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4266B -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hysical channel betwee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hysical channel betwee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4266B
TWI314266B TW095124354A TW95124354A TWI314266B TW I314266 B TWI314266 B TW I314266B TW 095124354 A TW095124354 A TW 095124354A TW 95124354 A TW95124354 A TW 95124354A TW I314266 B TWI314266 B TW I3142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host
trigger
peripheral device
s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2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3015A (en
Inventor
Po Ching Lu
Pao Ching Tseng
Chuan Liu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703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3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4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42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7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availabi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7Optical disk device, e.g. CD-ROM, DV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1426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用以啟動主機和週邊裝置之間的實體通道之 訊號產生電路及其相關方法,特別有關於不使用週邊裝置中的微 處理器而啟動主機和週邊裝置之間的實體通道之訊號產生電路及 其相關方法。 【先前技術】 序列式進階技術附加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規格係被使用在主機和週邊設備(例如硬碟機 或光碟機)之間的傳輸介面。而且此類規格也逐漸的取代進階技術 附加(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ΑΤΑ)的規格。SATA 定義了兩 對差動訊號用以取代習知ΑΤΑ規格的四十或八十個平行訊號。 SATA規格減少了電路接腳的數目,具有較低的操作電壓,並藉由 將傳輸資料序列化而增加了傳輸效率。SATA亦包含了其他的新功 能,例如流程控制以及重新傳輸,以對資料流施行簡單的控制。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了 SATA規格中定義的00B (〇ut 〇f band,頻段外)訊號。SATA規格定義了三種00B訊號以確定訊號線 的差別和共同訊號須遵守頻道内資料傳輸的SATA規格,此三種 00B訊號分別為:COMRSET,COMINIT以及COMWAKE,使得 訊號線的差動和共同位準遵守SATA規格以進行頻段内(in band) 的資料傳輸。在OOB序列完成後,便建立起溝通的連結且可開始 1314266 -¼ •進行一般的操作,此狀態被定義為Phy Ready狀態。當進入Phy eady狀K實體通道(ph_al 咖⑴所連接的兩不同邊 之主機和週邊裝置’將被維持在彼此同步的狀態,使得自實體通 道其中-端傳輸的訊號在實體通道的另一端亦為有效的。 請共同參照第2圖和第3圖。第2圖為依據8晨鮮的主 機對裝置RegisterFIS結構,而第3圖為依據SATA標準的裝置對 主機RegisterFIS、结構。當前述的phy Ready狀態被達成後,直到 週邊裝置回應Register FIS而清除狀態記錄值(Status Register)令之 BSY或DRQ區域之值前,主機都無法寫入Feat腦,⑽沉c_, Number·’ Cylinto Uw,Cylinder ffigh,或 記錄 值,這些參數於RegisterFIS中所對應的區域皆繪示於第2圖和第 3圖中。當BSY或DRQ被區域被設定時,任何寫入至〜麵㈤ 暫存器之動作被忽略’除非該寫入動作係發送DeviceReset指令。 須注意的是’根據SATA規格’當週邊裝置為忙雜態時,BSY 被δ又疋,且當週邊裝置已準備好用以在主機和週邊裝置間傳輸一 資料字元(data word)或一資料位元組(data响)而使得DRQ被 設定時,BSY暫時無法被主機取得。 因此’當Register FIS無法自週邊裝置被傳送到主機時,主機 將無法請求週邊裝置施行任何動作,而週邊裝置會被視為無效 的。通常而言’此為狀態回應的問題且通常在勒體的控制下· 施。因此,若欲在週邊裝置沒有韌體的情況下透過SATA差分通 1314266 % .