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1048B - Kitchen equipment with stoves - Google Patents

Kitchen equipment with stov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1048B
TWI401048B TW98105097A TW98105097A TWI401048B TW I401048 B TWI401048 B TW I401048B TW 98105097 A TW98105097 A TW 98105097A TW 98105097 A TW98105097 A TW 98105097A TW I401048 B TWI401048 B TW I4010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operator
counter
cabinet
kitchen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5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9996A (en
Inventor
Kosaku Inoue
Akihiro Nakamura
Masayuki Hashimoto
Katsuyuki Okumur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39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9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1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1048B/zh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Description

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
以組裝於由習知技術所構成之廚房設備之調理台的爐具而言,係有例如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7-24485所揭示之形態。該日本公開專利公報所揭示之爐具、及組裝此之調理台與載置於其上部之櫃台中,露出於櫃台上面之爐具頂板,係從櫃台前端附近起至裡側為止圍繞三口加熱體或爐具之排氣口,並擴展至櫃台之後端附近而形成。於該爐具頂板,加熱機構之加熱體係以面前使用側為一邊而以左右各一個、裡側一個之三角形配置所構成。
又,爐具本體係從爐具頂板下面起通過開設於調理台之櫃台的開口垂下形成至其下方為止。爐具之前面部係形成於與櫃台下方前側大致一致之位置。爐具本體之後端部係延伸至較爐具頂板之排氣口下更後方位置,以大容積形成為大致矩形立體。於爐具本體之左右方向中央,從爐具本體前面側起貫通至裡側為止,一體組裝形成有烤架加熱設備。
此外,該爐具中,於爐具前面部之前視高度方向中央位置,從設於該面之開口操作盤及該前面蓋係一體具備通過該開口呈隱現自如之操作盤。該操作盤係具備三個加熱體及用以控制烤架設備之操作按鈕或旋鈕、以及狀態顯示機構,並呈隔著烤架設備分別配置於正面之左右,且具有與烤架設備大致同等高度尺寸的構成。
上述習知技術之爐具,在組裝於調理台時,加熱體以三角形配置之爐具頂板係在櫃台之爐具寬度內佔據櫃台深度之大部分,爐具前端部分係位於櫃台前端附近,一體組裝於爐具本體之烤架加熱設備及操作盤則呈面對調理台前面之形態。
因此,在將上述習知技術之爐具組裝於調理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中,操作盤係與烤架設備之存在一起佔據了櫃台下方之調理台內上部空間的大部分,櫃台下之調理台內空間則無法最大有效利用作為物品收納空間(例如,調理物品收納空間)。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點而構成,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可提供爐具與操作單元之新穎配置構成,並將調理台內之空間擴大作為物品收納空間。
本發明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係具備具有形成為箱體狀之櫥櫃、及載置於該櫥櫃上面之櫃台的調理台。又,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係具備嵌附在設置於該櫃台之開口,且以組裝於該櫃台之狀態收納於該櫥櫃之上部空間的爐具。此外,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係具備與該爐具另外形成而使用於該爐具之遠端操作的操作單元。該操作單元係形成為橫寬平板狀,並以使橫方向順著該爐具之左右寬度方向的狀態,在該櫃台之面前正下方突出設置於該櫥櫃之上端部前面側。
根據本發明,用以操作該爐具之該操作單元係形成為橫寬平板狀,並配置於該櫃台之面前正下方。因此,該操作單元佔據該爐具下之區域的範圍,可抑制於該櫃台正下方之高度尺寸的較小部分。因此,可有效利用該調理台之該櫥櫃的該爐具下空間。
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中,該開口係從該櫃台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且形成於後退至裡側之位置。該爐具係具有嵌入該開口內之爐具頂板、及懸吊於該爐具頂板下方之爐具本體。該爐具頂板係從該櫃台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且配置於後退至該櫃台裡側之位置。
根據該較佳形態,在該櫃台上面可於較該爐具頂板前端更前方之部分形成作業空間,以利用作為調理場所。
又,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中,複數個加熱體係沿左右方向並列配置於該爐具。該操作單元係構成為在左右方向跨越該複數個加熱體之橫寬狀。
根據該較佳形態,由於該爐具與該操作單元之配置關係為最短動線,因此即使在該爐具使用時或以該櫃台之前端部分進行調理等時,亦易於操作該操作單元。
此時,較佳為該操作單元係設置成具備用於該爐具之操作之矩形箱狀操作器、及在該櫃台面前正下方突出至該櫥櫃之上端部前面側,上面開放且形成為橫寬以收納該操作器之盒的構成。
藉由以此方式構成,可將該操作器從該盒取出,以易於進行該操作器之清掃或修理、更換等維護。
又,此時,較佳為複數個加熱體係沿左右方向並列配置於該爐具;該操作單元係具備分別對應該複數個加熱體之複數個操作器;該盒係以沿左右方向排列收納該複數個操作器之方式所構成。
藉由以此方式構成,易於了解該爐具之該加熱體與該操作器之對應關係,而易於操作該爐具。又,可將該複數個操作器簡潔地收納於該盒。
此外,該較佳形態中,在該爐具以外之電氣機器附設於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時,該盒可將該電氣機器用之遠端操作器收藏成可裝卸自如。
藉由以此方式構成,可將該爐具以外之電氣機器用之該遠端操作器與該爐具之操作器一起收納於該盒。因此,即無須將該遠端操作器設置於該調理台之外部。
此外,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中,該操作單元係構成為可收藏於該調理台內,且於所在收藏位置與該調理台前面面前之操作使用位置之間沿前後方向滑動自如地隱現。
根據該較佳形態,例如在未使用該爐具時等,由於可將該操作單元收藏於該調理台,因此該操作單元便不會造成妨礙。又,亦可提升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之外觀創新性。
又,該較佳形態中,較佳為具備賦予驅動力勢能之賦勢機構,以使該操作單元從該收藏位置往該操作使用位置滑動移動。
根據本發明,可使該操作單元從該收藏位置容易位於該操作使用位置。
此時,較佳為該賦勢機構係配置在收納於該櫥櫃之該操作單元的前後方向尺寸內。
