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4427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4427B
TWI354427B TW096138715A TW96138715A TWI354427B TW I354427 B TWI354427 B TW I354427B TW 096138715 A TW096138715 A TW 096138715A TW 96138715 A TW96138715 A TW 96138715A TW I354427 B TWI354427 B TW I3544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amount
charge
maxim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8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36451A (en
Inventor
Keisuke Koide
Yoshiyuki Tanaka
Satoshi Okachi
Takayuki Yajim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36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6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4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44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provisions for charg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8Overvolta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Description

135442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例如筆記型個人電腦等可藉由電池 (二次電池)而動作之電子機器、電子機器之充電方法及該 電池。 【先前技術】 於筆記型個人電腦等行動電子機器中較多使用之鋰離子
電池之情形時,電池單元内部之電壓具有根據電池之充電 量(剩餘量)而變化之特性。反而言之,若充電進行’則電 ,單元側之電壓上升。例如,於標稱電壓為42 v之電池 單元之情形時,電池單元側之電壓以如下方式降低,即, 當充電量為1〇〇%時電池單元側之電壓為42 V,當充電量 為娜時電池單元側之„為4() V,當充電量為鄕時電 池單元側之電壓為3.7 v。 另一方面,鋰離子電池且右1 一 电必具有如下特性,即,電池單元電 壓越高,構成電池之正極活性物 丨王物質越易溶析’電池之性能 劣化越顯著。亦即,芒私留_ 右於早疋電壓高之狀態下進行長期保 存’則電池性能下降,容量 里不斷劣化。此意味著若於單元 電壓高之狀態下進行具丑 仃長期保存,則電池之壽命會縮短。因 此,相對於將電池之奋啻旦 充電里抑制在電池所具有之最大充電 容量(100%),例如將電 电 池之充電H:抑制在80%或50%,藉 此具有抑制電池容量劣化之效果。 更具體而吕,例如筆^j刑加 章型個人電腦之用戶具有2根容量 不同之電池。此處,蔣 量大之電池稱為L電池,將容量 122627.doc J〕4427 J之電池稱為s電池。若於本體侧固定(決定)電池之最大 電量則無法回應「因L·電池之容量大,故欲充電至 〇/〇為止以抑制電池劣化,而s電池則設定為】〇〇%,優先 考慮持續時間」之用戶需求。 又,此種鋰離子電池存在如下傾向,即,隨著充放電率 (c)增大,充放電循環特性惡化。另一方面,若充電率高 貝J充電時間變短,相反,若充電率低則充電時間變長。此 處所明充放電率(C),係指充放電電流相對於電池之標 稱電流容量之比例。1C相當於與標稱容量相當之電流量。 例如,當標稱容量為2600 mAh時,0.5C相當於1300 mA。 又,所謂充放電循環特性,係指因重複進行充放電而導致 電池谷量下降之現象或者其比例。因此,通常,考慮充電 時間與充放電循環特性而設定適當之充電率。 個人電腦本體有時支援複數種電池,該等複數種電池因 排列數不同或者單元容量不同’其組容量不同。於此情形 時,通常較多地固定運用充電電路之充電電流。 然而,若於組容量小之電池中流通適於組容量大之電池 之充電電流,則充電率變大,根據上述理由,電池壽命縮 短。相反,當將適於組容量小之電池之充電電流供給至組 容量大之電池時,可能產生充電時間過長、或者無法準確 偵測充電結束等異常。 因此,例如於專利文獻丨中揭示有藉由本體側之開關來 使充電量可變之技術。對於充電電流亦可考慮應用與上述 專利文獻1之技術相同之技術。 122627.doc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2 78222號公報(段落〔 0006〕、圖 3)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而於藉由本體側之開關來切換充電量或充電電流之 技術中I田插入不同電池時必須變更設定,從而不利於 更利11又,亦存在用戶忘記切換或者根本不知道切換之 情形。 繁於如上所述之情形,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需 用戶意識到即可各電池以所需之條件進行對電池之充電之 電子機n、電子機器之充電方法及電池。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主要觀點之電子機器包括: 電池’其具有可控制充電之第1資訊;本體,纟以上述電 池為電源而動作;充電機構,其對上述電池充電;自上述 電池獲取第1資訊之機構;及控制機構,其根據上述獲取 之第1資訊,控制上述充電機構對電池進行充電。 本發明中,使電池側具有可控制充電之第1資訊,根據 第1資訊來控制對電池之充電’因此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 各電池以所需之條件進行對電池之充電。此處,最理想的 疋第1資訊可自本體側覆寫,但如下所述,該第丨資訊例如 亦包括記錄於該電池之序列號等。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第〗資訊為上述電池之最 大充電量’上述控制機構於充電量達到上述電池之最大充 122627.doc 電量時停止對上述電池充電β 本發明中,益堂《田 φ. η …、 戶忍識到即可對各電池充電至所需之 电池之较大充電量。 