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888B - Connection box for 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and optical wir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Connection box for 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and optical wir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888B
TWI422888B TW097108561A TW97108561A TWI422888B TW I422888 B TWI422888 B TW I422888B TW 097108561 A TW097108561 A TW 097108561A TW 97108561 A TW97108561 A TW 97108561A TW I422888 B TWI422888 B TW I4228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odule
connection
connector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7448A (en
Inventor
Tsuyoshi Imaizumi
Kenichiro Ohtsuka
Akio Kishi
Shinya Watanabe
Akira Murozono
Tetsuya Oosugi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624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2249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502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3046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579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8646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0907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7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8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41Boxes
    • G02B6/4446Cable boxes, e.g. splicing boxes with two or more multi fibre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Description

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及光配線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closure)及光配線系統者。
以習知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而言,已知有例如記載於專利文獻1者。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係包括:托盤(tray)收納盒,其設於接續盒本體內;及降落(drop)芯線用托盤,其插脫自如地收納於該托盤收納盒,且將下層托盤與上層托盤堆積而成。在下層托盤及上層托盤係設有:芯線導出入部,其用以導出入光纖芯線;連接器收納部,其用以收納連接有光纖芯線彼此之連接器;分離器(splitter)收納部,其用以收納與光纖芯線連接之光分離器;及芯線餘長收納部,其用以收納光纖芯線之餘長。
在使用光纖纜線之網路中,例如已知有將光纜直接拉入到住處之形態(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府)。以在此FTTH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而言,已知有包括使光纖芯線光分支之分路模組部、或使光纖芯線多芯/單芯轉換之分支芯線模組部、及用以收容模組部之本體部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在此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中,係由第1光纜中之第1光纖芯線、及第2光纜中之第2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而與模組部連接。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15355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2007-121603號公報
在利用上述之習知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際,對於進一步提高便利性之要求已日益增加。因此,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可提高便利性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及光配線系統。
本發明之一側面係以下列所述之情事為背景所完成。即,在FTTH中,係於使用光纜之網路之中,在從集線台到用戶住宅之間之3個位置之纜線連接點(饋線點(feeder point)、配線點、投落點)設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且在各接續盒使光纜分支,藉此而以集線台為起點將光纜配線成樹(tree)狀。
在此種FTTH網路中,已普及有一種將光分離器配置於集線台或接續盒,且將1芯之光信號進行最大32分配而傳送至用戶住宅之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被動光纖網路)系統。此外,集線台側之光纜,一般雖內建有多芯帶型之光纖芯線,惟與用戶拉入用之光纜之連接雖係以單芯單位進行,因此需以任一者之接續盒進行單芯分離。
由以上觀之,以光纜連接用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而言,係成為在各纜線連接點完全不同者。以現狀而言,係在各纜線連接點中,設置具有與分別要求之連接功能對應之不同結構之專用之接續盒。然而,此情形下,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變更時之對應非常困難,而無法因應未來 所設想之光配線系統之變更。
因此,本發明之一側面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即使所要求之連接功能改變亦可容易對應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及光配線系統。
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特徵為包括:盒體,其係具有模組收納部;及連接模組,其係裝入取出自如地收納於模組收納部,連接第1光纖與第2光纖;連接模組具有:模組本體;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其係安裝於模組本體,分別與第1光纖及第2光纖連接;及光連接部,其係設於模組本體內,連接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模組收納部構成為可收納模組本體之結構相同且光連接部之連接功能不同之複數種類之連接模組。
在此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中,模組本體之結構相同且光連接部之連接功能不同之複數種類之連接模組係可出入自如地收納於盒體之模組收納部。因此,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變更之情形下,例如只要將適合所要求之連接功能之種類之連接模組,取代已設置之連接模組而收納於盒體之模組收納部即可。此時,由於在連接模組之模組本體設有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因此藉由將第1光纜及第2光纜作連接器連接,即可簡單進行連接模組之更換作業。藉此,即可容易對應光纜連接用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之變更。
較佳為,光連接部具有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直線連接之功能、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轉換芯數而連接之功 能、使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光分支(optical branch)而連接之功能之任一者。
如此,作為光連接部之連接功能,藉由使用具有直線連接功能、芯數轉換功能及光分支功能之任一者之3種類之連接模組,即可在例如局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建構複數形態之光配線系統。
此外,較佳為,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設於模組本體之一端部;模組收納部具有以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朝向盒體之前面側之方式將連接模組在相對於盒體成為縱置之狀態下收納之結構。
在此種構成中,係可將連接模組以排列狀態複數個收納在盒體之模組收納部。因此,在例如局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所建構之光配線系統中,係成為適於與光纖之芯數較多之局側光纜連接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者。
此外,亦可具有:第1連接器設於模組本體之一端部,第2連接器設於模組本體之另一端部;模組收納部具有以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相對於盒體前面朝向左右兩側之方式將連接模組在相對於盒體成為縱置之狀態下收納之結構。
在此種構成中,在僅將1個連接模組收納於盒體之模組收納部之情形下,可將盒體設為小型.薄型結構。因此,在例如局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所建構之光配線系統中,係成為適於與單芯之用戶側光纜連接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者。
此外,本發明係一種光配線系統,其特徵為:在高架中將局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予以光配線,且包括:第1光纜,其係與局側光纜連接;第2光纜,其係與用戶側光纜連接;局側接續盒,其係連接局側光纜與第1光纜;用戶側接續盒,其係連接用戶側光纜與第2光纜;及中間接續盒,其係連接第1光纜與第2光纜;局側接續盒、用戶側接續盒及中間接續盒係由上述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所構成,並且具有彼此不同種類之連接模組者。
在此種光配線系統中,作為局側接續盒、用戶側接續盒及中間接續盒係使用上述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因此,在局側接續盒、用戶側接續盒及中間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變更之情形下,係例如藉由更換成適合所要求之連接功能之種類之連接模組,即可容易對應。
依據以上之本發明之一側面,即使有光纜連接用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之變更,不需重新進行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設計及製造,而可容易對應。藉此,即可充分因應未來所設想之光配線系統之變更。