藉由以此方式構成,無須確保用以將該賦勢機構配置於該操作單元後方之空間。因此,該爐具或該調理台之設計自由度即變高。
此外,此時,較佳為以設有使該操作單元之左右兩側之前後滑動移動連動的連動機構;該賦勢機構係構成為將驅動力分別賦予該操作單元之左右兩端部的方式構成。
藉由以此方式構成,可防止該操作單元以俯視相對於左右方向傾斜或滑動時搖晃不穩等。
再者,此時較佳為具備該操作單元之前後滑動動作的速度緩衝機構。
藉由以此方式構成,在使該操作單元從該收藏位置往前方滑動移動時,可抑制該操作單元從該調理台內突然飛出。又,將該操作單元收藏於該調理台內時,可抑制該操作單元過度強行推壓至裡側而導致破損。
(第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以下,簡稱為廚房設備)1,如第一圖所示,係具備調理台2。於調理台2係設有爐具5、及與爐具5另外分開形成且使用於爐具5之遠端操作的操作單元6。又,抽油煙機7係固定於爐具5上方之壁面。該抽油煙機7所配備之風扇(未圖示),係以除了可藉由設於用以覆蓋該風扇之罩覆蓋(捕集用頂蓋)70的排氣罩操作部(未圖示)來操作以外,亦可使用抽油煙機7用遠端操作器71來操作之方式所構成。
此外,以下說明中,係以第一圖中之箭頭F的方向為前方,箭頭B之方向為後方,箭頭U之方向為上方,箭頭D之方向為下方,箭頭L之方向為左方,箭頭R之方向為右方。
調理台2,如第一圖所示,係具有設置於廚房之地板等的櫥櫃(調理台櫥櫃)3、及設置於櫥櫃3上面側之櫃台(頂板)4。
櫥櫃3係形成為箱體狀,其前面及上面係開放。於櫥櫃3之前面側,如第二圖所示,係安裝有三片前板30~32。三片前板30~32係從上至下鄰設配置並構成櫥櫃3之前壁部。此外,第一圖中,係顯示拆卸下側之前板32後的狀態。又,櫥櫃3內之上部空間(物品收納部)33,如後述般係使用作為從上方透過開口40組裝之爐具5的收容空間。此外,上側之前板30亦可以沿前後方向出入自如地收納於櫥櫃3之抽屜的前板部來構成。
櫃台4以俯視係形成為矩形板狀。櫃台4係設置於櫥櫃3之上面側,以封閉上部空間33。於櫃台4之中央部,形成有矩形狀之開口(爐具開口)40。開口40係用以將爐具5組裝於櫃台4,從櫃台4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並形成於後退至櫃台4裡側之位置。此處,該既定間隔係可將較櫃台4上面之開口40前側之區域部分利用於置放鍋或盤等作為調理時之作業空間之程度的距離。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櫃台4之前端與開口40之距離係較櫃台4之後端與開口40之距離長。
爐具5具備有爐具本體50、及嵌入櫃台4之開口40的爐具頂板51。爐具頂板51例如係使用玻璃等所形成之玻璃板。爐具本體50係懸吊於爐具頂板51之下方。爐具本體50係於筐體內具備有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三個)加熱輸出機構(未圖示)。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利用感應加熱之電磁調理器(IH調理器)作為爐具5。該爐具5中,在爐具頂板51對應該加熱輸出機構之部位係可進行爐具本體50之加熱的加熱體52。
該爐具5係藉由將爐具頂板51嵌入櫃台4之開口40而組裝於櫃台4。因此,係在組裝於櫃台4之狀態下,收納於櫥櫃3之上部空間33。
本實施形態中,爐具5之三個加熱體52係以沿左右方向排列之方式,以等間隔設置於爐具頂板51之下面側。以下說明中,為了區別三個加熱體52,視須要係以符號521~523來表示加熱體52。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中,爐具頂板51係從櫃台4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並配置於後退至櫃台4裡側之位置。因此,廚房設備1中,可將櫃台4之前端部分利用作為調理場所等。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雖例示電磁調理器作為爐具5之較佳之例,不過亦可為利用焦耳熱進行加熱之電氣爐具或瓦斯爐具。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未具備烤架加熱設備者作為爐具5。
操作單元6係形成為橫寬平板狀。操作單元6係使長邊方向順著爐具5之左右方向的配置,且在櫃台4面前正下方設置成突出至櫥櫃3之上端部前面側。
本實施形態之操作單元6,如第三圖所示,係具備橫寬平板狀之操作桌(操作盤單元)60、及分別安裝於操作桌60左右兩側端面之一對滾輪單元61。
此處,第九圖係第二實施形態之操作單元6的分解立體圖。然而,本實施形態之操作桌60與第二實施形態之操作桌60係相同之構成。因此,針對操作桌60係根據第九圖作說明。
操作桌60係具備爐具5之操作所使用之操作器(調理用操作器)62、用以收納操作器62之盒(操作器收納盒)63。本實施形態之操作桌60係具備三個操作器62。以下,為了區別三個操作器62,視須要係以符號621~623來表示。
又,操作單元6係具備用以支承操作器62及盒63(亦即,操作桌60)之基台單元8。操作單元6係藉由該基台單元8安裝固定於櫥櫃3。此外,第二圖中,係將基台單元8簡化後予以圖示。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將操作單元6安裝於櫥櫃3,係使用連結金屬件(未圖示)將基台單元8固定於櫥櫃3。
基台單元8係以配置於櫃台4前端部之下方,並從下方支承操作桌60的方式所構成。因此,操作桌60係收藏於櫥櫃3內之基台單元8與櫃台4前端部之間的空間34。又,於櫥櫃3之第一前板30之上端部,形成有使操作桌60從櫥櫃3之前面出入自如(亦即,構成操作桌60往櫥櫃3內之出入口)的收藏用開口35。收藏用開口35係與空間34之前方側區域連通。藉由收藏用開口35與空間34而構成操作單元收藏部36。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除了以沿前後方向滑動自如地收藏操作桌60以外,亦收容包含基台單元8之操作單元6整體。
操作單元收藏部36之上方係藉由櫃台4之前端部覆蓋。因此,收納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之操作單元6,係位於櫃台4前端部之正下方。較操作單元收藏部36之收藏用開口35下方之前方,係藉由第一前板30覆蓋。
基台單元8,如第三圖所示,在其底部係具備作為金屬製底部構成材之基台80。基台80係形成為以左右方向為長邊方向之矩形板狀。於底部構成材80之前端,立設有前面板81。前面板81係設置成沿第一前板30之背面。又,於前面板81係形成有後述操作器62之連接端子625用的插通孔811。
於基台80之左右兩端部,分別立設有金屬製之軌道支承腳82。於各軌道支承腳82之上部,係形成有軌道83。軌道83係形成為正截面且往內側開口之U字狀。如第四圖所示,於軌道83內側開口之上緣,係形成有突出至下方之防脫部831。同樣地,於軌道83內側開口之下緣,則形成有突出至上方之防脫部831。
操作單元6之操作桌60係形成為寬度(第一圖之左右方向的長度)較深度(第一圖之前後方向的長度)長的橫寬平板狀。又,操作單元6係構成為跨越所有複數個加熱體52之橫寬狀。亦即,操作單元6係位於從左端之加熱體521跨越至右端之加熱體523。此外,操作單元6亦可構成為非跨越所有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係三個)加熱體52,而跨越任一個之橫寬狀。
操作桌60在爐具5操作時,如第一圖所示,係以與櫃台4之前面大致平行突出至面前,並位於櫥櫃3之前側上端。此外,操作桌60在未操作爐具5時,係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
操作器62係左右方向之長度較前後方向之長度長,並形成為矩形箱狀。於操作器62之上面,設有用以操作爐具5之操作部624。操作部624例如係藉由用以操作爐具5之操作開關、操作按鈕、操作轉盤、及顯示爐具5之狀態的顯示部(狀態顯示部)等所構成。於操作器62之後面,如第三圖所示,設有連接端子625。該連接端子625係與爐具5之加熱體52電性配線連接。此外,操作器62亦可設置成以無線將操作訊號傳送至爐具5側。
