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5784B - Cosmetic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Cosmetic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5784B
TWI325784B TW092108089A TW92108089A TWI325784B TW I325784 B TWI325784 B TW I325784B TW 092108089 A TW092108089 A TW 092108089A TW 92108089 A TW92108089 A TW 92108089A TW I325784 B TWI325784 B TW I3257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oxide
powder
cosmetic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8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6856A (en
Inventor
Yago Yuko
Nakao Keisuke
Hasegawa Ryuji
Nagatani Noboru
Fukuda Keiichi
Nojiri Naoki
Nakamura Hidetake
Kubo Hideaki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073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11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073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11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073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11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073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118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073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11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073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118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6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6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5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57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54Platelets; Flak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9Titan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12Face or body powders for grooming, adorning or absor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2Micr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tween 0.1 and 100 mic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60Particulate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 A61K2800/61Surface treat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25784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含有複合物粒子之化粧品組成物。 【先前技術】 回應於化粧品之各式各樣需求已發展出多.種化粧品組 成物。其中包括化粧品粉末之表面處理及錯合物。例如經 由使用聚矽氧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塗覆粉末讓其變成具有 撥水性及撥油性而製備之化粧品粉末廣用作爲化粧品。 但單獨經由使用此有機化合物塗覆一種粉末製備之化 粧品粉末當攙混於化粧品時不具有充分化粧效果。也曾經 研究包含至少兩種粉末及聚合物化合物之複合粉末之各種 製備方法。 JP-A 64-63035提示一種粉末包含顏料於球形粒子等之 周面上,該周面以聚合物層包封俾防止顏料之光澤及色彩 飽和度下降。 JP-A 03-181411揭示一種化粧品粉末,其中顏料係使用 黏著劑而黏附於無機粒子表面上,以及說明含有此種粉末 之化粧品組成物可有效用於遮蓋皺紋。 此外JP-A 2 000-72622說明一種粒子,其中第一無機粒 子係使用有機聚合物化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爲 塗覆介質,以平均粒徑占第一無機粒子之平均粒子直徑爲 1/10或以下之第二無機粒子塗覆第一無機粒子。攙混此種 粉末之化粧品組成物粒子具有絕佳紫外光遮斷功效。 經由業界已知此等一般方法所製備之複合物粒子於粒 子間容易凝聚成塊,攙混此種習知複合物粒子之化粧品的 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感覺不佳。此外,化粧品攙混其它粉末(例如球形粒子)時 黏著性及展開性不足,遮蓋力不足’皮膚粗糖例如孔洞等 之屏蔽效果低。 發明人發現前述問題可經由使用一種化粧品組成物予 以解決,該化粧品組成物含有複合物粒子,其係由至少兩 種具有不同形狀及粒徑之粒子彼此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 下接觸特定聚合物化合物製備而成° 也發現複合物粒子經由組合特定化粧品成分使用’化粧 品成分例如爲球形粉末、有珠光色度之粉末、揮發油、水 溶性增稠劑、氧化鋅以及有多重塗層之片狀粉末攙混’獲 得一種化粧品,該化粧品可讓孔洞變得不明顯’改良光澤 度,提供淸爽感,保有化粧品效果,同時抑制時間相依性 變化造成的油光外觀,獲得具有改良黏著性且無片狀感覺 之潮濕感,具有良好增量能力,保有遮蓋力之透明度’以 及獲得均勻光澤。 【發明內容】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施用感覺且獲得透明度(透明感)同時 維持遮蓋力之化粧品組成物。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其經由攙混複合物 粒子與球形粉末而讓皮膚粗糖以及孔洞變得不明顯。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其經由攙混複合物 粒子與具有珠光色度之粉末而改良光澤感。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其經由攙混複合物 粒子與揮發油而具有淸爽感,不會隨著時間改變而產生油 光外觀,可維持化粧。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其經由使用複合物 粒子連同水溶性增稠劑而具有濕潤感及良好展開度,施用 時不會有層狀感覺》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其經由使用複合物 粒子連同氧化鋅,而於皮膚具有遮蓋力及透明度且有良好 展開性,同時可維持化粧且較少褪色。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其經由使用複合物 粒子連同有多層塗層之層狀粉末,而提供帶有細緻質地光 整(finish)之均勻化粧.。 本發明提供一種化粧品組成物,包含(a)複合物粒子,係 經由讓至少兩種具有不同形狀及不同粒子直徑之粒子於超 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接觸至少一種選自氟化聚合物化合 物、聚矽氧聚合物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組成的組群之聚合 物化合物,以及(b)化粧品成分。 較佳化粧品成分包含至少一種具有平均粒徑0.001至30 微米之球形粉末。 較佳該化粧品成分包含一種具有珠光色度之粉末。 較佳該化粧品成分包含至少一種揮發油。 較佳該化粧品成分包含至少一種水溶性增稠劑。 較佳化粧品成分包含具有比表面積10至100平方米/克 之氧化鋅。 較佳該化粧品成分包含一種具有層狀多重塗層之粉 末’該粉末係經由循序塗覆至少兩種金屬氧化物於層狀基 材製備而成。 本發明較佳也提供複合物粒子用作爲化粧品組成物、化 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粧品成分或化粧品添加劑。 【實施方式】 [複合物粒子] 具有不同形狀及粒徑之粒子表示形狀及大小上有不同 外觀之粒子,形狀包括常見形狀例如球形、層狀、針狀、 橢球形、錐形、柱形及六面體形;以及特殊形狀例如多角 形、花瓣狀及蝴蝶狀形狀以及不定形形狀。 較佳用於本發明之至少兩種具有不同形狀及粒徑之粒 子(例如第一粒子及其它粒子)的組合,包括具有不同形狀 例如層狀粒子及球狀粒子的組合以及具有相同或不同形狀 粒子與不同粒子大小的組合。具有不同粒子直徑之粒子的 組合爲較佳,此種組合方式包括第一粒子與其它粒子的組 合,該其它粒子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爲第一粒子平均粒子直 徑之1 /5或以下,更佳1 / 1 0或以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 中’當三種或三種以上粒子組合使用時,其中兩種粒子類 型可爲相同形狀及粒子直徑,只要第一粒子有不同形狀或 粒子直徑即可。此處使用之粒子直徑表示藉習知雷射繞射/ 散射法測定之粒子直徑分佈計算所得平均粒子直徑。 複合物粒子結構之特佳實施例中,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爲 第一粒子(後文稱作粒子Α)之平均直徑之1/5的細小粒子 (其它粒子;後文稱作爲粒子Β)係分散於粒子Α(作爲基底 粒子)表面上,粒子A及粒子B被覆蓋以至少一種聚合物 化合物(後文簡稱爲聚合物化合物),該聚合物化合物係選 自氟化聚合物化合物、聚矽氧聚合物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特佳實施例中,粒子A及粒子B分別被覆蓋以聚合物化合 1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物’且粒子B可存在於粒子A表面上。聚合物化合物可存 在於粒子A及粒子B共同之表面上。 較佳用於本發明之粒子種類可大略分成無機粒子及有 機粒子。無機粒子之非限制例包括天然礦石如雲母、滑石、 絹雲母及高嶺土;金屬氧化物如矽氧、玻璃珠、氧化鈣、 氧化鈦、氧化鋅及氧化锆;金屬鹽如硫酸鋇;金屬氫氧化 物如氫氧化鋁;陶瓷如羥基磷灰石及氮化硼;金屬粉末如 金粉及銀粉;無機顏料如黃氧化鐵、黑氧化鐵及紅氧化鐵; 及其燒結產物。 有機粒子之非限制例包括聚酯樹脂;苯乙烯樹脂;胺基 甲酸酯樹脂;尼龍樹脂;纖維素樹脂;聚醯胺樹脂;環氧 樹脂:酚樹脂:聚矽氧樹脂如聚甲基矽倍半氧烷 (ρ ο 1 y m e t h y 1 s i 1 s e s q u i ο X a n e)、二美西康(m e t h y c ο η)交叉聚 合物、(月桂基二美西康/PEG)交叉聚合物、(二美西康/乙 烯基二美西康/美西康)交叉聚合物以及交聯烷基聚醚改性 聚矽氧:丙烯酸樹脂如聚丙烯醯胺、烷基聚丙烯酸酯、丙 烯酸與烷基聚合物之共聚物、丙烯酸烷酯/丙烯醯胺共聚 物、丙烯酸烷酯/二美西康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烷酯(C10 至C3〇)共聚物、丙烯酸烷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醯胺/丙 烯酸烷酯/丙烯酸DMAP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共 聚物、(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 物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聚烯樹脂 如聚乙烯及聚丙烯;氟化樹脂及胺基酸類如月桂醯基離胺 酸及月桂醯基牛膽酸β 也可使用多層粒子且爲較佳,例如以氧化鈦塗覆之雲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母、以紅氧化鐵及氧化鈦塗覆之雲母及多層塗覆樹脂;以 及金屬粉吸附粒子,例如矽氧吸附氧化鈦及玻璃片吸附氧 化鈦。