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7380B -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7380B
TWI377380B TW094100251A TW94100251A TWI377380B TW I377380 B TWI377380 B TW I377380B TW 094100251 A TW094100251 A TW 094100251A TW 94100251 A TW94100251 A TW 94100251A TW I377380 B TWI377380 B TW I3773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rti
substrate
spac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0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3995A (en
Inventor
Kyo-Seop Choo
Jun-Ho Song
Yong-Ho Yang
Ji-Hye Moon
Jin-Suk Park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33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3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7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73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4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rubb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Description

tΛ發明說明:
乾餐^明所屬·^技抽r領城;J 發明背景 L發明範圍 5 本發明係關於上基板及具有此上基板的液晶顯示裝 署 更特定地’本發明係關於一具有改善可靠性的上基板 及具有此上基板的液晶顯示裝置。 t先前技術:3 2·相關技藝的描述 10 〜般而言’液晶顯示裝置根據用於裝置的光源可被分 _為〜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一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以及 遷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 。又置在一液晶晶胞之後面上的背光來顯示影像。反射型液 阳顯示裝置使用自然光作為光源。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 袭置藉由一透射顯示模組或一反射顯示模組來操作。在透 射顯示模組沒有外部光源存在的室内或黑暗的情況下,使 用建在液晶顯示裝置内的光源來顯示影像。當照射足夠 時,外部光被反射在一位於液晶顯示裝置内的反射電極上 以顯示影像在反射顯示模組上。 20 —液晶顯示裝置通常根據施加至液晶層的電麗來控制 液晶分子的排列。此液晶顯示裝置根據操作的方式一般被 刀類為—被動矩陣型液晶顯示裝置及一主動矩陣型液晶顯 示裝置。在被動矩陣型液晶顯示裝置中,當施加一信號電 壓至所有連接至掃描線的像素時,像素使用一位於信號線 5 電壓差的-均方根值來操作。在主動矩陣型 屬-絕缘ΓΓ 像素藉由—例如薄膜電晶體或一金 .體-金屬裝置的切換構件來操作。 晶顯用薄膜電晶體來製造一主動矩陣型及一透射型液 及-僮:置的過程包括形成—下基板,其具有薄膜電晶體 滤光片及2排列於其上,形成—上基板,其包括一彩色 /、用電極’以及形成一位於下及上基板間的液 的增0 10 第1圖為例示-傳統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 15 。^照第1圖,透射及反射魏晶顯示裝置操作於一扭轉 ^】拉組,其中一上基板(或一彩色濾光片基板)1〇的第一摩 向貫質上垂直於一下基板(或一薄膜電晶體基板)2〇的 第一摩擦方向。於一約5〇度至6〇度的溫度中傳導一高溫可 罪性測试將導致例如角白現象的粗劣情況。角白現象表示 化著第二摩擦方向而從中央或黑色改變至部分白色的灰 色範圍位於下基板2〇之顯示區域da的角落末端。 在—傳統液晶顯示裝置中,一孔徑率藉由使用一具有 低介電常數的有機絕緣層來疊置一像素電極在數據線及閉 線上而増加。角白現象可由於在摩擦下基板20的過程中, 形成在下基板20上的有機絕緣層所造成的雜質而產生。^ 著摩擦方向顯示在下基板20之末端的角白現象可藉由形成 假像素區域靠近顯示區域da來避免,藉此滑動—角白cw 的位置朝向黑矩陣30。 20 一傳統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通常使用常數曰胞 間隙在透射模組及反射模組。由於晶胞間隙係依據透射模 組或反射模組來決定,一在例如色彩重製之影像特性上的 重大差異可由於當使用裝置時,位於透射光及反射光間的 光學路徑差而產生。因此,已發展一液晶顯示裝置具有雙 重晶胞間隙。液晶層在透射模組的厚度較其在反射層的厚 度厚以補償一位於反射模組及透射模组間的透射度差異。 此外,整合一閘極驅動器電路和/或一數據驅動器電路 在液晶顯示裝置之下基板上的技術已發展為簡化組合過程 及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及體積。 第2圖為例示具有一雙重晶胞間隙的液晶顯示裝置的 平面圖,此晶胞間隙具有整合的驅動器電路於其上。第3圖 為沿著第2圖之線μ,的橫截面圖。 