盒63係上面開放並形成為橫寬。盒63,如第九圖所示,係具備藉由金屬製擠壓型材(本實施形態中係鋁擠壓材)所構成之盒本體64、及合成樹脂製之端蓋65。該盒63係構成為可收納三個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
盒本體64係具有以左右方向為長邊方向之長條的底面板641。本實施形態中,如第一圖所示,從盒本體64之左起係依操作器621、遠端操作器71、操作器622、操作器623之順序排列。因此,複數個操作器62係以位於所對應之加熱體52之前方的方式,沿左右方向排列。又,盒63之操作器621與操作器622之間的空間,係使用作為遠端操作器71之收納部。遠端操作器71係以可從盒63裝卸自如地收納於收納部。此處,在將遠端操作器71收納於盒63時,係使遠端操作器71之正面朝向上方,且使正面之長邊方向順著左右方向。
於底面板641之左右兩端部,端蓋65係分別使用固定螺栓651來安裝。
底面板641之前後方向的長度係設定成稍長於操作器62之前後方向的長度。此處,於底面板641之前端,一體突設有往上方突出之前面板642。又,於底面板641之後端,一體突設有往上方突出之後面板643。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係配置於前面板642與後面板643之間。此外,於後面板643形成有用以使操作器62之連接端子625面對後面側的連接孔644。
又,於後面板643之上端,一體突設有往後方突出之突出板645。此處,藉由盒本體64之底面板641、前面板642、及後面板643所構成之部位,其側截面(正交於左右方向之面內的截面)係呈往上方開口之U字狀。
盒63中,以底面板641、前面板642、後面板643、及一對端蓋65所圍繞且上面開口之空間,係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之收納空間(操作器收納部)。操作器62係以使上面面對外部之狀態收納於該收納空間。
因此,例如在操作抽油煙機7時,係將遠端操作器71保持收納於盒63之狀態下,僅按壓該遠端操作部711之操作按鈕即可。亦即,可以將遠端操作器71保持收納於盒63之狀態下,將操作訊號正確地傳送至配設於較調理台2高之位置之抽油煙機7的接收部701。藉此,在操作抽油煙機7時,即可省去將遠端操作器71從盒63取出之麻煩。尤其,能以手邊(較抽油煙機7低之位置)來進行位於天花板附近等較高位置之抽油煙機7的遠端操作。因此,對個子較矮之人士或乘坐輪椅之人士而言,操作性會大幅改善。以此方式,由於可藉由操作單元6來個別控制爐具5或抽油煙機7,因此可避免調理作業之勞力或煩雜性。藉此,即可實現操作方便性格外優異之集中控制系統。
又,亦無須另外利用保持具等以將遠端操作器71安裝於調理台2之外面。藉此,調理台2之外觀簡潔並可防止因將保持具安裝於調理台2之外面而導致影響美觀。又,遠端操作器71亦不會造成妨礙。進而,亦可解決遠端操作器71之遺失等問題。
又,盒63之上面開口部631係可將操作器62或遠端操作器71取出至上方之大小。因此,可將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從盒63取出,並依使用者之喜好來變更其配置。又,亦容易清掃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再者,將爐具5改變成其他機種時(例如,爐具5之規格或數量改變時),亦可輕易對應配合該機種之操作器62的更換。以此方式,由於操作單元6不受爐具5之機種的限制,因此通用性優異。此外,取出頻度較少之操作器62,亦可相對於盒63之底面板641從下方以螺栓固定。
滾輪單元61,如第四圖所示,係具備金屬製之支架611。支架611係具有滾輪安裝部612、及端蓋固定部613。端蓋固定部613,如第五圖所示,係從滾輪安裝部612前端延伸至前方。滾輪安裝部612係形成為正截面為L字狀(正交於前後方向之面內的截面為L字狀)。於滾輪安裝部612之縱片614的外側面,如第六圖所示,係在前後兩個部位安裝有滾輪615。此處,滾輪615係以可繞左右軸旋轉自如地安裝於支架611。此外,繞左右軸係指旋轉中心軸方向為與左右方向平行。端蓋固定部613係與滾輪安裝部612同樣地,形成為正截面為L字狀。端蓋固定部613之縱板部616的外側面,係設置成與端蓋65之外側面平行。
支架611係藉由將縱板部616以安裝螺栓652固定於端蓋65而安裝於操作桌60。將支架611安裝於操作桌60之狀態下,如第四圖所示,滾輪安裝部612即位於操作桌60之後方。
滾輪單元61之兩個滾輪615係收納於軌道83之內側。藉此,滾輪單元61即安裝成可相對於軌道83沿前後方向移動自如。此處,係藉由防脫部831來防止滾輪615從軌道83脫落。
藉由將操作桌60之左右各滾輪單元61分別安裝於基台單元8之左右各軌道83,操作桌60即可沿前後方向移動自如地安裝在基台單元8。本實施形態中,係藉由滾輪單元61與軌道83構成使操作桌60沿前後方向移動的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係分別設於操作單元6之左右兩側。該移動機構係以使操作桌60在位於櫥櫃3前面上端部之操作使用位置(第一圖所示之位置)與位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內之收藏位置(第七圖A、B所示之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所構成。
此外,操作單元6係在收藏可前後滑動自如之操作桌60的位置,具備可卡止成卡脫自如之卡止機構。該卡止機構係構成為可藉由使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之操作桌60微幅移動至後方即可解除操作桌60之卡止。具體而言,如第三圖所示,卡止機構係以閂鎖9、及可卡脫自如地卡止於閂鎖9之撞針66所構成。閂鎖9係設於基台單元8之基台(安裝台)80之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撞針66係以與閂鎖9在前後方向相對向之方式,設置於操作桌60之突出板645。撞針66係形成為以前後方向為長邊方向之棒狀。如第八圖A、B所示,撞針66之前端部661係形成為較其他部位大。
閂鎖9,如第八圖A、B所示,係具備固定於基台單元8之固定構件91、及收納於固定構件91之可動構件92。
固定構件91係具備開口於前方之可動構件收納部911。可動構件收納部911係以將可動構件92收納成可沿前後方向滑動移動自如之方式所構成。於可動構件收納部911底面之前端部,形成有導引面912。導引面912係愈後方則愈位於上方之傾斜面。於可動構件收納部911底面之導引面912的後方,形成有水平之按壓面913。
可動構件92係具備可彈性變形之卡止爪部921、及心形槽922。卡止爪部921係形成為朝向斜下前方突出之形狀。心形槽922則形成為側視大致為心形。又,可動構件92係具備心形被卡合部923。心形被卡合部923係在可動構件92以心形槽922所圍繞之部分。
於該可動構件收納部911之後壁部與可動構件92之間介裝有推壓彈簧93。可動構件92係藉由推壓彈簧93賦勢至前方。
於可動構件收納部911之後壁部,銷94係軸支成繞左右軸。銷94係具備卡合部941。卡合部941係將與銷94之被軸支部(後端部)相反側之端部(前端部)彎折至側方所構成。卡合部941係可滑動自如地插入心形槽922。
其次,針對卡止機構之動作作說明。此外,第八圖(b)係顯示撞針66卡止於閂鎖9之卡止狀態。第八圖(a)則顯示撞針66未卡止於閂鎖9之卡止解除狀態。
在卡止狀態下,可動構件92係位於可動構件收納部911之後部。此時,銷94之卡合部941係位於心形被卡合部923前面之凹處924內,卡合部941則卡止於心形被卡合部923。因此,可動構件92即無法移動至前方。又,卡止爪部921係藉由按壓面913彈性變形,而使前端部移動至上方。藉此,卡止爪部921即在撞針66之前端部661的前緣卡止。因此,撞針66,進一步而言操作桌60即無法移動至前方而保持於基台單元8。
欲解除卡止狀態時,首先使用者係以手將操作桌60微幅推壓至後方。操作桌60推壓至後方後,可動構件92即藉由撞針66之前端部661按壓至後方。其結果,可動構件92即對抗推壓彈簧93之賦勢力而微幅移動至後方。隨此,銷94之卡合部941即如箭頭A1般脫離心形被卡合部923。藉此,可動構件92即可移動至後方。