道彳<主機自週邊裝置寫人動體’須先克服狀態回應的問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在不使用週邊裝置令的 微處理器之情況下’肋在—域和—週邊裝置之間啟動一實體 通道的訊號產生電路和其相關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φ 本㈣之實細提供了—週邊裝置的_職產生電路,用以 透過-序列傳送通道傳送—指示指令(indieatiGn)至—主機以改 變代表週邊裝置的狀態之忙碌狀態位元(BSY)。此訊號產生電路包 含-觸發產生器以及-訊號產生器。觸發產生器,用以藉由監控 週邊裝置的-控制訊號產生-觸發訊號。訊號產生賴接至觸發 產生器,用以根據觸發訊號產生該指示指令。 此外,本發明之實施例亦提供了一種訊號產生方法,此產生 鲁 方法被使用在週邊裝置中,用以透過一序列傳送通道傳送一指示 指令至一主機以改變代表週邊裝置的狀態之忙碌狀態位元。此方 法包含:藉由監控週邊裝置的一控制訊號產生一觸發訊號,以及 根據觸發訊號產生該指示指令。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亦提供了一種在一週邊裝置和一主機 . 間建立一序列傳輪通道的方法。此方法包含下列之步驟:提供輕 接至該主機的一輔助裝置以建立該主機和該辅助裝置間的一序列 1314266 • 傳輸通道;觸發主機和辅助裝置間的序列傳輸通道以進入一 power-down模式;以該週邊裝置取代該辅助裝置使得該主機和該 週邊裝置透過該序列傳輸通道而耦接;從週邊裝置和主機其中之 一傳送一指示指令至另一個以喚醒序列傳輸通道。 本發明提供的訊號產生電路以及其相關方法在週邊裝置不使 用韌體的情況下啟動一實體通道。在此方法中,韌體可透過被啟 籲動的實體通道被寫入至非揮發記憶體中。與習知方法比較起來, 習知方法若欲在安裝非揮發記憶體至電路板之前將韌體寫入至非 揮發圮憶體巾,則需要ROM寫人S ’比較起來根據本發明的訊號 產生電路以及相關方法節省了相當多的時間和製造成本。 【實施方式】 请注意,為了簡化起見,在底下實施例中的主機和週邊裝置 皆為付合SATA標準的裝置,而指示指令係以FIS做說明。而且, 馨週邊裝置係以光碟機舉例說明。然而,這並非表示用以限制本發 明’本發日月可被施行至任何主機和週邊裝置間的序列傳輸通道, 例如USB,SAS等。 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光碟機 120之方塊圖。光碟機12〇包含一 SATA裝置埠12卜一微處理器 - 122、非揮發5己憶體123,以及一訊號產生電路丨25。訊號產生 - 電路125包含觸發產生器124以及-訊號產生器128。而且,光碟 1314266 機120更透過SATA纜線墟至主機11〇。主機⑽ 主機痒115,_和光伽㈣隐裝即21料。在2 施例中光碟機120並不具有儲存於非揮發記憶體⑵中的 勒體,或者雖具餘體,但勃體的功能不健全。且主機110用以 建立並啟動主機110和光碟機⑼間的序列傳輸通道使飾體可 被安裝或更駐祕發記⑵。讀,躺執行被魏到非揮 發記憶體123 _體,微處理ϋ 122可以正常的運作以控制光碟 機120的動作。須注意的是,本發明可在不依賴微處理器⑵的 情況下’藉由任何其他硬體(未緣示)安裝或更新韌體至非揮發記憶 體123。由於此種啟動秘知此項技藝者所知曉,故在此不再資述。 在本實施例中的序列傳輸通道為一 SATA差分通道,但在其他 實施例中,可為其他種類的序列傳輸通道。在一通道建立程序期 間,主機110透過SATA主機埠115以及SATA裝置埠121傳送一 控制訊號sinI至訊號產生電路125。訊號產生電路125的觸發產生 器124監測控制訊號sinl且可判定該控制訊號屬於複數個重置訊 號:COMRESET,SOFTWARERESET,DEVICE RESET 以及 EXECUTE DEVICE DIAGNOSTIC中的一種。在此實施例中,觸 發產生器124為一計時器且當判定該控制訊號Sini為上述重置訊 號其中之一時,計時器即起動。此外,為了說明,在本實施例中 的控制訊號Sinl係以C0MRESET訊號作說明。當觸發產生器124 終止時’觸發產生器124產生一觸發訊號Stl。 1314266 .. 在另一實施例中’於控制訊號Sinl被輸入至光碟機120後, 觸發產生器124亦可偵測光碟機12〇的Phy Ready狀態。若债測 到Phy Ready狀態’觸發產生器124開始追蹤預定週期的時間, 且當觸發產生器124終止時,觸發產生器124產生一觸發訊號心。 偵測到重置訊號(COMRESET,SOFTWARERESET,DEVICE RESET 以及 EXECUTE DEVICE DIAGNOSTIC)或 Phy Ready 狀態 ⑩ 而產生的觸發訊號Stl被輸入到訊號產生器128以產生指示指令
Sri。指示指令Srl透過SATA主機埠115以及SATA裝置蜂121被 送至主機11〇。^曰不指令Sri被用以傳輸一 Register FIS ’其内容係 回覆主機目前碟機處於GOOD狀態或BAD狀態之。GOOD狀態 或BAD狀態告知主機no SATA差分通道的狀態’且在透過被接 收的Register HS告知SATA差分通道之狀態後,主機110可傳送 請求給光碟機120。在此實施例中,前述重置訊號、Phy Ready狀 態、GOOD狀態、以及BAD狀態皆遵守SATA規格,故在此不再 ^贅述。 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光碟機22〇 之方塊圖。光碟機220包含一 SATA裝置埠221、一微處理器222、 一非揮發記憶體223以及一訊號產生電路225。訊號產生電路225 包含一觸發產器224以及一訊號產生器228。此外,光碟機22〇 ' 更透過SATA纜線耦接至主機210。主機210具有一 SATA主機淳 - 215,用以和光碟機22〇的SATA裝置埠221溝通。光碟機22〇的 11 1314266 / 功能和動作方式與前述的光碟機120類似’唯一不同之處在於觸 發產生器224的動作,其差異如下所述。