參照第2及第3圖,一下基板60具有一顯示區域〇八及一 驅動區域DR。薄膜電晶體形成在顯示區域〇八上,且一操作 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驅動器電路68和/或—數據驅動器電路 (曰未顯示)形成在驅動區域DRJl。在第2及第3圖中,薄膜電 晶體’像素電極及其他形成在下基板6G之顯示區域上的元 件由參照數字64表示且省略其位置。 —分隔件⑽闹㈣-料的輯分隔上基板5〇及 下基板6G以維持—晶胞_,其形成在對應於上基板狀 顯示區域DA的制電極55上…覆蓋分隔件卿成在對應 於j基板50之驅動區域DR的共用電砂上以改善閉極驅 動器電路68的可靠性。 液晶的分子齊次地排列在具有雙重晶胞間隙的透射及 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中以使液晶的扭轉角度為零。為了使 液晶的扭轉角度為零’上基板5〇沿著第一摩擦方向摩擦且 下基板60較佳地沿著反-平行於第一摩擦方向的第二摩擦 方向摩擦。 於一約50至60度的溫度中,傳導在對應至一電氣控制 雙折射模組的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上的高溫可靠性 測試’導致一角白現象CW1在顯示區域DA沿著第二摩擦方 向的角落末端’及一角白現象CW2在上基板50沿著第—摩 擦方向的角落末端,其中上基板50之第一摩擦方向反_平行 於下基板60之第二摩擦方向。 位於上基板50沿著第一摩擦方向之角落末端上的角白 見象CW2係由形成在上基板5〇上的覆蓋分隔件9〇所造成。 古能改善形成在下基板60上之閘極驅動器電路68的可靠性 的覆蓋分隔件90沿著第一摩擦方向與上基板5〇接觸時,由 摩檫所造成的雜質,’B”堆疊在覆蓋分隔件9〇的側部上。雜 督” ' Β”造成角白現象CW2而使得液晶顯示裝置的可靠性變 t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提供能實質上排除一個和更多個由於習 知技蟄的限制及缺點所造成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用在具有增加可靠性之液晶顯示裝置的 上基板。 本發明也提供一具有增加可靠性及降低角白現象的液 晶顯示裝置。 在一根據本發明的典型上基板中,與一下基板結合的 上基板包括一透明電極及一第一分隔件。下基板包括一顯· 示區域及一圍繞顯示區域的驅動區域。一液晶層放入在上 基板及下基板間。此第一分隔件被設置成致於一具有上基 板之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分隔件處終止。上基板的 摩擦方向實質垂直於下基板的摩擦方向。可擇地,上基板 的摩擦方向相對於下基板的摩擦方向。 在一根據本發明的典型液晶顯示裝置中,液晶顯示裝 置包括一下基板,一上基板及一嵌設在上基板及下基板間 的液晶層。下基板包括一顯示區域及一驅動區域❶驅動區 域圍繞顯示區域以提供一驅動信號至顯示區域。上基板包 括一共用電極及一第一分隔件。第一分隔件被設置成可使 得具有上基板之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分隔件處終 止0 在一根據本發明的透射及反射蜇液晶顯示裝置中,此 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下基板,一上基板及一 敌設在上基板及下基板間的液晶層。下基板包括一顯示區 域及一驅動區域。顯示區域具有一透射窗及一反射窗。驅 動區域圍繞顯示區域以提供一驅動信號至顯示區域。上基 板包括一共用電極及一第—分隔件。第一分隔件被設置成 可使得一具有上基板之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分隔件 處終止。 1377380 根據本發明,一第一分隔件被設置成可使得一具有上 基板之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分隔件處終止。 因此,可降低由於堆疊在第一分隔件之側部的雜質所 造成的角白現象,且增加液晶顯示裝置的可靠性。 : 5 圖式簡單說明 - 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優點將參照下面詳細的描述連同 伴隨的圖式而變得顯而易見,其中: 第1圖為例示一傳統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 面圖; . 10 第2圖為例示具有一雙重晶胞間隙的液晶顯示裝置的 平面圖,此晶胞間隙具有整合的驅動器電路於其上; '第3圖為沿著第2圖之線Ι-Γ的橫截面圖; • 第4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晶 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15 第5圖為沿著第4圖之線ΙΙ-ΙΓ的橫截面圖; 第6圖為分別例示第5圖之上基板及下基板的示意圖; ® 第7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第8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 20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 第9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第10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10
