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0175B -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 Google Patents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0175B
TWI320175B TW095125241A TW95125241A TWI320175B TW I320175 B TWI320175 B TW I320175B TW 095125241 A TW095125241 A TW 095125241A TW 95125241 A TW95125241 A TW 95125241A TW I320175 B TWI320175 B TW I3201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m value
sum
control bit
digit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25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3210A (en
Inventor
Hsin Cheng Chen
Pi Hai Liu
Ming Yang Ch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071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3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0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01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428 to 12 modul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317PP modulation, i.e. the parity preserving RLL(1,7) code with rate 2/3 used on Blu-Ray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7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wherein DC control is performed by calculating a digital sum value [DSV]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79HD-DVDs [high definition DVDs]; AODs [advanced 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Description

132017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在如光碟#之資料媒Hi寫入數位資料的調 變方法和系統,尤指-種最小化高密度光碟广堵存系統之累積數位 總和值(digital sum value, DSV )的調變方法和系統。 【先前技術】 鲁 在傳輸或寫入數位資料之前’數位資料通常透過某些調變方法 被轉換至其他資料格式,例如在雷射唱片(C〇mpact Disc, cD)寫入 系統中’欲被紀錄至雷射唱片的資料係使用8至14位元調變 to fourteen modulation,EFM),而欲被寫入至數位多功能光碟片 (digital versatile disc, DVD)的資料係使用 8 至 16 位元調變(eight to sixteen modulation,EFM+)。然而,在 8 至 14 位元調變或是 8 至16位元調變的過程中,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必須盡可能被維持 φ 在零’以使得高頻訊號的循執和偵測具有較佳的可靠度,因此一 般會使用幾種習知技術使數位總和值盡可能維持在較低的值以在 調變過程中降低直流量。此外’在如藍光光碟(Blu-raydisc,BD) 和高密度數位多功能光碟(high density DVD, HD-DVD)中,為了 增加調變過程中降低直流量的能力,直流(或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元被包含在藍光光碟的17PP調變中以及高密度數位多功能光碟 片的8至12位元調變中,如此藉由控制直流控制位元的值,數位 n 總和值的絕對值可盡量被維持在較低的值以在調變過程中降低直 流量。 6 1320175 第1圖係為一 8至16位元(EFM+)調變系統的方塊圖。此調變 . 系統係用以將8位元資料字元(data word) B⑴轉換成16位元編 碼字X(t),在調變過程中,跟目前狀態s⑴有關的8位元資料字 兀B⑴透過一主要轉換表丨丨被轉換成具有丨6通道位元的主要編碼 字(maincodeword) Xm⑴以及一主要下一狀態(mainnextstate)
Sm(t+1)。若資料字元B(t)低於88,比較器13便啟動一替代轉換 表12來同步輸出一次要編碼字(subc〇(jew〇rd) xs⑴以及一次要 鲁 下一狀態(sub next state) Ss (t+Ι),同時數位總和值控制器14亦 被致能以計算分別對應於主要編碼字和次要編碼字的數位總和值 以及選擇兩編碼字其中之一作為輸出的編碼字X⑴,其中編碼字 x(t)係被選擇以便最小化累積的數位總和值。若主要編碼字Xm⑴ 被選擇作為編碼字X⑴,則主要下一狀態Sm(t+1)被指定為下一狀 態S(t+1) ’而下一狀態s(t+l)便被暫時儲存在狀態暫存器15中; 同樣地,若次要編碼字Xs(t)被選擇為編碼字x(t),則次要下一狀 φ 態Ss(t+1)被指定為下一狀態s(t+l)。對DVD調變而言,當資料字 元B⑴以及相對應的目前狀態s(t)已被得知時,可透過前述轉換表 11和12來取得編碼字x(t),其中編碼字乂⑴將不被接下來的資料 字元B(t+1)影響。 在如高密度數位多功能光碟、藍光光碟或是高階光碟 (advanced optical disc, AOD )系統之類的高密度光儲存系統之調 - 變處理期間,在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決定後可得到調變後的編 . 碼字,然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可能無法存在於每一個資料字 7 1320175 申所以理想上來說,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決定必須取決於所 • 有資料字元,令總蓄積數位總和值可以保持在最低值,因此,大 虿的暫存器必須在調變過程中用來儲存資料字元或字碼,如此亦 造成了較長的處理延遲。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了用以寫入數位資料至光碟儲存媒體上的調變系 • 統和方法。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在資料字元被換成編碼字之前、 之後或當時被決定,所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用以調整相 對應編碼字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調變系統和方法的實施例可 用以降低所須的緩衝器容量,並使決定編碼字所須的處理延遲時 間維持一定量。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係在偵測到至少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 鲁 位元時被決定’以在調變期間降低訊號的直流量。資料字元被調 變成編碼字’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決定以使訊號的直流量盡可 能維持在最低,且針對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每一個可能值, 計算一累積數位總和值。當一或多個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 偵測到’或是當經過一預定延遲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就會被 ’決定’使該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低值,然後已決定的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用以調整相對應編碼字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元。 8 1320175 p» - 痛 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字元係根據特定格式而被加以暫存 以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而且,由被暫存之字元來計算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之每一可能值的累積數位總和值。當至少一後續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是當經過一特定延遲後,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被決定以使得目前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 小值,然後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便於調變時與相對應的 字元合併。 癰 在其他實施例中,一調變系統包含一編碼器以及一數位總和值 控制器。編碼器將資料字元調變成編碼字,而數位總和值控制器包 含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和一最後編碼字產生器,其中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決定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而最後編碼 字產生器插入、更新或者改變位於相對應編碼字中已決定的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在其他實施例中,產生對應於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_的編碼字後’最後編碼字產生^再根據已紗喊錢和值控制位 兀選擇其中一編碼字。而且,當至少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 偵測到、或是經過一特定延遲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計算 對應於數位總和健做元之每—可紐的s積數錢和值,並決 •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使得目前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小 值。