其次,停止操作桌60之推壓並放開手。之後,若將操作桌60移動至前方,隨此可動構件92即承受推壓彈簧93之賦勢力而移動至前方。其結果,如第八圖A所示,可動構件92便位於可動構件收納部911之前部。此時,銷94之卡合部941,如第八圖B之箭頭A2所示,即經心形槽922內移動至後方。最後,卡合部941係位於心形槽922後端部之退避凹處925。
如第八圖A所示,若可動構件92移動至可動構件收納部911之前部,則卡止爪部921即呈無施加來自按壓面913之按壓力的狀態。因此,卡止爪部921即彈性歸位,前端部便移動至導引面912側即下側。藉此,解除卡止爪部921與撞針66之前端部661的卡合。以此方式,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中,操作桌60係所謂推開(push open)式。
欲從卡止解除狀態改變成卡止狀態時,只要將操作桌60推入至後方即可。當操作桌60推入至後方後,可動構件92即藉由撞針66之前端部661按壓至後方。因此,可動構件92即對抗推壓彈簧93之賦勢力而逐漸移動至後部,不久後便呈卡止狀態。又,隨此銷94之卡合部941即從退避凹處925,如箭頭A3、A4所示般移動於心形槽922內,最後卡止於心形被卡合部923。
此外,基台單元8係具備突出用彈簧84(參照第五圖)、及阻尼器85(參照第四圖)。突出用彈簧84係構成將操作桌60推出至操作使用位置之賦勢機構。阻尼器85則構成操作桌60之前後滑動動作的速度緩衝機構。
突出用彈簧84具有定荷重彈簧841。定荷重彈簧841係分別安裝於左右軌道支承腳82之前端部。定荷重彈簧841之基端部係連接於圓筒842,前端部則拉出至較圓筒842更後方。定荷重彈簧841之前端部係連接於滾輪安裝部612之後部下面。突出用彈簧84係發揮從拉出狀態返回捲繞狀態之作用,藉此操作桌60即被推出至前方。賦勢機構係構成為將驅動力分別賦予操作桌60之盒63的左右兩端部。
因此,若解除卡止機構亦即閂鎖9之操作桌60的卡止,承受到定荷重彈簧841之賦勢力,操作桌60即自動滑動至前方。接著,如第一圖所示,操作桌60即從櫥櫃3之前面突出至前方。以此方式,藉由設置賦勢機構便可使操作桌60位於容易操作使用之位置。
另一方面,欲將操作桌60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時,只要對抗定荷重彈簧841之賦勢力將操作桌60推壓至後方即可。若將操作桌60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藉由卡止機構操作桌60即可保持於收藏位置。此外,在將操作桌60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時,係使操作桌60之前面亦即與櫥櫃3之前面呈大致同一面。
又,基台單元8,如第三圖所示,係具備兩個臂保持具86。臂保持具86係在基台80上安裝於較兩軌道支承腳82更內側之左右兩個部位。各臂保持具86係以將構成旋轉體之臂87支承成可繞左右軸旋轉自如之方式所構成。臂87係具備構成從臂87之一端部朝向左右兩側一體突出之旋動軸的臂軸871。臂保持具86係以軸支臂軸871之方式所構成。藉此,各臂87即可對臂保持具86旋動自如。又,突出至兩臂87內側(基台單元8之中央側)之各臂軸871彼此係透過連結軸88連結。
又,於臂87之另一端部(與臂軸871為相反側之端部),係一體形成有朝向外側(基台單元8之外側)突出之滑動突起872。
另一方面,於操作桌60之後部兩側端部,分別設有臂滑動導件67。更詳言之,臂滑動導件67,如第六圖所示,係安裝於以各滾輪安裝部612之橫片617所構成之底部上。該臂滑動導件67係構成旋動機構,其係根據操作桌60所對應之側端部的前後動作,使臂87繞左右軸旋動。於各臂滑動導件67係形成有朝內側及上方開口且上下較長之滑動槽671。於各滑動槽671,所對應之滑動突起872可沿上下方向滑動自如地插入。
因此,操作桌60往後方移動時,安裝於各支架611之臂滑動導件67亦移動至後方。亦即,當操作桌60往後方移動後時,各臂87之滑動突起872係一邊沿上下方向滑動於滑動槽671內,一邊藉由臂滑動導件67推壓至後側。因此,臂87即往後方旋動。
反之,操作桌60往前方移動時,各臂87之滑動突起872係一邊沿上下方向滑動於滑動槽671內,一邊藉由臂滑動導件67推壓至前側。因此,臂87即往前方旋動。亦即,操作桌60與各臂87係以滑動突起872與臂滑動導件67連結。藉此,兩臂87係與操作桌60之前後滑動移動同步而沿前後旋動。
又,如以上所述,左右之臂87係以連結軸88連結成一體。藉此,由於左右兩臂87之旋動量係相同,且各臂87使滾輪機構61移動之量亦左右相同,因此可防止操作桌60兩側端部之前後位置相對偏移而導致操作桌60相對於左右方向傾斜。其結果,即可使操作桌60與櫃台4之左右方向平行且平順地沿前後方向滑動。尤其,在將操作桌60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之狀態下,可將操作桌60之長邊方向相對於調理台2之前面確實地配置成平行。因此,可提升廚房設備1之外觀。
又,各臂滑動導件67對滾輪安裝部612之安裝位置,可如以下般在前後方向進行調節。
臂滑動導件67,如第六圖所示,係具有板狀之底部672。底部672係載置於滾輪安裝部612之橫片617上。於底部672之前後兩個部位,形成有前後較長之長孔673。另一方面,於橫片617之前後兩個部位,形成有貫通於上下之螺孔618。欲將臂滑動導件67安裝於滾輪安裝部612時,係將從上方通過各長孔673之螺具674螺合於螺孔618。藉此,以各螺具674之頭部與橫片617挾持底部672。此時,藉由沿前後方向調節各長孔673內之螺具674的插通位置,即可將各臂滑動導件67之安裝位置沿前後調節。因此,即可調節卡合於兩臂87之操作桌60左右端之前後方向的偏移,而可將操作桌60配置成與左右方向平行。
又,本實施形態之臂滑動導件67的滑動槽671係開口於上方。因此,安裝操作桌60時,可將臂87之滑動突起872從上方輕易地插入滑動槽671。
又,於基台單元8之基台80上之左右兩部位的後部,設有作為緩衝機構(阻尼器85)的旋轉阻尼器851。突出至各臂87外側之臂軸871的端部係連接於旋轉阻尼器851。
當操作桌60前後滑動時,各臂87係如以上所述般沿前後旋動。此處,旋轉阻尼器851係臂87旋動時之阻抗。因此,可防止因定荷重彈簧841之賦勢力導致操作桌60猛然突出至前方。因此,可防止因猛然突出之操作桌60碰撞到使用者、或碰撞到其他構件而產生大的聲音、或產生破損等。
此處,突出用彈簧84及阻尼器85係位於收藏於操作單元收藏部36之操作桌60之突出板部645或支架611的下方,並配置於呈收藏狀態之操作單元6的前後方向尺寸內。又,各臂87亦在收納於櫥櫃3之操作單元6的前後方向尺寸內旋動。
以此方式,本實施形態中,賦勢機構(突出用彈簧84)及緩衝機構(阻尼器85)係位在收納於櫥櫃3之操作單元6的前後方向尺寸內。因此,無須確保用以將賦勢機構及緩衝機構配置於操作單元6後方之空間。其結果,即可縮短操作單元6之前後寬度尺寸,而在其後方空間產生餘裕。因此,爐具5或調理台2之設計自由度即變高。因此,即使在無法充分確保調理台2之爐具5前方部之前後長度的情況下,亦可藉由突出用彈簧84使操作桌60輕易突出至前方,且亦可藉由阻尼器85來緩和操作桌60之前後滑動動作。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兩臂87之臂軸871彼此加以連結,而使兩臂87之旋動同步。亦即,藉由臂保持具86、臂87、連結軸88、及臂滑動導件67,構成使一對移動機構連動之連動機構。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一對移動機構、及連動機構而構成使操作桌60沿前後方向平行移動之移動機構。因此,可防止操作桌60以俯視相對於左右方向傾斜或滑動時搖晃不穩等。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於臂87設置滑動突起872,且於操作桌60設有滑動槽671。然而,如後述第二實施形態般,亦可於操作桌60設置滑動突起872,且於臂87形成滑動槽671。