大::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作為上述第1資訊之電池之最 大:電量,可針對各該電池而設定為所需之值。 ^月中肖戶可將電池之最大充電量各電池設定為所 而之值’而Η甘接Λτ. m . …、用戶思識到即可對各電池充電至所 需之電池之最大充電量。 發月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控制機構停止對上述電池 ,電之,田上述電池之充電量變為較最大充電量低之特 疋充電L藉由上述充電機構再次對電池進行充電。 關於最大充電里之臨限值附近之重複充放電,根據電 #存在充電率中與放電率中利用不同之剩餘量管理計 算方法之類型。於此情形時,當自充電率切換至放電率 時存在充電量下降之情形。例如,將目標充電量設定為 80%右於充電量達到8G%時停止充電,則電池側自充電 率切換至放電率。此時,存在剩餘量值變為79%之情形。 因此,若本體側開始再次充電,則其後充電量立即變為 80 /〇然'後停止充冑’以此種方式頻繁土也重複接通,斷開充 電。連續地重複充放電亦可能導致電池劣化。因此,本發 明中進打如下控制,即,使充放電具有遲滯性,於充電停 止後不進行再次充電,直至剩餘量降低至例如未滿78%為 止。 上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包括儲存機構,該儲存機構係賦予 122627.doc 述電池之固有序號與上述電池之最大充電量對應而儲存, 上述第1¾訊為上述電池之固有序號,上述控制機構自上 述儲存機構獲取與作為上述獲取之第1資訊之上述電池之 固有序號相對應的上述電池之最大充電量,於充電量達到 上述電池之最大充電量時停止對上述電池充電。 電池之固有序號例如為記錄於該電池之序列號等,於本 發明中,利用電池之固有序號作為第1資訊,藉此無需使 電池側具有特別之資訊。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第1資訊為上述電池之充 電電战上述控制機構根據作為上述第1資訊之上述電池 之充電電流’藉由上述充電機構對電池進行充電。 本發明中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以所需之電池之充電電流 針對電池進行充電。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具有特定之設定功能,上述控制機構 平吊係根據預先設定之一個值之充電電流,藉由上述充電 機構進行對電池之充電,當藉由上述設定功能進行設定 時,根據作為上述第1資訊之上述電池之充電電流,藉由 上述充電機構進行對電池之充電。 本發明中,可藉由用戶之選擇,根據第1資訊而進行對 電池之充電。例如,可藉由用戶之選擇,利用通常模式進 行對電池之充電’或根據第1資訊而進行對電池之充電。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包括設定機構’該設定機構將上述電 池之充電電流設定為可快速充電之值,於藉由上述設定機 構將上述充電電流設定為可快速充電之值時因上述經設 122627.doc 1354427 定之充電電流為可快速充電之充電電流,故上述控制機構 藉由上述充電機構進行對電池之充電。 本發明中,可根據用戶之要求進行快速充電。 本發明之其他觀點之電子機器之充電方法的特徵在於, 其係以可充電之電池作為電源而進行動作之電子機器之充 電方法’使上述電池具有可控制充電之第1資訊,自上述 電池獲取第1資訊,根據上述獲取之第丨資訊而控制對上述 電池之充電。 本發明中,使電池侧具有可控制充電之第丨資訊,根據 第1資訊而控制對電池之充電,因此,無需用戶意識到即 可以所需之條件對電池進行充電。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第丨資訊為上述電池之最 大充電量,上述控制係於充電量達到作為上述第丨資訊之 上述電池之最大充電量時,停止對上述電池充電。 本發明中,用戶可對電池將電池之最大充電量設定為所 需之值而且其後,無需提醒用戶即可對各電池充電至所 需之電池之最大充電量。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作為上述第丨資訊之電池之最 大充電量,可針對該電池而設定為所需之值。 本發明巾’用戶可對電池將電池之最大充電量設定為所 需之值’而且其後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對纟電池充電至所 需之電池之最大充電量。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第i資訊為上述電池之充 電電流’上述控制係根據作為上述糾資訊之電池之充電 122627.doc 11 電流進行對電池之充電。 本發明中,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各電池以所需之電池之 充電電流進行充電》 本發明之進而其他觀點之電池之特徵在於包括:電池本 體;及儲存機構,其儲存可控制對上述電池本體充電之第 1資訊。 本發明中,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各電池以所需之條件進 行對該電池之充電。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第i資訊係對上述電池本 體之最大充電量。 本發明中,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以所需之電池之最大充 電電流對各電池進行充電。 本發明亦可構成為如下:上述第丨資訊係對上述電池本 體之充電電流。 本發明中,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以所需之電池之充電電 流對各電池進行充電。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無需用戶意識到即可對各電池以所需之條 件進行對電池之充電。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圖1係表示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之筆記 型個人電腦之構成的方塊圖。 如圖1所不’該個人電腦100之主要部分由CPU (Central 122627.doc • 12· 1354427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單元)ιι〇、液晶顯示裝置 (LCD)120 、記憶體(Memory) 130 、北橋(North
