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6898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6898B
TWI396898B TW097146040A TW97146040A TWI396898B TW I396898 B TWI396898 B TW I396898B TW 097146040 A TW097146040 A TW 097146040A TW 97146040 A TW97146040 A TW 97146040A TW I396898 B TWI396898 B TW I3968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ction
display
illumination
display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6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1128A (en
Inventor
Yoko Fukunaga
Tsutomu Tanaka
Yasuyuki Matsui
Daisuke Takam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We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West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West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1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1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6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68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02F1/13312Circuits comprising photodetect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eedbac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7Illumin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Luminescent elements or materials associated to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11Function characteristic involving infrared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有關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一顯示表面且可在該顯示表面上顯示例如影像、字元及類似者的資訊;且特別係有關一種顯示裝置,其係經組態用以能偵測一接觸或接近一顯示表面之欲偵測物體。
本發明包含有關2007年12月5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JP 2007-315286號的標的,其全部內容藉由引用併入本文。
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使用電泳之顯示裝置,係已知作為能顯示例如影像、字元及類似者之資訊的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裝置之厚度減少,顯示裝置係需要變得多功能,其結合一顯示視訊與文字資訊及類似者之原始功能及一使用者指定或類似者所輸入之輸入裝置或類似者的功能。一偵測一使用者之手指或一尖筆(所謂觸摸筆或類似者)已接觸或接近一顯示表面之顯示裝置係已知為符合此需要之顯示裝置。
接觸偵測可藉由電阻膜類型或電容類型觸摸面板執行。一具有增加至一例如液晶面板或類似者之顯示面板的顯示表面側之觸摸面板的顯示裝置係為人已知。
然而,觸摸面板之增加對於顯示面板厚度的減少係不利,且係增加成本之一因素。尤其係,除非係以某一程度之力推一螢幕,否則電阻膜類型觸摸面板不能偵測電阻值中的改變,以致顯示表面係失真。此外,電阻膜類型觸摸面板原則上係執行一點偵測,且因此具有有限之用途。
一種具有藉由包括一用於在一顯示面板中指示位置偵測之光接收元件的光學位置偵測功能之顯示裝置係稱為指示位置偵測系統,其無須一觸摸面板(參見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第2005-275644號及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第2006-301864號,以下分別稱為專利文件1及2)。
一種藉由一光接收元件偵測外來光的陰影的系統係廣泛用於光學位置偵測。
另一方面,一種在專利文件2中描述的顯示裝置包括一光接收元件(下文中稱為光感測器),其具有對於在一液晶(或有機EL)顯示面板內之非可見光的敏感性。在液晶顯示面板之情況下,一背光係佈置在液晶顯示面板之主要平面(後)側上。來自背光之光包括一可見光成分及一非可見光成分。來自背光之光當通過液晶顯示面板時在液晶層中根據輸入視訊信號經受調變,且係接著從另一主要平面(一前或顯示表面)發射。一預定影像係藉由調變該發射光(輸出光)之可見光成分來顯示。
當係有一物體(係人之手指、尖筆及類似者,且其將在下文中稱作欲偵測物體)接觸或接近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表面側時,發射光之一部分係藉由欲偵測物體反射,且係接著導引成為至光感測器之側的反射光。尤其係,光感測器偵測一自欲偵測物體反射之光的非可見光成分。一可見光阻隔(非可見光選擇)濾波器係提供以對應於係佈置光感測器的一區,且透射光在該區中不根據一視訊信號經受調變。因此,欲偵測物體之偵測可在不影響一顯示狀態及不受一定程度之環境亮度影響下執行。欲偵測之物體的位置及大小可藉由規律性地(離散及二維地)配置大量光感測器來偵測。
有機EL顯示裝置無須背光。在有機EL顯示裝置中之像素本身發射光。在此情況下,非可見光發射元件及光接收元件係依預定間隔配置在一面板之顯示區內。一種本身偵測一欲偵測物體之方法係類似於以上所述液晶顯示裝置。來自發光元件之非可見光係藉由欲偵測物體反射。此時藉由離散及二維配置之複數個光接收元件藉由偵測經反射光的量間之差異,可偵測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及大小。
一種專利文件1中所述之顯示裝置包括一光感測器,其係在一針對各像素分開一液晶層之間隔件的背光側上。在一像素內之一區(該區不同於其中佈置光感測器之區)包括經組態用以佈置一具有對於可見光之敏感性的光接收元件(下文中稱為一可見光感測器)之一區,以及可改變施加至液晶層的電壓且因此根據一視訊信號調變透射光之一區(該區在下文中將稱作一光調變區)。
專利文件1中所述之顯示裝置經組態以能偵測藉由一如人手指、尖筆或類似者之欲偵測物體所反射的光之可見光成分及非可見光成分。
根據專利文件1及2中所述的技術,物體偵測係使用非可見光執行,其對於人眼睛係不可見且因此不影響顯示視訊。因此,在一其中從一後側透射光通過至一前側之可見光的透射光量在黑色螢幕顯示時係實質上接近零之情況下,即使當非可見光係通過至前側時亦不影響顯示。因此,一欲偵測物體即使在黑色顯示時亦可加以偵測。可偵測該物體而不論周圍係暗或亮。
[非專利文件1]
S. Klein等人,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98,24905,(2005年)。
[非專利文件2]
K. H. Jun等人,Physical Review B 66,15301,(2002年)。
然而,雖然如專利文件1及2中所述之顯示裝置(例如)分配電力用於處理及執行用於資訊顯示、資訊輸入之操作,或藉由一手指、一尖筆或類似者之指定操作,其在一用於背光或類似者之照明電源供應被關閉後無法執行。在具有一照明區段之一光透射類型或一光反射類型顯示裝置的情況下,(例如)當該顯示裝置係在一全暗環境中使用時一照明電源供應可能被意外地關閉。在此一情況中,若資訊輸入或藉由一手指、一尖筆或類似者的指定操作可在照明電源供應被關閉後執行一會兒則係便利的。
此外,當未執行操作達到一預定時間時一用於一行動裝置或類似者之顯示裝置可改變成一省電模式,且可自動地關閉一照明電源供應。在此情況下,當一使用者需要回復操作時,使用者在一顯示表面上觸摸一位置以取消省電模式,且接著回復操作。
然而,當照明電源供應在一完全暗環境中關閉時,觸摸該顯示表面上之一位置的操作需要由感覺執行,因此可用性不良。
另一方面,一發射類型顯示裝置造成不便利,因為當將顯示裝置在暗環境中以很低光發射強度使用期間突然移動至一亮環境中時,其變得短暫地難以見到螢幕,且例如資訊輸入、指定或類似者的操作被迫停止。此不便利對於光透射類型及光反射類型顯示裝置係普通。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穎顯示裝置,其即使當周圍環境之亮度及一顯示表面的亮度間之對應突然改變時,亦能藉由一手指、一尖筆或類似者(欲偵測的物體)實現資訊輸入及指定。
一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第一的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段,其具有一顯示表面,且能在該顯示表面上顯示資訊;及一光儲存區段,其能接收包括可見光的入射光,吸收該入射光之一部分,及輸出該入射光之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其中一經組態用以基於來自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的一非可見光成分偵測在該顯示表面之一側上的一欲偵測之物體的光感測器,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二具體實施例),在根據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該光儲存區段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二具體實施例外,該顯示區段進一步包括一照明區段,其經組態用以產生包括可見光的照明光;該光儲存區段藉由一光儲存材料形成,且能吸收該照明光之一部分,輸出除了該照明光之吸收部分以外的剩餘照明光,且輸出該照明光之該吸收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一光調變區段,其經組態用以接收從該光儲存區段入射在該光調變區段上之輸出光,根據一輸入信號調變該入射輸出光,且發射該調變輸出光,該顯示表面將具有增加至藉由該光調變區段所調變之該輸出光的資訊的該輸出光發射至一外側;且該光感測器經組態用以偵測來自反射光的非可見光,該反射光係產生自藉由在該顯示表面之側上的欲偵測之該物體所反射的該輸出光。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四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三具體實施例以外,該照明區段進一步包括一光源及一光導,其經組態以將來自光源之光轉換成為在一平面形狀中之照明光,該照明區段係佈置在顯示區段之一反顯示表面側上,且該光儲存區段係形成在照明區段之一側及該光調變區段間。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五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二具體實施例以外,該顯示區段進一步包括該顯示表面;該光儲存區段藉由一光儲存材料形成,且能吸收從該顯示表面入射在該光儲存區段上之外來光的一部分,輸出剩餘外來光,且輸出該外來光之該吸收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一反射表面,其係用於反射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以從該顯示表面發射輸出光至一外側;一光調變區段,其經組態用以在來自光儲存區段藉由反射表面反射之該輸出光的中間行程之一光學路徑中根據一輸入信號調變該輸出光且自該顯示表面發射;及該光感測器經組態用以偵測來自反射光的非可見光,該反射光係產生自來自該光儲存區段藉由在該顯示表面之該側上的欲偵測之該物體所反射的該輸出光。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六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二具體實施例以外,另外在該顯示區段中,當從該顯示表面檢視時經組態用以佈置一像素之複數個像素區及經組態用以佈置該光感測器之複數個感測器區係規則性地決定,且該光儲存區段係在該等像素區之各區中形成。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七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六具體實施例以外,進一步,該非可見光係紅外光,該光感測器係一具有對於紅外光之敏感性的紅外光感測器,且該光儲存區段係藉由使一紅色透光濾波器含有一光儲存材料形成。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八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二具體實施例以外,進一步在該顯示區段中,當從顯示表面檢視時經組態用以佈置一像素之複數個像素區及經組態用以佈置光感測器之複數個感測器區係規則性地決定,且該光儲存區段係在該等感測器區之各區中形成。