本發明之另一側面係以下列所述之情事為背景所研創。亦即,在習知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中,如前所述,係由第1及第2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而與模組部連接,由此觀之,芯線餘長容易變長。因此,會有光纖芯線之處理變得繁雜之虞。再者,若芯線餘長較長,為了慎重處理光纖芯線而需長時間,而會有使光纖芯線之連接或收容之作業效率降低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側面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可將芯線餘長短縮化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係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特徵為:使用於第1光纜中之第1光纖芯線與第2光纜中之第2光纖芯線之連接者,其包括:使第1光纖芯線光分支而連接於第2光纖芯線之分路模組部、或使第1光纖芯線多芯/單芯轉換而連接於第2光纖芯線之分支芯線模組部;及本體部,其係收容模組部;在模組部設有:第1連接器,其係連接第1光纖芯線;及第2連接器,其係連接供第2光纖芯線。
依據此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係於設於模組部之第1連接器直接連接有第1光纖芯線,並且於設於模組部之第2連接器直接連接有第2光纖芯線。因此,可抑制因為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而連接於模組部而使其餘長變長之情形,而可將芯線餘長短縮化。其結果,光纖芯線之處理即變得容易,而可提升其連接或收容之作業效率。
此外,分路模組部及分支芯線模組部以呈現彼此相等之外形形狀為較佳。此情形下,由於分支芯線模組部與分路模組部具有相容性,因此,例如使用作為分支芯線模組部者,可切換使用作為分路模組部。因此,在本體部之內部可將光纖芯線自由進行配線。
此外,模組部係以疊層之方式配置為較佳。此情形下,模組部即較佳地收容於本體部之內部。
此外,模組部以構成為可繞著設於第1連接器附近之旋 轉軸旋轉為較佳。此情形下,藉由將模組部按所期望地旋轉,即可將第2連接器之位置設於容易將第2光纖芯線裝卸之位置。因此,可提升第2光纖芯線之裝卸性。
此外,進一步包括設於本體部內,引導第2光纖芯線之梳形引導部。此情形下,藉由使第2光纖芯線進入呈現梳形引導部之溝部分,即可防止第2光纖芯線之輻輳(congestion)。
此外,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特徵為:使用於第1光纜中之第1光纖芯線與第2光纜中之第2光纖芯線之連接,且包括:分路模組部,其係使光纖芯線光分支;分支芯線模組部,其係使光纖芯線多芯/單芯轉換;及本體部,其係收容模組部;在分路模組部或分支芯線模組部之任一方設有連接第1光纖芯線之第1連接器;在分路模組部或分支芯線模組部之任一另一方設有連接第2光纖芯線之第2連接器;在分路模組部及分支芯線模組部分別設有連接第3光纖芯線之第3連接器,該第3光纖芯線係連接分路模組部與分支芯線模組部。
依據此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係於設於分路模組部之第1連接器直接連接第1光纖芯線,並且於設於分支芯線模組部之第2連接器直接連接第2光纖芯線。再者,在設於模組部之各個之第3連接器直接連接第3光纖芯線。因此,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而連接於模組部,故可抑制其餘長變長,可縮短芯線餘長。再者,本體部係由分路模組部與分支芯線模組部所兼用,因此不需要包括與此等各個對應之兩種 本體部。
依據以上之本發明之另一側面,可縮短芯線餘長。其結果,光纖芯線之處理變得容易,而可提升其連接或收容之作業效率。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使所要求之連接功能改變亦可容易對應,或可縮短芯線餘長,藉此可提高便利性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及光配線系統。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另外,在各圖中對於相同或相等要素賦予相同符號,而重複之說明則予以省略。此外,以下說明之「上」、「下」等用語係基於圖式所示之狀態以利於說明者。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為表示包括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第1實施形態之光配線系統之構成圖。在同一圖中,光配線系統101係藉由光纜從基台內之傳送裝置進行光配線到複數個用戶住宅之系統。
光配線系統101係包括:饋線纜線102,其從地下導出成高架;降落纜線103,其從各用戶住宅延伸;支線纜線104,其與饋線纜線102連接;及支線纜線105,其與降落纜線103及支線纜線104連接。
饋線纜線102及支線纜線104係如圖2所示,具有在中心部設有抗張力體106之分隔件(spacer)107,而於此分隔件 107係形成有複數個(在此係為5個)螺旋狀之溝部(槽(slot))108。在各槽108內係配置有複數片(在此係為5片)之4芯光纖帶芯線(簡稱4芯帶芯線)109。在分隔件107係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所形成之纜線外披110覆蓋。
降落纜線103係如圖3所示,具有支撐線111;單芯之光纖芯線112;及配置在該光纖芯線112之兩側之1對抗張力體113。此等支撐線111、光纖芯線112及各抗張力體113係由PE等所組成之護套(sheath)114而整個被覆。
如圖4所示,支線纜線105係包括:複數條(在此係為8條)之單芯之光纖芯線115;及配置在此等光纖芯線115之兩側之1對抗張力體116。光纖芯線115係排列成2段。各光纖芯線115及各抗張力體116係由PE等所組成之護套117而整個被覆。
饋線纜線102與支線纜線104係在饋線點經由饋線接續盒118而連接。所謂饋線點係為光纜從地下朝高架上升之點。
如圖5所示,饋線接續盒118係具有箱型之接續盒本體119及由門扉120所組成之盒體121。門扉120係轉動自如地支撐於接續盒本體119之下端部,且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19為可開閉。接續盒本體119係具有模組收納部122。在模組收納部122中係在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19之底面立起之狀態(縱置狀態)下沿著寬度方向(左右方向)排列有複數個連接模組123。
具體而言,在模組收納部122中係配置有前面拉出式之 收納支架(rack)(未圖示)。再者,各連接模組123係從前面側(門扉120側)可插拔自如地收納於該收納支架。連接模組123在收納於收納支架之狀態下,係例如藉由螺絲或插拔板(board)等之固定機構而固定於收納支架。
在接續盒本體119之一端部係設有纜線導入部124,其具有用以導入將饋線纜線102之端部之纜線外披110去除所取出之4芯帶芯線109之導入口。在接續盒本體119之另一端部係設有纜線導入部125,其具有用以導入將支線纜線104之端部之纜線外披110去除所取出之4芯帶芯線109之導入口。盒體121雖係由塑膠等所形成,惟纜線導入部124、125係由用以確保密封性、防水性之橡膠等所形成。
在接續盒本體119之背面係設有2個安裝具126,其用以保持固定饋線接續盒118在設置於高架之吊線(未圖示)。安裝具126係為在例如以L字狀板與平板將吊線包夾之狀態下藉由螺固,將饋線接續盒118安裝於吊線者。
如圖5及圖6所示,連接模組123係具有長方體盤狀之模組本體127,而於模組本體127之一端面係於上下各安裝有複數個(在此係為5個)4芯之MT(Mechanically Transferable,機械傳遞)連接器128、129。
在模組本體127內係配置有將各MT連接器128、129彼此連接之光連接部130。光連接部130係具有將各MT連接器128與各MT連接器129分別以光纖131直線連接之功能。
此種連接模組123係以MT連接器128、129朝向盒體121之前面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22。再者,在MT連接 器128係以連接器連接有饋線纜線102之4芯帶芯線109,而在MT連接器129則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藉此,饋線纜線102之4芯帶芯線109與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即經由連接模組123而連接。
支線纜線104與支線纜線105係在配線點經由配線接續盒132而分支連接。
如圖7所示,配線接續盒132係具有由箱型之接續盒本體133及門扉134所組成之盒體135。盒體135係作成與上述饋線接續盒118之盒體121相同之結構。接續盒本體133係具有模組收納部136,而在此模組收納部136係在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33之底面立起之狀態下沿著寬度方向排列有連接模組137與複數個連接模組138。在模組收納部136中之連接模組137、138之收納結構係與在上述之模組收納部122中之連接模組123之收納結構完全相同。
在接續盒本體133之一端部係設有纜線導入部139,其具有用以導入將支線纜線104之中間部分之纜線外披110去除所取出之4芯帶芯線109之導入口。在接續盒本體133之另一端部係設有纜線導入部140,其具有用以導入將支線纜線105之端部之護套117去除所取出之8條單芯之光纖芯線115之導入口。此外,在圖7中雖未圖示,惟支線纜線104係通過纜線導入部139、140而穿過接續盒本體133內(參照圖1)。另外,纜線導入部139、140係與上述之纜線導入部124、125同樣地由橡膠等所形成。
在接續盒本體133之背面係設有2個安裝具141,其用以 將配線接續盒132保持固定於吊線(未圖示)。安裝具141之結構係與上述之安裝具126同樣。
如圖7及圖8(a)所示,連接模組137係具有模組本體142。模組本體142係具有與上述之連接模組123之模組本體127相同結構及尺寸。在模組本體142之一端面係上下安裝有4芯MT連接器143與複數個(在此係為4個)單芯連接器144。以單芯連接器144而言,係使用例如SC連接器或FAS連接器等。
在模組本體142內係配置有連接MT連接器143與各單芯連接器144之光連接部145。光連接部145係具有藉由光纖146將MT連接器143與各單芯連接器144作4芯-單芯轉換(芯數轉換)而連接之功能。
如圖7及圖8(b)所示,連接模組138係具有與上述之模組本體142相同之結構及尺寸之模組本體147。在模組本體147之一端面係上下安裝有單芯連接器148與複數個(在此係為8個)單芯連接器149。以單芯連接器148、149而言,係使用與上述之單芯連接器144相同者。
在模組本體147內係配置有連接單芯連接器148與各單芯連接器149之光連接部150。光連接部150係包含使1個光輸入分支為複數個(在此係為8個)輸出之光分離器(光分支器)151,具有藉由光纖152將單芯連接器148與各單芯連接器149予以光分支而連接之功能。
連接模組137係以MT連接器143及單芯連接器144朝向盒體135之前面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36,而連接模組 138係以單芯連接器148、149朝向盒體135之前面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36。再者,分別在MT連接器143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而在各單芯連接器149係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此外,單芯連接器144與單芯連接器148係經由連接用光纖153而以連接器連接。藉此,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與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即經由連接模組137、連接用光纖153及連接模組138而連接。
支線纜線105與降落纜線103係在投落點經由投落接續盒154而分支連接。
如圖9所示,投落接續盒154係具有由箱型之接續盒本體155及門扉156所組成之盒體157。門扉156係可轉動自如地支撐於接續盒本體155之下端部,且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55為可開閉。盒體157相較於饋線接續盒118之盒體121為小型.薄型。
接續盒本體155係具有出入自如地用以收納1個連接模組158之模組收納部159。連接模組158係在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55之底面立起之狀態(縱置狀態)下,以例如螺絲或鈎(hook)等之固定機構來貼附於接續盒本體155之後部內面155a。
