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4674B - Washing machine with a brush - Google Patents

Washing machine with a brus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4674B
TWI394674B TW098108541A TW98108541A TWI394674B TW I394674 B TWI394674 B TW I394674B TW 098108541 A TW098108541 A TW 098108541A TW 98108541 A TW98108541 A TW 98108541A TW I394674 B TWI394674 B TW I3946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engaging
plate portion
tubular member
engag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8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6383A (en
Inventor
Masakazu Fukunaga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Kk filed Critical Daifuku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46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6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4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46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3/00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bristles are fixed or joined in or on the brush body or carrier
    • A46B3/16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bristles are fixed or joined in or on the brush body or carrier by wires or other anchoring means, specially for U-shaped bristle tu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30Brushes for cleaning or polishing
    • A46B2200/3046Brushes for cleaning car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Brush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Description

洗車機用刷子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為使被洗淨車輛與洗車機本體於前後方向上做相對移動且同時進行被洗淨車輛的洗淨的各種形式的洗車機所採用的洗車機刷子。
在習知技術中,此種裝置提供了以下的構造。即,在旋轉軸的外周設有一組橡膠製螺旋槳之同時,連接兩螺旋槳的基部而形成一體,該連接部以螺釘固定於旋轉軸。然後,在兩螺旋之間插入吸水性獨立海綿板的基部,以母螺桿與公螺桿或螺栓等鎖附固定(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特開昭60-128050號公報(第2頁、第3圖)
[專利文獻2]特開平5-192225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1-301586號公報
但是,根據上述的構造,吸水性獨立海綿板的交換不容易進行。即,吸水性獨立海綿板由於很快地消耗或髒污,必須經常更換。在此情況下,要進行母螺桿及公螺桿或螺栓等的安裝拆卸的鎖合操作。因此,在交換作業中需要工具,或交換作業需要時間,洗車機停止的時間變長,洗車等待的時間也變長。而且,交換作業非專門的技術人員(製造商的服務人員)無法進行的情況下,無法快速地應付消耗及髒污。
於此,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洗車機用刷子,不使用工具而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同時迅速地應付消耗與髒污。
[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洗車機用刷子在沿著軸心的方向上,複數個刷子單元外嵌而配置於軸體上,各刷子單元包括沿著軸心的方向相對於軸體可滑動且與軸體可一體旋轉的筒狀構件、以及相對於該筒狀構件藉由卡合脫離操作而可從外側安裝拆卸的刷子構件。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在洗車作業時,使軸體繞著軸心旋轉,軸體的旋轉力傳遞至各刷子單元的筒狀構件之同時,筒狀構件的旋轉傳遞至刷子構件,各刷子單元與軸體成為一體狀而繞軸心旋轉。然後,藉由使該洗車機刷子移動,使刷子構件接觸(抵接)於被洗淨車輛的表面而進行洗淨處理。藉由如此的洗淨處理,當刷子構件消耗或髒污時,在停止(鎖定)洗車作業的狀態下,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即,藉由脫離操作,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從筒狀構件朝向外側完全地分離而拆下。然後,藉由卡合操作使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從外側安裝於筒狀構件。