除了以上描述第一具體實施例以外,進一步一根據本發明另一具體實施例(第九具體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包括一尖筆,其在包括一尖端作為一附件之一區中具有該光儲存區段。
在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第十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除了以上所述第九具體實施例以外,該顯示區段進一步包括一照明區段,其經組態用以產生包括可見光的照明光;一光調變區段,其經組態用以接收入射在該光調變區段上之照明光,根據一輸入信號調變該入射照明光,且發射該調變照明光;及該顯示表面,其係用於將藉由該光調變區段所調變之該照明光發射至一外側。
根據前述第一至第十具體實施例,顯示裝置具有一光儲存區段。當使包括紫外光至可見光之光係(例如)入射在光儲存區段上時,該光儲存區段可例如吸收包括紫外光至可見光之入射光的一部分及暫時保持入射光的部分。剩餘入射光係照原樣發射。經吸收之光變成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即,即使在光能之供應停止後,延遲放光可暫時自光儲存區段輸出。
欲偵測物體可基於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偵測。例如,當欲偵測之物體接觸或接近顯示區段之顯示表面側(其係經組態用以顯示資訊)時,來自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係輸入至顯示區段內之光感測器。入射在光感測器上之輸出光包括一非可見光成分。光感測器基於非可見光成分偵測欲偵測之物體。
光儲存區段具有一光儲存功能,且因此即使入射光停止後亦暫時輸出光(其大體上係「螢光」或「磷光」,且在下文其將稱作「延遲放光」)。此延遲放光包括非可見光。因此,即使在光能的供應停止後,亦可暫時藉由光感測器偵測欲偵測的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
此外,因為來自光儲存區段之延遲放光,即使在停止光能的供應後(例如在照明電源供應關閉後),光儲存區段放光以對於眼睛係可見。此光可用作供照明該顯示區段之照明光。
該光儲存區段係提供在顯示區段(第二具體實施例)或尖筆(第九具體實施例)內。
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該顯示區段包括一照明區段、一光儲存區段、一光調變區段、一顯示表面及一光感測器(第三具體實施例)。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光儲存區段基於來自照明區段之照明光動作以將非可見光供應至光感測器,以及亦作為用於照明區段之輔助光源。因此即使在停止對於照明區段之電源供應後,亦可暫時偵測欲偵測的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和顯示資訊。
對於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配置之一具體範例,第四具體實施例呈現一其中照明區段功能為一背光之配置的範例。在此情況下,光儲存區段係形成在照明區段之一光導板的發光表面及光調變區段間。因此,光儲存區段接收在一平面形狀中之照明光。當照明區段係發光時,光儲存區段儲存照明光之一部分,及在顯示區段之側上供應其他光作為欲調變的光。在關閉對於照明區段之電源後,來自光儲存區段之光係用作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的偵測之光且用作輔助照明光。
另一方面,一所謂照明區段之前光佈置係可成為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配置之另一具體範例(第五具體實施例)。在此情況下,顯示區段包括一顯示表面、一光儲存區段、一反射表面、一光調變區段及一光感測器。是否提供一照明區段係隨意地決定。因為藉由一光儲存材料儲存之光的量受限制,故在儲存外來光之一部分後所有來自光儲存區段的輸出光係用作欲調變的光。來自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在藉由反射表面反射且返回至顯示表面之側的一程序中經受藉由光調變區段之調變,因此資訊係增加至輸出光。因此,資訊可從顯示表面顯示。同時,一來自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的非可見光成分係用於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的偵測。
在前光佈置中,可將反射表面定位在光調變區段之後側上,且可將光儲存區段及顯示表面定位在前側上。因此易於使外來光入射在光儲存區段上。此外,光儲存區段及光感測器可佈置在接近顯示表面鄰近。因此,即使當輸出非可見光的量係小時,欲偵測物體係確定藉由光感測器偵測。
第六具體實施例及第八具體實施例呈現一當從光儲存區段之顯示表面檢視時的配置之範例。第七具體實施例呈現一其中在第六具體實施例中之光儲存區段的功能係提供至一所謂濾波器的具體範例。
第九具體實施例及第十具體實施例說明一其中光儲存區段係形成在一尖筆之筆尖端的部分處之情況。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即使當周圍環境之亮度及一顯示表面的亮度間之對應突然改變時,亦能藉由一手指、一尖筆或類似者(欲偵測的物體)實現資訊輸入及指定。
以下將參考圖式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其係藉由採用一種能藉由紅外(IR)光偵測一欲偵測物體的位置、大小及類似者之液晶顯示裝置作為一範例。附帶地,雖然一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的偵測係基於本發明中之非可見光執行,具體實施例中將主要地說明基於IR光之偵測。一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的偵測亦可基於非可見光而非IR光執行,如以後將描述。
<第一具體實施例>
本具體實施例有關具有一背光之透射類型液晶顯示裝置。
圖1係一透射類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般構造的示意圖。
在圖1中所說明之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一作為「顯示區段」之液晶面板200,一作為「照明區段」之背光300、一資料處理區段400及一光儲存區段60。
液晶顯示裝置100的特徵之一係液晶顯示裝置100具有光儲存區段60。光儲存區段60係一光致發光部件,其在一材料內儲存光且即使在停止光能供應後持續發光,即發射「延遲放光」。
光儲存區段60係形成以致能接收入射在光儲存區段60上之光,該光(例如)包括紫外光至可見光,吸收入射光的一部分,及輸出包括可見光及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雖然可將光儲存區段60依分散方式佈置於液晶面板200內,圖1中的光儲存區段60係形成為例如一與其他構造分開之板狀構造。在圖1的範例中,光儲存區段60係形成在液晶面板200及背光300之間。光儲存區段60可形成在液晶面板200中,或可形成在背光300中。
以下將描述一種用於其中光儲存區段60自入射光產生一「延遲放光」之光儲存的材料及光儲存區段60的更詳細動作及效應。
如圖1中顯示,液晶面板200包括一TFT陣列基板201,一作為所謂「反基板」之濾波器基板(以下稱為CF基板)202及一液晶層203。使用液晶層203作為一中心,在液晶面板200之厚度方向中的背光300之側將稱作「一表面側」或一「後側」,且與一表面側相對之該側將稱作一「另一表面側」或一「前側」。
TFT陣列基板201與CF基板202以一間隔彼此面對。液晶層203係以欲夾置在TFT陣列基板201與CF基板202間之此一方式形成。雖然沒明確地在圖1中顯示,但一對用於在液晶層203中對準液晶分子之配置的方向之對準膜係形成以夾住液晶層203。
一濾波器204係形成在液晶層203之該側上的CF基板202之表面中。
一第一偏光器206及第二偏光器207係置放以致在液晶面板200之兩側上彼此面對。第一偏光器206係佈置在TFT陣列基板201之後側上。第二偏光器207係佈置在CF基板202之前側上。
如圖1中顯示,一具有一「光感測器」之光感測器區段1係提供在TFT陣列基板201面對液晶層203的另一表面側上。如以後將詳盡描述,光感測器區段1包括一光接收元件作為「光感測器」及一讀出電路用於該光接收元件。
光感測器區段1係形成以將一所謂觸摸面板之功能提供至液晶面板200的內側。當液晶面板200係從一顯示表面200A之該側(前側)檢視時,光感測器區段1係規則性地配置在一有效顯示區PA內。
圖1顯示包括配置在有效顯示區PA中之矩陣形式內的光感測器區段1之液晶面板200的一區段。在圖1中,複數個光感測器區段1(僅顯示五個光感測器區段1)係依相等間隔配置。在一方向中之光感測器區段1的數目由於位置偵測之目的需要充分地大於五個。圖1中之光感測器區段1的數目係為了說明方便減少成五個。當位置偵測的功能係受限於有效顯示區PA的一部分時,光感測器區段1係規則性地配置在受限制顯示區內。
當從顯示表面200A之有效顯示區PA檢視時,在其中一光感測器區段1係如在圖1中所示形成之區的液晶面板200的區將會定義為「感測器區(PA2)」,且液晶面板200之其他區將會定義為「像素區(PA1)」。附帶地,此等區係包括面板之厚度方向的三維區。
像素區(PA1)係像素配置區,其中例如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之複數個色彩被指派給各像素。色彩指派係藉由與像素相對之濾波器的透射波長特性決定。
雖然未在圖1中顯示,但一像素電極及一共同電極(亦稱為反電極)係形成在一像素配置區(像素區(PA1))中。像素電極及共同電極係藉由一透明電極材料形成。可形成一對於所有像素係共同的共同電極以致與在TFT陣列基板201之另一表面側(液晶層側)上的像素電極之一反液晶層側上的像素電極相對。或者,像素電極可在TFT陣列基板201之另一表面側上形成,且共同電極可在CF基板202之該側上的一位置處形成為對於所有像素係共同之電極,其中液晶層203內插在像素電極及共同電極間。
儘管未在圖1中顯示,一輔助電容對於一在像素電極及反電極間之液晶電容輔助,一切換元件用於根據一輸入視訊信號的電位控制施加至像素電極的電位及類似者,亦係根據一像素組態形成在像素配置區中。
一「光調變區段」之模式係藉由包括像素電極、反電極、液晶層203及輔助電容與切換元件形成。假設一藉由各對應至複數個色彩之一的複數個像素形成之單元係一「像素單元」,當光感測器區段1對於像素單元之比係1:1時光感測器區段1之配置密度係在最大值。在本具體實施例中之光感測器區段1的配置密度可在以上描述的最大值,或可較低。
背光300係佈置在TFT陣列基板201的後側上。背光300面對液晶面板200之後側,且發射照明光至液晶面板200的有效顯示區PA。
圖1中說明之背光300具有一光源301及一光導板302,用於藉由擴散自光源301發射之光將從光源301發射的光轉換成為平面形狀光。背光300根據光源301相對於光導板302的光源301佈置位置包括一直接背光及一側背光。然而,在此情況下係說明一側背光。
光源301係佈置在液晶面板200之後部中且在一沿液晶面板200的後部之方向中的一側或兩側上。換句話說,當從顯示表面200A(前側)檢視時,光源301係沿液晶面板200之一側或兩相對側佈置。然而,光源301可沿液晶面板200之三或更多側佈置。
光源301係例如藉由冷陰極管燈形成。明確言之,光源301藉由一磷光體將在一玻璃管內之低壓水銀蒸汽中的弧放電產生之紫外光線轉換成為可見光,且輻射該可見光。附帶地,光源301不限於冷陰極管燈,而是例如可藉由LED或EL元件形成。
在此情況下,光源301係藉由一LED形成。圖1說明一其中一在例如白色LED或類似者之可見光源301a及一IR光源301b係沿兩個相反側配置的情況。
光導板302係例如藉由一半透明丙烯酸板形成。光導板302沿表面(在沿液晶面板200之後部的方向中從一側至另一側)導引來自光源301之光同時使光之全反射起作用。光導板302之後部係例如具有圖式中所示之點圖案(複數個投射部分),該點圖案係與光導板302成整體的形成,或藉由一與光導板302分開之部件形成。導引光係藉由點圖案散射,及發射至液晶面板200。附帶地,可在光導板302之後側上提供一用於反射光的反射片,及在光導板302之前側上提供一擴散片或一稜鏡片。
因為背光300具有以上構造,背光300用實質上均勻平面光照射液晶面板200之有效顯示區PA的整個表面。
<液晶顯示裝置的裝配件>
圖2係在圖1中顯示之構造的分解透視圖。
一像素電路、一感測器讀出電路及類似者係形成在液晶面板200之TFT陣列基板201的另一表面側上,且之後一對準膜及一間隔件(未顯示)係形成在相同表面上。一濾波器204(參見圖1)及一對準膜(未顯示)係形成在CF基板202的一表面側上。該兩基板係彼此層壓以致在其上形成濾波器204及對準膜之表面側係面對TFT陣列基板201的另一表面側。之後,一液晶係密封在一介於相對基板間之空間中,該空間係藉由間隔件形成。第一偏光器206係佈置在TFT陣列基板201的一表面側上。第二偏光器207係佈置在CF基板202之另一表面側上。
一電路板17係經由一連接器18電連接至液晶面板200。例如輸出一用於在液晶面板200上顯示影像的電信號至液晶面板200,或一用於偵測在顯示表面200A上之使用者操作的電信號係從液晶面板200輸入至其之複數個IC及類似者,係事先在電路板17上設置。IC包括一控制區段(CPU)。一用於連接至一裝置(其中設置液晶顯示裝置100)之母板的撓性板16係提供至電路板17。
<液晶面板之電路組態>
圖3係一顯示在液晶面板內之驅動電路的組態之範例的方塊圖。
如圖3中顯示,液晶面板200具有一其中像素(PIX)係配置在矩陣形式中之顯示區段10。顯示區段10係一包括面板厚度方向之液晶面板200的三維部分。
如圖1中亦顯示,在有效顯示區PA周圍係有一周邊區CA。周邊區CA指除了TFT陣列基板201之有效顯示區PA以外的一區。如圖3中顯示,一藉由包括與有效顯示區PA內之TFT整體一起形成的TFT之若干功能組塊代表的驅動電路係在周邊區CA中形成。
液晶面板200具有(作為一驅動電路)一垂直驅動器(V.DRV.)11、一顯示驅動器(D-DRV.)12、一感測器驅動器(S-DRV.)13、一選擇開關陣列(SEL.SW.)14及一DC/DC轉換器(DC/DC.CNV.)15。