在通道建立期間,主機21〇透過SATA主機埠215以及SATA 裝置埠221傳送一控制訊號至訊號回應電路225的觸發產生器 224。觸發產生器224監測控制訊號Sin2且可判定該控制訊號屬於
複數個重置訊號:COMRESET、SOFTWARERESET、DEVICE φ 耶犯丁以及EXECUTE DEVICE DIAGNOSTIC中的一種。當判定 該控制訊號sinl為重置訊號其中之一時,觸發產生器224被致能並 被允許接收外部觸發訊號Sext2。當外部觸發訊號Sext2傳送一觸發 至觸發產生器224時,觸發產生器224產生一觸發訊號St2。在另 一實施例中,在控制訊號Sm被輸入至光碟機220後,觸發產生器 224亦可偵測光碟機220的Phy Ready狀態。若偵測到Phy Ready 狀態,觸發訊號產生器220被致能並被允許接收外部觸發訊號
Sext2。請注意,使光碟機220可進入Phy Ready狀態的正是控制訊 •號 Sin2。 然後’因為外部觸發訊號Sext2的觸發而被產生的觸發訊號心 被輸入至訊號產生器228以產生指示指令Si_2。指示指令透過 SATA主機埠215以及SATA裝置埠221被送至主機210。指示指 令Sc被用以傳輸一 Register FIS,其内容係回覆主機目前光碟機處 .於GOOD狀態或BAD狀態之。GOOD狀態或BAD狀態告知主機 210 SATA差分通道的狀態’且在告知SATA差分通道之狀態後,
12 1314266 主機110可傳送請求給光碟機120。在此實施例中,重置訊號、Phy Ready狀態、GOOD狀態、以及BAD狀態之定義皆遵守SATA規 格,故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6圖,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光碟機 320之方塊圖。光碟機32〇包含一 SATA裝置埠32卜一微處理器 322、一非揮發記憶體323、以及一訊號產生電路325。訊號產生 φ 電路325包含一觸發產生器324以及一訊號產生器328。此外,光 碟機320更透過一 SATA纜線被耗接至一主機31〇。主機31〇具有 一 SATA主機埠315 ’用以和光碟機32〇的SATA裝置埠321溝通。 在此實施例中,光碟機320並不具有儲存於非揮發記憶體323中 的任_體’或者雖具有動體,但_的功能不健全。光碟機32〇 用以將主機310和光碟機32〇之間的序列傳輸通道自 power-down 模式喚醒,使得_可被安裝或更新至非揮發記憶體323。之後, 藉由執行被女裝到非揮發s己憶323的拿刀體,微處理器322可以正 常的運作以控制光碟機320的動作。須注意的是,本發明可在不 依,微處理器322的情況下,藉由任何其他硬體(未繪示)安装或更 新韌體至非揮發記憶體323。由 曉,故在此不再贅述。由於此種啟動心知此項技藝者所知 縣實施例中的序贿輪通道為—崎差分通道,但在》 他、關巾,可為其__相傳輸通道。$趟差分通 由使用具杨體_㈣韻(未_)㈣人p__d_相 1314266 式。也就是說,搞接至主機31〇的目標光碟機32〇並不具有物體, 而具有勃體的輔助光碟機亦_至主機31G。因為輔助的光碟機具 有祕’其可成功的使_體以提供SATA差分通道的狀態至主 機310。在主機310接收辅助光碟機所提供_ SATA差分通道狀態 之後SΑΤΑ差π通道可視為成功立n根據sATA標 準,主機310或辅助光碟機皆可詢問對方(_吻抓)以進入 po—n模式。因為SATA差分通道被保留在p〇wer d_模式 中’主機310和輔助光碟機可被自由移除而不會終止SATA差分 通道。 最後,不具有韌體的光碟機32〇被耦接至主機31〇,而前述 的程序使得主機310和光碟機32〇之間的SATA差分通道處於 power-down狀態。在此實施例中,訊號產生電路325的觸發產生 器324為°十時器,且當光碟機320為p〇wer-on狀態時,計時器 開始追蹤預定週期的時間。當結束時,觸發產生器324更根據此 產生觸發訊號s〇。在另一實施例中,光碟機320可產生一控制訊 號至觸發產生器324。舉例而言,當phy Rea(jy狀態被债測到時, 控制訊號被傳送以通知觸發產生器324此被偵測狀態,觸發產生 器324更根據此產生觸發訊號心。須注意的是,前述計時器的時 間點僅用以舉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然後觸發訊號St3被輪入 至訊號產生器328以產生指示指令sr3。而指示指令sr3透過SATA 主機埠315以及SATA裝置埠321被送至主機310。在此實施例中, 指示指令Sr3傳輸一 COMWAKE或是COMINIT訊號喚醒存在的 1314266 SATA差分通道以進入power-on模式。只要SATA差分通道進入 Power-on模式,主機310便可開始傳送需求至光碟機32〇。在此 實施例中’前述COMWAKE或是COMINIT訊號、power_d〇wn 模式以及power-on模式皆遵守SATA規格,故在此不再贅述。 凊參照第7圖,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的光碟機 之方塊圖420。光碟機420包含一 SATA裝置埠42卜一微處理器 422、一非揮發記憶體423、以及一訊號產生電路425。訊號產生 電路425包含一觸發產生器424以及一訊號產生器幻8。此外,光 碟機420更透過一 SATA纜線被耦接至一主機41〇。主機41〇具有 一 SATA主機埠415 ’用以和光碟機42〇的SATA裝置埠421溝通。 光碟機420的功能和動作與光碟機32〇類似,唯一的差異在於觸 發產生器424的動作,而此差異如下所述。