I[實施方式J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其後’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將參照伴隨的圖式詳細地 描述在下文_。 第4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晶 顯示裝置的平面圖。第5圖為沿著第4圖之線ΙΙ-ΙΓ的橫截面 圖。第6圖為分別例示第5圖之上基板及下基板的示意圖。 參照第4至第6圖,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上基板100,一 下基板200及一嵌設在上基板1 〇〇及下基板200間的液晶層 300。一顯示區域da及一驅動區域DR限定在下基板200上。 驅動區域DR圍繞顯示區域DA,且提供一驅動信號至顯示區 域DA。 上基板100包括一第一絕緣板11〇,一彩色濾光片12〇, 黑矩陣130 ’及·一共用電極140。 每一彩色濾光片120具有一紅色,綠色或藍色像素。每 —彩色像素藉由光顯示紅色,綠色或藍色。黑矩陣13〇辨別 每一彩色像素。黑矩陣130避免一光漏洩發生在彩色像素的 邊界附近。黑矩陣130也從不是顯示區域DA的其他區域阻 斷不需要的光。共用電極140包括例如銦錫氧化物(ιτο), 銦辞氧化物(IZO)等的透明材料。 下基板200包括一第二絕緣板210,數個像素225,一閘 極驅動電路230及一數據驅動電路250。像素225以一矩陣外 型形成在顯示區域DA ’且閘極驅動電路230及數據驅動電 路250形成在驅動區域DR。 1377380 每一像素包括一閘線231,一實質上垂直於閘線231的 數據線25卜一連接至閘線231的薄膜電晶體22〇,及作為一 刀換構件的數據線251,以及—連接至薄膜電晶體22〇的像 素電極240。 5 薄膜电晶體220的閘極221連接至閘線23卜且薄膜電晶 體220的源極222連接至數據線251。薄膜電晶體22〇的汲極 223連接至像素電極24〇。 §電子L號被外部地提供至閘極驅動電路23〇及數據 驅動電路250時,間極驅動電路23〇連續地施加一適於驅動 薄臈電晶體22〇的閘極驅動電廢至每一閘線231。當閘極驅 動電壓連續地驅動每一薄臈電晶體22〇時,一由數據驅動電 路360輸出的影像信號被提供至數據線25ι。然後影像信號 被提供至像素電極240’此電極連接至由閘極驅動電壓所驅 動的薄臈電晶體220。因此,一電場產生在位於上基板1〇〇 15上的共用電極14〇及位於下基板200上的像素電極24〇間。 維持一晶胞間隙(其後稱為分隔件)的構件形成在上基 板100及下基板200間。 分隔件維持晶胞間隙以避免位於上及下基板丨〇〇和2〇〇 間的液晶在外型及性質上變形。除此之外,分隔件避免液 20晶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損壞。分隔件較佳地形成在一對應 於非有效顯示區域的位置上,以便於不影響表示有效顯示 區域/全部區域的孔徑率。在此具體實施例中,非有效顯示 區域對應至驅動區域DR及一具有薄膜電晶體22〇,閘線23i 及數據線251的區域。 12 1377380 此分隔件被分類為一球狀分隔件及一硬式分隔件。球 狀分隔件具有一球狀外型,且數個球狀分隔件散佈在上基 板100或下基板200上。硬式分隔件藉由形成—有機層在上 基板100或下基板200上而形成,然後圖案化此有機層。 5 由於球狀分隔件傾向於不規則地散佈,所以球狀分隔 件可形成在液晶顯示裝置的有效顯示區域上,藉此降低孔 徑率。球狀分隔件有具有一不規則的尺寸,藉此未能維持 一不變的晶胞間隙。 硬式分隔件藉由可擇地移除有機層在不是非有效顯示 10區域的其他區域上而形成在非有效顯示區域。除此之外, 當維持一不變的晶胞間隙時,硬式分隔件的使用不會減少 孔徑率。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分隔件包括一第一分隔件150及一 第二分隔件152。第一分隔件150形成在上基板100對應於驅 15努區域DR的共用電極140上。第二分隔件152形成在一對應 於顯示區域DA乏部If效顯杀區域的一區域上。第二分隔件 152從开>成第一分隔件的一層形成。第二分隔件152維持一 位於上基板100及下基板2〇〇間的距離。 當只有第一分隔件152形成時,一寄生電容可產生在閘 20極驅動電路230及共用電極140間。因此,從閘極驅動電路 230輸出的信號可能變形或延遲而損壞液晶顯示裝置的品 質。除此之外,當一外部撞擊施加至液晶顯示裝置時,形 成在上基板100上的共用電極140可與形成在下基板2〇〇上 的閘極驅動電路230接觸而造成在上基板1〇〇及下基板2〇〇 13 ⑽包氣短路。形成在—對應於媒動區域DR之位置上的第 刀隔件150可保護閘極驅動電路230不受到外部撞擊。此 外位於共用電極140及閘極驅動電路230間的寄生電容可 被降低以改善閘極驅動電路230的可靠性。 5 第一分隔件150較佳地具有一對應於閘極驅動電路230 之外型的棒狀外型。第二分隔件152以—棒狀外型形成其 對應於形成在上基板1〇〇之顯示區域DA上的黑矩陣。可 擇地,第一及第二分隔件150和152可具有一點狀外型,例 如圓筒形,矩形稜鏡或三角形稜鏡。 1〇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50的位置被控制,以 使得具有上基板100之第一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分 隔件150處終止。 對應於上基板1〇〇之摩擦方向的第一摩擦方向需要實 質上垂直於對應下基板200之摩擦方向的第二摩擦方向,以 15排列液晶為具有一扭轉角度。第一分隔件150較佳地設置在 上基板100於其平視時的左側,以使得具有上基板1〇〇之第 —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分隔件150處終止。當具有上 基板100之第一摩擦方向的摩擦在第一分隔件150處終止 時,由摩擦所造成的雜質可堆疊在第一分隔件150朝向黑矩 20陣130的側部。