在接續盒本體155之一端部係設有纜線導入部160,其具有導入將支線纜線105之中間部分之護套117去除所取出之各光纖芯線115之導入口,而於接續盒本體155之另一端部係設有纜線導入部161,其具有導入降落纜線103之導入 口。此外,在圖9中雖未圖示,惟支線纜線105係通過纜線導入部160、161而穿過接續盒本體155內(參照圖1)。另外,纜線導入部160、161係與上述之纜線導入部124、125同樣地由橡膠等所形成。
在接續盒本體155之背面係設有安裝具162,其用以將投落接續盒154保持固定於吊線(未圖示)。安裝具162之結構係與上述之安裝具126同樣。
如圖9及圖10所示,連接模組158係具有模組本體163。模組本體163亦具有與上述之連接模組123之模組本體127完全相同之結構及尺寸。在模組本體163之一端面係安裝有單芯連接器164,而於模組本體163之另一端面係安裝有單芯連接器165。以單芯連接器164、165而言,係使用與上述之單芯連接器144相同者。
在模組本體163內係配置有具有以光纖166將單芯連接器164、165彼此直線連接之功能之光連接部167。
此種連接模組158係以單芯連接器164、165相對於盒體157之前面朝向左右兩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59。再者,在單芯連接器164係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5之光纖芯線115,而於單芯連接器165則以連接器連接有單芯之降落纜線103。藉此,支線纜線105之光纖芯線115與降落纜線103即經由連接模組158而連接。
在以上之光配線系統101中,係將饋線接續盒118、配線接續盒132及投落接續盒154之纜線連接部分模組化,且進一步成為可連接器連接之構成,因此可簡單進行纜線連接 作業,而可縮短作業時間。
[第2實施形態]
圖11係為表示包括有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第2實施形態之另一光配線系統之構成圖。圖中,對於與圖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相同之構件,係賦予相同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在同一圖所示之光配線系統170中,饋線纜線102與支線纜線104係在饋線點經由饋線接續盒171而連接。
如圖12所示,饋線接續盒171係具有與上述之饋線接續盒118同樣之盒體121,而在此盒體121之模組收納部122,係於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19之底面立起之狀態下沿著寬度方向排列有複數個連接模組172。
如圖12及圖13所示,連接模組172係具有與上述之連接模組123相同結構及尺寸之模組本體173。在模組本體173之一端面係上下安裝有4芯MT連接器174與複數個(在此係為8個)4芯MT連接器175。
在模組本體173內係配置有連接MT連接器174、175彼此之光連接部176。光連接部176係包含4個光分離器151(前述),具有藉由光纖177將MT連接器174與各MT連接器175予以光分支匯集而連接之功能。
此種連接模組172係以MT連接器174、175朝向盒體121之前面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22。再者,在MT連接器174係以連接器連接有饋線纜線102之4芯帶芯線109,而於各MT連接器175係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 芯線109。藉此,饋線纜線102之4芯帶芯線109與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即經由連接模組172而連接。
支線纜線104與支線纜線105係在配線點經由配線接續盒178而分支連接。
如圖14所示,配線接續盒178係具有與上述之配線接續盒132同樣之盒體135,且於該盒體135之模組收納部136係於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33之底面立起之狀態下沿著寬度方向排列有複數個連接模組137(參照圖8(a))。
連接模組137係以4芯MT連接器143及單芯連接器144朝向盒體135之前面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36。再者,分別在MT連接器143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而於各單芯連接器144係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藉此,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與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即經由連接模組137而連接。
支線纜線105與降落纜線103係與圖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101同樣地在投落點經由投落接續盒154而分支連接。
在此種光配線系統170中,由於將具有光分支功能之連接模組172設於饋線接續盒171,因此增加連接於饋線接續盒之支線纜線104之數量,甚至增加連接於基台之用戶數,而可提高系統之使用效率。
[第3實施形態]
圖15係為表示包括有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第3實施形態之又另一光配線系統之構成圖。圖中,對於與圖 1及圖1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相同之構件,係賦予相同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在同一圖所示之光配線系統180中,饋線纜線102與支線纜線104係與圖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101同樣地,在饋線點經由饋線接續盒118而連接。此外,支線纜線104與支線纜線105係與圖1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170同樣地,在配線點經由配線接續盒178而分支連接。
支線纜線105與降落纜線103係在投落點經由投落接續盒181而分支連接。
如圖16所示,投落接續盒181係具有與上述之投落接續盒154同樣之盒體157,而在此盒體157之模組收納部159,係於相對於接續盒本體155之底面立起之狀態下收納有1個連接模組182。在模組收納部159中之連接模組182之收納結構係與上述之連接模組158之收納結構完全相同。
如圖16及圖17所示,連接模組182係具有與上述之連接模組158相同結構及尺寸之模組本體183。在模組本體183之一端面係安裝有單芯連接器184,而於模組本體183之另一端面係安裝有複數個(在此係為8個)單芯連接器185。
在模組本體183內係配置有連接單芯連接器184與各單芯連接器185之光連接部186。光連接部186係包含光分離器151(前述),藉由光纖187將單芯連接器184與各單芯連接器185予以光分支而連接。
另外,連接模組182係除上述之連接模組158之外另行製作作為專用之模組亦可,或藉由使單芯連接器184之安裝 位置在模組本體183之一端部與另一端部可切換,而兼用為上述之連接模組158亦可。
此種連接模組182係以單芯連接器184、185相對於盒體157之前面朝向左右兩側之方式收納於模組收納部159。再者,在單芯連接器184係以連接器連接有支線纜線105之光纖芯線115,而在單芯連接器185係以連接器連接有降落纜線103。藉此,支線纜線105之光纖芯線115與降落纜線103即經由連接模組182而連接。
在此種光配線系統180中,由於將具有光分支功能之連接模組182設於投落接續盒181,因此在許多用戶住宅密集之區域,不必將支線纜線104及支線纜線105增加超過所需程度,而可有效利用系統。
如上所示,以第1~第3實施形態而言,光連接器彼此之連接形態(功能)不同之複數種類之連接模組123、137、138、158、172、182係具有相同結構及尺寸之模組本體。此外,在饋線接續盒及配線接續盒中之盒體之模組收納部係具有相同之結構。因此,連接模組123、137、138、172係可使用於饋線接續盒及配線接續盒之任一者,且連接模組158、182係可使用於投落接續盒。因此,即使有光配線系統之變更,亦可不必從最初依據所要求之連接功能設計.製造饋線接續盒、配線接續盒及投落接續盒。
具體而言,在將圖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變更為圖1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之情形下,係在打開饋線接續盒118之門扉120之狀態下,從連接模組123將饋線纜線102之4芯帶芯線 109與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卸除之後,將連接模組123從盒體121拔出。再者,將另外之連接模組172收納於盒體121之模組收納部122,且將饋線纜線102之4芯帶芯線109與支線纜線104之4芯帶芯線109以連接器連接於連接模組172。藉此,即構成圖12所示之饋線接續盒171。
此外,在將配線接續盒132之門扉134打開之狀態下,從連接模組138將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卸除,且將連接用光纖153從連接模組137、138卸除之後,將連接模組138從盒體135拔出。再者,將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以連接器連接於連接模組137。藉此,即構成圖14所示之配線接續盒178。
在將圖1所示之光配線系統變更為圖15所示之光配線系統之情形下,係與上述同樣地將連接模組138從配線接續盒132之盒體135拔出,且將支線纜線105之各光纖芯線115以連接器連接於連接模組137,藉此而構成圖14所示之配線接續盒178。
此外,在將投落接續盒154之門扉156打開之狀態下,將支線纜線105之光纖芯線115與降落纜線103從連接模組158卸除之後,將連接模組158從盒體157拔出。再者,將另外之連接模組182收納於盒體157之模組收納部159,且將支線纜線105之光纖芯線115與降落纜線103以連接器連接於連接模組182。藉此,即構成圖16所示之投落接續盒181。
如此,在饋線接續盒、配線接續盒及投落接續盒所要求之連接功能改變之情形下,可替換為適於其要求之其他種 類之連接模組,或僅將收納於盒體之複數種類之連接模組之中適於要求之種類之連接模組直接留下。因此,可容易因應將來之光配線系統之變更。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第1~第3實施形態。例如,上述第1~第3實施形態雖係關於在基台內之傳送裝置與複數個用戶住宅之間所建構之光配線系統者,惟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當然亦可適用於其他形態之光配線系統。
[第4實施形態]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圖18係為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剖面立體圖,圖19係為表示圖18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分路模組部之立體圖。如圖18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係為使用於光纜之連接者。在此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係將具有數芯~數十芯左右之光纖芯線且存在於住宅附近之分支纜線(第2光纜)T1配線在用以配信網際網路(internet)之通信資訊等之主纜線(第1光纜)T0。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係包括本體部202、複數個分路模組部203、引導部204。
本體部202係用以構成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之外圍者,呈現長尺箱狀。此本體部202係設為可藉由蓋部(未圖示)密封,且於內部收容分路模組部203及引導部204。在本體部202之上部係沿著本體部202之長度方向(以下稱「前後方向」)插通有主纜線T0。此外,在本體部202之後側(圖中 右側)端部係連結有分支纜線T1。
分路模組部203係使主纜線T0之光纖芯線(第1光纖芯線)206光分支並連接於分支纜線T1之光纖芯線(第2光纖芯線)208。此分路模組部203係為板形狀之匣盒(cassette)式者,例如於內部設有光導波路而構成。此外,分路模組部203係在厚度方向觀看於前後方向具有長尺之矩形形狀。