藉由使用具有款體的辅助光碟機(未緣示),SATA差分通道 進入po—down模式。然後不具有勒體的光碟機42〇被輕接至主 機410以取代輔助光碟機。前述的程序使得主機以及光碟機 420之間的SATA差分通道為p〇wer_d_模式。訊號產生電路奶 的觸發產生器424被用以接收一外部觸發訊號8灿,且當外部觸 發訊號S-傳輸被輪入至觸發產生器424的觸發時,觸發產生器 424產生觸發訊號Sw。在另一實施例巾,觸發產生器似亦被控 制訊號所致能並且可接收外部觸發訊號S⑽。舉例來說,當Phy Ready狀態被偵測到時,控制訊號被傳送以通知觸發產生器似 15 1314266 * 此被摘測的狀態’藉此允許觸發產生器424接收外部觸發訊號 Sext4。然後觸發訊號St4被輸入至訊號產生器428以產生傳送 COMWAKE或是COMINIT訊號的指示Sr4以喚醒SATA差分通道 進入power-on模式。指示Sm透過SATA主機埠415以及SATA裝 置埠421而被送至主機410。只要SATA差分通道進入Power_on 模式,主機410便可開始傳送需求至光碟機42〇。在此實施例中, 前述COMWAKE或是COMINIT訊號、p0wer_d〇wn模式以及 φ P〇wer-on模式皆遵守SATA規格,故在此不再贅述。 如前所述,本發明可主動啟動主機和週邊裝置間的傳輸通 道。當主機和週邊裝置間的序列傳輸通道被成功啟動時主機可透 過實體通道將週邊裝置的韌體安裝至週邊裝置的非揮發記憶體 中。然而,因為韌體可回應主機的裝置狀態以完成通道設定,在 韌體被安裝至週邊裝置後,前述的自動傳送回應之功能便可被停 止。請參照第8圖,第8圖為使用了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自動 ® 傳送反應功能之光碟機的動作流程圖。如第8圖所示,當起動(步 驟510)時,光碟機120自主機no透過SATA主機埠115以及SATA 裝置埠121接收一控制訊號sinl。觸發產生器124監測控制訊號 Shi是否為下列重置訊號其中之一:c〇MRESET,
SOFTWARERESET,DEVICE RESET 以及 EXECUTE DEVICE DIAGNOSTIC (步驟540)。若控制訊號Sini並非重置訊號其中之 - 一’觸發產生器I24忽略控制訊號Sinl並進入步驟580。另一方面, - 若控制訊號Sinl為重置訊號其中之一,觸發產生器124更用以確認 16 1314266 自動傳送回應功能是否失能(disable)(步驟550)。若自動傳送回應 功能失能,觸發產生器124忽略控制訊號Sinl並進入步驟580。相 反的’若自動傳送回應功能並未失能,觸發產生器124在正瑞時 間點產生觸發訊號Stl (步驟560)。根據觸發訊號Stl,指示Srl將被 訊號產生器128所產生且被輸出至主機no (步驟57〇)。 相反的’若光碟機120之韌體已被安裝至光碟機12〇,光碟 機120可藉由執行非揮發記憶體123中的已安裝韌體施行其功 月&。在此情況下,控制訊號Sinl係根據被執行的知體而執行而不是 自動傳送回應功能失能(步驟520)。然後,執行的韌體將使自動 傳送回應功能失能(步驟530)。因此,此種情況下韌體係用以反 應控制訊號Sinl以回應一指示至主機11〇。須注意的是第8圖所 示的流程圖亦適用於其他實際例,使得韌體被安裝至光碟機時, 光碟機將使自動傳送回應功能失能。 請參照第9圖,第9圖為使用了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方法 之流程圖。此方法係用以啟動—主機和—週邊裝置間的—實體通 道’且週邊裝置並不具有減。賴在此實麵巾,實體通道為 - SATA差分通道’但在無實施射倾通道可為魏 輪通道。須注意的欠是,本方法並非利用__傳送主機和週 邊裝置間的狀㈣m。且在此實施射係利料碟機作 置以利說明。此方法的詳細步驟如下所示: ·、、、週邊裝 17 B14266 , 步驟610: . 使用具有韌體的輔助光碟機並將其耦接至一主機。辅助光碟 機利用此韌體以在主機及輔助光碟機之間建立一 SATA差分通道。 步驟620 : 觸發主機以及辅助光碟機間的SATA差分通道以利用主機或 辅助光碟機進入power down模式。 步驟630 : 分離主機和輔助光碟機,然後透過SATA差分通道主機連接 至不具有韌體的目標光碟機。因為SATA差分通道被維持在 power-down模式,使用者不需要終止SATA差分通道便可自由的 分離主機以及辅助光碟機。目標光碟機被啟動後,目標光碟機以 及主機為power-down模式且目標光碟機和主機之間的SATA差分 通道被維持住。 步驟640 : 主機或目標光碟機傳送一 COMWAKE、COMINIT或 COMRESET 號以唤醒SATA差分通道以進入一 p〇wer-on模式。 結果,主機和不具有韌體的目標光碟機之間的差分通道被成功的 建立。 本發明提供了一訊號產生電路以及其相關方法,此電路及方 :、 18 1314266 , 法在週邊裝置不利用韌體的情況下,啟動主機和週邊裝置間的序 列傳輸通道。藉此,韌體可藉由被啟動的序列傳輸通道被寫入至 非揮發記憶體。習知方法係利用ROM驅動器將韌體寫入至非揮發 記憶體,與習知方法比較起來,根據本發明之訊號產生電路及其 相關方法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以及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請求項所做 • 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弟1圖綠示了 SATA規格中定義的頻段外(out 〇fband)訊號。 第2圖為依據SATA標準的主機對裝置Register FIS結構。 第3圖為依據SATA標準的裝置對主機Register FIS結構。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光碟機之方塊圖。 •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光碟機之方塊圖。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光碟機之方塊圖。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細觸機之方塊圖。 為使用了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自動傳送反應功能之光碟 機的動作流程圖。 第9圖為使用了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方法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9 1314266 _ 110、210、310、410 主機 115、215、315、415 SATA 主機埠 120、 220、320、420 光碟機 121、 221、321、421 SATA 裝置埠 122、 222、322、422 微處理器 123、 223、323、423非揮發記憶體 124、 224、324、424觸發產生器 > 125、225、325、425訊號產生電路 128、228、328、428訊號產生器