Bridge)140、硬碟驅動器(HDD(Hard Disc Drive)) 150、南 橋(South Bridge) 160、嵌式控制器(EC : Embedded Controller) 170、電池充電器(Battery Charger) 180以及相 對於該個人電腦100本體裝卸自如之電池(Battery) 190所構 成。此處’所謂個人電腦1〇〇本體,係指自個人電腦1〇〇除 去電池(Battery) 190後之部分。 CPU 110全面地對該個人電腦1〇〇之整體進行控制。液晶 顯示裝置120顯示該個人電腦1〇〇之晝面。記憶體13〇係儲 存必要程式且用於處理之作業用之記憶體。北橋14〇管理 液晶顯示裝置120或記憶體130等。硬碟驅動器15〇對資料 或程式專進行儲存。南橋160管理硬碟驅動器150等。 喪式控制器170係通常之筆記型個人電腦1〇〇所具有之裝 置,於此處所示之個人電腦100之情形時,上述嵌式控制 器170大致具有3個功能。嵌式控制器17〇原本係應進行與 鍵盤相關聯之處理或由ACPI (Advanced c〇nfigurati〇n a" Power Interface,先進組態與電力介面)規定之電源管理之 裝置,但此處,嵌式控制器17〇可利用該裝置之剩餘資源 來實現本發明之附加功能。亦即,提供如下功能: (1) Keyb〇ar<i C〇ntroUer (KBC):控制 Keyb〇ard (2) ACPI/EC :與ACPI相對應之電源管理 ^Programmable I0 ControUer:與训丨办進行介面連 接》 122627.doc 13 1354427 使用該Programmable I〇 Controller,與人機介面即公用 程式軟體進行通訊,藉此,用戶可利用公用程式而獲得設 定之資訊°相反’亦可利用公用程式,於視覺上對用戶提 供嵌式控制器17〇所具有之資訊。 圖2係表示硬體側之嵌式控制器17〇、電池19〇及充電器 1 80與作業軟體(〇§(〇perating software))側之公用程式軟體 210之關係之方塊圖。 嵌式控制器170相對於電池190具有以下功能。 (1) 可利用 SM-BUS (System Management Bus,全系統管 理匯流排)200等,自電池190獲取電池190之剩餘容量。 (2) 因具備使充電器180接通/斷開之控制信號,故可無視 電池190之剩餘量地停止充電。 (3) 可檢測電池190之存在(電池之拔插)。 充電器180對電池190進行充電》 公用程式軟體210係於OS上動作之軟體,其主要作用如 下所示。 (1) 作為用以設定電池之目標充電量之人機介面而起作 用。 (2) 於視覺上表現當前之設定值。 (3) 當設定變更時,將此變更通知嵌式控制器170。 圖3係表示藉由公用程式軟體210而顯示於畫面上之公用 程式晝面220之一例之圖。 圖3所示之晝面上,用戶可將當前連接之電池190之最大 充電量設定為100%、80%、50%。該設定值自公用程式軟 122627.doc 14· 1354427 體210通知至嵌式控制器ι7〇。 圖4及圖5係表示電池19〇之内部構成之圖。 如該等圖所示,電池190之主要部分由控制微電腦191、 記憶體192、以及複數個單元193構成。 控制微電腦191之作用在於,管理電池19〇之剩餘容量, 或藉由SM-BUS200對外部提供電池190所具有之各種資 訊。 記憶體 192 係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可擦可程式唯續古己 憶體)等非揮發性記憶體,可記錄、讀取各種管理資訊。 此處,圖4所示之電池190係單元193之排列為"3串聯丨排" 之情形’圖5所示之電池190係單元193之排列為”3串聯2排" 之情形。圖5所示之電池190之單元數為圖4所示之電池19〇 之2倍,故圖5所示之電池190之最大容量亦為圖4所示之電 池190之2倍。因此,當使電池充電電流值最適合於圖5所 示之電池190時,於圖4所示之電池19〇之情形,若電流值 未達到上述電池充電電流值之約一半,則會加速電池19 〇 之劣化。另一方面,當電池充電電流值最適合於圖4所示 之電池190時,於圖5所示之電池190之情形,若電流值未 達到上述電池充電電流值之2倍,則充電時間會增加。 圖6係更詳細地表示圖5所示之電池19〇之方塊圖。 如圖6所示,電池190除了包括控制微電腦丨91、記憶體 192、及6個單元193之外’亦包括與本體側之間之連接端 子190A、保險絲194、充電控制用之開關(FET(Field Effect 122627.doc
Transistor,場效電晶體))195、放電控制用之開關 (FET)196、過電壓監視用之第二保護IC (Integrated Circuit ’積體電路)197、監視單元溫度之熱敏電阻198、 電流檢測用之電阻199以及類比前端(AFE(analog front end)) 190B,該類比前端係作為類比系統之電路與控制微 電腦191之間之信號介面。 圖7係嵌式控制器170與電池190之間之通訊之概略說明 圖。 於嵌式控制器170與電池190之間,可收發由Smart Battery System(智慧型電池系統)規定之各種資訊。此處, 使用SM-BUS200作為資訊收發之通訊規格。 所謂Smart Battery System,係指計算二次電池之剩餘 量、或者監視充放電電流等之電池管理用規格,該規格可 用於將電池組裝入筆記型個人電腦或數位靜態相機、電動 車等。 所謂SM-BUS200,係指考慮電腦之組件(尤其係半導體 1C)間之通訊而設計出之雙線式(CLOCK與DATA)匯流排。 連接於匯流排之各個裝置具有固有之位址,可使用該位址 進行點對點之通訊。 本實施形態中,經由SM-BUS2〇〇,利用遵循Smart Battery System之規定之方法,於嵌式控制器170内之SM-BUS前端170F與電池190内之控制微電腦191之SM-BUS前 端19 1F之間收發電池剩餘量或充電電流值資訊。又,按照 Smart Battery System之規定,追加定製指令,管理最大充 122627.doc -16· 1354427 電值。 圖8係表示於該個人電腦1〇〇本體上連接有電池i9〇時經 由SM-BUS200進行通訊之一例之時序圖。 經由嵌式控制器170與電池19〇之間之SM-BUS2〇〇進行之 通訊,係將嵌式控制器170側作為主控裝置,將電池19〇側 作為受控裝置而進行。亦即,電池19〇係根據自嵌式控制 器170發出之指令資訊而提供回應資訊。例如當嵌式控 制器 170發出由 Smart Battery System規定之"Relative Sute