具體而言,分路模組部203係如圖19所示作成一角部切口之形狀,且於外周面形成有相對於長度方向傾斜之傾斜面203e。更具體而言,分路模組部203之外周面係由垂直於長度方向之端面203a、203b、平行於長度方向之側面203c、203d、及傾斜面203e所組成,且為在端面203a、203b之各個一端側接續有側面203c、端面203a之另一端側接續有傾斜面203e、在該傾斜面203e與端面203b接續有側面203d而構成。
在此分路模組部203之傾斜面203e係設有供主纜線T0之光纖芯線206連接之輸入連接器(第1連接器)205。以光纖芯線206而言,係使用4芯帶芯線。以輸入連接器205而言,係例如使用多芯線連接用之MT(Mechanically Transferable,機械傳遞)連接器。
此外,在分路模組部203之端面203b係設有複數個供分支纜線T1之光纖芯線208連接之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207。在此,輸出連接器207係沿著分路模組部203之寬度方向並列設置有4個。此等輸出連接器207之各個係設為可連接2個光纖芯線208。換言之,在分路模組部203中, 係成為可連接8個光纖芯線208。以光纖芯線208而言,係使用4芯帶芯線。以輸出連接器207而言,係例如使用多芯線連接用之MT連接器。另外,光纖芯線208係藉由識別管(tube)(未圖示)來保護,用以識別及保護光纖芯線。
此外,在分路模組部203之側面203c於輸入連接器205側之端部設有用以使旋轉軸G扣合之扣合溝209。
回到圖18,此分路模組部203係在本體部202之內部,於使輸入連接器205位於前側(輸出連接器207為後側)之狀態下配置於本體部202內。再者,在上下方向疊層有6個,並且在扣合溝209之各個,連通並扣合有旋轉軸G(參照圖19)。藉此,各分路模組部203係在箭頭a方向成為可以特定之角度範圍(在此係0∘~90∘之範圍)轉動。亦即,分路模組部203係構成為可繞著設於輸入連接器205附近之旋轉軸G之軸線旋轉。
引導部204係用以引導光纖芯線208者,且在本體部202之內部配設在較分路模組部203更後側。此引導部204係具有延伸於本體部202之寬度方向,並且並列設置上下方向之梳齒片204a。換言之,引導部204係呈現梳齒狀。
具體而言,此梳齒片204a係以依據所疊層之分路模組部203之厚度之特定之間隔並列設置於上下方向。藉此,於梳齒片204a間,即依連接於各分路模組部203之每一光纖芯線208進入,而防止光纖芯線208之輻輳(congestion)。
然而,在習知之FTTH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中,一般係於本體部202內收容有熔著連接部(終端盤等),且經由此熔 著連接部而將光纖芯線206、208連接於分路模組部203。因此,在本體部202內之熔著連接中,從確保5次~10次左右之連接失敗次數與到熔著連接機為止之作業距離之觀點而言,係需要約1 m之餘長芯線。因此,芯線餘長變長,而會使光纖芯線之處理變得繁雜。
再者,若餘長芯線較長,則在用以將光纖芯線206、208收容(收納)於本體部202之收容時間就會增加。此外,在藉由熔著連接機之連接中,需要3~5分左右之連接時間。因此,在具有龐大芯線數之光線路之開通作業中,造成障礙之虞即變得顯著。
相對於此,依據第4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由於光纖芯線206直接連接於輸入連接器205,且光纖芯線208直接連接於輸出連接器207,故可抑制光纖芯線206、208之餘長變長,且可使芯線餘長短縮化。其結果,光纖芯線206、208之處理變得容易,而可提升光纖芯線206、208之連接或收容之作業效率。再者,由於芯線餘長之處理作業等之繁雜之作業變少,因此可抑制在與光纖芯線206、208之接觸而對於品質造成不良影響,並且可使作業時間短縮化。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中,如上所述,分路模組部203係構成為可繞著設於輸入連接器205附近之旋轉軸G旋轉。因此,於將光纖芯線208裝卸於輸出連接器207之際,藉由將分路模組部203按所期望地旋轉,即可將輸出連接器207之位置設於易於裝卸光纖芯線208之位置。其結 果,即可提升光纖芯線208之裝卸性。
再者,在裝卸光纖芯線208之後收容光纖芯線208時,係藉由再度使分路模組部203之位置旋轉,而可將光纖芯線208以高密度收容於本體部202內。另外,在分路模組部203中,由於設有複數個供光纖芯線208連接之輸出連接器207,故提升光纖芯線208之裝卸性之效果尤其有效。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中,如上所述,由於以分路模組部203疊層之方式配置於本體部202內,因此可使分路模組部203節省空間而較佳地收容於本體部202內。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中,如上所述,由於包括梳齒狀之引導部204,因此藉由使光纖芯線208進入該梳齒片204a間(溝部分),即可防止光纖芯線208之輻輳,並且可使光纖芯線208相對於分路模組部203之可動平順地追從。再者,如上所述,由於梳齒片204a間成為依據所疊層之各分路模組部203之厚度之特定之間隔,故可將光纖芯線208依每一連接於各分路模組部203者來區分。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中,係藉由連接器205、207之插拔而可將分路模組部203裝卸於本體部202,因此可容易地將例如分路模組部203替換為其他功能之模組部。其結果,在設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之後,在周邊之光纜之配線網變更之情形等中,即可容易實現部分替換模組部之功能,乃至不需要另行新設接續盒。
另外,如上所述,在分路模組部203中,由於輸入連接器205係設於傾斜面203e,故可容易將光纖芯線206連接於 輸入連接器205。再者,由於輸入連接器205位於本體部202之前側,且輸出連接器207位於後側,故可更進一步防止本體部202內之光纖芯線206、208之輻輳。
[第5實施形態]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10。在以下之說明中,係省略與上述第4實施形態同樣之說明,而主要說明不同之點。
圖20係為表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剖面立體圖。如圖20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10係將由複數個降落纜線(第2光纖芯線)218所組成之分支纜線(第2光纜)T2配線於主纜線T0者。此降落纜線218係為單芯線之光纖芯線,例如大多使用於將光纖芯線拉入至住處者。此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10與上述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不同之點係在於取代分路模組部203,而包括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點。
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係使主纜線T0之光纖芯線206多芯/單芯轉換並連接於分支纜線T2之降落纜線218。此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係呈現與上述分路模組部203同樣之外形形狀。此外,在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後側之端面213b係設有複數個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217。在此,輸出連接器217係沿著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寬度方向並列設置有4個。以輸出連接器217而言係使用外披把持連接器。
在此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10中,亦發揮與上述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01同樣之效果,亦即發揮可將芯線餘長短縮化 之效果。
此外,由於上述之分路模組部203與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係呈現彼此相等之外形形狀,故模組部203、213係具有相容性,因此例如可將作為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使用者替換為分路模組部203來使用,或反向替換來使用。因此,可在本體部202之內部將光纖芯線206、208、218自由配線。
此外,如上所述,由於使用外披把持連接器作為輸出連接器217,故可將降落纜線218較佳地直接連接於輸出連接器217。換言之,例如,即使將降落纜線218進行空中配線於本體部202內,亦可防止與降落纜線218接觸而使品質障礙產生。
以上雖說明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第4、第5實施形態。例如,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亦可同時具有分路模組部203與分支芯線模組部213。
具體而言,如圖21(a)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30亦可包括模組部203、213。模組部203、213係以疊層於上下方向之方式配設於本體部202內。具體而言,在3個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上方疊層有3個分路模組部203。此外,在此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30中,連接於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出連接器207之光纖芯線208係連接於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入連接器205。換言之,光纖芯線208係構成第3光纖芯線,而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出連接器207及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入連接器205係構成第3連接器。
此外,如圖21(b)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40亦可包 括:分路模組部203,其配設於本體部202之前側且疊層於上下方向;及分支芯線模組部213,其配設於本體部202之後側且疊層於上下方向。在此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40中,於各模組部203、213之後側分別配設有引導部204。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40中,連接於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出連接器207之光纖芯線208係連接於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入連接器205。換言之,光纖芯線208係構成第3光纖芯線,而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出連接器207及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入連接器205係構成第3連接器。
依據此等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30、240,光纖芯線206係直接連接於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入連接器205,並且降落纜線218係直接連接於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出連接器217。再者,光纖芯線208係直接連接於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出連接器207及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入連接器205。因此,發揮與可使芯線餘長短縮化之上述效果同樣之效果。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30、240中,由於本體部202係由分路模組部203與分支芯線模組部213所兼用,因此不需要與此等各個對應之2種類之本體部202。