垂直驅動器11係一具有一移位暫存器或類似者之功能的電路,其在一垂直方向中掃描配置在一水平方向中之各種控制線以選擇像素線。
顯示驅動器12係一具有例如取樣一視訊信號的資料電位、產生一資料信號振幅及將資料信號振幅放電至一對於一行方向中之像素係共同的信號線之功能的電路。
感測器驅動器13係一如用光感測器區段1之垂直驅動器11掃描依預定密度在像素配置區內的分散方式所配置的控制線之電路,且其與控制線之掃描同步地收集來自光感測器區段1的感測器輸出(偵測資料)。
開關陣列14係藉由複數個TFT形成。開關陣列14係一藉由顯示驅動器12控制資料信號振幅之放電的電路且其控制來自顯示區段10的感測器輸出。
DC/DC轉換器15係一從輸入電源供應電壓產生在需要驅動液晶面板200處之電位的各種直流電壓之電路。
顯示驅動器12及感測器驅動器13的輸入和輸出信號及在液晶面板200內側及外側間之其他信號之交換,係經由提供給液晶面板200的撓性板16(參見圖2)執行。
附帶地,一液晶驅動IC(對應於顯示驅動器12)、一用於驅動感測器及讀取感測器輸出之IC(對應於感測器驅動器13及類似者),及一影像處理IC可為在液晶面板200內之SOG設置。用於驅動感測器及讀取感測器輸出之IC及影像處理IC可整合成為一IC。在此情況下,IC間的以上描述輸入及輸出信號及類似者間之交換係經由一在液晶面板200內之SOG設置終端執行。
除了圖3中顯示之電路以外,一用於產生時脈信號或外部輸入的構造(例如)係包括在驅動電路內。
<在像素及光感測器區段間之組合的範例>
如以上描述,像素及光感測器區段係規則性地配置在有效顯示區PA內。雖然配置之規則係任意地,但需要結合複數個像素及一光感測器區段成為一組,及依在有效顯示區PA內之矩陣形式配置此等組。
下文中之描述將由一其中三個像素R、G及B及一個光感測器區段1形成一組之配置的範例構成。
圖1中顯示的濾波器204在大小上實質上對應至在一平面圖中之像素(PIX)。濾波器204已過濾選擇性透射R、G與B之個別波長區及一以一固定寬度遮蔽濾波器之周邊(所有邊界部分)的黑色矩陣來防止混色。
圖4顯示黑色矩陣之一圖案的範例。
在圖4中所說明之黑色矩陣21K形成四個根據黑色矩陣21K的圖案之開口。三個色彩之濾波器係佈置在四個開口中的三個像素開口XA中。
更明確言之,一紅色濾波器21R、一綠色濾波器21G及一藍色濾波器21B係依此次序在一方向中配置。紅色濾波器21R及綠色濾波器21G係經由一具有固定寬度的黑色矩陣21K彼此分開,且綠色濾波器21G及藍色濾波器21B係經由一具有固定寬度的黑色矩陣21K彼此分開。因為三個濾波器係佈置在相同像素線上,三個濾波器具有一固定高度(垂直方向中之大小)。
具有與像素(PIX)相同高度之光感測器區段1係佈置在紅色濾波器21R之側或藍色濾波器21B之該側上(在此情況下係紅色濾波器21R的該側上)。在圖4中,濾波器不形成在光感測器區段1中之黑色矩陣的感測器開口SA處。此係因為從一如人手指或類似者之欲偵測物體所反射的光需要通過。當經偵測光係IR光時,一選擇性地透射IR光之IR濾波器可佈置在光感測器區段1之開口處。
附帶地,黑色矩陣21K並非基本構造。三個色彩之濾波器可二維地配置以致彼此重疊,且一其中三個色彩全部彼此重疊之部分可用作一光遮蔽層以取代黑色矩陣21K。
一阻隔可見光及透射非可見光(IR光)之「黑色濾波器」可提供在感測器開口SA處。
<像素區段及光感測器區段>
圖5A係光感測器區段1之平面圖的範例。圖5B顯示一對應至圖5之圖案的光感測器區段1之等效電路的範例。
圖5B中說明之光感測器區段1具有三個電晶體(在此情況下係N通道型TFT)及一光二極體PD。
三個電晶體係一重設電晶體TS、一放大器電晶體TA及一讀出電晶體TR。
光二極體PD係一「光感測器」的範例。光二極體PD具有一連接一至儲存節點SN之陽極,及具有一連接至一供應電源供應電壓VDD之線31的陰極(該線在下文中將稱作VDD線)。如以後將描述,光二極體PD具有一PIN結構或一PDN結構,及具有一控制閘極CG,其經由一絕緣膜施加電場至一I(本質)區(PIN結構之本質半導體區)或一D(摻雜)區(PDN結構的N- 區)。光二極體PD係用於一反偏壓狀態,且具有一藉由在該時間藉由控制閘極CG來控制空乏之程度以允許光二極體PD之敏感性最佳(通常最大化)的結構。
重設電晶體TS具有一連接至儲存節點SN之汲極,一連接至一供應參考電壓VSS之線32(該線在下文中將稱作VSS線)的源極,及一連接至一供應一重設信號(RESET)之線33(該線在下文中將稱作重設線)之閘極。重設電晶體TS將儲存節點SN自一浮動狀態改變至一連接至VSS線32的狀態,將儲存節點SN放電,且從而重設該儲存節點SN之累積電荷的量。
放大器電晶體TA具有一連接至VDD線31之汲極,一經由讀出電晶體TR連接至一用於輸出一偵測電位Vdet(或一偵測電流Idet)之線35(該線在下文中將稱作一偵測線)的源極,及一連接至儲存節點SN的閘極。
讀出電晶體TR具有一連接至放大器電晶體TA之源極的汲極、一連接至偵測線35之源極及一連接至一供應一讀取控制信號(READ)之線34的閘極(該線在下文中將稱作一讀取控制線)。
當在光二極體PD中產生之正電荷係累積在重設後再次處於浮動狀態中之儲存節點SN處時,放大器電晶體TA具有一放大在儲存節點SN處累積之電荷量(接收光電位)之功能。讀出電晶體TR控制將藉由放大器電晶體TA放大之接收光電位放電至偵測線35的時序。在某一累積時間通過後,讀取控制信號(READ)被啟動以接通讀出電晶體TR。因此,一電壓係施加至放大器電晶體TA之源極及汲極,且放大器電晶體TA使一對應至該時間之閘極電位的電流通過。從而一對應於該接收光電位及在振幅中之增加的電位改變出現在偵測線35中。此電位改變係自偵測線35輸出至光感測器區段1外側作為偵測電位Vdet。或者,其值根據接收光電位改變之偵測電流Idet係自偵測線35輸出至光感測器區段1的外側。
圖5A係在TFT陣列基板201及CF基板202如圖2中彼此層壓之前且液晶係密封於內的TFT陣列基板201之俯視圖。
圖5B中所示在圖5A之型樣圖中的元件及節點係藉由相同參考數字識別,以致在元件間之電連接係明顯。
VDD線31、VSS線32及偵測線35係例如藉由鋁(AL)之佈線層形成。重設線33及讀取控制線34係藉由例如鉬Mo之閘極金屬(GM)形成。閘極金屬(GM)係形成在低於鋁(AL)之佈線層的一層中。四多晶矽(PS)係佈置在一係彼此隔離之狀態中成為比閘極金屬(GM)的層更高及比鋁(AL)層更低之一層。重設電晶體TS、讀出電晶體TR、放大器電晶體TA及光二極體PD各具有PS層。
電晶體具有一電晶體結構,其中一N型雜質被導入至PS層的一部分及另一部分(其與閘極金屬(GM)相交)中以形成一源極及一汲極。
另一方面,在光二極體PD中,一P型雜質及一N型雜質(即相反導電率類型之雜質)被導入至藉由PS層形成之薄膜半導體層36的一部分及另一部分中,且因此光二極體PD具有二極體結構。P型雜質區形成光二極體PD或儲存節點SN之陽極(A)區。N型雜質區形成光二極體PD的陰極(K)區,及係經由一接點連接至更高層中之VDD線31。
附帶地,在圖5A之平面圖中,一由三個電晶體(TR、TS及TA)具有之光接收區(一I區或一D區)的背光側係由一由各電晶體具有的電極遮蔽防止光。然而,前側亦需要遮蔽防止外來光。因此,在圖4中顯示之黑色矩陣21K的平面圖案中,雖然沒在圖式中明確顯示,例如感測器開口SA之一部分係實際上藉由與黑色矩陣21K或類似者相同的光遮蔽材料的遮蔽防止光。
由於類似原因,一像素(PIX)之切換元件SW的前側亦被遮蔽防止光。
圖6係一FFS(場邊緣切換)系統之液晶的像素(PIX)中之TFT陣列基板201的俯視圖。一FFS系統之液晶係亦稱作「面內切換(IPS)-Pro」系統的液晶。
圖6顯示一像素電極40,其形成具有TFT陣列基板201作為一基底、各種佈線、一切換元件SW,及像素電極40、各種佈線及切換元件SW之連接。
像素電極40係藉由一透明電極層(TE)形成,且具有複數個狹縫。雖然未在圖中明確顯示,一共同電極係依面對像素電極40之此一方式在像素電極40下形成。共同電極係藉由一對於所有像素係共同的透明電極層(TE)形成。
像素電極40係在一下層中經由一接點41連接至藉由鋁(AL)或類似者形成之內部佈線42。內部佈線42係連接至在藉由多晶矽(PS)形成之切換元件SW的薄膜半導體層43中形成之一源極及一汲極中之一。薄膜半導體層43之源極及汲極的另一者係與一藉由鋁(AL)形成之信號線45連接。一與在比薄膜半導體層43更下層中相交之垂直掃描線44,係藉由一如鉬(Mo)或類似者之閘極金屬(GM)形成,且係佈置在與信號線45正交之方向中。
附帶地,CF基板202係置於TFT陣列基板201之上(圖6中未顯示之一部分),其具有各種在圖6中顯示之圖案,且液晶層203係在兩個基板間形成(參見圖1)。此外,第一偏光器206及第二偏光器207係佈置在兩個基板上。
在此情況下之液晶層203係藉由一向列型液晶形成。在經由一黏著劑緊密地黏著至TFT陣列基板201及CF基板202之外部表面的狀態中所提供的第一偏光器206及第二偏光器207,係佈置在正交偏光(crossed Nicols)之狀態中。
可用於信號線45及垂直掃描線44(閘極金屬(GM))之材料包括鋁(AL)、鉬(Mo)、鉻(Cr)、鎢(W)、鈦(Ti)、鉛(PB),其複合層(例如鈦/鋁)或其合金層。
<光二極體PD之結構及光接收特性>
圖7A顯示PIN結構之光二極體PD,且圖7B顯示PDN結構之光二極體PD。
在光二極體PD之薄膜半導體層36具有光接收敏感性的一區係一I區,在PIN結構中沒有雜質被導入(圖7A)其,且在PDN結構中係N型雜質依一低濃度導入的一D區(N- 區)(圖7B)。
當將一反偏壓如圖式中所示施加至薄膜半導體層36時,例如一空乏層會在I區或D區內擴展。後閘極控制(藉由控制閘極CG之電場控制)係執行以促進該空乏。然而,至多約10[μm]來自一P+ 區之空乏發生在PIN結構中。該PDN結構使整個D區實質上空乏,且因此提供一具有與光接收敏感性對應之較寬區的優點。
PIN結構及PDN結構之任一者可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採用。
作為此一結構之一位置感測器的光二極體PD係設計成具有對於非可見光(例如紅外光)之敏感性。需要光二極體PD對於紅外光具有高敏感性。然而,當光二極體PD對於可見光及近紫外光具有高敏感性時,光二極體PD係需要與選擇性地透射紅外光的IR濾波器結合使用。
非可見光包括例如紅外光或紫外光。附帶地,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 Eclairage),一在紫外光(此亦係非可見光的範例)及可見光間之波長邊界係360[nm]至400[nm],且一在可見光及紅外光間之波長邊界係760[nm]至830[nm]。然而,實際上,等於或少於350[nm]之波長可視為紫外光,且等於或多於700[nm]之波長可視為紅外光。在此情況下,假設非可見光之波長範圍係350[nm]至700[nm]。然而,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非可見光的波長邊界可任意地界定在360[nm]至400[nm]及760[nm]至830[nm]的以上所述範圍內。
當將紅外光(IR光)用作非可見光時,對於IR光具有敏感性之尖峰的光二極體PD之薄膜半導體層36(圖7A及7B),係需要由多晶矽或結晶矽形成,其具有在一價能帶及一導電帶間之1.1[eV]的能帶隙,1.1[eV]之能帶隙係比一光接收元件接收可見光之能帶隙(例如1.6[Ev])更小的值。一用於能帶隙Eg之最佳值係藉由Eg=hv(h係蒲郎克(Planck)常數,且v=1/λ(λ係光的波長))計算。
另一方面,當薄膜半導體層36(圖7A及7B)係由非晶矽或微晶矽形成時,此等半導體材料之能帶隙的位準具有一分布,且因此半導體材料具有一接收紅外光及紫外光的能力(敏感性)。因此,由此等半導體材料形成的光二極體PD具有一不僅接收可見光且接收紅外線及紫外線之非可見光的能力,且因此係可用作對於可見光及非可見光之一光接收元件。
從以上描述中,可應用於本具體實施例之光二極體PD的薄膜半導體層36係由多晶矽、結晶矽、非晶矽或微晶矽形成。無論如何,一用於本具體實施例中之光二極體PD的半導體材料係需要選擇及設計以具有比一設計來接收可見光之光二極體更高的吸收係數。當此一設計困難時,光二極體PD可與一IR選擇濾波器結合使用。
<光儲存及光儲存材料>
圖8係液晶顯示裝置100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釋用於位置偵測之IR光產生構件。
如圖8及圖1中顯示,一光致發光部件(光儲存區段60)係例如形成在背光300及液晶面板間。
當背光300係發光時,光儲存區段60吸收從背光300施加之背光的紫外光至可見光(例如250[nm]至780[nm]的波長),及發射包括非可見光及可見光之輸出光。在關閉背光300後,光儲存區段60產生一延遲放光,其包括可見光及IR光(高於780[nm])。此動作係稱作「光儲存」。
圖8說明延遲放光的輸出時間。延遲放光包括一非可見光成分或一紅外光成分(IR),及一可見光成分(VL)。
取決於形成光儲存區段60的光儲存材料,延遲放光之持續時間範圍自數微秒之量級的持續時間至數十小時(約一天)的長持續時間。「延遲放光」之長持續時間的一成分係稱作「磷光」,其不同於其持續時間依奈秒之量級的「螢光」。附帶地,可說「延遲放光」包括「磷光」且延遲放光可進一步包括「螢光」。
光儲存區段60之光儲存效應使可其減少在圖1中顯示的IR光源301b的數目,或在某些情況下完全消除對於IR光源301b的需要。結果,可達到成本減少。
此外,因為延遲放光包括一可見光成分(VL),即使背光300在黑暗中關閉時,可見光成分(VL)係自光儲存材料輸出,致能供應用來顯示影像及字元的調變光。此外,可將可見光成分(VL)用作在偵測欲偵測物體時照明手的照明光。
自光儲存區段60輸出之紅外光成分(IR)係具有對於人眼睛沒有敏感性之大於780[nm]的波長之光。包括矽作為薄膜半導體層36的一主要成分的光二極體PD,具有對於在780[nm]至1100[nm]之波長區中的紅外光成分(IR)之高敏感性(達到匹配)。因此,需要針對光儲存區段60選擇一材料及類似者,以致延遲放光包括具有波長大於780[nm]、更佳係780[nm]至1100[nm]的波長之光。
如有機螢光(磷光)材料、無機磷光體、無機光儲存材料及類似者之紅外光致發光材料,可被用作吸收背光或周圍光(外來光)的紫外光至可見光(250[nm]至780[nm]的波長)之材料,且發射包括IR光之光(大於750[nm]的波長)。
光儲存區段60可形成為一獨立構造或等等以有效地包括在如下的另一構造中。
(1)光儲存區段60係藉由使一光儲存材料成為一板或層壓複數片成為數層的形式而形成。