粒子表面可接受疏水處理或親水處理。 較佳用於此處作爲粒子A之粒子包括無機粒子如滑石、 雲母、絹雲母、高嶺土、沸石、塗覆以氧化鈦之雲母、硫 酸鋇、氧化錆、玻璃珠及矽氧;以及有機粒子如聚酯樹脂、 苯乙烯樹脂、尼龍樹脂、聚醯胺樹脂、環氧樹脂、酚樹脂、 聚矽氧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烯樹脂、氟化樹脂·、及胺 基酸粉末。 雖然粒子A之平均粒子直徑並無特殊限制,但當粒子b 及聚合物化合物分散於粒子A表面時,較佳爲0.1至500 微米且更佳爲0.5至200微米。 此處有用之粒子B包括無機粒子如矽氧、氧化鋅、氧化 鈦、氧化鉻、硫酸鋇、黃氧化鐵、黑氧化鐵、紅氧化鐵及 矽氧吸附氧化鈦;樹脂粒子如苯乙烯樹脂、丙烯酸系樹脂、 聚烯樹脂、尼龍樹脂、聚矽氧樹脂、氟化樹脂、聚酯樹脂、 聚醯胺樹脂、環氧樹脂及酚樹脂;有機顏料如紅色顏料2、 104、201、202及226、橙色顏料201及204、黃色顏料4、 5、2〇5及401、藍色顔料1及404、綠色顏料3及紫色顏 料201及其螯合顏料。 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考慮聚合物B分散於聚合物A表 面,粒子B之平均粒子直徑較佳爲粒子a之平均粒子直徑 之1/5或以下,更佳爲1/1〇或以下及特佳爲1/2〇或以下。 換目之’考慮聚合物B分散於聚合物A表面,同時考慮改 進複合物粒子之感覺’粒子B之平均粒子直徑較佳爲oooi 1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至100微米,更佳爲0.01至40微米及又更佳爲0.01至ίο 微米。 較佳用於本發明之複合物粒子之聚合物化合物具有小 分子間力’具有可讓聚合物於超臨界流體二氧化碳存在下 容易溶解或分散之性質。 氟化聚合物化合物可爲任一種帶有氟原子之聚合物化 合物’考慮聚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容易分散或溶 解’氟化聚合物化合物之氟原子含量較佳爲9至80%重量 比’更佳爲20至70%重量比及特佳爲40至65 %重量比。 考慮聚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容易分散或溶 解’特佳氟化聚合物化合物爲含有氟烷基或全氟基團之(甲 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具有氟烷基或全氟基團之(甲基)丙 烯酸酯-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考慮聚合物於超 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容易分散或溶解,以碳原子數爲4或 以上,具有全氟烷基、聚全氟烷基或全氟聚醚基之(甲基) 丙烯酸酯均聚物、以及此等化合物與帶有碳原子數8至22 之帶有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共聚物爲又更佳。 考慮聚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容易分散或溶解 且於25 °C爲固體,氟化聚合物化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 佳爲 3,000 至 500,000 及更佳爲 5,000 至 300,000。 聚矽氧聚合物化合物並無特殊限制,只要該聚合物於超 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可溶解或分散、或可溶解或分散於超 臨界二氧化碳與助溶劑之混合溶劑即可。 考慮聚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方便分散或溶 解,且容易吸附於粒子上,聚矽氧聚合物化合物中以下列 1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聚矽氧聚合物化合物爲佳:二甲基聚矽氧烷、環狀二甲基 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甲基氫聚矽烷、環狀甲基 氫聚矽烷、二甲基矽氧烷、甲基(聚氧伸乙基)矽氧烷共聚 物、二甲基矽氧烷、甲基(聚氧伸丙基)矽氧烷共聚物 '聚 醚改性聚矽氧、甲基苯乙烯基改性聚矽氧、烷基改性聚矽 氧、氟改性聚矽氧、高碳脂肪酸酯改性聚矽氧、高碳醇改 性聚矽氧及聚矽氧改性丙烯酸系樹脂。 考慮聚合物方便分散或溶解於超臨界二氧化碳,特佳聚 矽氧聚合物化合物包含具有式(III)表示之重複單位之聚 (N-醯基伸烷基亞胺)分子鏈: —f CH2-)ir ^ (111)
(式中R3表示氣原子、含1至22個碳原子之院基、含3至 8個碳原子之環烷基、含7至10個碳原子之芳烷基或含6 至1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η表示2或3),透過式(I)表示 之基團鍵結至端基及/或支鏈:
R1 X
(式中,R1及R2分別表示氫原子、含1至18個碳原子之 烷基、或含6至10個碳原子之芳基以及X·表示第四銨離 子之抗衡離子(counter-ion)例如鹵素離子如C1·及Β〆,或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6/92108089 1325784 磺酸酯離子如CH3S〇4·及CH3CH2SO〇,或以式(II)表示: R1 X- —0—CH2-CH-CH2- N— (II) OH R2 (式中R1、R2及X·表示前述相同定義),其中聚(N-醯基伸 烷基亞胺)分子鏈對有機聚矽氧烷分子鏈之重量比爲1/50 至50/1,平均分子量爲500至500,000。例如爲聚(N-丙醯 基伸乙基亞胺)/7 -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物,其中於式 (I)中’ R1及R2爲氫原子以及X_表示CH3CH2S04·;以及於 式(III)中,R3表示CH2CH3及η爲2,述於日本專利公開 案第7-133352號。 考慮聚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容易分散或溶 解,聚矽氧聚合物化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爲500至 500,000,更佳爲 1,000 至 300,000。 [複合物粒子製法] 本發明之複合物粒子係經由讓前述粒子A、粒子Β及聚 合物化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接觸獲得。此處使用 超臨界二氧化碳一詞表示一種二氧化碳於超臨界溫度 (304.2度K)以上處於超臨界壓力7.37 MPa)或以上,且其 密度於接近臨界點時因微小壓力變化而快速改變。如此, 因氣相密度於壓力略高於臨界壓力及臨界溫度時快速增 高,故高於臨界壓力之壓力時,溶質之溶解度快速增高。 爲了製造複合物粒子,至少兩種具有彼此相異形狀及粒 子直徑之粒子(例如粒子A及粒子B)於容器內於超臨界二 氧化碳存在下接觸聚合物化合物。依據聚合物化合物總類 而定,可使用小量助溶劑。以極性溶劑爲較佳助溶劑。極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性溶劑中,以被視爲對人體幾乎無毒之醇類及水爲佳。醇 類中以甲醇、乙醇及1-丙醇爲較佳,其中以乙醇爲更佳。 雖然只要二氧化碳爲超臨界,則任一種溫度與壓力之組 合皆屬可能,但考慮接觸後超臨界二氧化碳的去除以及壓 力的有效降低,溫度較佳係於3 0 8至3 7 3度K且更佳係於 3 1 3至3 5 3度K。超臨界二氧化碳開始降低壓力之初壓, 考慮有效降低超臨界二氧化碳之壓力,較佳爲7.2至50 MPa及更佳爲10至40 MPa。 聚合物化合物與超臨界二氧化碳之透明混合物係經由 控制溫度及壓力等條件獲得。此種透明混合物較佳係用於 降低(粒子A表面)之粒子B之凝集度,以及較佳係用於形 成聚合物化合物之均勻塗層。 讓聚合物化合物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下,至少接觸兩 種具有不同形狀之粒子後,表面塗覆有聚合物化合物之本 發明複合物粒子較佳之獲得方式爲,於容器內經由開啓設 置於容器之排氣閥,降低容器內壓(例如於容器內獲得複合 物粒子之方法)獲得;或接觸後混合物連同二氧化碳排放出 容器之外,俾較佳獲得本發明之複合物粒子(例如於容器外 獲得複合物粒子之方法)。此處,容器壓力的降低表示超臨 界二氧化碳壓力的降低》 容器內獲得複合物粒子之較佳方法中,液態二氧化碳被 製造成當超臨界二氧化碳壓力由高於臨界壓力之壓力降低 時,液態二氧化碳容易凝集粒子;以及由於二氧化碳之絕 熱膨脹而讓容器內溫度降至低於二氧化碳之臨界溫度時, 液態二氧化碳容易凝集粒子。如此較佳降低容器內二氧化 1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碳壓力,同時維持容器內溫高於二氧化碳之超臨界溫度, 俾將超臨界二氧化碳轉成氣態二氧化碳。爲了達成此項目 的,容器內之二氧化碳壓力由高於超臨界溫度之壓力緩慢 降至大氣壓,俾藉等溫膨脹而降低壓力。 降低容器內壓力至大氣壓所需時間較佳於考慮所得複 合物粒子之粒子直徑以及聚合物化合物之塗膜厚度,以及 控制副產物粒子之產生時,較佳爲2秒至24 0分鐘且更佳 爲5秒至1 2 0分鐘。 另一種較佳方法係於容器外獲得複合物粒子,該方法中 混合物通過噴射經由噴嘴排放出容器之外》雖然排放條件 並無特殊限制,但噴嘴進氣口溫度較佳係高於3 0 4.2度K 臨界溫度,以及壓力較佳係高於7.37 MPa超臨界壓力,俾 維持超臨界流體之流動性。 排氣系統(例如閥)可設置供於二氧化碳去除後於容器內 獲得複合物粒子。容器內較佳設置攪拌機構,俾於超臨界 二氧化碳存在下,溶解或分散至少兩種具有彼此相異之形 狀及粒子直徑之粒子與聚合物化合物。容器之代表例爲高 壓鍋及耐壓單元。 鑑於粒子的處置以及聚合物化合物之特性,複合物粒子 中至少兩種具有彼此相異形狀及粒徑之粒子之總量,較佳 爲20至99.5 %重量比及更佳爲70至99.6 %重量比。 較佳具體實施例中,鑑於其作爲化粧品粒子之操控性 質,所得複合物粒子之平均粒子直徑,較佳爲0. 1至1 0 0 0 微米,更佳爲0.5至500微米及又更佳爲5至50微米。 本發明之化粧品組成物含有複合物粒子比例爲0.0 1至 17 31V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95 %重量比且較佳〇」至70%重量比。當化粧品組成物爲 粉狀或固體化粧品時,該比例較佳爲20至70 %重量比;當 化粧品組成物爲液態之化粧品時,該比例較佳爲〇. 〇 1至 3 〇 %重量比。 化粧品成分 本發明化粧品組成物含有複合物粒子以及通常攙混於 習知化粧品之化粧品成分。化粧品成分例如包含平均粒子 直徑0.001至30微米之球形粉末;比表面積10至100平 方米/克之含揮發油、水溶性增稠劑、氧化鋅之粉末;以及 於層狀基劑材料上循序至少塗覆以兩種金屬氧化物之多層 塗覆層狀粉末。 球形粉末 使用時’本發明之球形粉末較佳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爲 0.001至30微米及特佳具有。.丨至20微米球形粒子。本發 明使用之較佳球形粒子包括近球形粒子,而桿形及板狀粒 子除外。粒子不僅進一步包含球形一次粒子,同時也包含 球形凝聚物及複合物。雖然任一種球形.粉末只要爲球形形 狀皆可利用’但球形粉末包括無機粒子例如鋁氧、矽氧' 锆氧、氧化鈦、氧化鋅、沸石及硫酸鋇;以及有機粒子例 如下列樹脂粉末:聚酯樹脂、苯乙烯樹脂、胺基甲酸酯樹 脂、尼龍樹脂、尿素樹脂、酚樹脂、氟化樹脂、蜜胺樹脂、 環氧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矽氧樹脂及丙烯酸系樹脂、 聚烯樹脂如聚乙烯樹脂及聚丙烯樹脂、纖維素粉末及絲粉 末。聚矽氧樹脂例如包括聚甲基矽倍半氧烷、二美西康交 叉聚合物、(月桂基二美西康/PEG)交叉聚合物、(二美西康 1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乙烯基二美西康)交叉聚合物及交聯烷基聚醚改性 氧。