Of Charge”指令(獲取電池剩餘量)時,電池向作為主控裝 置之嵌式控制器1 70回應當前之剩餘容量。亦即,嵌式控 制器170可利用Smart Battery System之規定來獲取電池19〇 所具有之各種資訊。本實施形態中,利用此種化邮 Battery System之規定。 當個人電腦1〇〇本體上連接電池19〇時,則發生事件(步 驟 801)。 首先’栽式控制器170對電池190發出獲取充電電流之指 令(步驟802) » 電池190向嵌式控制器170回應作為儲存於記憶體192之 第1資訊之充電電流(步驟803)。 喪式控制器170根據所獲取之充電電流資訊,設定對電 池190進行充電之充電電流。 其-人,欲式控制器170對電池190發出獲取最大充電容量 之指令(步驟804)。 電池190接收該指令時’向嵌式控制器170回應作為儲存 122627.doc 17 1354427 於記憶體192之第1資訊之最大充電容量(步驟805)。 嵌式控制器170根據所獲取之最大充電電容資訊,設定 對電池190進行充電之最大充電容量。 繼而,嵌式控制器170對電池190發出獲取電池剩餘量之 定製指令(步驟806)。 電池190接收到該指令時,向嵌式控制器17〇回應該時點 之電池190之電池剩餘量(步驟807)。 嵌式控制器170對步驟807中獲取之電池剩餘量與步驟 805中獲取之最大充電量值加以比較,當電池剩餘量為目 標值以上時停止充電。 因電池190之電池剩餘量不停地變化,故而於定期地將 電池190連接至本體之狀態,定期地執行步驟8〇6及步驟 807之處理。 圖9係表示電池190記錄最大充電量之動作之時序圖。 本實施形態中’嵌式控制器170根據定製指令而使電池 190記錄最大充電量值。電池19〇側僅將上述最大充電量值 記錄為資料。亦即,因由嵌式控制器17〇側進行實際之充 電接通/斷開控制,故而電池190側僅發揮將上述資料儲存 至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192之作用。 具體而言,於嵌式控制器170側期望電池19〇側對資料 (最大充電容量值)進行記錄時,發出寫入最大充電容量值 之定製指令(步驟901)。 電池190側將藉由該定製指令賦予之資料(最大充電容量 值)記錄至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192。 122627.doc 圖ίο係表示接收上述定製指令(寫入最大充電容量)等時 電池190側之動作之流程圖。 電池190側接收上述定製指令(寫入最大充電容量)時, 將與指令一併賦予之資料記錄至EEPROM等記憶體(非揮發 性記憶體)192 » 右電池190側自指令等待狀態(步驟ι〇〇1)接收指令,則 根據該指令之内容而進行各個動作(步驟1〇〇2)。 (1) 於寫入最大充電容量之指令之情形時 將資料記錄至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192(步驟1003)。 (2) 於讀取最大充電容量之指令之情形時 自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丨92獲取最大充電容量之資 料(步驟1004),向作為主控裝置之嵌式控制器17〇側回應該 資料(步驟1005)。 (3) 於其他指令之情形時 執行與已接收之指令相對應之處理(步驟1006)。 圖11係表示以特定之電池充電值停止充電之控制中之嵌 式控制器179側的動作之流程圖。 該實施形態中’於以特定之電池充電值停止充電時假定 以下兩種情況。 CASE-1連接有電池之情形 (1) 嵌式控制器170檢測出連接有電池1 90之後,由電池 定製指令而獲取目標充電值資訊。 (2) 藉由SM-BUS200,定期地讀取電池190之剩餘量(充電 量)。 122627.doc 丄 *354427 (3)對STEP-1中獲取之目標充電值與STEP-2中獲取之電 池190之充電量加以比較,當電池剩餘量為目標充電值以 上時,指示電池充電器180停止充電。 CASE-2藉由公用程式變更目標充電值設定之情形 (1) 自公用程式210對嵌式控制器170發出設定變更要求 及目標充電值。 (2) 嵌式控制器170將由公用程式210賦予之目標充電值 資訊寫入至電池定製指令。 (3) 藉由SM-BUS 200,定期地讀取電池19〇之剩餘量(充電 量)。 (4) 對STEP-1中獲取之目標充電值與STEp_3中獲取之電 池190之充電量加以比較,當電池剩餘量為目標充電值以 上時,指示充電器180停止充電。 以下,根據圖11所示之流程圖,對嵌式控制器i 7〇側之 控制動作加以說明。 嵌式控制器170側判斷是否由公用程式21〇要求變更目標 充電值設定(步驟11〇1)。 當要求變更目標充電值設定時,等待連接電池19〇(步驟 1102)〇 連接電池190之後,對電池19〇發出記錄電池最大充電容 量值之定製指令(步驟11〇3)。 另一方面,即使未於步驟11〇1中要求對目標充電值設定 進行變更,但要求對目標充電值設定進行變更時,等待連 接電池190(步驟。 122627.doc -20- 1354427 連接電池19〇之後,對電池190發出獲取記錄於電池19〇 側之電池最大充電容量值之定製指令(步驟11〇5)。 其後,若自電池190獲取電池剩餘量(步驟i丨〇6),則比 較電池剩餘量是否為目標充電值以上以判斷是否停止充電 (步驟1107),於需停止充電時(步驟11〇8),指示充電器18〇 斷開充電(步驟1109)。另一方面,當判斷為需充電時,指 示充電器180接通充電(步驟111〇)。 圖12係表不嵌_式控制170側控制對電池19〇充電之充電 電流之動作之流程圖。 嵌式控制器170側等待連接電池19〇(步驟12〇1)。 連接電池190之後’自電池190側獲取作為第1資訊之充 電電流值資訊(步驟1202)。 根據所獲取之充電電流值資訊判斷電流值(步驟12〇3), 指示充電器180切換充電電流(步驟1204)。 如上所述,與本實施形態之電池之充電控制相關之技術 中’電池侧具有作為可對充電進行控制之第1資訊之電池 最大充電容量值或充電電流值,根據作為第1資訊之電池 最大充電容量值或充電電流值,控制對電池190進行充電 之充電容量或充電電流,因此無需用戶意識上,即可以所 需之條件針對電池190進行充電。 亦即’雖已作出了說明,但圖1 3所示之表係標稱電壓為 4·2 V之電池單元時之容量與電壓關係之一例。然而因 電池特性之不同,電壓與容量之關係存在差異。又,鋰離 子電池具有如下特性,即,電池單元電壓越高,則構成電 122627.doc 21 1354427 f之正極活性物質越易溶析,電池之性能劣化越顯著。亦 2 ’若於單元電壓較高之狀態下進行長_存,則電池性 下降4里不斷劣化,電池壽命縮短。