如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係具備調理台2,其係具有形成為箱體狀之櫥櫃3、及載置於櫥櫃3上面之櫃台4。又,廚房設備1係具備爐具5,其係在嵌附在設於櫃台4之開口40並組裝於櫃台4的狀態下,收納於櫥櫃3之上部空間33。此外,廚房設備1係具備操作單元6,其係與爐具5另外分開形成並使用於爐具5之遠端操作。操作單元6係形成為橫寬平板狀,並在使橫方向順著爐具5之左右寬度方向的狀態下,在櫃台4之面前正下方突出設置於櫥櫃3之上端部前面側。
又,爐具5係具有嵌入開口40內之爐具頂板51、及懸吊於該爐具頂板51下方之爐具本體50。爐具頂板51係從櫃台4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並配置於後退至櫃台4裡側之位置。
此外,複數個加熱體52係沿左右方向並列配置於爐具5。操作單元6係構成為跨越所有複數個加熱體52之橫寬狀。
再者,操作單元6係具備爐具5之操作所使用之矩形箱狀操作器62、上面開放且用以收納形成為橫寬之操作器62的盒63、及支承安裝於櫥櫃3之盒63的基台單元8。
次外,櫥櫃3係具有收藏用開口35,其可使操作器62及盒63從櫥櫃3之前面取出自如。基台單元8係具備移動機構,其可使操作器62及盒63在櫥櫃3內之收藏位置與櫥櫃前面面前之操作使用位置之間滑動自如地隱現。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用以操作爐具5之操作單元6係形成為橫寬平板狀,並配置於櫃台4之面前正下方。因此,操作單元6佔有爐具5下之區域的範圍,係可抑制於櫃台4正下方之高度尺寸的較小部分。因此,可有效利用調理台2之櫥櫃3的爐具5下空間。
又,操作單元6係對應調理器5之加熱體52的橫向寬度,且各加熱體52之控制操作可易於了解進行。再者,操作單元6之操作面亦在櫃台4正下方位置,係較習知技術位於上方,該部分亦改善了辨識性及操作性。
再者,藉由使爐具5後退至裡側配置並以櫥櫃3支承操作單元6,即使在櫃台4正下方亦可採用將操作單元6之操作桌60收藏成隱現自如的構成。藉由該隱現自如之構成,在不使用時即可收藏操作桌60而不會造成妨礙,收藏時之調理台2前視外觀設計性亦良好。
此外,操作器62係可與操作單元6或爐具5分離。因此,與各複數個加熱體52之規格或位置無關而可選擇組裝自如於盒63。因此,爐具5之安裝作業時或操作器62之更換即變得容易。
又,櫥櫃3係具有收藏用開口35,其可使操作桌60從調理台2之前面出入自如。操作單元6係具備移動機構,其可使操作桌60在調理台2內之收藏位置與調理台2前面面前之操作使用位置之間滑動自如地隱現。因此,例如在未使用爐具5時,由於係將操作單元6之操作桌60收藏於調理台2內,因此操作單元6不會造成妨礙。又,由於係將操作單元收藏部36設置於櫥櫃3之上端部,因此若相較於習知例則在櫥櫃3內操作單元6便不會造成妨礙。因此,可有效利用櫥櫃3內之空間。
又,於操作單元6係設有分別對應複數個加熱體52之複數個操作器62。該等複數個操作器62係以位於所對應之加熱體52之前方的方式,沿左右方向排列並收納於盒63。因此,爐具5之加熱體52與操作器62之關係即易於了解。因此,易於操作爐具5。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操作桌60以可出入自如地收藏於調理台2內。然而,並無須使操作桌60一定可收藏於櫥櫃3。亦即,本發明中,操作桌60亦可以位於調理台2之前面側的狀態固定。
又,操作器62或遠端操作器71之操作對象的機器,並不限於上述之例,例如即使是電動升降棚、瓦斯爐具、微波爐、洗碗機、電鍋等爐具5以外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1用的電氣調理器亦可。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遠端操作器71係無線方式,而操作器62則為有線方式。然而,此等係可適當設定變更自如。
(第二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的基本構成係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相同。因此,以下說明中,針對相同構成係賦予相同號碼並省略其說明,並僅針對具有特徵之構成作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操作單元6的左右滾輪機構61,如第九圖至第十一圖所示,除了滾輪(以下,本實施形態中係稱為「縱滾輪」)615以外,亦具備橫滾輪619。
本實施形態之滾輪安裝部612,如第十二圖至第十四圖所示,係形成為正截面向上之反ㄈ字狀。於滾輪安裝部612下面之前後兩個部位,以繞上下軸旋轉自如地安裝有一對橫滾輪619。此外,繞上下軸係指旋轉中心軸方向為與上下方向平行。
前側之縱滾輪615與前側之一對橫滾輪619係在前後方向配置於相同位置。又,後側之縱滾輪615與後側之一對橫滾輪619在前後方向係配置於相同位置。
如第十三圖A、B所示,於滾輪安裝部612係安裝有用以軸支各縱滾輪615之軸支部680。此點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另一方面,用以軸支各橫滾輪619之軸支部681,係通過貫通滾輪安裝部612底部之左右較長的長孔(未圖示),從滾輪安裝部612之底部突出至上方。於滾輪安裝部612之底部上,係載置有滑動件682。各橫滾輪619之軸支部681係安裝於滑動件682。
滑動件682,如第十三圖B及第十四圖A所示,係於左右配置兩個。於左側滑動件682之前後,安裝有配置於左側之前後之橫滾輪619的軸支部681。於右側滑動件682之前後,則安裝有配置於右側之前後之橫滾輪619的軸支部681。兩滑動件682之上部前後2個部位,如第十三圖B所示,係彼此分別以連結彈簧683連結。藉由兩連結彈簧683對兩滑動件682及連結於此之左右一對橫滾輪619施加賦勢力,以使其彼此接近。
又,除了軌道(縱滾輪用軌道)83以外,各軌道支承腳82亦具備用以使橫滾輪619沿前後方向行走之軌道(橫滾輪用軌道)89。
軌道89係以使所對應之滾輪單元61的前後兩對橫滾輪619沿前後方向行走的方式所構成。軌道89係形成為縱長之板狀。軌道89係以厚度方向與左右方向一致之方式安裝於基台80之上面。於軌道89之左側面係接觸配置有左側之橫滾輪619。又,於軌道89之右側面係接觸配置有右側之橫滾輪619。在左側之橫滾輪619與右側之橫滾輪619之間,係藉由連結彈簧683之賦勢力使力作用於彼此接近之方向。因此,軌道89係以左右一對橫滾輪619挾持。在該狀態下各橫滾輪619係繞上下軸旋動,藉此滾輪單元61即沿軌道89移動於前後方向。
本實施形態中,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反地,係於操作桌60設置滑動突起872,且於臂87設有滑動槽671。
如第十一圖所示,滑動突起872係設於與設置各支架611之滾輪安裝部612之縱滾輪615之側相反側的側面部。滑動突起872係朝向兩滾輪安裝部612之內側突出。另一方面,滑動槽671,如第十五圖所示,係形成於與臂軸871側相反側之臂87的端部。滑動槽671係延伸於臂87之長度方向。各滑動突起872係可沿臂87之長度方向滑動自如地插入滑動槽671內。
因此,當操作單元6往後方移動時,各支架611之滑動突起872係一邊沿臂87之長度方向滑動於滑動槽671內,一邊將臂87推往後側。藉此,臂87即往後方旋動。
反之,當操作桌60往前方移動時,各支架611之滑動突起872係一邊沿臂87之長度方向滑動於滑動槽671內,一邊將臂87推往前側。藉此,臂87即往前方旋動。此外,在操作桌60前後滑動時,滑動突起872係相對於臂滑動槽671內沿上下移動。
又,本實施形態之突出用彈簧84,如第十五圖所示,係具備扭力彈簧843以取代定荷重彈簧841。扭力彈簧843係相對於各臂87分別各設置一個。各扭力彈簧842之一端係連接於基台單元8之底部(基台80)側,另一端則連接於臂87之臂軸871。藉此,各扭力彈簧843係對臂87賦予勢能,以使臂87往前方旋動。承受該賦勢力操作桌60即滑動至前方,操作桌60便從調理台2前面突出至前方。
以上所述之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中,除了縱滾輪615以外,滾輪單元61亦具備橫滾輪619。因此,若相較於僅具備縱滾輪615之第一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則可使操作桌60穩定往前後移動。