又,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洗車機用刷子為在上述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構造中,在筒狀構件的外周面側,在圓周方向的複數個位置上形成卡合部,刷子構件包括外嵌於筒狀構件的環狀部以及內端部份由該環狀部所支持的刷子單體,環狀部在其內周面側形成可從外側卡合或脫離上述卡合部的被卡合部,同時圓周方向的至少一個位置形成可連結分離。
因此,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在被卡合群卡合於該卡合群的狀態下,使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而安裝。然後,在洗車作業時,筒狀構件的旋轉經由卡合於卡合部的被卡合群而傳遞至環狀部,各刷子單元與軸體成為一體狀而繞軸心旋轉。此時,藉由被卡合部群卡合於卡合部群,可防止旋轉中的刷子構件相對於筒狀構件在圓周方向的位置偏移,又可防止旋轉中的刷子構件相對於筒狀構件在長度方向(沿著軸心方向)的位置偏移。藉此,刷子單體群藉由離心力而擴張,因此,藉由使洗車機用刷子移動,擴張而旋轉的刷子單體群接觸(抵接)於被洗淨車輛的表面而進行洗淨處理。
藉由如此的洗淨處理,當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時,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即,藉由脫離操作而在環狀部的一個位置分離,使被卡合部從卡合部脫離(拔出),藉此,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從筒狀構件完全分離而拆下。然後,使新的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之同時,使被卡合部卡合於卡合部,接著藉由卡合操作而在環狀部的一個位置連結,將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從外側安裝於筒狀構件。
然後,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洗車機用刷子,在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構造中,卡合部形成開放於外周的槽狀,環狀部包括個別的複數個分割體與卡合具,各分割體藉由可抵接於筒狀構件的內板部以及從該內板部的圓周方向的兩端朝外部連設的一對側板部而形成軌道狀,在上述內板部可卡合或脫離上述卡合部的被卡合部形成突起狀,在鄰接的側板部之間,在夾持刷子單體的內端部份的狀態下由上述卡合具固定,藉此於圓周方向連結上述分割體而構成環狀部。
因此,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發明,筒狀構件的旋轉經由卡合於卡合部的被卡合部群而傳遞至各分割體,即環狀部,各刷子單元與軸體成為一體狀而繞軸心旋轉。藉由進行洗淨處理,當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時,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即,藉由卡合具的脫離操作而在環狀部的一個位置,即鄰接的分割體之間分離,使被卡合部從卡合部脫離(拔出),藉此,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了的刷子構件完全地從筒狀構件分離而拆下。然後,新的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之同時,使被卡合部卡合於卡合部,接著藉由卡合具的卡合操作而於圓周方向連結分割體而形成環狀部,藉此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從外側安裝於筒狀構件。
而且,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洗車用刷子,在上述的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構造中,在一對的側板部形成貫穿孔,卡合具包括第一卡合具以及第二卡合具,第一卡合具包括抵接板部與從該抵接板部的一面突出而插入上述貫通孔的銷部,第二卡合具包括可卡合於上述銷部的前端部份的抵接板部與從該抵接板部的一面突出的卡合脫離操作部,使第一卡合具的銷部貫穿鄰接的側板部的兩貫穿孔與形成於刷子單體的內端部份的孔部時,使第二卡合具的抵接板部卡合於銷部的前端部份,藉此在使分割體沿著筒狀構件的外周面彈性變形的狀態下,進行鄰接的側板部之間的連結。
因此,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發明,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的安裝是在使分割體的內板部沿著筒狀構件的外周面彈性變形的狀態下,形成鎖附狀。為了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第二卡合具的抵接板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而朝向側板部上從內板部分離的一側(外側)滑動,相對於銷部的前端部脫離。藉此,使朝彈性變形狀態的環狀部的鎖附作用力開放,藉由其彈性反作用力(彈性開放力),在銷部的前端部分側的鄰接的側板部的貫通孔拔出,在環狀部的該位置分離。而且,藉由彈性反作用力而擴大環狀部的直徑,分離位置的附近的被卡合部從卡合部自動地脫離(拔出)。因此,藉由環狀部抵抗該彈性力而擴大(更擴大直徑),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完全地從筒狀構件分離而拆下。
然後,使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之同時,使被卡合部卡合於卡合部,接著在使環狀部彈性變形成鎖附狀的狀態下,從一邊的分割體的側板部的貫通孔通過布製刷子單體的孔部而插入的第一卡合具的銷部插入另一邊的分割體的側板部上的貫通孔。接著,使第二卡合具的抵接板部抵接於另一邊的分割體的側板部時,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在側板上朝內板部滑動,藉由從外側卡合於銷部的前端部份,使新的刷子構件安裝於筒狀構件上而形成刷子單元。