丙烯酸系聚合物例如包括聚丙烯醯胺、聚丙烯g 丙烯酸烷酯共聚物、丙烯酸烷酯/丙烯醯胺共聚物、 烷酯/二美西康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烷酯(C|0至 聚物、丙烯酸烷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醯胺/丙烯 丙烯酸DMPAP/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 丙烯酸月桂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 烯酸甲酯/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 此處球形粉末也包括錯合至少兩種前述粒子例如 及有機粒子之粒子,或可使用吸附紫外光吸收劑;2 例如包括下列之燒結產物:氧化鈦吸附矽氧、氧伐 矽氧、氧化鐵吸附矽氧及鋁矽酸鹽;球形粒子吸附! 氧化鋅或氧化鐵;其上附著矽氧細粒子球形粒子; 有同心層合聚合物多層之球形粒子。 球形粉末可接受表面處理,例如疏水處理。疏水 如包括藉習知方法使用下列化合物對球形粒子作表 理:聚矽氧、高碳脂肪酸、高碳醇、脂肪酸酯、聚 金屬皂、胺基酸、磷酸烷酯或氟化化合物。以聚砂 以及氟化化合物處理爲特佳。 一種球形粉末或至少兩種球形粉末可組合使用, 皮膚的黏著性以及使用感覺,攙混比較佳爲0.5至 量比及特佳爲1至20%重量比。 使用複合物粒'子組合球形粉末之較佳方法中,二 混於同一種化粧品組成物;或可於攙混入不同化粧 物後組合使用》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聚矽 变烷酯、 丙烯酸 C 3 0 )共 酸烷酯/ 、(甲基) 甲基丙 無機 粒子。 i鋅吸附 氣化鈦、 以及具 處理例 面處 乙烯、 氧處理 鑑於對 5 0 %重 者被攙 品組成 19 1325784 例如含複合物粒子之化粧品組成物用作爲上層化粧品 組成物’同時使用含球形粉末之化粧品組成物作爲底層化 粧品組成物,底層與上層化粧品組成物之組合可用作爲多 層化粧系統。使用此種化粧系統可實現光滑可靠之光整而 無化粧厚度厚的感覺,同時對不均勻的皮膚色澤及皮膚粗 糙可維持適當遮蓋力。用於此處「上層」化粧品組成物表 示用於全臉之化粧品組成物,以及用於此處底層化粧品組 成物表示於施用底層化粧品組成物(後文稱作爲「底層」) 後,於其上方將被覆蓋之一種化粧品組成物。此種產品包 括面粉、粉底、光整粉底以及色彩控制面粉,但並非囿限 於此等名稱。 複合物粒子較佳係以0.0 5至9 8 %重量比及更佳〇 . 1至 5 0%重量比比例含於上層化粧品組成物。 雖然化粧品組成物之形式於此處並無特殊重要性,但鑑 於展開性質,化粧品組成物形式包括固體面粉、疏鬆粉末、 油性固體、水性固體(凝膠)、乳液及粉末分散體。固體粉 末之製法係使用油或水塡裝於皿內,接著蒸發去除揮發性 成分而製備。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複合物粒子於粉狀或固 體化粧品之含量比例爲20至70 %重量比,以及於液態化粧 品之含量比例爲〇 . 〇 1至3 0 %重量比。 底層化粧品例如包括化粧粉底、化粧底層、底層粉底、 色彩控制以及其上鋪上面粉之粉底,但非囿限於此等名稱。 底層化粧品之調配劑劑型較佳爲乳液、油性固體、油性 分散液、水性分散液及水性固體(凝膠 球形粉末鑑於與上層化粧品組成物之匹配性,球形粉末 2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於本發明之底層組成物之攙混比例較佳爲0.1至40 %重量 比及特佳爲1至2 0 %重量比。 上層化粧品組成物之底層組成物之組合之非限制性範 例包括(1)光整粉底及底層粉底,(2)面粉及底層粉底,(3) 粉底與化粧底層,(4)粉底與色彩控制,(5)面粉與化粧底 層以及(6)色彩控制粉末與粉底。 本發明之多層化粧系統之較佳方法中,底層施用於皮 膚,接著鋪上上層化粧品組成物》上層化粧品組成物可於 使用至少兩種底層之後施用,或至少兩種上層化粧品組成 物可用於底層化粧品之上。 雖然本發明之底層及上層化粧品組成物共同使用時具 有絕佳效果,但依據使用者偏好而定,可單獨使用上層化 粧品組成物。雖然於此種情況下,光滑度及可靠之光整感 可能不足,但仍可獲得化粧效果。 具有珠光色度之粉末 較佳使用雲母用於本發明之具有珠光色度之粉末(後文 稱作珠光顏料)作爲基劑材料。以雲母爲主之珠光顔料之非 限制例包括有一表面塗覆以氧化鈦之經鈦塗覆雲母,有一 表面塗覆以氧化鐵及氧化鈦之經以氧化鐵及氧化鈦塗覆之 雲母、以及有一層矽氧層夾置於雲母層與二氧化鈦層間之 粉末。使用雲母以外之基劑材料之珠光顏料包括於層狀矽 氧上帶有氧化鈦層之珠光顏料、合成雲母上帶有氧化鈦層 之珠光顏料及中空氧化鈦。以氧化鈦塗覆量爲1 〇至7 5 % 重量比之珠光顔料爲特佳。 珠光顏料之平均粒子直徑較佳爲1至100微米及特佳爲 2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1至20微米。 表面處理如疏水處理可施用至珠光顔料。疏水處理之非 限制例包括使用聚矽氧、高碳脂肪酸、高碳醇、脂肪酸酯、 聚乙烯、金屬皂、胺基酸、磺酸烷酯及氟化化合物進行表 面處理。以聚矽氧處理及氟化化合物處理爲特佳。於不會 有損珠光色度之範圍,無機粒子(如矽氧及鋁氧)可塗覆於 珠光材料表面。 市售珠光顏料例如包括佛朗明哥(Flamenco)超珍珠、佛 朗明哥橙、佛朗明哥閃、堤蜜容(Timiron)超級、堤蜜容超 絲MP-1005、堤蜜容超景MP-10(H、堤蜜容星光澤MP-115、 堤米卡(Timica)特大閃爍、佛朗明哥超閃爍4500、夸頌 (Croi son e)橙、夸頌藍、夸頌古董藍、夸頌系列佛藍比 (F 1 a n b e )、夸頌藍佛藍比、夸頌閃光(金、銅、藍、胭脂)、 卡洛羅那(colorona)棕黃、卡洛羅那紅金、卡洛羅那紅褐、 卡洛羅那新娘金、卡洛羅那波爾多、卡洛羅那皇家紅、卡 洛羅那棕黃閃光、堤米卡金古銅、堤米卡奴(Timicanue)古 董銅、堤米卡閃金、堤蜜容金加強Μ P - 2 5、佛朗明哥緞紅、 佛朗明哥緞紫、佛朗明哥緞藍、佛朗明哥閃光(紅、金、綠、 藍.、紫)、杜衣空(Duechrome) BV、堤蜜容豪華、美塔祥 (Metashine) 1080RC - (Bl、Gl、Rl、SI、Y1)以及普羅明 Sfi (Prominence) SF 〇 珠光顏料含量較佳爲〇·1至80 %重量比,更佳爲0.1至 5 0%重量比及特佳爲0.1至40%重量比。 揮發油 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揮發油表示施用於濾紙後於 2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室溫靜置’重量損失爲10%或10 %以上之油。揮發油包括 具有碳原子數10至13之低沸點異鏈烷烴、揮發性聚砂氧 油類及揮發性全氟聚醚。下式(IV)或(V)表示之揮發性聚砂 氧油類亦屬較佳: 「CH3 ί ch3 (IV) 1 r CH3 —Si—0- CH3—Si—〇— -Si—0-1 . L CH,- a CH3 L ch3 」 CH3 (a=3~6) (V) f—ch3 b CH3 (b=〇 〜3) 揮發性油含量較佳爲1至5 0 %重量比,更佳爲1至4 〇 % 重量比及特佳爲3至25 %重量比。本發明之化粧品組成物 中水對揮發油之比例較佳爲1/9至9/1。 水溶性增稠劑 .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當本發明之化粧品組成物 分散/溶解於水時’水溶性增稠劑可提高水黏度或形成水性 凝膠。若有所需,水溶液可經加熱或冷卻或中和用以形成 凝膠。增稠劑,可分散/溶解於可溶於水之水性溶劑,例如 乙醇,當其分散/溶解於水中。 水溶性增稠劑例如包括水溶性天然聚合物、水溶性合成 聚合物、黏土礦物及矽酸酐。水溶性天然聚合物之非限制 性範例包括阿拉伯膠、西黃蓍膠、卡拉亞膠(karaya gum)、 瓜爾膠(guar gum)、吉蘭膠(gellan gum)、塔拉膠(tara gum)、赤槐豆膠、塔馬林膠(tamarind gum)、藻蛋白酸鈉、 藻蛋白酸丙二醇酯、鹿角菜膠、法瑟露朗(farcelluran)、 瓊脂' 高甲氧基果膠、低甲氧基果膠、黃原素、幾丁聚糖、 澱粉(例如衍生自玉米、馬鈴薯、小麥、稻米、甘薯及樹薯 2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丨08089 1325784 之澱粉、α -澱粉、可溶性澱粉)、發酵多醣(例如黃膠 (xanthan gum)、萌芽素、卡莊(cardran)、葡萄聚糖)、衍生 自.屬於Ρο 1 y an tes sp .植物胼胝組織之酸性雜多醣(例如結 節狀多醣)、蛋白質類(例如酪蛋白鈉、明膠、白蛋白)、硫 酸軟骨素及多尿酸。 水溶性合成聚合物之非限制性範例包括聚乙烯醇、聚两 烯酸鈉、聚甲基丙烯酸鈉、聚丙烯酸甘油酯、羧基乙烯基 聚合物、聚丙烯醯胺、聚乙烯基吡咯啶酮、聚乙烯基甲基 醚、聚乙烯基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聚環氧乙烷、聚二 丙烯基胺、聚伸乙基亞胺、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例如羧甲 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甲基羥基丙基纖維素、羥基乙基 纖維素、羥基丙基纖維素、硫酸纖維素鈉鹽)、以及澱粉衍 生物(例如澱粉氧化物 '二醛澱粉、糊精、英國樹膠、乙醯 基澱粉 '磷酸澱粉、羧基甲基澱粉、羥基乙基澱粉、羥基 丙基澱粉)。 其中以鹿角菜膠及衍生自屬於Polyantes sp.植物肼肢組 織的酸性雜多醣爲佳。 水溶性增稠劑含量較佳爲0.01至20%重量比,更佳爲 0.05至15%重量比及特佳爲〇.1至1〇%重量比。 氧化鋅 鑑於充分皮脂吸收性及防止化粧品的脫落,本發明之較 佳具體實施例中,氧化鋅較佳具有比表面積10平方米/克 或以上且較佳20平方米/克或以上。鑑於獲得更佳光整, 以表面積80平方米/克或以上,特別1〇〇平方米/克或以上 爲較佳。具有足夠皮脂吸收性同時幾乎不會化粧脫落、或 2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不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褪色之化粧品組 述氧化鋅獲得。 雖然較佳使用撥水及/或撥油處理的_ 受氟化合物處理並不佳,原因在於氧化 容。氧化鋅可於錯合其它粒子例如可改 後攙混。 氧化鋅含量較佳爲0 . 1至5 0 %重量比 重量比。 具有多重塗覆層之層狀粉末 有多塗層之層狀粉末係經由循序塗覆 化物於層狀底材上製備。 較佳層狀底材之平均粒子直徑爲2至 0.05至1微米。 雖然層狀底材範例包括滑石、雲母、 綠土、合成雲母、合成絹雲母、片狀氧( 氮化硼、硫酸鋇及片狀鈦氧與矽氧複合 使用感覺而言以滑石爲特佳。
塗覆層狀底材之金屬氧化物例如包括 C e Ο 2 ' ZnO、S i Ο 2 ' MgO、A12 Ο 3 ' C a O 物。其中就折射率而言以氧化鈦(T i O 2) 矽氧(Si02)爲佳,更佳其中至少一種金 鋁。較佳選用至少兩種且較佳二至三種 覆,且塗覆於層狀底材之順序爲由具有 物至具有較低折射率之氧化物。片狀底 及氧化鋁之順序塗覆,特佳係以氧化鈦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成物可經由攙混前 ,化鋅,但氧化鋅接 鋅變成與皮脂不相 善感覺之球形粉末 及更佳爲1至2 0 % 至少兩種金屬氧 20微米,厚度爲 絹雲母、高嶺土、 :鈦、片狀氧化鋁、 物氧化物,其中就 Ti〇2、F β 2 〇 3 ' 及Zr02及其混合 、氧化鋁(ai2o3)及 謝氧化物爲氧化 金屬氧化物供塗 較高折射率之氧化 材較佳係以氧化鈦 、氧化鋁及矽氧之 25 1325784 順序塗覆。 供塗覆用之金屬氧化物較佳係基於有多塗層之層狀粉 末要求之目的而選用。例如當遮蓋率設定爲較高時,較佳 有較高折射率之金屬氧化物例如氧化鈦係塗覆於第—層。 它方面,當遮蓋力設定爲較低時,具有中間折射率之金屬 氧化物例如氧化鋁塗覆於第一層。具有折射率比第一層更 低之金屬氧化物較佳塗覆於第二層及隨後各層,俾抑制光 反射而保有透明感。爲了獲得更高透明度,金屬氧化物之 塗覆厚度較佳爲50奈米或以下。 層狀底材係藉習知方法塗覆以金屬氧化物,例如作爲金 屬氧化物前驅物之規定量金屬鹽經水解,或規定量有機金 屬化合物於醇系溶劑經水解’然後水解產物沉積於層狀底 材上、或沉積於已經形成有塗層之材料上。一具體實施例 中’規定量之金屬鹽如鈦氧基硫酸鹽添加至層狀底材分散 液,帶有規定厚度之氧化鈦塗層可經由於鹼性環境水解 後,讓水解產物沉積於層狀底材表面上形成。 供使用矽氧塗覆作爲最外層,規定量之鹼金屬矽酸鹽或 有機聚矽氧化合物水溶液添加至層狀底材分散液,層狀底 材上已經形成具有比矽氧更高折射率之塗覆層;聚合矽酸 (水解縮合產物)若有所需,可藉添加酸或鹼而黏附至其上 已經帶有塗覆層之材料表面上。矽氧塗層可藉業界已知之 任一種方法製成。 金屬氧化物塗層厚度可由層狀底材或已經塗覆以金屬 氧化物之材料幾何表面積決.定:或由藉氮吸附法以及欲塗 覆之金屬氧化物密度測得之比表面積決定。