮蔽膠帶等。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拉鏈10,由於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較塊體33之端面37更為突出,且在左右一對鏈齒排30嚙合之狀態下,布側緣部20a之液密層21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33之端面37間面接觸,故即使在僅於鏈布20之表面形成有液密層21之情形下,亦可提高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由於該面接觸較佳為壓接,故對向之塊體33之端面37間之尺寸較佳為小於使左右布側緣部20a重合之尺寸。藉此,在嚙合狀態下,由於塊體33之端面37支撐與布側緣部20a彼此之接觸面相反側,故可維持面接觸之狀態。
再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33之端面37間,在嚙合狀態下,布側緣部20a在左右塊體33之端面37之間、且相較於由基部34與塊體33夾住之鏈布20之塊體33側之面更為突出位於背面側。此點在以下之說明中亦相同。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拉鏈10,由於在一對鏈齒排31嚙合之狀態下,一方之鏈齒31之嚙合頭部35之下表面經由另一方之鏈布20而載置於另一方之鏈齒31之塊體33之上表面,故可防止左右鏈齒31之嚙合於鏈布20之正反方向偏離。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拉鏈10,由於滑件40具有: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連結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之連結柱43;沿著上翼板41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下翼板42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上側凸緣44a;及沿著下翼板42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上翼板41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下側凸緣44b,故可提供一種嚙合/分離具備嚙合部32與塊體33之鏈齒排30之滑件。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拉鏈10,由於滑件40具有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與連結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之連結柱43,且連結柱具有下翼板42側之寬度方向尺寸大於上翼板41側之階部43a,故可彎折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使布側緣部20a彼此接觸。
(第1變形例)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第1變形例,如圖10所示,亦可於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形成由液密層21連續形成之剖面大致四角形之膨大部61。該情形下,藉由以滑件40使左右一對鏈齒排30嚙合,使布側緣部20a之膨大部61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33之端面37間面接觸。因此,由於膨大部61彼此以相互推擠的方式面接觸,故可提高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在本變形例中,由於在嚙合狀態下,塊體33之端面37之支撐與布側緣部20a之膨大部61彼此之接觸面相反側,故可維持面接觸之狀態。
(第2變形例)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第2變形例,如圖11所示,亦可使布側緣部20a之較塊體33之端面37突出之部分小於上述實施形態。該情形下,藉由以滑件40使左右一對鏈齒排31嚙合,布側緣部20a之端面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塊體33之端面37間接觸。因此,由於布側緣部20a之端面彼此以相互推擠的方式接觸,故可確保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
(第3變形例)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第3變形例,如圖12~圖14所示,亦可於嚙合部32之嚙合頭部35之下表面,在左右一對鏈齒排30嚙合之狀態下,形成按壓對方側之鏈布20之液密層21之上表面之按壓凸部35a。藉此,使嚙合頭部35之高度尺寸T2大於基部34之高度尺寸T1。且,藉由將按壓凸部35a按壓液密層21之上表面,其反作用力會作用於使鏈齒31旋轉之方向(將嚙合頭部35向上方提起,而使背側之塊體33之端面37彼此靠近之旋轉方向),故左右塊體33、33之端面37、37以夾住面接觸之鏈布20、20的方式進行按壓。因此,由於液密層21彼此更牢固地面接觸,故可進一步提高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再者,按壓凸部35a並不僅限於於嚙合頭部35之下表面連續之一個,亦可形成複數個按壓凸部35a。尤其是在嚙合狀態下,由於嚙合頭部35之下表面經由鏈布20而載置於對方側之塊體33之上表面,故按壓凸部35a較佳為在嚙合頭部35之下表面,形成於鏈布20之上下方向之端部側。又,該按壓凸部35a亦可使用於前述及後述之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且,在使用於後述之變形例5之情形時,按壓凸部35a按壓肩部38。
(第4變形例)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第4變形例,如圖15~圖17所示,亦可將嚙合部32之嚙合頭部35之形狀設為俯視時大致四角形狀,而將與該嚙合頭部35之對方側之鏈布20對向之端面35b設為直線狀,且將與嚙合部32之基部34之上述端面35b對向之端面34a設為直線狀,而將嚙合頭部35之端面35b與基部34之端面34a之接觸部設為直線狀。藉此,在嚙合狀態下,由於一方之鏈齒31之嚙合頭部35之端面35b面向另一方之鏈齒31之基部34之端面34a,成為能夠面接觸之狀態,故可承受因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密接而產生之扭力(擴大塊體33之端面37間之力),從而可提高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該構造亦可利用於前述及後述之實施形態及變形例。