此外’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緩衝器儲存自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產生器產生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最後編碼字產生器再根據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緩衝器的輸出來產生編碼字。 1320175 在其他實關當t,-調❹、統包含—儲存裝置以及一數位 .總和值控制器,其中儲存裝置用㈣存特定格式字元。數位總和 、 值控制器包含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當至少一後續數位 總和值控做元__、或是_—财延職,數位總和值 控制位元產生器轉對應於數位總和健做元之每—可能值的 累積數位總和值’並鍵數⑽和值㈣位元叫得㈣現今數 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小值。上定格式托可為資料字元、 _ 最,編碼字或是暫時編碼字,其中暫時編碼字包括調變期間自資 料字it產生、用以產生最後編碼字的中間字,而最後編碼字產生 器根據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插入、修改或是更新被暫 存之手元中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了-種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系 統其包3 ^料子元至部份數位總和值轉換電路、一數位總和 籲值累積器、以及-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資料字元至部份 數位總和值轉換電路根據該資料字元來產生部份數位總和值,數 位總和值· @ g卿份触總和健為触總和健制位元之 可月b值的累積數位總和值,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根據累 積數位總和值決定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值。 【實施方式】 第2圖為尚密度儲存系統中調變系統之一實施例的方塊 圖。舉例來說,在高密度數位多功能光碟儲存系統中,8位元資料 1320175
為轉換表21之一部分的示意圖。 20被轉換成12位元編碼字, 以儲存至光碟上。在調變期間,對應於從 態s(t)的8位元資料字元B(t)透 I___. ' x w *** *·^ W C A 5時下-狀態s_亦被取得並儲存在狀態暫存器 子元(pre-connection word ) X⑴, •网讦仕狀態暫存器22。第3圖係 編瑪字的連續規則(concatenation 瞻2㈣應用於連接自轉換表21所取得_先連接編碼字 1 ’讀近的預先連接編碼字x(t)献狀料,狀些預先連 接編碼予x(t)將被碼連接器(code e〇nnect〇r) 23所更改。此外, 碼連接器23產生並輸出一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亦可稱為暫 時編碼字)γ⑴,且如果預先連接編碼字邓)包含—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其亦輸出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指示碼id_至一數位總 和值控制器24。當數位總和健制器24债測到來自碼連接器= 的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時或經過一特定延遲後,數位總和值 • 控制器24決定一個使絕對累積數位總和值為最小的目前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並根據相對應的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γ⑴以及 已決疋的目别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一數位總和值處理後編碼 字Z(t),以達到最小的絕對累積數位總和值,其中根據已決定的目 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對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Y(t)進行更 改、插入或更新可產生數位總和值處理後編碼字z(t);此外,亦可 根據相對應的數位總和值處理則編碼字Y(t)產生多個可能編碼字 的方式來產生數位總和值處理後編碼字Z(t),也就是,數位總和值 處理後編碼字z⑴係由已決定之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所對應 1320175 •l m 的可能編碼字中選擇出來的。轉換表21、狀態暫存器22以及碼連 接器23係作為編碼器25使用。再者,在某些實施例中,數位總 和值控制器24決定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值的時間點可不根 據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偵測而決定,而且,數位總和值控 制器24可一直等待,直到第二、第三和第四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 位元到達為止,接著再決定使絕對累積數位總和值為最小的目前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此外,數位總和值控制器24亦可一次決定 馨一個以上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在其他實施例中(如藍光光碟系 統),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可在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到達 前被決定。 第4圖為本發明數位總和值控制器24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數位總和值控制器24包^^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151、一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偵測器152、一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丨%、 φ 一儲存裝置154以及一插入電路155。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 151係針對一目前控制位元之每一可能值來計算一相對應的累積 數位總和值,並決定可使累積數位總和值為最小的現今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bdsv。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偵測器152根據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指示碼IDdsv偵測是否有任何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存 在於目前編碼字當中,當偵測到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時,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偵測器152將會通知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153。儲 存裝置154儲存了由碼連接器23所產生的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 字Y(t),在某些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54可包含串聯的管線暫存 1320175 杰(pipe register)、延遲暫存器(delay register)或者偏移暫存器(也丘 register),其中每一暫存器儲存了 一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 Y(t),在其他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54可為一先進先出記憶體或是 具有寫入/讀取位址產生器的隨機存取記憶體。此外,暫存器的數 量最好大於或等於兩連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間的編碼字(或 資料字元)最大數量。再者,在一實施例中,兩個連續數位總和值 控制位元中的編碼字最大數量可為一資料區段(frame)中的字元 數量(例如:93個字元);若考慮到資料區段之同步資訊部分(吵加 field)中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係被使用在讀取最佳功率控制 上,則兩個連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中的編碼字最大數量可以是 兩為料區段中的字元數。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γ⑴係在儲存 裝置154中以管線方式被連續輸送,而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Μ] 係紀錄具有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每一編碼字的位置。舉例來 說,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 153持續追縱具有第一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70之-編碼字的儲雜置直到接收到具有帛二數位總和健 制位το的另-編碼字為止,#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 153接收到 表示第二數_和值㈣位元已朗達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指 不碼iddsv時’其傳送一致能訊號⑻、E2、…叫至儲存裝置 154的暫7,其中儲存餘154儲存具有第—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_的扁碼+ ^•具有第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編碼字被儲存在 =子裝置154中第)暫存器中,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153 輸f致能訊號以使得儲存錢154允許插人電路155將已決定之 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插人第m個暫存器中。