20

Claims (1)

  1. ^14266 . .·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週邊裝置的訊號產生電路,用以透過一序列傳輸通道傳送 才曰不指令至一主機以改變該週邊裝置的一狀態,該訊號產生電 路包含: 一觸發產生器,用以藉由監控該週邊裝置的一控制訊號產生一 觸發訊號;以及 λ號產生器,耦接至該觸發產生器,用以根據該觸發訊號產 • 生該指示指令。 2·如請求項第1項職之訊號產生電路,其巾該觸發產生器為一 汁時器,且該觸發器在接收該控制訊號時開始啟動,且當該計時 器終止時產生該觸發訊號。 3·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觸發產生器更接 鲁4欠夕卜部觸發訊號,且當該觸發產生器被該控制訊號致能時,該 觸發產生器被該觸發訊號觸發以輸出該觸發訊號。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序列傳輸通道係 遵守SATA協定。 5. 如請求項第4項騎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控制訊號係從底 -下群、且中至少擇一 .COMRESET訊號、SOFTWARERESET訊 號、DEVICE RESET 訊號以及 EXECUTE DEVICE DIAGNOSTIC 21 1314266 '訊號。 、首、θ求項第4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當該sata差分通 道進入-Phy Ready狀態時,該觸發產生器輪出該觸發訊號。 .明求項第4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旨示指令為一 Register 框架資訊結構(Register ns)。 —如明求項第7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此細沉阳之内 容對應於-GOOD狀態或一 BAD狀態。 如d項第4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射該sata差分通道 為 power-down 模式。 10.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指示指令為一 COMWAKE或是瞻贈域,肋唤醒魏ta差分通道。 η.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黯差分通 k首先被建立在該主機以及具有㈣的—辅贼置間,然後在該 被建立的SATA差分通道進入該p〇wer_d〇wn模式後,該辅助裝置 被該週邊裝置所取代。 泛如請求項第丨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射在該指示指令被送 至該主機之前’魏邊裝置不具有可正常運作的款體。 22 1314266 -13. 一種週邊裝置的訊號產生方法,用以透過一序列傳輸通道傳送 一指示指令至一主機以改變該週邊裝置的一狀態,該訊號產生方 法包含: 藉由監控該週邊裝置的一控制訊號產生一觸發訊號;以及 根據該觸發訊號產生該指示指令。 14·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觸發訊號在該 φ 控制訊號時的接收結束時開始啟動。 15.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觸發訊號僅在 該控制訊號以及一外部訊號被接收時被產生。 16·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傳輸通道係遵 守SATA協定。 籲 17.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控制訊號係從 底下群組中至少擇一 :C〇MRESET訊號、SOFTWARERESET訊 號、DEVICE RESET 訊號以及 EXECUTE DEVICE DIAGNOSTIC 訊號。 18. 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當該SATA差分 通道進入一 Phy Ready狀態時,該觸發訊號被產生。 19. 如请求項第16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指示指令為一 23 1314266 • Register FIS 框架資訊結構(Register fis)。 20. 如請求項第19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RegisterFIS 之内容對應於一 GOOD狀態或一 BAD狀態。 21. 如清求項第16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SATA差分通 道為power-down模式。 