(2)如以上描述之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係分散至螢光管背光中。
(3)IR光源301b本身係藉由一白色LED形成,且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係置於藉由玻璃或類似者密封的封裝內成為一磷光體。
(4)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係分散在光導板302的材料內。
(5)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係圖案化成為一在光導板302上之擴散材料,或一擴散板係用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塗布且接著該片係層壓至光導板302。圖案化或片層壓可在光導板302之發光表面的位置處,或比一如與發射表面相反之表面的反射表面更接近光導板302之位置處執行。
(6)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係依次微米量級分散為進入一薄膜電晶體的平坦化薄膜中之粒子用於驅動。
諸如有機螢光材料、有機磷光材料、無機螢光材料、無機磷光材料及類似者之光儲存材料可用作光致發光材料。在此等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中,無機光儲存材料就熱阻及耐光性而言係極佳,且致能在沒有光源驅動下於黑暗環境中偵測位置達到一段長時間。
一種硫化鋅類型(ZnS:Cu)或藉由添加稀土族元素或類似者至氧化鋁形成之氧化物材料可用作無機光儲存材料。因為延遲放光的長持續時間,一藉由添加稀土族元素或類似者至氧化鋁形成之氧化物材料係需要。明確言之,藉由接合一稀土族金屬至鍶鋁酸鹽形成之LumiNova(專有名稱)發射高照度光達到一長時間週期,及因此作為用於光儲存區段60之無機光儲存材料尤其理想。
<操作>
其次將參考圖1至7B及圖8描述液晶顯示裝置100之操作的一範例。
來自置於液晶面板200後側上之背光300的照明光係從光儲存區段60入射在液晶面板200的內側上,其依此次序通過第一偏光器206、TFT陣列基板201、液晶層203、濾波器204、CF基板202及第二偏光器207,及接著從前側發射至外側。
在通過期間之照明光經受偏光及調變以在偏光的平面、光強度及類似者方面改變。此外,根據光儲存區段的一實現形式,光儲存區段吸收照明光的一部分,且係能在關閉照明後產生延遲放光。
在圖1及圖8之情況下,係使來自背光300之照明光透過光儲存區段60及第一偏光器206入射在TFT陣列基板201上,且有效率地通過一在光感測器區段1內提供的開口。
如圖8中顯示,光二極體PD係形成在TFT陣列基板201上。光二極體PD的背光側係藉由一電極覆蓋,因而使其難以使照明光之入射有效。因此,光係透過例如圖5A中所示的光感測器區段1內之開口,及在圖6中顯示之像素(PIX)內成件之佈線間的開口,自TFT陣列基板201輸出。
自TFT陣列基板201輸出的光通過液晶層203、濾波器204、CF基板202及第二偏光器207(圖1),且係接著從顯示表面200A輸出至外側用於螢幕顯示。
在通過之程序中,經透射光係在通過第一偏光器206時在第一方向中偏光。當光通過液晶層203之內側時,由於液晶分子之光學各向異性的效應,透射光之偏光的方向係沿液晶之分子對準的方向藉由一預定角改變。在通過第二偏光器207時,透射光係在藉由一預定角從第一方向偏移的第二方向中偏光。
在三次偏光之效應期間通過液晶層203之偏光的光之方向,係藉由控制根據輸入視訊信號的電位施加至液晶層203之電場的強度針對各像素獨立地改變。因此,通過各像素之光經受調變以被改變至對應於視訊信號之電位的亮度,且接著從液晶面板200發射以用作預定影像顯示。
如已描述,液晶面板200具有一用於顯示影像之有效顯示區PA,及具有配置在有效顯示區PA之像素區(PA1)的複數個像素。一光感測器區段1係佈置在有效顯示區PA之感測器區(PA2)中,光感測器區段1包括一光接收元件,其偵測一如人手指、尖筆或類似者之欲偵測物體以實現所謂觸摸面板的功能。
通過光感測器區段1之光係從液晶面板200的顯示表面200A發射,因為當光通過一像素時係未藉由一電信號調變。
係有一其中例如根據一應用的顯示內容在影像顯示期間提示使用者指定之情況。在此一情況中,如圖8中顯示,一使用者用手指(或尖筆或類似者)輕輕觸摸顯示螢幕。
當使一如手指、尖筆或類似者之欲偵測物體接觸或接近顯示螢幕時,自液晶面板200發射的光係藉由欲偵測物體反射,且接著返回液晶面板200的內側。此返回光(反射光(RL))係藉由例如液晶面板200內之佈線及類似者的層介面及反射器重複地折射及反射。因此,反射光大體上行進以致在液晶面板200中展開。因此,雖然取決於欲偵測物體的大小,反射光到達複數個光二極體PD中至少之一。
當使到達光二極體PD之反射光的一部分入射在光二極體PD(預定反偏壓係施加至其)上時,光二極體PD例如執行光電轉換且接著從陽極(A)電極輸出一電荷。此時電荷之量代表與接收IR光之量成比例的接收光資料。接收光資料(電荷量)係輸出成為一來自以上已描述之圖5B中所示的讀出電路之偵測線35的偵測電位Vdet或偵測電流Idet。
偵測電位Vdet或偵測電流Idet係藉由圖3中所示之開關陣列14傳送至感測器驅動器13側。偵測電位Vdet或偵測電流Idet被收集作為感測器驅動器13中之接收光資料。此外,偵測電位Vdet或偵測電流Idet係輸入至在圖1中顯示之資料處理區段400內的位置偵測區段402。一組用於各偵測電位Vdet或偵測電流Idet之一列及一行的位址係序列即時從液晶面板200側輸入至位置偵測區段402或一控制區段401。因此,用於欲偵測物體之面板內部位置資訊(偵測電位Vdet或偵測電流Idet)係與列及行方向位址資訊相關聯,且係接著儲存在圖式未顯示之資料處理區段400內的記憶體中。
藉由基於記憶體內之資訊在彼此上疊加欲偵測物體之位置資訊及顯示資訊,液晶顯示裝置100可決定「一使用者已基於顯示資訊使用手指、尖筆或類似者作出指定」或「一使用者已藉由在顯示螢幕上移動尖筆或類似者輸入預定資訊」。即,液晶顯示裝置100可實現一類似於當觸摸面板係藉由一未具有一觸摸面板增加至其的薄顯示面板來增加至液晶面板200時獲得之功能的功能。此一顯示面板將稱作一單元內觸摸面板。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即使當如圖8中顯示之背光係關閉時,一包括在延遲放光中之紅外光成分(IR)係藉由欲偵測物體(手指或類似者)反射,且接著使其入射在光二極體PD上。所以,可偵測該欲偵測物體的位置及大小。
延遲放光亦包括一可見光成分(VL)。因此,即使當背光電源供應關閉時,一具有液晶層203作為其中心之光調變區段經調光地照明,以致顯示影像或類似者係可見。使用者因此可藉由手指、尖筆或類似者持續指定輸入用於操作一應用或類似者或資訊輸入。
即使未關閉背光電源供應,背光可用於一具有極低背光亮度之暗環境中。此時,當環境突然變更亮時,由於缺少背光之亮度,可能難以看見影像直至調整眼睛至環境的亮度。即使在此一情況中,自光儲存區段60輸出之可見光成分(VL)成為一輔助照明光以減輕見到影像的困難。
<第二具體實施例>
本具體實施例有關一反射類型液晶顯示裝置。
一典型反射類型液晶面板不具有在圖1中之背光300,而是具有一佈置在液晶層203及一顯示表面200A間之照明區段(前發光)。
圖9係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一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釋用於位置偵測之IR光產生構件。
在圖9中所說明之液晶顯示裝置100A包括一光致發光部件(光儲存區段60A),其具有一在反射類型液晶面板之顯示表面200A側上之前發光功能。此外,一反射表面200B係提供在與顯示表面200A相反的一側上。
光儲存區段60A係藉由使用如第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說明發射可見光及紅外光兩者的光儲存材料形成。
如圖9中顯示,從光儲存區段60A發射之照明光包括一可見光成分(VL)及一紅外光成分(IR)。照明光通過一CF基板202、一液晶層203及一TFT陣列基板201,該光係藉由反射表面200B反射,再次跟隨相同路徑,通過光儲存區段60A的內側,及接著從顯示表面200A發射至外側。
照明光之可見光成分(VL)在此路徑之中間根據輸入信號經受調變,以致資訊係增加至欲用於顯示之可見光成分(VL)中。
另一方面,照明光之紅外光成分(IR)通過一類似路徑及從顯示表面200A離開,然而當一如手指或類似者之欲偵測物體接觸或接近顯示表面200A時,係有一藉由欲偵測物體反射及返回之反射紅外光成分(IR_R)。反射紅外光成分(IR_R)係自CF基板202入射,通過液晶層203,且接著藉由光二極體PD接收。從而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及大小可如第一具體實施例中偵測。
如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具體實施例之構造在照明關閉後實現位置偵測。即,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即使當在亦作為一照明區段之光儲存區段60A上的光發射控制停止時,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及大小即使在光發射停止控制後亦可藉由延遲放光之一紅外光成分(IR)偵測。此外,如使用第一具體實施例,第二具體實施例提供一在照明關閉後易於持續操作之優點,及一減輕在環境亮度改變時短暫地發生難以看見顯示影像之困難的優點。
在圖8中顯示的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由於藉由光儲存區段60A及顯示表面200A間之部件的吸收及反射,在紅外光成分(IR)中有一相對極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如圖9中顯示,光儲存區段60A係佈置接近顯示表面200A,從而導致紅外光成分(IR)之使用的高效率及位置偵測之高S/N比。
附帶地,第二具體實施例中之光儲存區段60A亦可作為影像顯示裝置之表面的一保護板。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可用於一係分散為在形成保護板之顯示表面的一保護膜材料中之次微米量級的粒子之狀態中。
當前發光之光量不足時,一照明區段(前發光)可從光儲存區段60A分開地提供,且可將來自光儲存區段60A之光用作對於照明區段之輔助照明光。
<第三具體實施例>
圖10係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協助解釋用於位置偵測之IR光產生構件。
在圖10所說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中100B,彼此分開之複數個光儲存區段60B係在一液晶面板的CF基板202之濾波器側上圖案化。光儲存區段60B所形成之表面的CF基板202之表面,可為一如在圖10中所示之液晶層203側的表面,或可為一在顯示表面200A側上之表面。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光儲存區段60B可僅佈置在必要位置處。因而可能不僅獲得類似於第一具體實施例之該等優點,而且亦改進位置偵測的精度。
此外,例如一與濾波器之結合致使一設計用於改進IR光之偵測的精度。
其次欲描述的一第四具體實施例及一第五具體實施例係第三具體實施例之更具體的具體實施例。
附帶地,儘管在第三至第五具體實施例中係需要一照明區段,當照明關閉時,一光儲存區段作用為一簡單輔助光。
<第四具體實施例>
圖11係一根據第四具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釋用於位置偵測之IR光產生構件。圖12係一在未應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的比較範例之斷面圖,該斷面圖顯示實質上與圖11相同的區段。
在圖12中顯示之比較範例具有一IR透射濾波器(IRPF),其阻隔一可見光成分(VL)且其透射包括一反射紅外光成分(IR_R)的紅外線。IR透射濾波器(IRPF)係在一感測器區(PA2)或一光感測器區段1中形成。當一黑色矩陣21K具有一如圖4中所示之平面圖案時,(例如)IR透射濾波器(IRPF)係佈置在光感測器區段1中之黑色矩陣21K的感測器開口SA內。如圖12及圖4中所示,一紅色濾波器21R、一綠色濾波器21G及一藍色濾波器21B係佈置在IR透射濾波器(IRPF)周圍。此四種濾波器及黑色矩陣21K形成一濾波器204。
根據在圖11中所示之本具體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100C具有一光致發光部件(光儲存區段60C),其能輸出一包括紅外線之延遲放光以取代圖12中所示的IR透射濾波器(IRPF)。
因為當一可見光成分(VL)係透射至光二極體PD側時,一S/N比會降級,故在本具體實施例中之光儲存區段60C需要具有一阻隔可見光成分(VL)的過濾功能,該過濾功能係類似圖12中之IR透射濾波器(IRPF)。明確言之,係需要形成光儲存區段60C成為一雙層結構,且將一類似於IR透射濾波器(IRPF)之可見光阻隔功能提供給光二極體PD側上之層,且將一光儲存功能提供給另一層。
然而,光儲存功能不一定需要藉由提供光儲存層來實現。一光致發光材料可分散至阻隔可見光及透射紅外線之該層中,或一其表面與顯示表面200A側相反之層的表面可用一光致發光材料塗布。
根據第四具體實施例,可藉由在靠近光二極體PD之一必要位置處對於現存濾波器204進行一些改變來獲得類似於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優點的優點,及實現光儲存功能。
此外,許多紅外光致發光材料(紅外光儲存材料)係有色,因為紅外光致發光材料吸收可見光。然而,因為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係選擇性地佈置在阻隔可見光的區中,故可避免面板之透射率的減少。
<第五具體實施例>
圖13係根據第五具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釋用於位置偵測之IR光產生構件。