又,消耗的刷子構件從使第二卡合具脫離的銷部拆下已消耗的刷子單體時,藉由將新的刷子單體安裝於銷部,全部的刷子單體刷子單體或破損等消耗厲害的特定的刷子單體進行交換。此時,交換作業在使刷子構件從筒狀構件分離而拆下的狀態(可洗滌狀態)下,或者是消耗的刷子單體的部分分離的狀態(直徑擴大狀態)下進行。
[發明的效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在洗車作業時,使軸體繞著軸心旋轉,軸體的旋轉力傳遞至各刷子單元的筒狀構件之同時,筒狀構件的旋轉傳遞至刷子構件,各刷子單元與軸體成為一體狀而繞軸心旋轉。然後,藉由使該洗車機刷子移動,使刷子構件接觸(抵接)於被洗淨車輛的表面而進行洗淨處理。藉由如此的洗淨處理,當刷子構件消耗或髒污時,在停止(鎖定)洗車作業的狀態下,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即,藉由脫離操作,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從筒狀構件朝向外側完全地分離而拆下。然後,藉由卡合操作使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從外側安裝於筒狀構件。
如此,刷子構件的交換作業不使用工具而在短時間內進行之同時,在加油站的停留期間容易迅速地進行。因此,洗車機的停止時間變短,洗車等待的時間變短而可適當地進行洗車,同時經常在亮麗的狀態下進行洗淨處理。又,從筒狀構件完全分離而拆下的刷子構件藉由洗滌處理,做為下一次交換用的準備,反覆地在亮麗的狀態下使用。特別是由於很快地髒污而定期性交換的乾燥用的刷子構件可適當地採用。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在被卡合群卡合於該卡合群的狀態下,使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而安裝。然後,在洗車作業時,筒狀構件的旋轉經由卡合於卡合部的被卡合群而傳遞至環狀部,各刷子單元與軸體成為一體狀而繞軸心旋轉。此時,藉由被卡合部群卡合於卡合部群,可防止旋轉中的刷子構件相對於筒狀構件在圓周方向的位置偏移,又可防止旋轉中的刷子構件相對於筒狀構件在長度方向(沿著軸心方向)的位置偏移。藉此,刷子單體群藉由離心力而擴張,因此,藉由使洗車機用刷子移動,擴張而旋轉的刷子單體群接觸(抵接)於被洗淨車輛的表面而進行洗淨處理。
藉由如此的洗淨處理,當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時,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即,藉由脫離操作而在環狀部的一個位置分離,使被卡合部從卡合部脫離(拔出),藉此,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從筒狀構件完全分離而拆下。然後,使新的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之同時,使被卡合部卡合於卡合部,接著藉由卡合操作而在環狀部的一個位置連結,將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從外側安裝於筒狀構件。
然後,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發明,筒狀構件的旋轉經由卡合於卡合部的被卡合部群而傳遞至各分割體,即環狀部,各刷子單元與軸體成為一體狀而繞軸心旋轉。藉由進行洗淨處理,當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時,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即,藉由卡合具的脫離操作而在環狀部的一個位置,即鄰接的分割體之間分離,使被卡合部從卡合部脫離(拔出),藉此,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了的刷子構件完全地從筒狀構件分離而拆下。然後,新的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之同時,使被卡合部卡合於卡合部,接著藉由卡合具的卡合操作而於圓周方向連結分割體而形成環狀部’藉此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從外側安裝於筒狀構件。
而且,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發明,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的安裝是在使分割體的內板部沿著筒狀構件的外周面彈性變形的狀態下,形成鎖附狀。為了進行刷子構件的交換,第二卡合具的抵接板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而朝向側板部上從內板部分離的一側(外側)滑動,相對於銷部的前端部脫離。藉此,使朝彈性變形狀態的環狀部的鎖附作用力開放,藉由其彈性反作用力(彈性開放力),在銷部的前端部分側的鄰接的側板部的貫通孔拔出,在環狀部的該位置分離。而且,藉由彈性反作用力而擴大環狀部的直徑,分離位置的附近的被卡合部從卡合部自動地脫離(拔出)。因此,藉由環狀部抵抗該彈性力而擴大(更擴大直徑),刷子單體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完全地從筒狀構件分離而拆下。
然後,使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外嵌於筒狀構件之同時,使被卡合部卡合於卡合部,接著在使環狀部彈性變形成鎖附狀的狀態下,從一邊的分割體的側板部的貫通孔通過布製刷子單體的孔部而插入的第一卡合具的銷部插入另一邊的分割體的側板部上的貫通孔。接著,使第二卡合具的抵接板部抵接於另一邊的分割體的側板部時,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在側板上朝內板部滑動,藉由從外側卡合於銷部的前端部份,使新的刷子構件安裝於筒狀構件上而形成刷子單元。
又,消耗的刷子構件從使第二卡合具脫離的銷部拆下已消耗的刷子單體時,藉由將新的刷子單體安裝於銷部,全部的刷子單體刷子單體或破損等消耗厲害的特定的刷子單體進行交換。此時,交換作業在使刷子構件從筒狀構件分離而拆下的狀態(可洗滌狀態)下,或者是消耗的刷子單體的部分分離的狀態(直徑擴大狀態)下進行。