因此,當具有上基板100之第一摩擦方向的 摩擦沒有在第一分隔件150處終止時,雜質不會堆疊在第一 分隔件150朝向顯示區域DA的側部,藉此避免角白現象。 其後,製造上述上基板1〇〇及下基板2〇〇的過程將描述 於下文中。 14 1377380 包括-紅色顏料或染料的第一光阻層(未顯示)包 :方::10上。第—光罩(未顯示)設置在第—光阻層 紅色像素的外型具有圖案,其對應於在第一絕緣板110上之 5 第-光阻層被暴露’然後顯影以移除被暴露的光阻層 包括-綠色顏料或染料的第二光阻層(未顯示)包覆在 ^同於具有第一絕緣板11〇之紅色像素之區域的區域上。重 複準備紅色像素的程序以形成__綠色像素。包括—藍色顏 料或染料的第三光阻層(未顯示)包覆在不同於具有第—絕 緣板100之紅色像素或綠色像素之區域的區域上。重複準備 紅色像素或綠色像素的程序以形成—藍色像素^因此,— 具有紅色’,綠色及藍色像素的彩色滤光片i2 0形成在第_絕 緣板110上。 一黑矩陣130形成在具有彩色濾光片12〇形成於上的第 15 一絕緣板110上。黑矩陣130形成在紅色,綠色及籃色像素 的兩種像素之間。黑矩陣130阻斷由紅色,綠色及藍色像素 所漏洩的光以改善對比率。黑矩陣130形成在驅動區域〇11 及顯示區域DA以避免閘極驅動電路23〇及數據驅動電路 250從液晶顯示裝置的螢幕凸出。黑矩陣130包括鉻氧化物 20 或一有機材料6 包括ITO或IZO的共用電極14〇形成在具有彩色濾光片 120及黑矩陣130形成於上的第一絕緣板11 〇上。然後一有機 層形成在具有共用電極140的第一絕緣板11〇上。 具有對應於第二分隔件152之外型的圖案的第二光罩 15 1377380 以堅固地結合上基板100及下基板200。 形成在上基板100上的第一分隔件150保護形成在下基 板200上的閘極驅動電路230。第二分隔件152與下基板2〇〇 接觸以維持晶胞間隙在上基板100及下基板200間。 5 液晶被放入在上基板及下基板100和200間以形成一液 晶層300,藉此完成一液晶顯示裝置。 第7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此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將描述在平面 圖中。 10 參照第7圖,當一反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一同 質液晶排列模組,而不是扭轉液晶排列模組以改善透射度 時’在反射區域的一晶胞間隙較佳地不同於在透射區域的 晶胞間隙。因此,在同質液晶排列模組中,位於上基板及 下基板100和200間的液晶層在反射區域中具有一不同於在 15 透射區域的厚度。 上基板100較佳地沿著一第一摩擦方向摩擦,且下基板 200較佳地沿著一第二摩擦方向摩擦,此第二摩擦方向相對 於第一摩擦方向以設定一扭轉角度於零。 當上基板100沿著一對應於四點鐘方向的第一摩擦方 2〇向摩擦,且下基板200沿著一相對於第一摩擦方向的十點鐘 方向摩擦時,形成在對應於下基板2〇〇之驅動區域〇11的上 基板100上的第-分隔件15G被放置在上基板_的左側,以 使得-具有上基板1GG之第—摩擦方向的摩擦不會在第一 分隔件150處終止。因此,雜質可堆疊在第一分隔件15〇朝
17 的可靠性 已描述本發明典型具體實施例及其優點,當不能 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 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2 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例示一傳統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 面圖; 第2圖為例示具有一雙重晶胞間隙的液晶顯示裝置的 平面圖,此晶胞間隙具有整合的驅動器電路於其上; 第3圖為沿著第2圖之線^,的橫截面圖; 第4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晶 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第5圖為沿著第4圖之線η_π,的橫截面圖; 第6圖為分別例示第5圖之上基板及下基板的示意圖; 第7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袭置的平面圖; 第8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第9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第10圖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典型具體實施例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377380
10 15 10 上基板 20 下基板 30 黑矩陣 50 上基板 55 共用電極 60 下基板 68 閘極驅動器電路 90 覆蓋分隔件 100 上基板 110 第一絕緣板 120 彩色濾光片 130 黑矩陣 140 共用電極 150 第一分隔件 152 第二分隔件 200 下基板 210 第二絕緣板 220 薄膜電晶體 221 閘極 222 源極 223 汲極 225 像素 230 閘極驅動電路 231 閘線 240 像素電極 250 數據驅動電路 251 數據線 300 液晶層
21

Claims (1)