藉由圖式顯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00D具有一濾波器光儲存區段60D,其結合紅色濾波器21R之功能及光儲存功能以取代在圖12的結構中之紅色濾波器21R的位置處之紅色濾波器21R。明確言之,光儲存功能可藉由在一習知紅色濾波器21R中分散一紅外光致發光材料來提供。
附帶地,當採用此構造時,需要光致發光材料在紅色區中不發光。即,光致發光材料在紅色區中不需要吸收可見光成分(VL)而是在紅色區中透射可見光成分(VL),以致不減損一用於紅色顯示之像素的功能。因此,濾波器光儲存區段60D係需要由一吸收可見光的一藍色區及一綠色區的光致發光材料形成。從而可避免液晶面板之透射率的減少。
一為何紅色濾波器(圖12中的紅色濾波器21R)具有光儲存功能以形成濾波器光儲存區段60D之原因係,一紅色濾波器材料在紅外區中具有一高透射率,且因此可容易控制透射率特性,且可增加一延遲放光之反射紅外光成分(IR_R)的發光效率,且因此可使位置偵測之精度(S/N比)更高。然而,當透射率特性可控制時綠色濾波器21G或藍色濾波器21B可具有光儲存功能。
根據第五具體實施例,可藉由在靠近光二極體PD之一必要位置處對於現存濾波器204進行一些改變來獲得類似於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優點的優點,及實現光儲存功能。
附帶地,一IR透射濾波器(IRPF)係形成在一感測器區(PA2)中,且因此阻隔可見光之功能性係足夠高。
<第六具體實施例>
圖14係根據第六具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釋用於位置偵測之IR光產生構件。
圖14中所說明的液晶顯示裝置100D具有一作為附件之尖筆101,尖筆101係一欲偵測物體。
一在包括尖筆101中之尖端的一區內提供之光儲存區段60E係由一類似於第一具體實施例中之光儲存區段60的光儲存材料(光致發光材料)形成。尖筆101係以筆尖端使用,其中當使用者回應於顯示在液晶面板200上之應用的一顯示內容或輸入資訊來給出指令時,光儲存區段60B係形成接觸或接近液晶面板200的顯示表面200A。
液晶面板200包括用於偵測非可見光(例如IR光)之光二極體PD,光二極體PD係形成在TFT陣列基板201上。因為圖14顯示一液晶顯示裝置之範例,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一液晶層203及一CF基板202,且額外地需要一照明區段及類似者。然而,當顯示面板係(例如)一種發射類型有機EL面板而非液晶面板時,照明區段係不需要。
本具體實施例提供類似於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優點的優點。此外,即使當用於產生非可見光(在此情況下之IR光)之諸如一照明區段或類似者的構件係未出現在顯示面板中時,用於欲偵測物體之位置、大小及類似者之偵測(物體偵測)的非可見光(IR光),係從形成在穿透顯示表面200A的筆尖端處之光儲存區段60E供應至顯示面板之內側。因此,一用於物體偵測之光源係無須在顯示面板內,且當用於物體偵測之光係產生時一電源供應無須用於尖筆101,以致顯示裝置整體而言可減少成本。
當尖筆101係具有光儲存區段60E時,尖筆101之偵測使用非可見光(偵測光)之直接光而非使用在顯示面板內產生或透過顯示面板之內側輸出至外側產生之非可見光的反射。因此,到達一光二極體PD之非可見光(偵測光)包括少量的雜散光成分,其係當非可見光在顯示面板內重複反射時造成。此外,光二極體PD可佈置靠近顯示表面200A。由於兩個原因,基於光二極體PD之輸出的位置偵測之精度極高。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不限於以上所述,且可進行以下的各種修改。
<修改的第一範例>
修改的第一範例包括一光二極體PD,其係作為一用於接收非可見光之光接收元件,及偵測包括可見光作為一主要成分之外來光,及根據偵測結果控制來自圖1中所示之背光300的光輸出強度。儘管下文中之描述將由圖1至8中所示的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修改的範例組成,可將修改的第一範例應用於其他具體實施例,只要修改的第一範例具有一例如背光或類似者的照明區段。
雖然未明確地顯示,但一經組態用以偵測外來光之外來光感測器係佈置在圖1中所示之液晶面板200中的一有效顯示區PA或一周邊區CA中。外來光感測器之配置位置及數目係任意。
當外來光感測器係佈置在有效顯示區PA內時,外來光感測器可依矩陣形式配置如具有用於接收非可見光的之光感測器(光二極體PD)。在此情況下,各外來光感測器係佈置在離圍繞外來光感測器出現之複數個光感測器等距離處。例如,光二極體PD及外來光感測器需要在有效顯示區PA之平面圖中形成一棋盤圖案。
若非依一棋盤圖案則外來光感測器可依相等間隔配置。此外,外來光感測器可圍繞有效顯示區PA之四個角落配置,或外來光感測器可一致地配置在靠近有效顯示區PA之外側中至少之一的位置處。因此,外來光感測器的配置及數目不受限制。
可將一類似於圖5A及5B者之一等效電路及一平面圖案應用於外來光感測器的基本構造。然而,外來光感測器之光二極體可包括例如一用於與作為一光感測器之光二極體PD之材料不同的薄膜半導體層之材料。例如,外來光感測器之薄膜半導體層係需要由非晶矽或微晶矽形成,其能帶隙係廣泛地分布,以致外來光感測器具有一對於在350[nm]至700[nm]之波長範圍中界定的可見光之敏感性的尖峰。例如,可將一其能帶隙係1.6[eV]之材料用作外來光感測器的薄膜半導體層。
附帶地,如已描述,可將非晶矽或微晶矽用作一用於非可見光感測器中之光二極體PD的薄膜半導體層之材料。形成以致具有不同能帶隙且因此具有不同紅外光吸收特性之材料,係在此情況下用於光二極體PD之薄膜半導體層及外來光感測器的薄膜半導體層。然而,可將具有不同能帶隙及具有稍低敏感性的多晶矽或結晶矽,用作一用於可見光感測器及光感測器之薄膜半導體層的材料。在此一情況中,可將波長選擇性賦予濾波器側。
圖1中顯示之資料處理區段400基於藉由外來光感測器獲得的接收到光資料來控制發射照明光之背光300的操作。位置偵測區段402在控制區段401之控制下藉由接收光資料(即,一電壓值(偵測電位Vdet)或一電流值(偵測電流Idet))偵測與外來光的照度成比例的信號之振幅(累積電荷量)。控制區段401基於偵測之結果調整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300之光發射強度。
因此,當藉由外來光感測器獲得之接收到光資料指示該接收到光具有高強度時,背光300受控制以施加較高強度的照明光。當藉由外來光感測器獲得之接收到光資料指示該接收到光具有低強度時,背光300受控制以施加較低強度的照明光。
大體上,在一其中外來光(尤其係日光)進入一具有薄膜電晶體之像素開關的顯示裝置內之環境中,顯示裝置之對比可藉由一顯示面板之表面層的反射降低,以致一影像可能無法良好地識別。因此,從顯示面板本身發射至顯示面板之表面外側的光的亮度需要比在顯示面板的表面上之反射照度更高。為此,從後部照射顯示面板之背光300的光發射強度被控制成為更高。
在其中外來光強度係極低之暗或類似者的情況下,藉由顯示面板之表面反射的光不會造成影像品質之降級(對比降低),且因此背光300之光發射強度需要減少。修改的第一範例可降低顯示裝置的表面照度,且從而減少背光300的電力消耗。
修改的第一範例具有係能根據外來光之量的改變調適地控制在影像品質中之此一降級(對比降低)及減少電力消耗的優點。
圖15係一顯示接收到光資料相對於輸入光強度之改變的圖式,該圖係在一其中外來光感測器形成在有效顯示區PA中之情況(佈置在該顯示區內之應用),及在一其中外來光感測器係在修改的第一範例中之周邊區CA中形成之情況(非在該顯示區內之佈置的應用)獲得。在圖15中,橫座標之軸指示外來光的照明度(單位:一勒克司(1ux)),且縱座標之軸指示自外來光感測器獲得之接收到光資料的值經轉換成之照明度(單位:[1x])。在圖15中,一實線係一其中應用外來光感測器佈置在顯示區內的情況之曲線,且一虛線係其中未在顯示區內應用外來光感測器之佈置的情況之曲線。
如圖15中顯示,(例如)當使1000[1x]之外來光入射時,對應於約100[1x]的照明度之接收到光資料係在其中外來光感測器形成在周邊區CA內之情況中獲得,而對應於約1000[1x]的照明度之接收到光資料係在其中外來光感測器形成在有效顯示區PA內之情況中獲得。因此,可藉由在有效顯示區PA提供外來光感測器來獲得高強度的光。
因此,圖15顯示外來光感測器較佳係佈置在有效顯示區PA之內。
圖16A顯示一當未應用修改的第一範例偵測一手指尖端時之螢幕,且圖16B顯示一當應用修改的第一範例偵測手指尖端時之螢幕。
圖16A及16B中顯示的螢幕係藉由轉換複數個光感測器區段之個別輸出所獲得,其係以矩陣形式精細地配置成偵測(白色)及非偵測(黑色)的點顯示及映射該點顯示在一螢幕上。
圖16A及16B亦顯示當外來光感測器在有效顯示區PA內佈置時之偵測精度係更高。
根據修改之第一範例,除了一係能根據外來光之量的改變調適地控制在影像品質中之一降級(對比降低)及減少電力消耗的優點以外,尤其當有小量周圍外來光時,比所需更大數量之背光300的光係被防止進入液晶面板,及因此可對應地避免或抑制雜散可見光之發生。當光二極體PD作為圖7A及7B中顯示之一光感測器或類似者具有不僅對於非可見光(例如IR光)而且對可見光之敏感性時,此帶來一能改進位置偵測之精度的優點。
附帶地,在修改的第一範例中,當決定藉由外來光感測器偵測之外來光強度稍高時,一阻隔外來光之欲偵測物體的陰影可從光感測器區段1之輸出及外來光感測器的輸出偵測,且欲偵測物體之出現或不出現、位置或大小可基於偵測之結果來偵測。
<修改之第二範例:其他可修改點>
雖然用作非可見光之紅外線(IR光)主要係用以描述先前具體實施例及其修改的第一範例,但可將紫光線用作非可見光。
例如,背光300係不限於具有一光源及一光導部件之背光,而係亦可為一僅有一光源的背光,例如具有二維配置之複數個LED的背光。此外,背光300不限於表面光源,而係亦可為線光源或點光源。光導部件不限於一板(光導板302)的形狀,而係亦例如可為一長矩形平行六面體或一立方體。
所有在讀出電路(圖5A及5B)中包括光二極體PD、重設電晶體TS、放大器電晶體TA及讀出電晶體TR的TFT結構,和像素電路中之切換元件SW以及具有控制閘極CG之TFD(薄膜二極體)結構可形成為一頂部閘極類型。在此情況下,至少TFD(I區或D區)之光接收區的後側及TFT之通道形成區係需要用一光遮蔽層覆蓋,以致來自背光300之直接光不進入光接收區及通道形成區。
圖4中藉由濾波器(21R、21G及21B)顯示之像素單元的構造(配置及色彩類型),及對應於光感測器區段之感測器開口SA對於像素單元之鄰近位置關係不限於圖4中顯示的構造及鄰近位置關係。
<修改的第三範例>
先前具體實施例及修改的第一及第二範例係不限於液晶顯示裝置,而係可廣泛地應用於例如有機EL顯示裝置之發射類型顯示裝置及類似者,使用可應用於電子紙之電泳的顯示裝置及類似者。
一使用電泳之顯示裝置具有一在一像素電極及一共同電極間之電子墨水,其被提供至一反基板(透明基板)。電子墨水係一對於圖1中之液晶層203的替代。電子墨水具有複數個微囊,其包括懸浮在液體中之帶正電白色粒子及帶負電黑色粒子。電泳藉由利用一事實根據輸入資料實現一像素的梯度顯示,該事實係移動至像素電極側及共同電極側之粒子係針對在像素電極及共同電極間施加之一正電場及一負電場在白色及黑色問倒轉,及當一大比例之白色粒子移動至透明基板側時,像素從一檢視者檢視看似亮。因此,除了液晶層203的光調變方法外,先前具體實施例可依實質上相同方式應用。
另一方面,一有機EL顯示裝置無須背光300。一有機EL顯示裝置利用一其中在一顯示面板內之各像素中層壓的有機材料膜本身以一對應於施加電場之量值的照度發光的現象。因此,一聚光透鏡係需要例如藉由一層內透鏡層形成。否則,先前具體實施例可依實質上相同方式應用。
<應用顯示裝置至產品之範例>
具體實施例及修改之第一至第三範例可如下文應用為在各種產品中用於顯示字元及影像的顯示部分。
明確言之,先前具體實施例及修改之第一至第三範例可應用至例如電視接收器、個人電腦的監視器裝置及類似者,具有如可攜式電話之視訊重製功能的行動裝置、遊戲機器、PDA及類似者、例如靜態相機之圖像擷取裝置、視訊相機及類似者,以及例如汽車導航系統及類似者之車輛設置裝置。
根據先前具體實施例及其修改的範例,係獲得以下優點。
一具有一兩層導電膜或一薄玻璃之電阻類型或電容類型觸摸面板(該觸摸面板係佈置在一顯示面板之前側上)係不必要呈現。即,可實現一具有在一顯示面板內之觸摸面板功能的「內嵌式(in-cell)觸摸面板」。因此,可使顯示裝置小型化及(尤其係)厚度減少。
因為接收到光資料及一偵測到位置的位址係儲存在一記憶體中成為一組,故可同時偵測複數個分開位置。此外,不僅可偵測一欲偵測物體的位置且可偵測欲偵測該物體的大小。
在一其中係提供一照明區段之情況中,即使在照明關閉後而一指令或資訊係藉由辨識一如手指、尖筆或類似者之欲偵測物體而輸入,或即使在一自動關閉功能在省電模式中啟動後,亦可暫時偵測一欲偵測物體(最多約一天)。此外,因為可由延遲放光提供照明故即使在黑暗中亦不妨礙操作。
在一其中提供照明區段之情況或一不提供照明區段之情況,當環境之亮度忽然改變時短暫地難以看見一螢幕係可藉由一延遲放光之輔助照明防止或減輕。
可在不增加偵測光的光源下解決當使螢幕完全黑色顯示時無法偵測手指或尖筆之問題。
因為藉由延遲放光之輔助照明可行,故可減少照明區段之成本。當用途受限於一暗環境時,照明區段本身係不必要呈現。
修改的第一範例基於可見光在顯示裝置的顯示區中執行以實現外來光偵測。當一外來光感測器佈置在有效顯示區內時,與一其中外來光感測器係佈置在顯示區外側的系統比較,可更準確地測量顯示裝置上的表面照度,且因此改進背光之光發射強度控制的精度。
依據以上說明的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可應用於各種電子裝置之顯示裝置,即,該等電子裝置係所有領域中顯示向其輸入的一視訊信號或在其中產生為一影像或視訊的一視訊信號之電子裝置,例如數位相機、筆記型個人電腦、可攜式終端裝置(例如可攜式電話及類似者)與攝錄影機。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取決於設計要求與其他因素而進行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與變更,只要其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其等效內容之範疇內即可。
1...光感測器區段
10...顯示區段