(第三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中,主要係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之構成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的其他構成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因此,針對相同構成係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遠端操作器71,如第十六圖所示,係具備連接部712。連接部712係設置於在收納至盒63時與操作器62相鄰之遠端操作器71側面的上端部(上端角落部)。連接部712係形成為朝向相鄰之操作器62側突出的翼肋狀。此外,連接部712係形成為可覆蓋隱藏遠端操作器71與操作器62之間隙1000的大小。
另一方面,操作器62係具備凹段部626。凹段部626係凹設於在操作器62上面當收納至盒63時構成遠端操作器71側之端部。該凹段部626係於底面將連接部712載置成懸伸(overhang)狀之形式所形成。藉由連接部712與凹段部626之懸伸構造,來覆蓋隱藏相鄰之操作器62與遠端操作器71之間隙1000。藉此,可謀求防止水滲入調理台2內。又,亦可使包含操作器62上面之平面與包含連接部712上面(遠端操作器71之上面)之平面呈相同高度。
又,本實施形態中,係於遠端操作器71之左右兩側配置操作器62。因此,於遠端操作器71之左右兩側面之各上端部係分別突設有連接部712。此外,於操作器621上面之右端部及操作器622上面之左端部,係分別凹設有凹段部626。藉此,當取出遠端操作器71時,使連接部712不會造成妨礙。
再者,如第十六圖所示,於連接部712之前端突設有公實部713。又,於凹段部626係將母實部627凹設於凹段部626。母實部627具有與公實部713凹凸嵌合之形狀。亦即,連接部712與凹段部626係呈使公實部713與母實部627凹凸嵌合之實際構造。藉此,可進一步提升連接部712與凹段部626之目的部的水密性。
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以取出自如地收納於盒63。此處,為了使取出可順利進行,如第十六圖所示,係必須在相鄰之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之間,確保某種程度之間隙1000。然而,若設置間隙1000,則水(飛散水或結露水)即容易從間隙1000滲入調理台2內。又,操作器62或遠端操作器71之間隙1000側的部分容易污染。此外,由於可從上方看到間隙1000,因此會損及美觀。
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如以上所述,係從相鄰之一者之操作器(遠端操作器71)的上端角落部,朝向另一者之操作器(操作器62)側突設有連接部712。又,於另一者之操作器之上端角落部凹設有將連接部712載置成懸伸狀之凹段部626。可藉由該等連接部712與凹段部626之懸伸來覆蓋隱藏間隙1000。因此,可提高設計性。又,可防止水從間隙1000滲入。因此,可防止間隙1000部分之污染於未然,而可省卻清掃之麻煩。再者,彼此相鄰之遠端操作器71之上面與操作器62之上面係透過連接部712呈大致連續同一面狀之外觀。因此,外觀上之美觀大幅改善。
此外,遠端操作器71係須要更換電池。另一方面,由於操作器62係藉由爐具5供電,因此無須更換電池。因此,遠端操作器71若相較於操作器62,則從盒63取出頻度較高。因此,係將連接部712設於遠端操作器71。此時,在取出遠端操作器71時,連接部712便不會造成妨礙。因此,遠端操作器之電池更換或清掃等維護便可順利進行。
(第四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中,操作器62之構成係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設備1的其他構成則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因此,針對相同構成係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操作單元6之盒63,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係以可收納三個操作器62、及遠端操作器71之方式所構成。然而,本實施形態之操作單元6,如第十七圖A、B所示,係具備用以收納遠端操作器71之保持具(遙控保持具、保持盒)69。
保持具69係形成為左右方向之長度較前後方向之長度長的長方體狀。又,保持具69之前後方向的長度係等於操作器62之前後方向的長度。於保持具69之上面,係形成有遠端操作器71用之收納部691。於收納部691,遠端操作器71係以使其正面面對上方之狀態來收納。
於收納部691之左右兩內側面,係形成有卡止爪692。於遠端操作器71之左右兩外側面,係形成有當將遠端操作器71收納於收納部691時,卡止爪692所進入之卡止凹處(未圖示)。因此,遠端操作器71係藉由卡止爪692保持於收納部691內。又,於收納部691之底面,係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貫通保持具69底部之貫通孔部693,於盒63之底面板641亦設有底面開口646。貫通孔部693係形成為可插入人之手指1100或治具(例如,螺絲起子等工具、原子筆、鉛筆等日用品)的大小。因此,可通過貫通孔部693來按壓收納部691內之遠端操作器71的下面。以此方式,藉由按壓遠端操作器71之下面以將遠端操作器71推壓至上方,即可將遠端操作器71從收納部691取出。如此,保持具69即構成為可裝卸自如地收納遠端操作器71。若以手指1100將遠端操作器71之下面推壓至上方,則遠端操作器71即彈出(跳出)至上方。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輕易進行將遠端操作器71從盒63之拆卸。因此,可提升電池更換或清掃等維護作業性。因此,便無如以往般將手指勾住遠端操作器71上面之外周緣取出的麻煩。又,亦無須於遠端操作器71之上端緣設置凹處等段差,以使手指勾住遠端操作器71之外周部。藉此,可將遠端操作器71之上面、保持具69之上端面、及盒63之上端面形成為無段差之同一面狀。因此,可改善操作單元6外觀之美觀。又,亦可在遠端操作器71、保持具69、及盒63彼此之間不產生間隙。因此,可有效防止水之滲入。此外,盒63之底面開口部642亦可兼作去水用之排水孔。因此,即使不於盒63之底面另設該排水孔,亦可改善盒63內之排水性。
第十八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第十八圖所示之遠端操作器71係異於第三實施形態而不具備連接部712。代之,係於保持具69之上端部形成外周凸緣694。外周凸緣694係以載設於操作器62之凹段部626之底面的方式所構成。亦即,第十八圖所示之例中,藉由將外周凸緣694載設於凹段部626之底面,即可覆蓋隱藏保持具69之外側面與操作器62之外側面的間隙1000。因此,可提高設計性。又,可防止水從間隙1000滲入。因此,可防止間隙1000部分之污染於未然,而可省卻清掃之麻煩。再者,外觀上之美觀亦改善。
又,外周凸緣694亦可形成為圍繞保持具69之上端部一周。此時,於盒63內周面之上端部係形成用以承載外周凸緣694之內周凹部(未圖示)。如此,即可覆蓋隱藏盒63與保持具69之間隙。藉此,可進一步提升外觀上之美觀。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廚房設備
2...調理台
3...櫥櫃(調理台櫥櫃)
4...櫃台(頂板)
5...爐具
6...操作單元
7...抽油煙機
8...基台單元
9...閂鎖
30...前板
31...前板
32...前板
33...上部空間
34...空間
35...收藏用開口
36...操作單元收藏部
40...開口
50...爐具本體
51...爐具頂板
52...加熱體
60...操作桌
61...滾輪單元
62...操作器
63...盒
64...盒本體
65...端蓋