囉地,當數位 總和值位置決;^ 153接❹丨表示第三數位總和值㈣位元已經 到達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指禾碼lrw時,g二數位總和值控制 位元被決定且被插入至儲存裝置154的相對應暫存器,以此類推, 依此方法,當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153接收到表示後續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已經到達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指示碼IDDSV時,一 數位總和健做元被蚊且被插人存裝置154的相對應暫 存器中。此外’ S了將單-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插人編碼字之外, -編碼字亦可具有二個數位總和健齡元如此—來,必須持 續追蹤編碼字中的每一位元以便控制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插 入。在其他實施例中,原存在於編碼字或資料字元中的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係具有預先設定值或任意值,雜意值亦可根據由數 位總和健制位元產±器所產生的已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而 被加以更改。此外,在其他實施财,對應於可能的數位總和值 控制位複數健位字元被贿在轉Μ,紐複數個數 位字元其巾之—便根據由數位總和值控恤元產生n所產生的已 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而被選取,其中上述複數個數位字元可 為身料字7C、最後編碼字或是暫時編碼字,其中暫時編碼字係在 調變期間㈣料字元產生’並用以產生最後編碼字。 第5圖係為第4圖所示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丨5〗之 :實施例的示意圖。因為―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包含兩個可能邏 輯值〇和1,所以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151決定可使累積數 位總和值為最小的值,此外,一部份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 1320175 15U根據數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γ⑴產生兩部份數位總和值 PSDq及psDi ’右數位總和值處理如編碼字γ⑴未具有任何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則由部份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151丨產生的 兩部份數位總和值PSDG及PSDi將會相同;若數位總和值處理前 編碼字Y(t)具有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指示碼辽所指示的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則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1511將會產生兩 4伤數位總和值PSD〇(假設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及 PSDl(假設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BDSV=1)。DSV〇計算器1512 將部份數位總和值PSD〇加至累積數位總和值DSVa〇,或者根據累 積數位總和值DSVAG之極性(polarity)將部份數位總和值pSD〇從 累積數位總和值dsvao抽取出來。當自碼連接器23輸出的後續數 位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Y(t)未具有任何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時, 仗儲存在相對應的暫存器1516中之值中選擇出累積數位總和值 DSVao。此外’在計算後,由Dsv。計算$ 1512所計算的值被儲 存在暫存器⑸6中以更新原先儲存的值。同樣的,黯,計算器 1513將熟數位總和值pSDi加至累積數位總和值膽^,或者 根據累積數⑽和值DSVai之雜將部份數㈣和值PSD丨從累 積數位總和值DSVA1抽取出來。#自碼連接器23輸出的後續數位 總和值處理前編碼字Y(t)未具有任何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時,從 儲存在相對應的暫存器1517中之值中選擇出累積數位總和值 DSVA1,且DSVA算n 1513所計算的值被齡在暫存㈣17中。 當-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如數位總和值控·元指示碼 !Ddsv所和不般地被偵測到時,數位總和值比較器⑸&比較累積 數位總和值DSVC和DSV!,並選擇其中絕對值最小者作為數位總 和值DSVA。此外’數位總和值比較器15丨9亦指派對應於最小絕 對值的位元值作為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bdsv之值。同時,兩 多工器1514和1515選擇更新後的累積數位總和值dsva作為兩 分支的累積數位總和值DSVs,也就是DSV〇計算器1512以及DSV, 計算器1513中的累積數位總和值運算出的DSVA0和DSVA1,而在 計算累積數位總和值之後,DSV0計算器1512以及DSV〗計算器 1513所計算的值被儲存至相對應的暫存器1516和1517以作為更 新後的累積數位總和值。藉由此方法,當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 位元被偵測到時,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可藉由比較累積數位總和 值的兩分支而決定。 如第6圖所示,當在時間几偵測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時,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係藉由比較對應於目前數位總和值 控制位元之兩可能值來加以決定,此處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係 指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DSV〇以及08乂丨,在其他實施例中, 比較累積數位總和值之時間點乃可為預先設定的固定時間區段。 如第ό圖所示’累積數位總和值DSV〇在時間點乃小於累積數位 總和值DSV!,因此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選擇為〇。此外, 如第7圖所示’當兩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時,可決 定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當第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在 時間點A被偵測到時,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未被決定,且在 時間乃後,每一累積數位總和值分成兩分支。當第二後續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在時間點τ2被偵測到時,數位總和值比較器1519 藉由比較對應於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以及第一後續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的四個可能值來決定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此四 個可能值係指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DSVoo、DSVoi、DSVi〇以 及DSVn ;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争’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以及 後續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可一併藉此被決定。在此實施例中, PSD01為4個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中的最小值,因此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被指派為〇。 第8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70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此實施 例中,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72根據由編碼器71編碼出 的暫時編碼字來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而暫時編碼字被連續 存在一編碼字先進先出緩衝器74中,而且,一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75將連續儲存在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73卡的 已決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插入至由編碼字先進先出緩衝器74所 輸出的相對應編碼字當中。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最後編碼字 產生器75婦暫時編碼?的壯舰總和健制㈣,且此暫時 編碼字具有贿在數位總和健制位元先進先出_器中的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相。較於調變系統70 ’第9圖所示的調變系統⑽更包含一第二 編碼器85,因此緩觸84可鱗㈣字元而不是編碼字如此可 降低資料字元歧先出緩魅84所需的記憶體大卜儲存資料字 1320175 :斤而的ϋ系少於儲存編碼字所需的容量,舉例來說,在一高 4度數位夕舰光則巾’資料字元具有8位元但編碼字卻具 有。位7L此外,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u根據被第一編 ’—彳4碼的暫時編碼字來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並輸出 已定的數位總和值控舰元至數位總和值㈣位元先進先出緩 衝:83^°第二編碼1185將齡在龍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84中 ?