11...垂直驅動器/V.DRV.
12...顯示驅動器/D-DRV.
13...感測器驅動器/S-DRV.
14...選擇開關陣列/SEL.SW.
15...DC/DC轉換器/DC/DC.CNV.
16...撓性板
17...電路板
18...連接器
21B...藍色濾波器
21G...綠色濾波器
21K...黑色矩陣
21R...紅色濾波器
31...VDD線
32...VSS線
33...重設線
34...讀取控制線
35...偵測線
36...薄膜半導體層
40...像素電極
41...接點
42...內部佈線
43...薄膜半導體層
44...垂直掃描線
45...信號線
60...光儲存區段
60A...光儲存區段
60B...光儲存區段
60C...光儲存區段
60D...光儲存區段
60E...光儲存區段
100...液晶顯示裝置
100A...液晶顯示裝置
100B...液晶顯示裝置
100C...液晶顯示裝置
100D...液晶顯示裝置
101...尖筆
200...液晶面板
200A...顯示表面
200B...反射表面
201...TFT陣列基板
202...濾波器基板/CF基板
203...液晶層
204...濾波器
206...第一偏光器
207...第二偏光器
300...背光
301...光源
301a...可見光源
301b...IR光源
302...光導板
400...資料處理區段
401...控制區段
402...位置偵測區段
CA...周邊區
CG...控制閘極
PA...有效顯示區
PA1...像素區
PA2...感測器區
PD...光二極體
PIX...像素
SA...感測器開口
SN...儲存節點
SW...切換元件
TA...放大器電晶體
TR...讀出電晶體
TS...重設電晶體
XA...像素開口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透射類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般構造的示意圖;
圖2係一圖1中所示之構造的分解透視圖;
圖3係一顯示在一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液晶面板內之驅動電路的組態之範例的示意圖;
圖4係一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黑色矩陣之圖案的範例之平面圖;
圖5A及5B有關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圖5A係一光感測器區段之平面圖,且圖5B係對應至圖5A之圖案的光感測器區段之等效電路的圖式;
圖6係一對應至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一像素之TFT陣列基板部分的平面圖;
圖7A及7B係示意性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一PIN結構(A)及一PDN結構(B)之光二極體的圖式;
圖8係一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說IR光產生構件;
圖9係一根據一第二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說IR光產生構件;
圖10係一根據一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說IR光產生構件;
圖11係一根據一第四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說IR光產生構件;
圖12係一在未應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的比較範例之斷面圖,該斷面圖顯示實質上如圖11之相同區段;
圖13係一根據一第五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說IR光產生構件;
圖14係一根據一第六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斷面圖,該斷面圖係協助解說IR光產生構件;
圖15有關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修改的第一範例,及係一顯示所接收光資料之相對於輸入光強度之改變的圖式;及
圖16A及16B係顯示當在一其中未應用在一顯示區內之外來光感測器的部署之情況(A)及一其中應用在一顯示區內之外來光感測器的部署之情況(B)下偵測一指尖時偵測之結果的圖式。
1...光感測器區段
60...光儲存區段
100...液晶顯示裝置
200...液晶面板
200A...顯示表面
201...TFT陣列基板
202...濾波器基板/CF基板
203...液晶層
204...濾波器
206...第一偏光器
207...第二偏光器
300...背光
301...光源
301a...可見光源
301b...IR光源
302...光導板
400...資料處理區段
401...控制區段
402...位置偵測區段
CA...周邊區
PA...有效顯示區
PA1...像素區
PA2...感測器區

Claims (8)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區段,其具有一顯示表面,且能在該顯示表面上顯示資訊;及一光儲存區段,其能接收包括可見光的入射光,吸收該入射光之一部分,及輸出該入射光之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其中一經組態用以基於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的一非可見光成分偵測在該顯示表面之一側上的一欲偵測之物體的光感測器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其中該光儲存區段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其中該顯示區段包括該顯示表面,該光儲存區段,其藉由一光儲存材料形成,且能吸收從該顯示表面入射在該光儲存區段上之外來光的一部分,輸出剩餘該外來光,且輸出該外來光之該吸收的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一反射表面,其係用於反射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以從該顯示表面發射該輸出光至一外側,一光調變區段,其經組態用以在來自該光儲存區段藉由該反射表面反射之該輸出光的一中間行程內之一光學路徑中根據一輸入信號調變該輸出光,且自該顯示表面發射,及該光感測器經組態用以偵測來自反射光的非可見 光,該反射光係產生自來自該光儲存區段藉由在該顯示表面之該側上的欲偵測之該物體所反射的該輸出光。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區段包括一照明區段,其經組態用以產生包括可見光的照明光,該光儲存區段藉由一光儲存材料形成,且能吸收該照明光之一部分,輸出除了該照明光之該吸收之該部分以外的剩餘該照明光,且輸出該照明光的該吸收之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一光調變區段,其經組態用以接收從該光儲存區段入射在該光調變區段上之輸出光,根據一輸入信號調變該入射輸出光,且發射該調變之輸出光,該顯示表面將具有藉由該光調變區段所調變之該輸出光而增加至該輸出光的該資訊的該輸出光發射至一外側,及該光感測器經組態用以偵測來自反射光的非可見光,該反射光係產生自藉由在該顯示表面之該側上的欲偵測之該物體所反射的該輸出光。
  3. 如請求項2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照明區段包括一光源,及一光導板,其經組態以將來自該光源之光轉換成為在一平面形狀中之該照明光, 該照明區段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之一反顯示表面側上,及該光儲存區段係形成在該照明區段之一側及該光調變區段間。
  4.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區段,其具有一顯示表面,且能在該顯示表面上顯示資訊;及一光儲存區段,其能接收包括可見光的入射光,吸收該入射光之一部分,及輸出該入射光之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其中一經組態用以基於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的一非可見光成分偵測在該顯示表面之一側上的一欲偵測之物體的光感測器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其中該光儲存區段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其中在該顯示區段中,當從該顯示表面檢視時經組態用以佈置一像素之複數個像素區及經組態用以佈置該光感測器之複數個感測器區係規則性地決定,及該光儲存區段係在該等像素區之各區中形成。
  5.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非可見光係紅外光,該光感測器係一紅外光感測器,其具有對於該紅外光之敏感性,及該光儲存區段係藉由使一紅色透光濾波器含有一光儲存材料形成。
  6.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區段,其具有一顯示表面,且能在該顯示表面上顯示資訊;及一光儲存區段,其能接收包括可見光的入射光,吸收該入射光之一部分,及輸出該入射光之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其中一經組態用以基於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的一非可見光成分偵測在該顯示表面之一側上的一欲偵測之物體的光感測器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其中該光儲存區段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其中在該顯示區段中,當從該顯示表面檢視時經組態用以佈置一像素之複數個像素區及經組態用以佈置該光感測器之複數個感測器區係規則性地決定,及該光儲存區段係在該等感測器區之各區中形成。
  7.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區段,其具有一顯示表面,且能在該顯示表面上顯示資訊;及一光儲存區段,其能接收包括可見光的入射光,吸收該入射光之一部分,及輸出該入射光之該部分成為一包括非可見光的延遲放光;其中一經組態用以基於來自該光儲存區段之輸出光的一非可見光成分偵測在該顯示表面之一側上的一欲偵測之物體的光感測器係佈置在該顯示區段內;且該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尖筆,其在包括一尖端作為一附件之 一區中具有該光儲存區段。
  8. 如請求項7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區段包括一照明區段,其經組態用以產生包括可見光的照明光,一光調變區段,其經組態用以接收入射在該光調變區段上之該照明光,根據一輸入信號調變該入射照明光,且發射該調變照明光,及該顯示表面,其係用於將藉由該光調變區段所調變之該照明光發射至一外側。
TW097146040A 2007-12-05 2008-11-27 顯示裝置 TWI396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5286A JP4924393B2 (ja) 2007-12-05 2007-12-05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1128A TW200931128A (en) 2009-07-16
TWI396898B true TWI396898B (zh) 2013-05-21

Family

ID=4072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6040A TWI396898B (zh) 2007-12-05 2008-11-27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24846B2 (zh)
JP (1) JP4924393B2 (zh)
KR (1) KR101543352B1 (zh)
CN (1) CN101452136B (zh)
TW (1) TWI396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5740B2 (ja) * 2008-05-28 2013-10-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762922B (zh) * 2008-12-24 2012-05-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电子纸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147398A2 (ko) * 2009-06-17 2010-12-23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전자영동 표시장치
CN101943973A (zh) * 2009-07-03 2011-01-12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显示器
US8749478B1 (en) * 2009-08-21 2014-06-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ight sensor to adjust contrast or size of objects rendered by a display