[實施形態1]
以下根據圖式說明本實施形態1,其採用據置型的連續洗淨形式的洗車機為例。
在第2~4圖中,在地面F上,設置有據置型的洗車機本體1以及從前方貫穿洗車機本體1而到達後方的輸送器(車輛移動裝置)2。上述洗車機本體1形成門形狀。在該洗車機本體1內,從前部依序形成洗淨部3與乾燥部4。又,在洗車機本體1的前端部安裝有檢測出被洗淨車輛C的車高的聲波探測器5,在前面及後面分別設有操作面板6、7。而且上述輸送器2經由被洗淨車輛C的搬運方向左側的車輪T而給予移動力(搬運力)。
上述洗淨部3包括將高壓水噴射至被洗淨車輛C的側灑噴嘴11、斜灑噴嘴12、對被洗淨車輛C噴射洗劑的洗劑噴嘴13、將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下部及前後的車輪T的側面洗淨的左右一對搖臂刷14、將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洗淨的第一洗淨用頂刷15及第二洗淨用頂刷16、對被洗淨車輛C噴射洗淨水的最終沖洗噴嘴(洗淨水噴嘴)17、將被洗淨車輛C的前面及後面洗淨的左右一對第一洗淨用側刷18、將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洗淨的左右一對第二洗淨用側刷19、對被洗淨車輛C噴射氟鍍劑的撥水鍍劑噴嘴20以及對被洗淨車輛C噴射(噴霧)液體臘的臘噴嘴21,依此順序形成。
又,上述乾燥部4包括使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乾燥的第一頂噴嘴25、使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乾燥的左右一對的第一側噴嘴26、使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乾燥的第二頂噴嘴27、使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乾燥的左右一對的第二側噴嘴28以及擦拭附著於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表面)的水滴的左右一對的擦乾用頂刷(擦乾用刷子的一例)30與擦拭附著於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表面)的水滴的乾燥用頂刷(洗車機用刷的一例),依序配置而形成。
於此,在洗淨部3中,左右一對的搖臂刷14係設於可左右擺動的臂14A的自由端上,藉由擺動裝置(未圖示)使臂14A擺動而在左右方向(車子寬度方向)可任意進退地移動。又,第一洗淨用頂刷15及第二洗淨用頂刷16係由設於左右的軌道導引而做垂直狀可升降地設置,藉由升降裝置(未圖示),可隨著車高的變化而任意升降移動。又,第一洗淨用側刷18係由設於洗車機本體1的上部的左右方向的軌道18A支持導引而可左右移動地(開閉移動)設置,藉由左右移動裝置(未圖示)而左右移動,對被洗淨車輛C的前面與後面進行洗淨之同時,藉由移動裝置(未圖示)而在軌道18A上前後移動,隨著輸送器2搬運被洗淨車輛C而移動。然後,第二洗淨用側刷19設於左右擺動臂19A的自由端,藉由擺動裝置(未圖示)使臂19A於左右方向(車子寬度方向)進退移動,進行被洗淨車輛C的側面的洗淨。
而且在乾燥部4中,第一頂刷25與第二頂刷27藉由升降移動裝置(未圖示)隨著車高的變化而可升降移動。又,乾燥用頂刷29由設於左右的軌道導引而垂直狀地可升降地設置,藉由升降移動裝置(未圖示)隨著車高的變化而可升降移動。然後,乾燥用側刷30係設於可左右擺動的臂71(後述)的自由端,藉由擺動裝置而使臂71擺動而在左右方向(車子寬度方向)可進退移動。而且在洗淨部3與乾燥部4中,噴嘴等其他裝置為固定式。又,各噴嘴25~28係連通於供給空氣的鼓風裝置(未圖示)。
在第1圖、第5~9圖中,上述乾燥用側刷30中,複數個刷子單元40相對於軸體31,沿著該軸心31A的方向外嵌而配置。即,軸體31為筒狀,在其外圓周面,在180度變位的二個位置(一或三個位置以上),沿著軸心31A的方向的突條體32形成一體狀。然後,沿著軸心31A的方向上,在以既定間距設置的複數個位置上且在圓周方向的90度變位的四個位置(單數個位置或複數個位置)上形成螺孔33。
各刷子單元40包括相對於軸體31在沿著軸心31A的方向上可滑動且與軸體31可一體地旋轉的筒狀構件41以及相對於該筒狀構件41藉由卡合解脫操作從外側可安裝拆卸的刷子構件51。
即,筒狀構件41包括相對於軸體31可緊密外嵌的內筒部42、在該內筒部42的外圓周面從30度變位的十二個位置(複數個位置)呈放射方向連設的突出板部43、與各突出板部43的外端一體化的外板部44、以及從該等內筒部42至突出板部43以及外板部44的下面之間一體化的環狀的底板部45。於此,外板部44沿著內筒部42的外面形成圓弧狀之同時,圓弧方向的中央部分與突出板43的外端一體化,藉此,在與外板部44鄰接的端部間,形成開放於外圓周的槽狀的卡合部46,在上述筒狀構件41的外周面側,於圓周方向的十二個位置(複數個位置)上形成卡合部46。
然後,在內筒部42上,在圓周方向做90度變位的四個位置(單數個位置或複數個位置)上,形成與上述軸體31的螺孔33連統的通孔47,同時在圓周方向上做180度變位的二個位置(單數個位置或複數個位置)上,可嵌入上述軸體31的突條體32的凹槽部48在沿著軸心31A的方向的全長形成。又,在底板部45上,對應於各卡合部46分別形成水孔49。藉由以上的42~49等,形成例如金屬製的筒狀構件41的一例。
該構造的筒狀構件41,在使該凹槽部48嵌合於突條體32的狀態下,使其外嵌於軸體3,然後,使其沿著軸心31A的方向上滑動,使通孔47連通於既定位準的螺孔33,藉由從外側通過通孔47的螺栓體(固定具的一例)35螺合於螺孔33,使筒狀構件41固定於軸體31的既定位置。而且,在與外板部44的通孔47相向的位置上,形成缺口部分44a,用於使螺栓體35通過。
上述刷子構件51包括外嵌於筒狀構件41的環狀部52以及在該環狀部52側、支持折疊後的內端部份68a的布製刷子單體68,然後,上述環狀部52包括個別的複數個分割體53及卡合具60。
各分割體53藉由可抵接於筒狀構件41的內板部54以及從該內板部54的圓周方向的兩端朝外部連設的一對側板部55而形成與筒狀構件41具有相同長度的軌道狀,同時在上述內板部54的內面側,在可任意卡合脫離上述筒狀構件41的卡合部46的被卡合部56形成突起狀的狀態下,例如藉由樹脂一體成形。此時內板部54係沿著筒狀構件41的外板部44的外面,形成比外面稍大的半徑的圓弧狀之同時,其內面抵接於外板部44的外面而可彈性變形地形成。然後在一對側板部55中,分別在長度方向(沿著軸心31A的方向)的二個位置上形成貫穿孔57。