义”予元調變成暫時編碼字。自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 籲彳衝σ輸出的數位總和健制位元係藉由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86而被合併成相對應的暫時編碼字。 因為調變系統70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72的輸入以及 =變系統80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82的輸人為暫時編碼 子(與調m 2〇相同),所以触總和健恤元產生^ 72以及 數位總和值控繼元產生n 82之—實酬可鮮5騎示之調變 • 系統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151相同。 第10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資料字元 B⑴被提供至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以及資料字元先進先 出緩衝器53’而經由使用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53來儲存資料 字元B(t)而不是編碼字則可降低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幻的緩 衝器大小。然後,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53將資料字元B⑴ * 提供至編碼1 54以將資料字元轉換成具有未決定數位總和健制 . 位元的編碼字(亦被稱為暫時編碼字)。當偵測到至少一後續數位總 1320175 和值控制位元時,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決定一目前數位 • 總和值控制位元以使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小值,已決定 的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則被暫時儲存在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先進先出緩衝器52 t,然後再從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 衝器52中被讀出。此外’最後編碼字產生器55根據儲存在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52中的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來調整暫時編碼字中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藉由將數位總和值 擊控制位元儲存在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52中,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可更容易地被存取和控制。再者,在其他實施例 47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亦可使用一比較表以根據資料 子元決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亦即,藉由比較表,可利用資料 子元於比較表中搜尋到所要的數值以便計算出累積數位總和值。 第11圖為第10圖所示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之一 實施例的方塊圖。第11圖所示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 中的元件2512〜2519與第5圖中的元件1512〜1519相同,因此對 於兀件2512〜2519而言便不再贅述,底下將詳盡的描述部份數位 總和值對照表2511。此外,因為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之 輸入為資料字元B(t)’數位總和值對照表2511係依據資料字元B⑴ 同時輸出兩部份數位總和值PSD〇、PSDVi以及一數位總和值控制 位兀指不碼IDdsv’而數位總和值對照表2511的一部份如第U圖 • 所示。右貝料字元Β(〇未具有任何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則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70指示碼IDdsv之值為〇,而部份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19 1320175 元產生器15U所產生的兩部份數位總和值pSD()以及pSDV|相 • 同;另一方面,若資料字元B(t)具有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則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彳a示碼IDdsv之值為1,且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產生器1511將會分別產生兩部份數位總和值PSD()(假設目前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BDSV=0)及PSD!(假設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BDSV=1)。此外,星號位元以及碼連接規則亦被用以決定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舉例而言,當使用星號位元以及碼連接規則 鲁時,會將一補償值加至部份數位總和值,而此補償值係根據先前、 目前以及後續資字元所加以決定。 第13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60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相較於調 變系統50 ’調變系統60透過編碼器63將資料字元B⑴編碼至編碼 字中,且調變系統60並不儲存資料字元,而是在編碼字先進先出 緩衝器64中儲存編碼字與未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同樣 φ 的’資料字元被提供至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61中以決定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且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儲存在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62中以等著被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65所接收。因為調變系統60中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61 為資料字元B⑴之串流(stream)(與第10圖所示之調變系統5〇相 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61之一實施例係與第η圖所示 之調變系統中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51相同。 . 第8(A)、9(A)、10(A)圖係基於第8、9、10以及11圖,在調 20 1320175 « 變系統70A、80A、50A以及60A的這些實施例中,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產生器根據資料字元或編碼字來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元,並連續地將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健制位元輸出至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而且,這些調變系統7〇A、8〇A、嫩以 及60A中之編碼器根據是否有任何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存在於暫 時編碼字中以將每-資料字元B(t)編碼成—或多個不同的暫時編 碼字,若沒有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存在於暫時編碼字中,則對應於 籲資料字元B⑴的暫時編碼字將會相同;若有—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存在於暫時編碼字巾’騎賊域和健做元的每—可能數值 而5,兩個對應於資料字元b⑴的不同暫時編碼字將會被產生;若 兩數位總和健制位元皆存在於暫時編碼字中,則對於兩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的每-可能數值來說,四個對應於資料字元B(t)的不同 暫時編碼字職產^。最後,自触總和健細^紐先出緩衝 器所輸出的已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便透過多工器79、89、弘、 • 69選擇相對應的暫時編碼字來作為數位總和值處理後編碼字Z⑴。 對一藍光光碟來說’ 17PP調變係用以將一資料字元轉換成2〜3 位几的編碼字,請參考第14圖與帛15圖,其係為使用在藍光光碟 繞錄機的17PP調變器2〇〇。一資料字元B⑴係同時輸人至一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220與一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21〇。資料 字兀先進先出緩衝器21〇儲存了複數個資料字元212,其中每一資 *料字凡212包含—2位元(2-bit)識別碼(ID)以及10位元(i〇_bit)資 .料。2位70識別碼係指示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是否出現在1〇位元資 1320175 料令以及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位置令。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 器220藉由計算分別對應於〇和1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兩累積 數位總和值222以及224來決定一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而計 算出的兩累積數位總和值222以及224之絕對值係由一比較器226 來加以比較以決定那一控制位元產生了最小的數位總和值。