KR101663034B1 (ko) 2009-08-26 2016-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촉 감지 기능이 있는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JP2012230132A (ja) * 2009-09-09 2012-11-22 Sharp Corp 光センサ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335854B2 (en) * 2009-09-30 2016-05-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5418130B2 (ja) * 2009-10-15 2014-02-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および当該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US20120200521A1 (en) * 2009-10-23 2012-08-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light source,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896545B2 (en) * 2009-11-24 2014-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gularly-selective sensor-in-pixel image detection
WO2011074394A1 (en) 2009-12-18 2011-06-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optical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19039B (zh) * 2009-12-31 2011-08-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板以及使用该触控板的电子装置
US20130027371A1 (en) * 2010-01-08 2013-01-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adjusting color saturation, program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US9207851B1 (en) * 2010-01-22 2015-12-08 Perceptive Pixel, Inc. Sensing displays utiliz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KR101113467B1 (ko) * 2010-04-01 2012-02-2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234659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硕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屏幕光的光学触控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JP5659614B2 (ja) * 2010-08-06 2015-01-28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948025B2 (ja) 2010-08-06 2016-07-0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05821B1 (ko) 2010-09-10 2016-03-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26597B1 (ko) * 2010-12-13 2017-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터치 및 근접한 오브젝트 센싱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08429B (zh) * 2010-12-13 2013-09-11 Au Optronics Corp 光學感測模組
US9678653B1 (en) 2010-12-20 2017-06-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light intensity controlling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an accessory housing removably coupled to at least a portion of an exterior profile of a device housing
US9495915B1 (en) 2010-12-20 2016-11-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adjustments using a light sensor
US9201185B2 (en) 2011-02-04 2015-12-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rectional backlighting for display panels
JP5881414B2 (ja) 2011-04-20 2016-03-09 Hoya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用カバーガラス
EP2719079B1 (en) * 2011-06-09 2016-08-10 ams AG Optical proximity sensor comprising a linear polarizer for reducing optical crosstalk
CN102294119A (zh) * 2011-08-02 2011-12-28 广州市迪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设备感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US8610970B1 (en) * 2011-08-20 2013-12-17 Darwin Hu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scanners
US9241082B2 (en) * 2011-08-20 2016-01-19 Darwin H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through a display screen
US20150042902A1 (en) * 2011-09-15 2015-02-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lighting device
CN102402028B (zh) * 2011-11-03 2014-04-09 安徽省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液晶屏的防错装配机构及其防错检测方法
US20130127711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Paul Masser Touch tracking optical input device
US8982090B2 (en) 2012-01-01 2015-03-1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Optical stylus synchronization
US9354748B2 (en) 2012-02-13 2016-05-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ptical stylus interaction
US9870066B2 (en) 2012-03-02 2018-0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9075566B2 (en) 2012-03-02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hinge spine
US9134807B2 (en) 2012-03-02 2015-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itive key normalization
US8873227B2 (en) 2012-03-02 2014-10-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hinge support layer
JP5867186B2 (ja) * 2012-03-09 2016-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US20130300590A1 (en) 2012-05-14 2013-11-14 Paul Henry Dietz Audio Feedback
US9726803B2 (en) * 2012-05-24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range gesture system
US8947353B2 (en) 2012-06-12 2015-0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Photosensor array gesture detection
US9256089B2 (en) * 2012-06-15 2016-02-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bject-detecting backlight unit
US8964379B2 (en) 2012-08-20 2015-0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witchable magnetic lock
CN104412209A (zh) * 2012-09-07 2015-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系统
KR102059561B1 (ko) * 2013-04-08 2019-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094427B1 (ko) * 2013-08-07 2020-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766754B2 (en) 2013-08-27 2017-09-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ptical sensing array embedded in a displa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array
US9454265B2 (en) 2013-09-23 2016-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ion of a light collection light-guide with a field sequential color display
KR102229006B1 (ko) * 2014-01-16 2021-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0120420B2 (en) 2014-03-21 2018-11-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ckable display and techniques enabling use of lockable displays
CN104090411B (zh) * 2014-06-19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5334911A (zh) * 2014-06-26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0324733B2 (en) 2014-07-30 2019-06-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utdown notifications
WO2016035542A1 (ja) * 2014-09-04 2016-03-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フィルム積層体、導電体および導電体の製造方法
CN104267856B (zh) * 2014-09-29 2016-08-17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3009921B1 (en) * 2014-10-16 2019-05-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comprising an optical sensing arra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333739B (zh) * 2014-10-28 2017-12-08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拼墙系统回显装置和方法
