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1663B - Spinning reel drag mechanism - Google Patents

Spinning reel drag mechanis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1663B
TWI361663B TW095111263A TW95111263A TWI361663B TW I361663 B TWI361663 B TW I361663B TW 095111263 A TW095111263 A TW 095111263A TW 95111263 A TW95111263 A TW 95111263A TW I361663 B TWI361663 B TW I3616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reel
towing
disposed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1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1883A (en
Inventor
Taisei Morise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177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274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177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768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701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1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1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16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27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pick-up, i.e. for reels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28Continuously applied
    • A01K89/03Continuously applied between spool and spool sh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1Spoo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27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pick-up, i.e. for reels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21Frame details
    • A01K89/011221Frame details with line or water shiel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4Reciprocating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7Anti-reverse mech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Description

1361663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拖曳機構,特別是關於配置於捲筒與捲 筒軸之間,用以制動捲筒的旋轉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 構,其中該捲筒是具有釣線捲取主體部、配置於釣線捲取 主體部的前端之前突緣部、及爲了固定前突緣部而旋入固 定於前述釣線捲取主體部的前端內周面之突緣固定構件, 形成於拖曳收納凹部(此凹部形成於捲取釣線主體部的內 周面)之至少一個卡止槽形成於前後方向;而捲筒軸是可 自由旋轉地裝設著捲筒。 【先前技術】 在紡車式捲線器,具有爲了減低作用於釣線的張力, 而裝設被稱爲拖曳機構之用來制動捲筒的機構者。做爲拖 曳機構,廣泛地採用:在捲筒,被收納於形成在捲繞有釣 線的釣線捲取主體部的內周部之拖曳收納凹部之前拖曳機 構。在釣線捲取主體部的前端,前突緣部以一體或不同體 的方式加以配置著。在前突緣部爲不同體之情況時,爲了 固定前突緣部,而使用旋入固定於拖曳收納凹部的前端部 內周面之突緣固定構件者爲眾所皆知(例如,參照專利文 獻1 )。 在以往的紡車式捲線器,突緣固定構件之旋入部分具 有筒部,螺合於形成在釣線捲取主體部的內周面之母螺紋 部的公螺紋部形成於筒部的外周面。當將突緣固定構件非 -4- (2) (2)1361663 以螺栓之旋入固定,而是旋入固定於釣線捲取主體部之內 周面時,則在釣線捲取主體部與拖曳收納凹部之間不需形 成用以供螺栓旋入的螺孔。因此,能夠將釣線捲取主體部 的厚度做薄,而增大拖曳收納凹部之內徑,因而增大拖曳 徑,故能夠獲得更大的拖曳力。特別是在前突緣部與釣線 捲取主體部之外徑的差大之深槽型捲筒的情況,由於拖曳 收納凹部的內徑比起淺槽型,變得較小,故藉由將前述突 緣固定構件予以旋入固定,能夠增大拖曳徑,而容易獲得 大的拖曳力。 以往的前拖曳機構是具有被收納於捲筒的內周側之1 片或複數片拖曳墊圈;與旋入於捲筒軸的前端,可調整對 於拖曳墊圈的按壓量之拖曳旋鈕。在拖曳墊圈,具有對於 捲筒不能旋轉之第1拖曳墊圈、與對於捲筒軸不能旋轉之 第2拖曳墊圈,2種類的拖曳墊圈被交互地配置。在第1 拖曳墊圈,於外周部設有卡合於形成在拖曳收納凹部的內 周面之卡止槽的〗對卡止突起部。1對卡止突起部是以由 第1拖曳墊圈的外周面朝徑方向外側突出,且配置於直徑 上的方式對向配置著。藉由此卡止突起部卡合於卡止槽, 使得第1拖曳墊圈對於捲筒不能旋轉。在捲筒軸的前端部 ,形成有相互平行的倒角部,在第2拖曳墊圈的中心部, 形成有卡合於倒角部的長圓形卡止孔。藉由此卡止孔卡合 於倒角部,使得第2拖曳墊圈對於捲筒軸不能旋轉。 如此,在將拖曳墊圈固定於以旋入式突緣固定構件固 定前突緣部之捲筒的拖曳收納凹部之情況,在將突緣固定