又,在本變形例中,如圖17所示,嚙合部32之高度尺寸T3設定為大於塊體33之高度尺寸T4。藉此,即使將嚙合狀態之拉鏈10向正反方向彎曲(尤其是以使塊體33側成為內側的方式彎曲),亦可使鏈齒排30彼此之嚙合不易偏離。
又,鏈齒排30之塊體33間之間隙尺寸D1設定為小於嚙合部32間之間隙尺寸D2。藉此,由於即使以使塊體33側成為內側的方式彎曲嚙合狀態之拉鏈10,塊體33彼此仍接觸,防止進一步之彎折,故可使鏈齒排30彼此之嚙合不易偏離。
(第5變形例)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第5變形例,如圖18~圖20所示,亦可於嚙合部32之基部34與頸部36之交界部分(基部34與嚙合頭部35之間),形成厚度較基部34及頸部36更薄之俯視時大致三角形狀之肩部38,且於嚙合頭部35之前端部(對方側之鏈布20側)形成收容對方側之嚙合部32之肩部38之肩部收容槽35c。且,在嚙合狀態下,由於嚙合頭部35載置於肩部38,故可承受因鏈布20之布側緣部20a密接而產生之扭力(擴大塊體33之端面37間之力),從而可提高拉鏈10之止水性或水密/氣密性。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所示例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可適宜進行變更。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液密層僅形成於編織或針織之布構件之正面側,但亦可形成於布構件之正反兩面,且亦可以覆蓋布構件之正反兩面及左右側緣的方式形成。
又,在使用狀態下,亦可以使塊體33成為如圖1所示之紙面近前側的方式使用。
10...拉鏈
11...上止部
12...下止部
20...鏈布
20a...布側緣部
21...液密層
22...貫通孔
22a...連接部
30...鏈齒排
31...鏈齒
32...嚙合部
33...塊體
34...基部
34a...端面
35...嚙合頭部
35a...按壓凸部
35b...端面
35c...肩部收容槽
36...頸部
37...端面
38...肩部
39...腳部
40...滑件
41...上翼板
42...下翼板
43a...階部
44a...上側凸緣
44b...下側凸緣
45...拉片安裝部
46...拉片
51...上模具
52...下模具
53...模穴
圖1係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一實施形態之表面圖。
圖2係圖1之A-A線剖面圖。
圖3係圖1所示之鏈齒排之放大表面圖。
圖4係圖3所示之鏈齒之發達立體圖。
圖5係圖1所示之鏈齒排之放大背面圖。
圖6係圖5所示之鏈齒之放大立體圖。
圖7係說明在滑件內通過之鏈齒之滑件之前視圖。
圖8係說明鏈布固著於射出成形鏈齒之模具之狀態之剖面圖。
圖9係說明從射出成形之鏈齒之嚙合部剝離布側緣部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10係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第1變形例之剖面圖。
圖11係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第2變形例之剖面圖。
圖12係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第3變形例之剖面圖。
圖13係圖12所示之鏈齒之側視圖。
圖14係圖12所示之鏈齒之背面圖。
圖15係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第4變形例之放大表面圖。
圖16係圖15之B-B線剖面圖。
圖17係圖15之C-C線剖面圖。
圖18係說明本發明之拉鏈之第5變形例之放大表面圖。
圖19係圖18之D-D線剖面圖。
圖20係圖18所示之鏈齒之放大表面圖。
20...鏈布
20a...布側緣部
21...液密層
22...貫通孔
22a...連接部
31...鏈齒
32...嚙合部
33...塊體
37...端面
39...腳部

Claims (8)

  1. 一種拉鏈(10),其特徵為具備:具有液密層(21)之一對鏈布(20);具有分別沿著前述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布側緣部(20a)而列設之鏈齒(31)之一對鏈齒排(30);及使前述一對鏈齒排嚙合/分離之滑件(40),且前述鏈齒具有形成於前述鏈布之一面之嚙合部(32),與形成於前述鏈布之另一面之塊體(33);前述嚙合部具有安裝於前述鏈布之基部(34),與從前述基部向對方側之前述鏈布延設之嚙合頭部(35);前述布側緣部較前述塊體之與對方側之前述鏈布對向之端面(37)更為突出,且在前述一對鏈齒排嚙合之狀態下,前述布側緣部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前述塊體間接觸,前述塊體(33)之左右方向之尺寸較前述鏈齒(31)之前述嚙合部(32)之左右方向之尺寸為短。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10),其中在前述一對鏈齒排(30)嚙合之狀態下,前述布側緣部(20a)之前述液密層(21)之各者在相互對向之前述塊體(33)間面接觸。
  3.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10),其中在前述一對鏈齒排(30)嚙合之狀態下,一方之前述鏈齒(31)之前述嚙合頭部(35)經由前述鏈布(20)而載置於另一方之前述鏈齒之前述塊體(33)上。
  4.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10),其中在前述嚙合頭部(35)之 下表面,形成按壓對方側之前述鏈布(20)之按壓凸部(35a)。
  5.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10),其中前述嚙合部(32)在前述基部(34)與前述嚙合頭部(35)之間具有寬度較前述嚙合頭部更窄之頸部(36),於前述嚙合部之前述基部與前述頸部之交界部分,形成厚度較前述基部及前述頸部更薄之肩部(38),且於前述嚙合頭部之前端部,形成收容對方側之前述嚙合部之前述肩部之肩部收容槽(35c)。
  6.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10),其將與前述嚙合頭部(35)之對方側之前述鏈布(20)對向之端面(35b)設為直線狀,且將與前述基部(34)之前述端面對向之端面(34a)設為直線狀。