當層狀底材係 2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以氧化鈦及氧化鋁之順序塗覆以此二塗層時,較佳以 Ti〇2/Al2〇3重量比表示,氧化鈦對氧化鋁之塗覆比例爲 〇·42或以下,原因在於於此種比例時,介於入射光角度45 度與接收光角度45度之條件、與入射光角度45度與光接 收角度〇度之條件間之表面反射發光能差異不會變得過 大,因而可減少眩光感。也較佳塗層總量爲1至50%重量 比,特佳爲5至40%重量比,俾維持良好透明度,同時獲 得良好使用感覺及孔洞遮蔽效果。 當層狀底材係以氧化鈦、氧化鋁及矽氧順序塗覆時,較 佳以Ti02/Al203之重量比表示,氧化鈦與氧化鋁之塗覆比 例爲0.62或以下及特別爲0.42或以下,以及塗覆總量爲1 至50%重量比,特別5至40%重量比。考慮使用感覺(例如 減少搖搖欲墜感)氧化矽對粉末之塗覆量較佳爲0.1至30% 重量比及特佳爲0.2至20%重量比。 較佳有多重塗覆層之層狀粉末表面係藉日本專利公開 案第U-496 34號所述方法使用撥水/撥油劑作表面處理, 撥水/撥油劑例如爲聚矽氧、氟化化合物、卵磷脂、胺基酸、 聚乙烯基及金屬皂供對該表面提供撥水/撥油性質。撥水/ 撥油劑相對於粉末之較佳用量爲〇.〇5至20%重量比,特別 1至1 0%重量比,俾獲得足夠撥水/撥油性,以及良好使用 感及阻光性質。 鑑於:良好使用感(展開性及黏著性)以及良好化粧光整 (透明度及遮蔽孔洞),有多重塗層之層狀粉末含量較佳爲 0.1至80%重量比,更佳爲1至50%重量比及特佳爲3至 2 0 %重量比。 2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 〇8〇89 1325784 其它成分 可攙混於本發明之其它成分之非限制性範例包括烴類 如聚乙烯蠟、微晶蠟、西勒辛(selecine)蠟及凡士林;酯油 類例如丙二酸二異硬脂酯及辛酸新戊二醇酯等油類;非揮 發性聚矽氧油例如環美西康及二美西康;高碳醇類如鯨蠟 醇及油醇;脂肪酸類如硬脂酸及油酸;多元醇類如甘油及 1,3 -丁二醇;界面活性劑如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 性界面活性劑、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及親兩性界面活性 劑;低碳醇類如乙醇:無機粉末類如鋁氧、矽氧、錯氧、 氧化鈦、沸石及硫酸鋇;著色顏料如有機染料;防腐劑; 紫外光吸收劑如甲氧基桂皮酸辛酯;抗氧化劑;顏料;保 水劑;白化劑、循環加速劑:制汗劑;醫藥活性成分如滅 菌劑及皮膚活化劑及香料。 本發明之化粧品組成物可藉習知方法製造,例如使用分 散機、均混機、組合混合器、絕熱均混機、亨薛爾混合機、 反轉混合器、盤旋混合器、行星混合器、混練機及擠塑機 製造。 可使用之化粧品組成物形式包括稀鬆粉末、壓縮粉、粉 餅及乳液。化粧品組成物例如包括各種化粧品如粉底、面 粉、固體面粉、化粧底層、眼影、唇膏、腮紅、眼線、保 濕乳霜、紫外光防護霜、美白霜、乳液、乳狀乳液、洗面 劑及洗面包。 本發明提供具有絕佳施用感及透明度同時有良好遮蓋 力之化粧品組成物。 (實施例) 2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6/921〇8〇89 1325784 製備下列實施例使用之複合物粒子及化粧品成分。實施 例中除非另行陳述,否則「%」一詞表示「%重量比」。 複合物粒子之製造例1 <溶解步驟> 圖1所示裝置之高壓鍋10(淨容積100毫升,Taiatsu玻 璃公司製造)內塡裝0.36克聚(N-丙醯基伸乙基亞胺)/r_ 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物(共聚合比4/96質量比;重量 平均分子量150,000,嵌段共聚物),no克氧化鈦(平均粒 子直徑0·05微米,使用聚矽氧進行表面處理,Teika公司 製造)’及6.00克滑石(山口雲母公司製造,平均粒子直徑 10微米)。 將來自汽缸1通過過濾器2之氣體通入高壓鍋而於二氧 化碳氣體內除塵後,二氧化碳於冷凝器3冷凝,冷凝器係 使用冷卻器5將控制於-5 °C之冷凍劑流過其中而冷卻,冷 凝氣體壓力以加壓幫浦4升高’加壓幫浦之頭部已經經過 冷卻。壓力升高期間之壓力係以壓力表6 a測定。安全閥 7a設置於壓力表6a下游作安全保障。壓力係以壓力維持 閥V-1控制。 然後開啓閥V-2讓二氧化碳通過預熱器8,二氧化碳氣 體經閥V-3導入設置有安全閥7b之高壓鍋10。高壓鍋1〇 之溫度係以匣式加熱器12及控溫器13調節。單元內之溫 度及壓力係分別使用溫度計11及壓力表6b而調整至333 度K及20 MPa,俾讓氣體進入超臨界二氧化碳態。於此種 條件下轉動攪拌器9共溶解/分散0.5小時,藉以獲得混合 物。 2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錯合步驟> 徐緩開啓排氣閥V-5而將氣體由排氣管線18(內徑2.5 毫米)排放出。以1 0分鐘時間降低壓力,獲得複合物粒子。 雖然容器內溫度因絕熱膨脹而下降,但因壓力降低,故容 器內溫度不會降至313度K或以下。排氣管線以加熱器21 加熱以防排氣管線結冰。小量由排氣管線1 8洩漏的複合物 粒子使用滅菌過濾器1 9捕捉。 複合物粒子製造例2 下述錯合步驟適用於製造例1之溶解步驟後,替代製造 例1之錯合步驟。 <錯合步驟> 經由攪拌器9旋轉而溶解/分散混合物歷〇 · 5小時後,開 啓閥V-4。由噴嘴15通過使用加熱器14預熱之管線而於 粒子收集容器16內部獲得混合物,混合物經噴射獲得噴射 粒子作爲複合物粒子而不會凝結。恰於噴嘴入口前方溫度 使用溫度計20證實爲313度K或以上。· 複合物粒子製造例3 複合物粒子3係藉製造例1之相同方法製造,但0.36克 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粒子重 量平均分子量爲180,000,粒子直徑爲1至5毫米)以及氧 化鈦(平均粒子直徑0.2微米,表面聚矽氧處理,Ishihara 公司製造)分別用於替代製造例1使用之聚(N-丙醯基伸乙 基亞胺)/r -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物及氧化鈦(平均粒 子直徑0.05微米,表面聚矽氧處理,Teika公司製造)。 比較製造例1 (溶劑蒸發方法) 3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6/921〇8〇89 1325784 放置0.25克如製造例1使用之聚(N-丙醯基伸乙基亞 胺)/ T -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物於5 00毫升燒瓶後加入 190克乙醇,混合物於25 °C攪拌俾溶解聚(N-丙醯基伸乙基 亞胺)/r ·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物。然後加入7.5克滑 石(平均粒子直徑10微米,山口雲母公司製造)及2.25克 氧化鈦(平均粒子直徑〇.〇5微米,表面聚矽氧處理,Teika 公司製造),於55°C及7kPa以攪拌蒸發去除乙醇。多個粒 子黏著於燒瓶內壁,獲得複合物粒子4作爲凝結粒子。 比較製造例2 複合物粒子5係經由製造例1之相同方法製造,但只添 加7.80克滑石(平均粒子直徑10微米,山口雲母公司製造) 而未添加製造例1使用之氧化鈦。 具有珠光色度之粉末製造例1 2 0 00份離子交換水溶解60份硫酸鐵(III)九水合物,溶 液以0.1莫耳/升氫氧化鈉調整至pH 2.8,100份 ENGELHARD公司製造之雲母鈦(佛朗明哥锻金260 Μ,平 均粒子直徑7.9微米,二氧化鈦光厚度190奈米)添加至所 得水溶液。佛朗明哥緞金260 Μ粉末以徹底攪拌均勻分 散。隨後,分散液以攪拌加熱至沸騰歷6小時時間。冷卻 後,分散液經過濾,過濾後之粉末以水洗滌,如此獲得103 份以黃色氧化鐵塗覆之黃色雲母鈦。所得黃色雲母鈦上之 黃色氧化鐵塗覆比爲6.6 7 %。.平均粒子直徑爲8 · 2微米。 具有珠光色度之粉末製造例2 使用雲母鈦(佛朗明哥鍛紅460 Μ,平均粒子直徑6.8微 米,二氧化鈦光密度260奈米)替代製造例1具珠光色度之 3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粉末之雲母鈦(佛朗明哥锻金260 Μ)。分散液於沸騰溫度 加熱及攪拌6小時。冷卻後分散液經過濾,過濾後之粉末 以水洗滌。粉末於800°C烤乾2小時,如此獲得102份以 紅色氧化鐵塗覆之紅色雲母鈦。紅氧化鐵於所得紅色雲母 鈦之塗覆比爲6.25%,平均粒子直徑爲7.3微米》 有多重塗層之層狀粉末製造例1 3 160克純水內加入340克絹雲母且徹底分散,200克濃 度20%之水性硫酸鈦烷酯添加至分散液作爲二氧化鈦。分 散液沸騰5小時同時攪拌。分散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濾 液以水洗滌,然後於1 1 (TC乾燥,藉以獲得經以水合二氧 化鈦塗覆之絹雲母。 2 6 8 0克純水內徹底分散3 2 0克前述粉末,亦即經以水合 二氧化鈦塗覆之絹雲母,800克水性氯化鋁(濃度10%作爲 氧化鋁)及5 00克尿素於1 800克水之水溶液添加至分散液 內伴以徹底攪拌。混合後之分散液於9(TC加熱10小時, 接著冷卻至室溫。分散液經過濾,濾液以水洗滌,於11〇 °C脫水及於600°C烤乾5小時,如此獲得循序經以氧化鈦 及氧化鋁塗覆之絹雲母。 1 〇〇克此種循序經以氧化鈦及氧化鋁塗覆之絹雲母添加 至1升乙醇與水(7:3)混合溶劑內徹底分散。添加至此種分 散液爲278克正矽酸乙酯乙醇溶液,具有濃度4 %的爲矽 氧,分散液藉加熱以攪拌維持於50 °C歷約1 0小時。冷卻 後分散液經過濾,瀘液以乙醇及純水徹底洗滌,如此獲得 循序經以氧化鈦、氧化鋁及矽氧塗覆之絹雲母。 有多重塗層之層狀粉末製造例2 3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於3132克純水添加368克滑石而徹底分散,158克作爲 二氧化鈦濃度2 0 %之水性硫酸鈦烷酯添加至分散液。分散 液沸騰5小時同時攪拌。分散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濾液 以水洗滌及於Π 0°C乾燥,藉以獲得經以水合二氧化鈦塗 覆之滑石。 26 86克純水內徹底分散314克前述粉末(經以水合二氧 化鈦塗覆之滑石),860克濃度10%之水性氯化鋁作爲氧化 鋁及640克尿素於2,000克水之水溶液添加至分散液伴以 徹底攪拌。混合分散液於90°C加熱1 0小時,接著冷卻至 室溫。分散液經過濾,濾液以水洗滌,於1 1 0 °C乾燥及於 600°C烤乾5小時,·如此獲得循序經以氧化鈦及氧化鋁塗覆 之滑石。 本發明之化粧品組成物範例說明如後。 <評比方法1> 於面部使用之感覺(於皮膚之黏著性及展開性、施用感、 遮蓋力、透明度、面部黑斑及雀斑之遮掩、凹洞與皺紋之 遮掩、隨著時間之經過化粧之維持)由十位評審員基於下述 標準藉感覺評比。 ◎ : 8位或8位以上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〇:5至7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 : 2至4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X :只有一位或無任何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實施例1至3,比較例1至3 (粉底) 具有表1所示組成之粉底係藉下述製法製造,且藉評比 方法1評比。結果顯示於表1。 3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製造方法> 成分U)至(13)藉粉化機混合與粉化。產物移送至高速攙 混機,於8(TC混合後成分(14)至(19)添加至其中而生成均 勻混合物。產物再度經粉化,過濾及於模具內壓縮模製。 3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表1 實施例 比較例 1 2 3 1 2 3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50 (2) 製造例2之複合物粒子 50 (3) 製造例3之複合物粒子 50 (4) 比較例1之複合物粒子 50 (5) 比較例2之複合物粒子 50 (6) 滑石^ 50 (7)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攙 ⑻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鋇 5 5 5 5 5 5 混 (9) 硬脂酸鋅 2 2 2 2 2 2 組 (10)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4 4 4 4 4 4 成 00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7 1.7 1.7 1.7 1.7 1.7 物 (12)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2 (%) (13)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0.1 (14)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4 4 4 4 4 4 (15) 二甲基聚矽氧烷(5〇〇〇平方毫米/秒) 0.6 0.6 0.6 0.6 0.6 0.6 06) 角鯊烷 2.4 2.4 2.4 2.4 2.4 2.4 (17) 甲氧基桂皮酸辛酯 3 3 3 3 3 3 (18) 防腐劑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19)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於皮膚之黏著性(黏著性) ◎ ◎ 〇 △ X X 使 於皮膚之展開性(展開性) 〇 〇 〇 △ X Δ 用 施用感 ◎ 〇 〇 〇 X 〇 評 遮蓋力 〇 〇 ◎ X Δ X 比 透明度 〇 〇 ◎ Δ X Δ 面部黑斑及皺紋之遮掩 ◎ 〇 〇 X Δ X 凹洞遮掩 〇 〇 〇 X X X 皺紋遮掩 〇 〇 〇 X X X 隨時間經過之化粧保持性(4小時) 〇 〇 ◎ X Δ Δ 3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實施例4至7、比較例4(粉底) 具有表2所示組成物之粉底係藉下述製法製造’以及藉 評比方法1評比。結果顯示於表2。 <製造方法> 成分(1)至(15)藉粉化機混合與粉化。產物移送至高速攙 混機,於80 °C混合後成分(16)至(21)添加至其中而生成均 勻混合物。產物再度經粉化,過濾及於模具內壓縮模製。