鲁22·如請求項第21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該指示指令為一 COMWAKE或是COMINIT訊號,用以唤醒該SATA差分通道。 23.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更包含: 提供耦接至該主機的一輔助裝置以建立該主機和該輔助裝置 間的該SATA差分通道; 觸發該主機和該輔助裝置間的該SATA差分通道以進入一 # P〇wer-down模式;以及 以該週邊裝置取代該輔助裝置使得該主機和該週邊裝置透過 該序列傳輸通道而耦接。 24. 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訊號產生方法,其中在該指示指令被 送至該主機之前,該週邊裝置不具有可正常運作的韌體。 25. —種週邊裝置的訊號產生電路,用以透過一序列傳輸通道傳送 一指示指令至一主機以將該週邊裝置和一主機之間的一現存序列 24 1314266 •傳輸通道從一 P_-d_模式間喚醒,該訊號產生電路包含: 概產生^,在麵龜置被啟動後產生-觸魏號;以及 一回應訊號產生H ’_至_發產生器,_根_觸發訊 號產生該指示指令。 放如請求項第25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觸發產生器為 -计時器’且當該計啦結束時断喃產生發訊號。 27. 如請求郷25項所狀職產生電路,其巾該觸發產生器更 接收外糊發訊號,且當該觸發產生器接收該外部觸發訊號 時’輸出該觸發訊號。 28. 如請求項第25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序列傳輸通道 係為遵守SATA協定的序列傳輸通道。 φ 29.如凊求項第28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指示指令為- COMWAKE訊號’用以喚醒該SATA差分通道以進入一 ρ_Γ_〇η mode ° 30. 如請求項第25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序列傳輸通道預 先透過該主機以及一辅助裝置被建立,然後在該序列傳輸通道進 入該power-down模式後’該輔助裝置被該週邊裝置所取代。 31. —種在一週邊裝置和一主機間建立一序列傳輸通道的方法,該 25 1314266 . . 方法包含: * 提供減魏主機的—輔师置贿立該域和該辅助裝置 間的一序列傳輸通道; 、 觸發該主機和該辅助裝置間的該序列傳輸通道以進入一 power-down 模式; 以該週邊裝置取代該_裝置使得社機和該週邊裝置透過 該序列傳輸通道而耦接;以及 • 從該週邊裝置和該主機其中之-傳送-指示指令至該週邊裝 置和該主機其巾另—伽喚職序列傳輸通道。 32·如請求項第3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序列傳輸通道係遵守 SATA協定。 33.如請求項第32項所述之訊號產生電路,其中該指示指令為一 COMWAKE、COMINIT 或 COMRESET 訊號,用以喚醒該 SATA 鲁 差分通道以進入一 power-on模式。 26
TW095124354A 2005-07-04 2006-07-04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hysical channel betwee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 TWI31426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9542405P 2005-07-04 2005-07-04
US11/307,046 US7752363B2 (en) 2005-07-04 2006-01-20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hysical channel betwee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3015A TW200703015A (en) 2007-01-16
TWI314266B true TWI314266B (en) 2009-09-01

Family

ID=3759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4354A TWI314266B (en) 2005-07-04 2006-07-04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hysical channel betwee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752363B2 (zh)
CN (2) CN101359311B (zh)
TW (1) TWI314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8483B2 (en) * 2008-12-10 2010-10-19 Lsi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roving SATA target device detection
CN101795284B (zh) * 2009-11-27 2013-11-06 西安奇维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Sata链接层发送数据通路及fifo存储优化的方法
CN102591825B (zh) * 2011-12-30 2014-12-03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 sync 机制的sata 控制器与闪存控制器间的传输装置及方法