-5- (3) 1361663 構件裝設至釣線捲取主體部後,將拖曳墊圈裝設至拖曳收 納凹部。例如,裝設1片第2拖曳墊圈,接著裝設第1拖 曳墊圈,已使得卡止突起部卡合於卡止槽。因2個拖曳墊 . 圈是通過突緣固定構件之形成有公螺紋部的筒部來加以裝 設,所以拖曳墊圈的外徑較筒部的內徑更小。因此,在內 周面形成有2個卡止槽的拖曳收納凹部之內徑比起突緣固 定構件之內徑變得相當小》 φ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4536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前述以往之結構中,爲了裝設具有對向配置的1對 卡止突起部之第1拖曳墊圈,使得拖曳收納凹部的內徑形 成較突緣固定構件的筒部之內徑更小。因此,拖曳徑變小 ,不易獲得更大的拖曳力。即使在將拖曳收納凹部的內徑 φ 做成於筒部的內徑相同之情況,當2個卡止突起部在直徑 上對向配置時,則在使筒部通過之際,必須使第1拖曳墊 圈大幅度地傾斜。因此,拖曳收納凹部之前後方向長度( 捲筒軸方向長度)變得需要相當於在筒部內傾斜的狀態之 第1拖曳墊圈的前後方向長度之量,而在拖曳墊圈的片數 少、而拖曳收納凹部之前後方向的長度短之情況’則無法 收納第1拖曳墊圈。因此,在拖曳收納凹部之前後長度短 的情況時,必須將內徑做成較筒部的內徑小’無法增大拖 曳收納凹部的內徑。
-6 - (4) 1361663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於針對裝設於突緣固定構 拖曳收納凹部之捲筒的拖曳機構,即使爲前後方 之拖曳收納凹部,也可儘可能地增大其內徑。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是配置 後方向配置的捲筒軸;與形成於內周面,突緣固 筒部被旋入到沿著前後方向形成有卡止槽的拖曳 之捲筒之間,以制動捲筒的旋轉之機構,其具備 墊圈、第2拖曳墊圈、及拖曳旋鈕。第1拖曳墊 周部具有卡合於卡止槽之1個或以90度以下的 配置的複數個卡止突起部,對於捲筒不能旋轉, 前述筒部的內徑更小之至少一個墊圈。第2拖曳 第一拖曳墊圈排列於捲筒軸方向而交互地配置, 軸不能旋轉,且外徑較前述筒的內徑更小之至少 。拖曳旋鈕是旋入到捲筒軸,可調整對於兩拖曳 壓量的旋鈕。 在此拖曳機構,例如在2片第2拖曳墊圈之 片第1拖曳墊圈之情況時,在突緣固定構件已被 線捲取主體部的內周面之狀態下,將第2拖曳墊 拖曳收納凹部。其次,作成卡止突起部卡合於卡 相,且將卡止突起部作成先端而斜向傾斜,通過 將第1拖曳墊圈裝設於釣線捲取主體部的內周面 在裝設了第2拖曳墊圈後,裝設拖曳旋鈕,結束 件旋入於 向長度短 於沿著前 定構件的 收納凹部 第1拖曳 圈是在外 位相加以 且外徑較 墊圈是與 對於捲筒 一個墊圈 墊圈之按 間裝設1 裝設於釣 圈裝設於 止槽之位 筒部內以 。然後, 拖曳機構 (5) (5)1361663 之組裝。在此,因將設置於第1拖曳墊圈之1個或複數個 卡止突起部,在爲複數個之情況時以90度以下的位相配 置,所以第1拖曳墊圈之最大長度(連結外形的兩部位之 線的長度中,最長的線之長度)比起2個卡止突起部在直 徑上對向配置之以往的第1拖曳墊圈之最大長度(連結2 個卡止突起部的外側面之長度)變短。其結果,當使第1 拖曳墊圈傾斜而通過筒部內時,能縮小第1拖曳墊圈之傾 斜,可縮短前後方向長度(軸方向長度)。因此,即使爲 前後方向長度短之拖曳收納凹部,也可儘可能地增大內徑 〇 發明2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是如發明1所記 載之機構,其中卡止突起部爲一個。在此情況,因卡止突 起部爲一個,所以比起複數個之情況,可使得前後方向長 度進一步變短,能容易置入第1拖曳墊圈,並且即使爲前 後方向長度更短之拖曳收納凹部,也可儘可能地增大內徑 〇 發明3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是如發明1或2 所記載之機構,其中進一步具備密封構件,其是配置於拖 曳旋鈕與突緣固定構件之間,防止液體侵入兩拖曳墊圈。 在此情況,因突緣固定構件具有筒部,所以僅藉由將密封 構件裝設於筒部的內周面與拖曳旋鈕的外周面之間,就能 將拖曳收納凹部予以密封,能夠以簡單的結構,抑制因變 濕所造成之拖曳力的變動。 發明4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是如發明1至3 -8 - (6) 1361663 的任一發明所記載之機構,其中進一步具備配置於兩拖曳 墊圈之間的拖曳圓盤。在此情況,藉由將拖曳圓盤配置於 墊圈間,能夠將拖曳收納時的拖曳墊圏間之滑動做成圓滑 〇 Λ 發明5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是如發明1至4 的任一發明所記載之機構,其中進一步具備脫落防止構件 ,其是可自由裝卸地裝設於與筒部的與兩拖曳墊圈的任一 φ 者相對向之端面、與兩拖曳墊圈的任一者之間,用以防止 兩拖曳墊圈脫落。在此情況,因能在筒部的端面進行脫落 防止構件之脫落防止,所以變得不需要設置用來使脫落防 止構件不會由拖曳收納凹部脫落之環狀槽等的卡止槽。 〔發明效果〕 若根據本發明的話,因將設置於第1拖曳墊圈之1個 或複數個卡止突起部,在爲複數個之情況時以90度以下 • 的位相配置,所以第1拖曳墊圈之最大長度(連結外形的 兩部位之線.的長度中,最長的線之長度)比起2個卡止突 .. 起部在直徑上對向配置之以往的第1拖曳墊圈之最大長度 (連結2個卡止突起部的外側面之長度)變短。其結果, 當使第1拖曳墊圏傾斜而通過筒部內時,能縮小第1拖曳 墊圈之傾斜,可縮短前後方向長度(軸方向長度)。因此 ’即使爲前後方向長度短之拖曳收納凹部,也可儘可能地 增大內徑。 -9 - ㉚ (7) (7)1361663 【實施方式】 <槪略結構> 在圖1及圖2,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紡車式捲 線器是具備:被裝設於釣竿,可自由旋轉地支承把手〗之 捲線器本體2;轉子3;捲筒4;捲筒軸15;旋轉傳達機 構5;往復移動(振盪;Oscillating)機構6;及拖曳機 構7。轉子3具有半圓形支承臂(釣線導引部之一例)44 ,可朝前後軸周圍自由旋轉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2的前部 。捲筒4是將受到轉子3所導引的釣線捲繞於外周面者, 可前後移動自如地配置於轉子3的前部。捲筒軸15是可 朝前後軸方向自由移動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2,捲筒4經 由拖曳機構7裝設於其前端。旋轉傳達機構5是用來將把 手1的旋轉傳達至轉子3者。往復移動機構6是因應旋轉 傳達機構5的旋轉,使捲筒軸15前後往復移動,來將釣 線均等地捲繞於捲筒4用之機構。再者,把手1是可裝設 於如圖1及圖3所示的捲線器本體2之左側、與圖2所示 的捲線器本體2之右側的任一側。 <捲線器本體之結構> 捲線器本體2是如圖1〜圖5所示,主要具有用來支 承轉子3或捲筒4之捲線器主體2a、可自由裝卸地螺旋 固定於捲線器主體2a之蓋構件2b、及覆蓋捲線器主體2a 及蓋構件2b之後端部的覆蓋構件2c。在捲線器主體2a 及蓋構件2b之前部,形成具有分別一體形成的第1突緣 -10- (8) 1361663 及第2突緣部分24a、24b之圓形的突緣部2d。 捲線器主體2a是爲例如以玻璃纖維強化之聚醯胺系 合成樹脂製,藉由射出成形法所製造之構件。捲線器主體 . 2a是如圖3〜圖5所示,具有:形成於側部之開口 25; 形成於內部之機構收納空間26;形成配置成形成於轉子3 的捲線器本體2側之圓形凹陷部3a內,將轉子3的旋轉 軸(後述的小齒輪12)可自由旋轉地支承之前支承壁部 # 27;及用來支承把手1的把手軸10之一端的由轂部所構 成之第1把手支承部28a。捲線器主體2a是在上部(釣 竿裝設側),呈較捲線器主體2a的大約一半的厚度薄之 厚度,但底部2e是由其朝蓋構件2b側突出,形成捲線器 本體2的大約一半之厚度。 在機構收納空間2 6,如圖2所示,設有旋轉傳達機 構5、與往復移動機構6。前支承壁部27是由一體形成於 機構收納空間26的前部之大致呈半圓形的第1突緣部分 φ 24a朝前方突出而一體形成大致圓柱狀,在中心形成有供 後述的小齒輪12貫通之貫通孔27a (圖5 )。在此前支承 壁部27的前面,後述的逆轉防止機構50之單向制動器 5 1被旋入固定著。在前支承壁部27的深側下部,如圖5 ‘ 及圖6所示,形成後述的螺軸2 1在被限制了朝前方移動 之狀態下可自由旋轉地裝設著的螺軸裝設孔27b。在螺軸 裝設孔2 7b,可自由旋轉地支承螺軸2 1的前端小徑部2 1 c 之合成樹脂製的筒狀第1軸襯18在被限制朝前方移動之 狀態下被裝設著。具體而言’第1軸襯18是藉由裝設於 -11 - (9) 1361663 前支承壁部27的前面之單向制動器51,限制朝前方之移 動,藉由螺軸21的前端小徑部21c接觸於第1軸襯18的 端面,來限制螺軸2 1朝前方移動。 又,捲線器主體2a是如圖5及圖6所示,具有:設 置於前後方向的途中之中間支承壁部16、與設置於後端 部之後支承壁部17。中間支承壁部16是在前支承壁部27 的後方隔著間隔被配置著,由捲線器主體2a的底部2e至 • 大至中間部爲止,朝上方延伸。在中間支承壁部16,具 有:支承小齒輪12的後端部之第1軸支承部16a、供螺 軸21貫通之貫通孔16b、及將後述的第1及第2導引軸 29a、2 9b在限制了朝前方移動的狀態下予以支承的第2 及第3軸支承部16c、16d。第1軸支承部16a是朝前後 貫通形成於中間支承壁部1 6的前端側上部。貫通孔1 6b 是與螺軸裝設孔27b同芯地朝前後貫通而形成於第1軸支 承部16a的下斜深部側。第2軸支承部16c是以未貫通於 ^ 第1軸支承部16a的下方之孔來形成的。 後支承壁部1 7是設置於後端部以形成機構收納空間 - 26。後支承壁部17是具有支承螺軸21的後端部之第1後 .端支承部17a、與支承第1及第2導引軸29a、29b之第2 及第3後端支承部17b、17c。第1後端支承部17a是可 自由旋轉地支承螺軸21的後端小徑部21d之合成樹脂製 的筒狀第2軸襯1 9在被限制朝後方移動之狀態下被裝設 著。具體而言’第2軸襯19是藉由突出形成於裝設在後 支承壁部17的後方之覆蓋構件2c的內側面之筒狀突起部
-12- (10) 1361663 2f,限制朝後方之移動。如此,因藉由覆蓋構件2c可進 行做爲旋轉支承用的軸承之第2軸襯19的防止脫落,所 第2軸襯19的脫落防止構造也變得簡單。 . 第1後端支承部17a是與中間支承壁部16的貫通孔 16b呈同心地貫通於前後而形成的。第2及第3後端支承 部l7b、17c是與中間支承壁部16的第2及第3軸支承部 16c、16d呈同心地貫通於前後而形成的。再者,第3後 # 端支承部17<:是形成於由後支承壁部17的側部17d突出 形成的突起部17e。突起部I7e形成較後支承壁部17更 薄,且朝前方偏移形成。 蓋構件2b是爲以例如玻璃纖維加以強化後的聚醯胺 系合成樹脂製,藉由射出成形法來製造之構件。蓋構件 2b是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做爲壁部的第2突緣部 分24b —體形成於轉子裝設側,以覆蓋捲線器主體2a的 開口 25且在內部可形成空間之厚度薄的覆蓋部35;與由 Φ 覆蓋部35朝上方延伸之安裝腳部36。覆蓋部35是在上 部,形成較捲線器本體2的厚度之大約一半的厚度更厚, ^ 在底部35a,伴隨著捲線器主體2a的突出,而形成捲線 器本體2的厚度之大約一半的厚度。在覆蓋部35之除了 前部以外的上部及後部,與開口 25對向地形成滾邊部 35b。在此滾邊部35b形成階差,以使得可緊密接著於開 口 25。在覆蓋部35的前部,形成有突緣部2d的大致呈 半圓形之第2突緣部分24b。第2突緣部分24b之朝內側 突出的內側部分是做爲用來補強覆蓋部35的壁部來發揮 -13- (11) 1361663 功能。又,在覆蓋部35的側部,形成有用來支承把手軸 10的另一端之由轂部所構成的第2把手支承部28b。又, 在覆蓋部35的後部,形成有覆蓋凹部(第3移動限制部 , 的一例)35c’其是卡合於朝前方偏移形成於捲線器主體 2a的後支承壁部17之突起部17e,以由後方覆蓋突起部 17e。藉由此覆蓋凹部35c,限制第2導引軸29b朝後方 移動。 # 安裝腳部36爲實心的厚壁構件,其前端是朝前後兩 側延伸而形成釣竿安裝部36a。由安裝腳部36至覆蓋部 35,境界部分是被切削成較大約一半的厚度更薄,捲線器 主體2a的上部被嵌入到該切削部分36b,以使得外側面 圓滑地連續。在此切削部分36b,與滾邊部35b之連接部 分3 6c (圖3 )也爲了防止應力集中,而以例如半徑3mm 左右進行倒角加工而形成了圓弧面。 突緣部2d是形成圓板狀,配置於與凹陷部3a的端面 # 大致相同面’以堵塞形成於轉子3的後部之圓形凹陷部 3a (圖2)。突緣部2d是如前所述,具有一體形成於捲 線器主體2a的大致呈半圓形之第1突緣部分24a;與— 體形成於蓋構件2b的覆蓋部35,以與第1突緣部分24a 形成圓形之半圓形的第2突緣部分24b。藉由將這樣的各 突緣部分24a、24b來與捲線器主體2a或覆蓋部35 —體 形成’㊆夠闻度地維持捲線器主體2 a或覆蓋部3 5之比強 度’並且可防止成形時的變形而維持高精度。 覆蓋構件2c是在例如ABS樹脂等的合成樹脂進行鍍 -14 - (12) 1361663 裝處理或使用不銹鋼,所做成的不易受損之構件,用以保 護捲線器本體2之最容易受損的部分者。覆蓋構件2c, 其下端部藉由螺絲37所固定’上端部被彈性地卡止於捲 # 線器主體2a。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掛止於形成在捲 線器主體2a的背面內側之卡止凹部2g。在覆蓋構件2c 的內側面,形成有如前述之朝前方突出的突起部2f。 在這樣所構成的往復移動機構6,在已被限制朝前方 # 移動之狀態下,裝設於捲線器主體2a的第1導引軸29a 及螺軸21之朝後方的移動是受到脫落防止構件3 8的第1 及第2移動限制部38a、38b所限制。