換句話 說,备至少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是經過一特定延 遲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22〇便藉由平行處理許多個2位 i元(2-bit)通道位元221而使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小值。而 且,因為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210可儲存的資料字元數量係基 於資料字元先進先出換衝器210的緩衝器大小,所以資料字元先進 先出緩衝器210的緩衝器大小便決定了偵測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所 需的預定延遲。 在其他實施例中,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22〇亦根據資料 φ予元決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第16圖係為將資料字元轉換成部份 數位μ和值之對照表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16圖中的資料字元長 度並非為常數,因此2位元資料字元的影響可虹經於先前依據第 16圖所示之對照表將資料字元轉換成部份數位總和值的過程中已 .被計算進去,因此,若2位元資料字元的影響在先前轉換操作中已 被計算’則2位元資料字元對於數位總和值的影響將被忽略否則, 2位元資料字it所造成的影響將加人數位總和值的運算中。遮蔽 ‘(MASK)訊號係用以指示2位it資料字元是否有效。藉由使用如先前 •所述之對照表,累積數位總和值可藉由尋找使用資料字元的相對應 1320175 進仃料。綠,#料字元的縣數位總和健制位元係藉 由最後貢料字元產生器23Q (第15圖_以一多工器表示)以及被數 U值控制位兀產生$ 220決定之數位總和健制位元而加以更 文而且與已決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結合的資料字元藉由編碼 器以平行處理方式被調變成編碼字χ⑴,平行調變係使用複數 個調變器242,並表示資料字元Β_多個2位元通道位元亦同樣 „編碼字Χ(种3位元調變位元,第17圖即為編碼器將 資料字元轉換成編碼字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π參考第18圖和第19圖,其係為以序列方式處理資料之HP? 調變器300的示意圖。如第18圖所示,資料字元Β⑴亦同樣被輸入 至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32〇以及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 31〇,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310儲存資料字元B(t)的複數個連續 的2位元通道位元312,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32〇藉由計 會算分別對應於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〇和丨的兩累積數位總和值322 和324來決定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此外,兩累積數位總和值 322和324之絕對值被一比較器326所比較以決定那一控制位元可 產生最小的數位總和值。換句話說,當偵測到至少一後續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時,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320藉由序列處理連續 的2位元通道位元mi來最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然後, 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藉由最後字元產生器330被插入至相 * 對應的資料字元,且具有已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資料字元係 • 暫存於一數位總和值處理後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340,此外, 23 1320175 • · 編碼器350則連續讀取來自數位總和值處理後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 衝器340的資料字元342以將其編碼成編碼字乂⑴。 請參考第20圖與第21圖,其係為調變系統5〇〇、52〇之實施例 的示意圖。此兩實施例可使用序列資料處理或平行資料處理的機 制’例如第14圖所示之平行資料處理的實施例以及帛18圖所示之 序列資料處理的實施例。在這些實施例中,一插入電路5〇2將每— 眷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插入資料字元串流中的相對應位置。因為每— 數位總和健制位元具有兩可驗〇和卜對應於數位總和值控制 位元之每一可能值的不同串流在插入電路5〇2之後產生,且兩不同 k料子元串流被提供至-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5〇4以及一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決定器)5〇6以決定兩不同資料字元宰流中 的每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在第20圖的實施例中,已決定的數位 總和值控伽元選擇-相對應㈣料字元串流錢行編碼,而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透過多工器508選擇相對應的資料字元,且接著一 編碼器510便對此結果進行編碼。此外,在第21圖的實施例中編 碼器522將儲存在資料字元先進先出緩衝器5〇4中的兩資料字元串 机刀別調變成兩個編碼字的串流,•然後已決^的數位總和值控制 位元使用多工器似選擇相對應編碼字的串流以作為數位總和值處 理後編碼字Z(t)。 • μ參照第22 ® ’其係為執行上述運作之晴系統4GG的概要架 •構不意圖。在調變系統_巾,功能方塊4〇2和4〇6表示必備的功 24 1320175 能方塊,而功能方塊410〜418表示選擇性(〇pt丨ona丨)的功能方塊。 數位子元先進先出缓衝器402可儲存資料字元或暫時編碼字,而輸 入來源可為資料字元或暫時編碼字;同樣地,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產生器404可為資料字元或暫時編碼字。再者,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406可根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4〇4所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來更改、替換、插入或者選擇最後字元以輸出最後資料字元 或最後編碼字。 對選擇性的元件而言,可將一或多個編碼器41〇、412、414、 418設置在許多可能的位置,κ统中亦可包含多重編碼器 (multiple encoder)。此外’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416 可被包含在某些實施例中’但在其他實施例中,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兀可在不具有先進先出緩衝裝置的情況下被直接傳遞至最後字元 產生器406,舉例來說,經由計算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位置而知 #道該在何處插人或更改·總和值_位元,職域和健制位 元便可在不具有先進先級職置的情況下被直接傳遞至最後字 元產生器406。 在本案發明說明和申請專利範圍t,使用了某些名詞以代表特 •定的系統零件,如熟知此項技藝者所知,消費性電子設備製造商可 能用許多不同的名稱代表相同的物品,而本案並未特別將以不同名 稱命名但卻具有相同功能之元件區別為不同元件,而且,在底下之 申請專利棚t ’ ”包含,,以及”具有,,顧_綱放性之範圍因 1320175 此應被解讀為”包含,但並非限制於.........”。此外,”轉接”應被解 釋為直接或非間接的連接。因此,若一第一裝置輕接於一第二裝 置,則此輕接可為直接的電性連接,或是透過其他裝置的間接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 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i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一 8至16位元(EFM+)調變系統的方塊圖 第2圖為高密度儲存系統中調變系統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3圖為轉換表之一部分的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魏位總和健㈣之—實施綱示意圖。 第5圖為第4圖所示线位總未值控制位元產生器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6、7圖為累積數位總和值之運算的示意圖。 _ 第8〜1〇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之複數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1圖為第10圖所示球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12圖為數位總和值對照表之一部份的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之其他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15圖為第14圖所示之實施例的詳細示意圖。 第16 _為將刺字元轉換成部練織和值之對絲之一實施 例的不意圖。 *第17圖即為編碼器將資料字_成_字 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8圖為以序列方式處理資料之17PP調變器的示意圖。 26 1320175 第19圖為第18圖所示之實施例的詳細示意圖。 