US9116694B2 (en) 2012-09-26 2015-08-25 Intel Corporation Efficient low power exit sequence for peripheral devices
CN111930655B (zh) * 2016-06-06 2022-01-21 合肥沛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11858438B (zh) * 2019-04-30 2022-03-0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连接装置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2639A (en) * 1993-10-12 1995-08-15 Ship Star Associat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247949B (en) * 1994-11-10 1995-05-21 Motorola Inc Data processor with transparent operation during a background mode and method therefor
US6374320B1 (en) * 1998-08-10 2002-04-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core logic unit with internal register for peripheral status
US6170043B1 (en) * 1999-01-22 2001-01-02 Media Tek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ptic disk
JP2003186697A (ja) * 2001-12-19 2003-07-04 Nec Corp 周辺デバイス試験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552289B2 (en) 2002-01-18 2009-06-23 Rasilien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bitrating access of a serial ATA storage device by multiple hosts with separate host adapters
US6798342B2 (en) * 2002-06-26 2004-09-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curity system with remote indication device
US7010672B2 (en) * 2002-12-11 2006-03-0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igital processor with programmable breakpoint/watchpoint trigger generation circuit
US20040193737A1 (en) * 2003-03-31 2004-09-30 Huffman Amber D.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to couple one or more hosts to a storage device using unique signal from host
US7523235B2 (en) * 2003-06-11 2009-04-21 Lsi Corporation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 switch
JP4387815B2 (ja) * 2004-01-30 2009-1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タイプの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回路、そのパワーセーブ方法及びシリアル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を持つデバイス
TWI237761B (en) * 2004-04-09 2005-08-11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updating a firmware code stored in a non-volatile memory and related device
US20050289364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staggered spin-up process for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devices
JP2006099913A (ja) * 2004-09-30 2006-04-13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100296B1 (ko) * 2005-01-31 2011-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오.비.시그널링 자가 테스트 기능을 가진 사타 전자 장치
US20060277331A1 (en) * 2005-05-18 2006-12-07 Priborsky Anthony L Communication using bit repl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9311B (zh) 2010-06-02