圖14係表示於 職(4.2 V)、8G% (4.G ν)、观(3 7 ν)之各㈣下進行 長期保存時之容量劣化率之圖。相對於電池所具有之最大 充電容量⑽%),將電池充電量例如抑制在8〇%或观, 藉此具有抑制電池之容量劣化之效果。本實施形態中,可 對各個電池設定充電容量。更具體而言,於擁有複數個電 池之情形時,可根據例如重視電池壽命、或者優先考慮電 池驅動時之動作時間等使用用途,對各電池進行設定。繼 而’使電池側儲存最大充電量作為^資訊,藉此,每次 連接電池時,可節省用戶進行設定所耗費之時間從而可 提高可用性。 又,如上所述,鋰離子電池具有如下傾向,即,隨著充 放電率增大,充放電循環特性惡化115之圖表表示改變 普通經離子電池單元之充放電率並重複充放電猶環時之容 量劣化。根據該圖可知,隨著充放電率增大,放電容量減 少,電池壽命縮短。又,通常,如圖16之圖表所示,若充 電率高則充電時間變短,相反若充電率低則充電時間變 長。可分別對複數個容量不同之電池供給最佳之充電電 流。本實施形態中,因可根據用戶之指示對各電池設定充 電電流,故可抑制因充放電循環而引起之劣化延長電也 壽命,或者可藉由適當之充電電流來縮短充電時間。繼 而,使電池側儲存充電電流作為第〗資訊,藉此可於每次
122627.doc •22· < S 連接電池時節省用戶進杆 1 π尸退仃6又疋所耗費之時間,從而可提高 可用性。 者本發月並不限疋於上述實施形態,可考慮各種變 形例。 例如’於無法對電池追加最大充電量等之定製指令時, 利用以下方法亦可實現同樣之功能。於本體側聯繫電池所 具有之獨特資訊(例如序列號)與最大充電量之設定,上述 電池於可自EC存取處搭載有EEpR〇M等非揮發性記憶體。 於本體之非揮發性記憶體中儲存.管理如下資訊,該資訊 聯繫電池所具有之獨特資訊(例如序列號)與最大充電量之 又,對於筆6己型個人電腦中通常使用之電池而言,將序 列號儲存於其内部記憶體,且可經由SM-BUS而讀取該資 訊。可藉由聯繫序列號與最大充電量而對電池進行判別。 又,關於臨限值附近之重複充放電,根據電池,存在於 充電率中與放電率中利用不同之剩餘量管理計算方法之 類型。於此情形時,當自充電率切換至放電率時,存在充 電量(可由EC自電池獲得之剩餘量資訊、或者電池於内部 所管理之剩餘量資訊)下降之情形。例如,將目標充電量 設定為8〇%。若於充電量達到80%時停止充電,則電池側 自充電率切換至放電率。此時,存在剩餘量值變為79%之 情形。因此,若EC側開始再次充電,則其後充電量立即變 為80%,然後停止充電,以此種方式頻繁地重複接通/斷開 充電。連續地重複充放電亦可能導致電池劣化。因此,較 理想的是進行如下控制’即,使充放電具有遲滯性,於充 122627.doc -23 - 1354427 電停止之後不進行再充電 78%為止。 直至剩餘量降低至例如未滿 進而 上述貫施態樣例中,使用於⑽上動作之 式作為人機介面’但亦可使 J便用專用按鈕等輸入裝置 (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栝栌、埜肋一壯 一 — I尤一極體)等顯示裝置來進—步提 高可用性。 7 進而,上述實施態樣例中,安裝電池時,自動對各
池設定適當之充電電流’但預設令亦可提供如下之可用 性,即,無論電池之容量如何,可將充電電流設為統一之 充電電流’且可藉由專用機械按叙或公用程式等輸入裝置 來選擇本發明之功能。 進而,除设置由各個電池規定之充電電流以外,亦可利 用任選指令等設置快速充電用之充電電流值藉由專用之 輸入裝置(機械按鈕或公用程式等),以與本發明相同之原 理支援快速充電功能。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電子機器,以筆記型個人電 腦為例進行了說明,當然,只要係具有電池之電子機器, 均可應用本發明。例如,可將本發明應用於可攜帶之遊戲 機或行動電話等。 進而,利用EC及與其相關之規格,於本體側與電池側 之間進行通訊’當然,亦可與其他規格或專用裝置進行通 訊。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之筆記 122627.doc • 24· 1354427 型個人電腦的構成之方塊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硬體側之嵌式控制 器、電池及充電器與作業軟體(0S)側之公用程式軟體之關 係的方塊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公用程式畫面之一例 的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池之内部構成的圖 (其 1) »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池之内部構成的圖 (其 2)。 圖6係更詳細地表示圖5所示之電池之方塊圖。 圖7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嵌式控制器與電 池之間之通訊之概略的圖。 圖8係表示電池連接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個人電腦 本體時經由SM-BUS進行通訊之一例的時序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池記錄最大充電量 之動作的時序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接收定製指令(寫入 最大充電容量)等時之電池侧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以特定電池充電值停 止充電之控制中之嵌式控制器側的動作之流程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對電池之充電電流進 行控制之嵌式控制器側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13係表示單元電壓與容量之關係之表。 122627.doc -25- 1354427 圖14係表示充電量固定時之保存期間與劣化率之關係之 圖表。 圖1 5係表示充放電率與循環特性之關係之圖表。 圖16係表示充放電率與充電時間之關係之圖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個人電腦 110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20 液晶顯示裝置(LCD)