66...撞針
67...臂滑動導件
69...保持具
70...罩覆蓋
71...遠端操作器
80...基台
81...前面板
82...軌道支承腳
83...軌道
84...突出用彈簧
85...阻尼器
86...臂保持具
87...臂
88...連結軸
89...軌道
91...固定構件
92...可動構件
93...推壓彈簧
94...銷
521...加熱體
522...加熱體
523...加熱體
611...支架
612...滾輪安裝部
613...端蓋固定部
614...縱片
615...滾輪/縱滾輪
616...縱板部
617...橫片
618...螺孔
619...橫滾輪
621...操作器
622...操作器
623...操作器
624...操作部
625...連接端子
626...凹段部
627...母實部
631...開口部
641...底面板
642...前面板
643...後面板
644...連接孔
645...突出板部
646...底面開口
651...固定螺栓
652...安裝螺栓
661...前端部
671...滑動槽
672...底部
673...長孔
674...螺具
680...軸支部
681...軸支部
682...滑動件
683...連結彈簧
691...收納部
692...卡止爪
693...貫通孔部
694...外周凸緣
701...接收部
711...遠端操作部
712...連接部
713...公實部
811...插通孔
831...防脫部
841...定荷重彈簧
842...圓筒
843...扭力彈簧
851...旋轉阻尼器
871...臂軸
872...滑動突起
911...可動構件收納部
912...導引面
913...按壓面
921...卡止爪部
922...心形槽
923...心形被卡合部
924...凹處
925...退避凹處
941...卡合部
1000...間隙
1100...手指
第一圖係第一實施形態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的立體圖。
第二圖係同上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的局部截面圖。
第三圖係同上之操作單元的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以P1所示之部分的放大圖。
第五圖係同上之滾輪單元及軌道支承腳的立體圖。
第六圖係顯示同上之將臂滑動導件安裝於滾輪安裝部前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七圖係顯示同上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A係顯示收藏操作桌後之狀態的立體圖、B則顯示在該圖A拆卸櫃台後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八圖係顯示同上之閂鎖,A係顯示卡止解除狀態的概略截面圖、B則顯示卡止狀態的概略截面圖。
第九圖係第二實施形態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之操作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第十圖係同上之操作單元的立體圖。
第十一圖係第十二圖以P2所示之部分的放大圖。
第十二圖係同上之基台單元的立體圖。
第十三圖係顯示同上之滾輪單元及軌道支承腳,A係立體圖、B則為前視圖。
第十四圖係顯示同上之滾輪單元,A係從上側觀看之立體圖、B則為從下側觀看之立體圖。
第十五圖係顯示同上之扭力彈簧、臂、臂保持具、及阻尼器的立體圖。
第十六圖係第三實施形態之操作單元的局部說明圖。
第十七圖A係省略第四實施形態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之一部分的立體圖、B則為該圖A以P3所示之部分的放大圖。
第十八圖係同上之操作單元的局部截面圖。
1...廚房設備
2...調理台
3...櫥櫃(調理台櫥櫃)
4...櫃台(頂板)
5...爐具
6...操作單元
7...抽油煙機
30...前板
31...前板
40...開口
51...爐具頂板
52...加熱體
60...操作桌
62...操作器
63...盒
64...盒本體
65...端蓋
70...罩覆蓋
71...遠端操作器
521...加熱體
522...加熱體
523...加熱體
621...操作器
622...操作器
623...操作器
624...操作部
701...接收部

Claims (11)

  1. 一種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包含:調理台,係具有形成為箱體狀之櫥櫃、及載置於該櫥櫃上面之櫃台;爐具,係嵌附在設置於該櫃台之開口,且以組裝於該櫃台之狀態收納於該櫥櫃之上部空間;以及操作單元,係與該爐具分開而另外形成,其使用於該爐具之遠端操作,該操作單元係形成為橫寬平板狀,並以使橫方向順著該爐具之左右寬度方向的狀態,在該櫃台之面前正下方突出設置於該櫥櫃之上端部前面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該開口係從該櫃台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且形成於後退至裡側之位置;該爐具係具有嵌入該開口內之爐具頂板、及懸吊於該爐具頂板下方之爐具本體;該爐具頂板係從該櫃台之前端起具有既定間隔且配置於後退至該櫃台裡側之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複數個加熱體係沿左右方向並列配置於該爐具;該操作單元係構成為在左右方向跨越該複數個加熱體之橫寬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該操作單元係具備用於該爐具之操作之矩形箱狀操作器、及在該櫃台面前正下方突出至該櫥櫃之上端部前面側,上面開放且形成為橫寬以收納該操作器的盒。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複數個加熱體係沿左右方向並列配置於該爐具;該操作單元係具備分別對應該複數個加熱體之複數個操作器;該盒係以沿左右方向排列收納該複數個操作器之方式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附設有該爐具以外之電氣機器,該盒係將該電氣機器用之遠端操作器收藏成可裝卸自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該櫥櫃係構成為使該操作單元可收藏於該調理台內之收藏位置,且該操作單元在該收藏位置與該調理台前面面前之操作使用位置之間沿前後方向滑動自如地隱現。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具備賦予驅動力勢能之賦勢機構,以使該操作單元從該收藏位置往該操作使用位置滑動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該賦勢機構係配置在收納於該櫥櫃之該操作單元的前後方向尺寸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設有使該操作單元之左右兩側之前後滑動移動連動的連動機構;該賦勢機構係構成為將驅動力分別賦予該操作單元之左右兩端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爐具之廚房設備,其中具備該操作單元之前後滑動動作的速度緩衝機構。
TW98105097A 2008-02-26 2009-02-18 Kitchen equipment with stoves TWI401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5282 2008-02-26
JP2008045298 2008-02-26
JP2008082142 2008-03-26
JP2008166595 2008-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9996A TW200939996A (en) 2009-10-01