US9182920B2 (en) 2015-11-10
TW200703015A (en) 2007-01-16
US20070005855A1 (en) 2007-01-04
CN101359311A (zh) 2009-02-04
CN100422968C (zh) 2008-10-01
US7752363B2 (en) 2010-07-06
US20100228899A1 (en) 2010-09-09
CN1892624A (zh) 200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4266B (en)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hysical channel betwee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
TWI460593B (zh) 具有無線功能之固態碟
KR101642240B1 (ko) 주변 디바이스에 대한 효율적인 저전력 종료 시퀀스
RU2402804C2 (ru) Способ загрузки хостов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з устройства mmc/sd, хост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гружаемое из устройства mmc/sd,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mmc/sd, из которого может быть загружено хост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180052539A (ko) 주변기기 서브시스템에 대한 개별화된 전력 제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121531A (ko) 최적의 퍼포먼스 및 전력 절약을 위한 적응적 주변 컴포넌트 상호접속 익스프레스 링크 하위상태 개시
JP2000035836A5 (zh)
US9680972B2 (en) SD switch box in a cellular handset
US955780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DIO device and related SDIO system and SDIO device
US20180173665A1 (en) Hard reset over i3c bus
TWI459205B (zh) 通訊介面的電源管理方法與具有通訊介面之電源管理能力的裝置
JP2012533106A (ja) Usbアタッチメントの検出
JP2001242965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電源供給システム
WO2018112242A1 (en) Hard reset over i3c bus
TWI229967B (en) Method of calculating capacity of intelligent battery, intelligent batter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0842562A (en) Method for judging a rebooting action of a computer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JP200718060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該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データ転送速度制御方法
JP200732853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4183358A1 (zh) 一种识别操作系统类型的方法及usb设备
US7424580B2 (en) Data transfer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instrument, progra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electronic instrument
TWI245179B (en) Method for PCI express power management using a PCI PM mechanism in a computer system
WO2019042260A1 (zh) 上电控制方法、ap芯片及移动终端
JP2007102370A (ja) 電子機器、該電子機器にて実行される動作モ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200628567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該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ブート処理制御方法
JP200706607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該情報処理装置にて実行されるcpuの冷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