  7. 如請求項1之拉鏈(10),其中前述滑件(40)具有: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連結前述上翼板及前述下翼板之連結柱(43);沿著前述上翼板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前述下翼板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上側凸緣(44a);及沿著前述下翼板之左右兩側緣設置,且向前述上翼板突出形成之左右一對下側凸緣(44b)。
  8. 如請求項1之拉鏈(10),其中前述滑件(40)具有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及連結前述上翼板及前述下翼板之連結柱(43),且前述連結柱具有前述下翼板側之寬度方向尺寸大於前述上翼板側之階部(43a)。
TW100118006A 2011-01-13 2011-05-23 zipper TWI444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50458 WO2012095977A1 (ja) 2011-01-13 2011-01-13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608A TW201228608A (en) 2012-07-16
TWI444154B true TWI444154B (zh) 2014-07-11

Family

ID=4650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8006A TWI444154B (zh) 2011-01-13 2011-05-23 zipp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9614B (zh)
TW (1) TWI444154B (zh)
WO (1) WO2012095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1979B1 (en) * 2014-05-09 2016-10-12 Shen Zhen Hua Sheng Da Zipper Co., Ltd. Zipper with shine and improved bonding force between tooth and tape
TWI580374B (zh) * 2016-09-02 2017-05-01 冠宇拉鍊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拉鍊
CN109280200B (zh) 2017-07-19 2022-04-08 Ykk株式会社 一种树脂材料表面形成橡胶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拉链,带扣,按扣
CN118436161A (zh) * 2019-07-04 2024-08-06 Ykk株式会社 链牙构件和带拉链的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140Y2 (zh) * 1979-05-17 1987-06-27
JP4046701B2 (ja) * 2004-02-25 2008-02-13 Ykk株式会社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とその製造装置
JP4610516B2 (ja) * 2006-05-01 2011-01-1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
JP4610521B2 (ja) * 2006-05-30 2011-01-12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
GB0618329D0 (en) * 2006-09-18 2006-10-25 Ykk Europ Ltd Slider for fluid tight slide fas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95977A1 (ja) 2012-07-19
TW201228608A (en) 2012-07-16
CN103269614A (zh) 2013-08-28
CN103269614B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1411B (zh) Waterproof zipper
TWI309157B (e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JP5844391B2 (ja)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383758B (zh) Liquid - tight zipp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478678B (zh) zipper
TWI484927B (zh) zipper
TWI446886B (zh) zipper
CN1985695B (zh) 防水拉链
TWI444154B (zh) zipper
WO201203565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
TWI395556B (zh) Waterproof zipper
TW201313147A (zh) 滑件總成及上止擋
JP2007215819A (ja)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下止
JP2009131636A (ja) 耐流体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2008206986A (ja) ジップファスナー用止具
KR100723568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CN105310194A (zh) 拉链组件和开尾拉链组件
WO2018225264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700181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4184851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3136473A1 (ja)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防水製品
TW201615121A (zh) 拉鏈之止擋件
CN111887544A (zh) 防水拉链
JP2006149707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チエ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