另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盒230、240中,亦可將光纖芯線206連接於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入連接器205、將降落纜線218連接於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出連接器207、將光纖芯線208連接於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出連接器217及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入連接器205。此情形下,光纖芯線 208係構成第3光纖芯線,而分路模組部203之輸入連接器205及分支芯線模組部213之輸出連接器217係構成第3連接器。
[第6實施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係關於搓合有複數條降落纜線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及適用該結構之接續盒。
首先,茲陳述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先前技術。作為建構由光纖纜線而成之網路之方法,乃有將收容光纖之連接部之接續盒,從基地台朝用戶住宅分為饋線點、配線點、分配點之3階段來設置,並為使在各個階段進行合理之連接,乃區分使用收容於各設置點之接續盒之光纖纜線之方法。
例如,在位於基地台側之饋線點之接續盒中,一般係收容多芯之帶槽(tape slot)纜線作為支線配線。此外,在收容對於用戶住宅之投落配線之分配點之接續盒中,係收容內建有1芯或2芯之光纖之降落纜線適當數量作為投落配線。另一方面,在從配線點之接續盒將與分配點之接續盒之間加以連接之光纖纜線中,以投落配線工程之省力化效果為目的,已有增加利用搓合複數條之降落纜線之結構之集合降落纜線作為準支線配線。
圖28及圖29係表示在配線點與投落點之間作為準支線配線使用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構成例。圖28所示之集合降落纜線311係成為使4條單芯降落纜線313(單芯元素(element))搓 合於支撐線312之周圍之結構。單芯降落纜線313係為藉由披覆316將1條光纖314、及添加在該光纖314之兩側之2條張力構件(tension member)315予以覆蓋之結構。如圖29所示之集合降落纜線317係將支撐線318縱向添加於搓合有更多數之單芯降落纜線313之圓形之束,而成為藉由緊束(bind)線319而將單芯降落纜線313之束與支撐線318加以捆束之結構。
至此為止,在將此種集合降落纜線311或317導出入於接續盒之情形下,係解除彼此搓合之單芯降落纜線313之搓撚,而一條一條地插通把持於接續盒之纜線導出入部。
圖30係表示習知之接續盒之端部之纜線導出入部之結構。在此所示之纜線導出入部341係為揭示於日本特開2005-295749號公報者,其由將接續盒之筒狀盒體(case)之兩端之開放部塞成防水狀態之密封用端面板371、及接近該端面板371而裝備於接續盒之盒體本體內之纜線把持具373所構成。
亦如圖31所示,在端面板371係形成有:用以使主纜線303插通之纜線插通部363、用以使分支纜線305插通之2個纜線插通部365、及用以使降落纜線307一條一條個別插通之複數個纜線插通部367。纜線插通部363及365係以可藉由擠入纜線而簡單作成插通狀態之方式,如圖32所示,構成為可打開2開口。
如圖30所示,纜線把持具373係由固定於接續盒之盒體本體之金屬零件本體374、用以把持纜線303、305而螺合 裝設於金屬零件本體374之凌霄花螺絲343、及用以把持降落纜線307而固定於金屬零件本體374之位置規限板375所構成。
凌霄花螺絲343係分別一對一對配置於與各纜線插通部363、365、365對應之位置,並將插通有此等各纜線插通部363、365、365之纜線303、305藉由一對凌霄花金屬零件來挾持。
位置規限板375係為樹脂成型品,且以一定間隔形成有複數個用以挾持降落纜線307之纜線把持溝389,藉由將插通有纜線插通部367之降落纜線307一條一條個別地擠入纜線把持溝389,而將複數條降落纜線307保持為排列成形狀態。
接著陳述上述先前技術之問題點及第6實施形態之目的。將構成圖28及圖29所示之集合降落纜線311、317之單芯降落纜線313,例如解除其搓撚,一條一條地插通於圖30所示之密封用端面板371之纜線插通部367,且進一步一條一條擠入纜線把持具373之降落纜線用之纜線把持溝389之作業,極為耗費勞力時間,招致作業之延遲。
而且,裝備在既存之接續盒之纜線導出入部341之降落纜線用之纜線插通部367或纜線把持溝389之數量最大為12~16左右,在搓合之降落纜線數成為16條以上之多條之集合降落纜線317之情形下,會有無法完全收容在已設置之接續盒351之問題產生。
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目的係有關於解決上述問題, 其目的在提供一種在使集合降落纜線導出入於接續盒之際,不需將降落纜線一條一條插通於降落纜線用之纜線插通部及把持用之溝,即可謀求作業性之提升,且即使是在既存之接續盒超過所設想之降落纜線之收容數之多條之降落纜線,亦可收容於已設置之接續盒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及適用該結構之接續盒。
接著陳述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點且達成上述之目的所具備之機構。(1)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第6實施形態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之特徵為一種將複數條之降落纜線予以搓合者;保持於接續盒之密封用端面板之範圍係設為捲繞防水帶而成束之防水用捆束部,而把持於纜線把持具之範圍係設為捲繞把持用帶而成束之把持用捆束部,前述防水用捆束部及把持用捆束部係在將複數條降落纜線排列成形於前述防水帶或前述把持用帶之上之後,從前述帶之一端側與帶一起捲繞,而使複數條之降落纜線作成並列成渦捲狀之大致圓形之束。
(2)此外,上述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之特徵亦可為:前述防水帶係至少表面由低硬度且具有彈性之熱可塑性彈性體(elastomer)所形成。
(3)此外,上述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之特徵亦可為:前述把持用帶係在表面形成有用以規限與其表面接觸之構件之移動之止滑部。
(4)此外,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點且達成上述之目的,第6實施形態之接續盒之特徵為一種用以導出入具有上述 (1)~(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之降落纜線者;其包括:密封用端面板,其用以插通前述防水用捆束部,作為插通前述集合降落纜線之纜線導出入部;及纜線把持具,其用以挾持前述把持用捆束部。
依據此種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集合降落纜線之端部之防水用捆束部係由捲成渦捲狀之防水帶將與渦捲之半徑方向鄰接之降落纜線間之間隙填埋,而將鄰接之降落纜線間之間隙密封,故即使在成束之狀態下直接作為單一粗徑之防水纜線而整個插通於纜線插通部,在插通部亦不會有損害防水性之情形。
此外,集合降落纜線之端部之把持用捆束部,係由捲成渦捲狀之把持用帶介設在與渦捲之半徑方向鄰接之降落纜線間,而捆束成鄰接之降落纜線彼此無相對滑動之多芯纜線狀,故即使在成束之狀態下直接作為單一粗徑之纜線而整個把持於纜線把持具,亦可相對於所有降落纜線予以良好地把持固定。
此外,第6實施形態之接續盒係例如藉由分配主纜線及分支纜線用之纜線插通部而作為使集合降落纜線之防水用捆束部插通之纜線插通部,此外藉由分配主纜線及分支纜線用之纜線把持具而作為把持把持用捆束部之纜線把持具,而不需改良既存之密封用端面板或纜線把持具,且不需耗費勞力時間而可收容多條之集合降落纜線。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
圖22係為使第6實施形態之末端處理結構之集合降落纜線導出入之接續盒之一實施形態之正面圖,圖23係為表示圖22所示之接續盒之纜線導出入部之集合降落纜線之保持結構之立體圖,圖24係為表示插通於圖23所示之纜線導出入部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之立體圖,圖25係為圖24之B-B剖面圖。
圖22所示之接續盒351係設置於光纜網之所謂配線點而相對於多芯之帶槽纜線等之主纜線303,將作為準支線配線連接分支纜線及集合降落纜線306之光纜連接部309予以收容保護者,由用以包圍光纜連接部309之外周之筒狀盒體353、及分別設於供各纜線303、306出入之筒狀盒體353之兩端之開放部353a、353b之纜線導出入部341所構成。
以集合降落纜線306而言,係利用對於圖28及圖29等所示之集合降落纜線311、317等施以後述之末端處理者。
筒狀盒體353係如上所述為將光纜連接部309加以收容,並且在開放有前面之盒體本體354、及用以覆蓋該盒體本體354之開放面之罩蓋(cover)355而形成開放兩端之筒結構者。以圖示例之情形而言,罩蓋355係將其一側緣355a鉸鏈結合於盒體本體354,而成為可開閉。在罩蓋355之另一方之側緣355b係裝備有在關閉罩蓋355時卡扣於盒體本體354側之扣合部之彈性卡扣片355c。
纜線導出入部341係包括:密封用端面板371,其將筒狀盒體353之兩端之開放部353a、353b塞成防水狀態,並且形成有纜線插通部363、365、367;及纜線把持具373,其 用以將插通有纜線插通部363、365、367之各纜線303、306或單芯之降落纜線在筒狀盒體353內予以把持固定。
如圖23所示,密封用端面板371係包括:外輪廓基材377,其由硬質樹脂或金屬等形成而作成外輪廓形狀;及橡膠製之密封板379、380、381,其裝設於該外輪廓基材377之內周部而提供各纜線插通部363、365、367。
密封用端面板371係為與圖30乃至圖32所示之端面板371相同結構。形成於橡膠製之密封板379之纜線插通部363主要為用以使主纜線303插通之穴,而纜線插通部365係用以使分支纜線305(參照圖30)及集合降落纜線306插通之穴,而纜線插通部367係用以使單芯之降落纜線307一條一條個別插通之穴。纜線插通部363或纜線插通部365係以可藉由擠入纜線而簡單作成插通狀態之方式,如圖32所示,構成為可打開2開口。
如圖23所示,纜線把持具373係由固定於盒體本體354之金屬零件本體374、用以把持纜線303、305、306而螺合裝設於金屬零件本體374之凌霄花螺絲343、及用以把持單芯之降落纜線307而固定於金屬零件本體374之位置規限板375所構成。
凌霄花螺絲343係分別一對一對配置於與各纜線插通部363、365對應之位置,並將插通有此等各纜線插通部363、365之纜線303、305、306藉由挾持來把持固定。
位置規限板375雖係為樹脂成型品,且以一定間隔形成有複數個用以挾持降落纜線307之纜線把持溝389,藉由將 插通有纜線插通部367之降落纜線307一條一條個別地擠入於纜線把持溝389,而將複數條降落纜線307保持為排列成形狀態之構成,惟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不使用單芯之降落纜線307,因此位置規限板375無法活用。
在本實施形態之接續盒351中,如圖23所示,係將集合降落纜線306整個插通於具有與集合降落纜線306之外徑相符之穴徑之分支纜線305用之纜線插通部365,此外,係藉由與纜線插通部365對應之一對凌霄花螺絲343之挾持而固定。
如圖24所示,在集合降落纜線306之端部中,保持於接續盒351之纜線導出入部341之密封用端面板371之範圍,係將構成纜線之所有單芯降落纜線313,設為捲繞防水帶321而成束之防水用捆束部323。再者,由纜線導出入部341之纜線把持具373所把持之範圍,係將構成纜線之所有單芯降落纜線313,設為捲繞把持用帶325而成束之把持用捆束部327。
防水用捆束部323及把持用捆束部327係如圖25所示在將解除搓撚之複數條降落纜線313呈一列地排列成形於防水帶321或把持用帶325之上之後,如圖26所示從帶321、325之一端側與帶一起捲繞,而如圖27所示,使複數條降落纜線313作成並列為渦捲狀之大致圓形之束。
防水帶321係為了將並列於表面上之降落纜線313間之間隙予以填埋,至少表面為由低硬度且具有彈性之熱可塑性彈性體(SEBS共聚盒體)所形成。此外,防水帶321係設定 成厚度為1~2 mm左右。
把持用帶325係為將聚乙烯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之樹脂材料壓出形成為帶狀者,在表面形成有用以規限與其表面接觸之降落纜線313之移動之波形狀或凹凸形狀之止滑部。此外,此把持用帶325之厚度係設定為1~2 mm左右。