3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6/92108089 1325784 攙混組成物% 使用評比 實方 1 _ 比較例 4 5 6 7 4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50 50 (2) 製造例2之複合物粒子 50 ⑶ 製造例3之複合物粒子 50 (4) 比較例1之複合物粒子 50 (5) 比較例2之複合物粒子 (6) 滑石 ⑺ 球形聚矽氧樹脂(粒徑5微米)*2 4 4 4 4 ⑻ 球形聚矽氧樹脂(粒徑12微米)#3 4 (9)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10)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鋇 5 5 5 5 5 (11) 硬脂酸鋅 2 2 2 2 2 (12)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4 4 4 4 4 (13)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7 1.7 1.7 1.7 1.7 (14)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5)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16)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4 4 4 4 4 (17) 二甲基聚矽氧烷(5000平方毫米/秒) 0.6 0.6 0.6 0.6 0.6 (18) 角鯊烷 2.4 2.4 2.4 2.4 2.4 (19) 甲氧基桂皮酸辛酯 3 3 3 3 3 (20) 防腐劑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21)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於皮膚之黏著性(黏著性) ◎ ◎ ◎ ◎ Δ 於皮膚之展開性(展開性) ◎ ◎ ◎ ◎ Δ 施用感 ◎ ◎ ◎ ◎ X 遮蓋力 ◎ @ ◎ ◎ Δ 透明度 ◎ ◎ ◎ ◎ X ◎ ◎ ◎ ◎ Δ 凹洞遮掩 ◎ ◎ ◎ ◎ X 皺紋遮掩 〇 @ 〇 〇 X -蒔簡經逼乏花辁皆持'丨ΐ(4小蒔_) 〇 〇 〇 ◎ Δ (註) *(1)滑石:山口雲母公司製造,平均粒子直徑:10微米 *(2)球形聚矽氧樹脂:托斯坡(Tos-pearl) 145 A,G.E.東芝聚矽氧公司製造 *(3)球形矽氧:日球(Sun-sphere) H121,Dokai化學公司製造 3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實施例8 (固體面粉) <組成>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50.0%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直徑0.5微米)8.0% (3) 硬脂酸鋅 4.0% (4)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硫酸鋇 10.0% (5)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氧化鈦細粒 4.0% (6)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雲母 5.0% (7)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滑石 差額 (8)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氧化鈦 0.5% (9)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紅氧化鐵 0.1% (10)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黃氧化鐵 0.1% (11)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黑氧化鐵 0.01% (1 2) 液體石蠟 6.0% (1 3 ) 小燭樹蠟 0.5% (1 4) 防腐劑 適量 (1 5) 香料 小量 實施例9(疏鬆型面粉) <組成>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70.0 % (2) 甲基聚丙烯酸甲酯(粒子直徑20微米; 基水化學公司製造之MB20C) 8.0% (3)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0.5% (4)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0.1% 3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5)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0.1% (6)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滑石 差額 (7) 矽氧層狀吸附氧化鈦(TSG 20,日本
Ita玻璃公司製造) 10.0% (8)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1.0% (9) 防腐劑 適量 (1 〇) 香料 小量 實施例1〇(眼影) <組成> (1) 製造例2之複合物粒子 45·0 % (2) 球形矽氧(Dokai化學公司製造之曰球 NP-1 00) 10.0% (3) 硬脂酸鋅 2.0% (4)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硫酸鋇 5.0% (5)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氧化鈦細粒 4.0% (6)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差額 (7)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滑石 10.0% (8)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1.5% (9)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〇·2% (10)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0.8% (11)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12) 角鯊烷 5.0% (13)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3.0% (14) 微晶蠟 0.5% (1 5) 防腐劑 適量 3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1 6) 香料 小量 實施例1 1(腮紅) <組成> (1 ) 製造例3之複合物粒子 35.0% (2) 球形聚矽氧樹脂(托斯坡,粒子直徑 〇·5 微米) 15.0 (3) 硬脂酸鎂 2.0% (4)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硫酸鋇 5.0% (5)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氧化鈦細粒 4.0% (6)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雲母 差額 (7)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滑石 10.0% (8)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氧化鈦 2.2% (9) 紅 22 6 0.5% (10)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黃氧化鐵 0.3% (11)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12) 液體石蠟 3.0% (13)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3.0% (14) 微晶蠟 0.9% (1 5) 防腐劑 適量 (1 6) 香料 小量 實施例8至1 1所得粉末化粧品組成物於皮膚具有良好展 開性及黏著性而不會有搖搖欲墜、砂粒及粉末感’透明且 仍可遮掩面部凹洞、雀斑及皺紋。此外皮膚顯得明亮光滑 且有細緻光整。 4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實施例12(液體粉底) ⑴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5.0 % (2) 球形聚矽氧樹脂(粒子直徑5微# ) 2.0% (3) 水 差額 (4)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10.0% (5) 二甲基聚砂氧院(5,000平方毫米/秒) 1.0% (6)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10.0% ⑺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6.0% (8)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2% (9)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0.5% (1〇)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11) 角鯊烷 15.0% (12) 甲氧基桂皮酸辛酯 2.0% (13) 聚醚改性聚矽氧 0.2% (14) 甘油 2.0% (15) 乙醇 5.0% (16) 防腐劑 適量 (17) 香料 小量 實施例1 3至1 6,比較例6及7 化粧品組成物係藉實施例4之相同方法使用表3組成製 造,藉下述評比方法2評比。結果顯示於表3° <評比方法2> 於面部使用之感覺(於皮膚之黏著性及展開性、施用感' 遮蓋力、透明度、光澤光整、輪廓淸晰之光整而無須平坦 化、隨時間之經過而仍保持化粧)由十位評審員基於下述標 4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準藉感覺評比。 ◎ : 8位或8位以上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〇:5至7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A : 2至4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X :只有一位或無任何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丨08089 42 1325784 表3 攙混組成物(%) 使用評比 m _ 比較例 13 14 15 16 6 7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30 30 (2) 製造例2之複合物粒子 30 (3) 製造例3之複合物粒子 30 (4) 比較例1之複合物粒子 30 (5) 比較例2之複合物粒子 30 (6)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⑺ 滑石+1 (8) 珠光顏料P2 10 10 10 10 (9) 珠光顏料2-3 10 10 (10) 經以氟化樹脂處理之硫酸鋇 5 5 5 5 5 5 (11) 硬脂酸鋅 2 2 2 2 2 2 (12)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4 4 4 4 4 4 (13)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7 1.7 1.7 1.7 1.7 1.7 (14)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2 (15)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0.1 (16)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4 4 4 4 4 4 (17) 二甲基聚矽氧烷(5000平方毫米/秒) 0.6 0.6 0.6 0.6 0.6 0.6 (18) 角鯊烷 2.4 2.4 2.4 2.4 2.4 2.4 (19) 甲氧基桂皮酸辛酯 3 3 3 3 3 3 (20) 防腐劑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21)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於皮膚之黏著性(黏著性) ◎ ◎ ◎ 〇 X Δ 於皮膚之展開性(展開性) 〇 〇 〇 〇 X Δ 施用感' ◎ ◎ ◎ ◎ X Δ 遮蓋力 ◎ ◎ ◎ ◎ Δ X 透明度 ◎ ◎ ◎ ◎ X Δ 光澤光整 ◎ ◎ ◎ ◎ Δ Δ 輪廓淸晰之光整(無須平坦{匕) ◎ ◎ ◎ ◎ X X 隨時間經過之化粧保持性(4小時) 〇 〇 〇 ◎ Δ Δ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43 1325784 實施例1 7(粉底) <組成>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4 5.0 % (2) 有珠光色度(1)之粉末 10.0% (3) 有珠光色度(2)之粉末 2.0% (4) 絹雲母 5.0% (5) 尼龍粉末(粒子直徑5微米)Μ 4.0% (6) 硬脂酸鋅 3.0% (7) 滑石 差額 (δ)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_2 9.5% (9)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0.2% (10)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0.8% (11)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12) 液體石蠟 5.0% (13)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3.0% (Μ) 防腐劑 適量 (15) 香料 小量 * 1 : 托力SP-500 *2:經以聚矽氧處理:使用二甲基聚矽氧烷處理 實施例1 8至2 0,比較例8至1 0 (粉底) 具有表4所示組成之粉底係藉下述方法製造,所得粉底 係藉評比方法3評比。結果顯示於表4。 <製造方法> 成分(1)至(6)及成分(I7)至(21)經混合及粉化。粉化後之 4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106/92108089 1325784 成分添加至成分(7)至(13)之混合物,使用分散器以攪拌分 散。經混合且溶解於不同容器之成分(14)至(16)、(22)及(23) 藉分散器小量添加至分散液,如此獲得化粧品組成物。 <評比方法3> 於面部使用之感覺(於皮膚之黏著性及展開性、淸爽感、 遮蓋力、透明度、化粧保持性、隨著時間之經過之油光) 由十位評審員基於下述標準藉感覺評比。 ◎ : 8位或8位以上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〇:5至7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 : 2至4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X :只有一位或無任何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4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表4 實施例 比較例 18 19 20 8 9 10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5 ..(2) 製造例2之複合物粒子 5 ..(3) 製造例3之複合物粒子 5 (4) 比較例1之複合物粒子 5 (5) 比較例2之複合物粒子 5 (6) 滑石 5 ⑺ 二甲基聚矽氧烷” 15 15 15 15 15 15 攙 (8) 二甲基聚矽氧烷42 (2平方毫米/秒) 5 5 5 5 混 組 成 物 (%) (9) 二甲基聚矽氧烷 (6平方毫米/秒) 5 5 5 5 5 5 (10) 二甲基聚矽氧烷 (5000平方毫米/秒) 1 1 1 1 1 1 (11) 經以氟改性之聚矽氧t3 5 5 5 5 5 5 (12) 經以聚醚改性之聚矽氧Μ 0.2 0.2 0.2 0.2 0.2 0.2 (13) 甲氧基桂皮酸辛酯 2 2 2 2 2 2 (14) 甘油 2 2 2 2 2 2 (15) 乙醇 5 5 5 5 5 5 (16) 水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17)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6 6 6 6 6 6 (18)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2 (19)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0.5 0.5 0.5 0.5 0.5 0.5 (20)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0.1 (21)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10 10 10 10 10 10 (22) 防腐劑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23)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於皮膚之黏著性(黏著性) ◎ ◎ ◎ Δ X X 使 於皮膚之展開性(展開性) ◎ ◎ ◎ Δ X Δ 用 淸爽感 ◎ ◎ ◎ 〇 X X 評 遮蓋力 ◎ ◎ ◎ X Δ X 比 透明度 ◎ 〇 ◎ Δ X Δ 隨時間經過之化粧保持性(4小時) ◎ 0 ◎ 0 ◎ __χ__ X Δ Δ ’ Δ Δ 4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_06/92108089 1325784 * 1 二甲基聚矽氧烷SH245 (東麗道康寧公司) *2 二甲基聚矽氧烷:KF9(新越化學公司) * 3 氟改性聚砂氧院,全氟院基(C4-M)乙氧基二甲基砂氧 (平均分子量1 43 9) *4 聚醚改性聚矽氧,SH 3775-M(東麗道康寧公司) 實施例21至23,比較例1 1至13(粉底) 具有表5所示組成之粉底係藉下述方法製造,所得粉底 係藉評比方法4評比。結果顯示於表5。 <製造方法> 成分(1)至(6)及成分(17)至(21)經混合及粉化。粉化後之 成分添加至分開製備之成分(9)至(13)之混合物,使用分散 器以攪拌分散。經混合且溶解於不同容器之成分(7)、(8)、 (1 4)至(1 6)、(22)及(2 3)藉分散器小量添加至分散液,如此 獲得化粧品組成物。 <評比方法4> 試樣施用至面部之使用感覺(於皮膚之展開性、濕潤感' 遮蓋力、透明度、配合化粧)由十位評審員基於下述標準藉 感覺評比。 ◎ ·· 8位或8位以上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〇:5至7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 : 2至4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X :只有一位或無任何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4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丨08089 1325784 表5
實施例 比較例 21 22 23 11 12 13 (1) 製造例1之複合物粒子 5 (2) 製造例2之複合物粒子 5 (3) 製造例3之複合物粒子 5 (4) 比較例1之複合物粒子 5 (5) 比較例2之複合物粒子 5 (6) 滑石 5 攙 ⑺ 水溶性增稠劑 (結節狀多醣) 3 3 3 3 3 混 組 成 物 (%) ⑻ 水溶性增稠劑 (鹿角菜膠) 0.2 (9) 經以聚醚改性之聚矽氧+1 0.2 0.2 0.2 0.2 0.2 0.2 (10) 二甲基聚砂氧烷 (6平方毫米/秒) 10 10 10 10 10 10 〇1) 二甲基聚矽氧院 (5000平方毫米/秒) 1 1 1 1 1 1 (12) 角鯊烷 15 15 15 15 15 15 (13) 甲氧基桂皮酸辛酯 2 2 2 2 2 2 (14) 甘油 2 2 2 2 2 2 (15) 乙醇 5 5 5 5 5 5 (16) 水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17)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6 6 6 6 6 6 (18)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2 (19)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紅氧化鐵 0.5 0.5 0.5 0.5 0.5 0.5 (20)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0.1 (21) 經以聚砂氧處理之雲母 10 10 10 10 10 10 (22) 防腐劑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23)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1 於皮膚之展開性(展開性) ◎ ◎ ◎ X X X 使 濕潤感 ◎ ◎ ◎ Δ Δ Δ 用 遮蓋力 ◎ ◎ ◎ X Δ X 評 透明度 ◎ ◎ ◎ X Δ Δ 比 化粧配合度(無剝離感) ◎ ◎ ◎ X X X 4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1 聚醚改性聚矽氧:SH37:75-M(東麗道康寧公司) 實施例2 4至2 6,比較例1 4至1 6 (粉底) 具有表6所示組成之粉底係藉實施例4之方法製造。所 得粉底係藉評比方法5評比。結果顯示於表6。 <評比方法5> 試樣施用至面部之使用感覺(於皮膚之展開性、無搖搖欲 墜感、遮蓋力、透明度、化粧保持性、時間相關之褪色) 由十位評審員基於下述標準藉感覺評比。 ◎ : 8位或8位以上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〇:5至7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 : 2至4位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X :只有一位或無任何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4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1325784 表6 攙混組成物:%) 使用評比