且,第2導引軸 2 9b朝後方的移動是受到蓋構件2b的覆蓋部35所限制。 且,因脫落防止構件38藉由捲線器主體2a限制朝後方移 動,並且可自由擺動地裝設於第2導引軸29b,所以不需 要藉由螺絲等的其他構件來將脫落防止構件38固定於捲 線器主體2a,並且即使取下蓋構件2b,脫落防止構件38 # 也不會脫落。藉此,既可謀求捲線器本體2的小型化’亦 可進行螺軸21及2支導引軸29a、29b之脫落防止。 <旋轉傳達機構之結構> 旋轉傳達機構5是如圖2及圖3所示,具有與固定著 把手1之把手軸1〇 —同旋轉,由面齒輪所構成之主齒輪 11;與嚙合於此主齒輪11之小齒輪〗2。主齒輪11是與 把手軸10不能旋轉地被裝設著的主齒輪軸11a —體形成 。如圖3所示’主齒輪軸11a是藉由裝設於設在捲線器主 -15- (13) 1361663 體2a及蓋構件2b之筒狀的第1及第2把手支泽 28b的內部之軸承45a、45b,可自由旋轉於與前 的左右之軸周圍地支承於捲線器主體2a及蓋構伯 轉子3的旋轉軸之小齒輪12是形成筒狀 12a貫通轉子3的中心部,藉由螺帽13來與轉 。小齒輪1 2,其軸方向的中間部與後端部是經 前支承壁部27的軸承14a、與裝設於中間支承壁 第1軸支承部16a之軸承14b,分別可自由旋轉 捲線器本體2。在小齒輪1 2的內周側,捲筒軸 <往復移動機構> 往復移動機構6是如圖2、圖3及圖6所示 拖曳機構7連結於捲筒4的中心部之捲筒軸15 傳達機構5的旋轉而朝前後方向移動後,使捲筒 φ 向移動用之機構。往復移動機構6是具有:與赛 平行地配置之螺軸2 1 ;沿著螺軸2 1朝前後方向 塊22;及固定於螺軸21的前端之中間齒輪23。 移動機構6是具有:.將滑塊22朝前後軸方向導 及第2導引軸29a、29b ;與限制螺軸21及第 29b之朝後方的移動之脫落防止構件38。 螺軸2 1是配置於捲筒軸1 5的深部側斜下方 表面交叉之螺旋狀溝槽21a。在螺旋狀溝槽2la 之兩端,形成有較螺旋狀溝槽21a形成部分更小 部 28a、 後軸偏移 1 2 b ° ,其前部 f 3固定 由裝設於 :部16的 地支承於 5貫通著 ,將經由 連動旋轉 4朝同方 I筒軸15 移動之滑 又,往復 引之第1 2導引軸 ,形成有 形成部分 徑的前端 -16- (14) (14)1361663 小徑部2 1 c及後端小徑部2 1 d。螺軸21是如前所述,藉 由個別裝設於前支承壁部27及後支承壁部17之第1及第 2軸襯1 8、1 9 ’以分別將前後的小徑部2 I c、2 1 d可自由 旋轉地支承著,在已限制朝前方移動之狀態下,由後方裝 設。螺軸2 1是藉由脫落防止構件3 8,限制朝後方移動。 滑塊22是在內部具有卡合於螺旋狀溝槽21a之卡合 構件22a,藉由螺軸21的旋轉,朝前後軸方向往復移動 。滑塊22是不能旋轉地固定於捲筒軸15的後端。滑塊 22是藉由第1及第2導引軸29a、29b朝前後方向被導引 。如此,當2支導引軸29a、29b導引滑塊22時,則螺軸 21的外周面之螺旋狀溝槽21a變得不會接觸到滑塊22, 能抑制異聲或振動的產生。 中間齒輪23是與旋轉傳達機構5連動而旋轉。具體 而言,在中間齒輪23與旋轉傳達機構5的小齒輪1 2之間 ,設置減速齒輪39。減速齒輪39是具有嚙合於小齒輪12 之大徑齒輪39a、與和大徑齒輪39a同心配置之小徑齒輪 3 9b。此小徑齒輪3 9b嚙合於中間齒輪2 3,使得小齒輪1 2 的旋轉被傳達至螺軸21。因此,往復移動機構6的前後 移動速度變慢,可達到將釣線緊緻地捲繞至捲筒4之緊密 捲線。 第1導引軸29a是配置於螺軸21之上方。第1導引 軸2 9a是如前所述,在前端部被限制了朝前方移動之狀態 下,裝設於中間支承壁部16之第2軸支承部16c’後端 部受到後支承壁部17的第2後端支承部17b所支承。在 -17- (15) Ϊ361663 第1導引軸29a較後端部前方之前端部側,形成有環狀的 卡止槽29c。此卡止槽29c被卡止於脫落防止構件38。第 1導引軸29a是藉由嵌合於卡止槽2 9c之脫落防止構件38 、,限制朝後方移動。 第2導引軸29b是配置於捲筒軸15之下方。第2導 引軸29b是如前所述,在前端部已被限制朝前方移動之狀 態下裝設於中間支承壁部16之第3軸支承部16d,後端 Φ 部受到後支承壁部17的第3後端支承部17c所支承。第 2導引軸29b是藉由形成於蓋構件2b之覆蓋凹部35c,限 制朝後方移動。在第2導引軸29b亦形成有卡止槽29c, 但這是爲了將兩導引軸29a、29b予以共通化而形成的, 未被使用。 脫落防止構件38是如圖3及圖5所示,爲金屬製的 扳狀構件,在已被限制朝後方移動之狀態下裝設於捲線器 本體2且可自由擺動地裝設於第2導引軸29b。具體而言 # ,脫落防止構件38是接觸後支承壁部17的前面而加以配 置的,藉此限制朝後方移動。脫落防止構件3 8是具有分 別限制第1導引軸29a及螺軸21朝後方之移動的第1及 « 第2移動限制部38a、38b ;與可自由擺動地裝設於第2 導引軸29b之裝設孔38c。脫落防止構件38,未形成有2 個移動限制部38a、38b的側面38f以按壓於蓋構件2b的 方式形成。藉此,因藉由蓋構件2b使得脫落防止構件3 8 被朝捲線器主體2a按壓,所以脫落防止構件38變得不易 晃動,可精度良好地限制第1及第2導引軸29a、29b以 -18- 也! (16) 1361663 及螺軸21的後端部。 第1移動限制部38a是與裝設孔38c隔著間隔而形成 的’具有由脫落防止構件3 8的深側部(圖3右側)至裝 .設孔38c的斜深側上方所形成的第]卡止缺口部38d。此 第1卡止缺口部38d嵌合於卡止槽29c,限制第1導引軸 29a朝後方移動。第2移動限制部38b是具有配置於裝設 孔38c與第1移動限制部383之間的第2卡止缺口部38e φ 。第2卡止缺口部38e是接觸於螺軸21之形成有螺旋狀 溝槽2 1 a的大徑部2 1 b與後端小徑部2 1 d之階差面2 1 e, 限制螺軸2】朝後方移動。又,在捲線器主體2a及蓋構件 2b之脫落防止構件38裝設部分,如圖4及圖6所示,形 成有將脫落防止構件38不能前後移動地予以卡止之卡止 溝槽部 46a、46b、35d。卡止溝槽部 46a、46b是在捲線 器主體2a_的後支承壁部17之前方形成上下一對。如此, 不僅藉由蓋構件2b予以按壓,且脫落防止構件38卡止於 # 卡止溝槽部46a、46b、35d,可進一步抑制脫落防止構件 38之晃動。 . 在將這樣結構的往復移動機構6組裝到捲線器本體2 之際,首先,將滑塊22裝設至捲筒軸15的後端。此時, 將捲筒4配置於最後退之位置。然後,在將中間齒輪23 已配置於預定位置之狀態下,由後支承壁部17的第1後 端支承部17a之後方插入螺軸21,貫通中間齒輪23,將 前端小徑部21c裝設至第1軸襯18。再者,第1軸襯18 是如前所述,藉由單向制動器5 1限制朝前方之移動。藉