第20、21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之其他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22圖為本發明調變系統的概要架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轉換表 12替代轉換表 φ 13比較器 14數位總和值控制器 15狀態暫存器 20調變系統 21轉換表 22狀態暫存器 23碼連接器 24數位總和值控制器 鲁25編碼器 50、 60、70調變系統 51、 61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 52、 62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 53資料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54編碼 55、65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63編碼裔 27 1320175 64編碼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71編碼器 72、 82、151、220、320、506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 73、 83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先進先出緩衝器 74編碼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75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80調變系統 馨 81第一編碼器 84緩衝器 85第二編碼器 .86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152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偵測器 153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 154儲存裝置 φ 155插入電路 200 17PP調變器 210資料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212資料字 221 2位元通道位元 222、224累積數位總和值 226比較器 、 230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 240編碼is 28 1320175 242調變器 300 17PP調變器 310資料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312 2位元通道位元 322、324累積數位總和值 326比較器 330最後字產生器 • 340後數位總和值資料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342資料字 350編碼器 500、520調變系統 502插入電路 504資料字先進先出緩衝器 508、524多工器 φ 510、522編碼器 1511部份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 1519數位總和值比較器 29

Claims (1)

1320175 哮8 oH修正替換頁 十、申請專利範圍: . 1. 一種調變系統,包含: 、、為馬將複數個資料子元轉換成複數個暫時編碼字;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根觀複數個資料字元或該複 數個暫時編碼字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侃的值,用以_ 化可能的暫時編碼字所對應之累積數位總和值,其中當至少 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經過一預定延遲 φ 後’5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決定-目前數位總和健 制位元,用以最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以及 -最後編碼字產生H,根據該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以 及一暫時編碼字產生一最後編碼字。 2. —種調變系統,包含: 一編碼器,將複數個資料字元轉換成複數個暫時編碼字; • 一部份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根據該複數個資料字元或 5亥複數個暫時編碼字產生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數位總和值累顧’其針對—數位總和健制位元的可能值 累積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作為複數個累積數位總和值; 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其根據該複數個累積數位總和 值決定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值,其中當至少一後續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經過一預定延遲後,該數位麴 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決定一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用以 隶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以及 30 1320175 「曾,修正_丨 -最後編碼字產生器,其根據該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以及一暫時編媽字產生一最後編碼字。 3. 如申請專利翻第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儲存裝置, 用以儲存該複數個資料字元或該複數個暫時編碼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一數位總和值 控制位7C緩衝H,以儲存由魏位總和值控繼元產生器所決 定的該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若一特定資料字 兀未包含触總和健雛^,職触總和健制位元緩衝 器儲存一任意'值以作為該蚊資料字元之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元,且當棘後編碼字產生器產生對應於未具有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之鱗定資料字元的編碼字時,錢忽略該任意值。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 行 轉換以及碼連接以避免產生無效編碼字。 執灯馬 7.如申請__ 6賴述卻_,其中該網器根據一 轉換表產生每-資料字元的預先連接編碼字以及一相對應狀 態’且每一暫時編碼字係根據相對應之一預馬字所產 1 8巾3專收圍第2賴述m統,其巾該紐總和值累 31 1320175 m修正替換頁 積器在至少二連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間計算該複數個累 積數位總和值。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部份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產生态以及§玄編碼器係以平行或串列方式處理該資 料字元以計算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並將每—資料字元分 別轉換成每一暫時編碼字。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預定延遲係藉 由一預定時段或一資料位元量所決定。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一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器,用以將一暫時編碼字中數位總和值 控制位元之位置告知該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其中該最後編碼字產生器根據該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來更改該暫時編碼字中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位置的位元。 12.—種調變系統,包含: 資料子元至部份數位總和值轉換電路,根據複數個資料字元 產生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數位總和值累顧’針對—數位總和健做元的可能值累 積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作為複數個累積數位總和值; -數位總和健做元產生器,根據該複數辦積數位總和值 32 -- 1320175 年月曰修正替換頁 決定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值,其中當至少一彳泉續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經過一預定延遲後,該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決定一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用以最 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以及 一最後資料字元產生器,根據該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以及一資 料字元產生一最後資料字元;以及 一編碼器,用以將該最後資料字元轉換成一最後編碼字。 13.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一資料字元 儲存裝置,用以根據先進先出方式儲存該複數個資料字元或 該複數個最後資料字元。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一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元緩衝器,用以儲存該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其中該 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係根據先進先出方法被該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緩衝器所決定。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Μ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若一特定資料 字元未包含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則該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緩 衝器儲存-任意值以作為賴定資料字元之該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且當該最後編碼字產生器產生對應於未具有數位姊 健制位元之該狀錄柯找碼神,忽錢任意值7 33 1320175 m修正替換頁 • 16.