上述卡合具60包括第一卡合具61以及第二卡合具64。上述第一卡合具61包括板狀的抵接板部62以及從該抵接板部62的一面突出而插入上述貫穿孔57的銷部63,在該銷部63的前端部份,形成凹入環狀的卡合部份63a。上述第二卡合具64包括板狀的抵接板部65以及從該抵接板部65的外端的一面呈直角狀突出的板狀的卡合脫離操作部66,在上述抵接板部65上,從外側卡合於上述銷部63的卡合部份(前端部份)63a的凹入狀的被卡合部份65a形成開放於內端側的狀態。
上述布製刷子單體68僅由例如使用織布及長纖維的不織布等的布所形成的一片長方形狀(參照第9圖的實線),在短尺的寬度方向折兩折,同時在長尺的長度方向上的內端部份68a形成上述銷部63貫穿的孔部69。然後,布製刷子單體68以兩片為一組而由上述環狀部52側所支持,此時折線部68b位於上方。
即,在分割體53群的圓周方向上鄰接的側板部55之間,折疊的布製刷子單體68的內端部份68a在以兩片重疊(一組)而夾持的狀態下,第一卡合具61的銷部63貫穿兩貫穿孔57與各孔部69(內端部份68a),使抵接板部62抵接於一邊的分割體53的側板部55。在此狀態下,使第二卡合具64的抵接板部65抵接於另一邊的分割體53的側板部55,然後,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66,在側板部55上朝內板部54滑動,使被卡合部份65a從外側卡合於卡合部份63a。
藉此,在鄰接的側板部55之間,使折疊的布製刷子單體68的內端部份68a以兩片重疊(一組)而夾持的狀態下,經由第一卡合具61與第二卡合具64而固定於鄰接的側板部55之間。此時固定係藉由凹入環狀的卡合部份63a的凹入傾斜面(凹入圓弧面)與凹入狀的被卡合部份65a的凹入傾斜面(凹入圓弧面)的面導引作用(卡合力),在鄰接的側板部55相互接近的狀態下,即在側板部55之間強力夾持內端部份68a的狀態下進行,同時以該夾持反作用力而強固地維持卡合力。
而且,藉由環狀部52的形成尺寸,第二卡合具64的抵接板部65從外側卡合於銷部63的卡合部份(前端部份)63a所產生的從外側的卡合力,在使分割體53的內板部54沿著筒狀構件41的外周面做彈性變形的狀態下,進行鄰接的側板部55之間的連結。如此,由分割體53群與布製刷子單體68的內端部份68a群所構成的環狀部52,即由上述卡合具60固定,上述分割體53群在圓周方向連結而構成的環狀部52,在其內周面側形成可從外側卡合脫離的被卡合部56,同時在圓周方向的十二個位置(至少一個位置)可連結分離地形成。而且,在軸體31的下端,可拆卸地安裝著阻止刷子單元40落下的接受構件37。由以上的41~69構成刷子單元40的一個例子,然後由31~69等構成乾燥用側刷30的一個例子。
此種構造的乾燥用側刷30中,其軸體31的上部經由軸承72可旋轉地支持臂71的自由端。然後,臂71中,其底端經由縱軸73等連結支持於洗車機本體1,藉此由擺動裝置(未圖示)形成可左右擺動。而且,軸體31的上端連動連結於旋轉驅動裝置74。而且雖然乾燥用頂刷29的方向與擺動方向不同,但軸體及刷子單元等與乾燥用側刷30相同。
以下說明上述實施形態1的作用。
可乾燥作用狀態的乾燥用側刷30,如第1、4、7圖所示,複數個刷子單元40外嵌於軸體31,以分段堆積狀固定。即,各刷子單元40的筒狀構件41,在使其凹槽部48嵌合於突條體32的狀態下,外嵌於軸體31,然後沿著軸心31A的方向滑動,使通孔47連通於既定位準的螺孔33時,使螺栓體35經由缺口部分44a從外側通過通孔47而鎖合於螺孔33,藉此,結合圓周方向的四個位置而固定於軸體31的既定位置。此時,位於上方的刷子單元40中的筒狀構件41的底板部45在位於下方的刷子單元40中的筒狀構件41的內筒部42、突出板部43、外板部44的上面之間形成抵接狀。又,在軸體31的下端設有阻止刷子單元40落下的接受構件37。
對於如此固定的筒狀構件41,在使被卡合部56群卡合於該卡合群46的狀態下,刷子構件51外嵌而安裝。此時的安裝在使分割體53的內板部54著筒狀構件41的外周面彈性變形的狀態下,形成鎖附狀(捲繞狀)。
洗車作業係如以下的方式進行。即,輸入被洗淨車輛C的洗車資料(洗車程序、附屬選單),然後藉由啟動開關根據洗車資料而實施洗車。又,藉由聲納探測器5檢測出被洗淨車輛C的搬入,然後計算從檢測出起的時間。
當被洗淨車輛C進入輸送器2時,由該輸送器2使被洗淨車輛C以既定的速度連續地移動,在該連續移動中,首先在洗淨部3進行洗淨處理。即,對於被洗淨車輛C,從測灑噴嘴11及斜灑噴嘴12噴射高壓水而進行水洗時,從洗劑噴嘴13對被洗淨車輛C噴灑洗劑。接著,如第3圖的實線所示,位於外側的左右一對的搖臂刷14由臂14A的擺動,如第3圖的假想線所示,移動至左右方向(車寬度方向)的內側,藉此洗淨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下部及前後車輪T的側面。然後,如第2圖的實線所示,在下降位置的第一洗淨用頂刷15及第二洗淨用頂刷16,如第2圖的假想線所示,隨著車高的變化而做垂直狀的升降,藉此洗淨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
接著,最終沖洗噴嘴17對於被洗淨車輛C噴射洗淨水,如第3圖的實線所示,位於中央部分(閉動位置)的左右一對的第一洗淨用側刷18藉由軌道18A的導引而移動(開動)至左右的外側,同時洗淨被洗淨車輛C的前面,此時藉由使軌道18A朝後方移動,如第3圖的假想線所示,隨著被洗淨車輛C由輸送器2的移動而移動,而洗淨前面。接著,如第3圖所示,位於外側的左右一對的第二洗淨用側刷19由臂19A的擺動,如第3圖的假想線所示,藉由移動至左右方向(車子寬度方向)的內側,而洗淨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
然後,當接近第二洗淨用側刷19對兩側面洗淨結束時,如第3圖的假想線所示,使移動(開動)至左右的外側的左右一對第一洗淨用側刷18,藉由軌道18A的導引而移動至左右的內側(中央部分側),同時洗淨被洗淨車輛C的後面,此時與軌道18A同時移動至後方,如第3圖的假想線所示,隨著輸送器2搬運被洗淨車輛C而移動之同時,可洗淨後面。而且,對於由第二洗淨用側刷19洗淨兩側面的被洗淨車輛C的表面由撥水鍍劑噴嘴20噴灑氟鍍劑時,從臘噴嘴21噴射(噴霧)液態臘。