-19- (17) 1361663 此,螺軸21之朝前方的移動被限制。 當將螺軸21裝設至捲線器主體2a時,則將第2軸襯 19裝設於後支承壁部17之第1後端支承部i7a,以第2 . 軸襯19支承後端小徑部21d。當螺軸21的裝設結束時, 則由第2後端支承部17b的的後方插入第1導引軸29a。 然後,貫通滑塊22將中間插入至中間支承壁部1 6的第2 軸支承部16c,將第1導引軸29a裝設至捲線器主體2a。 • 在此狀態下,將脫落防止構件3 8裝設至形成於捲線器主 體2a的後支承壁部17之前面,以卡止溝槽部46a、46b 予以卡止。此時,將脫落防止構件38的第1移動限制部 38a裝設嵌合於第1導引軸29a的卡止槽29c,限制第1 導引軸29a朝後方移動。又,使第2移動限制部38b接觸 於螺軸2 1的階差面2 1 e,限制螺軸2 1朝後方移動。 最後,由第3後端支承部17c的後方插入第2導引軸 2 9b。然後,貫通脫落防止構件38的裝設孔38c及滑塊 Φ 22,使前端插入於中間支承壁部16的第3軸支承部16d ,將第2導引軸29b裝設至捲線器主體2a。在此狀態下 . ,第2導引軸29b及第2軸襯19朝後方之移動未被限制 。但,當將蓋構件2b裝設到捲線器主體2a時,則藉由形 成於蓋構件2b之覆蓋部3 5,限制朝後方移動。又,第2 軸襯〗9是當將覆蓋構件2c裝設於捲線器本體2時,則突 起部2f與第2軸襯1 9的後面接觸,限制了朝後方之移動 〇 在這樣結構之往復移動機構6,被限制朝前方移動之
-20- (18) 1361663 第1導引軸29a及螺軸21之朝後方的移動,受到脫落防 •止構件38之第1及第2移動限制部38a、3 8B所限制。且 .,第2導引軸29b之朝後方的移動,受到蓋構件2b之覆 、 蓋凹部35c所限制。又,因脫落防止構件38藉由捲線器 主體2a限制朝後方移動,並且可自由擺動地裝設於第2 導引軸29b,所以不需要藉由螺絲等的其他構件來將脫落 防止構件38固定於捲線器主體2a,並且即使取下蓋構件 • 2b,脫落防止構件38也不會脫落。藉此,既可謀求捲線 器本體2的小型化,亦可進行螺軸21及2支導引軸29a 、29b之脫落防止。 <轉子之結構> 轉子3是如圖2所示,具有圓筒部30、與在圓筒部 30的側方相互地對向設置之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 32。圓筒部30與兩轉子臂31、332是一體成形的。 # 在圓筒部30的前部,形成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 央形成有轂部33a。小齒輪12的前部12a及捲筒軸15貫 通此轂部33a之貫通孔。在前壁33的前方側,配置有螺 帽1 3,此螺帽1 3螺合於小齒輪1 2的前端之螺紋部。圓 筒部30之較前壁33更後方形成凹陷部3a,在與此凹陷 部3a的相同面之突緣部2d分別一體形成於捲線器主體 2a及蓋構件2b。 在第1轉子臂31的前端之外周側,第1半圓形臂支 承構件40可自由擺動地被裝設著。在第1半圓形臂支承 -21 - (19) 1361663 構件40的前端,裝設有用來將釣線導引至捲筒4之線 •筒41。又,在第2轉子臂32的外周側,第2半圓形臂 . 承構件42可自由擺動地被裝設著。在第1半圓形臂支 ^ 構件40的前端之線滾筒41與第2半圓形臂支承構件 之間,設有半圓形臂43。藉由這些的半圓形臂支承構 40、42、線滾筒41及半圓形臂43,構成半圓形支承臂 〇 φ 在轉子3的圓筒部30之內部,配置有轉子3之逆 防止機構5 0。逆轉防止機構5 0是具有滾筒型之單向制 器5 1、與將單向制動器51切換成作動狀態及非作動狀 之操作機構52。單向制動器51,其外輪固定於前支承 部27,內輪不能旋轉地卡止於小齒輪12。操作機構52 在捲線器本體2的前部下端,具有配置於捲線器主體 與蓋構件2b之間的操作桿53,藉由使操作桿53擺動 來將單向制動器51切換成作動狀態及非作動狀態。當 • 單向制動器51爲作動狀態時,轉子3變得不能逆轉, 當爲非作動狀態時,轉子3變得可逆轉。 <捲筒之結構> 捲筒4是爲例如鋁合金製者,配置於轉子3的第! 子臂31與第2轉子臂32之間,經由拖曳機構7裝設於 筒軸15之前端。捲筒4是如圖7所示,具有:將釣線 繞於外周之筒狀釣線捲取主體部4a、一體形成於釣線 取主體部4a的後端部之大徑筒狀的裙部4b、配置於釣 滾 支 承 42 件 44 轉 動 態 壁 是 2a y 此 而 轉 捲 捲 捲 線 -22- (20) 1361663 捲取主體部4a的前端部之前突緣部4c。 •在釣線捲取主體部4a,形成有朝前方 . 拖曳收納凹部60。在拖曳收納凹部60的前 ^ 後部60b形成大徑,在該處,形成有供突箱 旋入之母螺紋部60c。又,由前部60a至後 曳收納凹部60的內周面,如圖7及圖9所 曳機構7予以旋轉停止之卡止槽60d於直徑 φ 1對。1對卡止槽60d是沿著捲筒軸方向( 成。 前突緣部4c是具有:與釣線捲取主體茜 的內側部分5 4 a、與可自由裝卸地裝設於內 以例如硬質陶瓷製的環狀外側部分54b。外彳 藉由旋入固定於釣線捲取主體部4a的內周 構件55,固定於內側部分54a。 突緣固定構件55是具有:具備螺合於 # 納凹部60的前部60a之母螺紋部60c的公丨 筒部55a; —體形成於筒部55a的前端之大 _ :及由鍔部55b朝前方延伸後,接觸至外側 面之大致呈皿狀之抵接部55c。筒部55a的 收納凹部60的後部60b之內徑相同。因此 捲筒,拖曳收納凹部60的內徑變大。 <拖曳機構之結構> 拖曳機構7是如圖7及圖8所示,配置 羯口之圓形的 部60a ,比起 ^固定構件5 5 部60b,在拖 示,用來將拖 上相對向形成 前後方向)形 5 4a —體形成 側部分5 4 a, IJ部分54b是 面之突緣固定 形成在拖曳收 潔紋部5 5 d之 徑的鍔部5 5 b 部分54b的前 內徑是與拖曳 ,比起以往的 於捲筒4與捲 -23- (21) 1361663 筒軸15之間具體而言爲拖曳收納凹部60內,制動捲筒4 • 之朝反復放線方向之旋轉,將拖曳力作用於捲筒4用之機 . 構。拖曳機構7是具備:具有卡合於卡止槽60d之卡止突 起部61a,可自由旋轉地裝設於捲筒軸15之第1拖曳墊 脅 圈61;不能旋轉地裝設於捲筒軸15,且配置於第1拖曳 墊圈61的兩側之例如2片第2拖曳墊圈62a、62b;旋入 至捲筒軸15,可變動地調整對於兩拖曳墊圈61、62a、 φ 62b之按壓量的拖曳旋鈕63;及分別接觸配置於各拖曳墊 圏61 ' 62a、62b之間及第2拖曳墊圏62b與拖曳收納凹 部60的底部之間的3片拖曳圓盤64 a〜64c。又,拖曳機 構7具有:當拖曳作動時發聲之第1發聲機構65;與配 置於拖曳旋鈕63與第1發聲機構65之間的密封構件66 〇 第1拖曳墊圏61是爲呈較突緣固定構件55的筒部 5 5 a之內徑小之外徑,以例如不銹鋼等的金屬製之圓板狀 # 構件。第1拖曳墊圈61的外徑是爲拖曳收納凹部60的內 徑之95%〜99%爲佳。當超過99%時,則變得不易將第1 拖曳墊圈61收納於拖曳收納凹部60,而當未滿95 %時, 則拖曳徑變小,不易獲得大的拖曳力。 第1拖曳墊圏61是如圖7及圖9所示,在中心部具 有供捲筒軸15貫通之圓形孔61b,在外周部具有前述的1 個卡止突起部61a»藉由此卡止突起部61a卡合於卡止槽 6〇d,使得第1拖曳墊圈61對於捲筒4不能旋轉地裝設至 拖曳收納凹部60。卡止突起部61a之突出量是在第1拖