止滑部係在樹脂之壓出成形時,藉由對於表面之模壓,例如附加上述之凹凸,使表面粗糙者。另外,作為把持用帶325,亦可使用金屬帶。此情形下,亦於表面藉由模壓而形成用以規限要接觸之構件之移動之止滑部之凹凸等。
依據以上所說明之集合降落纜線306之末端處理結構,集合降落纜線306之端部之防水用捆束部323係為捲成渦捲狀之防水帶321之彈性體層將鄰接於渦捲之半徑方向之降落纜線313間之間隙填埋,而將與半徑方向及周方向鄰接之降落纜線313間之間隙密封,故即使在成束之狀態下直接作為單一粗徑之防水纜線而整個插通於纜線插通部365,在插通部亦不會有損害防水性之情形。
此外,集合降落纜線306之把持用捆束部327,係由捲成渦捲狀之把持用帶325介設在與渦捲之半徑方向鄰接之降落纜線313間,而捆束成鄰接之降落纜線313彼此無相對滑動之多芯纜線狀,故即使在成束之狀態下直接作為單一粗徑之纜線而整個使纜線把持具373之一對凌霄花螺絲343把持,亦可相對於所有降落纜線313予以良好地把持固定。
因此,依據第6實施形態之集合降落纜線306之末端處理 結構,在使集合降落纜線306插通於接續盒351之纜線導出入部341之際,不使用使降落纜線一條一條插通之專用之纜線插通部367,而可在成束之狀態下直接例如圖23所示,使用分支纜線用之纜線插通部365或凌霄花螺絲343而導出入於接續盒351,且可減輕收容於接續盒351時之勞力時間,而可提升作業性。此外,即使是在既存之接續盒351超過所設想之降落纜線之收容數之多條之降落纜線,亦可收容於既存之接續盒351。
此外,由於使用於防水用捆束部323之形成之防水帶321係藉由表面為低硬度且具有彈性之熱可塑性彈性體所形成,因此與帶表面接觸之單芯降落纜線313即藉由表面之彈性變形而侵入表面,而使鄰接之降落纜線313間之間隙被填埋,因此可獲得良好之防水性。
此外,由於使用於把持用捆束部327之形成之把持用帶325係於表面形成有止滑部,因此在以凌霄花螺絲343挾持之際不易產生滑動,而使把持作業變得容易。
此外,適用本實施形態之末端處理結構之接續盒351係分配分支纜線用之纜線插通部365而作為使集合降落纜線306之防水用捆束部323插通之纜線插通部,此外藉由分配分支纜線用之纜線把持具之凌霄花螺絲343而作為把持集合降落纜線306之把持用捆束部327之纜線把持具,而不需改良既存之密封用端面板371或纜線把持具373,且不需耗費勞力時間而可適用多條之集合降落纜線306。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已作末端處理之集合降落纜 線306雖設為插通於分支纜線305用之纜線插通部365,惟亦可設為插通於主纜線303用之纜線插通部363。
101‧‧‧光配線系統
102‧‧‧饋線纜線(局側光纜)
103‧‧‧降落纜線(用戶側光纜)
104‧‧‧支線纜線(第1光纜)
105‧‧‧準支線纜線(第2光纜)
109‧‧‧4芯光纖帶芯線(第1光纖、第2光纖)
115‧‧‧光纖芯線(第1光纖、第2光纖)
118‧‧‧饋線接續盒(局側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21‧‧‧盒體
122‧‧‧模組收納部
123‧‧‧連接模組
127‧‧‧模組本體
128‧‧‧MT連接器(第1連接器)
129‧‧‧MT連接器(第2連接器)
130‧‧‧光連接部
132‧‧‧配線接續盒(中間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35‧‧‧盒體
136‧‧‧模組收納部
137‧‧‧連接模組
138‧‧‧連接模組
142‧‧‧模組本體
143‧‧‧MT連接器(第1連接器)
144‧‧‧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45‧‧‧光連接部
147‧‧‧模組本體
148‧‧‧單芯連接器(第1連接器)
149‧‧‧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50‧‧‧光連接部
151‧‧‧光分離器
153‧‧‧連接用光纖(第1光纖、第2光纖)
154‧‧‧投落接續盒(用戶側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57‧‧‧盒體
158‧‧‧連接模組
159‧‧‧模組收納部
163‧‧‧模組本體
164‧‧‧單芯連接器(第1連接器)
165‧‧‧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67‧‧‧光連接部
170‧‧‧光配線系統
171‧‧‧饋線接續盒(局側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72‧‧‧連接模組
173‧‧‧模組本體
174‧‧‧MT連接器(第1連接器)
175‧‧‧MT連接器(第2連接器)
176‧‧‧光連接部
178‧‧‧配線接續盒(中間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80‧‧‧光配線系統
181‧‧‧投落接續盒(用戶側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82‧‧‧連接模組
183‧‧‧模組本體
184‧‧‧單芯連接器(第1連接器)
185‧‧‧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86‧‧‧光連接部
201、210、220、230、240‧‧‧ 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220‧‧‧本體部
203‧‧‧分路模組部
204‧‧‧引導部
205‧‧‧輸入連接器(第1連接器、第3連接器)
206‧‧‧光纖芯線(第1光纖芯線)
207‧‧‧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第3連接 器)
217‧‧‧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
208‧‧‧光纖芯線(第之光纖芯線、第3光纖芯線)
213‧‧‧分支芯線模組部
218‧‧‧降落纜線(第2光纖芯線)
303‧‧‧主纜線
305‧‧‧分支纜線
306‧‧‧集合降落纜線
311‧‧‧集合降落纜線
312‧‧‧支撐線
313‧‧‧單芯降落纜線
317‧‧‧集合降落纜線
319‧‧‧緊束線
321‧‧‧防水帶
323‧‧‧防水用捆束部
325‧‧‧把持用帶
327‧‧‧把持用捆束部
341‧‧‧纜線導出入部
343‧‧‧凌霄花螺絲
363、365、367‧‧‧纜線插通部
371‧‧‧密封用端面板
373‧‧‧纜線把持具
379、380、381‧‧‧密封板
G‧‧‧旋轉軸
T0‧‧‧主纜線(第1光纜)
T1、T2‧‧‧分支纜線(第2光纜)
圖1係為表示具備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第1實施形態之光配線系統之構成圖。
圖2係為圖1所示之饋線纜線及支線纜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3係為圖1所示之降落纜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4係為圖1所示之準支線纜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5係為圖1所示之饋線接續盒打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6係為圖5所示之連接模組之概略俯視圖。
圖7係為圖1所示之配線接續盒打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8(a)、(b)係為圖7所示之各連接模組之概略俯視圖。
圖9係為圖1所示之投落接續盒打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10係為圖9所示之連接模組之概略俯視圖。
圖11係為表示具備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第2實施形態之另一光配線系統之構成圖。
圖12係為圖11所示之饋線接續盒打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13係為圖12所示之連接模組之概略俯視圖。
圖14係為圖11所示之配線接續盒打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15係為表示具備本發明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第3實施形態之又另一光配線系統之構成圖。
圖16係為圖15所示之投落接續盒打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17係為圖16所示之連接模組之概略俯視圖。
圖18係為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 盒之剖面立體圖。
圖19係為表示圖18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模組部之立體圖。
圖20係為表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剖面立體圖。
圖21(a)、(b)係為表示本發明之第4、第5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之剖面圖。
圖22係為使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末端處理結構之集合降落纜線導出入之接續盒之一實施形態之正面圖。
圖23係為表示圖22所示之接續盒之纜線導出入部之集合降落纜線之保持結構之立體圖。
圖24係為插通於圖23所示之纜線導出入部之集合降落纜線之末端處理結構之立體圖。
圖25係為形成圖24所示之防水用捆束部及保持用捆束部之方法之說明圖。
圖26係為從圖25所示之狀態將帶開始捲成渦捲狀之狀態之剖面圖。
圖27係為圖24之B-B剖面圖。
圖28係為第6實施形態之集合降落纜線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29係為第6實施形態之集合降落纜線之另一例之立體圖。
圖30係為表示習知之接續盒之纜線導出入部之構成之立體圖。
圖31係為圖30所示之密封用端面板之正面圖。
圖32係為打開圖31所示之密封用端面板371之主纜線用及分支纜線用之纜線插通部之狀態之正面圖。
102‧‧‧饋線纜線(局側光纜)
104‧‧‧支線纜線(第1光纜)
109‧‧‧4芯光纖帶芯線(第1光纖、第2光纖)
118‧‧‧饋線接續盒(局側接續盒、光纜連接用接續盒)
119‧‧‧接續盒本體
120‧‧‧門扉
121‧‧‧盒體
122‧‧‧模組收納部
123‧‧‧連接模組
124、125‧‧‧纜線導入部
126‧‧‧安裝具
128‧‧‧MT連接器(第1連接器)
129‧‧‧MT連接器(第2連接器)

Claims (13)

  1. 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特徵為包括:盒體,其係具有模組收納部;及連接模組,其係裝入取出自如地收納於前述模組收納部,連接第1光纖與第2光纖;前述連接模組具有:模組本體;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其係安裝於前述模組本體,分別與前述第1光纖及前述第2光纖連接;及光連接部,其係設於前述模組本體內,連接前述第1連接器與前述第2連接器;前述模組收納部構成為可收納複數種類之前述連接模組,其前述模組本體之結構相同而前述光連接部之連接功能不同;其中複數之前述連接模組被收納於前述模組收納部;其中至少兩個前述連接模組依序連接;前述第1連接器及前述第2連接器設於前述模組本體之一端部。
  2. 如請求項1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光連接部構成為至少進行下列之功能之任一者:將前述第1連接器與前述第2連接器直線連接之功能、將前述第1連接器與前述第2連接器轉換芯數而連接之功能、及使前述第1連接器與前述第2連接器光分支而連接之功能。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模組收納部具有以前述第1連接器及前述第2連接 器朝向前述盒體前面側之方式將前述連接模組在相對於前述盒體成為縱置之狀態下加以收納之結構。
  4. 如請求項1或2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第1連接器設於前述模組本體之一端部,前述第2連接器設於前述模組本體之另一端部;前述模組收納部具有以前述第1連接器及前述第2連接器相對於前述盒體前面朝向左右兩側之方式將前述連接模組在相對於前述盒體成為縱置之狀態下加以收納之結構。