1377380 第94100251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修正曰期:1〇1年〇6月18曰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上基板,其可供與一下基板結合,該下基 板包括一顯示區域以及一圍繞該顯示區域以提供一 驅動信號至該顯示區域的驅動區域,一液晶層被彼 5 設在該上基板及該下基板之間,該上基板包含: 一透明電極;及 一被設置在該驅動區域中之第一分隔件, 其中該上基板之一摩擦方向係逆平行 (antiparallel)於該下基板之一摩擦方向, 10 其中該第一分隔件具有一棒狀外形,其延伸在一 實質平行於該等上及下基板之摩擦方向的方向,且 其中该第一分隔件係形成在該透明電極上對應 於一驅動電路之位置。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上基板,其中該第一 刀隔件形成在對應於該驅動區域的該透明電極上。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上基板,另包含一第 二分隔件,該第二分隔件被形成在對應於該顯示區 域的透明電極上,以維持一位於該上基板及該下基 板間的距離,該等第一及第二分隔件藉由圖案化一 20 相同的層而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上基板其中該上基 板的該摩擦方向相反於該下基板的該摩擦方向。 5.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上美把 八 示項之上基板,其中該第一 4件延伸在一實質平行於該摩擦方向的方向。 22 第941〇〇251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修正日期項年⑽月ι8曰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上基板,其中一切換 構件及-像素電極係設置在該顯示區域中。 7. —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 下基板,其包括一顯示區域,以及一圍繞該顯 不區域以提供一驅動信號至該顯示區域的驅動區 域; 上基板,其包括一共用電極以及一被設置在該 驅動區域中之第一分隔件,該上基板之側邊係與該 下基板之該驅動區域聯繫;以及 一液晶層,其被嵌設在該上基板及該下基板間, 其中該上基板之一摩擦方向係逆平行於該下基 板之一摩擦方向, 其中该第一分隔件具有一棒狀外形,其延伸在一 實質平行於該等上及下基板之摩擦方向的方向,且 其中5玄第一分隔件係形成在該共同電極上對應 於一驅動電路之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該第—分隔件被形成在對應於該驅動區域的該共用 電極上。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另 包含一第二分隔件,該第二分隔件被形成在一對應 於該顯示區域的透明電極上,以維持一位於該上基 板及該下基板間的距離,該等第一及第二分隔件藉 由圖案化一相同的層而形成。 23 1377380 第94H)觀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修正日期:1〇ι年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上基板的該摩擦方向相反於該下基板的該摩擦 方向。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5中下基板的該摩擦方㈣應、至一個十二點鐘或 八點鐘方向且該上基板的該摩擦方向相反於該下基 板的該摩擦方向時,該第—分隔件被設置在該上基 板之該顯示區域的右或左側。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10 中該下基板包含: 一閘線; 一數據線,其實質垂直於該閘線; 切換構件,其連接至該閘線及該數據線; 一像素電極,其連接至該切換構件。 15 丨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像素電極包括一透明電極及一反射電極,該反 射電極重疊在該透明電極上以形成一透射窗及一反 射窗。 14.如夺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2〇 中該液晶層分为丨& + # * ' 刀別地在该透射窗及該反射窗上具有一 不同的厚度。 〃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亥刀換構件及該像素電極係設置在該顯示區域 24 1377380 第94100251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修正曰期:ιοί年〇6月18曰 16. —種透射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 一下基板’其包括一具有一透射窗及一反射窗的 顯示區域’以及一圍繞該顯示區域以提供一驅動信 號至該顯示區域的驅動區域; 5 一上基板,其包括一共用電極及一被設置在該驅 動區域中之第一分隔件,該上基板之側邊係與該下 基板之該驅動區域聯繫;以及 一液晶層,其被嵌設在該上基板及該下基板間, 其中該上基板之一摩擦方向係逆平行於該下基 10 板之一摩擦方向, 其中該第一分隔件具有一棒狀外形,其延伸在一 實質平行於該等上及下基板之摩擦方向的方向,且 其中該第一分隔件係形成在該共同電極上對應 於一驅動電路之位置。 15 I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透射及反射型液 B曰顯示裝置,其十該第一分隔件被形成在對應於該 驅動區域的該共用電極上。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透射及反射型液 晶顯示裝置,3包含一第二分隔件,該第二分隔件 2〇被形成在一對應至該顯示區域的透明電極上,以維 持一位於該上基板及該下基板間的距離該等第一 及第二分隔件藉由圖案化一相同的層而形成。