US10042478B2 (en) * 2014-12-31 2018-08-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ar projection display with near-infrared emitting touch screen
FR3028342A1 (fr) * 2015-03-26 2016-05-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Systeme de detection de la position et des mouvements de doigts sur un volant
CN104750320B (zh) * 2015-04-22 2018-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式触控模组、红外式触摸装置和触摸位置的确定方法
WO2017078201A1 (ko) * 2015-11-06 2017-05-11 실리콘디스플레이 (주) 평판형 이미지 센서
US10606468B2 (en) 2015-11-20 2020-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image compensation for pre-touch localization on a reflective surface
US9733764B2 (en) 2015-11-20 2017-08-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cking of objects using pre-touch localization on a reflective surface
US9823782B2 (en) 2015-11-20 2017-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touch localization on a reflective surface
CN105334659B (zh) * 2015-11-26 2019-0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液晶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5718056B (zh) * 2016-01-19 2019-09-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0142671B2 (en) 2016-02-19 2018-11-27 Lg Electronics Inc.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KR101859046B1 (ko) * 2016-04-29 2018-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차량
US10018506B2 (en) * 2016-03-30 2018-07-10 Peel Technologies, Inc. Multifunctional infrared module
US20170332021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frared illumination through background lighting source
KR102646280B1 (ko) * 2016-05-27 2024-03-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7785379B (zh) * 2016-08-31 2020-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335438B (zh) * 2016-09-27 2019-01-08 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CN108663838B (zh) 2017-03-31 2020-10-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8197986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光モジュール、又は電子機器
CN107678600A (zh) 2017-10-25 2018-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位板、信号发射装置、数位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409942B1 (ja) 2017-11-07 2018-10-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展示装置
US11169641B2 (en) 2018-01-23 2021-11-09 Beechrock Limited Compliant stylus interaction with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KR102289938B1 (ko) * 2018-03-08 2021-08-17 주식회사 위즈덤라이트코리아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60099B1 (ko) * 2018-03-30 2023-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969877B2 (en) * 2018-05-08 2021-04-06 Artilux, Inc. Display apparatus
US10914980B2 (en) 2018-05-30 2021-02-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dot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8776362A (zh) * 2018-05-30 2018-1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0983611B2 (en) * 2018-06-06 2021-04-20 Beechrock Limited Stylus with a control
CN108828832A (zh) * 2018-06-29 2018-11-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0755072B2 (en) * 2018-08-02 2020-08-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215615B (zh) 2018-09-26 2020-06-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单元工作参数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1504523B (zh) * 2020-04-15 2021-07-20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 一种自发光式压光电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11812900B (zh) * 2020-07-08 2021-10-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638385B2 (en) 2020-11-12 2023-04-2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99674B (zh) * 2021-05-08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0143A (ja) * 2000-06-09 2001-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425048A (en) * 2003-03-31 2004-11-1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TWM268681U (en) * 2004-12-24 2005-06-21 Liang-Bin Shiu Light storage safet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221629D0 (en) * 1992-10-15 1992-11-25 Ncr Int Inc Light pen n
US5479069A (en) * 1994-02-18 1995-12-26 Winsor Corporation Planar fluorescent lamp with metal body and serpentine channel
US5916735A (en) * 1996-11-21 1999-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ine pattern
JP3328198B2 (ja) * 1998-08-17 2002-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98917A (ja) * 1998-09-28 2000-04-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型ディスプレイ
US20020120916A1 (en) * 2001-01-16 2002-08-29 Snider Albert Monroe Head-up display system utilizing fluorescent material
JP4556700B2 (ja) * 2005-02-17 2010-10-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座標検出装置
JP4645822B2 (ja) 2005-04-19 2011-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0143A (ja) * 2000-06-09 2001-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425048A (en) * 2003-03-31 2004-11-1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TWM268681U (en) * 2004-12-24 2005-06-21 Liang-Bin Shiu Light storage safet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1128A (en) 2009-07-16
KR101543352B1 (ko) 2015-08-11
KR20090059047A (ko) 2009-06-10
JP2009140193A (ja) 2009-06-25
JP4924393B2 (ja) 2012-04-25
US20090146992A1 (en) 2009-06-11
CN101452136B (zh) 2010-12-08
CN101452136A (zh) 2009-06-10
US8624846B2 (en) 2014-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6898B (zh) 顯示裝置
KR1014959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553002B2 (ja) 表示装置
US812558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5301240B2 (ja) 表示装置
US790564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ptical device
US826992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587186B (zh) Multi-function display
KR101543353B1 (ko) 표시 장치
US20100220077A1 (en) Image input device, imag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unit
JP5740132B2 (ja) 表示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
CN102576164A (zh) 光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JP2010009584A (ja) 表示装置
US7999259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hotodiode whose p region has an edge width different than that of the n region
TW200935375A (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818163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バックライ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