如此,在洗淨部3做洗淨處理的被洗淨車輛C在乾燥部4連續移動之同時,首先從第一頂噴嘴25噴出的空氣使上面乾燥,第一側噴嘴26噴出的空氣使兩側面乾燥,第二側噴嘴28噴出的空氣使兩側面乾燥。接著,如第3圖的實線所示,位於外側的左右一對的乾燥用側刷30,藉由臂71的擺動,如第3圖的假想線所示,藉由移動至左右方向(車子寬度方向)的內側,而擦拭附著於被洗淨車輛C的兩側面(表面)的水滴。而且,如第2圖的實線所示,在上升位置的乾燥用頂刷29,如第2圖的假想線所示,隨著車高的變化而做垂直狀升降,藉此擦拭附著於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表面)的水滴。
於此,由左右一對的乾燥用側刷30對水滴的擦拭作用係如以下的方式進行。即,由旋轉驅動裝置74使軸體31繞軸心31A旋轉,軸體31的旋轉力經由螺栓體35群而傳遞至各刷子單元40的筒狀構件41。然後,筒狀構件41的旋轉經由卡合於卡合部46的被卡合部56群而傳遞至各分割體53,即環狀部52,各刷子單元40與軸體31形成一體狀而繞軸心31A旋轉。此時,藉由被卡合部56群卡合於卡合部46群,防止相對於旋轉的刷子構件51的筒狀構件41的圓周方向的位置偏移,又藉由被卡合部56位於上下的底板45之間,防止相對於旋轉中的刷子構件51的筒狀構件41的長度方向(沿著軸心31A的方向)的位置偏移。
藉此,布製刷子單體68群藉由離心力而伸張,因此由臂71的擺動而使乾燥用側刷30移動至左右方向(車子寬度方向)的內側,藉此使伸張而旋轉的布製刷子單體68群接觸(抵接)於被洗淨車輛的兩側,而擦拭附著於兩側面(表面)的水滴。在擦拭水滴時進入筒狀構件41內的水通過水孔49群而朝地面F排水。而且,乾燥用頂刷29對附著於被洗淨車輛C的上面(表面)的水滴的擦拭也是同樣地進行。藉由以上的方式,所希望的洗車程序結束後的被洗淨車輛C由輸送器2朝洗車機本體1的外部移動。
藉由上述的乾燥用側刷30所進行的水滴的擦拭作用,布製刷子單體68消耗或髒污時,在停止(鎖定)洗車作業的狀態下,進行刷子構件51的交換。即,在容易操作的適當的場所(任意場所)中的第二卡合具64的抵接板部65,朝向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66在側板部55上從內板部54分離的一側(外側)而滑動,藉此使被卡合部份65a相對於卡合部份63a脫離。藉此,朝向彈性變形的狀態的環狀部52的鎖附作用力開放,藉由其反作用力(彈性開放力),如第8所示,銷部63的卡合部份(前端部份)63a側從鄰接的側板部55的貫穿孔57拔出,可在環狀部52的該位置分離。而且,藉由彈性反作用力,可擴大環狀部52的直徑,使分離位置附近的被卡合部56從卡合部46自動地脫離(拔出)。因此,藉由環狀部52抵抗該彈性力而擴大(更加擴大直徑),布製刷子單體68消耗或髒污的刷子構件51完全地從筒狀構件41分離。
然後,準備好的新的刷子構件51藉由進行與上述分離而拆下的操作相反的操作,而安裝於筒狀構件41。即,如第8圖所示,使新的刷子構件51外嵌於筒狀構件41之同時,使被卡合部56卡合於卡合部46,接著在使環狀部52彈性變形成鎖附狀的狀態下,從一邊的分割體53的側板部55中的貫通孔57穿過布製刷子單體68的孔部69的第一卡合具61的銷部63,貫穿在另一分割體53的側板部55的貫通孔57。然後,第二卡合具64的抵接板部65抵接於另一分割體53的側板部55時,經由卡合脫離操作部66在側板部55上朝內板部54滑動,藉由使被卡合部份65a從外側卡合於卡合部份63a,如第7圖所示,形成了將新的刷子構件51安裝於筒狀構件41的刷子單元40。
如此,刷子構件51的交換作業不使用工具等可在短時間內進行之同時,在加油站停留期間可以迅速地進行,因此,洗車機的停止時間變短,洗車等待的時間變短而可進行適當的洗車,同時將常在亮麗的狀態下進行水滴的擦拭作用。
如前所述,從筒狀構件41完全分離而拆下的刷子構件51,藉由使其布製刷子單體68群洗滌、乾燥,而準備下一次交換用,可反覆在亮麗的狀態下使用之同時,由於很快髒污而需定期地交換的乾燥用的刷子構件51可適當地被採用。
消耗的刷子構件51從使第二卡合具64脫離的銷部63消耗的布製刷子單體68拆下時,藉由新的布製刷子單體68安裝於銷部63,全部的布製刷子單體68或破損等消耗激烈的特定的布製刷子單體68交換。此時交換作業係將刷子構件51從筒狀構件41分離拆下的狀態下(可洗滌狀態),或如第8圖所示,在消耗的布製刷子單體68的部分分離的狀態(擴大直徑的狀態)下進行。
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使洗車機本體1成為固定狀態,而使用輸送器(車輛移動裝置)2連續移動被洗淨車輛C,雖然表示相對移動的形式,但藉由只移動洗車機本體而使洗車機本體與被洗淨車輛做相對移動,而進行被洗淨車輛的洗車亦可。又,洗車機本體分離成具備洗淨裝置的前部本體以及具備乾燥裝置的後部本體,該等前部本體與後部本體可分別移動的形態亦可。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從刷子單元40群所構成的洗車機用刷子雖然表示乾燥用頂刷29及乾燥用側刷30,但該搖臂刷14、第一洗淨用頂刷15、第二洗淨用頂刷16、第一洗淨用側刷18、第二洗淨用側刷19的一部份或全部也可以是相同構造的形式。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刷子單體雖然是以使用布製刷子單體68的形式表示,但也可以是將海綿形成帶狀或將配合橡膠的樹脂形成帶狀而做為刷子單體使用。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刷子構件51雖然是在圓周方向的12個位置(複數個位置)連結分離的形式表示,但僅於圓周方向的一個位置(單數位置)可連結分離的形式亦可。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雖然刷子構件51在分割體53之間以布製刷子單體68以兩片重疊(一組)夾持的形式表示,但夾持一片的布製刷子單體68的形式或夾持三片以上重疊(一組)的行示意可。而且,布製刷子單體68折四折成波浪狀的形式亦可。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雖然刷子構件51在分割體53之間以夾持布製刷子單體68的內端部份68a的形式表示,但在該等分割體53之間以卡合具等直接連結分離,全部或一部份的分割體53可安裝拆卸於布製刷子單體上。
在上述實施形態1中,雖然卡合具由第一卡合具61與第二卡合具64構成的形式表示,但例如在第一卡合具61的銷部63的前端部份設置可折曲的(擺動)止動部的形式亦可。
1...洗車機本體
2...輸送器(車輛移動裝置)
3...洗淨部
4...乾燥部
14...搖臂刷
15...第一洗淨用頂刷
16...第二洗淨用頂刷