  5. 一種光配線系統,其特徵為:在高架中將局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加以光配線,且包括:第1光纜,其係與前述局側光纜連接;第2光纜,其係與前述用戶側光纜連接;局側接續盒,其係連接前述局側光纜與前述第1光纜;用戶側接續盒,其係連接前述用戶側光纜與前述第2光纜;及中間接續盒,其係連接前述第1光纜與前述第2光纜;前述局側接續盒、前述用戶側接續盒及前述中間接續盒係由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所構成,並且具有彼此不同種類之前述連接模組。
  6. 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特徵為:其係使用於連接第1光纜中之第1光纖芯線與第2光纜中之第2光纖芯線,且包括: 使光分支之分路模組部、使多芯/單芯轉換之分支芯線模組部;及本體部,其係收容前述模組部;且在前述模組部設有:第1連接器,其係連接前述第1光纖芯線;及第2連接器,其係連接前述第2光纖芯線;其中上述第1光纖芯線、上述第2光纖芯線、上述分路模組部、上述分支芯線模組部係以上述第1光纖芯線、上述第1連接器、上述分支芯線模組部、上述分路模組部、上述第2連接器、上述第2光纖芯線之順序連接。
  7. 如請求項6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分路模組部及前述分支芯線模組部呈現彼此相等之外形形狀。
  8. 如請求項6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模組部係以疊層之方式配置。
  9. 如請求項7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模組部係以疊層之方式配置。
  10.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前述模組部構成為可繞著設於前述第1連接器附近之旋轉軸旋轉。
  11.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進一步包括設於前述本體部內,引導前述第2光纖芯線之梳形引導部。
  12. 如請求項10之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中進一步包括設於前述本體部內,引導前述第2光纖芯線之梳形引導部。
  13. 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盒,其特徵為:其係使用於連接第1光纜中之第1光纖芯線與第2光纜中之第2光纖芯線,且包括:分路模組部,其係使光分支;分支芯線模組部,其係使多芯/單芯轉換;及本體部,其係收容前述模組部;且在前述分支芯線模組部設有連接前述第1光纖芯線之第1連接器;在前述分路模組部設有連接前述第2光纖芯線之第2連接器;在前述分路模組部及前述分支芯線模組部分別設有連接第3光纖芯線之第3連接器,該第3光纖芯線係連接前述分路模組部與前述分支芯線模組部;其中上述第1光纖芯線、上述第2光纖芯線、上述第3光纖芯線、上述分路模組部、上述分支芯線模組部係以上述第1光纖芯線、上述第1連接器、上述分支芯線模組部、上述第3連接器、上述第3光纖芯線、上述第3連接器、上述分路模組部、上述第2連接器、上述第2光纖芯線之順序連接。
TW097108561A 2007-03-12 2008-03-11 Connection box for 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and optical wiring system TWI422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2475A JP2008224998A (ja) 2007-03-12 2007-03-12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及び光配線システム
JP2007150223A JP2008304601A (ja) 2007-06-06 2007-06-06 集合ドロップ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構造及び該構造を適用したクロージャ
JP2007257953A JP2009086464A (ja) 2007-10-01 2007-10-01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7448A TW200907448A (en) 2009-02-16
TWI422888B true TWI422888B (zh) 2014-01-11

Family

ID=3975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8561A TWI422888B (zh) 2007-03-12 2008-03-11 Connection box for 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and optical wiring syste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254741B2 (zh)
EP (1) EP2128668A4 (zh)
BR (1) BRPI0808854A2 (zh)
HK (1) HK1141089A1 (zh)
MY (1) MY180503A (zh)
SG (1) SG179452A1 (zh)
TW (1) TWI422888B (zh)
WO (1) WO20081115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1572A1 (ja) * 2007-03-12 2008-09-18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及び光配線システム
JP5108730B2 (ja) * 2008-11-20 2012-12-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リッタモジュール
JP5108729B2 (ja) * 2008-11-20 2012-12-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リッタモジュール
JP5341487B2 (ja) * 2008-11-21 2013-11-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リッタモジュール
JP2010217275A (ja) * 2009-03-13 2010-09-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スプリッタ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US20130216187A1 (en) * 2011-08-17 2013-08-22 Douglas Ferris Dowling Distribut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US9274300B2 (en) 2013-04-22 2016-03-01 M2 Optics, Inc. High density enclosure for optical modules
US9057861B2 (en) * 2013-08-01 2015-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able organization
US10509187B2 (en) 2014-09-23 2019-12-17 Ppc Broadband, Inc. Universal multi-purpose compartmentalized telecommunications box
US10976512B2 (en) 2014-09-23 2021-04-13 Ppc Broadband, Inc. House box with mounting surface for mounted access
US9882362B2 (en) * 2014-09-23 2018-01-30 Ppc Broadband, Inc. Enclosure for controling access to different tele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CA2962267C (en) 2014-09-23 2023-02-14 Ppc Broadband, Inc. Universal multi-purpose compartmentalized telecommunications box
EP3201670A1 (en) 2014-09-30 2017-08-09 CommScope Connectivity Belgium BVBA System and method of fiber distribution
EP3542198A1 (en) * 2016-11-15 2019-09-25 CommScope Connectivity Belgium BVBA Optical and power network for modular equipment
US10359577B2 (en) 2017-06-28 2019-07-23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ultiports and optical connectors with rotationally discrete locking and keying features
ES2940350T3 (es) 2017-06-28 2023-05-05 Corning Res & Dev Corp Conectores de fibra óptica compactos que tienen varias huellas de conector, junto con conjuntos de cables y métodos de fabricación asociados
US11300746B2 (en) 2017-06-28 2022-04-12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port module insert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1668890B2 (en) 2017-06-28 2023-06-06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ultiports and other devices having optical connection ports with securing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A3025542C (en) * 2017-11-30 2024-03-19 Belden Canada Inc. Fiber optic cassette system with slantable connector
EP3791221B1 (en) 2018-05-11 2023-09-06 PPC Broadband Fiber Ltd. Fiber splice closure
US11294133B2 (en) 2019-07-31 2022-04-05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networks using multiports and cable assemblies with cable-to-connector orientation
US11487073B2 (en) 2019-09-30 2022-11-01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able input devices having an integrated locking feature and assemblies using the cable input devices
EP3805827A1 (en) 2019-10-07 2021-04-14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terminals and fiber optic networks having variable ratio couplers
US11650388B2 (en) 2019-11-14 2023-05-16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networks having a self-supporting optical terminal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the optical terminal