如^請f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編碼器以及 • 該貝料字7^至部份數位總和值轉換電路以平行或序列方式處 ,,個資料字元以計算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並= 一資料子元分別轉換成每一暫時編I馬字。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預定延遲係 藉由一預定時段或一資料位元量所決定。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一數位總和值位置決定H,用以將―資料字元中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之位置告知該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其中該最後龍字產生錄_已蚊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兀,更改該#料字元巾數位總和健繼元之位置的位元以產 生該最後資料字元。 _ 19· -種調變系統,包含: -部份數位總和健生H,產錢數個倾字搞職之複數個 編碼字的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數位總和值累顧,㈣累積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作為複 數個累積數位總和值; -數⑽和健獅元產生H,其根_複數個f'紐位總和值 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值,其中當至少一後續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經過一預定延遲後,該數位總和 34 1320175 |TT2)日修正替換頁丨 值控制位元產生器決定一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用以最 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以及 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緩衝器,用以儲存該已決定數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一第一編碼 器以將該複數個資料字元轉換成複數個暫時編碼字。 21.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一最後編碼鲁 子產生器’根據儲存在該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緩衝器中該已決 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調整一暫時編碼字以產生一最後編碼 22.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一資料字元儲存裝置,用以儲存該複數個資料字元; 其中該第一編碼器將該資料字元儲存裝置輸出的該複數個資料隹 字元編碼,以產生複數個第一暫時編碼字,且該複數個第一暫 曰守編碼字被提供至該最後編碼字產生器。 23’如申睛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第二編碎器’用以在該複數個資料字元被儲存至該資料字元 儲存裴置之前,編碼該複數個資料字元以產生複數個第二暫 時編碼字; 35 1320175 弟—編碼器提供編 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器。 碼字至該部份數位 更包含: 24. 士申。月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調變系統,一 -編碼字儲存裝置,用以儲存該複數個暫時編^ 且 予的複數個暫時編碼字被提供至該最後編碼字產生器γ : 25’^=利f圍第19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資料字元 儲存裝置’用以根據先進先出方式儲存該複數個資料字元。 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部份數位她 以 和健制位元產生器係平行或序列處理該複數個資料字元,。 計算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部份數位總 籲#健做it產生⑽平行或相處理該紐個暫時編碼 字,以計算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Ή請專利範_ 19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預定延遲係 藉由一預定時段或一資料位元量所決定。 29. —種調變系統,包含: 一部份數位總和值產生器,產生複數個資料字元所對應之複數 個編碼字的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36 1320175 |^°V2Q — i -數位總和值累積n,累積該複數個雜數位總和 個累積數位總和值; ‘、4灵數 -數位總和健做域生H,根獅缝㈣魏位總和值 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值,針當至少一後續數位總 和值控制位元被侧到、或經過—預定延遲後,該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兀產生器決定-目前數位總和健制位元,用以最 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以及
一貢料字元緩衝器,其用來暫存複數個資料字元。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一編碼器,根據-資料字元以及該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元產生一編碼字。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編碼器,絲據該複數個諸字元產生該複數個編碼字。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一數位總和 值控制位7C緩衝器,用以儲存該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其中該 數位總和健制位元係轉先進先出方法被紐位總和值控 制位元產生器所決定。 33. 如申請專利範關η項所述之調變系統,更包含: 最後字元產生胃’其根據魏位總和值控做元以及儲存在 37 1320175 _ 华8货*2%正替換頁 該資料字元緩衝器令之資料字元來產生一最後字元。 34·如申請專利第31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編碼器施行 碼轉換以及碼連接以避免產生無效的編碼字。 %如中請專利範圍㈣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編碼器係以 平行或序列方式處理每一資料字元。 _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調變系統,其中該預定延 藉由-預定時段或對應於該資料字域衝器之容量的—資粗 位元量所決定。 貝料 37.—種調變方法,包含: 將複數個資料字元調變成複數個暫時編碼字; 針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所有可能值,依據該複數個資料 字元或該複數個暫時編碼字來計算一累積數位總和值;, t至少一後續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偵測到或是經過一特定埏 遲後,決定可使該累積數位總和值之絕對值為最小值的讀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以及 根據該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更改一暫時編碼字中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以產生一最後字元。 出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調變方法,更包含以先進先 38 1320175 [9STOJ2J— 年月曰修正替換頁I 方式儲存該複數個資料字元或該複數個暫時編碼字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調變方法,更包含以先進先出 方式储存該已決定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以便後續進行最後 編碼字的產生流程。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調變方法,更包含: 若一資料字元或-暫時編碼字未包含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則 使用任⑥值來作為該資料字元或贿時編碼字之該數位 總和值控制位元;以及 忽略該任意值而不是更改具有該任意值的該資料字元或該暫時 編碼字的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調變方法,其中調變該資料字 元包含執行碼轉換以及碼連接以避免產生無效的編碼字: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調變方法,更包含以平行或序 列方式來處理每-資料字元以進行累積數位總和值運算和調 變處理。 43. —種決定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系統,包含: -貝料子το至部份紐總和轉換祕,錄魏數個資料字 兀產生相對應複數個編碼字之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 39 1320175
—數位總和值累積器,其針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之 能值’累積該複數個部份數位總和值作為複數個累積數: 總和值,ΊίΑ及
一數位總和健恤元產生H,其根據該魏個累積數㈣和 值決定一數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的值,其中當至少一後續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被情測到、或經過一預定延遲後,該數 位總和值控制位元產生益決定一目前數位總和值控制位 元’用以最小化累積數位總和值的絕對值。 十一、圖式:
TW095125241A 2005-09-06 2006-07-11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TWI32017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162,323 US7142135B1 (en) 2005-09-06 2005-09-06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3210A TW200713210A (en) 2007-04-01