130 記憶體(Memory) 140 北橋(North Bridge) 150 硬碟驅動器(HDD) \ 160 南橋(South Bridge) 170 嵌式控制器(EC : Embedded Controller) 180 電池充電器 190 電池(Battery)
200 SM-BUS(System Management Bus) 122627.doc -26-

Claims (1)

1354427 年月 曰修正栘換頁 m T-U— 第096138715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〇〇〇年5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電池: 本體,其以上述電池為電源而動作; 充電單元,其對上述電池充電; 獲取單元’其獲取上述電池之最大充電量; 設定單元’其設定目標充電量,該目標充電量係自上 述最大充電量之數個預定百分比選出;及 控制單7G,其根據上述選出之目標充電量來控制上述 充電早元以停止進行充電。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述控制單元控制上述充電單.元而停止對上述電池充 電之後,為回應上述電池之充電量變為較上述最大充電 量減少了預定充電量,上述控制單元控制上述充電單元 以再開始對電池進行充電。 3.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進一步包含: 儲存單元,其係儲存互相對應之上述電池之特有號碼 與上述最大充電量; 其中上述電池具有上述特有號碼; 上述獲取單元自上述電池獲取上述特有號碼;且 上述控制單元自上述儲存單元獲取與上述獲得之特有 號碼相對應之上述電池之上述最大充電量。 4.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述電池儲存上述最大充電量,且上述獲取單元自上 122627-1000513.doc 1354427 月5 替換頁 述電池獲取上述最大充電量。 5.如請求項4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述控制單元儲存上述目標充電量作為上述最大充電 量。 6·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進一步包含: 顯示單元,其顯示上述最大充電量之上述預定百分 比。 7·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述目標充電量係由使用者選擇。 8.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述預定百分比包括1〇〇 %,80 %及5〇%中兩者或兩 者以上。 9. 一種電子機器之充電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電子機器係 以可充電之電池作為電源而動作;且該充電方法包含下 列步驟: 獲取上述電池之最大充電量; 设定目標充電量,該目標充電量係自上述最大充電量 之數個預定百分比選出; 對上述電池進行充電;及 根據上述選出之目標充電量,控制上述電池之上述充 電以停止該充電。 10. 如請求項9之電子機器之充電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將上述最大充電量儲存於上述電池之記憶體之步驟; 上述獲取係包括自上述電池之上述記憶體獲取上述電 122627-1000513.doc 1354427 年月 4θ〇Γ-δ 池之上述最大充電量。 π 如請求項10之電子機器之充電方法,其中 上述控制係包括儲存上述選出之目標充電量作為上述 最大充電量。 122627-1000513.doc
TW096138715A 2006-10-31 2007-10-16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ing method therefor and battery TW20083645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5451A JP4967601B2 (ja) 2006-10-31 2006-10-31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充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6451A TW200836451A (en) 2008-09-01
TWI354427B true TWI354427B (zh) 2011-12-11

Family

ID=3944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8715A TW200836451A (en) 2006-10-31 2007-10-16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ing method therefor and battery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98856B2 (zh)
JP (1) JP4967601B2 (zh)
KR (1) KR101441127B1 (zh)
CN (2) CN101246975A (zh)
TW (1) TW2008364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2735B (zh) * 2008-12-10 2013-01-1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可避免因資料傳輸而充電的行動電話機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3324B2 (en) * 2008-06-26 2014-09-02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Staggered multi-battery battery charging
US9853488B2 (en) 2008-07-11 2017-12-26 Charge Fusion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power management