18...第一洗淨用側刷
19...第二洗淨用側刷
29...乾燥用頂刷(乾燥用刷子)
30...乾燥用側刷(乾燥用刷子)
31...軸體
31A...軸心
35...螺栓體(固定具)
40...刷子單元
41...筒狀構件
44...外板部
46...卡合部
47...通孔
48...凹槽部
51...刷子構件
52...環狀部
53...分割體
54...內板部
55...側板部
56...被卡合部
57...貫通孔
60...卡合具
61...第一卡合具
62...抵接板
63...銷部
63a...卡合部份(前端部份)
64...第二卡合具
65...抵接板部
65a...被卡合部
66...卡合脫離操作部
68...布製刷子單體
68a...內端部份
68b...折線部
68c...熱壓著處裡面(單面)
68d...另一面
68T...厚度
68t...既定範圍
69...孔部
71...臂
74...旋轉驅動裝置
F...地面
C...被洗淨車輛
T...車輪
第1圖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在乾燥用刷子的分解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一部份缺口立體圖。
第2圖為同一洗車機的概略側視圖。
第3圖為同一洗車機的概略平面圖。
第4圖為同一洗車機的概略後視圖。
第5圖為同一乾燥用刷子的組裝狀態的正視圖。
第6圖為同一乾燥用刷子在連結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一部份的缺口正視圖。
第7圖為同一乾燥用刷子在連結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橫斷平面圖。
第8圖為同一乾燥用刷子在分離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橫斷平面圖。
第9圖為同一乾燥用刷子的布製刷子單體的立體圖。
30...乾燥用側刷(乾燥用刷子)
31...軸體
31A...軸心
32...突條體
33...螺孔
40...刷子單元
41...筒狀構件
42...內筒部
43...突出板部
44...外板部
44a...缺口部分
45...底板部
46...卡合部
47...通孔
48...凹槽部
49...水孔
51...刷子構件
52...環狀部
53...分割體
54...內板部
55...側板部
56...被卡合部
57...貫通孔
60...卡合具
61...第一卡合具
62...抵接板
63...銷部
63a...卡合部份(前端部份)
64...第二卡合具
65...抵接板部
65a...被卡合部
66...卡合脫離操作部
68...布製刷子單體
68a...內端部份
68b...折線部

Claims (2)

  1. 一種洗車機用刷子,在沿著軸心的方向上,複數個刷子單元外嵌而配置於軸體上,各刷子單元包括沿著軸心的方向相對於軸體可滑動且與軸體可一體旋轉的筒狀構件、以及相對於該筒狀構件藉由卡合脫離操作而可從外側安裝拆卸的刷子構件;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周面側,在圓周方向的複數個位置上形成卡合部,刷子構件包括外嵌於筒狀構件的環狀部以及內端部份由該環狀部所支持的刷子單體,環狀部在其內周面側形成可從外側卡合或脫離上述卡合部的被卡合部,同時圓周方向的至少一個位置形成可連結分離;其中卡合部形成開放於外周的槽狀,環狀部包括個別的複數個分割體與卡合具,各分割體藉由可抵接於筒狀構件的內板部以及從該內板部的圓周方向的兩端朝外部連設的一對側板部而形成軌道狀,在上述內板部可卡合或脫離上述卡合部的被卡合部形成突起狀,在鄰接的側板部之間,在夾持刷子單體的內端部份的狀態下由上述卡合具固定,藉此於圓周方向連結上述分割體而構成環狀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洗車機用刷子,其中在一對的側板部形成貫穿孔,卡合具包括第一卡合具以及第二卡合具,第一卡合具包括抵接板部與從該抵接板部的一面突出而插入上述貫通孔的銷部,第二卡合具包括可卡合於上述銷部的前端部份的抵接板部與從該抵接板部的一面突出的卡合脫離操作部,使第一卡合具的銷部貫穿鄰接 的側板部的兩貫穿孔與形成於刷子單體的內端部份的孔部時,使第二卡合具的抵接板部卡合於銷部的前端部份,藉此在使分割體沿著筒狀構件的外周面彈性變形的狀態下,進行鄰接的側板部之間的連結。
TW098108541A 2008-05-15 2009-03-17 Washing machine with a brush TWI394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7790A JP4586881B2 (ja) 2008-05-15 2008-05-15 洗車機用ブラ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6383A TW200946383A (en) 2009-11-16
TWI394674B true TWI394674B (zh) 2013-05-01

Family

ID=4136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8541A TWI394674B (zh) 2008-05-15 2009-03-17 Washing machine with a brush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586881B2 (zh)
KR (1) KR101313369B1 (zh)
CN (1) CN101580055B (zh)
TW (1) TWI3946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983B (zh) * 2014-10-30 2017-06-1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用以偵測公用電業之電力供給是否異常的裝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7341B2 (ja) 2009-12-02 2013-08-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物体認識装置、プログラム