US11536921B2 (en) 2020-02-11 2022-12-27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terminals having one or more loopback assemblies
KR102211791B1 (ko) * 2020-06-10 2021-02-03 (주)유탑엔지니어링건축사사무소 건축물 지하통신구용 광케이블 접속함체의 트레이구조
US11604320B2 (en) 2020-09-30 2023-03-14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telecommunication enclosures
US11994722B2 (en) 2020-11-30 2024-05-28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adapt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n adapter housing and a locking housing
US11880076B2 (en) 2020-11-30 2024-01-23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adapt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conversion housing and a release housing
US11927810B2 (en) 2020-11-30 2024-03-12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adapt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conversion housing and a release member
US11686913B2 (en) 2020-11-30 2023-06-27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ies and connector assemblies having a crimp ring and crimp body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947167B2 (en) 2021-05-26 2024-04-02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terminals and tool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a split ratio of a fiber optic termina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0050B1 (en) * 2000-09-08 2002-03-19 Telect, Inc. High 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tray system
JP2004133137A (ja) * 2002-10-09 2004-04-30 Japan Recom Ltd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TW200424579A (en) * 2002-08-30 2004-11-16 Asahi Glass Co Ltd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cable, its terminal structure and terminal processing method
JP2005331692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ippon Tsushin Denzai Kk 架空用光クロージャ及びテープ心線の配線方法
JP2007052189A (ja) * 2005-08-17 2007-03-01 Taiyo Densen Kk 架空光ケーブルの配線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6738A1 (de) * 1981-09-16 1983-03-31 Walter Rose Gmbh & Co Kg, 5800 Hagen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zur fuehrung und lagerung von in die vorrichtung im buendel ein- bzw. aus dieser ausgefuehrten lichtwellenleiter, sowie kammelement, insbesondere zum einsatz bei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JP3947010B2 (ja) 2002-01-18 2007-07-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リーコム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US6983095B2 (en) * 2003-11-17 2006-01-03 Fiber Optic Network Solution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optical fibers and components within an enclosure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177781B2 (ja) 2004-04-02 2008-11-05 日本通信電材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接続部用クロージャ
KR100724998B1 (ko) * 2004-10-27 2007-06-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모에가와 세이시쇼 광섬유 구조체
JP4786293B2 (ja) 2005-10-27 2011-10-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リーコム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WO2008111572A1 (ja) * 2007-03-12 2008-09-18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及び光配線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0050B1 (en) * 2000-09-08 2002-03-19 Telect, Inc. High 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tray system
TW200424579A (en) * 2002-08-30 2004-11-16 Asahi Glass Co Ltd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cable, its terminal structure and terminal processing method
JP2004133137A (ja) * 2002-10-09 2004-04-30 Japan Recom Ltd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JP2005331692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ippon Tsushin Denzai Kk 架空用光クロージャ及びテープ心線の配線方法
JP2007052189A (ja) * 2005-08-17 2007-03-01 Taiyo Densen Kk 架空光ケーブルの配線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0503A (en) 2020-11-30
EP2128668A4 (en) 2012-10-17
WO2008111572A1 (ja) 2008-09-18
HK1141089A1 (en) 2010-10-29
SG179452A1 (en) 2012-04-27
US20100074578A1 (en) 2010-03-25
US8254741B2 (en) 2012-08-28
BRPI0808854A2 (pt) 2014-09-09
EP2128668A1 (en) 2009-12-02
TW200907448A (en) 2009-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2888B (zh) Connection box for 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and optical wiring system
US8005333B2 (en) Tap-off closur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US7272283B2 (en) Distribution fiber optic cables for fiber to the subscriber applications
US8770861B2 (en) Outside plant termination enclosure
US7555181B2 (en) Fiber optic cables having at least one tether optical fiber
CN102165349A (zh) 带有一体光学装置的光纤电缆入口装置
EP2684089B1 (en) Retainer tab assemblies and slack basket systems, fiber optic enclosur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3043966A1 (en) Optical trunk cable
WO2013006984A1 (en) Fiber optic drop cabl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in field installation
CN101657744B (zh) 光缆连接用接续盒及光缆配线系统
US11675151B2 (en) Fiber splice closure having a raised deck with both a splitter and flanking wrap guides
US20230261452A1 (en) Management device for hybrid cable
DE59913253D1 (de) Optisches Kabel
JP4104513B2 (ja)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KR20040102376A (ko) 리본광섬유용 광분배함
JP5289718B2 (ja) 光配線システム
JP3995979B2 (ja)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JP2008065037A (ja) 光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EP3776043A1 (en) Field repairable fiber optic cassette
US20230094689A1 (en) Fiber-optic splice storage tray
EP4160290A1 (en) Fiber-optic splice storage tray
CN217443613U (zh) 光纤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柜
CN210534373U (zh) 光纤熔接柜
NO337421B1 (no) Anordning til sammenkopling av minst en forgreningslysleder med en hovedlysleder
KR200228295Y1 (ko) 광 접속셀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