US8716980B2 (en) * 2009-02-04 2014-05-06 Samsung Sdi Co., Ltd. Charge and discharge system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secondary battery
JP2011142720A (ja) * 2010-01-06 2011-07-21 Sony Corp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充電装置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US8760125B2 (en) * 2010-02-16 2014-06-24 Blackberry Limited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multiple charge storage components
FR2957461B1 (fr) * 2010-03-09 2012-05-11 Bilal Manai Batterie adaptee pour permettre le recueil d'informations fiables sur son etat afin d'ameliorer sa duree de vie
US9007025B2 (en) * 2010-04-07 2015-04-1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charging hybrid battery systems
US9300015B2 (en) 2010-05-04 2016-03-2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zing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e behavior
KR101708345B1 (ko) * 2010-07-23 2017-02-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장치 및 충전방법
US20130187465A1 (en) * 2010-10-15 2013-07-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N102136747A (zh) * 2011-02-16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量的提供方法及装置
TWI548178B (zh) * 2012-02-24 2016-09-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以及充電方法
JP5920023B2 (ja) * 2012-05-24 2016-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868820A (zh) 2012-09-19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通信主设备和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及方法
US10091339B2 (en) * 2013-09-11 2018-10-02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Staging a mobile device with a battery of the mobile device
JP2015068989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031064A1 (ja) * 2014-08-29 2016-03-03 株式会社 東芝 鉄道システム
KR102442187B1 (ko) * 2015-04-10 2022-09-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보호 회로
CN110031764B (zh) * 2019-04-03 2022-03-1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估计动力电池的目标充电量的方法、装置及相应的车辆
CN111817387A (zh) * 2020-07-14 2020-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620A (en) * 1996-04-05 1999-12-28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pack
JP3508384B2 (ja) * 1996-04-05 2004-03-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充電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バッテリパック
JP3351992B2 (ja) * 1997-06-30 2002-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H1149079A (ja) * 1997-08-04 1999-02-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補助駆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4114225B2 (ja) * 1998-02-05 2008-07-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装置
US6005367A (en) * 1998-07-14 1999-12-21 Centurion International, Inc. Smart power system
JP2001309568A (ja) * 2000-04-26 2001-11-0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充電システム、充電制御装置、充電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JP2002078222A (ja) * 2000-08-31 2002-03-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充電回路とパック電池