•24- (24) 1361663 簧72;用來使按壓體71對於旋鈕本體70防止脫落用之 ’ 脫落防止構件73;用來防止脫落防止構件73脫落用之固 • 定輪74;及用來在進行拖曳操作時發聲之第2發聲機構 75 ° 旋鈕本體70是具有開口於後端面而加以形成之圓形 凹部70a;及由前端面通過凹部70a之外緣部至後端面之 正前側爲止,於周方向隔著間隔且沿著捲筒軸方向形成的 • 例如4個突起形成溝槽70b,爲合成樹脂製的例如噴射成 形(射出成形)之具有鍔部的圓筒狀構件。突起形成溝槽 7 0b是在由前端面所形成的扇形之貫通孔的外緣形成圓弧 狀且由凹部70a的後端部至正前側爲止加以形成。固定輪 74是卡止於形成於此突起形成溝槽70b的形成端之突起 部7〇f。用來形成突起形成溝槽7〇b的貫通孔是藉由黏貼 於旋鈕本體70的前面之薄片79來隱藏起來的。如此,藉 由黏貼薄片7 9來堵塞貫通孔,使得即使爲了形成模具成 • 形,而藉由貫通孔形成突起形成溝槽7〇b,也可使水等的 異物不容易進入到內部。 , 在旋鈕本體70的中心部,形成有供六角形的螺帽77 不能旋轉且可朝軸方向自由移動地裝設之螺帽裝設部70c 。在旋鈕本體70的前部,大致形成梯形狀之旋鈕突起 7〇d沿著直徑而形成。在旋鈕本體70的後面,形成有用 來收納第2發聲機構75之裝設孔70e。螺帽77是螺合於 形成在捲筒軸15的前端之公螺紋部15b。 按壓體71是配置於第2拖曳墊圈62a與旋鈕本體70 -27- (25) !361663 之間。按壓體71是在對旋鈕本體70可自由相對旋轉且於 軸方向進行了防止脫落之狀態下予以連結,對於捲筒軸 ' 15不能旋轉之構件。按壓體71是接觸於螺旋彈簧72的 - 後端加以配置,藉由螺旋彈簧72的彈力之變化,使得對 於拖曳墊圈61、62a、62b的按壓力改變。按壓體71是爲 具有由旋鈕本體70朝後方突出配置之圓筒部71a、與較 圓筒部71a更大徑且被收納於凹部70a之環狀的鍔部71b ® 之具有鍔部的有底筒狀構件。在圓筒部71a的內部,形成 有不能旋轉地卡止於形成在捲筒軸15的前端之相互平行 的倒角部15a之長圓形的卡止孔71c。在此圓筒部71a內 ,收納著螺旋彈簧72。在鍔部71b的前端面,於周方向 ,多數個半球狀的出聲孔76排列形成。按壓體71是在藉 由脫落防止構件73及固定輪74防止脫落於旋鈕本體70 的狀態下加以連結著。又,按壓體71是在圓筒部71a與 鍔部71b之間,具有形成於兩者之間的外周面且用以裝設 # 脫落防止構件73之裝設部71d、與形成於圓筒部71a的 外周面且用以裝設密封構件66之密封安裝溝槽71e。 螺旋彈簧72是在螺帽77與按壓體71之間,呈壓縮 狀態下被裝設著。具體而言,螺旋彈簧72是在被導引於 按壓體71的圓筒部71a內之狀態下,與螺帽77和圓筒部 71a的底部接觸配置著。螺旋彈簧72是爲了藉由旋鈕本 體70的轉動操作來使按壓力逐漸地改變而設置的。 固定輪74是將具有彈性的金屬線材彎曲成C字形而 形成之構件。固定輪74是形成:在裝設時使其縮徑而加 -28- (26) 1361663 以使用,在非裝設時稍許擴大。此固定輪74被卡止於 起部7〇f,使得固定輪74接觸於脫落防止構件73之後 •。藉此,使得按壓體71的鍔部7lb在被防止脫落於凹 _ 7〇a之狀態下被收納。 脫落防止構件73是可裝設於按壓體71之裝設部7 的例如金屬板材製之大致呈環狀的構件。在脫落防止構 73的外周部分,具有:迴避旋鈕本體7〇的突起部70f # 4個凹部73a;卡止於形成在旋鈕本體70的後部之2個 止凹部70g的1對突起部73b;在旋鈕本體70的後部 卡止於形成在卡止凹部7〇g的卡止凸部70h之2個卡止 部 7 3 c。 在對按壓體71進行防止脫落之際,在將螺帽77收 於螺帽裝設部7〇c且將螺旋彈簧72收納於按壓體71之 '態下,將按壓體71裝設至旋鈕本體70的凹部70a。然 ’當在使突起部73b或卡止凹部73c對於卡止凹部70g • 卡止凸部70h配合而予以定位之狀態下,將脫落防止構 73裝設至按壓體71之裝設部71d。最後,在使固定輪 縮徑之狀態下,掛止於突起部7 0 f時,則按壓體71在 防止脫落於旋鈕本體70之狀態下可自由旋轉地被裝設 〇 第2發聲機構75是具有:形成於按壓體71之出聲 76;裝設於裝設孔70e之出聲銷80;及將出聲銷80對 聲孔76彈推之螺旋彈簧78。出聲孔76是在可與裝設 7 0 e相對向之位置,於周方向隔著間隔形成多數個。出 突 面 部 Id 件 之 卡 j 凹 納 狀 後 或 件 74 被 著 孔 出 孔 聲 -29- (28) 1361663 --. 螺帽77’使得螺旋彈簧72的彈推力逐漸地變大,經由螺 旋彈簧72已使得按壓體71按壓第2拖曳墊圈62a。藉此 ,使得拖曳力變大。此時,藉由按壓體71與旋鈕本體70 I 之相對旋轉’使得第2發聲機構75的出聲銷80以預定間 隔反復進行對出聲孔76之衝突,產生清晰輕快的按壓聲 〇 當進行拋投時,使半圓形支承臂44反轉成釣線開放 # 姿勢。藉此’第1半圓形臂支承構件40及第2半圓形臂 支承構件42擺動。在此狀態下,以握持釣竿的手之食指 ,一邊勾引釣線一邊拋甩釣竿。於時,釣線藉由釣組的重 量,被強勁地放出。當在此狀態下使把手1朝釣線捲取方 向旋轉時,則藉由旋轉傳達機構5使得轉子3朝釣線捲取 方向旋轉,並且藉由往復移動機構6,使得捲筒4朝前後 往復移動,半圓形支承臂44藉由半圓形臂反轉機構(未 圖示)返回至釣線捲取位置,以將釣線捲繞至捲筒4。 # 當在此狀態下魚上鉤而拖曳作動時,捲筒4對於捲筒 軸15旋轉。於是,第1發聲機構65發聲,將魚上鉤之訊 , 息傳達給釣者。然後,以所設定的拖曳力,使得捲筒4朝 反復出線方向旋轉。 在進行釣魚前等’會有準備預先捲繞有複數種類的釣 線之捲筒4,來配合到釣魚更換捲筒4之情事。在此情況 ,鬆弛拖曳旋鈕63,由捲筒軸15取下。此時,因藉由脫 落防止構件73及固定輪74使按壓體7丨連結於旋鈕本體 70,所以不會產生按壓體71由旋鈕本體70脫落之情事。 -31 - (30) 1361663 ' 【圖式簡單說明】 •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钫車式捲線器的側面圖 〇 圖2是其側面斷面圖。 圖3是其放大背面斷面圖 圖4是捲線器本體之分解斜視圖。 φ 圖5是其往復移動機構裝設部分之放大斜視圖。 圖6是捲筒的放大斷面圖。 圖7是捲筒的斷面圖。 圖8是捲筒的分解斜視圖。 圖9是圖7的IX-IX斷面部分圖。 圖1〇是拖曳旋鈕之分解斜視圖。 圖11是顯示拖曳墊圈之裝設方法的斷面圖。 圖12是其他實施形態之相當於圖9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4 :捲筒 7 :拖曳機構 1 5 :捲筒軸 5 5 :突緣固定構件 55a :筒部 60、160 :拖曳收納凹部 60d 、 160d :卡止槽 -33- (31) 1361663 61、161:第1拖曳墊圈 61a、161a:卡止突起部 62a、62b :第2拖曳墊圈 63 :拖曳旋鈕 66 :密封構件 64a〜64c:拖曳圓盤 67 :脫落防止彈簧 -34