TWI401048B true TWI401048B (zh) 2013-07-11

Family

ID=4173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5097A TWI401048B (zh) 2008-02-26 2009-02-18 Kitchen equipment with stove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66114B2 (zh)
CN (1) CN101520194B (zh)
TW (1) TWI401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4050B2 (ja) * 2011-11-14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ロ付厨房装置
CN103099446A (zh) * 2013-01-14 2013-05-15 李孝龙 环保多功能灶具工作台
JP6917576B2 (ja) * 2017-10-13 2021-08-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7194983B2 (ja) * 2018-11-30 2022-12-23 株式会社パロマ コンロ
JP7235285B2 (ja) * 2018-11-30 2023-03-08 株式会社パロマ コンロ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14176A (ja) * 1989-09-28 1991-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JP2000274761A (ja) * 1999-03-26 2000-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レンジフード操作用リモコン発信装置を組み込んだ台所用キッチン装置
JP2007134155A (ja) * 2005-11-10 2007-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3877A1 (de) * 1983-09-20 1985-03-28 Diehl GmbH & Co, 8500 Nürnberg In ihrer raeumlichen lage veraenderbare elektronische uhr mit mindestens zwei anzeigen
DE3404235A1 (de) * 1984-02-07 1985-08-14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7000 Stuttgart Vorrichtung zum ansteuern der den kochbereichen und/oder back-/bratoefen zugeordneten heizelementen
US5241463A (en) * 1989-06-05 1993-08-31 White Consolidated Industrie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gas burners
DE4004481A1 (de) * 1990-02-14 1991-08-22 Ostermann & Flues Gmbh & Co Kuechenherd
JPH10253074A (ja) * 1997-03-11 1998-09-25 Harman Co Ltd ガスコンロ
JP2003133041A (ja) * 2001-10-30 2003-05-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6200837A (ja) * 2005-01-21 2006-08-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JP4448062B2 (ja) * 2005-06-13 2010-04-07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グリル付きドロップイン式コンロ
JP4692241B2 (ja) * 2005-11-18 2011-06-0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調理器具カウンタ
JP2007333309A (ja) * 2006-06-15 2007-12-27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JP5098801B2 (ja) * 2008-05-19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14176A (ja) * 1989-09-28 1991-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JP2000274761A (ja) * 1999-03-26 2000-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レンジフード操作用リモコン発信装置を組み込んだ台所用キッチン装置
JP2007134155A (ja) * 2005-11-10 2007-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0194A (zh) 2009-09-02
JP2010032197A (ja) 2010-02-12
CN101520194B (zh) 2011-05-18
TW200939996A (en) 2009-10-01
JP5066114B2 (ja)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1048B (zh) Kitchen equipment with stoves
KR20150141865A (ko) 오븐
KR101960820B1 (ko) 오븐
JP5481733B2 (ja) 家具
EP3361174B1 (en) Air conditioner
CA2779123C (en) Household appliance having a deployable warming drawer module
KR20080037407A (ko) 조리기기
US10429077B2 (en) Domestic oven having a door with two door wings
JP2008025903A (ja) 加熱調理器
US20180087779A1 (en) Oven with Automatic Racks and Door
JP6552384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010546B2 (ja) 厨房装置
JP4793795B2 (ja) グリル
CN214760994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家用电器遥控器
JP4683393B2 (ja) グリル
KR10150209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8391034U (zh) 一种门机构及家用电器
JP5793026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5253515A (ja) 収納キャビネット
CN213713140U (zh) 一种自收纳的燃气灶具
JP2019000581A (ja) 収納機構
CN112438615B (zh) 一种门体及具有该门体的烹饪装置
KR20080055460A (ko) 공기조화기
JP2011017495A (ja) 調理器
JP4109220B2 (ja) グリル付コン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