JP4019734B2 (ja) * 2001-03-28 2007-12-12 株式会社ジーエス・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二次電池の運用方法及び二次電池装置
US6771046B2 (en) * 2002-01-10 2004-08-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batteries
JP2003264934A (ja) * 2002-03-08 2003-09-19 Denso Wave Inc 非接触式充電システム、充電装置及び被充電機器
CN1175876C (zh) * 2002-08-02 2004-11-17 青岛海洋大学 一种抗肿瘤的中药
JP4038174B2 (ja) * 2003-12-22 2008-01-2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3920263B2 (ja) * 2003-12-22 2007-05-30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144568B2 (ja) * 2004-06-04 2008-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残量検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06034032A (ja) * 2004-07-20 2006-02-02 Ricoh Co Ltd 二次電池を有する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の電池パックを使用した充電システ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2735B (zh) * 2008-12-10 2013-01-1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可避免因資料傳輸而充電的行動電話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38358A1 (en) 2008-10-02
JP2008113512A (ja) 2008-05-15
US8198856B2 (en) 2012-06-12
CN104716709B (zh) 2018-12-21
CN104716709A (zh) 2015-06-17
KR20080039282A (ko) 2008-05-07
KR101441127B1 (ko) 2014-09-17
JP4967601B2 (ja) 2012-07-04
TW200836451A (en) 2008-09-01
CN101246975A (zh)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4427B (zh)
JP373065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US835053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tomatic low temperature battery charging capability
KR101635924B1 (ko)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 내의 배터리 모니터링
JP201122933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JP4837084B2 (ja) 電子機器
JP5119307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充電制御方法
JP6544008B2 (ja) 電気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201032049A (en) Updating method for battery pack
TW201125258A (en) Metho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JP2012226410A (ja) バッテリ制御システム、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N101043146B (zh) 用于管理便携式设备中的电池组件的电能的装置和方法
US20130049704A1 (en)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method
US2010005260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416643B (zh)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10495A (zh) 电池充电方法
US20130193906A1 (en) Terminals, terminal systems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methods thereof
US2019026781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22061517A1 (zh) 电池的保护电路、方法、电池及介质
JP2004159382A (ja) 電子機器
US6617829B1 (en) Automatic conditioning of battery in battery-powered apparatus
JP2011076949A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13690960B (zh) 一种锂电池管理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0148992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060768B2 (ja) 端末装置、充電装置、端末支持装置、端末充電システム、充電方法及び充電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