實施例 比麵 24 25 26 14 15 16 (1) 例1之複纖好 40 ⑵ 例2之複細立子 40 (3) 懸例3之複剖勿粒子 40 (4) 比_ 1之複舒勿粒子 40 (5) 比_ 2之複创勿粒子 40 ⑹ 搬聚砂編理之雲母 識 纖 纖 m 麵 ⑺ 滑石“ 40 ⑻ 氧纖比表臓50平方米/克) 6 6 6 6 6 6 (9) 氧備比表面積43平方米/克) (1〇) _親倾脂處理之硫貝 5 5 5 5 5 5 (Π) 旨雖 2 2 2 2 2 2 (12) 經以聚砂_理之氧偷 4 4 4 4 4 4 (13) 經以聚砂纏理之韻化鐵 1.7 1.7 1.7 1.7 1.7 1.7 (14) 聚砂_理方工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2 (15) 聚砂_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0.1 (16) 二甲疆砂氧垸(6平方毫米/秒) 4 4 4 4 4 4 (17) 二甲基聚砂氧院(5000平方毫米渺) 0.6 0.6 0.6 0.6 0.6 0.6 (18) 角勤完 2.4 2.4 2.4 2.4 2.4 2.4 (19) 甲氧基桂皮酸辛醋 3 3 3 3 3 3 (20) 防卿 谪暈 滴量 滴量 適量 適暈 谪暈 (21)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於舖之黏著性c黏糊 ◎ ◎ ◎ △ X Δ 無纖麵感 ◎ 〇 〇 Δ X △ 驢力 ◎ ◎ ◎ Δ Δ X 透明度 ◎ 〇 ◎ X X Δ 隨時間_之似蹣持性(4梢) ◎ ◎ ◎ Δ Δ Δ 隨時間麵之褪色(4柳 ◎ ◎ ◎ X X X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50 1325784 Μ 滑石:平均粒子直徑 實施例2 7至3 0,比較例 ’具有表7所示組成之較 得粉底係藉評比方法6韵 <評比方法6> 試樣施用至面部之使用 性、施用感、遮蓋力、透 相關化粧保持性)由十位丨 ◎ : 8位或8位以上評 〇:5至7位評審員評 △ : 2至4位評審員評 X :只有一位或無任何 1〇微米,山口雲母公司製造 1 7至1 9(粉底) 底係藉實施例4之方法製造。所 比。結果顯示於表7 ° 感覺(於皮膚之黏著性及展開 明度、均勻且細緻的化粧、時間 甲審員基於下述標準藉感覺評比。 審員評比爲良好 比爲良好 比爲良好 評審員評比爲良好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51 1325784 表7 實施例 比較例 27 28 29 30 17 18 19 攙 混 組 成 物 (%) ⑴ 製造例1之複剖勿粒子 45 45 (2) 製造例2之複剖勿粒子 45 (3) 製造例3之複剖勿粒子 45 (4) 比較例1之複剖勿粒子 45 (5) 比較例2之複剖勿粒子 45 ⑹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雲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差額 (7) 滑石 45 (8) 製造例4有多重塗層之層狀粉末 8 8 8 8 8 8 ⑼ 製造例5有多重塗層之層狀粉末 8 (10) 經以氟倾脂處理之硫酸鋇 5 5 5 5 5 5 5 (Π) 旨酸鋅 2 2 2 2 2 2 2 (12)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氧化鈦 4 4 4 4 4 4 4 (13)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黃氧化鐵 1.7 1.7 1.7 1.7 1.7 1.7 1.7 (14) 經以聚矽氧處理;^紅氧化鐵 1.2 1.2 1.2 1.2 1.2 1.2 1.2 (15) 經以聚矽氧處理之黑氧化鐵 0.1 0.1 0.1 0.1 0.1 0.1 0.1 (16) 二甲基聚矽氧烷(6平方毫米/秒) 4 4 4 4 4 4 4 (17) 二甲基聚矽氧烷(5000平方毫米/ 秒) 0.6 0.6 0.6 0.6 0.6 0.6 0.6 (18) 角黨垸 2.4 2.4 2.4 2.4 2.4 2.4 2.4 (19) 甲氧碰皮酸辛醋 3 3 3 3 3 3 3 (20) 防腐劑 適量 適量 谪暈 谪暈 滴量 滴量 谪暈 (21) 香料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小量 使 用 評 比 於_之黏著性麟性) ◎ 〇 ◎ 〇 X X X 於皮膚之展開性(展開性) ◎ ◎ ◎ ◎ Δ X Δ 施用感 ◎ ◎ ◎ ◎ X X Δ 遮蓋力 ◎ ◎ ◎ ◎ Δ Δ X 透明度 ◎ ◎ 〇 ◎ X X Δ 化粧不均勻 ◎ ◎ ◎ ◎ X X X 質賴緻光整 ◎ ◎ ◎ ◎ X X X 隨時間經過之化粧保持性(4柳 〇 〇 〇 ◎ Δ Δ Δ 5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S9 1325784 *1:平均粒子直徑’10微米,山口雲母公司製造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製造例使用之較佳複合物粒子製造裝置之示意 圖。 (元件符號說明) . 1 汽缸 2 過濾器 3 冷凝器 4 加壓幫浦 5 冷卻器 6 a 壓力表 6b 壓力表 7a 安全閥 7b 安全閥 8 預熱器 9 攪拌器 10 闻壓鍋 11 溫度計 12 匣式加熱器 13 溫度調節器 14 加熱器 15 噴嘴 16 粒子回收容器 17 複合物粒子 18 排氣管線 312/發明說明書(補棒)/92-06/92108089 1325784 19 滅菌過濾器 20 溫度計 2 1 加熱器 V-1 壓力維持閥 V-2 閥 V-3 閥 V-4 閥 V - 5 排氣閥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6/92108089

Claims (1)

  1. 拾、 2006 2 4 AU6 替換本4 泪 '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化粧品組成物, 包含0.01至95%重量比之(a)
    或以下之粉末,且分散於作爲基底粒子之粒子A的表面 上’以及其餘之(b )化粧品成分, 其中’粒子A及粒子B之種類可分成無機粒子及有機粒 子’且化粧品成分(b )係選自下列之一:平均粒子直徑爲 〇· 001至30微米之球形粉末、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爲1至1〇〇 微米的珠光色度之粉末' 揮發油、水溶性增稠劑、具有比 表面積10至i 00平方米/克之氧化鋅、循序塗覆至少兩種 金屬氧化物於層狀底材上之層狀多重塗層之粉末。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粒子 A和粒子B之種類包括: 無機粒子,包括天然礦石如雲母、滑石、絹雲母及高嶺 土:金屬氧化物如矽氧、玻璃珠、氧化鈣、氧化鈦、氧化 鋅及氧化锆;金屬鹽如硫酸鋇:金屬氫氧化物如氫氧化鋁; 陶瓷如羥基磷灰石及氮化硼;金屬粉末如金粉及銀粉;無 機顏料如黃氧化鐵、黑氧化鐵及紅氧化鐵;及其燒結產物, 及 有機粒子,包括聚酯樹脂;苯乙烯樹脂;胺基甲酸酯樹 55 326\總檔\92\921 〇8〇89\92108089(替換)-2 1325784 脂;尼龍樹脂;纖維素樹脂;聚醯胺樹脂;環氧樹脂;酚 樹脂;聚矽氧樹脂如聚甲基矽倍半氧烷(polymethy]siI sesquioxane)'二美西康(methyC〇n)交叉聚合物、(月桂基 二美西康/PEG)交叉聚合物、(二美西康/乙烯基二美西康/ 美西康)交叉聚合物以及交聯烷基聚醚改性聚矽氧;丙烯酸 樹脂如聚丙烯醯胺、烷基聚丙烯酸酯、丙烯酸與烷基聚合 物之共聚物、丙烯酸烷酯/丙烯醯胺共聚物、丙烯酸烷酯/ 二美西康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烷酯(Cl❹至C3。)共聚物' 丙烯酸烷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醯胺/丙烯酸烷酯/丙烯酸 DMAP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甲基)丙烯酸 月桂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物以及甲基丙烯酸 甲酯/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聚烯樹脂如聚乙烯及聚丙 烯;氟化樹脂及胺基酸類如月桂醯基離胺酸及月桂醯基牛 膽酸,及 多層粒子,包括以氧化鈦塗覆之雲母 '以紅氧化鐵及氧 化鈦塗覆之雲母及多層塗覆樹脂;以及金屬粉吸附粒子, 例如矽氧吸附氧化鈦及玻璃片吸附氧化鈦。 3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該化粧 品成分(b)包含0.5至50 %重量比之至少一種平均粒子直徑 爲0.001至30微米之球形粉末。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該化粧 品成分(b)包含0.1至80 %重量比之一種具有平均粒子直徑 爲1至100微米的珠光色度之粉末。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該化粧 品成分(b)包含0.1至5〇%重量比之至少一種揮發油。 56 326 總檔 \92\92108089\92108089(替換)-2 132578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該化粧 口口成分(t>)包含0.01至20%重墓比之至少一種水溶性增稠 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該化粧 品成分(b)包含0.1至50 %重量比之具有比表面積1〇至1〇〇 平方米/克之氧化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粧品組成物,其中該化粧 品成分(b)包含0.1至80 %重量比之一種具有層狀多重塗層 之粉末,該粉末係循序塗覆至少兩種金屬氧化物於層狀底 材上。 9 . 一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述之複合物粒子之用 途,其係用作爲化粧品組成物。 1 〇.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述之複合物粒子,其係 用作爲化粧品。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複合物粒子,其中粒子A 具有平均粒子直徑0.1至5〇〇微米,及粒子B具有粒子A 之平均粒子直徑1/5或以下。 57 326V總檔 \92\92108089X92108089(替換)-2
TW092108089A 2002-04-10 2003-04-09 Cosmetic composition TWI32578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07363A JP3771189B2 (ja) 2002-04-10 2002-04-10 化粧料
JP2002107365A JP3771191B2 (ja) 2002-04-10 2002-04-10 化粧料
JP2002107361A JP3771187B2 (ja) 2002-04-10 2002-04-10 化粧料
JP2002107362A JP3771188B2 (ja) 2002-04-10 2002-04-10 化粧料
JP2002107364A JP3771190B2 (ja) 2002-04-10 2002-04-10 化粧料
JP2002107360A JP3771186B2 (ja) 2002-04-10 2002-04-10 化粧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6856A TW200306856A (en) 2003-12-01
TWI325784B true TWI325784B (en) 2010-06-11

Family

ID=2845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8089A TWI325784B (en) 2002-04-10 2003-04-09 Cosmetic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44439B2 (zh)
EP (1) EP1352625B1 (zh)
CN (1) CN100446745C (zh)
DE (1) DE60311694T2 (zh)