AT512309B1 (de) * 2012-02-01 2013-07-15 Johannes Ing Lemmel Rotationsbürste
ITUB20161197A1 (it) * 2016-03-01 2017-09-01 Favagrossa Edoardo Srl Spazzola rotante per impianti di lavaggio, particolarmente per veicoli
CN109875236B (zh) * 2019-02-25 2020-03-24 温州市仿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洁净汽车清洁刷
CN109875237B (zh) * 2019-02-25 2020-04-21 温州市仿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清洁刷
USD959067S1 (en) * 2019-03-22 2022-07-26 Iwash Technology Llc Vehicle washer brush panel with partially embedded nodules
CN110434771A (zh) * 2019-07-19 2019-11-12 安徽省潜山县富源特种制刷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磨料丝植毛刷轮
CN110700165A (zh) * 2019-09-12 2020-01-17 潜山市志杰刷业有限公司 用于环卫清扫的盘刷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2524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Favagrossa Edoardo S.R.L. Rotary brush for motor vehicle washing systems
JP2008054932A (ja) * 2006-08-31 2008-03-13 Kowa Co Ltd 洗車機用洗浄ブラシ及び洗車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8014A (en) * 1976-05-07 1977-04-19 Belanger, Inc. Hub structure for rotary finishing wheels
JP3097987U (ja) * 2003-05-22 2004-02-12 株式会社サンワード 洗車ブラシ
JP2005170221A (ja) 2003-12-10 2005-06-30 Yasui:Kk 洗車ブラ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2524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Favagrossa Edoardo S.R.L. Rotary brush for motor vehicle washing systems
JP2008054932A (ja) * 2006-08-31 2008-03-13 Kowa Co Ltd 洗車機用洗浄ブラシ及び洗車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983B (zh) * 2014-10-30 2017-06-1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用以偵測公用電業之電力供給是否異常的裝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0055B (zh) 2012-08-29
JP4586881B2 (ja) 2010-11-24
TW200946383A (en) 2009-11-16
JP2009274592A (ja) 2009-11-26
KR20090119698A (ko) 2009-11-19
CN101580055A (zh) 2009-11-18
KR101313369B1 (ko) 201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4674B (zh) Washing machine with a brush
TWI394675B (zh) Wipe dry with a brush
CN113134774B (zh) 一种镀铬直线光轴缺陷破损修复方法
CN211247538U (zh) 一种汽车螺杆清洗装置
CN211390605U (zh) 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纸板印刷机
KR100470680B1 (ko) 스티어링 휠의 표면 자동전사방법 및 장치
CN107307813B (zh) 隧道及梯步自动擦洗车
CN107262464B (zh) 清洗水输送工具、洒水清洗装置以及涂料回收路的清洗方法
CN202320228U (zh) 手持式水喷自动清洗刷
JPH1119005A (ja) ビルディング清掃用ロボット
CN201559630U (zh) 与洗车高压机配套水冲式洗车具
JP2010120148A (ja) 塗装装置におけるスプレーガン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プレーガンの交換方法
JP3448844B2 (ja) 基板洗浄装置
CN208712458U (zh) 一种化工试管用内壁清洗装置
US20110284030A1 (en) Vehicle Wash System With Beam System
CN110280504A (zh) 一种足球清洗机
JPS58221749A (ja) 洗車方法
KR101975410B1 (ko) 셀프 세차용 건조기
EP1992534A2 (en) Car washing apparatus
CN110013990A (zh) 自动扶梯用清洁机
JP2010089010A (ja) 除塵システム及び除塵ロボット
CN104960502A (zh) 一种气动软管洗车器
CN217347189U (zh) 一种印刷胶版自动清洗机
JPH1099807A (ja) コンテナ容器洗浄装置
JP3020031U (ja) フィルター洗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