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透射及反射型液 顯示裝置,其中該上基板的該摩擦方向相反於該 25 1377380 第94100251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修正日期:ι〇ι年⑽月則 下基板的該摩擦方向。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透射及反射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下基板的該摩擦方向對應於 一個十一點鐘或六點鐘方向,且該上基板的該摩擦 5 方向相反於該下基板的該摩擦方向時,該第一分隔 件被設置在該上基板之該顯示區域的右或左側。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透射及反射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層分別地在該透射窗及該 反射窗上具有·一不同的厚度。 26 1377380 第94100251號專利申請案圖式修正頁修正日期:1〇1年〇6月18日
{HOJgcvlcslococvl
TW094100251A 2004-01-06 2005-01-05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37738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00524A KR101035844B1 (ko) 2004-01-06 2004-01-06 상부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3995A TW200533995A (en) 2005-10-16
TWI377380B true TWI377380B (en) 2012-11-21

Family

ID=34709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0251A TWI377380B (en) 2004-01-06 2005-01-05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46441B2 (zh)
JP (1) JP4904001B2 (zh)
KR (1) KR101035844B1 (zh)
CN (1) CN1645202B (zh)
TW (1) TWI377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3661B2 (ja) * 2004-08-20 2010-09-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682232B2 (ja) * 2010-10-29 2015-03-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調光素子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3228425A (ja) * 2012-04-24 2013-11-07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576373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3913892B (zh) * 2012-12-31 2017-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3777408B (zh) * 2014-01-23 2016-03-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垫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76556B (zh) * 2014-06-19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向膜摩擦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6547138B (zh) * 2016-12-08 2019-11-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696B1 (en) * 1992-06-30 2004-02-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H07181497A (ja) * 1993-12-24 1995-07-2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JPH10325959A (ja) * 1997-05-26 1998-12-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JP4069991B2 (ja) * 1998-08-10 2008-04-02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US6777254B1 (en) * 1999-07-06 2004-08-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6842211B2 (en) * 2000-11-02 2005-01-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2229048A (ja) * 2001-01-30 2002-08-14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87155A (ja) * 2001-03-26 2002-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81643B2 (ja) * 2001-08-01 2008-04-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4368096B2 (ja) * 2001-10-02 2009-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30082141A (ko) * 2002-04-16 2003-10-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패턴드 스페이서를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96207A (ja) 2005-07-21
US20050146661A1 (en) 2005-07-07
CN1645202A (zh) 2005-07-27
JP4904001B2 (ja) 2012-03-28
KR101035844B1 (ko) 2011-05-19
CN1645202B (zh) 2010-04-28
KR20050072210A (ko) 2005-07-11
US7746441B2 (en) 2010-06-29
TW200533995A (en) 2005-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25713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30443B2 (ja) 表示装置
TW200541077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29843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405069A (en) Four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anel therefor
JP458392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52231B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fab
JP200026708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30509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877403A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5173559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パネル、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73615A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TWI377380B (en)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7420640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70095172A (ko) 픽셀 구조체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3012596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8608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85720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反射透過型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反射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TWI295394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7955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48745A (ja) アレイ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57148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6017085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OCB mode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2181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pixel electrode having a reverse taper shape with an edge portion that forms a transition nucleus in a liquid crystal layer
JP435167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