TWI320175B true TWI320175B (en) 2010-02-01

Family

ID=3744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5241A TWI320175B (en) 2005-09-06 2006-07-11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142135B1 (zh)
CN (1) CN100580796C (zh)
TW (1) TWI320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1512B2 (ja) * 2005-08-05 2010-12-2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Dsv制御装置およびdsv制御方法
EP2053815A1 (en) * 2006-10-18 2009-04-29 Ishida Co., Ltd. Encoding device, pulse gener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90918A1 (en) * 2007-05-07 2008-11-12 Deutsche Thomson OH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coding
KR20090085257A (ko) * 2008-02-04 2009-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sv 제어 방법, 이에 적합한 기록매체 및 장치
CN111124099A (zh) * 2018-10-12 2020-05-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67973B2 (en) 2021-05-06 2024-04-2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ow overhead transition encoding c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227795T2 (de) 1991-03-30 1999-05-27 Toshiba Kawasaki Kk Kodiereinrichtung für digitale Signale mit verbesserter Kanal-Blockkodierung
DE69505794T2 (de) 1994-02-15 1999-06-0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erfahren zur umwandlung von m-bit informationsworten in ein moduliertes signal,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aufzeichungsträgers, kodier-, dekodier-, aufzeichnungs- und lesevorrichtung sowie aufzeichnungsträger
JP3243140B2 (ja) 1995-02-20 2002-01-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ータ変換方式
US5731768A (en) 1996-01-31 1998-03-24 Seagate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des with maximum transition run length
JPH10134519A (ja) 1996-10-31 1998-05-22 Sony Corp 変調装置および復調装置とそれらの方法
US6297753B1 (en) 1999-01-29 2001-10-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Eight-to-fifteen modulation using no merging bit and optical disc recording or reading systems based thereon
KR100294893B1 (ko) 1999-03-09 2001-07-12 윤종용 개선된 dc 억압 능력을 갖는 rll 코드 생성 방법 과 생성된 rll 코드 변복조 방법
TW538372B (en) 1999-10-02 2003-06-21 Mediatek Inc Zero digital sum valu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US6445313B2 (en) 2000-02-07 2002-09-03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modulating/demodul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2261619A (ja) * 2001-02-28 2002-09-13 Toshiba Corp データ符号化方法、データ符号化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271205A (ja) 2001-03-09 2002-09-2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復調装置、情報記録媒体、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情報伝送装置
CN100428633C (zh) * 2001-06-29 2008-10-22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
JP3916055B2 (ja) 2002-03-28 2007-05-1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変調方法、変調装置、記録媒体、復調方法および復調装置
JP2004192770A (ja) 2002-12-13 2004-07-08 Sony Corp 符号化方法と装置および光学ディスク記録方法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97396B2 (en) 2008-07-08
CN100580796C (zh) 2010-01-13
US7142135B1 (en) 2006-11-28
CN1929012A (zh) 2007-03-14
US20070080836A1 (en) 2007-04-12
TW200713210A (en) 200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0175B (en)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TW311195B (zh)
JP3967379B2 (ja)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と装置及び再生方法と装置
KR20070005563A (ko) 보조 정보신호의 채널 데이터 스트림 내의 삽입
US7423561B2 (en) Mod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020167426A1 (en) Modulation system
JP2006087127A (ja) 記録キャリア
HU228598B1 (hu) Adathordozó, adatrögzítõ eljárás, adatkiolvasó eljárás, adatrögzítõ berendezés és adatkiolvasó berendezés
CZ9602389A3 (cs) Nosič záznamu, způsob výroby nosiče se záznamem, kódovací zařízení, způsob dekódování a dekódovací zařízení
JP4768743B2 (ja) 光ディスクの1次データビットストリームに2次信号を埋め込む装置及び方法
KR20010041154A (ko) 엔-비트 소스어를 대응하는 엠-비트 채널어로 인코딩하고, 엠-비트 채널어를 대응하는 엔-비트 소스어로 디코딩하는 장치
JP2005322394A (ja) デジタルデータの符号化装置とdvdへの記録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6167550A (en) Write format for digital data storage
EP1265241B1 (en) Run length limited coding method with DSV control
JP3935217B2 (ja) mビット情報ワードのシーケンスから変調信号への変換
JP3664091B2 (ja) 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復調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に記録する方法、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情報伝送装置
TWI334278B (en) Efm/efm+ encoder and method of digital sum value protection used thereof
JP2811802B2 (ja) 情報伝送装置
TW531974B (en) Device for encoding a stream of databits of a binary source signal into a stream of databits of a binary channel signal, memory means, device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record carrier, device for coding and device for playing back
US69853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data to guarantee isolated transitions in a magnetic recording system
JP2010108596A (ja) 付加的同期カラーパターンを有する記録担体およびその記録担体を使用する方法と装置
US6985094B2 (en) Method for coding a data stream
JP4029112B2 (ja)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と装置及び再生方法と装置
JP4024711B2 (ja) 変調装置、変調方法
JP4059252B2 (ja) 変復調方法、及び変復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