TW (1) TWI325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7772B2 (en) * 2002-10-02 2011-08-30 L'oreal S.A. Compositions to be applied to the skin and the integuments
US20060018854A1 (en) * 2002-10-02 2006-01-26 Christophe Dumousseaux Cosmetic compositions
JP3979922B2 (ja) * 2002-11-08 2007-09-1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親水化処理粉体及びこれらを含有する組成物
US20050257715A1 (en) * 2004-04-08 2005-11-24 Christophe Dumousseaux Compositions for application to the skin, to the lips, to the nails, and/or to hair
US20050238979A1 (en) * 2004-04-08 2005-10-27 Christophe Dumousseaux Compositions for application to the skin, to the lips, to the nails, and/or to hair
US7981404B2 (en) * 2004-04-08 2011-07-19 L'oreal S.A. Composition for application to the skin, to the lips, to the nails, and/or to hair
US20050260146A1 (en) * 2004-04-08 2005-11-24 Xavier Blin Set of at least two solid compositions for application to the skin, to the lips, to the nails, and/or to hair
JP4870923B2 (ja) * 2004-04-20 2012-02-08 花王株式会社 固形粉末化粧料
US8017136B2 (en) 2004-05-24 2011-09-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hiny foundation
EP1602351A1 (en) * 2004-05-24 2005-12-0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High coverage cosmetic foundation
JP4986385B2 (ja) * 2004-08-11 2012-07-25 日揮触媒化成株式会社 鱗片状複合粒子およびこれを配合した化粧料
JP4226547B2 (ja) * 2004-09-29 2009-02-18 花王株式会社 複合粒子及びその製法
US9649261B2 (en) 2004-10-05 2017-05-16 L'oreal Method of applying makeup to a surface and a kit for implementing such a method
EP1796505B1 (fr) * 2004-10-05 2009-09-09 L'Oréal Kit et procede de maquillage
FR2876011B1 (fr) * 2004-10-05 2006-12-29 Oreal Procede de maquillage d'un support et kit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EP1709954A1 (en) * 2005-04-05 2006-10-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ranslucent, sunscreening cosmetic foundation composition
FR2888115B1 (fr) * 2005-07-08 2013-02-15 Oreal Fond de teint liquide, procede de maquillage et kit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n tel procede.
FR2889921B1 (fr) 2005-08-30 2007-12-28 Oreal Ensemble de conditionnement et d'application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magnetique.
FR2894467B1 (fr) * 2005-12-08 2008-02-15 Oreal Composition cosmetique foisonnee de faible densite
JP5754724B2 (ja) * 2009-12-24 2015-07-29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化粧料用粉体表面処理剤、及び、当該化粧料用粉体表面処理剤によって表面処理された粉体を含む化粧料
WO2011078407A1 (en) 2009-12-24 2011-06-30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Copolymer having carbosiloxane dendrimer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cosmetic containing the same
IT1404139B1 (it) * 2010-11-26 2013-11-15 Color Cosmetics S R L Processo per il confezionamento di prodotti cosmetici solidi all'interno di un contenitore
WO2012096182A1 (ja) * 2011-01-14 2012-07-19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フレーク状ガラス及びそれを配合した化粧料
JP5797618B2 (ja) 2012-08-22 2015-10-21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カルボシロキサンデンドリマー構造を有する共重合体、並びに、それを含む組成物及び化粧料
JP5849943B2 (ja) 2012-12-26 2016-0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脂肪酸金属塩粒子の製造方法、脂肪酸金属塩粒子
CN109937030A (zh) * 2016-11-07 2019-06-25 日清纺控股株式会社 皮肤化妆料
KR20210118831A (ko) * 2018-12-19 2021-10-01 엘브이엠에이취 러쉐르쉐 재분산 가능한 2층 화장료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63035A (en) 1987-09-02 1989-03-09 Soken Kagaku Kk Powdery body having compound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thereof
JPH03181411A (ja) 1989-12-11 1991-08-07 Miyoshi Kasei:Kk 化粧品用複合粉体および化粧料
US5789027A (en) * 1996-11-12 1998-08-04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thod of chemically depositing material onto a substrate
KR100283124B1 (ko) * 1998-06-09 2001-04-02 서경배 색조화장료용복합분체의제조방법및이것에의해제조된복합분체를함유하는색조화장료
JP4180732B2 (ja) * 1998-08-19 2008-11-12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粉体化粧料
JP2000072622A (ja) 1998-08-28 2000-03-07 Daito Kasei Kogyo Kk 化粧料用複合顔料および化粧料
ITMI991107A1 (it) * 1999-05-20 2000-11-20 Intercos Italiana Processo per la preparazione di prodotti cosmetici mediante uso di c02
JP4602506B2 (ja) * 1999-07-08 2010-12-22 三好化成株式会社 超分散性を有する新規被覆粉体及びこれを配合した化粧料
TWI278323B (en) * 2000-01-14 2007-04-11 Shiseido Co Ltd Silicone-treated powder,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ereof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52625B1 (en) 2007-02-14
CN1449736A (zh) 2003-10-22
DE60311694T2 (de) 2007-10-31
CN100446745C (zh) 2008-12-31
EP1352625A1 (en) 2003-10-15
TW200306856A (en) 2003-12-01
DE60311694D1 (de) 2007-03-29
US7244439B2 (en) 2007-07-17
US20040001869A1 (en) 200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5784B (en) Cosmetic composition
US7531184B2 (en) Composite powders and cosmetics containing the same
TWI522123B (zh) 包含纖維性色素之化妝品組合物
TW200934524A (en) Gel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use in cosmetic compositions
TW200909350A (en) Granulated silica particle, composite powder,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and cosmetic preparation containing them
TW200934526A (en) Method of improving skin appearance using treated macroscopic particles
CN111511341B (zh) 包含至少一种粒状染料、哑光效应填料、成膜聚合物颗粒、增稠剂及离子聚合物分散剂的着色水性颗粒分散体
JP2000319540A (ja) 光透過性新規複合機能粉体
JP5590778B2 (ja) メーキャップ化粧料
US20100266517A1 (en) Two-Coat Cosmetic Compositions
CN104010633A (zh) 长效易清洗掉的化妆品组合物
JP3893387B2 (ja) メークアップ化粧料
JP4328103B2 (ja) 化粧料
CA2632996A1 (en) Two-coat cosmetic compositions
JP2008255036A (ja) 複合化粒子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2006348007A (ja) 化粧料
JP6034618B2 (ja) 化粧料
JP2003300827A (ja) 化粧料
JP2008247757A (ja) 複合粉体及び該複合粉体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3771188B2 (ja) 化粧料
JP5086594B2 (ja) 睫毛用又は眉毛用化粧料
JP3771189B2 (ja) 化粧料
JP2002104923A (ja) 化粧料
JP2007112818A (ja) メークアップ化粧料
JP3771190B2 (ja) 化粧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