Claims (1)

1361663 第095111263號專利申請案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100年8月10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種訪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是配置於:沿著前 後方向配置的捲筒軸;與形成於內周面,突緣固定構件的 筒部被旋入到沿著前述前後軸方向形成有卡止槽的拖曳收 納凹部且筒部的內周面配置於較卡止槽更靠近徑方向內側 之捲筒之間,以制動前述捲筒的旋轉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 曳機構,其特徵爲: 具備:至少一個第1拖曳墊圏,其是在外周部具有卡 合於前述卡止槽之一個或以90度以下的位相加以配置的 複數個卡止突起部,對於前述捲筒不能旋轉,且外徑較前 述筒部的內徑更小,並且比起前述筒部的內徑,自與前述 卡止突起部相對向的外周部到前述卡止突起部爲止的距離 更大;
至少一個第2拖曳墊圈,其是與前述第一拖曳墊圈排 列於前述前後方向(捲筒軸方向)而交互地配置,對於前 述捲筒軸不能旋轉,且外徑較前述筒的內徑更小;及 拖曳旋鈕,其是旋入到前述捲筒軸,可調整對於前述 兩拖曳墊圈之按壓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機構 ,其中,前述卡止突起部爲一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 機構,其中,進一步具備密封構件,其是配置於前述拖曳 1361663 /涛月P日修(¾正替換頁 旋鈕與前述突緣固定構件之間’防止液體侵入前述兩拖曳 墊圈。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 機構,其中,進一步具備配置於前述兩拖曳墊圈之間的拖 曳圓盤。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拖曳 機構,其中,進一步具備脫落防止構件’其是可自由裝卸 地裝設於前述筒部的與前述兩拖曳墊圈的任一者相對向之 端面、與前述兩拖曳墊圈的任一者之間,用以防止前述兩 拖曳墊圈脫落。
-2 -
TW095111263A 2005-04-15 2006-03-30 Spinning reel drag mechanism TWI36166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17780A JP4427481B2 (ja) 2005-04-15 2005-04-15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JP2005117779A JP4627680B2 (ja) 2005-04-15 2005-04-15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1883A TW200701883A (en) 2007-01-16
TWI361663B true TWI361663B (en) 2012-04-11

Family

ID=3664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1263A TWI361663B (en) 2005-04-15 2006-03-30 Spinning reel drag mechanis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232087B2 (zh)
EP (1) EP1712127B1 (zh)
KR (1) KR101265999B1 (zh)
AT (1) ATE406796T1 (zh)
DE (1) DE602006002535D1 (zh)
MY (1) MY137353A (zh)
SG (1) SG126840A1 (zh)
TW (1) TWI361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4279B2 (ja) * 2006-08-31 2011-11-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7401748B2 (en) * 2006-12-19 2008-07-22 Shimano Inc. Spool assembly for spinning reel
JP4863928B2 (ja) * 2007-05-21 2012-01-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4870101B2 (ja) * 2008-02-12 2012-02-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140956B2 (ja) * 2012-09-18 2017-06-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5043728A (ja) * 2013-08-28 2015-03-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コイルドウェーブスプリング、及びドラグつまみ
JP6352618B2 (ja) * 2013-11-19 2018-07-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836377B2 (ja) * 2016-11-28 2021-03-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往復移動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49661B2 (ja) * 2017-10-25 2021-10-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用のハンドル組立体、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823579B2 (ja) * 2017-11-27 2021-02-0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869467B1 (en) * 2017-12-13 2020-12-22 Thomas Sandstrom Spinning type fishing reel with bi-directionally rotating rotor and drag control to prevent line twist
JP7166095B2 (ja) * 2018-07-19 2022-11-07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23059588A (ja) * 2021-10-15 2023-04-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46939A (en) * 1949-08-15 1953-07-28 Ocean City Mfg Co Fishing reel construction
US3682411A (en) * 1970-01-05 1972-08-08 Berkley & Co Inc Drag mechanism for fishing reels
CA1170237A (en) 1981-08-04 1984-07-03 Richard R. Councilman Rear mounted drag for spinning reels
US4796828A (en) 1982-08-09 1989-01-10 Zebco Corporation Cartridge rear mounted drag assembly and method
JPS59127470U (ja) * 1983-02-16 1984-08-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ル
JPH0246300Y2 (zh) * 1985-04-19 1990-12-06
US4728054A (en) * 1986-05-23 1988-03-01 Judith A. Pisapio Fishing reel
US5603465A (en) * 1995-07-27 1997-02-18 Abu Ab Fishing reel drag with adjusting knob behind the spool
JP3033414U (ja) 1996-07-10 1997-01-2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US6318655B1 (en) * 2000-06-14 2001-11-20 Penn Fishing Tackle Maufacturing Co. Drag apparatus for conventional and spinning reels
TW518203B (en) 2001-01-10 2003-01-21 Shimano Kk Spool of spinning reel
TW534795B (en) * 2001-05-18 2003-06-01 Shimano Kk Spinning-reel spool
JP2002345369A (ja) 2001-05-29 2002-12-03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US6726137B1 (en) * 2002-01-16 2004-04-27 Shakespeare Company Spincast fishing reel having novel drag mechanism
US6874718B1 (en) * 2003-09-16 2005-04-05 Liang-Jen Chang Fishing spinning re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1883A (en) 2007-01-16
MY137353A (en) 2009-01-30
ATE406796T1 (de) 2008-09-15
US20060231657A1 (en) 2006-10-19
DE602006002535D1 (de) 2008-10-16
SG126840A1 (en) 2006-11-29
KR101265999B1 (ko) 2013-05-22
EP1712127A1 (en) 2006-10-18
US7232087B2 (en) 2007-06-19
KR20060109312A (ko) 2006-10-19
EP1712127B1 (en) 200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1663B (en) Spinning reel drag mechanism
KR102231270B1 (ko) 낚시용 릴의 래칫 휠
KR101759072B1 (ko) 스피닝 릴의 스풀 연결 구조
JP548110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切換装置
TW200800012A (en) Connection member of fishing reel
JP2010279334A5 (zh)
KR101195809B1 (ko) 스피닝 릴의 발음 기구
TW200932104A (en)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JP2008306988A5 (zh)
KR20140071879A (ko) 드래그 손잡이,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낚시용 릴
KR20150026834A (ko) 코일 웨이브 스프링, 및 드래그 손잡이
TW200934381A (en) Handle knob and handle assembly for fishing reel
TW201105231A (en) Spinning reel drag knob
JP462768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I311042B (zh)
JP2006296203A5 (zh)
JP3185765U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駆動軸
US7198218B2 (en) Brake operation structure for fishing reel spool
JP442748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TWI415567B (zh) Traction force adjustment knob assembly for spinning reel
JP2006217849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KR101940640B1 (ko) 스피닝 릴 및 스피닝 릴의 드래그 전환 장치
JP2006296204A5 (zh)
JP2009148173A5 (zh)
JP7137967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